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狼毒大戟碱性提取液的抗惊厥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思琦[1](2017)在《诃子及其炮制品对小鼠消化系统形态学及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化系统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在药物的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动物摄入一定量的诃子时,会导致消化系统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诃子,而经炮制后的茜草制诃子和白狼毒制诃子相比生诃子有更好的疗效。目前有关诃子对动物消化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关于诃子及其炮制品对消化系统形态学及功能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选用21日龄昆明种SPF级小鼠182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灌胃给药高低两个剂量(4.0g/kg、1.Og/kg)的生药诃子、白狼毒制诃子、茜草制诃子和对照组(0.1g生理盐水/1Og)28日。用光镜、电镜技术、AB-PAS染色法、Grimelius银染法和SABC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研究小鼠消化系统形态结构、肠道粘蛋白和内分泌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诃子及其炮制品对小鼠消化系统功能影响的规律及作用机理。其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茜草制诃子、白狼毒制诃子和原药诃子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在给药28d后显着增加(p<0.01或p<0.05)。光镜结果显示各给药组消化系统在给药后均未出现病理组织学变化,给药组小肠绒毛上皮完整。与对照组相比,给药28 d后茜草制诃子、白狼毒制诃子和原药诃子高剂量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除白狼毒制诃子低剂量组和原药诃子高剂量组以外)和绒毛隐窝比值显着增加(p<0.01或p<0.05)。电镜结果显示,给药28d后原药诃子、白狼毒制诃子和茜草制诃子各高剂量组十二指肠吸收细胞表面微绒毛排列整齐、线粒体嵴清晰可见、胞质电子密度均匀;肝脏肝细胞核大而空亮、胞质糖原颗粒分布均匀。AB-PAS染色结果显示,试验期间给药组Ⅱ型和Ⅳ型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茜草制诃子和白狼毒制诃子组仅在空肠至直肠段的杯状细胞数量显着增加,同时其各肠段杯状细胞数量在给药28 d后显着高于原药诃子低剂量组(p<0.01或 p<0.05)。Grimelius染色发现,给药组在胃体部和胃幽门中的嗜银细胞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7 d原药诃子高、低剂量组和14 d原药诃子低剂量组除外),茜草制诃子和白狼毒制诃子各肠段嗜银细胞数量在给药21和28 d后显着增加(p<0.01 或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试验期间茜草制诃子和白狼毒制诃子组5-HT和SS的蛋白表达量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除7 d白狼毒制诃子组和14 d白狼毒制诃子低剂量组5-HT外);GAS蛋白表达量在胃幽门和十二指肠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除7 d白狼毒制诃子组外)。结果表明,给小鼠灌胃4.0g/kg和1.0g/kg的诃子及其炮制品药液可不同程度的促进小肠发育,引起杯状细胞,嗜银细胞和GAS的表达增加,5-HT和SS的表达下降,从而对消化系统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吴莹[2](2016)在《蓖麻子与狼毒复配植物源农药的药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方由蓖麻子与狼毒两味药组成,用于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为了使药物发挥持久、高效的作用,将其制成微乳剂。本课题通过对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相关研究,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分别考察了蓖麻碱、蓖麻毒蛋白、狼毒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采用薄层-硅胶色谱法考察了蓖麻碱的纯化工艺;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了蓖麻毒蛋白的纯化工艺;采用共毒系数法考察了单剂与复配使用对菜青虫的杀虫作用;以感官综合评分结合响应面法考察了该制剂的成型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蓖麻子、狼毒大戟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蓖麻碱、狼毒乙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蓖麻碱的制备工艺为蓖麻子粗粉加8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h,合并两次提取液,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将所得浸膏加入10倍量三氯甲烷,90℃加热回流3 h,收集液蒸干;蒸干后的粉末加甲醇溶解作为上柱液,用三氯甲烷:甲醇(12:1)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称重,备用。蓖麻毒蛋白制备工艺为上述蓖麻碱提取液的滤渣加入8倍量pH为7.0的磷酸缓冲液,冰浴条件下进行超声波破碎35 min,功率170 W。离心,弃沉淀,取上清液。使用65%的硫酸铵饱和溶液对上清液进行盐析,4℃下静置24 h。倒掉上清液,用适量pH7.0的磷酸缓冲液溶解沉淀,透析溶解后的溶液,透析后的样品用PEG10000覆盖透析袋置于4℃冰箱中过夜,离心,取上清液进行亲和层析;以0.1 mol/L, pH6.8磷酸缓冲液平衡层析柱,将蓖麻粗蛋白溶液缓慢加入层析柱中,先使用0.01 mol/L pH7.0的磷酸缓冲液进行洗脱,再用CH3COOH-CH3COONa缓冲液平衡柱子,最后用0.15 mol/L pH7.0的D-半乳糖的磷酸缓冲液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称重,备用。狼毒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为狼毒粗粉加入10倍量95%乙醇,超声提取25 min,超声功率设定为160W,收集提取液,滤过,滤液蒸干称重,备用。用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物的联合作用,计算得出共毒系数为295.02,即蓖麻子与狼毒大戟提取物复配使用具有增效的杀虫作用。成型工艺为3%复方提取物,加入15%SDBS/BY-110与15%正丁醇,水补足。质量标准中蓖麻子与狼毒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阴性无干扰,分离度良好,本品含量以蓖麻碱计,每瓶不得少于2.92 mg,以狼毒乙素计,每瓶不得少于2.43 mg。结论:蓖麻子与狼毒大戟复配杀虫剂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合理可行,值得推广研究。
王宇[3](2015)在《瑞香狼毒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是机体脂代谢异常所导致的血浆或血清脂质水平过高,是脂代谢紊乱的标志。它是导致人类心脑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症的元凶,其发病率逐年增长,在我国已经达到30%以上,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调节血脂水平、纠正脂代谢紊乱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瑞香狼毒总黄酮作为植物药材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同样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虽然很多研究表明,多种植物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对瑞香狼毒总黄酮降脂作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瑞香狼毒总黄酮(TFSC)作用于高脂血症大鼠,来探讨瑞香狼毒总黄酮的降脂作用,研究结果为新型降血脂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提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比微波辅助法更适合于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提取。超声辅助提取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71%、超声波功率为300W、温度62℃、提取时间30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16%,总黄酮纯度为27.5%。2.以静态饱和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比较选取的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瑞香狼毒总黄酮的纯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对瑞香狼毒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性能,适用于对瑞香狼毒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并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试验研究AB-8型大孔树脂纯化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2.0mg/mL,上样速率为2.0BV/h,洗脱剂乙醇浓度为70%,洗脱剂流速为2.0BV/h,洗脱剂乙醇体积为4.0BV,在此条件下分离纯化后,瑞香狼毒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27.50%上升为58.24%,纯度提高了2.12倍,达到了分离、纯化的目的。3.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每隔2周检测其体重、肝重、肝指数与血脂水平,观察肝脏病理切片,判断高脂血.症模型形成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周高脂饮食成功地建立了高脂血症大鼠模型。4.对灌胃TFSC治疗6周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肝重、肝指数、血清和肝脏中的脂质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粪便中脂肪、TC和TG进行了测定,并对大鼠肝脏中FAS、ACC、CYP7A1、CPT-I和PPAR-a基因的mRNA表达和SREBP-lc基因mRNA表达、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TFSC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的分子机制。试验结果表明,TFSC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大鼠体重、肝重和肝指数;显着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和AI、升高HDL-C,同时可以改善大鼠的血流变指标;显着提高大鼠血清、肝脏中T-SOD、GSH-Px活性,降低血清、肝脏中MDA含量;能够显着上调肝脏组织中脂质分解相关基因CYP7A1、CPT-I和PPAR-α的表达,下调脂质合成相关基因FAS、ACC和SREBP-1c的表达;对大鼠血清中GLU和FFA无明显作用。全文研究表明,TFSC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脂保肝、调节和改善机体自由基代谢平衡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TFSC下调转录因子SREBP-lc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来调控下游脂质合成相关基因ACC和FAS的表达,同时TFSC通过上调转录因子PPAR-a基因表达,来调控下游脂质分解相关基因CPT-I和CYP7A1的表达,进而来增强肝脏组织的p氧化,促进体内脂肪酸的分解,抑制脂肪酸的合成、最终达到调节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作用。
