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钴永磁磁路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路添竣[1](2021)在《考虑温度影响的电控永磁吸盘多物理场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电控永磁吸盘工作时需要对励磁线圈通以短时的正/反向电流,改变可逆磁体的极性,使吸盘对外分别表现为加载或卸载状态。工作时不需持续通电、无能耗,具有磁力可调、安全、高效、绿色节能及环保等优点,在夹具、机床、起吊、机器人等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考虑线圈通电状态频繁改变引起温度变化,对电控永磁吸盘的多物理场进行分析,为高频率改变工作状态的电控永磁吸盘应用提供设计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结合电控永磁吸盘的结构和性能参数,进行温度场和电磁场的理论分析,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电控永磁吸盘的损耗、温度分布和磁吸力进行仿真计算,最后通过电控永磁吸盘的温度测量和磁吸力测量实验,对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进行验证。根据温度场和电磁场理论,给出了不同损耗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内部传热模型,根据电控永磁吸盘的工作原理,对充退磁磁路进行研究,确定了励磁线圈参数,通过磁路和磁吸力计算公式,得到电控永磁吸盘磁吸力理论计算结果。以每分钟30次充退磁频率,工作时长为4小时,对给定的电控永磁吸盘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吸盘在20A励磁电流下整体损耗功率为517.44W。热场分析给出了吸盘整体温度分布和温度变化规律,其中励磁线圈的温升最高达到60℃,温度上升速率由快到慢,最终达到热平衡。电磁场分析给出了吸盘磁场分布和磁吸力变化规律,磁吸力变化与励磁电流成正相关,与温度成负相关。对电控永磁吸盘表面和内部组成部件的温度进行测量实验,吸盘中励磁线圈温升最高达到71℃。温度变化规律与仿真结果相同。磁吸力测量实验表明电控永磁吸盘对外磁吸力在测试范围内变化规律与仿真结果一致。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电控永磁吸盘在频繁充退磁过程中存在一定温升现象,但对吸盘工作能力影响有限。
毛晨阳[2](2020)在《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宽速高性能驱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凭借其低污染、低噪声、节能高效等优点而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近年来,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磁通难以调节,调速范围有限,当采用弱磁控制时,容易造成永磁体的不可逆退磁,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本文研究对象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将交替极、双定子结构、混合励磁结合为一体,具有以下优点:1、转子采用NS交替极结构,可以节省稀土永磁用量;2、双定子结构将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分开,降低了两者之间的耦合,简化了电机的结构设计;3、励磁绕组位于内定子上,并且采用交流励磁的方式,省去了电刷和滑环,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4、通过混合励磁的方式,可以方便的调节外气隙磁场,拓宽了电机的转速范围。本文针对该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的宽速高性能控制展开了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混合励磁电机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本文研究对象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的拓扑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在转子坐标系下建立了内外定子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离线测量了该电机的电阻、交直轴电感以及永磁磁链,为后续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提供一个初始参数。其次,针对电枢绕组中由交叉互感引起的三次谐波电流,提出了五相电机的双空间矢量控制策略,并结合一种五相双空间相邻四矢量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调制策略,对基波电流和三次谐波电流进行独立的控制,从而抑制了三次谐波电流。然后,为了提高基波电流的控制性能,本文采用了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并给出该控制算法的推导过程,针对该算法对电机参数及其模型精确度的依赖性高的问题,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来观测电流值和电压扰动值,并将扰动量补偿至无差拍算法的作用电压中,从而提高了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和稳态精度。接着,为了提高电机的转速运行范围,研究了该电机的双定子弱磁控制策略,并将电机的运行状态划分为三个区域,在区域I内电枢绕组采用MTPA(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控制,并且可根据负载利用励磁绕组进行增磁;在区域II内,电枢绕组采用负直轴弱磁控制,以提高转速范围;在区域III内,将电枢绕组弱磁和励磁绕组弱磁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转速。最后,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并基于TMS320F28335搭建了该电机的软硬件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梁星[3](2020)在《长不锈钢管内表面新型磁力滚压磨具研发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锈钢强度高,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对长不锈钢管的内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长不锈钢管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加工工艺的局限性。磁力滚压技术是利用磁力驱动滚压磨具对长不锈钢管内表面进行塑性加工的一种新型滚压工艺。前期研究表明,长不锈钢管在磁力磨削的基础上进行磁力滚压后,工件内壁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均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显现出磁力滚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磁场分布不均,各滚珠滚压力差异化,加工均匀性差,直接影响加工工件表面质量。本文基于前两代滚压磨具设计与试验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从永磁式磁力滚压加工理论、内置液性塑料式磁力滚压磨具的研发、新型滚压磨具的仿真验证及结构尺寸优化、永磁式磁力滚压加工试验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磁力滚压加工的表面质量。