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废气制造硫酸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言[1](1988)在《浅谈二氧化钛》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目前,人们公认最优良的白色颜料是二氧化钛,自然界中虽有天然二氧化钛存在,但几乎不能实际使用,现在使用的二氧化钛是用金红石,钛铁矿等矿物经加工制造出来的。制造方法有硫酸法和盐酸法。
天津市无机化学技术情报站[2](1976)在《国外无机盐工业发展概况(1974~1975年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九七四——一九七五年度,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受到原料不足和压缩生产的限制下,供求逐渐减少。国外化学工业的增长速度处于最低水平。无机盐工业产品的生产量,由于市场的萎缩,原料价格的上涨,与上年度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日本为例,1974年的总产量(约290万吨)较1973年总产量(约320万吨)下降9.5%。某些系列产品的下降幅度则更大,如:钡盐、铅化合物下降40~50%,亚硫酸盐、铬盐等
史作磊[3](2013)在《磷石膏晶须的循环制造与表面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使小试研究更接近实际工业过程,本文对磷矿浸取—石膏晶须制造过程进行了多次循环试验研究。通过十二次循环,循环磷酸与磷矿的液固比、反应条件、浸取分解率、液相钙、镁等离子杂志含量以及副产石膏的品质等趋于稳定,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获得了一些基础性的数据。稳定实验条件为:在酸矿比为10:1,反应温度为90℃,搅拌强度为300r/min,反应时间为90min,磷酸浓度为35%时,磷矿的分解率达到99%。石膏晶须制备过程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搅拌强度为250r/min,硫酸浓度为30%,生成石膏外形为细针状或短棒状,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晶型的长度为50~200μm,直径为2-4μm,是典型的短纤维。为了降低硫酸钙晶须的水溶性,适应造纸行业的要求,本文采用硼酸酯表面活性剂对硫酸钙晶须进行了改性处理,试验了SBW-181表面改性剂湿法表面改性。合适条件是:表面改性剂用量为4.0%,初始料浆浓度为10.0%,改性温度为100℃,改性时间为8min,搅拌速率为650r/min,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60min。经过合理的改性后,水中溶解硫酸钙晶须的钙含量为0.182%o,提高了石膏晶须在造纸工艺中的留着率、降低造纸工艺水中带电粒子的数量。
Н.П.ФЕДОРЕКО,С.Г.ЛИПКИНА[4](1967)在《关于用含硫废气生产硫酸的经济性》文中认为 硫酸生产发展的远景规划,预定了原料总平衡(表1)中含硫废气数量的大幅度增加。
郭锁莲[5](2013)在《转基因絮凝斜生栅藻的构建和自絮凝斜生栅藻细胞絮凝的研究》文中认为微藻可以用于CO2减排、污水处理和生物能源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微藻细胞个体小,表面携带电荷以及培养浓度低等特点,使得微藻采收成本高居不下。理想的微藻不但应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最好还具有细胞絮凝能力,利用其细胞絮凝特性进行采收,会大大降低采收成本。斜生栅藻不但可以作为饲料饵料,也可用于水体修复,还可用于生物柴油生产。但目前国内外对其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还很少,缺少高效遗传转化方法。本文以斜生栅藻FSP-3为实验材料,建立了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实现了酵母絮凝基因的成功表达,并证明了酵母絮凝基因可赋予栅藻细胞絮凝的特性。此外,还研究了天然自絮凝栅藻AS-6-1的细胞自絮凝特性,探讨了细胞自絮凝机理,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对实验藻株进行无菌处理,这是进行微藻生理、生化以及遗传学研究的关键和前提。通过离心洗涤和稀释平板法除去藻液中的霉菌,再利用溶菌酶/SDS并结合抗生素法除藻液中的细菌,通过镜检及无菌检验,未见有细菌或霉菌存在,证明有效地去除了斜生栅藻FSP-3和AS-6-1中的杂菌,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材料。在此基础上,对获得的无菌藻株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分别考察了接种量、温度、表面光照强度及初始pH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斜生栅藻FSP-3的最适培养条件为1×106cells/mL的接种量,28℃培养,6000lx的光照强度和初始pH为6.0-6.5;而斜生栅藻AS-6-1最适合生长的培养条件为:1×106cells/mL的接种量,30℃培养,6000lx的光照强度和pH为6.5的初始pH。