西辽河流域上游赤峰地区水文特征

西辽河流域上游赤峰地区水文特征

一、西辽河流域上游赤峰地区的水文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逸[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科学意义上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迄今已走过百年的历史。这里也是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重点区域,对阐释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谱系论”和“文明论”为理论基础,本文试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考古学文化及其所表述的文明进行整合研究,以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时空范畴内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情况。论文第一章对本文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作出界定,简要回顾“两论”在东北地区考古研究中形成与运用的发展历程,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与程序。论文第二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将中国东北地区划分为十个地理—文化区,即辽西地区、西辽河流域、下辽河流域、辽东半岛地区、西流松花江流域、东辽河流域、海拉尔河流域、嫩江流域和三江平原地区。以层位学和类型学为基本方法,以陶器纹饰和器型为主要着眼点,对上述十个地理—文化区内所包含的诸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期定年研究,初步建立起各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同时,从陶器纹饰、器型组合的共性与差异出发,辨识出了一些以往未被识别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将个别过去所划分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合并为同一考古学文化;以及将部分曾经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拆分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总之,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新材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定性与定年的全面梳理。论文第三章主要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谱系关系和文化格局的研究。首先,通过将上述十个区的文化编年序列进行横向串联,建立起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其次,立足于文化的编年序列,着眼于陶器的纹饰器型,对诸考古学文化的纵向传承与横向渗透关系进行解析,由此构建出诸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最后,以历时性演进的年代顺序为叙事脉络,以共时态互动的文化关系为分析主干,分阶段、分层次地探讨我国东北不同地区各个考古学文化的相互联系,即文化格局的演进与变动。论文第四章是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该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在前文所搭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平台之上,以年代早晚关系为线索,以物质遗存所反映出的社会演进现象为标准,分谱系、分阶段地剖析诸考古学文化的社会演进脉络。属查海时代的小南山文化、双塔一期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涌现出了玉质礼器,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初步走向分化。仰韶时代早、中期诸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宗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赵宝沟文化晚期和红山文化中期为代表的辽西地区神权和军权或已开始确立。至仰韶时代晚期,处于晚期阶段的红山文化为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神权进一步发展,王权正式形成,标志着红山文化晚期跨入文明时代。基于诸考古学文化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划分出文明启步、文明起源、文明形成三个发展阶段。并对红山文化所代表的渔猎主导型文明以及红山文明的消亡原因、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边际现象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第五章依据经过科学鉴定的动、植物遗存材料,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文化的经济格局进行了分析,突出了渔猎主导型经济在东北文化区文化面貌塑造和社会发展特点形成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论文第六章主要是本文所得出的主要创新性认识和重要补充意见的扼要总结。

巴艳楠[2](2021)在《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认为入海河流污染物的输送成为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陆源污染治理是改善近海水质的关键。辽河是渤海辽东湾主要入海河流之一,经过多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措施,来自辽河流域内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然而山林、农田和城市等地产出的非点源污染将是影响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辽河流域(福德店以下)为研究对象,通过SWAT模型对辽河流域进行水文和水质模拟,集合点源污染的资料统计分析,研究了区域内氮磷的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明确了各子流域污染负荷来源,针对污染特征开展了问题识别与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分布特征方面,污染负荷年际变化受到降雨量影响。2016年水量充足,入海污染负荷占入河量比重增大,每年有更多氮磷负荷进入渤海,枯水年份会减少总氮污染负荷从流域流出。总氮非点源污染负荷集中于5月与7月,占总污染负荷的78%。总磷非点源污染负荷集中于7月,占总污染负荷的68%。空间分布特征方面,上游交汇口(福德店附近)和中下游过渡区两个区域总氮污染负荷大多低于100吨,中上游铁岭段与下游盘锦段总氮污染负荷大多高于100吨。(2)污染负荷来源解析:研究区域内总氮的污染负荷来源中,点源污染占比较高。总磷污染负荷来源中,非点源污染占比较高。2016年研究区域点源污染负荷总氮量为2904.6吨,总磷量为109.1吨。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比重为41.0%,非点源总磷污染负荷占比80.7%。点源污染负荷占比超过70%的子流域为铁岭、沈阳(沈北新区)、盘锦附近,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比超过70%子流域很多,污染负荷集中于研究区域的中上游东部地区。(3)研究区域内点源污染主要为污水厂尾水排放,需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净化,建设生态处理设施,以避免对河道水环境带来负担。非点源污染主要为农业种植,大量的施肥灌溉与农药使用,带来了流域总体污染负荷的增加。且这种农业非点源污染并没有进行后续治理,是研究区域中面积占比超过70%的农村区域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治理建议为农业活动中应严格控制施肥量,提升肥料使用效率,对牲畜粪便进行回收,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朴真浩[3](2020)在《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的发现、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依据类型学研究和碳十四侧年数据,其年代为BC2000BC1400年,大体相当于夏到早商时期。在本研究第二章中已分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等级,依据聚落的面积大体分为7个等级,以其为基础再结合遗址分布情况又分为6个规模不同的社会组织单元:第一等级聚落为特大型中心聚落,第二等级聚落为大型中心聚落,第三等级聚落为中型中心聚落、第四等级聚落为小型中心聚落,第五、六等级聚落为大型周边聚落,第七等级聚落为小型周边聚落。从这些聚落分布看,基本上低等级聚落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分布。这种聚落分布形态明确体现了社会结构上的层次。相比于辽西地区铁器时代之前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剧增,而人口的剧增导致聚落数量也呈快速增长之势。在已确认的5262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中,低等级聚落数量偏多,高等级聚落数量较少,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其中第五、六、七等级聚落分布最为广泛,受地形的限制比较少。这些低等级聚落是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的基础,同时,又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呈向心分布状。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剩余生产的增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也变化发展。