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核酸的物理图谱(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军,周晓峰,梁东瑞[1](1992)在《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核酸的物理图谱》文中指出 黄褐天幕毛虫是我国北方林业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华北和东北地区发生严重。它可危害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树,及多种阔叶林木。1965年,国外首次报道发现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简称 MntNPV).我国于1978年首次报道分离出 MntNPV,并在该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物防治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对该病毒核酸的一些特性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文应用电镜及生化技术,对其形态和核酸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易福明[2](2005)在《松毛虫T4病毒的分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在松毛虫病毒的资源调查中从罹病的马尾松毛虫发现了一种球形二十面体病毒粒子,它不同于已经报道的松毛虫病毒中的任何一种。通过对这种新的病毒的理化性质、血清学以及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分析,我们确定该病毒是T4病毒科松天蛾ω类似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且暂时将其命名为松毛虫T4病毒(Dendvolimus puncfatus tetravirus,DpTV)。 通过匀浆、差异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氯化铯等密度离心等方法,我们最终分离获得了高浓度的病毒离子,其在氯化铯中的浮力密度为1.281g/ml。负染电镜观察,病毒粒子为均一的二十面体球形结构,直径约为40 nm。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DpTV的壳蛋白组成与NωV(Nudaureliaωvirus)非常相似,也是含两种壳蛋白,分子量约为62,500 Da和6,800 Da。DNase Ⅰ和RNaseA消化实验以及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DpTV基因组由两条单链RNA分子组成(RNA1和RNA2),大小分别为5.5kb和2.5kb。DpTV的这些理化特性都符合T4病毒科松天蛾ω类似病毒属的分类特征。免疫分析表明DpTV和NωV之间具有抗原关系,说明这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进一步证明了DpTV是T4病毒科松天蛾ω类似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的分类地位。 为了了解DpTV的基因组结构以及从分子水平上对该病毒进行分类鉴定,我们提取了DpTV基因组RNA,采用随机引物合成cDNA,RT—PCR以及3’、5’RACE等方法测定了DpTV RNA1和RNA2的全核苷酸序列(Genbank编号:RNA1,AY594352;RNA2,AY594353)。RNA1的核苷酸序列共计5492个核苷酸,其中G+C含量为57.3%;RNA2的核苷酸序列共计2490个核苷酸,其中G+C含量为55.9%。DpTV基因组RNA 3’端没有poly(A)尾,而是由一个—CCA(-CCA box)盒取代。二级结构分析表明,DpTV基因组RNA3’端的核苷酸可以折叠成类似tRNA的二级结构,该tRNA类似结构不含植物病毒所具有的假结。序列分析表明DpTV RNA1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该ORF起始于第一个起始密度码子AUG(nt 37—39),终止密码子为UGA(nt4984-4986),编码一个含164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79,474Da的蛋白质(p180),等电点为8.10。DpTV RNA1的核苷酸序列比HaSV(Helicoverpa
余倩[3](2008)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文中提出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可诱导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作为一种宿主范围决定因子限制了杆状病毒的杀虫范围,影响杆状病毒杀虫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然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杆状病毒获得了抗凋亡基因以阻止细胞凋亡,使其能够正常复制。在已测序的杆状病毒中绝大部分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抗凋亡基因,但是部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抗凋亡基因都具有抗细胞凋亡活性。