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斜生栅藻FSP-3和AS-6-1的生长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但生物量积累增加,而且多糖、蛋白质、总脂等胞内组分的含量也显着地提高。以游离斜生栅藻FSP-3细胞为受体,采用电击法将含有CaMV35S启动子、报告基因gfp、选择标记基因cat的载体pCAMBIA1302-CAT导入藻细胞中,并对电击转化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质粒浓度为50μg/mL,渗透液浓度为0.2mol/L,脉冲时间为2ms,脉冲电压为2kV的条件对斜生栅藻FSP-3进行转化,转化效率高达494±48/106受体细胞,而且转化子可以稳定传代10个月,得到的转化效率和遗传稳定性是目前微藻遗传转化研究中较高水平。进而,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报告基因gfp在转化子中的表达,证明所选用的载体元件包括启动子CaMV35S、报告基因gfp、选择标记基因cat在斜生栅藻FSP-3遗传转化体系中均有效可用。同时采用PCR, Southern blot以及RT-PCR方法对转化子进行了分析,从DNA和RNA水平上证明了载体pCAMBIA1302-CAT成功地导入斜生栅藻FSP-3细胞中,并将T-Border之间的区域随机整合到栅藻FSP-3基因组中。由此建立了斜生栅藻FSP-3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并为外源基因的导入奠定基础。将含有酵母絮凝基因FLO1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2-CAT-FLOl导入斜生栅藻FSP-3细胞中,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性状的阳性转化子,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从细胞水平上观察到由于酵母絮凝基因FLO1的导入,引起了藻细胞絮凝的现象。利用PCR、RT-PCR对转化子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酵母絮凝基因FLO1成功导入斜生栅藻FSP-3细胞中并进行了有效地表达,从而赋予了转化子细胞絮凝的特性。通过转基因藻株与野生型藻株的生长代谢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外源基因的导入表达对栅藻细胞生长的并不显着。由此证明酵母的絮凝基因可在微藻中进行表达,并赋予微藻自絮凝性状。通过比较天然自絮凝斜生栅藻AS-6-1和转基因絮凝斜生栅藻FSP-3-FLO1,发现二者絮凝形态和絮凝性能存在较大差异:转基因絮凝藻FSP-3-FLO1絮凝颗粒较大,表现出良好的自沉降性能,而天然絮凝微藻AS-6-1对淡水游离藻栅藻FSP-3和小球藻CNW-11具有良好的絮凝沉降能力。另外,天然自絮凝藻AS-6-1絮凝性能具有良好的温度耐受性和pH稳定性,而且不受金属离子螯合剂EDTA和糖的影响,具体原因与其絮凝活性物质的性质有关。转基因絮凝藻FSP-3-FLO1絮凝性能表现出高温和pH的敏感性,被EDTA、蛋白酶K解絮以及被甘露糖、半乳糖抑制的现象,其原因归结为转基因栅藻FSP-3-FLO1的絮凝性状是由于表达了外源酵母絮凝蛋白而引起的,絮凝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直接影响了其细胞絮凝的性状。研究表明天然自絮凝斜生栅藻AS-6-1的絮凝活性物质是多糖,其中中性糖、酸性糖和氨基糖的质量分数比为16:9:1,单糖组成中较高的甘露糖含量和较大的分子量等结构特征均与其絮凝活性有关。该絮凝物质对淡水藻栅藻FSP-3和小球藻CMW-11具有良好的絮凝活性,添加浓度0.6mg/L时絮凝效率可达到88%,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本文建立的斜生栅藻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为斜生栅藻的分子育种和利用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等高值产品奠定了基础。絮凝微藻的构建和天然微藻的絮凝研究,为利用细胞絮凝采收微藻的应用奠定基础。
刘东英[6](2012)在《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产业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污染型工业区是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工业聚集发展的工业经济集中区域,受传统的生产技术条件限制,其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成为限制工业区继续发展的不利条件,并使得工业区逐渐衰弱直至淘汰。这一现象引起世界各国对重污染型工业区的关注,各国学者也对重污染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开展积极的探索。