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Mechanism of Mountain Block Slide-Avalanche and Its Mode of Movement at Yanchihe Phosphorite Miner in Yichang,Hubei Province(论文文献综述)
薛雷,秦四清,泮晓华,陈竑然,杨百存,张珂[1](2018)在《锁固型斜坡失稳机理及其物理预测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稳定性受潜在滑面上锁固段所控制的一类斜坡,称之为锁固型斜坡,其失稳机理较为直观明确,我们认为突破斜坡失稳预测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应从该类斜坡入手。本文总结了当前有关锁固型斜坡的分类研究,认为可将其分成两大体系;指出锁固型斜坡演化3阶段与锁固段变形破坏过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其演化过程之所以出现加速蠕滑阶段,是因为锁固段损伤累积至体积膨胀点后所致;发现锁固段峰值强度点和残余强度点可视为锁固型斜坡演化进程中的两个特征灾变点,其分别对应着突发型和渐变型滑坡的发生;基于锁固段损伤本构模型和重正化群理论,导出了体积膨胀点、峰值强度点与残余强度点三者之间的量化力学联系,构建了锁固型斜坡失稳的物理预测模型;据此模型对盐池河山崩、新滩滑坡和Libby坝左坝肩楔形岩质滑坡的回溯性预测效果良好,并可合理解释其失稳机理;阐述了该模型的使用原则和配套技术方法,以便于实际应用。
范士凯,粟怡然,蔡伟英,陈尚轩,赵清平[2](2006)在《湖北省陈家河煤矿跑马岭山体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家河煤矿跑马岭山体因地下采空引起地面严重开裂。为解决跑马岭山体开裂原因和判定是否会产生滑坡或大规模崩塌,本文以采空塌陷机理分析并断定山体开裂的原因是采空塌陷变形造成的。又从山体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研究,并采用有限单元数值分析证明了这种判断。为了进一步判定山体的滑、崩稳定性,采用软弱层极限平衡验算和结构面(赤平投影)组合判据以及工程地质比拟方法得出了“山体既不会产生滑坡,也不会发生大规模崩塌”的结论。经过5年的观测,证明了山体已经稳定。至今已整整20年,矿山仍安然无恙,也证明本文所介绍的评价采空区上山体(边坡)稳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代张音[3](2019)在《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与相似模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顺层岩质斜坡是西南山区的一种常见特殊地貌,在顺层岩质斜坡下进行地下开采,极易发生采动顺层滑坡地质灾害,且往往规模大,危害及其严重。因此,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相似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开采程序影响下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特征,提出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研制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形成过程、模式及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模型,提出了断裂坡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将该预测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于采动顺层岩质滑坡的分析中。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采用底摩擦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两种方法,对缓斜单一煤层全部陷落法处理采空区的走向长壁采煤法,分别研究了单区段开采、跳采、顺坡开采、逆坡开采等四种开采程序,进行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下开采程序,形成不同的斜坡与采空区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斜坡变形破坏,但是四种类型开采程序中岩体均向采空区方向卸荷变形,各岩层均发生弯张破坏,软弱夹层均发生塑性变形,造成拉裂、破裂、滑移破坏现象,采空区上覆岩层变形破坏均形成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地表斜坡处于弯曲下沉带上部,其破坏规模和程度主要受地质环境及开采程序控制。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顺层岩质斜坡坡体出现明显上开口、下开口两类裂缝,上开口裂缝出现在开采影响范围边界,主要由于坡面受拉伸变形引起,下开口裂缝出现在开采影响范围中部,主要由于岩体和地表受采动影响向采空区方向产生移动引起。四种开采程序开采后,软弱夹层(潜在滑面)在倾向主剖面的下沉曲线分别呈现:“凹”形、“凸”形、“S”形、“反S”形四种形态。四种开采程序中,逆坡开采诱发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最为严重,且发生失稳滑坡的危险性最大。(2)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山区斜坡体可作为平面问题研究;西南山区顺层岩质斜坡主要为坚硬的中厚层状沉积岩中含软弱结构层,其变形及强度特征受层面及岩层组合控制,稳定性较差,不稳定结构体可能产生滑塌,特别是岩层的弯张破坏及软弱岩层的塑性变形;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的地表坡面常见采动裂缝发育,其大小和分布与地质条件、采矿条件、采空区范围、微地貌等有关;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移动与变形最大下沉值可能大于采厚,最大水平移动也可能大于最大下沉值,其他各种变形的最大值都可能比平原地区偏大;采动顺层滑坡是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移动中最为严重的一种非连续滑动破坏,在采动影响下,采动滑移一般是必然发生的,而采动顺层滑坡不是所有情况下都会发生。(3)收集了研究区的地质及开采技术资料,调查分析了该区顺层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现场实测了同一矿井相同岩层相同采矿方法的另一工作面4113开采造成的地表移动情况,得到了地表下沉数据和岩移参数,该实测数据检验了所建立的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场方程、边条、材料参数等),用该数值模型来分析研究区采动顺层岩质滑坡是可行的。