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独立结构与“With+复合结构”的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1](2008)在《现代汉语“V单+NP”语块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是词和相当于词的固定结构,自由词组则属语法学的研究范围。汉语学界对较为凝固的语块,如成语、歇后语等,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些由词组成的、意义不是那么凝固而又不同于自由词组的语言成分,成为目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编写中,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一些半凝固性的语言单位。但还未曾对语块进行系统梳理,研究较为零散,对汉语语块缺乏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缺乏理论方法的研究。本文借鉴语块理论,首次对“V单+NP”语块进行定性、定量系统分析,尝试探讨汉语语块的基本特征及确立标准。希望本研究能够拓展词汇学的研究领域,为汉语语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并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以146个动作动词与NP所组成的644个语块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语块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词的构语力。依据动词与NP组构语块能力的强弱,我们将动词分为强构语力动词、弱构语力动词、零构语力动词三类。其中,弱构语力动词所占比重最大,强构语力动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所构语块数量最多。动词构语力的强弱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①动词的及物性;②动词性义项与及物性义项的数量及使用频率;③动词所带NP的语义类型;④动词所处的句法结构及动词与NP的距离。前两个因素都与动词的及物性相关,及物性是动词构语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不及物动词虽然带宾语的能力有限,但也可以与充当处所宾语、存现宾语的NP构成语块。2.“V单+NP”语块的语义。整体来看,“V单+NP”语块的语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语义模糊型、语义半透明型、语义透明型。各类语块的语义透明度与其语义构成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①构成成分意义的明晰性;②构成成分的意义与语块意义的对应性。当构成成分意义较为明晰且与语块的意义具有对应性时,那么该语块意义的透明度就增加。语块的语义透明度又与语块的语义理解密切相关。语义透明度越高,语块的语义理解越容易;反之,语义理解难度则增大。语块也会对动词与NP的语义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语块的促动下,动词与名词会发展出新的意义,词组与非独立结构还会发生词汇化,衍化成词。由于有些动词的语义具有不自足性,须依赖其他词语实现语义的完整。所以动词受语块影响的程度更高。由于NP指称有形的事物,而动词表示无形的动作,所以NP语义的变化更容易把握,而动词的语义变化则较为曲折、模糊。构成成分的语义构成了语块的语义,而语块又会促动构成成分语义的发展,从而实现一种语义互动。3.“V单+NP”语块在语言单位连续统中的地位。“V单+NP”语块处于动名复合词与动名自由词组之间,它与复合词、自由词组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V单+NP”语块集合了复合词与自由词组的部分特性,兼有二者的属性。“V单+NP”语块的语义构成类型与动名复合词相同。而相对于动名复合词而言,“V单+NP”语块的离散性更强,这一点又与自由词组相似。“V单+NP”语块体现了整体性与离散性的统一,这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动词与NP的关联。动词与NP在组构语块时,具有互相选择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搭配互选与语义互选两个方面。搭配互选是语义互选的表现,语义互选是搭配互选的根本制约因素。语义互选的具体表现就是动词与NP具有相同义素,动词可以与NP或NP中心成分具有共同的义素。其中,动词与NP中心成分的组配性对语块形成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语义内含关系是动词与NP的一类特殊的语义关系。语义内含关系是指一个词语的语义包含了另外一个词语的语义。动词与NP的内含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动词内含NP的语义,一类是NP内含动词的语义。动词与NP语义内含关系的形成与词语的语义自足性相关。动词语义不自足的更多一些,而名词的语义自足性要强一些。当动词或NP自身不能实现语义自足时,需要借助其他词语进行补足,从而形成语义内含关系。动词与NP语义的不自足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依存关系,语义上的这种依存关系正是语块赖以形成的基础。5.“V单+NP”语块的形成机制。语块的形成主要有五种途径:①源于典故、谚语;②语块化;③典型搭配的扩展;④高频共现;⑤惯用原则的制约。其中,语块化与典型搭配的扩展是“V单+NP”语块形成的主要机制,而高频共现与惯用原则的制约则是制约语块形成的普遍性机制。“V单+NP”语块与其他语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希望本文对“V单+NP”语块的研究,能够为其他语块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王艳[2](2017)在《汉语OV语序手段及其效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题的灵感来自以下几组有趣的语言现象:(1)a.刷牙 b.牙刷(2)a.*修理汽车人员 b.汽车修理人员(3)a.卖房子。b.*房子卖。c.卖了房子。d.房子卖了。(4)a.茶叶收购 b.*茶叶收c.茶叶收购过。d.茶叶收过。e.茶叶不收购。f.茶叶不收。“牙刷”是名词,“刷牙”则是动宾短语;“汽车修理人员”可以成立,而“修理汽车人员”不能成立;“卖房子”可以独立成句,“房子卖”的独立性却很弱,一般不能单说,而“房子卖了”又可以成句;“茶叶收购”可以成立,“茶叶收”却不能成立,而“茶叶收过”“茶叶不收”都可以独立成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从词(如“牙刷”)到短语(如“茶叶收购”)再到小句(如“茶叶收过”),有没有一致性?有没有一个起制约作用的共同因素?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前人已经从构词、韵律的角度对相关现象做出了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对这些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这些解释都不能回答为什么“牙刷”是名词,“刷牙”是动宾短语,也不能回答为什么“房子卖”不能单说,而“房子卖了”却可以成句。