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金当归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背痛(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琪[1](2021)在《蒿芩清胆汤联合PPI、莫沙必利治疗胆热犯胃型RE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究蒿芩清胆汤联合PPI、莫沙必利治疗胆热犯胃型RE的临床研究的效果,以便为RE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临床思路。研究方法:将所收集的2018年10月~2020年2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门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胆热犯胃证RE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予以PPI+莫沙必利治疗(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莫沙必利),研究组予以蒿芩清胆汤清胆汤加减),均治疗8周,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以下指标:(1)中医症状积分;(2)消化内镜检查分级情况;(3)中医及西医疗效;(4)不良反应;(5)随访复发率(1年)(2021年2月结束数据收集);(6)生活质量情况。结合观察情况,综合评价蒿芩清胆汤联合PPI、莫沙必利治疗方案的应用可行性。结果:(1)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显着(P<0.05)。(2)消化内镜分级:治疗前,两组内镜分级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镜分级低于参照组,差异显着(P<0.05)。(3)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西医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95.24%vs75.61%、92.86%vs70.73%),差异显着(P<0.05)(4)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未见明显恶心呕吐及皮疹过敏等现象,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前后对比未见明显差异。(5)研究组复发率2.38%低于参照组的17.07%,差异显着(P<0.05)。(6)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各维度评分、总评分相近(P>0.05);末次随访,研究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总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PPI、莫沙必利治疗胆热犯胃型RE,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食管黏膜损伤,提升近期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保证远期效果,降低复发率、帮助患者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同时服用安全,具有可靠应用价值。
石娜[2](2021)在《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约发生在25%-50%的绝经后女性中,患者常可出现全身乏力、骨痛等症状,且伴有较高的骨折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穴位埋线可以有效防治PMOP,但尚不清楚穴位埋线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可以影响人体骨量代谢,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代谢组学可以测量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产物组成及其在内外刺激下的动态变化。我们拟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PMOP的治疗效果,并通过代谢组学及肠道菌群检测来初步探讨埋线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一)临床部分将90名年龄在50-65岁之间,已自然绝经2年以上且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符合OP的女性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药物+埋线组,每组各45例。去除脱落病例,最终药物组纳入统计42例,药物+埋线组纳入40例。药物组口服钙尔奇D,每日1次,每次2片;阿法骨化醇,1粒/次,每天1次,两种药物共同服用6个月。药物+埋线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对脾俞、肾俞、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每周1次。脾俞等双侧穴位每次选用单侧治疗,中脘等单穴则交替选择,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进行腰椎及股骨颈BMD检测,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雌二醇(E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并采用OP疗效判定、VAS评分、OP证候积分及脾胃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定。(二)实验部分选择3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A空白组、B假手术组、C模型组及D埋线组,每组各8只。C组和D组切除双侧卵巢以制造PMOP模型,B组仅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组织。A组、B组和C组不做任何干预,D组选取大鼠“肾俞”、“后三里”进行埋线治疗,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每1周埋线1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后检测大鼠股骨及胫骨BMD,血清E2、Ca、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1,25(OH)2D3、OP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内毒素(LP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p38),基于16S rR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鼠粪便GM的构成及丰度,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组成及含量,使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检测粪便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研究结果](一)临床部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后腰椎及股骨颈BMD均高于治疗前,且BMD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虽然药物+埋线组较药物组的BMD有明显提高,但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及OP证候积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1),与药物组相比较,药物+埋线组的OP证候积分下降更加明显(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药物+埋线组脾胃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1),而药物组治疗前后变化并不明显(P>0.05);药物+埋线组脾胃功能评分降低程度与药物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OP显效率差异显着(P<0.01)。药物+埋线组治疗后的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E2在治疗6月后对比差异显着(P<0.05),但两组之间E2的增加趋势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OPG较治疗前显着增高(P<0.01);药物+埋线组对OPG增加的趋势优于药物组(P<0.01)。治疗后药物+埋线组RANK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药物组治疗前后RANKL变化不明显(P>0.05),药物+埋线组RANKL的降低程度优于药物组(P<0.01)。ALT、Cr及BUN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药物+埋线组TC及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药物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埋线组可明显降低TC及TG,效果优于药物组(P<0.01)。