孙伟健[4](2015)在《新鲜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提出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全株有毒,其药理作用表现为抗癌,抗菌、抗病毒、止痛、阵痛。多年研究发现,狼毒大戟中较多的萜类化合物有较高的抗肿瘤作用,在医药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课题将新鲜的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切段用甲醇浸泡,浸出液浓缩后用水分散,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相应溶剂萃取物。利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新鲜狼毒大戟正己烷、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9个单体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2-deoxyphorbol-13-hexadecanoate(1),(E)-octadec-8-ene(2),β-谷甾醇(3),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4),(23Z)-9,19-cycloart-23-ene-3β,25-diol(5),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6),23(E)-25-methoxy-cycloart-23-en-3β-ol(7),叶绿醇(8),钝叶甾醇(9),24-hydroperoxycycloart-25-en-3β-ol(10),25-hydroperoxycycloart-23-en-3β-ol(11),亚油酸三甘油酯(12),大戟醇(13),羽扇豆醇(14),6,10,14-三甲基-2-十五酮(15),24-亚甲基-9,19-环羊毛甾酮(16),cycloeucalenol(17),pseudotaraxasterol(18),jolkinolide A(19),butyrospermol(20),24-methylenecycloartane-3,28-diol(21),(13α,14β,17α,20R)-lanosta-7,24-diene-3β-O-acetate(22),没食子酸(23),脱镁叶绿酸a甲酯(24),2-methyl-2,3,4-trihydroxybutanoic acid-1,4-lactone(25),没食子酸甲酯(26),槲皮素(27),东莨菪素(28),黑麦草素(29)。其中,化合物2,7,8,9,10,11,12,15,17,18,21,25,29是首次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得到,8,17,18,25,29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以紫杉醇为对照物,对化合物6,7,9,10,11,13,14,16,20,21等10种三萜类化合物的抗HepG2、SKOV3细胞肿瘤活性进行测试。狼毒大戟地上部分正己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
陈艳琰[5](2014)在《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 ——芫花—甘草配伍毒效表征与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工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关系与毒效表征的基础研究中部分研究内容。论文共分四个章节讨论,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一、文献研究本部分对古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系统综述了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的形成源流以及配伍的物质基础、生物效应、临床应用等现代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案。二、芫花-甘草配伍毒效表征及配伍禁忌机制研究(一)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的毒性评价1芫花、甘草各单味药急性毒性评价观察小鼠单次灌服给予芫花或甘草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为比较芫花与甘草配伍前后的毒效实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结果显示,芫花水提物LDso为52.2g·kg-,,95%的置信限为41.7-66.7g·kg-1,其LDso约为临床等效量的87倍。芫花总提物LDso为18.7g·kg-1,95%的置信限为14.9-23.5g·kg-1。甘草水提物的最大耐受量MTD为96.2g·kg-1,约为临床等效量的48倍。表明芫花水提液与粉末均有毒性,甘草无明显毒性。2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急性毒性评价观察小鼠灌服给予不同剂量配比的芫花-甘草合煎液或芫花总提物-甘草水提物合并液产生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比较不同配伍组合的毒性差异。结果显示,小鼠单次灌服给予芫花-甘草合煎液后,小鼠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死亡时间多在给药2h后,死亡率大小顺序为芫花-甘草1:1合煎组>芫花-甘草2:1合煎组>芫花-甘草1:2合煎组>芫花-甘草1:3合煎组>芫花-甘草3:1合煎组,芫花单药和甘草单药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灌服给予芫花总提物-甘草水提物合并液后,小鼠也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但死亡时间多在给药2h内,死亡率大小顺序为芫花-甘草1:2合并液>芫花-甘草3:1合并液>芫花-甘草1:1合并液>芫花-甘草1:3合并液>芫花单药对照组。表明芫花与甘草合用毒性大于芫花单用。3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长期毒性评价观察大鼠多次灌服给予不同剂量芫花-甘草合煎液产生的毒性反应,考察不同配伍组合的毒性差异,明确其毒性靶器官。芫花-甘草反药组合大鼠长期毒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芫花-甘草配比为1:3.3时,在药典临床用量范围内可能产生对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毒性反应,表现为大便秘结,睾丸附睾系数下降,前列腺病理异常、精子数减少。(2)芫花-甘草配比为1:0.21,且甘草在药典临床用量范围内,芫花在超过药典临床用量高限4倍时,即可见对泌尿系统的毒性,表现为肾系数升高,肾病理异常。(3)芫花-甘量配比为1:53,且芫花在药典临床用量范围内,甘草在超过药典临床用量高限4倍时,即可见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血糖、甘油三酯升高,并且肝系数升高,大剂量组大鼠出现消瘦现象。(二)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的效应评价1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对正常小鼠利尿及泻下效应的影响基于中医药性与配伍理论,提出甘草的甘缓之性是否平抑了芫花“泻水逐饮”药势的发挥和功效的实现?实验设计比较了药典范围内芫花与甘草合用前后对正常小鼠的利尿及泻下作用。结果显示,醋芫花粉末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且起效较迅速,甘草水煎液可明显抑制芫花的利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甘草甘缓守中之药性可减缓芫花“泻水逐饮”的取效特点,可能是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的机制之一。2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对正常大鼠水盐代谢的影响基于芫花具有“泻水逐饮”之药势,而甘草的糖、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产生“保钠排钾”,形成“水钠潴留”,提出两药合用是否加剧了芫花“泻水”作用导致的水盐代谢平衡失调?实验设计了芫花与甘草合用前后对正常大鼠水盐代谢影响的评价实验。结果显示,甘草可抑制芫花的利尿作用,且合用后尿Na+排泄减少,尿K+排泄增加,血K+含量降低,血中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水平增加。提示甘草具有的糖、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加剧了芫花“泻水逐饮”功效导致的电解质平衡失调,是其相反的可能特征之一3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对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生物效应的影响芫花具有“泻水逐饮”之功效,药力峻猛,适用于水气盛、病情急、肿势甚的实证水肿患者。本实验选用恶性腹水模型,在病理模型下考察芫花与甘草合用前后对癌性腹水小鼠生物效应(腹水量、电解质、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心肝肾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造模后小鼠腹水量明显增加,血浆Na+、K+、Cl值降低,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病理切片可见肝肾损伤。芫花单用腹水量有减少趋势,与甘草合用腹水量无变化;芫花或甘草单用对血浆Na+、K+、Cl浓度和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影响并不显着,但合用使血浆K+升高,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浓度也显着升高。综上所述,癌性腹水小鼠可导致水及电解质的紊乱,芫花与甘草合用后可加重紊乱的趋势,是其相反的可能特征之一。(三)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的作用机制研究应用代谢组学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芫花单用和芫花-甘草合用的大鼠尿液、血液代谢谱进行分析,筛选毒性作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阐述芫花致毒和芫花-甘草反药组合致毒/增毒的作用机制,为揭示芫花-甘草配伍禁忌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芫花-甘草合用的毒性反应大于芫花单用。芫花组和芫花-甘草合用组均影响甘油磷脂通路,但芫花单用还主要影响一级胆酸生物合成通路和鞘脂代谢通路;而芫花-甘草合用则主要影响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甘油脂代谢通路。两者对不同代谢通路的调控可能是毒性差异的原因之一。