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工艺美学五题(论文文献综述)
温霞[1](2021)在《中美高校美育在线课程内容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吕程程[2](2021)在《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文中指出海南黎族浓烈的风俗习惯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引人入胜。海南岛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黎锦,它如一份见证黎族兴衰的宝藏,深深吸引着学术界各类学者去探寻。它不仅是黎族纺织业发展的载体,还集中反映了黎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黎族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创设了绚丽多姿的黎族织锦纹样,这些纹样不仅见证了黎族社会的发展进程还生动地折射出黎族人民对未来的希冀,也成为了黎族织锦最有价值的研讨方向之一。其中最令人神往的便是在各类服饰中大量重复出现并且具有庞大数量的蛙纹。探究黎族蛙纹对于继承和发扬黎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含义。现如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了设计师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工作。在设计应用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将现代感融入服饰,还要将传统文化元素所承载的人文情感注入服饰中起到发扬以及民族文化识别的作用,推进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也促进海南本土文化的传播以及本土品牌的构建。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资料剖析归纳,实地调研当地相关的博物馆、非遗工作站以及海南黎族村落对黎族织锦纹样进行总结,着重研究黎族蛙纹。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先对黎族蛙纹的起源与文化象征意义的演变、造型特征、形式美法则、色彩特征深入解读,并采用表格的形式对黎族五大方言区的蛙纹以及蛙人纹的样式及演变等方面进行整理,从专业角度丰富和补充对于黎族蛙纹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品牌案例分析总结了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五大应用手法,探寻黎族蛙纹与现代服饰设计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从黎族蛙纹文化特征作为切入点并根据之前研究得出的方法论,对黎族蛙纹元素提炼概括并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进行设计开发,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重新演绎黎族蛙纹,让古老的民族元素在现代社会中迸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刘靖贻[3](2020)在《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益智玩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升高,随之攀升的还有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现阶段的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暂时无法根治,只能够减缓其症状,所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变得尤为重要。老龄化在加深,但是中老年人的娱乐方式却没有推陈出新。所以如何将预防老年痴呆症与娱乐产品相结合,成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就老年痴呆症的形成原因、现象以及预防方式进行了文献分析,市场调研等资料收集与整合。得到在老年痴呆症的形成因素中,可控部分主要有对益智的锻炼和运动的协调训练。对预防方式的分析提炼得出精细训练能够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症。通过案例的分析,证明该理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首先本文对精细训练的动作元素及概念进行研究总结,其次是对中老年人的生、心特征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得出中老年人现阶段不仅娱乐方式单一,还以久坐为主;运动量得不到提升会导致身体机能的萎缩以及老年痴呆症的形成。所以将通过精细训练来预防老年痴呆症,同时与玩具相结合。接着本文对现有的预防老年痴呆玩具进行归纳与评估;提炼出益智玩具的设计理念,结合精细训练的特征,提出精细训练与玩具结合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设计方法。最后将精细训练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将精细训练动作与玩具相结合进行实践评估;结果表明,精细训练与玩具的结合创新能够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
金瑶[4](2020)在《王憨山写意花鸟画作品创造性转化的文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画遭遇西方“现代”文化情境中身份确认的困境,岭南画派、海派、京派等不同画家群体努力创造新的国画语言,每一次中国画的集体发声,都在为现代的道路而寻找方向。21世纪过去20年,我们该如何讨论写意花鸟画的现代性?在现代性的讨论过程中我们面临什么问题?个案研究在美术史研究中具有典型性的价值,能够通过微观的个人视角俯瞰宏观的时代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王憨山的艺术作品去探讨写意花鸟画在“现代性”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与方向。海德格尔说:“当我们接近一个‘对象’,以便弄清它是什么的时候,当我们想把握它的‘存在意义’的时候,我们必须进入到它的‘运作意义’之中去。只有在这种运作的意义中,‘存在意义’才可能展示出来。”1王憨山作为20世纪末由偏远县城走向中国美术馆的写意花鸟画家,从农村到北京,他的成功是一条充满着魔幻的励志之路。与此同时,他用独特的艺术作品为写意花鸟画“现代性”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京、沪文化圈的探索途径。绪论部分讨论了中国画“现代性”的文化现象,王憨山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王憨山的艺术生涯与艺术史重大事件的时空交汇,王憨山在南京美专与国立杭州艺专的求学经历,在大众文化的人生经历中接触写实的艺术道路,通过珍贵的书信往来得以窥见王憨山成名后坎坷的创作之路。第二章梳理王憨山对潘天寿、齐白石、金农作品的形式借鉴与精神传承,进行转化性临摹和创造。第三章阐述王憨山艺术的艺术经验是如何在所生存地域的民间版画、民歌和湖湘文化中吸取养料,将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和趣味与文人画传统进行融合,生发出独特的艺术世界。第四章阐述王憨山艺术观念中地域画家群的艺术文脉、个性题材的精神文脉、天人合一的情感文脉,是艺术文脉的渗透路径。结论部分阐述王憨山在借鉴、吸收、创造性转化不同养料后形成现代生命力的写意花鸟画作品。
