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脉抗衰注射液对实验性冠状动脉痉挛家兔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兆博[1](2021)在《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miRNA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筛选动脉粥样硬化(AS)差异表达的miRNA,研究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差异miRNA的调节作用;2.探索“温阳益心法”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通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探讨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机制,为温阳益心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支撑。方法:1.模型建立:将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维生素D3腹腔注射、猪油、高脂喂养的方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空白组予普食喂养及纯水灌胃。9周时进行模型评价,10周时取造模组体重前1/2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温心方低剂量组、温心方中剂量组、温心方高剂量组、西药组),分别予纯水、温心方(低、中、高)、西药(阿司匹林联合立普妥)灌胃,空白组则继续予纯水灌胃。干预给药6周后麻醉全部小鼠进行眼球取血并剥离主动脉,检测血脂水平,对主动脉瓣处进行切片及HE染色;2.miRNA基因测序及表达量验证:通过基因芯片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及药物有效调控的miRNA、mRNA,运用QT-PCR技术对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进行验证,将miRNA录入Targetscan及Miranda基因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通过KEGG富集分析预测“温阳益心法”治疗AS作用通路,根据Log Q对通路的重要性进行排序;3.网络药理学分析:检索TCMSP数据库检索各中药化合物(OB≥30%、DL≥0.18),并将化合物的靶蛋白信息导入Uniprot网站进行基因名转换。将整合的数据导入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可视化网络图。登录Dis Ge NET、Genecard、Drug Bank、OMIM、GAD、TTD数据库对动脉硬化靶点进行检索,并将疾病与药物的交集靶点录入String网站及Cytoscape 3.5.1构建PPI网络,将靶点基因导入Metascape网站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并对通路进行预测;4.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对关键通路PI3K-AKT上的蛋白(IGF1R、ERK2、PIK3CA、PRKCA、VEGFA)进行验证。结果:1.空白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血管光滑无病变形成。模型组动脉褶皱硬化明显,并有散在斑块形成,HE染色显示AS病变明显,温心方低剂量组改善并不明显,其他组别病变程度均有较明显的减轻。各组血脂差异并不显着(P>0.05)。2.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共筛选出30个“病变”miRNA基因,而“温阳益心法”有效调控了其中18个,3个基因(miR-6984-5p、miR-497-5p、miR-187-3p)通过QT-PCR证实与测序结果一致;3.网络药理学研究共筛选出疾病靶点基因3127个,温心方作用靶点196个,药物与疾病重叠靶点123个。β-谷甾醇、豆甾醇、小檗碱、槲皮素是温心方中度值排名最高的几种化合物。其可能通过PI3K-Akt、NF-κB、HIF-1等通路进行调控,而PI3K-Akt可能是温阳益心法(温心方)治疗AS的核心通路;4.Western Blot实验显示温心方对PI3K-Akt通路上IGF1R、ERK2、PIK3CA、PRKCA蛋白的表达起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其中对IGF1R、PRKCA蛋白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益心法可有效改善AS小鼠动脉病变状况;2、温阳益心法能够改善部分AS“病变”miRNA的表达;3、温心方中β-谷甾醇、豆甾醇、小檗碱等化合物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并可通过多条通路对AS起到治疗作用,而PI3K-AKT可能是关键通路;4、温阳益心法能够调节PI3K-AKT通路上IGF1R、PRKCA等多个蛋白的表达。
朱昊如[2](2020)在《基于衰老分子机制探讨脾虚证-补中益气汤相关的生物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方证相关”理论剖析复杂方证关系是目前方剂学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网络药理学为研究方证关系的现代内涵提供了新方法。中医学认为衰老与脾虚证关系密切,但目前脾虚与衰老关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几未有见,脾虚-衰老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方证相关理论,以补中益气汤与脾气虚证高度关联为逻辑依据,从衰老相立论,利用现代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查补中益气汤分子药理网络;进一步根据该方的作用预测,在整体-系统-分子水平上,动态观察脾虚证模型演变过程中衰老相关病理生理及生物分子变化,以及补中益气汤的相关效用机制。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主要涉及近年“方证相关”的研究进展、脾虚证-衰老相关研究进展及补中益气汤现代研究进展三方面内容;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脾虚证分子内涵与补中益气汤作用相关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脾虚证演变与衰老相关的探讨、以及从衰老探察脾虚证现代内涵及补中益气汤效用机制三部分。研究一脾虚证分子内涵与补中益气汤作用相关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利用TCMSP平台,分别检索补中益气汤组方药味(黄芪、白术、升麻、陈皮、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生姜、大枣)活性成分及其关联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建立靶点PPI网络并导入cytoscape,利用MCODE插件对PPI网络进行聚类来提取核心靶点簇后,使用ClueGO插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提取主要病/生理功能及生物分子信号通路。结果:①筛选得到补中益气汤活性成分143种,关联靶点162个,其中155个靶点之间存在PPI关系,聚类得到核心簇9个。②富集得到GO条目13组,包括NO生物合成、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富集得到KEGG条目12组,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等。结论:脾虚证-补中益气汤的关联机制内涵可能涉及由AGE-RAGE通路、IL-17通路及松弛素通路主导的,通过介导核转录因子NF-kB来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分泌的炎性调节过程。研究二脾虚证演变与衰老相关的探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各18只。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采用“游泳力竭+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模型。各组大鼠:①隔日观察外观行为评分,每日称量摄食量,每周末观测体质量及粪便含水率。②于实验第2-4周末进行强迫负重游泳实验,测定负重游泳时长;实验第3、4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实验的游泳速度、潜伏期、平台穿梭次数、目标象限路程比及探索路线。③于实验第14、21、28d灌服D-木糖溶液后收集尿液,ELISA法测定尿D-木糖含量,计算D-木糖排泄率。于实验第15、22、29d随机分三批麻醉处杀:取脾脏、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血清,利用ELISA法测定GAS、MTL、AGEs、BDNF、VIP、IL-1β、IL-6、TNF-α水平,利用生化法测定CRP水平;取海马,利用ELISA法测定AGEs、Aβ1-40、Aβ1-42、glu、GABA、IL-1β、IL-6、TNF-α 水平。结果:较之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①a.实验第2-4周皮肤毛发、行为状态、活跃程度、睡眠状态积分显着升高(P<0.01);第1-4周体质量、摄食量显着降低(P<0.01);第3、4周粪便含水率升高(P<0.05)。