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辅助药物对降低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不同辅助药物对降低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一、不同辅助用药物对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罗璇[1](2021)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冷水滩院区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则在麻醉诱导前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作为空白对照。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插管后2 min、拔管后及拔管后2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寒战、呛咳、疼痛剧烈)。结果插管后、插管后2 min、拔管后及拔管后2 min,观察组患者SBP、DBP和HR均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观察组各时间点SBP未见明显波动(P> 0.05),DBP、HR相较于对照组波动较小,表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拔管时患者心血管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刚[2](2021)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给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切皮时(T4)、探查腹腔时(T5)、拔管时(T6)的心率(HR)水平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1、4 h Ramsay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药物(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T3~T6时,观察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h,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应用于胃癌根治术中,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稳定HR和MAP,提高镇静、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冯燕春,黄格,阮浩神,曾春陆,唐海萍[3](2021)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闭环靶诱导用于合并高血压的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闭环靶诱导用于合并高血压的全麻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按有无高血压病史将患者分为高血压观察组(G组)和无高血压对照组(W组),每组30例。患者均连接麻醉深度闭环控制注射系统,先启动B通道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2 ng/mL,达效应室浓度后,快速静注依托咪酯0.15 mg/kg,予林格液间隔后启动A通道丙泊酚血浆靶控1.5μg/mL。两组均待患者呼之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确认CSI在60以下后,推注维库溴铵0.1 mg/kg。在气管插管前2 min,设定B通道瑞芬太尼5ng/mL靶浓度。两组均于维库溴铵推注3 min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均1次完成。插管完成后将瑞芬太尼靶浓度调至2 ng/mL。麻醉后1 h再次行血气分析检测。连续监测基础生命体征及诱导过程一般情况、不良反应(肌阵挛、注射疼痛、呛咳等)。分别记录两组入室后基础(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5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血气分析法测量两组术前和麻醉后1 h血糖(Glu)、乳酸(Lac)。结果所有患者入睡快、无注射疼痛、肌阵挛少、呼吸抑制轻。两组诱导过程SBP、DBP和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组各时点MAP较基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P均<0.05),其中T2较T0下降约28%;W组中仅T2和T4的血压较基础压下降(P均<0.05),其中T2较T0下降约20%。插管后,G组T3和T4的MAP较T2升高(P均<0.05);W组中仅T3较T2升高(P<0.05)。两组诱导过程的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Glu和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诱导前后Glu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后L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 ng/mL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闭环靶诱导用于合并高血压的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且用药量少,呼吸抑制轻,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杨雪,赵漾,康道林,涂发平[4](2021)在《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rapid sequence induction and intubation, RSII)可预防饱胃患者全麻诱导时反流误吸的发生。快速顺序注射硫贲妥钠和琥珀胆碱是经典快诱导方案,但会造成插管后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等心血管不良反应,因此近年来逐步流行应用改良RSII,即在诱导插管前预先应用阿片类药、利多卡因、硫酸镁或艾司洛尔等药物以降低RSII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舒芬太尼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药,

张嘉宇[5](2021)在《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布托啡诺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各25例,分别于神经阻滞麻醉前静脉给予20μg/kg布托啡诺、0.1μg/kg舒芬太尼。观察两组入室(T0)、静脉给药即刻(T1)、神经阻滞操作即刻(T2)、切皮即刻(T3)、上止血带后60min(T4)、放止血带即刻(T5)、术毕(T6),7个时间点的MAP和HR,于T0和T6两个时刻抽取4ml桡动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如恶心、干呕/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嗜睡等发生情况,患者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结果:MAP、HR的时点间和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布托啡诺组和舒芬太尼组在各时点的MAP、HR变化不同,布托啡诺组变化幅度较小,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水平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两组T0、T6时刻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变化幅度不同,布托啡诺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舒芬太尼组,说明布托啡诺能较强抑制应激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VAS评分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T2-T6两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布托啡诺组各时点略低于舒芬太尼组。两组Ramsay评分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T2-T5时刻,两组Ramsay评分呈升高趋势,布托啡诺组各时点均高于舒芬太尼组。结论:布托啡诺用于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中能够减轻止血带反应,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镇静镇痛效果良好,患者舒适度较高,可推广使用。

