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绿萍的用途与繁殖(2)(论文文献综述)
胡锦枝[1](2020)在《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文中指出随着人类持续的开发与建设,地球水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和污染,生态水文系统也被不同程度的打乱与破坏。于是,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等问题开始逐日俱增。目前,在对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与实践的探索基础上,我国“海绵城市”的提出正是解决自身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佳思路导向。另外,由于水景以其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对于人居环境有着较大的提升作用,房地产竞相以水景设计作为其楼盘价值销售热点。然而,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促使居住区水景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居住区中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问题,以“海绵城市”总方针下的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为目标,从低影响开发的本质出发,探讨雨水管理与风景园林建设的内在联系,以一种可持续的景观途径使场地恢复到开发前的水文循环状态。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对国外的案例分析,梳理了低影响开发的国内外进展及研究现状;结合对昆明居住区的实地调研,分析居住区水景的建设现状及问题,评估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的研究价值;随后,以问题为导向、以低影响开发的本质为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上提出低影响开发视角下的营造策略,最后以昆明云安阳光城为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优化营造的具体思路和方案。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昆明10个居住区的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昆明居住区水景主要存在水量不足、水质较差等问题;运用城市开放空间价值评价法(CVM)评估得出昆明居住区水景的经济价值为24951万元/a,其中,居民的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小区水景干涸度与最大支付意愿值(WTP)呈显着线性正比关系。(2)本文围绕LID雨水利用的本质出发,从宏观上提出生态恢复的三大策略——改造地形、恢复土壤、生态重建,以构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自然雨水管理过程;从中观上提出居住区雨水管理——“雨水收集-渗透过滤-调蓄储存”三大处理架构,建立雨水集流、渗滤、调蓄系统;从微观上,根据LID场地设计原则与问题导向,将“源头控制”与“末端输出”高效对接,进一步提出了居住区水景营造设计策略。(3)在对昆明云安阳光城小区进行雨水潜力、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低影响开发理念建立“雨水集流—雨水渗滤—雨水调蓄”的系统架构,进行雨水生态系统的方案量化设计,随后对该小区进行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优化改造,最终实现居住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的三效合一。
付卫静[2](2019)在《水葫芦净化水中重金属及其生物炭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资源储备逐渐减少,植物已经承担了部分修复环境污染和提供能源的功能,如利用植物富集水体中的重金属来净化水质、将植物生物质炭化后,代替价格高昂的活性炭吸附水中污染物或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用于电化学储能方面。水葫芦来源广、价格低廉、生物量大、繁殖快,不合理处理易导致生物入侵,造成生态危害,若直接扔掉会浪费生物资源。本文以水葫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水体中重金属Fe、Co、Ni的富集净化能力,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成生物炭分别用于吸附水体中六价铬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静态水培方法研究水葫芦对水体中Fe、Co、Ni的短期富集净化能力,发现水葫芦对上述三种重金属的短期去除能力表现为Fe≥Co>Ni;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都在6d以内达到平衡,且初始浓度越低,净化能力越好,初始浓度小于3 mg/L时,Fe和Co的去除率均达到了 80%以上;富集后的水葫芦根部重金属含量是茎和叶部位总和的15-30倍,说明根部在净化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实际运用时适合处理低浓度的Fe、Co污染废水,并需要及时打捞以提高去除效率。(2)水葫芦生物质在氮气气氛下快速热解10 min制备水葫芦生物炭,模拟吸附水体中Cr(Ⅵ)。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400℃时水葫芦生物炭的吸附效果最好,溶液pH较低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在pH=1,C0=100 mg/L时WHBC400处理效果达到了 99%;吸附等温线符合Redlich-Peterson模型,吸附动力学遵循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在不同温度下(25、35和45℃),实验发现45℃条件下的反应平衡常数最大;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水葫芦生物炭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水葫芦生物炭吸附水中Cr(Ⅵ)时主要影响因素是官能团,其中羧基在吸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3)水葫芦生物质在空气气氛下,利用KCl和NaCl混合物进行一步炭化活化制备水葫芦生物炭。实验发现混合后并覆盖的方法得到的水葫芦生物炭产率比直接覆盖法平均高出约10%,并通过TG-DSC分析了熔盐在炭化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等分析表明水葫芦叶部生物炭层片结构最薄,块状堆积结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为582.81 cm3/g,且以微孔为主。样品中存在石墨化结构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电化学测试中水葫芦叶部生物炭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达到了122 F/g,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电容保持率为67.2%;组装成对称双电级电容器时,0.5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63 F/g,能量密度最高为4.375 Wh/kg,此时功率密度为0.035 W/kg。
曹卫东,包兴国,徐昌旭,聂军,高亚军,耿明建[3](2017)在《中国绿肥科研6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文中指出本文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绿肥生产与科研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各时期的主要工作和成就,提出了绿肥行业未来发展建议。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60年里,我国绿肥生产和研究经历了繁荣、萧条、恢复三大时期。二十世纪5080年代初的近30年是生产繁荣、科研经验累积时期。科学家对大量历史经验和科学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升,提出了"以磷增氮"、"磷肥治标,绿肥治本"、"起爆效应"等经验、技术和理论;组建了全国绿肥试验网。绿肥生产于二十世纪70年代达到最高峰,面积最高年份约1300万公顷。二十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20多年里绿肥生产萧条,绿肥面积下降至约200万公顷。绿肥科研方面,全国绿肥试验网组织了全国性协作研究,推动了绿肥学科的系统进步;90年代,着眼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开展工作,积极寻找绿肥发展途径,为我国的绿肥事业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源;研究制订了中国绿肥区划,整理鉴定了一批绿肥资源,选育出一批丰产性能好的绿肥新品种,评选出具有综合效益的绿肥种植利用模式,明确了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效果及其作用条件,出版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绿肥文献。2007年以来,绿肥生产回升,科研快速恢复。国家和部分省份实施了绿肥补贴试点,绿肥科研专项"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连续实施,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获准建设。通过绿肥科研专项的实施,绿肥种质资源条件进一步完善,绿肥轻简化生产水平大大提升,一批生产新方式、新技术被研发运用,基于绿肥的高产稳产及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广泛推广。证明了绿肥在有效促进作物养分供给、保障作物稳产高产、全面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作用。60年的实践证明,绿肥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绿色农业的有效技术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主导今后农业生产。未来,绿肥科研要围绕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轻简化高效生产、绿色生产模式构建、绿肥供肥与培肥技术及机制、绿肥产业增值增效路径、宏观战略及产业经济等绿肥产业的全链条,研发关键技术,解决生产难题,夯实理论基础,努力形成适应新形势的绿肥生产技术与理论体系。
