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许梦雪[1](2019)在《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文中指出表现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倾向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最先出现在绘画和诗歌领域,随后在戏剧中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以恩斯特·托勒尔和格奥尔格·凯泽的创作标志着其发展达到顶峰,并在短时间内影响到整个欧洲,成为最重要的戏剧流派之一。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家们反对将客观世界进行再现的复制,主张突破事物的表象,去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进而展示永恒的真理。他们在创作中力图打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去揭示其内在的灵魂,强调表现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和作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往往会使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外化人物的心理活动。本文首先从宏观历史背景下梳理了德国表现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找出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内倾化追求的外在和内在原因。其次,文章根据表现主义戏剧家“对客观真实的再创造”这一理论核心,分析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中人物非理性的心理活动和消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剧中对抽象的物体、梦幻的景象、灯光与色彩的独特运用,着重探讨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中人物心理外化的方式。接着,文中探寻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在人物心理外化技巧上的创新,以及阐述了其对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是通过物化戏剧语言、弱化人物外部动作、同化主观情绪等方式来外化人物非理性和消极的心理活动这一结论。
张华[2](2019)在《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既需要戏剧学的视角,把独幕剧放置到宏观的戏剧史中加以观照,把握独幕剧的格局;也需要叙事学的视角,以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为基础,总结叙事经验,把握其叙事创新中所提供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学理层面完成对独幕剧这一体裁样式的研究。在中世纪以来的世俗小戏、宗教短剧、幕间剧和插曲剧、开场戏和尾戏等小型戏剧中已见独幕剧的雏形。镜框式舞台的普及和戏剧幕场结构的成熟,为独幕剧的自觉提供了前期准备;19世纪末,随着舞台技术的革新,在小剧场运动的推动下独幕剧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样式,在左翼思潮的推动下,独幕剧成为遍布欧、亚、非、拉美的戏剧样式。独幕剧并不是多幕剧中的一幕,是戏剧“场面”的二级构造,具有完全独立表现功能的戏剧样式。独幕剧是戏剧形态的有益探索,与多幕剧相比,优势在于构造小。就“故事”而言,在故事事件方面,独幕剧叙事功能主要是生活和讲述,大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状态或动作。独幕剧的叙事序列是以复合序列为主,其中剧情类的独幕剧多用链式序列,嵌入式序列拓宽了独幕剧的叙述层次,左翼思潮影响下的独幕剧多用并列式序列。独幕剧的叙事事件是侧重于单一核心事件的讲述,对于从属序列进行淡化处理;在故事实存方面,独幕剧的人物多是功能性人物,这与独幕剧以情节为本有直接的关系。独幕剧中的环境突出社会背景要素和巧用物质产品要素,运用象征性环境类型和反讽性环境类型。就“话语”而言,在叙事结构方面,从叙述方式角度看,独幕剧结构多为锁闭式结构。从叙事线索上来看,独幕剧结构多是单线结构。从叙事人物角度看,独幕剧结构主要有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由于独幕剧只有一幕,时空的限制更为苛刻,因而对时空进行了拓展式的探索,出现了交错式时空、写意式时空和蒙太奇式时空;独幕剧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多为限知性内聚焦型视角,这与独幕剧的故事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状态和动作有密切的关系。独幕剧在戏剧领域具有其独特性与价值,常常扮演着“戏剧实验的实验”的角色,独幕剧对叙事形态的有益探索,主要是梅特林克“静止戏剧”和独白型戏剧,这两种戏剧形式主要以独幕剧的形态出现;有些叙事方法是先在独幕剧中进行尝试,然后再拓展到戏剧发展的大潮之中,比如当故事情节小于剧作家主体意识时,出现的明暗双重叙事和戏剧结构中的环形结构都是先在独幕剧这一戏剧体裁中进行“实验”,然后再进一步拓展的。
