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碘醚柳胺脂质体定向剂对绵羊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乐小丽[1](2015)在《硝碘酚腈脂质体的制备及肝脏靶向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片吸虫病是十分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普遍存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我国各省区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夏秋季节非常普遍。牛、羊的感染率最高,羊的感染率可达30%~50%,甚至部分地区全部感染,牛的感染率有30%~60%,部分地区90%以上。肝片吸虫病会致使动物发育停滞,体重消减,耕牛生产力低下,乳牛产奶量减少,毛和肉产量减少并且品质降低,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亏损。硝碘酚腈(Nitroxynil)是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的高效抗肝片吸虫药,对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的成虫期均都具有很高的疗效,然而药物与血浆蛋白具有高度结合力(结合率>97%),使游离硝碘酚腈在组织内集聚量很少,以致在推荐剂量下,肝实质中的药物浓度不足以杀灭未成熟的幼虫。在临床中肌内注射与皮下注射为首选方式,然而在给药部位发生炎性肿胀,动物出现摇头、走路摇晃、呼吸急促甚至死亡等现象。脂质体作为药物的载体系统,将药物包封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可以提高药物在机体内的靶向性,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已经在医学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脂质体双分子层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未经修饰的脂质体经静脉给药进入动物机体中,被巨噬细胞作为“侵入者”吞噬而产生天然靶向性,主要由肝和脾中的吞噬细胞(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因此脂质体是用于治疗肝寄生虫病、利什曼原虫病等肝脏内寄生虫病的理想药物载体。本试验使用脂质体包封技术制备硝碘酚腈脂质体,旨在提高其有效生物利用度、延长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作用,并探究其临床使用意义。1硝碘酚腈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硝碘酚腈脂质体,以磷脂-胆固醇质量比(A)、药脂比(B)、超声时间(C)、水化温度(D)四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L9(34),以包封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结果:经试验数据分析,各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程度:B>A>D>C.最佳工艺处方为:磷脂-胆固醇质量比为2:1,药脂比为3:1,超声时间6min,水化温度40℃。经重复性验证该处方包封率为50.05±1.62%。结论:本试验筛选出的处方及工艺所制备的硝碘酚腈脂质体包封率较好、重现性好。2硝碘酚腈脂质体的质量评价2.1HPLC测定脂质体中硝碘酚腈含量方法的建立方法: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0.01 mol/L磷酸盐pH6.5(25:75, V/V);色谱柱:Phenomenex-C18 (4.6 mm x 250 mm,5μm);流速:1.5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71 nm;进样量:10μL。结果:经方法学验证,该色谱条件适合硝碘酚腈含量测定,出峰时间合适,峰形对称,与其他杂质峰分离度良好,重现性与精密度均符合要求。标准曲线为y=25250x-173662,R2=0.9999,线性范围:10-400μg/mL。2.2粒径的测定方法:使用Zetasizer Nano分析仪动态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粒径大小。结果:硝碘酚腈脂质体粒径于200-300nnm呈正态分布。2.3包封率测定方法:以葡聚糖凝胶柱内径与填充高度比(A),加样量(B),流速(C)三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硝碘酚腈脂质体的最佳条件,收集脂质体流出液,使用HPLC测定硝碘酚腈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使用100-300μm的葡聚糖凝胶G-50作为层析基质,葡聚糖凝胶柱内径与填充高度比:2:7,加样量:1.0mL,流速:1mL-min-1。洗脱曲线显示,脂质体洗脱时间为4-15min。收集流出液用10%Trixton-100溶液破乳,用HPLC测定硝碘酚腈含量。结论:本试验方法制得脂质体粒径分布较均匀,使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硝碘酚腈脂质体出峰时间合适,可以有效分离硝碘酚腈脂质体与游离硝碘酚腈。3硝碘酚腈脂质体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试验方法:选择健康家兔2组,比较耳缘静脉注射相同剂量(8.8mg/kg)的硝碘酚腈注射液与硝碘酚腈脂质体,分别于Smin, 10min,15min、30min、45min、1h、1.5h、2h、4h、 8h、12h、24h、36h采血,使用上述HPLC方法测定含量,用3P97软件分析药动学模型以及药动学参数。结果:HPLC绘制血液中硝碘酚腈标准曲线为:y=27547x-31146,R2=0.9995。线性范围均为6.25-400μg/mL。硝碘酚腈注射液和硝碘酚腈脂质体耳缘静脉注射后的血药浓度-时f间分布均符合—级吸收二室模型。硝碘酚腈注射液在家兔体内主要动力学参数为:A=14.44±1.25μg/mL, a=3.10±0.37/h, B=15.50±2.88μg/mL, β=0.031±0.0028/h, V (c)=0.29±0.00083 L), Tl/2a= 0.22±0.0028h; Tl/2β=22.21±2.48h, AUC=501.18±35.76 CL(s)=0.018±0.0007 mg/kg/h/(μg/mL)。硝碘酚腈脂质体在家兔体内主要动力学参数:A=8.85±0.71μg/mL, a=1.80±0.25/h, B=13.08±1.22μg/mL, β=0.0155±0.002/h, V (c)=0.4±0.025 (mg/kg)/(pg/mL), Tl/2α= 0.38±0.011h, T1/2β= 44.83±0.29h, AUC=851.30±48.37(μg/mL)*h, CL(s)=0.0103±0.0009 mg/kg/h/(μg/mL)。硝碘酚腈脂质体消除半衰期延长(T1/2β)、中央室分布容积(Vc)增大,与硝碘酚腈注射液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结论:硝碘酚腈脂质体在家兔体内消除半衰期显着延长、中央室分布容积增大,生物利用度升高,揭示其具有缓释作用。4硝碘酚腈脂质体的肝脏靶向性初步研究选择健康KM小鼠2组,尾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硝碘酚腈注射液与硝碘酚腈脂质体,分别于15min.30min、45min、1h、2h、4h、8h、12h、24h解剖小鼠,采集肝脏组织,使用上述HPLC分析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HPLC绘制肝脏组织标准曲线为:y=26156x+36621,R2=0.9996。线性范围为6.25~400μg/mL。硝碘酚腈注射液与硝碘酚腈脂质体肝脏中AUC注=87.00(μg/mL)*h, AUC脂=197.29(μg/mL*h,肝脏相对摄取率re=2.27。结论:硝碘酚腈脂质体中肝脏re=2.27,AUC 注与AUC脂差异极显着,表明具有良好的靶向性。总结:本课题筛选的硝碘酚腈脂质体制备工艺合理,所制备出的脂质体具有较好的药动学特征及肝脏靶向性,揭示其可能有效的改善硝碘酚腈的副作用与生物利用度。