于海澔[4](2017)在《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区系组成、分布格局与扩散途径》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内陆水域生态环境正面临诸多的危机,如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我国水生植物外来种来源广、种类多、区系复杂、物种鉴定困难等,亟待进行全面普查和分类编目。我国对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的研究多停留在个体和种群层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对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机制的研究较少。因此,亟需深入研究我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分类与分布、来源与扩散途径,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危害等,以对水生植物外来种的生态入侵进行预警和防控。本论文是在六年来对全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大范围野外调查基础上完成的,主要工作有:清查了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区系组成,进行了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系统分类与编目,考证了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原产地与引入途径;总结了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分布格局与扩散途径,归纳了外来种对我国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危害;调查了影响原生水生植物群落可入侵性的关键生态因子,分析了造成水生植物入侵种在水体中泛滥成灾的原因;初步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共有62科158属478种,其中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8 科 9 属 23 种;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54 科 149 属 455种,其中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1科1属3种,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53 科 148 属 452 种(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s)24 科83属258种、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s)29科65属194种)。在水生植物四种生活型中,挺水植物物种数目最多有239种,占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总种数的50%;沉水植物有186种,占外来种总种数的38.91%,浮叶植物外来种有35种,占外来种总种数的7.32%;漂浮植物外来种有18种,占外来种总种数的3.77%。按不同分类阶元统计,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最大科是天南星科(Araceae),含15属63种,占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总属数的9.49%和总种数的13.18%;第二大科是泽泻科(Alismataceae),含6属44种,占外来种总属数的3.8%和总种数的9.21%;第三大科是睡莲科(Nymphaeaceae),含7属36种,占外来种总属数的4.43%和总种数的7.53%。中国水生植物含有外来种最多的属是隐棒花属(Cryptocoryne),共有36种,占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总种数的7.53%;第二是刺果泽泻属(Echinodorus),共有29种,占外来种总种数的6.07%;第三是睡莲属(Nymphaea),共有19种,占外来种总种数的3.97%。按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原产地统计,原产于亚洲的外来种最多,有166种;其次是原产于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外来种,分别有143种和126种。从引种目的统计观赏与园林引入的水生植物外来种种类最多,有456种。已逸生建群形成较大危害的严重入侵种有42种,约占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总种数的8.79%;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的恶性入侵种有12种,约占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总种数的2.51%。由于水生植物外来种人工引入种类多,中国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利于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外来种生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生植物外来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外来种入侵改变了我国水生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结构。除逸为野生的有害入侵种外,在公园湿地和水族馆中栽培的水生植物外来种具有潜在的威胁,要对其逸生归化后的生态入侵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防控其可能造成的危害。2.水生植物外来种已入侵到全国的25个省区,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区和云贵高原,其分布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凤眼莲(Eich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Laub.)、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的三个外来种,与它们曾作为“三水”(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饲料植物在全国推广和将其应用到水污染治理和水产养殖有关。因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域退化程度等的不同,水生植物外来种数目和危害程度也有差异;西南、华南和中东部地区的水生植物入侵种危害较大;西南地区入侵种数目、出现频率和覆盖率在七个地区都是最高的。除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Planch.)St.John)外其余8种水生植物有害入侵种本区都有,出现频率为81.48%,分布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41%。中东部地区除了细叶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 Lamarck)和埃格草(Egeria densa Planchon),其余7种有害入侵种都有分布,出现频率为76.22%;入侵种分布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26.8%。华南区域有4种水生植物入侵种,出现频率为69.57%,分布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33.15%。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区域,都只有1种水生植物入侵种,出现频率分别为3.23%,4.38%和0.53%,入侵种分布面积分别占三个区域总面积的1.2%,1.62%和0.27%。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两种水生植物入侵种凤眼莲和埃格草,出现频率为1.68%;分布面积分别占该区总面积的0.05%。3.在不同纬度区,水生植物外来种数目差异较大,随着纬度增加,水生植物外来种数目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北纬25度线附近分布的外来种最多;该纬度处于我国南亚热带区域又毗邻北回归线,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地形起伏、生境异质性高,生物多样性丰富;南北水生植物种类在此交汇,此区是热带种分布的北界和温带种分布的南界。入侵时间和入侵方式决定了外来种的分布模式,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分布模式有:a、单点分布、b、散点和岛状分布、c、连续片状分布。三种模式。虽然入侵种凤眼莲和喜旱莲子草在分布区域上有高度的重叠,但是种间竞争和生态适应导致凤眼莲和喜旱莲子草的分布格局和建群规模呈现互补格局。4.中国水生植物群落中本地种与外来种的丰度之间相关性不显着,但随着本地种平均生物量和相对盖度的增加,外来种的丰度显着减少;群落中水生植物外来种的丰度随着水体中TN、TP和COD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群落所在的纬度和生境大小对群落中外来种的丰度没有影响。说明本地水生植物多样性、覆盖度和水体营养等都能增加原生群落的可入侵性,此时要防控外来种入侵和建群。天敌采食和打捞等措施防治外来种在局部和短期有效,但难以在大尺度格局下长期控制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入侵。5.群落中入侵种的相对盖度随着本地种丰度、相对盖度、生物量、生境大小和纬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水体中的TN、TP和COD的增加而增加,海拔高程和叶片被摄食比例对入侵种的盖度无影响。