三、芜花与甘草配伍禁忌的物质基础研究(一)芜花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为明确芫花的毒效物质基础,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对芫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共分离鉴定了44个化合物,包括脂肪类8个、神经酰胺类2个、甾体类4个、萜类10个、黄酮类12个、酚类7个、脱镁叶绿素1个,分别为:正二十四烷(1)、棕榈酸(2)、正二十六烷醇(3)、正二十八烷醇(4)、正二十九烷醇(5)、二十八烷酸十七烷醇酯(6)、棕榈酸-α-单甘油酯(7)、十八烷酸-α-单甘油酯(8),(2S,3S,4R,8E)-2-[(2’R)-2’-羟基二十二烷酸酰胺]-十八烷-1,3,4-三醇(9)、(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酸酰胺]-十八烷-1,3,4-三醇(10)、木栓酮(11)、δ-香树酯酮(12)、β-谷甾醇(13)、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1(14)、7α-羟基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芫花酯甲(17)、芫花酯乙(18)、芫花酯丙(19)、芫花酯丁(20)、芫花酯戊(21)、genkwanine F (22)、genkwanine N (23)、Wikstroemia factorM1(24)、芫花素(25)、芹菜素(26)、洋芹素-7,4’-二甲醚(27)、金合欢素(28)、3,7-二甲氧基-5,4’-二羟基黄酮(29)、3’-羟基芫花素(30)、椴苷(31)、伞形花内酯(32)、西瑞香素(33)、浙贝素(34)、丁香树脂醇(35)、对羟基苯甲酸(36)、瑞香醇酮(37)、瑞香烯酮(38)、芫花素-5-O-β-D-葡萄糖苷(39)、7-甲氧基-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40)、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41)、芫花素-5-O-β-D-茜黄樱草糖苷(42)、芫花素-4’-O-β-D-芦丁糖苷(43)、173-脱镁叶绿素乙酯(44)。化合物3-6、9-12、14-15、24、34、37-38、40、43-44为首次从芫花中分离得到,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神经酰胺类、三萜类和叶绿素类化合物。研究结果为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的毒效评价提供了基础。(二)芫花的毒性物质基础研究为明确芫花的毒性物质基础,对芫花的总脂肪酸、总二萜及总黄酮部位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表明总二萜部位为芫花的毒性部位。对毒性部位中的5个代表性二萜芫花酯甲、芫花酯乙、芫花酯丙、芫花酯丁、芫花酯戊进行整体动物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显示这5个二萜均具有明显毒性,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胃肠道毒性和引起动物死亡;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毒性,表现为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代表性毒性成分芫花酯戊引起大鼠的代谢产物谱改变,结果表明芫花酯戊诱导的肝毒性和肠道毒性主要是由于干扰了生物体的正常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并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加重毒性反应。明确了毒性物质基础及毒性靶器官,揭示了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为芫花的安全用药及芫花-甘草配伍禁忌的研究提供依据。(三)芫花与甘草合用前后的体外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芫花中含有的二萜类成分是其主要毒性成分,甘草中的皂苷类成分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对脂溶性成分有一定的助溶、增溶作用,两药合煎甘草所含丰富的皂苷类物质,是否促进了芫花中脂溶性的二萜类毒性物质的溶出释放,导致毒性增加?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两种液-质联用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探讨芫花/醋芫花与甘草在不同配比组合水煎过程物质相互作用导致化学成分组成的变化及其特点。结果显示,在药典规定的配比范围内随甘草比例升高,芫花不论醋炙与否,其中的二萜类成分相对溶出率均呈上升趋势;而芫花对甘草中的皂苷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相对溶出率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证实,甘草能促进芫花中二萜类毒性成分溶出率提高,导致两药合煎毒性显着增加,从药物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了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的可能机制。(四)芫花与甘草合用前后体内过程及相互作用研究1芫花中二萜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二萜类成分是芫花中的主要毒性成分,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总二萜部位,评价二萜毒性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本实验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可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8个二萜类成分:芫花酯甲、芫花酯乙、芫花酯丙、芫花酯丁、芫花酯戌、genkwanine F、 genkwanine N、Wikstroemia factor M1。结果显示,除最低剂量大鼠未出现死亡,其余低、中、高剂量给药后大鼠死亡率均为100%,且总二萜部位的毒性与剂量线性相关,随剂量的升高死亡时间缩短,毒性增加。二萜结构不同,其体内吸收特征差异较大。芫花酯丙、芫花酯戊在二萜部位中含量很低,但血药浓度较高,且大鼠在其血药浓度超过一定值后死亡;与之相反,genkwanine F及Wikstroemia factor M1含量最高,但血药浓度反而最低。推测芫花酯丙、芫花酯戊很可能是芫花的毒性成分。为从体内过程角度研究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提供了一定的基础。2芫花中黄酮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黄酮类成分是芫花中的活性成分,且含量较高。本实验通过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8个黄酮类成分:芫花素-5-O-p-D-葡萄糖苷,3’-羟基芫花素-5-0-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芫花素-5-0-β-D-茜黄樱草糖苷,芫花素,芹菜素,3’-羟基芫花素和3,7-二甲氧基-5,4’-二羟基黄酮。黄酮苷类成分在约1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而黄酮苷元均出现了双峰现象,即在1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后在7h左右又出现一个吸收的高峰,很可能是由于黄酮苷在体内被代谢为苷元后又重新吸收。本实验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研究了芫花中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的吸收过程,为从体内过程角度研究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提供了一定的基础。3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毒性成分体内过程研究选择芫花酯戊作为芫花的代表性毒性成分,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探讨其与甘草合用前后的体内过程差异,从而分析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增毒的内在本质。结果显示甘草使芫花酯戊达峰时间提前,降低芫花酯戊达峰浓度,延长平均滞留时间;提示甘草抑制了芫花酯戊的体内吸收,同时抑制其代谢消除过程,长期给药可能会产生蓄积中毒。芫花酯戊单用及与甘草合用后在组织中的分布均是:胃、肠>肝脏>肾脏>心脏>脾>肺>脑,这可能与芫花酯戊的肠道损伤和肝脏损伤有关。芫花酯戊原型主要从粪便排出,合用可抑制其排泄过程,表明甘草可减缓毒性物质的排泄,可能与甘草对芫花的增毒机制有关。四、芫花-甘草反药组合的量-毒-效研究基于多剂量、多指标优化的实验设计,考察芫花与甘草合用前后的毒性作用(对胃肠道、肝肾和生殖器官的毒性)及相关的效应表现(利尿、泻下的效应及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配伍前后安全范围动态变化过程,揭示芫花-甘草反药组合的量-毒-效关系。(一)芫花(水提液)-甘草反药组合的量-毒-效研究芫花在药典范围内单用安全,超出药典3倍即表现出肝肾损伤。芫花在药典范围内与甘草合用无明显毒性;芫花为药典高限3倍,与甘草1:10合用表现为肝毒性;芫花为药典高限9倍,与甘草1:10合用表现为肝毒性,1:3合用表现为肝、肾和生殖器官毒性,1:1合用表现为肝和生殖器官毒性;芫花为药典高限27倍,与甘草1:1合用表现为肝、肾和生殖器官毒性。雄鼠毒性反应较雌鼠明显。合用组芫花剂量低时甘草比例较大才可表现出明显的毒性反应,这正与体外煎煮过程导致的毒性成分溶出变化规律相一致,即芫花与甘草合煎随甘草剂量增加二萜溶出增加,毒性也增加。芫花在药典范围内单用具有利尿作用,泻下作用则不明显,对胃肠运动无显着影响。芫花在药典范围内与甘草合用利尿作用减弱,芫花为药典高限时与甘草1:10、1:1、3:1合用使胃肠运动减弱,所致的滞留时间延长可能会增加机体对药物中某些有毒成分的吸收,从而增毒。(二)芜花(粉末)-甘草反药组合的量-毒-效研究芫花在药典范围内单用无明显毒性反应。芫花与甘草合用,芫花在药典范围内,毒性反应不明显,仅可见个别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降低;超出药典,随芫花剂量增加或甘草比例加大,毒性反应越来越明显,芫花为药典高限2倍,与甘草1:10、1:3、1:1合用可见肝肾毒性;芫花为药典高限4倍,与甘草1:10、1:3、1:1合用可见肝肾毒性。芫花单用,药典范围内及药典高限2倍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与甘草合用利尿作用则减弱。芫花单用,能增加小肠推进率,对胃内残留率无显着影响;与甘草合用小肠推进率明显减弱,胃内残留率增加。表明药典范围内芫花与甘草合用具有一定的抑制胃肠运动的作用。胃肠运动减弱所致的滞留时间延长也会增加机体对药物中某些有毒成分的吸收,从而增毒。
