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论文文献综述)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1](2021)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方翔,李文杰,于深洋,甄勇毅,张元动[2](2020)在《西藏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奥陶系》文中认为本文系统梳理了前人对西藏南部和中部地区奥陶纪地层的建组和划分对比工作,提出这些地区最新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对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的甲村群、中部申扎地区的柯耳多群和察隅地区的桑曲组的定义进行厘定;介绍3个新建的岩石地层单元,分别是甲村群中的阿当组、柯耳多群中的知洼作古组及桑曲组中的白云质灰岩段。结合近年来发表的研究成果,将这些地区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与华南、华北及澳大利亚等地进行精确对比,为进一步开展西藏地区奥陶纪岩相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依据。
马健飞[3](2020)在《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申扎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南部,拉萨地体中部,大地构造属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研究区内古生界地层发育,广泛发育以冰川-海洋相沉积而闻名的下二叠统拉嘎组地层。拉嘎组地层细碎屑岩中含有较多砾石,其砾石成分复杂,包含砂岩(70%)、花岗岩(15%)、少量硅质岩和灰岩等(15%)。现有研究对冰海相沉积物中砾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问题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充分挖掘蕴藏在冰海相沉积物砾石中的物源和古地理信息,本文系统介绍了申扎地区下二叠统拉嘎组中典型花岗质砾石的岩石学、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探讨了其成因和物源,并试图为拉萨地体的古地理重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拉嘎组地层中的花岗岩类砾石类型包括细粒英云闪长岩、细粒片麻状钾长花岗岩、中细粒条纹长石花岗岩和中细粒斑状钾长花岗岩等。其中,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为晚古元古代(锆石U-Pb年龄为1759±12 Ma),其锆石微量元素U/Yb在0.75~1.49之间,Y含量在1425×10-6~3648×10-6之间,表明英云闪长岩具有岛弧亲缘性,可能形成于板块汇聚边缘的俯冲相关环境中。样品具高Si O2(76.79 wt%~77.13 wt%)含量和低Al2O3(12.04 wt%~12.50 wt%)含量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岩石,具I型花岗岩亲缘性。它们具有明显负Eu异常(δEu=0.31~0.37),富集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富含Th等,锆石εHf(t)为明显正值(6.46~14.68),εNd(t)值为-1.24至+1.76,全岩Sr-Nd二阶段模式年龄在2.37 Ga~2.13 Ga之间。所有这些数据表明,英云闪长岩是在俯冲相关环境下由被改变的镁铁质地壳或底侵镁铁质层部分熔融形成。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表明冰海相沉积岩中砾石的物源地有丰富的古元古代岩浆岩。1.8 Ga~1.7 Ga的岩浆作用在研究区域中少有分布,而在印度冈瓦纳中的阿拉瓦利、中部构造带和东高止山带,以及澳大利亚冈瓦纳中的鲁德尔杂岩、阿伦塔和高勒克拉通分布广泛。研究表明,不同冈瓦纳岩浆作用的时代、背景等特征区别较大,其中,阿伦塔南部地区在1.76 Ga时期正处于西澳大利亚克拉通北倾俯冲环境中,广泛分布着形成时代约为1.76 Ga的钙碱性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套和Main组花岗岩。Main组中部分低铝型花岗岩类的形成时间、构造环境和成因与英云闪长岩砾石存在很大相似性。英云闪长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表明澳大利亚北部的阿伦塔南部地区最有可能为其物源地。拉嘎组地层为一套近岸冰海陆棚沉积,具澳大利亚冈瓦纳亲缘性的花岗质砾石的发现暗示着拉萨地体在古生代期间可能更靠近澳大利亚冈瓦纳。此次研究表明,冰海相沉积过程中包含的岩浆岩砾石可以为调查沉积物源和古地理演化提供宝贵的信息。
杨洋,刘函,崔浩杰,李俊,苟正彬,胡志忠[4](2019)在《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沉积源区转变——来自措勤地区永珠组碎屑锆石的证据》文中研究指明晚古生代是拉萨地块地质演化的重要转折期,一些关键地质问题存在争论,如拉萨地块来源问题。选择西藏措勤地区上石炭统永珠组为研究对象,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U-Pb测年数据显示523Ma、920Ma两个年龄峰值。通过与拉萨地块及其周缘晚石炭世冰期之前地层碎屑锆石对比,认为拉萨地块永珠组920Ma年龄峰值更具有冈瓦纳大陆靠印度一侧的物源特征,其与南羌塘、拉萨、喜马拉雅微陆块在裂离之前具有显着的亲缘关系。而含有冰筏碎屑的拉嘎组和来姑组中包含的西澳大利亚物源信息(约1180Ma年龄峰值),暗示来自西澳大利亚的冰筏可能通过洋流作用漂移至拉萨地块而后沉积冰筏碎屑。
