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三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一、三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阮见[1](2021)在《温针灸与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文中指出

李茜[2](2021)在《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和口服普瑞巴林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病程介于急性期与后遗神经痛期之间的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更安全、有效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皮肤科确诊为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病人68例。采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均分为2组。在同等生活方式教育的前提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拔罐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用普瑞巴林口服治疗。两组皆是10天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天的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CD4、CD8、CD4/CD8值,并进行治疗后疗效评定,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统计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取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VAS评分方面: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4、CD8、CD4/CD8方面: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CD4和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CD8水平降低明显,CD4和CD4/CD8水平升高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比较:治疗组PHN发病率为3.12%,对照组PHN发病率为24.24%,治疗组PHN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口服普瑞巴林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的CD4、CD8、CD4/CD8水平。2.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普瑞巴林。

郑贤程[3](2021)在《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观察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PHN提供临床数据,并为未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32例PHN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毫针结合七星针进行治疗。1.取穴:太冲(双)、足三里(双)、中脘、关元、三阴交(双)、神门(双)、局部阿是穴。2.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太冲,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2寸;中脘,直刺1~1.5寸;关元,排空膀胱后直刺1~1.5寸;三阴交,直刺1~1.5寸;神门,直刺0.3~0.5寸。以上诸穴毫针针刺得气后均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 min。起针后选择合适体位,充分暴露PHN区域,严格消毒局部阿是穴皮肤及七星针,持七星针用较轻的腕力叩刺至局部皮肤微微潮红。3.疗程:隔日治疗1次,1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4.评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对患者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分,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病例自身前后对照,评价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在改善PHN患者疼痛、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研究过程中,共纳入32例,脱落3例,完成29例并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1.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75.86%,其中愈显率为13.79%;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10%,其中愈显率为68.97%。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治疗2周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疗效更加显着。2.治疗2周与治疗4周的VAS评分、DLQI、HAMA总分、HAMD总分和PSQI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4周与治疗2周的VAS评分、DLQI、HAMA总分、HAMD总分和PSQI比较也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治疗2周的。结果提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项疗效指标的改善更加显着。3.研究过程中共发生5例不良事件,包括与针刺相关的不良事件4例,均为局部血肿,未影响治疗,以及与针刺无关的不良事件1例,最终按脱落处理。结果提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好。结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疼痛,缓解PHN诱发的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疗效更加显着。本疗法治疗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并为进一步的深入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俊俊[4](2021)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CNKI-知网、万方、VIP-维普、Sino Med、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用Endnote X8进行文献整理与数据收集、使用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3.0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运用Stata14、Rev Man5.3.5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GRADE进行证据质量评级。结果: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7篇文献,16项研究,共1406例研究对象。1.Meta分析结果示:与西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皮损痊愈时间(MD=-1.73,95%CI[-2.69,-0.77],P=0.0004)、疼痛减轻时间(RR=-2.06,95%CI[-2.41,-1.72],P<0.00001)、止疱时间(MD=-1.06,95%CI[-1.41,-0.70],P<0.000 01)较早、治愈率较高(RR=1.72,95%CI[1.50,1.97],P<0.00001)、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0.87,95%CI[0.59,1.15],P<0.00001)、PHN发生率较低(RR=0.32,95%CI[0.19,0.54],P<0.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穴位注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西药组相当(RR=1.09,95%CI[0.53,2.25],P=0.82)。2.GRADE结果示:治愈率、皮损痊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疼痛减轻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PHN发生率、止疱时间均为为低质量证据。