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酮酸测定在谷氨酸发酵中的应用

总酮酸测定在谷氨酸发酵中的应用

一、总酮酸测定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显皓[1](2021)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心代谢级联调控回路的设计、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基因回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代谢网络的动态控制、菌株的高通量筛选和定向进化。相对于传统的代谢工程诱变育种和理性设计方法,基因回路能够实时动态地调节胞内代谢流,平衡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促进产物的高效合成;将代谢物含量信号转化成为报告信号或筛选压力,提高菌株的筛选效率。然而,响应关键中心代谢物的基因回路匮乏、引入异源调控系统易导致代谢负担加重、中心代谢多个节点的信号整合困难、设计的回路大多为“开环”回路等问题限制了基因回路在中心代谢网络调控中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以工业模式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响应关键中心代谢物的基因回路、开发内源性的代谢调控系统、采用逻辑门实现信号整合和设计响应中心代谢物的反馈回路等策略,对B.subtilis的中心代谢网络进行了全局动态优化,实现了葡萄糖二酸和维生素K2的高效合成。为微生物底盘细胞中心代谢网络的调控提供了新工具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响应丙酮酸的转录因子Pdh R,在组成型强启动子P43上的不同位置添加Pdh R结合位点(Pdh R Box),构建了丙酮酸激活型的基因回路;随后,分析鉴定了基因回路的响应阈值与特异性,发现其的胞内丙酮酸响应阈值为1-3.5μmol/g DCW,且对丙酮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等温热滴定技术检测结果显示,Pdh R与P43D和丙酮酸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μmol/L和3.97μmol/L;之后,突变Phd R Box的非保守区,获得可使基因回路动态范围提升至6.2倍的Pdh R Box1(ATTGGTAAGACCAAT);进一步通过改变Pdh R Box1与启动子+1位的距离,获得了动态范围提升至30.7倍的丙酮酸响应基因回路;最后,通过在时期依赖型启动子Pywj C、Pyte J和Pyqf D的核心区插入Pdh R Box1,获得了对数后期依赖型的(yte JU和ywj C1)和稳定期依赖型的(yqf DD)丙酮酸响应基因回路。(2)首先,通过在内源性启动子Pfab I和组成型强启动子P43的核心区插入丙二酰辅酶A响应转录因子Fap R的结合位点,获得了丙二酰辅酶A激活型的基因回路Pfab I、P43FD和P43F1,它们的动态范围分别为4.2、3.3和1.7倍。随后,测定出所构建基因回路的丙二酰辅酶A响应阈值为50-130 nmol/g DCW,且有较高的特异性;接着,基于P43FD,构建Fap R结合位点突变文库,经高通量筛选,成功获得动态范围提升至6.4倍的突变体P43FD180,序列为AAAATTGCATATTATTAGTACCTGGTACTAATA;之后,通过调节转录因子Fap R的表达量,改变了基因回路的响应阈值;最后,使用简并引物构建Fap R突变体文库,结合高通量筛选与定点饱和突变,发现106位的精氨酸是Fap R结合丙二酰辅酶A的关键位点,其突变将显着影响基因回路的响应阈值。(3)首先,通过在Pgrac100-egfp表达框的3’端插入不同强度与距离的反义启动子,鉴定了反义转录在B.subtilis中的功能,发现反义启动子的活性越强,反义转录的抑制作用也越强,反义启动子与调控基因的距离越远,反义转录的抑制作用越弱;通过质粒表达as RNA和RT-PCR检测,测试了as RNA和转录干扰对反义转录作用效果的相对贡献度,结果显示,转录干扰是反义转录的主要调控机制;随后,结合模型预测与实验论证,揭示了“自闭塞”效应是转录干扰发挥功能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之后,成功使用反义转录作为“非”门,实现了基因回路的正负信号转换,构建了丙酮酸和丙二酰辅酶A抑制型的基因回路;接下来,建立反义启动子突变文库,结合高通量筛选,成功获得了动态范围分别提升至2.8倍和5.8倍的丙酮酸抑制型基因回路yte JU39和yte JU72;最后,经过启动子核心区的替换以及其周围序列的突变,获得动态范围提升至8.2倍的丙二酰辅酶A抑制型基因回路。(4)首先,通过在丙酮酸激活型基因回路yet JU和yte JM的启动子上添加Fap R Box,构建了动态范围分别为3.0和12.9倍的丙酮酸和丙二酰辅酶A双信号输入“与”门回路Ayte JU-P43FD180和Ayte JM-P43FD180;随后,通过替换启动子核心区,使Ayte JU-P43FD180的动态范围提升至9.9倍,且降低了其的泄露表达;接着,将表达Pdh R的启动子替换成为自诱导型的启动子P43D1,降低了“与”门回路的表达噪声;然后,通过调节Pdh R Box1与启动子-35区的距离,获得动态范围提升至9.1和17.3倍的“与”门回路Ayte JU9-P43FD180和Ayte JUG2-P43FD180;紧接着,将丙酮酸激活型基因回路和丙二酰辅酶A激活型基因回路串联,成功获得动态范围分别为4.1和4.4倍的丙酮酸与丙二酰辅酶A双信号输入“或”门回路OP43FD180-yte JU和Oyte JU-P43FD180;最后,通过改变串联启动子间的距离,改善了“或”门回路的表达特征,使其能够被单一诱导物完全诱导,并使动态范围提升至5.6倍。(5)首先,通过在B.subtilis基因组上整合葡萄糖二酸合成基因ino1、miox和udh,敲除竞争途径基因ilo G、yrb E、uxa C和gud D,过表达途径基因suh B,成功构建了葡萄糖二酸的异源合成途径,产量为207 mg/L;随后,基于丙酮酸基因回路,构建了能够响应胞内丙酮酸浓度,动态调控葡萄糖二酸代谢网络的反馈回路,使产量提升至527 mg/L;然后,通过监测菌株的胞内丙酮酸含量及ino1基因转录水平的实时变化,证明了构建的反馈回路发挥了功能;进一步阻断副产物乙偶姻的合成途径,使产量提升至802 mg/L;紧接着,在维生素K2高产菌株BS17基因组上异源整合甲羟戊酸途径的相关基因,加强了维生素K2的前体异戊二烯焦磷酸供应,此外,甲羟戊酸途径的引入能够增大另一条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途径(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途径)的代谢流,说明两者存在协同效应;最后,使用基因回路对维生素K2代谢网络的中心代谢模块、前体IPP供应模块和产物合成模块进行了级联动态控制,使维生素K2在摇瓶上的产量提升至467.2mg/L,50-L生物反应器中的产量达到1549.6 mg/L,为目前已报道的最高产量。

