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儿童和成人的骨髓移植

地中海贫血儿童和成人的骨髓移植

一、儿童和成人地中海贫血的骨髓移植(论文文献综述)

吴学东[1](2010)在《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thalassemia),也称为海洋性贫血或库勒氏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之一。地中海贫血是其中一组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溶血性血液病,因该病最早发现的病例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人而得名,其分子基础为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珠蛋白链合成障碍,使形成血红蛋白四聚体的α-链/非α-链比例失衡,进而引起红细胞破坏而溶血。我国的高发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人群中α地贫基因携带者检出率约为1-23%,p-地贫为0.5-6%,其中,尤以广西、广东和海南三省(区)为甚。地中海贫血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虽然可以给予红细胞输注及去铁治疗,但这一疾病最终还是导致病人早期死亡。死因一是慢性贫血及其并发症,二是死于未适当地使用铁鳌合剂而导致的铁沉积病。目前使用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含二个方面:一是输血。每10-30天1次,以纠正他们所患的严重贫血,使血红蛋白(Hb)维持在90-120g/L,长期连续地输血导致体内大量铁的沉积,特别对身体的器官如心脏、肝脏和内分泌系统带来损伤;二是正确使用铁鳌合剂。在中国,1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如果接受正规输血及去铁治疗,每年的费用在5万元以上。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临床实践表明,在中国大部分的地贫儿童在生命前十年内死亡,其余的儿童在第二个十年内死亡,能够活至20岁以上重型地贫儿童很少,目前这些病人因经济原因绝大多数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在15岁前死亡;广东省总病人数现估计在3000人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正规或不正规输血替代治疗的病孩逐渐增多,生存期有所提高,全省总病人数也在增加。这种经历十几年的折磨,最终的残酷结局,对每个地贫病人家庭和社会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是沉重的打击。即使给予正规的输血加去铁治疗也常于30岁之前夭折。可见,β重型地贫病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危害,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口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自Thomas和他的同事于1982年首先报道了第一例成功的同胞骨髓移植治疗地贫病例以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开始被用于治愈地贫;异基因HSCT是根治重型地贫唯一的治疗模式,这一治疗策略已经被医学界所普遍接受。因为HSCT是通过克服受者免疫屏障,将供者干细胞作为基因载体植入受者体内替代造血,纠正受者基因缺陷,因此HSCT实际上是一种基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输血及去铁治疗的患者。对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β-地贫患者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应作为首选治疗。骨髓移植的效果与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预处理方案、供者来源、HLA相合程度及对并发症的处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贫方面备受研究者关注的是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同胞供髓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国外已相当成熟,但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HLA全相合的同胞骨髓来源显得异常困难,绝大部分重型β地贫病人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因此,人们不得不尝试应用其他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中国地贫移植研究起步晚,移植的病例不多,患者去铁的情况多不正规(港台地区除外),病人的状况较差,而医疗卫生资源相当有限,需要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重型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之路。本课题主要就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不同状态儿童移植效果的差异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方案,移植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性膀胱炎、肝静脉闭塞病的防治等问题进行研究。我们自90年代末以来,即开始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近几年来,不断改进治疗方案,进行新的探索,本文将我中心自2005年1月以来至2009年12月共5年所做的地贫93例共97次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研究对象与方法:地贫患儿93例,男68例,女25例;中位年龄7岁(0.7岁-12岁);单次移植89例,二次移植4例。根据国内地贫患儿年龄、肝大情况和铁蛋白水平,将重型地中海贫血分为低危(17例)、中危(46例)、高危(30例),大体相当于Pesaro地贫分度标准的Ⅰ度、Ⅱ度和Ⅲ度。为了抑制和减轻患儿骨髓高增殖状态,减轻预处理的负担,增加植入的机会和减少移植后排斥,患儿移植前45天(40-60天)开始,给患儿口服羟基脲(hydroxyurea,30mg/kg.d)和硫唑嘌呤(azathioprine,3mg/kg.d)。预处理方案。环磷酸胺(cyclophosphaminde,CY):剂量100-120mg/kg,分2天静脉滴注(-10d--9d)。白消安(Busulfan,BU):剂量9.6-17.6mg/kg,分3-4天静脉注射(-8d--5d,或-8d--6d)。年龄越小,单位体重使用BU剂量越大。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Tabbit Anti-Human T-Lymphocyte Immunoglobulin):剂量15-30mg/kg;或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商品名即复宁,Thymoglobuline,法国),剂量6mg/kg,分3天静脉滴注(-3d--1d)。氟达拉滨(Fludarabine, FLU),剂量200mg/m2,分5天静脉滴注(-6d--2d)。噻替哌(thiotepa,TT),剂量10mg/kg,1天分2次静脉滴注(-5d)。上述药物联合应用组成预处理方案。期间,按2500ml/m2的补液量进行水化并加用5%的碳酸氢钠进行碱化、止吐和苯妥英钠预防癫痫治疗。造血干细胞输注与移植类型。在预处理方案完成之后,次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物输注,输注造血干细胞的当天称为0天。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不同进行造血干细胞输注。54例骨髓移植物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2.7(1.8-3.9)×108/kg。CD34+细胞数为6.2(1.7-16.1)×106/kg。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5例,其输注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为:8.1(7.23-11.0)×108/kg。CD34+细胞数为5.5(2.3-15.3)×106/kg。脐血移植物输注13例,输注的脐血干细胞体积约30-280ml。有核细胞数量从5×108至19×108不等。