张翠玲[3](2017)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学的外译研究也成了翻译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小说和诗歌,研究成果最多,而现当代戏剧的外译研究却是被忽视的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甚少,不仅缺少宏观式的研究,更缺少微观的文本研究。本研究旨在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活动进行描写性研究。考察发现,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机构主要来自大陆、香港和海外三地,大陆和香港分别以期刊《中国文学》和《译丛》为主,海外以英译选集为主。本研究重点考察这三者的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并挖掘其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诗学等方面的原因,同时考察这些英译剧本在海外的传播以及中国现当代戏剧在海外的形象构建。本文借鉴描写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通过文本对比、个案分析、文本和副文本细读等方法,尝试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译介过程中,哪些机构和个体参与了译本的产出?它们的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是什么?2)影响这些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的因素有哪些?(3)这些译作在海外的接受情况如何?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戏剧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概况和戏剧译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从而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大陆的《中国文学》、香港的《译丛》、海外的翻译选集进行了研究,考察三地的译介机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选译标准、翻译策略、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同时考察了这些译作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通过对三个地区的翻译对比研究和宏观对照,本文指出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对外译介过程中,以《中国文学》为代表的官方译出机构,将翻译看作是对外宣传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和目的,选译标准和翻译方法也皆以此为依据,从而对外建构了中国戏剧的初步形象。《译丛》虽然也是译出机构,但因香港的特殊地位,.其翻译选择和目的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海外的翻译选集,在时代背景、编者的教育背景和诗学理论的共同作用下,也构建了中国现当代戏剧不同的形象和经典。通过译本对比,本文指出,戏剧翻译涉及到文本翻译之外的很多因素,只有按照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和戏剧规范进行翻译,才能让中国戏剧更好地走向世界。
张惟喻[4](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著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李言实[5](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研究说明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谢慧娟[6](2020)在《《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文中认为《东方杂志》作为中国近代刊行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期刊,存有大量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相关文本,但既往研究多从经济史、传播史、法律史、教育史、思想史等领域着手,文学方面相对薄弱,忽略了《东方杂志》中现代派戏剧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对《东方杂志》1920年至1929年的理论文章、翻译剧本和原创剧作的详细解析,为《东方杂志》文学中的戏剧板块研究做出一些补充。首先,本文概览并梳理了《东方杂志》1920年代对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戏剧思潮进行理论介绍的文章。分析杂志对各流派特质、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并立足于《东方杂志》自身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探讨杂志在译介过程中对不同现代主义流派的取舍与主观倾向,肯定杂志在20世纪20年代延续了杜亚泉对物质文明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与现代主义思想特征融为一体。其次,分析《东方杂志》中翻译剧本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征,探寻杂志近十年的翻译活动中对女性婚姻体验、信仰体系与个人存在等命题的讨论与答案,以及对现代主义各派艺术技巧的不懈输入。肯定《东方杂志》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关切与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着力表现人之主观情感间的合拍之处。最后,从《东方杂志》一贯的译介理念出发,研究《东方杂志》中原创剧作所受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影响,以及从洪深的改译活动看特定时代下中国观众对现代派戏剧的审美心理与接受。从学术角度出发,寻求在同时期本土创作的主流为写实主义问题剧的环境背景下,《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相关文本的译介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张连桥[7](2013)在《身份困惑与伦理选择 ——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研究》文中指出在美国二十世纪戏剧史上,荣获三次普利策戏剧奖的爱德华·阿尔比是一个在戏剧创作和戏剧导演方面有着突出贡献但却颇具争议的剧作家。阿尔比不仅是一个严肃的剧作家,先后创作了数十部以革新性、实验性和原创性为特点的戏剧,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美国戏剧史;他还是一个杰出的舞台导演兼大学教师。