(1)永磁式磁力滚压加工理论。以永磁同步电机理论作为基础,论述了磁路设计原理,深入分析了永磁式磁力滚压加工机理,确定了磁力滚压加工的影响因素,为滚压磨具的设计及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内置液性塑料式磁力滚压磨具的研发。从磁力滚压磨具存在的加工不均匀性入手,研发了一种内部嵌有液性塑料的新型滚压磨具,利用液性塑料不可压缩、均匀传力的特性使磨具各滚珠滚压力保持动态平衡,趋于均匀;拟定了液性塑料的制备方案,分析了液性塑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所配液性塑料可以在31.35MPa的作用下不会从0.01mm的缝隙渗漏;对新型滚压磨具各关键部件功能及材料选用进行阐述,确定了各部件的结构尺寸。(3)新型滚压磨具的仿真验证及结构尺寸优化。设计新型磨具后在Pro/E中建立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Ansoft Maxwell进行滚压力、启动力矩分析验证新型磨具的加工可行性;运用Fluent模拟液性塑料工况进行流场仿真,结果表明液性塑料传力效果良好,在t=0.008s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均匀传力;基于磁路设计理论,从提高径向滚压力的角度出发,对新型磨具关键部件45钢座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确定45钢座宽度为10mm,厚度为6.5mm,液性塑料截面半径为2.5mm。(4)永磁式磁力滚压加工试验。搭建了永磁式磁力滚压加工平台,根据实际加工工况确定电机频率、轴向进给速度、滚压次数为滚压工艺参数,运用综合平衡法进行了正交试验方案设计;以表面粗糙度与表面硬度作为指标,采用极差分析法分别确定出滚压工艺参数在各指标下的优先级,并对两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新型滚压磨具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机频率20Hz,轴向进给速度0.04m/min,滚压次数10次;最佳工艺参数下获得的最优加工表面质量为表面粗糙度0.166μm,表面硬度提高至95.25HRB,残余压应力提升至122.853MPa,相较于第二代滚压刀具有明显改善,内置液性塑料新型滚压磨具加工性能较好。
陈宗玉[4](2019)在《新型助动式海洋重力敏感器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精度海洋重力仪是实现无源重力辅助惯性导航、勘探海洋资源和建设深蓝海军的必备测量仪器。海洋重力敏感器作为高精度海洋重力仪中用来敏感海洋重力异常的核心部件,对海洋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和动态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直立型海洋重力仪,它的重力敏感器采用的是直立式零长弹簧悬挂系统,体积较大、零长弹簧加工工艺复杂和成品率较低。而且,由于直立式零长弹簧悬挂系统装配工艺复杂,研制零长弹簧所需的特种工艺设备和高精密微小电容测试技术的缺乏,使得直立型海洋重力仪存在成本高、成品率低和制造周期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海洋重力敏感器,采用一种助动式构造原理,不但避免了零长弹簧复杂的加工工艺,而且它本身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降低了量测系统的复杂程度,更易于实现产品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助动式海洋重力敏感器,基于海洋重力敏感器的设计要求,对其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和动静态特性分析。2.创新提出了扭丝支撑结构,理论分析推导了摆组件水平状态扭丝偏转角与重力敏感器分辨力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满足重力敏感器分辨能力的扭丝预偏角。3.建立了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输出特性和扰动力矩的理论模型,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制出实验样机。并得到了短路匝式传感器的最优参数配置。4.建立了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电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磁通量和转子上感应电流的具体分布,以及传感器磁通量和各部件的损耗曲线,验证了工作原理的正确性。5.对动铁型永磁式力矩器的静态磁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合理选择了永磁材料,提高了力矩器的稳定性。并得到了力矩器漏磁场的分布情况。
滕飞[5](2019)在《电动飞机主驱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损耗抑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新能源电动飞机为实现彻底的绿色航空提供了一条光明的技术途径,代表飞机发展的未来。电动飞机上所使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须满足高效率、高功率因素、高可靠性的要求,并且同时具有体积小,散热面积小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电机的温升较高,而较高的温升则会缩短电机的寿命、降低电机的性能。永磁同步电动机损耗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电机的温升,进而影响到电动飞机工作寿命乃至飞行安全,所以对电动飞机永磁同步电机损耗抑制技术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根据电动飞机飞行工况确定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选取方案,包括电机的各项参数、电机定子的选取、电机转子的选取、电机的永磁体的选取等。其次确定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铁耗以及永磁体涡流损耗的解析计算方法。在本文中将使用一种电磁场辅助分析的铁耗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之后详细给出使用圆柱坐标系来建立永磁体涡流损耗理论分析的物理模型,推导考虑涡流反作用、开槽导致的磁导谐波以及永磁体涡流分布不均匀效应的无金属护环型表面式永磁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模型。最后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20kW电动飞机主驱动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分析计算。分别针对气隙长度、永磁体结构形状、永磁体周向分段这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这三方面所得到的电机损耗的抑制方法。研究表明上述抑制方法确实可以有效的抑制电机的损耗,同时应考虑结构强度、加工难易程度、加工费用以及使用场合,力求得到较优的电动飞机永磁同步电机损耗抑制方法。