叶茂[2](2012)在《中草药在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与中兽药研发方向》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在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兽药、饲料添加剂、消毒剂等大量使用造成畜产品中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并导致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具有纯天然性、低毒、无残留和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增强动物机体抗病力和保证畜产品安全的重要作用应该充分认识。
郭莉莉[3](2009)在《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制备出一种氯氰碘柳胺缓释剂,通过对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家兔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对山羊肝片吸虫病的临床驱虫效果试验进行考察,为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利用延缓释放和延缓吸收的方法,将难溶于水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物氯氰碘柳胺制备成长效缓释注射剂,该注射剂中用了不易被动物机体吸收的蓖麻油作为溶媒,并在蓖麻油中加入了增加注射剂黏度的单硬脂酸铝作为吸收阻滞剂和稳定剂,可以在动物体内长期、缓慢、稳定的释放。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光照、温湿、长期稳定性试验中体系稳定。符合兽药使用要求,为其用于治疗牛羊寄生虫病提供保证。2.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安全性评价。本研究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考察了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按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求得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组对小白鼠的LD50=53.428 mg/kg, LD50的95%可信限为51.632~55.174 mg/kg;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及细胞毒性试验均显示无明显毒性,符合给药系统的要求。3.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本章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血浆中氯氰碘柳胺含量测定的方法,标准曲线方程为:Y=62787X+4226.8(r=0.9999)。此方法回收率、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均能满足试验要求,可以为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保障。结果表明,氯氰碘柳胺注射液与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缓释剂的药动学方程为:C=18.777(e-0.041t-e-0.992t)。缓释剂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比普通注射液延长了2.513 d,吸收半衰期比普通注射液也有明显的延长,消除半衰期比普通注射液延长了9.918 d。与氯氰碘柳胺注射液相比,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皮下注射后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延长。4.氯氰碘柳胺缓释剂防治羊肝片吸虫的疗效研究。以氯氰碘柳胺缓释剂高、中、低浓度为实验组,氯氰碘柳胺注射液为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对患羊进行治疗,氯氰碘柳胺缓释剂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对羊的肝片吸虫虫卵减少率达到97%以上,优于氯氰碘柳胺常规注射液组。因此,本制剂在兽医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芬[4](2008)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碘醚柳胺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及2,6-二甲基-β-环糊精合成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动物源性食品中碘醚柳胺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碘醚柳胺(rafoxanide)是一种卤化水杨酰苯胺类杀吸虫药,它主要是通过阻断肝片吸虫的氧化磷酸化过程,而使虫体麻痹、死亡,达到杀虫的目的,广泛用于牛羊的肝片吸虫病的治疗,疗效显着。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其报道多集中于药理、药效方面,对其在动物组织中含量测定的文献报道甚少。本文建立了牛组织中碘醚柳胺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本文建立了HPLC法测定牛组织中碘醚柳胺的含量。牛组织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采用Kromasil 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用磷酸调pH2.5)(V∶V=83∶17)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82nm,流速1.5mL.min-1,柱温30℃。碘醚柳胺在0.05~4.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按0.01、0.1、0.4μg.g-1低、中、高3个水平添加时肌肉组织中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8.3%,85.8%,95.1%;肝组织中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3.3%,83.9%,91.9%;肾组织中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4.3%,81.9%,92.8%。第二部分2,6-二甲基-β-环糊精合成工艺的研究β-环糊精是含有7个D-葡萄糖单元环糊精,其分子孔洞适中,生产成本低,但由于β-环糊精在C2、C3羟基之间形成分子内氢键,导致其水中溶解度较低,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而甲基化的环糊精水溶性好,毒性低,价格相对较低,应用广泛,目前已成为国内环糊精改性研究的热点。因此,我们对其合成工艺进行研究。以β-环糊精为起始原料,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作为反应溶剂,在八水合氢氧化钡的碱性条件下制备2,6-二甲基-β-环糊精。
