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及香港建材市场调查报告摘要

泰国及香港建材市场调查报告摘要

一、泰国、香港建材市场考察报告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提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裴丛珊[2](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新第三方市场合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顺应了国际形势的变化,也符合各国的发展诉求。新加坡是“一带一路”的积极支持者,也是唯一与中国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的东盟成员国,因此中新第三方市场合作对中新双边关系乃至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新加坡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中新已有合作机制的梳理和合作项目的分析,进而探讨中新开展第三方合作的基础与前景。本文认为,中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立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为未来合作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更多选择,两国在工业园区、物流合作、能源运输和工程建设四个领域开展的合作项目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创新、开放包容的特点。新加坡独有的地区关系优势以及中新两国基于合作的互补性优势是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新加坡区别于其他合作国家的独特所在。而新加坡自身的外交政策、涉及东盟国家的南海问题和新加坡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态度也可能成为阻碍合作的因素。因此,中新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

廖橙[3](2020)在《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文中研究表明从1885年至今,中国与越南的边境地区发生了三次重要的战争及随之而来的三次社会转型。首先是中法战争之后,法国成为北圻(越南北部)的保护国,条约化中越边境。其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在边境推行集体农业与工业生产。最后是中越边境战争后,两国在边境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商贸。在此过程中,边境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城镇原型:“边境双子城”。边境双子城在国境线两侧毗邻共生,随着中国与越南社会、城镇与建筑的现代化而发生变化,并产生了相互之间的影响。论文以在中国与越南边境两侧毗邻的双子城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社会阶段为背景,以双子城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语义为切入点,分析双子城如何兴起、发展与嬗变。文章希望通过历史研究阐释中越边境双子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连续的历史视野和社会语境下认识边境城镇空间的特点。文章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明确论文的研究问题与意义,并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中越边境的在近代以前的历史地理背景。第三章梳理了中越边境双子城从形成、发展至今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勾勒出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社会-空间整体图景。第四章与第五章是一个整体,分别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与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两对典型的案例说明“边境性”,即“内向性”与“中心性”、“双向性”与“单向性”。第六章是基于第三章至第五章的进一步分析,从空间结构与空间语义理解研究对象,以现代社会的三个特征,即“理性化”、“个人行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为角度。第七章是本研究的结语,总结本文研究对象的空间特点,包括制度理性空间的“镜像性”、代表个人交往空间的“交织性”,以及身份认同的“双重性”,以及对双子城未来发展的一些展望。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自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发生了三次战争,并随即发生了相应的政治与社会变革。在这个背景下,多元的文明碰撞与文化交融产生了边境双子城及其复杂的文化状态和混杂的空间现象。边境双子城受到不同时期社会环境、不同地缘环境的影响而体现出多维度的“边境性”:双子城内部的互动状态可以分为“双向性”和“单向性”,双子城作为一个整体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则可分为“内向性”与“中心性”。不同状态的双子城不断以追求“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在空间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在空间结构上,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理性与效率理性塑造了一种“镜像结构”,这种结构是双子城的制度空间与核心,在双子城从“内向性”过渡到“中心性”的过程中,镜像结构不断增加。其次,个人行为在双子城内形成了一种“交互网络”,即个体交往谋生的行为如同一张自由编织的网,网的节点是承载交往行为的空间,交往网络使双子城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建立在“双向性”的基础上。最后,在空间所传达的语义上,现代民族国家认同被不断被强化,与此同时,在社会和空间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边境认同,两种认同构成了社会与空间上的双重性。虽然边境认同并不与国家认同向矛盾,但是因为符号的滥用可能对后者产生负面作用。由此,在不同社会阶段和不同边境性的基础上,论文总结出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空间特点,即“镜像性”、“交织性”与“双重性”。

高小岳[4](2020)在《商业综合体动线系统及其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以某城市滨江项目沿江地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精神需求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商业空间愈发受到公众关注。其中,动线系统和室外公共空间不仅是设计中的主要关注点和要素,更可作为整个商业建筑的点睛之笔和亮点所在,增添城市商业中心的活力。本文以环境行为学及消费心理学作为全文的理论铺垫和基础,以空间的合理性、流畅性、趣味性和活力性的分析视角来研究现当代商业综合体动线系统及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的现状情况,并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研究手法,对深圳市及国内其他一二线城市的典型商业综合体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室外商业空间附属的公共步行连桥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其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在引导大众消费行为和自发性行为的准则下,打破传统商业动线与人的行为割裂的设计情况。最后结合某城市滨江项目沿江地块为例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提出适合该项目整体商务氛围的动线系统、室外商业公共空间和公共步行连桥的设计,以达到提高室外商业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整个片区商业活力,兼顾实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的目的。

