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画之美与时代的挑战——对今后版画艺术发展的片断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何禹珩[1](2021)在《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文中提出在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叙事中,“四川版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或是“画派”“流派”已成为既成概念。然而这一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处,本文将它的成型发展过程限定于其发展最为蓬勃也构成了今日认知的代表性面貌的“十七年”时期以便进行阶段性的溯源和讨论。在对这一段史实的梳理中,“四川美协”与之紧密的关联与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这也点出了“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组织化、集体化、体制化等问题。本文从四川版画与四川美协之所以紧密相关的历史脉络谈起,首先回顾了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组织”传统、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中的处境以及四川美协这一机构的来龙去脉。当四川美协开始发挥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时,版画由于各方面原因成为了“排头兵”,这直接催生了四川版画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艺术家们参与构建组织了集体并需要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种集体组织的氛围里艺术家们也各自探索出了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创作面貌,最终构成了今日所见之四川版画的基本面貌。四川版画这种地域性的发展并非特例,“十七年”时期的版画发展由点成面,成为了版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四川版画及其核心组织者四川美协脉络的历时性过程的探寻以及对横向共时性的观照,意在深化对这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重大转折时期所呈现的艺术景观及文化生产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陈君林[2](2021)在《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中的视觉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进入21世纪的当代,艺术家极力要求在新的语境中探索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的新语系,实现视觉上的传换和革新。时代促就了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水印木刻版画家艺术家对现状的深刻反思,在创作中版画家如何才能用新的语言元素来表达艺术情感和意志。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艺术家们已然意识到如何辩证地看待传统的造型和色彩体系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水印木刻版画家从传统中寻找出了有利于当前发展的视觉元素符号,重构水印木刻版画视觉方式,同时吸收西方现代艺术中画面构成的创作思路等艺术手段,使得水印木刻版画表现方式更为多元,更富于绘画表现力。这是对于水印木刻版画图式的理性探索,是对传统版画语言的审思,以此达到新时代版画视觉的当代性。21世纪的中国经济文化开放性的扩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让水印木刻在艺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确立好自身的定位,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摆脱束缚,发展自我语言,以新的姿态呈显在世界的面前。水印木刻版画由于其版画传统的板材和印制方式自身属性的局限性,让其从传统领域中解放出来似乎是有难度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这些局限性给当代水印版画更多探索的可能性,其发展空间是很大的。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和抨击,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固然重要,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外来的文化和艺术观念,探索水印木刻版画在传承传统的表现形式的同时积极创新,促进水印木刻版画艺术形式的当代转换。这是当代年轻水印木刻版画家不可逃避的任务,在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语境中,摆脱传统版画图式形成艺术家的个人图式,既能凸显材料的美感,又能拓展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力,给观众以崭新的视角是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对书籍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实践训练的总结推演出水印木刻版画艺术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总结出水印木刻版画民族性的特点,并提出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的变革是艺术形态的必然性趋势,从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中的视觉语言入手以黑龙江水印木刻与江苏水印木刻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当代性的视觉语言的差异性,接着归纳分析出水印木刻“刀味”“木味”“水味”并存、概括性的体块、渐变色控制边缘等视觉特色,并且对现代水印木刻版画融入新的视觉元素总结归纳,为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艺术家的创作提供借鉴。同时,综合地归纳和总结水印木刻版画的重提是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的回归,是个性化语言表达的契机。简述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水印木刻版画在当前语境下的转化,以及视觉语言的变革对今后水印木刻版画未来的启示。