(二)实验部分模型组大鼠股骨和胫骨BMD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对比明显降低,埋线组BMD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E2、PTHrP、1,25(OH)2D3、OPG、OPG/RANKL及IGF-1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下降,埋线组较模型组则出现了上升,除IGF-1外,其它指标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模型组RANKL、TNF-α、IL-1、LPS、MAPK/p38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埋线组较模型组均出现了一定水平的下降,除LPS外,其他指标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M丰度及物种组成经Alpha多样性分析,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Beta多样性分析,空白组与假手术组、空白组与模型组、空白组与埋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组间Beta多样性指数热图、PCoA分析、PCA分析及UPGMA聚类树中均可以看到,ABD三组物种组成及丰度更为接近,与C组有较大的差异。四组之间的菌群物种组成有一定的差别,对组间的差异物种进行T-test检验,可见OP模型发生变化的菌群主要包括柔膜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及梭杆菌门。D组乳酸杆菌目(科、属)、芽孢杆菌目及链球菌科(属)等益生菌的丰度明显高于C组。埋线干预的菌群主要包括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及梭杆菌门等,还对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及拟杆菌门下的不同分类水平菌群具有显着的干预作用。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各SCFAs含量均出现了显着下降(P<0.01或P<0.05),而埋线组变化并不明显(P>0.05)。埋线组SCFAs含量较模型组均出现了一定的上升,其中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及己酸含量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埋线组主要在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皮质醇合成与分泌、库欣综合征、糖酵解和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维生素B6代谢等通路发生了显着变化(P<0.05);粪便中孕烯醇酮、色氨酸、胆红素等物质含量显着上调,而尿皮质醇、黄尿酸、3-hydroxy-5-pregnan-20-one、3-磷酸甘油醛、5-磷酸核酮糖等则出现明显下调(P<0.05)。埋线组与模型组相比,发生显着变化的通路主要包括色氨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血小板活化、亚油酸代谢、5-羟色胺能突触等;埋线组大鼠粪便中的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G2等代谢物含量较模型组均出现显着下调(P<0.05)。[研究结论]穴位埋线可有效改善PMOP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脾胃功能,主要通过提高雌激素、1,25(OH)2D3、PTHrP 及 IGF-1 水平,降低 TNF-α、IL-1、LPS 及 MAPK/p38 水平,调节OPG/RANKL系统以达到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穴位埋线可以通过提高乳酸杆菌目(科、属)、芽孢杆菌目及链球菌科(属)等益生菌的丰度及SCFAs的含量,降低柔膜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及梭杆菌门等致病菌的丰度,最终达到防治PMOP的目的。色氨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血小板活化、亚油酸代谢、5-羟色胺能突触等通路可能是穴位埋线干预PMOP的主要作用通路。另外,穴位埋线可通过减少花生四烯酸及前列腺素的含量来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埋线治疗PMOP的机制之一。
管天护[3](2021)在《当归四逆汤方证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归四逆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但一直以来对于当归四逆汤方证的解释多停留于血虚寒凝,论述不细致,本文的目的在于重新梳理并深入分析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病机,组方机理及临床应用规律,补前人之不足。本文以宋本《伤寒论》及桂林古本《伤寒论》之当归四逆汤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古代及近现代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病因;第二部分研究病机,及其所属的病理产物及病位以完善病机全貌;第三部分分析条文症状及日本汉方家补充的症状;第四部分分析方解及争议问题;第五部分进行方证鉴别,分为病机类似方与病位相关方鉴别,病机类似方有温经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五物煎、附子六合汤,病位相关方有内补当归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桂枝汤。第六部分分析其临床运用。得出结论如下: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有饮食不节、忧思过度、房劳过度、出血,寒邪与湿邪,其中湿邪较血虚诸因及寒邪为次。按照桂枝汤、当归桂枝汤、桂枝加当归汤、当归四逆汤的顺序,通过汗出情况、恶寒发热程度、正虚程度的对比分析出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为阳气阴血不足,风寒乘虚与津、血相结,形成血虚寒凝、血瘀津停证;病理产物为水、饮,病位为三焦及其所属广义腠理,经脉,肌表,属于少阴病与厥阴表病。手足厥寒、头痛均起于风寒乘虚与血相搏结,血瘀津停阻滞表里阴阳之气导致肌表、手足、头目不得温养所致;身疼痛如掣由风寒留着肌表,肌表失于温煦所致;腹部拘挛由寒邪乘血虚内入,腹中气机不利;一身习习如虫行在此基础上又有虚馁之表阳无蒸化之力,不足以驱邪,仅能在皮腠之间游行。脉细欲绝是血虚兼有血行不利,脉微而弱为表阳不足,表之气血虚少。当归四逆汤以当归为君,桂枝、芍药为臣,细辛、通草为佐,炙甘草、大枣为使。本方以补血散寒为基,可使血瘀津停得祛,表里之阴阳顺接,肌表之气血得以恢复。当归四逆汤的争议问题中,当归四逆汤不能是四逆汤加当归,原方中可有生姜。病位相关方中内补当归建中汤以调理里之气血为主;属于太阴病。黄芪桂枝五物汤为风在气分,属太阳病。乌头桂枝汤证病位在五脏为主,兼有表之风寒;当归四逆汤证病位在半表半里之偏表者及肌表,属少阴病及厥阴表病。病机类似方中均有血虚寒凝,血行不利,但与当归四逆汤的核心区别在于此四方均不能通表里阳气,温经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五物煎、附子六合汤之血虚均较当归四逆汤重,除当归生姜羊肉汤外,其余四方之血瘀重于当归四逆汤,附子六合汤阳虚相对较重,其余三方之寒凝较当归四逆汤轻。当归四逆汤的古代临床应用中均是以当归四逆汤补血散寒、活血通经为基础,凡符合此病机者,不论何病均可用之,还可结合具体的病情进行合方加味。辨证要点在以手足冷及反映血虚寒凝的脉象为主。而用方指征还有疼痛,遇冷加重、得温则减、喜温恶寒,颜色苍白无光泽、色黯红甚至青紫。
李佳音[4](2020)在《基于黄煌经验的葛根芩连汤方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确认葛根芩连汤方证,并通过整理导师黄煌教授应用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经验,以“方-病-人”学说为指导,归纳出葛根芩连汤适用人群特征和主治疾病谱,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葛根芩连汤提供参考。方法:以黄煌教授门诊病案记录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近五年效案80例,并择取古今名家医案75例作为参照研究对象,通过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诊疗模式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确认葛根芩连汤方证,以及适用人群体质特征和适用的主治疾病谱。结果:(1)葛根芩连汤适用人群体质特征。以男性45-55岁左右,肥胖倾向者,及女性17-29岁,体格中等偏胖者为多见。体貌特征包括:头面、肩背皮肤异常,如皮肤油腻、好发痘疹、色素沉着、体毛较重、毛孔角化甚或黑棘现象。面红,肤色较暗,眼睑红或巩膜红染,男性眼皮脂肪厚,脂肪型眼袋突出。唇红或暗红,或有酒渣鼻,或额红。腹部充实,上腹部或有满闷不适,或有弥漫性压痛,但按之则有弹性。颈肩背肌肉厚实,拘急不舒,筋肉板凝,常感身重乏力,尤以腰骶下肢为甚。时有烦躁焦虑,部分患者记忆力减退或思维迟钝。舌红,多暗红,质坚老,苔黄、厚、腻,或舌底静脉充盈。脉有力,或数或滑。多有不良饮食及习惯,喜食辛辣油腻及饮酒等。(2)适用症状包括便溏、腹泻、粘滞不畅、便频、肛门灼热、腹胀、腹痛、反酸、嗳气、呕恶、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口干口渴、口腔溃疡、视物模糊、咽喉肿痛、鼻衄齿衄、多汗、盗汗、头颈汗出、心悸、胸闷、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及性功能下降、小便短赤、尿痛、尿热、身热,怕热、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雄激素等。(3)适用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脑中风、颈椎病、头痛、失眠、冠心病、心律失常(过速)、神经证、急慢性肠炎、反流性胃食管炎、痢疾、痤疮、湿疹、耳鸣耳聋、多囊卵巢综合征、前列腺炎、阴道炎、流行性感冒、口腔溃疡、牙周炎、牙周脓肿、小儿中毒性肠炎、肠伤寒、麻疹、乙型脑炎等。结论:在“方-病-人”诊疗模式指导下,对导师医案及古今名家医案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明确了葛根芩连汤方证,包括适用病症及适用人群的特质;以病案数据为基础,明确并验证了导师提出的“葛根背”的具体含义,并对导师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经验进行了总结。
