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简况(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符晓[2](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陈卓[3](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翁永庆,鲁星,于延斌[4](2000)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十年记事(1987-1997)》文中指出摘记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1987年成立至1997年召开该会成立十周年大会期间学会活动的大事。
徐鉴,薛雷平[5](2019)在《上海市力学学会60年》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市力学学会成立于1959年9月20日,到今年正好是一个甲子.60个春秋真实写照了上海市力学学会的建立、成长、发展与壮大的过程.60年来,在上海市科协的领导和中国力学学会的指导下,在各团体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力学学会一代代力学工作者薪火相传、开拓耕耘,历届理事会及下属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团结奋进、不断创新,广大会员踊跃参与,为上海力学大力发展、力学人才精心培养、力学知识科学普及、力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会持续发展壮大.在庆祝力学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抒怀上海力学六十年薪火相传、回顾近10年重要发展,展望上海力学新时代.
沈亮[6](2016)在《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黎照寰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其人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相继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常务次长、交通大学校长、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会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长、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协副主席,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位值得纪念与研究的风云人物。黎照寰的一生历经坎坷,精彩纷呈。他早年接触进步思想,在清政府无故取消其留学资格后,与之坚决斗争,此后远渡重洋,参加革命;他曾撰写《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中国国民党政策》等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在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任职,但无意发展仕途,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他在担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兼容并包,锐意改革,一手开创了建国前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时代精英特有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参与了当时社会的多个重要团体组织,在近代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服务、宗教慈善等方面都有所作为;晚年的黎照寰选择留在新中国,通过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努力实现其爱国理想;他的人生经历是近代历史人物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黎照寰的个人成长背景,之后结合时代特征阐述其参加革命与从政的活动,分析其革命思想,并将其着作与戴季陶的着作进行比较。黎照寰是建国前交通大学“黄金时期”的缔造者,自1929年来到交通大学后,他连续14年执掌交大,这段校长生涯是其人生的巅峰时刻,他的教育思想理念成熟,成绩斐然,且具有抗日爱国情怀。黎照寰热衷民国社会活动,曾担任多项重要的社会职务,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思想和主张。1949年政权鼎革之际,黎照寰选择走向新中国,积极参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政协工作,继续弘扬传承孙中山的精神。黎照寰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与诚挚的社会主义者,同时他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这些特质使得黎照寰能在中国近代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敏锐地把握时代机遇,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施展才华,虽不时受到时局的困扰,却依然与时俱进,奋勇前行。黎照寰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人生轨迹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精英活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兴奋与激进、彷徨与无奈都是时代的反映。
王广福,汪纬林,陈英方[7](2007)在《附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年编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地球物理学是地学和物理学的边缘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外层空间,地球物理研究的问题涉及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和对其外层空间的认识,以及地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预防,环境的监控和治理。这些问题都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这一新兴学科很快得到发展,同时也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
张玮琳,姚振清,魏丹[8](2016)在《传承与超越对接 启迪与创新并举——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是以高年级在读博士生为主要对象的国家级学术交流会议,也是青年科技人才的一次盛会,是博士生们交流切磋、相互启迪、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博士生之间有着广泛的认可,是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本文统计了第113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的博士生代表、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专题交流、"面对面"活动、人才推介或参观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情况,总结年会特点经验,梳理发现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郭晓亮[9](2018)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文中提出西北联大是抗战期间高等教育联大模式的典型代表,立足西北使高等教育由点扩展到面并不断向纵深推进。