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0)Coγ射线对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辐射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胡茂龙,张洁夫,陈松[1](2021)在《油菜高油酸种质的创建及高油酸性状遗传与生理特性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创建高油酸(high oleic,HO)油菜新种质,探明HO新种质中高油酸性状的遗传模式,明确HO新种质油酸含量变化的生理特性,为培育HO油菜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辐射处理油菜萌动发芽种子,获得初级诱变群体后在后续世代利用极端选择法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筛选油菜HO新种质。以HO新种质分别与3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常规油菜品系为亲本组合杂交构建6个世代(P1、P2、F1、BC1P1、BC1P2和F2)的遗传群体,测定各群体脂肪酸含量后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析方法对遗传群体的高油酸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测定HO新种质种子发芽过程中子叶、不同温度处理下苗期营养器官以及角果成熟过程中种子的油酸含量,明确其变化规律及生理效应。【结果】通过辐射获得油酸含量显着变化的初级诱变群体,在后续世代持续利用极端选择法得到平均油酸含量升高20个百分点的高世代群体,采用小孢子培养得到纯合稳定的油菜HO双单倍体群体,最终根据品质性状筛选成功得到HO新种质B161,其油脂中油酸含量为85%,亚麻酸含量为3%。以B161为HO亲本和常规品系杂交配置得到3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遗传群体并测定获得各群体的油酸含量表型数据。脂肪酸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十八碳脂肪酸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种质中高油酸性状由2对具有加性效应的主效基因控制,并且2对基因对油酸含量的效应值接近。生理分析表明,常温下HO品系营养器官(根、茎、叶和叶柄)的油酸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品系,亚麻酸含量显着低于常规品系。低温下HO品系营养器官的油酸含量降低,但仍高于常规品系;常规品系油酸含量在低温下稳定。低温下两类品系营养器官的亚麻酸含量均显着提高,但HO品系亚麻酸含量仍低于常规品系。在种子成熟过程和种子发芽过程中,HOLL品系中油酸含量持续显着高于常规油菜,而亚麻酸含量则持续显着低于常规油菜。【结论】成功创制了油菜HO新品系B161,明确了新种质HO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生理特性。获得的HO品系具有潜在育种利用价值。
高乐[2](2018)在《60Co-γ辐照对洋紫荆种子的诱变效应》文中提出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e L.)花色美丽且花期长、生长快,为岭南地区的特色树种,具有广阔的研究利用前景。本文采用60Co-γ辐照处理洋紫荆种子,通过研究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和染色体等特征指标,旨在探究其辐照诱变效应,以期获得突变植株,筛选出适合园林需要并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研究结果如下:(1)将对照组幼苗死亡率标定为0%,经计算确定洋紫荆种子的半致死剂量约为358 Gy。(2)辐照对胚根形态、生长和种子萌芽有明显影响。辐照剂量越大,损伤越严重。400 Gy剂量辐照处理导致种胚损伤,发生形态畸变,表现为胚根伸长量降低,形态变粗,根尖生长点出现明显钝化和褐变。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胚根生长量随着剂量增加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3)辐照对幼苗地径、苗高生长有明显影响。200 Gy、300 Gy的辐照剂量有利于幼苗地径和苗高的生长,其中300 Gy地径和苗高的生长量最大,400 Gy地径和苗高生长最小,说明辐照处理起到了矮化作用。同时辐照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叶片形状,使叶片表现出皱缩,残缺;辐照对洋紫荆幼苗鲜重也有不同的影响。(4)辐照处理对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SOD酶、可溶性蛋白、MDA等含量有明显影响。处理时间24 h时,各类色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S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 Gy处理的SOD酶活性、MDA含量最大,300 Gy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5)各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双峰型”。其中200 Gy的净光合速率量值最大(9.54μmol·m-2·s-1),400 Gy净光合速率量值最小(2.59μmol·m-2·s-1),300 Gy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量值和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的均接近,400 Gy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200 Gy、300 Gy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400 Gy光合作用大幅度下降,其量值总体减少68.02%。同时辐照处理对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生影响,辐照剂量越高,产生的抑制作用越大。(6)辐照对染色体具有诱变效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幼苗染色体变异频率随之增加,变异形态和种类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同时染色体的畸变率随剂量增大而提高。400 Gy剂量的辐照下,染色体形态及数量的变异率达到20.6%。
谭河林,王莉欢,李云,兰杰,唐倩莹,叶文雪,向小娥[3](2014)在《油菜LEAFY COTYLEDON 2(BnLEC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文中提出LEAFY COTYLEDON 2(LEC2)为具有B3结构域的DNA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是调控胚胎形成、种子储藏蛋白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的重要转录因子。本文对四倍体甘蓝型油菜BnLEC2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分析了白菜Br LEC2、甘蓝Bo LEC2和甘蓝型油菜BnLEC2同源基因的进化及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油菜、白菜和甘蓝LEC2同源基因在进化上较为保守;但部分白菜和甘蓝LEC2同源基因的表达发生沉默。BnLEC2同源基因表达模式与其对应的白菜和甘蓝LEC2发生明显改变,前者主要在种子发育的中期高水平表达,这与油菜种子油脂等储藏物质的积累期重叠。表明BnLEC2同源基因通过改变其表达模式影响油菜种子储存物质的积累。这些结果初步揭示了多拷贝BnLEC2对油菜种子储存物质调控的协同表达模式。
代双艳[4](2013)在《EMS诱变花蕾结合小孢子培养获得大白菜突变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是原产我国的重要蔬菜,在我国冬季的蔬菜供应中居重要地位。大白菜育种材料单一已成为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创造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育种材料是大白菜育种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人工诱变可使自然突变率提高千倍以上,但人工诱变多为隐性突变,将人工诱变与小孢子培养相结合,可以迅速获得基因型纯合的突变体。本研究以10份不同基因型大白菜‘A01’、‘A06’、‘23P02’、‘85-1’、‘12-2’、‘12-7’、‘A03’、‘A12’、‘A16’和‘A19’为试验材料,采用EMS为诱变剂,分别进行了种子诱变、花蕾诱变结合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的研究,确定了不同处理方法适宜的EMS浓度和处理时间,并对种子诱变后代和花蕾诱变后小孢子植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辅助鉴定,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变异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7份不同基因型大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EMS浓度和时间浸泡种子后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在00.8%浓度范围内,随着EMS浓度的增大,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逐渐降低,初步确定大白菜种子诱变处理的适宜EMS浓度为0.4%0.6%,处理时间为46h。2.通过对‘A01’、‘A03’、‘A06’和‘23P02’种子诱变M2代植株进行全部形态学鉴定和部分分子学鉴定,共获得49株突变株。从170株‘A01’的M2代中筛选到6株叶片变异株,1株晚抽薹变异株;83株‘A06’的M2代植株中,叶片变异2株;76株‘23P02’的M2代植株中,7株包球方式变异株,1株大花冠变异株;285株‘A03’诱变群体中,1株花蕾变异株,9株子叶变异株,7株苗期叶片变异株,15株花器变异株。3.以‘85-1’、‘12-2’、‘12-7’、‘A03’和‘A19’为试验材料,进行花蕾诱变后结合小孢子培养,设置诱变浓度和时间梯度,筛选出在叶形、叶色、花冠大小、花色、抽薹性、抗霜霉病上的基因型纯合突变体74株,突变频率15.6%。综合考虑小孢子出胚率、成苗率及有效突变体数,初步确定EMS诱变花蕾并结合小孢子培养这一技术适宜的浓度范围为0.030.1%、处理时间510min。4.通过对EMS花蕾诱变后小孢子培养的再生植株倍性调查,发现在获得的再生植株中二倍体植株所占的比例,随EMS浓度增大而降低,单倍体所占比例随EMS浓度增大而升高,初步证明EMS在诱变过程中对染色体的加倍起到抑制作用。5.通过对大白菜EMS种子诱变和花蕾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两种诱变方法的比较研究,证明EMS花蕾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这一新方法可行,比种子诱变和小孢子诱变方法均有优势,并且获得的变异类型比较丰富,为EMS诱变技术在大白菜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6.通过对EMS花蕾诱变后小孢子培养的再生植株的HRM检测,筛选出花色突变体4株。并且通过与片段直接测序法相比较,证明HRM筛选EMS突变体方法可行,操作简单、成本低、高通量。