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5篇文献14项研究1076例患者。1.meta分析结果示:(1)与西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有效率较高(RR=1.38,95%CI[1.22,1.58],P<0.000 01);(2)与中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1.87,95%CI[0.95,2.80],P<0.000 1);(3)与针刺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有效率较高(RR=1.13,95%CI[1.04,1.22],P=0.004)、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1.45,95%CI[1.36,1.53],P<0.000 01)、疼痛开始缓解的时间较早(SMD=-0.56,95%CI[-0.93,-0.20],P=0.003);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穴位注射组复发率与针刺组相当。2.GRADE结果示:有效率与VAS评分为低质量证据,复发率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高质量证据。结论:1.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组在治愈率、皮损痊愈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疱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优于西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相当。2.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组在有效率、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疼痛开始缓解的时间方面优于针刺组;复发率两组相当;穴位注射组有效率优于西药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优于中药组。由于纳入的临床研究操作具有特殊性较难实施盲法,相关文献缺乏对随机方法及隐蔽分组的具体描述,使得质量评价普遍偏低并存在一定的相关偏倚,而且GRADE评级多为低质量等问题,仍需要大量设计科学严谨、描述详细完善、样本量充足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李佳静[5](2021)在《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单纯毫火针)31例,治疗组(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31例。两组毫火针针刺操作、取穴相同,主穴均为患侧相应夹脊穴、局部阿是穴。配穴根据气虚血瘀证型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四关穴。对照组采用单纯毫火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患侧血海、曲池、阳陵泉进行穴位注射,注射药物选取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5次,1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比较两组各项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一般情况、发病部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与前一阶段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第1次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VAS评分降低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评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4)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5)本试验治疗全程,未发生不良事件,59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提示本研究安全性良好。结论: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郑文[6](2021)在《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近2年发生于头面部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归纳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型规律及中西医治疗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2018年10月一2020年10月收住院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患者,对其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发病诱因、合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发病情况、受累神经、首诊误诊情况),并发症情况(带状疱疹性眼病、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并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1)累及三叉神经的有169例(169/220,76.8%),其中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受累最多,有145例(145/220,65.9%),累及面神经、颈神经的分别有31例(31/220,14.1%)、67例(67/220,30.5%)。(2)2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男女比例1:1.12,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169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82,男性患者更多。(3)54例患者(24.5%)发病前有明确诱因,以劳累诱发疾病为主(35/220,15.9%),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长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肿瘤、外伤等。(4)伴有基础疾病史的有159例,占72.3%。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合并循环系统(85/220,38.6%)、内分泌系统(38/220,17.2%)、消化系统(40/220,18.2%)、呼吸系统疾病(26/220,11.8%),而泌尿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也并不少见,无基础疾病者有61例,占27.7%。(5)在220例患者中,有111例(51%)疼痛与皮疹同日出现,93例(42%)疼痛出现在皮疹之前,最短间隔1天,最长间隔10天,平均3.44±2.16天。(6)202例(91.8%)皮损为普通型,15例(6.81%)为出血型,3例(1.4%)为坏疽型。(7)60例(27.3%)首次就诊于其他科室,包括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神经内科、中医科、骨科、社区医院等。(8)眼部带状疱疹145例,有75例(50%)疼痛与皮疹同日出现,63例(43%)疼痛出现在皮疹之前,9例(6%)出现皮疹、水疱后才出现疼痛;伴有眼部症状的患者有72例(72/145,49.7%),合并结膜炎58例(40.0%),角膜炎32例(22.1%),葡萄膜炎8例(5.5%),其他并发症包括角膜溃疡、巩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眼压升高等。有12例患者诉患眼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3例患者因慢性复发性眼部并发症于眼科治疗超过半年时间。结论:(1)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三叉神经,尤其是眼支在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最多见。(3)眼部带状疱疹常常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治疗不充分可能引起其复发,严重时影响视力,早期治疗疗效较好。(4)对于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要警惕多颅神经病,应全面体检,完善检查,及时治疗,以防止这种常见疾病的严重并发症。(5)非皮肤科的临床科室接诊不明原因单侧皮肤疼痛或头痛、牙痛、喉咙痛的患者应考虑带状疱疹的可能性。