(4)提出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方法,并自主研制了采动顺层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能模拟西南山区广泛分布的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斜坡,在不同开采程序下的变形、破坏及稳定性情况,其实质是通过改变模型下部(滑面)的边界条件,从而改变滑面和滑体的应力分布,造成滑体破坏,加之水的物理力学作用,使滑体失稳形成滑坡。该装置用高强胶板间接模拟地下采矿对斜坡的影响,大大节省了配制和装填基岩、矿层等软弱夹层以下岩层的相似材料用量,且缩短了模型堆建时间,减少了工作量。(5)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相似模拟试验两种方法,以研究区采动顺层岩质滑坡为原型,对其1112及以下工作面逆坡开采诱发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失稳情况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结果基本相近,结果表明:受逆坡(上行)采动影响的顺层岩质斜坡呈“悬臂梁”形态,随开采进行发生断裂破坏,断裂坡体倾倒于软弱夹层上,表现为悬臂—断裂破坏模式,对相似模型考虑水作用后,模型坡体变形破坏失稳现象与原型滑坡基本一致,为初期牵引式、后期推移式顺层岩质滑坡。相似模拟试验反映了原型在地下采矿影响下的变形、破坏、失稳过程。(6)逆坡(上行)开采地下矿层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运动是由下而上、由内及外、由里及表的发展过程。对于临空外倾含软弱夹层结构的顺层岩质斜坡而言,地下采矿后,首先是软弱夹层(潜在滑面)及其下部岩层(滑床)的下沉变形,若顺层岩质斜坡(潜在滑体)的强度、弹模、完整性等参数高于软弱夹层的下部岩层,则变形不同步而产生离层,软弱夹层发生弯曲下沉后,其上部的斜坡可视为悬臂梁,当悬臂梁不能承受自身重力时,斜坡发生弯曲断裂破坏。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形成发展过程是:斜坡体与下部岩层分开运动→发生离层(软弱夹层或岩层接触面上)→斜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弯曲→斜坡体岩层悬露(离层)超过允许限度→坡面拉裂→斜坡发生断裂破坏→垮落。逆坡开采诱发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为悬臂—断裂模式。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开采下沉悬臂、坡体断裂破坏、坡体滑移失稳三个阶段。(7)以弹性基础梁为理论基础,含软弱结构层的顺层岩质斜坡为研究对象,引用流变介质本构模型,推导出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的应力、弯矩基本方程,建立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模型,实现了对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地表裂缝位置及其分布情况的预测。考虑采动弱化和水软化,定义了削弱现象和削弱系数。以摩尔库伦强度理论为基础,用极限平衡法,提出了自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坡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8)基于研究区采动顺层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进行了实际原型与相似模型的断裂破坏预测,及其断裂块体的稳定性分析。实际原型理论预测结果表明:预测裂缝(后缘)在坡顶面距坡脚113.36m位置处,与实测滑体长114m,只存在0.46m误差,相对误差为0.56%,断裂破坏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相似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相似模型裂缝位置有0.0228m的误差,相对误差为6.12%,说明相似模拟试验能反映该矿的现场实际。原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动损伤和地表降水的物理化学作用相同时,拉裂裂缝充水深度越深,断裂坡体稳定性系数越小,断裂坡体越容易发生失稳现象,这一过程与实际滑坡现象吻合。相似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开采结束后断裂坡体是稳定的,地表降水通过裂缝不断削弱软弱夹层的力学强度,当软弱夹层力学强度被削弱0.34倍时,断裂坡体A达到临滑状态,产生滑坡,块体B在失去块体A的阻滑后,也随即产生滑移,这个过程与相似模拟试验现象一致。
罗川,陈剑文,官在平[4](2015)在《采空区上方斜坡地形塌陷灾害研究——以申家山采空塌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梁家山坡(申家山)磷矿采空塌陷为例,分析了地下采矿所引起的斜坡体塌陷的形成原因,即采空区上覆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坡体下方临空面发生变形、破裂和移动,其发育受地质因素与采矿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并用不同经验式估算得出该区内受地下采空区影响的高程范围,证实申家山是由地下采矿引起的采空塌陷。然后将其与盐池河山崩相对比,对二者在外在表现、形成过程及形成原因方面的不同点展开了讨论,二者虽然同样受采空区的影响,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导致最终的破坏型式不同。
刘传正,肖锐铧[5](2021)在《湖北远安盐池河1980年“6.3”山崩灾难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6月3日,湖北省远安县盐池河磷矿发生大规模山崩,造成284人死亡。该文分析认为,山崩是在地形、岩性、构造、采矿和降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大规模磷矿采空区的悬板张拉作用是山体顶部开裂的主要因素,顺倾软弱带的强度弱化是开裂山体滑移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盐池河山崩地质模型和力学模型,结合变形监测资料分析,建立了顺倾山体开裂力学判据和开裂后山体滑移力学判据。从减灾文化建设角度,探讨了当事人、管理干部和技术专家在盐池河山崩灾难防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防灾启示,可为闻者戒。
刘传正[6](2014)在《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收集编录中国19202013年间160例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事件基本数据,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体验,按引发因素初步划分了中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类型。崩塌滑坡灾害成因分为降雨引发型、地震激发型、自然演化型、冻融渗透型、地下开挖型、切坡卸荷型、工程堆载型、水库浸润型、灌溉渗漏型和爆破振动型等10种,初步描述了每种类型的作用机理、破坏模式、运动特征和危害方式,列举了典型案例。泥石流灾害成因分为沟谷演化型、坡地液化型、滑坡坝溃决型、工程弃碴溃决型、尾矿坝溃决型、冰湖坝溃决型和堆积体滑塌侵蚀型等7种,描述了每类的引发因素、启动模式、运动特征和危害方式,列举了典型案例。这个分类方案拟为重大地质灾害成因的快速研判和应急响应决策技术支持系统的研发提供科学基础。