群落中入侵种的平均生物量随着本地种丰度、相对盖度、生物量和生境大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水体中的TN、TP和COD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纬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海拔、叶片被摄食比例对入侵种的平均生物量无影响;表明本地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和覆盖度的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生境片段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都会加剧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入侵,要对此加强预警。入侵种相对盖度与群落中本地种的相对盖度、平均生物量、丰度和水体中TN,TP,COD的差异密切相关。表明提高水生植被中本地种的覆盖度和多样性,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和降低有机质含量,是防控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与消除其危害的有效途径。6.参照《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将中国入侵植物划分为7个等级的原则,将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划分为2级3类6个亚类:有害外来种包括恶性入侵种和局部严重入侵种;温和外来种包括轻危害外来种和未定外来种;新增有益外来种一类,下隶观赏外来种和食用外来种。按照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生物名录和我国公布的《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参考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全球淡水入侵物种手册》中水生植物入侵种名单进行物种归类。
黄明意[5](2015)在《水葫芦无害化处理及利用》文中研究指明水葫芦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已经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目前,常用打捞法治理水葫芦,但关键点还在于应如何及时高效处理打捞后的水葫芦。本文考察了水葫芦增殖条件的优化,得出了水葫芦生长的最佳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并将水葫芦应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和富集重金属,最后将获得的水葫芦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将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本文首先研究了水葫芦增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水葫芦最佳的增值条件为:蚓肥浓度 1.27%(TN 14.76 mg/L、TP 3.77 mg/L)、碳源浓度0.45‰和pH值7.10,在此条件下,水葫芦的增重率、主茎高增长率和分蘖数均显着性提高。另外,还发现当水葫芦进入新的生长环境时,需一周左右的适应时期;同时在水葫芦生长过程中,水体pH值会逐渐上升。研究了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水质净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蚓肥质量分数1.0%(TN 12.43mg/L、TP3.07mg/L、COD29.5mg/L)条件下,最佳分批培养条件为:富营养污水pH值7.07、水葫芦养殖密度253.3 g/m2和循环流速32.6 L/min,在此条件下,总氮去除率为92.3%、总磷去除率为79.25%、COD去除率为82.23%;在水葫芦养殖后期,由于生长空间受限,水葫芦水质净化能力减弱,因此在养殖后期应及时打捞,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连续培养对水葫芦净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19 m3/h/m2条件下,水葫芦水质净化效果最佳。考察了水葫芦对重金属Pb2+和Cd2+的耐受性和富集效果。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水葫芦对Pb2+和Cd2+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0mg/L和5 mg/L,在该浓度下水葫芦叶片的SOD酶和POD酶的酶活均达最大值。此外,富集实验结果表明:当Pb2+浓度为1 mg/L时,水葫芦对Pb2+的富集系数和去除率均达最佳,此时水葫芦根系和茎叶的铅含量分别为213.06 mg/Kg和176.84mg/Kg;而当Cd2+浓度为0.5mg/L时,水葫芦对Cd2+的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和去除率均达最佳,此时水葫芦根系和茎叶的镉含量分别为169.23 mg/Kg和124.17 mg/Kg。以水葫芦为原料,考察了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并对植生混凝土的应用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植生混凝土配比为:水葫芦掺入量10%、水料比0.8,水泥含量32%和细砂68%,在此条件下,所得浆体塌落度为124 mm,砌块抗压强度为1.15 MPa,砌块孔隙率为33%,砌块pH值为9.2。此外,其应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种子在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中的发芽率要远高于素混凝土砌块;同时,相比素混凝土砌块和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种有植株的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及Cd2+富集效果更明显。
杜东英,王劲松,郭云周,刘建香[6](2014)在《曲靖市绿肥生产与利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化肥用量的逐年上升,云南省曲靖市从1993年后有机肥用量逐年下滑,2005年时,有机肥提供的养分下降到30%以下。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土样化验结果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比较,80.8%的旱作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低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这意味着曲靖市旱作耕地土壤质量有所退化。耕地土壤管理中需加强绿肥生产利用、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曲靖属于温凉地区,有着种植绿肥的传统和习惯,近年来秋播绿肥面积在9.3万hm2以上,
佘启锋[7](2014)在《水葫芦的高值化利用及其生态治理》文中提出水葫芦是一种全球性有害水生杂草,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已在我国南方水域泛滥成灾。本课题结合生态循环理念,利用生物治理技术,系统考察水葫芦的繁殖、福寿螺和蚯蚓对水葫芦的利用、蚯蚓中蚓激酶和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力求在治理水葫芦的同时,能使水葫芦得到高值化利用。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放大实验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依据。考察了水葫芦的增殖条件和水质净化效果。水葫芦增殖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6.5-7.5,蚓粪浓度为1-2‰。水葫芦在净化水质方面,亚硝氮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氨氮呈下降趋势,硝氮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体中总氮呈现下降趋势。水体中活性磷含量和总磷含量、COD、chla都呈现下降趋势。考察了福寿螺对水葫芦的利用效果。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增殖的最适pH为6-8,最适温度为25-30℃,溶氧为7.4-8.7 mg/L,水体高度为25-35 cm。此条件下,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后,螺增重率最大,饵料系数最低。福寿螺利用水葫芦过程中蛋白、多糖、脂肪、粗灰分、干物质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优化养殖条件,降低水葫芦叶饵料系数,可促进福寿螺增重。考察了蚯蚓对水葫芦的利用效果。蚯蚓利用水葫芦增殖的最适pH为7-7.5,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养殖密度为10%,蚓层高度为10-20 cm,湿度为70-75%。此条件下,蚯蚓利用水葫芦后,蚯蚓增重率最大,饵料系数也最低。蚯蚓利用水葫芦过程中蚓体蛋白、多糖、脂肪、粗灰分、干物质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优化养殖条件,降低利用水葫芦饵料系数,可促进蚯蚓增重。以食用水葫芦后的蚯蚓为原料,对其进行蚓激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通过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盐析、超滤脱盐、DEAE Sepharose FF弱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方法得到两种电泳纯级别的蚓激酶LKI和LK2。LK1和LK2的酶学性质相似,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7.5-8.0。在pH5.0-10.0范围内比较稳定,热稳定性范围为50℃以下。SDS-PAGE电泳测得LK1和LK2均为单亚基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0kDa、29kDa。PMSF对蚯蚓的两种蚓激酶都有强烈抑制作用。以食用水葫芦后的蚯蚓为原料,对其抗菌肽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电击诱导,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盐析、超滤脱盐、SP 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方法得到一种电泳纯级别的蚯蚓抗菌肽,分子量为20 kDa,蚯蚓中抗菌肽的最适pH为6.0-7.0。在pH4.0-11.0范围内比较稳定,热稳定性范围为70℃以下。