b.实验第4周负重游泳时间显着降低(P<0.01)。c.实验第4周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显着降低(P<0.01);第2-4周尿D-木糖排泄率显着降低(P<0.01),血清VIP水平降低;第3、4周血清GAS水平降低;第4周血清MTL水平降低(P<0.05或0.01)。②a.实验第3、4周空间探索潜伏期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路程比降低(P<0.05),探索路线呈随机策略。b.实验第2-4周海马GABA水平降低;第3、4周海马IL-1β水平显着升高;第4周海马Aβ140、血清BDNF水平降低(P<0.05 或 0.01),海马 AGEs、Aβ1-42/Aβ1-40、glu、IL-6、TNF-α 水平升高(P<0.05或0.01)。c.实验第2周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P<0.05或0.01);第4周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着降低(P<0.01)。结论:脾虚大鼠模型演化过程逐渐出现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脑衰老表现,其分子特征体现为海马毒性蛋白累积、炎性水平升高与递质稳态兴奋性失衡。研究三从衰老探察脾虚证现代内涵及补中益气汤效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与高剂量给药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及各给药组按研究二方法持续造模4周,低、高剂量给药组自第15d至第28d起分别按5.85g/kg/d、17.55g/kg/d灌服补中益气汤水煎液。各组大鼠:①按研究二时间及方法观测外观行为评分、摄食量、体质量及粪便含水率。②按研究二方法,于实验第4周末进行强迫负重游泳实验;第4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③实验第28d按研究二方法测定尿D-木糖排泄率。于实验第29d麻醉处杀后:取脾脏、胸腺计算脏器指数;取血清,ELISA法测定GAS、MTL、BDNF、VIP、IL-1β、IL-6、TNF-α 水平;取海马,ELISA 法测定 AGEs、Aβ1-40、Aβ1-42、glu、GABA、IL-1β、IL-6、TNF-α、TGF-β1 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 p65NF-kB,Western-blot 测定 p65NF-kB、p-p65NF-kB、RAGE、Iba-1,免疫荧光双标法测定NeuN+cleavedcaspase-3、Iba-1+TNF-α、Iba-1+TGF-β1共表达;取下丘脑,免疫组化法测定p65 NF-kB,Western-blot测定p65 NF-kB、p-p65 NF-kB、Iba-1。结果:①较之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a.皮肤毛发、行为状态、活跃程度、睡眠状态积分升高(P<0.05或0.01),体质量、摄食量显着降低(P<0.01);粪便含水率升高(P<0.05)。b.负重游泳时间显着降低(P<0.01);尿D-木糖排泄率,血清GAS、MTL水平显着降低(P<0.01);血清VIP水平显着升高(P<0.01)。c.空间探索潜伏期显着增加(P<0.01),穿梭平台次数与目标象限路程比均降低(P<0.05),空间探索路线呈随机式策略。d.血清BDNF水平降低(P<0.05);海马AGEs、Aβ1-42、Aβ1-42/Aβ1-40、RAGE、glu、Iba-1、IL-1β、IL-6、TNF-α 水平上升(P<0.05 或 0.01);p65NF-kB 表达量及活化程度上升(P<0.05或0.01),GABA、TGF-β1水平降低(P<0.05或0.01),NeuN 与 cleaved caspase3、Iba-1 与 TNF-α 共表达数增加(P<0.05 或 0.01)。e.下丘脑Iba-1表达量、p65NF-kB表达量及其活化程度显着上升(P<0.01),GnRH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f.脾脏及胸腺指数显着降低(P<0.01),血清IL-1β、TNF-α及TGF-β1水平显着降低(P<0.01)。②较之于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a.一般表征行为积分、体质量、摄食量、粪便含水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0.01)。b.负重游泳时间显着增加(P<0.01);尿D-木糖排泄率,血清GAS、MTL水平均升高(P<0.05或0.01);血清VIP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c.空间探索潜伏期显着缩短(P<0.01),空间探索路线呈趋向式策略;高剂量组大鼠穿梭平台次数增加(P<0.05)。d.血清BDNF水平升高(P<0.05);海马NeuN与cleaved caspase3、Iba-1与TNF-α共表达数均降低(P<0.05),Iba-1与TGF-β1共表达数均增加(P<0.05或0.01);p65NF-kB表达量及活化程度均下调(P<0.05 或 0.01);AGEs、Aβ1-42、RAGE、glu、Iba-1、IL-1β 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其中低剂量组大鼠海马IL-6与TNF-α水平显着降低(P<0.01);TGF-β1水平显着升高(P<0.01)。e.下丘脑Iba-1表达量、p65NF-kB表达量及其活化程度降低(P<0.05或0.01),GnRH表达量均升高(P<0.05)。f.高剂量组大鼠胸腺指数、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5或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均升高(P<0.05 或 0.01),IL-6 水平显着降低(P<0.01)。结论:脾虚大鼠同时存在海马炎性衰老与外循环免疫衰老,AGEs/RAGE/NF-kB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M1型激活与神经元凋亡可能是脾虚大鼠出现脑衰老表现的潜在机制。补中益气汤具有良好的健脾抗衰效用,其机制可能涉及抑制海马AGEs/RAGE/NF-k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及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来保护神经元。本研究将方证相关理论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手段相结合,以衰老为切入点,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层面系统探察了补中益气汤-脾虚证关联的机制,为探索中医方-证关联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新思路。
穆怀玉[3](2020)在《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的“益肾健脾”法对冠心病免疫损伤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张军平教授“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的“益肾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起效机制。并通过益肾健脾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Apo E-/-小鼠,观察益肾健脾方对Apo E-/-小鼠AS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免疫炎症角度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阐明“益肾健脾”法改善AS的作用机制,以期对临床起指导作用。方法临床研究共纳入90例稳定型心绞痛属脾肾亏虚证患者,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益肾健脾方,观察0周、4周时间点,记录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并取治疗组静脉血备用。从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和心绞痛相关生活质量疗效三方面评价“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的“益肾健脾”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从免疫炎症角度探讨其可能的起效机制。