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论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论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林蔚[1](2021)在《高职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心理适应能力完善——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文中研究指明为推动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与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实现有效衔接,在当前开展高质量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活动时,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诉求,通过构建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全新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培养体系,使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从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向新的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升级。本文将结合《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分析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高职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心理适应能力的关联性与完善对策,以期为当前促进高职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提供有效参考。

刘頔雅[2](2020)在《高校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 ——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创业”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的主旋律,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高能力群体,在创新创业浪潮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引导、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高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德育工作历来都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德育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先导和基础。因此,正视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探究二者的深度融合尤为必要。立足德育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审视,两者目标契合、内容相通、方法互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创新创业理想信念树立、创新思维培养、创业意识塑造、创新创业素质提升;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丰富了德育教育的理论资源、优化了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践效益。本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其创新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发现存在学生层面的创新创业动机狭隘、信心不足;教育层面的融合深度不够、融合方式单一、德育内容缺位、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在师生观念上,应充分认识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在教学内容上,应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在师资建设上,应从创新创业专职德育教师打造、现有师资水平提升、加强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科学研究等三个方面开展;在融合渠道上,应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榜样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保障措施方面,应从组织、政策、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以期为湖北工业大学后期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李琼[3](2020)在《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北海X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产业技术升级换代,社会对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将成为参与国家建设、促进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全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学生干部长远发展,既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也是国家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临的矛盾和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探讨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的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在保障学生干部正常履职的基础上提升职业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干部长期发展。在对职业能力观、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和学生干部概念、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北海X职业学院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无结构化访谈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职业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体系层面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建议,实现提升学生干部职业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对研究背景进行叙述,针对“高职院校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质量”“学生干部重要性和学生干部培养不足”两个矛盾,提出如何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来提升学生干部职业能力的研究目的,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分别对国内外关于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对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进行综述分析,对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指导老师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第二,从对学生干部自身发展、学生群体发展两方面分析基于职业能力提升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从完善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培养方式需要、改善学生干部队伍风气需要两方面分析基于职业能力提升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第三,对从“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学生干部基本情况”“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培养效果”“指导教师工作开展情况”和“对学生干部队伍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见建议”等五个方面对北海X职业学院学生干部、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指导教师围绕“学生干部基本情况”“学生干部特点”“学校对学生干部职业能力的重视程度”“选拔、培训和考核方式”“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访谈调查。第四,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得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学校缺乏培养学生干部职业能力的整体规划、指导教师对学生干部指导不足、学生干部队伍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培养效果欠佳、对学生干部考核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五个问题,从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等三个方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学校对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把能力培养作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大力支持学生干部队伍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学生干部指导教师建设,主要措施是加强学生工作师资建设政策保障和加强学生指导教师自身能力建设;三是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从学生干部选拔、培训与实践锻炼、考核三个角度详细论述,探讨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实现提升学生干部职业能力的目的。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4](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黄丹晴[5](2020)在《基于职业伦理的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聚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由普教化、技能化逐步向全人教育转变。高分低能的“应试机器”,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指令执行者”和只懂技术却品德低下的“技术工具”已不再满足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行业技能外,现代职业教育更关注“准职业人”高尚的伦理道德情操、良好的品行习惯和健全的精神人格的。礼仪,是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精神风貌的展现、人格品质的完善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礼仪教育是实现高职全人教育的重要途径。《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高职礼仪教育不应局限于技术技能教育,而应以职业伦理为文化内涵与元理论支撑,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关照职业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涵育学生正确的职场伦理观和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行为规范,提升协调职业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研究将为未来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途径。本研究主要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主,辅以参与观察法。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查阅,总结归纳出前人对职业伦理和礼仪的概念研究都比较丰富,但是对职业伦理的研究局限于医学、法学等典型学科,对于礼仪教育的职业伦理内涵研究较少涉及;通过调查问卷、专题访谈,发现当前高职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高职院校校园为主要观察范围,以礼仪课堂为依托,充分观察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现状、职业伦理素养现状,分析、总结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礼仪教育中缺乏职业伦理的支撑,并提出基于职业伦理的高职礼仪教育优化途径。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第一,当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存在“浅薄刻板化;机械工具化;表面形式化;功利狭隘化”等诸多问题。第二,应将职业伦理作为高职礼仪教育的内涵与基础。职业伦理是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基于职业伦理的礼仪教育更能耦合职业院校育人目标,最大程度满足“准职业人”培养诉求。高职礼仪教育背后的逻辑原点是以“份”“敬”“诚”为精神内核的职业伦理。因此,高职院校礼仪教育除了传授各种场合仪式、行为规范和表现技巧之外,更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准职业人”的特点,以职业伦理为导向,充分挖掘礼仪形式表现背后的深刻内涵。第三,高职礼仪教育急需寻求优化方法,高职礼仪教育应以“深化礼仪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形式与教学水平提升;关注内在情感体悟与整体素质提升;提升职业敬畏与职业信念,激发礼仪情感认同;增强准职业人角色意识,提升礼仪教育针对性与实用性”等为优化策略。强调重视礼仪内涵教育、知识内化和职业素养提升,更为关注礼仪形式表象之下的能动归因,重视礼仪教育的育人功能。具体来说,应更加强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群体个人的互动关联和能动力行,打造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载体,以竞赛组织带学、以行业实践促学、以文化活动助学,营造良好的高职礼仪教育文化环境,不断巩固提升礼仪教育教学质量与效能。通过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探寻职业伦理背景下礼仪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礼仪教育由形式表现到精神内涵的深刻变革,使之能够真正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场竞争力和全人素质的有效途径。将职业伦理作为导向去研究礼仪教育,具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进一步探索、思辨其理论内涵、要素与礼仪教育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指导完善本文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更有效地促进高职礼仪教育模式的优化与发展。

