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元理论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胡大平[1](2017)在《社会空间元理论与解放政治学前提重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核心理论资源。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哈维的"社会空间哲学"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卡斯特的"城市实践体系"理论,再到索亚的"三元辩证法",至梅西的"多元异质轨迹"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持续地深化有关社会空间的理解,创造了多种新颖的理论框架,为解放政治学提供了元理论支撑。
蒋艳[2](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建构研究》文中指出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历史的经验昭示,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能忽视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教育问题,只有坚定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才有可靠的后备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价值体认。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需要与现实吁求。在这样一个呼唤核心价值观、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被置于更加广阔开放和复杂多变的背景中,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新思想、新论断,明确和丰富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内涵和目标指向。文章围绕“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主题,将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作为研究重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渐次展开。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求解“是什么”。这一部分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阐释。首先,界定与选题相关的几个概念,厘清研究的边界和研究的对象;其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构建的理论渊源、文化基因、价值借鉴等进行分析;最后,从哲学和教育学两个维度审视并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被教育”这样一个“元理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教育本质的规定性为依据,证成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建构问题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求解“为什么”。这一部分分为“时代意蕴”和“现状审视”两章:前一章结合新方位、新条件和新要求,解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境遇、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梳理并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思想、新论述,为建构有效的教育模式确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后一章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方法,整理、概括十八大以来全国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经验,分析论述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现实困境,并反思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和对策体系提供实践经验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求解“怎么办”。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所在,以建构有效的教育模式作为破解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困境的切入点,按照“教育模式”建构的基本标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理论模型和实施路径的架构。理论维度将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建构置于辩证唯物论知行观的视域中加以审视和思考。阐明“知行合一”理念的理论内涵。辩证唯物论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一脉相承,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赓续转化,又启迪新时代知行合一观的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指向具有内在契合性,可以有效化解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同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特点,阐述“知行合一”教育模式的过程、方法和内容等。实践维度重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规律,从造成现实困境的教育因素出发,分教育队伍、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校园文化和网络阵地等五个方面探索和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理论关联实践的研究取向,突出问题导向性与现实指向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一是问题导向性。从学理层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被教育”的“元理论”问题,确立研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厘清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境遇、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立足新时代社会现实,回应新时代目标要求。二是现实指向性。文章注重梳理十八大以来全国各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经验,反思并解析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现实困境,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提供现实依据。三是理论关联实践的研究取向。以辩证唯物论的知行观为方法论指导,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对教育过程的各个要素、基本环节、相互关系等进行整体设计与架构,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建构“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及其实施路径。