杨洋[5](2019)在《西藏尼雄地区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分析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拉萨地块冈底斯晚古生代历来是青藏高原研究的热门。拉萨地块晚古生代包括沉积环境为滨岸—浅海的永珠组地层、近岸—陆棚冰海的拉嘎组地层、冰海陆棚的昂杰组地层以及开阔台地的下拉组地层。晚古生代是拉萨地块地质演化的重要转折期,一些关键地质问题存在争论,比如拉萨地块来源问题、晚古生代处于伸展还是挤压背景等。本论文以晚古生代永珠组及拉嘎组为研究对象,以实测地层剖面为手段,通过对沉积环境的解释、永珠组碎屑锆石、拉嘎组地球化学以及拉嘎组震积岩的分析,结合前人对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探讨了西藏尼雄地区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及地质意义。1.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进行野外实测剖面调查、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全面认识晚古生代永珠组、拉嘎组岩石组分,构造特征,并对其进行沉积环境解释,以便为拉萨地块尼雄地区晚古生代地质特征提供依据。2.论文研究主要内容:通过对拉萨地块西段上石炭统永珠组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拉嘎组野外典型剖面进行实测调查、永珠组碎屑锆石分析、拉嘎组地球化学分析及震积岩简要说明,并与周缘微陆块进行对比。结合前人的调查研究,揭示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及其地质意义。3.结论:通过野外剖面调查并对其进行沉积序列划分认为永珠组为一套滨岸—浅海碎屑沉积环境,拉嘎组为一套滨岸沉积与冰水沉积组合;通过永珠组碎屑锆石年龄特征与周缘微陆块进行对比认为永珠组具有冈瓦纳大陆靠印度一侧物源特征,其与南羌塘、拉萨、喜马拉雅微陆块在裂离之前具有显着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拉嘎组地球化学及震积岩分析认为拉嘎组沉积相及碎屑岩地球化学源区不含有拉萨地块内部的物质,来自于更南边冈瓦纳大陆北缘,其碎屑组分可能经历了多期次的再搬运作用,表现为成熟的大陆源区。拉嘎组震积岩具有典型岩性及构造标志。并且厘定拉嘎组震积岩单元具有垂向沉积序列。
李明,林宝玉,宋妍妍[6](2019)在《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曾经考察过的西藏自治区主要研究剖面(即:聂拉木、定日、定结和申扎剖面)重新研究,参照国内已知的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资料,对西藏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的海相红层进行系统研究。在西藏奥陶—志留系中,识别出11层海相红层。其中,在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6层海相红层,在志留纪地层中识别出5层海相红层。已识别出的11层海相红层中,除奥陶纪青泥洞组海相红层(XORB1)属于深水大洋红层外,其它10层海相红层均属于浅水-半深水的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讨论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
张天羽[7](2018)在《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 ——以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有初步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及邻区在早古生代期间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缘,保存了冈瓦纳超大陆汇聚拼合事件的相关信息,是恢复和反演东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理想地区之一。尽管前人已对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的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变质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得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在早古生代期间经历了一次较强烈的构造运动。但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与交通条件,以及其本身复杂的演化历史,致使目前有关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争论较大,意见不统一,如该期构造运动的分布规模如何?不同地区构造运动的时代是否相同?这期构造运动有什么样的时空分布特征?它与整个冈瓦纳大陆普遍经历的泛非造山运动又有什么联系?普遍认为区域性的沉积不整合及其上下地层是构造运动忠实的记录者,是恢复和反演构造运动过程及性质的最佳对象。因此,要想揭开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神秘面纱,区域性沉积不整合的研究是关键。尽管在青藏高原及邻区上广泛发育着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但是关于不整合性质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基于冈瓦纳大陆内部存在大量早古生代的中高级变质作用与奥陶系底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寒武纪-前寒武纪地层之上的现象,认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是泛非造山运动或晚泛非运动的产物;第二种观点依据地球体积平衡原理,认为在泛非造山运动结束后,刚完成拼合的冈瓦纳大陆周缘将形成新的俯冲带,而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是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安第斯型造山带的一部分;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界面上存在正断层,而且区域上岩浆作用与岩石圈伸展有关,指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形成于伸展的背景下。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在青藏高原及邻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已经报道的和笔者所在团队近年来新发现的典型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重点研究对象,查明羌南-保山板块、冈底斯板块以及喜马拉雅板块上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分布范围和上下地层及底砾岩的物质组成,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以及穿时性,探讨它们的性质。结合同时代的沉积建造、变质变形作用与岩浆岩等研究资料,最终恢复与重建了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时空演化过程。