张瑞明[5](2020)在《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及评定柴平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用于RE肝胃郁热证的服药效果,深入认识柴平汤加味的治病机制,循证研析其临床用药的安全高效性,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RE有价值、有特色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成果。方法:1.本课题严格按照标准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和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2.治疗组患者服用柴平汤加味、同时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两组治疗持续8个星期,临床研究期间不得服用其它药品。随访是在治疗结束以后4个星期进行的。临床研究始末填写RDQ量表(反流性疾病问卷,即耐信量表)、中医症状分值、中医证候得分和内镜结果分值,将所得分值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同时实验室检查以保障安全,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部透视等项目。在随访期完成RDQ量表,在服药前后、同组间、不同组间进行得分比对分析。3.全部数据资料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检验对比。结果:1.研究结果比对:(1)两组间总有效率比对:治疗组97.06%,对照组83.33%,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RDQ得分服药前后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医证候服药后总有效比例各自是治疗组100%,对照组66.67%,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服药前后治疗组内中医症状相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后对照组减轻胀腹感、多怒症状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症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前后组间比较,缓解胃灼热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及对照组内镜结果有效率各自是94.12%和77.78%,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停止服药4星期后两组随访复发比例为8.82%和34.29%,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研究阶段两组都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服药前后监测安全指标都符合安全要求,证明参加研究两组药物治疗RE安全。结论: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用于治疗RE肝胃郁热证患者疗效显着,在缓解症状,促进食管炎症愈合方面,特别是在明显减轻中医症状方面,高效且很少复发,并有较好的远期效果,证明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RE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酸治疗同时,显着改善胃肠动力,降低了回流,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指数高。因此,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我的导师任顺平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将RE患者的病机因素与中医辨证辨病的辨证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柴平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RE肝胃郁热证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杜伟哲[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治疗心血管病的用药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次研究使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手段分析全国名老中医王庆国教授的心血管病病案,根据统计和研究结果,阐明病案中所蕴含的病、证、症、方、药之间的关系,方剂与药物的配伍规律。用图表加以概括,客观地、全面地总结王庆国教授辨治心血管病的临证经验,以期更好地对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方法:收集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城区中医院及仁医堂的王庆国教授门诊病例,门诊病例处方规范统一,由导师亲自书写,真实反映导师辨病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将病例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构建“王庆国教授门诊病历系统”。将以中药复方为主要治疗方法并诊断明确的医案,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样本数量较大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病例,以《中药学》九版国家统编教材为基准,将医案中涉及到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保证中药名称的统一,防止一药多名、多药一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做为常数,病案中的中药为变量建立数据库,将符合条件的医案录入数据库中。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药物类别,从而为王教授的用药经验提供统计学基础。然后结合临床实际,判断数据挖掘的结果与临床中的契合程度,筛选出合理的分析数据,归纳出王庆国教授治疗上述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类别、配伍规律等。最后据其中的共性与个性,总结出王教授辨治心血管病的临证思维与经验。研究结果:1.975名心血管病患者中,男性455例,占46.67%,女性520例,占53.33%;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95岁,平均年龄71.3岁。2.录入的1031首方剂中,共使用了 17385频次的中药,四气方面,温性、寒性药物使用频率较多,分别为7141、5624;五味方面,甘、苦、辛味使用较多,分别为9572、7433、6651;归经方面,从高到低排列:脾(7630)、心(7323)、肺(7052)、肝(6637)、肾(5533)、胃(5458)、胆(2557)、大肠(2546)、膀胱(1614)、小肠(825)。出现频次高于100的药物共有41味,由高到低依次为:茯苓、炙甘草、黄芪、桂枝、五味子、黄芩、麦冬、柴胡、煅牡蛎、白术、当归、法半夏、丹参、川芎、仙鹤草、党参、附子、薤白、白芍、柏子仁、仙灵脾、黄连、大枣、刺五加、煅龙骨、仙茅、干姜、连翘、葛根、陈皮、炙麻黄、熟地黄、瓜蒌、泽泻、甘松、细辛、生地黄、苦参、人参、红芪、红景天,合计占总频次的60.77%。3.运用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得出王教授治疗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组:陈皮神曲炒麦芽、煅龙骨煅牡蛎阿胶、煅牡蛎炙麻黄细辛、薤白川芎丹参、薤白丹参夏枯草、升麻太子参北沙参、旋复花延胡索焦槟榔、钩藤牛膝天麻、仙灵脾牛膝仙鹤草、钩藤益母草夏枯草、黄芩柴胡石菖蒲、法半夏黄芩五味子柴胡、茜草白芷水红花子、茜草白芷地榆、附子炙麻黄细辛、浙贝母三棱蒲公英、法半夏黄芩五味子黄连;关联规则所得核心处方为:(1)木香陈皮九香虫神曲炒麦芽(2)煅龙骨煅牡蛎阿胶炙麻黄细辛(3)薤白川芎丹参夏枯草(4)升麻神曲佛手太子参北沙参、旋复花延胡索焦槟榔射干(5)钩藤牛膝天麻仙灵脾仙鹤草(6)钩藤莱菔子天麻益母草夏枯草(7)钩藤葛根泽泻炙甘草(8)黄芩柴胡石菖蒲法半夏五味子(9)茜草白芷水红花子地榆(10)附子炙麻黄细辛鱼腥草(11)浙贝母三棱蒲公英干姜茯苓(12)法半夏黄芩五味子黄连刺五加柴胡。