蔡悠然[5](2020)在《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中提出2013年9月,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条便捷、快速的通道,是产能转移和产业输出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和市场,与沿线国家实现深度经济合作,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境外园区作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产业输出、发展模式输出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产业园的东道国效应开展研究,从促进东道国效应提升的角度,分析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一带一路”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本文采用了文献检索法、数据分析法和多案例研究法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的东道国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针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文献梳理并界定了相关概念,选取了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技术溢出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其次,本文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园区的建设现状及动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及实现途径。然后,运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模型,选取越南龙江工业园、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境外产业园或境外经贸合作区进行案例分析,结合模型评估了各产业园东道国效应发挥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结果,从提升东道国效应角度出发,梳理了境外产业园或境外经贸合作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境外产业园、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提升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产业园在整体上发挥了明显的东道国效应,境外产业园区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吸纳就业、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东道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部分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不明显,主要是在园区规划、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论文从提升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重视东道国调研及战略制定、重视文化差异管理、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等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视角、评估模型建立、案例选取上做出了创新,从东道国效应视角出发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园建设开展研究,通过建立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评估模型,从东道国效应发挥和提升的角度出发提出政策建议。

叶善青[6](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提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李儒思[7](2019)在《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等政策引领下,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改变供求失衡状态;前期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开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同时,释放了国内部分过剩产能。紧跟着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国化工集团也积极朝着“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先进制造加基础化工”的方向,调整集团内部产业结构。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属于中国化工集团的基础化学业务板块,始建于1964年5月,是四川省大型磷矿石生产基地。经过55年的发展,现在已建设成为资产12亿元、职工1110名、年产销磷矿石100万吨和农业磷酸一铵20万吨的国有大型化学矿山企业。当下的经济形势下,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应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将在本文展开讨论。本文基于国内外磷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情况、“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磷化工行业状况、国内经济政治宏观环境、国内磷化工产业环境以及国内磷化工主要竞争对手等相关信息,通过波特五力模型、竞争态势矩阵、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等分析工具,得出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所处外部环境有六大机会:(1)“一带一路”潜在市场巨大;(2)国家政策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大以及发展服务贸易;(3)国内初级精细磷酸盐需求逐年略有增长;(4)生产技术有待突破;(5)新进入者威胁小;(6)替代品威胁较小。七大威胁:(1)产能过剩,供给侧调整;(2)暂时无法开采磷矿石;(3)环保压力;(4)同业竞争激烈;(5)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高;(6)购买者议价能力较高;(7)在未来面临着劳动成本上升。昊华清平内部的三大优势:(1)母公司实力雄厚;(2)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3)磷矿石开采技术过硬,磷酸一铵生产管理团队技术过硬。五大劣势:(1)战略发展起步较晚;(2)近年财务状况不佳;(3)缺少核心竞争力;(4)各职能部门管理有待提高;(5)目前的人力资源无法支撑未来发展。为实现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我国磷化工产业主导者”的愿景、“做强企业,造福职工,回报社会”的使命和“2029年成为四川区域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个亿,利润率达5%-10%,企业负债率保持在40%-50%之间”的战略目标,根据以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通过SWOT矩阵分析,确定“德阳昊华清平磷矿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利用母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联合母公司下属化工单位和德阳周边的磷化工企业,为“一带一路”国家,以出口和工程承包模式,提供磷化工产品和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相关服务;同时利用已有的国内销售渠道开展磷化工产品贸易”的国际化经营总体战略。