岔河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是羌南-保山板块东部地区最典型的不整合,表现为中奥陶统施甸组及红色砂砾岩平行不整合覆盖在上寒武统保山组之上,其形成时代至少早于中奥陶世。本文在岔河、施甸以及一碗水地区不整合上覆奥陶系底部采集了三件粉砂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最年轻的锆石谐和年龄分别为551Ma、530Ma和529Ma。这些锆石年龄结果均明显地老于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年龄,指示羌南-保山板块东部在奥陶纪时期可能处于远离岩浆活动带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其物源直接来源于古老的冈瓦纳大陆内部。羌南-保山板块中部荣玛地区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具体表现为下奥陶统下古拉组平行不整合覆盖在寒武纪荣玛组之上。本文根据地层剖面的对比,将该不整合形成时代的上限由中奥陶世重新厘定为早奥陶世。可以看出,羌南-保山板块地区发育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普遍以平行不整合为主,仅局部地区呈微角度不整合,这与典型的挤压造山不整合区别较大。冈底斯板块中部申扎地区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是目前最典型、地层保存最好以及时代依据最充分的不整合,而且它也是我国首次在喜马拉雅板块以外报道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在冈底斯板块上,下奥陶统扎扛组及其底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寒武纪扎欠群之上,其形成时代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喜马拉雅板块东部康马地区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表现为中-上奥陶统则果群不整合覆盖在前寒武纪拉轨岗日岩群之上,局部残留底砾岩透镜体。本文在康马不整合上覆则果群最底部采集了一件碎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两颗最年轻的锆石谐和年龄为462Ma,与同层位的生物化石年龄相吻合,指示康马不整合的上限年龄可能在中奥陶世以前。另外本文在康马地区采集了两件花岗片麻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其原岩年龄结果分别为521Ma和495Ma,将康马不整合形成时代的下限约束在早寒武世。通过广泛查阅前人资料,结合我们近年来的研究,本文总结发现,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广泛的出露在青藏高原及邻区,包括喜马拉雅、冈底斯和羌南-保山板块,北界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其分布范围约2000×600km2。通过统计区域上古生物化石资料、岩浆岩(火山岩夹层和侵入岩)和碎屑岩的锆石年龄结果,本文初步得出从印度到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方向,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上下地层的沉积间断在逐渐减小,且不整合的类型逐渐从角度不整合变为平行不整合,甚至局部可能为整合。结合奥陶系底砾岩成因、同时代的变质变形作用以及双峰式岩浆岩组合等证据,我们得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可能是超覆不整合,形成于伸展的背景下。本文推测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可能代表了泛非造山运动后的伸展运动,而不是泛非运动或安第斯型的增生造山运动。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新元古代晚期-晚寒武世早期期间,青藏高原及邻区远离冈瓦纳大陆内部的泛非造山带,而是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侧的边缘海盆,期间受到泛非运动的影响发生隆升,造成大规模的海退现象。第二阶段在晚寒武世晚期-早奥陶世早期期间,泛非造山带已经开始垮塌,其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折,由挤压造山转变为伸展过程。但造山带消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地表并不会立刻由海退变为海进,可能二者保持着平衡。第三阶段在早奥陶世晚期以后,由于泛非运动彻底结束,地壳的沉降过程造成新一轮海进,最终在晚奥陶世完全进入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沉积了大面积巨厚的晚奥陶世海相沉积地层。
袁桃,伊海生,兰叶芳,蒋艳霞[8](2018)在《元素分析在古海水原始信息保存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经历了沉积、埋藏、成岩等过程,是否仍然保存了原始古海水的地球化学信息这一长期争论和未解决问题开展了研究与探讨。通过常量元素分析、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和钙质泥页岩的ΣREE值、Y/Ho值、Er/Nd值、Mn/Sr值,以及δEu和REE与δCe的相关性等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碳酸盐岩和钙质泥页岩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小、成岩蚀变较弱,较好地保存了该时期古海水的原始信息。这为进一步多角度多方法进行不同时期古海水原始信息保存性的综合性研究提供了可靠基础和新的参考。