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本组病例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方案因移植的种类和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而有差异。所用药物和用法为:环孢霉素A (cyclosporine, Cs-A)移植前1天(-1天)开始1-3mg/kg.d静脉滴注;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移植后第1、3、6天各给予10-15mg/m2静脉注射。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移植后第1天开始给予15mg/kg.d连续口服至30天停药。当发生GVHD时,加用甲基强的松龙(2mg/d)治疗。肝静脉闭塞病防治。肝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 disease,VOD)预防采用肝素钠100-200u/kg. d持续静注,在无出血表现的情况下维持APTT/TT轻度大于正常;前列腺E脂质微球(1-1.5μg/kg·d)。69例应用熊去氧胆酸12mg/kg.d,分两次餐中口服(08年以后患儿);24例未用熊去氧胆酸作为对照。出血性膀胱炎防治(HC)。HC的预防:在预处理期间水化(2.5L/m2/天),保证每小时尿量大于60-100ml/m2;同时应用美斯纳:在第一剂环磷酰胺前半小时开始,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超过12小时;每天美斯纳的剂量=1.25×每天CY量。治疗采用水化+血小板输注。感染防治。清除龋齿、肛屡等感染病灶,移植前肠道消毒,移植后无菌饮食,全环境保护性隔离,无菌操作及护理,药物预防(静脉应用抗生素、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口服复方新诺明)等。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时,根据经验及早选择有效足量的广谱抗生素。真菌的预防:采用伊曲康唑(4-6mg/kg.d)、从+5天开始至粒细胞大于0.5×109/L后3天停药。抗真菌治疗选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 (3mg/kg.d)、科赛斯(1-2mg/kg.d)、伏立康唑(14mg/kg.d)。心功能检测。对19例地贫移植患儿进行了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动态观察,以评价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急性心力衰竭的关系。从预处理开始每隔3-4 d抽外周血检测血浆NT-ProBNP、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直至植入稳定出院或者植入失败自身造血恢复出院。移植后植活指标检测。(1)、间接指标:移植后临床存活超过21天;各系统造血恢复正常,包括红系、粒系、淋巴系、巨核系等;临床上发生GVHD。肿大的肝脾回缩至正常大小;乳酸脱氢酶(LDH)降至正常水平。(2)、直接指标:红细胞抗原(ABO和Rh血型改变成供者型)、细胞遗传学标记(外周血或骨髓性染色体转变成供者型)、HLA抗原(在HLA配型不全相合的病例中,HLA抗原改变为供者型)、分子遗传学证据(应用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分析移植后病例外周血中,供者的遗传学标记及所占的比例)。结果:造血重建。不同类型移植造血重建时间不同,骨髓加脐血恢复较快、外周干细胞移植次之,骨髓移植相对较慢,NEU>0.5×109/L、PLT>20×109/L、HGB>90g/L在骨髓供者移植所需时间分别是19、24、32天,在骨髓+脐血供者所需时间分别是14、23、27天,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所需时间分别是17、22、28天。骨髓+脐血供者的粒细胞与血小板恢复较单纯骨髓供者移植快,两者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骨髓移植相比,粒细胞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小板与血红蛋白的恢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情况。93例地贫患儿,移植后成功植入83例,植入率89.2%,随访时间0.4-5年。中位随访时间24月。存活75例,无病存活68例(73.1%),总生存率为80.6%,死亡18例(19.4%):4例地贫患儿进行了2次移植,2例为同胞移植,只有1例2次移植时采用非亲缘外周干细胞移植获得植入,植入后存在慢性GVHD。1例同胞移植未植入,予非亲缘脐血移植亦未植入,恢复地贫状态,1例同胞移植被排斥后改用同胞外周干细胞移植因慢性GVHD死亡。1例非亲缘外周干细胞移植再次采用非亲缘外周干细胞移植因感染死亡。对89例病人的移植结果进行分析,亲缘相关HSCT(同胞和单倍体)的植入率、无病存活率、死亡率分别为89.5%、73.7%、18.4%,非亲缘相关HSCT的植入率、无病存活率、总生存率、死亡率分别为90.2%、76.5%、80.9%、17.6%。结果显示亲缘移植与非亲缘移植供者植入及生存情况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比较非亲缘移植中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骨髓移植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结果,显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率高、排斥率低、无病存活率高,但统计学显示尚无意义(P>0.05)。移植相关并发症。93例地贫移植病例,发生各类并发症至少17种,发生率超过40%的并发症有血清病(54.8%)、口腔炎(49.5%)、呼吸道感染(44.1%)、急性GVHD (43.1%),其他并发症包括植入综合征、胃肠道感染、败血症、CMV感染、出血性膀胱炎、VOD、慢性GVHD、癫痫、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溶血、肝功能损害等。大多数可以控制,不影响治疗效果,但部分病人死于并发症,或留下后遗症。正确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移植成功的关键。病例的选择和HLA配型的相合、以及预处理方案、GVHD的预防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本组病例中,感染及GVHD是患儿移植死亡的最常见的致死并发症,其他死亡原因包括ARDS、VOD、心衰、颅内出血等。结论:1.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无病生存率在70%以上,但移植存在一定的风险,部分病人可因移植并发症而死亡。2.不同类型移植造血重建时间不同,骨髓加脐血恢复较快、外周干细胞移植次之,骨髓移植相对较慢。3.同胞骨髓移植仍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重要手段,动员后的同胞骨髓加脐血混合移植治疗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植入时间早、排斥反应不重,疗效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Ⅰ-Ⅱ度地贫比Ⅲ度地贫移植效果好,提示重型地贫患儿应及早移植。4.非亲缘移植治疗效果已达到同胞移植的疗效水平,非亲缘外周干细胞较非亲缘骨髓移植的植入率更高、无病存活率更高,疗效更好。非亲缘移植发生急性GVHD较同胞骨髓移植高。5.熊去氧胆酸联合肝素及前列腺素E脂质微球预防重型β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疗效显着。6.重型β-地中海贫血病人allo-HSCT后血浆NT-ProBNP的浓度与AHF发生有相关性,而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变化与AHF无明显相关性,血浆NT-ProBNP可作为重型地贫病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中急性心衰的一个早期实验室预测指标。7.移植并发症较多,包括个GVHD、VOD、HC、感染等,多数并发症可控制。部分引起死亡。感染及GVHD是患儿移植死亡的最常见的致死并发症,其他死亡原因包括ARDS、VOD、心衰、颅内出血等。8.儿童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较常见,真菌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时间多在移植后1月内。有口腔粘膜炎的患儿发生真菌感染机会大;真菌感染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IFI的死亡率较高,是Allo-HSCT后因感染而死亡的重要原因。