实验研究选取C57BL/6J野生型小鼠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Apo E-/-小鼠(C57BL/6J背景)32只,分为模型组、补肾抗衰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建立AS模型,于12周末取材,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血脂相关生化指标TC、TG、HDL-C、LDL-C和炎症指标M-CSF、IFN-γ水平,选取小鼠新鲜骨髓、外周血、脾脏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主动脉Fox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基线资料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0、4周在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及心绞痛相关生活质量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总症积分、中医主症积分、中医次症积分、心绞痛积分及西雅图量表中躯体活动受限积分、心绞痛稳定程度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积分、治疗满意度积分和疾病认知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中医总症积分、中医主症积分和心绞痛积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益肾健脾方降低4周时血清IFN-γ、MCP-1和M-CSF水平,与0周时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 ST2值4周时略有下降,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4实验动物给药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和LDL-C水平均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1);补肾抗衰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HDL-C数值明显高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组LDL-C数值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CSF、IFN-γ水平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抗衰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骨髓、外周血、脾脏中Ly6Chigh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显着升高(P<0.01);在骨髓和脾脏中,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抗衰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Ly6Chigh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显着降低(P<0.01);在外周血中,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抗衰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Ly6Chigh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有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骨髓、外周血、脾脏中Ly6Clow单核细胞百分比均降低(P<0.05,P<0.01);在骨髓中,补肾抗衰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Ly6Clow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有升高趋势;在外周血中,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抗衰片组Ly6Clow单核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阿托伐他汀组Ly6Clow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在脾脏中,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抗衰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Ly6Clow单核细胞百分比均升高(P<0.05,P<0.01)。6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脾脏中巨噬细胞百分比显着升高(P<0.01),在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在骨髓、外周血和脾脏中,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抗衰片组巨噬细胞百分比均有降低趋势;在外周血中,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巨噬细胞百分比有降低趋势;在脾脏中,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7对照组可见主动脉Foxp1蛋白表达呈散在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oxp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补肾抗衰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与模型组比较,Foxp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结论1“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的“益肾健脾”法可以明显缓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以及心绞痛症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的“益肾健脾”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够降低血清IFN-γ、MCP-1和M-CSF水平,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损伤起效。3益肾健脾方可以降低骨髓、脾脏Ly6Chigh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脾脏Ly6Clow单核细胞百分比,影响巨噬细胞百分比,改善单核-巨噬细胞分化。4益肾健脾方可以有效促进主动脉Foxp1蛋白表达,提示可能通过Foxp1调节免疫炎症,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徐舒欣[4](2020)在《养阴定悸汤对心阴虚型室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电生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室性心律失常心阴虚证大鼠模型,并通过观察养阴定悸汤对室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心电图及左心房、左心室电信号的作用,以证实养阴定悸汤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第一部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养阴定悸汤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根据病证结合的思路进行造模,除空白组外,每组大鼠均通过4周束缚法结合水站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心阴亏虚证候模型,并从一般情况观察、行为学评价及生命体征检测三方面评价该模型。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记录造模前后大鼠日饮食饮水量及体重变化。造模前、造模后采用开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造模前、造模后检测大鼠收缩压、心率、呼吸、肛温水平。造模成功后,各组均给予灌胃,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养阴定悸颗粒0.41g/kg、0.81g/kg、1.62g/kg,阳性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5.2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给药,灌胃量均按体重计算,每日一次。给药2周后,通过生物机能实验系统BL-420F监Ⅱ导联心电图曲线观察并且记录心电图的变化,然后通过尾静脉注射氯化钙,建立室性心律失常心阴虚证候模型,并对比注射前后大鼠心电图曲线变化情况。第二部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及给药观察组。将待测养阴定悸颗粒直接溶解于KH液中,配制成2%、0.2%的工作液,然后将工作液推人心脏,进行Langendorff灌流,采用128通道矩阵式电标测系统对左心房、左心室进行记录,观察不同浓度的养阴定悸汤对大鼠离体心脏电生理的影响。[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日平均饮食量与体重均降低,第4周变化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1);日平均饮水量升高,第4周变化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1)。2.行为学评价: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的大鼠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及5min内活动时间变化均未有统计学意义。但可观察到动物精神亢奋烦躁,部分大鼠周边活动路径与总路径之比增加,活动路径主要在周边区域,在中央区域活动较少,提示部分模型组大鼠可见焦虑状况。3.生命体征检测: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收缩压、心率、呼吸、肛温均较高(P<0.01)。