李超[9](2017)在《西藏措麦晚古生代盆地记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行政区划归属于日喀则地区昂仁县,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实测剖面、调查路线等实际工作对措麦地区各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岩石地层、生物与年代地层在内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出各组的沉积特征及盆地演化规律;应用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测试技术对上石炭统永珠组的碎屑锆石进行了年代学的探索,并结合羌塘地块、拉萨地块等邻区的碎屑锆石、继承锆石等的综合研究结果,进而分析措麦盆地潜在的物源区。针对拉嘎组花岗岩漂砾做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分析,同时对永珠组-拉嘎组碎屑岩做了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分析。全文共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建立了上石炭统永珠组(C2y);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拉嘎组(C2P1l)、下二叠统昂杰组(P1a);中二叠统下拉组(P2x)的沉积序列、沉积旋回,明确了各自时代。(2)进行了晚古生代区域地层对比,探讨了晚古生代盆地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指明沉积相演化整体上为滨岸相-浅海陆棚相-混积陆棚相-台地相。(3)永珠组碎屑锆石的3组年龄峰值分别为1175Ma、1562Ma、1783Ma,与安多微陆块、西羌塘、拉萨地块、特提斯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等地的已有碎屑锆石与继承锆石的研究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永珠组独特的1175Ma的年龄峰值同拉萨地体一样,与周边地区约950Ma的年龄峰值具有迥异性。通过与澳大利亚西部及北部地区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做对比,永珠组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约1170Ma的年龄特征,认为拉萨地体来源于澳大利亚北缘,Albany-Fraser造山带为其晚古生代盆地提供了物源,并恢复了拉萨地体晚元古-早古生代古地理图。(4)拉嘎组花岗岩砾石测年结果约2450Ma,属于A2型花岗岩,俯冲前的拉伸环境的火山弧花岗岩,与澳大利亚Gawler克拉通南部Sleaford杂岩带中的Glenloth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指明Gawler克拉通约2450Ma花岗岩是措麦花岗岩漂砾的直接物源,花岗岩在晚石炭-早二叠世冰期随冰川运移并以漂砾形式赋存于碎屑岩中。(5)永珠组-拉嘎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在晚石炭-早二叠世,拉萨地体处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物源区为Albany-Fraser造山带,母岩为酸性、基性岩浆岩,并恢复了拉萨地体中二叠世末期古地理位置图。
袁桃[10](2017)在《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文中提出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能近似地反映古海洋无机碳的同位素组成,因此古海洋碳同位素的演化研究就是研究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演化。通过对全球不同板块、不同古地理位置发育的不同沉积岩相的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变化幅度、曲线变化形态、偏移模式等的对比研究,可以寻找出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这对正确解释碳同位素的特征和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碳同位素的研究是对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在地层对比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有效补充,也是全球变化诸如古海洋环境、古气候环境等研究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论文以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岩石露头观察,室内普通薄片观察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元素分析、有机碳同位素分析、无机碳同位素分析、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从成岩蚀变强度、有机碳和无机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古海水温度、古海水PH值、古海水DIC值和有机碳埋藏分量等7个方面,获取了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沉积相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等信息,并取得了如下几点主要的成果和认识:(1)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属于滇藏地块群拉萨地体,广泛发育稳定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而进行研究的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地层出露连续,主要包括上奥陶统刚木桑组、中-下志留统德悟卡下组和中-上志留统扎弄俄玛组,主要岩性为瘤状灰岩、生屑灰岩、泥页岩和白云岩,为一套浅海-半深海碳酸盐岩沉积,且化石类型丰富,以牙形刺、腕足、海百合茎干、海绵骨针、介形虫等较为常见,此外在上奥陶统赫南特阶见大量笔石和腕足动物化石保存于页岩中。(2)古海水原始信息保存较好,主要表现为以下6方面:(1)结晶蚀变程度低、原生沉积构造明显;(2)碳、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性差,且仅个别氧同位素值<-10‰;(3)Mn/Sr比值均小于2,主要分布于0.41.2之间,且阴极发光强度表现为微弱的暗红色光或不发光;(4)TOC含量均<1mg/g,且Δδ值主要分布在2830之间;(5)H/C比值基本均大于0.5,且H/C比值与δ13Corg值相关性差;(6)稀土元素组成表明,碳酸盐岩受陆源物质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3)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有机碳同位素、无机碳同位素的研究,在该剖面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曲线变化中,分别于晚奥陶世赫南特期、早志留世埃隆期、中志留世申伍德期和中-晚志留世卢德福德期识别出4次明显的碳同位素偏移,即HICE、AICE、SICE、LICE,其偏移幅度分别为+1.8‰、+1.6‰、+5.1‰、+6.3‰,且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表现出同步变化的偏移型式。