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庆拉贡塘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

西藏定庆拉贡塘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

一、西藏丁青拉贡塘组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文[1](1985)在《西藏丁青拉贡塘组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文中指出本文记述的化石产自西藏丁青协雄洼雄剖面。含化石层位为一套灰黑色砂质泥岩,不整合伏于紫红色砂,砾岩之下,未见底。该黑色岩层厚约200米。曾被称之为侏罗白垩系 (李璞等,1955,1959);后在百万分之一拉萨幅地质图及其地质调查报告中(1979)称

李玉文[2](1983)在《西藏丁青拉贡塘组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记述的化石产自西藏丁青协雄洼雄剖面。含化石层位为一套灰黑色砂质泥岩,不整合伏于紫红色砂,砾岩之下,未见底。该黑色岩层厚约200米。曾被称之为侏罗白垩系 (李璞等,1955,1959);后在百万分之一拉萨幅地质图及其地质调查报告中(1979)称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3](2019)在《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地层进行了总结,完成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中国白垩纪研究提供时间框架.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喀喇昆仑、塔里木盆地西部、黑龙江东部及台湾东部,以藏南分布最为完整,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和菊石序列可直接与国际标准对比.陆相沉积在中西部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在东部火山活动带常呈碎屑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共生,以冀北-辽西地区和松辽盆地发育最为完整.基于多重地层学理论,在不同区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藏南和冀北-辽西、松辽盆地为标准,完成了海相和陆相地层的综合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白垩系研究的发展将以陆相为特色,通过生物地层、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和旋回地层等多重划分与对比,相互验证,达到陆相与海相地层的精准对比,为白垩纪地质事件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等提供可依靠的时间框架.

朱占祥,潘云唐[4](1986)在《西藏洛隆、丁青地区拉贡塘组与多尼组时代的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洛隆、丁青地区拉贡塘组为变质海相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地层,广泛超覆在下伏不同时代及层位的地层和岩体上,产牛津期—基米里期,及提唐期—凡兰吟期的菊石等化石,其时代应为晚侏罗世牛津期至早白垩世凡兰吟期。多尼组为变质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地层,广泛超覆在下伏不同时代地层及岩体上,产早白垩世化石,且覆于拉贡塘组之上,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欧特里期—阿尔必期。该区侏罗、白垩系界线应划在拉贡塘组的中上部。