周游[8](2012)在《大型海藻浒苔对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色度高等特点,直接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处理效果各有不同。其中,吸附法是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常用技术。近年来,人们研制开发了各种新型吸附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型藻作为一类替代性生物吸附剂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仅因为其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来源丰富、藻粉比表面积大;而且藻细胞壁的多糖和蛋白质等成分所含的氨基、羧基、羟基、磷酸根等功能基团,能促进染料分子结合到藻体表面,使大型藻成为一类非常有前途的废水脱色生物材料。浒苔(Enteromorphaprolifera)属海洋中的大型藻类,每年春夏季节在山东青岛等城市的海边泛滥成灾,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景观,造成绿潮危害,但是目前对于浒苔尚无很好的处理或利用措施。为实现浒苔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浒苔干粉作为吸附剂,以2种酸性染料(兰纳洒脱酱红B(ABB)和尼龙山黄N-3RL(NYN))和1种碱性染料(亚甲基蓝(MB))作为吸附对象,在优化吸附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浒苔干粉用于3种染料废水吸附处理的潜力。随后,通过绘制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红外光谱研究,探讨了浒苔对染料的吸附机理。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浒苔干粉对含两种酸性染料的模拟废水的适宜吸附条件为:染料初始浓度为200mg L-1,吸附时间60min,在pH49,室温(2030℃),振荡速率为150rpm(对ABB)和100rpm(对NYN),吸附剂用量为0.25mg g-1(对ABB)和5mg g-1(对NYN)。在优化的吸附条件下,浒苔对ABB、NYN的去除率分别为93.89%和41.05%,吸附容量分别为751.13mg g-1和8.21mg g-1。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描述浒苔对ABB的吸附过程,饱和吸附容量最大值达到3333.33mg g-1;浒苔对NYN的吸附只能由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描述。(2)对于MB浓度为100mg L-1的模拟染料废水,在pH411,室温(2030℃),振荡速率100rpm,反应时间90min,藻粉投加量为0.125g·L-1条件下,MB的去除率最高(79.91%),相应的吸附容量为636.04mg g-1。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的描述浒苔对MB的吸附过程,饱和吸附容量的最高值为909.09mg g-1。(3)浒苔对三种染料的吸附较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的大小不仅受颗粒内部扩散控制,同时也受液膜形成的边界层影响。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浒苔对染料的吸附主要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的进行;浒苔吸附ABB和MB为自发过程,而对NYN的吸附不是自发过程。(4)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浒苔对ABB的吸附驱动力为氢键和化学吸附作用;而对NYN和MB的吸附仅存在氢键作用。
陈立[9](2009)在《陕北地区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钻井混合废弃物是指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所有固液废弃物的混合体。主要由钻井废弃泥浆、废弃钻井液、钻井废水、钻屑及压裂作业返排液等组成,是一种含粘土、加重材料、各种化学试剂、污水、污油及钻屑等的多相稳定悬浮胶体体系,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废弃物之一。本研究采用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原理,针对陕北地区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中有害成分,选育具有高效降解转化能力的微生物复合菌群,研究开发出复合固体菌剂对混合废弃物进行微生物原位修复。通过微生物菌群的生长代谢作用,创新的解决了混合废弃物的脱毒、脱胶、固液分离、降低酸碱度等难题,使钻井混合废弃物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保护了油气田井场的生态环境。从各类石油污染物和钻井混合废弃物样品中分离出30余种微生物菌株,通过分离筛选、培养驯化和激光诱变等技术手段,选育出5种在钻井混合废弃物中能够迅速生长的优良菌株,并对此5株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鉴定等手段进行了分类鉴定(鉴定到属)。针对陕北地区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主要污染物成分,根据5种菌株各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作用特点,通过科学复配的方法开发出微生物复合固体菌剂。菌剂中各种微生物能够利用含不同有害成分的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作为唯一营养源迅速繁殖、互利生长。将微生物复合固体菌剂按比例接入钻井混合废弃物中,在>10℃的温度条件下,钻井混合废弃物中微生物能够迅速增殖至1010个/g以上,各类菌在钻井混合废弃物中互利生长,通过复合菌群的生长代谢作用可使钻井混合废弃物转化形成适宜各类生物生长的良好微生态环境。钻井混合废弃物经微生物复合固体菌剂作用后全方位高效降解转化了各类污染物成分,大大降低了钻井废弃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经处理后钻井混合废弃物的破胶、分层、脱水效果极为显着,pH值可由强碱性恢复至中性,表面出现固化,深度龟裂,钻井混合废弃物中石油烃类物质降解率可以达到95%以上,六价铬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9%,pH值降至6.5-7.5,活菌数达1010个/g以上,水分含量降至40-60%,有机质含量与周边土壤相比增加300%以上,达到脱毒、脱胶、固液分离、降低酸碱度的目的。通过58个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类型油气田井场泥浆池原位修复示范应用实验,证明了在陕北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复合固体菌剂可以对钻井混合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原位生物修复。在接种量0.3%-0.8%、温度>10℃的条件下,复合菌剂中微生物能够以钻井混合废弃物作为唯一营养源迅速生长繁殖,有效地降解、利用、转化废弃物中各类有害成分。钻井混合废弃物的破胶、分层、脱水极为明显,pH值可由强碱性恢复至中性,使钻井混合废弃物迅速转化形成适宜各类生物生长的良好微生态环境,大大降低和消除钻井混合废弃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实验所处理的58个油、气井场的泥浆池30-60天后完全达到生物修复处理效果,均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和油田相关部门按国家环保标准和油田工程管理规定的现场达标验收。
聂军,廖育林,彭科林,曹卫东[10](2009)在《湖南省绿肥作物生产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阐述了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湖南省绿肥作物的生产现状,主要问题是面积缩减突出、管理粗放。绿肥作物的大面积缩减,导致湖南生物氮肥资源大幅下降、钾肥资源缺口不断扩大、地力逐年下降。针对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对湖南省绿肥作物生产进行了展望,对发展湖南省绿肥作物生产的技术措施提出了建议。
二、细绿萍的用途与繁殖(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绿萍的用途与繁殖(2)(论文提纲范文)
(1)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我国城市居住区水景现状 |
1.1.2 理论背景——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及居住区水景的迅速发展 |
1.1.3 政策背景——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为基本原则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居住区的概念及其空间构成 |
2.1.1 城市居住区 |
2.1.2 居住园林环境 |
2.1.3 居住区水景 |
2.2 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
2.3 雨洪控制及其相关概念 |
2.3.1 雨洪控制利用的概念 |
2.3.2 雨洪控制与风景园林的关系 |
2.3.3 雨水利用与居住区水景营造 |
2.4 低影响开发及其相关理论 |
2.4.1 低影响开发 |
2.4.2 城市生态系统 |
2.4.3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
2.4.4 可持续景观设计 |
2.5 国外研究进展 |