4.Ⅱ导联心电图:各组在室早(VP)、室速(VT)及室颤(VF)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养阴定悸汤中、高剂量组大鼠出现室性早搏均呈延迟趋势,其中养阴定悸汤中剂量组大鼠VP出现时间35.7±10.4(s)延迟(P<0.05);养阴定悸汤高剂量组大鼠VP出现时间37.5±5.6(s)延迟(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的心脏停搏时间均出现延迟(P<0.01)。5.电信号检测:养阴定悸汤0.2%、2%浓度给药均可以减缓大鼠的心率,从302.33±19.98 BPM 分别下降至 282.50±27.46 BPM、228.00±13.87 BPM。同时,2%浓度的养阴定悸汤对心房、心室的传导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心房、心室传导速度分别降低为对照组的46.09±2.51%和57.90±12.07%。2%浓度的养阴定悸汤可以轻微增加房室延搁时间。[结论]1.本研究通过束缚法结合水站台睡眠剥夺法复制阴虚模型,再采用尾静脉注射氯化钙可成功构建心阴亏虚室性心律失常模型。2.养阴定悸汤有抗氯化钙致室性心律失常作用,中高剂量呈现明显的延迟室早发生的作用,中药各剂量组均可延迟心脏停搏出现时间。3.养阴定悸汤0.2%、2%浓度给药均可以减缓大鼠的心率,2%浓度的给药对心房、心室的传导均有很强的作用,2%浓度的给药可以轻微增加房室延搁时间。
刘岩松[5](2020)在《基于SIRT1信号通路探讨舒心生脉丹对MI/RI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院内制剂舒心生脉丹,是三十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得出的经验方,在治疗冠心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课题通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分析方法,探索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探讨其与细胞凋亡相关性,运用实验数据评价舒心生脉丹的疗效,为舒心生脉丹新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为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药物应用以及疾病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1.将70只健康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空白组、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模型组、舒心生脉丹低剂量组、舒心生脉丹中剂量组、舒心生脉丹高剂量组。2.中药预处理:适应性饲养5天后,分组给药。给药剂量:根据动物与人之间药物等效剂量换算系数表计算,舒心生脉丹中剂量组为健康成年人1日用量,舒心生脉丹高剂量组与舒心生脉丹低剂量组分别为2倍剂量与0.5倍剂量,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按照健康成年人1日用量给药。预给药7天,每日给药1次,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7天后禁食进行造模,空白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只进行穿线,不予结扎。其余各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取心脏组织。3.监测并记录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分析舒心生脉丹对MI/RI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4.通过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MI/RI大鼠心肌组织及超微结构,分析舒心生脉丹对MI/RI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及超微结构的干预效果。5.分别采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法、IHC法检测中药舒心生脉丹对SIRT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IRT1、p53、ac-p53、Bax、Bcl-2、Capase-3、Capase-9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影响。分析舒心生脉丹对MI/RI大鼠心肌组织SIRT1/p53信号通路上相关因子的调控。结果:1.心电图:各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心电图均有明显ST段改变,肢体导联出现ST段抬高,并有出现T波倒置改变;再灌注30min后各组大鼠心电图提示ST段不同程度回落改变,提示MI/RI大鼠造模成功。2.血流动力学:与模型组相比,舒心生脉丹各剂量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舒心生脉丹组改善更为明显。3.HE染色:MI/RI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欠完整,形态排列紊乱,细胞间质水肿明显,细胞核出现固缩。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舒心生脉丹各治疗组结构相对完整,形态排列较规则,层次较清晰,细胞间质水肿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细胞核固缩减少。其中舒心生脉丹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4.电镜观察:模型组肌纤维排列不整齐,线粒体肿胀,排列呈不规则形态,部分线粒体嵴不完整,出现空泡。中药舒心生脉丹各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药组线粒体可见轻度肿胀变形,多数结构完整,肌纤维排列大致整齐,程度较模型组减轻。5.qRT-PCR法检测MI/RI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Bcl-2、Bax、Caspase-9的基因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舒心生脉丹能上调SIRT1、Bcl-2的基因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Bax、Caspase-9基因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MI/RI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Caspase-9、p53、ac-p53的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舒心生脉丹能够上调MI/R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中SIRT1的蛋白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Caspase-9、p53、ac-p53的蛋白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检测提示舒心生脉丹能够上调SIRT1的蛋白表达,降低p53、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结论:1.舒心生脉丹对能改善大鼠MI/RI后的心功能和心肌超微结构,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舒心生脉丹能调控MI/R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中SIRT1、p53、ac-p53、Bax、Bcl-2、Capase-3、Capase-9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其保护作用与细胞凋亡机制相关。
杨雅倩[6](2020)在《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的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治疗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前期临床研究明确了“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故基于前期研究基础,选取处于冠状动脉重度狭窄阶段的患者,进一步探究“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的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治疗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炎性角度对其起效机制进行探讨,以期明确中药疗效,丰富“血-脉-心-神”一体观的科学内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冠脉重度狭窄患者,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PCI术,治疗组叠加荣心保脉和(或)活血调神中药。