毕雪莉[6](2020)在《学前儿童体育舞蹈礼仪教育内容重构及培养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体育舞蹈蕴含着优秀的礼仪文化。从开始的入场礼仪到结束的谢幕礼仪,从服饰发型礼仪到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礼仪等。它既是生活中的礼节在体育舞蹈项目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体育舞蹈训练和比赛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不仅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礼节的再现和升华,也是对艺术性项目客观要求的集中表现。经调查发现,大多数体育舞蹈教师较为看中舞蹈技术培养,较少关注体育舞蹈礼仪内容培养,体育舞蹈礼仪教育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学前儿童会出现自卑、自负、怯懦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而礼仪内容的学习对幼儿的品德、心智、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积极影响。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在遵循运动技能学习规律和学前儿童生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构体育舞蹈礼仪内容,对体育舞蹈礼仪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补充和升华,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完整,让更多的体育舞蹈教师关注到体育舞蹈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实验分析体育舞蹈礼仪对学前儿童的培养价值,发挥体育舞蹈礼仪对学前儿童培养的积极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体育舞蹈礼仪内容丰富。针对体育舞蹈学习者个人礼仪来说可分为服饰、妆容礼仪等,本论文主要对服饰发型礼仪和站姿走姿礼仪进行重构;按照目的的不同分为教学、训练和竞赛礼仪,本论文主要对竞赛礼仪进行重构,包括入场退场、对手裁判和谢幕礼仪;根据不同人数的社交可分为个人、舞伴和集体礼仪,本论文主要对单人和双人礼仪,即个人礼仪和舞伴礼仪进行重构。(2)谢幕礼仪是教学、训练、竞赛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论文针对谢幕礼仪的动作构成、情感表达和礼仪内涵进行重构,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能力、情感表现能力及礼仪文化内涵的需求。(3)学前儿童体育舞蹈礼仪的培养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自强不息,欣欣向荣的精神:感恩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品质:团结互助,和谐统一的思想等,为体育舞蹈礼仪赋予新的色彩。(4)体育舞蹈礼仪教育内容对学前儿童的培养价值丰富,对于学前儿童的外部形态、外在气质、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建议如下:(1)体育舞蹈礼仪教育内容培养价值丰富,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有着重要影响,体育舞蹈教师需重视体育舞蹈礼仪教育内容的教学,使学习者在学习体育舞蹈技术的同时,提升礼仪素质。(2)本论文将文化内涵融入体育舞蹈礼仪,其价值丰富,还需继续挖掘,并注重其宣传,不断完善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内涵,丰富体育舞蹈礼仪教育内容。(3)实验过程受各因素影响,且学前儿童认知水平有限,可能会对阶段性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在以后的教学实验中,可多与学前儿童家长沟通,了解其生活方式及教育方式,时刻关注学前儿童身心变化,把控其它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王芳芳[7](2020)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研究》文中提出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经,其本质是培养劳动价值观。近年来,我国的劳动教育名存实亡,发生了畸变,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件紧迫而重要的时代课题。小学生可塑性强,若要培养未来一代的劳动价值观,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论文聚焦于从劳动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问题。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构成、性质、特征与功能,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影响因素和原因有哪些,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论文首先梳理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相关理论、性质、特征与功能,以期为后面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策略打下理论基础。接着,运用实证研究策略,具体包括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对本市两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考察,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对可能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现状的相关因素做了归因分析。最后,结合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相关建议。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培养现状不太乐观,主要有学生劳动意识淡薄、没有节约意识,家长劳动思想观念有偏颇、家庭劳动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学校忽视劳动育人价值、师资队伍匮乏、教育形式单一,社会上错误的“主流”观念等等。据此,论文建议,从个人层面上要加强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学校的层面出发,丰富劳动途径,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拓宽劳动渠道;从家庭层面出发,加强家长的思想教育,转变家长对劳动的认知,保障家庭劳动时间,训练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言传身教;从社会层面出发,要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和待遇。