这些现象中的语义关系是相同的,都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以往研究没有关注到这些现象实际上暗含的是VO语序与OV语序的差别。在语义关系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句法上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这种差别在汉语的词汇层面、短语层面、句法层面都存在,我们是否可以对这些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汉语中是否还存在前人没有解释的相关现象?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汉语的语序安排是解释这些语言现象的突破口。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汉语的基本语序是VO语序,OV语序是非基本语序。OV语序实际上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VO语序与OV语序在汉语中表现出一系列相对立的功能。相对于VO语序来说,OV语序可以造成四种效用,如下表右侧所示:OV语序的四种效用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汉语不同层面的OV语序现象做出统一的分析和解释。第二,从语序手段的角度解释汉语中出现大量的OV语序现象的根本原因。汉语使用非基本语序OV可以表达特殊的意义,OV语序具有与VO语序相对的语法功能。OV语序实际上是汉语中的一种有标记现象,使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在观察、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运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语序类型学理论为背景,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不同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OV语序手段进行了考察。通过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一)OV语序手段具有指称化效用。OV语序的指称性在汉语中表现出不同的层级:OV式名词指称现实中的事物,指称性最强(如“冰雕”);OV独立性短语既能指称事物又能表示性状(如“方言调查(这项工作)”);做定语的OV结构自足性不强,表示某种性状(如“期刊阅览室”)。V的动词范畴在指称化的OV结构中受到磨损,OV短语构成小句时必须修复V的范畴磨损,增强V的陈述性。OV语序主要存在于以下三种句法环境中:句中有助动词、状语、补语或时态助词;对举环境;构式环境。此外,标题语言中也存在大量的OV语序现象。(二)OV语序手段具有被动化效用。通过与主动性的VO语序相比较,我们发现OV语序具有被动意义。汉语中存在三种不同形式的被动句:有标记被动句、OV结构被动句、OSV结构被动句。这三种被动句同时存在的理据是:被动标记具有区分论元的作用和主观化作用;OSV结构被动句的陈述性较强,OV结构被动句的性状描写性较强。OV语序的被动化效用具体表现为三种功能:结果实现功能、功用实现功能、性状实现功能。利用OV语序表达被动的现象在汉藏语中普遍存在,OV语序既可以配合标记表达被动,也可以独立表达被动意义。不使用专门的被动标记时,汉藏语中的SVO型语言可以使用OV结构和OSV结构表达被动,汉藏语中的SOV型语言主要使用OSV结构表达被动。(三)OV语序手段具有VP成分焦点化效用。从理论上看,OV语序句子中,VP成分占据句末自然焦点位置,因此成为句子的焦点。从语言事实来看,除了 OVS语序数量配比句以外,其他OV语序句型的焦点都是VP。现代汉语句位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有些句子强制使用OV语序是为了将O成分前置,使补语成分占据V后位置,从而成为句子的焦点。(四)OV语序手段具有构式化效用。相对于VO语序句子来说,汉语中的OV语序句子具有强烈的构式倾向。也就是说,OV语序与VO语序相比,OV语序更容易形成一种构式。通过对周遍句的考察,我们发现OV语序中O的全量倾向为周遍构式提供了语义基础。其他几种OV语序构式的意义表达也都与OV语序存在密切的联系。OV语序的指称化、被动化和VP成分焦点化功能在不同构式中的显隐情况不同,与构式意义一致的功能通常被突显,与构式意义相悖的功能则会被压制。OV语序是汉语语法的显赫手段,汉语基本语序VO与非基本语序OV之间的联系与分工是值得重视的课题。语序不仅是汉语的语用手段和话语手段,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语序手段在汉语研究中应该继续得到足够的重视。
叶爱[3](2019)在《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及其“动因竞争”模式 ——一项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当代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时间主从句的语序分布及其背后的“动因竞争”模式。其主要内容可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英、汉口语语料库,考察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倾向性并验证了(扩展后的)等级序列假设。研究显示,在等级序列方面,两种语言基本都符合Diessel(2001)的等级序列假设;但是,在倾向性方面,英语从句倾向于后置,而汉语倾向于前置。此外,两者的条件、让步、时间和原因从句在前置性程度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二部分,结合三个不同层面的对比研究,即:基于英语原文与其汉语原文、英语原文与其汉语译文、汉语原文与其英语译文,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异同。第一个层面,以英、汉口语语料库以及英、汉话剧文本中的对话部分为分析语料,对比了英汉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在倾向性、等级序列以及“时序象似性”程度等方面的异同。研究显示:1)英语时间从句倾向于后置,而汉语强烈倾向于前置;2)英语时间从句的前置性等级序列为:表先时>表同时>表后时,而汉语为:表先时/表同时间>表后时;3)英语中前置的时间从句比后置的时间从句具有较高的“时序象似性”程度,而汉语中后置的时间从句比前置的时间从句具有较高的“时序象似性”程度。第二和第三个层面,通过量化分析话剧文本中英语时间主从句在汉语中的对译以及汉语时间主从句在英语中的对译,从句法结构、语序分布、语义关系以及从属连词的位置和形式四个维度揭示英汉时间主从句的特征,旨在进一步验证两者在语序分布及相关方面的差异。同时,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翻译过程中的“简化”、“显化”和“范化”等翻译共性特征。第三部分,主要参考Diessel(2005),引入“动因竞争”概念,基于“时序象似性原理”,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动因竞争”模式及差异性解释。主要理论意义有两点:其一,注意到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篇章信息功能动因”可以驱动主句而非从句前置,比如,当主句而非从句是旧信息时,或当主句而非从句与上文保持着连贯性或连续性时;其二,除了Diessel(2005)指出的三个动因之外,研究还注意到句法因素、词汇因素、主句作为事后追补语等语用因素也会影响时间主从句的语序分布,这些因素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动因竞争”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他VO型语言的考察,初步验证了“复句中状语从句的位置应该默认跟单句中状语的位置一致”这一相关性假设,并进一步指出“状语位置”这一因素与“动因竞争”模式的共同作用,导致汉语中表先时、同时从句的前置性高于英语,以及在整体语序方面,英汉两种语言有不同的前后置倾向。