谭欣[3](2020)在《锦灰堆表现形式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时代息息相关。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艺术创作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艺术创作主要包括思想和形式,思想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思想又服务于时代。形式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段,思想与形式相互依存、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应该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在这种前提之下,需要艺术创作者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创作结合起来,转化为有深度、有温度、有灵魂的艺术作品。锦灰堆是一种极具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称为“八破图”或“打翻字纸篓”,是指以描绘破旧雅致的古籍书页、金石拓片、被弄脏的书画、残笔剩墨、老旧报纸、信笺等为表现内容的绘画形式。(1)锦灰堆本身不是一种版画创作形式,它所表现出的多元素融合、三维视错和残缺美的特点运用在版画创作中可以呈现出非常独特的形式美。本文以研究锦灰堆表现形式在版画创作实践中的运用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资料收集,从锦灰堆的起源、特点、现状进行研究,结合主题选择、表现形式、创作语言在《逐梦计划》系列作品中进行阐述。从创作技法的转变和创作题材的转变做了梳理,进而挖掘锦灰堆表现形式对版画创作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王帮文[4](2020)在《费宁格版画艺术中的抽象性》文中认为本文就费宁格的版画来研究其作品中呈现的抽象性,从艺术家的家族、兴趣爱好、游学经历、交友处事、艺术理念、世界观等方面论证其作品的抽象性。我们知道在艺术创作中,单就版画艺术分为多个版种,从费宁格版画作品中体悟他艺术的抽象性,对我们版画专业的艺术生认识抽象绘画是一个很好的出口,因为抽象艺术所具有的理性精神正是我们看待当下纷繁复杂的艺术界所需要的。而费宁格人生履历及艺术历程恰好满足了我对版画艺术和抽象绘画研究的契合点,从多个方面来讲,他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绘画大师,无论就他的双重国际身份,还是他在包豪斯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游刃有余驾驭多个绘画领域。从研究他版画中的抽象性,我们可以全面的认识这位版画家,也能理解他抽象性形成的缘由,以及窥探他作品背后蕴含的朴素哲学观。目前学术界对费宁格的研究甚少,尤其是他作品中的抽象性;冀望本文能给更多热爱版画创作,并对抽象绘画感兴趣的艺术爱好者提供借鉴,同时也能丰富研究费宁格的学术资料。
侯一凡[5](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陈淼[6](2020)在《我国家庭伦理类公益广告的主题诉求与创意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整个广告行业的发展进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但对家庭伦理公益广告研究却少之又少,对广告作品的样本进行收集整体,并进行具体内容的分析更是鲜有涉及。本文针对目前公益广告研究的不足指出,以我国家庭伦理主题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从主题选择、创意、视觉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我国家庭伦理主题公益广告主题选择的主要类型,分析其特点和不足。现代社会,现代家庭模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家庭模式,现代人们的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更是与传统伦理道德出现了偏差,因此,研究家庭伦理类公益广告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本文首先简单的描述了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的基本内容,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伦理观的一些变化,并指出了现代社会发生的一些比较常见的伦理道德的失范现象,以及公益广告与家庭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的联系,并从社会现实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伦理道德被运用到公益广告中的原因,结合我国当代家庭伦理公益广告实例,分析总结出关注度高的家庭矛盾,分类且归纳了近年来我国家庭伦理类公益广告涉及的四个方面: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反家庭暴力以及家庭教育相关的主题内容,从视觉元素,例如造型、色彩对比,文本和排版以及图像,绘画和新兴技术的表达方法等角度分析了其表示形式。最后,总结分析了该类公益广告的创意表现方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创意路径、表现方式以及创意在符号学的运用。最后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伦理道德的重塑需要我们提高公益广告的创意表达,并且进一步拓宽主题范围,关注更多的社会矛盾问题,以取得更好的公益广告效果。通过对此类广告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进行总结,经过反思发现,我国家庭伦理公益广告的主题选择存在明显的主题偏向性,情感的表达也存在着一定的单一性,尤其缺乏针对新家庭问题和矛盾的主题。对于追求多样性和个性的新兴广告受众来说,这还不够吸引人并且缺乏说服力。