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科技的发展方向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1](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徐水林[2](2019)在《微波循环照射下玄武岩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波热效应可在岩石内有效诱生微裂纹并引起岩石热破裂,研究微波对岩石的损伤特性对促进微波辅助破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论文对微波循环照射引起岩石的损伤破坏效应进行初步探索,进而开展微波循环照射下玄武岩损伤特性试验。首先进行设定有不同微波照射参数的循环照射试验和连续照射试验,再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最后分析微波循环照射对玄武岩的损伤特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结论如下:(1)指出电介质极化在微波加热介电材料中的根本作用,归纳总结了微波加热原理和特点。分析得出,岩石内各介质在客观约束条件下的差异体积膨胀所导致的不协调变形是岩石在微波辐射产生的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破裂机理。(2)分别统计对比各参数条件下微波照射前后玄武岩试件纵波波速变化、表面升温情况以及试件外观变化,推导出微波辐射过程中能量转换关系式,并计算了各参数下对应微波能量转换率。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提高和照射时间增长,微波能量转换率都会下降,但功率和时间参数一定时,循环次数的增多能明显提高微波能量转换率。(3)以玄武岩抗拉强度、断裂韧性和损伤变量等定量计算指标来度量微波辐射对玄武岩损伤弱化程度,综合论证分析微波循环照射对玄武岩的损伤效应,对比验证循环照射这一微波加载模式的优劣:使用低功率微波时,不宜采用微波循环照射加载模式高功率短时间循环照射能有效增强微波对岩石损伤弱化作用,故高能高频脉冲微波是微波辅助破岩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理论和试验,对微波循环照射这一微波加载模式在损伤裂化玄武岩方面的弱化效果及其优劣情况进行了尝试探索,促进了微波辅助破岩技术进一步地全面发展,为今后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必要参数参考。
谢一进[3](2020)在《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系综的磁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物理属性,也是描述各种物质特征的重要物理量。同测量光、力、热、电等物理量类似,磁测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从古时候的司南到近代的高斯计以及现代的量子磁力计,磁测量工具被各个时代的人们用于认识并改造世界。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作为不同于经典体系的测量技术,利用了量子系统对环境的敏感性来实现精密测量。利用量子力学原理,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有望突破经典测量的极限,在灵敏度等指标上有较大的优势。事实上,目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精密磁测量已经在多种量子体系中得到发展,例如超导量子干涉仪、原子/光泵浦磁力计与基于氮-空位色心的磁力计等。同时这些磁力计都已经成为磁测量领域的重要工具。氮-空位色心是金刚石中的一种点缺陷。由于其拥有的优异特性,自2008年多位学者详细阐述了其应用前景后,基于氮-空位色心的磁测量领域开始迅猛发展。然而,相比于单氮-空位色心在生物领域的广泛应用,针对系综氮-空位色心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本论文对系综氮-空位色心的磁测量方法展开研究,针对低频磁场测量的目标,分别研究了连续波稳态磁测量方法与结合磁通聚集器的复合磁测量方法。其中,利用连续波稳态磁测量方法,实现了 146kHz的探测带宽以及138μHz的频率分辨率的低频磁测量技术。利用结合磁通聚集器的复合磁测量方法,实现了195 fT/Hz1/2的低频灵敏度指标。这个灵敏度高于现有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的其他磁测量研究工作。此外,在前述方法的研究基础之上,我们还开展了针对系综氮-空位色心磁力计的集成化工作,最终完成了首台磁力计样机的制造。本论文的内容将围绕所做的工作展开介绍,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的磁测量原理以及实验平台搭建2.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实现的稳态磁测量方法3.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实现的复合磁测量方法4.系综氮-空位色心磁力计的集成化工作
赵怿哲[4](2019)在《基于液晶材料的电磁超材料机理及功能性器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雷达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实现各种目的,载体上搭载的微波器件数量急剧增多,所负载的重量随之不断加大,搭建整个系统所需的费用也不断上升。而且,随着搭载的微波功能器件密度的不断提高,器件之间的电磁耦合干扰变得非常严重,甚至导致整个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从降低通信系统的整体成本、减轻重量、减小雷达散射截面、以及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等方面来说,上述这些现象都非常有害,已成为制约现代通信系统向综合信息系统方向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难点问题。而电磁超材料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热点技术,对促进通信系统的提升及解决上述问题有着极大帮助;同时,开发新型微波介电材料也能有效地解决微波器件性能及小型化问题。故针对微波通信系统研究的重点、难点,本文从电磁超材料技术和液晶(Liquid crystal,LC)材料在微波器件中的应用技术着手,进行了相应的详尽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研究针对现阶段国产液晶的电磁特性无法满足微波应用需求,自主设计、合成与提纯精制出适用于微波频段的液晶化合物以及其向列型混合液晶材料;针对K波段微波向列相液晶的物理特性,开展K波段用液晶化合物及其液晶组合物的相态和介电性能测试、分析研究。借此研制出适用于K频段可满足微波器件用的高介电各向异性、低粘度、高电阻率、快速响应、低介质损耗的“高介低耗”向列相液晶材料,材料的可变介电范围△εr>1.12,正切角损耗tanδεr max<0.02。此研究填补了国内微波用液晶材料的空白,完整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对推进我国航天、国防军事和民用通讯等方面液晶微波器件的研究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2.超材料及微波向列相液晶超材料机理研究针对现有的平面超材料无法同时实现大角度多频段极化转换的缺陷,设计一种基于新型超材料的双波段圆极化器。该超材料的结构更简单,可在两个谐振频率下将大角度范围内的斜入射的线极化波转换为左旋/右旋圆极化(left/right-handed circular polarization,L/RCP)波出射。接着针对实现超材料具有更高的调控自由度并实现更多功能的问题,将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引入设计思路,设计出了一种基于电控微波向列相液晶的任意基数字编码超材料,编码是通过对液晶加载偏压从而使出射波发生相移来实现的。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初步实验,验证了该编码机制的有效性。