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前进(论文文献综述)
赵洪璋[1](1972)在《坚决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革命选育小麦良种》文中研究说明 我是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解放后二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改造世界观,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和贫下中农、农场工人、革命教师一起,培育了几个小麦良种。我所作的工作,本来是一个农业科学工作者应该尽到的一点责任,而且,比起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大的荣誉,特别是幸福地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多次接见,一九六九年参加国庆观礼,第十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这是对我的最
周晓瑾[2](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印少云[3](2004)在《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研究》文中提出晚清以还,“国民外交”一词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尤其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一词就如同当时流行的“军阀”、“政客”等词一样,为人所熟悉。但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大多数人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都是十分模糊而笼统的。 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及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北洋时期的国民外交运动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首次再现了国民外交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发展变化轨迹,考察了国民外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含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国民、外交、国民外交及国民外交运动进行了概念上的清理,并阐明了四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讨论了北洋政府统治前国民外交运动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运动的影响;第三章重点阐述了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高涨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第四章则对国民外交运动中的商人、以学生为主的知识界、以工人、农民为主的下层民众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第五章着重论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运动历史意义。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是近代中国外交民主化的重要部分,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一个剪影。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但对近代中国,尤其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及国民外交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意义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将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
本报编辑部[4](1977)在《敬爱的伯伯没有离开我们——蒙语专业工农兵学员周秉建在全校纪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大会上的发言》文中指出 敬爱的伯伯!离开伯伯已整整一周年了。但是伯伯那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赤胆忠心,伯伯那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那忠实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形象,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回想起伯伯在我每前进一步的征途中所给予的一次又一次教诲,一
廖迅乔[5](2014)在《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文革前期(1966-1971)的《人民日报》社论为研究对象,以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为基本理论框架,同时借鉴认知语言学的语篇世界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识解活动理论,考察社论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的语言特征及其认知功效,阐释社论如何引导读者建构既定的语篇世界,进而控制读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通过对1966-1971年间122篇《人民日报》社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在词汇层面,文革社论中的高频实词限定了语篇世界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元范畴的构成、性状和相互关系,将语篇世界虚构为两个对立阵营相互斗争的巨大战场,以强化读者的阶级斗争意识。在句法层面,社论一方面通过祈使句的密集使用来建构态度性亚世界,并以之作为语篇世界发展的方向,迫使读者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方式进行政治实践;另一方面又通过大量的引述句来建构认识性亚世界,用于限定和管束语篇世界的构成,迫使读者的视角和领袖的视角保持绝对一致,造就“以领袖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在语篇层面,社论通过“开篇—中段—结论”的结构,传递“虽然形势大好,但是社会危机仍存,因此必须继续革命”的基本逻辑,赋予了语篇世界“发展与危机并存”的矛盾特性,向读者灌输阶级斗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中大量出现的事件结构空间隐喻将空间结构关系投射到语篇世界,限定语篇世界中各个概念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这样一个通过反复强化建立起来的语篇世界及其认知结构驱使读者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划分现实世界,同时强化了读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和权威意识,释放了破坏攻击欲望,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失序。通过对文革前期《人民日报》社论的分析,本研究希望解释文革语篇与文革思维和政治霸权之间的关系,揭示极端政治语篇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和对畸形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反思文革对个人和社会的冲击,倡导用理性和人性的语篇客观反映外部世界,塑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