朱圻[7](2015)在《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动力学及防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触发的牛圈沟、王家岩和谢家店子等三个高速远程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精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速远程滑坡所产生的超前冲击气浪的动力学机理。通过野外现场的详细调查,阐明和分析了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全过程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并重点对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超前冲击气浪的动力学现象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通过FLUENT流体力学软件中的用户自定义端口,导入了基于C语言编写的适合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的摩擦准则;采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中气-液两相流模型以及前处理软件,分别建立了基于真实地形地貌(DEM)特征的牛圈沟滑坡二维与三维数值模型,王家岩滑坡及其与前方刚性建筑物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以及谢家店子滑坡及其与运动路径上桩林防护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土力学试验所得到的滑坡碎屑流物质的物理力学参数,反演了三个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的情景,对三个高速远程滑坡及其所产生的超前气浪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的特征和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深入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从启动到停止历时119s,每一时刻其运动最大速度的空间位置出现在滑体内部靠近前缘的地方(50s时处于碎屑流前缘),其最大速度有三个峰值,分别是14s时的52m/s、27s时的55m/s和50s时的49m/s;超前冲击气浪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50s时,其值为38m/s;压强的最大值出现在碎屑流前缘由支沟冲进牛圈沟主沟瞬间,达657Pa,相当于11级暴风;滑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滑体速度越快,对其前方空气的挤压作用尤为明显;滑体运动前方地形的变化也会影响气浪压强的分布。在碎屑流的高速运动的过程中,当其前方一定范围内出现较为高大的障壁时,碎屑流前方来不及扩散的高压气流将产生极为明显的压强梯度变化,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当碎屑流前方遇陡坎或因弯道超高翻越山脊冲向下游时,其速度瞬间增大的同时,部分碎屑流因为处于失重状态会在其内部产生较为明显的负压,同时其前缘位置也会因为其前缘以陡立角度的强烈压缩作用导致其前方压强值出现局部陡增。(2)王家岩高速滑坡从启动到停止总共历时12s,运动过程中,其最大速度在10s时达到36 m/s;滑坡产生的超前冲击气浪速度的最大值也出现在10 s,其最大速度为28 m/s;超前气浪压强的峰值出现在其速度最大的时刻,即10s时,在其前方10 m处产生了高达600 Pa的正压,相当于11级暴风;王家岩滑坡体产生的超前冲击气浪在滑坡运动到8.5s时,已经让其运动路径前方110m处的砌体结构建筑物迎风面下部表面产生了最大391Pa的正压,相当于10级狂风。持续增大的超前冲击气浪荷载,让砌体结构下部产生的局部小裂缝逐渐贯通并向上延伸,导致了砌体结构建筑物在下部结构产生了明显的结构破坏,上部结构的竖向荷载在传递至底层时发生中断从而造成结构物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开始坍塌。考虑到王家岩滑坡前方受到气浪破坏的建筑物,在此前的强震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的产生了结构性的破坏,因此推测现实中很有可能在8.5s之前,其运动路径前方的建筑物就已经发生倒塌破坏。(3)谢家店子高速滑坡在天然(没有桩林防护)情况下从启动到停止总共历时80s;其最大速度出现在40s时的18.3 m/s;超前冲击气浪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40s左右,位于滑体前缘25 m范围之内,其最大速度为11.0 m/s;超前气浪压强的峰值出现在其速度最大的时刻,即40s时,在其前方0-l0m处产生了高达385 Pa的正压,相当于10级狂风,可拔起树木,损坏建筑物。分析对比谢家店子高速远程滑坡在有桩林与无桩林防护情况下的模拟结果,可以发现:①在有桩林防护情况下,碎屑流体在堆积区的范围显着减小,碎屑流主要堆积在流通区下部设置桩林的位置,只有部分碎屑流体在堆积区停积,与无桩林防护情况对比,碎屑流堆积区的面积减小了2/3;②在有桩林防护情况下,碎屑流体中最大速度的位置由前部向中前部移动,受到桩林淤积处碎屑流的阻挡,越过桩林的碎屑流体速度有明显的减小,碎屑流的动能也随之减小;③有桩林防护的碎屑流,其前缘超前冲击气浪的速度相比无桩林情况有明显的减小,并且超前冲击气浪的压强值也显着的减小;④桩林防护结构中,前排桩桩身受到的冲击压强大于后排桩身受到的冲击压强,且冲击压强主要集中在桩身的中下部。
王涛,吴树仁,石菊松,辛鹏,石玲[8](2013)在《国内外典型工程滑坡灾害比较》文中指出在搜集和梳理全球一个多世纪以来灾难性工程滑坡实例的基础上,将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分为4种基本类型和若干亚类:①采矿工程滑坡(包括地下采空型、露天采场型、尾矿坝及排土场型);②水利水电工程滑坡(包括库区岸坡型、水库大坝型、灌溉工程型);③线性基础设施工程滑坡(包括公路及铁路工程型、油气管道工程型);④城市建设复合型工程滑坡。重点剖析了国内外着名的工程滑坡灾害案例,并兼顾一般工程滑坡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综述了各类典型工程滑坡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及部分处置措施。通过不同类型工程滑坡特征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工程滑坡成灾的教训和成功处置的经验,为未来工程项目区和城市化过程中工程滑坡的综合防治及风险减缓提供了参考。