刘文彬[4](1990)在《小议独立结构与“With+复合结构”的区别》文中指出 独立结构与“with+复合结构”,就其语法功能来说,两者都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就其结构而论,独立结构与“with+复合结构”中的复合结构完全相同,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等同视之,更不能将它们任意换用。差异何在,似可从以下二点考虑: 1.两者包含的逻辑关系不同: 1)独立结构中包含逻辑主谓关系,即可理解为省略了谓语动词的简略句。所以它在句子中的独立性较强。如: ① He entered the room,his nose red with cold。他鼻子冻得通红
蔡永强[5](2008)在《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 ——基于“上/下”的个案考察》文中指出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是人类认知客观外部世界的两种基本关系,语言中的诸多范畴都是在这两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时间关系相比,空间关系是更为基本的关系,一切时间关系都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语空间关系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方位词实现的,汉语方位词作为封闭的类,在认知上具有构造概念框架的功能。时间关系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谓词实现的,谓词在认知上具有提供句法槽的功能。汉语中的“上/下”在句法层面上表现为方位词和谓词两种词性的对立,而这种词性对立表面的背后是二者意义的密切关联性——“上/下”之方位意义、行为动作意义、趋向意义及其引申意义形成一个基于原型的家族相似性意义链。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点,通过概念隐喻的视角分析了方位词“上/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概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上/下”从概念依赖的构件发展为概念自主的构件的过程,从而在“上/下”句法语义对立的背后找到了基于概念结构的互通性与内部一致性。全文共分九章,每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说”。首先指出汉语方位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具有构造概念框架的认知功能,汉语方位词“上/下”是表达空间关系的基本手段。然后简要介绍了认知语义学对英语介词over、up/down、汉语介词“在”等的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取向。第二章“语义演变及其句法后果”。主要归纳了“上/下”作为方位词、谓词及谓词后附成分的意义及其句法功能,发现“上/下”诸意义形成一个基于原型的家族相似性意义链。第三章“概念结构及其隐喻形式”。主要分析了“上/下”作为方位词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概念结构,并分“上/下”前位与“上/下”后位两种情况讨论了多种概念结构的背景与物像(基底与侧面、地标与射体)的复杂性特征。不同的概念结构构件构成了基于方位词隐喻化功能的静态关系场景和动态关系场景。第四章“身体部位隐喻”。身体部位隐喻其实是其他隐喻的基础。本章作为第三章的延伸,主要分析了“头”、“脸”、“嘴”、“身体”、“手”、“脚”、“心”等身体部位的不同隐喻水平(或等级)的隐喻情况,不同身体部位的隐喻概念结构表现了背景与物像的复杂性特征。第五章“词汇化倾向”。作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延伸,重点分析了“X+上/下”格式的词汇化现象及其词汇化理据。不同词项的词汇化过程本质上是背景、物像与“上/下”的凝固化、“上/下”之方位意义不断减损的过程,同时不同词项的词汇化也表现了背景与物像的复杂性特征。第六章“认知域的投射”。本章首先区分了基底与侧面、背景与物像、地标与射体三组概念,然后在隐喻化与概念结构层次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与条件(从源域到目标域)。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化路径,而目标域构件与源域构件之间的相似性则成为识解这种隐喻化路径的有效线索。第七章“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主要分析了方位词“上/下”前位之原始概念结构、隐喻概念结构和“上/下”后位之原始概念结构、隐喻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引申和隐喻。“X+上/下”格式的种种句法表现可以归纳为两种认知图式的对立,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的表现最终实现为系列论元的线性排列。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体现了认知世界的过滤器功能。第八章“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上/下”作为方位词和谓词都是概念依赖的构件,概念依赖和概念自主具有相对性。相对于方位词“上/下”的概念依赖,谓词“上/下”是另类概念依赖,而“上/下”置于其他谓词后作为后附成分时则成为概念自主的构件。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阐释了不同概念之间的依赖性关系,是“上/下”之句法语义对立在概念结构层面上表现出一致性的深层体现。第九章“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出十组对立的概念范畴,指出“上/下”造成的歧义现象和对称与不对称性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陈振宇[6](2006)在《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认知功能语言学和推理主义角度研究汉语时间系统,以便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澄清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示点、认知窗口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文中通过大量语料分析,考察了汉语中的时间信息以及对时间信息的表达方式,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时体时间模型,并把它作为分析汉语时间现象的基本原则。正文共分10章,27万7千余字。第一章绪论,先介绍时间系统这一概念,以及它的演化过程,将时间总模板定义为“时间认知窗口——事件”,即把对象事件投射到时间认知窗口之中。