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爱菊[1](2020)在《中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70年里,师生关系是教育研究领域一个长久不衰的"老话题",产生了大量着述。所以如此,是由这一主题在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及其本身具有的深厚意蕴决定的。中国师生关系研究本文中大致分为:对已有研究中关涉师生关系根本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问题、焦点问题以及当下学校教育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共八个方面,进行了内容归纳和观点介绍。文章在反思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师生关系研究应注意:以现实教学活动为立足点;重视不同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加强师生关系对策研究的实践可行性。
杜建军[2](2018)在《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文中提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任何主体意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形成,思想总是在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课堂中的师生互动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实现需要在师生之间形成精神交往,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进行互动,实现互相理解、进行精神世界的交往。具体交往方式有三种,即分享、对话和理解。交往式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依靠主体间性建立起来的较为民主的师生关系,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实现师生的人格魅力的互相影响,实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和谐发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话是重构师生关系的交往模式,可以通过对话型交往模式和互动合作型师生关系模式两种路径促进交往式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
陈淼鑫[3](2014)在《中学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师管理和学校管理的热点问题,也是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影响师生关系构建的因素,探讨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师生关系研究的历史、现状、内容等资料,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供理论参考。第二部分: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通过问卷等形式,调查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和惠阳区实验第一中学两类学校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及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认识,并作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分析和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讨论与分析。第三部分: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研究更有实际价值。
付卓玉[4](2019)在《新时代高校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高校师生关系出现新的特质、新的形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师生关系是高校多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更是构成其他关系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育高素质人才。和谐师生关系不仅代表师生之间的交往状态,也是和谐社会在高校中的体现。道德关系,教学关系和心理关系构成了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这三种关系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不可或缺。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西安理工大学400名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旨在揭示教师以及学生心目中的教师观、学生观,通过调查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认清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并剖析如何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本研究在最后提出构建高校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四个路径,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高校师生关系的理想模式和主要措施,以解决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高校师生关系模式的弊端,坚持主体性、情感性、发展性原则,建立具有同等人格,尊重理解,沟通,互动,知识共享和能者为师的高校师生关系新型模式。
周望清[5](2011)在《新型师生关系与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学生个性的不断发展与突出,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是导致师生关系异化的最直接的导火索,引起师生关系异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旧的师生关系模式。现代教育中,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和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后进生的转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文主要探究利用新型师生关系对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本文运用教育学,学生管理等相关理论,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首先分析了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后果及影响。由此引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及意义。接着从后进生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入手,阐述了后进生是导致师生关系异化的最直接的导火索,总结出旧的师生关系模式是师生关系异化的根本原因。在本文的最后,具体提出和总结了新型师生关系对后进生转化的影响。在本文的最后笔者对后进生转化的必要性、途径、重要性及意义做出了一点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孙元琦[6](2020)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永恒话题,它与教育相伴而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教育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存在。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到2.0时代,课堂教学也由传统的课堂形态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新型课堂,如翻转课堂、慕课、SPOC、智慧课堂以及云课堂等。“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改变了单向传播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顾问、学习伙伴等。师生关系也随之悄然改变,不再是单纯的二元主客体关系,而是超越了二元对立和线性关系的多维立体、动态的、休戚与共的关系。“互联网+”时代,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中,师生之间互为存在前提、互相依赖、共同进步,因而师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于此,本文以以学为中心理论、协同学习理论、生命教育理论和命运共同体理论为依据,对“互联网+”、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及其新型师生关系进行探讨,把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看作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灵魂碰撞和命运相连的关系,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理想样态,即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并分析了它的价值和实现路径。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第二部分“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内涵解读。本部分首先对“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作了简要说明和解读,接着对课堂教学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即个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最后对本研究中所讨论的师生关系作了概念界定,即师生关系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生命体之间通过对话、合作和共享实现各自生命的生长和发展的特殊交往关系。