阿尔比戏剧创作的素材绝大多数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几乎所有作品的主人公都以他家人、朋友为原型。阿尔比的戏剧创作魅力独特,主要有如下特点:一、阿尔比戏剧创作以日常生活为审美旨趣,体现对日常生活的反思与批评。二、阿尔比戏剧体现了“极简主义”风格: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人物不多,人物形象面具化特点等;舞台布景也十分简单,力图以最少的布景表现丰富的内容。三、阿尔比戏剧的语言简洁,台词富有生活化、口语化特点,艺术上充满着反讽和嘲弄。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论部分,围绕着阿尔比的戏剧创作、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而展开。阿尔比开始戏剧创作之时,正是美国社会在各方面都发生转型的特殊阶段:美国以清教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阿尔比试图通过戏剧创作,对转型时期的美国社会做出回应,以悲观、绝望的视角书写理性丧失、道德堕落、伦理缺位的现实社会,以反讽式的美国牧歌和失败的道德寓言建构起了一幅幅美国现实图画。论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阿尔比戏剧创作进行解读,主要聚焦于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身份问题诸如身份的焦虑、身份的缺失、身份的混乱等,进而探讨身份问题引发的道德失衡、理性丧失、秩序被破坏等核心伦理问题。阿尔比把美国社会的道德与伦理问题融进戏剧人物关系中,如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社会等,以此来体现阿尔比对家庭、自然、社会等层面所做的伦理思考。论文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从三个角度阐释阿尔比戏剧中的伦理思想:第一,阿尔比的戏剧体现出一种伦理思想:由于现实社会中道德价值的失衡导致道德危机,进而引发伦理犯罪。论文选择了《欲望花园》和《三臂人》分析阿尔比创作背后的道德意识。随着欲望的无限膨胀,《欲望花园》的男女主人公们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在兽性因子的支配下实施了伦理犯罪,代表非理性意志的“享乐道德观”战胜了代表理性意志的“行善道德观”。阿尔比企图通过描述剧中人物的道德观念及其善恶交锋,来寄寓人们对至善至美的向往和追求。《三臂人》旨在告诉我们,当人们的猎奇心理发挥作用的时候,会把具有某种畸形的人当成时代的影响和时代的杰作,并在这过程中丧失掉人最基本的道德。道德评价的失衡象征着这个时代的“畸形”。《三臂人》也正是反映这种价值评价发生扭曲和道德约束失去力量的现实,旨在呼吁人们不要放弃对道德理想和道德榜样的积极追求。第二,阿尔比戏剧中的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剧作家对家庭问题的关注:现代社会里普遍存在的血亲关系发生破裂并由此引发了各种家庭矛盾。论文分别以《美国梦》和《微妙的平衡》来说明阿尔比对家庭伦理的聚焦:《美国梦》围绕着一桩“无爱婚姻”和戏剧人物的情感荒芜而展开,由于剧中人物“杀子虐母”违背了早已形成的伦理禁忌,引发伦理危机。《美国梦》通过揭露美国现实生活中这种血亲关系破裂的现象,表现出剧作家对传统家庭伦理秩序的向往与维护。在《微妙的平衡》中,阿尔比力图全方位展示一个普通家庭“小矛盾”而“大焦虑”的日常生活,通过讨论家庭矛盾背后的伦理两难及其情感纠葛,为代际关系的调和与平衡提供参考。第三,阿尔比戏剧中的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剧作家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如果处于混乱之中,就会打破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关系,甚至可能引发伦理混乱。论文选择了《动物园的故事》和《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来说明阿尔比通过戏剧创作呼吁人们要维护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合理的伦理秩序。《动物园的故事》的主旨在于揭示杰利居住的公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动物园”。“人狗交流”的失败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依靠利益交换才能实现交流和这种交流的不可靠性;而“凳子风波”旨在隐喻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像动物园一样,因人为设置了“精神栅栏”而彼此隔离,要拆除这种栅栏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就是一则关于“人兽关系”的道德寓言:马汀一家家庭矛盾与情感纠葛的根本原因在于马汀对伦理身份的混乱,这种混乱造成了伦理秩序的破坏。最后马汀的妻子把那只山羊杀死在舞台上,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人兽关系的混乱不仅仅给人类自身带来伤痛,也会给动物带来残忍的杀戮。在总结阿尔比戏剧所体现出的道德旨趣和伦理情怀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其戏剧表达方式和叙事技巧做出总结。其一,阿尔比戏剧创作紧紧围绕着戏剧人物身份的变化、身份的危机和身份的混乱而展开,由此将伦理身份作为最核心的伦理因素进行探讨。道德失衡、道德困境和道德沦丧与伦理身份有着密切关联。戏剧人物理性意识的微弱,并受到非理性意志的支配与控制,最终导致不良的道德行为甚至是伦理犯罪。其二,阿尔比通过外视聚焦的方式缓漫地讲述极具表现主义特点的故事内容,且这些内容往往是围绕着日常化的生活情节、面具化的戏剧人物和隐喻式的戏剧语言展开,然后通过内视聚焦的方式让戏剧主人公追溯自己内心深处的善恶交锋及其伦理选择。其三,阿尔比戏剧所有的作品都是以“非自然叙述”和“不可靠叙述”的手法来展现一幅幅荒诞不经而又矛盾重重的家庭生活图景,梳理家庭、婚姻、亲情、爱情等伦理关系,揭示其中存在的乱伦、乱性、忠诚、背叛、谋杀、虐待、隔离、恐惧、痛苦、自责、自杀、自残、逃避、迷失、放纵、克制、变形、异化等等伦理命题,表现戏剧人物的伦理意识与伦理诉求并凸显剧作家的道德旨趣与伦理情怀。