穆国俊[5](2008)在《棉花有益突变体的创制及突变性状的分子遗传学鉴定》文中认为采用EMS化学诱变、14N重离子注入及60Coγ射线辐照3种诱变方式处理冀棉20、农大156和农抗2号棉花品种,利用四分位法和系谱选择法筛选到植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突变体并采用SSR标记对突变体进行分子水平鉴定。筛选得到的有益突变体不仅可以丰富棉花种质资源同时也为相应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提供了研究材料。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1.5%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农大156种子幼胚获得棕纤维、无棉酚腺体突变体。对M1代浅棕纤维材料的进一步遗传分析,证实纤维颜色是由1对基因控制(1白色:2浅棕色:1深棕);纤维颜色与纤维品质性状明显负相关,随着纤维颜色加深纤维长度逐渐变短、强力逐渐变低、麦克隆值逐渐变大、伸长率逐渐提高。在基因组SSR标记的DNA水平上检测验证了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性。2.采用2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农抗2号种子,在M2代获得了超鸡脚叶、无棉酚腺体突变体。该突变体的叶形基因为L°L°、无腺体基因为glgl。利用经典遗传学方法证实超鸡脚叶对阔叶为不完全显性;突变体的无色素腺体性状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并且与叶形基因独立遗传。基因组SSR标记的DNA水平上检测验证了遗传差异性。3.采用0.5%EMS诱变冀棉20种子。通过四分位法结合系谱选择,在M4代获得了M4-66-4和M4-236-5两个突变体。M4-66-4的绒长为26.58mm较对照降低了1.99mm、比强度为24.8cN/tex较对照下降了1.90 cN/tex;M4-236-5的绒长为30.44mm较对照提高了1.87mm、比强度为30.00cN/tex较对照提高了3.30 cN/tex。突变体M4:5家系的绒长和比强度表现稳定。在60对与纤维长度相关和52对与纤维强力相关的SSR引物中BNL1414、BNL1434、BNL2821、BNL1421、BNL4030和JESPR300六对引物能够在突变体与冀棉20之间扩增出明显差异的多态性33条。两个突变体的M4:5家系的SSR多态性条带表现稳定。该结果从分子水平验证了突变体M4-66-4、M4-236-5的遗传稳定性及其与冀棉20的遗传差异性。4.采用0.125%EMS对冀棉20进行合子诱变。在M3代筛选到突变体合诱M3-4-2,其籽指为13.12g高出对照3.61g,M3:4家系表现稳定。采用0.5%EMS对冀棉20进行种子诱变,在M4代选择到突变体M4-97-2-4,其籽指为6.80 g低于对照4.08g,M4:5家系表现稳定。通过对合诱M3-4-2、M4-97-2-4和冀棉20的SSR标记多态性分析,在17对与籽指相关的SSR引物中JESPR114和CIR354两对引物在突变体与冀棉20之间共扩增出4条多态性条带。对突变体的后代家系进行DNA标记多态性检测,4条多态性条带表现稳定。该结果从分子水平验证了突变体合诱M3-4-2、M4-97-2-4的遗传稳定性及其与冀棉20的遗传差异性。5.采用1.5%EMS对农大156进行种子诱变。在M4代筛选到突变体N-156M4-101-3,其绒长为30.28mm较对照提高了1.38mm、比强度为31.20cN/tex较对照提高了1.1cN/tex、麦克隆值为4.86较对照提高了1.03。M4:5家系表现稳定。采用80 Gy14N重离子注入农大156。在M3代筛选到突变体14N-156 M3-100-4,其绒长为27.42mm较对照下降了1.48mm;比强度为23.70cN/tex较对照下降了6.4cN/tex;麦克隆值为5.13较对照提高了1.30。M3:4家系表现稳定。对14N-156 M3-100-4、N-156 EMSM4-101-3与农大156进行SSR多态性差异检测。在60对与纤维长度相关、52对与纤维强力相关、42对与麦克隆值相关的SSR引物中,BNL2821、BNL3280、BNL4030、BNL1513和TMG8五对引物能够在突变体与农大156之间扩增出16条多态性条带。两个突变体的后代家系的SSR多态性与两个突变体的品质性状表型一致,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两个突变体纤维长度、强力及细度的遗传稳定性及其与农大156的遗传差异性。
杜雪竹[6](2008)在《甘蓝型油菜与Lesquerella fendleri及菘蓝族间杂种的遗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种、属间的远缘杂交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芸薹属作物具有非常丰富的近缘种资源,可提供许多有用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但这些野生种在栽培条件下产量低,难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将控制特定性状的目标基因引入栽培作物中,培育所期望的品种。将野生近缘种的有利基因转入作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有性杂交及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及后代,然后通过大量的回交及自交选育出理想的基因型。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葶苈族(Drabae)植物Lesquerellafendleri(2n=12,无中文名在国外被认为是油菜育种和驯化的首选资源之一,因其种子含油量高于25%,特别是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羟基脂肪酸Lesquerolic acid含量达60%以上,其种子饼粞的氨基酸种类丰富,赖氨酸含量高,且抗干旱。另一重要的染料与药用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2n=14,又名大靛),属十字花科独行菜族(Lepidieae)菘蓝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从菘蓝叶中可提取靛蓝色素,用于染料。菘蓝的根称为板蓝根,为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抑菌和杀虫等多种功效,并且抗烟草花叶病毒和油菜菌核病。本研究通过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甘蓝型油菜和Lesquerella fendleri及菘蓝的族间远缘杂种,并对杂种及其后代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甘蓝型油菜×LesquerelIa fendleri。在该组合中共获得27株杂种,其中植株5,6,9,17,20,21,27为种子苗,其余20株通过胚培养方式获得。F1植株及其后代在形态上主要表现甘蓝型油菜性状,只有少数具有父本L.fendleri的一些特征,如花期较长,基部分枝及与抗旱相关的种子吸水后出现的胶膜层等性状。根据细胞学结果将F1杂种植株分为5类:第一类(16株),染色体数目为2n=38;第二类(2株),染色体数目为2n=38-42;第三类(3株),染色体数目为2n=31-38;第四类(5株),染色体数目为2n=25-31;第五类(1株),染色体数目为2n=19-22。大多数杂种及其后代都是混倍体,并且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只检测到1-2条外源染色体及一些染色体片断。AFLP分析发现在所有杂种一代及其回交或自交后代中都检测到Lesquerella fendleri特异带、油菜母本的缺失带以及双亲均无的新增带。另外通过脂肪酸分析,在部分杂种后代中检测到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以及芥酸含量都较油菜亲本有所升高,可能是由于Lesquerella fendler中与羟基脂肪酸形成及去饱和作用有关的LFAH12基因转入到杂种的基因组中。2.甘蓝型油菜与菘蓝的体细胞杂交2.1杂种植株的再生。重点分析了外植体生理状态、酶液组成、硝酸银浓度以及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原生质体分离和生长分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分化受到以上所有因素影响。在菘蓝(+)821,菘蓝(+)华双3号及菘蓝(+)奥罗(Oro)的3个体细胞杂交组合中,共获得愈伤数237个,2株对称融合杂种,13株非对称融合杂种,植株再生频率为6.7%。2.2杂种和回交后代的形态学。F1杂种在幼苗期叶片颜色均呈深绿色,叶表面覆有厚的蜡质,叶片肥厚。杂种植株在成熟期时株高比甘蓝型油菜矮、开花较晚,雄蕊发育不完全,在绝大多数的花中只含有3-5枚雄蕊,雄蕊空瘪不含花粉,花药颜色与菘蓝相似,呈褐色,并散发出菘蓝花特有的香味。雌性部分可育,用甘蓝型油菜大量授粉后产生了少量胚与种子。与甘蓝型油菜的回交一代植株在形态上主要与甘蓝型油菜相似,也表现菘蓝的个别性状,如叶片为深绿色,叶表面覆有厚的蜡质,叶片变厚以及散发出菘蓝的花香。2.3杂种和回交后代的细胞学。植株S2(对称融合)和AS1(非对称融合)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预期的2n=52,在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PMCs)内染色体表现正常的配对(终变期为26Ⅱ)和分离(后期Ⅰ为26:26),GISH鉴定出7个菘蓝二价体。植株AS4,AS6和AS7为混倍体(2n=48-62),而植株AS12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6。分析的4株BC1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5,PMCs减数分裂后期Ⅰ呈22:23、21:24和20:25的主要分离方式,GISH分析显示有7条染色体被菘蓝探针完全标记,并检测出菘蓝染色体的组内配对及与油菜染色体的异源配对。2.4杂种核基因组及胞质基因组组成。AFLP和SSR分析在所有再生杂种植株中都检测出两个亲本的DNA带、两亲本的缺失带以及亲本所没有的新带。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通用引物对杂种胞质DNA分析,发现非对称融合杂种AS8、AS9、AS10和AS11的叶绿体来自于菘蓝,其它植株的叶绿体DNA和所有植株的线粒体DNA带型均与甘蓝型油菜一致,未发现细胞质遗传物质重组。