杨帆[9](2017)在《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分类及识别图谱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活动频繁,斜坡在极端天气、人类工程活动及强震影响下容易形成突发性滑坡,这些滑坡往往具有规模大、隐蔽强和危险性大等特点,因此防灾减灾的难度很大。目前,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特征的大型滑坡隐患的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是国际滑坡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早期识别及预警是大型滑坡灾害预测与防治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针对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开展了滑坡分类及识别图谱的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西部山区地质环境和已经发生的大型滑坡资料收集整理,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已有相关文献查阅,提出了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分类方案,分析归纳了各类滑坡的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和早期识别指标,采用素描和计算机作图软件分析建立了西部山区大型滑坡识别图谱。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关键致灾因子的滑坡模式分类方案,将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分为了19类:(1)块体倾倒、(2)压缩-倾倒、(3)浅层倾倒、(4)深层倾倒、(5)蠕滑-拉裂、(6)蠕滑-拉裂-剪断、(7)压缩-拉裂-剪断、(8)塌陷-拉裂-剪断、(9)滑移-剪断、(10)滑移-拉裂(土)、(11)滑移-拉裂(岩)、(12)旋转-拉裂、(13)楔形体滑移、(14)平推式滑移、(15)视倾向滑移-剪断、(16)塑流-拉裂、(17)阶梯状滑移、(18)滑移-支撑拱、(19)滑移-弯曲-剪断。(2)针对19类滑坡收集了西部山区已发生典型实例44个滑坡(见附录A2),并按上述方案对已发生典型滑坡进行了归类,详细分析了其中16个实例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动态演化过程。在典型实例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每一类滑坡形成必要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岩性结构条件、诱发条件)和形成演化过程等。(3)建立了大型滑坡识别图谱的构建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AutoCAD和Adobe Photoshop作图软件,运用透视法原理绘制了19类滑坡的四阶段立体识别图,建立了各个阶段的相应识别指标。最终构建了19类滑坡的不同演化阶段的三维识别图谱及识别指标,包括形成条件识别、早期识别、前兆判别和成灾模式识别(见附录A1)。
冯振[10](2012)在《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斜倾厚层岩质斜坡指滑移面倾角大于地形坡度的缓、内倾斜切厚层状单斜岩质斜坡,在中国重庆、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西南山区分布较广,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等因素作用下,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由于斜倾厚层岩质斜坡的失稳模式主要以侧向崩塌为主,国内外对于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崩滑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地质成因分析研究方面,同时在进行评价分析时也往往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本论文选择典型斜倾厚层岩质滑坡-鸡尾山滑坡为例,在滑坡的详细工程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岩体结构力学特征的综合研究,获取宏观和细观地质现象,分析了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成因。建立了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室内试验及经验参数取值,分长期重力蠕滑、岩溶及地下水软化作用、采矿影响三种工况,利用离散元软件3DEC模拟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初始变形破坏特征。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模拟武隆鸡尾山大型山体滑坡的产生和破坏过程,揭示滑坡的形成机理,分析和验证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瞬时失稳”的失稳模式。根据“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瞬时失稳”的失稳机制和滑坡特征,建立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力学模型,采用矢量法表示,提出了基于关键块体理论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对鸡尾山滑坡和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在对大型岩质斜坡失稳模式分类方法的统计对比分析基础上,综合归纳了岩质斜坡失稳模式识别和判断的方法,提出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识别特征。通过对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的研究,从数值模拟、离心模拟及三维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三方面入手,探讨了斜倾厚层岩质斜坡的失稳破坏机理,丰富了大型岩质斜坡失稳的研究手段,为西南厚层岩质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救灾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受地质结构及地形地貌的影响,斜倾厚层岩质斜坡的失稳模式具有复合性。一般而言,在重力作用下,山体初始顺岩层真倾角方向倾向变形蠕动。真倾向方向的蠕滑受阻,由于卸荷作用,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侧向崩塌,崩塌体堆积在次级平台或坡脚,后续可能发展为堆积体滑坡。当斜坡前缘潜在滑面出露,斜坡变形或瞬时启动时由于局部受限,则可能呈现平面旋转滑动破坏。斜倾厚层岩质斜坡的视向滑动破坏则是由于前缘岩体发生瞬时破坏,后部岩体顺层滑动在前缘发生偏转、产生视向滑动的破坏模式。