孙刚[8](2018)在《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美国非裔戏剧界,苏珊·洛里·帕克斯是一个不能被忽略、非常重要的剧作家,她是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第二位获得美国普利策戏剧奖的非裔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黑人女剧作家,在威尔逊去世之后她已经成为非裔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她的戏剧作品荣膺美国戏剧界诸多重要奖项,获得多项基金项目支持,赢得戏剧评论家的赞誉,获得学术研究者的重视。帕克斯的戏剧作品创作题材丰富、作品内涵深刻、创作手法独特是其获得美国戏剧界多项大奖的根本原因。国外对帕克斯作品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简介评论、博士论文到研究专著每年都有增长的态势,而国内对其作品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6年开始才陆续有学术论文的出现,近年来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且丰富起来。可是纵观己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在研究成果中还是存在单个主题研究居多,综合研究较少;获奖作品研究居多,全面、系统研究较少的情况,而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将帕克斯与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较少对帕克斯及其戏剧做专门的研究,总之,现有研究对帕克斯戏剧内容与艺术形式缺乏立体、全方位的观照,更是未见从陌生化角度对其作品研究的成果。本文选取帕克斯的《强者/弱者》、《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爱情花园里的信徒》、《红字戏剧》、《第三王国的渐变》、《父亲从战场归来》、《维纳斯》、《美国戏剧》和《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这9部剧作为研究对象,以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为指导,从戏剧场景、戏剧情节和观演关系三个方面切入,全面探讨了帕克斯是如何在戏剧创作中把握了陌生化的理论精髓、实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的。本文的第一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场景的陌生化:在《强者/弱者》中,帕克斯通过全明的灯光、简单的道具将舞台与现实关联;在《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中,帕克斯通过舞台空间的重塑和历史场景的重构来呈现历史;在《爱情花园里的信徒》中,帕克斯通过信使和电视为媒介让戏剧有了层次分明的空间视域,虚实相融的戏剧场景阻碍了幻觉舞台效果的生成。第二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情节的陌生化:在《红字戏剧》中,帕克斯使用互文架构情节,让它同霍桑的小说《红字》形成文本互文关系,让它与非裔女性的现实处境形成映射关系;在《第三王国的渐变》中,帕克斯将美国非裔族群的历史与现状融入到戏剧碎片化的情节架构中,同时将散落的碎片重新整合,打破情节线性发展的传统模式;在《父亲从战场归来》中,帕克斯改变了古希腊时期歌队的基本构成形式和成员组成数量,让歌队介入戏剧情节结构,对舞台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施加影响。第三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观演关系的陌生化:在《维纳斯》中,帕克斯让演员化身为戏剧的剧中人和局外人,让演员保持与角色本身和剧场观众的距离感;在《美国戏剧》中,帕克斯将家庭故事和民族历史进行结合,试图通过该剧中的“历史的巨大洞穴”来改变观众在传统观演过程中的被动状态;在《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中,帕克斯让角色通过“重复与修改”的语言策略体现剧作家的意图、保持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观众的思考,从而制造出陌生化效果。帕克斯的戏剧作品主题宽泛多样,既包括非裔族群的历史境遇,也涵盖非裔个体的现实状况,她的戏剧就是要向观众传达非裔族群被篡改和遗忘了的历史,要向观众呈现非裔个体卑微和窘迫的现状。在传递剧作家主旨意图的过程中,帕克斯试图通过使用多重戏剧创作手法对戏剧进行陌生化处理,让戏剧在发挥娱乐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让观众能从亚里士多德戏剧美学的桎格中解脱出来,像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那样主动联系历史过往和社会现实,进行更为积极和深刻的思考。
鲁小艳[9](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阿瑚德[10](2020)在《西方戏剧影响下的中埃话剧比较研究 ——以曹禺《雷雨》与哈基姆《洞中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埃友好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前202年-8年)期间,由中国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这也成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使“丝绸之路”成为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特别是在文化上交融与互动的古中国和古埃及,成为这条路上最耀眼的明星。四大文明古国之中的中国和埃及,都同属于东方文化圈的文明古国,其文化是璀璨的、历史是悠久的。进入二十世纪,虽然两个国家都面临着历史挑战,各自经历着不同的社会变革和转型,但是在文化发展以及文学艺术方面,也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中“话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欧洲是话剧的摇篮。