张元[6](2014)在《云南狼毒抑菌活性与急性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狼毒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狼毒属Stellera多年生草本植物。狼毒作为传统中药材的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在临床治疗散结、逐水、止痛、杀虫、杀菌、抗癌等方面有显着的疗效。本课题研究对象采自云南迪庆高原的狼毒根为研究对象,对其活性成分、急性毒性LD50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使用昆明小鼠做为实验动物分别使用瑞香狼毒80%乙醇提取液和瑞香狼毒水提取液进行灌胃,测试其急性毒性LD50和95%置信区间;使用病原体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猪副嗜血杆菌4型(Haemophilus parasui Type4)、猪副嗜血杆菌5型(Haemophilus parasui Type5)、猪副嗜血杆菌13型(Haemophilus parasui Type13)作为供试菌种,分别使用80%乙醇和超纯水作为溶剂对狼毒根进行提取,采用药敏纸片法测试了瑞香狼毒两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狼毒的水提取化合物LD50=119.368g/kg,95%置信区间为69.916~228.613,80%乙醇提取化合物LD50=146.729g/kg(即Probit=0.50时),95%置信区间为111.501~215.454;狼毒的水提取化合物和80%乙醇提取化合物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最好,对猪副嗜血杆菌4型(Haemophilus parasuiType4)、猪副嗜血杆菌5型(Haemophilus parasui Type5)、猪副嗜血杆菌13型(Haemophilus parasui Type13)的抑菌活性不显着。狼毒水提取化合物最高浓度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10mm、13.22mm和13.03mm;狼毒80%乙醇提取化合物最高浓度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2.13mm、13.05mm和14.10mm。结论:狼毒水提和醇提物属于微毒,临床上进行应用较为安全;狼毒水提、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无作用;水提和醇提对狼毒的生物学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窦洪举,李锋,侯勇跃[7](2013)在《狼毒及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大戟科狼毒含有挥发油成分、萜类、植物甾醇类、蒽醌、鞣质类、苯乙酮、杀虫成分,月腺大戟还分离出了黄酮类化合物;而瑞香狼毒含有木脂素、黄酮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以及其他成分。大戟科狼毒与瑞香狼毒的生物活性都有抗癌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惊厥、杀虫作用,但二者的作用方式却不同,大戟科狼毒还独有抗白血病作用,而瑞香狼毒独有治疗和预防免疫缺陷的作用。关于狼毒的记载与研究的历史较早,但对于瑞香狼毒与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的收载比较混乱,因此,对瑞香狼毒与大戟科狼毒在植物形态、生长分布、化学成分研究以及生物活性研究上进行了对比。
乞超[8](2013)在《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质量分析和比较》文中认为狼毒味苦;辛;性平,有大毒。主治包括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以及结核等。《中药大辞典》药材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本课题是以大戟科狼毒的干燥的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根的DNA的提取,利用ISSR技术测量其基因组的差异和遗传距离的远近,可以观察到不同产地大戟科狼毒的种间变异。同时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测量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有效蛋白质分子量,观察比较其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加以区分。然后采取高效液相法对不同产地大戟科狼毒中的抗癌成分岩大戟内酯B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进行测定及对湖北产大戟科狼毒做HPLC指纹图谱分析,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综合分析,判断总结对不同地域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质量进行了比较区分,从而可以在以后的用药中进行有目的的挑选,达到进一步有效利用这一药用资源的目的。同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不同区域所产的大戟科狼毒的化学成分,某化学成分所占有的比例及含量以及不同区域不同产地所产的大戟科狼毒化学成分不同的原因等对该药物的使用产生影响的相关问题。本文包括了文献研究;利用ISSR技术有效检测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基因组的差异;利用SDS-PAGE法测量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蛋白质分子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中的岩大戟内酯B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湖北产的大戟科狼毒做了指纹图谱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中挥发油成分等几部分内容。ISSR的实验结果表明了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基因组DNA存在差异;而且通过凝胶电泳测量其蛋白质含量也发现了此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蛋白质分子量存在着差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中的岩大戟内酯B和大黄素甲醚发现其两种对抑制肿瘤有明显效果的成分在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中含量各不相同,其中甘肃宁夏产的大戟科狼毒中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最高为1.86mg/g,而湖北蕲春产的大戟科狼毒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最低为0.49mg/g。而大黄素甲醚以湖北蕲春产的大戟科狼毒含量最高为1.46mg/g,而黑龙江哈尔滨产的大戟科狼毒中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最低为0.27mg/g.其指纹图谱研究发现,湖北产的大戟科狼毒的相似度超过了90%。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中挥发油成分发现六种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挥发油成分基本相似,但是在含量和化合物种类上有细微的差别。本课题的研究为大戟科狼毒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并且大戟科狼毒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依据,为不同区域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药材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为大戟科狼毒中的岩大戟内酯B对照品的制备提供了帮助,为大戟科狼毒的种质及遗传信息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同时本课题也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提供了有效的条件参考。并且也为I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大戟科植物基因组DNA的差异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反应条件的参考。
赵际勐[9](2012)在《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文中指出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史是中药药理学在中国近代(1840—1949)产生并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研究要点包括研究机构、人员、代表性成果及对这些要素的评价。中国中药药理研究始于1923年陈克恢自美留学归国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与史米特(C. F.Schmidt)、伊博恩(B. E. Read)等共同研究当归、麻黄的药理作用,这是中国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1932年,伊博恩、赵承嘏、朴柱秉等人离开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分别加入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等机构,而自法留学归国的经利彬加入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自美归国的刘绍光加入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他们一边致力于各大机构的建设,一边投入中药药理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值抗日战争爆发,各大科研机构迁入西南,条件简陋,成果较少。抗战胜利后,各机构忙于复员,又值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研究逐步停顿下来。近代以来,中药药理学史研究集中在研究机构、人员、成果及评价4个方面,且将中药药理学置于近代药学发展中进行总体上的描述和评价,缺少埘于部分学者和具体研究内容的考察,而对于中药药理研究与传统医药学的关系,认定研究脱离传统理论,表现出以偏概全的片面性。木研究拟系统回顾中国近代中药药理研究工作的历史过程,对中药药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人员、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史学考察,补充对具体药物研究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分析,阐释中药药理学在近代萌生的必然性,总结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特点及其对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影响,从科学角度和科学哲学角度,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乃至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做出客观的评价。中药药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通过回顾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具体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为中药药理学科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现代中药的新药开发提供科学研究的线索和科学思想的启迪。1.传统“药理”概念和西方药理学的传入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主要指药物的自然属性及药物的配伍使用。至金元时期,药理探讨风盛,着述颇多,以易水学派为主的气味薄厚、法象药理学说成为当时药学理论之主流,这种潮流促使了中医从经验用药走向理论用药。及至明末,《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部分药理研究的动物实验,尤其是毒理试验似与当今无异,但是,这种研究方法甚为初步,不是本草学术研究的主流,与近代欧洲兴起的实验药理学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代西方实验药理学逐步发展,日本学者通过留学欧洲将实验的方法用于药物研究,提高了本国的药学研究水平。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的药理学着作汉译工作为中国药理学研究指明了方向。