胡大平[3](2017)在《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文中指出哈维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他的空间元理论在不断深入时代、回应基本政治难题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基础的作用。哈维的空间元理论包含着三个核心思想:关系性空间、社会性空间以及空间观念的多维性。这三个基本思想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和辩证法思想的产物,其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便是以此为基础从空间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的批判,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对于左翼政治学具有重要意义。
胡大平[4](2020)在《从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到空间政治学——来自西方人文研究的教益》文中指出检视马克思主义与城市、地理和空间研究结盟的历史,发现它们的结合在有关空间的元理论、当代社会批判以及新型政治学建构等方面有重大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不断重构的结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融入当代社会研究,其重心既不是为当代流行的生态、性别、少数等多元价值进行辩护,也不是抽象地伸张正义和权利,而是对今天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进行科学剖析,为进步政治学的实现创造条件和打开道路。
朱庆跃[5](201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问题域情境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问题的发现及其解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动力,因此从问题域维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情境特征,将有助于更加科学地把握这一实践的实质以及深入地推进这一实践的展开。从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面临着五大问题域情境,并且每一个情境的破解状况如何都从不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情境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如何破解具体时代问题,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实践性;如何辩证认识元理论的问题,它决定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性;如何应对社会思潮挑战的问题,它反映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如何解决外政治社会化的技术问题,它影响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信仰性;如何提高实践核心主体的能力问题,它关乎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久健康性。
尹占文,王丹[6](201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的逻辑方法析论——基于元理论方法的视角》文中认为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研究存在一个共同的缺失,那就是忽视对"命题"进行元理论层面最具普遍意义的深入分析。没有"命题分析"的命题研究,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缺失。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的逻辑形式,二者的关系在于"命题"决定于"事实"而不是相反。只有遵循"命题——事实——命题"的逻辑认知路径、从"命题"切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实",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命题态度"干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进而才能保证研究程序的逻辑性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集"方法·理论·政治·大众"于一体的"复杂事实",因而是一个"方法·理论·政治·大众"多维表达的分子命题。
杨勇,娄淑华[7](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论纲——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理论体系中最深层次的根基性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前置性理论。这一理论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作为元研究对象的元理论,其作为一种科学分析方式和理性考察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论,是一种逻辑形式化、对象化和阐释化而非描述化的研究;基本任务是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理论的论证,具有本原性、规范性、延展性和综合性的研究特点。元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改进和优化的空间,实现方法论理论体系的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王冠丞[8](2016)在《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是一种客观政治文化现象,它推动着历史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是进步形态的权威,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具象。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反映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健全、进步、稳定。这种健全、进步、稳定既需要确保全党、全国人民集中、团结、统一,又需要保障全党、全社会中的组织、群体、个人的积极性。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权威能实现最为深度的社会、政党双向整合、双向激励、双向凝聚,体现出先进性。纵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及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历程,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领袖及其权威的作用不言而喻。维护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就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具体体现。领袖权威作用于政党维度,能实现政党的引领;作用于国家维度,能实现执政能力的提升;作用于社会维度,能实现社会的整合。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新制度主义与结构功能研究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政治学研究法、心理学研究法、管理学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并从政治生态、政治心理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系统维度,本文梳理了政治学理论中关于权威的基本内容,优化了马克思·韦伯的权威三分法与丹尼斯·朗的权威五分法,将新制度主义融入权威理论体系的构建之中,同时将个体与群体的心理特征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运用政党政治的分析框架,对政党、领袖、权威进行二元理论连接,构建了基于领袖、政党、国家、社会的权威四维分析结构。发生维度,本文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生成机制,运用新制度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将生成机制构建为领袖内生权威与领袖外生权威。