竞争战略采用“在海外市场上专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磷化工产品和技术服务”的重点集中战略和“根据国内外客户的不同需求,准确及时的提供磷化工产品和服务,业务范围包括国内所有基础磷化工产品以及相应的全套“设计、施工、生产管理咨询”服务;以此成为国内首家产品服务全面、专业化强、可信度高的国际化磷化工综合型贸易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职能层战略以4Ps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对于海外市场,昊华清平依照随行就市定价法,以直销和经销的方式及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质量有保障的磷矿、磷肥、初级精细磷酸盐产品和“设计、施工、生产管理咨询”服务;对于国内市场,根据国内客户需求和政策情况,利用现有销售渠道,提供磷矿、磷肥、初级精细磷酸盐产品”营销职能战略和“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建立财务预警机制;预防出现财务危机,求得生存和新发展”防御型财务职能战略为主。在各层级战略的指导下,分解战略目标,从组织结构、人财物资源配备、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文化建设、过程控制和风险控制七大方面制定具体战略实施方案。通过对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在昊华清平应对磷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面临着同样难题的其它中国化工集团子公司的参考。

康斯明[8](2019)在《十九世纪末槟城乔治市华人社会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来西亚槟城是华侨移民在南洋重要的侨居地。自英殖民者开埠槟城以来,华人在城市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在19世纪末成为人口最多的外来族群。华人大规模的迁移也带来华族文化的传播与扎根,在殖民城市多元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复合的社会空间形态。本文以社团组织、信仰空间以及生活空间三个部分展开讨论,通过历史地图的定位与史料的结合,分析19世纪末华人社会空间的形成与特征。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华人社团,从平面格局(分布规律、占地范围、选址朝向)、生成演变(不同时期的扩建)以及背后的经济文化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类型华人社团的分布与发展。其次,从槟城各族群宗教场所分布到华人寺庙的选址建造展开讨论,试分析信仰空间在殖民城市中作为公共领域的存在以及寺庙在华人聚落中的核心地位,探讨寺庙在华人族群背后的整合功能。最后,就城市居住分区,华人骑楼街道、住宅类型、学校教育、贸易集市、娱乐空间、公共墓地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在殖民城市环境下华人对于生活空间的配置与调整。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四个主要结论。第一,十九世纪末槟城华人社会空间是英国殖民统治、多元文化环境以及华人帮群营造共同影响下的复合体。第二,槟城华人通过原乡习俗与传统来配置殖民城市中的生活场所与设施。第三,在既有城市规划与复杂社会环境下,华人积极调整与适应。第四,华人移民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合共生,与各外来族群和谐共存。

刘锦前[9](2019)在《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文中提出环喜马拉雅区域所处位置战略地位特殊,自19世纪以来长期成为包括麦金德在内的陆权论学者热议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也关乎中国边疆稳定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程度。而从地区整合的长远角度讲,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为亚洲繁荣做出更大贡献,还将为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有序推进,当地居民能否安居乐业,不仅对域内国家来讲显得极其重要,更是对当前“逆全球化”现象抬头之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跨地区经济合作来实现社会稳定并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考验。本文主要就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态势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可行路径、合作模式与机制建设以及外溢效应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论文在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梳理思考的基础上,在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相关问题考察研究的同时,结合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与研判地区发展的新合作模式、可行方案等,以期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剖析论证,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研判建言。本文写作宗旨在于,通过围绕上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论证,希冀在理论层面能在总结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实践上把握好中国对外战略特别是针对周边跨区域合作推进方向,为我国周边战略特别是南亚战略制定与调整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决策参考。在为中国陆疆安全建设提供思路的同时,尝试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层面的实践路径,以及探求如何通过功能性合作来带动高政治领域问题的解决,期望最终能够给国际社会不同国家间就战略互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妥善解决提供一种思路借鉴。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绪论部分在阐述本文研究选题的由来背景、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重要概念说明之后,主要就这一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交待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正文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重点就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等进行阐释,特别对区域经济学的增长三角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进行梳理与分析界定,为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论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本文研究的方向和探讨的空间。第二章,展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问题的考察分析。