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之源——论科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关系

活水之源——论科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关系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谈科研与历史教学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余阳阳[1](2016)在《小学古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观书有感》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诗教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度。诗歌,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然而,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古诗的教学地位边缘化,古诗教学囿于熟读背诵,不求甚解,教师不重视古诗教学,学生没有感受到古诗的美。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采取实践研究的方法,对古诗《观书有感》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撰写教学设计方案,并投入实践,再不断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以期通过优质的教学设计改善古诗教学的现状。优质的教学设计是古诗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对高效古诗课堂起关键性作用,能够使学生在古诗的课堂中获得美的感受、拥有欣赏美的能力。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研究价值、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古诗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概述部分,界定了基本概念:古诗、古诗教学、古诗教学设计,建构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流程,并分析了古诗教学设计的要素:文本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第三部分,讲述了实施课堂教学前,笔者如何进行个案——《观书有感》的教学设计。第四部分,讲述了教学中,《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方案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出现的问题,以及笔者对《观书有感》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总结。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困难,提供了古诗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洪明超[2](2019)在《朱子之“出入湖湘”及其思想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朱子思想的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在家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己之学”的志向与“自得”的追求。然而未能“自得”,则是引发了他后来思想不断转变的内在动力。在从学武夷三先生时,朱子广泛博学各种知识反而感到纷扰交错,未能自得的他随后栖心佛学。借助佛学摒除杂多纷扰的超越思维,朱子自以为已有所得,但此时遭遇李延平的否定与质疑使他产生了动摇。重读儒书后他引发了“杜鹃夜悟”,体认到“理一分殊”之真谛,遂拜延平为师,正式弃佛归儒。虽然借助理一分殊的思维安顿了原先博学带来的杂多纷扰,但在切身体认的工夫上,他终究无法接上“体验未发”的道南指诀。于是在延平去世后,朱子依然苦闷彷徨。此时他遇到了继承湖湘学的张南轩,开始了“出入湖湘”的历程。两见南轩后,朱子经过自己的体认提出了“中和旧说”,此时主张“性为未发,心为已发”,工夫落在“已发”之察识上,与五峰学相似。但“旧说”其实亦有其逐步发展的过程,其时道南学和湖湘学两条线索在朱子心中发生交汇乃至混淆,但这种混淆引入了道南学派“未发”主宰“已发”的思想因素,这客观上反而推进并深化了朱子的思想,使他体认到洪涛巨浪中有一个“安宅”,达成“中和旧说”下思想的成熟。此时朱子心服于湖湘学,但次年访学湖南时,却对湖湘学者好高似禅的学风感到惊异和不满。于是他开始对这种学风进行反思,此时他尚认为此弊是湖湘学者不修身导致的,是“人的问题”,便和南轩加强了对工夫论的重视和探讨。南轩的《艮斋铭》《克斋铭》与《敬斋铭》,便是两人商讨后的成果,三文皆聚焦于工夫论,反映出他们救弊的意图。然而不久后,朱子又触发了“中和新说”。他通过阅读二程的着作,认为“未发”“已发”是心理活动的不同状态,而人之“性”与“情”则可分别在此不同状态中体认和把握。因此工夫就不能仅仅在“已发”时做,“未发”时也须要进行,于是他确立了“先涵养后察识”的工夫。他在《未发已发说》中质疑了“旧说”,并系统表达了此新说,其后又在《答张钦夫书》中进行了修正,确立了以心为纲领的论述模式,认为心主于性情,贯通于未发已发;同时也确立了“敬”作为贯通未发已发的工夫。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反驳湖湘学,此时他已经明确了湖湘学者学风问题的根源乃是“学的问题”,而非“人的问题”了。南轩在与朱子讨论的过程中,也不断发生变化并转向朱子。南轩转向的同时,其他湖湘学者依然坚持师说,于是朱子便与之开展了旷日持久的辩论。他首先与南轩和吕东莱往返讨论五峰之《知言》并编定成《知言疑义》,对五峰之学,包括心性论、工夫论等都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批判。其中,在对五峰“善不足以言性”的批判中,朱子关心的是“善”的根据和来源问题的,以及如何为现实的善行奠立绝对意义,这确实是五峰以“性”超越“善恶”的观点难以解决的问题。此外,朱子亦肩负重整理学的历史任务,他重视哲学概念使用的准确性,亦注重文本对现实的影响,他力图避免儒学在任何维度与佛老相混淆的可能,这也是理学重建中必须主动与佛老划界并确立儒家自身特性的内在要求。其后朱子又在几个议题上对湖湘学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于此同时建立起自己对应的理论。他反对湖湘学“观过知仁”以及“以心察心”之工夫,从意识机能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工夫运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种种流弊,同时建立起自己“克己复礼”与“公”的工夫论;他反对湖湘学“以觉训仁”,提出以“仁”为“心之德,爱之理”的核心理论,并完成《仁说》,建立了体用兼备的仁学思想;他力辟湖湘学者以及当时诸多学者对“操则存,舍则亡”一句的歧解,并完成了《观心说》,确立人只有“一心”,反对分本心与经验心的“二心”架构,主敬之心即是道德心,这也为主敬操存的工夫论确立了至上的价值。朱子“出入湖湘”的过程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关键环节,正是在与湖湘学的交往中,他的体系不断完善而精致,最终达到了宋代理学“集大成”的地位。而湖湘学因受到其批判,加之种种主客观因素,在历史上走向了衰微。