内生权威通过领袖职务、领袖思想及领袖素养所体现。外生权威通过历史的需要、政党的凝聚以及社会的认同所体现。权变维度,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生成、发展与巩固中的影响因素,它由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构成。其中内生变量是内生权威的深层次问题,反映在党内民主的耦合、纵横分权的架构、政党精英的兴替三个方面;外生变量是外生权威的深层次问题,反映在政治作风、政治作为、政治认同三个方面。由此,本文从系统论、发生论、权变论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研究模型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历史与现实,探究了并反证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生成机制与影响变量,解析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生成、发展与巩固的路径,基本上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整体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它经历了革命、建设与改革。领袖的实践及其权威生成、发展与巩固也走过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形成了革命孕育领袖、领袖生成权威、权威趋向魅力、魅力衍生法理、法理支配魅力、制度形塑法理、权威嵌入制度并不断完善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权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精神丰碑所产生的政治效应时刻影响与激励着后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不但要注意历史与文化的优势与痼疾,还要正视领袖权威生成、发展与巩固中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面对政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第三波民主浪潮的深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等挑战,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应秉持革新与更新的精神,将时代的要求与人民的期盼融入领袖权威中。从学理和思辨的角度,依据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影响变量,它的生成、发展与巩固的路径应将制度贯穿其中,同时从三个向度予以加强。政党向度,应加强领袖集团的政治统领,从能力素质、作风形象、精英选拔等方式加强领袖集团的自身建设;应从思想、组织、纪律、政治、形象等方面加强领袖集团的政党整合。国家向度,应改善科学、依法、民主的施政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施政内容来完善领袖集团的施政实践。社会向度,应构建人本架构与合法架构的权威认同体系,优化社会政治生态。
吴星儒[9](2017)在《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育党和人民李诚卫士的重要使命,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公安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有其特殊的行业职能和定位,既要遵循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探索和践行公安院校专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李于党、李于祖国、李于人民、李于法律的优秀人民警察。当前形势下,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不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安院校要牢记法治观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将理论知识与公安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学生法治观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培养,着力提升公安院校乃至公安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本选题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实际情况所开展的研究,以当代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层面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从我国宏观政治政策的制定运行到具体教育课程的实施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的探索,并结合国内外法治观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比较成功的方法来进行法治观教育规律的总结,以促进接下来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这一选题确定的背景、意义进行针对性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表述。第二章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进行概述,从“是什么”的角度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分析说明,为后文问题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其中,重点对“法治观教育”和“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这两个核心概念加以界定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五个方面基本内容,即“构成要素:法治观教育的静态结构”、“教材拓展: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体系”、“运行机制:法治观教育的动态模式”、“载体依托:法治观教育的手段选择”、“环境塑造:法治观教育的条件保障”,使得法治观教育的内涵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第三章从“为什么”的角度对我国公安院校开展法治观教育的独特意义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强化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理念的认识和认同。首先,从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出发,提出树立公民的法治观念、树立公民的守法意识、加强公民的法治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法治观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其次,从法治观教育范式的角度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范式”的局限性分析进行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提出法治观教育对传统德育范式的超越路径,强化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的认同;最后,从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法治观之中、扞卫法律尊严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衡量标准、法治观教育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论证了法治观教育是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第四章侧重于论述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学理依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法治观教育的国家意识形态理论依据,即唯物史观辩证法原理、阶级意识理论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法治观建设思想的学理依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观教育的思想的历史演进,包括阶级斗争为主、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法治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实行依法治国;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范式转换原理,包括范式转换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新发展、从“德育范式”向“法治教育范式”转换的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再审视三个方面,强化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理论依据。