谢琳[7](2008)在《航天搭载及与NaN3复合处理甘蓝型油菜的诱变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供试材料包括两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313A、9313B、P100A、100B)和1个隐性核不育两用系(M2AB)。于2006年9月进行中国“实践八号”卫星搭载,并在室内进行了化学诱变(NaN3)复合处理,对甘蓝型油菜的诱变效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甘蓝型油菜诱变当代(M1)根尖的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航天搭载促进有丝分裂,复合处理同航天搭载相比,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根尖细胞产生了有丝分裂抑制效应。同时,复合处理与两单处理相比,使多数甘蓝型油菜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各处理均能诱导油菜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微核,且以航天诱变产生的最多。NaN3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甘蓝型油菜种子经空间搭载后的染色体畸变和细胞微核率,促进了空间诱变损伤修复。分析表明卫星搭载与NaN3处理在细胞学水平上都发生了真实的诱变效应,且不育系与其相应保持系表现出一致的诱变效果,与不育系材料相比,航天搭载对保持系材料有着更强的诱变作用。2.M1代各材料的出苗率和成苗率的结果表明,航天搭载对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较小。化学诱变剂NaN3对五个材料的出苗率与成苗率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以处理24h效果最为明显。NaN3对各个材料的诱变效果存在差异,以材料M2AB对NaN3最不敏感。9313B在N12处理时达到半致死时间。除了材料M2AB,其他四个材料的复合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NaN3的抑制效果。3.诱变当代的生育期观察结果表明,在航天诱变处理中,只有材料P100A的初花期、终花期推迟明显,与对照相差6d,其N24和SP+N24处理均达到了这一诱变效果。就出苗期来说,9313A、P100A的出苗推迟以N24和SP+N24的诱变效果最为明显,分别推迟9d和12d;M2AB的出苗期以SP+N24最迟,较N24处理推迟了10d。就初花期来说,100系列材料以N24和SP+N24效果明显,均比对照迟了6d;M2AB以N24和SP+N24效果最为明显,均推迟了21d;在五个材料中,9313B的SP+N24较N24处理提前了4d,其他四个材料的SP+N24和N24的处理效果相同。4.从SP1代田间观察结果显示,变异的类型是较丰富的,主要包括茎、枝、花、种子。有的植株上出现几种变异类型,也有极个别植株出现自交不亲和现象。保持系材料出现的变异株较多,变异频率也较高,均达到1.6%。材料9313B出现的花色变异植株,其在初花期为乳白色,在盛花期又恢复为黄色。100系列材料出现花瓣大斜浠闹仓?不育系材料P100A出现一株花瓣变小的变异株,保持系材料100B出现一株花瓣变大的变异株。5.从M2代的90个株系来看,航天诱变后的植株较其他处理的植株普遍生长势强、好,其叶片大,植株高,个别材料的初花期推迟,冻害敏感性弱。SP2代出现的变异类型主要为:茎变异、叶变异、花变异和分枝变异。在茎变异中,有变矮的(如9313B,其变异频率达到20%),也有变高的(如100B,其变异频率达到16%)。在叶变异中,主要以叶色变浅为主,个别植株还伴随着叶形变大,花期明显较其他植株提前。花变异出现均经航天搭载处理后的材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其育性和花型发生突变,是本次实验中其他诱变处理方法未曾得到的。说明经诱变处理的两亲本材料所产生的后代更易出现新的变异类型和较高的突变率,但其突变是否能真实遗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材料9313B在航天搭载与复合处理中均出现了不同比例的株型变异分离,其变异以中生分枝型为主,对照为下生分枝型。其中50%的株系达到或接近3:1分离比例。这种株型性状变异有可能是由控制该性状的多基因中的几对或多对基因因诱变处理发生突变而引起的株型的变异分离,其遗传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6.比较复合处理与单一化学处理的诱变效果,复合处理SP+N24对材料M2AB的当代植株不育性影响最大,不育率较对照提高了7.16%。材料9313B在复合诱变当代出现了其他处理方法未曾得到的变异类型,即种皮颜色发生变化,且该变异植株在M2代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类型,如早花、晚熟、壮杆、中生分枝型等。复合处理的M1代以茎、花、果实变异类型为主,M2代以茎、枝、叶的变异类型为主。化学诱变剂NaN3对各材料的处理极少引起明显的植物学性状变化。7.诱变当代种子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材料经化学和复合处理后的含油率均较对照高,涨幅为1%~4%。核不育两用系的化学和复合处理后的含油率均较对照低,跌幅为3.3%~4.75%。保持系材料的含油率变化不明显。材料100B、M2AB在化学处理和复合处理中的油酸含量明显提高,分别以N12、SP+N12处理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6%,5.24%。100B经化学处理和复合处理后硫甙含量得到提高,涨幅为3%~5%。M2AB则与之相反,以SP+N12处理的硫甙含量最低,降低了9.66%。各诱变方法对芥酸的影响甚微,各材料经诱变处理后仍为低芥材料。8.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质量性状发生突变的遗传资源。实验结果表明,在几种诱变处理方法中,以航天搭载对质量性状变异的诱变效果最为明显。化学诱变剂NaN3对植物学性状的影响甚微,但其对诱变当代的种子品质影响较大。无论是单化学处理,还是复合处理,均以化学处理12h较为合适,其对种子的生理损伤相对较小,获得变异类型相对较多,变异频率相对较高。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以航天搭载后的保持系材料的细胞学诱变效应最强,其田间突变性状的变异频率也以保持系材料最高。说明染色体的变异可能直接与后代变异相关,有效结合形态学鉴定方法与细胞学方法,可以建立起一套航天育种田间变异植株选择预测机制,有效指示出变异植株可能出现的后代群体,以大大减少科研人员的工作量。该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研究。
陈光尧[8](2008)在《高芥酸甘蓝型油菜资源的创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文中提出甘蓝型油菜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一种油料作物,它在植物分类上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Brassica)。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约为7.0×106公顷,面积和总产占世界1/3,居油菜生产国首位。油菜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决定了菜油的品质和用途,其中芥酸含量的高低对油菜作为食用和工业用途起着决定作用。芥酸可以作为油漆、化妆品、塑料、医药品及润滑剂等一系列工业用途产品的生产原料,高芥酸含量油菜因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被称为21世纪的化工原料。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M13(芥酸含量48%)和742(芥酸含量1.6%)为试验材料,对M13和742进行辐射处理;M13和742的F2群体进行SSR标记分析;742、M13及其高芥酸突变体H27的FAE1与FAD2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800、1000、1200Gy 60Coγ射线处理M13和742的风干种子。结果表明,800~1000Gy辐照处理使油菜种子含油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脂肪酸中芥酸和油酸含量变异较大,低芥酸材料辐射后代出现高油酸突变体,高芥酸材料辐射后代出现高芥酸突变体。(2)M13经800Gy辐射的M2中出现55.51%(06A-8)、55.21%(06A-991)、55.09%(06A-1256)的高芥酸突变体,对筛选到的3个高芥酸突变体按株系种植,M3群体中检测其高芥酸突变体的稳定性。发现06A-991和06A-1256株系的芥酸含量回复到了48%左右,只有高芥酸突变系06A-8芥酸含量平均在55.8%,并在此群体中筛选到一株芥酸含量57.9%的高芥酸突变体H27,用气相色谱法对芥酸含量进行了鉴定。(3)M13与742杂交F2代群体单株芥酸含量分离情况得出:芥酸含量由两对基因控制,其中一对起主导作用;众多学者把控制芥酸的QTL定位在N3、N8、N11、N13连锁群上,搜索4个连锁群上的SSR标记76个,在F2代群体中用BSA法进行筛选,找到1个能区分芥酸含量<6%和>36%的SSR标记CB10364。(4)M13、H27、742中扩增出的FAE1与FAD2测序分析表明:3个材料的FAE1基因扩增片段测序的图谱峰单一,测序能准确地反映出材料的原始信息,它们的扩增长度均为1521bp,核苷酸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M13与H27有3个核苷酸的变异,但两者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M13与742有4个核苷酸的差异,氨基酸序列也存在4个位点的不同。3个材料的FAD2基因扩增片段测序图谱出现双峰,表明在同一个位点出现2个碱基以上的可能,序列比对发现它们的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FAD2基因扩增片段直接测序不能准确反映它们之间的差异。(5)M13、H27、742的FAD2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表明:3个材料中均存在2个FAD2基因拷贝,一个长度为1155bp(FAD2.1),一个长度为1140bp(FAD2.2);3个材料的FAD2.1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达98.99%,M13与H27的FAD2.1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化,M13与742的FAD2.1的核苷酸存在35个单核苷酸的差异,有3个氨基酸位点不同。3个材料的FAD2.2与FAD2(1155bp)相比,在230至244位点缺失15个核苷酸序列(TCCCTCACCCTCTCT),M13与H27的FAD2.2核苷酸系列在409位点的A变成了T导致H27的FAD2.2在此位点形成了终止密码子(TGA)。M13与742的FAD2.2存在21单核苷酸的不同,氨基酸序列存在11个位点的不同。M13与742的FAD2.1与FAD2.2在DNA序列与氨基酸序列上均存在不同,由此说明芥酸含量不同FAD2基因存在差异。(6)综合FAE1与FAD2基因的测序结果进行推测,H27芥酸含量的升高是FAD2.2基因发生无义突变而失活,使油酸向亚油酸转化受阻;FAE1发生的同义突变可能增强了脂肪酸延长酶FAE1的活性,在两者共同作用下H27芥酸含量得到提高。