对剩余产品分配问题出现,聚落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结果出现控制社会矛盾的统治者或权力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复杂化社会的必需条件。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夏家店下层文化在聚落和墓葬等方面都具有明确的等级与地位差别,且存在着不同的劳动分工,甚至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地位有别。其社会的权力者控制居民,分配剩余产品,各个区域的权力者之间具有某种纽带,使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成为具有垂直的层级区别的组织体系。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继承当地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再融合石砌建筑物、三足陶器等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这些过程中外来因素的作用比较大,夏家店下层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发展,结果新传入的文化因素比较容易传播到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国家形成问题看,虽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范围内尚未发掘出具有多样的功能区的大城市,但城址分布非常紧密,成为一个具有系统网络的聚落群体。如果具有不同功能区的不同聚落,它们互相紧密地交流、交换、沟通的话,便能发挥跟一个大城市接近的作用。当时为建设大规模的石城或土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的建设工程,只在存在强制性威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形式接近的建筑物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区比较广泛的出现,表明具有强制性的威权对各地施加了影响。这些劳动力与大甸子墓地中发现的仿制货贝一样,该文化社会已存在着原始税制的间接证据。可以说已具备了形成早期国家阶段的基本条件。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辽西地区传统的文化因素基础上,吸收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因素而融合发展起来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在东北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夏家店文化不仅是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而且也是发展水平最高的一支。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东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突出的引领作用,中原地区和医巫闾山以东地区曾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强烈影响。

黄远奕[4](2020)在《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的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我国流域呈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汞、镉、铬、铅和类金属砷为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目前,我国提出了流域单元与行政单元相结合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模式,但缺少高时空分辨率的重金属排放数据和能在全国尺度识别重金属排放环境风险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这一防治模式的开展。本研究针对上述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构建可支持更高时空分辨率的重金属灰水足迹(HMGWF)测算模型,揭示近3个五年规划期间(2000-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针对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结合灰水足迹环境可持续性评价(GWF-ESA)和USEtox模型的理论框架,提出HMGWF和重金属环境影响程度(HMEIL)2个指标,解决了灰水足迹在评价重金属排放环境影响方面的不足。以HMGWF和HMEIL为核心指标,构建了 HMGWF环境影响评价(HMGWF-EIA)模型,并提出模型所需数据的采集和测算方法,以及缺失数据的估算方法,形成了 HMGWF-EIA数据库。利用HMGWF-EIA模型及其数据库,在1km×1km网格尺度上测算了我国2000-2015年各月各行业的工业废水HMGWF,是目前能够覆盖全国范围且时空分辨率最高的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数据。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了高污染区域、重点污染行业和关键重金属;在流域尺度分析了我国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了各流域的污染程度及风险特征。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构建了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解模型,分析了生产规模因子、废水强度因子和污染浓度因子对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驱动效应及其分布,结果显示生产规模因子主要起促进作用,而废水强度因子和污染浓度因子主要起抑制作用。以辽河流域为例,进一步分析了 3个因子的驱动效应,并构建重金属减排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提出了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的成本效益最优路径。针对行政单元和流域单元相结合重金属减排及综合防治,提出了 3点建议:①把HMGWF和HMEIL作为环保税的参考指标;②根据流域的水文特征,优化产业生产布局;③流域内各行政单元应协同发展,权衡经济与环境利益。

李春江[5](2020)在《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文中认为辽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而西辽河又是辽河的两大支流之一,它由南源西拉木伦河和北源老哈河汇流而成,流经开鲁、通辽、科左中旗、双辽等地区。历史上西辽河灾害频发,它的有效治理对西辽河乃至整个辽河流域的防洪、农田灌溉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国家力量在西辽河治理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国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领群众广泛参与到西辽河治理过程当中,使西辽河治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本文主要论述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在农田水利建设和水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水利方面包括由治水向利水的过渡、综合性枢纽工程体系的形成、改造沙区,改良土壤等四个方面。水文方面则包括水文机构的设立、水文站网的恢复、发展及防汛体系的确立等。此外,对这一时期的西辽河治理作出评价,为以后的西辽河治理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王文轶[6](2020)在《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性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是建构和完善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途径。先秦时期是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文整体上以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为线索,借鉴和综合运用了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素有争议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属于“早期国家”或“酋邦”两种主流观点)予以了多维度的比较观察;分别从“早期国家起源模式”和“早期国家形态”两个层面,对考古和文献资料相对丰富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孤竹、东胡(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社会演进情况及其早期国家类型予以了专题研究。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按研究对象的文化关系、年代顺序等,共分为四章。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具有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红山文化是该区青铜时代到来以前最为发达的考古学文化。目前,学界基本认同红山文化的晚期阶段已步入了较为复杂的不平等社会,一般将其视作早期国家的“古国”,抑或是前国家社会的“酋邦”。这就意味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对辽西地区早期国家发端的判断。对此,本文以“酋邦”与“早期国家”概念的内涵、特征为指导,先后以祭祀遗址、聚落、玉器等为主要观察对象,分别解析了祭祀中心和中心聚落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分层现象与社会等级结构,及其玉礼所反映的礼制雏形与“神圣化”特点;从陶器、玉器手工业方面入手,探究了其专门化社会分工及所反映的再分配机制问题;通过对牛河梁墓葬群等级结构和墓主人身份地位等的分析,论证了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神权权威。