束敏[7](2021)在《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观察和比较三种光疗方案对早期带状疱疹创面修复、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的效果,同时探讨三种光疗方案对早期带状疱疹不同时间的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护理干预提供预见性的指导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湖州市某医院皮肤科2019年12月—2021年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带状疱疹门诊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远红外组(60例)、氦氖激光组(60例)及TDP神灯组(60例),三组在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上,分别给予远红外、氦氖激光、TDP神灯进行光照射。干预前应用《带状疱疹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登记表》(自行设计)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各组带状疱疹患者一般情况,组间无差异;干预后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在治疗第3天、第5天、第10天评估带状疱疹的疼痛的治疗效果,应用《疱疹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皮损修复所需时间,应用《满意度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满意度,30天、90天应用《随访记录单》对患者疼痛情况、皮损修复情况进行记录。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分析。研究结果:1.三组带状疱疹患者在治疗的第3天、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存在显着差异(P<0.05)。三组对带状疱疹疼痛都有缓解作用,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其中,氦氖激光组患者在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远红外组、TDP神灯组;远红外组在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均低于氦氖激光组、TDP神灯组。2.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存在显着的差异(P<0.001)。远红外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显着低于氦氖激光组和TDP神灯组。3.疼痛及皮损的观察:三组带状疱疹患者30天随访时疼痛、皮损情况存在显着差异(P<0.05)。远红外组患者30天时“无痛、无色素沉着”占比最高(53.7%、18.5%),其次是氦氖激光组(32.7%、9.6%)和TDP神灯组(23.5%、2.0%)。三组带状疱疹患者90天“无痛、无色素沉着”存在显着差异(P<0.05)。远红外组患者90天时“无痛、无色素沉着”占比最高(90.7%、81.5%),其次是氦氖激光组(80.8%、65.4%)和TDP神灯组(64.7%、43.1%)。4.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满意度存在显着的差异(P<0.001)。TDP神灯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接受度最高(4.18±0.91)分,其次是氦氖激光组(3.52±0.80)分,远红外组患者相对最低(3.43±0.82)分;远红外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4.37±0.62)显着高于TDP神灯组(3.92±0.74)氦氖激光组(3.67±0.76)。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远红外、氦氖激光与TDP神灯对早期带状疱疹的疼痛、皮损修复均有一定效果。但远红外对患者皮损的改善效果更显着,其次是氦氖激光,TDP神灯;氦氖激光在第3天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远红外、TDP神灯;远红外在治疗的第5天、第10天止痛效果明显,优于氦氖激光、TDP神灯。远红外组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发生率最低,其次是氦氖激光组、TDP神灯组;TDP神灯的治疗费用接受度最高,其次是氦氖激光,远红外;远红外的舒适度最高,其次是TDP神灯,氦氖激光。三组患者光照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可归因于光疗的不良反应状况,患者容易接受。三种辅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光疗方案,在止痛效果、皮损修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费用接受度和舒适度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吴赛[8](2021)在《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IL-2、IL-6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采用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口服西药两种方法对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患者进行治疗,结合其疱疹、疼痛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并对两种治疗方式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率进行评估,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6两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初步探讨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治疗急性期HZ相较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的临床优势以及在其治疗过程中与免疫学相关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应用于急性期HZ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为该治法对急性期HZ免疫调节作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按照急性期HZ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部招募收纳的60例HZ急性期伴神经痛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分为治疗Ⅰ组(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与刺络拔罐组)、治疗Ⅱ组(西药组),两组均为30例。治疗Ⅰ组首先运用烧至红白透亮的毫火针点刺疱疹和局部阿是穴,随即用大小适宜玻璃罐于点刺部位留罐3-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将吸拔出的疱液、败血进行擦拭处理。取病灶相应神经节段和上下各一神经节段的夹脊穴以及疱疹和疼痛局部阿是穴进行毫针针刺,得气后接通G9805型低频脉冲治疗仪电极,病灶相应部位的上下神经节段的夹脊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一对正、负极,另外于阿是穴围刺处接一对正负极。(参数选用直流电,频率2Hz,连续波,电流1.5-3m A,强度以患者自身能够耐受为度),持续留针30分钟后取下电针导线夹,拔出针灸针。治疗Ⅱ组患者予以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抗病毒、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以及普瑞巴林胶囊镇痛进行常规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两个疗程,7日一疗程。治疗周期间,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疱疹评价指标(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疼痛评价指标(VAS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血清中IL-2与IL-6水平变化以及随访1-3月内PHN的发病率进行观察,综合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最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结合相应的统计方法,对上述观察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疱疹评价指标比较:治疗Ⅰ、Ⅱ组患者疱疹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上具有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评价指标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前,治疗Ⅰ、Ⅱ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第4d、7d、14d VAS评分均较前一个时间点的VAS评分降低,经两因素多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第4d、7d、14d VAS评分对比分析,治疗Ⅰ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Ⅱ组,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Ⅰ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治疗Ⅱ组早,疼痛持续时间也短于治疗Ⅱ组(P<0.05)。