第三部分师生关系研究的历史梳理和现实写照。首先,对师生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作了简单的梳理,主要经历了古代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新学生中心论、主导主动论、复合主体论、主体间性论等。其次,从“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出发,总结“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得出“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对师生关系产生的现实影响及师生关系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失衡,以及教师的育人功能被弱化。第四部分“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的理论依据。本部分基于以学为中心理论、协同学习理论、生命教育理论和命运共同体理论,为“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奠定理论基础。第五部分“互联网+”时代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的理想建构。这一部分首先对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认为师生之间是水乳交融、命运与共的关系,师生以共进共赢为交往目标,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共生共存,最终实现情感共鸣和命运与共的交往效果。其次,描绘了“互联网+”时代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即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的交往目标是要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使师生在交往中焕发生命的活力,交往方式是要重视平等对话与沟通,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交往条件是要求师生利益共享、责任均担,交往效果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第六部分结语。本部分主要对“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不足。同时,结合当下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思考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的深远意义,站在生命这一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角度上,以长远的眼光和胸怀看待未来师生关系的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在:第一,以“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产生的变化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冲击为切入点,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将师生交往看作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第二,将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师生关系相结合,从共生共存、共享共赢的角度阐释师生关系,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命运共同体型的关系。
张瑞娟[7](2014)在《论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文中认为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淡漠,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做支撑。师生关系属于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一种,也是校园中最基本且是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对师生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对传统意义上师生关系的一种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相互促进的新型师生关系将取代原有权威与服从式的传统师生关系。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解读》中有关师生关系的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当今在历史教学中建立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尤为重要。首先,笔者分析了传统历史教学中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师生交流受阻等,这些现象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且严重阻碍了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笔者在分析传统师生关系中对学生束缚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之上,对师生关系的有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若干要求,提出一些关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最后,笔者以具体历史课堂实例来展示在历史课堂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希望这些可以为当今历史教学中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宋桂林[8](2019)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研究 ——衡阳市A中学的实践探索》文中提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建立互教互学的良好情谊。当前,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管理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亟待改善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师生关系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以衡阳市A中学的实践探索为例,以问卷调查的实际数据为基础,找出该校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班级管理和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寻该校新型师生关系和谐构建的实践成果,从而为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提供有效策略。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是研究综述,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概述、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其次是陈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依据,对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再次,从师生关系类型研究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师生关系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衡阳市A中学师生设计问卷调查,详细了解该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块梳理分析研究。然后,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及问题的成因分析,归纳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班级管理和教学评价中师生关系主要存在的问题现状,重点从主观和客观方面、从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四个角度分析研究师生关系现状之成因。最后,结合衡阳市A中学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及成因分析,从营造民主教学环境,促进教学关系和谐;弘扬平等互爱观念,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加强师生沟通交流,促进情感关系和谐;注重行为文化建设,促进管理体系和谐四个层面,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蒲嘉荣[9](2019)在《福柯规训理论视野下的师生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大众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形式,师生关系自然成为教育改革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日益频发的师生冲突折射出当下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我们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理日益频发的师生冲突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作为20世纪法国着名的哲学家,其思想一直备受学界的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福柯理论对教育研究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其中又以规训理论的影响力最为突出。在福柯看来,现代社会就是一座监狱群岛,学校则是现代社会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规训机构,“规训”在学校教育中无处不在,既满足了学校对于秩序和效率的追求,但同时也导致了权力的失衡与师生关系的异化。福柯规训理论为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及师生关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拥有其它理论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本文以福柯规训理论思想为基础,试图在该理论视野下对学校教育和师生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阅读福柯的着作以及搜集整理大量与“规训理论”“师生关系”相关的文献资料,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目前学界关于规训理论和师生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基于当前规训理论在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偏差进行合理的批判,并对规训与师生关系的内在联系及规训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进行归纳与总结。期望通过阐述规训理论的发展演变、主要内容及其价值来探讨规训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并对当下频发的师生冲突进行反思,进而为规训的运用和师生关系的建构寻找突破口。