其中,社会分层和礼制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权力鲜明的神权特征表明,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仍属于酋邦阶段,而未进入阶级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的考察则以演进轨迹的动态变化为视角。起源模式部分主要借鉴了考古学的分期研究成果和“中心聚落形态”理论,以该考古学文化的自身发展序列为线索,探究了其“普通聚落—环壕聚落—城”的演进过程,及其聚落集群分布和山顶型祭祀场所出现为标志的“酋邦”特征。并且,以大甸子墓葬和城址等考古资料为基础,分别从社会等级与阶层分化、军政化礼制、城址结构与军事防御功能,以及筑城与阶级、社会矛盾冲突等角度,分析了该文化晚期阶段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早期国家形态部分,首先辨析了“邦国”与“方国”的联系与区别,疏证了中国历史上邦国联盟型方国的史实,重点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址和聚落址为载体,解构了该文化晚期阶段的“中心城邑—城邑(城邑群)—鄙邑”的邦国形态,并从城址流域集群分布、防御体系和祭祀中心城的角度,分析了其邦国联盟型的方国结构与特征。关于孤竹早期国家的研究,同样分为“起源模式”和“国家形态”两大部分。起源模式部分以相关文献典籍记载和卜辞、金文材料为基础,从商周内外服制、分封制的角度,缕析了孤竹与商、周关系的变化及其“辟纣”北迁的历史背景,进而比较了孤竹在成为殷商诸侯国前后社会形态的改变。在国家形态部分,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爬梳,重点考证了孤竹在商周之际的迁都情况及其都城地望与疆域的变化,并以此说明孤竹都、国同构的特点,即“都邑型邦国”。在对东胡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的讨论中,通过对相关史料价值的辨析,以山戎、燕地、燕国等为参考坐标,厘定了东胡的族属、起源与地理分布问题,并从存续时间、人种构成、经济形态、族群演进等角度,进一步补充和夯实了以往学界关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族属为东胡观点,从而建构了本文关于东胡讨论的时空框架和资料基础。早期国家起源部分则打破了东胡始终为氏族部落社会的传统命题,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论证了西周时期东胡酋邦社会的形成,以及重点讨论了春秋时期东胡社会所出现的阶级分化现象和强制性权力特征,将东胡早期国家建立的时间下限确定为春秋早期。并且,从王权、疆域、军队与战争三个维度,补充了战国至秦汉时期东胡为国家社会的标志。另外,没有筑城是东胡社会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孤竹的重要区别。故而,本文在对其国家形态展开研究之际,援引了民族学的“部族”概念。鲜卑、乌桓不仅是东胡部族集团的两大成员,而且鲜卑、乌桓、契丹作为东胡后裔的主要代表,其类似的部族制“文化基因”也印证了东胡立国的部族制基础,进而以“部族型国家”来区别以“城”为重要标志的都邑型邦国和邦国联盟型方国。同时,“各有分地”是部族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集团向地缘关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血缘关系并未被完全取代,且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东胡的部族国家也仍然属于早期国家阶段。

于博文[7](2020)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研究》文中认为生业包括农业、渔业、家庭饲养业、畜牧业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辽西地区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地区考古工作持续进行,其中包含了大量与生业活动相关的遗存,为系统、深入认识辽西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拟依据这些考古资料,分析探讨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首先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建立考古学文化序列和年代。然后以辽西地区各考古遗址出土的与生业活动相关的遗存(包括石器等生产工具,动植物遗骸等)进行类型、数量、比例等方面的梳理和分析。结合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先民的饮食结构,尝试厘清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生业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与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各考古学文化生业模式进行对比,讨论各自生业模式的异同以及背后的原因。

朱永华[8](2019)在《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中国乃至全球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诸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生态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植被变化及其与水问题间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受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与气候条件等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区域水循环也随之发生改变,使得植被变化与生态水文之间普遍存在着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是我国半干旱地区典型农牧交错带,是一个空间上农牧并存,时间上农牧交替的广阔区域。近几十年来,地下水超采、地表水干涸、植被退化和沙漠化等不断加剧,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对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1980~2015年间的植被演变和生态水文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模型模拟等方法,监测和分析了变化环境下区域生态水文特征,解析了研究区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植被变化等时空演变过程及规律,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估,揭示了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和规律,应用多源遥感资料进行水资源反演模拟,探索区域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水文条件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以及植被变化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响应关系,分析了变化环境下植被演变的生态水文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植被种类锐减,植被群落斑块化趋势严重,处于群落演替的早期向中期发展的过程中。在区域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区生态水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对植被逆向演替产生促进作用,草原类型演化过程为:草甸草原、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向荒漠草原、草甸草原、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转变,体现在植被群落演化过程为:从松属、篙属、栎属、黎科、莎草科、禾本科向篙属、松属、黎科、禾本科、莎草科、栋属演化,继而向篙属、藜科、松属、栎属、禾本科、莎草科演化,进一步向篙属、黎科、莎草科、松属、禾本科、麻黄属演化,直至现状的篙属、黎科、莎草科、禾本科群落构成。(2)研究区年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在时间序列上呈微小波动上升的趋势,变化率为0.004/yr,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素。在时间尺度上,降水(P)与气温(T)是NDVI变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且P对于T对于NDVI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在空间尺度上,植被NDVI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综合作川的结果,其中人类因素驱动影响增加显着。(3)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持续显着增加,对区域NDVI影响较为明、显,草地受影响较耕地更为突出,显现出从非地带性草甸植被向地带性典型草原植被的演替过程。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逐渐在区域中部形成两个较大的地下水开采漏斗,人类活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则为次要因素。(4)基于不同GRACE卫星数据所反演的不同尺度研究区总水资源储量(TWS)与地下水储量(GW)的变化值在时间序列上均呈波动下降趋势,空间尺度上异质性明显,JPL数据反演结果更能反映研究区水资源量时空变化特征。(5)构建了区域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型,二种模型估算的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精度均不够理想,其中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相对较好,该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基本上可用于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的预测预报。