徐建[2](2021)在《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高效合成β-丙氨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大肠杆菌为底盘菌株,分别构建并系统性改造了β-丙氨酸好氧合成代谢途径和厌氧合成代谢途径。研究过程中,根据已报导的β-丙氨酸合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多元模块化策略对β-丙氨酸合成途径进行系统性的改造,逐步提高了β-丙氨酸的产量,同时准确判断并解决了代谢失衡的难题,维持了胞内代谢环境的稳态。此外,本研究分别利用理性与半理性策略对厌氧代谢途径中ATP合成途径进行深度挖掘与改造,提高了工程菌株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关键限速步骤的改造,实现了β-丙氨酸在大肠杆菌中的合成。基于已有研究,β-丙氨酸合成途径存在关键限速步骤,严重限制了β-丙氨酸的生物合成。本研究异源表达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来源的pan D基因,并分别将其克隆至基因组及质粒载体,强化了β-丙氨酸的生物合成,工程菌株B0016-0831BBβ-丙氨酸产量达到4.43 g·L-1。利用酵母粉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生长因子,解决了因β-丙氨酸的积累而导致的产物抑制,同时β-丙氨酸的产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摇瓶发酵获得6.65 g·L-1β-丙氨酸。(2)通过合成途径的模块划分及系统性改造,大幅提升了好氧发酵过程中β-丙氨酸的合成水平。依据β-丙氨酸好氧合成途径中各基因的位置和功能,将完整的代谢途径划分成β-丙氨酸合成模块、TCA模块、底物酵解模块,并对模块内和模块间的代谢流量进行系统性调控,逐步提升了β-丙氨酸的产量,同时准确判断并解决了代谢失衡问题,使代谢流高效地流向β-丙氨酸合成方向,并以此维持了胞内代谢环境的稳态。其中,β-丙氨酸合成模块的改造强化了β-丙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步骤,β-丙氨酸产量达到7.18 g·L-1。TCA模块的改造强化了富马酸的合成途径并敲除了富马酸的消耗途径,从而强化了β-丙氨酸合成过程前体物质的供应。乙醛酸循环的开启强化了苹果酸和草酰乙酸的供应,同时弱化了副产物缬氨酸的合成。通过一系列精细化调控,β-丙氨酸产量达到8.95 g·L-1,提高了24.65%。底物酵解模块的改造强化了草酰乙酸的供应,从而强化了TCA模块前体物质的供应,同时解决了代谢失衡的问题,β-丙氨酸产量达到9.54 g·L-1,提高了6.59%。异源表达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来源的pan D基因,进一步强化了β-丙氨酸的生物合成过程。利用5 L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β-丙氨酸的产量达到37.93 g·L-1,是出发菌株产量的16.93倍。所构建工程菌株具备了较好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3)基于合成途径的系统性改造,提高了厌氧条件下β-丙氨酸的合成水平。利用大肠杆菌厌氧发酵合成目标产物的最大挑战是厌氧发酵过程中能量供应不足。为了实现强化胞内能量供应,并同时强化β-丙氨酸的生物合成,本研究依据β-丙氨酸厌氧合成途径中各基因的位置和功能,将完整的代谢途径划分成β-丙氨酸合成模块、草酰乙酸合成模块和底物酵解模块,并对模块内和模块间的代谢流量进行系统性调控,通过强化厌氧代谢过程中ATP及草酰乙酸的供应,强化了厌氧条件下工程菌株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其中,β-丙氨酸合成模块构建了合成β-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同时强化了β-丙氨酸合成途径中最关键的限速步骤,β-丙氨酸产量达到70.87 mg·L-1。草酰乙酸合成模块异源表达了pck和pyc基因,实现了草酰乙酸合成过程与ATP合成过程的偶联,使β-丙氨酸合成的代谢过程伴随着能量的积累,强化了厌氧发酵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并提高了β-丙氨酸的产量。强化全局调控因子cra的表达实现了对pck节点代谢流的强化,从而进一步强化了ATP的合成。全局调节因子arc A的敲除强化了厌氧条件下菌体的生长性能。异源表达sbt A基因实现了CO2的主动运输,为基因ppc、pck、pyc所参与的代谢过程提供充足的重碳酸,进一步促进了草酰乙酸与ATP合成的代谢过程,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胞内β-丙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过一些列的精细化调控,β-丙氨酸产量达到了87.03 mg·L-1,提高了22.90%。底物酵解模块的改造强化了草酰乙酸的供应,进一步提高了菌体的生长性能和生长性能,β-丙氨酸的产量为95.71 mg·L-1。与出发菌株相比,β-丙氨酸产量提高了31.14%。(4)基于适应性进化,获得了厌氧条件下合成β-丙氨酸的进化菌株。适应性进化策略是理性调控策略的补充,该策略通过对进化菌株自发突变信息的挖掘,建立了基因突变文库,为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改造策略。本研究以ppc基因缺失的致死型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改良的适应性进化策略,获得了生长性能良好的突变菌株,并大幅缩短了适应性进化的试验周期。通过对突变菌株的基因解析,构建了基因突变文库;通过突变基因与突变性状之间关系的解析,阐明了致死型大肠杆通过基因突变获取良好生长性能的机制。以该机制为基础构建的工程菌,可促进以草酰乙酸为前体物质的化合物的厌氧合成,包括β-丙氨酸的厌氧合成。

战捷[3](2021)在《调控因子RpoS和SspA在阪崎克罗诺杆菌抗环境胁迫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罗诺肠杆菌(Cronobacter)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肠杆菌科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能在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寄生。Cronobacter感染能导致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致死率在40%-80%。Cronobacter主要感染低体重、出生不足月的新生儿,即使摆脱感染,其后遗症也可能伴随终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新生儿Cronobacter感染与食用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其感染途径的特殊性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热点,其突出的耐胁迫能力逐渐被研究者认知。