范建军[5](2016)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文中研究说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近东西向展布于青藏高原中部,夹持于羌南-保山板块和冈底斯板块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地段。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和专题研究发现,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寻找更多储备矿产,服务国民经济。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人已经对该条缝合带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蛇绿岩、地层和火山岩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由于缝合带本身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藏北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有关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许多关键地质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班公湖-怒江洋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想要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确定其闭合时限是关键。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闭合时限上,争论较大,认识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已经闭合,主要依据在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地层与蛇绿岩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以及一些具有增厚下地壳来源的花岗岩等证据;第二种观点依据少量的洋岛和蛇绿岩等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洋至少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依据上述闭合时限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洋不同的汇聚消亡过程和模型。蛇绿岩、洋岛、复理石建造和放射虫硅质岩等作为古大洋洋盆的残留,赋含了丰富的古大洋动力学信息,是探讨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媒介。双峰式火山岩是一套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对于恢复古构造背景,反演古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沉积岩与沉积建造,尤其是沉积岩与洋壳物质(包括蛇绿岩、洋岛和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等)的沉积不整合等特殊接触关系,是大洋演化和汇聚消亡的直接物质记录。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已经报道的和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白垩纪洋岛、蛇绿岩、复理石建造、放射虫硅质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两侧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建造以及沉积建造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等开展研究,对它们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恢复,以期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西部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仲岗洋岛和中段东部双湖县多玛乡一带的塔仁本洋岛,均具备典型的玄武岩等岩浆岩基底与灰岩等远洋沉积物组成的洋岛型双层结构,其内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均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并具有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富集,为典型的OIB型岩浆,从地球化学角度进一步支持了仲岗洋岛和塔仁本洋岛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洋岛环境。无论是仲岗洋岛,还是塔仁本洋岛,它们均主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08-123Ma)。缝合带中段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洞错蛇绿岩和尼玛县中仓乡一带的康穷蛇绿岩,均由橄榄岩、堆晶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熔岩等岩石端元组成,与现今大洋岩石圈的岩石组合可以完全对比,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的古大洋洋壳残片。康穷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成因对应于俯冲带SSZ型蛇绿岩;洞错蛇绿岩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期多期次构造侵位的混杂体,其与仲岗洋岛一起可能是由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缝合带西段日土一带的曲囊蛇绿岩和班公湖蛇绿岩中,报道了大量的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放射虫硅质岩,表明这些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缝合带中段改则县一带的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12-118Ma),成因与洋脊俯冲相关。羌南-保山板块西部改则县物玛乡麦尔则一带的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120-122Ma),成因与弧后盆地初始拉张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洋岛、蛇绿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并存,充分说明了至少在该时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而非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其闭合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此外,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的早白垩世晚期扎嘎岩组是从侏罗纪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中解体出来的,其碎屑岩岩石组合和沉积构造等均与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可以完全对比,反映了班公湖-怒江洋以木嘎岗日岩群为代表的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的时代可能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的,进一步证实了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演化的。通过区域综合对比,我们得出传统认为普遍分布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和东巧组等地层,它们主体的分布范围局限于缝合带的北缘,其与下伏蛇绿岩和复理石等洋壳物质之间的不整合不能代表班公湖-怒江洋的最终闭合,而可能仅仅是大洋北侧弧-弧、弧-陆闭合碰撞的沉积响应的认识。早白垩世末期(100-107Ma)去申拉组陆相河湖相沉积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上广泛出露,其与洋岛、蛇绿岩和复理石建造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可能才真正标志着班公湖-怒江洋主体闭合消亡。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汇聚消亡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已有地质事实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重建,我们提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消亡过程可能始于晚侏罗世,主体结束于早白垩世末期,期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纵向穿时性”和由东向西的“横向穿时性”的双重叠加的观点。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模式可概述如下:晚侏罗世以前,班公湖-怒江洋处于正常俯冲消减阶段;晚侏罗世以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的俯冲消减等周边挤压环境的影响,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开始了其最终的消亡过程。首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北侧的多岛弧盆系统率先进行弧-弧、弧-陆等的碰撞拼贴,造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以及大洋北侧羌塘板块上羌塘盆地大面积的区域隆升和海陆变迁,但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并没有因为这次弧-弧、弧-陆等的闭合拼贴而最终消亡,直至早白垩世中期,其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南侧的冈底斯板块北缘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也延续了其侏罗纪的海相沉积环境。早白垩中晚期以后,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主洋盆开始了由东向西的穿时闭合;至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最终主体消亡,仅在西段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的残余海盆。晚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周缘进入造山隆升阶段。

魏振声,谭岳岩[6](1983)在《西藏地层概况》文中研究说明一、前言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它以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雄伟容貌,屹立在亚洲的南部。西藏是世界上地层发育最全的地区之一,自古至今各时代地层几乎都有分布。各地层多属海相沉积,所含化石具有门类多、分布广的特点。自奥陶系起,地层时代的确定,多有化石佐证。

魏振声,谭岳岩[7](1979)在《西藏地层概况》文中研究说明一、前言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它以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雄伟容貌,屹立在亚洲的南部。西藏是世界上地层发育最全的地区之一,自古至今各时代地层几乎都有分布。各地层多属海相沉积,所含化石具有门类多、分布广的特点。自奥陶系起,地层时代的确定,多有化石佐证。