终上所述,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1951~2015年期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土地利用向灌溉种植农业发展规模较大,大量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致使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地表径流减少甚至断流,TWSC值在时间序列上均呈波动下降趋势,致使部分区域出现土壤沙化和草原退化植被逆向演替的现象;虽然年NDVI在时间序列上呈微小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其空间分异性较强;地下水埋深持续显着增加,对NDVI影响较为明显;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较好模拟了地下水埋深变化过程和趋势,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植被空间分异和生态水文条件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刘大为[9](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闫龙[10](2018)在《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既是我国一条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是关系着黄河、海河流域、京津冀生态安全的屏障。半干旱区水文循环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格局,其自然生态是受地下水支撑的草原植被,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景观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空间分布的格局演变。草原生态代表着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是支撑这个区域的生态基础,草原生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牧区本身,也极大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质量和安全稳定。由于在沙半干旱区地草原进行灌溉农业开发,形成了独有的农牧交错带,西辽河平原属于草原农牧业此消彼长的典型地区。随地下水开采强度增大、灌溉面积扩大,西辽河平原在最近的十年间耕地面积已超过了草原。这种生态格局的逆转,导致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大幅下降,水土资源面临枯竭、可再生能力下降,对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留下重大隐患。首先,西辽河平原草地面积不断被压缩,目前草原面积已不足西辽河平原面积的33%,直接导致许多适应小生境的植被消亡,草原植被物种多样性下降。其次,大规模井灌导致地下水位整体下降,灌区周边的草原也受到影响,出现草原植被演替。这显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需要研究能够保障生态安全的农牧区新型生态格局,提出耕地草地合理比例,这是影响深远的重大生态安全问题。在《农业部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要“针对目前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生态良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自然植被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与治理”。因此亟待建立一套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为目标的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方法,并以西辽河平原为例分析农牧区生态格局结构比例。针对半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水文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自然属性为目标的半干旱区草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研究,对科尔沁草原现状的研究是重中之重。首先,科尔沁草原的保护与重建取决于对现有草原植被的深刻认识;其次,作为科尔沁草原的植被标志,必须对现有草原植被群落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第三,作为驱动因子,必须认清地下水位调控管理对草原植被群落格局的决定性影响;最后,以现有草原为基础,提出以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地下水调控为依据的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历史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为了研究西辽河平原的自然属性,对截止到1980年代的西辽河平原区植被物种组成情况各类调查考证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作为自然生态的本底基础。1980年代初,西辽河平原区有各类植物917种,分属于108科,412属。通过对西辽河平原区的植被分布进行GIS上图处理,对群落分布范围、面积、斑块个数、土壤类型、物种组成进行分析。植被面积48930.07km2,物种密度约19种/千km2,形成25个主流群落。西辽河平原植被群落分布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覆盖全境的植物种类仅有128种,占物种总数的14%;而50%的面积上散布了 85.3%的物种。这就意味着随着草原面积的减少,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也几乎同步程度地减少,许多适宜局地生境的物种随之消失。也可推测,如果能够保持一半的草原面积,科尔沁草原的物种多样性能够得到较满意的保障。这也暗示,如果设立恢复天然草原面积使其占地达到50%的目标,通过唤醒土壤中残留种子,或许使某些物种能够得到重生,从而达到增强现有物种多样性的效果。(2)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现状调查研究自1980年代以来,伴随着灌溉面积的发展,科尔沁草原的草地面积由4.89万km2,萎缩到2016年的2.24万km2,其中包含大量人工草地和演替退化草场,原生天然草地面积不足1万km2,并且破碎化严重。现存较为完整连片的6702.89 km2是现状研究的对象。为此进行了多次野外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物种多样性由917种下降到245种,分属19个群落,种群密度由大约19种/103km2下降到不足12种/103km2。科尔沁草原面积的萎缩使得物种大量消亡灭绝,并且多样性的下降速度高于草地面积减少速度。除了植被群落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比历史与现状植被群落组成,可以发现同一群落在80年代的物种组成与现状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组成群落的植物物种类的减小。结合历史调查分析推测:当天然草地面积缩减到50%,即大约2.45万km2时,是植被多样性急剧减少的转折点。(3)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分析导致原生草原退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灌区开发,土地利用侵占了大量草地;二是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迫使草原植被群落发生改变,出现了演替物种。通过对比80年代和现状年的植被群落情况,从植被群落面积、植被物种多样性演变、植被群落类型演变以及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分析了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的演替,发现了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反映了科尔沁草原面积退化萎缩过程。(4)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路径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以现有天然草地植被群落为基础,通过退耕和恢复地下水潜流场,调升地下水位,以群落强势增长的优势,进行空间拓扑扩张。根据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历史得到的启示,草原面积恢复到2.45万km2以上,可能获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加强。空间拓扑的方法途径:1)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初步建立草地耕地比例关系,提出保持自然属性最低限度总比例原则;2)在对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分析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调整合并生态面积;3)考虑生态景观的连续性,保证自然生态景观连通、防止破碎化,进一步调整合并生态面积。以地下水补给植被临界埋深对应,分析地下水潜流场支撑生态格局的合理性。(5)地下水支撑的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现有天然草原植被作为草地生态恢复的基因库,以天然草原为基础向外扩张的原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源-汇”理论方法开展西辽河平原区农牧生态格局调整优化。运用MODCYCLE模型建立西辽河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模拟得到2001-2014年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流场。通过叠加天然草原扩张区域和西辽河平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以来分析地下水潜流场支撑农牧区生态格局的合理性。