本研究首次利用RNAi技术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 SpltNPV)中两个抗凋亡基因Splt-iap4和Splt-p49在SpltNPV受纳宿主中的抗凋亡功能进行研究,通过瞬时表达检测探讨两个基因在SpltNPV非受纳宿主中的抗凋亡功能,同时对抗凋亡基因与其宿主的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结果如下:PCR扩增得到Splt-p49基因和Splt-iap4基因,分别将其连接到含有两个反向T7启动子的质粒载体上,体外转录得到大片段的双链RNA (double strain RNA, dsRNA),将dsRNA分别或同时转染至被SpltNPV病毒感染的SpLi-221细胞以沉默Splt-iap4或Splt-p49,或者同时沉默Splt-iap4和Splt-p49的转录。经光学显微镜观察、DNA ladder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以及病毒滴度测定,结果说明SpltNPV感染SpLi-221细胞时,Splt-P49具有抗凋亡功能,而Splt-IAP不具有这种功能。但实验中发现,SpltNPV感染SpLi-221细胞在48 h之前细胞会聚集成团,而Splt-iap4 dsRNA处理细胞未出现此现象,大部分依然是独立的单个细胞,推断Splt-iap4基因在病毒感染期间起到了某种作用使得细胞的聚集受阻,但Splt-iap4的功能与病毒产生可感染性的子代病毒无关。在vAcAnh感染Sf9系统中,分别瞬时表达Splt-iap4和Splt-p49两基因,经光学显微镜和细胞存活率计算方法检测,结果同样显示Splt-P49具有抗凋亡功能而Splt-IAP不具有抗凋亡功能,且Splt-IAP无辅助抗凋亡功能或延迟细胞凋亡功能。最后对杆状病毒中的抗凋亡基因与其来源宿主进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亲缘关系相近的杆状病毒所含的抗凋亡类型也相近,说明抗凋亡基因与杆状病毒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甜菜夜蛾(S. exigua)同属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的昆虫,亲缘关系很近,且SpltNPV和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SeMNPV)基因组相似性很高,但这两种病毒并不能交叉感染各自宿主。本文从细胞水平和亚显微水平对SpltNPV感染非受纳宿主离体细胞Se301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感染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生化分析。光学显微镜显示,被SpltNPV感染的Se301细胞在感染后24 h至120 h期间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病理现象,包括细胞空泡,细胞聚集等,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理症状越来越严重,但感染细胞中始终没有病毒多角体。DAPI染色荧光观察和电镜观察结果,都表明从24 h至120 h各样品中均显示细胞出现了早期凋亡的特征,但未形成晚期凋亡特征的凋亡小体。TCID50检测表明病毒没有产生有感染性的芽生型子代病毒。Dot blotting显示,在被感染的Se301细胞中可完成病毒DNA的复制; RT-PCR分析也显示,感染细胞72 h时,SpltNPV的早、晚期基因都有转录;Western blotting没有检测到被感染细胞中有极晚期基因polyhedrin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SpltNPV的感染可导致Se301细胞出现明显的早期凋亡症状,但不能进行到凋亡的最后阶段;虽然病毒可完成DNA的复制且早、晚期基因均有转录,但病毒的感染不能发展至极晚期,说明早期细胞凋亡仍然是限制病毒完成复制周期的重要因素。
郑爱萍[4](2004)在《微生物来源的防病、杀虫相关因子的分离与功能解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可作为研究生物学的理想材料,同时由于具有代谢能力强、功能各具特色、产物多种多样,在农业、医学、食品以及许多工业中的应用也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农用微生物资源,可进行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的产业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化学农药的一些高残留、高毒性、破坏生态环境的特点被认识到,基于此种状况,所以有必要探求新型的生物农药,以期能为保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健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本研究在四川生态条件下,针对特有的农用微生物资源,进行了防病、杀虫因子的分离以及结构解析研究,希望能为四川生态条件下微生物源农药的产业化提供条件和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 一、农用抗生素的研究 1.从土壤中筛选土壤链霉菌,通过反复纯化,以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病原菌作为指示菌,在PDA平板上与病原菌进行对峙培养,共获得150株对病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链霉菌株。根据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共获得4株链霉菌菌株,分别编号为S-21、S-25、S-26、S-34。 