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寒林区公路设计与养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邬美[1](2021)在《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区域认知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地理课堂作业作为教学评价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教材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内容研究,二为策略研究。主要研究问题: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什么,即设计哪些内容的地理课堂作业和设计何种类型的地理课堂作业。如何设计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即设计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有何种设计策略。最后,提出了培养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内容、步骤和策略。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提出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三种地理课堂作业类型。本文将区域认知的三种表现与陈澄教授提出的地理学习评价的“六个关注”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三大类地理课堂作业:综合阅读类、实践创作类和活动探究类。综合阅读类:夯实基础,引领区域策略;实践创作类:提升技能,领会区域方法;活动探究类:评价优化,提升区域认知观念。第二,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科书为例,设计了6节地理课堂作业共30道题。包括综合阅读类:18题、实践创作类:8题、活动探究类:4题。第三,通过自己的作业案例设计,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五个步骤。设计步骤具体为:(1)确双向,定目标;(2)择情境,突区域;(3)定设问,明方法;(4)齐综合,成作业(5)编答案,升素养。第四,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策略。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自己案例、实施自己案例,提出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策略,策略包含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设计组成以及作业成果三个方面:夯实作业设计基础,以区域认知培养为导向;关注课堂作业组成:“多情境”—“多设问”—“多主体”;重视课堂作业成果化:打造“区域认知工具”。
刘建东[2](2020)在《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缓解国家部分能源和资源供应危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区域构造和高海拔特点决定了矿产资源开采面临着高构造应力扰动和脆弱生态保护问题。充填开采可减小地表沉陷,保护地表生态,是高海拔矿区地下采矿方法的首选。充填开采覆岩以完整的弯曲带结构形式存在,使得水平构造应力对覆岩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围绕高构造应力环境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沉降问题,采用人工智能、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构造应力环境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和变形规律以及沉降控制对策,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PSO-ERF算法的矿区三维地应力反演方法。将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RF)算法和高效寻优的粒子群(PSO)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粒子群寻优改进随机森林模型(ERF)的地应力实测值-地应力场模型边界参数反演算法(PSO-ERF),确定其算法流程和实现步骤,基于该算法提出了矿区三维地应力场反演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甲玛矿区地应力场反演,其结果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建立了构应力作用下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沉降力学模型。分析了水平构造应力对覆岩移动和变形的影响机理,得出水平构造应力有利于减小顶板沉降的结论。将充填体视为弹性地基、顶板岩层视为深梁,采用弹性地基上的简支深梁模型表述坚硬厚大顶板下缓倾斜(水平)厚大矿体充填开采的覆岩移动问题,利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弹性力学分析方法,推导了构造应力作用下充填开采顶板应力应变的解析解;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充填体地基系数、水平应力侧压系数、开采深度、采充长度等因素对顶板沉降的影响,明确了充填体与顶板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大面积开采充填体强度与顶板沉降控制的相互影响机理。(4)揭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下顶板沉降和盘区矿柱支承压力变化规律,分析了水平构造应力有利于减小顶板沉降的应力拱效应,揭示了水平构造应力具有将顶板垂直应力部分转移至矿体两端围岩中的作用机理,侧压系数越大,应力转移效果越显着。(5)提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考虑地表沉降控制的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充填体强度设计方法。建立充填体地基系数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依据地表沉降与充填体地基系数的关系,提出基于地表沉陷控制等级的缓倾斜厚大矿体两步骤嗣后充填开采充填体强度设计与配比参数反演方法。论文研究成果对于高构造应力矿区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降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成果也可应用于同类矿体条件的自重应力型矿山充填开采领域。论文有图87幅,表18个,参考文献180篇。