孙兰弟[9](2008)在《12C6+重离子辐照鸡冠花和油菜的诱变效应及霸王组织培养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鸡冠花、油菜和霸王为实验材料,研究了12C6+离子辐照对鸡冠花和油菜的诱变效应;建立了霸王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1.鸡冠花干种子经不同剂量和LET的12C6+重离子辐照后,研究了M1至M3代的发芽情况和植物学性状。LET为32keV/μm时的M1代发芽率和存活率随剂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LET分别为50、100和150keV/μm时的M1代发芽率和存活率随剂量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5-40Gy(LET=32keV/μm)辐照促进了M1植株的生长,而50-200Gy(LET=50、100和150keV/μm)照射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各梯度辐照对M2、M3代的生长都明显表现出促进作用。RAPD分析表明,M2代鸡冠花DNA序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32keV/μm,25Gy下的变异率最高为13.6%。M2和M3代中观察到了多种变异株,主要有单子叶、三子叶、裂口状子叶等,并且M3代的表型变异频率和M2代的RAPD变异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另外,重复辐照后出现了新的变异类型,如:四子叶、五子叶和双突变株,说明重复辐照可以引起更广泛的变异。2.用30、90和180Gy的12C6+离子辐照油菜干种子,研究其对油菜M1代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12C6+离子辐照使油菜的出苗率、株高和开花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使开花期提早;30Gy辐照使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三种辐照剂量都造成了花粉生活力、千粒重和含油量的降低。RAPD扩增结果表明,42个随机引物中有13个引物扩增出差异条带,30Gy、90Gy和180Gy引起的RAPD变异率分别为22.1%、23.7%和36.2%。这说明12C6+离子辐射能有效地引起油菜DNA序列发生改变,从而诱导基因变异,为油菜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材料。3.实验选用霸王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胚根和茎尖作为材料,研究霸王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结果表明,霸王子叶、下胚轴和胚根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而茎尖是诱导丛生芽的良好外植体。霸王子叶、下胚轴和胚根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6-BA 1.0 mg·l-1或MS+6-BA 1.0 mg·l-1+NAA0.5 mg·l-1,茎尖的最适增殖培养基是:MS+6-BA 5.0 mg·l-1+NAA 1.0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是:MS+IAA 1.5 mg·l-1。沙基质为霸王组培苗过渡的最佳基质。
宋志荣[10](2008)在《甘蓝型油菜硫苷性状的生理学及遗传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苷是油菜籽粒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油菜籽粒饼粕中的硫苷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产生硫氰酸脂、恶唑烷硫酮及腈等有毒物质,可能造成牲畜中毒,降低饼粕的饲用效果及实用价值。但是油菜植株中的硫苷对抵御病虫害、增强植株抗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利用低硫苷性状,本研究以硫苷特性差异大、而农艺性状和其他品质性状相似的油菜品系967H和967L,以及不同硫苷特性的246009—2和04068—4为试验材料,从生理学和遗传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油菜全生育期叶片和种子硫苷含量呈现变化动态,高硫苷材料967H、246009-2叶片硫苷含量苗期最高,分别为29.08μmol.g-1和32.50μmol.g-1;从苗期到盛花期保持下降,从盛花期到座果期Ⅱ保持增加,从座果期Ⅱ到座果期Ⅴ又保持下降。而低硫苷材料967L、04068-4现蕾期的硫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6.94μmol.g-1和15.77μmol.g-1,从苗期到现蕾期升高,从现蕾到抽薹降低,从抽薹到始花有所升高,从始花到盛花又有所降低,而从盛花到座果期Ⅴ保持升高。高硫苷和低硫苷材料种子硫苷含量都是先降低后升高;从座果期Ⅲ到座果期Ⅳ,高硫苷材料硫苷含量平均增加89.40μmol/g,而低硫苷材料仅增加9.17μmol/g。在种子发育时期,叶片和种子硫苷含量呈负相关(r=-0.3963~-0.6881)。(2)对967H、967L亲本,以及F1、F2、BCF1、F3等世代种子硫苷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母本植株基因型对F1代种子硫苷含量起决定作用,对F2和BCF1代种子的影响减弱,随着世代的增加,父本基因型的影响效应逐步增加,F3代种子硫苷含量主要由植株基因型决定的;F3代种子硫苷含量呈连续分布,中间出现一个峰值,经过卡方分析和基因数目的适应性检验,发现硫苷总量是由三对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高硫苷对低硫苷为部分显性。(3)高硫苷和低硫苷材料抽薹期和开花期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成熟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最低,苗期脯氨酸含量最低。这些物质在抽薹期和开花期保持较高的含量,这对满足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抵御冷害等逆境胁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生育期,高硫苷材料总体上保持较高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低硫苷材料则相反。从苗期到成熟期,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一直保持增加,而叶绿素含量则是先增加后降低,说明植株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在逐步增加;高硫苷材料保持着较低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从苗期到成熟期,各品系SOD、POD和CAT活性变化规律都是先升高后降低,高硫苷材料保持着较高的SOD、CAT、POD活性,低硫苷材料则相反。(4)通过对不同硫苷特性的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结果显示低硫苷品系比高硫苷品系对辐射敏感。800Gy、1000Gy、1200Gy处理967L第3—7天的发芽率极显着低于967H,第3天的发芽率比967H分别低8.6%、8.1%和5.7%。800Gy、1000Gy、1200Gy处理967L的成株率也都极显着低于967H,分别低9.8%、19.8%和20.1%。相同剂量的辐射处理对967L的M1和M2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要显着大于967H,对967L主要农艺性状都产生显着影响的辐射剂量为800Gy以上,而对967H主要农艺性状都产生显着影响的辐射剂量为1000Gy以上。(5)辐射处理对油菜籽粒品质指标的影响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与基因型、辐射剂量和指标特性有关;一些品质指标变化以正效应为主,而一些品质指标变化以负效应为主,有些品质指标两者兼有。辐射对967L品质指标的影响大于967H,967L各辐射处理的M2代植株品质指标变化幅度大于967H,967L品质指标突变株发生的频率要高于967H,967H的1000Gy辐射处理品质指标突变株率比967L低2.63%—7.37%。(6)通过田间调查和苗期接种鉴定菌核病发现,高硫苷品系抗菌核病的能力显着高于低硫苷品系,硫苷含量与自然条件下和接种条件下的病情指数均成显着负相关(R自=-0.8867*;R接=-0.9657*)。油菜高硫苷品系在7—8叶期保持较高的SOD、POD、CAT和PAL等防御酶活性,较低的PPO活性和MDA含量。接种菌核病后,各品系处理叶片的MDA含量和SOD、POD、CAT和PAL活性都比对照增加,而PPO酶活性比对照有所下降,但是高硫苷材料处理叶片MDA含量和SOD、POD、CAT、PAL等酶活性比低硫苷材料增加的幅度小,高硫苷材料处理叶片的PPO活性比低硫苷材料降低的幅度大。这表明接种菌核病对高硫苷材料的防御体系的影响比低硫苷品系小,酶活性增加幅度(或减少幅度)与感病性有关,不同酶的不同变化规律表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防御酶在发挥主导作用。(7)以482条随机引物对967H、967L进行筛选,筛选出6条在两个亲本之间有差异的引物,采用BSA法在F2群体中建立由高硫苷单株组成的基因池和低硫苷单株组成的基因池,从有差异的6条引物中筛选出了1条在高硫苷基因池和低硫苷基因池之间特征带型稳定、清晰,具有多态性的引物S268,用该多态性引物对组合967H×967L的126株F2单株进行检验,群体单株只表现三种标记带型,经单标记方差分析,与低硫苷性状连锁的标记S268600bp对低硫苷性状的贡献率为29.51%。(8)以93对SSR引物对967H、967L进行筛选,筛选出8对在两个亲本之间有差异的引物,采用BSA法在F2群体中建立由高硫苷单株组成的基因池和低硫苷单株组成的基因池,从有差异的8对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高硫苷基因池和低硫苷基因池之间特征带型稳定、清晰,具有多态性的引物CB10364,用该多态性引物对组合967H×967L的180株F2单株进行检验,群体单株只表现三种标记带型,经单标记方差分析,与低硫苷性状连锁的标记CB10364230bp对低硫苷性状的贡献率34.36%。