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是全国工业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之一,其落后的生产技术、“三高一低”的生产模式,给地区带来严重的工业污染,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在当前循环经济、“两型”发展理念的倡导下,清水塘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生态工业理念、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分析总结了德国鲁尔老工业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转型模式、美国锈带工业区的技术改造转型模式、法国洛林工业区的产业更新转型模式及国内上海宝山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模式和首都钢铁搬迁转型模式,归纳出国内外重污染型工业区转型的经验和借鉴意义。文章以重污染型工业区清水塘工业区为研究对象,依托所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清水塘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差”水平结论,由此明确了清水塘工业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工业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模式,提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搬迁重污染型产业部门、调整中小型企业、培育两型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化空间布局六大转型思路和相关的保障措施。六大产业转型思路对促进清水塘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清水塘工业区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搬迁重污染型企业可有效的减弱工业区的污染强度,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有效的优化工业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其循环经济的发展;空间布局优化能够为工业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推动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АГ.阿美林,赵增泰[7](1962)在《七年计划内苏联硫酸工业状况和任务》文中指出 总论 尽管化学工业蓬勃地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合成产品,在化学工业中硫酸的重要性和生产规模仍然继续保持着优势地位。 1959年全世界硫酸产量为4580万吨,其中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生产了850万吨,大约占19%(表1)。
吴劲衡[8](2016)在《几种絮凝剂及烟气在能源微藻采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微藻能源是被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能源,其高昂的生产成本是制约微藻能源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微藻细胞和培养基分离是微藻能源生产过程中成本较高的一个关节,这个过程往往由高能耗、高成本的离心法完成。因此,找出适合能源微藻的低成本、高效率采收方法有利于降低微藻能源的生产成本。絮凝法采收微藻是一种适用于能源微藻的采收方法,本文开展了将几种絮凝剂和燃煤厂烟气运用于采收能源微藻的研究。本文研究了五种微藻采收的絮凝剂,通过测试,获得不同条件下满足采收要求的最优选择。主要研究了壳聚糖、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氢氧化钠和硝酸这五种絮凝剂对sp栅藻(Scenedesmus sp)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絮凝效果和浓缩效果,各絮凝剂对微藻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微藻细胞胞内提取物的影响,微藻生物量对絮凝剂用量和絮凝效率的影响以及絮凝操作后微藻培养基的回收利用。结果表明,五种絮凝剂对两种微藻在适当剂量下均能达到90%以上的絮凝效率,其中硫酸铝对絮体的浓缩能力稍逊于其余四种絮凝剂。絮凝过程中,五种絮凝剂对微藻细胞的损伤不明显,且对于微藻细胞的总脂肪提取影响不大,而氢氧化钠作为絮凝剂则不利于微藻细胞的蛋白质提取,但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提取。五种絮凝剂采收过后的微藻培养基均可以被再次利用,综合絮凝成本和培养基回收成本,硝酸被认为是成本最低的絮凝剂。基于硝酸是一低成本且高效的絮凝剂,本文研究了用燃煤厂排放的烟气作为絮凝剂采收微藻的方法,主要研究了其絮凝效果,以及生物量和生长周期与用量的关系。烟气作为絮凝剂在适当的用量下可以使微藻达到90%以上的絮凝效率。此外,烟气在絮凝过程中对微藻细胞的损伤很小,烟气可以作为毒性较低的微藻絮凝剂。此外,本文还研究了絮凝过程中微藻藻液对烟气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烟气絮凝微藻的通气过程中,藻液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率高达9598%,因此可以将其絮凝后的剩余气体运用于微藻培养。相比硝酸等几种絮凝剂而言,烟气可以进一步降低采收成本,还可以利用其气态絮凝剂的优势而免去搅拌操作,同时达到减少废气排放和净化废气的效果。