白钰[8](2019)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意识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意识是中职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调节与控制所有职业行为的调控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轮廓框架已经形成。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吸引力较弱、就业平台不高、所学与所用不匹配等实际问题。探究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问题,可以帮助中职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高素养、专业化的人才。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因此,促进我国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发展迫在眉睫,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意识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研究应用了问卷调查法,自行编制《中职学生职业意识调查问卷》,随机选取滨海新区三所中职学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问题。基于问卷数据分析及实施访谈的结果,探讨现状的成因及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而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培养策略,对今后加强中职学生职业意识教育提供了参考根据。本研究主要结论为中职学生在职业意识上处在一个消极的状态;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各维度在性别、年级、家庭环境等变量上具有显着差异;中职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和职业意识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

肖碧莹[9](2019)在《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京市S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蓬勃发展着,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力求适应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职业意识作为影响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始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近几年来,随着普校招生指标的缩小,中职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面临就业的中职学生也在与日俱增。倘若中职学生想在就业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良好的职业意识将是他们强有力的武器。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来展开:(1)当前中职学生所具有的职业意识现状,包括具体表现和存在的问题;(2)针对现状,如何从多方面来培养和优化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首先,笔者阐明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通过国内外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来确定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思路与方法。其次,分别从职业和意识的概念界定引申出职业意识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以南京市S学校的中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来了解他们的职业意识现状,同时结合教师访谈结果以及实习观察经历,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成因,进而相对应地从社会、学校、家庭的角度提出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有效策略。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具有良好发展的态势,总体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中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准确的自我定位,对未来职业的期待普遍偏高,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意识较为淡薄等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限制以外,还包括:社会环境影响了职业意识的良性发展、中职学校缺乏必要的职业意识培养教育、家庭教育对职业意识的引导不足。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1)借助社会积极力量,营造职业意识培养氛围;(2)强化中职学校培养未来高质量职业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争取家庭教育力量,奠定职业意识培养基础。

杨春燕,陈敬华,周令芳[10](2019)在《对“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大专联合办学工作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针对五年制大专学生存在专业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低下等问题,对此种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分析和反思,提出科学遴选合作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细化课程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督导,提升双师型教师水平等相应可行的应对策略。

二、论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心理适应能力完善——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详细,基础完善
二、观点丰富,论述严谨
三、服务学生,指引未来