200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Cronobacter列为A类致病菌,颁布了针对性的操作规范和检测方法,但Cronobacter污染事件仍屡次发生,并且仍然是奶粉行业中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为从分子水平研究Cronobacter的抗环境胁迫机制,并从一定程度上指导防控措施,本论文选择Cronobacter.sakazakii BAA894为研究对象,构建相关调控基因缺失突变株,与野生型进行比较实验,并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显着差异基因,对理解Cronobacter抗环境胁迫机制有重要意义。(1)研究了Cronobacter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环境胁迫耐受性包括耐酸、耐干燥、耐药等方面的区别。发现Cronobacter较E.coli有更强的耐酸胁迫能力,在营养丰富培养基LB中有更强的耐干燥能力。在限制型培养基中,Cronobacter分泌胞外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与E.coli差别较大。对四株Cronobacter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测定,发现Cronobacter亚种之间对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表现出的耐药性差异较大。(2)研究了调控因子RpoS(RNA polymerase sigma factor,RpoS)在Cronobacter耐环境胁迫中的作用。首先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rpo S基因相关DNA片段缺失突变株,分析了这个基因内部突变对RpoS表达及功能的影响。其次,分析了突变菌株细胞的自凝集、菌膜形成能力、运动性、耐酸、耐高渗、耐干燥、耐药等特性,发现Δrpo S突变株耐酸性减弱、耐高渗性减弱,耐干燥性在LB培养基中增强、在M9培养基中减弱,其耐药性也发生变化。说明RpoS在Cronobacter中起着与环境胁迫相关的一系列作用。最后,通过转录组分析验证了rpo S基因缺失会引起抗逆性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和相关代谢途径的变化,与实验结论相符。(3)研究了调控因子SspA(Stringent starvation protein A,SspA)在Cronobacter中的抗胁迫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C.sakazakii BAA894基因组中ssp A,研究了缺失突变株Δssp A的形态、菌膜渗透能力、细胞疏水性、耐酸、耐干燥、氨基酸缺乏胁迫及耐药性等方面变化,发现Δssp A的菌膜渗透性和疏水性降低、耐酸性下降,耐干燥能力在LB培养基中升高、在M9培养基中降低,营养缺乏条件下,对数期时丙氨酸和组氨酸分泌减少,稳定期时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缬氨酸分泌量增加。最后,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显着差异途径,总结SspA对C.sakazakii BAA894耐环境胁迫能力调控机制。(4)对C.sakazakii的脂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缺失突变株Δwaa F、Δwaa L、鞭毛合成基因簇缺失突变株ΔG1和海藻糖磷酸酶合成基因缺失突变株Δots A、克拉酸合成相关基因缺失突变株Δwca DE与野生型菌株BAA894共同进行耐受性相关实验,探究了膜壁结构和功能相关基因缺失对细菌某一方面抗逆性的影响。发现脂多糖核心结构的截短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环境抗逆性有降低的作用。

车顺松,安蕊,冉光雨,乔宗伟,邱俊杰,吴杰,杨雷军,毕长富,王风青[4](2021)在《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从传统大豆发酵食品、黄水、黄浆水、酸菜水中筛选出一株γ-聚谷氨酸的产生菌,经过细胞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产芽孢,最适生长温度为37℃,并将此菌株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YB18)。为提高微生物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的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碳源、氮源、前体物谷氨酸钠、Na Cl、金属离子、发酵时间进行培养优化。结果表明,11 g/L的牛油浸粉作氮源,100 g/L的玉米糖化液作碳源,30 g/L的谷氨酸钠作前体物,氯化钠10 g/L,磷酸二氢钾0.3 g/L,发酵72 h,在此条件下γ-聚谷氨酸的最大产量为24.27 g/L。

孙昕萌,袁惠萍,赵钜阳[5](2021)在《发酵乳风味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发酵乳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等保健功能功效,此外因其具有独特的发酵风味及组织状态,深受消费者欢迎。发酵乳风味是评估其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生成多种风味化合物,其中主要包括酸类、酮类、酯类和醛类,这些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均会影响发酵乳的品质。本文主要概述了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形成机理,同时对发酵乳关键风味化合物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为发酵乳风味及其品质提高、新产品开发及关键技术工艺升级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汪冬冬,唐垚,伍亚龙,张伟,陈功,张文学,张其圣[6](2021)在《泡菜细菌多样性和风味成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泡菜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之一,其独特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价值受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来自原辅料中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受酸度、盐度等影响出现"自我进化",最后以乳酸菌主导发酵,提升了泡菜的风味、贮藏期和安全性。泡菜风味形成过程相当复杂,涉及到原辅料中各种食品成分的生化转化,其中微生物代谢主要与乳酸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水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等有关。