第五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法治观教育的现实依据。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法治观教育的国情依据,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法律体系不健全、公民法治观念不健全、公民法治教育体系不完善;二是抵御西方价值观冲击是建构法治观教育的重大使命,包括当代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及其危害分析、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论述、法治观教育作为抵御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有力武器的阐明;三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法治观教育的实践依据,包括法治观教育是推进深化公安改革的精神动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树立以“法治”为核心的价值观、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通过法律加以实施。第六章重点探索了我国公安院校开展法治观教育的基本路径,从“怎么办”的角度回归了选题研究的初衷,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路径设想。第一,以“四个全面”为指导,推进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分别从“四个全面”论述法治观教育变革的基本现实路径;第二,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完善公安院校法治观的教育路径,包括提升法律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法治观念的意识形态功能、加快法治观教育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大众化中的普及进程;第三,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指导,筑牢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基石,包括思想政治方向引领、教材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路径、办学层次和质量提升路径。
刘丹霓[10](2014)在《达尔豪斯音乐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以19世纪音乐史研究为例》文中提出德国音乐学家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1928-1989)是公认的20世纪下半叶西方音乐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也是现当代西方音乐史学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在音乐史学学术范型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论文旨在对其音乐史学研究进行综合性考察,立足史学元理论思考与研究写作实践两个层面,以达尔豪斯的最主要研究领域之一——19世纪音乐史为焦点,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比照与互动中,展开对其音乐史学方法论的探索,以实现对其史学研究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历史地位进行相对公允的评价,获得对于当下音乐史学研究的启示。达尔豪斯音乐史学的核心要旨是审美与历史的关系,其音乐历史哲学以此为根本问题,其音乐史学研究写作实践以此为中心目标,其音乐史学研究方法则是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达尔豪斯并未真正提出一套立场鲜明、体系完整的音乐史学理论,而是在普通历史哲学的基本框架下,对音乐史学各个维度(涉及历史事实、历史主体、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叙事、价值判断等)的基本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既有理论进行反思和论证,意在凸显音乐历史自身的特殊性,这在学理反思相当贫乏的音乐史学界不啻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然而,对于达尔豪斯这样一位笔耕不辍的着述者而言,具体音乐史课题的研究和历史写作或许比理论反思有着更为关键和切实的意义,其理论思考更多不是支配实践的决定性原则,而是为实践探索可行之路,提供有效的指引和建议。其视野宽广、视角多元、态度开放、卷帙浩繁的研究着述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和敏锐深邃的音乐洞见。达尔豪斯独特的史学方法论是其整体音乐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本文总结了其方法论中最为突出、最具个性的三个方面:“结构性思维”、多元方法的折衷主义、作品与历史的辩证关系。其中又以“结构性思维”占据主导,它普遍贯穿于达尔豪斯史学探索的各个层面,直接影响到其学术风格的成型。根据达尔豪斯的史学成就,基于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情境,并放眼当下的音乐学术生态,本文认为,达尔豪斯以其深刻的音乐史学原理反思、独特的音乐史学方法论、对诸多音乐历史问题的敏锐洞见以及规模庞大的着述成果,从传统音乐史学内部发动了意义深远的革新,成为引领音乐史学学术转向的主要先驱之一,在近四十年中先后对德语学界、英美学界和中国学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学术思想总体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和务实性,同时也不乏矛盾性,在个别问题上由于特定的文化情境和意识形态制约而略显保守。其结构性思维、多元方法论以及个性化的历史诠释和写作方式对于当下中国的西方音乐史乃至中国音乐史研究具有启示意义。本文主体内容由七章构成,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篇”包括第一章,主要围绕达尔豪斯对音乐历史哲学的反思,结合普通史学和艺术史学中的相关理论和倾向,分别审视其对各个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同时呈现了新旧史学思潮在其中的碰撞,力图表明达尔豪斯史学思想的折衷姿态、批判意识和务实态度。中篇“实践篇”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从思想观念、艺术问题、社会建制三个方面来审视达尔豪斯对19世纪音乐史的研究。第二章涉及达尔豪斯对19世纪音乐史的总体看法。第三章论述了他对影响19世纪音乐的三种主要思想观念的深入研究,即绝对音乐观念、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第四章审视了其关于19世纪音乐中各种艺术问题的考察,主要触及这一时期音乐语言的普遍问题以及交响曲和歌剧两个领域中的创作问题。第五章聚焦于达尔豪斯对19世纪音乐的社会性研究,包括资产阶级的音乐文化以及相关的主要音乐建制。经过以上两篇对“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下篇“审思篇”致力于探索达尔豪斯的音乐史学研究方法,并对其学术成就做一评价。此篇包含两章。第六章集中提炼和讨论了达尔豪斯史学方法论最具特点和借鉴意义的三个方面。第七章在对达尔豪斯既有接受状况加以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定位与当代启示两个视角对其史学成就予以评价。结论部分梳理和总结了本论文所解决的五个主要问题以及所得出的最终答案,并对作为“学者研究”的本论文的原创性做一说明。