通过本文的一些研究总结,笔者希望对今后相关议题的研究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乔汉夷[7](2019)在《铜版画肌理的艺术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版画这个艺术门类自从欧洲产生以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版画艺术大师,他们对铜版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铜版画的艺术形式到各种技法和肌理的艺术效果,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出现了像伦勃朗、丢勒等一批艺术大师。艺术巨匠们对铜版画艺术的研究与创造,为后来的铜版画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也为铜版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虽然有着悠久的雕版印刷历史,但是现代版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还较短,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等原因,铜版画在国内还不普及,对其系统的研究也较少。改革开放以来,铜版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者队伍逐渐壮大,作品也逐渐形成风格,涌现出一大批主题鲜明的优秀铜版画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版画艺术如今在高校开始受到重视,但广大地区的学校等还没有建立成完善的系统体制,铜版画教学的硬件条件还有一定的欠缺,这是阻碍铜版画在我国发展的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铜版画创作的媒介对象是“版”,无论是锌、铜等金属还是亚克力、塑料等非金属板材,都是要经过制版的过程再最终转印到纸上,想要将版制成想要的效果,就要借助着各种手法得到。不同的技法带来不同的肌理效果,各种肌理合理地叠搭于画面之上,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赋予铜版画灵魂。无论从画面上还是深度的精神层面,铜版画的艺术性都会在肌理上得到一定的体现。本论文着力于对铜版画的各种肌理的艺术语言及制作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了解它们产生的历史,探究每种制作技法的艺术效果,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艺术效果创作出优秀的铜版画作品,对铜版画的创作进行技法上和思想观念上的指导。挖掘各种制作手法的深层表现意义,有助于完善铜版画创作的理论体系,对今后的创作产生有益的方向性指导。
叶君毅[8](2019)在《中国户县农民画特异文化现象及其展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户县农民画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以及地域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和记录着户县地区的地域风采、民俗文化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农民们在生产劳作、思想感情、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信仰上的追求与变化。此文化现象在国内外文化界影响很大,称得上是一种“特异文化现象”而成为了“中国文化品牌”。本文以调研为主,以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为辅的研究方法,以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文化学等多门学科交叉,以现有文献资料为依据,对户县农民画的作品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以及对农民画作者的调查与采访为参考。在此基础之上,对户县农民画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证和总结。首先,结合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和社会背景,对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形成轨迹进行了论证,以及对全国画乡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梳理了户县农民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并以历史发展纵轴,分析了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形式特征。同时,以农民画作品及其作者为横轴,重点从地域文化、创作题材、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作者队伍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剖析户县农民画这种特殊的、异样的文化现象的形成因素。其次,通过对比分析了重庆綦江、上海金山、青海湟中、河南舞阳等地区农民画的艺术特征,解读和论证户县农民画与其它地区的异同点和地域特色呈现,以及户县农民画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其文化现象,探索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艺术魅力、审美意义。最后,通过对户县农民画现存的困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上为其传承保护提出建议,同时,针对现户县农民画展览馆的展示空间进行了提升设计,为户县农民画展览提供一个更为科学的展示和参观空间。
李玉蔷[9](2019)在《对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研究 ——基于高校职能视域》文中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景德镇陶瓷大学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优势,以五大职能为基础,坚持诚朴恕毅的办学理念,使学校的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发展稳步向前。本文以景德镇陶瓷大学及其前身所进行的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其高校职能为出发点,重点探究“人”如何利用陶瓷来促进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区别于以往的研究中多以器物为主体探析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展现景德镇陶瓷大学在中国高校陶瓷文化交流中中流砥柱的地位,发挥高校在国家对外人文交流、促进文化外交功效。