据历史记载,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至今约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西方出现了成熟的悲剧和喜剧,也经历了从中世纪的封建专制时期、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一直到19世纪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与演变。这长期多变的过程,使西方在出现多种戏剧思潮与丰富多彩的戏剧风格与流派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戏剧理论与研究,还拥有了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与剧作家,他们发挥并起到了引领世界戏剧思潮的意义和作用。中国与埃及作为两个文明古国,很早就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与文学表现形式。中国的传统戏曲和埃及的影子艺术等就类似于西方戏剧,但是以对话为主的文学表现形式的出现,则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在接受西方戏剧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前后,中埃两国在借鉴西方戏剧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借鉴、模仿、筛选、融合的过程,最后创作出了具有丰富民族化的剧作。因此,本文以二十世纪中国与埃及话剧作为分析对象,旨在通过分析西方戏剧对二十世纪中国和埃及话剧的影响,梳理两国话剧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以及比照它们的异同,着重于探讨它们相同之处;再进一步探究两国话剧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与其代表剧作的相同之处,以便促进中埃两国民族在新时代的相互理解与共识,实现促进两国文明与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目的以及研究对象。第二节主要是梳理中国对埃及话剧的研究之现状与埃及对中国话剧的研究现状。第三节论述了本研究方法、难点以及主要创新点。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两国历史与国情视角,对二十世纪话剧在中国和埃及的引入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探讨哪些内外因素有助于两国话剧的发展;二、西方戏剧如何影响到两国话剧创作的发展与成熟。相似的历史与国情背景,使中埃话剧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似的生存境遇与经历。因此,本章将中埃话剧发展过程分为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埃话剧初期,追溯话剧作为“舶来品”在两国新土壤的产生途径与生存境遇。第二阶段,是中埃话剧发展期,重点论述推动中国和埃及话剧发展的国内外因素,并介绍此时期所涌现的优秀的剧作家与剧作。第三阶段,是中埃话剧成熟期,主要介绍中国与埃及历史与社会变革给话剧事业与研究等方面带来的新生命力。第二章:主要论述四种不同西方戏剧流派思潮对二十世纪中埃话剧创作的影响。重点探讨中埃话剧创作采用西方戏剧的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荒诞派的表现。本章在回顾流派思潮的来历与主要特点后,介绍借鉴该流派的两国话剧代表性的作品。第三章,为进一步探讨西方戏剧对中埃话剧的影响,本章则以曹禺和陶菲格·哈基姆为例,分析他们生平与代表作作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曹禺与哈基姆是二十世纪中国和埃及话剧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们对中国和埃及现代话剧的发展与成熟所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他们作为20世纪中国和埃及现代话剧大师,其剧作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具有思考性、社会意义,并一直启迪人们对生命、生活、生存的思考与感悟,滋养读者的心灵。第三章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介绍曹禺和陶菲格·哈基姆的生活背景与成长过程,所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与了解社会真实面目;教育背景所给予他们接触与钻研西方戏剧的机会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向以及创作来源与内涵;第二节:以曹禺的《雷雨》与哈基姆的《洞中人》两部话剧剧本为例,试图通过对两部剧本的人物形象与多种类型冲突的详细解读,指出两不剧本的相同之处,并指出两位剧作家通过他们的剧作所表达对人生、命运、社会和感情等方面的独特思考与观念,他们从不同视角挖掘了人性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人”的生存困境。第四章分为两节。主要探究《雷雨》与《洞中人》在借鉴西方戏剧的两共同点。第一节重点分析西方古希腊戏剧的悲剧意识在曹禺的作品《雷雨》与哈基姆的作品《洞中人》中体现出来,揭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人与命运冲突与悲剧命运对曹禺《雷雨》与哈基姆《洞中人》的影响,揭示三部剧本所展示的命运的残酷与不可违的主要观念与表达的“人”活着就被某种超越人的能力所支配与压抑着,而不管人怎挣扎、反抗,最终的结果却付之东流的思想。第二节主要分析象征主义在两部剧作中是如何体现的,将两部相同的象征意象分为剧名、地点与人物三种,并阐述它们所蕴藏的象征意义与对深化剧本意义所起到的作用。最终,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本研究意义与目的,也探讨曹禺在《雷雨》与陶菲格·哈基姆在《洞中人》中,在借鉴了西方戏剧的基础上,所表现的独特特点与超越之处,介绍两位剧作家如何将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机揉进两部剧本之中。