张先娟[6](2021)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静脉复合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的麻醉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腹腔热灌注是一种疼痛刺激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腹腔多发转移癌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考虑此类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且处于癌症后期,因此选择的麻醉方式尚无统一的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静脉复合和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的特点,寻找更适合用于腹腔热灌注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腹腔恶性肿瘤手术后拟行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D-F组)和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D-F组先给予负荷量右美托咪定1μg/kg(盐水稀释至10 m L,10 min均速泵注完毕),随后继续以(1~2)μg/(kg·h-1)的剂量持续输注,使得OAA/S评分≤3分;P-F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起始浓度为2 mg/L,然后调整丙泊酚靶控浓度维持OAA/S评分≤3分。在热灌注开始前两组给予芬太尼1μg/kg,在热灌注期间两组分别通过调整药物泵注速度维持OAA/S评分≤3分。灌注中患者出现体动不配合时,分次追加芬太尼25μg,灌注结束前5 min停止所有药物泵注。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T0)、热灌注开始(T1)、热灌注15 min(T2)、热灌注30 min(T3)以及热灌注结束(T4)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血压(MBP)、脑电双频指数(BIS)、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PETCO2)及体温(T)等,记录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从T0开始至T1)、定向力恢复时间(T4至完全苏醒时间)、芬太尼的用量、术中及术后(灌注后3 d)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D-F组患者灌注治疗中自主呼吸维持良好,SpO2各时间点均维持在96%以上,PETCO2维持在(35~45)mm Hg,无呼吸抑制的出现;与D-F组相比较,P-F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概率明显升高(χ2=6.827,P<0.05)。两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7、6.239,P<0.05)。与P-F组相比较,D-F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较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8.121、11.943,P<0.05),但D-F组芬太尼用量较P-F组显着减少(t=14.533,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的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但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患者血压、心率更平稳,自主呼吸维持良好,与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相比较,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静脉复合更适合用于腹腔热灌注的麻醉。

肖琴[7](2021)在《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不同剂量的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瑞马唑仑更好的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ASA分级I或II择期手术且需气管插管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瑞马唑仑组(实验组):A、B、C组采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诱导,剂量分别是0.25 mg/kg、0.3 mg/kg、0.35 mg/kg;D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诱导,待BIS≤60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舒芬太尼0.4 ug/kg,肌松完善后完成插管并机械通气。记录从诱导到BIS≤60的时间(t)、插管时的BIS值以及诱导前3 min(T0)、诱导开始到BIS≤60(T1)、气管插管后4 min(T2)3个时间点患者的心率(HR)、有创动脉血压(SBP、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抽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值;同时,记录注射疼痛、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瑞马唑仑组(A、B、C)与D组比较:从诱导到BIS≤60的时间,D组>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D组最慢,C组最快;瑞马唑仑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去甲肾上腺素在T1时间点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注射疼痛、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生率高于瑞马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瑞马唑仑组(A、B、C)组间比较:A组有3例镇静药物补救的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2例低血压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瑞马唑仑组在T1、T2时间点的心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0、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及去甲肾上腺素均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组T0、T2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去甲肾上腺素均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 mg/kg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其诱导相对较快,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较高,更加适用于老年患者。

高萌[8](2021)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将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经鼻腔滴入,观察其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插管期、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质量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以探索适合于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定滴鼻的最安全、有效的剂量,为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麻醉前用药方案。方法:依序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拟在全麻下进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D1)0.25μg/kg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D2)0.5μg/kg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D3)1.0μg/kg右美托咪定。在麻醉诱导前30min按分组分别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或0.9%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前1d,术后1 d、3 d、7 d的MMSE评分,右美托咪定滴鼻前(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5 min(T4)、拔管前(T5)、拔管即刻(T6)、拔管后5min(T7)血流动力学指标、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术后拔管质量评分以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总量。结果:1.四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T1时相比,四组患者在T2时刻MAP均降低,在T3、T4时刻C组、D1组MAP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5时刻相比,在T3、T4时刻C组、D1组MAP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3组在T2-T4时刻MAP明显升高,D2和D3组在T6、T7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T1时相比,四组患者T2时刻HR均降低,C组与D1组T4时刻H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时刻相比,C组与D1组T3时刻H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5时刻相比,C组与D1组在T6、T7时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2和D3组在T3时刻H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C组相比较,D3组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D1组、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C组比较,D2、D3组患者拔管质量评分均降低,D1、D2、D3组患者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相比,D2组与D3组患者拔管质量评分和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与D3组拔管质量评分、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与C组比较,D1、D2组患者在术后第3d和第7d MMES评分<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D1、D2组患者在术后第3d和第7d MMES评分<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30min右美托咪定滴鼻可稳定插管和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有效提高术后苏醒质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中1.0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中效果最佳,值得在临床用药参考。