2.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受地形地貌、岩性组合、岩溶发育、工程扰动、岩体结构等方面因素控制:斜坡单斜构造为滑体视向剪出提供了临空条件;厚层灰岩夹软弱夹层是“上硬下软”的易滑结构;滑坡前缘原始地形为冲沟,岩溶发育强烈,形成强度相对脆弱的视向岩溶发育带;地下采空诱发山体应力调整,加速山体变形,对滑坡边界、平行于陡崖走向的侧向裂缝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效应;斜坡岩体为层状块裂结构,节理切割,岩溶发育,岩体离散型好,滑动过程中易于解体。3.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离心加速的增大,裂缝应变片由由后缘向前缘顺序破坏,后部驱动块体首先失稳并挤压前缘关键块体,随后关键块体位移出现陡增,发生视向滑动破坏,引起斜坡整体滑动失稳。表明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的持续软化和前缘关键块体的瞬时失稳,是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主要原因。斜坡的破坏是由后部向前缘发展的,滑坡的初始破坏过程是一个从稳定到失稳渐进发展的过程,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破坏具有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瞬时失稳的特征。4.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显示,蠕滑阶段斜坡坡顶顺层不断增大,前缘关键块体位移较小。随着软弱夹层强度降低,关键块体沿岩溶发育带视向剪切破坏,关键块体位移明显增大,滑体发生整体滑动。表明关键块体控制和阻滑作用明显,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初始变形破坏过程,具有后部驱动块体顺层滑移、前缘关键块体脆性剪断的特征,软弱夹层强度降低和关键块体的瞬时破坏是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5.根据“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阻滑”的力学机制,对比整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并对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分析,认为基于关键块体控制理论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更加合理可靠。关键块体受岩溶发育带及软弱夹层的控制,驱动块体受侧向裂缝和软弱夹层控制,驱动块体和关键块体均为双面滑动,计算中采用不平衡推理传递法,以关键块体的安全系数代表滑体的稳定安全系数。6.根据地质成因调查、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及工程统计类比分析,从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滑动机制等方面出发,认为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具有五个识别特征,即层状块裂结构条件、山体倾向阻挡条件、临空视向剪出条件、驱动块体下滑条件、关键块体阻滑条件。
二、The Mechanism of Mountain Block Slide-Avalanche and Its Mode of Movement at Yanchihe Phosphorite Miner in Yichang,Hubei Provi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Mechanism of Mountain Block Slide-Avalanche and Its Mode of Movement at Yanchihe Phosphorite Miner in Yichang,Hubei Province(论文提纲范文)
(1)锁固型斜坡失稳机理及其物理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锁固型斜坡分类 |
1.1 跨层斜切式 |
1.2 顺层直剪式 |
1.3 均质岩桥式 |
1.4 挡墙式 |
1.5 支撑拱式 |
2 锁固型斜坡失稳的物理预测模型 |
3 典型案例分析 |
3.1 盐池河山崩 |
3.2 新滩滑坡 |
3.3 Libby坝左坝肩楔形岩质滑坡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斜坡代表性位移监测数据的遴选原则 |
4.2 锁固段赋存位置与数目的判识 |
4.3 锁固型斜坡加速蠕滑阶段起点的判识 |
(2)湖北省陈家河煤矿跑马岭山体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山体地貌、地质构造及岩体结构特征 |
1.1 山体地貌特征 |
1.2 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 |
1.3 地质构造 |
1.4 岩体结构特征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2 山体裂缝分布及形成机理分析 |
2.1 井田开采简史及采空区分布 |
2.2 山体裂缝分布、形态规模及发展过程 |
2.3采空塌陷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与裂缝形成机理分析?[1] |
3 山体稳定性分析评价 |
3.1 从山体裂缝形成机理看跑马岭北坡山体稳定性质 |
3.2 从山体稳定性检算看跑马岭北坡山体稳定性 |
(1) III号陡壁剖面 (3—3′) 滑动稳定检算[2] |
(2) [3]号陡壁 (3—3′剖面) 坡脚应力与岩层强度对比 |
(3) [2]号陡壁 (2—2′剖面) 滑动稳定检算 |
3.3 从工程地质条件比拟看跑马岭北坡山体稳定性 |
(1) 盐池河大型滑崩山体与跑马岭北坡山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比:? |
(2) 尖岩河小型岩崩体与跑马岭北坡山体工程地质条件对比: |
(3) 跑马岭南北两片采空区上新老塌陷裂谷状态对比 |
3.4 跑马岭北坡各陡壁岩体的局部稳定性分析、评价 |
4 山体变形观测 |
4.1 观测网的布设、误差估算及变形计算方法 |
4.2 形变观测资料的分析及结论 |
5 确保山体长期稳定和局部岩体防护措施 |
5.1 确保山体长期稳定的措施 |
5.2 局部岩体的工程防护措施 |
6 对高陡山体下采矿方法与地面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几点认识 |
6.1 高陡山体下采矿与边坡稳定是矿山环境工程地质的一个重要课题 |
6.2 保安矿柱与山体地面稳定性的关系和预留方法 |
7 结语 |
(3)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与相似模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2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相似模型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不同开采程序影响下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