西北联大承袭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集四所工学院之大成,包括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战后未复员的北平大学工学院、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以及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这些历史悠久、素有渊源且特色突出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资源汇入西北联大,使其工学院不仅成为规模最大的学院,而且通过四个阶段、两轮整合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在力求全面的学科建设上,还是在紧密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上,抑或在精英教育的办学特色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为此,运用期刊文献分析法、统计归纳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在全面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时间演进为主线,纵横结合、点面结合,探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来源、传承与发展,尤其是“二源兼济”“四源合流”的两轮整合过程,并以学科建设为线索对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优化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西北联大之辗转播迁、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两院院士对工程教育之回忆等视角,多维度地论述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自平津、扎根西北传承繁衍的过程及其历史贡献,从而挖掘出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科技品格和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以资今日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战时特殊阶段的典型代表,其传承与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特色突出,源于平津,滋育西北,繁衍全国。(2)继西北联大第一轮初步整合后,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载体实现了我国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区域,国立、私立两种体制,各具特色的四大工学院的第二轮整合,从而实现了我国战时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一次优化配置。(3)形成了73名教授副教授、208名教职员工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教授90%以上具有留学经历,培养出土木、矿冶、机械、电机、化工、纺织、水利、航空、工业管理九大学科2 222名毕业生,首开矿冶学科、北方工业管理学科、工科研究所和西北工科研究生教育之先河,水利、航空、纺织等学科亦在全国领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4)与西北工业实践密切结合,完善了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开拓了冶金物理化学等9个新兴工程技术学科,开展了安康砂金调查、佛坪县铁矿调查等十多次科学考察,成为第一轮西北大开发的先声,完成了“八惠渠”建设等数十项重大工程及发明创造,后继院校师生中走出魏寿昆、师昌绪、高景德等89位两院院士,将多个领域推进到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5)传承了北洋大学的国际办学起点,发展了精英教育模式,形成了以李仪祉“教育家眼界需注射于世界”和李书田“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等为代表的立足西北、融汇世界的高远抱负,丰富了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为世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战时教育模式提供了成功案例。研究结论认为:(1)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进行了两轮整合,即1931-09-18“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09-09西安临大建立前的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内迁阶段,1937-09-10西安临大建立起至1938-07-06工、农两院分立前的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整合阶段,1938-07-07东工、焦工汇入西工并由联大分立起至1945-08-14抗战胜利前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整合阶段,以及1945-08-15抗战胜利后至1949-09-30建国前的迁回复校与继续发展阶段。(2)西北联大传承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是近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的重要转折,使高等工程教育由沿海向内陆移布,由点扩展到面,由边缘向纵深推进,从而改变了原来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高等工程教育的局面,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充实与发展。(3)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通过传承整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作出了多项重大科技贡献,保存和光大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文脉,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和双一流建设积累了教育基础和人力资本,实现了工程学术的优化提高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传承至今的优良科技传统。(4)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是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兴学强国精神在各后继院校间激荡、内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工程精神与科技品格,独特而丰富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使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使命感。虽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仍存在一定局限,但总体而言其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借鉴。
张伟星[10](1993)在《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纪要》文中指出 由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学术年会于1992年9月27日至30日在安徽黄山举行.会议开幕式由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欣主持,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副主任焦兆平副教授致开幕词;学会办公室何林、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伟星分别作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情况和本届年会组织
二、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简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简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
后记 |
(3)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前人研究状况 |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
2.2.1 初始环节 |
2.2.2 准备环节 |
2.2.3 实施环节 |
2.2.4 赛后反馈环节 |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3.1.1 题目的应用性 |
3.1.2 题目的综合性 |