研究结论:本次研究共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王庆国教授治疗心血管病例975例,主要涉及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血管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对王教授本人的访谈,最终总结出王庆国教授辨治心血管病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现列举如下:1.王教授辨治心血管病的临证经验1.1苓桂术甘汤:(1)方证病机:心阳虚衰而产生了痰浊、瘀血、气滞等阴性病理产物阻滞心系,当以温药治之。(2)症状证候:心悸、胸闷、胸痛、后背凉痛、短气或伴肢体麻木、心源性水肿,按之如泥,凹陷不起,舌淡嫩苔水滑,或虽见腻苔却苔上水饮欲滴脉沉、紧、弦或见结代脉。这在历来强调瘀血病机,专顾化瘀降脂,活血通脉的传统治法之外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1.2真武汤:(1)方证病机:以真武汤作为苓桂术甘汤的补充,在后者方证的基础上出现少阴阳虚见证、肢体沉重、颤动时投以此方,即心肾同治(2)症状证候:在苓桂剂群“水证”的基础上出现手足冷,背恶寒,便溏;四肢沉重甚至肌肉颤动,头晕目眩,昏倒欲扑,腿软无力,舌体胖大,舌质淡嫩,无苔或苔白水滑,脉来诸沉。1.3瓜萎薤白半夏汤:(1)方证病机:胸阳不振,痰浊闭阻于内。(2)症状证候:胸口闷痛,牵扯肩背、苔腻、脉弦滑为多。1.4柴胡桂枝汤,方证病机及症状证候:(1)心血管病患者出现胁肋疼痛,口苦,心烦等柴胡证及水气上冲,心悸伴随体虚易感、动辄多汗、自觉发热等桂枝证时,可使用本方;(2)心阳虚型心律不齐、胸痛;(3)患者同时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早期肝硬化辨证属少阳郁热,枢机不利者;(4)手足太阳、少阳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出现屈伸不利,酸胀疼痛,经气不利见证者。1.5炙甘草汤:(1)方证病机:心系阴血亏虚型心律不齐(2)症状证候:心动悸,脉结代,舌红少苔甚至无苔。1.6三黄泻心汤:(1)方证病机:火盛动风。(2)症状证候:面赤烦躁,失眠头眩,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滑大,或兼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1.7时方部分:(1)养心汤治疗心气血两虚型心悸;(2)茯苓导水汤、鸡鸣散治疗心性水肿;(3)柴胡温胆汤治疗胆经痰热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4)三草降压汤治疗各种类型高血压。2.王教授辨治心血管病的学术思想2.1八纲总领寒温并举任何疾病都是邪正斗争的过程,外感内伤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故除脏腑辨证之外,王教授也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作为其常规辨证方法。但各种辨证方式的内涵互相交叉,王教授则以八纲辨证作为统领,综合分析病情形势,判断出病位之表里,病性之寒热,何种实邪与何种虚证互为标本及主要矛盾偏重于哪一方,最后进一步落实到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及诸脏腑经络。2.2重视经络善抓主证王教授强调主证是病人目前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证候,识别主证可以排除具有迷惑性的证候,正确判断病人当病情、预后与转归,从而确定对病人最有利的治法。而抓主证应该注意先辨提纲证,再辨方证,即辨六经必须在辨方证之前。而在辨六经证时,尤其要注意对经络进行辨证,六经与经络断不可分割。2.3古今接轨经时合璧王教授认为经方与时方本身都有自己优势与局限,偏于一端不可取,两者合用,才能取长补短,需要用辨经方方证的思路去辨时方方证,也要以使用时方的思路去拓展经方的使用范围,如此才能双剑合璧,大大丰富临床治疗手段。2.4整体把握中西结合王教授重视中西汇参,辨病与辨证结合。强调要落实清楚西医诊断,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参考西医检查,确定病机,判断预后。并且王教授认为,中医治疗有效的标准不仅是患者症状的缓解,而应该是现代医学疾病病理状况的缓解以及异常检查项目的改观甚至完全恢复正常。而中医西医既各有优势,又存在自己的不足,需要紧密而有效地结合使用。
刘亚楠[7](2020)在《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深化肠胃理论的研究,揭示肠胃气化理论的深刻内涵。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为临床应用肠胃气化理论提供思路,转变临床治疗肠胃病的思维,以适应大健康时代人们对肠胃健康的心理需求,为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肠胃健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及理论研究的方法,以《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作为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整理挖掘,结合《伤寒论》《脾胃论》《临证医案指南》《四圣心源》等古代医家经典巨着,参考现代的《脾脏论》《脾胃气化学说及临证经验》《消化病学》《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等书籍,并以“胃”“小肠”“大肠”“气化”等为关键词在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期刊论文,对肠胃气化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结果1.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等肠胃专篇发现:胃、小肠、大肠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统一性,三者在解剖形态上形成连贯的空腔结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病理方面相互影响。2.对肠胃阴阳属性的研究发现:以脏腑阴阳属性的角度划分,肠胃属阳腑;以体用的阴阳属性划分,肠胃为体阳而用阴。3.运用象思维对肠胃整体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肠胃类土,具有化生、长养、承载、转化的特征;肠胃似仓廪,具备储藏、流通、加工的特征;肠胃如器,具备升降出入、生化、盛纳的特征;肠胃像海,具有容纳、化物、潮汐的特征。4.确定了肠胃气化的概念:肠胃气化是在天地之气的参与及影响下,肠胃之气的升降出入、聚散离合运动中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变化。5.提出了肠胃内气化的内涵:肠胃内气化是发生在肠胃以内的气化,体现为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糟粕的排泄,这个过程以胃气为主导力量,大肠、小肠之气共同参与其中,是彼此分工明确又协同合作的肠胃内部气化过程。6.提出了肠胃外气化的内涵:肠胃外气化是发生于肠胃外的气化,是肠胃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其他器官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这个过程涉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肠胃外气化以五脏为核心,脾气发挥主导力量。7.通过肠胃整体内气化的研究发现:胃、小肠、大肠的关系为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三者经脉相连、经气相通;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肠胃内气化是一个连贯且有序的过程,共同发挥盛纳、传输、生化、排浊的生理功能。8.通过对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的探究发现:肠胃的气机运动表现为以降为顺、降中有升、出入有序、出三入一,气化形式的规律为清浊升降、虚实更迭、燥湿制化。9.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肠胃气化诞生生命之物质;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结论1.胃、小肠、大肠三者共同构成了肠胃的整体结构,将肠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三者具有整体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肠胃气化研究具备中医整体性的要求。2.肠胃内、外气化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肠胃内气化是肠胃外气化的前提与基础,肠胃外气化又为肠胃内气化提供动力。肠胃内气化与外气化皆是肠胃之气运动的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互根互助、协调互制的关系。3.肠胃气化理论研究将肠胃与五脏视为统一的整体,是以肠胃为主体、五脏系统共同参与的气化过程,其中胃在肠胃内气化中发挥主导力量,脾在肠胃外气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个过程以五脏为核心,由脾胃发挥决定性作用。4.肠胃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的重要场所。饮食入肠胃消化、吸收、排浊输出的过程,主要由肠胃内气化承担。肠胃外气化中肠胃的气化功能为生命提供营养之源头,为五脏系统的生理功能提供物质能量来源,从而达到“气归于权衡”“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生命要求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要求。
