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NDOWS常用名词术语(论文文献综述)
石雪,丁杨,孔祥国[1](2022)在《隐喻视角下中医“十怪脉”英译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望闻问切的科学之中,脉诊最为复杂。其中"十怪脉"的命名含有大量的隐喻,体现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和中医智慧。此文基于隐喻视角,对"十怪脉"7个译本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十怪脉"的翻译方法,提出建议译文,强调在不影响译语受众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应在译文中保留隐喻,此外,还应注意译文中连字符和词语顺序的问题,做到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化。
余华[2](2021)在《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的实践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文献检索、田野调查、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对彝汉翻译实践中需要翻译的彝语文名词术语进行界限范围上的界定和来源出处上的厘清;对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的历史脉络和实践状况进行梳理和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对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实践的启示进行分析和总结。
张航,聂馥玲[3](2021)在《我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对无线电译名统一的贡献(1912—1949)》文中指出无线电技术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普通民众中引起广泛关注,随之产生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是促进当时无线电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该群体在研究与试验过程中对译名统一产生需求,首先将无线电名词作为专门研究对象开展译名统一实践。方子卫、苏祖国及《飞利浦无线电杂志》编委的初期尝试虽认识到译名统一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但尚属"各自为政",影响力度及传播效果均极其有限。后续刘同康等组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开展同行公议,并通过权威机构公布审定结果。经由此特殊实践过程产生的定名结果对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无线电译名的最终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该时期以官方为主导的科技译名统一过程中的特殊案例。
闫鹏飞[4](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认为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刘帅帅,夏芬[5](2021)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下中医脉象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取中医诊断学常用的28种脉象术语作为研究对象,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了《中医药学名词》《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中脉象术语的不同译法,从语言、文化、交际3个维度综合考量得出28种脉象的最佳译法。就语言维而言,中医脉象术语英译要注重译文结构与原文结构保持一致,译文选词需准确反映脉象本义,避免直接套用西医术语;就文化维而言,中医脉象术语英译要注意脉象的隐喻特征和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传达;就交际维而言,中医脉象术语英译应选用常用词以提高交际维度适应性。
蒋继彪[6](2021)在《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医术语英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在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术语具有简洁凝练性、医哲交融性和民族特色性等特征,对其进行恰当、得体的翻译,是提升中医药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家形象为视角,提出中医术语的翻译应更多采用"以我为准"的异化策略,并通过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注释法、音译法、音译加直译法、音译加意译法、音译加注释法等翻译方法,努力将中医文化内涵完整地传递出去,不断增强中医译语国际话语权,更为有效地构建中国国家形象。
邓亮[7](2021)在《《数学名词(1993)》的审定》文中提出《数学名词(1993)》是新中国数学名词审定工作中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基于第一届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田方增的手稿、通信等资料,结合其他文献,本文对此次数学名词审定的程序、原则、方法和审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等作了大致的讨论。
李以湉[8](2021)在《中医名词“天癸”英语翻译刍议》文中研究表明整理、归纳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007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两种国际标准、马万里所着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等六种中医英译工具书及教材中对"天癸"的翻译,将不同翻译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追溯"天癸"文字起源、厘清其历史演变、突出其文化内涵、确定其具体译文,进而探讨中医术语英译方法。
李静,任冠华[9](2021)在《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现状与思考——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名词术语标准是中医药学的基石,也是中医药走出国门造福世界的"通用语言"。本文通过对ISO/TC 249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作者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对于推动我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落实和中医药国际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尹太辉[10](2021)在《新能源术语的翻译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新能源术语包括纯专业词汇和半专业词汇,半专业词汇由于一词多义,翻译时需要结合专业领域确定词义。分析术语的构词特征有助于准确翻译术语。很多术语的翻译需要省略部分词义、增补部分词义,或者根据用途确定词义。
二、WINDOWS常用名词术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DOWS常用名词术语(论文提纲范文)
(1)隐喻视角下中医“十怪脉”英译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语料选取 |
2 比较与分析 |
2.1 名词+动词类 |
2.2 动词+名词类 |
2.3 其他类 |
3 结语 |
(2)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的实践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彝语文名词术语的界定及其来源 |
(一)彝语文名词术语的界定 |
(二)彝语文名词术语的来源 |
1. 彝文古籍 |
2. 彝族地区的地名及山川河流名 |
3. 彝族姓名 |
二、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的实践状况 |
(一)彝文古籍汉文翻译中的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 |
(二)彝汉字典词典编译中的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 |
(三)族谱家谱编撰中彝族姓氏名称的汉文音译转写 |
三、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实践的启示 |