孙雅丽[9](2021)在《对比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行电子支气管镜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中的应用,对比术中镇静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镇静镇痛方案。方法:选择择期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阿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全程记录患者入室时(T0)的生命体征、诱导后1min(T1)、5min(T2)、10min(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记录患者术中镇静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术中呛咳的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并记录术中辅助通气策略次数:增加氧流量、托下颌和面罩通气的次数;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所用丙泊酚的用量、手术时间、患者睁眼时间和出室时间;记录不同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血清含量;记录呼吸内镜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出室时间和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瑞芬太尼组;且术中增加氧流量、托下颌和面罩通气的次数,阿芬太尼组的次数低于瑞芬太尼组。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瑞芬太尼组。5.两组间的HR、MAP随着时间的变化没有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显示,与T0相比,瑞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在T1时间点HR、MAP下降,T2-T4时间点HR、MAP逐渐上升。6.两组间的SpO2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显着差异(P<0.05),且瑞芬太尼组在T1时间点SpO2下降程度要高于阿芬太尼组。组内比较显示,与T0相比,瑞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的在T1时间点SpO2下降,T2-T4时间点SpO2逐渐上升。7.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呼吸内镜医生对检查过程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的满意度高于瑞芬太尼组。结论:1.阿芬太尼组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瑞芬太尼组2.阿芬太尼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瑞芬太尼组。3.阿芬太尼应用于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中,相对瑞芬太尼组来说,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较高,可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熊伟[10](2021)在《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的40例成年患者,随机对照双盲分为2组(N=20例/组),对照组(CON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量,然后0.5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注射负荷量药物、切皮、锯开胸骨前后SBP及HR变化情况,注射负荷量药物后高血压、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PMACE)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检测血常规,在术前、停机时、术毕和出ICU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TnI和TPS浓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TnI、TPS和NLR预测PMACE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负荷量药物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但切皮和锯开胸骨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DEX组较CON组的高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高,而低血压发生率低(P<0.05)。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和多巴胺使用量,DEX组低于CON组;而阿托品使用率,DEX组高于CON组(P<0.05)。DEX组的低心排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CON组低(P<0.05)。与CON组比较,DEX组在停机时、术后即刻和出ICU前的外周血中cTnI和TPS的浓度降低(P<0.05),且 cTnI 和 TPS 呈正相关(R2>0.9)。NEUT、MONO 和 WBC绝对值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而LYMPH绝对值和NL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单独使用NLR、TPS和cTnI预测PMACE具有较高准确性(AUC分别为0.831、0.833和0.848)。另外,联合使用NLR、TPS和cTnI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用于预测PMACE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其中联合cTnI和NLR,TPS 和 NLR,cTnI、TPS 和 NLR 的 AUC 分别为 0.902、0.892和 0.895。[结论]右美托咪定治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抑制切皮和开胸刺激,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术后cTnI、TPS和NLR,联合cTnI、TPS和NLR在预测PMACE中具有一定准确性。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缺血)和再通120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处理。在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只/组),Sham组、MIRI组、Group Ⅰ 组(C48/80 0.1 mg/kg.i.v.)、Group Ⅱ 组(C48/80 0.5mg/kg.i.v.)和 GroupⅢ组(C48/80 1 mg/kg.i.v)。在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Sham组、I/R 组、DEX+I/R 组(DEX20 μg/kg.i.v.)、C48/80+I/R 组(C48/800.5 mg/kg.i.v.)和 DEX+C48/80+I/R 组(DEX 20 μg/kg.i.v.+C48/80 0.5 mg/kg.i.v.)。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心律失常,以及术后左心室功能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成功构建大鼠在体MIRI模型,C48/80在一定范围内(0.1、0.5、1.0mg/kg.i.v.)可以加重I/R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与Sham组比较,I/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面积比明显增加,cTnl和TPS含量明显升高;而这些损伤在C48/80+I/R组中明显加重,在DEX+I/R组中明显减轻(P<0.05)。另外,I/R组较Sham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明显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然而,这些损伤在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部分逆转。与Sham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EX+I/R组中这些改变被部分逆转,而C48/80+I/R组中加剧了这些改变(P<0.05)。另外,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细胞凋亡率和HMGB1、TLR4和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在体I/R损伤。第三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心脏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 只/组),Control 组、MIRI 组、GroupⅠ 组[(C48/80 1 μg/mL×5 min+KHB × 5 min)× 4]、Group Ⅱ 组(C48/80 1 μg/mL × 5 min+KHB × 5 min)和 GroupⅢ组(20 μg C48/80)。离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Control组、I/R组、DEX+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I/R 组(C48/80 1 μg/mL × 5 min)和 DEX+C48/80+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 1μg/mL × 5 min)。观察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和心肌水含量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成功构建大鼠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中Group I组中反复的C48/80干预洗脱,可改善MIRI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而Group Ⅱ和Group Ⅲ经短时程C48/80干预激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可加重I/R损伤(P<0.05)。离体正式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I/R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升高,cTnI和TPS含量升高(P<0.05)。I/R组较Control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与Control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上述改变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同时,DEX+C48/80+I/R组较C48/80+I/R组上述改变被部分逆转(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离体I/R损伤。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心肌细胞H9C2(2-1)和大鼠肥大细胞RBL-2H3共培养体系,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10 nM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 10 μg/mL预处理。实验分为三组(N=6孔/组):S组(不予以任何药物处理)、C组(C48/8010μg/mL 干预 30 min)和 DC 组(10 nM DEX 预处理 60 min,然后 C48/80 10μg/mL干预30min)。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和肥大细胞标志物TPS含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组较S组的H9C2(2-1)和RBL-2H3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TnI和TPS释放明显升高,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可部分抑制(P<0.05)。另外,C组较S组的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中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炎性相关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从而减轻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二、不同辅助用药物对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辅助用药物对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血压与心率比较
    2.2 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2)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点HR水平和MAP水平比较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3)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闭环靶诱导用于合并高血压的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诱导及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血压、HR和Sp O2变化
    2.2 两组Glu和Lac比较
3 讨论