该文概述了不同工艺泡菜细菌多样性、风味成分和研究方法,从原料和微生物角度阐释了泡菜风味形成机理,并从食品组学、接种发酵应用揭示了泡菜细菌与风味之间相互关系,为改善泡菜风味品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颜乐天[7](2021)在《枯草芽孢杆菌乙酰乳酸合酶的催化特性及其与其它细菌源乙酰羟酸合酶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的研究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两种形式的乙酰乳酸合酶,根据它们在生理作用、底物特性和辅因子方面的不同,分别称为合成代谢的乙酰羟酸合酶(Anabolic 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AHAS)以及分解代谢的乙酰乳酸合酶(Catabolic acetolactate synthase,CALS)。其中乙酰羟酸合酶(AHAS)是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共有酶,它既可催化两分子的丙酮酸(Pyr)缩合为乙酰乳酸,又可催化一分子的Pyr和一分子的2-丁酮酸(2-KB)缩合为2-乙酰-2-羟基-丁酸。由于AHAS主要分布在细菌、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中,而在动物和人体中并不存在,因此AHAS可作为筛选抗菌素、除草剂的有效靶点。乙酰乳酸合酶(CALS)则是微生物发酵法合成乙偶姻(AC)和2,3-丁二醇(2,3-BD)的关键酶之一,该酶同样可催化两分子的Pyr缩合为乙酰乳酸,但是关于CALS催化Pyr和2-KB的双底物反应则没有详细的研究。因此探索CALS催化双底物反应,从而进一步研究CALS的催化特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常规的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方法制备了纯度良好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ALS,并采用肌酸-萘酚比色法初步测定了该酶的活性。随后以4-硝基邻苯二胺(NPDA)和2,4-二硝基苯肼(DNPH)为衍生化试剂,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全面检测了CALS的催化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底物消耗和产物生成两方面精确分析CALS酶的功能。同时采用此方法对本实验室保存的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AHA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HAS及本研究制备的CALS的催化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测定结果发现CALS在体外同样可催化以Pyr及2-KB为双底物的反应,且在此反应过程中Pyr和2-KB都分别可作为酶的供体底物或受体底物。CALS、Tm AHAS及Ec AHAS三种酶催化特性的具体细节为:1)Pyr为供体底物且另一分子的Pyr或2-KB为受体底物时的三种酶催化产物都分别为乙酰乳酸和乙酰羟基丁酸;2)2-KB为供体底物且另一分子的Pyr或2-KB为受体底物时的三种酶催化产物都分别为丙酰乳酸和丙酰羟基丁酸;3)三种酶都更倾向于催化Pyr为供体底物且2-KB为受体底物的反应;4)Pyr为供体底物且另一分子的Pyr为受体底物时,CALS在三种酶中表现出了最强的催化性能。由此可见CALS在体外既有同AHAS相似的催化特性又呈现了其自身的特点。此外,本文还利用气相色谱法进一步确定了CALS在体外催化以Pyr及2-KB为双底物时的催化特性。酶反应产物经乙酰乳酸脱羧酶(ALDC)催化后再以气相色谱检测,可检测到的羟基酮产物包括:AC、2-羟基-3-戊酮、3-羟基-2-戊酮,其中对2-羟基-3-戊酮和3-羟基-2-戊酮的检出为生物发酵法生产2,3-戊二酮(PD)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孙文佳[8](2021)在《食盐替代物与乳酸链球菌素在低钠盐郫县豆瓣发酵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宇[9](2021)在《传统固态发酵小米醋风味物质的变化及工艺改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燕[10](2021)在《副干酪乳杆菌PC-01生长过程中的转录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总酮酸测定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酮酸测定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枯草芽孢杆菌中心代谢级联调控回路的设计、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枯草芽孢杆菌的中心代谢
        1.1.1 枯草芽孢杆菌的中心碳代谢
        1.1.2 枯草芽孢杆菌的中心氮代谢
        1.1.3 枯草芽孢杆菌的中心代谢改造策略
    1.2 基因回路
        1.2.1 基因回路概述
        1.2.2 基因回路的种类
        1.2.3 基因回路的应用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3.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丙酮酸响应基因回路的设计、构建与优化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质粒及培养条件
        2.2.2 枯草芽孢杆菌遗传改造方法
        2.2.3 重组质粒的构建
        2.2.4 PdhR蛋白纯化
        2.2.5 等温热滴定分析
        2.2.6 荧光检测
        2.2.7 胞内丙酮酸含量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丙酮酸响应基因回路的构建
        2.3.2 丙酮酸响应基因回路的性能测试
        2.3.3 丙酮酸响应基因回路的优化
        2.3.4 时期依赖型丙酮酸响应基因回路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丙二酰辅酶A响应基因回路的设计、构建与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质粒及培养条件
        3.2.2 Fap R基因敲除菌株/启动子替换菌株的构建
        3.2.3 丙二酰辅酶A响应基因回路的重组质粒构建
        3.2.4 FapR Box和 fapR突变文库的构建
        3.2.5 FapR蛋白的定点饱和突变
        3.2.6 荧光检测方法
        3.2.7 流式细胞仪细胞分选与结果分析
        3.2.8 丙二酰辅酶A含量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丙二酰辅酶A响应基因回路的构建
        3.3.2 丙二酰辅酶A响应基因回路的性能检测