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留学回国的爱国学子纷纷加入国内各大研究机构及医学院校,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中药药理研究。而生药学和中药化学的进步则为中药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2.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中国近代首次中药药理实验开展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实验室,是中国中药药理研究的标志。1923年陈克恢和史米特、伊博恩用粗制当归浸膏静脉注射于狗及家兔,发现当归能使血压先降低后升高,产生利尿作用,并能兴奋子宫、小肠、膀胱及动脉血管平滑肌。次年,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第38卷第5期,但未在国际上引起重视。陈克恢和史米特将用蒸馏法从麻黄中提取到的液体生物碱,静脉注射于已麻醉的狗及毁脑脊髓的猫,发现可使动物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并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这些作用都和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且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他们将这些实验结果写入论文《中药麻黄有效成分麻黄碱的作用》,发表在美国的《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上,当即引起医药界的注意1925年史米特离开协和后,伊博恩继任协和药理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协和药理系在1927—1933年发表了十余篇有关麻黄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药理研究论文,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绩。然而,此阶段的药理实验多不参考中药传统功效,与30年代中期的论文格式及实验目的具有一定的区别。3.近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1934年以后,随着原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众多研究人员离开协和,协和“一家独唱”的局面不复存在,代之以若十政府主办或私人建立的科.研机构。但是中药药理研究的热情和成绩却有增无减,尤其在一些留学生回国后,开始领导几家重要的机构,并吸收了国内培养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参加到研究工作中。这一阶段取得成果最突出的是经利彬领导的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和刘绍光领导的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他们先后进行了数十种中药的药理作用探讨,研究目的多为验证传统药效,具代表性的研究是防己和贝母的药理实验。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单味药药理作用研究,又有同效药物比较研究,表现出对于传统药物功效具有一定的认识。在研究中,他们比较广泛地参考中医历代文献,从而能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了相对突出的成绩,显示出中药药理研究结合传统理论后的优越性和现实作用。虽然有些论文性质为初步研究,其结论与当今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他们的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部分论文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仍被引用参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部分研究机构迁往西南重庆及昆明等地,受条件所限,研究成绩较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于常山和鸦胆子的药理研究;部分处于上海的研究机构因未受严重影响,得以继续研究。1941年以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部分研究机构,研究工作逐步停顿下来。抗战胜利以后,各大机构忙于复员,未能及时展开工作,后值通货膨胀严重,经济萧条,研究项目减少,部分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了中药抗菌及驱虫药理研究。4.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评价中国近代中药药理研究初期以陈克恢、伊博恩等对于麻黄素及相关化合物的研究为代表,这些研究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学系国内外药理学家所做,并依托于该系拥有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援助之实验仪器和设备,故研究比较深入和广泛,在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期以经利彬、刘绍光等学者的研究为代表,他们大多为欧美留学归国人员,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为了弘扬“国药”精萃,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回到祖国,一边建设专业药学研究机构,一边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他们克服研究经费不足和实验器材短缺等困难,工作特别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做了大量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后期由于受战争影响,研究成果较少,但在常山、鸦胆子等药理研究方面亦有相当成果。研究人员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史上最灿烂的光辉,值得永远发扬和继承。经利彬、刘绍光等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部分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一方面根据传统中医药知识确定实验研究目标,另一方面借鉴传统中医药知识选用实验药材。近代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部分经典药理实验方法沿用至今。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则较之当今科研方法和统计处理手段有着明显的不足。近代的中药药理结论至今参考价值已不大,但在中药药理研究史上,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研究成果,也为新中国建立初期提供了研究的参考和借鉴,其史学价值不可磨灭。近代中药的科学研究主要由生药学、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构成,药材经鉴定并提取有效成分后做药理研究,此药理研究结果又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因此中药药理学处于研究过程中首尾相接的环节,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近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影响体现在论文格式成为规范,部分研究方法和结论成为借鉴和参考。5.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指药物的自然属性及药物的配伍使用。20世纪初,西方药理学在国内传播。②中国中药药理学的产生以近代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实验室一系列研究为标志,此阶段的成果主要是麻黄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药理研究。③近代中药药理学逐步发展,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④近代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先进,取得较高成就,在中国近代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柴国生[10](2012)在《狼毒大戟种子和乳浆大戟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分别将狼毒大戟种子和乳浆大戟全草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缩后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三种溶剂的提取物。利用柱层析、HPLC、重结晶等分离技术分别对各种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20个单一化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性质,并结合文献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油酸三甘油酯(1),1,3-亚油酸二甘油酯(2),亚油酸乙酯(3),亚油酸单甘油酯(4)二亚麻酸甘油酯(5)。二十六烷醇(6),三十烷醇(7),二十八烷醇(8),豆甾醇(9),β-谷甾醇(10),3-hydroxyl-cycioartane-25-ene (11),(2R,3R,4S,5R,7S,8R,9S,11R,12S,13R,15R)-2,3,5,8,9,15-hexaacetoxy-11,12-epoxy-7-(isobutanoyloxy) jatroph-6(17)-en-14-one(12),β-谷甾醇糖苷(13),山奈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14),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5),二十四烷醇(16),东莨菪内酯(1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8),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9),山奈酚-3-O-(6′′-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0),其中化合物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狼毒大戟种子提取物中含量最多的是三甘油酯,其含量占新鲜狼毒大戟种子正己烷提取物重量的86.34%,占新鲜狼毒大戟种子重量的2.27%。乳浆大戟全草正己烷提取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肪醇,含量占正己烷提取物的2%,占乳浆大戟全草重量的0.01%。乳浆大戟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含量最多的是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占乙酸乙酯提取物的1.55%,占乳浆大戟全草重量的0.07‰。在狼毒大戟种子和乳浆大戟全草中未发现巴豆烷型二萜类,但乳浆大戟中分离得到假白榄烷型二萜。
二、狼毒大戟碱性提取液的抗惊厥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狼毒大戟碱性提取液的抗惊厥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诃子及其炮制品对小鼠消化系统形态学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
1 文献综述 |
1.1 诃子的生物学特性 |
1.1.1 诃子基源概述 |
1.1.2 诃子的生物学效应 |
1.2 茜草的生物学特性 |
1.2.1 茜草基源概述 |
1.2.2 茜草的药理作用 |
1.2.3 茜草的毒副作用 |
1.3 白狼毒的生物学特性 |