2.通过生理、生化检测和形态鉴定,S-21、S-25、S34、S-26菌株分别被确定为Streptomyces flavescens、Streptomyces luteogriseus、Streptomyces lavendularectus、Streptomyces fradiae var.Sichuan。 3.抑菌谱、杀虫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对14种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综合抑制效果,S-26对水稻病害和蔬菜病害病原菌具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优势,具有广泛的抑菌谱带,发酵菌液的上清液,饲喂害虫,利用发酵原液作为对照,S2-26、S2-25对于供试害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特别是S-26处理后,草地蝗虫、十八星瓢虫、螨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在82%以上,最高可达98.2%。 4.发酵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利用S2-26菌株在普通发酵培养基,收集发酵液,经过120℃30min,分别在PH8、PH6的作用,紫外线照射30min,发酵液与水稻纹枯病原菌拮抗作用,仍然具有强拮抗活性,抑菌圈直径为6.0-5.5cm,与对照差异不明显,表明S2-26的有效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稳定的特性。 5.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实验表明,菌株在碳源为10%淀粉、氮源为2%的花生饼粉,培养条件在28℃条件、转速为250r/min、5%接种量、起始PH为5时、加入优化培养基150ml、一级种子的培养时间为72h、发酵时间为144h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最好的抑菌效果,且整个发酵过程中以一次性加入各培养基成分为效果最好。 6.田间试验表明,应用上述优化配方进行发酵,收集发酵菌液,进行大田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达到50.2%,高出井冈霉素和清水对照,对茄十八星瓢虫试验表明,对瓢虫的防效达到78.5%。高于清水对照,并对平均结实个数和结实率具有促进作用,高于其它对照。针对编号为S一26的菌株并进行了发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并经过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通过IH一NMR、1 3C一MR、红外、紫外、质谱、H一HCOSY、H一CCOSY、HMBC等测定了asperufoside、pinoresino、eseuletin、magnolioside、52、536种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功能测定,52、S3化合物为功能性化合物,结构解析表明,是一类杀虫、防病的大环内醋类抗生素。经过三维结构模拟和功能预测,该类化合物可能通过阻断虫体神经信号传导而达到杀虫效果的。二、芽抱类杀虫基因的研究1.本研究在四力}生态条件下,对芽抱杆菌进行分离筛选,共获得279株,经过特异引物 对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7株菌株具有明显的多态性2.多态性分析表明,所分析的资源含有4种复合基因型的比例高,对鞘翅目有特异作用 的芽抱杆菌资源最多,聚类分析表明,具有十分多样的基因分布特点。3.通过生理生化检测和形态指标的测定,确定了其中为非Bt芽抱杆菌2、4一14、39、D3 菌株分别为刀acizzusfasrs成osus、刀aeszzus刀rmus、刀aeillus cereos、Baeillus me卯terium菌 类,确定了s、sL、不SS菌株分别为Bacillus thringglensis var tolworthi、Bacillus thringiensis var刀nitimus、Baeillus thringiensis var entomocidus、Bacillus rhingiensis var galleriae4类苏云金芽抱杆菌的分类地位。4.对2种D3、39芽饱杆菌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cry1Ab类基因与报道 的基因一致,cry1Ac、cry1C类基因与报道的基因核昔酸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分别为 87%、89%和78%,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76.5%、79.8%、51%,不同菌株 种类之间cry IA。类之间核昔酸同源性为9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5%。5.通过PcR克隆方法获得cry1Ab基因的全长序列。6.通过饲喂、小区实验,测定了菌株的杀虫谱和毒力方程。大田防效测定表明,该类与 所报道的cry基因具有一定同源性的菌株具有比很好的防治效果,最高防虫效果可达 到98%,显着高于对照和Bt悬浮制剂,并显示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较宽的杀虫谱。7.对cry类基因进行了定位和毒性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同时,还进行生物学特性等方 面的研究。三、抑菌肤研究1.从黄瓜植株的根围土壤中分离到有拮抗性的细菌100多株。通过对峙法?