杨凡[3](2016)在《文化自觉视阈下闽南筝派传承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闽南筝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九大筝派之一。闽南筝派源自中原筝文化,在历史薪传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近现代传承过程中曾几近消沉甚至几度中断。现存有关闽南筝派的研究资料极少,为此,笔者曾数十次深入闽南诏安和云霄等地进行实地采风,采访两地知名闽南筝派家族的传人与亲属,并收集到珍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一、本文以文化自觉为视角,探讨文化自觉视阈下闽南筝派的传承和发展,并突出在这样一个文化自觉原动力的驱使下,将源自中原优秀筝文化世代相传,并结合闽南地域文化孕育形成独具一格的闽南筝派。同时,创造了以家族传承为主要形式的传承脉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虽然政府、家族、社会、社团、学校相结合,有机互动,是促进传承和发展普遍有效的五维模式,但是最关键的内因是要调动和提升全社会和传承者的文化自觉精神与文化自觉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变成全民族的自觉追求与行动。二、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闽南筝派的特色,对闽南筝派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形成,如何传承和发展闽南筝派做了较为清晰、详实的阐述。同时,对闽南筝派的概念进行较为完整、清晰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力图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理论支撑。三、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闽南筝派的演奏技巧和曲谱特色,并在走访闽南筝派七大家族传承人过程中对他们的弹奏技法进行实地观摩和研究,逐步厘清了以七大家族为核心的闽南筝派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希冀能进一步深化闽南筝派学术研究。四、本文针对闽南筝派现存曲谱的内容进行探讨,对作曲者的创作初衷、作曲曲目所蕴含之内容做了较为完整、全面和清晰的剖析,对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交替影响下的闽南筝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民俗文化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五、鉴于闽南筝派民间艺人青黄不接、后继乏力的现状,笔者对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筝派,及进一步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建议。如何在传承和发展闽南筝派过程中让文化自觉继续发挥强有力作用,从传承闽南筝派自觉到发展闽南筝派自信和自强;只有文化自信和自强,才能让闽南筝派“破茧成蝶”,绽放特有的艺术之花。六、本选题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为:首先,论述了文化自觉驱动闽南筝派的形成,梳理了闽南筝派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迁徙环境、社会文化环境都有着紧密联系,但最为重要因素在于当地居民文化自觉的孕育。本文着重对闽南筝派七大家族传承中的文化自觉做了探讨,概括出七大家族传承特色,如下:1张家筝曲传承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李家筝曲传承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3吴家筝曲传承的闲居逸韵;4沈家筝曲传承的抱朴守静;5汤家筝曲传承的守道而行;6陈家筝曲传承的和静清远;7许家筝曲传承的心本无生因境有。正是在这些家族传承人以文化自觉为特质的传承下,孕育出闽南筝派。其次,提出文化自觉是闽南筝派传承保护的关键。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虽然有:1政府引导是关键;2非遗的文化宣传;3闽南筝派的传承主体;4民俗融合促传承;5学术研究指方向;6多元传承助传播;这六个方面的良性互动,但最关键的莫过于让文化自觉成为保护传承闽南筝派的动力。达到文化自觉的过程是一个逐步递进的阶梯式的过程,需要传承主体从自发的需求与兴趣爱好,发展到自主的学习行为,进一步深入到自觉的文化传承追求,最后达到自信的民族地域文化认同。通过这四个发展层次来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水平,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筝派)得以持续永久保护、传承、弘扬的目的。总之,闽南筝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是闽南人民的艺术结晶和文化升华,研究闽南筝派,让更多的业内外人士认识和了解闽南筝派,当地传承人和社会各界提升文化自觉,方能让全社会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筝派,并使闽南筝派在当今得到更好的创新和超越。

王钰[4](2020)在《康熙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园林意境与空间理法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熙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以下简称“康熙三十六景”)集合了园林、诗文、书画三要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进行景观建构与意境表达。目前关于康熙三十六景园林意境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史层面,园林理法研究重个体而轻整体。本文从总体上对康熙三十六景进行园林意境与空间理法研究,通过分析“意”的来源与“境”的生成,全面理解和把握组景背后蕴含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总结和归纳古典园林营造“象外之境”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文献考证和实地调研,结合御制诗文和绘画,对康熙三十六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类,揭示组景系统的建构方法。对康熙三十六景选取的意象进行文化内涵溯源、经典范式总结,对其中典型环境所采用的共性化理法进行归纳,探究景观模式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康熙三十六景在“意”的来源上借鉴了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传统文学和诗词书画、风景名胜的创作思路与方法,使园林在内涵上兼具自然与人文之美,外在表现上富有诗情画意,展现了帝王的政治抱负、哲学思想和美学理想。在“境”的生成上充分因借地宜、时宜,通过泉景、水镜、山景理法进行组景营造,体现了康熙三十六景景观的整体性和意境的关联性,实现了“言”、“象”、“意”的高度统一。