陈政[5](2020)在《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生活美学研究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探究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思想,以中国话语与中国经验介入到当代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价值建构之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从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发展历程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开启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开启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新风貌。实践层面,宋代士人在文玩鉴藏、士人园林、山水悠游、雅集交游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化趋向。理论层面,一批具有生活美学理论着作雏形的书籍在此时大量出现,为晚明涌现的《闲情偶寄》、《长物志》、《考盘馀事》等生活美学着作奠定了基础。宋代审美主体范围急速扩大,从宫廷到民间,其中士人阶层在宋代理学思辨精神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进行自觉反思并形成理论表述,其生活观念、生活审美观念、生活审美实践,对于建构当下中国话语的生活美学理论,回应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理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宋代士人生活美学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分析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从中西方哲学、美学生活论转向出发,梳理当代生活美学的理论演变,认为“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指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状态,“生活美学”可具体区分为生活美学观念和生活经验中的审美两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方式。以此,本文进行的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主要是指对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审美观念与活动的研究。第三章从“生活”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开始,通过“生”与“活”及其二者的词义构成关系来对中国古代“生活”观念进行思考。从“生生”到“日用”,古人使用了两套言说话语来表现东方式的生活观念与理想,从而让中国古人的生活既有超越性的生命之思,亦有形而下的生活之用,在生活审美层面同时形成了感性维度与超越性维度的共存。第四章从审美观念角度出发,着重考察闲、情、理、欲、物等范畴,分析宋人对于快感(欲)、美感(情)的价值判断。从宋人生活审美中的“物欲”关系入手,以苏轼“寓意于物”思想为视角,考察宋人日常生活审美中的价值论维度与伦理关怀。第五章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出发,阐释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经验的实现方式。宋人以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居室、园林为空间依托,在雅集交游中营造审美氛围,构筑审美化的生活情境。以西方日常生活美学为参照,将宋人生活审美方式划分为艺术审美式、参与式和自然环境认知式三种,呈现生活审美经验的多维面向。第六章总结宋代士人生活美学对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宋代士人超越有限物欲羁绊而通达精神世界的无限,在实践层面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主体性丧失问题、精神内涵弱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反思的资源,在理论层面为美学走向生活审美,走出纯粹的理论性研究,面向真实的审美实践提供参照。第七章,论文认为,宋代士人生活美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美学,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生活美学,以此区别于六朝尚逸的生活美学,以及明代重情的生活美学。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重视大众文化而忽视精英文化,对宋代生活美学研究也有利于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基于宋代士人生活观念,论文认为宋人在“超越性”与“生存性”的互融互生中为现实生活带来张力,实现生存状态的情理谐和。立足宋代士人生活审美观,认为宋人以“心统性情”、“吟咏性情”观肯定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以“寓意于物”、“玩物适情”观确立生活审美的价值指向,在感性审美中实践诗意生活理想。以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为范例,反思当代生活审美经验,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亲近和尊重生活的价值之学、幸福之学。通过宋人生活美学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分析,反思当代生活美学理论发展,认为中国生活美学不同于西方日常生活美学,应着重在审美价值论、境界论等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生活美学与传统西方美学并不完全对立,生活美学的回归感性学主张并不是与艺术为敌,而是打破美学研究中的唯艺术论,将生活审美的情感经验纳入美学研究视域,彰显生活的审美品质。