        3.3.3 高通量筛选具有不同动态范围的丙二酰辅酶A响应基因回路
        3.3.4 丙二酰辅酶A响应基因回路的响应阈值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反义转录的基因回路“非”门构建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质粒及培养条件
        4.2.2 重组质粒的构建
        4.2.3 荧光检测方法
        4.2.4 荧光定量PCR
        4.2.5 反义启动子突变文库的构建
        4.2.6 流式细胞仪细胞分选与结果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义转录在B.subtilis中的性能测试
        4.3.2 实验论证和建模解析反义转录在B.subtilis中的作用机制
        4.3.3 基于反义转录的丙酮酸抑制型基因回路的构建与优化
        4.3.4 基于反义转录的丙二酰辅酶A抑制型基因回路的构建与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丙酮酸与丙二酰辅酶A双信号输入回路的构建与调试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质粒及培养条件
        5.2.2 重组菌株的构建
        5.2.3 重组质粒的构建
        5.2.4 荧光检测
        5.2.5 流式细胞分析
        5.2.6 逻辑门的建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丙酮酸与丙二酰辅酶A双信号输入“与”门回路的构建
        5.3.2 丙酮酸与丙二酰辅酶A双信号输入“与”门回路的优化
        5.3.3 丙酮酸与丙二酰辅酶A双信号输入“或”门回路的构建
        5.3.4 丙酮酸与丙二酰辅酶A双信号输入“或”门回路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基因回路的B.subtilis中心代谢网络的全局控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株、质粒及培养条件
        6.2.2 重组菌株的构建
        6.2.3 摇瓶发酵方法
        6.2.4 MK-7的50-L生物反应器发酵方法
        6.2.5 代谢物检测方法
        6.2.6 荧光定量PCR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B.subtilis中葡萄糖二酸从头合成途径的构建
        6.3.2 基于丙酮酸响应基因回路的葡萄糖二酸代谢网络动态调控
        6.3.3 引入MVA途径对B.subtilis中 MK-7合成的影响
        6.3.4 基于基因回路的 MK-7 代谢网络全局级联动态调控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授权专利
附录 II:反义转录模型构建的Python代码

(2)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高效合成β-丙氨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β-丙氨酸的概述
        1.1.1 β-丙氨酸的理化性质
        1.1.2 β-丙氨酸的应用
        1.1.3 β-丙氨酸的制备与生产
        1.1.3.1 化学合成法
        1.1.3.2 酶催化法
        1.1.3.3 微生物发酵法
    1.2 大肠杆菌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理性构建
        1.2.1 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理性设计
        1.2.2 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理性改造
        1.2.2.1 酶切连接法
        1.2.2.2 同源序列连接法
        1.2.3 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评估
        1.2.3.1 模型评估
        1.2.3.2 转录水平评估
        1.2.3.3 代谢组学评估
        1.2.3.4 发酵水平评估
        1.2.4 微生物细胞工厂的优化
        1.2.4.1 传感器工程
        1.2.4.2 转录调节因子调控
        1.2.4.3 辅因子调控
        1.2.4.4 能量调控
    1.3 大肠杆菌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半理性与非理性改造
        1.3.1 诱变育种
        1.3.2 适应性进化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β-丙氨酸好氧合成途径的构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与质粒
        2.2.2 仪器与试剂
        2.2.3 培养基配方
        2.2.4 大肠杆菌RED基因编辑方法
        2.2.4.1 同源重组表达盒的克隆
        2.2.4.2 电转化法感受态的制备
        2.2.4.3 外源基因的电转化
        2.2.4.4 重组子的筛选与验证
        2.2.4.5 pKD46质粒的去除
        2.2.4.6 卡那抗性基因的去除
        2.2.5 培养条件
        2.2.5.1 摇瓶培养条件
        2.2.5.2 发酵罐培养条件
    2.3 分析与检测
        2.3.1 菌体浓度测定
        2.3.2 氨基酸浓度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β-丙氨酸合成途径限速步骤的强化
        2.4.2 β-丙氨酸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4.3 pan D基因表达策略的精细化调控
        2.4.4 大肠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β-丙氨酸好氧合成途径的系统性改造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与质粒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培养基
        3.2.4 大肠杆菌RED基因编辑方法
        3.2.5 质粒构建方法
        3.2.5.1 引物设计
        3.2.5.2 目的基因扩增
        3.2.5.3 酶切及连接
        3.2.5.4 重组质粒的转化与验证
        3.2.6 培养条件
        3.2.6.1 摇瓶培养条件
        3.2.6.2 发酵罐培养条件