李昂[3](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陈发虎,吴绍洪,崔鹏,蔡运龙,张镱锂,尹云鹤,刘国彬,欧阳竹,马巍,杨林生,吴铎,雷加强,张国友,邹学勇,陈晓清,谈明洪,王训明,包安明,程维新,党小虎,韦炳干,王国梁,王五一,张兴权,刘晓晨,李生宇[4](2020)在《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以基础研究见长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学家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在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同样取得显着成效,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规划,宏观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总结了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与自然区划、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风险防控、荒漠化过程与防治、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冻土区工程建设、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和地方病防治、自然地理要素定位观测、地理空间分异性识别和地理探测器等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指出了未来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
贾一非[5](2020)在《海绵城市末端调蓄的雨水湿地设计研究 ——以西宁湟水河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激增以及工业的发展,同时极端降雨事件频发,造成了城市洪涝灾害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严重等水环境问题。近些年来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深化实施,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案。雨水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海绵设施,常常被用在海绵城市建设系统的末端,作为城市雨水管网系统与河流、自然湖泊、景观水体之间的缓冲区域,起到净化、储存雨水的作用。目前对于该型湿地的研究多在处理生活废水的人工湿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缺乏对于城市雨水排放过程、湿地处理雨水方式、以及城市雨水湿地设计的研究。人工湿地包含雨水湿地,但不等同于雨水湿地,两者在处理污染物类型、基质选择以及规模的计算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故需要将两者区别对待。本文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并定义了雨水湿地的概念,明确了雨水湿地规模的计算方法;同时构建了本雨水湿地的系统设计,该系统为预处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过渡系统—缓冲系统,其可以细化为城市海绵设施—前塘—湿塘—雨水处理单元(若干个)—耗散池—过渡池—人工溪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雨水处理塘具有不同的水位深度要求,以及不同的植物种植要求;强调了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雨水湿地公园生态性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对于西宁市湟水河湿地公园的设计实践,将以上理论融入其中。希望本研究对于同等类型的雨水湿地公园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案例借鉴。
涂燕茹[6](2020)在《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贵州省园林绿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贵州省内丰富的乡土木本园林绿化植物开发较少,品种缺乏,且有些常见品种频繁使用,导致百城一面的景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随着“乡土热”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追求乡野情怀、渴望回归自然,为避免贵州省木本园林植物应用的同质化现象,进一步提高省内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堪踏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区域区划进行研究,提出各区划区木本园林植物推荐应用策略。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贵州省有乡土木本植物136科、638属、2837种,分别有乔木1380种,灌木902种,半灌木59种,木质藤本496种。而贵州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所应用的木本植物共496种,分属93科、245属,已用种类仅占资源总种数的17.26%,其中乔木304种,灌木141种,半灌木6种,木质藤本45种。2)根据现有各种自然和社会人文区划,结合全省城镇发展规划,确定了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域区划原则,以自然因素主导一级区划、人文因素主导二级区划,分别将各区划依据要素叠加处理,通过自然与人文区划指标的系统耦合,将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划分为23个三级地方特色景观区划体系。3)构建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园林应用筛选的AHP结构模型体系。该体系包含C1观赏价值、C2生态价值、C3适应能力、C4应用潜力4个准则层及F1株型、F2枝干、F3叶等28个指标层。应用该体系优选出贵州省乡土木本园林植物资源共计803种,分别有乔木467种,灌木226种,半灌木10种,木质藤本100种。4)对贵州省23个三级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园林植物分别进行筛选推荐。在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立足各区划区自然条件及园林植物现状,根据其生长类型(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季节景观(春、夏、秋、冬)、区域特色和经济利用4个方面推荐有应用潜力的植物种类,并对区划区所辖市县进行市(县)树市(县)花推荐参考。