1.3.1 白狼毒基源概述 |
1.3.2 狼毒的药理作用 |
1.3.3 狼毒的毒副作用 |
1.4 诃子的炮制 |
1.4.1 藏药炮制概述 |
1.4.2 诃子的炮制 |
1.4.3 诃子炮制品的研究 |
1.5 小鼠消化系统的形态组织结构及功能概述 |
1.5.1 日咽腔 |
1.5.2 食管 |
1.5.3 胃 |
1.5.4 小肠 |
1.5.5 大肠 |
1.5.6 肝脏 |
1.5.7 胰腺 |
1.6 杯状细胞(goblet cell,GC) |
1.6.1 杯状细胞的形态 |
1.6.2 杯状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 |
1.6.3 杯状细胞的分型 |
1.6.4 杯状细胞的分泌情况概述 |
1.6.5 影响杯状细胞分泌的因素 |
1.7 嗜银细胞(argentaffin cell,EC) |
1.7.1 嗜银细胞的形态 |
1.7.2 嗜银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 |
1.7.3 嗜银细胞的分型 |
1.7.4 嗜银细胞的分泌功能概述 |
1.8 5-HT |
1.8.1 5-HT的发现与命名 |
1.8.2 影响5-HT分泌的因素 |
1.8.3 5-HT的生物功能概述 |
1.9 SS |
1.9.1 SS的发现与命名 |
1.9.2 胃肠道SS的分泌方式 |
1.9.3 SS的生物功能概述 |
1.10 GAS |
1.10.1 GAS的发现与命名 |
1.10.2 影响GAS分泌的因素 |
1.10.3 GAS的生物功能概述 |
2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图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药物 |
3.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炮制品的制备 |
3.2.2 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
3.2.3 临床观察 |
3.2.4 形态学观察 |
3.2.5 肠道杯状细胞染色观察 |
3.2.6 肠道内分泌细胞的检测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临床观察 |
4.2 形态学观察 |
4.2.1 常规形态学指数 |
4.2.2 消化系统病理组织学 |
4.2.3 十二指肠和肝脏的超微结构变化 |
4.3 肠道杯状细胞变化 |
4.4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变化 |
4.4.1 胃肠道嗜银细胞变化 |
4.4.2 胃肠道相关免疫反应细胞蛋白表达水平 |
5 讨论 |
5.1 诃子及其炮制品对小肠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形态学的影响 |
5.2 诃子及其炮制品对肠道杯状细胞的影响 |
5.3 诃子及其炮制品对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及相关免疫反应细胞的影响 |
6 小结与创新点 |
6.1 小结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2)蓖麻子与狼毒复配植物源农药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立项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农药微乳剂的研究进展 |
2 组方分析 |
3 药物研究 |
3.1 蓖麻子 |
3.2 狼毒 |
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5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原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主要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蓖麻子的含量测定 |
2.2 狼毒大戟的含量测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提取物的制备 |
1 工艺路线选择 |
2 工艺路线设计 |
3 仪器与试药 |
4 蓖麻子提取工艺研究 |
4.1 脱脂 |
4.2 蓖麻碱的提取 |
4.3 蓖麻毒蛋白的提取 |
4.4 小结 |
5 狼毒大戟活性成分粗提物的提取 |
5.1 干膏收率测定 |
5.2 单因素试验 |
5.3 正交试验 |
5.4 狼毒乙素提取工艺验证 |
5.5 小结 |
6 纯化工艺研究 |
6.1 蓖麻碱纯化工艺 |
6.2 蓖麻毒蛋白纯化工艺 |
6.3 小结 |
7 蓖麻碱、毒蛋白与狼毒提取物最佳配比筛选 |
7.1 蓖麻碱、毒蛋白与狼毒提取物复配对菜青虫的杀虫活性 |
7.2 最佳复配比例下的联合作用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成型工艺研究 |
1 剂型的选择 |
2 仪器和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3 方法与结果 |
3.1 评价方法 |
3.2 溶剂系统的筛选 |
3.3 乳化剂的筛选 |
3.4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5 水质的筛选 |
3.6 制剂各组分最佳配比的筛选 |
4 蓖麻子与狼毒大戟复配微乳剂对菜青虫的杀虫效果 |
5 田间药效试验 |
6 小结 |
7 中试研究 |
7.1 互批中试样品的工艺验证 |
7.2 中试产品质量检查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质量标准研究 |
1 主要的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和结果 |
2.1 性状 |
2.2 鉴别 |
2.3 检查 |
2.4 含量测定 |
2.5 作用 |
2.6 用法及用量 |
2.7 规格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1 全文总结 |
1.1 制备工艺 |
1.2 成型工艺 |
1.3 质量标准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瑞香狼毒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瑞香狼毒概况 |
1.1.1 瑞香狼毒简介 |
1.1.2 化学成分 |
1.1.3 瑞香狼毒的生物活性 |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1.2.4 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 |
1.3 高脂血症及降脂药物研究进展 |
1.3.1 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
1.3.2 高脂血症的危害 |
1.3.3 高脂血症治疗方法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药物的来源 |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2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 试验药物样品制备 |
2.2.4 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率与纯度的测定 |
2.2.5 提取溶剂的筛选 |
2.2.6 超声波辅助提取瑞香狼毒中总黄酮工艺研究 |
2.2.7 微波辅助提取瑞香狼毒总黄酮工艺研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芦丁标准曲线 |
2.3.2 提取溶剂的筛选 |
2.3.3 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研究 |
2.3.4 微波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研究 |
2.3.5 两种提取方法对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效果的比较研究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瑞香狼毒总黄酮纯化工艺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样本 |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大孔树脂的物理参数 |
3.2.2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3.2.3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量和吸附率的测定 |
3.2.4 大孔树脂静态解吸率的测定 |
3.2.5 AB-8型大孔树脂纯化瑞香狼毒总黄酮吸附过程的单因素试验 |
3.2.6 AB-8型大孔树脂纯化瑞香狼毒总黄酮洗脱过程的单因素试验 |
3.2.7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3.2.8 纯化后总黄酮纯度 |
3.2.9 产品精制倍数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种类树脂静态筛选结果 |
3.3.2 AB-8型树脂吸附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3 AB-8型树脂洗脱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4 响应面法试验结果分析 |
3.3.5 最佳工艺验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高脂词料的制备 |
4.2.2 动物分组与模型构建 |
4.2.3 样本收集 |
4.2.4 体重、肝重及肝指数的测定 |
4.2.5 血清血脂指标的检测 |
4.2.6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
4.2.7 肝脏脂质含量的测定 |
4.2.8 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
4.2.9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体重、肝重及肝指数的影响 |
4.3.2 对血清血脂指标的影响 |
4.3.3 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4.3.4 对肝脏脂质含量的影响 |
4.3.5 对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瑞香狼毒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动物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动物分组 |
5.2.2 样本收集 |
5.2.3 体重、肝重及肝指数的测定 |
5.2.4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
5.2.5 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和FFA的检测 |
5.2.6 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
5.2.7 肝脏脂质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5.2.8 粪便中脂肪、TC和TG含量的测定 |
5.2.9 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
5.2.10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脏中主要调脂基因表达 |
5.2.11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SREBP-1c蛋白的表达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对体重、肝重及肝指数的影响 |
5.3.2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3 对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和FFA的影响 |