黄楚雯[2](2020)在《儿童重型地中海贫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基于同一预处理方案下,在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HLA不全相合供体移植能否达到全相合供体移植的生存情况及治疗效果,明确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9年9月共257例在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移植中心同意并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患儿资料,采用Log-Rank及Cox回归分析影响患儿Allo-HSCT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将移植前患儿的危险分级、脾脏大小、左心射血分数、性别、年龄、血清铁蛋白水平、肝脏大小、供患者之间的HLA相合程度、亲缘及无关、供者性别情况,移植中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输注量,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移植后并发症发生与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慢性移植物抗宿主、肝小静脉闭塞症、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变、出血性膀胱炎、AIHA、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纳入危险因素,分别分析各个危险因素对总生存率(OS)、无地中海贫血生存率(TFS)、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移植排斥(GR)的影响,OS、TFS、TRM、GR均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结果纳入257例患者的260次干细胞移植中(3例患者进行了二次移植,其中2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男性172例,女性85例,移植时中位年龄为6岁。共死亡20例,237例存活,3例排斥,累计OS为92.08%,累计TFS90.89%,累计GR为1.24%,累计TRM为8.01%。HLA全相合与不全相合供体移植的OS分别为92.71%、90.23%,TFS分别为91.11%、90.23%,TRM分别为7.41%、9.77%,GR分别为1.6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全相合亲缘供体移植、HLA全相合无关供体移植、HLA不全相合亲缘供体移植、HLA不全相合无关供体移植的OS分别为93.35%、91.93%、88.74%、91.23%,TFS分别为92.31%、89.67%、88.74%、91.23%,TRM分别为6.72%、8.26%、11.27%、8.77%,GR分别为1.11%、2.25%、0、0,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分析显示患者危险分级、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移植后OS及TFS显着相关;患者危险分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与TRM显着相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与GR相关。患者危险分级越高,其OS、TFS越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Ⅰ级:100%,Ⅱ级92.26%,Ⅲ级:83.33%,P=0.032)(TFS:Ⅰ级:100%,Ⅱ级90.79%,Ⅲ级:83.33%,P=0.047);移植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比不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OS及TFS显着降低(OS:67.50%VS 93.74%,P=0.0002;TFS:55.56%VS 93.33%,P<0.0001);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比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OS及TFS显着降低(OS:86.79%VS 94.62%,P=0.023;TFS:83.09%VS 94.62%,P=0.002);移植后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比不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OS及TFS显着降低(OS:83.80%VS 95.15%,P=0.004;TFS:82.44%VS 94.03%,P=0.005)。患者危险分度为Ⅰ级、Ⅱ级的TRM比Ⅲ级显着降低,分别为0、7.85%、16.67%(P=0.033);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比不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TRM显着增高(16.40%VS 4.91%,P=0.004);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比不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TRM显着增高(36.51%VS 6.29%,P<0.0001);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的比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移植TRM显着增高(13.71%VS 5.38%,P=0.017)。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的比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移植GR显着增高(3.92%VS 0,P=0.011);移植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比不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的GR增高(14.77%VS0.41%,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危险分度(P=0.027,HR:3.002,95%CI:1.134-7.944)、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0.008,HR:3.983,95%CI:1.432-11.079)和巨细胞病毒感染(P=0.008,HR:3.339,95%CI:1.361-8.190)是影响移植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P=0.019,HR:2.754,95%CI:1.178-6.438)、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0.000,HR:6.396,95%CI:2.616-15.634)和巨细胞病毒感染(P=0.054,HR:2.264,95%CI:0.987-5.193)是影响移植后TFS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危险分度(P=0.033,HR:2.875,95%CI:1.089-7.591)、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0.004,HR:4.554,95%CI:1.633-12.701)和巨细胞病毒感染(P=0.008,HR:3.362,95%CI:1.371-8.243)是影响移植后TRM的独立危险因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0.011,HR:23.196,95%CI:2.079-258.145)是影响G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胞全相合供体移植应用在重型地中海贫血中仍是首选之策,但基于我们的预处理方案下,HLA不全相合供体移植可达到全相合供体移植相似的预后。CMV感染是影响OS、TFS、TRM的独立危险因素,绝大部分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在移植后早期(100天内),早期识别并治疗CMV感染,可有效提高HSCT的预后。a GVHD是影响TFS、GR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ATG剂量调整可预防a GVHD发生。危险分度Ⅲ级患者预后效果欠佳,改善移植前患者情况及尽早移植均是提高生存率的手段。BO是影响OS、TFS、TRM、GR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感染避免诱发免疫功能紊乱。