丁丹丹[9](2007)在《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金属改性方法的探索》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简单的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的Cu-TiO2和Sn-TiO2光催化剂。通过TG、XRD、DRS、SPS、XPS、EIS等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为目标降解物,较详细研究了金属改性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同时,探讨了纳米TiO2的制备和改性体系中,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不同金属加入量以及浸渍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在400℃下焙烧4h获得了结晶较好的锐钛矿相Cu-TiO2纳米粒子。通过DRS、SPS、XPS分析发现,当铜掺杂量较低时(≤0.06 mol%),由于Cu-TiO2纳米粒子中的氧空位和铜物种能够充当捕获阱捕获光生电子,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但当铜的掺杂浓度较高时(>0.06mol%),过量的氧空位和铜物种则变成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中心。同时,过量的铜覆盖在TiO2表面阻碍了光吸收,导致了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下降。实验结果表明,经Sn改性的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显着提高。其原因可以归结为:Sn还原后的TiO2中有Ti3+离子的存在,使TiO2的费米能级升高,使·OH的数量增多;表面氧空位密度增加,可以有效的捕获光生电子,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Sn2+还原TiO2后,Sn吸附在TiO2粒子表面以Sn4+物种存在,亦能捕获光生电子,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Sn还原引入Ti3+、Sn4+、氧空位及表面羟基等掺杂能级,这些能级的存在使催化剂产生亚带隙的跃迁,掺杂能级也参与了光化学过程,催化剂能够吸收低于禁带能的光,从而使光催化剂吸光范围向可见光区拓展;此外,Ti3+顺磁性离子的存在增加了单线态向三重态的系间窜跃速率,激子以发射磷光方式失活,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光生空穴的寿命增加。
侯凤云,崔哓兰,顾军飞,闫彦馨,蒋巍[10](2013)在《以废气为热源生产二水氯化钙的新工艺》文中指出针对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热值废气和氯化钙废水,提出以废气为热源生产二水氯化钙的新工艺。以焚烧的方式处理氯化尾气,将产生的热量用于浓缩蒸发氯化钙废水,生产工业级二水氯化钙产品,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不仅处理了工业废气和废水,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用废气制造硫酸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废气制造硫酸法(论文提纲范文)
(3)磷石膏晶须的循环制造与表面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晶须及其特性 |
1.1.1 晶须 |
1.1.2 晶须的特性 |
1.2 石膏晶须的性质及特点 |
1.3 石膏晶须的制备方法 |
1.3.1 国内石膏晶须制备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石膏晶须制备的研究进展 |
1.4 非金属矿物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 |
1.4.1 非金属矿物表面改性的意义 |
1.4.2 非金属矿物表面改性工艺和方法 |
1.4.3 常用的表面改性剂 |
1.4.4 非金属矿物表面改性常用设备 |
1.4.5 非金属矿物表面化学改性机理的研究 |
1.5 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 |
1.5.1 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的国内研究现状 |
1.5.2 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的国外研究现状 |
1.6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趋势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磷石膏晶须的循环制造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预循环浸取磷矿 |
2.2.2 循环酸浸取磷矿 |
2.2.3 磷石膏晶须合成原理 |