李浩然[7](2020)在《林业碳汇PPP项目的主体-过程-环境三维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在国内公共项目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该模式不仅克服了政府效率不足、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也拓宽了公共项目的融资渠道。为了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效率,拓宽林业生态建设的融资渠道,林业PPP项目应运而生,并获得快速发展,现已涵盖生态林项目、储备林项目等多个项目类型。其中,林业碳汇PPP项目能够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社会资本所期望的经济利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PPP模式能克服政府和私人部门单独提供公共服务时的短板,但多个利益相关者在长时间内的合作也必然使项目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国内外学者对PPP项目的风险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出了不同PPP项目的风险有所不同的结论。目前,对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的研究相对缺乏,因而本文针对林业碳汇PPP项目的特点,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探索应对风险的方法。首先,通过构建林业碳汇PPP项目的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将项目整体解构为主体维、环境维和过程维,为风险管理研究构建分析框架;通过案例分析,比较林业碳汇PPP项目和一般PPP项目,得出林业碳汇PPP项目的特殊性,为风险识别提供依据。其次,从主体维、环境维和过程维出发,分析项目的风险因素。借助林业碳汇PPP项目特征分析的结果,项目设计文件以及文献阅读,共计识别出32个风险因素。通过样本统计分析,删除4个风险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将剩余的28个风险因素划分为8个风险类型。最后,利用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假设风险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林业碳汇PPP项目的风险作用路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风险作用路径进行验证并适度调整。风险作用路径将风险类型按因果关系划分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其中,位于前两个层次的决策风险、环境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监管风险是林业碳汇PPP项目最为重要的风险,应当重点防控。
彭博[8](2020)在《公路景观及其设施的安全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自内燃机诞生至今,工业革命的余温仍炙烤着当下人类引以为傲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兴起,虽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些许改变,但并未是“伤筋动骨”,网络技术可以让人们不出门便购买到理想的物品,但无法改变的是人们仍依托公路进行物品运输;生命科学可以让人们改变基因结构,但无法真正取代一日三餐;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驾驶汽车,但在无人驾驶技术尚未成熟的今日,并没有人会在公路上全程打开该程序,可以说人们情愿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本文的立场并非支持技术是无用的,而是认为技术应作为最重要的途径来完善人们生活中最本质的方方面面。汽车作为满足人类出行的承载物,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的卡尔本茨,关于行车安全的成文规定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制定的第一部交通法规《驾车的规则》。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逐步将已颁布的诸多行车安全规范条例进行了完善和更新,但基本没有提及公路景观及公路设施的设计对公路安全的指导意见,顾本文以该视角为切入点,结合瑟利事故模型、轨迹交叉论等安全理论,景观形态学、景观生态学、公路景观学、道路交通心理学等理论并加以合理化设计,力求通过公路景观及公路景观设施的一系列安全性设计,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并对今后公路景观设计提供相应案例的参考。
邱铁鑫[9](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张驰[10](2020)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北票市绿地布局结构研究》文中指出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国土是生存之本、发展之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场所和主阵地,协调人地关系是国土空间治理的核心问题。面对快速城镇化、资源型城镇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不利影响,如何化解城镇、生态、人类之间的矛盾,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健康国土空间,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以下简称GI)通过“枢纽中心-连接通道-小型场地”组成的综合网络系统,可作为一种整体理论对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构建城市发展与土地保护的基础性空间框架、引导城镇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缓解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北票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辽宁省半干旱地区,同时也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其生态环境基础、城镇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期望提出其生态绿地的总体格局、多层次的绿地网络空间以及生态问题的缓解之道,为我国相类似城镇的国土生态安全的维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营建带来一定的启发。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理论分析法解析GI理论,通过实地调查法研究区域的现状,通过Arc GIS10.2、Conefor软件分析法构建GI网络空间格局,进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推演出北票市国土绿地空间的布局结构。