邢佩弘[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美学思想演变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艺术美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微妙折射、反映了历史文明的演变进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仅有力推动社会心理嬗变,促进意识形态转型,还能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潜移默化之效,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本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性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概述,重点分析了艺术美学的内涵和有关研究成果,以美学视角探析了中国艺术美学思想演变和发展,阐释美的现象、理论特点。其次,本文根据改革开放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了三个时期的中国艺术美学思想:1978-1990,由于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人民意识觉醒,中国艺术美学思想的方方面面都得到空前发展;1990-2012,这一时期中国艺术美学的发展较前一阶段的热潮有所减退,但却有所创新,有所细化;2012-2019,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不断进步,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得到各界的注视,实现了质的飞跃。最后,本文总结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与日俱增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体西用”将对未来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状况形成深远影响。未来中国艺术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合璧中西,博采各国之所长,兼容他族之精粹,继往开来,助力中华复兴之伟业,在不断的开拓中走向大众,与时俱进,融入民族,最终实现泽惠人类、造福世界的目标。
吴家辉[7](2019)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建筑创作思想研究 ——以五位当代建筑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0年代末,全球化发展日益增速,中国开始进入转型性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四十年来,我国建筑事业收获颇丰。繁荣的建筑市场逐渐扩张,承载着巨量的建设任务,建筑创作市场的蓬勃发展与建筑理论研究的贫乏使我国建筑师的创作缺乏理论指引。引进的外来建筑理论对我国当代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使我们自己的建筑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延续。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理论研究框架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使建筑理论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成为我们的迫切需要。本文试图以五位我国当代建筑师为例,梳理分析他们在应对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有关中国特色创作思想,以及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设计实践。总结他们在全球化浪潮下的探索和应对,以期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中国特色建筑创作实践以及建筑创作思想的进步方向。本文首先从建筑创作、建筑思想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建筑事业在全球化浪潮下的发展历程以及出现的问题。指出当今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缺失是影响我国建筑创作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次,阐述了在当前城市扩张、文化趋同的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当代建筑师正在积极寻求中国建筑创作的出路。以五位建筑师(崔恺、李兴钢、刘家琨、张永和、王澍)为例,通过他们的创作实践和建筑思想、理念的梳理,展现建筑师们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坚守自己的创作理念,并在建筑创作实践作品中实现对“中国特色”的追求。最后,通过五位建筑师在创作实践、创作思想两个层面的多元化解答,指出中国特色建筑创作的不足之处并前瞻其进步方向,以期对我国建筑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钱蒙蒙[8](2018)在《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乐清市在传统工艺振兴方面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加强传统工艺的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和合理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研究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前期调研的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现状,再结合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一共设立了宣传、市场化推进、财政政策、传承人政策、传承基地、制度建设6个准则层,以及13个目标层。邀请专家组填写的指标权重调查表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值,同时,对乐清市传统工艺传承人、从业者,政府工作人员,直接相关群众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收集88份评价数据,计算出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得分。