接着对这款液晶超材料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编码超材料应用,即波束控制和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结果表明,该液晶超材料在54 GHz的频点上将输出波束从0°偏转到27°,且将雷达散射截面从51GHz一直到56GHz频段范围内均至少降低10dB,结果证明了该新型液晶数字编码超材料的合理性。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的数字超材料的编码自由度得到了很好的证明。3.向列相液晶微波功能器件研究针对Ku频段和Ka频段宽带卫星通信领域以及物联网通信领域天线和射频小型化技术,及提升可重构微波天线性能问题,提出对小型化K波段液晶移相器制造技术做专门研究,以突破现有微波功能器件技术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异形基板结构的液晶微波移相器结构和封装方法,解决大盒厚液晶移相器器件的封装、均匀性问题,同时满足微波微带线的导波传输条件;提出了基于液晶显示器封装的密封性测试方法与液晶材料质量评价手法相结合,解决了微波液晶相移器的漏率测试问题;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因为封框胶截面积大而引发的框胶塌陷和框胶涂布不均问题;提出分布式逐点控制技术进行液晶移相器的偏置电压控制,以实现高精度的微波移相功能。有效地实现了能在K波段实现360°移相量的小型化K波段液晶移相器的样件产出。继而针对天线小型化、多功能的要求,改变原有可调谐元器件不能完美工作于高频段的状况,将小型化K波段液晶移相器用于设计可重构天线,设计出一款基于液晶技术的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阵,通过设计与分析,该天线阵可以在14.5GHz到16.4GHz之间动态地改变其工作频率,波束方向也可以在-20°到20°之间连续动态调整。
任喜伟[5](2019)在《油水界面测量过程方法优化及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石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原油储罐油水界面的准确位置在石油储运和加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油水界面测量过程的优化方法、建立油水界面监测系统意义重大,在石油化工过程系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鉴于原油储罐油水界面测量过程中现有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算法存在计算精度不高,计算过程复杂;现有油水界面数据计算方法简单,算法效率较低;现有油水界面测量装置设计不合理,应用范围较小;现有油水界面信息管理水平不足,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论文首先对油水界面测量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其次,提出了基于连通域标记的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算法,再次,提出了用于油水界面测量的自适应阈值聚类优化算法,最后设计了新型油水界面测量装置及仿真系统,开发了油水界面监测管理系统。论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鉴于掌握原油乳状液液滴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是分析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和粘度等性能的前提条件、对原油乳状液破乳和油水界面测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明确原油乳状液类型及鉴别方法和特性的前提下,讨论了现有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方法,并对现有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方法进行相关特性解析;通过对比研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连通域标记的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图像滤波和二值化操作,对原油乳状液图像进行预处理后,经过连通域标记和等价标记替换处理,获得原油乳状液粒径显微已标记图像,分析已标记图像中的连通域、计算液滴个数和粒径大小、统计液滴粒径分布。(2)在油水界面测量过程中,鉴于油水界面经验值分类统计算法和经典K-means聚类算法存在异常数据、依赖人工选取典型值和初始聚类中心等问题,提出了自适应阈值聚类算法。首先采用中值预处理算法消除油水界面数据中的伪数据,获得有利于聚类划分的油水界面优化数据;其次采用自适应阈值查找算法,自动找到一组最优初始阈值;最后采用改进的K-means聚类优化算法对油水界面数据进行合理分类,并根据最优化聚类结果计算油水界面及液位高度。该算法能够消除异常数据,自动获取最优初始阈值,并改进油水界面测量经验值分类统计算法和经典K-means聚类算法的思想,实现最优数据分类。(3)为了改进油水界面测量技术向非接触式、多维数据计算发展,弥补自适应阈值聚类算法应用中存在的数据量不足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油水界面测量装置及仿真系统,可获取更全面的二维油水界面数据,满足监测系统测试和上位机软件开发需求。该新型油水界面测量装置利用光的吸收原理,设计光源光照阵列和感光传感阵列,获取分布式油水界面矩阵数据;利用自适应阈值聚类算法计算每一组油水界面数据,并对所有数据求均值获得最终结果。另外,基于新型油水界面测量装置矩阵数据样式和通信原理,设计了油水界面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程序设计包含框架设计、发送指令仿真程序设计、返回数据仿真程序设计、接受数据仿真程序设计等。(4)由于我国部分油田联合站原油储罐油水界面监测模式还处于人工管理阶段,部分油田联合站虽然借助高性能测量仪表实现监测自动化,但存在油水界面测量误差大、监测系统兼容性差、用户界面交互复杂等问题,论文提出设计并开发油水界面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底层硬件测量、中间层通信服务和顶层数据展示的三层总体架构设计;分别通过Web Service接口设计、下位机设计、上位机设计和数据访问设计等建立油水界面监测软件设计体系;通过开发下位机GPRS通信模块和上位机信息管理平台完成油水界面监测系统整体建设。在油水界面测量过程不同阶段的实验与应用结果表明,一是基于连通域标记的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算法可以顺利完成原油乳状液液滴粒径大小计算和液滴粒径分布统计,且在计算准确率和算法复杂度上优于现有算法;二是相对于油水界面测量的经验值分类统计算法和经典K-means聚类算法,油水界面自适应阈值聚类算法具有计算结果准确、迭代次数少和运行时间短等优势;三是基于光吸收原理的新型油水界面测量装置为油水界面测量技术开拓了思路,仿真系统能够达到测试系统、提高油水界面监测系统开发效率的目的,为油水界面监测系统开发提供仿真数据支持。四是开发的油水界面监测系统易于部署、运行稳定、测量准确、可靠性强、界面操作方便,为提高我国油田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