3.综合疗效比较:治疗Ⅰ组患者临床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5例,30例患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100%;治疗Ⅱ组患者临床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经秩和检验得出,两者总有效率结果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4.PHN发病率比较:治疗Ⅰ组有3例患者发生PHN,发病率为10.00%;治疗Ⅱ组有7例患者发生PHN,发病率为23.33%。以卡方检验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χ2值为5.963,P值为0.015,小于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血清中IL-2、IL-6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前,治疗Ⅰ、Ⅱ组患者血清中IL-2、IL-6水平经统计分析,均显示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血清中IL-2水平在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IL-6水平在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2、IL-6两细胞因子水平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01,在统计学方面差异显着。结论:(1)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口服西药治疗急性期HZ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的方法在促进疱疹止疱、结痂、脱痂和缓解疼痛程度时长以及缩短病程方面较之于口服西药治疗均展示出明显的优势。(2)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口服西药两种治疗方式均能缓解神经疼痛进而减少PHN的发生,但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治疗急性期HZ后能更大程度降低PHN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工作质量。(3)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口服西药在治疗急性期HZ后,患者血清中IL-2水平均有所升高,血清中IL-6水平均有所降低,但是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组的患者血清中IL-2、IL-6两细胞因子水平升降幅度在正常范围内表现得更为明显,推测两种治疗方法均对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病毒易感性和防治后遗神经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在功效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面表现得更为敏感。

周停停[9](2021)在《比较毫火针密刺与点刺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止痛效果及与血清内IL-10、IL-17和TNF-α水平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检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血清中IL-10(Interleukin-10,白介素-10)、IL-17(Interleukin-17,白介素-17)及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变化,分析毫火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止痛效果及与部分炎性因子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毫火针高密度点刺、局部疱疹点刺与单纯口服西药3种不同治疗方式对于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疼痛的差异,寻找毫火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最优方案,以期为日后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治疗工作积累资料。方法:本文共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部及皮肤科病房中收治的9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前,由实验人员向患者和家属简要介绍实验流程,且全部签定了相关承诺书。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服用西药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生产公司: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932;规格:0.5g/片),口服方法:一次两片,一日三次,连用2周。实验组除口服西药之外,加用毫火针治疗。根据火针点刺频率不同又可分为:毫火针高密度点刺组(火针点刺的频率为每平方厘米约20~25针)和毫火针局部疱疹点刺组(仅点刺皮损处的疱疹,每个疱疹上点2针)。在后期的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发现门诊失访2例,肿瘤患者3例,血液病患者1例,患者拒绝继续配合治疗者4例,均予以剔除。实际:密刺组27例,点刺组26例,对照组27例。随机抽取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参考,未予任何特殊处理,设置为健康组。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发病情况及治疗过程中疼痛缓解情况。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后的静脉血约3ml,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量所有入组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IL-10、IL-17及TNF-α含量。之后进一步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年龄区间比较:将80例全部入组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按照年龄区间进行分析发现,60到69岁年龄段内患本病的人数最多,达37%;50岁及以上的患者占总人数的79.5%。2疼痛强度比较:2.1治疗前,3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均由实验人员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进行评估,并通过比较后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3>0.05),有可比性;将每一组组内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3个时间点的疼痛分值进行对比,用F检验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将3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VAS分值采用F检验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得出F=14.859;并将3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VAS分值做同样分析,结果得出F=58.204,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将3个不同组别患者治疗1周后的VAS分值进行两两组间比较,选用LSD检验差异的显着性,结果表明密刺组分值显着低于其他2个组别(P<0.05);而点刺组和对照组经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考虑这可能与患者早期疼痛较敏感,点刺频率低,水疱尚未全部干涸、结痂等有关;2.4将3个不同组别患者治疗2周的VAS分值进行两两组间比较,选用LSD检验差异的显着性,结果表明密刺组显着低于点刺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986,P<0.01);进一步将3组的时间进行两两组间分析,结果显示密刺组与点刺组所需要的时间均较对照组(6.667±1.330)短,且密刺组的时间(3.000±0.832)比点刺组患者的时间(5.154±1.120)更短,在统计学中存在差异。