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怀兵[2](2016)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工科类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界所推崇并践行的主流培养模式,该教育模式可以优化企业和学校的资源配置,充分联结校企双方优势形成互补,遵循双赢的合作原则,最大限度的凝结校企合力,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本文认为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工科类高职专业的学校在要求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应该主动将学校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应用与企业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应用,只有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学校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设计的目的,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得到了提升。它作为现在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顺应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现在的人才市场对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主要原因就在于高等院校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没有意识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导致培育出来的人才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只停留在理论上,实际操作水平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想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就必须加快现有教育模式的改革,真正实现学校与适用单位的合作,保障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从而提高总体培养质量。根据上文的讨论,本文主要分析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尤其是一些工科类的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在实际操作时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系统阐述了校企合作在一般高职院校的实施情况,通过我们的实际调查发现,现在推行的新型教育模式“校企合作”与之前单纯的学校理论为主的教育模式相比,教学效果更加的显着,通过学校与适用单位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实际操作水平也有了显着的提高,更加的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还能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磨合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促使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并能加快学生融入企业的进程。“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的实施对实现企业和学校深层次合作有着重要作用。文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这种新型的教育环节的主要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等,“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毕业设计的主体也就是学生,一定要亲身投入到用人单位的实践中去,除此之外,毕业设计的成功开展也离不开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因此,还是要充分激发用人单位的热情和积极性,毕业设计从选题到结束都不能脱离“校企合作”的教育背景,将校企合作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切实考虑企业的核心利益,同时实现学校自身的教育目的,以“校企联合、共同指导、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为基本指导原则,真正实现毕业设计的根本目的。
杨建芳[3](2007)在《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教学程序和教学手段,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创新活动,是设计者理论水平、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是由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毕业设计教育模式。它符合当前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必然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新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对于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毕业设计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新模式。指出“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产学研三者互补而又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有效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培养模式,有效的解决了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很好地磨合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实施对实现产学研结合教育深层次合作有着重要作用。文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目标、原则、特征、实施主体以及衡量标准,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理论框架,其实施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要深入到实践当中,无论是毕业设计的选题、方案、研究思路的确定,还是材料的选取、课题、毕业设计成果的评定都要有合作各方的积极参与才能做到“真题真做、校企结合、共同指导、重能力、重创新、重效益”。提出了产学研结合下的毕业设计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并对当前在毕业设计环节实施产学研结合所面临的困难和改革对策进行了分析。
周嫱[4](2014)在《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理念,自此,“绿色建筑”这一概念逐渐发展起来,到90年代,绿色建筑成为了全球建筑发展的方向。社会对于绿色建筑的高度关注,逐渐影响着建筑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建筑教育体系对于绿色建筑相关内容涉及较少,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国内外各高校根据社会对建筑人才需求的发展逐渐调整和完善建筑教育体系。为了培养全面的、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建筑人才,国内外各高校开始关注绿色建筑教育。由于“绿色建筑”涉及内容广泛,国内外各高校对于“绿色”的解读也各不相同,各高校根据学校特点、现有资源、发展需求等在进行绿色建筑教育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但总体来说,目前所涉及的绿色建筑教育体系较为分散、片面,还未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全面的绿色建筑教育体系。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教育发展背景、国内外绿色建筑教育理论、国内外各高校建筑学院绿色建筑教育相关内容以及社会相关学者、建筑师等有关绿色建筑教育论着的研读和资料整理,在论文第二章中汇总了目前国内外各高校对于绿色建筑教育改革所采取的课程调整和教学变革等,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选取适合的、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改革方式,对论文后续把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建筑学专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方法。