薛浩[5](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认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宫雪[7](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以锦州市郑立凡老师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相关研究者在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过程中,出现研究泛化、宏观、不具体、仅停留在教学经验层面、缺乏理论性的实践探索等问题。借此,通过对一位小学语文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剖析内在的成长规律。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叙事研究法、深度访谈法。经过扎根理论将结论进行高度归纳分析。通过对郑老师的论文、教学随笔、示范课、教学成果及师生间的动人故事等一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对其专业成长中的关键性事件,采取三角互证的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来呈现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从郑老师的专业成长故事、日常描摹、以及他者眼中的郑老师三方面着手,对郑老师的专业成长历程进行深度挖掘。接着,以郑老师“入格”处处留心皆学问、“立格”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越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到“无形之格”无法之法乃是至法这四阶段为切入点,对郑老师专业成长的“DNA”进行系统地总结和深入地探讨。充分体现了郑立凡老师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和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是影响其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然后,从“理想信念是根本”的教育观、“仁爱之心是关键”的学生观、“道德情操是前提”的教师观、“扎实学识是基础”的教学观四个方面确证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的“特质”,充分展现了郑老师以“四有”教师为目标作学生“引路人”的教育理念。最后,从“这一番执着情怀”的教育信念、“且行且歌且珍惜”的职业感知、“韶华流年歌未央”的知识结构、“如歌岁月鼓人心”的实践反思四方面展开,体悟郑立凡老师从“匠师”成为“人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对当代小学教师的价值引领。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专业成长微观层面的研究,同时为一线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引领作用,并为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的范式和模板。

林泽荣[8](1998)在《为有源头活水来──谈科研与历史教学的关系》文中指出

范婕[9](2020)在《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生活性保护研究 ——以曼乱点村为例》文中认为傣族织锦是傣族人民创造的传统手工艺品,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成品精美,技艺精湛,风格鲜明,不仅表现出傣族人民古老的民族风尚,也向世人展示着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相比我国其他各民族的传统技艺,依然独具特色。傣族织锦不仅在艺术界具有代表性,在文化界也引发研究潮流。傣族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傣族织锦相关,织锦也是傣族人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织锦一方面为傣族人民日常生活进行装饰,另一方面成为供奉佛祖的佛幡,被认为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傣族人民既希望傣族织锦依然能够承载美好寓意,继续保护自己,也期待其能够发挥自身更大的价值,具备更多实用功能,开发更大的发展空间。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得傣族织锦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开拓了新的发展市场。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不断进行交流,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外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愈发激烈,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让部分民族失去文化话语权,逐渐丧失其文化空间,对自身缺乏认同感。我国面对这些问题,也一直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在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文化环境的变化,很多政策已经不适应如今非遗的发展,我国开始逐步探索新路径——构建一个“生活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态性保护”三位一体的新保护方法体系论。本文以西双版纳曼乱点村为研究个案,首先,从生活性保护的角度,通过对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了解傣族织锦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技艺发展条件,梳理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传承总体情况,通过分析寻找典型研究点,划定曼乱点村为研究范围;其次,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傣族织锦技艺传承的现状进行总结,对其所在乡村社区历史情况、文化背景及傣族人民对传统技艺的看法与期待进行调查整理,将从生活性保护的角度去探索利益相关群体对傣族织锦技艺传承的作用与影响。掌握傣族织锦技艺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技艺创新不足、资金来源有限、宣传渠道过窄、思想层面未重视、年轻人不愿学造成技艺断层等问题;最后,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傣族织锦技艺传承与政府、社区、手工艺者和市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此间充当的角色进行整理与划分。通过引入文化生态理论与遗产活化理论,分析处于旅游开发阶段、市场开放时期当地傣族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资源与其关系,发挥传统技艺的文化作用。最后,总结出运用生活性保护方式对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发展与传承的影响,既能扩大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帮助当地民族树立文化自信观念,同时能够真正实现传统技艺的可持续传承,帮助各民族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文化交流的需要,探讨傣族织锦的创新路径,找出一条可以使技艺传承与当地傣族村民进行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