杨乐[6](2019)在《电控永磁吸盘磁路优化设计及在压边力控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控永磁技术因吸力强劲、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各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电控永磁技术应用于拉深成形中的压边力控制,以磁吸力作为压边力,是一种新型的变压边力控制方法,在实现压边力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电控永磁技术的核心,磁路设计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电磁场理论,对电控永磁吸盘磁路结构及尺寸进行设计,并通过研究磁路参数与吸盘磁吸力的影响规律,以提高单位面积磁吸力为目标,对磁路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结合拉深成形工艺,设计磁力压边装置,对新型变压边力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试验。首先,借鉴某公司现有电控永磁吸盘模型,以饱和充磁工作状态磁吸力110N/cm2为设计要求,对电控永磁吸盘内永磁磁路与电励磁磁路进行理论分析与设计。在设计永磁磁路之前,对永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去磁曲线与回复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饱和充磁工作状态时吸盘内两种永磁体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吸盘永磁磁路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必要前提。接着,对电控永磁吸盘内各部件进行材料选取,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完成吸盘内永磁磁路结构及尺寸的初步设计。最后,结合永磁磁路的结构与尺寸,以可逆磁钢可以饱和磁化为目标,对电励磁磁路的线圈进行了理论计算,在最大激励电流为22A的前提下,最终得出励磁线圈的匝数N为170,导线半径r为0.75-1.02mm。然后,应用电磁学仿真软件,研究了吸盘饱和充磁与退磁两种工作状态时气隙磁感应强度分布以及被吸工件所受磁吸力的大小,验证了磁路尺寸计算的正确性。随后,借助软件优化设计模块中的参数扫描分析模块,以提高吸盘单位面积磁吸力为目标,对磁路结构及尺寸进行优化。在不改变吸盘整体尺寸的前提下,确定了最佳设计方案。优化后的吸盘,饱和充磁工作状态磁吸力达到131N/cm2,提高了20%,证明了优化后的磁路尺寸优于优化前的磁路尺寸。最后,将电控永磁技术与拉深工艺相结合,设计了电控永磁磁力压边拉深模具。设定拉深系数为0.5,选用板坯直径为100mm的镀锌钢板,对其分别进行定压边力拉深实验与多级变压边力拉深实验。在法兰区不起皱的前提下,通过比较其拉深高度,验证了基于电控永磁技术的多级变压边力拉深方法的可行性及相对传统压边方法的优越性。
闫陇刚[7](2019)在《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加速器的光源(包括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能产生具有优良品质的人造光,在当代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和广泛应用,但是基于加速器的光源一般规模庞大、造价昂贵。波荡器是基于加速器光源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减小波荡器周期有助于缩减基于加速器光源的规模,已经有大量工作致力于减小波荡器周期,但是波荡器周期在10 mm附近仍具有瓶颈。基于螺线管的波荡器可以将周期降到10 mm,但是其具有超导螺线管,限制了其应用。本论文以永磁磁路来代替超导螺线管产生纵向磁场,提出了一种新的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这种波荡器将工作在常温条件下,因此制造和应用将大为简化。围绕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本文开展了下面四项工作。(1)设计了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的磁路,其可分为永磁磁路和软磁磁路,分别得到了永磁磁路和软磁磁路的解析表达式。建立了磁路的磁场计算模型以及多目标遗传算法模型,对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对优化后的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调节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磁场的方法。(2)搭建了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的验证平台。根据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的测量需求,对已有的磁场点测台进行了改造升级。利用磁场点测台对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的磁场进行了测量。纵向磁场和周期磁场与模拟计算结果虽有差异,但主要原因是验证平台的误差造成的,因此基本验证了优化结果。通过测量周期磁场与磁极间隙关系,也验证了通过磁极间隙调节磁场的方法。(3)确定了磁极纵向移动为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的最佳垫补方法。将多目标遗传算法应用于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垫补量推算,以不同磁极间隙下的电子轨迹偏差和峰峰值误差为目标量,建立了垫补量推算模型,并进行了垫补量推算。经过垫补后,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的磁场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基于温度补偿合金在室温附近饱和磁化强度对温度十分敏感这一特性,提出了永磁型波荡器温度稳定性的被动式补偿机制,并推导得到了补偿条件。分别研究了只考虑温度对永磁材料影响、同时考虑温度对永磁材料影响与温度对磁极间隙影响两种情况下的补偿方法。(4)通过设计一台SASE-XFEL装置并计算其辐射性能,展示了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在缩减SASE-XFEL装置规模上的作用。最后,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相比普通波荡器多了均匀纵向磁场,因此研究了纵向磁场可能带来的影响。
王来彬[8](2017)在《电控永磁吸盘磁路设计及拉深工艺应用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出现和价格的下降,电控永磁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电控永磁技术因磁吸力强劲、稳定、安全性高、节能和环保等优点,逐渐出现新的应用领域。目前,基于电控永磁技术的产品已用于实际生产,但产品的开发设计水平较低。因此,深入开展针对电控永磁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对拓宽其应用领域和开发高技术产品都有重要意义。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并结合实验分析等方法,对电控永磁吸盘所涉及的电场、磁场以及磁吸力等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将电控永磁技术用于板坯拉深成形的可行性。首先,根据永磁材料的性质和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的工作原理,研究了磁极单元磁吸力随电流的变化规律,即通过改变电流控制磁场强度进而控制磁吸力。然后,以表面尺寸60 mm×60 mm的磁极单元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确定了磁极单元各组成件的尺寸、线圈匝数和退磁时最小电流。应用有限元法得到的磁极单元磁吸力随电流变化曲线,为磁吸力量化提供了依据。设计了控制系统脉冲电源,对电控永磁磁极单元进行磁吸力和磁感应强度实验。实验得出:磁极单元表面的磁吸力和磁感应强度分布比较均匀;验证了理论分析中电磁统一性和磁极单元的磁路计算方法是合理的;磁极单元的尺寸和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最后,根据电控永磁技术和拉深工艺特点,设计了采用电控永磁技术进行压边的拉深实验装置,并进行了简单的拉深实验,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将磁极单元磁吸力作为压边力用于拉深成形是可行的。