徐倚琪[3](2019)在《地中海贫血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年龄分析》文中提出地中海贫血,是一组不完全显性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根据基因缺失或缺陷的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δ-地中海贫血、γ-地中海贫血以及其他少见的地中海贫血。其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一种地中海贫血的疾病类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目前唯一治疗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的方法,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主要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阻塞病、感染、出血和移植失败等并发症。在国外的各种文献中提及,大龄儿童在各种血液或肿瘤疾病中存在明显的不良预后。青少年被儿科医生认为是高危人群,同时长期以来一直被成人血液学家视为高危患者。从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我们收集了 332例有效病例数据中,其中281例全相合病例数据,51例半相合病例数据,随访时间至2018年9月30日。将患儿年龄段分为三组进行讨论及相互对比,分别是小于等于4岁的病例数据为1组,5岁至8岁的病例数据为2组,大于8岁的病例数据为3组。分析三个年龄组中的总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Ⅰ和Ⅱ级,Ⅲ级,Ⅳ级与年龄的相关性,以及发生率年龄分析图。以及感染发生、口腔感染、肺部感染、败血症发生、惊厥发作发生、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单疱Ⅰ及Ⅱ病毒感染、水痘病毒感染、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移植后植入情况等多项并发症发生的与年龄的相关性,还有各年龄组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生存曲线。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分析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和Ⅱ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Ⅲ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ⅣV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与分析图采用Kaplan-Meier检验,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采用Kap lan-Meie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GVHD发生率以及其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全相合病例中,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和Ⅱ级的发生率,惊厥发作,口腔感染,EB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相关,P<0.05。尤其是8岁以上的儿童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低,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8岁以下的儿童增高。而半相合病例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和Ⅱ级与EB病毒感染与年龄相关。在研究中全相合败血症病例中,革兰阴性菌的发生率比革兰阳性菌高(55.56%VS 37.78%)。败血症的治疗可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进行早期治疗用药,再选择性使用阳性菌敏感药物联合使用。惊厥发作治疗推荐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儿童一线治疗药物,并使用异丙酚难治性癫痫状态患者。而病毒感染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移植后的地中海贫血患儿,尤其是大龄儿童,在移植物宿主病,惊厥发作,感染等方面需更加注意及时诊治。