2.1 基于底摩擦模拟试验的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响应 |
2.1.1 底摩擦模型铺设 |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响应 |
2.2.1 数值模型建立 |
2.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2.3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述 |
3.1 地质条件 |
3.1.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3.1.2 地层岩性 |
3.1.3 地质构造 |
3.2 开采技术条件 |
3.3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
3.4 地表移动观测 |
3.4.1 观测目的 |
3.4.2 观测站布置 |
3.4.3 观测结果 |
3.5 数值模型检验 |
3.5.1 数值模型建立 |
3.5.2 模型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4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相似模拟试验 |
4.1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方法 |
4.2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装置 |
4.2.1 装置结构及功能 |
4.2.2 相似原理 |
4.2.3 装置优越性 |
4.2.4 试验基本步骤 |
4.3 研究区相似模拟试验 |
4.3.1 相似模型搭建 |
4.3.2 变滑面下调量计算 |
4.4 研究区相似模拟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变形破坏现象 |
4.4.2 下沉移动分析 |
4.4.3 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形成机理 |
5.1 变形破坏的形成及模式 |
5.1.1 变形破坏形成 |
5.1.2 变形破坏模式 |
5.2 变形破坏形成机理及概化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及稳定性分析 |
6.1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 |
6.1.1 几何构型 |
6.1.2 断裂破坏预测模型建立 |
6.1.3 坡体应力分析 |
6.1.4 坡体弯矩分析 |
6.2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稳定性分析 |
6.2.1 潜在滑面削弱现象 |
6.2.2 断裂坡体稳定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现场应用及验证 |
7.1 滑坡区概况 |
7.1.1 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
7.1.2 不良地质现象 |
7.1.3 滑坡基本特征 |
7.2 断裂破坏预测 |
7.2.1 原型斜坡断裂破坏预测 |
7.2.2 相似模型断裂破坏预测 |
7.3 稳定性分析 |
7.3.1 原型斜坡稳定性分析 |
7.3.2 相似模型稳定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C.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采空区上方斜坡地形塌陷灾害研究——以申家山采空塌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矿区概况及地质背景 |
2梁家坡塌陷灾害宏观分析 |
3梁家坡塌陷成因分析 |
3.1地质因素 |
3.2采矿因素 |
3.3与盐池河岩崩成因对比 |
4结论 |
(5)湖北远安盐池河1980年“6.3”山崩灾难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环境 |
2 山体开裂与采矿的相关性 |
3 山体变形破坏的阶段性特征 |
4 山体崩塌成因分析 |
5 山体开裂-滑移的力学判据 |
5.1 山体开裂的力学判据 |
5.2 山体滑移的力学判据 |
6 山崩前兆与防灾启示 |
6.1 山崩前兆 |
6.2 防灾文化启示 |
(6)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问题的提出 |
2崩塌滑坡灾害成因类型 |
2.1崩塌滑坡灾害成因分类 |
2.2崩塌滑坡灾害成因类型 |
2.2.1降雨引发型 |
2.2.2地震激发型 |
2.2.3自然演化型 |
2.2.4冻融渗透型 |
2.2.5地下开挖型 |
2.2.6切坡卸荷型 |
2.2.7工程堆载型 |
2.2.8水库浸润型 |
2.2.9灌溉渗漏型 |
2.2.10爆破振动型 |
3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
3.1泥石流灾害成因分类 |
3.2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
3.2.1沟谷演化型 |
3.2.2坡地液化型 |
3.2.3滑坡坝溃决型 |
3.2.4工程弃碴溃决型 |
3.2.5尾矿坝溃决型 |
3.2.6冰湖坝溃决型 |
3.2.7堆积体滑塌侵蚀型 |
4结语 |
(7)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动力学及防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高速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及机理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关于高速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及机理研究 |
1.3.2 国内关于高速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及机理研究 |
1.3.3 关于汶川地震诱发高速远程滑坡实例研究 |
1.4 国外关于高速远程滑坡运动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5 国内关于高速远程滑坡运动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6 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研究现状 |
1.7 高速远程滑坡防护结构研究现状 |
1.8 研究的出发点 |
1.9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速远程滑坡数值模拟方法 |
2.1 高速远程滑坡等效流体假设 |
2.2 高速远程滑坡流体阻力关系 |
2.3 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基础 |
2.3.1 基本控制方程 |
2.3.2 控制方程的离散基本思想 |
2.3.3 控制方程求解的基本思想 |