邵晓枫[10](2008)在《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师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直到现在,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教育实际中的师生关系也存在诸如师生感情隔膜、师生关系不够民主平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各种现实问题,要正确认识与师生关系相关的各种理论问题,需要总结历史上处理师生关系的经验教训,需要重新检讨过去的师生关系思想,特别是需要全面总结分析近百年来我国的师生关系思想。我国百年来师生关系的思想十分丰富,这些思想中所涉及的问题至今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很多有关师生关系的思想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借鉴。但是,学术界直到现在还没有对中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门的梳理和研究,没有对百年来我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针对学术研究的这一薄弱甚至空白的环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在借鉴各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按照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革情况特别是师生关系思想自身的演变情况,分六个历史阶段系统梳理、全面审视了中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演变的历史,总结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在师生关系思想理论探讨上的经验与教训、成绩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认识师生关系的理论观点和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措施。具体地说,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评判师生关系的价值尺度究竟应该是什么?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是如何发展的?也就是其发展历程或基本脉络究竟怎样?每个历史阶段有关师生关系思想理论探讨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有哪些?我们究竟应构建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科学合理的?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试图实现以下几个主要的研究目的:梳理清楚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演变的历史,从而帮助人们了解这段史实;实事求是地分析、总结蕴含在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中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以供人们借鉴;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构建更加科学的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以便为当前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在教育实践中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的简要总结,说明我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中的大量积极因素是我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的源头,而其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则是百年来人们在师生关系思想研究中要批判和变革的对象。第三部分论述十九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夕我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情况。认为此时专制性的“师道尊严”与民主平等思想交锋激烈,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急剧扩大。第四部分论述五四运动后到四十年代末我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情况。认为此时在以实用主义为主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在学术界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五部分论述五十年代初到“文革”前这十七年中我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情况。认为这一时期确立了以教为主导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儿童中心思想在此时遭到了批判。从这个时期开始,师生关系开始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问题。第六部分论述“文革”期间我国师生民主平等思想遭到扭曲和破坏的情况。认为此时尊师重道之风荡然无存,师生之间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革命学生”的关系。第七部分论述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人们展开了师生主客体问题的大讨论,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在以学为主体的背景下再一次被确立。第八部分论述从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发展情况。认为这是一个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的时期,人们冲破了师生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的思想。本文对上述每一个阶段的师生关系思想分别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辅之以相关的访谈资料及典型案例的分析,对每个历史阶段有关师生关系思想的研究情况、特点,理论探讨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第九部分对我国百年师生关系思想史进行了总体的反思。总结了我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特点:师生关系问题从教育学术讨论的副产品逐步成为了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师生关系思想受国外有关思想的巨大影响与追求中国本土化的努力交织在一起;师生关系思想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师生关系开始走向以人为本;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思想日益凸显。对以下一些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反思:如何正确对待古今中外师生关系思想;时代精神与师生关系的联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为本及学生中心的关系;“师生民主平等”的涵义;如何评价“师道尊严”等。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认为和谐师生关系就是从人性的一般特点出发,实现以生为本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使师生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主体间性关系,从而使教与学两种因素和两个过程和谐结合,师生双方在这种关系中都处于积极愉快的状态,最终实现促进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发展日趋完美的终极目标。还论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由和基本措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演变历史作了比较深入的系统的梳理;对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及其经验与教训做了系统的总结或评判;提出了审视或构建师生关系的五个价值尺度,以期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审视师生关系或构建师生关系理论;尝试从新的视角,即从和谐理论、人性论、教育理论等多维视角来审视师生关系及相关思想、重新建构师生关系理论;系统地发掘、整理了我国百年来有关师生关系思想的史料。可以说,本文的研究具有填补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学术研究空白或加强相关研究薄弱环节的意义,有助于建构更加科学的师生关系理论和解决我国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生关系研究概况 |