施玲玲[4](2015)在《比较同胞脐血联合骨髓与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的疗效和免疫重建》文中认为目的 地中海贫血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血红蛋白病之一。β地中海贫血简称为β地贫,是由于β珠蛋白链的合成减少,导致α链相对增多,游离的α链形成α聚合体,在红细胞内沉淀,形成包涵体,导致无效造血及溶血。根据WHO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大约有1.5%的人携带有β地贫基因,我国以广东、广西、四川多见。临床缺乏治疗β地贫的有效手段,重型β地贫的患者需依赖输血及祛铁治疗来维持生命。疾病本身引起的反复溶血和长期的输血,导致患者体内铁过载,过多的铁沉积在肝脏、心脏和内分泌系统,导致内脏器官损害,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血制品的缺乏、祛铁治疗的高昂费用及医疗保健体系的不完善,许多患者活不到20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重型β地贫的唯一方法。骨髓移植是治疗重型β地贫最早也是最经典方法,年龄小、低危组、同胞供者的患者移植后无病生存率大都有80%~90%。与骨髓移植相比,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具有容易获得,造血重建快,感染发生率低,容易被供者接受等优点,但是外周血中含有较多的T淋巴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高。与骨髓和外周血相比,脐血的优势在于获取方便、对供者无损伤、脐血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的风险较小、HLA1~2位点不合也可以移植、病毒污染的风险低。但由于脐血中所含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少,存在着造血重建缓慢、移植物被排斥的风险,另外由于脐血中缺乏病原特异性记忆性淋巴细胞,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力弱,移植后免疫重建缓慢,容易发生机会性感染,是造成脐血移植相关死亡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对脐血联合骨髓与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的造血和免疫重建结果进行比较,了解脐血移植后造血和免疫重建的规律,为改善脐血移植治疗效果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资料分析 收集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β地贫患者共154例,其中接受同胞脐血联合骨髓移植者74例,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8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2~16)岁,男109例,女64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过地贫基因检查,基因型为β地贫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154例移植患者Pesaro分度为Ⅱ~Ⅲ度。中位随访时间24(4~118)月。154例均为同胞供者,其中HLA配型全相合149例(97%),HLA配型1个位点不合者5例(3%)。ABO血型相合者103例(67%),主要不合29例(19%),次要不和22例(14%)。从移植前45~11天予羟基脲治疗。采用Bu+Cy+Flu+ATG预处理方案。CB+BM组的GVHD预防方案为:CsA ± MMF,PBSC+BM组的GVHD预防方案为:CsA+MTX+MMF。按照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治疗,记录患者回输的总有核细胞数及CD34+细胞数,记录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通过定期检测性别染色体或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了解嵌合状态,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移植后是否出现aGVHD和cGVHD,机会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菌、真菌感染)、TRM等情况。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用Kaplan-Meiers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计算两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2.流式细胞术分析 征得患者同意后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3、6、12月收集CB+BM组和PBSC+BM组患者外周血标本。收集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2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检测移植前和移植后1、3、6、12月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根据血细胞分析仪得到白细胞数,计算出各个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的绝对值。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全T淋巴细胞标志为CD3+,辅助T淋巴细胞为CD3+CD4+,初始CD4+T淋巴细胞为CD3+CD4+CD62L+CD45Ra+CD45Ro-,记忆CD4+淋巴细胞为CD3+CD4+CD45Ro+,细胞毒T淋巴细胞为CD3+CD8+,初始CD8+T淋巴细胞为CD3+CD8+CD45Ra+,记忆 CD8+T 淋巴细胞 CD3+CD8+CD45Ro+,调节性 T 淋巴细胞为 CD3+CD4+CD25+Foxp3+。3.T细胞受体谱系克隆性分析 收集患者外周血,使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RNA。收集CB+BM组和PBSC+BM组各5例患者,使用RT-PCR方法扩增其移植后1、3、6、12月的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24个亚家族,使用基因扫描方法了解其亚家族的克隆表达情况。结果1.154例患者中有153例(99.4%)获得植入,1例植入失败为CB+BM组患者。CB+BM组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5(10~24)天,PBSC+BM组为11(8~16)天(P=0.009)。CB+BM组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25(11~42)天,PBSC+BM 组为 16(11~39)天(P=0.000)。13 例(8.6%)患者出现混合嵌合状态,其中8例为CB+BM组,5例为PBSC+BM组(P=0.331)。CB+BM组仅有1例(1.4%)发生Ⅰ度aGVHD,PBSC+BM组共有17例(21.2%)发生 aGVHD(P=0.001),其中 4 例(2.6%)为 Ⅰ 度,6 例(7.5%)为 Ⅱ度,7 例(8.8%)为Ⅲ度。CB+BM 组有 1 例(1.4%)发生 cGVHD,为局限型,PBSC+BM组有6例(7.5%)发生cGVHD(P=0.034),均为广泛型。CB+BM 组 19 例(25.7%),PBSC+BM 组 30 例(37.5%)(P=0.115)发生出血性膀胱炎。CB+BM组8例(10.8%),PBSC+BM组6例(7.5%)(P=0.475)发生肝静脉闭塞病。CB+BM 组 21 例(28.4%),PBSC+BM 组 7 例(8.8%)(P=0.001)移植后发生 CMV 感染。CB+BM 组 8 例(10.8%),PBSC+BM 组 2 例(2.5%)(P 0.037)发生细菌/真菌感染。6例(6.5%)发生侵袭性真菌病,均为CB+BM 组(P=0.009)。CB+BM 组 18 例(24.3%),PBSC+BM 组 8 例(10.0%)(P=0.018)发生肺炎。共有10例患者(6.5%)因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其中CB+BM组9例,PBSC+BM 组 1 例(P=0.006),CB+BM 组 2 年 TRM 累计发生率为 12.3%,PBSC+BM 组 TRM 累计发生率为 1.3%(P=0.006)。共有143例患者存活,其中142人为无地贫生存,全体患者3年预期OS 为 92.9%,TFS 为 92%。CB+BM 组和 PBSC+BM 组 3 年 OS 分别为 86.3%和 98.8%(P=0.003);CB+BM 组和 PBSC+BM 组 3 年 TFS 分别为 86.3%和97.5%(P=0.011)。2.CB+BM组和PBSC+BM组移植后1、3、6、12月CD3+T淋巴细胞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T淋巴细胞在移植后1月均呈下降趋势,随后逐渐恢复,在移植后12月,两组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绝对值恢复到移植前水平。CD4+T细胞在移植后1月出现明显的下降,随后缓慢恢复,但移植后12月未能恢复到移植前水平。CD8+T细胞在移植后1月出现明显的下降,随后恢复较快,移植后3月左右已经上升至移植前水平。移植后早期CD3+T淋巴细胞的扩增以CD3+CD8+T细胞为主,而CD3+CD4+T细胞明显低下,CD4+/CD8+比值倒置,在移植后12月CD4+/CD8+仅为 0.78±0.45。使用Mann-Whitney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1、3、6、12月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进行两两比较。移植后第3月PBSC+BM组MemCD8+细胞比CB+BM组明显增高,具体数值为757.00±826.87/μ L和266.67±92.92/μ L(p=0.043)。移植后 12 月 CB+BM 组的 TregT 细胞数量较PBSC+BM组高(p=0.033)。aGVHD对移植后1、3、6、12月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发生CMV再激活组移植后第1月和第12月的NavCD4+T淋巴细胞低于无CMV再激活组,具体数值为0.17±0.13/μ L和2.38±3.93/μ L(p=0.035);37.42±38.32/μ L 和 184.66± 160.89/μ L(p=0.003)。发生 CMV再激活组移植后第1月的MemCD4+T淋巴细胞显着低于无CMV再激活组(33.67±11.72/μ L 和 104.53±90.06/μ L,p=0.006)。发生 CMV 再激活组移植后第1月和第3月的Treg细胞低于无CMV再激活组(0.46±0.12/μL和 1.71±1.71/μ L,p=0.009;0.87±0.64/μL 和 3.46±3.79/μ L,p=0.007)。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组移植后6月的CD4+T细胞低于未发生感染组(296.83±85.58/μ L vs 483.46±290.45/μ L,p=0.008);发生感染组移植后1月MemCD4+T细胞和NavCD4+T细胞均低于未发生感染组(33.67± 11.71/μL 和 104.53±90.06/μ L,p=0.006,0.17±0.13/μ L 和 2.38±3.93/μ L,p=0.035);发生感染组移植后1月和3月的Treg T细胞均低于未发生感染组(0.46±0.12/μL 和 1.71±1.71/μ L,p=0.009;0.87±0.64/μL 和 3.46±3.79/μ L,p=0.007)。3.CB+BM组和PBSC+BM组各有5例患者移植后1、3、6、12月进行了TCRβ V亚家族基因谱系扫描。两组患者在HSCT后1年均能够完全表达TCRβ V24个亚家族基因,并且CB+BM组寡克隆率减少。CMV病毒再激活者表现出较多的TCR β V克隆谱系异常。结论1.脐血联合骨髓移植以及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均是治疗重型β地贫的有效方法。2.CB+BM组造血重建较PBSC+BM组慢、GVHD发生率低;CB+BM组CMV再激活、细菌/真菌感染较PBSC+BM组高,导致CB+BM组TRM发生率增高;CB+BM组OS和TFS低于PBSC+BM组。3.CB+BM组和PBSC+BM组移植后1、3、6、12月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移植后CD3+T淋巴细胞的扩增以CD3+CD8+T细胞为主,而CD3+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下,CD4+/CD8+比值倒置,在移植后12月仍未恢复;移植后第3月PBSC+BM组MemCD8+细胞比CB+BM组明显增高,CB+BM组移植后12月Treg T细胞数量较PBSC+BM组高。4.发生CMV再激活组和细菌/真菌感染组在移植后不同时点的NavCD4+、MemCD4+T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低于无CMV再激活组和无感染组,提示移植后CD4+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缓慢是导致各种感染高发的主要原因。5.CB+BM组和PBSC+BM组在移植后均能较早较快地恢复TCRβ V24个亚家族谱系克隆。