二、美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内倾化追求的原因 |
(一)表现对象由外向内转 |
(二)剧作家思想及观念的转变 |
二、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活动的特征 |
(一)人物在现状中消极的心理状态 |
(二)非理性的心理活动成为情节主干 |
三、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的方式 |
(一)抽象的物体代表无声的语言 |
(二)梦幻的景象成为现实的参照 |
(三)灯光与色彩的情感寓意 |
四、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的创新 |
(一)运用诗体化语言 |
(二)塑造类型人物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一)独幕剧研究的价值 |
(二)独幕剧文本“叙事研究”价值 |
二、独幕剧的研究现状 |
三、理论基础 |
(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 |
(二)经典叙事学理论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
第一章 独幕剧体裁的自觉 |
第一节 独幕剧的历史溯源 |
一、世俗小戏 |
二、宗教短剧 |
三、幕间剧和插曲剧 |
四、开场戏和尾戏 |
第二节 独幕剧概述 |
一、独幕剧体裁自觉前的酝酿 |
二、独幕剧的体裁自觉的契机 |
三、“独幕”形式意义及独幕剧的构造 |
四、独幕剧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独幕剧与其他小型戏剧体裁辨析 |
一、独幕剧与折子戏 |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 |
第二章 独幕剧文本“故事”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故事事件 |
一、叙事功能 |
二、叙事序列 |
三、叙事事件 |
第二节 故事实存 |
一、人物 |
二、环境背景 |
第三章 独幕剧文本“话语”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叙述结构 |
一、从叙述方式看独幕剧的结构 |
二、从叙事线索看独幕剧的结构 |
三、从叙事人物看独幕剧的结构 |
第二节 叙述时空 |
一、交错式时空 |
二、写意式时空 |
三、“蒙太奇”式时空 |
第三节 叙述视角 |
一、戏剧中叙述视角的选择 |
二、独幕剧叙述视角的选择 |
三、同主题多幕剧与独幕剧叙事视角的选择 |
第四章 西方现代派独幕剧叙事转型的探索 |
第一节 梅特林克“静止戏剧”对叙事形态的探索 |
一、概述 |
二、实例分析——《盲人》 |
第二节 独白型戏剧对叙事形态的探索 |
一、概述 |
二、实例分析——《早餐之前》 |
第三节 明暗双重叙事对叙事范式的探索 |
一、概述 |
二、实例分析——《禁闭》 |
第四节 环形结构对叙事结构的探索 |
一、概述 |
二、实例分析——《秃头歌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2 相关概念说明与界定 |
1.2.1 英文中的drama, play,theatre |
1.2.2 中文语境中的戏剧、戏曲、话剧 |
1.2.3 话剧:中国现代戏剧的开端 |
1.2.4 戏剧作为文学 |
1.2.5 戏剧翻译与舞台翻译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
1.5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概况 |
2.2 中国戏剧的译介研究 |
2.3 戏剧翻译研究 |
第3章 大陆:《中国文学》的英译(1949-2000) |
3.1 译介环境和《中国文学》的创办 |
3.1.1 翻译目的与作品选译 |
3.1.2 诗学与作品选译 |
3.1.3 意识形态与作品选译 |
3.2 《中国文学》的翻译规范 |
3.2.1 译者的构成 |
3.2.2 对革命现代戏的译介 |
3.2.3 翻译策略的选择 |
3.3 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以《智取威虎山》的译本为例 |
3.3.1 《智取威虎山》版本演变 |
3.3.2 赞助人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
3.3.3 意识形态对中西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
3.4 革命现代戏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 |
3.4.1 革命现代戏在海外 |
3.4.2 影响接受的原因 |
第4章 译自己还是译他人—香港《译丛》对中国戏剧的译介(1973-2015) |
4.1 译介环境和《译丛》的创办 |
4.1.1 香港的身份认同与独特地位 |
4.1.2 《译丛》的翻译目的与译介模式 |
4.1.3 《译丛》对译者身份的认同与选择 |
4.2 1970年代的译介 |
4.2.1 选译标准:对戏剧经典的认同 |
4.2.2 翻译规范与策略---以《原野》译本为例 |
4.3 1980年代的译介 |
4.3.1 反思“文革”和社会问题剧 |
4.3.2 1980年代的探索话剧 |
4.3.3 选译标准:以当代戏剧为纲 |
4.3.4 翻译规范与策略---以《车站》和《假如我是真的》译本为例 |
4.4 作品的海外传播 |
第5章 他者的眼光—海外英译中国戏剧选集研究 |
5.1 研究语料的界定与搜集 |
5.2 革命的中国与共产主义戏剧---1970年代 |
5.2.1 选集的主题:政治的文学还是文学的政治? |
5.2.2 影响选集的因素 |
5.2.3 对中国戏剧文学的建构 |
5.3 “新时期”的探索戏剧---1990年代 |
5.3.1 选集的主题:当代·探索 |
5.3.2 影响选集的因素 |
5.4 文学史的建构:中国现代戏剧英译选集 |
5.4.1 选集的主题:中国现代戏剧史 |
5.4.2 选集的筛选标准 |
5.5 选集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经典的建构 |
第6章 结语 |
6.1 “三地”的戏剧英译模式及其启示 |
6.2 翻译与中国现当代戏剧的海外传播 |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现当代戏剧英译本一览表(1936-2015) |