在论文第三章对当前国内外绿色建筑探讨进行了简单介绍,包括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绿色建筑实践探讨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内容。通过全面分析国内外绿色建筑当前研究及绿色建筑本身特点,结合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条项,对绿色建筑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并结合当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对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技术课程、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如何把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形成一个初步的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论文第四章对山东建筑大学以“绿色建筑设计”方向为试点的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整合。参考论文第三章中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初步框架,结合“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向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建筑学专业本科当前教学经验,把“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向向“绿色建筑设计”方向拓展,从课程体系、体系内部优化、体系进程梳理三方面对其进行课程体系整合研究。
李肖婧[5](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牛锐锋,唐文亭,吕振林,张忠明[6](2015)在《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文中认为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文结合指导与管理毕业设计的实践,论述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做好建章立制、选题、指导、监管和科学评价5个方面工作,并阐述了其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刘洪翔[7](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康子曦,范黎黎,王荣明[8](2020)在《化学毕业设计问题分析和研究能力培养初探》文中认为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中综合教学环节,是化学专业培养研究能力的重要步骤。目前高校毕业设计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改进和加强毕业设计管理方式和考核制度外,还应将毕业设计的内容贯穿到整个本科教育阶段。在文献检索与整理、实验报告撰写、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联系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环节中加强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本科教育各阶段各环节的扎实训练,学生解决问题与研究能力大为增强,毕业设计质量显着提升。
赵丹彤[9](2016)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文中提出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依据课程体系中观层面内涵为研究逻辑,以提高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统计测评学等方法,构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并编制测评量表对应届毕业生实施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课程体系再设计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办学之初所实行的“大体育系”办学模式是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趋同的原因之一。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专业能力(执裁能力、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能力、指导组织专项训练能力、差异性训练与指导参赛能力、竞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监控与运动损伤防护能力);方法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信息整合评价能力);社会能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协作能力、运动队管理与教育咨询能力、职业伦理道德)。3.依据职业能力模型,编制了包括13个分量表和65个题项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卷】。4.毕业生在执裁能力、指导组织专项训练能力、差异性训练和指导参赛能力、信息整合评价能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协作能力、运动对管理与教育咨询能力、职业伦理道德等7种职业能力得到肯定。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竞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监控与运动损伤防护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等6种职业能力有待加强。5.培养方案的修订流程有待完善,修订指导思想与现实结果偏差大、缺乏对行业发展需求的整体预测、用人单位的循环反馈、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6.目标定位宽泛和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流向与专业培养不对口、授课教师较难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7.教练员认证体系标准的分类、分级不详阻碍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认知。8.学生不能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造成课余时间浪费;选修课程自由度大,但缺少对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学生选课仅关注课程是否易通过;专业实践课程开始时间较晚,形式内容单一;课程分科过细,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模糊,不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9.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授课方式与实际社会岗位需求脱节。
王旭[10](2015)在《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建筑教育之前,建筑教育经历了中世纪师徒传授的行会制和巴黎美术学院的学院派建筑教育两个阶段。针对工业革命浪潮而涌现的机械化大生产所产生一系列关于艺术与工业化的问题,莫里斯和拉斯金发起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推动并影响了格罗皮乌斯成立包豪斯,从此开启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历程。从1919年包豪斯成立至今,西方现代建筑经历了以包豪斯为起源、以德州骑警为转折再到AA建筑联盟实现建筑教育逆袭三个阶段。论文以原始资料收集整理为基础,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中以包豪斯、新包豪斯、乌尔姆、德州骑警、库柏联盟和AA建筑联盟这六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通过对这六所高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整理分析,反思建筑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出建筑教育先后经历了中世纪行会、包豪斯及AA建筑联盟的实践派教育模式和巴黎美术学院、德州骑警的学院派教育模式,总体上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建筑教育将呈现出以实践派为主兼顾学院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现代建筑教育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将现代建筑教育分为基本素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两个部分,提出我国当前建筑教育可依据学生就业方向和个人兴趣分为执业建筑师培养、前卫建筑师培养以及研究型人才培养等不同培养模式,并在本科阶段强调分层化和研究生阶段强调专业化的多元培养模式。此外,结合德、美、英三国的注册建筑师执业制度,将注册认证制度作为高校执业建筑师培养成果的检验,有效促进建筑教育的积极发展。从模型材料的真实性和实践制度的完善性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实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总之,结合我国建筑教育现状,以史为鉴,总结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对我国当今建筑教育的启示。