二、马克思主义元理论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元理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空间元理论与解放政治学前提重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空间元理论勃兴的意味和意义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元理论建构的五种路径及其简要评估 |
(一)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
(二) 卡斯特的“城市实践体系”理论 |
(三) 哈维的社会空间哲学或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
(四) 苏贾的“三元辩证法”视角 |
(五) 梅西关于多元、异质和开放空间的叙事 |
三、走向解放政治学的元理论反思 |
(一) 把当代资本主义内化到元理论中, 形成更有力度的关于当代社会空间的批判性分析, 为有效的政治规划提供直接的现实判断依据。 |
(二) 必须反思元理论的界限, 防止元理论本身的漏洞及其泛化, 为当代批判和解放政治学提供清晰而准确的理论支撑。 |
(2)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阐释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构建的逻辑分析 |
2.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理审思 |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意蕴 |
3.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境遇 |
3.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价值 |
3.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内涵 |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审视 |
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经验 |
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
4.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反思 |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 |
5.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理念架构 |
5.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建构生成 |
6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实施的路径选择 |
6.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队伍建设 |
6.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课堂教学 |
6.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实践体验 |
6.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校园文化 |
6.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网络育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空间元理论在哈维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
二、哈维社会空间元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特点 |
(一) 从认识论角度对空间社会属性的揭示 |
(二) 对辩证法和实践立场的自觉坚持和强调 |
三、历史地理唯物主义问题 |
(4)从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到空间政治学——来自西方人文研究的教益(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与城市 |
二马克思与城市联姻的实质:来自规划领域的启示 |
三从空间生产的知识和社会空间哲学到“后现代地理学”:马克思与元理论幽灵 |
四从城市社会学到空间社会理论:马克思的激进化与退守式更新 |
(一)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以1 9 6 8 年学生革命失败为代表的挫折之后重新激进化的一种重要方向 |
(二)在与城市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空间社会理论的勃兴,也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空间社会理论的流行最终消解了其政治性,将其收编为对当代社会结构无害的批判性视角 |
(三)如果说社会理论试图维持自己的科学身份或地位而执着于解释时,马克思主义便不可能安然寄于其中,那么,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拓展城市、地理和空间分析呢?这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全球发展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 |
五从人本主义地理学到政治地理学或空间政治学:空间的政治化与马克思 |
六结论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问题域情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破解具体时代问题, 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实践性 |
二、如何辩证认识元理论的问题, 它决定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性 |
三、如何应对社会思潮挑战的问题, 它反映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 |
四、如何解决外政治社会化的技术问题, 它影响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信仰性 |
五、如何提高实践核心主体的能力问题, 它关乎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久健康性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的逻辑方法析论——基于元理论方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没有“命题分析”的命题研究: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的缺失 |
二、命题——事实——命题:基于元理论方法的逻辑认知路径 |
三、方法·理论·政治·大众:基于元理论方法的四维命题 |
结语 |
(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论纲——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的核心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的研究对象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的研究内容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前置性基础与前提性条件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规律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类型的区别与联系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分析架构和论证结构 |