(2)高校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 ——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梳理
        2.1.1 创新、创业与创新创业
        2.1.2 德育
    2.2 高校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2.2.1 德育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共通性
        2.2.2 德育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2.2.3 创新创业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拓展
    2.3 德育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2.3.1 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要求
        2.3.2 学科自身特点的现实需要
        2.3.3 实现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第3章 湖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3.1 湖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3.1.1 总体思路
        3.1.2 课程管理与建设
        3.1.3 师资力量
        3.1.4 教育实践
        3.1.5 保障措施
    3.2 湖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果
    3.3 湖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
        3.3.1 问卷设计
        3.3.2 调查取样
        3.3.3 调查结果
    3.4 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1 学生创新创业动机狭隘,信心不足
        3.4.2 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够
        3.4.3 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方式单一
        3.4.4 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中德育主体内容缺失
        3.4.5 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师资薄弱
第4章 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
    4.1 改变观念——夯实理念基础
    4.2 教学内容融合——明确主要抓手
        4.2.1 实现德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4.2.2 弘扬使命、责任、担当的企业家精神
        4.2.3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创业教育生成融合效应
    4.3 师资力量融合——打造专业化
        4.3.1 着手创新创业专职德育教师队伍的培育和选拔
        4.3.2 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的水平
        4.3.3 加强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科学研究
    4.4 教学渠道融合——落实实效性
        4.4.1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4.4.2 充分发挥榜样力量
        4.4.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4.4.4 探索实践环节中的德育支持
        4.4.5 充分利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4.5 探索构筑“五位一体”的思政工作格局
    4.6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北海X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2.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不足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综述
        1.职业能力研究现状
        2.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1.职业能力
        2.高职院校学生干部
        3.学生干部指导教师
    (五)理论基础
        1.行动学习理论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调查法
一、基于职业能力提升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基于职业能力提升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提升职业能力对学生干部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提升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对学生群体发展的重要性
    (二)基于职业能力提升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完善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的需要
        2.改善学生干部队伍风气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实施
        1.问卷调查
        2.访谈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访谈结果分析
三、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职业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职业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1.缺乏培养学生干部职业能力的整体规划
        2.指导教师对学生干部指导不足
        3.学生干部队伍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4.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培养效果欠佳
        5.对学生干部考核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职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
        2.指导教师队伍存在不足
        3.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存在不足
四、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一)提升学校对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1.把能力培养作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
        2.大力支持学生干部队伍开展工作
    (二)加强学生干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学生工作师资建设政策保障
        2.加强指导教师自身能力建设
    (三)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
        1.完善学生干部队伍选拔
        2.强化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训与实践锻炼
        3.严格学生干部队伍考核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
致谢