魏仁贤[8](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罗婷[9](2020)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3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临床证候等,探讨总结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资料相关性及临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且选取肝胃郁热型患者观察通过观察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一:通过收集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资料相关性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二:在所收集的临床资料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胃郁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服用方法:中药日一剂,早晚温服200ml,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次,晨起空腹口服,qd;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次,晨起空腹口服,qd,舒丽启能(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2g,Tid。疗程均为8周,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研究一:1、反流性食管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少见于青少年;职业分布上,教师、技术人员及财会人员发病率较其他职业高;A级及B级食管炎发病占90%以上,发病以轻度多见。2、发病因素相关性中,30.9%患者BMI指数超重;习惯吸烟、饮酒及嗜食甜食的患者更易发病;过劳、饮食失节情绪抑郁更易诱发本病;超过一半患者伴反流症状,多为液体反流;32.2%的患者内镜下贲门闭合欠佳,食管炎越严重,贲门闭合异常的患者越多;HP感染可能对中重度RE患者具有保护作用;36.6%患者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其中咽喉炎最多见。3、中医证候分布上,肝胃郁热型最常见,其次依次为胆热犯胃型、脾虚湿热型、气郁痰阻型、中虚气逆型、瘀血阻络型。研究二:1、两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单向症状积分中,治疗组在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上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27%,有统计学差异(P<0.05)。5、内镜疗效上,治疗组治疗总有效75.0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青少年少见,脑力劳动从业人员发病率更高,控制体重正常有利于降低发病率,戒烟酒、勿过劳、节饮食、控情绪有利于降低发病,超过一半患者伴反流症状,多为液体反流,反流性食管炎越严重,贲门闭合异常的可能性越高,HP感染可能对中重度患者有保护作用,以咽喉炎为主诉就诊患者应考虑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2、中医证候分布上,肝胃郁热型最常见,其次依次为胆热犯胃型、脾虚湿热型、气郁痰阻型、中虚气逆型、瘀血阻络型。3、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与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舒丽启能均能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在临床症状改善及疗效上优于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舒丽启能。4、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对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的改善优于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5、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与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在改善内镜疗效上效果相当。6、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一定疗效。
韩析霖[10](2020)在《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方汤剂中地黄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现代临床应用医案、临床经验及临床病例报道中含有地黄的经方汤剂,对经方汤剂中地黄在临床中主要治疗的疾病、证候、症状、应用剂量及配伍等因素进行探索,以期得到基于现代临床医案的经方汤剂中地黄应用的病-证-量效关系,为临床应用地黄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含地黄经方汤剂的临床应用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医案中涉及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1中的经典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挖掘现代医案中经方汤剂地黄的关联规律。结果:1百合地黄汤现代治疗作用范围广泛,涉及内科、妇科、皮肤科等疾病,最常治疗不寐、癫狂、郁证等疾病;临床辨证以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为主;其病位以心肺常见;临床中常见饮食口味症状、情志症状、二便症状,与百合病症状较为相似;其临床中单一脉象常见细、数、弦,舌象常见舌质红、舌体瘦、舌苔少。应用生地时常配伍百合、知母、麦冬等药物,而熟地常配伍百合、知母、生地等药物。其生地剂量的平均值为10.1g,常用剂量为20g,常用剂量范围为10g~21g,剂量分布区间为[30g,60g];熟地剂量的平均值为11.5g,熟地的常用剂量为15g,其常用剂量范围为10g~20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15g]。诊断为阴虚火旺的证候中,处方中仅运用了生地,其平均用量为20.35g,其常用剂量为20g,常用剂量范围为(15g,20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60g]。2防己地黄汤临床应用范围常以中医内科、皮肤科、儿科疾病为主;辨证以血热证出现频次最高(9次);其临床常见单一脉象为弦、数、滑;常见舌象为舌质红、舌体胖、舌苔白;临床中常以神志类症状最为常见,其中狂躁类症状出现频率为42.86%,静默少言类症状出现频率为42.86%;其常用配伍与防己地黄汤原方一致。生地的平均剂量为47.05g,常用剂量为60g,常用剂量范围为30g~60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120g]。在治疗血热证时,生地的平均用量为53.89g,常用剂量为60g,常用剂量范围为(25g,75g),剂量分布区间为[15g,120g]。3黄土汤医案中,血证占50.87%,妇科出血性疾病占7.02%,其中以便血最为常见;中医辨证以脾胃虚寒(31.11%)、脾不统血(14.44%)、脾肾阳虚(6.67%)最为常见;其临床中最常出现的单一脉象为细、沉、无力;最常出现的舌象为舌质淡、舌体胖、舌苔白;临床中患者常出现虚弱类全身症状,如神疲乏力、倦怠等。生地剂量平均值为14.95g,常用剂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0g,15g),剂量分布区间为[9g,30g];熟地剂量平均值为15g,常用剂量为10g,常用剂量范围为(9.25g,18.75g)剂量分布区间为[9g,30g],其配伍应用与原方相似。在脾胃虚寒证的病例中,其生地平均用量为14.77g,其常用剂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3.5g,15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20g];其熟地平均用量为16.14g,其常用剂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0g,24g),剂量分布区间为[9g,30g]。4胶艾汤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妇科疾患,其中诊断为崩漏频次最高(19次),占医案总数的34.55%;临床辩证常以气血两虚证为主;其单一脉象常见细、弱、沉脉,舌象常见舌淡、舌体胖、舌苔薄白;临床中患者以妇科症状最为常见,如月经淋漓、阴道出血等。生地剂量平均值为17.43g,生地常用剂量为30g,常用剂量范围为(12g,24g),其剂量分布区间为[10g,30g];熟地剂量平均值为15.92g,熟地常用剂量为30g,其常用剂量范围为(12g,20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30g]。