通过将西藏申扎地区与中国各陆块和全球其他板块研究的同时期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表明,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的偏移在全球各板块是普遍存在的,为全球性碳同位素偏移事件。(4)利用碳、氧同位素及其前人研究成果对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和志留纪古海水环境参数的进行模拟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古海水温度范围为+9.97+27.87℃,奥陶纪整体古海水温度低于志留纪古海水温度,到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初期出现了温度的最低值,而到中-晚志留世温度逐渐升高;(2)奥陶纪-志留纪时期有机碳埋藏分量表现出5次较明显的正向偏移,偏移幅度最大值为0.36,最小值为0.11,平均偏移幅度0.22;(3)奥陶纪和志留纪古海水碳离子浓度中主要以[HCO3-]值贡献量为主,在[DIC]值演化曲线中可识别出3次明显的较低值,变化幅度可达300μM;(4)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古海水PH值的变化范围为7.807.98,变化幅度较小,是一个古海洋酸碱度相对稳定的地质历史时期。(5)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有机碳同位素与古海水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表现为:(1)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DIC]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明显;(2)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有机碳埋藏分量的变化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性;(3)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古海水温度、PH值等无相关性。(6)奥陶纪时期,一方面,生物大爆发使得海相生物迅速繁盛,增强了生物光合作用产率,使得古海洋表层水体重碳同位素富集;另一方面,奥陶纪南极冰盖(冈瓦纳大陆冰川)的广泛发育,使得海平面迅速下降,陆地暴露面积增加,提高了陆地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强度,而风化产物通过河流向海洋不断汇入,使得海水碳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有机碳埋藏量,进一步促进了古海水重碳同位素富集。上述两方面共同循环作用,使得生物大量繁殖,大气pCO2降低,气候急速变冷,冰盖快速发育,海平面迅速下降,生物生存空间缩小,导致生物的竞争性绝灭,而碳同位素却表现为显着的重碳同位素富集,碳同位素值演化曲线中表现为明显正向偏移。因此认为,奥陶纪碳同位素的偏移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物产率提高导致的有机碳埋藏分量的增加,而生物的绝灭推测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古海洋中水体营养物质的过度富集和表层海水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导致的竞争性灭绝。(7)志留纪时期,温度逐步变暖,大气pCO2含量增加,冰盖消融,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风化作用减弱。另外,冰川消融会向古海洋输入大量富12C的轻碳同位素水体,会削弱生物迅速复苏引起的表层海水重碳同位素(13C)的富集,这可能是早-中志留世碳同位素的偏移量相对较小的重要原因,到中-晚志留世,大气pCO2含量、温度、冰盖量、陆地面积均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从志留纪开始稳定状态下的生物繁盛,导致了该时期生物光合作用产率的增加。因此,志留纪碳同位素3次碳同位素的偏移主要与生物产率有关,大陆风化作用贡献量小,冰川的消融削弱了早-中志留世碳同位素的偏移幅度。(8)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的系统性分析,首次在古特提斯洋域东部拉萨陆块的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变化中识别出了4次明显的碳同位素异常,并在志留系中上部识别出了显生宙以来最大幅度的碳同位素正异常。(9)通过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与国内外同时期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古特提斯域东部拉萨陆块的碳同位素偏移方式、偏移幅度和波动形态,具有全球同步的特征,可作为古特提斯域研究古海洋演进过程的碳同位素参考剖面。
二、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系 |
1.1 羌塘—昌都地区 |
1.2 冈底斯地区 |
1.2.1 聂荣岩群 |
1.2.2 念青唐古拉岩群和林芝岩群 |
1.2.3 松多岩群 |
1.2.4 德玛拉岩群 |
1.3 喜马拉雅地区 |
1.3.1 南迦巴瓦岩群 |
1.3.2 聂拉木岩群 |
1.3.3 拉轨岗日群 |
2 下古生界 |
2.1 北羌塘地区 |
2.2 南羌塘地区 |
2.3 冈底斯地区 |
2.3.1 扎欠群、波密群 |
2.3.2 他多组、扎扛组 |
2.3.3 拉塞组、雄梅组、知洼作古组、刚木桑组 |
2.3.4 桑曲组、拉久弄巴组 |
2.3.5 申扎组、德悟卡下组、扎弄俄玛组、东卡组 |
2.4 仲巴地区 |
2.5 喜马拉雅地区 |
2.5.1 肉切村(岩)群 |
2.5.2 甲村群、红山头组 |
2.5.3 石器坡组、普鲁组 |
2.6 昌都地区 |
2.6.1 酉西岩群 |
2.6.2 青泥洞组、恰拉卡组、察共组 |
3 上古生界 |
3.1 北羌塘地区 |
3.1.1 拉竹龙组、平沙沟组 |
3.1.2 日湾茶卡组、月牙湖组、瓦垄山组 |
3.1.3 冈玛错组、长蛇湖组、红山湖组 |
3.1.4 雪源河组、热觉茶卡组 |
3.2 南羌塘地区 |
3.2.1 长蛇山组 |
3.2.2 擦蒙组、展金组、曲地组、吞龙共巴组 |
3.2.3 龙格组 |
3.2.4 鲁谷组 |
3.2.5 吉普日阿群 |
3.3 冈底斯地区 |
3.3.1 达尔东组、查果罗玛组 |