3.1.3 题目的开放性 |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革命与从政 |
第一节 投身革命的原因 |
一、家庭背景 |
二、启蒙教育 |
三、留学经历 |
四、孙中山的引领 |
第二节 海内外的革命斗争 |
一、在美国的斗争 |
二、革命金融家 |
三、东江遇险 |
第三节 黎照寰的革命思想 |
一、黎照寰着书的历史背景 |
二、黎照寰书中的革命观 |
三、与戴季陶主义的比较 |
第四节 铁道部的从政经历 |
一、重返政坛的原因 |
二、履职实绩 |
三、时局制约下的转行 |
第二章 开创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 |
第一节 黎照寰的治校理念 |
一、交通大学的早期历史 |
二、治校理念 |
三、现实的困境 |
第二节 黎照寰的改革措施 |
一、行政管理改革 |
二、院系学科改革 |
三、招生教学改革 |
四、基础设施的扩充 |
第三节 黎照寰的创新举措 |
一、提高声誉:顶尖学者访校 |
二、扩大影响:举办重要会展 |
三、国际知名:拓展海外交流 |
四、培养精英:德、智、体全面发展 |
第四节 抗日救亡中的斗争与无奈 |
一、组织抗日斗争 |
二、理智研判与应对 |
三、“孤岛”治校的艰辛 |
第五节 黎照寰的教育思想 |
一、黎照寰的治校成就 |
二、“教育强国”的理念 |
三、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
四、“振兴国家”的责任 |
第三章 黎照寰的社会活动 |
第一节 筹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
一、筹建同盟的背景 |
二、筹建同盟的活动 |
第二节 在上海社会的救亡活动 |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活动 |
二、国际问题研究会的斡旋 |
三、黎照寰的外交观 |
第三节 黎照寰的文化活动 |
一、创立中山文化教育馆 |
二、主持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 |
三、黎照寰的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黎照寰的宗教事业 |
一、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 |
二、宗教事业的国际交流 |
三、黎照寰的宗教观 |
第四章 建国后的活动与思想 |
第一节 留在大陆的原因 |
一、与旧政权的决裂 |
二、主观因素 |
三、客观因素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活动 |
一、执掌之江大学 |
二、支持“抗美援朝” |
三、推进公私合营 |
四、参与“三自”爱国运动 |
五、加入中苏友好协会 |
第三节 在人民政协的工作 |
一、亲力亲为,尽心履职 |
二、科学分析与研判 |
三、对政协工作的思考 |
第四节 传承孙中山的精神 |
一、与宋庆龄并肩协作 |
二、怀念与感悟 |
第五节 晚年的思想转变 |
一、自身思想的转变 |
二、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
三、期待与无奈 |
第六节 黎照寰与竺可桢之比较 |
一、黎照寰与竺可桢的交集 |
二、影响人生的求学历程 |
三、功勋卓着的治校业绩 |
四、殊途同归的爱国信念 |
结语 |
附录 黎照寰生平及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报纸资料 |
三、期刊杂志 |
四、着作 |
五、研究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传承与超越对接 启迪与创新并举——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本情况 |
1.1博士生代表 |
1.2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 |
1.3专题交流 |
1.4 “面对面”活动 |
1.5人才推介或参观活动 |
1.6志愿者服务 |
2主要特点 |
2.1为博士生成长成才服务 |
2.2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2.3发挥中国科协组织优势和全国学会学术交流优势 |
3与同类学术会议的比较 |
3.1参与对象及规模 |
3.2学科领域 |
3.3影响力 |
3.4持续性 |
4建议 |
4.1充分发挥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的资源优势 |
4.2努力加强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 |
4.3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途径 |
4.4持续拓宽优秀博士生的资金扶持力度 |
4.5努力扩大年会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 |
4.6认真做好博士生后续跟踪服务工作 |
(9)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与西北联大之重要意义 |
1.1.2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重要地位与目前研究的不足 |
1.1.3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精神财富及其现实意义 |
1.1.4 西北联大后继院校对相关研究的日渐重视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战时高等教育及高校内迁的研究 |
1.2.2 关于西北联大及其工程教育源流院校的研究 |
1.2.3 关于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研究 |
1.2.4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行文说明 |
第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源:特色突出的四大工学院 |
2.1 抗战期间高等教育大迁徙与西北联大概况 |
2.2“良风所播,直迄今兹”:第一所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
2.3“培养韧作人才,完成建设事业”:战后未复员的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 |
2.4“沈阳设校,经始维艰”: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 |
2.5“远仿欧美之成规,近应社会之需要”: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 |
第三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一轮整合:二源兼济“尽瘁此临时教育事业” |
3.1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的四个阶段 |
3.2 西安临大工学院之二源兼济:北洋与平工 |
3.2.1 学科布局与师资队伍 |
3.2.2 救亡教育与学术讲演 |
3.2.3 立足西北与初步整合 |
3.3 西北联大工学院之传承移布:“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 |
3.3.1 行军秦岭移布陕南 |
3.3.2 扎根城固并序连黉 |
3.3.3 弦歌不辍播火西北 |
第四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二轮整合:四源合流“奠定西北工程教育基础” |
4.1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考察视角 |
4.2 特色突出、素有渊源的优质教育资源:“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 |
4.3 兼容并纳的学科布局:“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 |
4.4 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学扎实学深透”“推广应用于工业” |
4.5 阵容严整、眼界开阔的师资力量:“知为先,行为重” |
4.6 目标式培养培植真才:“全部延聘,供不应求” |
4.7 强有力的行政保障:“责任綦重,筹思而力行” |
第五章 西北联大之工程学术与社会服务:“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
5.1 来之不易的图书与仪器设备:“经行千里,历时兼旬” |
5.2 注重学以致用:“使与学校课程相辅而进” |
5.3 作出重大科学贡献:“阐明自然界各种力量”“驾驭而利用之” |
5.4 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自力更生,复兴民族” |
5.5 立足地方推进社会服务:加紧“内地之建设与开发”“科学化之推行” |