赵建平[6](1999)在《五四精神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中提出
蔡升[7](1976)在《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前进》文中认为 我是在大庆酥油会战的熔炉中,在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会战十五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大庆油田建设中主要做了些贮运工程的设计研究工作。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使自己彻底改变旧思想,成为工农兵欢迎的知识分子,就一定要努力改造世界观,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解决好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隋伟[8](2011)在《知青媒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的提出,是从政府动员农村中小学生回乡务农开始的,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严重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逐渐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经一度唤起了青年人的激情与梦想,但最终也给他们带来了痛苦和灾难。它解决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但也造成了社会一时的动荡与不安。知青媒体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的,当时主要表现为知青出版物。政府部门编印出版了各类知青刊物,借以宣传上山下乡的政策,这些出版物在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过程中也自发编印了一些刊物,多以文学、艺术类的内容为主。上山下乡运动是知青媒体产生的前提条件,正是有了这个运动,知青出版物才大量出现,并得以发展。到现代,众多知青网站的出现,又丰富了知青媒体的内容和形式。知青媒体从20世纪50年代产生并发展到今天,近60年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知青媒体的演变也折射着中国城乡文化交流的轨迹变化,尤其是在知青媒体的产生——高潮阶段、复兴阶段这两大时期,中国城乡文化交流的轨迹相当明显。时代的转变,社会的转型,促使着中国城乡文化交流的形式发生着质的变化。知青媒体的概念尚未在学界中提出。本文首次对知青媒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将知青媒体的发展历程根据特定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力图发现知青媒体演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城乡文化交流现象。第一阶段是知青媒体的产生至高潮阶段。这一阶段处于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于知青媒体研究来说,该阶段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知青媒体产生的前提条件。此阶段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因为在此阶段,中国城乡文化交流有着一种特殊的内质特征,即是在一种政治胁迫式、强烈政治话语环境中进行的。本文即要从该阶段知青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剖析出中国城乡文化交流的特征。第二阶段是知青媒体的停滞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处于20世纪80年代,即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时期和全国上下对过去历史的反思时期,本文对此阶段的研究主要在探究知青媒体发展停滞的原因以及该阶段知青媒体的现状。第三阶段是知青媒体的复兴阶段。知青媒体在经历了产生、高潮、停滞发展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渐渐复兴。各种现代知青刊物、杂志等纷纷涌现,直到现代,各种知青网站的纷纷建立,更加扩大了知青媒体的内容形式。在该阶段,城乡文化交流已经告别了过去政治意识形态浓厚的年代,由一种政治胁迫式的交流方式转变为政治环境宽松的民间自发式的交流方式,文章重点即是在知青媒体复兴过程中发掘出这一特征。
刘霞[9](2011)在《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1949-1956)》文中指出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普及和宣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回顾这段历史进程,对之进行恰如其分地评价,并总结历史启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着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面临的复杂局势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艰巨任务都为加强理论教育和宣传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大量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知识分子和干部群众理论学习的需求等,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民日报》以党的中心任务为核心,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日报》以社会发展史为重点开展了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刊载《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宣传,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重点进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宣传。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人民日报》则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重点普及和宣传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同时,《人民日报》也开展了对思想文化领域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批判,以通过批判的形式肃清非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建国初期的《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集中体现在:《人民日报》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掌握,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在宣传形式上仍沿用战争年代的单一模式,在学习苏联报刊工作经验中存在教条主义,在开展思想文化批判中存在片面性,等等。考察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历程和特点,可以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即:对马克思主义普及和宣传要坚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综上,本文以相关史料为依据,对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历史进程与特点、作用与局限性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运用宣传媒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宣传当中得到历史启示,从而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历史借鉴。