1.研究长久不衰的原因 |
2.研究缘起与阶段划分 |
(1)政治意识形态强控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阶段(1949—1978)。 |
(2)教学认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研究阶段(1979—1993)。 |
(3)多元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研究阶段(1994年至今)。 |
二、师生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 |
1.师生关系的内涵与本质 |
2.师生关系的意义与作用 |
3.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
4.师生关系的变迁 |
5.新型师生关系 |
6.“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争鸣 |
7.“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讨论 |
8.师生关系的冲突及其应对 |
三、师生关系研究的反思 |
1.以现实教学活动为立足点 |
2.重视不同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
3.加强师生关系对策研究的实践可行性 |
(3)中学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师生关系的内涵 |
1.1.1 师生关系概念 |
1.1.2 师生关系类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师生关系研究相关研究 |
1.2.2 西方中学校师生关系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学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研究方法和过程说明 |
2.1.1 调查研究对象 |
2.1.2 调查研究目的 |
2.1.3 调查研究的原则 |
2.1.4 调查研究的工具 |
2.2 当前中学师生关系的基本情况 |
2.2.1 师生关系的一般情况 |
2.2.2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
2.2.3 师生关系好坏的具体表现 |
2.2.4 讨论与分析 |
2.3 基本结论与讨论 |
2.3.1 中学师生关系调查的基本结论 |
2.3.2 对当前中学师生关系的讨论 |
第三章 构建中学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
3.1 西方师生关系特征及对本文研究启示 |
3.1.1 西方中学师生关系发展历程 |
3.1.2 西方中学师生关系特征与启示 |
3.2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
3.2.1 和谐师生关系是中学教育的基础 |
3.2.2 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 |
3.2.3 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 |
3.3 和谐师生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
3.3.1 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 |
3.4 构建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 |
3.4.1 教师率先垂范,博学导行 |
3.4.2 学生尊敬教师,明理善学 |
3.4.3 学校人文管理,创造和谐 |
3.5 构建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
3.5.1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关系 |
3.5.2 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谐关系 |
3.5.3 在校外活动中建立和谐关系 |
3.5.4 在网络环境中建立和谐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4)新时代高校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重难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师生关系的界定 |
2.1.1 师生关系的内涵 |
2.1.2 师生关系的形式与类型 |
2.2 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略论 |
2.2.1 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 |
2.2.2 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含义 |
2.2.3 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
2.3 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 |
2.3.1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2.3.2 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
2.3.3 有利于调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
2.3.4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
2.4 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2.4.1 主体间性理论 |
2.4.2 马克思交往理论 |
3.高校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分析 |
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1.1 问卷调查对象 |
3.1.2 问卷调查目的 |
3.2 调查研究的过程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师生关系的一般情况 |
3.3.2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
3.3.3 教师的某些差异对师生关系影响 |
3.3.4 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 |
3.4 讨论分析 |
4.师生关系现状及成因分析 |
4.1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
4.2 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
4.2.1 信息技术的挑战 |
4.2.2 市场经济的影响 |
4.2.3 学生数量的激增 |
4.2.4 外来文化的影响 |
4.3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
4.3.1 师生情感淡化 |
4.3.2 师生关系功利化 |
4.3.3 师生矛盾激烈化 |
4.3.4 师生观念冲突化 |
4.4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社会环境层面 |
4.4.2 学校层面 |
4.4.3 学生层面 |
4.4.4 教师层面 |
5.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路径分析 |
5.1 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原则 |
5.1.1 尊重与平等的原则 |
5.1.2 真诚与爱的原则 |
5.1.3 沟通与互动的原则 |
5.1.4 理解与包容的原则 |
5.2 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内容 |
5.2.1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做学生的引路人 |
5.2.2 以服务学生为重点,做学生的知心人 |
5.2.3 以引导创新为核心,做学生的领航者 |
5.2.4 以平等对话为前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
5.3 新时代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模式 |
5.3.1 建立人格平等、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 |
5.3.2 建立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 |
5.3.3 建立知识共享、能者为师的师生关系 |
5.4 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可行性路径 |
5.4.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
5.4.2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
5.4.3 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树立现代教师角色 |
5.4.4 探索师生交流方式,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新型师生关系与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师生关系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师生关系的历史变迁 |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史 |
二、师生关系的现状 |
三、师生关系异化的现状 |
第二节 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分析 |
一、师生关系异化的事实依据 |
二、从教育大环境看师生关系异化 |
三、从师生双方看师生关系异化 |
第三节 师生关系异化的后果 |
一、学生对教育及教育体制的误解,矛头直指一线教师 |
二、教师成了教育的"替罪羊" |
三、导致后进生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条件的缺失 |
一、教育观念和教师培训方式背离 |