胡维静[10](2019)在《诗史合一,构建人文课堂——以“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部分,而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在20世纪的最后一座高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容。将毛泽东诗词中史实性较强的部分引入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核心素养。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谈科研与历史教学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谈科研与历史教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古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观书有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古诗教学设计的研究缺失
        1.1.2 古诗教学设计的价值
        1.1.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1 理论性
        1.5.2 实践性
        1.5.3 实用性
第2章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古诗
        2.1.2 教学设计
        2.1.3 古诗教学设计
    2.2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模式与流程
        2.2.1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模式
        2.2.2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流程
    2.3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要素
        2.3.1 古诗文本分析
        2.3.2 古诗学情分析
        2.3.3 古诗教学目标分析
        2.3.4 古诗教学内容分析
        2.3.5 古诗教学过程设计
        2.3.6 古诗教学评价设计
第3章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分析
    3.1 文本分析
        3.1.1 从读者角度看《观书有感》
        3.1.2 从教者角度看《观书有感》
        3.1.3 从文学作品分析中看《观书有感》
    3.2 学情分析
    3.3 目标分析
    3.4 内容分析
        3.4.1 字词
        3.4.2 诵读与韵律
        3.4.3 意象
        3.4.4 理趣与情志
        3.4.5 意境
    3.5 方法分析
    3.6 评价分析
第4章 《观书有感》教学实施及反思
    4.1《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方案
    4.2《观书有感》教学设计实施
    4.3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及评价
第5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从“学情”出发,古诗教学调查问卷
附录B 《观书有感》学情测试
致谢

(2)朱子之“出入湖湘”及其思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出入佛老到道南门生——“自得”的求索之路
    第一节 、韦斋之教与“为己之学”
    第二节 、师从武夷三先生与学禅经历
        一、师从武夷三先生
        二、学禅经历
    第三节 、初见延平与杜鹃夜悟
        一、初见延平
        二、杜鹃夜悟
    第四节 、师从延平与归向儒学
第二章 、延平教法到丙戌之悟——对湖湘之学的接触与体认
    第一节 、延平逝世与《杂学辩》的完成
    第二节 、胡五峰之湖湘学
        一、“性”与“心”
        二、“未发已发”与“体用”
        三、“尽心”与“察识”
        四、辟佛与推崇洛学
    第三节 、胡五峰与张南轩
    第四节 、从道南之学向湖湘之学
        一、延平逝世时之心境
        二、两见南轩与湖湘学之初步印象
    第五节 、丙戌之悟与中和旧说
        一、“人自有生”第一书
        二、“人自有生”第二书
        三、“人自有生”第三书
        四、“人自有生”第四书
        五、“延平之教”对“中和旧说”的推进
        六、“中和旧说”过程概要
第三章 、丙戌之悟到己丑之悟——对湖湘之学的怀疑与出离
    第一节 、“寻盟”湖湘
        一、远赴湖湘之动机
        二、湖湘之行
    第二节 、归来之评议与反思
        一、湖湘学风之评议
        二、《艮斋铭》——“建立此个宗旨相与守之”
        三、《克斋铭》与《敬斋铭》
        四、“己丑之悟”前朱子的主敬思想
    第三节 、己丑之悟与中和新说
        一、“己丑之悟”的发生缘由
        二、《已发未发说》之义理分析
        三、南轩之回应:“印可”与“先察识后涵养之论执之尚坚”
        四、朱子《答张钦夫书》对《已发未发说》的修正
        五、“先察识”的再批判与“格物致知”义的提出
    附:南轩早期、中期与晚期工夫论之演变
        一、早期:“先察识后涵养”
        二、中期:“存养体察,固当并进”而“存养是本”
        三、晚期:“主敬”的抬升与“察识”的隐没
第四章 、《知言疑义》的完成——对湖湘之学的批判与清理
    第一节 、《知言疑义》的编撰过程
    第二节 、“八端质疑”
        一、“性无善恶”
        二、“心为已发、心以用尽、仁以用言”
        三、“不事涵养,先务知识”
        四、“气象迫狭,语论过高”
    第三节 、朱子对“善不足以言性”之批判(“性无善恶”)
        一、五峰“善不足以言性”说
        二、朱子的三点批判
        三、朱子“至善”与“善”思想之申说
        四、对湖湘学派“尖斜”思维方式的批判