肖龙[10](2019)在《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者形象是新中国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表征。歌颂和塑造劳动者成为新中国艺术家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以“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年,下同)主题创作中的劳动者为对象,采用形式分析、图像学、叙事学和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研究劳动者绘画创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形式构成手法、主题表达和政治功用等,探讨新中国劳动者、劳动模范塑造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塑造劳动者的社会审美观念;最后从劳动者绘画创作追溯了劳动者主题所产生的历史变化,讨论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本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技术路线为: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提取出关于劳动者主题的绘画,探讨艺术家表现劳动者作品的一般性创作规律及其绘画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内容、所承载的政治意义,探寻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劳动者形象与主题之间的表达关系。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中的劳动者主题绘画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即在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前提下,艺术家依据国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期盼与想象、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限制下所展开的革命性叙事,是为新中国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提供的文化创作工程。因此,它具有区别于新中国其它历史时期的劳动者形象特色的绘画艺术语言。具体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了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劳动者形象建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生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它是新中国在特定政治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形式等都服从和服务于新时代内容的需要,同时还受到了政治权力、生产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阐述了新中国绘画中的劳动者形象、主题与社会、权力、制度等之间的隐喻关系;其次,将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的劳动者相关的构图、形式等要素进行分类,即大致可以分为向心式、丛生式、丰碑式、呼应式和点景式等五种基本的构成类型,描述这五种不同的形式构成手法所分别承担的叙事功能和形象展示;再次,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中的现实生活内容,描述劳动者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形式构成手法在表达主题时的具体运用。新中国美术中的劳动者形象在主题如阶级斗争、保家卫国、工农业生产、民族团结和劳动竞赛等各方面均采取了相适应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劳动者形象在这些主题绘画中的表现;随后,讨论了塑造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问题,分析了主题创作塑造劳动者群体及其代表——劳动模范两个主体的美感修饰与政治功用,展现了新中国艺术家在改造自身思想的同时,也在技法能力、形式表现和主题选择、审美趣味上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的审美意识,传达其绘画主题的创作意图;最后,追溯了劳动者绘画在中西方艺术史中的模式系谱,以及它们在当代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多元表现,分析了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局限性等。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实际是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以劳动者创作为中心,将阶级意识、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观念等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向广大的民众传递,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激起全体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实现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掌控和文艺政策的引领。
二、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前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前进(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国民、外交及国民外交 |
第一节 “国民”的近代含义 |
一、 “国民”一词的近代含义 |
二、 “国民”含义的引申 |
第二节 外交的含义 |
一、 “外交”一词的历史演化 |
二、 “外交”的确切含义 |
第三节 国民外交及国民外交运动 |
一、 1900至1910年代中期的国民外交与国民外交运动 |
二、 1910年中期至1930年代中期的国民外交与国民外交运动 |
三、 1930年代中期至新中国建立前的国民外交与国民外交运动 |
第二章 北洋政府统治前的国民外交运动 |
第一节 国民外交运动兴起的原因 |
一、 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改变 |
二、 日本国民外交运动的影响 |
三、 民族主义潮流的高涨 |
四、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
第二节 北洋政府统治前的国民外交运动的概况及其特点 |
一、 北洋政府统治前的国民外交运动的概况 |
二、 北洋政府统治前的国民外交运动的特点 |
第三节 北洋政府统治前的国民外交运动的影响 |
一、 “结团体”的重要性 |
二、 文明、理性对外态度的继承 |
三、 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运动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的高涨 |
一、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高涨的原因 |
二、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的概况 |
三、 南北对峙时期的国民外交运动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的发展过程 |