以0、4周为观察时点,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取血清备用,从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治疗组延长观察时间至8周,增加生活质量评价,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多时段的疗效观察,并从炎性角度探讨其可能的起效机制。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方法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比较2.1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2两组的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症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胸闷、心悸、胸痛积分较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延长观察时间后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3.1心绞痛积分:0-4周明显下降,4-8周缓慢下降;0周与4周、8周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症积分0-4周段明显下降,4-8周段下降减缓,0周、4周、8周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西雅图量表:0-4周、4-8周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0-4周上升趋势明显(P<0.05),在4-8周仍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 SF-36量表:生理健康积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积分(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积分均呈上升趋势,0周与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周与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变化4周与8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项4周与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健康积分(一般健康状况)0、4、8周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的血清学指标比较4.1 hs-CRP:两组治疗后的hs-CRP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 IL-6:两组治疗4周后的IL-6水平降低,降低幅度不明显(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 MCP-1:两组治疗后的MCP-1值较治疗前轻微升高(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 MMP-9:组内比较,治疗组的MMP-9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MMP-9水平逐渐上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05),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5.1 hs-CRP:0、4、8周呈逐渐下降趋势,8周与0周、8周与4周比较时,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2 IL-6:0-4周时段缓慢下降,4-8周时段明显上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 MCP-1:0-4周时段逐渐升高、4-8周时段逐渐下降,两两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 MMP-9:0-4周时段呈显着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时段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血-脉-心-神”一体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指导意义,在此理论指导下的荣心保脉、活血调神中药方案在改善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总症积分方面,与支架组治疗效果相当,具有可行性。2.延长观察时程,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趋于稳定,对于心绞痛相关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健康变化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干预治疗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起效机制与炎症有关,可能通过下调血清MMP-9水平,起到抑制炎症、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邓婷[7](2020)在《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SAP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S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云南省中医医院确诊为老年冠心病SAP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方。将所有收集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前与观察1个月后的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心绞痛程度、心电图改善情况、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及中医症状疗效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疾病的构成上无统计学意义。1.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50%(P<0.05);治疗组在单项症状胸痛、胸闷、心悸、神疲乏力、手足麻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不寐、形寒喜暖无统计学差异(P>0.05)。2.心电图改善情况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56.7%,两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3.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治疗组观察期间硝酸甘油停减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5)。4.心绞痛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6.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5.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方面:治疗前后TC、TG、HDL、LDL、AI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方面:单纯使用西药和中西药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OB,肝功,肾功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有效、安全的。同时在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减轻心绞痛程度、改善心电图情况、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等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张岩[8](2020)在《失笑散对二氯化钴诱导的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失笑散对二氯化钴诱导的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为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培养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成功后进行细胞传代,将细胞冻存后置于-80℃冰箱备用,选取3-6代细胞进行实验。2.根据文献总结设计不同浓度二氯化钴进行细胞造模实验,并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以此选取合适的造模浓度及造模时间。3.将实验分为空白组和失笑散不同剂量组,细胞种板后分组给药培养细胞,使用细胞检测试剂盒-8(CCK-8)法测各组OD值,探究失笑散对正常HUVECs的毒性作用。4.将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失笑散不同剂量组,细胞种板后首先造模24h,再分组给药培养细胞,使用CCK-8法测各组OD值,检测失笑散对二氯化钴(CoCl2)诱导的缺氧HUVECs的增殖作用,探究其药效活性。5.