第五章 、仁说与心说的确立——对湖湘之学的超越与扬弃
    第一节 、“观过知仁”之辩
        一、湖湘学者与伊川、和靖对“观过知仁”的理解
        二、“观过知仁”之辩的过程
        三、朱子对湖湘学者“观过知仁”与“以心察心”批判之申说
        四、“克己复礼”工夫的确立与《克斋记》的完成
    第二节 、“仁说”之辩与《仁说》的完成
        一、对“以爱言仁”的批评
        二、对“以觉训仁”的批判
        三、对“以一体论仁”的批判
        四、朱子《仁说》之义理
        五、南轩《仁说》之特点
    第三节 、“心说”之辩与《观心说》的完成
        一、吕祖俭之观点
        二、何镐、石子重与方士繇之观点
        三、游九言之观点
        四、南轩之观点
        五、朱子对诸人的批判
        六、《观心说》的完成
第六章 、朱子与湖湘学派余论
    第一节 、朱子论南轩
    第二节 、朱子与胡大时
    第三节 、湖湘学之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朱子与湖湘学交游编年
    二、朱子“人自有生”四书年代考论
    三、朱子与湖湘学派辩“观过知仁”诸书次序年代考
致谢

(3)文化自觉视阈下闽南筝派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
        一、旨在重现闽南筝派的价值
        二、弘扬闽南筝派传承人的文化自觉
        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求良方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史料意义
        三、探究闽南筝派文化价值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法
        二、文献法
        三、调查法
第一章 文化自觉与闽南筝派传承发展
    第一节 文化自觉概念内涵阐述
        一、文化自觉的概念
        二、文化自觉的内涵
        三、文化自觉的特征
    第二节 闽南筝派传承发展及其文化自觉
        一、闽南筝派与闽筝、福建筝
        二、闽南筝派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闽南筝派文化自觉的多层次性
        一、传承环境:闽南筝派文化自觉的客观条件
        二、家族传承:闽南筝派文化自觉的核心主体
        三、音乐本体:闽南筝派文化自觉的内在因子
        四、合力因素:闽南筝派文化自觉的社会机制
        五、纵向积淀:闽南筝派文化自觉的行为层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承环境:闽南筝派文化自觉的客观条件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闽南筝派
    第二节 历史迁徙与闽南筝派
    第三节 社会文化生活环境与闽南筝派
        一、方言文化与闽南筝派
        二、民间信仰文化与闽南筝派
        三、多元艺术生活方式与闽南筝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族传承:闽南筝派文化自觉的核心主体
    第一节 张家筝曲传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张家筝谱系
        二、张家筝重要传人简传
        三、张家筝传谱及其艺术
    第二节 李家筝曲传承—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南圃乐社与一代宗师李戊午
        二、习筝而拒筝的李水兴
        三、李家筝守护人李光与李永汉
        四、李家筝的传谱
    第三节 吴家筝曲传承—闲居逸韵
        一、以筝化文的吴卓钦
        二、坚守筝道的吴静严
        三、吴家筝的传谱
    第四节 沈家筝曲传承—抱朴守静
        一、自觉奉献的沈冰山
        二、女子弦乐队自发守护者沈洁兰
        三、薪传闽南筝派的有心人沈育娥
        四、张家筝的秉承者沈晓娥
        五、沈家筝的传谱
    第五节 汤家筝曲传承—守道而行
        一、汤家筝谱系
        二、汤家筝开创者汤国诚
        三、倡导筝艺服务社会的薪传者汤本立
        四、汤家筝后继传人汤光辉与吴任斯
    第六节 陈家筝曲传承—合静清远
        一、云霄筝王陈有章
        二、陈有章筝艺艺术论
        三、陈有章传谱曲目
    第七节 许家筝曲传承—心本无生因境有
        一、南圃乐社与许家筝
        二、一代名师许大廷
        三、许家筝传谱
    第八节 闽南筝派薪传的文化自觉特质
        一、以文人特质为前提的文化自觉
        二、由个体向集体、由一元向多元传承
        三、由“自然”到“自觉”再到“自信”的发展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音乐本体:闽南筝派文化自觉发展的内在因子
    第一节 闽南筝派的历史发展—以诏安县为例
        一、古乐与古乐馆
        二、留香馆、听雨楼与南圃乐社
        三、诏安国乐研究社
        四、四也乐坛
        五、外江戏班
        六、1949-1960年的古乐活动
    第二节 闽南筝派的演奏特点
        一、乐器形制
        二、弹奏姿势
        三、演奏形式
        四、演奏技法
    第三节 闽南筝派曲目的题材内容
        一、描写自然景物
        二、抒发人物内心感情
        三、宗教题材
        四、历史题材
        五、本土人文题材
    第四节 闽南筝派曲目的音乐特征
        一、闽南筝曲的曲体结构特点
        二、闽南筝曲的旋律音调特点
        三、闽南筝派的审美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力因素:闽南筝派文化自觉发展的社会机制
    第一节 政府引导是关键
        一、政府积极引导目的和意义
        二、政府加强立法和健全制度
    第二节 非遗的文化宣传
        一、重点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公益和市场双轨并进积极地宣传
    第三节 闽南筝派的传承主体
        一、家族传人是保护和传承闽南筝派的主体
        二、整理和完善家族传承的闽南筝派曲谱是保护基础
        三、家族传承的梯队建设是闽南筝派发展的核心要务
    第四节 民俗融合促传承
        一、闽南筝派根植于闽南民俗特色和艺术内涵
        二、民俗土壤有利于创作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的作品
        三、尊重和理解民俗文化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闽南筝派
    第五节 学术研究指方向
        一、相互促进—以学术研究为动力
        二、互通有无—以筝派交流为契机
        三、融合创新—以高校教学为依托
    第六节 多元传承助传播
        一、促进闽南筝派的多元传承