按地下水位值<3m、3-4m、>4m将扩张区域地下水条件划分为支撑,基本支撑,不支撑。分析了不同地下水条件下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从而建立一套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为准则的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方法。远期目标显示,经过生态格局调整后天然草原面积可望恢复到22455.75 km2,另有灌溉草地2.1万km2,农田面积13753km2,农牧面积比结构由现状的1.04减小到0.32。(6)调整西辽河平原生态格局的合理性分析利用源汇方法进行现有物种群落空间扩张是以地下水潜流场为驱动力,现有植物群落随地下水位回升以一定规则扩张复制。根据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的物种局地特性,在被现有群落强势扩张“入侵”的区域,物种多样性将会出现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部分物种适应不了新的生境而变异或消亡;二是新恢复的区域其土壤中残留或处于休眠状态的当地物种的种子,在地下水条件恢复后被激发得以重生。最终,新恢复的草地形成一种既不同于现状,也不同于从前的新型群落,植被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呈现平缓增加的趋势,使得草原的自然属性得到极大提高。(7)提出了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建议提出以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地下水调控为依据的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即“退耕”、“还水”、“还草”:调整农业灌溉面积,恢复地下水位,修复草原生态,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二、西辽河流域上游赤峰地区的水文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辽河流域上游赤峰地区的水文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区系类型研究思想的实验与实践
    1.2 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试点与发展
    1.3 小结
第二章 考古学文化的分区、分期与编年序列
    2.1 辽西地区
        2.1.1 小河西文化的界定与年代
        2.1.2 兴隆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3 西梁文化的年代
        2.1.4 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5 富河文化的年代
        2.1.6 上宅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7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年代及东山嘴遗址的分段
        2.1.8 水泉F18遗存的年代
    2.2 西辽河流域
        2.2.1 哈民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 下辽河流域
        2.3.1 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2 红山文化遗存的年代
    2.4 辽东半岛地区
        2.4.1 小珠山下层文化的界定、分期与年代
        2.4.2 后洼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3 后洼上层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4.4 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内涵、分期与年代
        2.4.5 辽东半岛地区大汶口文化的辨析
        2.4.6 万发拨子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性质
    2.5 西流松花江流域
        2.5.1 大青川遗存的辨析
        2.5.2 关于左家山下层文化分期与年代的说明
        2.5.3 左家山上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6 东辽河流域
        2.6.1 盘山遗存的辨析与年代
        2.6.2 西山湾子遗存的辨析与年代
        2.6.3 长山遗址的辨析与年代
    2.7 海拉尔河流域
    2.8 嫩江流域
        2.8.1 后套木嘎一期文化的年代
        2.8.2 双塔一期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3 黄家围子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4 乌兰吐遗存的辨识与年代
        2.8.5 后套木嘎三期甲组遗存的辨识
        2.8.6 后套木嘎三期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7 后套木嘎四期遗存的内涵与年代
        2.8.8 嫩江上游地区北山洞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
    2.9 牡丹江流域
        2.9.1 河口一期类型的内涵与年代
        2.9.2 亚布力文化的年代
        2.9.3 振兴文化的年代
    2.10 三江平原地区
        2.10.1 小南山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10.2 新开流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谱系关系与文化格局
    3.1 时空框架
    3.2 谱系关系
        3.2.1 辽西地区
        3.2.2 西辽河流域
        3.2.3 下辽河流域
        3.2.4 辽东半岛地区
        3.2.5 西流松花江流域
        3.2.6 东辽河流域
        3.2.7 海拉尔河流域
        3.2.8 嫩江流域
        3.2.9 牡丹江流域
        3.2.10 三江平原地区
        3.2.11 小结
        3.2.12 对考古学文化区划分的两点认识
    3.3 文化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社会发展
    4.1 导言
    4.2 小河西文化系统的社会发展
        4.2.1 小河西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
        4.2.2 苏秉琦关于上万年文明启步的思考
        4.2.3 兴隆洼文化社会发展的新迹象
        4.2.4 对兴隆洼文化聚落和墓葬研究的两点说明
        4.2.5 赵宝沟文化军权与神权的萌芽
        4.2.6 红山文化中期神权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
        4.2.7 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质变
        4.2.8 红山文化玉质权杖头辨析
        4.2.9 红山文化文明形成的背景
        4.2.10 红山文明的消亡
        4.2.11 生业
        4.2.12 渔猎主导型文明——红山文化的个案分析
    4.3 小珠山下层文化系统的社会发展
        4.3.1 社会
        4.3.2 生业
    4.4 左家山下层文化系统社会的发展
        4.4.1 社会
        4.4.2 生业
    4.5 嫩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社会的发展
        4.5.1 社会
        4.5.2 生业
    4.6 小南山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
        4.6.1 小南山文化社会分化的初现
        4.6.2 小南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关系
        4.6.3 查海时代中国东北其他地区的玉器
    4.7 新乐下层文化的社会
        4.7.1 社会
        4.7.2 生业
    4.8 哈民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
        4.8.1 社会
        4.8.2 生业
    4.9 中国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4.10 中国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几个特征
    4.11 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边际现象
    4.12 小结
第五章 生业方式与相关问题
    5.1 生产性经济的格局
    5.2 渔猎主导型经济与独特文化面貌的塑造
    5.3 渔猎型经济对特定地理单元内文化谱系演进的影响
    5.4 渔猎主导型经济与社会发展个性的形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2)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污染负荷研究
        1.2.2 污染源解析研究
        1.2.3 数值模型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2 研究区域情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状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水文气象状况
        2.1.4 环境质量状况
    2.2 流域采样调查
        2.2.1 采样调研方案
        2.2.2 调查结果分析
        2.2.3 实验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SWAT模型建立
    3.1 SWAT模型原理
    3.2 SWAT模型构建