二、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2)校企合作背景下工科类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工科类高职毕业设计现状 |
2.1 工科类高职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
2.1.1 现行毕业设计实施流程 |
2.1.2 毕业设计现状调查分析 |
2.2 存在的问题 |
2.2.1 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
2.2.2 毕业设计在指导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
2.2.3 毕业设计在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
2.2.4 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 |
2.2.5 毕业设计报告撰写质量不高的问题 |
2.2.6 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2.2.7 学生自身表现的问题 |
第三章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毕业设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1 高职毕业设计面临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挑战 |
3.1.1 校企合作式高职毕业设计情况调查 |
3.1.2 校企合作对毕业设计的挑战 |
3.2 校企合作对毕业设计提供的机遇 |
3.2.1 学校与行业的关系深化提供的机遇 |
3.2.2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遇 |
第四章 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基础建设 |
4.1 强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推动毕业设计改革 |
4.1.1 政府政策支持 |
4.1.2 政府应统筹协调 |
4.1.3 政府要在法律方面进行保障 |
4.2 毕业设计师资的培养 |
4.2.1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运行机制 |
4.2.2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校企合作意识 |
4.2.3 通过多元化校企合作平台培养职教师资 |
第五章 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的革新和实施 |
5.1.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的基本框架 |
5.1.1.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的目标 |
5.1.2.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的原则 |
5.1.3.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的主体 |
5.1.4 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理论指导 |
5.2 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主要环节的革新 |
5.2.1 选题革新 |
5.2.2 管理革新 |
5.2.3 毕业设计指导革新 |
5.2.4 考核制度和答辩程序革新 |
5.3 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实施的保障 |
5.3.1 优先选择有影响力的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 |
5.3.2 建立合适的课题研究小组 |
5.3.3 改革毕业设计内容添加行业最新元素 |
5.3.4 创新毕业设计方法建立定期的学术报告制度 |
5.3.5 增加毕业设计手段丰富毕业设计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现状 |
(一) 毕业设计在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
(二) 毕业设计在指导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
(三) 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
(四) 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 |
(五) 毕业设计报告撰写质量不高的问题 |
(六) 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二、“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概述 |
(一)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实施的时代背景 |
1. 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2. 高等学校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 |
3. 实现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
(二) 利用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2.有利于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突破 |
3. 有利于促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 |
4. 有利于企业、高校的发展和学生就业 |
5. 有利于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三)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现状 |
(四)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基本概念 |
1. 模式 |
2. 毕业设计 |
3. 产学研结合 |
4.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 |
三、“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基础 |
(一) 客观条件 |
1.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 |
2. 学生的主观愿望 |
3.是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互赢举措 |
(二) 理论基础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3.对“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构建的理论指导作用 |
四、“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一) 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目标、原则、和主体 |
1. 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目标 |
2.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原则 |
3.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主体 |
(二)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基本理论框架 |
(三)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构建 |
1. 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
2. 改革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
3. 改革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
4. 改革考核制度,规范答辩程序 |