史迪夫[6](2017)在《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发展一种同时具有结构紧凑、频率可调谐、输出模式低阶可控、敏感性参数(指较小变化引起高功率微波源功率转换效率较大变化的参数)较少、功率转换效率较高等特点的高功率微波源,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腔提取结构的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并分别从理论、模拟和实验方面对其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基于全腔提取结构的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首先基于亥姆霍兹方程和场匹配法,推导了具有扇形和矩形腔结构的旭日型磁控管的色散关系,并将该色散关系推广到了具有任意形状和尺寸的多类型组合腔结构的旭日型磁控管,且该色散关系将多种类型磁控管的色散关系归纳为统一的表达式,具有普遍意义。然后基于亥姆霍兹方程和场匹配法,首次推导了具有全腔提取结构的相对论磁控管产生同轴TEM模式、左旋和右旋圆极化TEn1模式的必要条件,并将该模式激励条件推广到了具有任意类型周期对称腔提取结构的相对论磁控管,且该模式激励条件适用于所有可能激励的模式,为该类相对论磁控管实现任意给定模式的单模输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普遍意义。最后基于相对论磁控管的截止条件和起振条件,从给定的工作电压、磁场、频率、模式号数等工作参数出发,推导了谐振腔结构的参数取值条件,并给出了相应单调性分析的结论。该理论分析以逆问题思路(从工作参数到结构参数)为出发点,所得结果适用于任意类型谐振腔结构的相对论磁控管,为相对论磁控管谐振腔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2)对基于全腔提取结构的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开展了相关的模拟研究。首先对该器件输出同轴TEM模式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分析表明,该器件具有结构紧凑、频率可调谐、输出模式低阶、敏感性参数较少、功率转换效率较高等特点。然后首次对该器件分别输出同轴圆极化TE11模式和同轴圆极化TE21模式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对基于周期对称腔提取结构的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开展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全腔提取结构相比,周期对称腔提取结构不仅具有全腔提取结构的优势,而且能更容易地实现同轴线极化TE11模式输出,且在此基础上能更容易地实现更高频段的输出。同轴TEM模式输出的典型模拟结果为:在外加电压为220 kV、外加轴向磁场为0.4 T的条件下,得到了工作频率为4.3 GHz、输出功率为480 MW的微波输出,功率转换效率为56.8%。同轴圆极化TE11模式输出的典型模拟结果为:在外加电压为280kV、外加轴向磁场为0.4 T的条件下,得到了工作频率为4.2 GHz、输出功率为422MW的微波输出,功率转换效率为49.1%。同轴圆极化TE21模式输出的典型模拟结果为:在外加电压为340 kV、外加轴向磁场为0.4 T的条件下,得到了工作频率为4.056 GHz、输出功率为558 MW的微波输出,功率转换效率为49.9%。同轴线极化TE11模式输出的典型模拟结果为:在外加电压为220 kV、外加轴向磁场为0.4T的条件下,得到了工作频率为4.4 GHz、输出功率为208 MW的微波输出,功率转换效率为46.6%。(3)对基于全腔提取结构的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首次在实验上分别实现了同轴TEM模式和同轴圆极化TE11模式的准单模输出,对理论和模拟计算的微波频率和微波模式进行了验证。同轴TEM模式输出的典型实验结果为:在外加电压为293 kV、电压脉宽为80 ns、外加轴向磁场为0.48T的条件下,得到了工作频率为4.3 GHz、输出功率为309 MW、脉宽为50 ns的准单模微波输出,功率转换效率为20.6%。同轴圆极化TE11模式输出的典型实验结果为:在外加电压为302 kV、外加轴向磁场为0.32 T的条件下,得到了工作频率为4.21 GHz、输出功率为203 MW的准单模微波输出。
刘欣[7](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邹火儿[8](2018)在《M所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第M研究所(简称M所)为我国重点军工企业,工作重点为军用、民用卫星通信、侦察与遥感测控系统及其天线的研发与制造。随着通信信息一体化大系统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一体化大系统对天线质量和一体化设计技术均有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数字化、有源化的天线需求随着时代大潮,已初步应用于各大卫星通信、侦察系统中。本所天线专业也从传统抛物面天线设计、生产和管理方式向新型方式转变。但是,这种转变是粗放、浅显的。为了提高竞争力,必须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资源情况,按照天线专业的实际需求以及所里的愿景和目标,选择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一种战略或战略组合,从而迅速、有效地提高生产力,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低成本的天线产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天线技术发展状况,将其作为M所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充分调研了M所天线技术发展情况,分析了M所天线技术发展管理现状,在战略管理和天线技术发展管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组织统一集中管理,天线发展小型化、宽带化、数字化、有源化和产品化发展,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建立薪酬体系措施和人力资源改革措施”的天线技术发展战略。在天线发展战略实施的对策中,以小型化、宽带化、有源化、数字化、产品化为重点,以天线射频集成化设计技术为整体架构,充分发挥M所多专业融合升级,全面提高M所天线专业的竞争力,充分满足国内外天线市场大环境下的需求。针对M所实际的天线技术发展管理体系,提出M所天线技术管理机构的职责与结构,力求精简有效,确保M所天线技术发展管理能够高效运作,不因管理机构设置的不足而无法有效沟通、出现冗员拖累生产的情况。分析M所对天线技术的优秀人才需求,建立科学、优越的人才队伍激励方案;针对M所天线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选择,对天线技术研发人员进行团队建设,组织参加相关培训,确保天线技术研发人员均具有M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建立天线技术研发人员薪酬政策,激励天线研发人员努力提高天线技术水平,对单位发展有长远的影响;建立合理的激励方案,因岗位、人员而异,促进员工自我提升,提高员工对M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文研究的天线技术发展战略方案将会应用于M所的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管理中,该方案将会提高M所天线技术发展水平和天线产品质量,将会提高M所天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M所的天线技术发展战略需求。
吴丹[9](2019)在《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现代脑成像技术为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可视化基础。目前基于脑功能和结构测绘影像的工具主要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种类型。宏观成像技术与微观成像技术探测到的脑世界信息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声层析成像技术(PAT)应运而生,这种混合成像方式可以用相同的对比机制轻松地涵盖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法之?。论文中我们发展了?种无创动态光声脑功能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提供在?管尺度的视角下全脑皮层以及深层脉管系统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功能和结构图像。该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基于血流动力学的脑氧合和脑代谢两方面的功能活动,并且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及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既能对特定的伴随神经活动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准确、可靠的定位,又能进行长期反复的动态扫描,实时追踪脑内信号的改变。