2.3 试剂与仪器 |
2.3.1 原料 |
2.3.2 试剂 |
2.3.3 仪器 |
2.4 磷矿成分分析 |
2.4.1 磷矿中P_2O_5含量分析 |
2.4.2 磷矿中CaO含量分析 |
2.4.3 磷矿中MgO含量分析 |
2.5 实验分析 |
2.5.1 测定矿石中各组分含量 |
2.5.2 磷矿分解率的分析 |
2.5.3 对矿渣的分析 |
2.5.4 实验步骤 |
2.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6.1 磷矿浸取 |
2.6.2 磷石膏晶须制备 |
2.7 结论 |
3 硫酸钙晶须的表面改性 |
3.1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3.1.1 实验原料与目标 |
3.1.2 试验试剂 |
3.1.3 改性试验装置与设备 |
3.1.4 改性试验工艺与方法 |
3.2 试验结果测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改性硫酸钙晶须 |
3.3.2 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改性硫酸钙晶须机理 |
3.4 结论 |
4 结论 |
4.1 磷酸浸取磷矿研究 |
4.2 磷石膏晶须循环制造 |
4.3 硼酸酯表面活性剂改性硫酸钙晶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转基因絮凝斜生栅藻的构建和自絮凝斜生栅藻细胞絮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微藻的研究进展 |
1.1.1 微藻的概述 |
1.1.2 微藻的特点 |
1.1.3 微藻的培养 |
1.1.4 微藻的应用 |
1.1.5 微藻的转基因研究进展 |
1.2 斜生栅藻的研究进展 |
1.2.1 斜生栅藻的概述 |
1.2.2 斜生栅藻的应用 |
1.2.3 斜生栅藻的基因工程研究 |
1.3 微藻的采收研究进展 |
1.3.1 微藻采收的概况 |
1.3.2 絮凝采收微藻 |
1.4 生物细胞絮凝 |
1.4.1 细胞絮凝的生物 |
1.4.2 细胞絮凝的物质 |
1.4.3 细胞絮凝物质的生物合成 |
1.4.4 细胞絮凝机制 |
1.4.5 细胞絮凝的影响因素 |
1.4.6 细胞絮凝的应用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斜生栅藻的无菌培养 |
2.1 引言 |
2.2 材料、仪器和试剂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试剂及溶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方法 |
2.3.2 抗生素纸片的制备 |
2.3.3 微藻无菌纯化预实验 |
2.3.4 微藻无菌纯化培养 |
2.3.5 培养条件的优化 |
2.3.6 斜生栅藻基本生长情况的考察 |
2.3.7 斜生栅藻胞内生化组分的考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斜生栅藻培养液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2.4.2 斜生栅藻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2.4.3 除菌抗生素组合的确定 |
2.4.4 斜生栅藻的无菌处理 |
2.4.5 斜生栅藻的无菌检验 |
2.4.6 培养条件对无菌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
2.4.7 优化培养基条件的验证 |
2.5 小结 |
3 斜生栅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仪器和试剂 |
3.2.1 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试剂及溶液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方法 |
3.3.2 碱裂解法捉取质粒 |
3.3.3 斜生栅藻遗传物质的提取 |
3.3.4 栅藻的转化方法 |
3.3.5 转化藻株的筛选 |
3.3.6 转化子的检测 |
3.3.7 转化藻株的遗传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栅藻基因工程选择标记的确定 |
3.4.2 栅藻遗传转化方法的确定 |
3.4.3 转化藻株的筛选 |
3.4.4 转化子的观察 |
3.4.5 转化藻株的遗传验证 |
3.5 小结 |
4 絮凝基因在游离斜生栅藻FSP-3中的表达 |
4.1 引言 |
4.2 材料、仪器和试剂 |
4.2.1 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试剂及溶液 |
4.2.4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培养方法 |
4.3.2 E. 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4.3.3 构建含有絮凝基因的表达载体 |
4.3.4 絮凝基因导入栅藻细胞 |
4.3.5 转化藻株的筛选鉴定 |
4.3.6 转化藻株形态观察 |
4.3.7 转化藻株的遗传验证 |
4.4 实验结果 |
4.4.1 目的基因的克隆 |
4.4.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4.4.3 转化藻株的筛选 |
4.4.4 转化子的形态变化 |