二、~(60)Coγ射线对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辐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0)Coγ射线对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辐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高油酸种质的创建及高油酸性状遗传与生理特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油菜HO种质的诱变及选育过程 |
1.3 高油酸性状的遗传群体构建 |
1.4 低温与常温下HO品系与常规品系的组织样品制备 |
1.5 油菜种子成熟及种子发芽过程的样品制备 |
1.6 取样及其脂肪酸含量测定 |
1.7 数据分析、图像绘制以及遗传模型分析 |
2 结果 |
2.1 诱变群体各世代油酸与亚麻酸的含量变化及HO种质B161的获得 |
2.2 HO种质B161高油酸性状的遗传模式 |
2.2.1 遗传群体中全脂肪酸组分含量的性状变异 |
2.2.2 菜籽油中各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2.2.3 HO种质B161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2.3 HO种质B161与常规品系苗期营养器官中油酸与亚麻酸含量的比较 |
2.4 HO种质B161油酸与亚麻酸含量的变化特征 |
2.4.1 种子成熟过程中HO种质B161与常规品系油酸与亚麻酸的积累 |
2.4.2 B161与常规品系子叶中油酸与亚麻酸在发芽进程中的代谢 |
3 讨论 |
4 结论 |
(2)60Co-γ辐照对洋紫荆种子的诱变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洋紫荆概述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应用价值 |
1.2 植物辐照育种技术概述 |
1.2.1 发展历史简介 |
1.2.2 辐射诱变机理 |
1.2.3 辐照诱变影响因素 |
1.2.4 辐射诱变效应 |
1.2.5 辐射诱变育种发展前景 |
1.3 洋紫荆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域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种子采集与处理 |
2.2.2 辐照处理 |
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3.1 辐照种子催芽处理与萌发特性测定 |
2.3.2 幼苗生长指标测定 |
2.3.3 幼苗生理生化测定 |
2.3.4 幼苗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
2.3.5 染色体特性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辐照对洋紫荆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1 胚根和子叶形态 |
3.1.2 胚根生长 |
3.1.3 种子发芽率 |
3.1.4 半致死辐照剂量的确定 |
3.2 辐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1 地径生长 |
3.2.2 苗高生长 |
3.2.3 叶片裂角 |
3.2.4 幼苗鲜重 |
3.3 辐照对幼苗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1 叶绿素含量 |
3.3.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
3.3.3 可溶性蛋白含量 |
3.3.4 丙二醛(MDA)含量 |
3.4 辐照对洋紫荆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1 净光合速率 |
3.4.2 光合生理因子 |
3.5 辐射对洋紫荆染色体形态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辐照剂量的探讨 |
4.2 辐照对洋紫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4.3 辐照对洋紫荆幼苗生长的影响 |
4.4 辐照对洋紫荆生理特性的影响 |
4.5 辐照对洋紫荆光合特性的影响 |
4.6 辐照对洋紫荆染色体的影响 |
4.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油菜LEAFY COTYLEDON 2(BnLEC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白菜和甘蓝LEC2基因的获取 |
1.3 油菜Bn LEC2基因克隆 |
1.4 植物组织材料的收集与总RNA的提取 |
1.5 c DNA合成 |
1.6 LEC2表达模式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n LEC2基因全长c DNA的克隆 |
2.2 Bn LEC2和Br LEC2、Bo LEC2蛋白相似性分析 |
2.3 Br LEC2、Bo LEC2和Bn LEC2进化分析 |
2.4 LEC2器官表达差异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4)EMS诱变花蕾结合小孢子培养获得大白菜突变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特点 |
1.1 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2 诱变育种的特点 |
1.3 EMS 诱变育种 |
1.3.1 EMS 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3.2 EMS 诱变机制及特点 |
1.3.3 EMS 诱变的处理剂量和诱变处理时间 |
1.3.4 EMS 诱变种子技术研究 |
1.3.5 EMS 诱变小孢子技术研究 |
2 突变体的选择与鉴定 |
2.1 形态学和细胞学方法 |
2.2 诱变与离体培养技术相结合 |
2.3 生理生化方法 |
2.4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
2.5 高分辨率熔解技术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大白菜 EMS 诱变种子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
2.1 诱变处理及田间种植 |
2.1.1 诱变处理 |
2.1.2 诱变材料田间定植 |
2.2 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
2.2.1 表型性状观察和筛选 |
2.2.2 分子鉴定及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M1代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统计 |
3.2 种子诱变 M1表型性状的变异 |
3.3 种子诱变 M2表型性状突变体筛选 |
3.3.1 M2营养性状突变体筛选 |
3.3.2 M2生殖性状突变体筛选 |
3.4 突变体的分子鉴定及筛选 |
3.4.1 突变体的 Indel 标记鉴定结果 |
3.4.2 突变体的 SCAR 分子标记筛选 |
第三章 大白菜 EMS 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获得突变体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
2.1 EMS 诱变花蕾方法 |
2.2 小孢子游离与培养 |
2.3 胚状体分化与植株再生 |
2.4 试管苗的移栽和再生植株性状调查 |
2.5 小孢子植株的倍性鉴定 |
2.6 小孢子突变体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
2.6.1 小孢子突变体植株表型性状观察和筛选 |
2.6.2 小孢子突变体植株分子鉴定及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EMS 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影响的细胞学观察 |
3.2 EMS 处理对不同基因型产胚率的影响 |
3.3 EMS 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成苗率的影响 |
3.4 小孢子植株表型倍性鉴定 |
3.5 再生植株表型性状突变体筛选 |
3.6 再生植株突变体分子鉴定及筛选 |
第四章 讨论 |
1. 突变体类型及其应用 |
2. 大白菜 EMS 种子诱变研究 |
3. EMS 花蕾诱变的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 |
4. HRM 检测和片段测序方法比较 |
5. 大白菜 EMS 花蕾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的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棉花有益突变体的创制及突变性状的分子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γ射线在棉花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1.2 离子注入技术在棉花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1.3 EMS化学诱变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
1.4 合子化学诱变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
1.5 低酚棉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6 分子标记在诱变材料鉴定方面的应用 |
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1.1 用于种子诱变的品种(系)及性状特点 |
1.1.2 用于合子诱变的品种及性状特点 |
1.2 试剂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诱变方法及处理的组织部位 |
2.2 M_1代材料的处理方法 |
2.3 M_2代及后续世代的田间观察及室内考种 |
2.4 纤维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
2.5 G-20籽指突变体的筛选 |
2.6 棉花全基因组DNA(gDNA)提取和纯化 |
2.7 SSR标记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诱变方式的敏感性研究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确认 |
1.1 不同品种对EMS种子诱变的敏感性分析 |