在气血两虚证的病例中,熟地平均用量为14.4g,最常用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2g,15g),剂量分布区间为[12g,15g];生地的平均用量为12.8g。5炙甘草汤医案中诊断为心悸的病例占总数的76.06%,临床辨证为气血两虚证及气阴两虚证频次较高;其出现频次较高的单一脉象为结、细、代,出现频次较高的舌象为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心悸、胸闷最为常见。其生地剂量平均值为30.13g,常用剂量为30g,常用剂量范围为(14.25g,30g),剂量分布区间为[6g,250g]。熟地剂量平均值为22.2g,常用剂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5g,22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45g]。在气阴两虚证的病例中,其生地的平均用量为23.98g,其常用剂量为30g,其常用剂量范围为(12.5g,60g),其剂量分布区间为[10g,120g];其熟地的平均用量为19.5g,常用剂量为18g,其常用剂量范围为(10.5g,21.75g),其剂量分布区间为[10g,30g]。6统计学分析表明现代临床应用中,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黄土汤中的生地用量、熟地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防己地黄汤与炙甘草汤、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黄土汤中生地用量有差异(P<0.05);炙甘草汤与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黄土汤生地用量有差异(P<0.05);炙甘草汤与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黄土汤中熟地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炙甘草汤与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防己地黄汤整方剂量有差异(P<0.05);胶艾汤与百合地黄汤、黄土汤、炙甘草汤整方剂量有差异(P<0.05);炙甘草汤与防己地黄汤、黄土汤、百合地黄汤、胶艾汤的药味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医家对于经方汤剂中地黄的功效认识有所深入,其配伍环境、炮制等因素是影响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在百合地黄汤医案中,常使用其治疗阴虚火旺证与气阴两虚证,其主要发挥功效为养阴除热。在防己地黄汤的医案中,其生地剂量大于炙甘草汤、百合地黄汤、黄土汤、胶艾汤中的用量,常用其治疗血热证,其现代地黄平均剂量、整方平均剂量均小于原方用量,但仍为现代大剂量应用生地的典型方剂。在黄土汤医案中,生地、熟地未发挥主要作用,主要以小剂量应用为主,最常用熟地配伍其他药物,充分运用熟地性温的特性。在胶艾汤的医案中,其生地、熟地常用来治疗气血两虚证与冲任不固证,且主要配伍熟地,从药物配伍比例看,配伍比例更加贴近胶艾汤原方干地黄为六两时的用量比例。运用炙甘草汤时,地黄的特点为剂量较大,剂量范围广泛,主要运用于治疗气血两虚与气阴两虚证,而生地在治疗气阴两虚时其剂量大于其治疗气血两虚证,而熟地剂量治疗气血两虚证时剂量中大于其治疗气阴两虚证,可见炙甘草汤现代应用中生地强于滋阴、而熟地强于补血,此外生地起到了活血通脉的作用。
二、千金当归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背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金当归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背痛(论文提纲范文)
(1)蒿芩清胆汤联合PPI、莫沙必利治疗胆热犯胃型RE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样本量计算 |
1.2 诊断标准 |
1.3 入选及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1.5 研究对象 |
2 方法 |
2.1 参照组 |
2.2 研究组 |
3.观察指标 |
3.1 症状积分 |
3.2 内镜分级 |
3.3 治疗结果 |
3.4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5 远期疗效评定标准 |
3.6 生活质量 |
4.统计学方法 |
5.质量控制 |
结果 |
1.组间症状积分对比 |
2.组间内镜分级对比 |
3.组间治疗效果对比 |
4.安全性结果观察 |
5.组间随访复发情况对比 |
6.生活质量对比 |
结论 |
讨论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蒿芩清胆汤联合PPI、莫沙必利治疗胆热犯胃型RE效果分析 |
3.1 中医症状积分分析 |
3.2 内镜分级情况分析 |
3.3 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 |
3.4 临床安全性指标分析 |
3.5 远期随访复发情况分析 |
3.6 生活质量分析 |
4.蒿芩清胆汤应用依据及组方分析 |
4.1 组方 |
4.2 组方分析 |
4.3 组方药理分析 |
5.相关西药应用依据 |
6 蒿芩清胆汤联合PPI、莫沙必利治疗胆热犯胃型RE优势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内镜检查分级 |
附录3 中医症状积分表 |
致谢 |
(2)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1.1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
1.2 骨质疏松症的细胞学基础 |
2.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和剔除标准 |
3.4 终止标准 |
4. 伦理学 |
5. 试验设计 |
5.1 样本量估算 |
5.2 随机分组及随机隐藏的执行 |
5.3 盲法设计 |
5.4 知情同意及健康教育 |
6. 临床治疗 |
6.1 药物组治疗方案 |
6.2 药物+埋线组治疗方案 |
7. 主要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7.1 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检测 |
7.2 血清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
8. 疗效标准评估 |
8.1 骨质疏松症疗效判定标准 |
8.2 视觉模拟(VAS)评分 |
8.3 骨质疏松症证候积分 |
8.4 脾胃功能评估 |
9. 统计分析 |
10. 结果 |
10.1 受试者基本情况对比 |
10.2 骨密度对比 |
10.3 疗效评估情况对比 |
10.4 血清指标结果 |
11.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造模与分组 |
1.3 干预方法 |
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 检测标本的收集 |
3.1 血清收集方法 |
3.2 粪便收集方法 |
3.3 股骨、胫骨收集方法 |
4. 实验步骤 |
4.1 骨密度的检测 |
4.2 血清指标的检测 |
4.3 肠道菌群的检测 |
4.4 短链脂肪酸的检测 |
4.5 代谢组学研究 |
5. 统计方法 |
6. 实验结果 |
6.1 骨密度结果 |
6.2 血清指标结果 |
6.3 肠道菌群结果 |
6.4 短链脂肪酸结果 |
6.5 代谢组学结果 |
6.6 代谢组学与菌群相关性分析 |
7.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 脾胃功能评估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当归四逆汤方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当归四逆汤证病因病机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病因分析 |
2 病机分析 |
2.1 病理产物分析 |
2.2 病位分析 |
3 症状分析 |
3.1 条文症状分析 |
3.1.1 疼痛如掣,脉微而弱 |
3.1.2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
3.2 后世医家补充症状 |
3.2.1 头痛 |
3.2.2 一身习习如虫行 |
3.2.3 腹部挛急 |
4 方义解析 |
4.1 方中诸药解 |
4.1.1 当归 |
4.1.2 桂枝 |
4.1.3 芍药 |
4.1.4 细辛 |
4.1.5 通草 |
4.1.6 炙甘草 |
4.1.7 大枣 |
4.2 争议问题分析 |
4.2.1 方剂组成的争议 |
4.2.2 方中有无生姜 |
5 方证鉴别 |
5.1 病位类似方鉴别 |
5.1.1 内补当归建中汤 |
5.1.2 黄芪桂枝五物汤 |
5.1.3 乌头桂枝汤 |
5.2 病机类似方鉴别 |
5.2.1 温经汤 |
5.2.2 当归生姜羊肉汤 |
5.2.3 五物煎 |
5.2.4 附子六合汤 |
6 临床应用 |
6.1 古代对当归四逆汤应用的发展 |
6.1.1 下利及便血 |
6.1.2 呕哕 |
6.1.3 顿呛 |
6.1.4 寒疝 |
6.1.5 阴? |
6.1.6 阴缩 |
6.1.7 冻疮 |
6.1.8 痉病 |
6.1.9 阴毒 |
6.1.10 妊娠痹痛 |
6.1.11 感冒 |
6.1.12 寒疟发厥 |
6.1.13 月经不调 |
6.1.14 阴阳易 |
6.2 应用指征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基于黄煌经验的葛根芩连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方证相应 |
二、方-病-人诊疗模式 |
第一章 葛根芩连汤方论及研究现状 |