李哲[5](2008)在《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多肽类和水杨苯胺类兽药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肽类抗生素和水杨苯胺类兽药均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抗菌剂和杀虫药,其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由此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组织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对氯氰碘柳胺和雷复尼特等两种水杨苯胺类兽药,以及多粘菌素B、粘杆菌素、杆菌肽和维吉尼霉素等四种多肽类抗生素进行了相应的检测分析,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相关的检测要求。研究内容包括:一、选用动物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氯氰碘柳胺和雷复尼特等两种水杨苯胺类兽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反相液相色谱分离,282nm紫外检测,结果表明动物组织中氯氰碘柳胺的回收率为71.36%~92.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5%~7.06%;雷复尼特的回收率为70.86%~95.6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2%~7.03%。氯氰碘柳胺和雷复尼特的检测限均为10~200μg/kg。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以快速检测和监测动物组织中氯氰碘柳胺和雷复尼特的残留情况。二、选用动物组织(肌肉、肝脏、肾脏)和牛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多粘菌素B、粘杆菌素、杆菌肽和维吉尼霉素等四种多肽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0.1%甲酸体系提取,正己烷脱脂,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利用反相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为88.54%~99.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1%~9.84%,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适合于不同动物组织中多肽类抗生素的测定。
薛仁冲,吴俊伟[6](2007)在《兽用药物新剂型概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药剂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兽药新制剂不断被研究开发出来,如包被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这些新剂型克服了常规剂型的很多缺点,充分体现了兽药新剂型的优势所在,也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文章从各类兽药新制剂的分类、作用特点、优缺点等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
杨亚军[7](2007)在《甲砜霉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研制出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安全、高效的甲砜霉素脂质体(TAPL)。1. TAPL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透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25 nm波长处测定药物含量。透析法分离脂质体的平均回收率为96.1%;在6μg/mL~16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2%。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37.02%(n=3),甲砜霉素含量为10.21 mg/mL(n=3)。该方法可用于TAPL的分离及包封率和含量的测定。2. TAPL制备方法筛选以外观性状、包封率为指标,从薄膜分散法、改良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和改良逆相蒸发法中筛选TAPL的最佳制备方法。改良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为小单室囊泡,包封率为37.02%(n=3),与改良薄膜分散法和逆相蒸发法差异显着(P<0.05)。改良逆相蒸发法是制备TAPL的最佳方法。3. TAPL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TAPL的配方和改良逆相蒸发法的工艺条件。优化后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分别为:药物与磷脂比例为1︰5(W︰W),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4︰1(W︰W),PBS液pH 7.4;超声7 min(连续超声裂解10 s,间隔1 s),蒸发温度为40℃,冻融3次。制备的TAPL为淡黄色均一乳液,显微镜观察(10×100)为小单室囊泡,视野中没有药物结晶,滤膜滤过后透射电镜观察为类球形囊泡,粒径在180 nm~300 nm之间,包封率为62.37%(n=3),甲砜霉素含量为8.78 mg/mL(n=3),无热原。4. TAPL稳定性与安全性在4℃、室温、40℃条件下对TAPL进行热稳定性实验,低温光照条件下进行光稳定性实验,低温离心考察TAPL悬浮稳定性;以肌肉刺激实验、溶血性实验、毒性试验对TAPL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TAPL对热、光不稳定,悬浮稳定性好;TAPL无刺激性、无溶血反应,小鼠、家兔、罗曼公雏大剂量注射后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TAPL应低温避光保存。5. TAPL体外抑菌实验选取临床常见致病菌,以试管二倍稀释法对TAPL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TAPL对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游离甲砜霉素的1/4、1/4和1/8;实验浓度下两者的MBC没有差异。