夷晓伟[8](2012)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地质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内部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它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被冈底斯板块和羌塘板块所夹持。从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全球板块运动处于一个相对活动的时期,联合古大陆的形成与裂解等重要的大地构造事件均发生在这一时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也是特提斯构造演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构造单元。近20年来,许多学者曾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重大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缝合带的性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曾经代表的是怎样的一个大洋盆地,是较为成熟的大洋盆地还是岛弧性质的小洋盆;第二,演化模式。班公湖-怒江洋盆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曾经是否有过大规模的洋壳扩张、俯冲等演化阶段;第三,洋盆俯冲的方向、闭合时间。班公湖-怒江洋盆是什么时候开始俯冲的,是怎样俯冲,向什么方向俯冲。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学、地层学、沉积学等研究方法为手段,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沉积演化史、演化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与讨论,并认为:(1)班公湖-怒江洋在研究区内可能于二叠纪打开形成初始的洋壳,早-中三叠世为洋盆扩张期,晚三叠世开始向北俯冲,俯冲点位于江错-蓬错-索县一带,早侏罗世主洋盆闭合,在东巧一带形成岛弧、并在其北侧形成了一个弧后扩张盆地,为典型的沟-弧-盆体系,羌塘板块南缘成为稳定的大陆边缘中-晚侏罗世形成东巧蛇绿岩群深水斜坡-盆地相放射虫硅质岩沉积。晚侏罗世冈底斯板块继续向北挤压,导致东巧羌塘板块南缘抬升遭受剥蚀。中侏罗世由于雅鲁藏布江洋扩张,海水重新进入该区,发育上侏罗统沙木罗组角度不整合于超基性岩体之上,并发育生物礁沉积。标志着班公湖-怒江洋在研究区内完全闭合。早白垩世海水由东向西退出研究区,羌塘板块南缘露出水面遭受剥蚀,缺失早白垩世沉积。冈底斯板块北缘发育多尼组-郎山组海退序列沉积。晚白垩世研究区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转为山间河流相沉积,晚白垩世中期冈底斯板块与羌塘板块碰撞造山。(2)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经历了较为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即二叠纪大洋裂谷幼年期-微型大洋阶段;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大洋成年期-洋盆扩张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大洋衰退期-洋盆俯冲消减阶段;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大洋残余期-残余洋盆阶段;白垩纪大洋遗痕期-板块碰撞造山阶段。(3)生物礁发育的层位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时间的上限,班-怒洋主洋盆在研究区东部中侏罗世前完全闭合,西部东巧弧后扩张带于晚侏罗世前闭合。索县中侏罗世生物礁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的残余洋盆,东巧晚侏罗世生物礁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弧后扩张带闭合后的弧后残余盆地。(4)班公湖-怒江主洋盆在研究区内东部和西部可能是同时开启、同时闭合的。(5)班公湖-怒江洋盆在开启的过程中表现为“剪刀张”模式,其中、西段打开的时间明显晚于东段,本文推测可能是由于中、西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自奥陶纪-石炭纪均为稳定的碳酸盐台地,沉积了上万米的沉积盖层,属稳定型沉积建造。而东段是和澜沧江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被中咱地块、昌都地块、扬子微板块所夹持的活动地带,自奥陶纪以来的沉积盖层多为混杂岩、变质岩、火山岩,复理石等活动型沉积建造,是一个相对活跃的地区。中泥盆世开始的裂陷活动,首先就会在地壳上相对活动、薄弱的地方表现出来,而拥有巨厚且稳定沉积盖层的中、西段地区较晚才开始表现出来。这样就导致了班-怒洋整体呈现出“剪刀张”式的开启方式。