二、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核酸的物理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核酸的物理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2)松毛虫T4病毒的分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昆虫病毒 |
1.1.1 昆虫病毒的分类 |
1.1.2 昆虫病毒资源的识别鉴定 |
1.1.3 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 |
1.1.4 昆虫病毒研究的意义 |
1.2 松毛虫和松毛虫病毒 |
1.2.1 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 |
1.2.2 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病毒 |
1.2.3 马尾松毛虫T4病毒 |
第二章 T4病毒科昆虫病毒 |
2.1 T4病毒科分类现状 |
2.2 T4病毒的血清学关系与缩主范围 |
2.2.1 血清学关系 |
2.2.2 宿主范围 |
2.3 T4病毒的特征性状 |
2.4 T4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2.4.1 T4病毒基因组结构 |
2.4.2 T4病毒的基因组复制方式 |
2.4.3 T4病毒基因组RNA的二级结构 |
2.4.4 T4病毒壳蛋白序列分析及体外表达 |
2.5 T4病毒的结构与组装 |
2.5.1 T4病毒的形态结构 |
2.5.2 T4病毒的衣壳蛋白结构 |
2.5.3 T4病毒的粒子组装与成熟 |
2.6 T4病毒的病理学 |
2.6.1 T4病毒的感染症状 |
2.6.2 T4病毒的传染 |
2.6.3 组织特异性和组织病理学 |
2.7 T4病毒的进化 |
2.7.1 T4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 |
2.7.2 T4病毒与其他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 |
2.7.3 T4病毒及其宿主昆虫对阐明α类似病毒进化的意义 |
2.8 T4病毒的应用前景 |
2.8.1 T4病毒与生物杀虫剂 |
2.8.2 T4病毒与衣壳载体 |
第三章 松毛虫T4病毒的理化特性及血清学关系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 |
3.3.1 病毒粒子的特征性状 |
3.3.2 病毒粒子的壳蛋白 |
3.3.3 病毒核酸的性质 |
3.3.4 DpTV与其它T4病毒之间血清关系的鉴定 |
3.4 讨论 |
第四章 松毛虫T4病毒RNA2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cDNA片段的克隆及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4.3.2 RT-PCR产物的克隆及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4.3.3 DpTV RNA2 5’末端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
4.3.4 DpTV RNA2 3’末端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
4.3.5 DpTV RNA2的核苷酸序列及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松毛虫T4病毒RNA1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3.1 cDNA片段的克隆及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5.3.2 RT-PCR产物的克隆及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5.3.3 DpTV RNA1 5’末端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
5.3.4 DpTV RNA1 3’末端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
5.3.5 DpTV RNA1的核苷酸序列及分析 |
5.4 讨论 |
研究总结 |
附录1 NωV RNA2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
附录2 NωV RNA2编码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杆状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及 RNAi 技术(文献综述) |
1.1 核多角体病毒 |
1.2 杆状病毒感染与宿主的关系 |
1.3 杆状病毒宿主专一性 |
1.4 细胞凋亡概念及其形态学特征 |
1.5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区别 |
1.6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1.7 杆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研究 |
1.8 抗凋亡基因 |
1.8.1 p35基因 |
1.8.2 p49基因 |
1.8.3 iap 基因 |
1.9 RNAi 技术 |
1.9.1 RNAi 的发现与发展 |
1.9.2 RNAi 作用机制 |
1.9.3 RNAi 机制中的主要成员 |
1.9.4 用RNAi 方法研究特定基因功能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plt-iap4 和 Splt-p49 基因转录和翻译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plt-iap4转录时相 |
2.2.2 Splt-p49转录时相 |
2.2.3 Splt-iap4表达时相 |
2.2.4 Splt-p49表达时相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应用RNAi技术研究Splt-iap4和Splt-p49基因功能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Splt-iap4和Splt-p49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3.2.2 对照cat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3.2.3 重组质粒p28i-p49和p28i-iap的酶切鉴定 |