本论文从光声成像基本理论出发,从克服光的穿透深度以及透过头颅检测光声信号这两大光声脑成像的技术难题着手。设计并搭建了两套PAT脑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开辟了光声脑功能成像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对新型造影剂的开发、造影剂脑部传递效应、药物响应、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与治疗、针灸神经调控效应的监测等多方面应用都开展了深入的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这些应用分别涉及到一些神经科学中需要解决的作用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的难题,填补了光声脑成像在这方面应用的空白。这项PAT技术,将会被?泛应用到?动物大脑生理和病理功能的研究和实践中。这项技术有希望开启光学脑功能成像新纪元,进一步推动脑科学的完善和深化。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汇总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两套光声层析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第二套基于阵列探测器及多通道采集的PAT系统是对第一套的全面升级。2、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统计,对国内外用于光声分子影像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的造影剂做了非常详细的综述,还讨论了目前光声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方向。3、开发了一种基于针灸阳陵泉—金纳米球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基于活体实验验证了该复合造影剂可以提高大脑皮层脉管系统与周围组织间的成像对比度以及成像分辨率。4、开发了基于一种对比剂溶液(PEG-GNRs)和物理辅助方法(小鼠足三里穴(ST36)针灸)相互结合的增强光声脑成像对比度及深度的策略。同时也为针灸改善药物(造影剂)传递分布、提高药物疗效的机理提供新的线索。发现了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声成像的“造影剂”。5、利用PAT技术将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连素对小鼠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了活体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连素能够在特定的脑功能区内引起不同程度的HbT浓度增加。验证了PAT可以成为观察药物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的强有力的工具,并且可为药物浓度和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6、利用PAT对胶原酶诱导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疾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PAT可对小鼠的血肿病变的形态变化,包括血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进行长时间的可视化监测。它还可以对血肿周围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肿占位效应以及血肿占位导致血肿周围区域的缺血缺氧情况做出测绘。该研究证明了PAT技术有潜力成为监测脑卒中治疗效果的有力工具,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7、基于光声层析成像/激光散斑成像这种双模态成像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应用研究。得到针灸阳陵泉穴位治疗脑缺血时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流速度的相应响应,针灸可对缺血血管扩张以及再灌注这一非常有意义的结论。该项研究证明了PAT有助于监测和评估针灸对脑卒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重要的是,基于两种脑卒中类型的实验研究,为PAT技术可区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8、开展了部分PAT脑成像的临床前可行性验证的离体以及活体研究。利用受到脑部创伤的大鼠大脑活体实验以及恒河猴脑离体实验对光声成像技术临床前的能力进行了评估,证明了光声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脑成像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9、首次搭建了针灸脑科学的无创PAT动态可视化技术平台。首次基于>200例的光声脑功能成像实验对针灸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绘制了全面的图谱。对小鼠周身17个穴位,每个穴位引起的对应变化都做了详细的统计。针灸每个穴位引起大脑活动的10个皮层分区都可精准定位。该技术有可能会成为解释针灸密码,书写针灸字典的重要现代望诊技术。在此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专门用作PAT成像过程中实施针灸的小鼠支架。
李思卓[10](2019)在《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前五大经济体之首。然而,同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在关键产业领域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此情形下,加速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国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追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执行已颇见成效,一批优秀的后发企业如华为、金风科技、美的等在各自领域突破领先企业的技术封锁,实现了技术追赶。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通过市场导向实现市场立足,此后依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适时的战略调整,将企业战略由市场导向为主向技术导向调整,超前研发行业领先技术,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追赶。值得关注的是,现实中仍有诸多后发企业陷入战略调整失败的困境,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缺乏使得他们难以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追赶。本文基于后发企业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为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提供参考。基于文献梳理与分析,本文选取金风科技和美的集团作为后发企业战略转折典型案例,通过扎根分析识别出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中的战略转折节奏、战略主导逻辑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对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进行辅助性案例分析。最后,本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得到战略转折过程中各阶段关键因素组态类型并探究关键因素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如下:一是发现后发企业战略转折呈现钟摆型演化规律:“市场导向”→“导向转变”→“技术导向”,且战略转折节奏具有一定的时间次序性;战略转折过程中战略主导逻辑从市场生存逻辑向自主发展逻辑演变;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中战略导向节奏与主导逻辑存在静态适配及动态“旋进”演化关系。