张玉修[9](2007)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文中指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分界线,对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性质、演化模式、俯冲极性和闭合机制等关键的大地构造问题都存在着激烈争论,对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地幔源区动力学和缝合带中东段聂荣—嘉玉桥变质微陆块的演化地位还缺乏高精度的数据积累,这直接影响了对特提斯域构造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理解,以及对青藏高原中部缝合带两侧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评价。本文选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研究最薄弱的中西段改则地区3条重要的蛇绿岩剖面(改则南拉果错,缝合带内洞错和改则北查尔康错),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对蛇绿岩单元和岛弧类岩石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矿物化学(尖晶石)、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地质学及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对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邻近缝合带的构造推覆体进行野外地质学、矿物化学和同构造新生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综合分析上述研究资料,建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演化模式,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构造—沉积演化。拉果错、洞错和查尔康错蛇绿岩的岩石组合、岩相学、矿物学和矿物化学(尖晶石)、Sr-Nd-Pb同位素特征,以及变质橄榄岩、堆积岩、玄武岩和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如TNT(Ti-Nb-Ta)负异常)均显示为SSZ型蛇绿岩,但具体构造环境各异。拉果错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兼备MORB和IAT型,蛇绿岩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洋内岛弧的弧间盆地环境;洞错蛇绿岩中的尖晶石矿物化学显示MORB和IAT的特征,堆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MORB型,蛇绿岩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不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查尔康错蛇绿岩兼有MORB和IAT的特征,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的岛弧环境。详细研究拉果错斜长花岗岩的成因及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拉果错斜长花岗岩可能为剪切带中含水条件下辉长岩剪切深熔作用形成的,其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6.6±2.5 Ma,证明在班公湖—怒江中西段存在中侏罗世洋盆。首次在羌塘地体南缘的查尔康错蛇绿岩北侧发现岛弧类岩石,岩石组合为流纹岩、安山岩和闪长岩等,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6.6±2.5 Ma,表明班公湖—怒江洋盆于中侏罗世向羌塘地体下北向俯冲消减。拉果错和查尔康错蛇绿岩是分别被构造仰冲推覆于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前中侏罗世陆棚相沉积地层之上的,其底部均为厚~20 m的韧性断层带,断层带内构造片岩的同构造新生云母矿物的40Ar-39Ar年龄为151~153 Ma。同时的双向仰冲表明班公湖—怒江洋盆于晚侏罗世早期闭合,这种快速闭合双向仰冲模式是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的低角度俯冲,致使拉萨地体的快速北移与羌塘地体强烈碰撞的结果,并造成了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面状分布,形成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晚侏罗世的构造推覆体。班公湖—怒江洋盆的裂开、MOR型洋盆阶段、SSZ型洋盆阶段和洋壳俯冲闭合均存在东早西晚的穿时现象,班公湖—怒江洋盆可能只发育了约130 Ma,并以聂荣—嘉玉桥变质微陆块为轴作剪刀状的开裂和闭合,存在二叠纪(或石炭纪)—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西段延至晚侏罗世)东西两期残留海盆地。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演化过程制约着拉萨地体晚侏罗世周缘前陆盆地和羌塘地体早—中侏罗世弧后盆地的沉积面貌。在改则周边地区甄别出一套早白垩世(长石40Ar-39Ar年龄为122.9 Ma)OIB型火山岩,证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壳低角度俯冲的回返(roll-back)在该区产生强烈的裂谷作用,在青藏高原中部形成了一套巨厚的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冈底斯弧弧后盆地沉积以及班公湖—怒江带内及其拉萨和羌塘陆块周边的一套早白垩世OIB型火山岩,冈底斯弧弧后裂谷作用的影响范围可能越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达到羌塘地体,青藏高原的隆升不应早于晚白垩世。改则地区蛇绿岩的源区显示为印度洋型的MORB特征,存在Dupal同位素异常,洞错和拉果错蛇绿岩具有亏损地幔(DDM)和富集地幔Ⅱ(EMII)混合的特征,而查尔康错地幔源区是亏损地幔(DMM)和富集地幔Ⅰ(EMI)混合的结果。Dupal同位素异常源于早二叠世(~280 Ma)携带Dupal物质组分的地幔柱,该地幔柱导致冈瓦纳大陆北缘的裂解,是古、中、新特提斯洋形成的源动力。

王根厚[10](2006)在《藏东他念他翁山链变质杂岩系变形特征及表露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藏东他念他翁山链变质杂岩系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吉塘变质杂岩带和嘉玉桥变质杂岩带。以构造解析为指导,以岩石流变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显微构造与宏观构造、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及同位素年代学相结合的思路,对吉塘变质杂岩带和嘉玉桥变质杂岩带构造变形、表露机制进行研究。嘉玉桥变质杂岩系包括卡贡褶叠层岩组、嘉玉桥片岩组(透入性韧性流变层)、同卡片麻岩组,各岩组之间通过韧性剪切带依次叠置。拉伸线理具SE140°—NW320°优选方位。综合宏观和微观运动学标志分析,运动学特点为上层系相对下层系自南东(140°)向北西(320°)剪切运动。对多硅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中的石英颗粒进行应变测量,求出费林参数k=∞,表明应变椭球体为伸长的雪茄状,构造变形机制为单向伸展。由石英位错密度估算其差应力值为149.5 MPa。利用兰伯特(1959)法求出主期变形多硅白云母的形成温度为383.27℃,结合矿物组合及矿物变形为分析,主期变形具中-高绿片岩相的变质背景。根据笔者(1993)对杂岩系不同地段主期变形矿物的40Ar/39Ar法年龄测值,其角闪石坪年龄为(164.7±1.33)Ma;多硅白云母坪年龄为(166.27±0.99)Ma。两组数值相当吻合,并与杂岩系的沉积盖层时代(J1-2)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伸展扩张时代(J2)大体相当。对不同变形世代多硅白云母测温表明,主期变形之前的白云母形成温度高于主期白云母形成温度,分析认为主期之前变形变质环境局部可达角闪岩相,主期变质环境为中-高绿片岩相。吉塘变质杂岩系包括酉西片岩组、恩达片麻岩组。酉西岩组主要由钠长石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组成,构造片理为近水平韧性剪切作用产物。构造片理上广布一期透入性拉伸线理,透入性片理上的线理具明显优选方位,方向为280°~100°。根据微观构造分析,韧性剪切指向为自西向东运动。对多硅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中的石英颗粒进行应变测量,求出费林参数K=∞,表明应变椭球体为伸长的雪茄状,构造变形机制为单向伸展。由石英位错密度估算其差应力值为108.8 MPa、140.00 MPa。多硅白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认为其形成环境为低温高压蓝片岩相,变质温度确定为320~500℃、压力0.6~1.1 GPa。多硅白云母40Ar/39Ar r测年结果为(230±1)Ma,为中三叠世末期。