(一)彝语文名词术语的翻译工作要依照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 |
(二)彝语文名词术语的翻译工作要遵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原则 |
(三)彝语文名词术语的具体翻译要应用名词术语翻译方法与技巧 |
四、结语 |
(3)我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对无线电译名统一的贡献(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成立前业余无线电的发展及译名问题 |
1.1 业余无线电的含义及早期发展 |
1.2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开展译名统一工作的背景 |
2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初期进行的定名工作 |
2.1 方子卫等进行的定名工作 |
2.2 苏祖国进行的定名工作 |
2.3 《飞利浦无线电杂志》编委组织的“无线电名词审定” |
3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开展的有组织的译名统一工作 |
3.1 “统一无线电译名”中有关翻译方法的讨论 |
3.2 “同行公议”的开展及实施方案的制定 |
3.3 “统一无线电译名”的定名结果 |
3.4 定名结果借助权威机构发布 |
4 结语 |
(4)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概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分析对象 |
1.3.3 研究问题 |
1.3.4 总体框架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
2.2.1 语类分析 |
2.2.2 元话语分析 |
2.2.3 语言特征分析 |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实践应用 |
2.3.3 拓展完善 |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
2.5 小结 |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
3.2.1 词性赋码 |
3.2.2 短语识别 |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
5.7 小结 |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
6.2.1 引言功能特性 |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7.4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翻译适应选择论下中医脉象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脉象概述 |
2 翻译适应选择论 |
2.1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
2.2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
2.3 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
3 翻译适应选择论在中医术语英译领域的应用 |
4 三维转换视角下脉象术语英译对比研究 |
4.1 译法完全一致的术语分析 |
4.2 译法基本一致的术语举例分析 |
4.2.1 濡脉 |
4.2.2 伏脉 |
4.2.3 代脉 |
4.3 译法完全不一致的术语举例分析 |
4.3.1 结脉 |
4.3.2 动脉 |
4.3.3 虚脉 |
5 结论 |
(6)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医术语英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家形象 |
1.1 国家形象的内涵 |
1.2 中医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
1.2.1 中医国家形象的他塑 |
1.2.2 中医国家形象的自塑 |
2 中医术语语言特点 |
2.1 简洁凝练性 |
2.2 医哲交融性 |
2.3 民族特色性 |
3 国家形象视域下的中医术语翻译策略选择 |
3.1 采用以直译为主的异化策略,传递中医文化 |
3.1.1 直译法 |
3.1.2 直译加注释法 |
3.2 采用以音译为主的异化策略,凸显政治意识 |
3.2.1 音译法 |
3.2.2 音译加直译法 |
3.2.3 音译加意译法 |
3.2.4 音译加注释法 |
4 结语 |
(7)《数学名词(1993)》的审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数学名词审定概述 |
2 《数学名词(1993)》审定的程序 |
3 《数学名词(1993)》的审定委员 |
4 审定原则、工作方式与问题解决 |
5 一些具体名词的审定 |
6 结语 |
(8)中医名词“天癸”英语翻译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天癸”译法比较分析 |
2文化还原的方法 |
3中医名词英译浅论 |
(9)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现状与思考——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现状 |
3 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工作分析 |
3.1 以市场需求为第一导向 |
3.2 与其他国际组织协商一致 |
3.3 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规范性和时效性 |
4 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工作思考与建议 |
4.1 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建立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体系 |
4.2 探索建立一套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和特色的名词术语标准化方法学 |
4.3 加速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升级 |
4.4 加大培养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
5 结语 |
(10)新能源术语的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能源术语的分类 |
二、新能源术语的构词方式 |
(一)合成法 |
(二)派生法 |
(三)缩略法 |
(四)截短法 |
(五)混成法 |
三、新能源术语翻译的难点 |
(一)原术语词义难以确定 |
(二)译文术语表述方式难以确定 |
(三)译名难以统一 |
四、新能源术语翻译的原则 |
(一)准确原则 |
(二)简洁原则 |
(三)易懂原则 |
五、新能源术语翻译的方法 |
(一)省略词义法 |
(二)增补词义法 |
(三)根据用途确定词义法 |
四、WINDOWS常用名词术语(论文参考文献)
- [1]隐喻视角下中医“十怪脉”英译对比研究[J]. 石雪,丁杨,孔祥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01)
- [2]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的实践及启示[J]. 余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我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群体对无线电译名统一的贡献(1912—1949)[J]. 张航,聂馥玲.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1(04)
- [4]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5]翻译适应选择论下中医脉象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J]. 刘帅帅,夏芬. 中医药导报, 2021
- [6]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医术语英译策略研究[J]. 蒋继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11)
- [7]《数学名词(1993)》的审定[J]. 邓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21(06)
- [8]中医名词“天癸”英语翻译刍议[J]. 李以湉. 海外英语, 2021(19)
- [9]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现状与思考——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为例[J]. 李静,任冠华. 中国标准化, 2021(19)
- [10]新能源术语的翻译策略[J]. 尹太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