第一章为研究的缘起与立足: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重点在于对有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是理论与案例研究,即研究什么是GI——“What”:主要包括理论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案例的实践及启示;第三章为研究对象的现状认知,得出进行GI理论下的绿地规划的必要性——“Why”:主要包括北票市绿地空间格局的现状、其它影响因素以及绿地空间格局面临的问题,明确了GI导向下对绿地格局构建的积极意义;第四章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应用,即研究区域的GI要素空间分布——“Where”:首先搭载GIS等软件平台评价了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其次研究了GI要素的识别与等级构建,最后得出多层级的GI网络,本章重点论述了GI要素的识别与等级构建的过程、结果;第五章是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在GI空间格局下进行绿地布局结构的优化——“How”:首先论述了GI理论下的绿地布局结构的总体原则,提出绿地空间格局的整合与秩序的重组,在多角度修正的基础上推演出北票市绿地布局结构在不同空间尺度、时间次序下的优化方案,最后在GI优先级导向下提出了优化绿地布局结构的实施策略。
二、高寒林区公路设计与养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寒林区公路设计与养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地理课堂作业 |
2.区域认知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内容分析 |
(一)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类型分析 |
1.学者们关于地理作业的分类 |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类型划分 |
(二)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内容分析 |
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
2.基于区域认知从课标和教材出发确定作业内容 |
三、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 |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 |
1.案例组成说明 |
2.案例分析过程 |
3.案例分析启示 |
(三)案例分析的几点启示 |
四、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
1.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地理课堂作业案例设计呈示——《城乡空间结构》 |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
(二)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步骤与策略 |
1.步骤 |
2.策略 |
五、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 |
1.实施过程 |
2.实施结果 |
(二)案例实施反思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案例汇总表 |
附录2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3 案例分析 |
附录4 案例设计 |
1.1 人口分布 |
1.2 人口迁移 |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
致谢 |
(2)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矿区地质特征与地应力分布规律 |
2.1 矿区地质特征 |
2.2 矿岩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
2.3 矿区地应力测量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PSO-ERF算法的三维地应力场智能反演 |
3.1 参数反演的基本理论 |
3.2 参数反演的PSO-ERF智能算法模型 |
3.3 基于PSO-ERF算法的三维地应力场智能反演 |
3.4 本章小结 |
4 构造应力环境充填开采充填体与顶板相互作用机理 |
4.1 充填开采覆岩结构特征 |
4.2 构造应力对覆岩变形的影响机理 |
4.3 充填开采覆岩变形力学模型及求解 |
4.4 充填体与顶板相互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构造应力作用下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 |
5.1 数值模拟方案及模型建立 |
5.2 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覆岩移动规律 |
5.3 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盘区矿柱支承压力变化规律 |
5.4 矿体回采过程地表沉降与支承压力显现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胶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预测与配比参数反演 |
6.1 胶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
6.2 低温环境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6.3 胶结充填体需求强度计算 |
6.4 基于PSO-ERF模型的胶结充填材料配比参数反演 |
6.5 本章小结 |
7 工程实践与应用 |
7.1 充填系统概况 |
7.2 甲玛矿区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测 |
7.3 实测数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自然地理学实践与应用研究进展 |
2.1 综合自然区划服务国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 |
2.1.1 经典综合自然区划服务国家农业生产 |
2.1.2 生态地理区划服务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2.1.3 综合区划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2.1.4 未来风险区划服务全球变化应对 |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服务中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
2.2.1 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
2.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其生态效应 |
2.3 自然灾害过程和风险评估研究服务国家减灾救灾需求 |
2.3.1 初步形成泥石流学科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减灾技术在国内外减灾中产生良好成效 |