(五)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制约因素和变革趋势 |
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价值 |
(一)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的总体特点 |
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的本原性。 |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的规范性。 |
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的延展性。 |
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的综合性。 |
(二)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的时代价值 |
1. 有利于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一个有益的研究进路。 |
2. 有利于增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和争鸣。 |
3. 有利于把握和丰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议题的科学性。 |
(8)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研究导论 |
第一节 问题域、研究范畴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引入 |
二、学理思辨 |
三、理论意义 |
四、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分析 |
一、文献的定类与定量 |
(一)第一类——关于领袖的研究 |
(二)第二类——关于权威的研究 |
(三)第三类——关于领袖权威的研究 |
二、文献的定性 |
第三节 解释框架的构建 |
一、论证框架 |
二、逻辑建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 |
(二)新制度主义与结构功能研究法 |
(三)定量、定性研究法 |
(四)跨学科研究法 |
(五)案例研究法 |
(六)比较研究法 |
(七)文献研究法 |
二、理论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概念界定 |
第一节 领袖 |
一、领袖 |
(一)领袖词源的学理考察 |
(二)领袖概念的厘定 |
(三)领袖的分类 |
二、政党的领袖 |
(一)政党 |
(二)政党的领袖 |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
第二节 权威 |
一、权威 |
(一)权威词源的学理考察 |
(二)权威概念的厘定 |
(三)权威的分类 |
二、政党领袖的权威 |
(一)政党、权威的一元理论连接 |
(二)政党、领袖、权威的二元理论连接 |
(三)政党领袖的内生、外生权威与内生、外生变量 |
(四)政党领袖权威的特点 |
(五)政党领袖权威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内涵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客观实在性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概念的界定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外延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与中央权威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与党内民主 |
(三)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与依法治国 |
(四)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与群众路线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理论解析 |
第一节 系统论——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理论框架 |
一、权威形态体系与新制度主义的融合 |
(一)权威理论的建构 |
(二)新制度主义的融合 |
二、政党政治的分析框架 |
(一)政党、国家、社会的基本分析结构 |
(二)结构与功能——关于研究对象的导入 |
三、历史与文化、个体与群体分析结构 |
(一)历史与文化——基于政治生态的视角 |
(二)个体与群体——基于政治心理的视角 |
第二节 发生论——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生成机制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内生权威 |
(一)领袖职务 |
(二)领袖思想 |
(三)领袖素养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外生权威 |
(一)历史的需要 |
(二)政党的凝聚 |
(三)社会的认同 |
第三节 权变论——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影响变量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内生变量 |
(一)党内民主的耦合 |
(二)纵横分权的架构 |
(三)政党精英的兴替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外生变量 |
(一)政治作风——领袖权威的形象嵌入 |
(二)政治作为——领袖权威的绩效嵌入 |
(三)政治认同——领袖权威的文化嵌入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领袖权威 |
一、领袖权威的生成 |
二、领袖权威的发展 |
三、领袖权威的巩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时期的领袖权威 |
一、领袖权威的继承 |
二、领袖权威的强化 |
三、领袖权威的突变 |
四、领袖权威的衰退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改革时期的领袖权威 |
一、领袖权威的重塑——内生权威 |
二、领袖权威的重塑——外生权威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历史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客观优势 |
(一)前进与先进——人类历史的推动 |
(二)核心与旗帜——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具象 |
(三)传统与遗产——历史文化优势的法理形塑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变移的破译 |
(一)权威的动态性 |
(二)权威的稳定度 |
三、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推广价值 |
(一)“Charisma”型领袖权威的理论推广 |
(二)革命型、改革型领袖权威的政治镜像 |
四、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历史启示 |
(一)历史与文化的种差 |
(二)法理权威的制度形塑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现实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新挑战与新要求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新挑战 |
(一)政党现代化 |
(二)文化多元化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新要求 |
(一)领袖的革新 |
(二)权威的更新 |
第二节 加强领袖集团的政治统领 |
一、领袖集团——自身建设 |
(一)领袖集团的能力素质 |
(二)领袖集团的作风形象 |
(三)政党精英的更迭输送 |
二、领袖集团——政党整合 |
(一)思想凝聚力——意识形态的嵌入 |
(二)组织内聚力——权力架构的嵌入 |
(三)纪律约束力——党规党纪的嵌入 |