结果表明:1)乐清市传统工艺振兴政策的总体满意度为3.71,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结果:一般,可见目前乐清市政府在传统工艺振兴上的工作稍低于大众期待值,还有提升的空间。2)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值,分别为:宣传0.0810、市场化推进0.1391、传承人政策0.2288、财政政策0.1052、传承基地0.0926、制度建设0.3532,得出制度建设占比最大,指标层13项指标中,C6(传承人收入)权重最高,分值为0.7273。3)通过满意度得分可知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于财政政策、传承人政策和制度建设,得分分别为3.49、3.72和3.82。地方财政拨款少,传承人收入过低,资金引导力不足,使传承人对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和传承工作的开展等各项工作都受到了限制。同时传统工艺振兴缺乏制度保障、执行力不足也是传统工艺振兴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4)在调查结果中,对于政府部门宣传工作、传承人荣誉、公众参与度、传承基地人员技术水平评价较好。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应当采取下列措施: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减少税收负担,推进传统工艺产业化经营,加强公众参与度;确保传承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强化政府资金引导;提升传承基地建设和人员技术水平;同时落实制度建设,提高传统工艺政策执行力,可有效提高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
李静[9](2018)在《身体化性别:从贵池傩看自我的展演与构建过程》文中指出基于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分逻辑,身体常被视为社会文化镌刻、形塑的产物,但这种研究思路忽视了身体作为主体,尤其是有差别的两性身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本研究以贵池傩为例,通过分析敬菩萨中两性身体被注视或隔离的不同方式,对此他(她)们如何表述、理解以及回应,试图阐明他(她)们如何通过身体化过程理解傩并实现自我与他者、世界之间的关联。在贵池的地方社会生活中,对于当地人来说,傩戏并不如学者所说的那样“娱人”,而是“敬菩萨”的“神戏”。同时,因为傩菩萨喜欢热闹耍乐,人们才唱傩戏并试图制造热闹的大场面以敬菩萨,傩戏只是“敬菩萨”的一部分。刘街人之所以将傩表述并实践为敬菩萨,是因为对他们而言,傩并不属于需要被认知的知识,而是实现人与神、自我与世界之间沟通、互动的身体化实践。根据敬菩萨中单位的差别,可分为两种类型的敬菩萨:宗族性的敬菩萨与家庭性的敬菩萨。宗族性的敬菩萨语境中,行傩者的身体既是整个宗族敬菩萨的代表,也是家庭性敬菩萨中,被村民作为视觉对象的身体所感知;家庭性的敬菩萨语境中,村民作为身体主体,既是表达人神关系的对象,也是知觉、感受敬菩萨的主体。当地人在知觉、体验傩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贵池傩的脸子、文本等都有性别之分,傩仪却只能由男性操持。代际间两性对傩有着不同的态度,对敬菩萨禁忌话语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敬菩萨中对两性身体的不同处理方式,影响了两性在敬菩萨过程中的感知体验。
马颖[10](2018)在《汉代玉器审美形式与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代玉器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以其后世不可企及的审美形式和艺术风格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学术界尚缺少从美学层面对汉代玉器的形式与风格做出全方位、系统研究的论着。论文尝试以汉代玉器的审美形式和艺术风格为核心,对汉代玉器审美形式及艺术风格的特点、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土壤做出辨析和探讨。汉代玉器生产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创新。随着汉朝疆域的扩大、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汉帝国对西域的经营,大量和田玉进入中原,成为汉代玉器生产的主要原料。温润、细腻的和田玉以其丰富的自然物理特性引起汉代人深邃的审美和文化体验,从而赋予它更多的道德与审美内涵。治玉工具在汉代得到改造,尤其是铁质砣头砣机的使用,使得精细化、立体化的玉器雕琢成为可能。精妙流利的阴刻技法使玉器线条刚劲饱满,遒劲流畅。浅浮雕增加了玉器造型的立体感和纹饰的写意性;透雕、圆雕和高浮雕的成熟运用极大的增强了玉器的立体化美感。汉代的玉器制度也不断完善和精密,玉器使用场合广泛,品类空前丰富,推动了汉代从礼器到佩饰、日常用玉、丧葬用玉、辟邪用玉等玉器器型、样式的繁荣和新变。汉代玉器具有无与伦比的形式魅力。它的设计因材施艺,自然天成;取大势,去繁缛;一物多用,营造无限的想象空间。汉代玉工善于运用流畅动感的S形构图、重心偏移的非对称构图、蓄势待发的倾斜构图、多重视角的反向构图和局部共形的斜截构图等来表现多姿多彩的运动效果。汉代玉工们创造出多视点、多角度取象和裁截扭转、艺术镂空等多种造型手法,使所雕刻形象产生空间扭转、时空交驰的螺旋张力和虚实相生、新奇震撼的审美感受。造型中大弧度的曲线和凹弧面的使用,使玉器产生了丰富的光影效果。汉代玉工还创造出云气化模块作为造型单元,自由地组合这些云气单元,营造出丰富的比例、平衡、韵律等形式美感。汉代玉器的纹饰有装饰性纹饰和结构性纹饰。多个装饰性纹饰组合形成了具有节奏、韵律和丰富统一的纹饰之美。结构性纹饰以动物类纹饰为主,动物纹饰在没有细部描绘的夸张姿态中,显示出一种野性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运动、气势之美。审美成为汉代玉器的重要功能,所以,其玉器纹饰也突破了商周以来宗教、理性色彩浓郁的凝重、严谨、对称,呈现出飞扬灵动、充满张力的审美趣味。汉代玉器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为充满动感和张力的艺术形式以及雄浑刚健、自由灵动的美感特征。汉代的工匠善于将线、型的物理张力转换成视觉和精神的张力,从而赋予对象以饱满的生命力。他们善于塑造速度和运动的状态,使玉器充满天马行空的活力。汉代玉器具有雄浑古拙的体量感,单纯、简洁、夸张、写意的造型。它遗形骸尚神韵,通过体现和传达对象的内在精神超越了原生状态的“形”。