    3.3 SWAT模型率定
        3.3.1 模型水文参数率定分析
        3.3.2 模型水质参数率定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辽河流域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
    4.1 污染负荷时间分布特征
        4.1.1 污染负荷年际变化情况
        4.1.2 污染负荷年内变化情况
    4.2 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
        4.2.1 总体分布特征
        4.2.2 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4.2.3 地形地貌分布特征
    4.3 污染负荷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4.3.1 水文气候变化影响
        4.3.2 流域下垫面条件影响
        4.3.3 人类活动影响
    4.4 流域污染负荷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辽河流域污染负荷源解析
    5.1 污染负荷来源分析
    5.2 点源污染负荷统计分析
        5.2.1 点源污染来源
        5.2.2 点源污染分析
    5.3 点源、非点源污染负荷划分
    5.4 本章小结
6 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对策
    6.1 辽河流域治理目标
        6.1.1 入海负荷达标
        6.1.2 地表水质达标
    6.2 问题识别与成因分析
        6.2.1 城市径流与废水排放
        6.2.2 农村生活与化肥施用
    6.3 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对策
        6.3.1 点源污染治理
        6.3.2 非点源污染治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论文依托项目情况
致谢

(3)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西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辽西地区古环境特征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概况
        一、发现与命名
        二、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 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教来河中游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五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四、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五、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六节 孟克河中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七节 柳河上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八节 小结
        一、聚落分布与选址特征
        二、聚落等级划分与相互关系
第三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聚落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甸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灰坑
        四、夯土墙
        五、墓地
    第三节 二道井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环壕与城墙
        三、院落与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墓地
        六、陶窑
    第四节 康家屯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及附属设施
        三、房址
        四、石筑穴
        五、石函
    第五节 丰下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墓葬
    第六节 三座店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院落
        四、房址
        五、窖穴及灰坑
    第七节 上机房营子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陶窑
        六、双重石圆圈
    第八节 城子山遗址
    第九节 其他遗址
        一、西梁遗址
        二、大山前第一地点
        三、大山前第四地点
        四、东八家石城
        五、药王庙遗址
        六、点将台遗址
        七、蜘蛛山遗址
        八、四分地东山咀遗址
        九、红山石城
        十、宁城三座店遗址
        十一、喀喇沁河东遗址
        十二、水泉遗址
        十三、牛河梁地十六地点(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
        十四、萧杖子遗址
        十五、平顶山遗址
        十六、界力花遗址
        十七、向阳岭遗址
        十八、西大川遗址
        十九、代海遗址
        二十、马圈子遗址
        二十一、望宝山遗址
        二十二、西大砬子遗址
        二十三、大马口子南山遗址
        二十四、台山遗址
        二十五、盖子顶遗址
        二十六、上河首遗址
        二十七、朝阳热电厂遗址
        二十八、罗锅地遗址
        二十九、西灰同遗址
        三十、东水泉遗址
        三十一、西小山遗址
        三十二、下三家遗址
        三十三、卧龙山遗址
        三十四、水手营子墓葬
        三十五、胡金稿遗址
        三十六、小东沟遗址
    第十节 小结
        一、聚落的营建、使用及废弃
        二、聚落内部结构与布局特征
        三、聚落类型与功能划分
        四、不同功能聚落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经济形态研究
    第一节 农业经济
        一、植物考古证据
        二、农业生产工具
        三、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二节 家畜饲养业
        一、动物遗存分析
        二、稳定同位素证据
        三、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狩猎采集经济
        一、动植物遗存考古证据
        二、狩猎采集工具
        三、狩猎采集经济传统的继承及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研究
    第一节 社会组织形式
        一、社会等级与社会分层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
    第二节 社会关系
        一、内部社会关系
        二、对外社会关系
    第三节 祭祀与宗教信仰
        一、卜骨的发现与占卜术
        二、祭祀活动与社会背景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一、聚落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社会方面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中国青铜文化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4)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现状
        2.1.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2.1.2 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
    2.2 灰水足迹的相关研究
        2.2.1 灰水足迹概述
        2.2.2 灰水足迹研究进展
    2.3 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2.3.1 水质重金属污染评价
        2.3.2 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2.3.3 重金属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2.4 驱动因子分解分析研究进展
        2.4.1 驱动因子分解分析方法
        2.4.2 工业污染物排放驱动因子
3 研究目的与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4 HMGWF测算模型研究与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GWF-ESA
        4.1.2 USEtox
    4.2 HMGWF-EIA模型构建
        4.2.1 核心指标
        4.2.2 基础框架
        4.2.3 时空尺度
    4.3 HMGWF-EIA数据库构建
        4.3.1 工业废水的重金属排放量
        4.3.2 生态系统损失特征因子和人类健康损失特征因子
        4.3.3 生态系统权重系数和人类健康权重系数
        4.3.4 自然水体本底浓度和环境水质允许浓度
        4.3.5 流入流量和流出流量
        4.3.6 缺失数据的估算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工业废水HMGWF及HMEIL的时空分布
    5.1 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
        5.1.1 时序规律