        二、奠定闽南筝派的多元传承
        三、推动闽南筝派的多元传承
        四、升华闽南筝派的多元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纵向积淀:闽南筝派文化自觉发展的行为层次
    第一节 进入:自发的需求与兴趣爱好
        一、选择传承对象
        二、了解艺术价值
        三、培养兴趣爱好
        四、激活自发需求
    第二节 深入:自主的学习行为
        一、利用空闲时间
        二、继续拜师学艺
        三、兼学其他乐器
        四、开设培训结构
    第三节 融入:自觉的文化传承追求
        一、融入筝派
        二、融入个体
        三、融入社会
    第四节 超越:自信的民族地域文化认同
        一、自觉超越已有的演奏技法
        二、自觉超越原有的传承模式
        三、自觉超越固有的区域传承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康熙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园林意境与空间理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材料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材料
    1.3 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1.3.1 避暑山庄历史与园林艺术相关研究
        1.3.2 清初皇家园林造园思想相关研究
        1.3.3 景观题名文化相关研究
        1.3.4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相关研究
        1.3.5 相关研究局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特色与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2 中国传统思想对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2.1 园林意境相关理论研究
        2.1.1 意象与意境的概念阐释
        2.1.2 园林艺术创作的境界追求
        2.1.3 园林艺术创作的借景理法
    2.2 传统哲学思想对皇家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2.2.1 儒家思想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2.2.2 道家思想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2.2.3 禅学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2.2.4 理学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2.3 康熙帝造园思想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2.3.1 避喧求静,以游利政
        2.3.2 寄情山水,咏思万物
        2.3.3 摹写仙境,祈福祝寿
    2.4 小结
3 康熙三十六景总体分析
    3.1 景点概况
        3.1.1 景点内容
        3.1.2 景点布局
        3.1.3 景点现状
    3.2 景点问名
        3.2.1 景名释义
        3.2.2 景名用典
        3.2.3 经典意象
    3.3 景观类型
        3.3.1 按园林主题分类
        3.3.2 按时空要素分类
        3.3.3 按感官类型分类
        3.3.4 按活动功能分类
    3.4 小结
4 康熙三十六景与神话典故的关联性分析
    4.1 “昆蓬”模式的仙境理想
        4.1.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4.1.2 景观模式与景观要素
        4.1.3 模式借鉴与意境表达
    4.2 “仁风南薰”的治世情怀
        4.2.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4.2.2 景观模式与景观要素
        4.2.3 模式借鉴与意境表达
    4.3 “濠梁观鱼”的生命观照
        4.3.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4.3.2 景观模式与景观要素
        4.3.3 模式借鉴与意境表达
    4.4 小结
5 康熙三十六景与诗词书画的关联性分析
    5.1 “南山-寒林”的时空建构
        5.1.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5.1.2 绘画图式与空间构成
        5.1.3 画法借鉴与意境表达
    5.2 “云水图式”的禅境创造
        5.2.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5.2.2 绘画图式与空间构成
        5.2.3 画法借鉴与意境表达
    5.3 “静听松风”的声韵交融
        5.3.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5.3.2 绘画图式与空间构成
        5.3.3 画法借鉴与意境表达
    5.4 小结
6 康熙三十六景与风景名胜的关联性分析
    6.1 “清凉世界”的境界追求
        6.1.1 风景原型与文化内涵
        6.1.2 景观模式与环境要素
        6.1.3 写仿借景与意境表达
    6.2 “紫金浮玉”的禅儒汇通
        6.2.1 风景原型与文化内涵
        6.2.2 景观模式与环境要素
        6.2.3 写仿借景与意境表达
    6.3 “曲水荷香”的人文意趣
        6.3.1 风景原型与文化内涵
        6.3.2 景观模式及环境要素
        6.3.3 写仿借景与意境表达
    6.4 小结
7 康熙三十六景空间理法研究
    7.1 泉景理法——听泉观瀑,形声皆备
        7.1.1 水体来源与承水方式
        7.1.2 景观要素与构景布局
        7.1.3 主景营造与观赏关系
        7.1.4 审美意向与意境探析
    7.2 水镜理法——塞湖如镜,峰峦叠映
        7.2.1 景点选址与水体尺度
        7.2.2 景观要素与构景布局
        7.2.3 主景营造与观赏关系
        7.2.4 审美意向与意境探析
    7.3 山景理法——因山构室,旷奥相宜
        7.3.1 山地选址与环境朝向
        7.3.2 景观要素与构景布局
        7.3.3 建筑尺度与空间形态
        7.3.4 审美意向与意境探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余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8.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8.2.3 局限与不足