主要从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情况、各国与中国经贸合作等角度分析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态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竞合关系、经济权力空间等交互因素,并就贸易保护主义问题,腐败问题等进行解析。第三章,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态势进行归纳探讨。从发展态势看,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跨界经贸联系加强是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正在呈现出的重要特点之一,而贸易的不平衡性日渐加剧、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等缺陷也需要引起关注。值得强调的是,域内大国之间特别是中印围绕经济权力博弈力度加大。本章认为,中长期时空环境下域内国家应积极通过完善与构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来对冲外来力量活动对该区域带来的冲击。第四章,研究可能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如中国与印度战略上互信不足,脆弱的印巴关系,域内国家间长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思维与负面情绪等。此外,本章还就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立场、观点等进行概述分析,研判当前相关国际与地区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等主要作用角色,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如环保组织、人权组织等在此问题上的最新立场与作为。本章还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情感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着力分析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本章重点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可行性方案,主要从合作空间布局、合作主导力量、合作具体领域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作为本章重点部分,论证孟中印缅、中尼印、中巴阿、中斯巴马四线成片的区域经济合作空间布局。在此前后还对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以及香客之路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联动进行评述。第六章,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进行建言。主要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跨国次区域产业项目合作模式,并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价值效应;针对域内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环境,提出强化感情纽带建设和重视共情环境构建思路;在对区域合作既有机制作用进行归类分析基础上,探讨功能性新合作平台的建设,强调中印战略对话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的关键意义。第七章,作为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情况展开论述,并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的各类难题进行深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争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与国间关系,甚至成为当前地区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当前,域内国家在水环境治理合作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该地区特殊的“历史记忆”导致彼此间命运共生理念认同难度大,“战略互信”的缺失又制约着国家层面友好关系的拓展。笔者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内各方应以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为契机,推动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向地区利益整合的方向发展,保护域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域内其它领域合作提供经验。第八章作为本文论述的理论落脚点和现实意义所在,重点聚焦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研判。具体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深度开展进程中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安全合作进展和低频度军备竞赛问题等进行评估。研判功能性经济合作基础上的新规范形成及其反作用,并探高政治领域合作可能的进展方向等。论文最后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重要观点进行概述提炼,并指出论文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陈姣兰[10](2019)在《“窗口之城” ——深圳华侨城的历史化回溯(1980s-200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一直备受关注,而对作为其历史载体的物质空间建设本身的研究,无疑是回顾和总结这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造城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试图以深圳华侨城作为切入点,站在城市建设模式的角度,对支撑其区域特征及其品牌从深圳走向全国的景观及建筑空间的建设进行历史化回溯,以期在总结其特点的同时反映深圳及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某些特点。本文将通过华侨城的诞生及建设过程、华侨城人造景区和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华侨城的诞生及建设过程。从华侨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建设主体出发明确它的来由和性质,历史化地回溯其建设过程并总结其建设历史的特点,站在区域特征及形象塑造的角度看“城中城”、“山水城”、“旅游城”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华侨城人造景区。回溯深圳“旅游”景区及景点建设的历史,明确华侨城人造景区在城市中的影响力,追溯“实景微缩”景观塑造手法的来源,从主题化的设计手法角度分析“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景区的构成及特点。第三部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从产业的角度发掘以“设计产业”为主且由旧工业区改造而成的创意园在深圳城市中的定位,并结合“深双展”看创意园具有广泛知晓度的来由。追溯华侨城企业意图激发旧工业区的想法来源并从设计的角度解析创意园改造规划和建设的特点。最后,结合三个部分,将华侨城的建设特点总结为:企业自主开发的城市建设模式、不断凸显“旅游”功能的建设方式以及以“旧改”为代表建成创意产业园的城市更新状态的表现,并指出由景区+山水自然环境+居住构成了华侨城房地产品牌从深圳走向全国得以复制的物质空间支撑所在。由此试图从城市建设过程和模式的角度,来看深圳及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某些特点。正文共计59,000余字,图81幅,表19张。