2.3.4 边界条件 |
2.3.5 计算流体力学(CFD)求解流程 |
2.4 FLUENT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4.1 湍流模型的概念 |
2.4.2 湍流的基本方程 |
2.4.3 标准k-ε湍流模型 |
2.4.4 流体体积VOF法 |
2.4.5 用户自定义函数UDF |
第3章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机理研究 |
3.1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地层岩性 |
3.1.3 地质构造 |
3.2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及气浪特征 |
3.3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二维动力学模拟 |
3.3.1 基本假设 |
3.3.2 模型建立 |
3.3.3 流变关系 |
3.3.4 模型计算 |
3.3.5 滑坡二维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
3.3.6 超前冲击气浪二维模拟结果分析 |
3.4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三维动力学模拟 |
3.4.1 模型建立 |
3.4.2 模型流变关系及计算 |
3.4.3 滑坡三维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
3.4.4 超前冲击气浪三维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
3.5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二维与三维动力学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4章 王家岩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对建筑物破坏机理研究 |
4.1 王家岩高速远程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层岩性 |
4.1.3 地质构造 |
4.2 王家岩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及气浪特征 |
4.2.1 滑坡运动特征 |
4.2.2 气浪影响特征 |
4.3 王家岩高速远程滑坡三维动力学模拟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模型计算 |
4.4 王家岩高速远程滑坡三维模拟结果分析 |
4.4.1 滑体堆积体分布 |
4.4.2 滑体运动速度 |
4.5 王家岩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三维模拟结果分析 |
4.5.1 超前冲击气浪速度分析 |
4.5.2 超前冲击气浪压强分析 |
4.6 王家岩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对建筑物的破坏分析 |
4.6.1 LS-DYNA简介及计算理论基础 |
4.6.2 LS-DYNA中建筑物模型建立 |
4.6.3 建筑物材料模型及参数 |
4.6.4 FLUENT模拟建筑物表面气浪压强特征分析 |
4.6.5 气浪对建筑物破坏作用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谢家店子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防控机理研究 |
5.1 谢家店子高速远程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地层岩性 |
5.1.3 地质构造 |
5.2 谢家店子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及气浪特征 |
5.2.1 滑坡运动特征 |
5.2.2 气浪影响特征 |
5.3 谢家店子高速远程滑坡及防护结构三维动力学模拟 |
5.3.1 模型建立 |
5.3.2 流变关系及计算 |
5.4 谢家店子高速远程滑坡及防护结构三维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4.1 滑坡堆积体分布对比 |
5.4.2 滑体运动速度对比 |
5.5 谢家店子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及防护结构三维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5.1 超前冲击气浪速度分析 |
5.5.2 超前冲击气浪压强分析 |
5.5.3 碎屑流前缘竖直方向上气浪压强对比 |
5.6 谢家店子高速远程滑坡防护结构作用及机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国内外典型工程滑坡灾害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矿工程滑坡 |
1.1 地下采空 |
1.2 露天采场 |
1.3 尾矿坝及排土场 |
2 水利水电工程滑坡 |
2.1 库区岸坡 |
2.2 水库大坝 |
2.3 灌溉工程 |
3 线性基础设施工程滑坡 |
3.1 公路及铁路工程 |
(1) 以活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震为主的诱发机制 |
(2) 以异常强降雨和地下水为主的诱发机制 |
(3) 强活动构造或地震与强降雨综合诱发的道路工程滑坡 |
3.2 油气管道工程 |
4 城市建设复合型工程滑坡 |
5 讨论与结论 |
(9)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分类及识别图谱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潜在滑坡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研究现状 |
1.2.2 滑坡早期识别研究现状 |
1.2.3 滑坡识别图谱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形成条件及分类研究 |
2.1 滑坡的形成和孕育条件分析 |
2.1.1 易滑地层岩性 |
2.1.2 易滑地质构造 |
2.1.3 易滑地形地貌 |
2.1.4 易滑水文条件 |
2.1.5 其他诱发因素 |
2.2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 |
2.3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的分类 |
2.3.1 现有分类方式 |
2.3.2 基于关键因子的斜坡变形模式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识别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
3.1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早期识别 |
3.1.1 斜坡演化的基本规律和过程 |
3.1.2 滑坡识别图谱研究 |
3.2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识别图谱构建方法 |