    8.3 余论与展望
        8.3.1 基于整体风貌保护和意境感知的体系构建策略
        8.3.2 公共健康导向的组景体系构建策略
        8.3.3 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和理念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1.1 民间武术
        1.4.1.2 自由
        1.4.1.3 秩序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1.4.2 理论基础
        1.4.2.1 四因说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创新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2.1 文献研究法
        1.6.2.2 田野调查法
        1.6.2.3 历史分析法
        1.6.2.4 案例研究法
        1.6.2.5 口述史方法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1.8.1 研究重点
        1.8.2 研究难点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1.2.1 兵操演练
        3.1.2.2 隐匿民间
        3.1.2.3 寓于舞中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1.3.1 战事之需
        3.1.3.2 武举制度
        3.1.3.3 任侠尚武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1.4.1 统一天下
        3.1.4.2 治国理政
        3.1.4.3 竞逐自由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2.2.1 流转授拳
        3.2.2.2 民间结社
        3.2.2.3 湖团组织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2.3.1 自然环境
        3.2.3.2 政权迭变
        3.2.3.3 社会变迁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2.4.1 驱除鞑虏
        3.2.4.2 强国强种
        3.2.4.3 自由放任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4.2.1 竞技武术
        3.4.2.2 群众武术
        3.4.2.3 学校武术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4.3.1 国家战略
        3.4.3.2 政策利好
        3.4.3.3 续写传统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4.2.1 纷呈图景
        4.2.2 地理分布
        4.2.3 传承谱系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6.1.1 自利则生
        6.1.2 以正求反
        6.1.3 自由扩张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6.2.1 利他方能利己
        6.2.2 制衡利益格局
        6.2.3 正义穿插其中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8.1 精英行动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8.2 地方社会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8.3 国家在场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8.4 相互在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附录8 :文件Ⅰ
附录9 :文件Ⅱ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7)一位小学语文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以锦州市郑立凡老师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论文价值
    (五)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与进入现场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三)进入现场
    (四)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二、铺叙:小学语文卓越师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历程
    (一)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老师的专业成长故事
        1.成长初阶——“四围稻香莫辜负”
        2.初为人师——“师风可学,学风可师”
        3.百炼成钢——“百合花开的生命密码”
        4.破茧成蝶——“五谷丰登”
    (二)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的日常描摹
        1.课上:“掷地有声”的语文课堂
        2.课下:“遇事和孩子们商量”
        3.日常:“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小主人”
    (三)他者眼中的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
        1.领导眼中:“榜样的力量”
        2.同事眼中:“譬如春雨,润育桃李”
        3.学生眼中:“慈祥的妈妈”
        4.家长眼中:“爱的桥梁”
三、探寻: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的“DNA”
    (一)入格——“处处留心皆学问”
        1.认识自我:拨动心灵的“琴弦”
        2.舍弃旧我:探寻“着魔”背后的秘密
        3.创造新我:“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二)立格——“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幸遇伯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成于团队:“教育智慧再次升温”
        3.美于追求:“匠师”到“人师”的跃迁
    (三)越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超越课堂:“冬天是个魔术师”
        2.超越教材:“一堂不能定型的课”
        3.超越教师:“平等中的首席”
    (四)无形之格——“无法之法乃是至法”
        1.识字教学:“方法多样激兴趣”