二、泰国、香港建材市场考察报告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国、香港建材市场考察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新第三方市场合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现有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第三方市场合作综述
    第一节 提出背景
    第二节 发展实践
    第三节 合作意义
第三章 中新第三方市场合作成果总结
    第一节 合作机制与模式选择
    第二节 合作项目分析
第四章 中新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前景分析
    第一节 新加坡的地区关系优势
    第二节 合作中的各自优势
    第三节 来自新加坡的挑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说明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相关概念说明与辨析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越边境双子城
        1.3.2 关于城镇空间的现代性与现代化
        1.3.3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2 中越边境的历史地理背景
    2.1 山、河流与海湾
        2.1.1 山
        2.1.2 河流与海湾
    2.2 统一的气候条件
    2.3 “浑涵”的边界与混居的聚居地
    2.4 本章小结
3 中越边境双子城的三次社会变迁与空间变化
    3.1 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引入与边界的法定化(1885-1949)
        3.1.1 政治制度的物质表现:关口空间
        3.1.2 经济秩序的物质表现:口岸区
        3.1.3 社会等级的物质表现:街区
    3.2 共享的双子城与共存的意识形态(1949-1989)
        3.2.1 “消解”的边界与共享的双子城
        3.2.2 共存的意识形态:“苏联社会主义”建筑与“越南现代主义”建筑
    3.3 开放合作的时代与双子城的扩张(1989年至今)
        3.3.1 复杂化的口岸综合体
        3.3.2 细分化的商贸空间
        3.3.3 差异化的国家形象
    3.4 本章小结
4 “内向性”与“中心性”:中国河口-越南老街的边境性
    4.1 本章引论
    4.2 河口-老街概况
    4.3 滇越铁路与双子城的“内向性”
        4.3.1 滇越铁路的项目定位
        4.3.2 铁路施工中的河口-老街
        4.3.3 边境枢纽的空间要素
    4.4 跨国公路与双子城的“中心性”
        4.4.1 贸易量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4.4.2 多中心的双子城
    4.5 本章小结
5 “双向性”与“单向性”:中国东兴-越南芒街的边境性
    5.1 东兴-芒街概况
    5.2 差异的理念与共同的发展:双子城的“双向性”
        5.2.1 差异的理念:法属印度支那的军事建城与晚清的边贸固边
        5.2.2 生意往来与商业空间
        5.2.3 “边境一日游”塑造的国门景区
    5.3 象征“友谊”的空间与双子城的“单向性”
        5.3.1 北仑河友谊大桥与新国门
        5.3.2 “友谊街”的工厂
    5.4 本章小结
6 中越边境双子城空间的机制研究
    6.1 镜像结构:理性化的社会行动空间
        6.1.1 作为边境双子城基础的镜像结构
        6.1.2 空间的理性化及趋势
    6.2 交互网络:个人行动与交往空间
        6.2.1 依赖于双向性的交互网络
        6.2.2 节点空间的正统性与非正统性
    6.3 双重语义: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与边境认同
        6.3.1 固有的内向性:空间塑造与现代民族国家认同
        6.3.2 边境的想象、建构与体验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进入“现代”
    7.2 边境性的多重释义
    7.3 边境双子城的空间特点
    7.4 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4)商业综合体动线系统及其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以某城市滨江项目沿江地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商业综合体的起源和演变
        1.1.2 室外公共空间的产生和发展
        1.1.3 现当代商业综合体设计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环境行为学
        1.3.2 消费心理学
        1.3.3 商业综合体
        1.3.4 动线系统
        1.3.5 商业室外公共空间
        1.3.6 公共步行连桥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研究法
        1.4.2.2 现场调研法
        1.4.2.3 SWOT分析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商业综合体及其动线系统设计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和相关研究
        2.1.2 国内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和相关研究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2.1 商业综合体动线系统设计综述
        2.2.2 商业综合体动线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
第3章 商业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综述
    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1.1 国外的发展和相关研究
        3.1.2 国内的发展和相关研究
    3.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3.2.1 商业室外公共空间设计原则和方法
        3.2.2 公共步行连桥的起源和发展
        3.2.3 公共步行连桥的设计方法
第4章 相关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
    4.2 研究样本选取
    4.3 深圳市海岸城商业中心
        4.3.1 项目概况
        4.3.2 项目动线和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特点
        4.3.3 项目小结
    4.4 深圳华润城万象天地
        4.4.1 项目概况
        4.4.2 项目动线和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特点
        4.4.3 项目小结
    4.5 深圳欢乐海岸
        4.5.1 项目概况
        4.5.2 项目动线和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特点
        4.5.3 项目小结
    4.6 成都远洋太古里
        4.6.1 项目概况
        4.6.2 项目动线和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特点
        4.6.3 项目小结
第5章 某城市滨江项目沿江地块设计研究
    5.1 项目综述
        5.1.1 项目区位
        5.1.2 项目概况
        5.1.3 项目挑战和难点
    5.2 动线和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2.1 整体空间尺度设计
        5.2.2 动线系统设计
        5.2.3 室外公共空间设计
        5.2.4 公共步行连桥
        5.2.5 中庭与广场空间
    5.3 项目商业室外空间品质活力提升策略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安排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境外产业园区的内涵