追本溯源,回顾历史,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建校一百多年历史中,发生了许多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有影响力的事件。有些事件被书籍所记载,而有些事件随着过去校址的几度搬迁和不发达的科学技术,无法保留导致被世人所遗忘。本文意图通过广泛搜集资料,查找文献,再现史实事件,并对同一类型事件进行整合梳理,形成清晰脉络,揭示事件后的深层次涵义。通过陶瓷文化交流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总结其历史意义。通过事件分析所发生的社会背景、作用因素,以及这一事件将带来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能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陶瓷大学今后的发展树立方向。通过梳理过去的经历和陶瓷大学在中外陶瓷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对促进中国陶瓷科技进步、陶瓷产业发展与文化艺术繁荣成果的作用,思考未来作为陶瓷行业高等学府,如何拓宽人才国际化培养路径,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国陶瓷产业国际影响。
望晶晶[10](2019)在《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宜春版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初,在中国群体版画中极具影响力。对宜春版画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应追本溯源,对其了解越是全面,则研究成果越具客观性。本论文从宜春版画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自身特有的时代现象和地域现象作为出发点,综合研究宜春版画的“前世今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从传统文化的内蕴中探索和挖掘宜春版画具有民族性、历史性、人文性等本土化特征,并分析宜春版画不但具有社会性意义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社会影响力;从当今时代背景着手,分析宜春版画的艺术特点进行阐述和论证,弥补宜春版画作为传统文化、群体版画艺术在当代版画中的缺失,丰富当代版画文化内涵,使宜春版画焕发新的文化、艺术活力。本课题以宜春版画为代表,探究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讲,宜春版画在新时代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发展和经济事业发展,宜春版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其它群体版画的保护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宜春版画宝贵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资源,对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对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实践层面来讲,对宜春版画特色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和深入研究,将宜春版画艺术扩展到更多的设计领域中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变革性应用,从整体上全面提升宜春版画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所具有的独立艺术价值与地位,以便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设计中去,为本土设计走向国际市场寻求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最后,对宜春版画的传承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保护举措和发展构想。
二、版画之美与时代的挑战——对今后版画艺术发展的片断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版画之美与时代的挑战——对今后版画艺术发展的片断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鲜明而模糊的四川版画 |
二、本文研究意义、视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统一战线:四川版画与美协的历史前缘 |
第一节 组织的渊源与新生 |
第二节 “绘画可以代替木刻”? |
第三节 从“美术组”到“美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个部队:四川版画的组织与生成 |
第一节 队伍的凝结 |
第二节 抓品种,求发展 |
第三节 四川美协版画创作氛围的兴起 |
第四节 作为集体的创作 |
第五节 作为组织的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巴蜀到高原:群体中的艺术家与创作 |
第一节 等待“时间开始”:革命观与集体观的塑造 |
第二节 山乡巨变:艺术家对川渝本土的观照 |
第三节 雪山红日:对藏族的认识与塑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时发生:“十七年”版画新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征服荒原:北大荒版画的兴起 |
第二节 江南神韵:江苏水印木刻的衍生 |
第三节 历史的小结:“三大画派”的确认与缘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第一节 新时期四川版画的延续与实践 |
第二节 四川版画“传统”之思 |
附录一 1954 年-1966 年重庆地区部分美术作品展览 |
附录二 本文参考四川美协成员部分采访索引及其加达瓦访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中的视觉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背景及论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水印木刻版画的本体语言探究 |
一、水印木刻版画 |
(一)木刻版画历史源流 |
(二)水印木刻版画概述 |
(三)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 |
二、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中的视觉语言分析 |