二是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中三大影响因素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企业家战略思维能力、企业家战略执行能力)、环境不确定性(环境复杂性、环境动态性)和资源重构(资源开辟、资源协调)之间存在组态特征,任何一个因素均无法单独推进后发企业实现战略转折,且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各阶段均存在两种不同的影响因素组态类型。三是发现了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动态演化规律。本文在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后发企业制定战略转折策略提供可依循的理论框架和现实参考,为加快我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进程、提升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二、微波科技的发展方向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科技的发展方向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2)微波循环照射下玄武岩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波加热岩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微波辅助破碎岩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微波对岩石的损伤断裂机理分析 |
2.1 微波简介 |
2.1.1 微波的基本概念 |
2.1.2 微波加热特点 |
2.1.3 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 |
2.2 岩石的连续损伤力学描述 |
2.3 岩石的微波热损伤机理 |
2.3.1 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 |
2.3.2 微波加热原理 |
2.3.3 微波加热中的能量转换 |
2.3.4 岩石热破裂原理 |
2.4 材料的断裂韧性及其影响因素 |
2.4.1 材料的断裂韧性 |
2.4.2 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玄武岩损伤特性试验方案 |
3.1 玄武岩试样加工制备 |
3.2 玄武岩试样的基本物理性质测定 |
3.2.1 薄片鉴定 |
3.2.2 热参数测定 |
3.2.3 密度测定 |
3.3 试验方案 |
3.3.1 微波循环照射试验方案 |
3.3.2 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玄武岩微波循环照射试验 |
4.1 微波循环照射下玄武岩损伤机理分析 |
4.1.1 纵波波速对比分析 |
4.1.2 表面温度对比分析 |
4.1.3 外观形态对比分析 |
4.2 微波能量转换率变化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5 玄武岩巴西圆盘劈裂试验 |
5.1 玄武岩抗拉强度折减规律 |
5.2 微波循环照射下玄武岩损伤规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系综的磁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磁测量的历史背景 |
1.3 磁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
1.3.1 地磁测绘 |
1.3.2 地磁导航 |
1.3.3 生物磁学成像 |
1.3.4 工业无损检测 |
1.3.5 小结 |
1.4 现有基于量子体系的磁测量技术 |
1.4.1 超导量子干涉仪 |
1.4.2 原子/光泵浦磁力计 |
1.4.3 氮-空位色心磁力计 |
1.4.4 其他 |
1.5 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的磁测量技术的前沿进展 |
第2章 氮-空位色心背景介绍 |
2.1 氮-空位色心介绍 |
2.2 氮-空位色心的荧光光谱 |
2.3 氮-空位色心的相干控制 |
2.4 氮-空位色心的基本参数 |
2.4.1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_1 |
2.4.2 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_2 |
2.4.3 非均匀自旋弛豫时间T_2~* |
2.5 系综氮-空位色心金刚石样品 |
第3章 系综氮-空位色心的磁测量原理及系统架构 |
3.1 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的磁测量原理 |
3.1.1 连续波方法 |
3.1.2 脉冲方法 |
3.2 基于连续波方法的磁测量灵敏度及其相关参数 |
3.2.1 激光泵浦速率Γ_P与微波操控场强度Ω_R |
3.2.2 物理场不均匀性 |
3.2.3 调制频率f_m与调制幅度A_m |
3.2.4 激光偏振角θ_L |
3.2.5 夹角系数α |
3.2.6 有效传感自旋数N_(eff) |
3.2.7 荧光收集效率ε_f |
3.2.8 非均匀自旋弛豫时间T_2~* |
3.2.9 系统噪声δS |
3.2.10 小结 |
3.3 系综氮-空位色心实验平台的系统架构 |
3.3.1 连续波方案系统架构 |
3.3.2 脉冲方案系统架构 |
3.4 磁测量实验平台所需电子学装置的研制 |
3.4.1 任意序列发生器 |
3.4.2 任意波形发生器 |
3.4.3 集成化控制与读出系统 |
3.5 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的光探测磁共振实验平台搭建 |
3.5.1 光学系统的搭建 |
3.5.2 微波系统与读出系统的搭建 |
3.5.3 样品装载台的搭建 |
3.5.4 实验平台控制软件的开发 |
3.5.5 脉冲实验测试示例 |
3.6 脉冲磁测量方法的实验尝试 |
第4章 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的连续波稳态磁测量方法 |
4.1 连续波稳态磁测量方法原理 |
4.2 连续波稳态实验硬件框架 |
4.3 连续波稳态磁测量方法实验结果 |
4.3.1 时域磁场测量结果 |
4.3.2 系统带宽测试结果 |
4.3.3 灵敏度与动态范围测试结果 |
4.4 连续波稳态磁测量方法的潜力与展望 |
第5章 基于系综氮-空位色心与磁通聚集器的复合磁测量方法 |
5.1 复合磁测量方法原理 |
5.1.1 磁通聚集 |
5.1.2 系综氮-空位色心结合磁通聚集方法 |
5.2 复合磁测量方法的实验硬件框架 |
5.2.1 磁通聚集器的设计 |
5.2.2 实验系统框架 |
5.3 复合磁测量方法的实验结果 |
5.3.1 磁通聚集器放大倍数测试 |
5.3.2 复合磁力计灵敏度测试 |
5.4 复合磁测量方法的潜力与展望 |
第6章 集成化系综氮-空位色心磁力计的研制 |
6.1 集成化磁力计系统架构 |
6.2 集成化磁力计光学系统 |
6.3 集成化磁力计微波系统 |
6.4 集成化磁力计读出系统 |
6.5 集成化磁力计探头 |
6.6 集成化磁力计整机 |
6.7 集成化工作小结 |
第7章 系综氮-空位色心磁力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
7.1 灵敏度优化展望 |
7.2 集成化工作展望 |
7.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补充材料 |
A.1 激光偏振角度对样品连续波谱的影响 |
A.2 角度系数α与磁场-主轴夹角以及外磁场强度的关系 |
A.3 锁相放大器的解调原理 |
A.4 样品温度与激光功率的关系 |
A.5 特定场景下的灵敏度评估及讨论 |
A.5.1 接近一般配置情形的散粒噪声极限灵敏度估计 |
A.5.2 激光全反射增加光程情形的散粒噪声极限灵敏度估计 |
A.5.3 优化样品提高T_2~*情形的散粒噪声极限灵敏度估计 |
A.5.4 小结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液晶材料的电磁超材料机理及功能性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液晶材料及其电磁应用 |