汉代玉器呈现出粗犷豪放、蓬勃进取的精神气质,表现了汉代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汉代玉器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得力于对楚文化中神秘浪漫精神与北方文化的深沉理性的吸收和融合。根据汉代玉器艺术风格的演变,可以将汉代玉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它们呈现为从个体化向图案化的逐渐发展变化的趋向。汉代治玉理念和哲学、美学观念是促进汉代玉器审美形式和艺术风格发展的精神土壤。汉代工匠崇尚兼容并包的治玉理念:在思想观念上儒家和道家互补;在使用目的上礼制和世俗并举;在风格来源上南方和北方合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写实与写意交融。汉代玉器的道德化内涵与人格美密切相关。汉代论玉既重“德”又重“符”,“符”就是玉器的感性形式,玉器的道德、人格内涵真正寄寓融化在玉器材质色泽等有意味的形式中。“道”、“器”平衡是中国古代造物追求的最高理想,它促进了汉代工匠对玉器审美形式的重视,大道无形,存以“大象”,“象”既是玉器的感性形式。道器平衡的哲学观促进了汉代玉器精神内涵与审美形式的高度统一。它影响了汉代的美学思想,促进了汉代玉器制作中材与艺、工与技、用与美、形与神、文与质等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汉代玉器雄浑豪放、自由灵动的“大美”气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汉代玉器审美形式和艺术风格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工艺美学五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工艺美学五题(论文提纲范文)
(2)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以黎族蛙纹演变历史和图案构成方式为方向进行研究 |
1.2.2 以黎族蛙纹的形态和内涵为方向进行研究 |
1.2.3 以黎锦的色彩为方向进行研究 |
1.2.4 以黎族蛙纹和人形纹的关联为方向进行研究 |
1.2.5 以黎族蛙纹与其他民族蛙纹异同点为方向进行研究 |
1.2.6 以黎族蛙纹的现代应用为方向进行研究 |
1.2.7 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检索法 |
1.4.2 田野调查法 |
1.4.3 归纳总结法 |
1.4.4 实践分析法 |
1.5 内容与框架 |
1.5.1 内容 |
1.5.2 框架 |
1.6 创新点和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2 黎锦纹样概述 |
2.1 海南黎族地理人文环境总体概述 |
2.1.1 海南黎族地理环境 |
2.1.2 海南黎族人文环境 |
2.2 黎锦的起源与发展 |
2.2.1 起源 |
2.2.2 发展、传承和保护 |
2.3 黎锦纹样的题材 |
2.3.1 人纹 |
2.3.2 动物纹 |
2.3.3 植物纹 |
2.3.4 几何纹 |
3 黎族蛙纹概述 |
3.1 黎族蛙纹的起源及文化象征意义的演变 |
3.1.1 黎族蛙纹的起源 |
3.1.2 黎族蛙纹文化象征意义的演变 |
3.2 黎族蛙纹的造型特征分析 |
3.2.1 蛙形纹 |
3.2.2 蛙人纹 |
3.2.3 几何图形化蛙类变形纹 |
3.2.4 黎族五大方言中的蛙纹样造型分析 |
3.2.5 黎族五大方言中的蛙人纹纹样造型分析 |
3.3 黎族蛙纹的形式美法则 |
3.3.1 对称与均衡 |
3.3.2 统一与变化 |
3.3.3 条理与反复 |
3.3.4 对比与调和 |
3.3.5 节奏与韵律 |
3.4 黎族蛙纹的色彩特征 |
3.4.1 原色 |
3.4.2 黎族蛙纹的色彩搭配 |
4 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应用分析 |
4.1 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 |
4.1.1 黎族纹样在当代服饰中的应用现状 |
4.1.2 黎族纹样在当代服饰中的影响 |
4.2 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2.1 人文需求的重要性 |
4.2.2 市场需求的可行性 |
4.2.3 审美需求的可行性 |
4.3 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的设计应用分析 |
4.3.1 拿来主义 |
4.3.2 提取重组 |
4.3.3 分解重构 |
4.3.4 寓形于色 |
4.3.5 工艺提炼 |
5 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的应用实践 |
5.1 头脑风暴与灵感来源 |
5.1.1 头脑风暴 |
5.1.2 灵感来源 |
5.2 造型 |
5.2.1 廓型 |
5.2.2 结构 |
5.3 面料及色彩选择 |
5.3.1 面料选择 |
5.3.2 色彩选择 |
5.4 纹样提取再设计 |
5.5 草图设计 |
5.6 正式效果图及设计说明 |
5.7 胚样制作与修正 |
5.8 设计流程分析 |
5.9 设计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信息表 |
(3)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益智玩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精细训练概述 |
2.1 日常活动与精细训练的区别 |
2.2 精细训练对益智的影响 |
2.2.1 身体与脑部神经的关联 |
2.2.2 精细训练刺激大脑的方式 |
2.3 现有精细训练的应用与研究 |
2.3.1 应用案例 |
2.3.2 应用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年痴呆的形成原因及现象 |
3.1 老年痴呆的形成原因 |
3.2 老年痴呆的现象 |
3.3 老年痴呆的高发期 |
3.4 常见老年痴呆的预防方式 |
3.4.1 科学用脑 |
3.4.2 合理锻炼 |
3.4.3 健康饮食 |
3.4.4 穴位按摩 |
3.4.5 合理社交 |
3.4.6 精细动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老年人的特征及需求 |
4.1 中老年人的生、心理变化 |
4.1.1 生理 |
4.1.2 心理 |
4.2 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及需求 |
4.2.1 中老年人的活动习惯 |
4.2.2 中老年人的需求 |
4.3 影响中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因素 |
4.4 养老模式的分析 |
4.5 中老年人特征、需求与玩具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老年人玩具设计调研分析 |
5.1 中老年益智玩具的意义 |
5.1.1 预防老年痴呆 |
5.1.2 丰富娱乐方式 |
5.2 中老年人现有娱乐产品的案例分析 |
5.3 玩具分析小结 |
5.3.1 功能 |
5.3.2 外观形态 |