2.5.1 德国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
2.5.2 美国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
2.5.3 澳大利亚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
2.6 国内研究进展 |
2.7 国外典型案例设计分析 |
2.7.1 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案例——美国High Point住宅区改造 |
2.7.2 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营造案例——美国纽约皇后区植物花园设计 |
第三章 基于CVM的昆明市居住区水景调研及其价值评价 |
3.1 调研区域介绍 |
3.1.1 昆明水资源概况 |
3.1.2 昆明土壤质地 |
3.1.3 调研居住区基本情况 |
3.1.4 现状问题总结 |
3.2 城市开放空间价值评估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应用及原理 |
3.2.1 CVM简介 |
3.2.2 CVM的经济学原理 |
3.2.3 CVM的评估流程 |
3.3 调研目的与调研方法 |
3.3.1 调研目的 |
3.3.2 调研方法 |
3.4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4.1 样本统计分析 |
3.4.2 支付意愿值统计分析 |
3.5 调查结论 |
3.5.1 昆明居住区水景经济价值估算 |
3.5.2 调查结果总结 |
3.5.3 调研结论 |
第四章 基于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营造策略 |
4.1 构建LID引导下的雨水生态系统 |
4.1.1 雨水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
4.1.2 雨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
4.1.3 模拟自然雨水管理过程 |
4.2 LID引导下居住区雨水处理系统架构 |
4.2.1 雨水集流系统 |
4.2.2 雨水渗滤系统 |
4.2.3 雨水调蓄系统 |
4.3 LID场地设计原则 |
4.3.1 维护场地自然排水模式 |
4.3.2 最大化自然渗透力 |
4.3.3 保护现有植被与敏感区 |
4.3.4 最小化不渗透面积 |
4.4 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营造设计策略 |
4.4.1 分析场地水文条件 |
4.4.2 优化自然排水路径 |
4.4.3 LID居住区水景营造 |
第五章 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以云安·阳光城为例 |
5.1 区域水文特征及云安·阳光城概况 |
5.1.1 区域水文特征分析 |
5.1.2 云安·阳光城概况 |
5.1.3 水景现存问题 |
5.2 云安·阳光城住区雨水潜力分析 |
5.2.1 可收集利用的雨水总量 |
5.2.2 居住区年需水总量 |
5.2.3 居住区水量平衡分析 |
5.3 LID视角下云安·阳光城住区雨水处理架构优化营造 |
5.3.1 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原则 |
5.3.2 雨水集流系统优化营造 |
5.3.3 雨水渗滤系统优化营造 |
5.3.4 雨水调蓄系统优化营造 |
5.3.5 LID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
5.4 云安·阳光城住区水景优化营造综合成本效益评估 |
5.4.1 经济效益分析 |
5.4.2 环境效益分析 |
5.4.3 社会效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调研问卷 |
(2)水葫芦净化水中重金属及其生物炭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环境污染 |
1.1.2 水体重金属污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修复净化水质 |
1.2.2 生物质炭的来源和制备 |
1.2.3 生物质炭作吸附剂的应用 |
1.2.4 生物质炭作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水葫芦对水体中Fe、Co、Ni三种重金属净化能力研究 |
前言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仪器和药品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初始重金属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2.2.2 不同吸附时间及不同重金属的影响 |
2.2.3 不同部位吸附量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葫芦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r (Ⅵ)吸附研究 |
前言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仪器和药品 |
3.1.2 材料的制备 |
3.1.3 吸附试验 |
3.1.4 表征方法 |
3.1.5 吸附等温线及动力学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水葫芦热解特性及生物质红外光谱分析 |
3.2.2 热解温度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3.2.3 pH值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3.2.4 吸附等温线 |
3.2.5 吸附动力学 |
3.2.6 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葫芦生物质炭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前言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仪器和药品 |
4.1.2 材料的制备 |
4.1.3 样品表征 |
4.1.4 电化学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密封条件比较 |
4.2.2 表征结果 |
4.2.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区系组成、分布格局与扩散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生物入侵有关概念 |
1.2.1 水生植物的定义 |
1.2.2 外来种与生物入侵的基本科学术语 |
1.2.3 外来种的特性及其入侵后的影响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的危害 |
1.3.2 我国水域环境恶化有利于外来种入侵 |
1.3.3 水域生态系统退化有利于外来种入侵 |
1.4 中国的水生植物外来种研究进展 |
1.4.1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生活史研究 |
1.4.2 营养对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的影响 |
1.4.3 采食对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影响 |
1.4.4 水生植物外来种的繁殖特征 |
1.4.5 水生植物外来种的生态适应 |
1.4.6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遗传多样性 |
1.4.7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防控 |
1.5 我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调查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调查区域 |
2.1.1 野外调查范围 |
2.1.2 全国野外调查的主要流域和关键区域 |
2.2 野外调查与研究方法 |
2.2.1 水生植物标本野外采集与分类鉴定 |
2.2.2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编目的原则和方法 |
2.2.3 有关地点和指标的缩写表 |
2.2.4 群落调查 |
2.3 水化学因子测定 |
第三章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 |
3.1 引言 |
3.2 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分类与编目 |
3.3.2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生活型谱分析 |
3.3.3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科属分类群数目 |
3.3.4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属下分类群比较分析 |
3.3.5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来源地 |
3.3.6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区系成分分析 |
3.3.7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引入途径与归化的物种 |
3.3.8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生态属性 |
3.3.9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初步分类尝试 |
3.4 讨论 |
3.4.1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属性与分级尝试 |
3.4.2 扩散途径与我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迁入与归化 |
3.4.3 外来种入侵使我国水生植物区系成分发生改变 |
3.4.4 我国湖泊水生植物乡土种消失导致外来种入侵 |
第四章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的危害和分布格局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3.1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分布 |
4.3.2 中国不同区域水生植物入侵种数目、出现频率和覆盖率 |