第六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播迁:以“经始维艰”之东北大学为例 |
6.1 建校初衷与“九一八”后迁校北平 |
6.2 迁校西安与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 |
6.3 改为国立暂迁开封、归聚西安与学生护校运动 |
6.4 再迁三台与战后复校沈阳、长春 |
6.5 东北大学辗转播迁的历史原因 |
6.5.1 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
6.5.2 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 |
6.5.3 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 |
6.5.4 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 |
6.6 小结 |
第七章 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科学之昌明与工业之进展,尤非赖此不为功” |
7.1 西北联大工科来源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1.1 国立北平大学 |
7.1.2 国立北洋大学 |
7.1.3 东北大学 |
7.1.4 私立焦作工学院 |
7.2 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及其子体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2.1《西安临大校刊》与《西北联大校刊》 |
7.2.2 国立西北大学 |
7.2.3 国立西北农学院 |
7.2.4 国立西北医学院 |
7.2.5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
7.3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 |
7.3.1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3.2 国立西北工学院月刊 |
7.3.3 西工友声 |
7.3.4 纺织通讯 |
7.3.5 机工通讯 |
7.3.6 办刊特点及科学传播 |
7.4 小结——兼与西南联大期刊比较 |
第八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上)——工科教授之世界视野:“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 |
8.1 西北联大工科教授留学简况 |
8.2“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的教育思想 |
8.3“教者能熟习渊博,能揣度国情与时间”“训练脑筋之悟性,有推绎之能力”的教学方式 |
8.4“冷静细密的头脑,平稳踏实的脚膀”“所以增加熟练,所以补专门教育与职业学校教育之不足”的培养目标 |
8.5“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一观他人之现代文明,又焉敢不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怀 |
8.6 小结 |
第九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中)——长校人李书田:“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 |
9.1 救国抱负:“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
9.2 战时教育:“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工程教育当“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设计创置并厘定运用之方” |
9.3 树志模式:“深厚的科学基础”“实际的工程技术”“组织与管理能力”“创业与刻苦的志气”“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兴趣”之“五端方针” |
9.4 精英教育:“重质不重量,教学谨严,风格独存”“北洋功课旧以森严闻世,望门墙者愈多,良风所播,直迄今兹” |
9.5 学科建设:“有大学之日,就有工程科系”,战时“学术救国之思潮,愈益发舒” |
9.6 播火西部:“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仍本北洋过去重质不重量,‘实事求是’之精神,选拔优秀培植真才” |
9.7 小结 |
第十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下)——工程教育代表人物:“嘉言之发抒,懿行之习现” |
10.1“民族性之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之造就”:胡庶华与战时教育 |
10.1.1 战时与平时:“战时要有平时的镇静,平时要有战时的紧张” |
10.1.2 联大精神:“经长途之跋涉,受生活之辛苦”“正人心,厚风俗”.193 |
10.1.3 国防与教育:“群策群力,实行全国总动员”“执挺可以制敌,投戈可以讲艺” |
10.1.4 小结 |
10.2“有志气,抓机遇”“以为祖国培养英才为己任”:魏寿昆与科学救国 |
10.2.1 辗转西北:“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
10.2.2 严谨治学:“分辨是非,提纲携领”“互为因果,循环联系” |
10.2.3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责无旁贷” |
10.2.4 小结 |
第十一章 两院院士忆联大:“卧薪尝胆,分秒必争”“爱国是一种永不衰减的动力” |
11.1 西北联大及其主要工科后继院校两院院士概况 |
11.2 联大学脉,传承西北:“坚持工程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动摇” |
11.3 联大校风,源远流长:“实事求是,贵在探索” |
11.4 爱国精神,化育学人:“无穷的爱国心、无穷的救亡图存思想” |
11.5 学科创新,砥柱中流:“创新是奋斗的核心,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
11.6 小结 |
第十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传承整合与联大精神:教育长征,薪火相传 |
12.1“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传承中国最早的工程学术与高等工程教育 |
12.2“尤负西北文化重责”:共享交流整合,由点及面形成西北高等工程教育基本格局 |
12.3“集四大工程学府之精粹”:立足实际构建并完善学科体系,形成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 |
12.4“治学严谨,驰誉海内”:秉承从严治学理念,形成勤奋求实学风 |
12.5“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致力于工程技术救国,积极服务国家生产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简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3]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4]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十年记事(1987-1997)[J]. 翁永庆,鲁星,于延斌. 编辑学报, 2000(04)
- [5]上海市力学学会60年[J]. 徐鉴,薛雷平. 力学季刊, 2019(03)
- [6]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D]. 沈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7]附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年编年大事记[A]. 王广福,汪纬林,陈英方. 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 2007
- [8]传承与超越对接 启迪与创新并举——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统计分析[J]. 张玮琳,姚振清,魏丹. 科技导报, 2016(10)
- [9]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D]. 郭晓亮. 西北大学, 2018(01)
- [10]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纪要[J]. 张伟星. 力学与实践, 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