附录2 《中国文学》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戏剧(1949-2000) |
附录3 《译丛》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戏剧(1973-2015) |
附录4 中国现当代戏剧英译选集目录(1940-2015) |
(4)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
一、从小说到戏剧 |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
一、1962—1999:初始期 |
二、2000—2015:发展期 |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
六、小结 |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
四、小结 |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四、小结 |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
(二) 吴兴国采访录 |
(三) 张献访谈 |
(四) 冯远征访谈 |
(五) 喻荣军访谈 |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文的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理论引介 |
第一节 象征主义戏剧思潮 |
一、在神秘主义的深奥处寻找安息地 |
二、“神秘”与“科学”的两分对立 |
第二节 表现主义戏剧思潮 |
一、超越现象以表现事物抽象的本质 |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逆行” |
第三节 未来主义戏剧思潮 |
一、政治对立的未来主义者们 |
二、疯狂与理性的相互抗衡 |
第二章 《东方杂志》中的现代派译剧 |
第一节 《东方杂志》译介现代主义戏剧的文化心态 |
一、对物质文明的不懈反思 |
二、对精神生活的不绝思考 |
第二节 翻译剧作主题研究 |
一、非理想化的婚姻真相 |
二、“灵”与“肉”的艰难抉择 |
三、以何为信仰的文本诠释 |
第三节 翻译剧作艺术分析 |
一、意象化的主体形象 |
二、非理性心理的深层呈现 |
三、人物心理外化 |
四、速力崇拜与非逻辑想象 |
第三章 《东方杂志》中的改译与原创剧作 |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原创剧作 |
一、《东方杂志》的译介理念 |
二、译剧对原创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洪深的改译与现代派戏剧的观众接受 |
一、《赵阎王》与《琼斯皇》 |
二、《第二梦》与《亲爱的勃鲁托斯》 |
第三节 《东方杂志》译介活动之意义 |
一、同时代本土创作的主流 |
二、反叛与自我表达的渴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身份困惑与伦理选择 ——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作为剧作家和导演的爱德华·阿尔比 |
一、爱德华·阿尔比的创作历程 |
二、爱德华·阿尔比的创作风格 |
三、爱德华·阿尔比的历史定位 |
第二节 国外爱德华·阿尔比研究综述 |
一、西方阿尔比戏剧研究的历时考察 |
二、西方阿尔比戏剧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对西方阿尔比戏剧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国内爱德华·阿尔比研究综述 |
一、阿尔比戏剧研究在中国 |
二、中国阿尔比戏剧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对中国阿尔比戏剧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
三、目标及意义 |
小结 |
第一章 伦理环境的改变与伦理文化的转型 |
第一节 美国文化变迁中的伦理传统 |
一、伦理及伦理维系的历史变迁 |
二、新教伦理影响下的美国社会 |
三、清教道德影响下的美国家庭 |
第二节 阿尔比时代伦理文化的转型 |
一、存在的质疑:孤独与焦虑的个人体验 |
二、角色的冲突:混乱与矛盾的性别关系 |
三、生态的危机:断裂与错位的自然法则 |
第三节 伦理文化转型对阿尔比的影响 |
一、从“血缘伦理”到“契约伦理” |
二、从“天命论”到“预定论” |
三、伦理观的交织:阿尔比的伦理取向 |
小结 |
第二章 价值标准的失衡与道德底线的操守 |
第一节 《欲望花园》:消费的欲望和道德的寓言 |
一、欲望膨胀:享乐主义与花园别墅 |
二、理性丧失:道德考验与伦理选择 |
三、伦理犯罪:善恶交锋与道德寓言 |
第二节 畸形的身份:《三臂人》中道德评价 |
一、畸形的伦理身份与突发的伦理变故 |
二、扭曲的价值认同与缺席的道德约束 |
三、异化的三只手臂:道德失衡的象征 |
小结 |
第三章 血亲关系的破裂与亲情伦理的守望 |
第一节 《美国梦》:情感荒芜与人伦危机 |
一、“无爱婚姻”与情感荒芜 |
二、“杀子虐母”与人伦危机 |
三、血亲关系的破裂与修复 |
第二节 《微妙的平衡》:家庭矛盾与伦理两难 |
一、家庭矛盾:逃避与迷失 |
二、伦理两难:亲情与友情 |
三、代际关系的调和与守望 |
小结 |
第四章 人兽关系的混乱与伦理秩序的维护 |
第一节 《动物园的故事》:人际隔离与身份危机 |
一、“流浪孤儿”:身份危机与心灵孤独 |
二、“人狗交流”:人类精神动物园 |
三、“凳子风波”:人际藩篱的拆除 |
第二节 《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情感危机与人兽乱伦 |
一、山羊与西尔维娅:伦理身份的混乱 |
二、情感危机的失控:人兽乱伦的根源 |
三、人类理性的挽歌:伦理秩序的维护 |
小结 |
结论:爱德华·阿尔比戏剧创作的道德旨趣与伦理情怀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阿尔比戏剧翻译、研究和演出目录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的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二节 论文的理论框架 |
(一) 陌生化理论的渊源 |
(二) 陌生化理论的内容 |
(三) 陌生化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帕克斯戏剧场景的陌生化 |
第一节 展现现实的舞台场景 |