1.2.1.1 液晶 |
1.2.1.2 液晶电磁特性 |
1.2.1.3 液晶非显示应用 |
1.2.2 超材料 |
1.2.2.1 传统超材料 |
1.2.2.2 编码超材料 |
1.2.2.3 基于液晶的超材料 |
1.2.3 电磁功能性器件 |
1.2.3.1 液晶移相器 |
1.2.3.2 可重构天线 |
1.2.3.3 基于液晶的可重构天线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研究 |
2.1 微波向列相液晶基础理论 |
2.1.1 化学性质 |
2.1.2 电磁特性 |
2.1.3 新型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 |
2.2 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制备 |
2.3 微波用液晶化合物合成研究 |
2.3.1 分子结构对液晶介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
2.3.2 现有液晶的介电性能与粘度性能对温度的依赖性影响 |
2.3.3 微波用液晶化合物设计合成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
2.4 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测试方法研究 |
2.4.1 矩形谐振腔法 |
2.4.2 双脊波导谐振腔微扰法 |
2.5 混合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研制及其介电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材料及微波向列相液晶超材料研究 |
3.1 可实现双波段圆极化调控的平面超材料 |
3.1.1 调控机理 |
3.1.2 单元结构的设计 |
3.1.3 数值仿真与实验测试 |
3.2 基于电控微波向列相液晶的任意基数字编码超材料 |
3.2.1 工作原理与理论分析 |
3.2.2 单元设计 |
3.2.2.1 数值仿真 |
3.2.2.2 实验验证 |
3.2.3 波束偏转 |
3.2.4 雷达散射截面缩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向列相液晶微波功能器件研究 |
4.1 向列相液晶微波器件制造技术 |
4.1.1 异形基底制备技术 |
4.1.2 液晶取向技术 |
4.1.3 高精度边框胶涂布技术 |
4.1.4 全自动液晶滴下(ODF)灌晶技术 |
4.1.5 恒压真空贴合固化技术 |
4.2 表征向列相液晶微波器件的的器件性能 |
4.3 K波段微波向列相液晶移相器 |
4.3.1 理论分析 |
4.3.2 K波段微波向列相液晶移相器的仿真设计 |
4.3.3 K波段微波向列相液晶移相器样品测试分析 |
4.4 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技术的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阵 |
4.4.1 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的贴片天线设计 |
4.4.2 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的移相组件设计 |
4.4.3 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的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阵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油水界面测量过程方法优化及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水界面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油水界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研究现状 |
1.2.4 油水界面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及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2 油水界面测量与计算分析 |
2.1 引言 |
2.2 油水界面测量技术 |
2.2.1 油水界面测量技术进展 |
2.2.2 油水界面测量技术对比 |
2.3 油水界面计算方法 |
2.3.1 基于直接读数的计算方法 |
2.3.2 基于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
2.3.3 基于矩阵数据的计算方法 |
2.3.4 基于图像分析的计算方法 |
2.4 油水界面测量技术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3 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油乳状液及粒径检测 |
3.2.1 乳状液类型及鉴别方法 |
3.2.2 乳状液相关特性 |
3.2.3 现有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方法 |
3.3 连通域及连通域标记 |
3.3.1 连通域 |
3.3.2 连通域标记 |
3.3.3 连通域标记算法 |
3.4 原油乳状液粒径检测算法 |
3.4.1 乳状液图像滤波算法 |
3.4.2 乳状液图像二值化算法 |
3.4.3 乳状液粒径检测算法 |
3.5 应用实例及分析 |
3.5.1 应用实例 |
3.5.2 标记过程分析 |
3.5.3 算法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油水界面自适应阈值聚类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油水界面测量过程及数据 |
4.2.1 油水界面测量过程 |
4.2.2 油水界面数据 |
4.3 油水界面伪数据预处理算法分析 |
4.3.1 最值过滤算法分析 |
4.3.2 定点修正算法分析 |
4.3.3 区域去噪算法分析 |
4.4 油水界面中值屏蔽预处理算法 |
4.4.1 算法基本思想 |
4.4.2 算法正确性验证 |
4.4.3 算法对比分析 |
4.5 油水界面数据分类方法分析 |
4.5.1 经验值分类统计算法分析 |
4.5.2 经典K-means聚类算法分析 |
4.6 油水界面自适应阈值聚类算法 |
4.6.1 算法基本思想 |
4.6.2 算法验证 |
4.6.3 算法实验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新型油水界面测量与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新型油水界面测量设计 |
5.2.1 测量原理设计 |
5.2.2 基本结构设计 |
5.2.3 软件结构设计 |
5.3 新型油水界面测量过程 |
5.3.1 测量过程 |
5.3.2 通信协议 |
5.3.3 计算方法 |
5.4 仿真系统程序设计 |
5.4.1 发送指令仿真程序设计 |
5.4.2 返回数据仿真程序设计 |
5.4.3 接收数据仿真程序设计 |
5.5 仿真系统测试 |
5.5.1 测试框架 |
5.5.2 测试过程 |
5.5.3 测试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油水界面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油水界面监测系统设计 |
6.2.1 系统总体设计 |
6.2.2 Web Service接口设计 |
6.2.3 系统下位机设计 |
6.2.4 系统上位机设计 |
6.2.5 数据访问设计 |
6.3 油水界面监测系统开发 |
6.3.1 系统下位机开发 |
6.3.2 系统上位机开发 |
6.4 油水界面监测系统应用 |
6.4.1 系统安装部署 |
6.4.2 系统界面展示 |
6.4.3 系统测试结果 |
6.4.4 系统应用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功率微波源简介 |
1.1.1 高功率微波 |
1.1.2 高功率微波源 |
1.2 相对论磁控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3 相对论磁控管的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1 相对论磁控管的研究现状 |
1.3.1.1 轴向输出相对论磁控管及其研究现状 |