4.4 讨论 |
4.4.1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分布格局与传播方式 |
4.4.2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入侵性与扩散途径 |
4.4.3 中国水域自然地理特征有利于外来种的入侵 |
4.4.4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生态空间与分布模式 |
第五章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的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数据采集 |
5.2.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影响水生植物群落可入侵性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 |
5.3.2 水生生态系统中影响水生植物入侵种扩散的因素 |
5.3.3 导致入侵种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爆发成灾的关键因子 |
5.4 讨论 |
5.4.1 乡土种消失为外来种入侵提供了冗余生态位 |
5.4.2 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爆发成灾的原因及其危害 |
5.4.3 竞争排斥与资源限制对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的影响 |
5.4.4 水生植物外来种入侵的限制因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果 |
6.2 主要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将来拟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完成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 |
致谢 |
(5)水葫芦无害化处理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葫芦简介 |
1.1.1 水葫芦的生长概述 |
1.1.2 水葫芦生物入侵 |
1.1.3 水葫芦危害 |
1.1.4 水葫芦的控制 |
1.1.4.1 物理方法控制 |
1.1.4.2 化学方法控制 |
1.1.4.3 生物方法控制 |
1.2 水葫芦生长的影响因素 |
1.2.1 温度和湿度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1.2.2 pH值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1.2.3 氮磷浓度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1.3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述 |
1.3.1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1.3.2 水体富营养的原因 |
1.3.3 水体富营养化的化学净化处理 |
1.3.4 水体富营养化的物理净化处理 |
1.3.5 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净化处理 |
1.4 水葫芦的利用 |
1.4.1 水葫芦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
1.4.2 利用水葫芦提取黄酮 |
1.4.3 利用水葫芦制取乙醇 |
1.4.4 水葫芦中多糖的提取 |
1.5 重金属污染治理 |
1.5.1 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1.5.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1.5.3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
1.5.3.1 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法 |
1.5.3.2 重金属污染的化学修复法 |
1.5.3.3 Cd~(2+)和Pb~(2+)污染的现状 |
1.6 植物纤维在绿色建材中的应用 |
1.6.1 植物纤维资源概述 |
1.6.2 植物纤维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
1.6.3 植生混凝土概述 |
1.6.4 植生混凝土植生性影响因素 |
1.7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总体思路和研究目的 |
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第二章 水葫芦增殖条件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设计和方法 |
2.3.1 营养源对水葫芦增殖生长的影响 |
2.3.1.1 蚓肥浓度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3.1.2 碳源浓度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3.2 水环境条件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3.2.1 pH值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3.2.2 循环流速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3.3 水葫芦增殖的响应面优化 |
2.3.4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量方法 |
2.3.4.1 实验指标测量方法 |
2.3.4.2 实验参数的计算 |
2.3.4.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营养源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4.1.1 蚓肥浓度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4.1.2 碳源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4.3 水环境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4.3.1 pH值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4.3.2 循环流速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
2.4.4 水葫芦增殖响应面优化 |
2.4.4.1 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案 |
2.4.4.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2.4.4.3 试验结果分析与优化 |
2.4.4.4 水葫芦增重率最佳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水葫芦对水体的净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设计和方法 |
3.3.1 水质的测量方法 |
3.3.1.1 总氮的测量方法 |
3.3.1.2 总磷的测量方法 |
3.3.1.3 水体COD的测量方法 |
3.3.2 水葫芦分批培养对水质净化实验设计 |
3.3.2.1 富营养化程度对水葫芦净化的影响 |
3.3.2.2 pH值对水葫芦对水体净化的影响 |
3.3.2.3 水葫芦养殖密度对水体净化的影响 |
3.3.2.4 循环流速对水体净化的影响 |
3.3.2.5 响应面分析 |
3.3.3 连续培养水葫芦对水质净化 |
3.3.4 实验数据的处理 |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4.1 分批培养水葫芦对水质净化的影响 |
3.4.1.1. 水质测量的标准曲线 |
3.4.1.2 水葫芦对不同浓度富营养污水的净化 |
3.4.1.3 pH值对水葫芦净化富营养水体的影响 |
3.4.1.4 养殖密度对水葫芦净化富营养污水的影响 |
3.4.1.5 循环流速对水葫芦净化富营养污水的影响 |
3.4.2 分批培养水质净化响应面优化 |
3.4.2.1 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案 |
3.4.2.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3.4.2.3 试验结果分析与优化 |
3.4.2.4 水葫芦对水质净化的最优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
3.4.3 水葫芦连续培养对水质净化的影响 |
3.4.3.1 连续培养对总氮净化的效果 |
3.4.3.2 连续培养对总磷净化的效果 |
3.4.3.3 连续培养对化学需氧量净化的效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葫芦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和富集效果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设计和方法 |
4.3.1 实验方法 |
4.3.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4.3.1.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4.3.1.3 Cd~(2+)和Pb~(2+)的测定 |
4.3.1.4 水葫芦消解方法 |
4.3.2 水葫芦对重金属Cd~(2+)和Pb~(2+)的耐受性和富集实验设计 |
4.3.2.1 水葫芦对Cd~(2+)和Pb~(2+)的耐受性 |
4.3.2.2 水葫芦对Pb~(2+)、Cd~(2+)的富集作用 |
4.3.2.3 实验参数的计算 |
4.3.2.4 实验数据的处理 |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4.1 水葫芦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 |
4.4.1.1 水葫芦对Cd~(2+)的耐受性 |
4.4.1.2 水葫芦对Pb~(2+)的耐受性 |
4.4.2 水葫芦对富重金属的富集 |
4.4.2.1 Cd~(2+)和Pb~(2+)标准曲线 |
4.4.2.1 水葫芦对Pb~(2+)富集作用 |