张攀[9](2014)在《漏磁无损检测的缺陷基本形状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损检测技术与国民的工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石化行业中,从原油的开采到油气成品的集输都离不开承压钢管,钢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管道安全性,钢管有效使用寿命的长短也与生产成本有关。漏磁检测是一项适用于钢管的在线和离线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增强钢管的质量控制标准,还可以通过对旧钢管进行检查,延长合格旧油管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约生产成本。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采油二厂为例,每年因使用而报废的油管数量达10万根以上,通过采用漏磁无损检测技术对旧油管进行检测,可杜绝不合格油管的再次下井,还可将部分报废油管回收以进行修复并投入循环使用。漏磁无损检测技术基于磁偶极子理论,通过磁化场对铁磁性材料进行磁化。当铁磁性材料中存在材料的不连续状态,而磁化场又足够强,材料会在不连续处产生泄漏的磁感线,即为漏磁。漏磁无损检测通过磁敏感的霍尔器件对泄漏磁场进行探测,并进一步地进行缺陷的分类、量化等研究,最终达到对缺陷的准确识别和材料的损伤评估。缺陷形状的识别是进行缺陷分类研究的一个子集。本文首先对漏磁无损检测技术所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做了较全面地阐述,指出其理论基础包括电磁学、控制理论、工程测试理论以及模式识别等理论。之后,本文对目前漏磁无损检测技术所使用到的磁化器及其磁路做了介绍,为通过Maxwell对磁路建模做铺垫。本文的漏磁无损检测缺陷形状识别研究,以40铬作为数值计算模拟的对象,对该材料的磁化性质做了仿真计算,并根据目前所使用的磁化器磁路建立起包含三种基本缺陷形状的仿真模型,计算这些缺陷所产生的漏磁场,从计算的结果中提取出缺陷识别所需要用到的漏磁场强度计算值。在缺陷形状的分类识别技术中,目前多运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等数学方法对缺陷进行定量的识别,这些方法中都以漏磁信号的单个波形特征作为识别缺陷的关键,提取出波形的“峰峰值”、“波谷宽”等特征值,再应用到相应的模式分类器中进行缺陷的识别。本文研究多个漏磁信号的组合特征,将一定区域内的漏磁场强度分布转换成相应的统计数字特征,然后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缺陷的形状分类识别,提出以漏磁信号样本的统计数字特征作为识别不同缺陷形状的依据,在缺陷的形状分类识别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曹珍珍[10](2014)在《大吨位永磁起重设备磁场设计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永磁材料的迅速发展,使得制作小体积、大吨位的永磁起重设备成为一种可能。以永磁体为磁源的永磁起重设备的开发成为了永磁材料应用的新领域,也是起重技术发展中的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方向。本文在某公司永磁起重设备的现有模型的基础上,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吸力达100吨的永磁体起重设备的磁路尺寸,然后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对整个磁路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针对永磁起重设备的残余磁场强度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首先研究了永磁起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磁路设计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磁性材料,并根据永磁起重设备设计的具体要求,对磁路结构进行设计并初步确定了磁路尺寸。基于永磁起重设备的磁路尺寸,采用等效磁路网络法求解其等效磁路,并计算出了磁极面处的吸力大小。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研究了在吸物状态时磁极面处的磁感应强度分布以及钢板所受的吸力的大小,在卸物状态时磁极面处的残余磁场强度分布及残余磁力的值,仿真结果与解析计算得出的结果一致,验证了磁路尺寸计算的正确性。但是,仿真结果也表明剩磁较大,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采用永磁体尺寸的优化分析方法,应用Maxwell软件优化设计模块中的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ric)分别对永磁体B、C、E、F的磁化长度和宽度对磁路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了优化方案。通过后处理得出仿真数据,比较了永磁起重设备的残余磁场强度、吸重比(吸重/永磁体重量)以及磁路结构的吸重成本比(永磁体成本/吸重),得到了最佳设计方案。通过仿真分析对比优化前后的指标,证明了优化后的磁路结构大大优于优化前的磁路结构。
二、稀土钴永磁磁路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钴永磁磁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温度影响的电控永磁吸盘多物理场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稀土永磁材料 |
1.2.1 稀土永磁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1.2.2 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 |
1.2.3 稀土永磁材料的特性 |
1.3 电控永磁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3.1 电控永磁技术的发展 |
1.3.2 电控永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温度场和磁场研究现状 |
1.4.1 温度场研究方法 |
1.4.2 温度场相关理论 |
1.4.3 磁场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控永磁吸盘温度场分析基础 |
2.1 传热基础 |
2.1.1 导热机理和导热系数 |
2.1.2 传热类型 |
2.1.3 傅里叶导热定律 |
2.2 电控永磁吸盘热源分析 |
2.2.1 励磁线圈焦耳热损耗分析 |
2.2.2 铜芯损耗分析 |
2.2.3 铁芯损耗分析 |
2.3 电控永磁吸盘传热分析 |
2.3.1 导热系数的计算 |
2.3.2 励磁线圈的等效散热系数 |
2.3.3 电控永磁吸盘表面与空气换热系数 |
2.3.4 电控永磁吸盘内热传导数学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控永磁吸盘磁场分析及磁吸力计算方法 |
3.1 磁化磁体的物理计算模型 |
3.1.1 Maxwell方程组 |
3.1.2 等效磁荷模型 |
3.1.3 等效电流模型 |
3.2 磁路分析 |
3.2.1 简单磁路 |
3.2.2 永磁磁路模型 |
3.2.3 等效电路法 |
3.3 电控永磁吸盘磁路分析 |
3.3.1 等效电路 |
3.3.2 吸盘尺寸与材料选择 |
3.3.3 电控永磁吸盘充退磁线圈参数确定 |
3.3.4 磁极单元磁路计算 |