2.3.2 灾害风险研究逐步从单灾种向多灾种综合风险转变 |
2.3.3 综合气候变化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逐步形成 |
2.3.4 灾害风险评估支撑了国家防灾减灾管理 |
2.4 荒漠化过程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促进国家荒漠化治理科学化 |
2.4.1 石漠化过程与防治研究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
2.4.2 沙漠化和土壤风蚀研究直接服务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防治 |
2.4.3 水土保持研究为东部季风区农业和生态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2.4.4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调控与生态屏障建设 |
2.5 地理综合研究推动黄淮海平原风沙盐碱地中低产田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
2.5.1 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 |
2.5.2 风沙地改良技术应用 |
2.6 冻土工程研究为中国冻土工程与寒区大型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
2.6.1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工程 |
2.6.2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工程 |
2.6.3 哈尔滨—大连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冻土路基工程 |
2.7 化学元素异常地理分布和机理研究服务国家地方病防治 |
2.7.1 发现低硒带,确定环境病因,为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防治提供有效途径 |
2.7.2 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系统揭示中国地方病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2.7.3 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与环境图集》,系统揭示了鼠疫流行的时空流行规律,阐明了鼠疫疫源地的类型、分布及其长期赋存机制 |
2.7.4 建立了环境砷氟暴露与地方性砷氟中毒的剂量与效应关系,为地方性砷氟中毒防治和国家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 |
2.8 空间定位观测与监测保障自然地理过程的创新研究 |
2.8.1 自然地理定位观测站建设推动地理学过程的定量化研究 |
2.8.2 定位观测和监测系统科技成果有力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
2.9 空间分异的度量与统计归因地理探测器 |
3 展望 |
(5)海绵城市末端调蓄的雨水湿地设计研究 ——以西宁湟水河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的挑战 |
1.1.2 资源短缺雨水污染 |
1.1.3 海绵城市的实施 |
1.1.4 雨水湿地的应用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现有研究综述 |
1.3.1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综述 |
1.3.2 雨水湿地研究综述 |
1.3.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和说明 |
2 海绵城市相关研究 |
2.1 城市水循环 |
2.2 城市地表径流 |
2.2.1 城市地表径流定义 |
2.2.2 城市径流污染 |
2.2.3 影响城市径流污染的因素 |
2.2.4 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紧迫性 |
2.3 海绵城市 |
2.3.1 海绵城市定义 |
2.3.2 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
2.3.3 海绵城市中雨水湿地的应用 |
2.4 小结 |
3 雨水湿地相关研究 |
3.1 湿地概念 |
3.2 湿地的分类 |
3.3 人工湿地 |
3.4 雨水湿地 |
3.4.1 雨水湿地的定义 |
3.4.2 雨水湿地的分类 |
3.4.3 雨水湿地元素组成 |
3.4.4 雨水湿地除污机理 |
3.5 小结 |
4 雨水湿地设计 |
4.1 雨水湿地规模的确定 |
4.1.1 经验算法 |
4.1.2 湿地反应速率系数算法 |
4.1.3 暴雨管理模型(SWMM)模拟法 |
4.2 雨水湿地系统设计 |
4.3 雨水湿地填料的选择 |
4.4 雨水湿地植物的选择与系统设计 |
4.4.1 雨水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 |
4.4.2 雨水湿地植物的选择 |
4.5 雨水湿地景观化设计策略 |
4.5.1 设计依据与原则 |
4.5.2 设计策略 |
4.6 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波特兰(PORTLAND)水污染控制实验室雨水湿地 |
5.1.1 项目背景 |
5.1.2 设计策略及方法 |
5.1.3 项目效果及借鉴 |
5.2 史泰登岛蓝带(STATEN ISLAND BLUEBELT)湿地 |
5.2.1 项目背景 |
5.2.2 设计策略及方法 |
5.2.3 项目效果及借鉴 |
5.3 芝加哥帕米萨诺(CHICAGO PALMISANO)公园 |
5.3.1 项目背景 |
5.3.2 设计策略及方法 |
5.3.3 项目效果及借鉴 |
5.4 南洛杉矶(SOUTH LOS ANGELES)湿地公园 |
5.4.1 项目背景 |
5.4.2 设计策略及方法 |
5.4.3 项目效果及借鉴 |
5.5 渭柳湿地公园 |
5.5.1 项目背景 |
5.5.2 设计策略及方法 |
5.5.3 项目效果及借鉴 |
6 方案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1.1 区位概况 |
6.1.2 西宁市气候条件分析 |
6.1.3 区域地理条件分析 |
6.2 上位规划解读 |
6.2.1 总体规划解读 |
6.2.2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解读 |
6.2.3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解读 |
6.2.4 研究范围土地使用规划 |
6.2.5 水系河道分析 |
6.2.6 西宁海绵城市建设解读 |
6.3 场地现状分析 |
6.3.1 设计红线范围 |
6.3.2 设计红线外用地分析 |
6.3.3 设计红线内用地分析 |
6.3.4 设计红线外道路交通分析 |
6.3.5 设计红线内道路交通分析 |
6.3.6 水文分析 |
6.3.7 植被分析 |
6.3.8 雨水口分析 |
6.3.9 场地水质污染分析 |
6.3.10 地理条件分析 |
6.3.11 排水口水量计算 |
6.3.12 总结 |