4.4.2.3 水葫芦对Cd~(2+)富集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水葫芦为材料植生混凝土制备及应用性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5.2.1 材料和性能 |
5.2.1.1 植物纤维外掺物 |
5.2.1.2 胶凝材料 |
5.2.1.3 集料性能 |
5.2.1.4 种子来源 |
5.2.2 仪器 |
5.3 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 |
5.3.1 实验指标测定方法 |
5.3.1.1 水泥砂浆塌落度的测量 |
5.3.1.2 水泥砂浆扩散度的测量 |
5.3.1.3 砌块抗压强度的测量 |
5.3.1.4 砌块孔隙率的测量 |
5.3.1.5 砌块pH值的测量 |
5.3.2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工艺 |
5.3.2.1 水葫芦掺入量对浆体和砌块性质的影响 |
5.3.2.2 水料比对浆体和砌块性质的影响 |
5.3.2.3 水泥含量对浆体和砌块性质的影响 |
5.3.2.4 植生纤维混凝土制备正交优化 |
5.3.3 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应用性能评价 |
5.3.3.1 植生性能评价 |
5.3.3.2 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对污水的净化 |
5.3.3.3 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对重金属Cd~(2+)的富集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水葫芦掺入量对植生混凝土的影响 |
5.4.1.1 水葫芦掺入量对水泥浆体性质的影响 |
5.4.1.2 水葫芦掺入量对砌块性质的影响 |
5.4.2 水泥含量对植生混凝土的影响 |
5.4.2.1 水泥含量对水泥浆体性质的影响 |
5.4.2.2 水泥含量对砌块性质的影响 |
5.4.3 水料比对植生混凝土的影响 |
5.4.3.1 水料比对水泥浆体的影响 |
5.4.3.2 水料比对砌块性质的影响 |
5.4.4 正交试验优化植生纤维混凝土制备工艺 |
5.4.5 植生纤维混凝土制备的验证实验 |
5.4.6 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应用性能评价 |
5.4.6.1 孔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在种子育苗上的应用 |
5.4.6.2 植生纤维混凝土砌块对污水净化和重金属的富集效果 |
5.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曲靖市绿肥生产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曲靖市绿肥发展历程 |
2 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3 曲靖市绿肥生产现状 |
3.1 曲靖市绿肥种植及利用情况 |
3.2 曲靖市绿肥科研及示范情况 |
3.3 曲靖市绿肥种子发展现状 |
4 曲靖市绿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4.1 绿肥种子市场混乱, 难以调控 |
4.2 投入不足, 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
5 曲靖市绿肥发展思路 |
5.1 充分认识绿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
5.2 加强领导, 增加投入, 建立激励机制 |
5.3 科学规划、分类指导 |
5.4 多品种多途径, 因地制宜发展绿肥 |
5.5开展试验研究、做好绿肥生产的技术储备 |
5.6 完善绿肥发展科技队伍体系建设, 为绿肥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
(7)水葫芦的高值化利用及其生态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水葫芦概况 |
1.1.1 水葫芦生物学特性 |
1.1.2 水葫芦生物入侵 |
1.1.3 水葫芦危害 |
1.1.4 水葫芦的控制 |
1.1.5 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 |
1.2 蚯蚓研究概况 |
1.2.1 蚯蚓在医药保健方面的应用 |
1.2.2 蚯蚓在畜禽、水产方面的应用 |
1.2.3 蚯蚓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2.4 蚯蚓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
1.2.5 蚯蚓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
1.2.6 市场行情与发展趋势 |
1.3 蚓激酶研究进展 |
1.3.1 分离纯化 |
1.3.2 理化及酶学性质 |
1.3.3 纤溶作用机制 |
1.3.4 临床应用 |
1.4 蚯蚓抗菌肽研究进展 |
1.4.1 阳离子抗菌肽的分类 |
1.4.2 阳离子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 |
1.4.3 阳离子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
1.4.4 抗菌肽分离纯化 |
1.4.5 阳离子抗菌肽的理化性质 |
1.4.6 抗菌肽应用 |
1.5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总体思路和研究目的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第二章 水葫芦增殖的生理生化机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质含量检测 |
2.3.2 水葫芦营养成分测定 |
2.3.3 水葫芦养殖的单因素实验 |
2.3.4 响应面优化水葫芦养殖的实验 |
2.3.5 水葫芦水质净化效果 |
2.3.6 水葫芦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营养浓度对水葫芦增重的影响 |
2.4.2 营养条件对水葫芦增重的影响 |
2.4.3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2.4.4 水葫芦水质净化效果 |
2.4.5 水葫芦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2.5 小结 |
2.5.1 水葫芦增殖条件的探讨 |
2.5.2 水葫芦水质净化的探讨 |
第三章 福寿螺对水葫芦的利用效果及其活性成分的累积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福寿螺基本成分分析 |
3.3.2 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单因素实验 |
3.3.3 响应面优化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实验 |
3.3.4 活性成分累积规律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溶氧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2 pH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3 水高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4 温度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5 照度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6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3.4.7 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各时期各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3.5 小结 |
3.5.1 福寿螺利用水葫芦的增殖条件探讨 |
3.5.2 福寿螺利用水葫芦的活性成分累积规律的探讨 |
第四章 蚯蚓对水葫芦的利用效果及其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蚯蚓成分分析检测 |
4.3.2 蚯蚓基料加工的单因素实验 |
4.3.3 蚯蚓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单因素实验 |
4.3.4 响应面优化蚯蚓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实验 |
4.3.5 活性成分累积规律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蚯蚓蚓床基料加工的单因素结果 |
4.4.2 pH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3 密度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4 照度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5 透气性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6 湿度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7 温度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8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4.4.9 蚯蚓养殖过程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4.5 小结 |
4.5.1 蚯蚓利用水葫芦的增殖条件探讨 |
4.5.2 蚯蚓利用水葫芦的活性成分累积规律的探讨 |
第五章 蚓激酶的提取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材料 |
5.2.2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5.3.2 酶活力测定 |
5.3.3 蚓激酶的提取纯化 |
5.3.4 蚓激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蚓激酶粗提取单因素实验 |
5.4.2 蚓激酶粗提取正交试验 |
5.4.3 硫酸铵分段盐析 |
5.4.4 DEAE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 |