时间的两种表达方式证明了事件与时间的分离:在事件陈述中,表达事件的同时也表达了事件所占据的时间,所以时间与事件混在一起,被嵌入到事件表达式中;而在地址陈述中,时间成分获得了主题的独立地位,以事件为其述题。第二章进一步介绍推理主义理论背景,以及用于推理运算的句法结构。一个特定信息有两种编码方式:原子编码用一个特定的原子单位来编码,但在连结编码中,是用整个网络系统,而不是用任何一个单一的单位来编码。推理主义者认为,语言中采用连结编码方式,所以体和其它范畴的意义是依赖于语境的。为了充分解释语言现象,必须以运算为推理的核心,让它在语法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本文不只是关注于单一标记的语法意义,也不只是关心各种标记之间的对比,本文是将时间系统看作更大的推理运算系统的一部分。第三至九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第三章讨论时间认知窗口的构造。通过语料分析,我们考察了参照点结构中的时间实体和链接方式。参照点结构的目标区就是所指的认知窗口。它的链头称为时间基体,时意义就是靠它来确定。本章还从一百多万字的语料中找出有关链接方式的例子,深入考察了链接方式的意义,在汉语中共辨别出六种链接方式:零链接、复指实体、区域、部位、范围和领属结构。另外,在成组的事件陈述中,前一事件若突显一个时点,则为后面的事件打开一个顺接窗口,若突显一个时段,则为后面的事件打开一个平行窗口。第四章在认知语法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新的时体定义。由于“时”、“体”术语和概念的分歧,我们认为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先达成一个共识:存在一个中间概念,它将时、体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它与指示点的关系规定了时意义,它与事件的关系规定了体意义。这一概念在莱欣巴赫和约翰逊的理论中就是“参照时间”,在区间语义学理论中就是“观察时间”,在兰盖克认知语法中就是“直接时间论域”。本文用“时间认知窗口”代替“直接时间论域”,它由句子的时间状语表示,时范畴(过去—现在—未来)将认知窗口与指示点联系起来,体范畴(完整—非完整)将事件与认知窗口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体是事件在窗口中呈现的样子。第五章提出一个四层级的事件结构。从时间总模板角度说,事件在投射到认知窗口以前有自己的时间结构,称为“预成事件”。进一步可把预成事件分为初级事件和次级事件,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加上一些成规律地改变事件时间结构的语法成分而构成的。在投射之后,认知者关注窗口中的事件,并将其再建构为一个新事件,称为“生成事件”。句中有时标记,则事件已经投射到某个窗口之中。第六章在两千万字文学语料和网络语料中调查了现代汉语1067个常见形容词(1348个义项)和258个常见动词(446个义项)所表示的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本章提出三个基本格式以确定事件的时间结构:1.)事件有一个突显阶段,当且仅当“(当)XP的时候/时”格式意指事件的这一阶段;2)当“XP(以/之)前”格式指事件开始前时,事件有开始阶段;3)当“XP(以/之)后”格式指事件终结后时,事件有终结阶段。划分出四类典型事件:1)典型活动(c s e),在“…时”中表示延续c阶段,在“…前”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前,在“…后”中表示事件终结e以后;2)典型性状(c s s),在“…时”中表示延续c阶段,在“…前”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前,在“…后”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后;3)典型终结(e e e),在三个格式中都表示事件终结;4)典型因果(hc/xc hs he):在“…时”中既可表示因事件的延续hc阶段,也可表示果事件的延续xc阶段,在“…前”中表示因事件开始hs以前,在“…后”中表示因事件终结he以后。其它事件是非典型的。本章还探讨了不规则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第七章进一步考察事件的时间结构中与终结有关的参数。本文的“终结”,并不是一定指事件真的停了下来,而是指事件达到了某种界。它可以进一步分为:1)自然终结,即事件自身性质规定了一个终结,以表示达到某种界;2)任意终结,即事件可在任一点停下来。界包括量和结果。在表示带有自然终结的终结事件时,需要进一步用“(当/在)XP的时间/时”格式检测这一自然终结是否突显。本文与其它研究终结-非终结的着述不同,我们发现只有拥有突显的自然终结的事件才有P性质,即,它们只说“在多少时间以内”,而不说“做了多少时间”,它们的进行式决不能蕴含完成式(完整)的意义。有非突显的自然终结的事件,其进行式有时可以蕴含完成式的意义。本章还讨论了自然终结与事件实体的语用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界的约束对象问题——一个特定的终结事件中究竟那些实体有界。第八章首先回顾了汉语研究史上关于“了1”语法意义的研究。语料统计显示,“了1”的体功能是:尽可能使事件倾向于完整。但究竟能完整到什么程度,由各方面的条件和语境推理决定,所以最终句子的体意义可能是完整体,也可能是起始体和终结体。“倾向于完整”实际上就是心理上的完形作用。为了准确地解释“了1”句的完形程度,即何时反映何种界,以及为什么有时几种界一起出现,有时则专门突出某一种界,本章引入三个规(原)则,它们按固定顺序排列:“投射规则”、“完形规则”和“时间长度原则”。最终推理出“了1”句的体意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完形规则”,它充分体现了“了1”的本质,因此我们称“了1”为“完形体”。第九章讨论前面各章所说的各种知识里,哪些必须合成到形式化的时间理论中,以便对汉语句子中的时间语义信息进行提取。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是由句中的各个单位及其关系共同编码的,因此必须建立起整体模型才能计算。包括四个方面:1)将时间性质分解为若干认知要素,包括事件的基本阶段(起始、持续、终结)、时点、时段等等;2)用这些要素对事件的时间结构进行描写和分类;3)对现代汉语句子中可能出现的每一单位和关系,用事件类型符号和时间要素符号进行翻译,所得的结果——该单位或关系的元语言表述式(翻译式)——表明了该单位或关系在编码时间信息时究竟表现什么意义;4.)在认知模型中建立一个由规则驱动的运算系统,将元语言表述式化简为最简表述,它即是句子整体编码的时间信息。本文提供了两套时间信息的形式化方案。第十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并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尹莹[7](2020)在《苏州宅园建筑入口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苏州宅园作为园居生活艺术的载体,空间形态类型多样,别具特色。宅园建筑的入口空间是园内一类特殊的空间类型,作为不同类型空间、层次结构之间的转化、过渡空间,满足穿行、缓冲、驻足等需要,是宅园整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宅园建筑入口空间进行研究时,立足于“园居时期”时代背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文献、平面图纸以及旧照片,结合空间现状,推断园居时期的入口空间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对入口空间进行量化研究,归纳宅园建筑入口空间共性特征。