3.2.4 重组质粒p28i-cat的酶切鉴定 |
3.2.5 Splt-P49和Splt-IAP4凋亡功能检测 |
3.2.6 Splt-IAP4蛋白没有协同抗凋亡作用 |
3.2.7 Splt-IAP4对细胞有聚集作用 |
3.2.8 Splt-iap4 dsRNA处理对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的影响 |
3.2.9 RNAi对SpltNPV感染SpLi-221细胞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Splt- iap4 和 Splt-p49 瞬时表达及抗细胞凋亡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2 瞬时表达蛋白检测 |
4.2.3 Splt-Iap4和Splt-P49抗凋亡活性检测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杆状病毒与抗凋亡基因的进化关系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43株杆状病毒全基因组特征 |
5.2.2 43株杆状病毒全基因组中的抗凋亡基因 |
5.2.3 iap的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SpltNPV感染诱导Se301细胞凋亡的检测与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 |
6.2.1 光学显微镜观察SpltNPV 感染Se301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6.2.2 电子显微镜观察SpltNPV 感染Se301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6.2.3 DAPI染色 |
6.2.4 trypan blue染色 |
6.2.5 DNA ladder |
6.2.6 滴度测定 |
6.2.7 Dot blotting |
6.2.8 RT-PCR |
6.2.9 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国内外会议论文摘要 |
缩略词 |
致谢 |
(4)微生物来源的防病、杀虫相关因子的分离与功能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新型大环内酯类农用抗生素的分离与结构解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病原菌 |
1.1.2 培养基类型 |
1.2 方法 |
1.2.1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1.2.2 对作物病虫害抗谱测定 |
1.2.3 田间防治试验 |
1.2.4 菌株的鉴定 |
1.2.5 菌株发酵条件研究 |
1.2.5.1 单因子对产生抗生素的影响 |
1.2.5.2 培养条件对产生抗生素的影响 |
1.2.6 有效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
1.2.7 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与解析 |
1.2.8 化合物的功能预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来源的杀虫、防病土壤链霉菌的分离 |
2.2 拮抗病原菌、发酵产物杀虫谱测定 |
2.3 发酵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检测 |
2.4 链霉菌的分类、鉴定 |
2.5 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 |
2.6 大田防效试验 |
2.7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2.8 获得已知的化合物 |
2.9 功能化合物S2、S3测定 |
2.10 有效分子的三维结构的模拟 |
2.11 功能分析与预测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芽孢类杀虫类基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供试害虫 |
1.3 培养基类型 |
1.4 方法 |
1.4.1 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 |
1.4.2 菌株的鉴定 |
1.4.3 利用PCR法鉴定芽孢杆菌的基因型 |
1.4.4 基因含量和基因类型分析 |
1.4.5 同源比较 |
1.4.6 室内杀虫毒力的测定 |
1.4.7 小区防效试验 |
1.4.8 cry1Ab基因的克隆 |
1.4.9 cry类基因的定位 |
1.4.10 ICP的SDS-PAGE |
1.4.11 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 |
1.4.12 促生性实验 |
1.4.13 大田防效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虫芽孢杆菌的分离 |
2.2 杀虫芽孢杆菌的基因型的多态性分析 |
2.3 菌株的聚类分析 |
2.4 菌株的鉴定 |
2.5 cry类基因的分析与克隆 |
2.5.1 cry类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 |
2.5.2 序列分析 |
2.5.2.1 Bacillus cereus cry1Ab、cry1Ac特异序列的测定与比较 |
2.5.2.2 Bacillus megaterium cry1Ac、cry1C特异序列的测定与比较 |
2.5.2.3 菌株cry1Ac特异序列的比较 |
2.5.3 菌株cry1Ab全长基因克隆 |
2.5.4 cry1Ab基因的定位 |
2.5.5 ICP的分离 |
2.6 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2.7 防效试验 |
2.7.1 饲喂实验 |
2.7.1.1 对菜青虫室内毒力测定 |
2.7.1.2 对水稻二化螟室内毒力测定 |
2.7.1.3 对稻苞虫室内毒力测定 |