邓昉[8](2005)在《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的研制及其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阿米卡星是兽医临床广泛应用的胺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传统制剂的主要缺点是半衰期短,用量大,且具有耳、肾毒性,而脂质体能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减少用量,降低毒副作用。本文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了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脂质体包封率65.0%,该注射液为乳白色的悬浮液,pH在5.0~5.5之间,每毫升注射液含阿米卡星10毫克。 以实验兔为对象,采用热原性试验法和刺激性实验法对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进行热原检查和刺激性检查,结果表明,该制剂无热原性和刺激性,以肌肉注射方法给药安全、可靠。 为了研究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应症,用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与传统阿米卡星注射剂进行了对比试验,观察了对猪喘气病和猪巴氏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对上述两种猪疾病的治愈率显着高于传统制剂,阿米卡星脂质体对猪喘气病的治愈率为68%,有效率为98.8%,对猪巴氏杆菌病的治愈率为70%,有效率为76%。且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还具有用药剂量小、药效时间长和药物残留低的特点。
尚炜,薛飞群[9](2005)在《兽药长效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兽药长效制剂的特点、产生与发展作以简要介绍,并着重阐述了长效制剂中最常见的两类剂型——— 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长效制剂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符华林[10](2004)在《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新剂型及其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兽用抗寄生虫药物由于使用频繁,其给药技术研究一直备受重视。目前,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缓释控释制剂和脂质体制剂,其次是透皮给药系统、微囊、微球、环糊精包合物、固体分散体等。但这些新剂型和新技术大多还处于研究阶段,在处方设计或制剂工艺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加强这些新剂型的工艺和技术研究,以真正发挥这些新剂型的优点。
二、碘醚柳胺脂质体定向剂对绵羊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碘醚柳胺脂质体定向剂对绵羊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硝碘酚腈脂质体的制备及肝脏靶向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脂质体 |
1.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1.3 脂质体的纯化 |
1.4 脂质体的物理表征 |
1.5 脂质体的生物分布 |
1.6 脂质体在兽药中的应用 |
1.7 结束语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3章 硝碘酚腈脂质体的制备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硝碘酚腈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5章 硝碘酚腈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第6章 硝碘酚腈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肝脏靶向性初步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 |
6.3 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一览表 |
(2)中草药在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与中兽药研发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草药与化学合成药的对比优势 |
1.1 自然性 |
1.2 多功能性 |
1.3 无残留毒性 |
1.4 不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
1.5 双向调节和适应原样作用 |
1.6 激素样作用 |
2 中草药在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
2.1 提高畜禽免疫力 |
2.2 防治疾病 |
2.3 提高生长速度, 改善畜产品品质 |
2.4 提高畜禽的繁殖能力 |
2.5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 |
2.7 清除畜禽体内的有害物质 |
2.8 改善畜禽产品质量的作用 |
3 中兽药研发的方向 |
3.1 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兽药 |
3.2 治疗混合感染的中兽药 |
3.3 改善机体微循环的中兽药 |
3.4 功能性恢复剂 |
(3)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牛羊寄生虫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牛羊寄生虫病的分类及症状 |
1.1.2 牛羊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的影响 |
1.1.3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 |
1.1.4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 |
1.2 氯氰碘柳胺研究进展 |
1.2.1 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作用机理 |
1.2.3 安全性 |
1.2.4 治疗效果 |
1.3 牛羊抗寄生虫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
1.3.1 长效制剂技术 |
1.3.2 脂质体 |
1.3.3 微乳给药系统 |
1.3.4 其他新剂型和新技术 |
1.3.5 小结 |
1.4 结语 |
第二章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2.1 材料 |
2.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 |
2.2.3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稳定性评价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 |
2.3.3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稳定性评价 |
2.4 讨论 |
2.4.1 制剂高效液相方法的建立 |