首先通过文献研究,解释宅园建筑入口空间相关概念以及主要应用的空间研究理论,并对空间理论在古典园林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补充说明。其次应用空间原型理论对入口空间的基本空间进行提取和量化分析,从空间的本质切入,总结虚实两类空间基本单位的表现形式。整理虚实空间原型的配置关系,通过案例整理构成入口空间的形态结构和操作手法。再结合空间句法理论量化分析空间之间的相对连接关系,选取典型园林案例,从园林整体出发,建立园林凸空间和视域模型。根据园居时期功能性建筑及入口空间的应用特点,归纳入口空间在园林整体空间流线以及拓扑结构内的布点规律,以及入口空间内部元素在可行层和可视层的相对布局形式。最后总结作为园林整体中空间转换片段的建筑入口空间,在宅园中主要运用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整理出典型的入口空间应用类型并归纳园居时期各类型建筑入口空间的应用规律。总之,作为园林空间局部的建筑入口空间具有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空间的构成和布局遵循园林整体空间布局和所服务建筑的功能需要。通过对“园居时期”建筑入口空间构成和布局的量化分析和总结,不仅能对园林空间研究范围和古典园林量化研究模型进行补充,也为现代类园林建筑的局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张志奇[8](2007)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文中提出北京人民大会堂是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时建成的十大建筑之一,代表了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室内设计的最高水平。人民大会堂的室内设计是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合作创造的结晶,人民大会堂建成后,从外部环境到室内经过了多次改建装修,不断吸纳了更多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保持人民大会堂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增添了时代精神的艺术魅力,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以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命名的厅堂是由各地方政府组织人员设计施工,充分体现各地方的的地域文化内涵,在全球化大肆掠狂的今天,成为坚守民族风格、地域文化、时代精神、体现“中国设计”的坚实基地。本文希望通过人民大会堂这一特殊的个案研究,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有所借鉴,从多元化的角度,为探索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中国设计”道路提供第一手资料。文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人民大会堂1959年建成至2006年12月前的室内设计发展历程,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的构成,包括室内的空间、室内的材质与色彩、室内的光环境、室内的声环境等,人民大会堂的室内装饰艺术,人民大会堂室内的家具与陈设艺术,包含家具、地毯、壁画、饰物、绿化等,影响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设计师等主要因素,总结出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提出体验式的室内设计批评学,并利用这种批评方法对人民大会堂典型的室内设计作品进行批评,最后总结出研究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启示。人民大会堂的室内设计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在设计中强调社会主义的形式与内容,装饰大量使用石膏花图案,强调空间的高大和恢弘的尺度,同时体现了民族形式的继承与革新,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与政治的需求。各厅堂由周恩来总理确定分给各地方省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室内设计对地域文化的探求。作者通过大量珍贵和详实资料,论述了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从建成时室内统一风格的形成,到1980年后厅堂程式化装饰形式的稳定,再到1991年大规模维修改造的开始,设计从早期的追求界面装饰到对追求空间的变化的不同过程。从极简的乳胶漆饰面到极尽可能的装饰,再到对繁琐的精简,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走过了社会不同阶段演变进程,成为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的浓缩剪影。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在统一风格的协调下,各厅堂设计异彩纷呈,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人民大会堂维修改造,公共部位基本上是保持原貌进行改造。但各独立的厅堂都要重新改造装修,不同的设计定位与表现手法,呈现出各种设计“主义”的思潮或倾向,具体有象征性地表现少数民族建筑艺术,创造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特色及现代特征的“新民族主义”、有向民间建筑吸取灵感“新乡土主义”、有采用适当简化传统的空间处理和装饰手法的“新古典主义”、有设计中带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同时汲取了现代主义中简洁、洗练的设计风格的“本土现代主义”、有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时代特征的“新地域主义”风格、也有尝试重视文脉、融合中西的“后现代主义”手法作品。人民大会堂建成以后,就成为我国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是、行使神圣权力。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里接待来访的各国首脑和国际友人,纵论天下大事。因此,它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也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人民大会堂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毛泽东时代留给后人的一个重要遗产。它不只是政治场所,也是一个艺术殿堂。作为国家的艺术形象,先后创作出一批像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图》、谢瑞阶的《大河上下浩浩长春》、白雪石的《桂林山水》等巨幅优秀中国画作。它们作为“背景”,出现在众多的国家政治活动之中,出现在无数次国家对外交往的仪式中。它所能承载和播散的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价值,也从某种意义上更为人们所关注、所接受,成为中国人民几乎可以天天见面的文化与政治契合最有典型的“背景”,成为中国人民引为自豪和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文化艺术形象。