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缺氧HUVECs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化酶-2(COX-2)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其发挥活性的作用机制。结果:1.当以200μM为CoCl2造模浓度,造模时间为24小时,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为25%左右,在此条件下细胞损伤适中,因而选取200μM、24h为二氯化钴造模HUVECs的浓度和时间。2.CCK-8实验显示失笑散不同剂量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失笑散对正常HUVECs无毒性作用。3.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失笑散不同剂量组增殖率较模型组均升高(P<0.05),其中失笑散高剂量组增殖率较模型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失笑散对缺氧HUVECs有增殖作用。4.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HIF-1α及COX-2表达明显升高(P<0.05),eNOS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细胞中HIF-1α表达随着失笑散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P<0.05),而失笑散中高剂量组降低了缺氧HUVECs中COX-2的表达(P<0.05),增加了 eNOS在缺氧细胞中的表达(P<0.05)。结论:失笑散发挥化瘀止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促进eNOS表达有关。
刘智美,达婷,郭亚楠,邴雅珺,谷慧萱[9](2019)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血瘀证贯穿冠心病发展的始终,为最主要的证候要素。临床应用时将辨证论治与冠心病患者的整体情况相结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合理运用活血化瘀中药,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从瘀论治冠心病,阐述了血瘀证与冠心病的关系,总结了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机理,概括了应用单味中药、中药汤剂、中成药、注射制剂及针灸治疗冠心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刘青[10](2019)在《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一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目的:脑梗死急性期,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是脑损伤的重要机理。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相应中医证候积分的关系、风痰阻络型中医证积分与脑循环障碍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风痰证相关的炎症及脑微循环障碍的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200例。1、分别统计其中医证候,其中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每一证候的积分≥7分,此证候诊断成立。2、根据中医辨证取得的中医证候积分,纳入同一受试者中中风证和痰证证候积分增均≥7分者,其风痰阻络证证候诊断成立。根据风痰阻证候积分,将风痰阻络证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14-28分为轻度,29-44分为中度,45分以上为重度。3、分析受试者的风痰阻络证候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相关性。4、采集符合风痰阻络型急性中风病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5、进行风痰阻络证积分与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00例急性中风病患者各中医证候发生频数由高到时低依次是:血瘀证143次(71.5%),风证 124 次(62%),痰证 101 次(50.5%),气虚证 65 次(32.5%),火热证49次(24.5%),阴虚阳亢证42次(21%)。2.轻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24.15±3.70分;中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36.22±4.11分;重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49.57±4.12分。证候积分随着风痰阻络程度的加深而增加。3.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呈相正关(P<0.05),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 0.989。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候严重程度与6-K-PGF1α、TNF-α在在多重线性相关性,其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065、0.719,常数项为0.861。结论:1.风痰阻络证及血瘀证是急性中风病最常见的证型。2.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反映急性中风病脑损伤严重程度。3.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6-K-PGF1α、TNF-α存在多重线性相关性,与TNF-α含量呈正比,与6-K-PGF1α含量呈反比。即6-K-PGF1α含量越低、TNF-α含量越高,风痰阻络证候越严重。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呈正相关。研究二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人进行分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合用注射用血栓通。第二组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在入组第一天治疗前及第十四天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按Barthel指数评分);采集静脉血检测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含量。统计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 评分及 TXB2、6-K-PGF1α、TNF-α、IL-6、MMP-9含量并进行每组内治疗前后对照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间对照,研究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1.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中医风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风证积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前中医痰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痰证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6.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89%。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371.000,P=0.001<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17.261,P=0.001<0.05)。7.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22.2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238.500,P=0.000<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27.340,P=0.000<0.05)。8.两组治疗前血清TXB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XB2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9.两组治疗前血清6-K-PGF1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6-K-PGF1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0.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1.两组治疗前血清IL-6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IL-6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2.两组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MMP-9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化痰通络汤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风痰阻络证候积分、减轻脑损伤。2.化痰通络汤通过提高6-K-PGF1α浓度,降低TXB2、TNF-α、IL-6、MMP9浓度,减轻脑微循环障碍、改善脑灌注、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脑损伤,保护脑组织。