(四)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实施方案 |
1. 与科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方案 |
2.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案 |
3. 与与专业相关单位联合,结合工作实践的方案 |
(五)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践 |
1.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践 |
2.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效果 |
五、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机制 |
(一) 存在的问题 |
1. 认识不够 |
2. 企业投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3. 可操作性法规相对缺乏 |
4. 尚未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 |
5. 理论研究滞后 |
(二)保障机制 |
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
2.提高认识,强化意识 |
3.高校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
4. 科学定位、加大投入 |
5.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6.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六、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绿色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绿色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各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及思路分析 |
2.1 国内各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1.1 国内八所重点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1.2 国内有代表性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2 国外各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2.1 国外高校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2.2 国外高校可持续发展方向课程体系 |
2.3 改革与改良:国内外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变革思路分析 |
2.3.1 注重“系统性构建”的整饬 |
2.3.2 强调“以点带面”的探寻 |
2.3.3 突出“学科优势带动”、整合“地域特色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建筑”相关知识体系梳理及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融入 |
3.1 “绿色建筑”的当前探讨 |
3.1.1 “绿色建筑”理论研究 |
3.1.2 “绿色建筑”实践探讨 |
3.1.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3.2 “绿色建筑”相关知识体系梳理 |
3.2.1 基础理论 |
3.2.2 专业本体 |
3.2.3 相关技术学科 |
3.2.4 实践方法体系 |
3.3 绿色建筑理念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融入 |
3.3.1 课程体系 |
3.3.2 设计课程 |
3.3.3 技术课程 |
3.3.4 理论课程 |
3.3.5 实践课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绿色建筑设计”方向为试点的山东建筑大学建筑教育教学探索 |
4.1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教育教学前期经验总结与反思 |
4.1.1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教学试点总结与反思 |
4.1.2 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总结与反思 |
4.2 以“绿色建筑设计”方向为试点的课程体系整合 |
4.2.1 课程体系 |
4.2.2 体系内部优化 |
4.2.3 体系进程梳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附表 |
图片附录 |
表格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6)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建章立制 |
2重视选题 |
3悉心指导 |
4强化监管 |
5科学评价 |
6结束语 |
(7)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化学毕业设计问题分析和研究能力培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化学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对毕业设计内容不了解 |
1.2 缺乏相关研究技能 |
1.3 论文内容和格式质量不足 |
1.4 缺乏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本科教学各环节中研究能力的培养 |
2.1 文献检索阅读与整理 |
2.2 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联系 |
2.3 实验报告撰写 |
2.4 大学生创新项目 |
3 结 语 |
(9)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院校培养提出新要求 |
1.2.2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对体育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
1.2.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过剩”与体育行业岗位人才“短缺”相矛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 |
1.5.2 创新点(二)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界定与分类 |
2.1.2 关键能力及其模型 |
2.1.3 专业与专业能力 |
2.1.4 课程与课程体系 |
2.2 关于教练员与裁判员职业能力综述 |
2.2.1 教练员能力研究 |
2.2.2 教练员职业能力研究 |
2.2.3 裁判员能力研究 |
2.2.4 关于课程体系再设计的研究综述 |
2.2.5 研究评述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基于输出”的能力观理论 |
2.3.2 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 |
2.3.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模式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历史研究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文本分析法 |
3.2.6 Delphi Method |
3.2.7 统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 |
4.1.1 运动训练专业筹备和仿苏阶段(1952-1956) |
4.1.2 运动训练专业创建和探索阶段(1957-1965) |
4.1.3 运动训练专业挫折和倒退阶段(1966-1984) |
4.1.4 运动训练专业恢复和调整阶段(1985-1994) |
4.1.5 运动训练专业完善和发展阶段(1995-2006) |
4.1.6 运动训练专业改革和深化阶段(2007-至今) |
4.1.7 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历史审视 |
4.2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与量表编制 |
4.2.1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目的、方法与流程 |
4.2.2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要素实证甄选 |
4.2.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初步构建与问卷编制 |
4.2.4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初始模型修正与问卷调整 |
4.2.5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修正后的信效度检验 |
4.3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单招学生的学情分析 |