5.3.4 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5.3.5 对肝脏脂质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3.6 对粪便中脂肪、TC和TG含量的影响 |
5.3.7 对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 |
5.3.8 对肝脏中主要调脂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5.3.9 对肝脏中SREBP-1c基因的蛋白表达 |
5.4 讨论 |
5.4.1 TFSC对大鼠血脂指标的影响 |
5.4.2 TFSC对大鼠体内转氨酶和GLU的影响 |
5.4.3 TFSC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5.4.4 TFSC对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5.4.5 TFSC对大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总体结论 |
7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新鲜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狼毒大戟简介 |
1.2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2.1 二萜类化合物 |
1.2.2 三萜类化合物 |
1.2.3 甾体类化合物 |
1.2.4 芳香类化合物 |
1.2.5 鞣酸类化合物 |
1.2.6 其它类化合物 |
1.3 狼毒大戟药理活性研究现状 |
1.3.1 杀虫作用 |
1.3.2 抗肿瘤作用 |
1.3.3 抗菌作用 |
1.3.4 抗病毒作用 |
1.3.5 抗结核作用 |
1.3.6 抗癫痫作用 |
1.3.7 其他生物作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溶剂与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其它实验用品 |
2.1.3 化学试剂及精制方法 |
2.1.4 实验原料 |
2.2 提取与分离 |
2.2.1 萃取物的制备 |
2.2.2 萃取物的分离 |
2.3 狼毒大戟中三萜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3.1 供试细胞 |
2.3.2 化合物 6,7,9,10,11,13,14,16,20,21的体外抗肿瘤实验 |
2.4 狼毒大戟地上部分正己烷、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活性测试 |
2.4.1 供试菌种 |
2.4.2 样品准备 |
2.4.3 培养基制备 |
2.4.4 试验仪器 |
2.4.5 菌种活化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构鉴定 |
3.2 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 |
3.2.1 狼毒大戟地上部分不同溶剂的萃取率 |
3.2.2 狼毒大戟正己烷萃取物的化学成分 |
3.2.3 狼毒大戟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 |
3.3 三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
3.4 狼毒大戟地上部分正己烷、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 ——芫花—甘草配伍毒效表征与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古代文献的芫花、甘草及其配伍禁忌论述 |
一、芫花的本草论述 |
二、甘草的本草论述 |
三、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的本草论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现代文献的芫花、甘草及其配伍研究进展 |
一、芫花、甘草及其配伍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二、芫花、甘草及其配伍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
三、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临床用药情况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案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案设计 |
本论文实施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芫花-甘草配伍毒效表征及其配伍禁忌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的毒性评价 |
一、芫花、甘草单味药急性毒性评价 |
二、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的急性毒性评价 |
三、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长期毒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的效应评价 |
一、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对正常小鼠利尿及泻下效应的影响 |
二、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对正常大鼠水盐代谢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三、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对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生物效应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作用机制研究 |
一、基于代谢组学的芫花-甘草配伍禁忌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芫花-甘草配伍禁忌的物质基础研究 |
第一节 芫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
1.仪器与材料 |
2.提取分离 |
3.化合物结构鉴定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芫花的毒性物质基础研究 |
一、芫花的毒性部位研究 |
二、二萜单体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价 |
三、二萜单体的细胞毒性实验 |
四、二萜单体的代谢组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芫花与甘草合用前后的体外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芫花与甘草合用前后体内过程及相互作用研究 |
一、芫花中二萜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二、芫花中黄酮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三、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毒性成分体内过程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芫花-甘草反药组合的量-毒-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芫花(水提液)-甘草反药组合的量-毒-效关系研究 |
第二节 芫花(粉末)-甘草反药组合的量-毒-效关系研究 |
结语 |
一、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及创新点 |
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云南狼毒抑菌活性与急性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前狼毒中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
1.1.1 黄酮类 |
1.1.2 香豆素类 |
1.1.3 帖类 |
1.1.4 挥发油类 |
1.1.5 木脂素和苯丙烯酸醇苷类 |
1.1.6 其他成分 |
1.2 狼毒中提取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2.1 抗菌活性 |
1.2.2 毒性作用 |
1.2.3 抗癌活性 |
1.2.4 抗病毒活性 |
1.2.5 抗惊厥活性 |
1.2.6 对免疫系统及杀虫活性 |
1.2.7 杀虫活性 |
1.3 狼毒在临床上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试药及培养基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狼毒的提取 |
2.3.2 狼毒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
2.3.3 狼毒提取液体外实验 |
3 结果 |
3.1 狼毒提取物结果 |
3.2 狼毒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
3.2.1 小鼠的预试验结果 |
3.2.2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2.3 小鼠染毒后各项指标观察结果 |
3.3 狼毒水提取物 LD_(50)和 95%置信区间计算 |
3.4 狼毒乙醇提取物 LD_(50)和 95%置信区间计算 |
3.5 小鼠血液生理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
3.6 试验期内死亡小鼠的解剖 |
3.7 药敏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不同提取工艺对狼毒提取效率的影响 |
4.2 不同提取工艺对狼毒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
4.3 不同提取工艺对狼毒毒性的影响 |
4.4 狼毒的应用开发前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狼毒及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形态及分布 |
1.1 狼毒形态与分布 |
1.2 瑞香狼毒的形态与分布 |
2 化学成分研究 |
2.1 大戟科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1 挥发油成分: |
2.1.2 萜类: |
2.1.3 植物甾醇类: |
2.1.4 蒽醌: |
2.1.5 鞣质类: |
2.1.6 苯乙酮: |
2.1.7 杀虫成分研究: |
2.1.8 其他成分研究: |
2.2 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 |
2.2.1 木脂素: |
2.2.2 黄酮类: |
2.2.3 二萜类: |
2.2.4 香豆素类: |
2.2.5 三萜类化合物: |
2.2.6 甾醇类: |
2.2.7 其他: |
3 狼毒与瑞香狼毒的生物活性研究 |
3.1 狼毒的生物活性研究 |
3.1.1 抗癌: |
3.1.2 抗白血病: |
3.1.3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
3.1.4 抗惊厥: |
3.1.5 其他医疗作用: |
3.1.6 杀虫作用: |
3.2 瑞香狼毒的生物活性研究 |
3.2.1 抗癌或抗肿瘤: |
3.2.2 抗病毒、抗菌作用: |
3.2.3 抗惊厥作用研究: |
3.2.4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3.2.5 杀虫活性: |
4 狼毒与瑞香狼毒的研究应用前景 |
4.1 狼毒、瑞香狼毒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
4.2 狼毒、瑞香狼毒在畜牧业的应用前景 |
4.3 狼毒、瑞香狼毒研究方向 |