6.4 设计构思 |
6.4.1 设计依据 |
6.4.2 设计原则 |
6.4.3 设计目标 |
6.4.4 设计定位 |
6.4.5 设计策略 |
6.5 总体设计 |
6.5.1 总体设计 |
6.5.2 生态格局构建 |
6.5.3 功能区划分 |
6.5.4 景观结构 |
6.6 分区设计 |
6.6.1 综合管理服务区 |
6.6.2 自然游憩区 |
6.6.3 湿地体验区 |
6.6.4 核心湿地区 |
6.6.5 田园休闲区 |
6.7 专项设计 |
6.7.1 湿地系统构建 |
6.7.2 海绵系统规划 |
6.7.3 种植设计 |
6.7.4 道路设计 |
6.7.5 水体设计 |
6.7.6 栖息地设计 |
6.7.7 游览线路规划 |
6.7.8 园区游憩活动规划 |
6.7.9 服务设施规划 |
6.7.10 建筑规划 |
6.7.11 照明规划 |
6.8 经济技术指标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图纸附录 |
(6)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植物区系和植物区划研究 |
1.2.2 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贵州省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2 贵州省绿化发展概况 |
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 |
2.2.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储量 |
2.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生长习性 |
2.2.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观赏特性 |
2.2.4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的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划 |
3.1 区划原则 |
3.2 区划依据 |
3.2.1 自然地理区划 |
3.2.2 生态系统 |
3.2.3 植被区系 |
3.2.4 林业发展区划 |
3.2.5 行政区划 |
3.2.6 民族聚落分布 |
3.2.7 旅游资源分布 |
3.2.8 经济产业发展概况 |
3.2.9 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发展状况 |
3.3 区划方法 |
3.4 区划结果 |
第四章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资源组成分析 |
4.1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
4.2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生活型组成 |
4.3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
第五章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5.1 筛选原则 |
5.1.1 地域环境的适应性原则 |
5.1.2 引种培育的可行性原则 |
5.1.3 植物种类的价值性原则 |
5.1.4 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5.2 筛选方法 |
5.2.1 确定筛选指标 |
5.2.2 建立判断矩阵 |
5.2.3 一致性检验 |
5.2.4 判断矩阵群的平均权重向量 |
5.2.5 制定评分标准 |
5.2.6 计算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 |
5.3 结构模型 |
5.4 权重确定 |
5.5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分析 |
5.6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筛选结果 |
第六章 基于区划结果的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策略 |
6.1 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配置原则 |
6.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建议 |
6.2.1 贵州省城市(县城)市(县)树市(县)花分析 |
6.2.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 |
6.3 乡土木本植物开发应用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现状 |
7.1.2 划分贵州地方特色景观区划 |
7.1.3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7.1.4 各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推荐 |
7.2 讨论与展望 |
7.2.1 讨论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组成 |
附录2 贵州省地方特色木本植物调查问卷 |
附录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指数 |
(7)林业碳汇PPP项目的主体-过程-环境三维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业碳汇项目的研究现状 |
1.2.2 林业PPP项目的研究现状 |
1.2.3 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理论依据 |
1.4.1 外部性理论 |
1.4.2 公共物品理论 |
1.4.3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1.4.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我国林业碳汇相关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与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1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2 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2 我国林业PPP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2.1 项目入库数量呈递增趋势 |
2.2.2 项目类型以储备林为主 |
2.2.3 运作方式以BOT模式为主 |
2.2.4 林业PPP项目的问题分析 |
2.3 我国林业碳汇PPP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3.1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现状分析 |
2.3.2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问题分析 |
3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分析框架与风险特征研究 |