二、继续教育内部功能缺失与窄化 |
三、不良问题的情景化学生缺失 |
第二节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 |
一、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
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
三、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
第三节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举措 |
一、坚持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
二、加强培训机制,完善管理方案 |
三、素质教育理念深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师生关系对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
第一节 后进生及其影响 |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界定和确立 |
二、后进生的定义与分类 |
三、后进生对班级、学校及社会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后进生的转化 |
一、后进生转化的必要性 |
二、后进生转化的途径 |
第三节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对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
一、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
二、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
三、对社会影响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后记 |
(6)“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和创新 |
一、“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内涵解读 |
(一)“互联网+”时代 |
(二)课堂教学 |
(三)师生关系 |
二、师生关系的历史梳理与现实写照 |
(一)历史梳理:发展脉络 |
(二)现实写照:变化与困境 |
1.“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 |
2.“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发生的变化 |
3.“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现实困惑 |
三、“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以学为中心理论 |
1.以学为中心理论概述 |
2.以学为中心理论对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
(二)协同学习理论 |
1.协同学习理论概述 |
2.协同学习理论对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
(三)生命教育理论 |
1.生命教育理论概述 |
2.生命教育理论对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
(四)命运共同体理论 |
1.命运共同体理论概述 |
2.命运共同体理论对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
四、“互联网+”时代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的理想建构 |
(一)理想形态: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 |
1.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的内涵阐释 |
2.命运共同体型师生关系的价值体现 |
(二)建构策略 |
1.交往目标: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焕发生命活力 |
2.交往方式:重视平等对话与沟通,增强情感联系 |
3.交往条件:要求师生利益共享,责任均担 |
4.交往效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7)论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 |
(一) 访谈法 |
(二) 文献法 |
(三) 案例研究法 |
(四) 研究过程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统师生关系弊端的分析 |
一、传统师生关系过分强调尊师重道观念 |
(一) 尊师重道观念的形成 |
(二) 尊师重道观念对师生关系制约的表现 |
二、传统师生关系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 |
(一) 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 |
(二) 教育中强调教师的强权作用 |
三、传统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受阻 |
(一) 传统教育观的影响 |
(二) 教师职业操守日益衰退 |
(三) 学校教育体制的制约 |
第二章 新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思考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
一、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要求 |
(一) 师生之间实现民主平等 |
(二) 师生之间实现教学相长 |
(三) 师生之间实现和谐发展 |
二、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思考 |
(一) 历史课堂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
(二) 历史课堂上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模式 |
(一)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模式的特点 |
(二)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的基本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学 |
第三章 历史课堂中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教学案例——“辛亥革命”课堂实录 |
一、课前准备——学案的制作 |
二、具体历史课堂案例 |
(一) 案例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
(二) 案例二:辛亥革命的评价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研究 ——衡阳市A中学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现状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外文献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创新 |
第2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合作学习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3 主体间性教育学习理论 |
2.1.4 交往行为学习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师生关系 |
2.2.2 新型师生关系 |
2.2.3 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
2.2.4 新型师生关系研究课题界定 |
第3章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内容 |
3.1.3 调查方法 |
3.2 师生关系类型 |
3.3 衡阳市A中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
3.3.1 放任型师生关系 |
3.3.2 平等顺应型师生关系 |
3.3.3 矛盾叛逆型师生关系 |
第4章 师生关系现状成因分析 |
4.1 主观成因分析 |
4.1.1 与男女教师的相处情况 |
4.1.2 教师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的处理方式 |
4.1.3 学生在不感兴趣学科课堂上的表现 |
4.1.4 教师的关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
4.1.5 教师课后答疑辅导态度与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
4.1.6 教师对待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态度 |
4.2 客观成因分析 |
4.2.1 教师反应层面 |
4.2.2 学生反应层面 |
4.2.3 家庭反应层面 |
4.2.4 社会反应层面 |
第5章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 |
5.1 营造民主教学环境,促进教学关系和谐 |
5.1.1 贯彻全面发展人才理念 |
5.1.2 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5.1.3 落实因人施教课后辅导 |
5.1.4 建立多元教育评价体系 |
5.2 弘扬平等互爱观念,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
5.2.1 增添教师专业魅力 |
5.2.2 改善师生人际观念 |
5.2.3 丰富师生交往活动 |
5.3 加强师生沟通交流,促进情感关系和谐 |
5.3.1 充实师生交流内容 |
5.3.2 丰富师生交流方式 |
5.3.3 深化师生相互关爱 |
5.4 注重行为文化建设,促进管理体系和谐 |
5.4.1 构建和谐民主校园文化 |
5.4.2 打造温暖之家班级文化 |
5.4.3 优化人居环境寝室文化 |
5.4.4 拓展养成教育礼仪文化 |
结语 |
附录1 关于衡阳市A中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关于衡阳市A中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福柯规训理论视野下的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理论价值:规训理论对师生关系构建的独特价值 |