邱大发[5](2016)在《脐带血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相对于骨髓、外周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更加原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体外扩增等诸多优势。脐带血中的淋巴细胞没有受到外界抗原的刺激,免疫源性相对较弱。近几年,关于脐带血应用于血液病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作者从脐带血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中的作用,脐带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脐带血辅助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

郑萍,刘世霆,李春富,李力任,陈凌云,马安德[6](2013)在《白消安在儿童和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静脉输注白消安在儿童和成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患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儿童22名,成人9名,共31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患者静脉输注白消安,其中8例地中海贫血患儿输注0.8~1 mg·kg-1,q6 h,4 d,14例恶性血液病患儿输注4~5 mg·kg-1,qd,4 d,9例成人白血病患者输注0.8 mg·kg-1,q6 h,3 d,在最后一剂给药时,分别于给药前、输注中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白消安浓度,用DAS软件进行药动学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静脉输注白消安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患者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儿童和成人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L(0.4±0.2)与(0.2±0.1)L·h-1·kg-1、t1/2β(3.3±1.5)与(3.1±0.8)h、Vd(0.6±0.8)与(0.4±0.2)L.kg-1、Cav(590.4±265.3)与(572.2±214.7)μg·L-1。成人和儿童CL有显着性差异(P<0.05),地中海贫血患儿和恶性白血病患儿t1/2β、Vd、CL、K10、K12有极显着差异(P<0.01)。结论 静脉输注白消安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患者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儿童间差异显着,地中海贫血患儿Vd、t1/2β显着减少,有必要开展治疗药物监测。