(一) 舞台上看得见的“家” |
(二) 舞台上看不见的“家” |
第二节 呈现历史的舞台场景 |
(一) 被重塑的舞台空间 |
(二) 被重构的历史场景 |
第三节 虚实相交的舞台场景 |
(一) 极简约的舞台实景 |
(二) 不简单的舞台虚景 |
第二章 帕克斯戏剧情节的陌生化 |
第一节 运用互文性的情节架构 |
(一) 情节对文学文本的互文 |
(二) 情节对社会历史的映射 |
第二节 采用碎片化的情节架构 |
(一) 整体情节架构的碎片化 |
(二) 碎片化情节的架构整合 |
第三节 启用歌队的情节架构 |
(一) 歌队介入整体的情节中 |
(二) 歌队融入局部的情节中 |
第三章 帕克斯戏剧观演的陌生化 |
第一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演员 |
(一) 作为戏剧局外人的演员 |
(二) 作为戏剧剧中人的演员 |
第二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观众 |
(一) 作为戏剧审视者的观众 |
(二) 作为戏剧思考者的观众 |
第三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角色 |
(一) 体现剧作家意图的角色 |
(二) 唤起观众们思考的角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文献评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
四、小结 |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
四、小结 |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
三、本节小结 |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
小结 |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
(五) 当代著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
(六) 国际著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西方戏剧影响下的中埃话剧比较研究 ——以曹禺《雷雨》与哈基姆《洞中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课题来源或研究背景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国内外中埃话剧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埃及对中国话剧研究现状 |
二、中国对埃及话剧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难点 |
第一章 西方戏剧对20世纪中埃话剧历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与埃及话剧初期 |
一、中国话剧初期 |
二、埃及话剧初期 |
第二节 中国与埃及话剧发展期 |
一、中国话剧发展期 |
二、埃及话剧发展期 |
第三节 新中国与新埃及话剧成熟期 |
一、新中国话剧成熟期 |
二、新埃及话剧成熟期 |
第二章 西方戏剧流派思潮对20世纪中埃话剧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象征主义 |
一、中国话剧象征主义 |
二、埃及话剧象征主义 |
第二节 现实主义 |
一、中国现实主义话剧 |
二、埃及现实主义话剧 |
第三节 古典主义 |
一、中国古典主义话剧 |
二、埃及古典主义话剧 |
第四节 荒诞派 |
一、中国荒诞剧 |
二、埃及荒诞剧 |
第三章 曹禺《雷雨》与陶菲格·哈基姆《洞中人》 |
第一节 曹禺与哈基姆生平与创作生涯 |
一、曹禺生活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哈基姆生活背景与社会环境 |
第二节 曹禺与哈基姆创作生涯 |
一、曹禺创作生涯 |
二、哈基姆创作生涯 |
第三节 《雷雨》与《洞中人》剧本简介 |
一、《雷雨》简介 |
二、《洞中人》简介 |
三、《雷雨》和《洞中人》的异同 |
第四章 西方戏剧对《雷雨》与《洞中人》的影响 |
第一节 古希腊戏剧对《雷雨》与《洞中人》的影响 |
一、悲剧命运观念 |
二、《雷雨》、《洞中人》与《俄狄浦斯王》的相同之处 |
第二节 象征主义在《雷雨》与《洞中人》的体现 |
一、剧名象征 |
二、地点象征 |
三、人物的象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美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D]. 许梦雪.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2]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D]. 张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3]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D]. 张翠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4]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5]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D]. 谢慧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身份困惑与伦理选择 ——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研究[D]. 张连桥.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8]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D]. 孙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9]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10]西方戏剧影响下的中埃话剧比较研究 ——以曹禺《雷雨》与哈基姆《洞中人》为例[D]. 阿瑚德. 山东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