(8)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质量分析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大戟科狼毒中的岩大戟内酯 B 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
1. 测定大戟科狼毒中的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 |
1.1 材料和仪器 |
1.2 提取 |
1.3 色谱柱条件 |
1.4 对照品溶液制备 |
1.5 稳定性试验 |
1.6 线性考察 |
1.7 精密度试验 |
1.8 重复性试验 |
1.9 加样回收试验 |
2. 供试品含量分析 |
3. 讨论 |
4. 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岩大戟内酯 B 高效液相色谱图 |
5. 测定大戟科狼毒中的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
5.1 材料和仪器 |
5.2 提取方法 |
5.3 色谱柱条件 |
5.4 稳定性试验 |
5.5 线性考察 |
5.6 精密度试验 |
5.7 重复性试验 |
5.8 加样回收试验 |
5.9 供试品含量分析 |
6. 讨论 |
7. 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中大黄素甲醚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二章 湖北产大戟科狼毒 HPLC 指纹图谱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 药典法 |
2.2 加热回流法 |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 色谱柱条件 |
5. 方法学考察 |
5.1 精密度试验 |
5.2 重复性试验 |
5.3 稳定性试验 |
6. 结果与分析 |
7. 讨论 |
7.1 提取方法的考察 |
7.2 流动相的选择 |
7.3 检测波长的选择 |
7.4 内参照物的选择 |
7.5 相似度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不同产地大戟科狼毒的蛋白质分子量 |
1.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制备称 |
2.2 试剂的配制 |
2.3 标准蛋白质样品处理 |
2.4 电泳操作 |
2.5 染色与脱色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图谱分析 |
3.2 计算四种样品蛋白质成分的分子量 |
3.3 实验的重现性 |
3.4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四章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别不同产地大戟科狼毒的DNA的差别 |
1. 所用试剂与仪器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不同产地大戟科狼毒的DNA的提取 |
2.2 DNA的纯化 |
2.3 ISSR引物的选择 |
2.4 ISSR-PCR扩增 |
2.4.1 ISSR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反应体系的建立 |
2.4.2 ISSR-PCR反应体系 |
2.4.3 PCR扩增程序及参数 |
2.4.4 ISSR扩增产物检测 |
2.4.5 结果统计和分析 |
3. ISSR-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
4. 数据分析 |
4.1 不同产地的的大戟科狼毒大戟遗传相似性分析 |
4.1.1 引物UBC891扩增后经统计软件得到的遗传相似性结果和聚类树状图 |
4.1.2 引物UBC818扩增后经统计软件得到的遗传相似性结果和聚类树状图 |
4.2 引物UBC818和UBC891扩增统计结果分析 |
5. 环境因素对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6. 讨论 |
6.1 正交法运用于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 退火温度的影响 |
6.3 实验的稳定性讨论 |
7.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产地大戟科狼毒挥发油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挥发油样品的制备 |
3. GC-MS的条件 |
4. 数据分析与质谱峰检查结果 |
5. 气质联用结果分析 |
6. 讨论 |
7. 不同产地大戟科狼毒挥发油气质联用检测相关图表 |
第六章 讨论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中药 |
1.1.2 中药药理学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史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史料来源 |
2. 传统“药理”概念与西方药理学的传入 |
2.1 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 |
2.2 西方药理学在欧洲和日本的发展 |
2.3 西方药理学传入的社会背景 |
2.4 中国留学生对西方药理学传入的作用 |
2.5 药理学外文着作的汉译及中文着作的编纂 |
2.6 生药学和中药化学的进步奠定了中药药理研究的基础 |
2.6.1 生药学研究 |
2.6.2 中药化学研究 |
2.6.3 中药药理研究 |
2.7 小结 |
3. 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的研究 |
3.1 协和医学院创造了开展药理实验的必要条件 |
3.2 主要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 |
3.2.1 陈克恢 |
3.2.2 伊博恩(Bernard Emms Read) |
3.2.3 朱恒璧 |
3.2.4 侯祥川 |
3.3 麻黄素研究成果的影响 |
3.4 小结 |
4. 近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
4.1 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 |
4.2 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 |
4.3 国立北平研究院与中法大学药物研究所 |
4.4 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生理科学组 |
4.5 国立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 |
4.6 其他药理研究成果 |
4.6.1 鸦胆子 |
4.6.2 抗志贺菌中药 |
4.6.3 苦楝皮 |
4.6.4 黄连 |
4.6.5 驱虫药物 |
4.6.6 常山抗疟研究 |
4.6.7 未列入研究 |
4.7 科研团队建设促进了中药药理学发展 |
4.8 战争对中药药理学发展的影响 |
4.9 小结 |
5. 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评价 |
5.1 研究中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结合 |
5.1.1 根据传统中医药知识确定实验研究目标 |
5.1.2 借鉴传统中医药知识选用实验药材 |
5.1.3 传统中药理论的可验性与有效性 |
5.1.4 小结 |
5.2 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
5.3 实验结论评价 |
5.4 中药药理学在近代中药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
5.5 近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影响 |
5.5.1 论文格式成为规范 |
5.5.2 部分研究方法和结论成为借鉴和参考 |
5.6 对中药科学研究的思考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狼毒大戟种子和乳浆大戟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大戟科植物简介 |
1.2.1 狼毒大戟简介 |
1.2.2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 |
1.3 狼毒大戟药理作用 |
1.3.1 抗肿瘤作用 |
1.3.2 抗菌作用 |
1.3.3 抗惊厥作用 |
1.3.4 抗白血病作用 |
1.3.5 杀虫作用 |
1.3.6 其它作用 |
1.4 乳浆大戟简介 |
1.4.1 乳浆大戟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4.2 乳浆大戟的药理作用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化学试剂及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化学试剂 |
2.1.3 实验药材 |
2.2 狼毒大戟种子化学成分的分离 |
2.2.1 提取物的制备 |
2.2.2 狼毒大戟种子正己烷提取物的分离 |
2.2.3 狼毒大戟种子甲醇提取物的分离 |
2.3 乳浆大戟全草化学成分的分离 |
2.3.1 乳浆大戟全草提取物的制备 |
2.3.2 乳浆大戟全草正己烷提取物的分离 |
2.3.3 乳浆大戟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离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构鉴定 |
3.2 狼毒大戟种子和乳浆大戟全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化学成分 |
3.2.1 狼毒大戟种子和乳浆大戟全草不同部位的提取率 |
3.2.2 狼毒大戟种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
3.2.3 乳浆大戟全草正己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
3.2.4 乳浆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狼毒大戟碱性提取液的抗惊厥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诃子及其炮制品对小鼠消化系统形态学及功能影响的研究[D]. 赵思琦.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2]蓖麻子与狼毒复配植物源农药的药学研究[D]. 吴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3]瑞香狼毒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的研究[D]. 王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03)
- [4]新鲜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D]. 孙伟健. 齐齐哈尔大学, 2015(06)
- [5]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 ——芫花—甘草配伍毒效表征与物质基础研究[D]. 陈艳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6]云南狼毒抑菌活性与急性毒性研究[D]. 张元. 云南农业大学, 2014(12)
- [7]狼毒及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J]. 窦洪举,李锋,侯勇跃.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11)
- [8]不同产地的大戟科狼毒的质量分析和比较[D]. 乞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9)
- [9]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D]. 赵际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10]狼毒大戟种子和乳浆大戟化学成分研究[D]. 柴国生. 齐齐哈尔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