王明元,田兆嵩[7](2003)在《儿科恶性肿瘤与血液病的输血治疗》文中研究表明

刘莎,郝文革,黄永兰,孙新[8](2010)在《脐血总有核细胞数对脐血移植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脐血总有核细胞(TNC)剂量对脐血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34例血液病患儿接受脐血移植,按照输注平均脐血总TNC数分为3组:TNC>10×107/kg组7例、10×107/kg>TNC≥7×107/kg组9例、TNC<7×107/kg组18例。评估3组患儿造血干细胞植入、排斥、移植疗效。结果 TNC>10×107/kg组7例,均获得长期稳定植入,平均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时间为14.8(12~20)d,PLT>50×109/L时间为52.3(26~86)d,处于无病存活状态。10×107/kg>TNC≥7×107/kg组9例,7例获得植入,平均ANC>0.5×109/L时间为16.4(11~30)d,PLT>50×109/L时间为63.7(34~140)d;4例获得长期稳定植入,无病存活;2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植入后出现排斥,恢复自身造血;1例植入后死亡;1例移植后早期死亡。TNC<7×107/kg组18例,16例获得植入,平均ANC>0.5×109/L时间为19.5(10~29)d,PLT>50×109/L时间为70.1(47~116)d;8例长期稳定植入,无病存活,2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在植入后出现移植排斥,自身造血功能恢复;6例植入后死亡;2例未植入。结论脐血TNC剂量是影响脐血移植中造血干细胞植入时间和嵌合状态的重要因素。增加输注的TNC细胞数可提高脐血移植成功率。

楼方定,张安胜,季红,姚善谦,孟凡义[9](1985)在《第二次国际胎肝移植会议学术论文摘要(二)》文中研究说明 胎肝发育期的造血骨髓移植当缺乏 HLA 配型相同供者的来源时,已推荐用胎肝作为造血细胞的另一来源。虽然正在研究把胎肝细胞移植作为骨髓再生障碍治疗的又一方法,但这种细胞用作移植常常失败。这是因为对免疫学的反应难以测定抑或由于输入造血干细胞数量太少。由于人类造血干细胞难以作定量分析,所以作者将不同胎龄的胎肝对其所含的定向祖细胞作了系统分析。

胡俊杰[10](2018)在《海南黎族人群地中海贫血流行现状及罕见基因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阐明海南黎族地区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当前的流行现状,并对黎族人群地贫罕见基因型进行分析,为黎族地区地贫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新的调查依据。方法以黎族地区的民族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3mL,进行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电泳,同时采用地中海贫血(α/β型)基因检测试剂盒并结合LuminexMAGPIX扫描仪进行常见地贫基因型检测,对黎族和汉族人群的地贫类型、基因携带率、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统计分析,此外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电泳结果与常见地贫基因检测结果不相符的黎族血液样本进一步做珠蛋白基因测序以寻找地贫罕见基因型,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罕见基因的突变结构类型,并对其家系遗传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到4817例黎族和2790例汉族血液样本,血细胞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筛查结果显示,黎族疑似地贫携带率高达90.38%,汉族达77.78%。常见地贫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黎族和汉族的地贫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9.83%、21.36%,且黎族和汉族均以α地贫为主(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4.97%和19.07%),其中基因型频率较高的为-α4.2(Aa)和-α3.7(Aa);β地贫中,黎族和汉族的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62%和1.83%,基因型均以CD41-42为主;α并β地贫中,黎族和汉族的基因携带率分别为3.24%和0.47%,黎族携带基因型种类多且以-α3.7(Aa)/CD41-42(Aa)型为主。珠蛋白基因测序发现一例地贫融合基因型,鉴定其基因型为Fusion gene/-α4.2,且该融合基因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α2段与Ψα1段序列发生融合所致;家系遗传分析显示,其祖父基因型为Fusiongene/αα,伯父和父亲的基因型均为.Fusiongene/-α4.2,母亲和弟弟的基因型均为-α4.2/αwsαws。结论海南省是地贫的高发区,黎族人群的地贫发生率和基因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且黎族人群中存在地贫罕见基因型,具有重要的遗传资源研究价值。