1 历代方论 |
1.1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 |
1.2 利遂不止 |
1.3 脉促 |
1.4 表未解 |
1.4.1 具体病位 |
1.4.2 病邪性质 |
1.4.3 对分歧的思考 |
1.5 喘而汗出 |
1.6 小结 |
2 药论与方解 |
2.1 葛根 |
2.2 黄芩 |
2.3 黄连 |
2.4 甘草 |
2.5 方解 |
3 现代研究 |
3.1 药理学研究 |
3.2 现代临床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黄煌经验之葛根芩连汤方证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资料纳入 |
1.2 工具软件 |
1.3 数据整理 |
1.4 统计及数据挖掘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适用体质研究 |
2.2 适用症状研究 |
2.3 适用疾病研究 |
2.4 主体适用人群病症研究 |
2.5 用方规律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讨论 |
1 基于黄煌经验的葛根芩连汤方证 |
1.1 体质特征 |
1.1.1 主体适用人群的确定 |
1.1.2 体貌特征 |
1.1.3 精神心理状况 |
1.1.4 生活方式 |
1.2 适用症状 |
1.3 药证相关 |
1.3.1 葛根证 |
1.3.2 黄连证、黄芩证 |
1.3.3 甘草在葛根芩连汤中的作用 |
1.4 葛根芩连汤与肠道菌群 |
1.4.1 葛根芩连汤适用疾病 |
1.4.2 肠道菌群与葛根芩连汤适用疾病的相关性 |
1.4.3 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 |
1.4.4 肠道菌群与葛根芩连汤证发病趋向 |
1.4.5 肠道菌群与葛根芩连汤作用机制 |
1.5 小结 |
2 黄煌经验探讨 |
2.1 GGQLT综合征 |
2.2 Ⅱ型糖尿病 |
2.2.1 用方经验 |
2.2.2 葛根的剂量 |
2.2.3 大黄、肉桂 |
2.2.4 葛根的煎煮法 |
2.2.5 药物炮制与丸剂的使用 |
2.3 方证鉴别 |
2.3.1 病症相类 |
2.3.2 方组相类 |
2.3.3 患者身形相类 |
2.4 使用注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1 葛根芩连汤方证 |
1.1 适用人群 |
1.2 适用病症 |
1.3 方证提要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数据标准化-加味药物名称及品种 |
附录二: 数据标准化-体征 |
附录三: 数据标准化-症状 |
附录四: 数据标准化-现代病名 |
附录五: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
附录六: 葛根芩连汤方人体貌特征图谱 |
附录七: 黄煌教授验案举隅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原则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治疗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观测指标 |
3.1 病人自身情况 |
3.2 一般体格检查 |
3.3 疗效性观察 |
4.疗效判定 |
4.1 总体效果判定原则(耐信表得分) |
4.2 中医症状得分判定原则 |
4.3 中医证候效果判定原则 |
4.4 胃镜检查得分原则 |
4.5 停药4星期后复发判定标准(附表耐信评分) |
4.6 安全性评定准则 |
5.统计分析 |
5.1 统计软件 |
5.2 统计描述 |
5.3 统计推断 |
6.结果 |
7.讨论 |
8.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反流性疾病问卷(耐信量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治疗心血管病的用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理论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心血管病”的认识 |
1.1 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源流 |
1.2 中医心病的病因病机 |
1.3 中医心病的治疗特色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病的认识 |
2.1 心血管病的病因 |
2.2 个体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评估和分层 |
2.3 心血管病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数据清洗,病案术语标准化 |
1.4 分析软件选用 |
1.5 处方的录入核对与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药物处方分析 |
2.3 总体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经验总结 |
1. 王庆国教授辨治心血管病的临证经验 |
1.1 本虚标实尤重阳虚 |
1.2 善用苓桂兼治标本 |
1.3 活用经方古法今取 |
1.4 广用时方遍采其长 |
2. 王庆国教授辨治心血管病的学术思想 |
2.1 八纲总领寒温并举 |
2.2 重视经络善抓主证 |
2.3 古今接轨经时合璧 |
2.4 整体把握中西结合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肠胃气化概念的提出 |
1 肠胃概念 |
1.1 肠胃解剖学认识 |
1.1.1 古代解剖 |
1.1.2 现代解剖 |
1.2 肠胃的阴阳属性 |
1.2.1 肠胃居阴位,属阳腑 |
1.2.2 体阳而用阴 |
1.3 肠胃的功能特征 |
1.3.1 土的特征 |
1.3.2 仓廪的特征 |
1.3.3 器的特征 |
1.3.4 海的特征 |
2 气化概念 |
2.1 “气”“化”释义 |
2.2 气化含义 |
2.3 气化与气机的关系 |
3 肠胃气化概念 |
第二章 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探讨 |
1 肠胃之气的运动形式 |
1.1 以降为顺,降中有升 |
1.2 出入有序,出三入一 |
2 肠胃气化的规律 |
2.1 清浊运动 |
2.2 虚实更迭 |
2.3 燥湿制化 |
3 肠胃气化与脾胃、三焦关系 |
3.1 肠胃气化以脾升胃降为枢纽 |
3.2 肠胃气化以三焦为通道 |
4 肠胃内气化和外气化的关系 |
4.1 互根互助 |
4.2 协调互制 |
第三章 以胃气为主导、水谷为基础的肠胃内气化研究 |
1 肠胃内气化内涵 |
1.1 以水谷为基础 |
1.2 以胃气为主导 |
2 肠胃各腑之内气化 |
2.1 胃腑气化功能 |
2.1.1 受纳水谷 |
2.1.2 腐熟水谷 |
2.2 小肠腑气化功能 |
2.2.1 受盛化物 |
2.2.2 泌别清浊 |
2.3 大肠腑气化功能 |
2.3.1 燥化糟粕 |
2.3.2 排泄粪便 |
3 肠胃整体之内气化 |
3.1 胃、小肠、大肠三者的关系 |
3.1.1 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 |
3.1.2 经脉相连,经气相通 |
3.1.3 生理上相互配合 |
3.1.4 病理上相互影响 |
3.2 肠胃整体气化功能 |
3.2.1 盛纳 |
3.2.2 传输 |
3.2.3 生化 |
3.2.4 排浊 |
第四章 以脾气为主导、五脏为核心的肠胃外气化研究 |
1 肠胃外气化内涵 |
1.1 以脾气为主导 |
1.2 以五脏为核心 |
2 肠胃外气化与脾 |
2.1 肠胃与脾的关系 |
2.1.1 脏腑相合 |
2.1.2 经络络属 |
2.1.3 升降相因 |
2.1.4 阴阳互助 |
2.1.5 燥湿既济 |
2.2 肠胃与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2.2.1 脾行津液 |
2.2.2 脾气散精 |
2.2.3 脾藏营运营 |
3 肠胃外气化与肺 |
3.1 肠胃与肺的关系 |
3.1.1 脏腑相合 |
3.1.2 经络关系 |
3.1.3 金土关系 |
3.2 肠胃与肺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3.2.1 中焦受气化血注肺经 |
3.2.2 营卫气化起于中焦 |
3.2.3 输精皮表 |
3.2.4 影响宗气生成 |
4 肠胃外气化与心 |
4.1 肠胃与心的关系 |
4.1.1 脏腑相合 |
4.1.2 经络关系 |
4.1.3 胃络通心 |
4.2 肠胃与心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4.2.1 泌别清浊,浊气归心 |
4.2.2 生营化血,以贯血脉 |
5 肠胃外气化与肝 |
5.1 肠胃与肝的关系 |
5.1.1 肝与大肠气化相通 |
5.1.2 经络关系 |
5.1.3 厥阴相火与肠胃关系 |
5.2 肠胃与肝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5.2.1 淫精于肝 |
5.2.2 化血藏于肝,以生血气 |
6 肠胃外气化与肾 |
6.1 肠胃与肾的关系 |
6.1.1 肾司开阖与肠胃开合 |
6.1.2 肾之封藏与胃之受纳 |
6.1.3 经络关系 |
6.2 肠胃与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6.2.1 后天之精,下注于肾 |
6.2.2 后天补养先天 |
第五章 研究肠胃气化理论的意义 |
1 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 |
1.1 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 |
1.2 肠胃气化生成生命之物质 |
1.3 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 |