1.3.1.2 其他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贡献 |
第二章 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的理论研究 |
2.1 磁控管谐振腔结构的色散关系理论研究 |
2.1.1 色散关系的理论推导 |
2.1.2 色散关系的模拟分析 |
2.2 全腔提取结构的模式激励理论研究 |
2.2.1 模式激励条件的理论推导 |
2.2.2 模式激励条件的模拟分析 |
2.2.3 周期对称腔提取结构的提出 |
2.3 谐振腔结构的进一步理论分析 |
2.3.1 相对论Hull截止条件与相对论B-H起振条件 |
2.3.2 强流效应与等离子体效应 |
2.3.3 Hull条件和B-H条件下的谐振腔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的粒子模拟研究 |
3.1 粒子模拟模型及物理过程 |
3.1.1 全腔提取结构模型 |
3.1.2 周期对称腔提取结构模型 |
3.1.3 粒子模拟物理过程 |
3.2 同轴TEM模式输出模拟 |
3.2.1 典型模拟结果 |
3.2.2 装置紧凑性分析 |
3.2.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4 频率调谐性分析 |
3.3 同轴圆极化TE11模式输出模拟 |
3.3.1 典型模拟结果—右旋 |
3.3.2 典型模拟结果—左旋 |
3.4 同轴圆极化TE21模式输出模拟 |
3.4.1 典型模拟结果—右旋 |
3.5 同轴线极化TE11模式输出模拟 |
3.5.1 结构对比分析 |
3.5.2 典型模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的实验研究 |
4.1 相关器件的工程设计 |
4.1.1 微波源器件 |
4.1.2 励磁装置 |
4.1.3 辐射部件 |
4.2 实验系统及参数测量方法的介绍 |
4.2.1 加速器平台 |
4.2.2 参数测量的方法 |
4.2.3 测量器件的标定 |
4.3 同轴TEM模式输出实验 |
4.3.1 典型实验结果 |
4.3.2 电参数的影响分析 |
4.3.3 实验结果讨论 |
4.4 同轴圆极化TE11模式输出实验 |
4.4.1 典型实验结果 |
4.4.2 实验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与结果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M所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发展战略理论综述 |
2.1 战略定义及其内容 |
2.2 战略环境分析主要方法 |
2.2.1 PEST分析方法 |
2.2.2 五力模型分析方法 |
2.2.3 价值链分析方法 |
2.2.4 SWOT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所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3.1 M所及其天线专业简介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国外天线技术发展分析 |
3.3.2 国内天线技术发展分析 |
3.3.3 天线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
3.4 内部环境分析 |
3.4.1 天线技术发展现状 |
3.4.2 天线组织管理模式现状 |
3.4.3 天线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
3.5 SWOT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所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目标和选择 |
4.1 天线技术发展思路与战略目标 |
4.1.1 天线技术发展战略思路 |
4.1.2 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目标 |
4.2 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 |
4.2.1 天线技术发展战略方向的选择 |
4.2.2 天线技术发展研发路径的选择 |
4.2.3 天线技术发展重点的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所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保障 |
5.1 战略实施的对策 |
5.1.1 天线小型化技术发展 |
5.1.2 天线宽带化技术发展 |
5.1.3 天线数字化技术发展 |
5.1.4 天线有源化技术发展 |
5.1.5 天线产品产业化发展 |
5.2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建立新型式的组织结构措施 |
5.2.2 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措施 |
5.2.3 人力资源改革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脑功能检测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
1.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
1.2.1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
1.2.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简介 |
1.2.3 多尺度光声脑成像简介 |
1.2.4 活动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性光声脑成像研究简介 |
1.3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在针灸神经调控中研究价值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声成像技术理论基础与系统搭建 |
2.1 引言 |
2.2 光声效应 |
2.2.1 经验描述 |
2.2.2 严格理论描述 |
2.3 光声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
2.3.1 一维深度信息和B扫描图像重建算法 |
2.3.2 延迟叠加图像重建算法 |
2.3.3 非线性迭代重建算法 |
2.4 光声层析成像实验系统简介 |
2.4.1 基于单元超声换能器的环形扫描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
2.4.2 基于阵列超声换能器的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
2.4.3 激光源 |
2.4.4 半环形阵列超声换能器 |
2.4.5 控制电路与数据采集模块 |
2.5 光声层析成像性能影响因素 |
2.5.1 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
2.5.2 成像深度的影响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造影剂的光声分子影像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用于光声与微波热声成像的造影剂综述 |
3.2.1 光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
3.2.2 多模态影像中的复合材料应用 |
3.2.3 光声造影剂在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
3.2.4 微波热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
3.3 基于金纳米颗粒的仿体和离体实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针灸阳陵泉辅助金纳米球对大脑光声对比度的增强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系统 |
4.2.3 造影剂:金纳米球型颗粒 |
4.2.4 针灸穴位选取 |
4.2.5 实验操作 |
4.2.6 统计分析方法 |
4.3 基于针灸辅助造影剂的方法对小鼠大脑进行光声成像的实验研究 |
4.3.1 对照组实验结果 |
4.3.2 针灸组实验结果 |
4.3.3 复合组实验结果 |