1.2 冀棉20棉铃发育对EMS合子诱变的敏感性分析 |
1.3 农大156对~(14)N重离子注入的敏感性分析 |
1.4 农抗2号对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分析 |
2 植物学性状突变体的发现和筛选 |
2.1 M_1代植物学性状突变体的初选 |
2.2 M_1突变体的确认及M_2代主要植物学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
2.3 超鸡脚叶无棉酚腺体突变体的遗传稳定及其鉴定 |
2.3.1 突变体叶形及棉酚腺体遗传属性的验证 |
2.3.2 超鸡脚叶、无棉酚腺体突变体的筛选 |
2.3.3 突变体自交后代个体的SSR分析 |
2.4 棕纤维、无棉酚腺体突变体的遗传稳定及其鉴定 |
2.4.1 突变体纤维颜色及棉酚腺体的稳定及其遗传属性的验证 |
2.4.2 纤维色泽对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
2.4.3 棕纤维、无棉酚腺体突变体的SSR标记鉴定 |
3 籽指突变体的筛选及其SSR标记鉴定 |
3.1 高籽指突变体的筛选 |
3.1.1 棉花合子期EMS处理对籽指的诱变效应 |
3.1.2 M_2代及后续世代高籽指突变体的选择 |
3.1.3 合诱M_3-4-2高籽指突变体的表型水平鉴定 |
3.2 低籽指突变体的筛选 |
3.2.1 EMS诱变M_2籽指突变体的选择 |
3.2.2 M_3及后续世代低籽指突变体的筛选 |
3.2.3 M_4-97-2-4低籽指突变体的稳定性鉴定 |
3.3 合诱M_3-4-2与M_4-97-2-4的SSR标记鉴定 |
4 纤维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及其SSR标记鉴定 |
4.1 G-20纤维长度和强力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
4.1.1 M_2代纤维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
4.1.2 品质性状突变体在M_3代及后续世代的筛选 |
4.1.3 突变体M_4-66-4和M_4-236-5纤维长度和强力遗传稳定性的鉴定 |
4.1.4 突变体M_4-66-4和M_4-236-5的SSR标记鉴定 |
4.2 N-156纤维长度、强力和细度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
4.2.1 采用EMS化学诱变获得纤维品质突变体 |
4.2.2 采用重离子注入获得纤维品质突变体 |
4.2.3 突变体N-156 M_4-101-3和~(14)N-156 M_3-100-4之间的表型差异 |
4.2.4 突变体N-156 M_4-101-3和~(14)N-156 M_3-100-4的SSR标记鉴定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关于植物学性状的变异和遗传 |
1.2 关于纤维品质突变体的诱变和选择 |
1.3 关于籽指突变体的诱变和选择 |
1.4 关于突变体的SSR标记的探讨 |
2 结论 |
2.1 最佳诱变剂量的确定 |
2.2 植物学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
2.3 籽指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
2.4 冀棉20纤维品质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
2.5 农大156纤维品质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Ⅰ 与纤维长度相关的部分SSR引物序列 |
附表Ⅱ 与纤维强力相关的部分SSR引物序列 |
附表Ⅲ 与籽指相关的SSR引物序列 |
附录Ⅳ 用于植物学性状鉴定的SSR引物序列 |
附录Ⅴ 与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QTL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6)甘蓝型油菜与Lesquerella fendleri及菘蓝族间杂种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远缘杂交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 |
1.1.1 植物远缘杂交的研究概况 |
1.1.2 芸薹属作物远缘杂交研究 |
1.1.3 远缘杂交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
1.1.3.1 转移外源有利基因 |
1.1.3.2 脂肪酸的改良 |
1.1.3.3 人工合成复合种和新物种 |
1.2 远缘杂交诱导的异常染色体行为 |
1.2.1 染色体消除 |
1.2.2 染色体加倍 |
1.2.3 亲本染色体组分开 |
1.3 远缘杂交异源多倍体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变异 |
1.3.1 基因沉默 |
1.3.2 DNA甲基化的变异 |
1.3.3 核仁显性 |
1.3.4 转座因子激活 |
1.4 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 |
1.4.1 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概况 |
1.4.2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方法 |
1.4.2.1 NaNO_3法 |
1.4.2.2 高Ca~(2+)、高pH法 |
1.4.2.3 PEG融合 |
1.4.2.4 电融合 |
1.4.3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方式 |
1.4.3.1 对称融合 |
1.4.3.2 非对称融合 |
1.4.4 原生质体融合中染色体丢失的因素 |
1.4.4.1 射线使用剂量和紫外线照射强度的影响 |
1.4.4.2 亲缘关系 |
1.4.4.3 融合亲本染色体的特性和状态 |
1.4.4.4 融合时原生质体所处的细胞周期 |
1.4.5 原生质体融合胞质杂种的获得 |
1.4.6 体细胞杂种的筛选和鉴定 |
1.4.6.1 体细胞杂种的筛选 |
1.4.6.2 体细胞杂种的鉴定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与Lesquerella fendleri族间杂种及后代的遗传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花粉管萌发的观察 |
2.2.3 胚抢救 |
2.2.4 细胞学观察 |
2.2.5 花粉的可染性 |
2.2.6 基因组原位杂交 |
2.2.6.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探针的标记 |
2.2.6.2 原位杂交制片 |
2.2.6.3 原位杂交 |
2.2.7 AFLP分析 |
2.2.7.1 DNA的酶切与连接 |
2.2.7.2 预扩增 |
2.2.7.3 选择性扩增 |
2.2.7.4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2.2.8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Lesquerella fendleri与油菜的亲和性研究 |
2.3.1.1 L.fendleri花粉与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埃芥雌蕊的相互作用 |
2.3.1.2 L.fendleri花粉与甘蓝型油菜雌蕊的相互作用 |
2.3.2 甘蓝型油菜与L.fendleri的有性杂交 |
2.3.2.1 F_1植株的形态学特征 |
2.3.2.2 F_1植株的普通细胞学和GISH分析 |
2.3.2.3 F_1植株的AFLP分析 |
2.3.2.4 杂种后代形态学、细胞学及AFLP分析 |
2.3.2.5 杂种后代脂肪酸分析 |
2.4 讨论 |
2.4.1 油菜与L.fendleri亲和性的分析 |
2.4.2 甘蓝型油菜与L.fendleri杂种形成的机制 |
2.4.3 远缘杂交过程中染色体消除的机制 |
2.4.4 远缘杂交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渗入 |
2.4.5 杂种后代脂肪酸的改变及抗旱性性状的转移 |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与菘蓝体细胞杂种及后代的遗传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 |
3.2.3 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 |
3.2.4 原生质体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
3.2.5 原生质体对称融合及非对称融合细胞的培养和植株再生 |
3.2.5.1 原生质体对称融合和非对称融合供体、受体的前处理 |
3.2.5.2 原生质体融合方法 |
3.2.5.3 原生质体融合细胞的培养和植株再生 |
3.2.6 花粉育性观察 |
3.2.7 体细胞杂种植株鉴定 |
3.2.7.1 细胞学观察 |
3.2.7.2 基因组原位杂交 |
3.2.7.3 AFLP分析 |
3.2.7.4 SSR分析 |
3.2.8 体细胞杂种的核质遗传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原生质体的分离 |
3.3.1.1 外植体生理状态对原生质体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
3.3.1.2 不同酶浓度和AgNO_3浓度对原生质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3.3.1.3 原生质体分化过程中生长情况及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影响 |
3.3.2 甘蓝型油菜和菘蓝的原生质体融合及植株再生 |
3.3.2.1 碘乙酰胺(IOA)和紫外线(UV)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
3.3.2.2 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再生和分子细胞学分析 |
3.3.4 杂种回交一代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 |
3.3.4.1 形态学分析 |
3.3.4.2 细胞学和GISH分析 |
3.4 讨论 |
3.4.1 非对称融合中染色体的丢失 |
3.4.2 杂种植株表型与基因组的关系 |
3.4.3 菘蓝基因组内的同源性及其与A、C基因组之间的部分同源性 |
3.4.4 杂种核DNA及细胞质DNA的分析 |
3.4.5 异源附加系的获得及其用途 |
第四章 研究小结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研究论文 |
致谢 |
(7)航天搭载及与NaN3复合处理甘蓝型油菜的诱变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航天育种的意义 |
1.1 选育开发新品种的有效方法 |
1.2 航天育种的历史 |