(一)有主板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 |
(二)无主板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 |
注释 |
第三章 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中的视觉语言“同”与“异”比较分析 |
一、视觉语言概述 |
(一)视觉语言概念 |
(二)木刻版画的视觉语言表达 |
二、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生成及特征分析 |
(一)黑苏两地水印木刻视觉语言的生成 |
(二)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的特征 |
三、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的对比分析 |
(一)黑龙江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的继承与创新 |
(二)江苏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的继承与创新 |
(三)黑龙江水印木刻版画与江苏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的“同”与“异” |
注释 |
第四章 黑苏两地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中视觉语言的当代性表现 |
一、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构成 |
(一)“水味”“木味”“刀味”三味一体 |
(二)概括性的体块 |
(三)渐变色控制边缘 |
二、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的独特性 |
(一)色彩的减弱 |
(二)构成语言的介入 |
(三)水性综合材料的运用 |
注释 |
第五章 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延伸性思考 |
一、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的回归 |
二、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视觉语言的变革对水印木刻版画创作的影响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锦灰堆表现形式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研究方法 |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锦灰堆概述 |
(一)锦灰堆的概念 |
(二)锦灰堆的历史与现状 |
(三)锦灰堆的画面特点 |
第二章 锦灰堆表现形式在《逐梦计划》作品中的运用 |
(一)以形式为导向的主题选择 |
(二)锦灰堆表现形式的运用 |
(三)不同创作语言的探索 |
第三章 创作过程 |
(一)创作技法的转变 |
(二)创作题材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作品 |
致谢 |
(4)费宁格版画艺术中的抽象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德国抽象表现主义 |
第一节 表现主义中的青骑士 |
第二节 青骑士的抽象趋势 |
第二章 费宁格的抽象性探究 |
第一节 从巴赫赋格曲中顿悟 |
第二节 受立体主义的影响 |
第三章 费宁格的版画抽象性演变 |
第一节 魏玛时期的版画 |
第二节 《包豪斯宣言》之大教堂 |
结语 |
附录一 (费宁格资料) |
附录三 (费宁格画过的小城和旅行时的手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我国家庭伦理类公益广告的主题诉求与创意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和目的 |
3.文献综述 |
(1)家庭伦理的研究 |
(2)公益广告的研究 |
(3)家庭伦理与公益广告结合的研究 |
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5.样本选择的时间跨度和依据 |
(1)样本来源 |
(2)时间跨度 |
第二章 家庭伦理与公益广告的融合探讨 |
1.家庭伦理观念的传承与发展 |
(1)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规范 |
(2)现代家庭伦理观念对比传统伦理观念的变化 |
(3)当代新型家庭关系的变化 |
2.公益广告与家庭伦理的关系 |
3.公益广告与家庭伦理融合的原因 |
(1)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淡漠 |
(2)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的矛盾凸显 |
(3)家族意识的衰退与个人利益的兴起 |
第三章 我国家庭伦理主题公益广告的主题分类及内容分析 |
1.公益广告对于家庭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 |
2.公益广告对于家庭伦理观念的运用 |
3.家庭伦理公益广告的多元化形态 |
4.2008 年以来我国家庭伦理公益广告主题分类 |
5.2008 年以来我国家庭伦理公益广告内容分析 |
(1)孝敬观念淡漠,呼吁关爱老人 |
(2)陪伴缺失,关爱留守儿童 |
(3)仁爱思想匮乏,家庭暴力威胁 |
(4)家庭教育畸形,成才教育负荷重 |
第四章 我国家庭伦理公益广告的创意表现分析 |
1.我国家庭伦理公益广告的创意路径 |
(1)真实的纪实叙事 |
(2)绘画图像的自由表达 |
(3)漫画、国画、版画、素描等形式增加趣味性 |
(4)新兴科技增强互动体验 |
2.我国家庭伦理公益广告的表现手法 |
(1)细节元素的有效渲染 |
(2)创意设计的元素搭配 |
(3)情感诉求的合理运用 |
3.我国家庭公益广告中视觉创意的符号表达 |
(1)图像性符号 |
(2)象征性符号 |
(3)指示性符号 |
第五章 反思与总结 |
1.对我国家庭伦理公益广告的反思 |
(1)广告主题选择的偏向性 |
(2)情感诉求的偏向性 |
(3)社会影响力不足 |
(4)社会参与性不高 |
2.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铜版画肌理的艺术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相关概述 |
(一)铜版画艺术语言的界定 |
(二)各时期铜版画艺术风格及代表人物 |
1.15-16 世纪铜版画的产生与兴起 |
2.17-18 世纪铜版画中人文性的追求 |
3.我国近代铜版画的发展历程 |
二、铜版画的艺术特征 |
(一)复制性 |
(二)间接性 |
(三)触摸性 |
三、把握铜版画肌理的意义 |