总之,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是国家的文化艺术形象、新中国室内设计的新起点、民族形式的纪念碑、“中国设计”的典范。同时人民大会堂是一座政治文化历史性建筑,在强大的主流媒体面前代表着国家文化艺术形象,在保持原有风格,更新设备,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到切合点,为其他性质相近的建筑维修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崔艳英[9](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指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康芮[10](2020)在《《红楼梦》中“来”的功能演化与语义分化》文中研究说明《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在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楼梦》中“来”的语法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句法结构、功能演化以及语义分化。《红楼梦》中“来”的句法结构分为三类。一是“来”为唯一动词,分为“名词/代词+来+(了)”和“介词+处所短语+来”两种形式。二是与其他动词连用。当“来”位于动词性成分前,分为“来+动+(宾)”和“来+宾+动”两种形式;当“来”位于动词性成分之后,分为“动+来+(动)”和“动+宾+来”两种形式;还有一种是套合结构“来1+动+来2”。三是组成短语结构“V来V去”或“V1来V2去”。《红楼梦》中“来”的功能共有四种。一是作谓语,可分为单独作谓语表示位移和与其他动词性成分共同作谓语中心表示目的两种情况。二是作定语,对中心语的处所、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三是作补语,可以表示动作趋向、完成结果以及程度状态。四是作助词,构成“一来”和“来着”,表示动作的已然状态。《红楼梦》中“来”的语义分化有四个阶段。一是指空间趋向义,表示物理空间内的实际位移动作。二是指空间引申义,表示空间内的抽象位移动作。三是指非空间隐喻义,表示概数义、时间义、性状义、目的义。四是指时体义。《红楼梦》中“来”的分化呈现出两条路径:结构功能上,“来”句法位置的不断后移,实际句法功能逐渐减弱,从具备句法功能与语法意义到只表示语法意义;语义上,从空间义投射到非空间义,再到时体义,实词义逐渐削弱,语义虚化程度逐渐加深。“来”的功能演化与语义虚化机制主要有结构辖域管制、结构重新分析、认知隐喻和语言环境影响。
二、小议独立结构与“With+复合结构”的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独立结构与“With+复合结构”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V单+NP”语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语语块类型与本文研究定位 |
2.1 汉语语块的性质 |
2.1.1 内在关联的类型 |
2.1.2 关联特点 |
2.2 汉语语块的基本类型 |
2.2.1 短语 |
2.2.2 固定语句 |
2.2.3 短语框架与句子框架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材料 |
第三章 单音节动作动词的构语力 |
3.1 动词构语数量分布 |
3.2 构语力与动词的及物性 |
3.2.1 [±及物]在目标动词中的分布 |
3.2.2 不及物动词与 NP组构语块的原因 |
3.3 构语力与动词义项比重及使用频率 |
3.3.1 动词性义项的比重与使用频率 |
3.3.2 动词及物性义项的比重与使用频率 |
3.4 构语力与NP语义类型 |
3.4.1 NP语义类型分布 |
3.4.2 NP语义类型对动词构语力的影响 |
3.5 其他制约因素 |
3.5.1 动词所处的句式结构 |
3.5.2 动词与 NP的距离 |
3.6 小结 |
第四章 “V_单+NP”语块的结构与语义 |
4.1 “单+NP”语块的结构类型 |
4.2 “V_单+NP”语块的语义构成 |
4.2.1 语义构成类型 |
4.2.2 语义构成与语块语义的透明度 |
4.3 “V_单+NP”语块中NP的语义发展 |
4.3.1 名词的语义发展 |
4.3.2 词组与非独立结构的语义发展 |
4.3.3 语块对 NP语义发展的促动 |
4.4 “V_单+NP”语块中动词的语义发展 |
4.5 “V_单+NP”语块与“V_单十N”复合词对比 |
4.5.1 结构对比 |
4.5.2 语义对比 |
4.6 “V_单+NP”语块在语言单位连续统中的地位 |
4.7 小结 |
第五章 动词与NP之间的关联 |
5.1 “V_单+NP”语块的内在关联 |
5.1.1 “V_单+NP”语块的整体意义关联 |
5.1.2 “V_单+NP”语块的语用关联 |
5.1.3 “V_单+NP”语块的搭配关联 |
5.1.4 “V_单+NP”语块的频率关联 |
5.2 动词与NP的相互选择 |
5.2.1 动词与 NP的搭配互选 |
5.2.2 动词与 NP的语义互选 |
5.3 动词与NP的语义内含关系 |
5.3.1 词语的语义内含关系 |
5.3.2 动词与NP内含关系的类型 |
5.3.3 内含关系与词语语义的自足性 |
5.3.4 内含关系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 |
5.4 小结 |
第六章 “V_单+NP”语块的形成机制 |
6.1 源于典故或谚语 |
6.2 语块化 |
6.2.1 “V_单+NP”词组语块化的条件 |
6.2.2 语块化与词汇化的互动 |
6.3 典型搭配的扩展 |
6.3.1 动名典型搭配 |
6.3.2 典型搭配对语块形成的影响 |
6.4 高频共现 |
6.5 惯用原则的制约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V_单+NP”语块的基本特征 |
7.1 整体性特征 |
7.1.1 整体性特征的表现 |
7.1.2 整体性特征——动词与NP组块的基础 |
7.2 离散性特征 |
7.2.1 离散性特征的表现 |
7.2.2 离散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
7.3 整体性与离散性的统一 |
附录 |
1. 《词汇大纲》甲级单音节动作动词 |
2. “V_单+NP”语块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汉语OV语序手段及其效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语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语言类型学与语序类型学研究 |
1.2.2 关于汉语语序的多角度解释 |
1.2.3 汉语中的OV语序现象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与理论解释 |
1.3.3 语料来源及使用说明 |
第二章 OV语序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
2.1 关于汉语基本语序的争议 |
2.2 判定基本语序的标准问题 |
2.3 汉语的基本语序是SVO |
2.4 OV语序是一种语法手段 |
第三章 汉语OV语序手段的指称化效用 |
3.1 什么是指称化 |
3.2 OV语序手段的指称化表现 |
3.2.1 表示指称的OV式名词 |
3.2.2 表示指称和性状的OV独立结构 |
3.2.3 表示性状的OV结构 |
3.3 OV结构成句时指称性的消解 |
3.3.1 添加助动词、状语、补语或时态助词 |