    3.3 分析与检测
        3.3.1 菌体浓度测定
        3.3.2 氨基酸浓度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β-丙氨酸合成模块的代谢改造
        3.4.2 β-丙氨酸合成模块与TCA模块间的代谢改造
        3.4.3 TCA模块的代谢改造
        3.4.4 TCA模块与底物酵解模块间的代谢改造
        3.4.5 底物酵解模块的代谢改造
        3.4.6 β-丙氨酸合成模块的深度改造
        3.4.7 工程菌株的发酵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β-丙氨酸厌氧合成途径的系统性改造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与质粒
        4.2.2 仪器与试剂
        4.2.3 培养基
        4.2.4 大肠杆菌RED基因编辑方法
        4.2.5 质粒构建方法
        4.2.6 摇瓶培养条件
    4.3 分析与检测
        4.3.1 菌体浓度测定
        4.3.2 氨基酸浓度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β-丙氨酸合成模块的代谢改造
        4.4.2 草酰乙酸合成模块的代谢改造
        4.4.3 调节因子对大肠杆菌代谢流的调控
        4.4.4 重碳酸转运方式的代谢改造
        4.4.5 底物酵解模块的代谢改造
        4.4.6 微氧环境的代谢改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适应性进化为指导的β-丙氨酸厌氧合成途径的系统性改造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与质粒
        5.2.2 仪器与试剂
        5.2.3 培养基
        5.2.4 大肠杆菌RED基因编辑方法
        5.2.5 质粒构建方法
        5.2.6 摇瓶培养条件
    5.3 分析与检测
        5.3.1 菌体浓度测定
        5.3.2 氨基酸浓度测定
        5.3.3 丙酮酸浓度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以适应性进化为指导获得突变菌株
        5.4.1.1 基础性适应性进化
        5.4.1.2 边际效应辅助的适应性进化
        5.4.2 基因突变文库的建立
        5.4.3 突变位点功能的验证
        5.4.4 工程菌株的构建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Ⅱ:表

(3)调控因子RpoS和SspA在阪崎克罗诺杆菌抗环境胁迫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阪崎克罗诺杆菌
        1.1.1 阪崎克罗诺杆菌在食品安全中的隐患
        1.1.2 克罗诺杆菌的分类
        1.1.3 克罗诺杆菌生理特性
    1.2 克罗诺杆菌的耐酸性
    1.3 克罗诺杆菌的耐干燥性
    1.4 克罗诺杆菌的耐药性
    1.5 RpoS因子在全局调控中的作用
        1.5.1 RpoS因子的功能
        1.5.2 RpoS在菌株相关途径中的调控作用
    1.6 SspA调控因子在肠杆菌中调控作用
        1.6.1 SspA功能概述
        1.6.2 SspA参与的调控作用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主要研究路线
第二章 阪崎克罗诺杆菌与大肠杆菌抗胁迫能力比较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2.2.2 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3.2 耐酸胁迫实验
        2.3.3 氨基酸缺乏胁迫实验
        2.3.4 耐干燥实验
        2.3.5 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3.6 数据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各菌株在不同初始pH生长曲线绘制
        2.4.2 对菌株胞外pH的测定
        2.4.3 HPLC测定六株野生型胞外氨基酸含量
        2.4.4 菌株耐干燥能力实验
        2.4.5 野生型克罗诺杆菌MIC测定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控因子RpoS在阪崎克罗诺杆菌抗胁迫中作用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3.2.2 试剂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3.2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3.3.3 阪崎克罗诺杆菌敲除突变菌株的构建
        3.3.4 突变菌株的回补构建
        3.3.5 对rpoS在C.sakazakii BAA894中第601位碱基C-T突变的研究
        3.3.6 通过表型实验分析突变株抗逆性变化
        3.3.7 转录组分析
        3.3.8 数据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阪崎克罗诺杆菌rpoS敲除质粒构建
        3.4.2 阪崎克罗诺杆菌rpoS突变菌株的构建
        3.4.3 阪崎克罗诺杆菌rpoS回补菌株构建
        3.4.4 rpoSU,rpoSD,rpoSW和rpoSDTB过表达验证
        3.4.5 抗逆性相关表型实验结果
        3.4.6 不同条件转录组分析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调控因子SspA在阪崎克罗诺杆菌抗胁迫中作用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菌株、质粒及引物
        4.2.2 试剂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3.2 分子生物学操作
        4.3.3 突变株细胞的形态观察
        4.3.4 突变株与野生型膜壁相关表型实验
        4.3.5 耐酸及ATR存活率实验
        4.3.6 耐干燥实验
        4.3.7 耐药性实验
        4.3.8 利用HPLC测定阪崎克罗诺杆菌摇瓶培养中胞外氨基酸含量
        4.3.9 转录组分析
        4.3.10 数据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阪崎克罗诺杆菌sspA敲除质粒构建
        4.4.2 阪崎克罗诺杆菌ΔsspA突变菌株的构建
        4.4.3 阪崎克罗诺杆菌ΔsspA回补菌株构建