3.2.1 透视法方法 |
3.2.2 地形、岩性等相关图元绘制表达 |
3.2.3 绘图软件介绍及图谱配色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识别图谱研究 |
4.1 倾倒失稳识别图谱 |
4.1.1 块体倾倒 |
4.1.2 压缩—倾倒 |
4.1.3 浅层倾倒 |
4.1.4 深层倾倒 |
4.2 旋转滑动失稳识别图谱 |
4.2.1 蠕滑-拉裂 |
4.2.2 蠕滑-拉裂-剪断 |
4.2.3 压缩-拉裂-剪断 |
4.2.4 塌陷-拉裂-剪断 |
4.2.5 滑移-剪断 |
4.3 平面滑动失稳识别图谱 |
4.3.1 滑移-拉裂(土) |
4.3.2 滑移-拉裂(岩) |
4.3.3 旋转-拉裂 |
4.3.4 楔形体滑移 |
4.3.5 平推式滑移 |
4.3.6 视倾向滑移-剪断 |
4.3.7 塑流-拉裂 |
4.4 不规则滑动失稳识别图谱 |
4.4.1 阶梯状滑移 |
4.4.2 滑移-支撑拱 |
4.4.3 滑移-弯曲-剪断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特大型岩质滑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斜倾厚层岩质滑坡研究进展 |
1.2.3 岩质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鸡尾山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成因机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滑坡区地质环境背景 |
2.2.1 地形地貌与新构造运动 |
2.2.2 地质结构 |
2.2.3 水文地质特征 |
2.2.4 采矿活动 |
2.2.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第三节 滑坡基本特征分析 |
2.3.1 滑坡类型 |
2.3.2 滑坡边界 |
2.3.3 崩滑体特征 |
2.3.4 滑动面 |
2.3.5 滑坡平面形态 |
第四节 鸡尾山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成因机制 |
2.4.1 鸡尾山滑坡成因 |
2.4.2 鸡尾山滑坡视向滑动机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
第一节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3.1.1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发展历史 |
3.1.2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及相似比 |
第二节 试验设备 |
第三节 试验目的 |
第四节 模型设计 |
第五节 模型制备 |
3.5.1 结构面模拟 |
3.5.2 岩块材料 |
第六节 试验监测 |
3.6.1 高清数码摄像机 |
3.6.2 激光位移传感器 |
3.6.3 裂缝监测应变片 |
第七节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成果及分析 |
3.7.1 试验LF |
3.7.2 试验LE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三维离散元模拟 |
第一节 三维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
第二节 模型参数取值 |
第三节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重力的长期作用下蠕滑变形模拟 |
4.3.2 底部采空 |
4.3.3 软弱夹层软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 |
第一节 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阻滑的滑动机制 |
第二节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的解析解方法 |
5.2.1 静力解析解法的假设 |
5.2.2 滑体几何特性及矢量推导 |
第三节 力的解析与安全系数 |
5.3.1 整体稳定性分析 |
5.3.2 基于关键块体理论的解析解 |
5.3.3 鸡尾山斜坡安全系数计算 |
第四节 离心模型试验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识别特征 |
第一节 特大型岩质滑坡模式 |
第二节 岩质斜坡失稳模式的控制性因素及判定方法 |
第三节 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识别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The Mechanism of Mountain Block Slide-Avalanche and Its Mode of Movement at Yanchihe Phosphorite Miner in Yichang,Hubei Province(论文参考文献)
- [1]锁固型斜坡失稳机理及其物理预测模型[J]. 薛雷,秦四清,泮晓华,陈竑然,杨百存,张珂.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1)
- [2]湖北省陈家河煤矿跑马岭山体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J]. 范士凯,粟怡然,蔡伟英,陈尚轩,赵清平.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6(S1)
- [3]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与相似模拟试验研究[D]. 代张音. 重庆大学, 2019(01)
- [4]采空区上方斜坡地形塌陷灾害研究——以申家山采空塌陷为例[J]. 罗川,陈剑文,官在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03)
- [5]湖北远安盐池河1980年“6.3”山崩灾难成因分析[J]. 刘传正,肖锐铧. 灾害学, 2021(02)
- [6]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J]. 刘传正. 地质论评, 2014(04)
- [7]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动力学及防控机理研究[D]. 朱圻.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8]国内外典型工程滑坡灾害比较[J]. 王涛,吴树仁,石菊松,辛鹏,石玲. 地质通报, 2013(12)
- [9]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分类及识别图谱初步研究[D]. 杨帆.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10]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D]. 冯振.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