1.2.1 航天育种的产生 |
1.2.2 航天育种的发展 |
2 我国在航天育种中所取得的成绩 |
2.1 粮食作物 |
2.1.1 水稻 |
2.1.2 小麦 |
2.1.3 玉米 |
2.2 油料作物 |
2.2.1 芝麻与花生 |
2.2.2 油菜与大豆 |
2.3 其他作物 |
3 航天诱变的作用因素与生物学效应 |
3.1 航天诱变的主要因素 |
3.2 生物学效应 |
4 航天育种技术不存在环境和安全性问题 |
5 航天诱变育种的主要研究方法 |
5.1 细胞学观察 |
5.2 形态学鉴定与材料的保存 |
5.3 品质分析 |
5.4 生理生化与分子标记分析 |
6 航天诱变因子与其他因素复合处理材料的可行性 |
7 航天育种的局限性 |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材料的处理 |
2.1.1 卫星搭载 |
2.1.2 回收后材料的处理 |
2.1.3 材料的复合诱变 |
2.2 油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观察 |
2.2.1 材料的制备与制片 |
2.2.2 细胞学观察 |
2.2.3 数据分析 |
2.3 花粉生活力鉴定 |
2.4 田间种植方式 |
2.5 油菜生育期与植物学性状的观察 |
2.6 室内考种和品质分析 |
2.6.1 室内考种 |
2.6.2 品质测试 |
2.6.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诱变处理对甘蓝型油菜根尖的细胞学效应 |
1.1 航天搭载对甘蓝型油菜根尖的细胞学效应 |
1.1.1 航天搭载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 |
1.1.2 航天搭载对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
1.1.3 航天搭载对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1.2 复合处理对甘蓝型油菜根尖的细胞学效应 |
1.2.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变化 |
1.2.2 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差异 |
1.2.3 根尖细胞的微核率 |
2 M_1代的出苗率和成苗率 |
3 不同处理对诱变当代生育期的影响 |
4 甘蓝型油菜部分变异性状与对照比较 |
4.1 航天搭载对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
4.1.1 SP_1代的田间诱变效应 |
4.1.2 SP_2代的田间诱变效应 |
4.2 复合处理对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
4.3 诱变二代的群体诱变效应 |
4.4 诱变当代的育性变异 |
5 各诱变处理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
6 不同诱变处理对甘蓝型油菜品质的影响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诱变对甘蓝型油菜根尖细胞的遗传效应 |
1.1 航天诱变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
1.2 化学诱变剂NaN_3与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变异 |
1.3 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诱变差异 |
1.4 需要说明的问题 |
2 诱变对甘蓝型油菜田间性状的遗传效应 |
2.1 种子的活力 |
2.2 单处理诱变效应 |
2.3 复合处理诱变效应 |
2.4 嵌合现象 |
2.5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 化学诱变剂NaN_3对M_1代品质变异的影响 |
4 航天育种中突变遗传资源研究方法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高芥酸甘蓝型油菜资源的创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高芥酸油菜的研究利用现状 |
1.1 芥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用途 |
1.2 高芥酸油菜资源与品种选育 |
1.2.1 油菜芥酸含量范围 |
1.2.2 高芥酸油菜品种选育 |
1.3 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研究 |
1.4 高芥酸油菜基因工程 |
2.油菜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
2.1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发展 |
2.2 油菜辐射诱变剂量 |
2.3 油菜辐射诱变材料 |
2.4 油菜辐射效应 |
2.5 油菜突变体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
2.6 油菜辐射育种的成就 |
2.6.1 早熟、高含油量、高油酸突变体 |
2.6.2 黄籽突变体 |
2.6.3 硫苷突变体 |
2.6.4 亚麻酸突变体 |
2.6.5 角果抗碎裂性突变体 |
2.6.6 雄性不育和自交不亲和突变体 |
2.6.7 抗虫突变体 |
2.6.8 高产抗逆突变新品种 |
3.分子标记与在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
3.1 分子标记的特点与种类 |
3.2 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
3.2.1 植物学性状 |
3.2.2 品质性状 |
3.2.3 抗病性 |
3.2.4 生理性状 |
3.2.5 产量性状 |
4.油菜主要脂肪酸合成的研究 |
4.1 油菜种子中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
4.2 脂肪酸延长酶FAE1的研究 |
4.2.1 FAE1基因与芥酸含量的关系 |
4.2.2 FAE1基因的突变研究 |
4.2.3 FAE1基因的表达研究 |
4.3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的研究 |
4.3.1 脂肪酸去饱和酶的类型与特性 |
4.3.2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基因拷贝数与表达调控 |
4.3.3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基因的应用研究 |
5.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6.技术路线 |
第二章 ~(60)Coγ射线辐照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芥酸含量的影响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辐射对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
2.2 辐射处理对M1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辐射处理对M2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2.4 ~(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芥酸含量油菜M_2品质的影响 |
3.讨论 |
4.结论 |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高芥酸突变体的筛选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高芥酸油菜突变材料的选育 |
2.2 近红外分析仪与气相色谱检测M13种子油酸、芥酸含量比较 |
2.3 高芥酸突变体H27芥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结果 |
2.4 M13、突变系06A-8、H27脂肪酸和农艺性状的比较 |
3.讨论 |
4.结论 |
第四章 芥酸含量与SSR标记分析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芥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
2.2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2.3 芥酸含量的SSR标记分析 |
3.讨论 |
3.1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 |
3.2 QTL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4.结论 |
第五章 高芥酸突变体FAE1与FAD2基因测序分析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样品基因组DNA提取 |
2.2 PCR产物鉴定 |
2.3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2.4 FAE1基因测序与分析 |
2.5 FAE1基因片段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 |
2.6 FAD2基因测序与分析 |
2.7 FAD2基因片段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第六章 高芥酸突变体FAD2基因的克隆测序分析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菌落PCR结果 |
2.2 M13、H27、742的FAD2基因测序结果 |
2.3 M13、H27、742的FAD2基因序列比对结果 |
2.4 M13、H27、742的FAD2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2 创新点 |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CB10364在F_2群体单株扩增的特异带型与其芥酸含量 |
附图1:M13的FAE1 PCR产物测序图 |
附图2:M13的FAD2 PCR产物测序图 |
附图3:M13的FAD2.1克隆测序图 |
附图4:M13的FAD2.2克隆测序图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12C6+重离子辐照鸡冠花和油菜的诱变效应及霸王组织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植物辐射诱变育种 |
1.1 辐射诱变育种的特点 |
1.2 诱变材料的选择 |
1.3 植物辐射敏感性的差异 |
1.4 诱变剂量的选择 |
2、重离子束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
2.1 基本原理 |
2.2 重离子束在辐照育种中的优势 |