2.时代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在教育领域的觉醒张扬 |
3.现实矛盾:规训与自由的失衡导致师生冲突频发 |
(二)研究意义 |
1.深入解读福柯的规训理论,丰富师生关系构建理论研究 |
2.探索规训与自由的平衡点,寻求解决师生冲突的突破口 |
3.梳理师生关系现状,探求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有效路径 |
(三)概念界定 |
1.规训 |
2.权力 |
3.师生关系 |
(四)研究综述 |
1.关于规训理论的研究 |
2.关于规训对师生关系影响的研究 |
3.关于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规训概述 |
(一)规训的形成与发展 |
1.公开处决等酷刑为权力注入力量 |
2.惩罚的温和化推动了规训的发展 |
(二)规训的方式与手段 |
1.学校教育中规训的基本方式 |
2.教师实施规训的主要手段 |
(三)规训的影响 |
1.助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
2.阻碍和谐师生关系发展 |
(四)规训广泛存在的原因 |
1.对秩序的渴望 |
2.工具理性的膨胀 |
二、规训式师生关系的特性与内涵 |
(一)规训式师生关系的特性 |
1.规训式师生关系的生产与建构 |
2.规训式师生关系的特征 |
3.规训式师生关系的本质 |
(二)规训式师生关系的内涵 |
1.有限度的权威 |
2.相对的民主自由 |
三、规训理论视野下师生关系的构建 |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 |
1.教师权威的错位 |
2.民主自由的偏离 |
(二)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
1.打破规训恶的预设,充分发挥规训善的作用 |
2.维护教师主导地位,实现权威与民主的共存 |
3.尊重师生双方权力,营造和谐健康教育环境 |
4.合理运用规训手段,寻求规训与自由的平衡 |
5.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目的 |
2 研究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的意义 |
3 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的研究状况 |
4 本文研究的价值尺度与研究视角 |
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6 本文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
第1章 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是我国百年师生关系思想的源头和批评的对象 |
1.1 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是我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的源头 |
1.2 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是我国百年师生关系思想史中被批评的对象 |
第2章 19世纪末至五四运动前夕(1900—1919)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迅猛发展 |
2.1 十九世纪末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2.2 各种新旧师生关系思想交锋激烈、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发展迅猛 |
2.3 对南洋公学学生退学事件案例的分析 |
2.4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
第3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夕(1919—1949)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
3.1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3.2 主张以学生为本、师生民主平等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
3.3 强调教学统一,特别注重学生的学 |
3.4 强调师生双方对对方都应有正确的态度,并进行全面的人格与人格的沟通 |
3.5 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自主自动,教师只是指导者的师生关系思想 |
3.6 对访谈资料及“胡适与学生”等案例的分析 |
3.7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1949—1966)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确立 |
4.1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4.2 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教师主导、教学相长、尊师爱生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4.3 教学中要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4.4 提倡尊师爱生 |
4.5 教育实践中的师生关系及对吕再生事件等典型案例的分析 |
4.6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
第5章 “文革”时期(1966—1976)师生民主平等思想遭到扭曲和破坏 |
5.1 “文革”时期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5.2 贬低教师与捧高学生 |
5.3 大批“师道尊严”,提倡反潮流 |
5.4 师生之间名义上的“同志式关系”与实际上的敌对关系 |
5.5 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
5.6 对“黄帅事件”等案例的分析 |
5.7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
第6章 改革开放前期(约1977—20世纪90年代中期)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背景下再一次被确立 |
6.1 改革开放前期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6.2 对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多方探讨 |
6.3 提出了以主导主体论为代表的各种有关师生主客体问题的思想观点 |
6.4 主张建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
6.5 在教学法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统一的思想观点 |
6.6 对李镇西与学生的关系案例的分析 |
6.7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
第7章 改革开放近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
7.1 改革开放近期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7.2 对师生关系的定义、分类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
7.3 对我国师生关系现状及师生关系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
7.4 大部分人主张师生应是民主、平等、对话的关系 |
7.5 其它一些有影响的师生关系观点 |
7.6 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
7.7 对访谈资料及北京市海淀区艺校学生“辱师事件”案例分析 |
7.8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
第8章 对中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发展史的反思 |
8.1 中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发展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
8.2 对有关师生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
8.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三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王爱菊.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7)
- [2]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J]. 杜建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3]中学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 陈淼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新时代高校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 付卓玉.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新型师生关系与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D]. 周望清. 苏州大学, 2011(06)
- [6]“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 孙元琦.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论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 张瑞娟. 河南大学, 2014(04)
- [8]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研究 ——衡阳市A中学的实践探索[D]. 宋桂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福柯规训理论视野下的师生关系研究[D]. 蒲嘉荣.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 邵晓枫. 西南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