3.3.5 电控永磁吸盘磁吸力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控永磁吸盘温度场与电磁场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损耗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与选取 |
4.2.2 损耗计算及结果 |
4.3 温度场分析 |
4.3.1 模型的建立与选取 |
4.3.2 温度场计算与结果 |
4.4 电磁场分析 |
4.4.1 模型的建立与选取 |
4.4.2 磁吸力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8磁极单元电控永磁吸盘温度与磁吸力实验研究 |
5.1 温度测量实验 |
5.1.1 实验系统 |
5.1.2 实验条件 |
5.1.3 实验结果 |
5.1.4 实验结果分析 |
5.2 磁吸力测量实验 |
5.2.1 实验系统 |
5.2.2 实验条件 |
5.2.3 实验结果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宽速高性能驱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混合励磁电机研究概述 |
1.2.1 永磁型混合励磁电机 |
1.2.2 电励磁型混合励磁电机 |
1.2.3 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 |
1.3 混合励磁电机控制策略 |
1.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
1.4.1 变压变频控制 |
1.4.2 矢量控制 |
1.4.3 直接转矩控制 |
1.5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控制策略 |
1.5.1 电流PI控制 |
1.5.2 电流滞环控制 |
1.5.3 电流预测控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运行原理与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结构与运行原理 |
2.2.1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结构 |
2.2.2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调磁原理 |
2.3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数学模型 |
2.3.1 外定子在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2 五相空间解耦坐标变换 |
2.3.3 外定子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4 内定子数学模型 |
2.4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参数离线测量 |
2.4.1 电阻测量 |
2.4.2 交直轴电感测量 |
2.4.3 永磁磁链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双空间矢量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双空间闭环矢量控制策略 |
3.3 双空间相邻四矢量SVPWM调制算法 |
3.3.1 五相VSI基本电压矢量 |
3.3.2 相邻四矢量SVPWM算法 |
3.4 仿真验证 |
3.5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SO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 |
4.1 引言 |
4.2 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 |
4.2.1 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原理 |
4.2.2 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性能分析 |
4.2.3 无差拍算法性能仿真验证 |
4.3 基于ESO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 |
4.3.1 扩张状态观测器原理 |
4.3.2 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 |
4.3.3 基于ESO观测器的无差拍预测控制算法 |
4.3.4 基于ESO观测器的无差拍算法性能仿真验证 |
4.4 实验验证 |
4.4.1 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 |
4.4.2 基于ESO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宽速运行控制策略 |
5.1 引言 |
5.2 外定子弱磁控制策略 |
5.2.1 电压极限圆和电流极限圆 |
5.2.2 弱磁控制原理及过程 |
5.2.3 弱磁时刻判断 |
5.3 加入内定子的弱磁策略 |
5.3.1 内定子调磁机理 |
5.3.2 内定子弱磁控制方法 |
5.4 仿真验证 |
5.5 实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3)长不锈钢管内表面新型磁力滚压磨具研发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表面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
1.2.1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
1.2.2 控制表面质量工艺概述 |
1.2.3 滚压工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永磁式磁力滚压加工理论 |
2.1 磁力学基本概念 |
2.2 永磁材料的性能和选用 |
2.2.1 永磁材料磁性能的主要参数 |
2.2.2 永磁铁材料选用 |
2.3 永磁体磁路计算 |
2.3.1 等效磁路计算基础 |
2.3.2 永磁体等效为磁动势源 |
2.3.3 永磁磁路的等效简化 |
2.4 永磁式磁力滚压机理分析 |
2.4.1 磁力滚压系统模型 |
2.4.2 初始角的确定 |
2.4.3 滚压加工变形分析 |
2.5 磁力滚压影响因素 |
2.5.1 滚压过盈量 |
2.5.2 滚压力 |
2.5.3 滚压磨具转速 |
2.5.4 轴向进给速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置液性塑料式磁力滚压磨具的研发 |
3.1 磁力滚压磨具整体结构 |
3.2 液性塑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3.2.1 液性塑料基础理论 |
3.2.2 磨具液性塑料的制备 |
3.2.3 液性塑料的性能分析 |
3.3 磁力滚压磨具关键部件设计 |
3.3.1 永磁体尺寸及材料选用 |
3.3.2 45钢座 |
3.3.3 保持架 |
3.3.4 滚珠 |
3.3.5 分隔架 |
3.3.6 顶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置液性塑料式磁力滚压磨具仿真分析 |
4.1 磁力滚压条件 |
4.1.1 磁力滚压条件理论分析 |
4.1.2 磁力滚压条件仿真 |
4.1.3 磁力滚压条件仿真结果分析 |
4.2 磁力滚压磨具传力响应分析 |
4.2.1 液性塑料流场仿真 |
4.2.2 结果分析 |
4.3 磁力滚压磨具关键尺寸优化设计 |
4.3.1 45钢座尺寸优化 |
4.3.2 液性塑料截面直径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置液性塑料式磁力滚压磨具性能试验研究 |
5.1 永磁式磁力滚压试验平台 |
5.1.1 永磁式旋转磁场发生器 |
5.1.2 变频器 |
5.1.3 轴向进给装置 |
5.1.4 冷却润滑系统 |
5.2 磁力滚压磨具滚压试验 |
5.2.1 工艺参数的设定 |
5.2.2 正交试验设计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5.3.2 工艺参数对表面硬度的影响 |