3.3.2 松宗群、龙果扎普组、布玉组、贡布山组 |
3.3.3 永珠组 |
3.3.4 旁多群 |
3.3.5 拉嘎组 |
3.3.6 乌鲁龙组 |
3.3.7 昂杰组 |
3.3.8 下拉组、洛巴堆组 |
3.3.9 木纠错组 |
3.3.10 蒙拉组和列龙沟组 |
3.4 仲巴地区 |
3.4.1 先钦组、曲门夏拉组、马攸木群、纳登尔组 |
3.4.2 哲弄组、滚江浦组、普次丁组与康拓组、拉沙组 |
3.4.3 岗珠淌组、仲巴组和卡扎勒组 |
3.4.4 西兰塔组和姜叶玛组 |
3.5 喜马拉雅地区 |
3.5.1 凉泉组和波曲组 |
3.5.2 亚里组和纳兴组 |
3.5.3 基龙组 |
3.5.4 曲布组、曲布日嘎组和色龙群 |
3.5.5 雇孜组、破林浦组、比聋组、康马组、白定浦组和江浦组 |
3.6 昌都地区 |
3.6.1 嘉玉桥岩群 |
3.6.2 海通组、丁宗隆组和卓戈洞组 |
3.6.3 乌青纳组、马查拉组和骛曲组 |
3.6.4 里查组、莽错组和交嘎组 |
3.6.5 妥坝组、卡香达组和夏牙村组 |
4 讨 论 |
4.1 北羌塘地块与甜水海地块、昌都地块的地层划分对比问题 |
4.2 南羌塘“地块”古生代地层沉积相带对比等问题 |
4.3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古生代地层对比等问题 |
5 结 论 |
(2)西藏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奥陶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体奥陶纪岩石地层 |
2.1 红山头组(Hongshantou Formation) |
2.2 甲村群(Chiatsun Group) |
2.2.1 甲曲组(Jiaqu Formation) |
2.2.2 阿来组(Alai Formation) |
2.2.3 阿当组(Adang Formation) |
2.3 肉切村群(Rouqiecun Group) |
2.4 珠穆朗玛峰组(Mt Jolmo Lungma Formation) |
2.5 库尔加克运动(Kurgiakh Orogeny) |
3 西藏中部拉萨地体地层单元 |
3.1 申扎地区 |
3.1.1 申扎组(Xainza Formtion) |
3.1.2 刚木桑组(Gangmusang Formation) |
3.1.3 柯耳多群(Keerduo Group) |
3.1.4 扎扛组(Zhakang Formation) |
3.1.5 他多组(Taduo Formation) |
3.2 察隅地区 |
3.2.1 拉久弄组(Lajiunong Formation) |
3.2.2 桑曲组(Sangqu Formation) |
3.2.3 古琴群(Guqin Group) |
4 西藏北部羌塘地体奥陶纪岩石地层 |
5 结论 |
(3)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拉嘎组地层的研究现状 |
1.3.2 拉萨地体的古地理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喷出岩 |
2.4.2 侵入岩 |
第3章 花岗质砾石的岩石学及U-Pb年代学特征 |
3.1 剖面特征 |
3.2 拉嘎组中砾石的岩石学特征 |
3.3 锆石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特征 |
3.3.1 测试方法 |
3.3.2 年代学特征 |
3.3.3 锆石微量元素 |
第4章 花岗质砾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花岗质砾石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测试方法 |
4.1.2 主量元素特征 |
4.1.3 微量元素特征 |
4.2 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2.1 测试方法 |
4.2.2 Lu-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3 花岗质砾石的成因分析 |
第5章 花岗质砾石的潜在物源地 |
5.1 花岗质砾石的潜在物源地分析 |
5.2 印度冈瓦纳 |
5.2.1 阿拉瓦利 |
5.2.2 中印度构造带 |
5.2.3 东高止山带 |
5.3 澳大利亚冈瓦纳 |
5.3.1 鲁德尔杂岩 |
5.3.2 阿伦塔 |
5.3.3 高勒克拉通 |
5.4 小结 |
第6章 花岗质砾石物源对古地理重建的意义 |
6.1 花岗质砾石的物源 |
6.2 花岗质砾石物源对古地理的指示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沉积源区转变——来自措勤地区永珠组碎屑锆石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永珠组沉积特征及采样剖面 |
2.1 沉积相特征 |
2.2 采样剖面特征 |
3 碎屑锆石U-Pb定年 |
3.1 样品采集 |
3.2 分析方法 |
3.3 测试结果 |
4 讨论 |
4.1 拉萨地块冰期与冰融碎屑锆石对比 |
4.2 拉萨地块周缘微陆块碎屑锆石对比 |
5 结论 |
(5)西藏尼雄地区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分析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碎屑锆石研究现状 |
1.2.2 震积岩研究现状 |
1.2.3 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研究 |
1.3 研究区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层 |
2.1.1 永珠组特征 |
2.1.2 拉嘎组特征 |
2.1.3 昂杰组特征 |
2.1.4 下拉组特征 |
2.1.5 其他地层特征 |
2.2 岩浆岩分布特征 |
2.3 区域变质岩及接触变质岩 |
2.4 构造特征 |
第3章 晚古生代永珠组、拉嘎组地层与沉积环境 |
3.1 永珠组地层特征与沉积环境 |
3.1.1 实测剖面 |
3.1.2 岩石学特征 |
3.1.3 沉积环境与沉积序列分析 |
3.1.4 时代讨论 |
3.2 拉嘎组地层特征与沉积环境 |
3.2.1 实测剖面 |
3.2.2 沉积序列与沉积环境 |
3.2.3 时代讨论 |
第4章 永珠组碎屑锆石特征 |
4.1 样品采集 |
4.2 分析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4 讨论 |
4.4.1 拉萨地块冰期与冰融碎屑锆石对比 |
4.4.2 拉萨地块周缘微陆块碎屑锆石对比 |
第5章 拉嘎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
5.1 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 物源区构造背景 |