        4.4.4 突变株的形态变化观察
        4.4.5 突变株细胞膜壁相关实验结果
        4.4.6 阪崎克罗诺杆菌ΔsspA与野生型耐酸性比较
        4.4.7 氨基酸缺乏胁迫
        4.4.8 阪崎克罗诺杆菌ΔsspA与野生型耐干燥性比较
        4.4.9 阪崎克罗诺杆菌野生型与ΔsspA突变株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4.4.10 不同条件转录组分析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膜壁结构和功能相关基因缺失对阪崎克罗诺杆菌抗胁迫能力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菌株
        5.2.2 试剂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5.3.2 耐酸胁迫实验
        5.3.3 耐酸状态胞外p H测定实验
        5.3.4 测定M9培养条件下胞外氨基酸变化
        5.3.5 耐干燥实验
        5.3.6 RT-PCR转录水平测定
        5.3.7 数据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各菌株在不同初始pH生长曲线绘制
        5.4.2 各突变菌株与野生型对培养基pH的调节
        5.4.3 利用RT-PCR分析突变株耐酸能力变化原因
        5.4.4 各突变菌菌株与野生型胞外氨基酸测定
        5.4.5 各突变菌株与野生型菌株耐干燥能力实验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1.1.2 试剂
        1.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2 仪器与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菌种筛选
        2.1.1 初筛
        2.1.2 复筛
        2.1.3 生长曲线测定
    2.2 菌株鉴定
        2.2.1 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鉴定
        2.2.2 生理生化管鉴定
        2.2.3 细菌16S DN A鉴定
        2.2.4 CTAB比浊法测定聚谷氨酸
    2.3 γ-PGA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2.3.1 氮源种类及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2.3.2 碳源的种类及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2.3.3 前提物谷氨酸钠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2.3.4 氯化钠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2.3.5 金属离子的种类及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2.3.6 最佳发酵时间的确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γ-PGA生产菌的筛选与鉴定
        3.1.1 γ-PGA的生产菌筛选
        3.1.2 菌株Y8的鉴定
        3.1.3 生理生化管鉴定结果
        3.1.4 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培养优化
        3.2.1 γ-PGA生产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2.2 氮源种类及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3.2.3 碳源种类及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3.2.4 前体物谷氨酸钠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3.2.5 氯化钠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3.2.6 金属离子的种类及质量浓度对γ-PGA产量的影响
        3.2.7 发酵时间对γ-PGA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5)发酵乳风味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发酵乳简介
2 发酵乳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
    2.1 酸类化合物
    2.2 酮类化合物
    2.3 酯类化合物
    2.4 醛类化合物
3 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机理
    3.1 糖酵解
    3.2 脂肪分解
    3.3 蛋白质分解
4 发酵乳风味化合物分析技术
    4.1 发酵乳风味物质提取技术
        4.1.1 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4.1.2 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4.1.3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4.2 发酵乳风味物质分析检测技术
        4.2.1 指纹图谱
        4.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4.2.3 气相色谱法/飞行时间质谱
5 结束语

(6)泡菜细菌多样性和风味成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泡菜细菌多样性研究
2 泡菜风味研究进展
    2.1 泡菜风味形成机理
        (1)蔬菜原辅料中的滋味物质和香气物质:
        (2)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滋味和香气物质:
    2.2 泡菜风味研究手段
    2.3 泡菜风味成分
3 泡菜细菌与风味物质相关性研究
4 结论与展望

(7)枯草芽孢杆菌乙酰乳酸合酶的催化特性及其与其它细菌源乙酰羟酸合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支链氨基酸的功能及合成途径
    1.2 乙偶姻、2,3-丁二醇在生物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及生物合成途径
    1.3 乙酰乳酸合酶简介
        1.3.1 CALS/AHAS的作用机制和异同
        1.3.2 CALS/AHAS的底物谱