5.3.3 材质 |
5.3.4 色彩 |
5.4 现有中老年人玩具的不足 |
5.4.1 玩具种类 |
5.4.2 玩具认识 |
5.4.3 玩具推广 |
5.5 精细训练与老年痴呆症的预防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防老年痴呆的益智玩具设计 |
6.1 预防老年痴呆玩具设计定位分析 |
6.1.1 用户画像 |
6.1.2 使用情景要素分析 |
6.1.3 预防老年痴呆的玩具设计原则与要素 |
6.2 精细训练与益智玩具的结合分析 |
6.3 预防老年痴呆玩具设计实践 |
6.3.1 预防老年痴呆玩具设计构想 |
6.3.2 方案推敲 |
6.3.3 方案优化 |
6.3.4 模型研讨 |
6.3.5 配色方案 |
6.3.6 设计原则说明 |
6.4 设计展示 |
6.4.1 设计介绍 |
6.4.2 效果展示图 |
6.4.3 产品使用展示图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问卷调查 |
(4)王憨山写意花鸟画作品创造性转化的文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王憨山研究现状综述 |
二、王憨山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艺术生涯与艺术史的交汇 |
第一节 现代美术教育下的学习之路 |
第二节 历练人生的艺术大众化之路 |
第三节 书信往来中的坎坷创作之路 |
第二章 艺术创作与文人传统的抉择 |
第一节 回应潘天寿的险中求拙 |
一、一味霸悍 |
二、方正守拙 |
第二节 倾心齐白石的乡土兴怀 |
一、情感之真 |
二、语言之朴 |
第三节 演化金冬心的怪题求沉 |
一、正楷为跋 |
二、憨体为画 |
第三章 艺术经验与地域文脉的涵养 |
第一节 从憨爽夺目的滩头版画深入 |
一、构图的饱满 |
二、色彩的热闹 |
第二节 从趣味横生的地方民歌造就 |
一、生活的情趣 |
二、画中的野味 |
第三节 从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走来 |
一、霸出“蛮”力 |
二、辣出“匪”气 |
第四章 艺术文脉的渗透路径 |
第一节 地域画群的艺术文脉 |
第二节 个性题材的精神文脉 |
第三节 天人合一的情感文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与概念辨析 |
2.1 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
2.1.1 西方哲学的生活论转向 |
2.1.2 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
2.1.3 西方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 |
2.2 中国美学语境下的生活美学 |
2.2.1 美学在中国 |
2.2.2 生活美学的理论前奏 |
2.2.3 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 |
2.3 生活美学的概念界定 |
2.3.1 中西美学界对生活美学的界定 |
2.3.2 “生活”与“美学”—对生活美学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
2.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与生活美学 |
3.1 生存与超越——理解中国古代“生活”观念的两条路径 |
3.1.1 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活”论证的两种路径 |
3.1.2 基于超越性的“生”—“生生”哲学 |
3.1.3 作为具体存在的“活”与“生存” |
3.2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的双重维度 |
3.2.1 超越维度:宋代士人关于“生”的宇宙本体论 |
3.2.2 生存维度:宋代“生”范畴的“日用”转向 |
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双重维度 |
3.3.1 日常感性之“情” |
3.3.2 超越境界的日常生活之“乐” |
3.4 本章小结 |
4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观念诉求 |
4.1 闲适 |
4.1.1 “闲人得自由”——闲适与生活审美 |
4.1.2 “心充体逸”——宋代士人的休闲身心论 |
4.1.3 “心中闲而义理自出”——宋代士人的休闲体道之境 |
4.2 性情 |
4.2.1 宋代“理”本生活美学——心统性情,玩物适情 |
4.2.2 宋代“情”本生活美学——性命自得,吟咏性情 |
4.3 物欲 |
4.3.1 存理制欲——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价值观念 |
4.3.2 寓意于物——宋代士人在审美层面对“物”与“欲”的超越 |
4.4 本章小结 |
5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表现 |
5.1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 |
5.1.1 “玩物以适情”——生活物象的审美展开 |
5.1.2 “不可居无竹”——生活空间的审美场域 |
5.1.3 “宾朋交错,游赏其中”——生活事象的场景营造 |
5.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现方式 |
5.2.1 “静中之乐,以为清玩”——生活审美的艺术模式 |
5.2.2 “抚摩谛玩,清谈洒洒”——生活审美的参与模式 |
5.2.3 “精研物性,求真尚理”——生活审美的科学认知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
6.1 宋代至晚明生活审美观念的嬗变 |
6.1.1 从尚雅到雅俗共赏 |
6.1.2 从格物到燕居闲赏 |
6.1.3 从吟咏性情到感官享乐 |
6.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当代价值 |
6.2.1 生命主体地位的提升 |
6.2.2 生活审美价值的复魅 |
6.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意义 |
6.3.1 研究领域:由艺术走向生活 |
6.3.2 研究方法:理论美学与实证美学的互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美学思想演变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关于艺术美学和美学的理论研究综述 |
1.4.1 艺术美学理论研究综述 |
1.4.2 美学理论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5.3 系统分析法 |
1.5.4 归纳演绎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美学为艺术美学思想发展注入活力 |
2.1 美学思想的演变发展与艺术美学关联密切 |