5.3.3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加工效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型助动式海洋重力敏感器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海上重力测量的重要性 |
1.1.2 海洋重力仪和海上重力测量特点 |
1.1.3 研制新型海洋重力敏感器的重要性 |
1.2 海洋重力仪国内外产品现状 |
1.2.1 国外产品现状 |
1.2.2 国内产品现状 |
1.3 新型助动式海洋重力敏感器的优势 |
1.3.1 直立型海洋重力敏感器存在的问题 |
1.3.2 新型助动式海洋重力敏感器的优势 |
1.4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助动式海洋重力敏感器总体结构设计及强阻尼分析 |
2.1 助动原理 |
2.2 新型助动式海洋重力敏感器总体结构设计与计算 |
2.2.1 设计要求 |
2.2.2 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
2.2.3 重力摆组件静平衡分析与摆性计算 |
2.2.4 悬丝设计与计算 |
2.2.5 原理误差计算 |
2.3 强阻尼分析 |
2.3.1 海上垂直干扰加速度特点 |
2.3.2 液体阻尼选择 |
2.3.3 阻尼系数确定 |
2.3.4 浮液粘度确定 |
2.4 液体补偿问题 |
2.4.1 .温度补偿问题 |
2.4.2 .体积补偿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输出特性理论分析与研究 |
3.1 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用于新型海洋重力敏感器中的优势 |
3.2 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1 四极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 |
3.2.2 八极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 |
3.2.3 多极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输出特性与极数之间关系 |
3.3 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负载输出特性理论模型建立与求解 |
3.3.1 前提假定 |
3.3.2 交流磁路中磁阻抗分析 |
3.3.3 等效工作电路 |
3.3.4 理论模型建立与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输出特性数值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4.1 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及其参数设置 |
4.1.1 数值分析方法 |
4.1.2 仿真模型及边界条件 |
4.1.3 引入的外电路和材料属性 |
4.1.4 网格划分和计算步长设置 |
4.2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4.2.1 传感器内部磁通量和感应电流分布 |
4.2.2 激磁极和输出极内磁通量变化分析 |
4.2.3 传感器输出曲线分析 |
4.2.4 传感器各部件功率损耗分析 |
4.3 传感器测试装置以及实验测试平台 |
4.3.1 传感器的设计及其工艺 |
4.3.2 实验测试装置及其工装设计 |
4.3.3 实验测试平台 |
4.4 传感器输出特性理论计算、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4.1 线性度和对称度分析 |
4.4.2 电磁参数对灵敏度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扰动力矩分析及其参数配置优化 |
5.1 短路匝式角度传感器扰动力矩理论建模与求解 |
5.1.1 扰动力矩模型推导与分析 |
5.1.2 扰动力矩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分析 |
5.2 电磁参数对扰动力矩影响及减小扰动力矩措施 |
5.2.1 转角影响 |
5.2.2 激磁电压影响 |
5.2.3 容性负载影响 |
5.3 传感器最佳参数配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动铁型永磁式力矩器静态磁路及其漏磁场分析 |
6.1 动铁型永磁式力矩器用于新型海洋重力敏感器中的优势 |
6.2 动铁型永磁式力矩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6.3 动铁型永磁式力矩器静态磁路分析 |
6.3.1 永磁体和软磁材料选择 |
6.3.2 力矩器静态磁路设计与计算 |
6.4 动铁型永磁式力矩器静态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
6.4.1 仿真模型及其参数配置 |
6.4.2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电动飞机主驱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损耗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对象电机的选取 |
2.1 额定数据和技术要求 |
2.2 定子的选取 |
2.2.1 主要尺寸的选取 |
2.2.2 气隙长度的选取 |
2.2.3 定子槽数的选取 |
2.2.4 电枢绕组的选取 |
2.3 转子的选取 |
2.4 永磁体的选取 |
2.4.1 永磁材料的选取 |
2.4.2 永磁体尺寸的选取 |
2.5 气隙长度变化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
2.5.1 气隙长度对满载设计效率和满载功率因数的影响 |
2.5.2 气隙长度对电机铜线重量和电机硅钢片重量的影响 |
2.5.3 气隙长度对电机定子热负荷的影响 |
2.5.4 气隙长度对电机永磁体重量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机损耗分析 |
3.1 基于磁路的铁耗计算方法 |
3.1.1 经典损耗分离模型 |
3.1.2 椭圆旋转模型 |
3.1.3 正交分解模型 |
3.2 永磁体涡流损耗的计算 |
3.2.1 解析计算方法 |
3.2.2 有限元法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机耗抑制分析 |
4.1 20kW电动飞机主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 不同气隙长度对损耗的抑制情况研究 |
4.3 改变永磁体结构形状对损耗的抑制情况研究 |
4.4 永磁体分段对损耗的抑制情况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6)电控永磁吸盘磁路优化设计及在压边力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控永磁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压边力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4 基于电控永磁技术的变压边力控制方法综述 |
1.4.1 压边原理 |
1.4.2 压边特点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控永磁吸盘工作原理分析及磁路设计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电控永磁吸盘基本工作原理 |
2.2.1 电控永磁吸盘充退磁工作状态 |
2.2.2 电控永磁吸盘磁吸力可变机理 |
2.3 电控永磁吸盘永磁体工作状态分析 |
2.3.1 永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去磁曲线与回复线 |