二、西藏丁青拉贡塘组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丁青拉贡塘组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2 中国白垩纪地层研究简史
3 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3.1 海相地层
    3.2 陆相地层
        3.2.1 陆相下白垩统
        3.2.2 陆相上白垩统
        3.2.3 陆相建阶和生物地层对比
    3.3 白垩系重要地层界线
        3.3.1 白垩系底界
        3.3.2 白垩系顶界
        3.3.3 CNS顶底界 (Aptian和Campanian阶底界)
    3.4 白垩纪重要生物群及地质事件
        3.4.1 热河生物群
        3.4.2 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
        3.4.3 其他事件
4 中国各大区地层对比格架
    4.1 海相地层和海、陆交互相地层
        4.1.1 青藏高原
        4.1.2 喀喇昆仑和塔里木盆地西部
        4.1.3 黑龙江东部、台湾和其他地区
    4.2 陆相白垩系
        4.2.1 东部火山活动带
        4.2.2 中西部大-中型稳定沉积盆地区
    4.3 中国白垩纪地层综合对比
5 结语、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5)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
    2.2 羌塘板块
    2.3 冈底斯板块
第3章 白垩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3.1 仲岗洋岛
        3.1.1 仲岗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3.1.2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1.3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
        3.1.4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演化关系
        3.1.5 仲岗洋岛的形成时代
    3.2 塔仁本洋岛
        3.2.1 塔仁本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3.2.2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2.3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成因
        3.2.4 塔仁本洋岛的形成时代
    3.3 白垩纪洋岛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第4章 白垩纪蛇绿岩
    4.1 康穷蛇绿岩
        4.1.1 康穷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4.1.2 康穷蛇绿岩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1.3 康穷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4.1.4 康穷蛇绿岩的成因
    4.2 洞错蛇绿岩
        4.2.1 洞错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4.2.2 洞错蛇绿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2.3 洞错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4.2.4 洞错蛇绿岩的成因
    4.3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
    4.4 白垩纪蛇绿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第5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北侧与俯冲相关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
    5.1 洋脊俯冲成因的早白垩世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5.1.1 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5.1.2 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洋脊俯冲?
    5.2 弧后盆地成因的早白垩世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5.2.1 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5.2.2 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弧后初始拉张?
    5.3 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第6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6.1 缝合带内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6.1.1 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建造及其时代探讨
        6.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
        6.1.3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
    6.2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6.2.1 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建造
        6.2.2 羌塘盆地白垩纪沉积建造
        6.2.3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6.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6.3.1 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纪沉积建造
        6.3.2 冈底斯板块北缘白垩纪沉积建造
        6.3.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6.4 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第7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不整合与洋盆闭合消亡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7.2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7.3 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阿布山组和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等与洋壳物质和古老地层的沉积不整合
第8章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8.1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北早南晚的纵向穿时性
    8.2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东早西晚的横向穿时性
    8.3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地质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第3章 地层发育特征
    3.1 二叠系地层
    3.2 三叠系地层
    3.3 侏罗系地层
    3.4. 白垩系地层
第4章 沉积学特征
    4.1 二叠系沉积相分析
    4.2 三叠系沉积相分析
    4.3 侏罗系沉积相分析
    4.4 白垩系沉积相分析
    4.5 生物礁相
    4.6 深水复理石沉积
第5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
    5.1. 蛇绿岩
    5.2. 深成侵入岩
    5.3 火山岩
第6章 地质演化研究
    6.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二叠纪-白垩纪沉积演化史
    6.2 生物礁的发现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演化中作用
    6.3 班公湖-怒江洋中段二叠纪-白垩纪演化模式
    6.4 关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演化模式的讨论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个人简介