(四)政治信仰力——目标纲领的嵌入 |
(五)形象威慑力——战略思维的嵌入 |
第三节 改善领袖集团的施政实践 |
一、施政方式 |
(一)科学施政 |
(二)民主施政 |
(三)依法施政 |
二、施政内容 |
(一)社会再整合 |
(二)经济再驱动 |
(三)改革再发力 |
第四节 优化领袖权威的认同体系 |
一、以人为本的权威认同体系 |
(一)人民权威 |
(二)人本关怀 |
二、法理内涵的权威认同体系 |
(一)政治制度 |
(二)政治文化 |
(三)政治绩效 |
结论 |
一、论证中的主要观点 |
二、权威博弈的三个维度 |
(一)好“制度”还是好“领袖”? |
(二)趋“魅力”还是趋“法理”? |
(三)要“民主”还是要“权威”? |
三、结语与展望——“法”与“魅”的制度嵌入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译着 |
三、重要文件 |
四、外文着作 |
五、中文期刊 |
六、学位论文 |
七、报纸文章 |
八、电子文献 |
后记 做一名维护中央权威的坚定前行者 |
致谢 |
(9)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二章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概述 |
2.1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概念界定 |
2.1.1 法治观教育的基本概念 |
2.1.2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基本概念 |
2.2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基本框架 |
2.2.1 构成要素:法治观教育的静态结构 |
2.2.2 教材拓展: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体系 |
2.2.3 运行机制:法治观教育的动态模式 |
2.2.4 载体依托:法治观教育的手段选择 |
2.2.5 环境塑造:法治观教育的条件保障 |
2.3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
2.3.1 法治观教育的理论灌输性 |
2.3.2 法治观教育的客观强制性 |
2.3.3 法治观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
第三章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独特意义 |
3.1 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
3.1.1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与普通高校相比的特殊性 |
3.1.2 公安院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树立法治观念 |
3.1.3 公安院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需要传播守法意识 |
3.1.4 公安院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法治观教育 |
3.2 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 |
3.2.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范式”的局限性 |
3.2.2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
3.2.3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范式对传统德育范式的超越 |
3.3 法治观教育是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
3.3.1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要落实在法治观之中 |
3.3.2 扞卫法律尊严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衡量标准 |
3.3.3 法治观教育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
第四章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学理依据 |
4.1 法治观教育的国家意识形态理论 |
4.1.1 唯物史观的辩证法原理 |
4.1.2 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理论 |
4.1.3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理论 |
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法治观建设思想 |
4.2.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法治建设思维 |
4.2.2 民主与法制相统一的法治建设理念 |
4.2.3“三个代表”统领下的法治社会建设思路 |
4.2.4 科学发展观下的法治建设路径 |
4.2.5 全面依法治国的现代国家治理基础 |
4.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范式转换原理 |
4.3.1 范式转换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新发展 |
4.3.2 从“德育范式”向“法治教育范式”融合统一的必然性 |
4.3.3 两个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再审视 |
第五章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现实依据 |
5.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法治观教育的国情依据 |
5.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凝练 |
5.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法治观念需进一步塑造 |
5.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法治教育体系需进一步强化 |
5.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安院校法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
5.2 抵御西方错误价值观冲击是建构法治观教育的重大使命 |
5.2.1 当代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及其危害 |
5.2.2 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
5.2.3 法治观教育是抵御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有力武器 |
5.2.4 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在西方价值观冲击下面临的挑战 |
5.3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实践依据 |
5.3.1 法治观教育是推进深化公安改革的精神动力 |
5.3.2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树立以“法治”为核心的价值观 |
5.3.3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通过法律加以实施 |
第六章 建构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基本路径 |
6.1 新形势下推进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1.2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1.3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1.4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 |
6.2 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完善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路径 |