2.2 艺术美学是透视美学思想演变发展的窗口 |
第3章 1978-1990:中国艺术美学思想汲取中西文化,新象勃发 |
3.1 重视传统美学思想研究 |
3.2 造型艺术美学思想研究再受关注 |
3.3 表演艺术美学思想研究繁荣发展 |
第4章 1990-2012:艺术美学思想顺应时代潮流,趋向多元 |
4.1 传统美学思想研究逐渐增加,愈发兴盛 |
4.2 造型艺术美学思想研究不断完善 |
4.3 表演艺术美学思想应时而进 |
4.4 音乐、舞蹈以及戏剧艺术美学思想理论研究 |
第5章 2012-2019:艺术美学思想本土化潮流已成,中国学派兴盛 |
5.1 传统美学掀起思想研究热潮 |
5.2 表演艺术美学思想研究持续发展 |
5.3 造型艺术美学思想研究循序渐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7)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建筑创作思想研究 ——以五位当代建筑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限定 |
1.2.1 .全球化 |
1.2.2 .中国特色 |
1.2.3 .建筑思想、建筑理论 |
1.2.4 .五位建筑师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建筑创作发展概述 |
2.1 .改革开放以来的全球化 |
2.1.1 .全球化趋势 |
2.1.2 .全球化影响 |
2.1.3 .全球化问题 |
2.1.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2.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建筑创作实践 |
2.2.1 . 1980年代中国特色的雏形 |
2.2.2 . 1990年代对外开放的加速 |
2.2.3 . 2000年以来建筑力量的崛起 |
2.3 .全球化背景的下中国建筑创作思想 |
2.3.1 . 1980年代国外建筑思潮引进 |
2.3.2 . 1990年代建筑设计市场繁荣 |
2.3.3 . 2000年以来的多元化发展 |
2.4 .国内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1 .城市发展的“金字塔”效应 |
2.4.2 .过度形式主义的资源浪费 |
2.4.3 .忽视建筑的生态节能 |
2.5 .国外建筑师在中国 |
2.5.1 .逐步开放的建筑市场 |
2.5.2 .国外建筑师与本土建筑师的差异 |
2.5.3 .国外建筑师对中国设计市场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五位建筑师对中国特色建筑创作的回应 |
3.1 .“中国特色”的认知 |
3.1.1 .资源贫乏 |
3.1.2 .高度文明 |
3.1.3 .“中国特色”之本 |
3.2 .全球化进程下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特征 |
3.2.1 .全球化的现实语境 |
3.2.2 .中国当代中青年建筑师群体特征 |
3.3 .五位建筑师对中国特色建筑创作的回应 |
3.3.1 .崔恺——本土设计 |
3.3.2 .李兴钢——胜景几何 |
3.3.3 .刘家琨——空间叙事 |
3.3.4 .王澍——业余建筑 |
3.3.5 .张永和——非常建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展望中国特色建筑创作的进步方向 |
4.1 .中国特色建筑创作实践的多元化解答 |
4.1.1 .多元文化的包容 |
4.1.2 .传统特色的延续 |
4.1.3 .现实问题的关注 |
4.1.4 .建筑材料的巧用 |
4.1.5 .技术条件的追求 |
4.1.6 .自然环境的保护 |
4.1.7 .建筑细节的关注 |
4.2 .中国特色建筑创作思想的多层面探索 |
4.2.1 .“中国化”思想的转型 |
4.2.2 .建筑本原问题的回归 |
4.2.3 .建筑理论进一步成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关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体系 |
5.2 .关于中国特色建筑创作 |
5.3 .关于中国当代建筑师 |
5.4 .关于本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
(8)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传统工艺 |
2.1.2 振兴传统工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满意度理论 |
2.2.2 政策评估理论 |
3 乐清市传统工艺振兴现状 |
3.1 乐清市传统工艺类项目 |
3.1.1 类别 |
3.1.2 分布 |
3.1.3 特征 |
3.2 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现状 |
3.2.1 宣传现状 |
3.2.2 市场化推进现状 |
3.2.3 传承人现状 |
3.2.4 财政政策现状 |
3.2.5 传承基地现状 |
3.2.6 制度建设现状 |
4 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评价方法及过程 |
4.1 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评价方法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2 层次分析法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 |
4.2.2 各指标权重的分配 |
4.3 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统计分析 |
4.3.1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分析 |
4.3.2 乐清市传统工艺振兴政策满意度计算 |
5 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结果及原因分析 |
5.1 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结果分析 |
5.2 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原因分析 |
5.2.1 宣传方面的原因 |
5.2.2 市场化推进方面的原因 |
5.2.3 传承人政策方面的原因 |
5.2.4 财政政策方面的原因 |
5.2.5 传承基地政策方面的原因 |
5.2.6 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 |
6 乐清市传统工艺振兴的对策建议 |
6.1 宣传方面的建议 |
6.1.1 加大宣传力度 |
6.1.2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6.2 市场化推进方面的建议 |
6.2.1 保持市场化推进政策稳定性 |
6.2.2 减少税收负担 |
6.2.3 加强公众参与度 |
6.3 传承人政策方面的建议 |