5.4.5 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 |
5.4.6 酶的纯度鉴定 |
5.4.7 蚓激酶纯化过程总表 |
5.4.8 蚓激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5.5 小结 |
5.5.1 蚓激酶的提取纯化过程探讨 |
5.5.2 蚓激酶的酶学性质探讨 |
第六章 蚯蚓中抗菌肽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2.1 材料 |
6.2.2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蚯蚓抗菌肽含量测定 |
6.3.2 蚯蚓抗菌肽抗菌活性测定 |
6.3.3 蚯蚓抗菌肽分离纯化 |
6.3.4 蚯蚓抗菌肽性质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蚯蚓抗菌肽诱导单因素结果 |
6.4.2 抗菌肽诱导的正交结果 |
6.4.3 抗菌肽提取单因素结果 |
6.4.4 抗菌肽提取工艺优化 |
6.4.5 硫酸铵分段盐析 |
6.4.6 SP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 |
6.4.7 凝胶过滤结果 |
6.4.8 抗菌肽纯化过程总表 |
6.4.9 肽的纯度鉴定 |
6.4.10 蚯蚓中抗菌肽的性质 |
6.5 小结 |
6.5.1 蚯蚓中抗菌肽的提取纯化过程探讨 |
6.5.2 蚯蚓中抗菌肽的性质探讨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大型海藻浒苔对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1.1 我国染料工业及废水排放情况 |
1.1.2 染料废水来源及分类 |
1.1.3 染料废水特点及危害 |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化法 |
1.2.4 其他方法 |
1.3 大型藻及其在印染废水吸附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1.3.1 大型藻和浒苔简介 |
1.3.2 大型海藻吸附处理印染废水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浒苔对三种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仪器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 |
2.2.3 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染料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曲线 |
2.3.2 吸附条件优化 |
2.4 小结 |
3 浒苔对 3 种染料的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仪器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吸附等温线绘制与相关计算 |
3.2.3 吸附动力学实验与相关计算 |
3.2.4 吸附热力学函数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染料的吸附等温线 |
3.3.2 吸附动力学 |
3.3.3 吸附热力学 |
3.4 小结 |
4 浒苔对三种染料吸附机理的探索 |
4.1 引言 |
4.2 材料、仪器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2.3 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浒苔吸附 ABB 前后的红外光谱扫描 |
4.3.2 浒苔吸附 NYN 后的红外光谱扫描 |
4.3.3 浒苔吸附 MB 后的红外光谱扫描 |
4.3.4 浒苔与其他大型藻类吸附染料后的红外分析比较 |
4.4 小结 |
5 结论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陕北地区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1.1 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概念 |
1.2 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处理研究现状 |
2 生物修复的概念及特点 |
2.1 生物修复的概念 |
2.2 生物修复的技术特点 |
2.3 生物修复的方式 |
3 微生物技术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及原理 |
3.1 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种类 |
3.2 生物修复中微生物的环境条件 |
3.3 微生物在生物修复中的作用原理 |
第二章 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构成与特征研究 |
0 引言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试剂 |
1.3 培养基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样品的采集 |
2.2 样品中微生物的富集培养 |
2.3 样品的检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采样地点 |
3.2 微生物检测结果 |
3.3 石油烃类与重金属检测结果 |
3.4 含水率检测结果 |
3.5 酸碱度检测结果 |
4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污染修复微生物的筛选与降解性能测试 |
0 引言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试剂 |
1.3 培养基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检测方法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中微生物的富集培养 |
2.4 菌株分离纯化 |
2.5 菌株的初筛 |
2.6 初筛菌株激光诱变 |
2.7 菌株的复筛 |
2.8 复筛菌株对石油烃类物质的降解实验 |
2.9 复筛菌株对直链烃与环烷烃降解能力实验 |
2.10 复筛菌株对芳香烃降解能力实验 |
2.11 复筛菌株产生表面活性剂实验 |
2.12 复筛菌株对重金属类物质的抗性实验 |
2.13 复筛菌株对聚合物类物质的降解性实验 |
2.14 复筛菌株耐碱性实验 |
2.15 复筛菌株耐盐性实验 |
2.16 菌株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中微生物的富集培养 |
3.2 富集菌株分离纯化 |
3.3 富集菌株的初筛 |
3.4 初筛菌株诱变 |
3.5 菌株的复筛 |
3.6 复筛菌株对石油烃类物质的降解实验 |
3.7 复筛菌株产生表面活性剂实验 |
3.8 复筛菌株对重金属类物质的抗性实验 |
3.9 复筛菌株对聚合物类物质的降解实验 |
3.10 复筛菌株耐碱性实验 |
3.11 复筛菌株耐盐性实验 |
3.12 菌株鉴定 |
4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复合微生物修复剂的研制与初步修复效果研究 |
0 引言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试剂 |
1.3 培养基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检测方法 |
2.2 固体菌剂的制备工艺 |
2.3 复合固体菌剂复配 |
2.4 培养工艺优化 |
2.5 菌剂处理后混合废弃物检测分析 |
2.6 植物栽培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固体菌剂的制备工艺 |
3.2 复合固体菌剂复配 |
3.3 处理陈旧废弃物所使用的固体菌剂复配 |
3.4 处理新鲜废弃物所使用的固体菌剂复配 |
3.5 培养工艺优化 |
3.6 陈旧废弃物工艺正交试验 |
3.7 新鲜废弃物工艺正交试验 |
3.8 复合菌剂培养处理后混合废弃物各类理化指标的分析 |
3.9 植物栽培实验 |
4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微生物原位修复研究 |
0 引言 |
1 材料 |
1.1 试剂 |
1.2 实验地点 |
2 方法 |
2.1 油气田废弃泥浆池的微生物原位修复 |
2.2 微生物检测及鉴定 |
2.3 石油烃类物质降解效果分析 |
2.4 可溶性总盐、电导率EC值、pH值及有机质含量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钻井混合废弃物井场原位修复实例 |
3.2 原位修复后钻井混合废弃物的检测与分析 |
4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细绿萍的用途与繁殖(2)(论文参考文献)
- [1]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D]. 胡锦枝.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水葫芦净化水中重金属及其生物炭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付卫静.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3]中国绿肥科研6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J]. 曹卫东,包兴国,徐昌旭,聂军,高亚军,耿明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6)
- [4]中国水生植物外来种的区系组成、分布格局与扩散途径[D]. 于海澔. 武汉大学, 2017(01)
- [5]水葫芦无害化处理及利用[D]. 黄明意. 福州大学, 2015(07)
- [6]曲靖市绿肥生产与利用[J]. 杜东英,王劲松,郭云周,刘建香. 中国农技推广, 2014(12)
- [7]水葫芦的高值化利用及其生态治理[D]. 佘启锋. 福州大学, 2014(10)
- [8]大型海藻浒苔对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吸附性能研究[D]. 周游.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9]陕北地区油气田钻井混合废弃物的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研究[D]. 陈立. 西北大学, 2009(11)
- [10]湖南省绿肥作物生产现状与展望[J]. 聂军,廖育林,彭科林,曹卫东. 湖南农业科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