    1.4 CALS/AHAS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1.4.1 CALS/AHAS活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2 本课题组对CALS/AHAS检测方法的研究
    1.5 CALS催化反应产物的合理推测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枯草芽孢杆菌CALS的制备和活性的初步测定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菌种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主要试剂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重组工程菌的培养及CALS的诱导表达
        2.2.2 CALS的纯化
        2.2.3 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CALS
        2.2.4 CALS浓度的测定
        2.2.5 肌酸-萘酚比色法测定CALS的活性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CALS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结果
        2.3.2 CALS的浓度测定结果
        2.3.3 CALS活性测定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催化单底物反应的活性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配方
    3.2 实验方法
        3.2.1 HPLC实验条件确定
        3.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3.2.3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丙酮酸单底物反应活性
        3.2.4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催化2-丁酮酸单底物反应活性
        3.2.5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催化戊酮酸单底物反应活性
        3.2.6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催化酮戊二酸单底物反应活性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HPLC实验条件的确定结果
        3.3.2 标准曲线的建立结果
        3.3.3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丙酮酸单底物反应活性检测结果
        3.3.4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催化2-丁酮酸单底物反应活性检测结果
        3.3.5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催化戊酮酸单底物反应活性检测结果
        3.3.6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CALS催化酮戊二酸单底物反应活性检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ALS催化双底物反应的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溶剂配方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条件
        4.2.2 HPLC分离酮酸类、二酮类、羟基酮类、醛类标准品化合物
        4.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4.2.4 HPLC检测CALS催化双底物反应的产物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HPLC分离酮酸类、二酮类、羟基酮类、醛类化合物标准品的结果
        4.3.2 标准曲线的建立结果
        4.3.3 CALS双底物催化反应检测结果
        4.3.4 CALS催化不同比例双底物反应检测结果与讨论
        4.3.5 CALS与两种AHAS催化不同比例双底物反应结果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C检测CALS和ALDC酶偶联反应
    5.1 材料与仪器
        5.1.1 菌种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GC检测条件
        5.2.2 CALS和ALDC酶偶联反应
    5.3 GC检测CALS和ALDC酶偶联反应结果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文献参考
科研成果
致谢

四、总酮酸测定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枯草芽孢杆菌中心代谢级联调控回路的设计、构建与应用[D]. 徐显皓. 江南大学, 2021
  • [2]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高效合成β-丙氨酸[D]. 徐建. 江南大学, 2021
  • [3]调控因子RpoS和SspA在阪崎克罗诺杆菌抗环境胁迫中的作用[D]. 战捷. 江南大学, 2021
  • [4]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J]. 车顺松,安蕊,冉光雨,乔宗伟,邱俊杰,吴杰,杨雷军,毕长富,王风青. 农产品加工, 2021(18)
  • [5]发酵乳风味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 孙昕萌,袁惠萍,赵钜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5)
  • [6]泡菜细菌多样性和风味成分研究进展[J]. 汪冬冬,唐垚,伍亚龙,张伟,陈功,张文学,张其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21)
  • [7]枯草芽孢杆菌乙酰乳酸合酶的催化特性及其与其它细菌源乙酰羟酸合酶的比较[D]. 颜乐天. 西北大学, 2021(12)
  • [8]食盐替代物与乳酸链球菌素在低钠盐郫县豆瓣发酵中的应用研究[D]. 孙文佳. 西华大学, 2021
  • [9]传统固态发酵小米醋风味物质的变化及工艺改良[D]. 张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10]副干酪乳杆菌PC-01生长过程中的转录差异研究[D]. 冯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总酮酸测定在谷氨酸发酵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