2.7.1.4 对其它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2.7.1.5 半致死浓度(LC50)的测定 |
2.7.2 小区防效试验 |
2.7.3 大田防效试验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抑菌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方法 |
1.3.1 拮抗菌的分离 |
1.3.2 拮抗菌的筛选 |
1.3.3 抑菌谱的测定 |
1.3.4 拮抗菌菌种分类鉴定 |
1.3.5 拮抗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3.6 发酵产物对黄瓜枯萎病害防治效果 |
1.3.7 抑菌肽的提取 |
1.3.8 抑菌肽的纯化 |
1.3.9 SDS-PAGE |
1.3.10 抑菌肽电泳回收 |
1.3.11 抑菌肽的序列测定 |
1.3.12 抑菌肽的致畸性研究 |
1.3.13 抑菌肽的理化性质分析 |
1.3.14 抑菌肽发酵产物大田防治黄瓜枯萎病应用研究 |
1.3.15 根据抑菌肽N-末端进行防病功能、改造预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的分离及筛选 |
2.2 抑菌谱的测定 |
2.3 拮抗菌株鉴定结果 |
2.4 拮抗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2.5 黄瓜苗期枯萎病防治 |
2.6 黄瓜成株期枯萎病防治 |
2.7 抑菌肽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2.8 抑菌肽的纯化 |
2.9 SDS-PAGE分析 |
2.10 氨基酸测序 |
2.11 抑菌肽的致畸性 |
2.12 抑菌肽的理化性质研究 |
2.13 抑菌肽发酵产物大田防治黄瓜枯萎病应用研究 |
2.14 抑菌肽的结构改造与功能预测 |
2.14.1 以肽主链为基础的环化技术应用 |
2.14.2 环连接部件应用 |
2.14.3 约束氨基酸(Pro)应用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重组有益杀虫农用细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载体细菌质粒的消除 |
1.2.2 供体细菌质粒的提取 |
1.2.3 PEG原生质体转化 |
1.2.4 电击转化法 |
1.2.5 分子杂交实验 |
1.2.6 生物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载体细菌质粒的消除 |
2.2 转化系统的建立 |
2.3 酶切图谱分析 |
2.4 转化子分子杂交结果分析 |
2.5 转化子毒蛋白晶体电镜观察 |
2.6 杀虫毒效分析 |
2.7 B34转化系统和转化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农用有益微生物资源库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细菌类资源的分离、纯化 |
1.2.1.1 几丁质酶产生细菌 |
1.2.1.2 芽孢杆菌 |
1.2.1.3 农药分解细菌 |
1.2.1.4 内生细菌 |
1.2.1.5 其它类细菌 |
1.2.2 真菌类资源的分离、纯化 |
1.2.3 放线菌类资源的分离、纯化 |
1.2.4 酵母资源的分离、纯化 |
1.2.5 功能验证 |
1.2.6 田间验证 |
1.2.7 分类整理、保存 |
1.2.7.1 应用ERIC-PCR对所获细菌菌种进行分类鉴别 |
1.2.7.2 用形态、生理、生化手段进行鉴别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用微生物资源库包含菌类 |
2.2 部分资源在实验室、田间表现 |
2.2.1 几丁质酶产生菌 |
2.2.2 促生菌 |
2.2.3 内生细菌 |
2.3 菌株的多态性检测、鉴别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文献综述 |
1 农用抗生素的研究 |
1.1 农用抗生素的筛选模型研究 |
1.2 农用抗生素的主要成分、结构研究 |
1.3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
1.4 农用抗生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5 农用抗生素的分离、纯化,结构测定方法 |
1.6 天然抗生素的结构改造 |
1.7 主要农用抗生素的应用现状 |
2 芽孢杆菌的研究 |
2.1 苏云金芽孢杆菌 |
2.2 其它类芽孢杆菌 |
2.2.1 球状芽孢杆菌 |
2.2.2 多粘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
3 重组微生物研究 |
3.1 重组苏云金芽孢杆菌 |
3.2 重组荧光假单胞菌 |
3.3 重组球形芽孢杆菌 |
3.4 重组固氮菌 |
3.5 重组水生细菌 |
3.6 重组杀虫原生生物 |
3.7 重组昆虫病毒 |
3.8 重组杀虫链霉菌 |
3.9 其它类重组杀虫微生物 |
4 农用微生物资源研究 |
4.1 微生物学位于生命科学前沿科学 |
4.2 农用微生物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4.3 农用微生物的遗传改良 |
4.4 农用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4.5 农用微生物资源的发展前景 |
4.6 西南地区微生物资源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项目 |
四、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核酸的物理图谱(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核酸的物理图谱[J]. 张文军,周晓峰,梁东瑞.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4)
- [2]松毛虫T4病毒的分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易福明. 武汉大学, 2005(05)
- [3]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D]. 余倩. 中山大学, 2008(06)
- [4]微生物来源的防病、杀虫相关因子的分离与功能解析研究[D]. 郑爱萍. 四川农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