4.3.2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4.3.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法与步骤 |
4.3.4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5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方法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6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社会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7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小结 |
4.4 基于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 |
4.4.1 课程体系再设计中“再设计”概念的界定 |
4.4.2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课程体系再设计框架 |
4.4.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再设计 |
4.4.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素再设计 |
4.4.5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再设计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10)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 |
2.1 大学教育体系 |
2.1.1 大学教育之前的教育体系 |
2.1.2 中世纪大学教育体系 |
2.1.3 现代大学教育体系 |
2.2 建筑师及建筑教育体系 |
2.2.1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
2.2.2 从文艺复兴到学院派 |
2.2.3 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4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Arts & Crafts Movemont)到包豪斯 |
2.2.5 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起源——包豪斯 |
3.1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
3.1.1 包豪斯草创期(19191921 年) |
3.1.2 包豪斯发展期(19211925 年) |
3.1.3 包豪斯高潮期(19251928 年) |
3.1.4 包豪斯建筑期(19281930 年) |
3.1.5 包豪斯衰落期(19301933 年) |
3.2 包豪斯的课程设置 |
3.2.1 包豪斯的基础教育 |
3.2.2 包豪斯的作坊教育 |
3.2.3 包豪斯的建筑教育 |
3.3 包豪斯的教学特色 |
3.3.1 基础教育的促进作用 |
3.3.2 生产实践的推动作用 |
3.3.3 交流展览的激发作用 |
3.3.4 商业售卖的经济支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延续——新包豪斯与乌尔姆 |
4.1 新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
4.2 新包豪斯的课程设置 |
4.2.1 基础教育 |
4.2.2 摄影课 |
4.2.3 视觉设计 |
4.2.4 产品设计 |
4.2.5 建筑系 |
4.3 新包豪斯的教学特色 |
4.4 乌尔姆的发展历程 |
4.4.1 草创期——筹备与建立(19451955) |
4.4.2 发展期——设计与艺术(19551957) |
4.4.3 高潮期——设计与科学(19571963) |
4.4.4 衰落期——挣扎与失败(19631968) |
4.5 乌尔姆的课程设置 |
4.5.1 乌尔姆的基础教育 |
4.5.2 乌尔姆的专业教育 |
4.6 乌尔姆的教学特色 |
4.6.1 交流展览的激发作用 |
4.6.2 企业合作的推动作用 |
4.6.3 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转折——德州骑警 |
5.1 德州骑警的发展历程 |
5.1.1 前德州骑警(19511954) |
5.1.2 德州骑警(19541956) |
5.1.3 后德州骑警(19561958) |
5.2 德州骑警的课程设置 |
5.2.1 前德州骑警的课程设置 |
5.2.2 德州骑警的课程设置 |
5.2.3 后德州骑警的课程设置 |
5.3 德州骑警的教学特色 |
5.3.1 构成练习的“建筑化” |
5.3.2 实现现代建筑是可教的 |
5.3.3 艺术素养对设计的推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升华——库柏联盟 |
6.1 库柏联盟的发展历程 |
6.2 库柏联盟的课程设置 |
6.2.1 基础课程 |
6.2.2 设计课程 |
6.2.3 专题课程 |
6.2.4 独立命题 |
6.3 库柏联盟的教学特色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逆袭——AA建筑联盟 |
7.1 AA建筑联盟的发展历程 |
7.2 AA建筑联盟的本科教育 |
7.2.1 预科教育 |
7.2.2 一年级学习 |
7.2.3 中级学院及资质学院 |
7.2.4 建筑专业实践 |
7.2.5 其他课程 |
7.3 AA建筑联盟的研究生教育 |
7.3.1 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型) |
7.3.2 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研究型) |
7.3.3 历史建筑保护 |
7.3.4 设计与制作 |
7.3.5 数字技术设计 |
7.3.6 可持续环境设计 |
7.3.7 建筑历史及评论 |
7.3.8 住宅及城市设计 |
7.3.9 景观设计 |
7.3.10 跨领域设计 |
7.3.11 博士课程 |
7.4 AA建筑联盟的教学特色 |
7.4.1 实践性 |
7.4.2 批判性 |
7.4.3 创新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的反思与启示 |
8.1 德、英、美的建筑教育体系及其注册认证制度 |
8.1.1 德国建筑教育及注册认证制度 |
8.1.2 英国建筑教育及注册认证制度 |
8.1.3 美国建筑教育及注册认证制度 |
8.1.4 我国建筑教育及注册认证制度 |
8.2 对西方现代建筑教育课程内容的反思 |
8.2.1 建筑教育中基本素养的培养 |
8.2.2 建筑教育中个性化的培养 |
8.3 对西方现代建筑教育教学理念的反思 |
8.3.1 教学理念的演变规律 |
8.3.2 乌托邦式的设计执念 |
8.3.3 批判创新的教学精神 |
8.4 对我国建筑教育的启示 |
8.4.1 分层次多样化教学 |
8.4.2 注册认证制度对部分建筑学教育的检验 |
8.4.3 强调“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
8.4.4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8.5 本章小结 |
总结 |
附录 |
附录一 包豪斯教师名录 |
附录二 新包豪斯教师名录 |
附录三 乌尔姆课程、教师作品及学生作业 |
附录四 乌尔姆教师名录 |
附录五 库柏联盟教师名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校企合作背景下工科类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研究[D]. 周怀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3]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D]. 杨建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8)
- [4]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 周嫱. 山东建筑大学, 2014(03)
- [5]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6]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 牛锐锋,唐文亭,吕振林,张忠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04)
- [7]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化学毕业设计问题分析和研究能力培养初探[J]. 康子曦,范黎黎,王荣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04)
- [9]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D]. 赵丹彤.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10]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研究[D]. 王旭. 天津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