6.3.1 提高传承人收入 |
6.3.2 给予传承人荣誉 |
6.4 财政政策方面的建议 |
6.4.1 完善专项资金使用 |
6.4.2 强化政府资金引导 |
6.5 传承基地方面的建议 |
6.5.1 提高传承基地人员技术水平 |
6.5.2 提升传承基地设施建设 |
6.6 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
6.6.1 规范制度建设与执行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B 乐清市传统工艺振兴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9)身体化性别:从贵池傩看自我的展演与构建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田野进入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刘街的山水与人文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历史沿革与信仰习俗 |
第三章 地方社会生活中的傩 |
第一节 贵池傩概况 |
第二节 傩是敬菩萨 |
第三节 何为敬菩萨 |
第四章 敬菩萨的性别身体 |
第一节 敬菩萨的性别禁忌逻辑 |
第二节 “表演”的性别与身体 |
第三节 敬菩萨空间的性别化 |
第五章 敬菩萨中身体主体的性别实践 |
第一节 从性别思考傩 |
第二节 在身体化过程中理解敬菩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汉代玉器审美形式与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材料综述 |
1.3.1 使用的考古图录 |
1.3.2 使用的考古文献 |
1.4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审美视域中汉代玉器的新发展 |
2.1 汉代玉料材质的扩充 |
2.2 汉代治玉工艺的进步和创新 |
2.2.1 治玉工具的进步 |
2.2.2 雕刻技法的创新 |
2.3 汉代玉器器型的继承和新变 |
2.3.1 仪礼用玉品类的变化 |
2.3.2 丧葬用玉的重要地位 |
2.3.3 装饰用玉的繁荣 |
2.3.4 生活用玉的新发展 |
2.3.5 陈设玉器显示了汉代玉雕的高超技艺 |
2.4 汉代玉器生产与用玉制度的变化 |
2.4.1 玉器生产制度 |
2.4.2 用玉制度 |
2.5 汉代用玉思想的多元包容 |
2.6 汉代玉器审美意识的变化 |
第三章 汉代玉器的审美形式 |
3.1 汉代玉器的设计原则 |
3.2 汉代玉器构图的审美追求 |
3.2.1 流畅动感的S曲线构图 |
3.2.2 重心偏移的均衡构图 |
3.2.3 蓄势待发的倾斜构图 |
3.2.4 多重视角的反向构图 |
3.2.5 局部共形的斜截构图 |
3.3 汉代玉器造型的审美创造 |
3.3.1 多视点的立体化追求 |
3.3.2 云气化单元的创造和运用 |
3.3.3 艺术镂空手法的新变化 |
3.3.4 曲度(曲线)凹弧面造型带来的灵动和光影效果 |
3.3.5 裁截扭转的螺旋张力 |
3.3.6 多手法并用的美感效应 |
3.4 汉代玉器纹饰的审美特征 |
3.4.1 装饰性纹饰的继承和丰富 |
3.4.2 结构性纹饰的浪漫飘逸和自由奔放 |
第四章 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 |
4.1 充满张力、动感的力量与气势 |
4.1.1 汉代玉器的艺术张力 |
4.1.2 汉代玉器的动感效应 |
4.2 雄浑刚健、粗犷豪放的大美气象 |
4.2.1 雄浑古拙的体量感 |
4.2.2 遗形取神的创作原则 |
4.2.3 粗犷豪放、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 |
4.3 夸张写意、自由灵动的浪漫气息 |
4.3.1 单纯简洁、夸张写意的造型 |
4.3.2 自由灵动的线条纹饰 |
4.4 汉代玉器艺术风格的嬗变及分期 |
4.4.1 艺术风格的嬗变 |
4.4.2 艺术风格的分期 |
4.4.3 个体化与图案化特点 |
4.4.4 艺术风格形成的渊源 |
第五章 汉代玉器的审美文化精神 |
5.1 汉代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 |
5.1.1 思想观念上儒家和道家并重 |
5.1.2 使用目的上礼制与世俗并举 |
5.1.3 风格来源上南方与北方合流 |
5.1.4 艺术手法上写实与写意并用 |
5.2 汉代玉德说的审美化发展 |
5.2.1 玉器的道德化与人格化 |
5.2.2 玉符与玉德的完美统一 |
5.3 汉代道器平衡观对玉器的影响 |
5.3.1 “道”“器”平衡是中国古代造物追求的最高理想 |
5.3.2 道器平衡观促进汉代玉器创造出有意味的审美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插图目录 |
附录2:图例说明 |
附录3:表格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工艺美学五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高校美育在线课程内容比较研究[D]. 温霞. 西南大学, 2021
- [2]黎族蛙纹在当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D]. 吕程程. 东华大学, 2021(10)
- [3]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益智玩具研究[D]. 刘靖贻.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4]王憨山写意花鸟画作品创造性转化的文脉研究[D]. 金瑶.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5]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陈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10)
-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美学思想演变发展研究[D]. 邢佩弘.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9)
- [7]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建筑创作思想研究 ——以五位当代建筑师为例[D]. 吴家辉.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9)
- [8]乐清市振兴传统工艺政策满意度研究[D]. 钱蒙蒙.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9]身体化性别:从贵池傩看自我的展演与构建过程[D]. 李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10]汉代玉器审美形式与风格研究[D]. 马颖. 西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