一、 对北洋政府认识不断加深的国民外交运动 |
二、 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国民外交运动 |
三、 组织、领导及动员等方面水平不断提升的国民外交运动 |
第三节 外交运动的对内转向--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的主要特色破析 |
一、 政治局内人对机会的需要和制造 |
二、 以国民党为主的反对党的竞争 |
三、 社会边缘群体的催化 |
第四章 国民外交运动中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商人与国民外交运动 |
一、 清末商人与国民外交运动 |
二、 商人的政治行为特征 |
三、 商人对国民外交运动的影响 |
四、 商人在国民外交运动中领导地位的丧失 |
第二节 知识阶层与国民外交运动 |
一、 新式知识分子的政治行为特征 |
二、 知识分子与国民外交运动 |
三、 知识分子对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的影响 |
第三节 下层民众与国民外交运动--以工人、农民为主的讨论 |
一、 下层民众的基本状况 |
二、 下层民众的政治行为特征 |
三、 下层民众与国民外交运动 |
第五章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国民外交运动的启蒙意义--以抵制二十一条的国民外交运动为例 |
一、 集会与政治启蒙 |
二、 传单、报纸与文化启蒙 |
三、 演说与社会教育 |
四、 余论 |
第二节 以抵制外货为中心的国民外交运动 |
一、 抵制外货与国民外交运动 |
二、 抵制外货为中心的国民外交运动与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 |
三、 抵制外货为中心的国民外交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3.1 语料收集 |
1.3.2 语料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革报刊研究 |
2.2 文革大字报研究 |
2.3 文革小说研究 |
2.4 文革样板戏研究 |
2.5 文革政治口号研究 |
2.6 文革政治仪式语篇研究 |
2.7 文革语篇综合研究 |
2.8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理论背景 |
3.1 批评语篇分析 |
3.1.1 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渊源 |
3.1.2 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研究模式 |
3.1.3 批评语篇分析的基本原则 |
3.2 认知语言学 |
3.2.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
3.2.2 语篇世界理论 |
3.2.3 概念隐喻理论 |
3.2.4 识解活动理论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文革社论的词汇特征 |
4.1 高频实词的提取 |
4.2 高频名词 |
4.2.1 政治主体 |
4.2.2 政治观念 |
4.2.3 政治事件 |
4.2.4 时空范畴 |
4.3 高频动词 |
4.3.1 对立性关系 |
4.3.2 统一性关系 |
4.4 高频形容词 |
4.4.1 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
4.4.2 资产阶级的落后性 |
4.4.3 对立性的空间满格 |
4.5 高频副词 |
4.5.1 性质状态 |
4.5.2 逻辑关联 |
4.5.3 评价态度 |
4.5.4 时间量度 |
4.5.5 空间量度 |
4.6 词汇特征与语篇世界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文革社论的句法特征 |
5.1 祈使句 |
5.1.1 祈使句的概貌 |
5.1.2 祈使句的句法特征 |
5.1.3 本节小结 |
5.2 引述句 |
5.2.1 引述句的类别 |
5.2.2 引述句的句法特征 |
5.2.3 本节小结 |
5.3 句法特征与语篇世界 |
5.3.1 祈使句与态度性亚世界 |
5.3.2 引述句与认识性亚世界 |
5.3.3 本节小结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文革社论的篇章特征 |
6.1 开篇:形势大好 |
6.1.1 政治形势 |
6.1.2 文化形势 |
6.1.3 经济形势 |
6.1.4 外交形势 |
6.1.5 本节小结 |
6.2 中段:危机深重 |
6.2.1 政治危机 |
6.2.2 文化危机 |
6.2.3 经济危机 |
6.2.4 外交危机 |
6.2.5 本节小结 |
6.3 结论:继续斗争 |
6.4 篇章特征与语篇世界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文革社论的语篇世界 |
7.1 空间隐喻与语篇世界 |
7.2 位置关系 |
7.2.1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位置关系 |
7.2.2 资产阶级范畴与无产阶级范畴的位置关系 |
7.3 运动方向 |
7.3.1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
7.3.2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
7.4 运动路径 |
7.4.1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
7.4.2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
7.5 力作用关系 |
7.5.1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力作用 |
7.5.2 资产阶级范畴内的作用力 |
7.6 语篇世界与现实世界 |
7.7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创新与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民日报》社论122篇小样本及其类别 |
附录2:高频名词及频率 |
附录3:高频动词及频率 |
(8)知青媒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知青媒体概述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知青媒体的概念界定 |
三、知青媒体的发展历程简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知青媒体的产生——高潮阶段 |
第一节 知青媒体从产生到高潮的历史背景 |
一、上山下乡运动的最初动机 |
二、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 |
第二节 知青媒体的发展状况 |
一、官方出版物 |
二、民间刊物 |
第三节 对该时期知青媒体的解读 |
一、政治话语宣传 |
二、城乡文化交流 |
第三章 知青媒体的停滞阶段 |
第一节 知青媒体停滞的背景 |
一、文化大革命及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 |
二、对历史的反思与总结 |
第二节 知青媒体的状况 |
一、《知青工作文件选编》 |
二、《真实的故事——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人物选集》 |
第四章 知青媒体的复兴阶段 |
第一节 现代知青媒体综述 |
一、现代知青媒体的复兴背景 |
二、知青出版物 |
三、知青网站 |
第二节 对现代知青媒体的内容解读 |
一、对现代知青出版物的内容解读 |
二、对知青网站的内容解读 |
第三节 现代知青媒体的影响研究 |
一、知青文化的承继与传播 |
二、城乡文化交流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背景 |
1.1.1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为马克思主义公开普遍宣传提供了前提… |
1.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复杂局势需要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 |
1.1.3 社会主义改造的艰巨任务需要党报的理论宣传 |