3.3.2 对举环境中的OV语序现象 |
3.3.3 构式环境中的OV语序现象 |
3.3.4 非典型OV语序句型的情况 |
3.4 具有称名功能的OV式标题 |
3.4.1 OV式标题的类别 |
3.4.2 标题中的OV独立结构和OVX结构 |
3.4.3 标题中OV语序现象的特殊性 |
3.5 指称化的OV固定结构 |
3.5.1 表示指称和性状的“数+量+V”结构 |
3.5.2 表示性状的“X个一V”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OV语序手段的被动化效用 |
4.1 “被动”与“被动句” |
4.1.1 关于“被动句”范围的争议 |
4.1.2 OV语序能够表达被动意义 |
4.2 OV语序是汉语表达被动的语法手段 |
4.2.1 OV语序被动句在汉语被动句中占很大比例 |
4.2.2 不同形式被动句之间的区别 |
4.3 OV语序被动化效用的具体表现 |
4.3.1 结果实现功能 |
4.3.2 功用实现功能 |
4.3.3 性状实现功能 |
4.4 汉藏语中OV语序被动化效用的普遍性 |
4.4.1 汉藏语中的SVO型语言利用OV语序表达被动的具体形式 |
4.4.2 汉藏语中的SOV型语言利用OV语序表达被动的具体形式 |
4.4.3 利用标记表被动时语序所起的作用 |
4.4.4 汉藏语各类被动句语义特征的共性和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OV语序手段的VP成分焦点化效用 |
5.1 焦点和焦点化理论 |
5.1.1 焦点的定义 |
5.1.2 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 |
5.1.3 焦点的表现手段 |
5.1.4 什么是焦点化 |
5.2 从理论上看汉语OV语序的VP成分焦点化效用 |
5.2.1 句子的语序与信息结构的关系 |
5.2.2 汉语句末自然焦点结构化 |
5.2.3 OV语序是VP成分焦点化的句法手段 |
5.3 从语言事实中看汉语OV语序的VP成分焦点化效用 |
5.3.1 非构式的OV语序句型中的VP成分焦点化倾向 |
5.3.2 OV语序构式中的VP成分焦点化倾向 |
5.3.3 现代汉语句位“前松后紧”现象与VP成分焦点化效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语OV语序手段的构式化效用 |
6.1 “构式”与“构式化”理论 |
6.2 汉语中的OV语序构式类别 |
6.3 OV语序与VO语序在构式化方面的差异 |
6.3.1 OV语序构式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
6.3.2 VO语序的构式化能力较弱 |
6.4 OV语序在周遍句中的构式化效用 |
6.4.1 周遍句的构式特征 |
6.4.2 周遍句的周遍义与OV语序手段 |
6.5 OV语序在“O怎么V”构式中的构式化效用 |
6.5.1 “O怎么V”是一种询问方式的构式 |
6.5.2 “O怎么V”构式的语义与OV语序手段 |
6.6 OV语序在其他构式中的构式化效用 |
6.6.1 OV语序与数量配比句 |
6.6.2 OV语序与“把”字句 |
6.6.3 OV语序与“被”字句 |
6.6.4 OV语序与“连”字句 |
6.6.5 OV语序是一种构式化手段 |
6.7 OV语序与构式的互动作用 |
6.7.1 “构式压制”与“互动构式语法” |
6.7.2 OV语序的基本功能在不同构式中的显隐情况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局限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及其“动因竞争”模式 ——一项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界定 |
2.2.1 主从句的定义 |
2.2.2 主从句的关联标记 |
2.2.3 主从句的语义类别 |
2.3 文献综述 |
2.3.1 篇章信息功能角度的研究概况 |
2.3.2 认知语义学角度的研究概况 |
2.3.3 句法加工角度的研究概况 |
2.3.4 语言类型学角度的研究概况 |
2.3.5 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
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3.1 引言 |
3.2 理论框架 |
3.2.1 主从句语序分布的类型与等级序列假设 |
3.2.2 基于“动因竞争”概念的主从句语序分布的解释 |
3.3 研究方法 |
3.3.1 语料来源、采集与标注 |
3.3.2 对比分析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英汉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倾向性与等级序列 |
4.1 引言 |
4.2 英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倾向性与等级序列 |
4.2.1 英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倾向性 |
4.2.2 英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等级序列 |
4.2.3 英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类型 |
4.3 汉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倾向性与等级序列 |
4.3.1 汉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倾向性 |
4.3.2 汉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等级序列 |
4.3.3 汉语主从句语序分布的类型 |
4.4 英汉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差异比较 |
4.4.1 倾向性的差异比较 |
4.4.2 等级序列的差异比较 |
4.4.3 各类从句的前置性差异比较 |
4.4.4 时间主从句的显着性差异及特殊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英语原文与汉语原文的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对比研究 |
5.1 引言 |
5.2 英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考察与分析 |
5.2.1 英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倾向性 |
5.2.2 英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等级序列 |
5.2.3 不同从属连词引导的时间主从句的语序分布 |
5.2.4 英语时间主从句的时序象似性程度考察 |
5.3 汉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考察与分析 |
5.3.1 汉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倾向性 |
5.3.2 汉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等级序列 |
5.3.3 不同从属连词引导的时间主从句的语序分布 |
5.3.4 汉语时间主从句的时序象似性程度考察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英语原文与汉语译文的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对比研究 |