(4)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5)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围术期采集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分析
    2.3 应激反应指标结果分析
    2.4 不良反应指标结果分析
    2.5 镇静镇痛情况结果分析
3 讨论
    3.1 神经阻滞麻醉
    3.2 血流动力学
    3.3 应激反应
    3.4 VAS评分
    3.5 镇静评分
    3.6 不良反应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布托啡诺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静脉复合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的麻醉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的资料和方法
    1 研究的方法
    2 病例的选择与分组
        2.1 病例的选择
        2.2 病例的分组
    3 主要的麻醉设备和麻醉药品
        3.1 麻醉设备
        3.2 麻醉药品
    4 麻醉方法
    5 特殊情况处理
    6 观察指标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BIS值及OAA/S的变化
    3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
        3.1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SpO_2及P_(ET)CO_2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MBP、HR的比较
    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应用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7)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老年人全麻诱导期的风险评估
    1.2 全身麻醉常用的静脉镇静药物
    1.3 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
    1.4 心血管反应的检验指标
    1.5 瑞马唑仑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纳入标准
        2.1.3 病例排除标准
        2.1.4 病例排除标准
        2.1.5 病例分组
    2.2 实验设备与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麻醉前准备
        2.3.2 麻醉诱导
        2.3.3 麻醉维持
        2.3.4 麻醉诱导过程中不良反应及补救措施
    2.4 观察指标
        2.4.1 患者的一般资料
        2.4.2 患者从诱导开始至BIS≤60 的时间及插管前的BIS值
        2.4.3 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值
        2.4.4 不良反应及补救治疗的记录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
    3.2 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到BIS≤60 的时间及插管前的BIS值
    3.3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NE的比较
        3.3.1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的比较
        3.3.2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之间的比较
        3.3.3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比较
    3.4 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补救治疗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老年人全麻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
    4.2 老年人全麻诱导镇静药物的选择
        4.2.1 丙泊酚的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4.2.2 依托迷酯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4.2.3 依托迷酯联合丙泊酚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4.3 瑞马唑仑的药理特性
    4.4 两种老年人全麻诱导方法的对比
    4.5 瑞马唑仑在老年人麻醉诱导中的最佳剂量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静脉镇静药物在全身麻醉诱导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语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1.2 仪器与药品
    1.3 麻醉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四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
    2.2 四组患者插管期、拔管期不同时点 MAP 的比较
    2.3 四组患者插管期、拔管期不同时间点 HR 的比较
    2.4 四组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比较
    2.5 四组患者拔管质量、Ricker 镇静-躁动评分比较
    2.6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MMES 评分比较
3.讨论
    3.1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插管期、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2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影响
    3.3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苏醒期质量的影响
    3.4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4.结论
5.不足与改进
    5.1 不足之处
    5.2 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9)对比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行电子支气管镜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镇静镇痛发展
        1.2.2 两种药物应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情况
第2章 资料及方法
    2.1 主要材料、药品
        2.1.1 主要药品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试剂
    2.2 病例选择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剔除标准
        2.2.4 分组
    2.3 实验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麻醉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3.4 术中镇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手术和麻醉相关资料比较
    3.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pO2(%)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不较同时间点NE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点比较
    4.2 两种药物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4.3 两种药物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4.4 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满意度的比较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实验结论
    5.2 不足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阿芬太尼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0)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不同辅助用药物对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 罗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26)
  • [2]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J]. 李刚. 中国民康医学, 2021(16)
  • [3]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闭环靶诱导用于合并高血压的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效果观察[J]. 冯燕春,黄格,阮浩神,曾春陆,唐海萍. 山东医药, 2021(22)
  • [4]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 杨雪,赵漾,康道林,涂发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1(07)
  • [5]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D]. 张嘉宇.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静脉复合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的麻醉效果[D]. 张先娟. 青岛大学, 2021
  • [7]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 肖琴. 南昌大学, 2021(01)
  • [8]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 高萌. 延安大学, 2021(11)
  • [9]对比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行电子支气管镜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D]. 孙雅丽. 南昌大学, 2021(01)
  • [10]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D]. 熊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标签:;  ;  ;  ;  

不同辅助药物对降低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