4.4.5 转化藻株的遗传验证 |
4.4.6 转化藻株的生长代谢情况 |
4.5 小结 |
5 絮凝微藻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仪器和试剂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试剂及溶液 |
5.3 实验方法 |
5.3.1 培养方法 |
5.3.2 絮凝藻对游离微藻的沉降能力 |
5.3.3 不同因素对絮凝藻絮凝性能的影响 |
5.3.4 天然自絮凝栅藻絮凝物质的提取 |
5.3.5 天然自絮凝栅藻絮凝粗提物的纯化 |
5.3.6 天然自絮凝栅藻絮凝物质活性测定 |
5.3.7 天然自絮凝栅藻絮凝物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
5.3.8 絮凝物质的絮凝性能 |
5.4 实验结果 |
5.4.1 天然自絮凝藻株与转基因絮凝藻株的比较 |
5.4.2 天然自絮凝藻AS-6-1絮凝物质的研究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产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产业转型的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 |
2.3 国外重污染型工业区的产业转型模式 |
2.4 国内相关的产业转型模式 |
2.5 国内外重污染型工业区产业转型的经验借鉴 |
3 清水塘工业区发展概况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3.1 清水塘工业区发展概况 |
3.2 清水塘工业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3.3 工业区发展存在的瓶颈 |
4 清水塘工业区的产业转型思路 |
4.1 清水塘工业区产业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2 工业区产业转型的方向 |
4.3 工业区产业转型的模式 |
4.4 工业区产业转型思路 |
5 清水塘工业区产业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 |
5.1 加快相关规划制定,保障转型方向正确 |
5.2 加速科技创新发展,强化转型发展动力 |
5.3 完善区内软硬环境建设,拓展产业发展平台 |
5.4 加快机制体制创新,保障发展有序进行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8)几种絮凝剂及烟气在能源微藻采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
1.2 微藻生物能源介绍 |
1.2.1 生物能源原料简介 |
1.2.2 微藻简介 |
1.2.3 能源微藻作为生物能源原料的优势 |
1.3 微藻生物能源生产过程 |
1.4 微藻细胞的采收 |
1.4.1 微藻采收的研究意义 |
1.4.2 微藻采收面临的问题 |
1.4.3 微藻采收方法介绍 |
1.5 絮凝剂介绍 |
1.5.1 絮凝剂作用机理 |
1.5.2 絮凝效率的影响因素 |
1.6 燃煤电厂烟气介绍 |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7.1 现有絮凝剂的研究 |
1.7.2 燃煤厂烟气作为絮凝剂的研究 |
第二章 多种絮凝剂性能的研究 |
2.1 藻种以及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微藻生长周期的测定 |
2.2.2 絮凝效率的测定 |
2.2.3 微藻干重测定方法 |
2.2.4 可沉降固体分数以及浓缩因子的测定 |
2.2.5 总脂肪含量的测定 |
2.2.6 总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2.2.7 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8 细胞活性的研究 |
2.2.9 絮凝后培养基的回收利用 |
2.3 絮凝效果讨论 |
2.3.1 絮凝效率与用量 |
2.3.2 沉降时间与絮体密实度 |
2.4 各絮凝方法对藻细胞影响 |
2.5 絮凝方法对各生化指标的影响 |
2.6 絮凝后培养基循环利用 |
2.7 采收经济性评价 |
2.8 小结 |
第三章 烟气作为新型絮凝剂的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条件 |
3.1.2 利用烟气絮凝微藻的操作方法 |
3.1.3 絮凝效率的测定、生物量干重的测定以及细胞活性的测定 |
3.1.4 藻液的SO_2去除率测定 |
3.1.5 絮凝后剩余烟气的利用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模拟烟气的絮凝效果 |
3.2.2 生物量浓度对絮凝的影响 |
3.2.3 絮凝后的细胞活性 |
3.2.4 藻液对烟气中SO_2的吸收能力 |
3.2.5 絮凝后回收残余烟气培养微藻 |
3.2.6 与其他絮凝剂的比较 |
3.2.7 培养基中SO_2的存在形式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金属改性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TiO_2 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1.4.1 液相法 |
1.4.2 气相法 |
1.5 纳米TiO_2 的改性研究进展 |
1.5.1 贵金属修饰 |