        5.1.2 污染热点
        5.1.3 集聚特征
        5.1.4 关键重金属
    5.2 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分布
        5.2.1 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尺度划分
        5.2.2 工业废水HMEIL在流域中的分布
    5.3 本章小结
6 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析及其对重金属减排的启示
    6.1 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析
        6.1.1 驱动因子分解模型
        6.1.2 驱动效应分布
    6.2 辽河流域重金属减排的案例分析
        6.2.1 辽河流域概况
        6.2.2 辽河流域中的驱动因子
        6.2.3 重金属减排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6.2.4 辽河流域重金属减排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模型核心代码(C#)
附录B 工业行业分类清单
附录C 5种重金属的时序规律分布
附录D 5种重金属的集聚特征分布
附录E 5种重金属的污染热点分布
附录F 5种重金属的网格分布
附录G 流域的边界及清单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新中国建立之前西辽河治理活动及其特点
    1.1 西辽河概况
    1.2 清末民初的治理
    1.3 伪满时期的治理
    1.4 解放战争时期的治理
2 20世纪50-60年代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西辽河治理
    2.1 从修建防洪堤坝为主的治水向利水过渡(1949-1957)
    2.2 综合性的西辽河枢纽工程体系形成(1958-1960年代末)
        2.2.1 较为完善的水行政管理体系及水文系统形成
        2.2.2 红山、莫力庙等主要水库的建设及联合运作
    2.3 西辽河流域临时性滞洪区的设置
    2.4 注重治沙及土壤改良、改造规划的实施
3 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的评价
    3.1 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西辽河国家治理取得了很大成就
    3.2 为辽河中下游的治沙等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3.3 西辽河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红山文化晚期的酋邦社会
    第一节 “酋邦”与“早期国家”内涵辨析
        一、“酋邦”的内涵与特征
        二、“早期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三、“酋邦”与“早期国家”的区别
    第二节 红山文化晚期酋邦社会形成的标志
        一、红山文化晚期的祭祀中心与社会分层
        二、红山文化晚期的聚落等级与社会结构复杂化
        三、红山文化晚期的礼制雏形
        四、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分工与再分配机制
        五、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神权权威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前国家社会形态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晚期阶段国家形成的标志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邦国”与“方国”的内涵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邑—鄙邑”结构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邦国:以核心城邑为标志的城邑群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邦国联盟型方国
第三章 孤竹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孤竹国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孤竹国与殷商的关系
        二、孤竹国与周的关系
        三、孤竹的早期国家起源路径
    第二节 孤竹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商周时期孤竹国地望的变迁
        二、孤竹国的都邑型邦国
第四章 东胡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东胡的起源与地理分布
        一、东胡的族属与起源
        二、东胡的地理分布
        三、东胡考古文化的辨识
    第二节 东胡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西周时期东胡酋邦社会的形成
        二、春秋战国时期东胡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东胡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东胡无“城”考
        二、东胡的部族王国
        三、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表1:克里默和哈斯对部落与酋邦的考古学比较
    表2: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表
附录二
    图1:牛河梁遗址群分布图
    图2:红山文化类型分布示意图
    图3:红山文化类型划分示意图
    图4:西台遗址平面图
    图5:敖汉旗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示意图
    图6: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集群分布图(加权值3)
    图7: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集群分布图(加权值8)
    图8:赤峰四分地东山咀遗址房址、窖穴、灰坑分布示意图
    图9: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
    图10:城子山石城址平面图
    图11:北票康家屯石城探方分布平面图
    图12:南山根M102:18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地理区位、环境与气候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二、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
    (一)小河西文化
    (二)兴隆洼文化
    (三)西梁文化
    (四)赵宝沟文化
    (五)富河文化
    (六)红山文化
    (七)小河沿文化
三、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生业模式研究
    (一)小河西文化生业研究
    (二)兴隆洼文化生业研究
    (三)西梁文化生业研究
    (四)赵宝沟文化生业研究
    (五)富河文化生业研究
    (六)红山文化生业研究
    (七)小河沿文化生业研究
    (八)小结
四、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生业模式比较分析
    (一)与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比较
    (二)与冀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比较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多源卫星数据在生态水文研究中应用
        1.2.2 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的研究进展
        1.2.3 区域植被生态水文规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目的和目标
    1.4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概括
    2.2 研究区气候特征
        2.2.1 降水
        2.2.2 气温
        2.2.3 风速及日照时数、相对湿度
    2.3 研究区水文特征
        2.3.1 径流量
        2.3.2 蒸发
    2.4 研究区土壤植被特征
    2.5 研究区社会经济特征
3 植被调查及其动态分析
    3.1 天然植被群落调查与分析
        3.1.1 采样点布设与调查取样
        3.1.2 样品测定与分析方法
    3.2 植被群落演替过程
        3.2.1 植被群落演化过程考证
        3.2.2 植被群落历史调查分析
        3.2.3 植被群落现状调查分析
    3.3 植被群落演替分析
        3.3.1 研究区植被演替方向
        3.3.2 植被演替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植被指数及其驱动力分析
    4.1 植被指数动态变化
        4.1.1 数据与方法
        4.1.2 NDVI变化分析
    4.2 气候变化分析
        4.2.1 数据与方法
        4.2.2 降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4.3 植被指数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4.3.1 时间尺度响应关系
        4.3.2 空间尺度响应关系
        4.3.3 驱动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水资源变化及其与植被演化耦合影响分析
    5.1 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分析
        5.1.1 数据与方法
        5.1.2 地下水埋深特征变化分析