2.3 重离子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
2.4 重离子束辐照植物育种进展 |
2.5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 |
2.6 展望 |
3、本研究中几种实验材料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鸡冠花 |
3.2 油菜 |
3.3 霸王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12)C~(6+)重离子辐照鸡冠花诱变效应 |
2.2 ~(12)C~(6+)离子辐照油菜诱变效应 |
2.3 霸王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12)C~(6+)离子第一次辐照鸡冠花的诱变效应 |
1.1 ~(12)C~(6+)离子辐照对鸡冠花发芽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
1.2 ~(12)C~(6+)离子辐照引起的鸡冠花主要植物学性状变化 |
1.3 第一次离子辐照引起的鸡冠花变异株的观察 |
1.4 M2代鸡冠花的RAPD分析 |
2、~(12)C~(6+)离子重复辐照鸡冠花的诱变效应 |
2.1 重复辐照对鸡冠花发芽率的影响 |
2.2 重复辐照引起的鸡冠花主要植物学性状变化 |
2.3 重复辐照引起鸡冠花子叶变异的观察 |
2.4 RM1代鸡冠花的RAPD分析 |
3、~(12)C~(6+)离子辐照油菜诱变效应 |
3.1 不同剂量~(12)C~(6+)离子辐照对油菜出苗率和株高的影响 |
3.2 M1代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
3.3 染色体畸变及RAPD分析 |
4、霸王再生体系的建立 |
4.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4.2 芽的诱导与增殖 |
4.3 生根培养及试管苗移栽 |
第四部分 讨论 |
1、离子辐照的致死作用 |
2、~(12)C~(6+)离子辐照对鸡冠花和油菜M1发芽率的影响 |
3、嵌合体形成与突变体分离 |
4、辐照对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5、~(12)C~(6+)离子辐照引起鸡冠花和油菜基因组DNA发生改变 |
6、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霸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甘蓝型油菜硫苷性状的生理学及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油菜硫代葡萄糖苷性状研究进展 |
1.1 硫苷的种类和组成 |
1.2 硫苷的合成 |
1.3 硫苷的降解 |
1.4 硫苷的测定 |
1.5 硫苷的生物活性和生态学意义 |
1.6 硫苷性状的影响因子 |
1.7 硫苷性状的遗传效应 |
2 DNA水平的遗传标记的发展 |
2.1 RFLP标记技术 |
2.2 RAPD标记技术 |
2.3 SCAR标记技术 |
2.4 STS标记技术 |
2.5 AFLP标记技术 |
2.6 SRAP标记技术 |
2.7 SSR标记技术 |
2.8 ISSR标记技术 |
2.9 几种常见分子标记的比较 |
3 RAPD和SSR分子标记在油菜遗传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
3.1 油菜品种纯度鉴定 |
3.2 遗传多样性评价 |
3.3 构建油菜遗传图谱 |
3.4 利用RAPD标记和SSR标记进行辅助育种 |
4 油菜重要性状的RAPD标记和SSR标记应用进展 |
4.1 油菜重要性状的RAPD标记技术应用研究 |
4.2 油菜重要性状的SSR标记技术应用研究 |
4.3 问题及讨论 |
5 辐射诱变育种及其在油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5.1 诱变育种的特点和意义 |
5.2 辐射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
5.3 诱变效应 |
5.4 辐射诱变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 |
5.5 油菜诱变育种的成就 |
第二章 油菜硫苷总量生长动态及硫苷性状遗传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菜全生育期叶片和种子硫苷生长动态 |
2.1.1 油菜叶片硫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
2.1.2 种子硫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
2.1.3 叶片和种子硫苷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
2.1.4 种子硫苷积累的动态数学模型 |
2.2 油菜硫苷性状的遗传分析 |
2.2.1 亲本和各世代种子硫苷含量 |
2.2.2 F_3和RF_3代种子硫苷含量分布 |
2.2.3 各世代种子硫苷含量的遗传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油菜硫苷性状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硫苷含量品系及其杂交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 |
2.2 不同硫苷含量品系及其杂交组合的可溶性蛋白含量 |
2.3 不同硫苷含量品系及其杂交组合的脯氨酸含量 |
2.4 不同硫苷含量品系及其杂交组合的MDA含量 |
2.5 不同硫苷含量品系及其杂交组合叶绿素含量 |
2.6 不同硫苷含量品系及其杂交组合的质膜相对透性 |
2.7 不同硫苷含量品系及其杂交组合的保护酶活性 |
3 小结与讨论 |
3.1 不同硫苷含量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 |
3.2 不同硫苷含量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MDA含量 |
3.3 不同硫苷含量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质膜相对透性和叶绿素含量 |
3.4 不同硫苷含量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保护酶活性 |
第四章 油菜不同硫苷特性与对辐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辐射对不同硫苷特性油菜种子发芽和植株成苗率的影响 |
2.1.1 辐射对不同硫苷特性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
2.1.2 辐射对不同硫苷特性油菜植株成苗率的影响 |
2.2 辐射对不同硫苷特性油菜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1 辐射对不同硫苷特性油菜M_1代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2 辐射对不同硫苷特性油菜M_2代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辐射对不同硫苷特性油菜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油菜硫苷特性与对菌核病抗性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硫苷特性油菜品系对菌核病的菌核病敏感性的田间调查 |
2.2 不同硫苷特性油菜品系对菌核病敏感性的田间接种鉴定 |
2.3 不同硫苷特性油菜品系菌核病感染后防御酶活性和MDA含量变化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油菜硫苷含量和抗菌核病性 |
3.2 油菜硫苷特性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第六章 油菜硫苷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菜基因组DNA的制备和检测 |
2.2 油菜硫苷性状的RAPD标记分析 |
2.2.1 RAPD引物筛选 |
2.2.2 RAPD标记的F_2群体检测及其与硫苷性状连锁关系分析 |
2.3 油菜硫苷性状的SSR标记分析 |
2.3.1 SSR引物筛选 |
2.3.2 SSR标记的F_2群体检测及其与硫苷性状连锁关系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RAPD引物CB10364在亲本、F_1和F_2单株的分布情况 |
附录2:SSR引物CB10364在亲本、F_1和F_2单株的分布情况 |
附录3:试验所用SSR引物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60)Coγ射线对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辐射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高油酸种质的创建及高油酸性状遗传与生理特性的分析[J]. 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胡茂龙,张洁夫,陈松.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2)
- [2]60Co-γ辐照对洋紫荆种子的诱变效应[D]. 高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油菜LEAFY COTYLEDON 2(BnLEC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谭河林,王莉欢,李云,兰杰,唐倩莹,叶文雪,向小娥. 核农学报, 2014(12)
- [4]EMS诱变花蕾结合小孢子培养获得大白菜突变体的研究[D]. 代双艳.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5]棉花有益突变体的创制及突变性状的分子遗传学鉴定[D]. 穆国俊.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6)
- [6]甘蓝型油菜与Lesquerella fendleri及菘蓝族间杂种的遗传研究[D]. 杜雪竹.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7]航天搭载及与NaN3复合处理甘蓝型油菜的诱变效应研究[D]. 谢琳.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1)
- [8]高芥酸甘蓝型油菜资源的创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D]. 陈光尧.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9]12C6+重离子辐照鸡冠花和油菜的诱变效应及霸王组织培养的研究[D]. 孙兰弟. 兰州大学, 2008(01)
- [10]甘蓝型油菜硫苷性状的生理学及遗传特性研究[D]. 宋志荣.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