4.3.4 统计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足三里针灸和金纳米棒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系统 |
5.2.3 金纳米棒颗粒 |
5.2.4 针灸穴位选取 |
5.2.5 实验操作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金纳米棒注射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
5.3.2 针灸足三里穴位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
5.3.3 复合外部刺激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
5.3.4 统计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AT监测黄连素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内容简介 |
6.3 实验方法 |
6.3.1 实验动物以及实验操作方法 |
6.3.2 黄连素的制备和给药法 |
6.3.3 PAT实验系统简介 |
6.3.4 脑功能分区模板以及图像处理 |
6.3.5 统计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背景 |
7.3 实验方法 |
7.3.1 实验动物 |
7.3.2 脑出血模型造模方法 |
7.3.3 实验系统 |
7.3.4 多光谱重建算法 |
7.3.5 出血面积计算方法 |
7.3.6 统计分析方法 |
7.4 实验结果 |
7.4.1 基于750nm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
7.4.2 基于多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
7.4.3 基于双波长的定量光声成像实验研究 |
7.4.4 统计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PAT及 LSI双模态技术监测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
8.1 引言 |
8.2 实验方法 |
8.2.1 实验动物造模方法以及操作方法 |
8.2.2 PAT/LSI双模态实验系统简介 |
8.2.3 穴位选取 |
8.3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光声脑功能成像技术临床前可行性实验研究 |
9.1 引言 |
9.2 项目提出的背景 |
9.3 实验方法 |
9.3.1 实验动物 |
9.3.2 实验系统 |
9.4 大鼠脑出血PAT成像实验结果 |
9.4.1 案例1 |
9.4.2 案例2 |
9.4.3 案例3 |
9.4.4 案例4 |
9.5 基于恒河猴头盖骨的PAT离体成像实验 |
9.6 PAT在新生儿脑功能成像方面的可行性应用调研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活体大脑皮层针灸光声脑图谱 |
10.1 引言 |
10.2 实验方法 |
10.2.1 实验动物以及操作方法 |
10.2.2 实验系统简介 |
10.2.3 穴位选取以及模板绘制 |
10.3 结果分析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展望 |
11.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11.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战略的相关研究 |
2.2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的相关研究 |
2.2.1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的相关研究 |
2.2.2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3 两家后发企业案例扎根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案例选择 |
3.1.3 数据来源 |
3.2 案例企业素描 |
3.2.1 美的集团 |
3.2.2 金风科技 |
3.3 扎根分析 |
3.3.1 开放性译码 |
3.3.2 主轴译码 |
3.3.3 选择性译码 |
3.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 关键因素分析 |
3.4.1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 |
3.4.2 环境不确定性 |
3.4.3 资源重构 |
4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分析 |
4.1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战略导向更迭 |
4.2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的客观阶段节奏 |
4.2.1 战略导向节奏:从“市场导向”到“技术导向” |
4.2.2 调整时序节奏:从跟踪引进前沿技术到适时自主技术开发 |
4.3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依循的主导逻辑 |
4.4 后发企业战略导向节奏和主导逻辑“旋进”演化模型 |
4.4.1 战略导向节奏和主导逻辑的静态协同关系 |
4.4.2 战略导向节奏和主导逻辑的动态旋进关系 |
4.5 其他案例辅助分析 |
4.5.1 潍柴动力 |
4.5.2 吉利 |
5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组态关系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方法与假设 |
5.1.2 样本选择 |
5.2 数据测度及处理 |
5.2.1 各因素赋值标准 |
5.2.2 数据收集及处理 |
5.3 三个阶段组态分析 |
5.3.1 转折预备期的组态分析 |
5.3.2 转折过渡期的组态分析 |
5.3.3 战略执行期的组态分析 |
5.4 研究发现 |
5.4.1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组态特征 |
5.4.2 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中关键因素演变规律 |
5.4.3 关键影响因素对后发企业战略转折的影响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微波科技的发展方向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2]微波循环照射下玄武岩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D]. 徐水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系综的磁测量方法研究[D]. 谢一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基于液晶材料的电磁超材料机理及功能性器件研究[D]. 赵怿哲.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油水界面测量过程方法优化及系统应用研究[D]. 任喜伟.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6]改进型同轴相对论磁控管的研究[D]. 史迪夫.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8]M所天线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邹火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9]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D]. 吴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后发企业战略转折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思卓.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