二、复脉抗衰注射液对实验性冠状动脉痉挛家兔心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脉抗衰注射液对实验性冠状动脉痉挛家兔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miRNA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1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综述一miRNA与动脉粥样硬化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冠心病诊疗与温阳益心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miRNA基因测序及表达量验证 |
一、材料与方法 |
1.模型建立与取材 |
2.基因芯片测序与PCR定量验证 |
二、实验结果 |
1.一般情况 |
2.血脂情况 |
3.HE染色 |
4.miRNA及mRNA高通量测序及富集分析 |
5.核心miRNA的QT-PCR验证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温阳益心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一、实验方法 |
1.方药成分化合物与网络构建 |
2.疾病靶点网络构建 |
3.韦恩图与蛋白互作网络(PPI)构建 |
4.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温心方有效成分筛选 |
2.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构建 |
3.药物与疾病的靶点韦恩图 |
4.药物与疾病PPI网络构建 |
5.GO及KEGG富集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部分 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验证 |
一、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模型与取材 |
2.蛋白印记实验(Western Blot) |
二、实验结果 |
三、小结 |
讨论 |
1.温心方中关键化合物的作用机制 |
2.作用靶点与通路 |
3.PI3K-AKT通路中靶蛋白研究 |
4.PI3K-Akt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
5.温阳益心法对PI3K-AKT通路的调控作用 |
6.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基于衰老分子机制探讨脾虚证-补中益气汤相关的生物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方证相关”研究进展 |
前言 |
1 方证相关的文献研究与数据挖掘 |
2 方证相关的临床应用 |
3 方证相关的实验探索 |
4 方证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脾虚证与衰老相关的研究进展 |
1 脾虚与衰老关系的中医学认识 |
2 脾虚与衰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脾虚与衰老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补中益气汤现代研究进展 |
1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
2 补中益气汤药理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脾虚证分子内涵与补中益气汤作用相关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数据库及软件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脾虚证演变与衰老相关的探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从衰老探察脾虚证现代内涵及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立论背景及研究思路 |
2 脾虚模型大鼠的衰老样变及其生物学表征 |
3 脾虚证脑衰老样变的炎性损伤机制 |
4 补中益气汤的抗衰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5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的“益肾健脾”法对冠心病免疫损伤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理论部分 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探讨“益肾健脾”法干预冠心病 |
1 “血-脉-心-神”一体观的理论基础 |
2 “血-脉-心-神”一体观贯穿冠心病始终 |
3 “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的“益肾健脾”法 |
4 验案举隅 |
临床部分 “益肾健脾”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实验部分 |
实验一 益肾健脾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益肾健脾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单核-巨噬细胞免疫代谢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养阴定悸汤对心阴虚型室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电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2 中医药常用治法方药的研究现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
1 西医病理模型 |
2 中医病因模型 |
3 病证结合模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心阴亏虚型室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的构建及养阴定悸汤对其心电图的影响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第二部分 养阴定悸汤对大鼠离体心脏的电生理作用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全文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SIRT1信号通路探讨舒心生脉丹对MI/RI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西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西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
1.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及常见损伤 |
1.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 |
1.3 西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
2 中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
2.1 病名源流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二SIRT1 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MI/RI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心功能指标测定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 |
1.3 实验主要试剂、器械、仪器与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MI/RI大鼠模型建立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MI/RI大鼠心电图改变 |
3.2 MI/RI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舒心生脉丹对MI/RI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实验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石蜡病理切片的制备 |
2.2 HE染色法 |
2.3 透射电镜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HE染色实验结果 |