        2.阅读教学:“亲子作业有成效”
        3.写作教学:功夫在“文”外
四.确证: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的“特质”
    (一)教育观——“理想信念是根本”
        1.重兴趣:“不用扬鞭自奋蹄”
        2.重能力:“教室后面的语言”
        3.重习惯:“教是为了不教”
    (二)学生观——“仁爱之心是关键”
        1.赏识之目:“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2.童稚之心:“常伴童稚之心”
        3.民主之格:“个个都是小主人”
    (三)教师观——“道德情操是前提”
        1.为师:“有悦味儿”
        2.育人:“有情味儿”
        3.成长:“有相味儿”
    (四)教学观——“扎实学识是基础”
        1.保有教学原味儿:“自主学习是能力”
        2.调出教学鲜味儿:从“树木”见向“森林”
        3.留有教学余味儿:“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余”
五、体悟: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的“示范效应”
    (一)教育信念——这“一番”执着情怀
        1.寻求自我:“守护最初的美好”
        2.充实自我:“用心栽花,花自开”
        3.超越自我:“收获花开之盛艳”
    (二)职业感知——且行且歌且珍惜
        1.师德为先:“心灵的滋养共生”
        2.师徒帮教:“化作春泥更护花”
        3.科研教学:“润物细无声”
    (三)知识结构——“韶华流年歌未央”
        1.终身学习:“铸师魂,增师能”
        2.课题研究:“让工作锦上添花”
        3.与书为伴:“汲取教育的生命动力”
    (四)实践反思——“如歌岁月鼓人心”
        1.精于反思:“成就教学之乐趣”
        2.妙于创新:“为有源头活水来”
        3.勤于笔耕:“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节选
附录3 访谈时间记录表
附录4 文本资料收集
附录5 课堂实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9)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生活性保护研究 ——以曼乱点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生活性保护探索研究
        (二)傣族织锦传承发展相关研究
第一章 相关概念、方法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傣族织锦技艺
        二、生活性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文化生态理论
        三、遗产活化理论
第二章 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发展概况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发展历程
        一、傣族织锦技艺发展历史
        二、傣族织锦发展方向
    第二节 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的基本内容
        一、原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二、内容与题材
        三、文化意蕴
第三章 曼乱点村傣族织锦技艺传承现状
    第一节 曼乱点村基本概况
        一、曼乱点村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二、曼乱点村的文化与历史环境
    第二节 曼乱点傣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及传承方式
        一、代表性传承人
        二、传承方式
    第三节 曼乱点村傣族织锦技艺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创新与宣传
        二、资金与发展
        三、思想与认同
第四章 曼乱点村傣族织锦技艺传承生活性保护探索
    第一节 生活性保护理论分析
        一、生活性保护要素分析
        二、生活性保护的可行性
    第二节 生活性保护实践分析
        一、社区的实践
        二、政府的力量
        三、市场的作用
        四、手工艺者的坚守
第五章 生活性保护对傣族织锦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促进傣族织锦技艺可持续传承
    第二节 扩大传统技艺生存空间
    第三节 帮助树立当地文化自信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0)诗史合一,构建人文课堂——以“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核心素养,另辟诗词蹊径
二贯之时序观念,确定探究内容
三小试诗史互证,彰显历史思维
四过程众壑有殊,效果令人满意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谈科研与历史教学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古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观书有感》为例[D]. 余阳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2]朱子之“出入湖湘”及其思想发展[D]. 洪明超. 武汉大学, 2019(06)
  • [3]文化自觉视阈下闽南筝派传承发展研究[D]. 杨凡.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4]康熙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园林意境与空间理法探析[D]. 王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一位小学语文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以锦州市郑立凡老师为研究对象[D]. 宫雪. 渤海大学, 2020(05)
  • [8]为有源头活水来──谈科研与历史教学的关系[J]. 林泽荣. 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 [9]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生活性保护研究 ——以曼乱点村为例[D]. 范婕.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诗史合一,构建人文课堂——以“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为例[J]. 胡维静. 学园, 2019(09)

标签:;  ;  ;  ;  ;  

活水之源——论科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