(4)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职业伦理的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
        2. 文献研究法
        3. 参与观察法
    (五)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职业伦理
        2. 礼仪教育
        3. 高职院校
    (二) 理论基础
        1. 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伦理化思想
        2. 职业伦理的社会角色论
        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 张雪门的职业伦理实践化思想
三、基于职业伦理的高职礼仪教育元理论
    (一) 礼仪的伦理学内涵
        1. 礼仪的本质是伦理规范
        2. 礼仪起源于伦理关系
        3. 礼仪以伦理为核心内容
    (二) 高职礼仪教育的职业伦理内涵
        1. 社会伦理学视角下的职业角色
        2. 构建职业角色意识
        3. 深化职业认同
        4. 协调职业关系
    (三) 职业伦理驱动下的“礼”与“仪”
        1. “份”是高职礼仪教育中“礼”与“仪”的基础
        2. “敬”是高职礼仪教育中“礼”与“仪”的核心
        3. “诚”是高职礼仪教育中“礼”与“仪”的灵魂
    (四) 职业伦理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1. 职业伦理为“准职业人”步入职场打下基础
        2. 职业伦理素养符合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3. 职业伦理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提升
四、高职礼仪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 高职礼仪教育现状调查调究
        1. 调查方法
        2. 调查对象
        3. 调查内容
        4. 调查结论
    (二) 高职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1. 礼仪教育浅薄刻板化
        2. 礼仪教育机械工具化
        3. 礼仪学习表面形式化
        4. 礼仪学习功利狭隘化
    (三) 高职礼仪教育问题归因
        1. 缺乏对礼仪内涵的探索
        2. 偏重礼仪技术技巧,忽视“诚”的内在体悟与素质提升
        3. 缺乏“敬业”精神支撑礼仪行为,缺乏内在情感认同
        4. 缺乏“准职业人”角色意识,忽视“份”的责任与义务
五、基于职业伦理的高职礼仪教育优化策略
    (一) 深化礼仪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形式与教学水平提升
        1. 以职业伦理支撑高职礼仪内涵教育
        2. 构建礼仪知识体系,突出礼仪教育的综合性
        3. 提升礼仪教学水平
    (二) 关注内在情感体悟与整体素质提升
        1. 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2. 加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
        3. 重视礼仪知识内化,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三) 提升职业敬畏与职业信念,激发礼仪情感认同
        1. 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提升礼仪教育效能
        2. 以行业专家、职业模范示范教学,诱发情感认同
    (四) 增强“准职业人”角色意识,提升礼仪教育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1. 针对“准职业人”的身份实施礼仪教育
        2. 针对高职学生的层次与需求实施礼仪教育
        3. 增强高职礼仪教育的实用性
六、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职礼仪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高职礼仪教育现状访谈提纲
    (一) 针对高职教师的访谈内容
    (二) 针对高职领导的访谈内容
    (三) 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内容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学前儿童体育舞蹈礼仪教育内容重构及培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舞蹈礼仪概念界定
        2.1.2 重构概念界定
    2.2 体育舞蹈礼仪相关研究
        2.2.1 体育舞蹈礼仪内容相关研究
        2.2.2 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内涵相关研究
    2.3 学前儿童相关研究
        2.3.1 学前儿童心理学相关研究
        2.3.2 学前教育中体育舞蹈教育的作用相关研究
        2.3.3 学前教育中礼仪教育的作用相关研究
    2.4 礼仪相关研究
        2.4.1 礼仪文化内涵
        2.4.2 礼仪价值研究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舞蹈礼仪重构价值分析
    4.2 体育舞蹈礼仪重构原则分析
        4.2.1 实用性
        4.2.2 规范性
        4.2.3 全面性
        4.2.4 阶梯性
        4.2.5 终身性
    4.3 体育舞蹈礼仪重构内容分析
        4.3.1 服饰发型礼仪
        4.3.2 站姿走姿礼仪
        4.3.3 入场退场礼仪
        4.3.4 对手裁判礼仪
        4.3.5 舞伴同伴礼仪
        4.3.6 谢幕礼仪
    4.4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实验研究
        4.4.1 实验组与对照组图片对比分析
        4.4.2 实验组家长问卷反馈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
        (一)研究的时代背景
        (二)研究的思想渊源
        (三)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
        (一)价值观
        (二)劳动
        (三)劳动价值观
        (四)劳动教育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理论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价值澄清理论
        (三)劳动教育理论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五)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分析框架
        (一)劳动价值观的发生学分析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性质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特征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功能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宗旨
        (二)调查设计
        (三)调查实施
        (四)调查结果分析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层面
        (二)家庭层面
        (三)学校层面
        (四)社会层面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个人层面
        (二)家庭层面
        (三)学校层面
        (四)社会层面
        (五)缺乏考评和保障机制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策略
    一、个人层面
        (一)加强劳动价值观的思想教育
        (二)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调动主观能动性
        (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学校层面
        (一)丰富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二)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三)拓宽劳动教育实施渠道
    三、家庭层面
        (一)加强家长思想观念教育
        (二)落实家庭劳动时间
        (三)训练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适度劳动
        (五)言传身教
    四、社会层面
        (一)发挥媒体舆论导向功能
        (二)提高劳动者地位
        (三)落实社会各方面资源
第五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职业意识及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剖析
    第一节 职业意识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一、意识
        二、职业意识
        三、职业意识的构成要素
        四、个体职业意识的发展阶段
        五、职业意识与职业价值观
        六、职业意识与职业成熟度
    第二节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中职学生具有特殊性
        二、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节 问卷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基本假设
        三、问卷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工具
        五、被试来源
    第二节 初测问卷数据分析
        一、初测问卷的的发放与回收
        二、初测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三、初测数据的信度分析