3.2 透射电镜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舒心生脉丹对MI/RI模型大鼠心肌组织SIRT1 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q RT-PCR检测法 |
2.2 Western blot检测法 |
2.3 IHC检测法 |
3 实验结果 |
3.1 q RT-PCR实验结果 |
3.2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
3.3 IHC 化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讨论 |
1 舒心生脉丹的创立和意义 |
2 MI/RI模型建立的关键问题 |
3 实验指标分析 |
3.1 舒心生脉丹对心电图影响 |
3.2 舒心生脉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3.3 舒心生脉丹对心肌组织形态学影响 |
3.4 对SIRT1 信号通路的影响 |
4.实验总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的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治疗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辨治策略 |
1 “血-脉-心-神”一体观的科学内涵 |
2 “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病机认识 |
3 从“血-脉-心-神”一体观探讨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治疗策略 |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干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疗效观察和机制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情况描述 |
3.2 两组患者0、4周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3.3 治疗组0、4、8周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评价 |
3.4 两组终点事件评价 |
3.5 小结一 |
3.6 两组0、4周的血清学指标比较 |
3.7 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干预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
3.8 小结二 |
讨论 |
1 “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干预冠脉重度狭窄的合理性 |
2 “血-脉-心-神”一体观干预冠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
3 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指导治疗冠脉重度狭窄的起效机制探讨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中医药干预治疗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炎症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SAP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项目 |
5 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方法 |
观察结果与分析 |
1 试验病例完成情况 |
2 患者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
3 疗效分析 |
4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失笑散对二氯化钴诱导的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 |
1.2 治疗 |
2.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2.1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2.4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配制 |
2.2 细胞培养 |
2.3 CoCl2诱导HUVECs缺氧模型的建立 |
2.4 CCK-8法测失笑散对正常HUVECs的毒性作用 |
2.5 CCK-8法测失笑散对缺氧HUVEC的增殖作用 |
2.6 WesternBlot测HIF-1α、COX-2、eNOS等相关蛋白在缺氧HUVEC中的表达 |
2.7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CoCl2诱导HUVECs缺氧模型的建立 |
3.2 失笑散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 |
3.3 失笑散对缺氧细胞的增殖作用 |
3.4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失笑散组方分析 |
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展望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瘀血证与冠心病的关系 |
2 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机理 |
2.1 调节脂质代谢异常 |
2.2 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 |
2.3 对氧化应激改变的影响 |
2.4 改善血液流变学 |
3 相关的临床研究 |
3.1 单味中药 |
3.1.1 丹参 |
3.1.2 川芎 |
3.1.3 三七 |
3.1.4 红花 |
3.2 中药汤剂 |
3.3 中成药 |
3.4 中药注射制剂 |
3.5 针灸治疗 |
4 小结 |
(10)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
一、中医学经典医籍中对中风病病名的论述 |
二、中医学界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 |
三、中医学对中风病的治则治法研究 |
四、化痰通络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西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
一、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的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
三、脑梗死发病机制 |
四、脑梗死的诊断 |
五、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治疗研究现状 |
六、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治疗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 |
第一节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复脉抗衰注射液对实验性冠状动脉痉挛家兔心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miRNA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兆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衰老分子机制探讨脾虚证-补中益气汤相关的生物学基础[D]. 朱昊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的“益肾健脾”法对冠心病免疫损伤的干预研究[D]. 穆怀玉.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养阴定悸汤对心阴虚型室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电生理研究[D]. 徐舒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基于SIRT1信号通路探讨舒心生脉丹对MI/RI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D]. 刘岩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的荣心保脉、活血调神法治疗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研究[D]. 杨雅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SAP的临床观察[D]. 邓婷.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失笑散对二氯化钴诱导的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9]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 刘智美,达婷,郭亚楠,邴雅珺,谷慧萱. 光明中医, 2019(21)
- [10]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D]. 刘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