6.2.1 提升法律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
6.2.2 加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法治观念的意识形态功能 |
6.2.3 加快法治观教育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大众化中的普及进程 |
6.3 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指导,筑牢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基石 |
6.3.1 加深思想政治方向引领 |
6.3.2 加强教材知识体系建设 |
6.3.3 加大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建设 |
6.3.4 提升公安院校办学层次和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达尔豪斯音乐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以19世纪音乐史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 研究现状的不足 |
三、本论文的写作内容 |
引论 背景透视 |
一、达尔豪斯的生平及其时代 |
二、达尔豪斯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渊源 |
(一) 结构主义史学与法国年鉴学派 |
(二) 法兰克福学派 |
(三) 诠释学 |
(四) 接受理论 |
(五)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
三、达尔豪斯音乐学术研究总体概况和特点 |
结语 |
上篇?理论篇达尔豪斯的音乐史学元理论反思 |
第一章 达尔豪斯的音乐历史哲学思考 |
第一节 音乐史的根本问题——审美与历史的关系 |
一、音乐史的困境:审美与历史的矛盾 |
二、音乐史的理想:审美与历史的调解 |
第二节 对象与事实 |
一、历史的事实、音乐的事实与音乐历史的事实 |
二、音乐史的中心范畴:作品 |
第三节 判断、理解与诠释 |
一、历史研究中的主观与客观 |
二、历史认识与价值判断 |
三、历史理解与历史诠释 |
第四节 连续性与聚合性 |
一、连续性与历史主体 |
二、组织方式与解释模式 |
(一) 叙事链条与结构网络 |
(二) 内部解释与外部解释 |
第五节 往昔与现在 |
第六节 新旧史学的碰撞:反思的反思 |
一、为作品与审美自律性正名 |
二、对作品经典和伟大人物的拯救 |
三、结构与叙事的调和 |
结语 |
中篇?实践篇 达尔豪斯的音乐史研究实践——19世纪音乐史 |
第二章 音乐史中的19世纪 |
第一节 音乐中19世纪的端点与分期 |
第二节 音乐在19世纪中的生存状况 |
第三节 对音乐浪漫主义的认识 |
第三章 音乐史的精神——思想观念 |
第一节 绝对音乐观念 |
一、绝对音乐观念的形成与审美范型的转变 |
二、绝对音乐观念与音乐的理解和接受 |
三、绝对音乐观念与标题音乐实践 |
第二节 现实主义 |
一、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与音乐 |
二、19世纪歌剧中的现实主义 |
三、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与民间风格 |
第三节 民族主义 |
一、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 |
二、音乐民族主义与民族音乐风格 |
三、历史功能视角下的音乐民族主义 |
四、音乐中民族主义的审美表现 |
结语 |
第四章 音乐史的命脉——艺术问题 |
第一节 19世纪音乐语言和思维的普遍问题 |
一、主题与乐思 |
二、句法与结构 |
三、调性与和声 |
第二节 交响曲的问题 |
一、贝多芬之后交响曲的发展格局——“环极”状态 |
二、19世纪上半叶的交响曲创作 |
三、交响曲理想在交响诗中的延续与转型 |
四、19世纪下半叶交响曲的“第二时代” |
第三节 歌剧的问题 |
一、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问题 |
二、文本与实现的关系问题 |
三、后瓦格纳时代歌剧的问题 |
结语 |
第五章 音乐史的生态——社会建制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音乐文化 |
一、“资产阶级”相关概念界说 |
二、19世纪音乐文化中的资产阶级 |
三、资产阶级文化中的“Bildung”理念 |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音乐建制及其社会功能 |
一、比德迈时期的音乐建制 |
二、合唱团活动 |
三、音乐批评 |
结语 |
下篇?审思篇 达尔豪斯音乐史研究的方法与启示 |
第六章 达尔豪斯的音乐史学方法论和历史编纂学 |
第一节 结构性思维 |
一、作为研究工具的“理念型” |
(一) 马克斯·韦伯的“理念型”理论 |
(二) 达尔豪斯对“理念型”的运用 |
二、取代时代精神的问题导向 |
三、出自多维视角的散点透视 |
四、作为历史编纂方式的结构史 |
(一) 音乐结构史的“结构” |
(二) 音乐结构史的组织与叙述 |
(三) 音乐结构史的方法论意义 |
第二节 多元方法的折衷主义 |
一、生平与作品——对传记研究方法的反思与运用 |
二、效果与影响——对接受史方法的反思与运用 |
(一) 达尔豪斯对接受史的理论反思 |
(二) 达尔豪斯对接受史方法的运用 |
三、风格与语境——对风格史和社会史的反思与运用 |
(一) 风格史的问题 |
(二) 社会史的考察 |
第三节 历史中的作品与作品中的历史 |
一、音乐作品与诸种“语境”的联系 |
二、音乐作品的“问题情境” |
三、历史叙述中的作品 |
结语 |
第七章 对达尔豪斯音乐史学思想的接受与评价 |
第一节 达尔豪斯音乐史学思想的接受状况 |
第二节 对达尔豪斯音乐史学理论与实践的评价 |
一、历史定位 |
(一) 达尔豪斯的革新性 |
(二) 达尔豪斯的局限性 |
二、当代启示 |
结语 |
结论 |
一、论文的主要问题与最终结论 |
二、论文的原创性总结 |
三、论文的遗留问题与后续展望 |
附录一 达尔豪斯着述一览表 |
附录二 西方音乐史学理论研究现状述评 |
引用文献目录 |
致谢 |
四、马克思主义元理论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空间元理论与解放政治学前提重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J]. 胡大平. 社会科学家, 2017(09)
- [2]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建构研究[D]. 蒋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3]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胡大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6)
- [4]从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到空间政治学——来自西方人文研究的教益[J]. 胡大平.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20(02)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问题域情境探析[J]. 朱庆跃. 理论探讨, 2013(04)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的逻辑方法析论——基于元理论方法的视角[J]. 尹占文,王丹. 观察与思考, 2019(05)
- [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元理论研究论纲——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的思考[J]. 杨勇,娄淑华.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6)
- [8]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研究[D]. 王冠丞.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9]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D]. 吴星儒. 吉林大学, 2017(11)
- [10]达尔豪斯音乐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以19世纪音乐史研究为例[D]. 刘丹霓. 上海音乐学院,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