4疼痛持续时间对比:共计随访30天,记录其疼痛持续时间并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28,P<0.01);进一步将3组进行两两组间分析,结果密刺组和点刺组2组患者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4.630±4.829),且密刺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16.519±3.179)较点刺组患者的时间(20.692±5.705)更短,表明毫火针密刺的方式在缩短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上疗效更佳。5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式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率在本次8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共发现9例PHN患者,总发病率11.25%。在对照组内有6例、点刺组3例、密刺组0例,发病率分别为22.22%、11.54%、0%。通过卡方分析后得出P=0.011<0.05。说明毫火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能够明显减低PHN的发生,且密刺组疗效更加显着。6对比3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的IL-10、IL-17和TNF-α含量:6.1测量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的IL-10、IL-17和TNF-α含量,经过分析后得出,P值均大于0.05,统计学中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6.2将每一组治疗前后的IL-10、IL-17和TNF-α含量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治疗后的含量均较前有所下降,选用t检验分析后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3记录并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IL-10、IL-17和TNF-α含量,经过分析后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组间比较,显示密刺组和点刺组的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密刺组降低最显着;7将8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IL-10、IL-17、TNF-α含量分别与健康组血清内因子含量进行比较,经t检验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 50岁及以上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比例最大,占总人数的79.5%,可能与患者年龄增加,免疫力下降有关;2毫火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与单纯口服西药组相比,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疼痛开始缓解的时间和疼痛持续的时间,并能减低PHN的发生;3毫火针高密度点刺较毫火针局部疱疹点刺在早期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降低PHN的发生率方面效果更明显;4本次实验中3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1周后血清中的IL-10、IL-17、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含量,其中密刺组和点刺组与对照组相比,炎性因子含量明显降低,且密刺组降低的最显着。表明毫火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缓解神经性疼痛,可能和其能够下调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血清中的部分炎性因子含量,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有关,且毫火针高密度点刺较局部疱疹点刺效果更佳;5 8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L-10、IL-17、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含量,说明IL-10、IL-17、TNF-α炎性因子的活跃可能与头面部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有关。

王新星[10](2021)在《基于中西医因素用机器学习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神经痛的概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疼痛科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迁延日久,难以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不少PHN患者因为疼痛而产生过自杀倾向。研究显示在带状疱疹早期进行额外的镇痛治疗诸如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脊髓电刺激镇痛术等可以降低PHN的发生率,中西医结合的疼痛治疗方式较单一模式的镇痛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但是额外的镇痛治疗也意味着额外的医疗风险和经济负担,并非每一名带状疱疹患者都需要进行额外的镇痛治疗来预防PHN的发生,年轻的带状疱疹患者很有可能在疱疹皮损愈合后不留下任何后遗症状,所以识别出哪些患者具有较高的PHN风险,对这些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额外镇痛治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临床决策。既往有不少研究揭示了与PHN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比如高龄、急性期疼痛强度等,但是这些研究仅仅是停留在定性研究的角度,对一个具有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无法给出比较明确的结论,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定性研究上升为定量研究,给出一个概率预测。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这些工具可以让我们的临床实践更加具体和精确,本研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分析PHN发生的相关因素,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的概率。方法:首先进行病例回顾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式研究在该中心就诊的带状疱疹及PHN患者发生PHN的相关危险因素;其次将这些危险因素作为机器学习的特征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因为预测带状疱疹患者是否发生PHN是一个二分类问题,适合机器学习中的有监督学习方式,传统的有监督学习算法包括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本研究采用这三种算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并比较这三种模型的预测效力,选出最佳的预测模型:然后将这个由既往病例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到新病例的预测中,检验其预测能力,同时在这些新病例中引入中医体质学分类的概念,检验其是否能作为一个与PHN发生相关的独立因素,并将其纳入机器学习模型中看其是否能提高模型的预测效力;最后将既往的数据和新病例数据进行融合,检验增加样本量是否会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前期共纳入706名患者病例数据,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与PHN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疱疹位置、NRS评分、CCI评分、抗病毒治疗以及免疫抑制状态。将这6个相关因素的数据纳入到机器学习中,三种算法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逻辑回归0.77、随机森林0.83、人工神经网络0.81,其中随机森林算法还具有最高的查全率(0.76)和查准率(0.78)以及AUC值(0.88),可以认为是三种算法中表现最好的算法(P=0.01)。