3.1 主体-过程-环境三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1 分析案例的选择 |
3.1.2 基于霍尔三维模型的主体-过程-环境三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
3.2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主体目标特征 |
3.2.1 生态修复目标 |
3.2.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 |
3.2.3 扩大森林资源目标 |
3.3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过程管理特征 |
3.3.1 土地筹集相对困难 |
3.3.2 生产的季节性较为明显 |
3.3.3 以净碳汇量为主产品 |
3.4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 |
3.4.1 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
3.4.2 易受人为破坏的影响 |
3.4.3 易受碳交易市场变化的影响 |
4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风险识别与筛选 |
4.1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 |
4.1.1 林业碳汇PPP项目主体-过程-环境三维风险因素分析 |
4.1.2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清单的构建 |
4.2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因素的筛选 |
4.2.1 风险因素筛选方法选择 |
4.2.2 问卷调查 |
4.2.3 问卷描述统计分析 |
4.2.4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因素的因子分析 |
5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风险作用路径分析 |
5.1 风险作用路径的理论假设 |
5.1.1 管理要素系统的构建 |
5.1.2 风险作用路径概念模型的提出 |
5.2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5.2.2 研究设计 |
5.3 风险作用路径的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与分析 |
5.3.2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5.3.3 初始模型的测算与检验 |
5.3.4 初始模型的修正与实证结果 |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实证结论 |
5.4.1 实证结果分析 |
5.4.2 实证结论 |
6 完善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
6.1 主体维:完善决策风险的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
6.1.1 选址不当的防控 |
6.1.2 规划失误的防控 |
6.1.3 设计缺陷的防控 |
6.1.4 技术不成熟的防控 |
6.2 过程维:完善组织协调风险的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
6.2.1 合同不完备的防控 |
6.2.2 权责分配不当的防控 |
6.2.3 缺乏协调的防控 |
6.3 过程维:完善监管风险的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
6.3.1 监管体系不完善的防控 |
6.3.2 政府腐败的防控 |
6.3.3 政府过度干预的防控 |
6.4 环境维:完善外部环境风险的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
6.4.1 自然灾害的防控 |
6.4.2 经济波动和政策法律变动的防控 |
6.4.3 人为破坏的防控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因素筛选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关于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作用路径的问卷调查 |
附录3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着 |
(8)公路景观及其设施的安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景观及其安全问题 |
2.1 公路景观的概述 |
2.1.1 公路景观的概念 |
2.1.4 公路景观的要素 |
2.2 公路安全与景观的关系 |
2.2.1 安全在公路景观中的维度 |
2.2.2 景观在公路中作用 |
2.2.3 公路的分类 |
2.3 目前各类道路的景观安全部分问题 |
2.3.1 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 |
2.3.2 城市道路的安全问题 |
2.3.3 郊区小路的安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的感识与公路景观安全 |
3.1 人的判断与瑟利事故模型 |
3.1.1 瑟利事故模型的概念 |
3.1.2 人的感识与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
3.1.3 基于瑟利事故模型的景观安全 |
3.2 驾驶员动态视觉的生理分析 |
3.2.1 视力降低 |
3.2.2 视野变窄 |
3.2.3 空间识别范围缩小 |
3.2.4 视觉观察能力下降 |
3.2.5 视觉刺激量增大,反应错误增加 |
3.3 驾驶员动态视觉的心理分析 |
3.3.1 坡度错觉 |
3.3.2 弯道错觉 |
3.3.3 距离错觉 |
3.3.4 速度错觉 |
3.3.5 光线或颜色错觉 |
3.4 驾驶员动态触觉分析 |
3.4.1 驾驶员操作触觉 |
3.4.2 驾驶员乘坐触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的设计与公路运行安全 |
4.1 公路美学与公路安全 |
4.2 公路景观的安全向度 |
4.2.1 公路景观围合度与公路安全 |
4.2.2 公路景观色彩与公路安全 |
4.2.3 公路景观形态与公路安全 |
4.3 公路景观的安全技术 |
4.3.1 公路新型材料与公路安全 |
4.3.2 公路智能技术与公路安全 |
4.4 公路景观的安全范围 |
4.4.1 公路景观区域的划分方法 |
4.4.2 公路景观区域的功能划分标定 |
4.4.3 公路景观的安全设置阈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器的动线与公路设施安全 |
5.1 器的运行与轨迹交叉论 |
5.1.1 轨迹交叉论概述 |
5.1.2 空间的交叉与事故 |
5.1.3 道路汇入口的安全 |
5.2 安全功能在公路景观设施中的拓展 |
5.2.1 基于安全功能的公路设施分类 |
5.2.2 降噪功能在公路设施中的拓展 |
5.2.3 照明功能在公路设施中的拓展 |
5.3 公路景观安全设施的部分功能优化 |
5.3.1 信号灯系统可视范围性优化 |