1.5.2 金属离子的掺杂 |
1.5.3 非金属离子的掺杂 |
1.5.4 表面光敏化 |
1.5.5 复合半导体 |
1.5.6 采用有机物吸附剂 |
1.5.7 其它因素影响 |
1.6 二氧化钛光催化作用机理 |
1.7 纳米TiO_2 光催化材料的应用 |
1.7.1 基于半导体性质和电学特性的应用领域 |
1.7.2 基于紫外屏蔽特性和可见光透明性的应用领域 |
1.7.3 基于光催化性质的应用领域 |
1.7.4 基于颜色效应的应用领域 |
1.7.5 基于纳米TiO_2 的表面超双亲性和表面超疏水性的应用 |
1.8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9 课题来源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材料表征方法 |
2.2.1 分解及晶型转化温度的测定 |
2.2.2 晶型结构的测定 |
2.2.3 光学性能测试 |
2.2.4 表面的组成、结构和化学态测试 |
2.3 表面光电压谱原理 |
2.3.1 表面光电压谱装置 |
2.3.2 表面光电压谱基本原理 |
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5 交流阻抗谱 |
2.5.1 交流阻抗法简介 |
2.5.2 交流阻抗谱测试装置 |
2.5.3 FRD 工作原理 |
2.5.4 二氧化钛薄膜电极的Mott-Schottky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第3章 铜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改性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 的热处理条件研究 |
3.2.1 溶胶-凝胶的制备 |
3.2.2 铜掺杂二氧化钛干凝胶粉热分析 |
3.2.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3 光催化剂的表征 |
3.3.1 漫反射分析 |
3.3.2 XPS 测试 |
3.3.3 SPS 测试 |
3.4 光催化性能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锡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改性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合成 |
4.2.1 锡还原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合成 |
4.2.2 氢还原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 |
4.3 光催化剂的表征 |
4.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3.2 电子能谱分析(EDS) |
4.3.3 XPS测试 |
4.3.4 DRS测试 |
4.3.5 SPS测试 |
4.3.6 EIS测试 |
4.4 光催化性能评价 |
4.4.1 SnCl_2 浓度及浸渍时间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4.4.2 Sn 还原对TiO_2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以废气为热源生产二水氯化钙的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以废气为热源生产二水氯化钙新工艺 |
1.1 工艺概述 |
1.1.1 氯化尾气焚烧工段 |
1.1.2 氯化钙废水处理工段 |
1.2 脱硫原理 |
1)脱硫反应 |
2)副反应 |
2 新工艺的优点 |
3 结论 |
四、用废气制造硫酸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二氧化钛[J]. 陈言. 云南化工, 1988(03)
- [2]国外无机盐工业发展概况(1974~1975年度)[J]. 天津市无机化学技术情报站. 无机盐工业, 1976(Z1)
- [3]磷石膏晶须的循环制造与表面改性[D]. 史作磊.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4]关于用含硫废气生产硫酸的经济性[J]. Н.П.ФЕДОРЕКО,С.Г.ЛИПКИНА. 硫酸工业, 1967(03)
- [5]转基因絮凝斜生栅藻的构建和自絮凝斜生栅藻细胞絮凝的研究[D]. 郭锁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6]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产业转型研究[D]. 刘东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7]七年计划内苏联硫酸工业状况和任务[J]. АГ.阿美林,赵增泰. 硫酸技术报导, 1962(05)
- [8]几种絮凝剂及烟气在能源微藻采收中的应用[D]. 吴劲衡. 暨南大学, 2016(02)
- [9]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金属改性方法的探索[D]. 丁丹丹. 黑龙江大学, 2007(03)
- [10]以废气为热源生产二水氯化钙的新工艺[J]. 侯凤云,崔哓兰,顾军飞,闫彦馨,蒋巍. 环境工程,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