5.3 物源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拉嘎组地震事件沉积 |
6.1 拉嘎组震积岩层位 |
6.2 岩石类型和构造标志 |
6.3 震积岩震积序列 |
6.4 小结 |
第7章 拉萨地块石炭—二叠纪沉积背景分析 |
7.1 拉萨地块石炭纪—二叠纪逐步活化 |
7.2 晚古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 ——以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与历史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 |
2.2 青藏高原及邻区亲劳亚体系 |
2.3 青藏高原及邻区亲冈瓦纳体系 |
第3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特征及时代 |
3.1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展布 |
3.2 羌南-保山板块东部岔河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3.2.1 不整合及上下地层的特征 |
3.2.2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
3.3 羌南-保山板块中部荣玛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3.3.1 不整合及上下地层的特征 |
3.3.2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
3.4 冈底斯板块中部申扎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3.4.1 不整合及上下地层的特征 |
3.4.2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
3.5 喜马拉雅板块东部康马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3.5.1 不整合及上下地层的特征 |
3.5.2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
第4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规模、形成时代及沉积间断 |
4.1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规模 |
4.2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形成时代及沉积间断 |
4.2.1 羌南-保山板块上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4.2.2 冈底斯板块上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4.2.3 喜马拉雅板块上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第5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性质:挤压或伸展? |
5.1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性质争论的回顾 |
5.2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性质探讨 |
5.2.1 不整合类型 |
5.2.2 奥陶系底砾岩成因 |
5.2.3 变质变形作用 |
5.2.4 双峰式岩浆事件 |
第6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时空演化 |
6.1 早古生代海退-海进的识别 |
6.2 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性质 |
6.2.1 泛非运动? |
6.2.2 安第斯型造山运动? |
6.2.3 泛非后伸展运动? |
6.3 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时空演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8)元素分析在古海水原始信息保存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
2 分析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 |
2.2 样品的分析测试 |
3结果 |
3.1常量元素 |
3.2 微量元素 |
3.3 稀土元素 |
4 讨论 |
4.1 岩石学特征分析 |
4.2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1∑REE和Y/Ho值 |
4.2.2 Er/Nd值 |
4.2.3 Mn/Sr值 |
4.2.4 δEu与∑ (REE) 值、δEu与δCe值相关性 |
5 结论 |
(9)西藏措麦晚古生代盆地记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
1.3.2 拉萨地体的起源研究现状 |
1.3.3 西藏晚古生代冰筏砾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已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 |
2.3 大地构造背景 |
第3章 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沉积学特征 |
3.1 永珠组(C_2y) |
3.1.1 剖面列述 |
3.1.2 岩石地层综述 |
3.1.3 生物组合及时代归属 |
3.2 拉嘎组(C_2P_1l) |
3.2.1 剖面列述 |
3.2.2 岩石地层综述 |
3.2.3 生物组合及时代归属 |
3.3 昂杰组(P_1a) |
3.3.1 剖面列述 |
3.3.2 岩石地层综述 |
3.3.3 生物组合及时代归属 |
3.4 下拉组(P_2x) |
3.4.1 剖面列述 |
3.4.2 岩石地层综述 |
3.4.3 生物组合及时代归属 |
3.5 盆地充填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 |
3.5.1 沉积相特征 |
3.5.2 区域地层对比 |
3.5.3 沉积环境演化 |
第4章 永珠组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 |
4.1 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 |
4.1.1 样品的采集 |
4.1.2 样品的分选与测试 |
4.1.3 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 |