对新的204例带状疱疹和PHN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分析,发现PHN的发生与体质分类相关,瘀血质和气虚质患者更容易发生PHN,然后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其中111例初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是否患PHN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达到了 79.28%;在前6个影响因素之外加入中医体质学分类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提高到86.49%(P=0.04),其中这7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分别是NRS(0.23)、CCI评分(0.23)、中医体质(0.17)、疱疹位置(0.16)、年龄(0.11)、免疫抑制状态(0.05)、抗病毒治疗(0.05)。最后将新纳入的204例病例与前边706例病例进行融合,预测的准确性从0.83提高到0.86(P=0.07)。分析讨论:本研究首先通过回顾性分析挖掘出与PHN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然后将相关危险因素代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用来预测带状疱疹患者是否发生PHN,预测的准确性达到八成左右。另外因为中医在PHN的治疗中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医的治疗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目前暂无中医视角下的PHN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本研究纳入中医体质学分类的概念进行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的体质在PHN发生率方面存在差异,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将中医体质学分类也作为一个特征纳入机器学习模型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有了提高。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第一次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的概率。2.引入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作为一个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学反映了人体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结合的体质状态,是一个整体性的分类标准,在中医临床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3.在分析PH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时,首次引入CCI评分这一概念,CCI评分可以作为评价合并症情况的一个指标,既往研究往往关注单个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等,无法从整体的合并症情况来分析,具有局限性。4.本研究认为越靠近头端的带状疱疹越容易出现PHN是因为头端脊髓神经元密度较高,单位面积下病毒可感染的神经元也就越多,产生的破坏性也更强,因此更容易产生PHN。这只是一个猜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纳入的样本量不够多,虽然本研究纳入910例样本符合样本量要求,但是研究性质决定了纳入样本多多益善,相比于动辄上万病例数的研究来说说服性不够强。2.纳入的相关因素不够全面。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一些出现在文献研究中的相关因素并未被纳入本研究中,可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补充。3.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如果能纳入多中心的数据更能反应问题的全貌。

二、三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治疗方法
    3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量表
        4.2 血清CD4、CD8、CD4/CD8
        4.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5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学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 研究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2.1 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
        2.2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4 治疗前CD4、CD8、CD4/CD8 值比较
    3 研究结果统计
        3.1 VAS评分比较
        3.2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3 血清CD4、CD8、CD4/CD8 值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比较
    6 安全性评价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1.1 病因
        1.2 治疗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病名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方法
    3 证型选择依据
    4 梅花针放血疗法的选择依据
        4.1 中医方面
        4.2 西医方面
        4.3 临床应用
    5 杠板归外敷的选择依据
        5.1 中医方面
        5.2 西医方面
        5.3 临床应用方面
    6 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的选择依据
    7 阿是穴的选择依据
        7.1 文献记载的选穴规律
        7.2 本题选穴
    8 普瑞巴林的选择依据
    9 CD4、CD8、CD4/CD8 的选择依据
    10 研究结果与分析
        10.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情况分析
        10.2 基于VAS评分结果分析
        10.3 基于中医证候评分分析
        10.4 基于CD4、CD8、CD4/CD8 水平分析
        10.5 临床疗效评定分析
        10.6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析
    11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治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状疤疹后神经痛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沿革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西医研究进展
        1 疾病定义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临床分型
        6 临床诊断
        7 西医治疗
        8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疗效指标
    4 质量控制
    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 技术路线
    7 研究结果
    8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人口学资料表
    附录2 视觉模拟量表(VAS)
    附录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QI)
    附录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附录5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录6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医对带状疱疹及其后神经痛的认识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
        1.1.3 病因病机
        1.1.4 西医治疗
    1.2 中医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辨证论治
    1.3 meta分析
第二章 方法学
    2.1 检索方法
    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3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
    3.1 研究方法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检索策略