5.3.2 行车指示牌系统识别性优化 |
5.3.3 防视觉盲区系统可视性优化 |
5.4 公路安全中设施与景观的设计视角 |
5.4.1 公路设施与景观的知觉性 |
5.4.2 公路设施与景观的功能性 |
5.4.3 公路设施与景观的情感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路景观及设施的安全设计实践 |
6.1 基于驾驶员动态视觉的特殊路况景观设计 |
6.1.1 总体设计构想与思路 |
6.1.2 上下坡车道景观设计 |
6.1.3 连续弯车道景观设计 |
6.1.4 方案模型渲染效果图 |
6.2 基于瑟利事故模型的包围型公路景观设计 |
6.2.1 总体设计构想与思路 |
6.2.2 三段式缓坡设计细节 |
6.2.3 中央隔离墩设计细节 |
6.2.4 地下储水空间的考量 |
6.2.5 路旁防护栏设计细节 |
6.2.6 方案模型渲染效果图 |
6.3 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公路汇入口景观设计 |
6.3.1 总体设计构想与思路 |
6.3.2 主体模型细节与介绍 |
6.3.3 汇入口引导灯带设计 |
6.3.4 主车道变道草坪设计 |
6.3.5 方案模型渲染效果图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10)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北票市绿地布局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土空间规划方式:“全要素、大综合、长周期” |
1.1.2 .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山水田林湖草本是“生命共同体” |
1.1.3 .小城镇绿色建设的必要性:“绿水青山”的主要空间单元 |
1.1.4 .北票市绿地建设的问题与需求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GI(Green Infrastructure,绿色基础设施) |
1.2.2 .绿地 |
1.2.3 .绿地布局结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数据的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数据的来源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2.1 .GI理论 |
2.1.1 .GI的发展历史 |
2.1.2 .GI的空间结构 |
2.1.3 .GI的核心特征 |
2.1.4 .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GI研究进展 |
2.2.2 .城镇绿地布局结构的研究进展 |
2.3 .其它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2.3.1 .景观生态学 |
2.3.2 .人居环境绿地系统理论 |
2.4 .应用GI理论对城镇绿地规划的案例研究 |
2.4.1 .GI规划流程与多要素的考量:英国马斯顿莫雷特恩镇规划实践 |
2.4.2 .GI优先等级的构建:美国纽约州维克多村镇规划实践 |
2.4.3 .案例研究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北票市绿地现状的解析 |
3.1 .北票市基本情况 |
3.1.1 .区位分析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与地质 |
3.2 .北票市绿地空间格局的基础分析 |
3.2.1 .主要基质空间 |
3.2.2 .主要斑块空间 |
3.2.3 .主要廊道空间 |
3.3 .影响市域绿地布局结构的其它因素 |
3.3.1 .城镇空间结构 |
3.3.2 .市域旅游发展 |
3.3.3 .历史文化条件 |
3.3.4 .道路交通条件 |
3.4 .绿地空间格局面临的困境 |
3.4.1 .生态空间萎缩,绿地功能下降 |
3.4.2 .山水格局被割裂,山体生境破碎化 |
3.4.3 .绿地连通性不佳,结构不连贯 |
3.5 .构建GI导向下绿地空间格局的积极意义 |
3.5.1 .GI的发展战略预先——重塑自然生命保障系统的绿地格局 |
3.5.2 .GI网络连通与生态系统服务——发挥绿地系统的综合功效 |
3.5.3 .GI优先级设置——建立绿地结构要素的等级 |
3.6 .本章小结 |
4 北票市GI空间格局构建 |
4.1 .基础数据的预处理 |
4.1.1 .解译卫星遥感数据 |
4.1.2 .采集土地利用信息 |
4.2 .北票市生态敏感性评价 |
4.2.1 .生态敏感性单因子的选择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的处理方法 |
4.2.4 .结果与分析 |
4.3 .GI要素的识别 |
4.3.1 .枢纽中心的识别 |
4.3.2 .连接通道的识别 |
4.3.3 .小型场地的识别 |
4.4 .GI主要网络要素的等级构建 |
4.4.1 .枢纽中心的等级 |
4.4.2 .连接通道的等级 |
4.4.3 .多层级GI网络的构建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北票市绿地布局结构的优化 |
5.1 .绿地布局结构的总体思路 |
5.1.1 .绿地布局结构的原则 |
5.1.2 .GI对绿地空间格局的整合 |
5.1.3 .GI对绿地空间秩序的重组 |
5.2 .多角度下绿地布局结构的修正 |
5.2.1 .生物保护视角 |
5.2.2 .农林生产与防护视角 |
5.2.3 .历史文化景观游憩视角 |
5.3 .空间尺度的绿地布局结构 |
5.3.1 .市域尺度 |
5.3.2 .市区尺度 |
5.4 .时间次序的绿地布局结构 |
5.4.1 .一级绿地布局结构 |
5.4.2 .二级绿地布局结构 |
5.4.3 .三级绿地布局结构 |
5.5 .GI优先级导向的绿地布局结构实施策略 |
5.5.1 .绿地枢纽空间 |
5.5.2 .绿地通道空间 |
5.5.3 .绿地基质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高寒林区公路设计与养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D]. 邬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D]. 刘建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J]. 陈发虎,吴绍洪,崔鹏,蔡运龙,张镱锂,尹云鹤,刘国彬,欧阳竹,马巍,杨林生,吴铎,雷加强,张国友,邹学勇,陈晓清,谈明洪,王训明,包安明,程维新,党小虎,韦炳干,王国梁,王五一,张兴权,刘晓晨,李生宇. 地理学报, 2020(09)
- [5]海绵城市末端调蓄的雨水湿地设计研究 ——以西宁湟水河湿地公园为例[D]. 贾一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D]. 涂燕茹. 贵州大学, 2020(03)
- [7]林业碳汇PPP项目的主体-过程-环境三维风险管理研究[D]. 李浩然.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公路景观及其设施的安全设计研究[D]. 彭博. 苏州大学, 2020(03)
- [9]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北票市绿地布局结构研究[D]. 张驰.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