(一)铜版画肌理的独特艺术性 |
(二)不同肌理印痕的审美效果 |
1.线刻肌理 |
2.美柔汀肌理 |
3.飞尘及其他肌理 |
(三)肌理制作中思想性的指导作用 |
四、铜版画肌理的创作实践与思考 |
(一)笔者实践中对肌理的运用与认识 |
(二)铜版画艺术语言在笔者创作中的表达 |
1.《摇曳》的创作分析 |
2.《荷花系列》的创作分析 |
(三)对铜版画肌理艺术语言表达的思考 |
1.铜版画肌理之美 |
2.铜版画肌理的情感 |
3.铜版画肌理对思想观念的表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中国户县农民画特异文化现象及其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特色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特色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中国及户县农民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2.1 中国农民画的发展和地域分布 |
2.1.1 农民画的发展轨迹 |
2.1.2 农民画的地域分布 |
2.2 户县农民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2.2.1 户县农民画诞生的背景 |
2.2.2 户县农民画的发展沿革与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户县农民画特异文化现象因素分析 |
3.1 地域环境与文化条件 |
3.1.1 自然与地理环境 |
3.1.2 人文与社会环境 |
3.1.3 地域民俗文化 |
3.1.4 生活环境和习惯 |
3.2 作者队伍构成 |
3.2.1 年龄性别 |
3.2.2 文化层次 |
3.2.3 受教育背景及从事行业 |
3.3 作品创作题材分类 |
3.3.1 政治活动的历史辙印 |
3.3.2 治山治水的农业生产 |
3.3.3 田园农事的生活景象 |
3.3.4 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 |
3.3.5 与时俱进的新风新貌 |
3.4 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
3.4.1 艺术类型 |
3.4.2 构图方式 |
3.4.3 造型特征 |
3.4.4 色彩运用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地区农民画艺术特征及文化现象对比分析 |
4.1 重庆綦江农民画现象 |
4.1.1 綦江农民版画的风格类型 |
4.1.2 綦江农民版画的艺术特征 |
4.2 上海金山农民画现象 |
4.2.1 金山农民画的风格类型: |
4.2.2 金山农民画的艺术特征 |
4.3 青海湟中农民画现象 |
4.3.1 湟中农民画的风格类型 |
4.3.2 湟中农民画的艺术特征 |
4.4 河南舞阳农民画现象 |
4.4.1 舞阳农民画的风格类型 |
4.4.2 舞阳农民画地艺术特征 |
4.5 户县农民画与其他地区农民画异同文化现象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户县农民画的保护与传承分析 |
5.1 户县农民画的价值 |
5.1.1 社会价值 |
5.1.2 历史价值 |
5.1.3 艺术价值 |
5.2 户县农民画现阶段面临的挑战 |
5.2.1 作者新老交替,缺乏优秀的后备人才 |
5.2.2 创作风格缺乏个性,表现形式趋同化 |
5.2.3 商品化导致画作缺少艺术特色,复制和盗版问题严重 |
5.2.4 宣传与保护传承工作不到位 |
5.3 户县农民画的保护传承 |
5.3.1 立足民间,画有地方特色的画 |
5.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储备 |
5.3.3 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宣传方式 |
5.3.4 打造品牌路线,严厉打击复制、剽窃等不正当行为 |
5.3.5 推陈出新,进行载体转移,产业链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6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展示空间改造设计 |
6.1 区位分析 |
6.2 现状分析 |
6.3 设计构思与定位 |
6.4 设计方案与分析 |
6.4.1 展示空间营造 |
6.4.2 功能分区 |
6.4.3 动线分析 |
6.5 展示空间布局 |
6.6 展示空间节点分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对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研究 ——基于高校职能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加速器 |
1.1.2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历史沿革 |
1.1.3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高校职能分析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高校职能的现状研究 |
1.3.2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兴起历程研究 |
1.3.3 景德镇制瓷及文化兴起的研究 |
1.3.4 文化交流的影响力的相关研究 |
1.3.5 文献评析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陶瓷文化的定义 |
1.4.2 文化交流的定义 |
1.4.3 高校职能的定义与沿革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2 景德镇陶瓷大学人才培养职能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影响 |
2.1 中国陶业学堂对行帮制陶瓷文化体系的冲击 |
2.2 人才培养的成果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影响 |
2.3 建国时期留学生对中外陶瓷文化的影响 |
2.4 “陶院现象”对中外陶瓷文化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学研究职能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影响 |
3.1 新技术引进促进陶瓷文明的进程 |
3.2 专业研究机构的设立为陶瓷技术的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
3.3 科学成果助推高科技陶瓷文化形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景德镇陶瓷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影响 |