    5.2 LUCC时空变化分析
        5.2.1 数据与方法
        5.2.2 时空特征分析
    5.3 地下水埋深变化与LUCC响应关系
        5.3.1 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
        5.3.2 耦合分析
    5.4 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因素识别
        5.4.1 数据与方法
        5.4.2 典型区地下水埋深与降水特征分析
        5.4.3 突变年份确定及突变特征分析
        5.4.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贡献
        5.4.5 典型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
    5.5 水资源与植被演化响应关系
        5.5.1 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响应关系
        5.5.2 植被指数与LUCC响应关系
        5.5.3 LUCC环境下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
        5.5.4 不同植被类型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反演
    6.1 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6.1.1 数据与方法
        6.1.2 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6.1.3 空间变化分析
    6.2 GLDAS水文模型数据分析
        6.2.1 数据与方法
        6.2.2 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6.2.3 空间变化分析
    6.3 地下水资源量时空变化分析
        6.3.1 数据与方法
        6.3.2 基于GRACE卫星数据反演地下水储量变化分析
        6.3.3 基于观测井反演地下水储量变化分析
    6.4 区域水资源变化分析及其与NDVI响应关系
        6.4.1 水文因子变化分析
        6.4.2 水文因子与NDVI响应关系
    6.5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拟
    7.1 模型构建
        7.1.1 模型因子选取
        7.1.2 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型构建
    7.2 模型误差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辽东湾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海底地形地貌
        2.1.4 入海河流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2.2 辽河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水系概况
        2.2.3 气候特征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2.5 地质特征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2.3.1 流域概况
        2.3.2 水系概况
        2.3.3 气候特征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碎屑矿物分析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3.2.5 元素化学分析
        3.2.6 ~(210)Pb、~(137)Cs测年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6.1.1 流域风化条件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6.3 小结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7.2.1 组合Ⅰ
        7.2.2 组合Ⅱ
        7.2.3 组合Ⅲ
        7.2.4 组合Ⅳ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7.5.1 河流输沙量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7.6 小结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钻孔柱状图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10)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水文的研究进展
        1.2.2 草原植被群落演替研究
        1.2.3 生态格局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半干旱区水文循环与生态安全原理分析
    2.1 半干旱区基本特点
        2.1.1 半干旱区范围
        2.1.2 西辽河平原概况
        2.1.3 水文循环特点
        2.1.4 生态格局
    2.2 生态安全条件分析
        2.2.1 水分驱动与植被演替
        2.2.2 农牧区的进退
        2.2.3 生态格局改变
    2.3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稳定性分析
        2.3.1 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稳定的临界条件
        2.3.2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辽河平原植被调查与历史演替分析
    3.1 植被群落历史调查
        3.1.1 植被物种组成
        3.1.2 植被群落分布
        3.1.3 草原本底特征分析
    3.2 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现状调查
        3.2.1 调查的意义
        3.2.2 采样点选取原则
        3.2.3 天然草原分布
        3.2.4 采样点分布
        3.2.5 数据采集
    3.3 天然草原植被调查结果分析
        3.3.1 植被物种组成
        3.3.2 植被物种多样性演替分析
        3.3.3 植被群落调查
        3.3.4 植被群落空间分布
        3.3.5 天然草原现状特征
    3.4 西辽河平原植被演替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辽河平原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生态水文演替规律分析
    4.1 地下水位变化
    4.2 天然草原面积变化
    4.3 植被物种多样性演变分析
    4.4 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1 扎鲁特旗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2 科左后旗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3 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4.5 天然草原退化演替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5.1 生态格局调整的思路与原则
    5.2 草原生态“修复”的拓扑分析
        5.2.1 天然草原是草原生态修复的基因库
        5.2.2 天然草原扩张
        5.2.3 退化草地扩张
        5.2.4 草原扩张结果分析
    5.3 地下水流场模拟
        5.3.1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5.3.2 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5.3.3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流场分布
    5.4 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
        5.4.1 地下水流场目标
        5.4.2 生态格局现状
        5.4.3 近期目标
        5.4.4 中期目标
        5.4.5 远期目标
    5.5 合理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西辽河流域上游赤峰地区的水文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D]. 高云逸. 吉林大学, 2021
  • [2]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D]. 巴艳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D]. 朴真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D]. 黄远奕.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D]. 李春江. 辽宁大学, 2020(01)
  • [6]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D]. 王文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研究[D]. 于博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D]. 朱永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D]. 闫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12)

标签:;  ;  ;  ;  ;  

西辽河流域上游赤峰地区水文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