1.4 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 |
1.5 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 |
2 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 |
2.1 深化脏腑气化理论研究 |
2.2 发展脏腑气化医学模式 |
3 昭示中医思维方式及观念 |
3.1 气化平衡观 |
3.2 气化恒动观 |
4 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
4.1 诸病皆可调肠胃 |
4.1.1 调肠胃以安五脏 |
4.1.2 调肠胃以通血脉 |
4.1.3 调肠胃以和精神 |
4.2 治疗肠胃病的基本治则 |
4.2.1 调衡气机 |
4.2.2 肠胃与五脏互调 |
5 推动临床实践的发展与应用 |
5.1 调气机而治 |
5.1.1 畅通气机 |
5.1.2 升清气 |
5.1.3 降浊气 |
5.2 调肠胃以治五脏 |
5.2.1 调肠胃以治肝 |
5.2.2 调肠胃以治心 |
5.2.3 调肠胃以治脾 |
5.2.4 调肠胃以治肺 |
5.2.5 调肠胃以治肾 |
5.3 肠胃病从五脏论治 |
5.3.1 肠胃病从肝论治 |
5.3.2 肠胃病从心论治 |
5.3.3 肠胃病从脾论治 |
5.3.4 肠胃病从肺论治 |
5.3.5 肠胃病从肾论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
6.1 方法宜忌 |
6.2 药物运用 |
6.3 病症治验 |
6.4 关于调摄 |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
2.1 频数分析 |
2.2 聚类分析 |
2.3 关联规则 |
2.4 贝叶斯网络 |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
4.脾胃病经验举隅 |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
1.资料来源 |
2.资料筛选 |
3.诊断标准 |
4.纳入标准 |
5.排除标准 |
6.疗效评价标准 |
7.研究方法 |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
7.3 数据录入 |
7.4 数据清洗 |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
8.研究结果 |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8.3 主症频数分析 |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
8.7 患者证型分布 |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
8.9 药物频数分析 |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
9.讨论 |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
结语 |
1.伤寒学术思想 |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3.脾胃病辨治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
致谢 |
(9)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
1 临床资料来源 |
2 研究依据 |
3 病例筛选标准 |
4 临床研究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研究二 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
1 一般资料 |
2 诊疗标准 |
3 研究步骤及方法 |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
5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患者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患者症状积分量表 |
综述 中西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 |
1 发病原因及机制 |
2 临床表现 |
3 治疗 |
4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方汤剂中地黄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地黄功效概述 |
2 历代医家对于经方地黄的认识 |
2.1 百合地黄汤 |
2.2 防己地黄汤 |
2.3 黄土汤 |
2.4 芎归胶艾汤 |
2.5 炙甘草汤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百合地黄汤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医案基本资料 |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
3.3 中医四诊资料 |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
3.5 处方关联分析 |
3.6 百合地黄汤统计学分析 |
4 讨论 |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
第二部分 防己地黄汤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医案基本资料 |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
3.3 中医四诊资料 |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
3.5 处方关联分析 |
3.6 防己地黄汤统计学分析 |
4 讨论 |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
第三部分 黄土汤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医案基本资料 |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
3.3 中医四诊资料 |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
3.5 处方关联分析 |
3.6 黄土汤统计学分析 |
4 讨论 |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
第四部分 胶艾汤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医案基本资料 |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
3.3 中医四诊资料 |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
3.5 处方关联分析 |
3.6 胶艾汤统计学分析 |
4 讨论 |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
第五部分 炙甘草汤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医案基本资料 |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
3.3 中医四诊资料 |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
3.5 处方关联分析 |
3.6 炙甘草汤统计学分析 |
4 讨论 |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
第六部分 不同方剂间统计学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方剂中的生地剂量 |
3.2 不同方剂中的熟地剂量 |
3.3 不同方剂中的地黄剂量 |
3.4 不同方剂的整方剂量 |
3.5 不同方剂的药味数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千金当归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背痛(论文参考文献)
- [1]蒿芩清胆汤联合PPI、莫沙必利治疗胆热犯胃型RE的临床研究[D]. 张雪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D]. 石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当归四逆汤方证探析[D]. 管天护.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黄煌经验的葛根芩连汤方证研究[D]. 李佳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D]. 张瑞明.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6]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治疗心血管病的用药经验研究[D]. 杜伟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D]. 刘亚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金乌降逆自拟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 罗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方汤剂中地黄的应用研究[D]. 韩析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