2.4.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 |
2.4.3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稳定性评价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安全性实验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和细胞株 |
3.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方法 |
3.2.1 急性毒性试验 |
3.2.2 亚慢性毒性试验 |
3.2.3 细胞毒性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急性毒性试验 |
3.3.2 亚慢性毒性试验 |
3.3.3 细胞毒性试验 |
3.4 讨论 |
3.4.1 关于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
3.4.2 亚慢性毒性试验 |
3.4.3 细胞毒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药动学研究 |
4.1 材料 |
4.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血浆中氯氰碘柳胺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血浆中氯氰碘柳胺分析方法的建立 |
4.3.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4.4 讨论 |
4.4.1 血浆中氯氰碘柳胺分析方法的建立 |
4.4.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防治羊肝片吸虫的疗效研究 |
5.1 材料 |
5.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5.1.2 试验动物 |
5.1.3 诊断方法 |
5.2 方法 |
5.2.1 试验治疗方案及分组 |
5.2.2 临床观察 |
5.2.3 疗效判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临床症状的观察 |
5.3.2 结果统计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动物源性食品中碘醚柳胺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及2,6-二甲基-β-环糊精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动物源性食品中碘醚柳胺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1.1 芳环类 |
1.2 咪唑类 |
1.3 其它几种对肝片吸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
第二章 碘醚柳胺的研究概况 |
2.1 药理作用 |
2.2 毒理作用 |
2.3 药代动力学 |
2.4 临床应用 |
2.5 分析方法的进展 |
2.6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
2.7 研究目的和方案 |
第三章 牛组织中碘醚柳胺的含量测定方法 |
3.1 仪器、试剂与药品 |
3.2 方法 |
3.3 分析方法确证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2,6-二甲基-β-环糊精合成工艺的研究 |
第一章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 化学法改性的主要衍生物 |
1.2 环糊精改性的意义 |
1.3 改性环糊精的应用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 |
2.1 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 |
2.2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合成路线 |
3.3 合成工艺路线的考察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结果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5)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多肽类和水杨苯胺类兽药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兽药残留的相关知识背景 |
1.1.1 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
1.1.2 兽药进入动物体的主要途径 |
1.1.3 兽药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 |
1.1.4 残留分析原理 |
1.1.4.1 分离 |
1.1.4.2 检测 |
1.2 多肽类抗生素和水杨苯胺类兽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
1.2.1 多肽类抗生素简介 |
1.2.2 水杨苯胺类兽药简介 |
1.2.3 多肽类和水杨苯胺类兽药残留分析的现状 |
1.2.3.1 微生物法 |
1.2.3.2 免疫分析法 |
1.2.3.3 毛细管电泳法 |
1.2.3.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5 液质(LC-MS)联用技术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水杨苯胺类兽药氯氰碘柳胺和雷复尼特残留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2.4.1 样品前处理 |
2.4.2 水杨苯胺类兽药氯氰碘柳胺和雷复尼特液相色谱条件 |
2.4.3 水杨苯胺类兽药氯氰碘柳胺和雷复尼特含量测定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氯氰碘柳胺和雷复尼特标准溶液的配置 |
2.5.2 Angilent HPLC 仪器条件的选择 |
2.5.2.1 色谱柱的选择 |
2.5.2.2 检测器的选择 |
2.5.2.3 流速的选择 |
2.5.2.4 流动相及流动相比例的选择 |
2.5.2.5 柱温箱温度的选择 |
2.5.2.6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的选择 |
2.5.3 线性范围 |
2.5.4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2.5.4.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2.5.4.2 净化方法的选择 |
2.5.5 方法精密度实验 |
2.5.6 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
2.5.7 回收率和变异系数(RSD) |
2.5.8 组织中残留量计算 |
第三章 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多肽类抗生素残留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设备与仪器 |
3.3 实验试剂 |
3.4 实验方法 |
3.4.1 Oasis HLB 净化柱的活化 |
3.4.2 肌肉、肝脏、肾脏样品前处理 |
3.4.3 乳样品前处理 |
3.4.4 样品净化 |
3.4.5 多肽类抗生素液相色谱条件 |
3.4.6 多肽类抗生素质谱条件 |