    3.2 纳入研究结果
        3.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2.2 纳入研究特征
        3.2.3 质量评价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治愈率
        3.3.2 皮损痊愈时间
        3.3.3 不良事件发生率
        3.3.4 疼痛减轻时间
        3.3.5 VAS评分
        3.3.6 PHN发生率
        3.3.7 脱痂时间
        3.3.8 止疱时间
        3.3.9 疼痛消失时间
        3.3.10 结痂时间
        3.3.11 疗效判定
    3.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3.5 选穴规律
第四章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
    4.1 研究方法
        4.1.1 纳入标准
        4.1.2 排除标准
        4.1.3 检索方法
    4.2 纳入研究结果
        4.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4.2.2 纳入研究特征
        4.2.3 质量评价
    4.3 meta分析结果
        4.3.1 有效率
        4.3.2 VAS评分
        4.3.3 疼痛开始缓解时间
        4.3.4 治愈时间
        4.3.5 复发率
        4.3.6 HAMA评分
    4.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4.5 选穴规律
第五章 讨论分析与结论
    5.1 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1.1 疗效分析
        5.1.2 安全性分析
    5.2 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分析
    5.3 选穴规律分析
    5.4 创新点
    5.5 结论
    5.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试验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器械准备
        2.5 异常情况的处理
        2.6 观察指标
        2.7 试验质量控制
        2.8 伦理原则
        2.9 统计分析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础资料比较
        2.1 性别比较
        2.2 年龄及病程比较
        2.3 一般情况比较
        2.4 发病部位比较
        2.5 治疗前基线评分比较
    3 临床疗效观察
        3.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
        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3.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4 总有效率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1.1 毫火针疗法
        1.2 穴位注射疗法
        1.3 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疗法
        1.4 药物及刺激量
        1.5 证型选择
    2 选穴依据
        2.1 患侧相应夹脊穴
        2.2 局部阿是穴
        2.3 经验配穴
        2.4 穴位注射疗法取穴
    3 临床疗效评价与结果分析
        3.1 评价指标与可信度分析
        3.2 疗效结果对比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1 资料
    1.1 病人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型标准
        1.2.3 头面部带状疱疹并发症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内容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年龄与性别
        2.1.2 发病诱因
        2.1.3 基础疾病
    2.2 并发症情况
        2.2.1 疼痛与皮疹发生情况
        2.2.2 皮疹分型
        2.2.3 首诊科室
        2.2.4 受累神经分布
        2.2.5 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2.3 治疗
        2.3.1 抗病毒治疗
        2.3.2 糖皮质激素
        2.3.3 中医辨证论治
        2.3.4 物理治疗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
    3.2 并发症表现
    3.3 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自拟临床信息采集表
致谢

(7)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带状疱疹流性病学特征
        1.1.2 带状疱疹的预后
        1.1.3 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方法
        1.1.4 光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1.1.5 护理人员在光疗中的作用
    1.2 光疗的研究现状
        1.2.1 不同光疗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1.2.2 光疗在带状疱疹中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路线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脱落与剔除标准
        2.1.5 实验材料及操作方法
        2.1.6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方法和工具
        2.2.1 成立研究团队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指标和工具
        2.2.4 安全性指标
    2.3 资料收集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设计阶段
        2.4.2 研究实施阶段
        2.4.3 数据处理阶段
    2.5 统计学分析
        2.5.1 数据管理
        2.5.2 统计方法
    2.6 伦理原则
        2.6.1 自愿原则
        2.6.2 保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早期带状疱疹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3.1.1 一般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
        3.1.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第1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2 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比较
        3.2.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第3天、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2.2 远红外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2.3 氦氖激光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2.4 TDP神灯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3 三组患者皮损程度的差异比较
        3.3.1 三组患者止疱时间的差异比较
        3.3.2 三组患者结痂时间的差异比较
        3.3.3 三组患者脱痂时间的差异比较
    3.4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3.4.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30 天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3.4.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90 天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3.5 三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5.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费用接受度的差异比较