        二、东道国效应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技术溢出理论
        四、相关理论与东道国效应的关系
第二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动因分析..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建设现状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投资规模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地理分布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产业结构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建设动因分析
        一、国家层面
        二、企业层面
第三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东道国效应及提升途径分析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
        一、直接效应
        二、间接效应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道国效应提升的实现途径
        一、直接效应实现途径
        二、间接效应实现途径
        三、东道国效应整体分析
第四章 案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及量化评估模型
        一、研究设计
        二、东道国效应评估模型
    第二节 越南龙江工业园
        一、越南龙江工业园建设现状
        二、越南龙江工业园东道国效应分析
        三、越南龙江工业园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
    第三节 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
        一、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建设现状
        二、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东道国效应分析
        三、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
    第四节 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
        一、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
        二、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东道国效应分析
        三、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
    第五节 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
        一、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建设现状
        二、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东道国效应分析
        三、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
    第六节 比较分析
        一、孵化效应
        二、聚集效应
        三、示范效应
        四、经济效应
第五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产业园建设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东道国效应视角下中国境外产业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
        二、产业园及企业层面
    第二节 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提升建议
        一、中国角度的东道国效应提升建议
        二、东道国角度的效应提升建议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主要方法
        1.3.1 理论依据
        1.3.2 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逻辑思路
2 磷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1 国内磷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 现状分析
        2.1.2 发展趋势
    2.2 国际磷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2.1 现状分析
        2.2.2 发展趋势
    2.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磷化工产业
        2.3.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情况
        2.3.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磷化工产业基本情况
    2.4 四川磷化工产业情况
    2.5 对我们的启示
3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经济环境
        3.1.2 政治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自然环境
        3.1.5 技术环境
    3.2 产业环境分析
        3.2.1 产业一般环境分析
        3.2.2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3.3 营运环境分析
        3.3.1 市场环境分析
        3.3.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3.3 竞争态势分析
    3.4 分析结论
        3.4.1 机会
        3.4.2 威胁
        3.4.3 结论
4 内部环境分析
    4.1 公司概况
    4.2 人力资源
    4.3 财务资源
    4.4 技术资源
    4.5 采购能力
    4.6 营销能力
    4.7 管理能力
    4.8 分析结论
        4.8.1 优势
        4.8.2 劣势
        4.8.3 结论
5 公司战略制订
    5.1 公司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5.2 战略选择
    5.3 总体战略
    5.4 竞争战略
        5.4.1 重点集中战略
        5.4.2 差异化竞争战略
    5.5 主要职能战略
        5.5.1 营销职能战略
        5.5.2 财务职能战略
6 公司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6.1 目标分解
        6.1.1 短期目标
        6.1.2 中期目标
        6.1.3 长期目标
    6.2 组织保障
    6.3 资源配置
    6.4 技术创新
    6.5 激励机制
    6.6 文化建设
    6.7 过程控制
    6.8 风险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十九世纪末槟城乔治市华人社会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2.1 研究对象空间范围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时间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既有成果综述
        1.3.1 槟城华人社会研究
        1.3.2 槟城城市发展史研究
        1.3.3 槟城建筑历史研究