3.4.7 多肽类抗生素含量测定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多肽类抗生素标准溶液的配置 |
3.5.2 Angilent HPLC 仪器条件的选择 |
3.5.2.1 色谱柱的选择 |
3.5.2.2 流动相和梯度设置 |
3.5.2.3 柱温箱和流速的选择 |
3.5.3 质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
3.5.3.1 离子扫描模式的选择 |
3.5.3.2 多肽类抗生素母离子、子离子质谱条件的优化选择 |
3.5.4 线性范围 |
3.5.5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3.5.5.1 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 |
3.5.5.2 样品净化条件的选择 |
3.5.6 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
3.5.7 回收率和变异系数(RSD)的测定 |
3.5.8 组织中残留量计算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甲砜霉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脂质体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脂质体的分类 |
1.3 脂质体的应用 |
2. 甲砜霉素研究概况 |
2.1 概述 |
2.2 临床应用 |
2.3 制剂研究 |
第二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制备方法 |
2.2 TAPL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3 脂质体分离方法的建立 |
2.4 标准曲线绘制 |
2.5 测定方法回收率实验 |
2.6 精密度实验 |
2.7 包封率测定 |
2.8 样品测定 |
3. 讨论 |
3.1 TAPL 分离 |
3.2 TAP 含量测定 |
4. 小结 |
第三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制备方法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TAPL 性状观察 |
2.2 包封率、含量测定 |
3. 讨论 |
3.1 制备方法 |
3.2 稳定性 |
4. 小结 |
第四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正交试验结果 |
2.2 TAPL 质量检查 |
3. 讨论 |
3.1 正交试验 |
3.2 质量控制 |
4. 小结 |
第五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稳定性及安全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稳定性试验 |
2.2 安全性试验 |
3. 讨论 |
3.1 稳定性试验 |
3.2 安全性试验 |
4. 小结 |
第六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体外抑菌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TAPL 包封率、含量测定 |
2.2 体外抑菌实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的研制及其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 药物新剂型对动物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
1.1 缓释制剂 |
1.2 控释制剂 |
1.3 透皮吸收剂 |
1.4 气雾剂与喷雾剂的特性和类型 |
1.5 脂质体 |
2 阿米卡星的研究进展 |
2.1 结构和理化性质 |
2.2 抗菌谱及作用机理 |
2.3 副反应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的性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阿米卡星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 |
2 结果 |
2.1 阿米卡星脂质体形态和粒径分布结果 |
2.2 阿米卡星脂质体包封率测定结果 |
2.3 回收率试验 |
3 讨论 |
第三章 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的性状检测 |
2.2 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的安全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阿米卡星脂质体对猪喘气病的疗效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液对猪巴氏杆菌病的疗效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分组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新剂型及其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缓释控释制剂技术 |
2 脂质体 |
3 透皮给药系统 |
4 其他新剂型和新技术 |
4.1 微囊与微球技术 |
4.2 β-环糊精包合物 |
4.3 固体分散技术 |
5 小 结 |
四、碘醚柳胺脂质体定向剂对绵羊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硝碘酚腈脂质体的制备及肝脏靶向性初步研究[D]. 乐小丽. 西南大学, 2015(01)
- [2]中草药在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与中兽药研发方向[J]. 叶茂. 畜禽业, 2012(04)
- [3]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D]. 郭莉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4]动物源性食品中碘醚柳胺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及2,6-二甲基-β-环糊精合成工艺的研究[D]. 杨芬. 沈阳药科大学, 2008(11)
- [5]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多肽类和水杨苯胺类兽药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D]. 李哲. 大连工业大学, 2008(08)
- [6]兽用药物新剂型概述[J]. 薛仁冲,吴俊伟. 动物医学进展, 2007(09)
- [7]甲砜霉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D]. 杨亚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阿米卡星脂质体注射剂的研制及其临床疗效研究[D]. 邓昉. 湖南农业大学, 2005(05)
- [9]兽药长效制剂的研究进展[J]. 尚炜,薛飞群.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5(01)
- [10]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新剂型及其新技术的研究进展[J]. 符华林. 中国兽药杂志,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