    第三节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一、正式问卷的的发放与回收
        二、正式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三、正式数据的信度分析
        四、效度分析
        五、描述性统计分析
        六、差异分析
        七、职业意识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八、职业意识与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九、小结
    第四节 基于问卷分析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现状
        一、职业认知度不高
        二、职业理想较为空洞
        三、职业信念缺失
        四、职业情感淡薄
第四章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影响因素及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节 实施访谈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
        四、实施访谈的地点和时间
        五、访谈内容分析及总结
    第二节 影响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因素
        一、学生的自我认知缺乏
        二、职业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
        三、专业与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
        四、缺乏系统的职业意识培养规划
        五、家庭职业意识引导存在偏差
    第三节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发展特点分析
        一、职业意识发展受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制约
        二、职业意识发展是渐进与突变相统一的过程
        三、职业意识发展是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
第五章 完善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对策
    第一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
        一、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
        二、加强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
        三、注重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培养
    第二节 创新职业意识培养模式
        一、在课程改革中深化职业意识
        二、充分利用学生活动展示平台
        三、探索个性化的职业意识指导
    第三节 优化外部育人环境保障
        一、大力推进校企文化结合
        二、完善家庭及网络辅助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调查问卷(初测)
附录 B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调查问卷(正式)
附录 C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访谈提纲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京市S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中职学生
        (二) 职业意识与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二、理论基础
        (一) 金斯伯格的职业意识发展阶段理论
        (二)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三) 麦克利兰的冰山理论
第三章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调查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设计和调查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初试前问卷项目的编制
        (三) 正式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二、数据分析
        (一)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三) 职业意识现状分析
    三、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现状的调查结论
        (一) 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具有良好发展的态势
        (二) 不同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具有显着差异
        (三)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概况
第四章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环境影响了职业意识的良性发展
        (一) 传统观念和不良职业意识的影响
        (二) 职业启蒙教育的社会氛围不足
    二、中职学校缺乏必要的职业意识培养教育
        (一) 培养目标中对于职业意识的定位不够明确
        (二) 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意识的培养
        (三) 校园文化与职业意识培养的方向存在差异
    三、家庭教育对职业意识的引导不足
        (一) 参差不齐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
        (二) 过于严肃紧张的家庭氛围
    四、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限制
第五章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社会积极力量,营造职业意识培养氛围
        (一) 构建尊重个体差异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 充分利用社会职业意识教育的正面力量
        (三) 调动并发挥实习单位对职业意识培养的积极作用
    二、强化中职学校培养未来高质量职业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重视职业意识培养的良好氛围
        (二) 优化课程设置,将职业意识培养融入学科教学
        (三) 有机渗透职业意识,不断彰显德育特色
    三、争取家庭教育力量,奠定职业意识培养基础
        (一) 关注并重视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二) 营造温馨理智的家庭亲子氛围
        (三) 全力配合学校进行的职业意识教育
结语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致谢

(10)对“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校校合作”模式及质量问题
    (一) 五年制高职“校校合作”模式
    (二) “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
        1. 专业能力不足。
        2. 职业素养不高。
        3.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低下。
二、对“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反思
    (一) 反思教育教学管理方式
    (二) 反思课程设置
    (三) 反思实习实训
    (四) 反思师资水平
三、“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 科学遴选合作学校
    (二)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细化课程标准
    (三) 加强教学督导, 提高教学质量
    (四) 拓宽师资培训渠道, 提升双师型教师水平
四、结语

四、论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心理适应能力完善——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 林蔚. 热带作物学报, 2021(09)
  • [2]高校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 ——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D]. 刘頔雅.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北海X职业学院为例[D]. 李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基于职业伦理的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研究[D]. 黄丹晴.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学前儿童体育舞蹈礼仪教育内容重构及培养的实证研究[D]. 毕雪莉.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7]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研究[D]. 王芳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意识研究[D]. 白钰. 天津大学, 2019(06)
  • [9]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京市S学校为例[D]. 肖碧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对“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 杨春燕,陈敬华,周令芳. 经济师, 2019(01)

标签:;  ;  ;  ;  ;  

论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