    1.4 史料综述
        1.4.1 历史资料
        1.4.2 历史地图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槟城开辟建设与早期华人社会
    2.1 槟城开埠与华人拓殖
        2.1.1 槟城开埠与选址考虑
        2.1.2 早期华人拓荒建设
        2.1.3 华人种植园
    2.2 移民政策与华侨人口
    2.3 殖民时期城市规划与形态
        2.3.1 英属印度政府管制时期(1786-1867)
        2.3.2 伦敦殖民地部管制时期(1867-1957)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华人社团组织
    3.1 槟城华社概况
    3.2 地缘性社团
        3.2.1 福建人
        3.2.2 广府人
        3.2.3 客家人
        3.2.4 潮州人
        3.2.5 海南人
    3.3 血缘性社团
        3.3.1 福建五大姓公司
        3.3.2 其余血缘性社团
    3.4 业缘性社团
    3.5 秘密会社
    3.6 联合社团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华人信仰空间
    4.1 槟城各族群宗教信仰
        4.1.1 各族群宗教信仰
        4.1.2 各族群信仰中心
    4.2 华人寺庙分布与发展
    4.3 跨帮群寺庙——广福宫
        4.3.1 选址与建造
        4.3.2 宗教信仰中心
        4.3.3 社会仲裁机构
    4.4 各籍贯华人信仰中心
        4.4.1 客家人信仰中心——福德祠
        4.4.2 广府人信仰中心——武帝庙
        4.4.3 福建人信仰中心——福德正神庙
        4.4.4 南洋信仰寺庙——斗母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华人生活空间
    5.1 城市居住空间
        5.1.1 西方人住区
        5.1.2 马来人、印度人住区
        5.1.3 华人住区
    5.2 华人街道与居住类型
        5.2.1 华人街道
        5.2.2 华人居住类型
    5.3 学校
        5.3.1 英式学堂
        5.3.2 中式学堂
    5.4 集中市场
    5.5 娱乐场所
        5.5.1 西方娱乐场所
        5.5.2 华人娱乐场所
    5.6 华人义山
        5.6.1 公塚
        5.6.2 家塚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华人社会空间的基本特征
    6.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图表目录
附录 B 主要历史地图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主要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二、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实施模式及机制相关研究
        三、环喜马拉雅区域资源、科技、金融等合作领域研究
        四、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局限
        一、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本论文研究的局限之处
第一章 地缘功能主义与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增长三角”理论与“生长轴”理论
        二、相互依存理论
        三、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实践经验
    第二节 地缘功能主义合作的逻辑缘起与学理分析
        一、重新认识地缘政治
        二、地缘功能主义:演进脉络、概念及内涵
        三、地缘功能主义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
    第三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从历史到现实
        一、共通的文化渊源与相互依存的地理空间
        二、全球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地区整合
        三、基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国家间安全诉求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必要性
        一、产业升级与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
        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应对需要
        三、顺应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施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
    第一节 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状况
        一、经济强劲发展的印度
        二、内陆国家尼泊尔和不丹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四、长期受政局不稳困扰的阿富汗和缅甸
        五、海洋资源丰富的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第二节 域内经济发展整体概况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
        一、跨国经济合作的各类项目日渐增多
        二、域内经贸往来与彼此互动频度提升
        三、域内各国与中国人文合作密度增强
    第三节 域内各方竞合博弈下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中印围绕地区经济影响力竞争加速
        二、域内各方急需经贸合作打开局面
        三、保护主义无法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四、竞合博弈下派系利益与反腐挑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与态势走向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
        一、产业同构性与商品同质化并存
        二、贸易不平衡特征明显
        三、新科技领域竞争加强
        四、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
    第二节 域内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
        一、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扩展格局测算:指标与公式
        二、竞争态势下中印经济权力的互动和反馈
        三、中印经济权力博弈及其扩展效应
    第三节 域内各方经济合作前景
        一、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
        二、当前战略机遇期判断
        三、技术进步推动国家间互融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深度合作影响因素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中的大国博弈
        一、世界经济通缩预期下行为体博弈逻辑
        二、域内各方不同利益诉求带来的难题
        三、域外大国战略竞争的冲击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效应
        二、南盟框架下地区发展挑战
        三、目标各异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第三节 地区秩序构建进程中的情感因素