二、儿童和成人地中海贫血的骨髓移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和成人地中海贫血的骨髓移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对象
    2.1 患儿的基本情况
    2.2 分度标准
    2.3 移植前治疗情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病人的选择与准备
    3.2 造血干细胞采集
    3.3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方法
    3.4 随访
    3.5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造血重建
    4.2 总体生存结果
    4.3 并发症
    4.4 死亡原因
第五章 讨论
    5.1 造血重建
    5.2 生存情况
    5.3 并发症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中英文缩略词表
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2)儿童重型地中海贫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ARCT
前言
病例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供者情况
    3.造血干细胞移植
    4.随访和定义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移植前患者情况
    2.供者情况
    3.干细胞回输及造血重建情况
    4.移植物抗宿主情况
    5.移植后并发症情况
    6.生存及排斥情况
    7.生存的预后分析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地中海贫血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年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背景介绍
    1.1 地中海贫血
    1.2 AYA
    1.3 大龄儿童在B-地中海贫血中存在明显的不良预后
    1.4 地中海贫血移植及并发症
第二章 数据收集方法及来源及分析标准
    2.1 分析标准
    2.2 移植物抗宿主病分级标准
    2.3 分组标准
    2.4 分析方向
    2.5 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第三章 分析方法与结果
    3.1 全相合组
    3.2 半相合组
第四章 讨论
    4.1 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4.2 移植物抗宿主病
    4.3 感染和败血症
    4.4 病毒感染
    4.5 惊厥发作
    4.7 植入状态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比较同胞脐血联合骨髓与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的疗效和免疫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同胞脐血联合骨髓与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的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同胞脐血联合骨髓移植与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的免疫重建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同胞脐血联合骨髓与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T细胞受体谱系的克隆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脐带血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脐带血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
2 脐带血治疗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3 脐带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4 脐带血辅助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
5 小结

(7)儿科恶性肿瘤与血液病的输血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恶性肿瘤患儿的输血治疗
    1.1 红细胞输注
        1.1.1 急性出血的红细胞输注指征
        1.1.2 慢性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
        1.1.3 放化疗患儿红细胞输注的特殊性
        1.1.4 Hb水平与红细胞输注
        1.1.5 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 与红细胞输注
    1.2 血小板输注
        1.2.1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问题
        1.2.2 侵入性操作时血小板输注
    1.3 粒细胞输注
        1.3.1 粒细胞输注剂量
        1.3.2 粒细胞输注适应证
2 遗传性血液病患儿的输血治疗
    2.1 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
        2.1.1 先天性红细胞性贫血 (Diamond-Blackfan贫血, DBA)
        2.1.2 重型先天性粒细胞缺乏 (Kostmann综合征)
        2.1.3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范可尼贫血, FA)
    2.2 遗传性Hb异常
        2.2.1 地中海贫血综合征
        2.2.2 镰状细胞病
3 重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A) 患儿的输血治疗

(8)脐血总有核细胞数对脐血移植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供受者性别、HLA匹配、ABO血型情况
    1.3 预处理方案、输入有核细胞及CD34+细胞数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1.4 脐血来源、复温及输注
    1.5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肝静脉栓塞综合征的预防
    1.6 支持治疗
    1.7 植入证据检测
2 结果
    2.1 造血重建
    2.2 合并症
        2.2.1 预处理的不良反应
        2.2.2 急性GVHD
        2.2.3 出血性膀胱炎
        2.2.4 HVOD
        2.2.5 感染
        2.2.6 其他情况
    2.3 预后
3 讨论

(10)海南黎族人群地中海贫血流行现状及罕见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地中海贫血发病机制
    1.2 地中海贫血检测
        1.2.1 跨越断裂点PCR(Gap-PCR)
        1.2.2 PCR反向点杂交(PCR-RDB)
        1.2.3 高分辨溶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 HRM)
        1.2.4 液态芯片技术
        1.2.5 DNA测序
        1.2.6 无创产前诊断
    1.3 地中海贫血治疗
        1.3.1 输血治疗和除铁治疗方法的不足
        1.3.2 干细胞治疗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主要试剂和耗材
    2.4 实验方法
        2.4.1 血液样本采集
        2.4.2 血细胞分析
        2.4.3 血红蛋白电泳
        2.4.4 常见地贫基因型检测
        2.4.5 珠蛋白基因测序
        2.4.6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血细胞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结果
    3.2 黎族和汉族人群的地贫类型
    3.3 黎族和汉族人群的地贫基因携带率
    3.4 黎族和汉族人群的地贫基因型频率
    3.5 黎族和汉族人群的地贫等位基因频率
    3.6 罕见地贫基因型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四、儿童和成人地中海贫血的骨髓移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D]. 吴学东. 南方医科大学, 2010(12)
  • [2]儿童重型地中海贫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黄楚雯.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3]地中海贫血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年龄分析[D]. 徐倚琪.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7)
  • [4]比较同胞脐血联合骨髓与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的疗效和免疫重建[D]. 施玲玲.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8)
  • [5]脐带血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J]. 邱大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3)
  • [6]白消安在儿童和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郑萍,刘世霆,李春富,李力任,陈凌云,马安德. 中国药学杂志, 2013(13)
  • [7]儿科恶性肿瘤与血液病的输血治疗[J]. 王明元,田兆嵩. 中国输血杂志, 2003(04)
  • [8]脐血总有核细胞数对脐血移植疗效的影响[J]. 刘莎,郝文革,黄永兰,孙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07)
  • [9]第二次国际胎肝移植会议学术论文摘要(二)[J]. 楼方定,张安胜,季红,姚善谦,孟凡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85(03)
  • [10]海南黎族人群地中海贫血流行现状及罕见基因型研究[D]. 胡俊杰. 海南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地中海贫血儿童和成人的骨髓移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