(9)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论文选题依据
    第二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研究途径和研究内容
    第四节、论文工作量
    第五节、论文创新与特色
第一章 板块构造背景
    第一节、青藏高原板块构造格架
    第二节、青藏高原主体部分构造演化
第二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前人研究及存在问题综述
    第一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地球物理特征
    第二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变质微陆块
    第三节、班公湖—怒江洋盆性质
    第四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基本特征
    第五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六节、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演化阶段
    第七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构造属性
    第八节、蛇绿岩带的上覆岩系
    第九节、青藏高原中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及蛇绿混杂岩
    第十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
    第一节、野外地质和样品预处理
    第二节、矿物化学分析及数据处理
    第三节、主微量分析及数据处理
    第四节、Sr-Nd-Pb同位素分析及数据处理
    第五节、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
    第六节、~(40)Ar-~(39)Ar年代学
第四章 改则南侧蛇绿岩推覆体研究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六节、推覆时代和温压条件估计
    第七节、小结
第五章 改则南侧斜长花岗岩的年代学及其成因
    第一节、斜长花岗岩的特征
    第二节、斜长花岗岩的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
    第三节、斜长花岗岩的成因
    第四节、斜长花岗岩的构造意义
    第五节、SSZ型蛇绿岩年代学的讨论
    第六节、小结
第六章 洞错蛇绿岩研究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六节、蛇绿岩的年代学
    第七节、小结
第七章 改则北蛇绿岩推覆体研究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六节、推覆体的形成时代与温压估计
    第七节、小结
第八章 改则蛇绿岩 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地幔源区动力学
    第一节、Sr同位素特征
    第二节、Nd同位素特征
    第三节、Pb同位素特征
    第四节、蛇绿岩的地幔源区初步研究
    第五节、小结
第九章 羌塘地体南缘的岛弧类岩石研究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第三节、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Sr-Nd-Pb同位素特征
    第五节、岛弧类岩石成因
    第六节、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
    第七节、岛弧类岩石的构造意义
    第八节、小结
第十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沉积演化
    第一节、改则段构造演化
    第二节、二叠纪班公湖—怒江裂谷和初始大洋
    第三节、三叠纪班公湖—怒江洋盆阶段
    第四节、早—中侏罗世班公湖—怒江残留海盆地
    第五节、青藏高原中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
    第六节、小结
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主要结论
    第二节、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藏东他念他翁山链变质杂岩系变形特征及表露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言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他念他翁山链地质研究程度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1.4 造山带变质杂岩系特征及研究方法
2 西藏变质杂岩系研究综述
    2.1 高喜马拉雅变质杂岩带
    2.2 拉轨岗日-康马变质杂岩
    2.3 戈日木-聂荣-他念他翁变质杂岩带
3 区域地质概况
    3.1 区域地质背景
    3.2 区域构造概况
    3.3 区域地层组成
    3.4 岩浆岩
4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
    4.1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出露地表剖面的构造-岩石-地层柱特征
    4.2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构造变形特征
    4.3 片岩组主期变形机制及差应力估算
    4.4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构造变形相及变形序列
    4.5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变质特征研究
    4.6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时代及主期变形、变质时代讨论
    4.7 小结
5 吉塘变质杂岩系
    5.1 吉塘变质杂岩系构造地层柱特征
    5.2 吉塘变质杂岩系构造特征
    5.3 酉西片岩组构造变形特征
    5.4 片麻岩组构造变形特征
    5.5 恩果韧性剪切构造特征
    5.6 吉塘南色曲韧性剪切构造
    5.7 巴青江绵乡一带酉西岩组构造片岩带
    5.8 小结
6 区域构造意义探讨
    6.1 前古特提斯阶段
    6.2 古特提斯阶段
    6.3 新特提斯阶段
    6.4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个人简历

四、西藏丁青拉贡塘组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丁青拉贡塘组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J]. 李玉文.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2)
  • [2]西藏丁青拉贡塘组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A]. 李玉文.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 1983
  • [3]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4]西藏洛隆、丁青地区拉贡塘组与多尼组时代的确定[J]. 朱占祥,潘云唐.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6(04)
  • [5]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D]. 范建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6]西藏地层概况[J]. 魏振声,谭岳岩.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3(05)
  • [7]西藏地层概况[A]. 魏振声,谭岳岩.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地层·古生物——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讨论会论文集(一), 1979
  • [8]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地质演化研究[D]. 夷晓伟. 长江大学, 2012(01)
  • [9]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D]. 张玉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03)
  • [10]藏东他念他翁山链变质杂岩系变形特征及表露机制[D]. 王根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标签:;  ;  ;  ;  ;  

西藏定庆拉贡塘组介形类和有孔虫及其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