1.2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条件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大量翻译和出版 |
1.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及相关理论着作的出版 |
1.3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条件 |
1.3.1 社会思想观念的复杂及党内理论教育工作的薄弱 |
1.3.2 知识分子、干部和群众对理论教育的响应 |
2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
2.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
2.1.1 以社会发展史为重点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
2.1.2 刊载《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宣传.. |
2.1.3 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重点进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宣传.. |
2.1.4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2.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
2.2.1 对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宣传和推进 |
2.2.2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宣传和推进 |
2.2.3 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宣传和推进 |
2.2.4 对《红楼梦研究》和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批判 |
2.2.5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揭露与批判 |
3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 |
3.1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
3.1.1 以党的中心任务为核心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 |
3.1.2 以理论文章为主要载体满足社会大众的理论需求 |
3.1.3 以批判讨论为特殊形式澄清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
3.2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作用 |
3.2.1 《人民日报》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 |
3.2.2 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掌握 |
3.2.3 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3.3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 |
3.3.1 《人民日报》宣传中仍旧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宣传模式 |
3.3.2 《人民日报》在学习苏联报刊工作经验中存在教条主义 |
3.3.3 《人民日报》在开展思想文化批判中存在片面性 |
3.4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启示 |
3.4.1 在宣传中要做到宣传方向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合 |
3.4.2 在宣传中要做到理论宣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3.4.3 在宣传中要做到宣传内容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范围与创新点 |
二、主要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新中国劳动者主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
1.1 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 |
1.2 表达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
1.3 受艺术生产的体制所限 |
1.4 接受创作方法的指导 |
1.5 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形式应用 |
2.1 向心式:突出主要人物 |
2.2 丛生式:集群力量的存在 |
2.3 丰碑式:理想精神的展示 |
2.4 呼应式:构建内部和谐 |
2.5 点景式:次要信息的传达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现实生活内容 |
3.1 对阶级斗争主题的表达 |
3.2 对保家卫国主题的表达 |
3.3 对生产劳动主题的表达 |
3.4 对民族团结主题的表达 |
3.5 对劳动竞赛主题的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塑造 |
4.1 劳动模范的突出表达 |
4.2 劳动群体的意志塑造 |
4.3 劳动生活的美感修饰 |
4.4 形式美学的政治功用 |
小结 |
第五章 劳动者绘画谱系追溯与当代反思 |
5.1 中外美术史中的劳动者绘画 |
5.2 当代劳动者绘画的多元表现 |
5.3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历史局限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前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坚决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革命选育小麦良种[J]. 赵洪璋. 甘肃农业科技简讯, 1972(04)
-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3]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研究[D]. 印少云. 苏州大学, 2004(01)
- [4]敬爱的伯伯没有离开我们——蒙语专业工农兵学员周秉建在全校纪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大会上的发言[J]. 本报编辑部.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01)
- [5]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D]. 廖迅乔.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6]五四精神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 赵建平.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2)
- [7]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前进[J]. 蔡升. 炼油设计, 1976(01)
- [8]知青媒体研究[D]. 隋伟. 山东大学, 2011(04)
- [9]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1949-1956)[D]. 刘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10]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D]. 肖龙. 上海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