2.3.2 电控永磁吸盘可逆磁钢工作状态 |
2.3.3 电控永磁吸盘不可逆磁钢工作状态 |
2.4 磁路的几种算法 |
2.4.1 等效电路法 |
2.4.2 磁导法 |
2.4.3 有限元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控永磁吸盘磁路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控永磁吸盘磁路结构设计 |
3.3 电控永磁吸盘各部件材料选取 |
3.3.1 磁性材料的选取 |
3.3.2 隔磁材料的选择 |
3.4 电控永磁吸盘磁路关键尺寸初算与验算 |
3.5 电控永磁吸盘磁路验算 |
3.6 电控永磁吸盘充退磁线圈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NSOFT的电控永磁吸盘磁场分析与优化 |
4.1 引言 |
4.2 充磁状态时电控永磁吸盘的有限元分析 |
4.2.1 电控永磁吸盘的几何建模 |
4.2.2 有限元中材料的定义及分配 |
4.2.3 边界条件及求解选项参数设定 |
4.2.4 求解及后处理 |
4.3 退磁状态时电控永磁吸盘的有限元分析 |
4.4 结构参数对磁路的影响 |
4.4.1 永磁体中性面对磁吸力的影响 |
4.4.2 永磁体长度对磁吸力的影响 |
4.5 优化分析 |
4.5.1 优化方案的确定 |
4.5.2 永磁体的尺寸优化及优化结果对比 |
4.6 电控永磁吸盘磁路结构的对比方案 |
4.6.1 对比方案1 |
4.6.2 对比方案2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控永磁压边力控制拉深模具设计及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控永磁磁力压边拉深模具设计 |
5.2.1 模具结构设计 |
5.2.2 模具工作部分关键尺寸确定 |
5.3 多级变压边力拉深方法的原理 |
5.4电控永磁压边拉深实验 |
5.4.1 实验目的与方案 |
5.4.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5.4.3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加速器的光源及其科学应用 |
1.1.1 同步辐射 |
1.1.2 自由电子激光 |
1.2 基于加速器的光源与波荡器 |
1.3 基于加速器光源的小型化 |
1.4 波荡器分类及其发展现状 |
1.4.1 常规波荡器 |
1.4.2 短周期波荡器 |
1.4.3 小周期波荡器 |
1.4.4 微型波荡器 |
1.5 波荡器技术发展的瓶颈 |
1.6 基于螺线管的错列波荡器及本课题研究意义 |
1.7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7.1 论文主要内容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理论及计算 |
2.1 磁路结构及理论 |
2.1.1 磁路总体结构 |
2.1.2 永磁磁路 |
2.1.3 软磁磁路 |
2.1.4 磁路材料 |
2.1.5 总磁路理论计算 |
2.2 优化计算 |
2.2.1 磁场计算模型 |
2.2.2 多目标遗传算法模型 |
2.2.3 优化结果分析 |
2.3 磁场调节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实验验证 |
3.1 验证平台 |
3.2 磁场点测台 |
3.2.1 磁场点测台硬件组成 |
3.2.2 磁场点测台升级改造 |
3.2.3 磁场点测台测量重复性 |
3.3 磁场测量 |
3.3.1 磁场测量条件 |
3.3.2 纵向磁场 |
3.3.3 周期磁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性能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
4.1 磁场垫补 |
4.1.1 磁场垫补方法分析 |
4.1.2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垫补量精确推算方法 |
4.1.3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垫补量推算方法推广 |
4.2 温度稳定性补偿 |
4.2.1 基于温度补偿合金的被动式补偿机制 |
4.2.2 温度稳定性的补偿方法 |
4.2.3 基于温度补偿合金的被动式补偿机制的推广 |
4.3 小结 |
第五章 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的实际应用 |
5.1 SASE简介 |
5.2 SASE-XFEL装置设计 |
5.2.1 单电子轨迹 |
5.2.2 参数选择与设计 |
5.2.3 Time-dependent计算 |
5.2.4 SASE-XFEL装置规模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A.1 波荡器磁场 |
A.2 单电子轨迹 |
A.3 共振条件 |
附录B |
(8)电控永磁吸盘磁路设计及拉深工艺应用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控永磁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3.1 电控永磁技术的特点 |
1.3.2 电控永磁技术的控制原理和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控永磁吸盘磁路设计 |
2.1 磁极单元磁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1 磁极单元的磁路结构 |
2.1.2 磁极单元工作原理 |
2.1.3 磁极单元的磁体布局 |
2.2 磁极单元磁路计算 |
2.2.1 磁路几种算法 |
2.2.2 磁极单元磁路计算推导 |
2.3 磁极单元磁吸力理论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的设计与磁吸力模拟 |
3.1 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的磁感应强度 |
3.2 磁极单元设计 |
3.2.1 主磁体的选取 |
3.2.2 可逆磁体的选取 |
3.2.3 磁极单元各组成件尺寸初步确定 |
3.2.4 磁极单元各组成件尺寸验证 |
3.2.5 励磁线圈参数确定 |
3.3 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磁吸力的有限元分析 |
3.3.1 ANSYS软件的电磁学分析简介 |
3.3.2 磁极单元磁吸力的模拟过程 |
3.3.3 磁极单元与导磁工件之间磁吸力的模拟 |
3.4 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磁吸力随电流变化的有限元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吸力与磁感应强度实验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系统设计 |
4.2.1 控制系统电源设计 |
4.2.2 电控永磁磁极单元设计 |
4.3 实验方案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磁吸力与磁感应强度测试结果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控永磁技术的压边方法可行性分析 |
5.1 电控永磁压边力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
5.1.1 传统的压边装置 |
5.1.2 电控永磁压边方法 |
5.2 磁吸力作为压边力的拉深成形实验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实验方案设计 |
5.2.4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漏磁无损检测的缺陷基本形状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无损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 |