        3.5.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舒适度的差异比较
    3.6 选择清单
4 讨论
    4.1 早期带状疱疹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
        4.1.1 人口疾病学特征
        4.1.2 伴随症状特征
    4.2 三组光疗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的影响
    4.3 三组光疗对早期带状疱疹皮损改善程度的影响
    4.4 三组光疗对带状疱疹并发症的影响
        4.4.1 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4.4.2 对带状疱疹皮损修复中出现色素沉着的影响
    4.5 三组患者光疗的满意度
    4.6 对护理的指导意义
5 小结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不足与改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IL-2、IL-6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随机分组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脱落处理
    1.9 研究终止原则
2 研究内容
    2.1 治疗方案
    2.2 观测指标
    2.3 试验安全性评价
    2.4 统计学分析
    2.5 试验流程图
3 研究结果
    3.1 疱疹评价指标结果
    3.2 疼痛评价指标结果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6 水平变化分析结果
    3.4 综合疗效评价结果分析
    3.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理论对HZ的认识
        1.1 古文典籍对HZ病名的记载
        1.2 中医理论对HZ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HZ的中医辩证分型
        1.4 中医治疗HZ概述
    2 现代医学对HZ的研究概况
        2.1 现代医学对HZ的概述
        2.2 现代医学对HZ发病机制的研究
        2.3 现代医学对HZ急性期治疗方法研究
    3 本项目立论依据
        3.1 针灸治疗方案依据
        3.2 针灸选穴依据
        3.3 观察指标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疱疹评价指标分析
        4.2 疼痛评价指标分析
        4.3 PHN发病率及综合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4.4 血清中IL-2、IL-6 在急性期HZ治疗过程中水平变化分析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附录二:综述 近五年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三: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比较毫火针密刺与点刺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止痛效果及与血清内IL-10、IL-17和TNF-α水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对照组
        2.2 毫火针刺法
    3 疗效判定
        3.1 疼痛程度评分
        3.2 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单位:d/天)
        3.3 疼痛持续时间(单位:d/天)
    4 实验流程
        4.1 标本采集
        4.2 IL-10、IL-17及TNF-α炎性因子含量检测流程
        4.3 实验仪器及试剂
    5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描述及统计分析
    1 实验结果
    2 一般资料比较
    3 比较三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治疗 1 周后及治疗 2 周后VAS分值变化
    4.比较3 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差异
    5.比较3 组患者治疗后30 天内疼痛持续时间差异
    6.比较3 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后PHN发生率的差异
    7.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
    1.火针的渊源
    2.带状疱疹疼痛及皮损恢复情况与血清内炎性因子的联系
    3.毫火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可能机制
    4.内容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中西医因素用机器学习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神经痛的概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一 中西医对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认识
    1. 中医对带状疱的认识
    2.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认识
    3.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及PHN的认识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机器学习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1. 机器学习概述
    2. 机器学习在医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背景
    2. 一般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研究二 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的概率
    1. 研究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分析讨论
    5. 小结
研究三 中医体质学作为相关危险因素对预测模型的影响
    1. 研究背景
    2. 一般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评分表
    附录2 中医体质分类评分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三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针灸与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 阮见.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 李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贤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D]. 张俊俊. 河北大学, 2021(11)
  • [5]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 李佳静.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6]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D]. 郑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D]. 束敏.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8]电针夹脊穴联合毫火针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IL-2、IL-6的影响[D]. 吴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比较毫火针密刺与点刺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止痛效果及与血清内IL-10、IL-17和TNF-α水平的关系[D]. 周停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中西医因素用机器学习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神经痛的概率[D]. 王新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三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