4.1 从国家重要外交用瓷看陶瓷文化交流表现形式的变迁 |
4.2 中国历代的“陶瓷外交” |
4.2.1 民国时期国礼瓷重现古典派陶瓷艺术文化价值 |
4.2.2 建国后国礼瓷的陶瓷艺术文化价值 |
4.2.3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外交陶瓷的文化融合 |
4.3 本章小结 |
5 景德镇陶瓷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影响 |
5.1 现代陶艺的传承和创新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影响 |
5.1.1 三宝国际陶艺村对陶艺创作和陶艺产业分布的影响 |
5.1.2 陶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激发的陶瓷文化产业 |
5.1.3 现代陶艺发展的积极成果 |
5.2 本章小结 |
6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交流合作职能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影响 |
6.1 举办国际会议增进陶瓷大学国际交流合作 |
6.1.1 “共同的旅程—中美陶瓷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 |
6.1.2 2009 年第二届中国三宝国际当代版画艺术作品展 |
6.1.3 中国(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 |
6.2 高端陶瓷艺术展和论坛对景德镇陶瓷大学“走出去”的巨大作用 |
6.2.1 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陶瓷文化分论坛中文化交流的影响 |
6.2.2 “擦亮景德镇陶瓷文化名片”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新契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10)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宜春版画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第2章 宜春版画概述 |
2.1 宜春版画的产生 |
2.1.1 宜春版画产生的背景 |
2.1.2 宜春版画产生的原因 |
2.2 宜春版画的发展历程 |
2.2.1 发展背景 |
2.2.2 发展因素 |
2.2.3 发展方式 |
2.2.4 小结 |
2.3 宜春版画的衰退 |
2.3.1 时代背景概况 |
2.3.2 宜春版画衰退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宜春版画的艺术特色 |
3.1 宜春版画外在表现 |
3.1.1 宜春版画的风格特点 |
3.1.2 题材内容的特色 |
3.1.3 图案色彩的特色 |
3.1.4 材料、工艺特色 |
3.2 宜春版画特色的内在功能 |
3.2.1 使用价值 |
3.2.2 审美价值 |
3.2.3 象征价值 |
3.3 社会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
4.1 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4.2 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 |
4.2.1 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
4.2.2 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
4.2.3 海报设计中的体现 |
4.2.4 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4.3 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
4.3.1 提升生态意识 |
4.3.2 融入以人为本理念 |
4.3.3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宜春版画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
5.1 宜春版画的传承现状 |
5.1.1 宣传力度不足 |
5.1.2 创新意识薄弱 |
5.1.3 后续措施仍需改善 |
5.2 宜春版画的保护举措 |
5.2.1 传承人培养 |
5.2.2 民众参与 |
5.2.3 政府帮扶 |
5.3 宜春版画的发展构想 |
5.3.1 创新产业链 |
5.3.2 建立旅游基地 |
5.3.3 版画艺术的实践性 |
5.3.4 衍生品的开发创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版画之美与时代的挑战——对今后版画艺术发展的片断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D]. 何禹珩.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黑苏两地当代水印木刻版画本体语言中的视觉语言研究[D]. 陈君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锦灰堆表现形式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研究[D]. 谭欣.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费宁格版画艺术中的抽象性[D]. 王帮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我国家庭伦理类公益广告的主题诉求与创意表现研究[D]. 陈淼.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铜版画肌理的艺术语言研究[D]. 乔汉夷.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8]中国户县农民画特异文化现象及其展示设计研究[D]. 叶君毅.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9]对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研究 ——基于高校职能视域[D]. 李玉蔷.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10]宜春版画在当代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D]. 望晶晶. 南昌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