1.2.2 无损检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漏磁无损检测技术相对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自动漏磁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 电磁学基本理论 |
2.1.1 电学基本理论 |
2.1.2 磁学基本理论 |
2.1.3 电磁场相关理论 |
2.2 系统控制相关理论 |
2.2.1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
2.3 数据采集系统原理 |
2.3.1 数据采集系统构成 |
2.3.2 工程信号理论基础 |
2.3.3 采样定理 |
2.4 缺陷识别相关理论 |
2.4.1 概率与统计理论 |
2.4.2 信息论基础理论 |
2.4.3 模式识别相关理论 |
小结 |
第3章 基于Maxwell的磁路仿真建模 |
3.1 磁路的基本构成及其性质 |
3.1.1 磁体材料的性质及选择 |
3.2 漏磁无损检测磁路系统介绍 |
3.2.1 基本磁路系统介绍 |
3.2.2 聚磁和磁屏蔽 |
3.2.3 电磁磁路系统 |
3.3 基于Maxwell的电磁有限元计算模型 |
3.3.1 Maxwell基本功能介绍 |
3.3.2 基于Maxwell的电磁有限元计算模型 |
小结 |
第4章 漏磁无损检测缺陷形状识别技术研究 |
4.1 主要的缺陷形状分类 |
4.2 主要缺陷形状的电磁场计算 |
4.2.1 40Cr钢的磁化性质 |
4.2.2 主要缺陷形状的漏磁仿真分析 |
4.3 对缺陷基本形状的识别研究 |
4.3.1 特征提取技术介绍 |
4.3.2 缺陷漏磁信号的特征提取 |
4.3.3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缺陷形状识别 |
小结 |
第5章 缺陷基本形状识别相关实验设计 |
5.1 实验系统的组成 |
5.2 实验系统的运行架构 |
5.3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训练样本统计数据 |
附录2 上位机数据接收程序部分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大吨位永磁起重设备磁场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永磁起重设备的发展及现状 |
1.3 永磁体磁场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永磁起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磁路的设计原理 |
2.1 永磁起重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2.1.1 永磁起重设备概述 |
2.1.2 永磁起重设备的磁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1.3 永磁起重设备磁路开关原理 |
2.2 磁性材料的技术基础 |
2.2.1 永磁材料的发展概况 |
2.2.2 磁性材料的分类及磁化曲线 |
2.2.3 磁性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常用的磁性材料性能分析 |
2.3 静态磁路法 |
2.3.1 静态磁路中工作点的选择 |
2.3.2 静态磁路中漏磁系数的确定 |
2.4 动态磁路法 |
2.4.1 动态磁路的最佳起始工作点的选择 |
2.4.2 永磁起重设备的机械功与有用回复能的关系 |
2.5 永磁体吸力公式的推导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吨位永磁起重设备磁场的设计 |
3.1 大吨位永磁起重设备的选材 |
3.1.1 永磁材料的选择 |
3.1.2 磁轭材料的选择 |
3.2 大吨位永磁起重设备磁路尺寸的计算分析 |
3.3 基于等效磁路网络法对永磁起重设备磁路的计算 |
3.3.1 等效磁路网络法的简介 |
3.3.2 等效磁路模型的建立 |
3.3.3 等效磁路网络的参数求解 |
3.4 大吨位永磁起重设备的吸重的计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吨位永磁起重设备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方法 |
4.1.1 有限元方法的概论 |
4.1.2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
4.1.3 有限元分析(FEA)的求解步骤 |
4.2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概要 |
4.2.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4.2.2 电磁场中的边界条件 |
4.2.3 Ansoft 分析对象和求解器 |
4.3 吸物状态时永磁起重设备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
4.3.1 永磁起重设备的有限元建模 |
4.3.2 有限元中材料的定义及分配 |
4.3.3 边界条件和运动选项设置 |
4.3.4 求解选项参数设定 |
4.3.5 求解及后处理 |
4.4 卸物状态时永磁起重设备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
4.5 磁路开关原理的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场设计结果分析及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结构参数对磁路的影响 |
5.2.1 参数扫描分析 |
5.2.2 永磁体 B、C 的磁化长度对磁路的影响 |
5.2.3 永磁体 B、C 的宽度对磁路的影响 |
5.2.4 永磁体 E、F 的磁化长度对磁路的影响 |
5.2.5 永磁体 E、F 的宽度对磁路的影响 |
5.2.6 永磁体 E、F 的材料对磁路的影响 |
5.3 优化方案的确定 |
5.4 优化分析 |
5.4.1 永磁体 B、C 的尺寸优化 |
5.4.2 永磁体 E、F 的尺寸优化 |
5.4.3 永磁体 B、E 的磁化长度优化 |
5.4.4 优化设计最佳方案 |
5.4.5 优化结果的分析及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稀土钴永磁磁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温度影响的电控永磁吸盘多物理场分析及实验研究[D]. 路添竣. 燕山大学, 2021(01)
- [2]新型双定子混合励磁电机宽速高性能驱动控制系统研究[D]. 毛晨阳. 东南大学, 2020(01)
- [3]长不锈钢管内表面新型磁力滚压磨具研发及试验研究[D]. 梁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新型助动式海洋重力敏感器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陈宗玉. 天津大学, 2019
- [5]电动飞机主驱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损耗抑制技术研究[D]. 滕飞.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电控永磁吸盘磁路优化设计及在压边力控制中的应用[D]. 杨乐. 燕山大学, 2019(03)
- [7]小周期永磁型错列波荡器研究[D]. 闫陇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8]电控永磁吸盘磁路设计及拉深工艺应用可行性研究[D]. 王来彬. 燕山大学, 2017(04)
- [9]漏磁无损检测的缺陷基本形状识别研究[D]. 张攀.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5)
- [10]大吨位永磁起重设备磁场设计及优化[D]. 曹珍珍. 江苏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