        一、情感因素对地区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中印关系中情感意识与历史记忆
        三、传统政治遗产下的印度大国情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
    第一节 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
        一、亚洲内部联动性持续增强
        二、经济轴心东移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三、经济轴心东移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布局
        一、中尼通道建设及与印的对接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四、中斯巴马海上通道建设
    第三节 香客之路与文化产业发展
        一、香客之路的宗教文化内涵
        二、香客经济带动域内文化产业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项目合作模式
        一、保持经济增长须投资“下一代价值链”
        二、“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内涵
        三、“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产业园区项目合作开展基础上的共情环境构建
        一、尊重彼此文化的传承
        二、脱贫援助与文遗保护
        三、重视感情纽带的打造
    第三节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言
        一、现有主要经济合作机制的改进和功能提升
        二、新经济合作机制构建主要思路和努力方向
        三、机制深化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印战略对话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困局及其化解路径
    第一节 域内水环境治理困境及其原由
        一、治理合作困难重重
        二、历史记忆的负资产
        三、治理细则难达共识
    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与域内经济合作关系
        一、水资源纷争冲击域内国家间关系
        二、推进水环境治理有助于“共有观念”的形成
        三、避免被外力博弈利用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环境治理思路
        一、通过对话消弭域内国家战略疑虑
        二、实现水环境综合整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收益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
        一、区域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平
        二、网络空间“实质安全”与“名义自由”
        三、跨境支付系统的升级与电商改变生活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安全环境的改善
        一、域内传统安全的治理与成就
        二、域内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
        三、低频度军备竞赛与地区和平
    第三节 功能性平台建设与“扩大的邻国关系”理念
        一、民族主义情结变化与“邻国优先”政策
        二、尊重彼此关切与管控分歧
        三、更加重视差别化合作方式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规范重构的区域性特点和时代价值
        二、建构新规范塑造地区行为
        三、结伴而不结盟与相向而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窗口之城” ——深圳华侨城的历史化回溯(1980s-200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
    1.2 已有的研究评述
        1.2.1 关于深圳建筑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华侨城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侨城锦绣”——从沙河农场到华侨城
    引言
    2.1 侨务系统下筹建华侨城
        2.1.1 沙河与华侨城
        2.1.2 香港中旅与华侨城
    2.2 华侨城,城中城
        2.2.1 作为“城市片区”的华侨城
        2.2.2 企业“自主”开发的城市建设模式
    2.3 功能复合的山水城
        2.3.1 功能复合的华侨城
        2.3.2 华侨城,山水城
    2.4 华侨城,旅游城
        2.4.1 华侨城建设概况
        2.4.2 华侨城,旅游城
第三章 :“造景”——华侨城人造景区
    引言
    3.1 深圳旅游城
        3.1.1 “旅游”作为深圳的城市功能
        3.1.2 深圳城市中的旅游景点建设
        3.1.3 深圳湾畔“造景”
    3.2 人造景观——实景仿建
        3.2.1 “小人国”——从荷兰到深圳
        3.2.2 荷兰“马杜罗丹”
        3.2.3 台湾“小人国”与丹麦“乐高乐园”
    3.3 “中国”与“世界”——华侨城主题公园
        3.3.1 “锦绣中华”
        3.3.2 “中国民俗文化村”
        3.3.3 “世界之窗”
        3.3.4 人造景区增改建
第四章 :“厂房景观”——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引言
    4.1 “设计之都”
        4.1.1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4.1.2 深圳“平面设计”
    4.2 “深双展”与“华侨城创意园”(2005-2007 年)
    4.3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2003-2005 年)
        4.3.1 何香凝美术馆与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4.3.2 从工业区到产业园
    4.4 华侨城东部工业区改造
        4.4.1 南区改造
        4.4.2 北区改造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四、泰国、香港建材市场考察报告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新第三方市场合作分析[D]. 裴丛珊. 外交学院, 2020(08)
  • [3]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D]. 廖橙.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4]商业综合体动线系统及其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以某城市滨江项目沿江地块为例[D]. 高小岳. 深圳大学, 2020(10)
  • [5]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D]. 蔡悠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儒思. 西南财经大学, 2019
  • [8]十九世纪末槟城乔治市华人社会空间研究[D]. 康斯明. 华侨大学, 2019(01)
  • [9]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D]. 刘锦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10]“窗口之城” ——深圳华侨城的历史化回溯(1980s-2000s)[D]. 陈姣兰.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泰国及香港建材市场调查报告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