4.2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意义 |
4.2.1 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及其与周围地块碎屑锆石的对比 |
4.2.2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4.2.3 永珠组碎屑锆石的构造-古地理意义 |
第5章 永珠-拉嘎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5.1 拉嘎组花岗岩漂砾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的采集 |
5.1.2 岩石学特征 |
5.1.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5.1.4 地球化学特征 |
5.1.5 物源探讨 |
5.2 永珠-拉嘎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5.2.1 样品的采集 |
5.2.2 岩石学特征 |
5.2.3 地球化学特征 |
5.2.4 物源探讨及构造-古地理重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10)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1 地层时代选择 |
1.2.2 学科方向选择 |
1.2.3 研究区选择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古海洋碳同位素概述 |
1.3.2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
1.3.3 奥陶纪和志留纪相关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全球古板块、古地理及岩相特征 |
2.1.1 奥陶纪时期 |
2.1.2 志留纪时期 |
2.2 区域构造位置 |
2.3 地层概况 |
2.3.1 古生代地层概述 |
2.3.2 早古生代岩石地层特征 |
2.3.3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3章 西藏申扎地区5118 高地剖面特征分析 |
3.1 剖面描述及样品采集 |
3.1.1 剖面列述 |
3.1.2 样品的采集、挑选 |
3.1.3 样品的分析与测试 |
3.2 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
3.2.1 岩石类型 |
3.2.2 阴极发光特征 |
3.2.3 沉积相划分 |
3.3 碳氧同位素特征 |
3.3.1 无机碳同位素成岩蚀变评估 |
3.3.2 有机碳同位素成岩蚀变评估 |
3.3.3 无机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特征 |
3.3.4 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特征 |
3.3.5 常量、微量元素特征 |
第4章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
4.1 国内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
4.1.1 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对比分析 |
4.1.2 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
4.2 全球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
4.2.1 奥陶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
4.2.2 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
第5章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机制探讨 |
5.1 古海水温度 |
5.1.1 古海水温度计算方法 |
5.1.2 氧同位素校正 |
5.1.3 古温度计算结果 |
5.2 碳埋藏分量 |
5.2.1 碳循环及碳埋藏分量计算方法 |
5.2.2 碳埋藏分量计算结果 |
5.3 古海水[DIC]值 |
5.3.1 古海洋碳储库及平衡原理 |
5.3.2 古海水[CO_2(aq)]值计算 |
5.3.3 古海水PH值计算 |
5.3.4 古海水[HCO_3~-]值、[CO_3~(2-)]值、[DIC]值计算 |
5.4 奥陶-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机制分析 |
5.4.1 无机碳同位素值与古海水环境演化关系 |
5.4.2 有机碳同位素值与古海水环境演化关系 |
5.4.3 奥陶-志留纪碳同位素偏移成因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J].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 地质通报, 2021
- [2]西藏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奥陶系[J]. 方翔,李文杰,于深洋,甄勇毅,张元动. 地层学杂志, 2020(04)
- [3]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D]. 马健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沉积源区转变——来自措勤地区永珠组碎屑锆石的证据[J]. 杨洋,刘函,崔浩杰,李俊,苟正彬,胡志忠. 地质通报, 2019(06)
- [5]西藏尼雄地区晚古生代沉积背景分析及地质意义[D]. 杨洋.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J]. 李明,林宝玉,宋妍妍. 地球学报, 2019(03)
- [7]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 ——以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例[D]. 张天羽. 吉林大学, 2018(12)
- [8]元素分析在古海水原始信息保存性研究中的应用[J]. 袁桃,伊海生,兰叶芳,蒋艳霞. 地质论评, 2018(03)
- [9]西藏措麦晚古生代盆地记录探讨[D]. 李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10]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D]. 袁桃.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