6.1 引言 |
6.2 英语时间主从句句法结构的汉译分析 |
6.2.1 主从句 |
6.2.2 流水句 |
6.2.3 缩合句 |
6.2.4 其他结构 |
6.3 英语时间主从句从属连词的汉译分析 |
6.3.1 “when”的汉译分析 |
6.3.2 “before”的汉译分析 |
6.3.3 “since”的汉译分析 |
6.3.4 “until”的汉译分析 |
6.3.5 “after”的汉译分析 |
6.4 英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汉译分析 |
6.4.1 从句由前置译为前置 |
6.4.2 从句由后置译为后置 |
6.4.3 从句由后置译为前置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汉语原文与英语译文的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对比研究 |
7.1 引言 |
7.2 汉语时间主从句句法结构的英译分析 |
7.2.1 主从句 |
7.2.2 并列句 |
7.2.3 状动短语结构 |
7.3 汉语时间主从句从属连词的英译分析 |
7.4 汉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英译分析 |
7.4.1 从句由前置译为前置 |
7.4.2 从句由后置译为后置 |
7.4.3 从句由前置译为后置 |
7.5 小结 |
第八章 英汉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动因竞争”模式及其差异性解释 |
8.1 引言 |
8.2 英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动因竞争”模式 |
8.2.1 英语表先时从句的“动因竞争”模式 |
8.2.2 英语表后时从句的“动因竞争”模式 |
8.2.3 英语表同时从句的“动因竞争”模式 |
8.3 汉语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动因竞争”模式 |
8.3.1 汉语表先时从句的“动因竞争”模式 |
8.3.2 汉语表后时从句的“动因竞争”模式 |
8.3.3 汉语表同时从句的“动因竞争”模式 |
8.4 基于“复句中状语从句的位置与单句中状语的位置一致”的相关性考察与解释 |
8.4.1 状语前置的VO型语言的主从句语序分布初步考察 |
8.4.2 状语后置的VO型语言的主从句语序初步考察 |
8.4.3 英汉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差异性解释 |
8.4.4 英汉主从句语序分布的其他差异性解释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主要研究发现与理论意义 |
9.2 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9.2.1 研究的局限性 |
9.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5)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 ——基于“上/下”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壹 概说 |
1.1 认知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关系 |
1.2 汉语方位词 |
1.3 开放的类与封闭的类 |
1.4 词项的多义性 |
1.5 基于介词/方位词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
1.6 本文的目的、研究取向与语料说明 |
贰 语义演变及其句法后果 |
2.1 “上/下”语义溯源──方位意义 |
2.2 基于原始意义的意义引申 |
2.3 基于原始方位意义的意义引申 |
2.4 “上/下”语义溯源──行为动作意义 |
2.5 “上/下”表示趋向意义 |
2.6 句法特征 |
2.7 小结 |
叁 概念结构及其隐喻形式 |
3.1 方位词与方位隐喻 |
3.1.1 英语介词和汉语方位词 |
3.1.2 汉语方位词的语义负担 |
3.2 隐喻与隐喻化 |
3.2.1 隐喻化 |
3.2.2 认知域与关系场景 |
3.3 基底与侧面 |
3.3.1 基底与侧面的表现形式 |
3.3.2 小结 |
3.4 背景与物像 |
3.4.1 两种关系场景 |
3.4.2 背景与物像的表现形式 |
3.4.3 小结 |
3.5 地标与射体 |
3.5.1 原始概念结构的地标与射体 |
3.5.2 原始隐喻概念结构的地标与射体 |
3.5.3 命题隐喻概念结构的地标与射体 |
3.5.4 动态关系场景Ⅲ之概念结构的地标与射体 |
3.5.5 小结 |
3.6 小结:背景与物像的复杂性 |
肆 身体部位隐喻 |
4.1 身体部位隐喻 |
4.2 关于“头”的隐喻 |
4.3 关于“脸”的隐喻 |
4.4 关于“嘴”的隐喻 |
4.5 关于“身(体)”的隐喻 |
4.6 关于“手”的隐喻 |
4.7 关于“脚”/“足”的隐喻 |
4.8 关于“心”的隐喻 |
4.9 关于其他身体部位的隐喻 |
伍 词汇化倾向 |
5.1 词汇化的内涵与外延 |
5.2 “身体部位+上/下”结构的词汇化 |
5.3 其他结构的词汇化 |
5.4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欠准确性 |
5.5 小结 |
陆 认知域的投射 |
6.1 三组概念 |
6.1.1 基底与侧面的对立 |
6.1.2 背景与物像的对立 |
6.1.3 地标与射体的对立 |
6.2 认知域的拓展与投射 |
6.2.1 隐喻化与概念结构的层次性 |
6.2.2 认知域的转移: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 |
6.2.3 小结 |
柒 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 |
7.1 概念元素与概念结构 |
7.1.1 概念元素构成概念结构 |
7.1.2 “上/下”前位之概念结构分析 |
7.1.3 “上/下”后位之概念结构分析 |
7.1.4 四种概念结构之关系 |
7.2 概念框架: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 |
7.3 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意义的形式化操作与论元结构式 |
7.3.1 观察窗口与无序扫描 |
7.3.2 语义结构与论元结构式 |
7.3.3 语义论元的背后 |
7.4 两种意象图式的对立 |
7.5 三个世界之间的互动 |
捌 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 |
8.1 概念依赖与概念自主 |
8.2 另类概念依赖 |
8.2.1 谓词“上/下”是概念依赖的构件 |
8.2.2 地标隐含造成的句法后果 |
8.2.3 路径图式凸显侧面的差异 |
8.2.4 意义引申的背后──认知解释 |
8.3 概念自主的构件 |
8.3.1 关于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的来源 |
8.3.2 意义引申的背后──认知解释 |
8.4 概念依赖与概念自主的相对性 |
8.5 小结 |
玖 结语 |
9.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9.2 几组概念范畴的对立 |
9.3 悬而未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Lakoff对英语介词over的图式分析 |
附录 2 Taylor对英语介词over的研究 |
附录 3 Lakoff&Johnson对英语UP/DOWN的隐喻意义研究 |
附录 4 Mamvu语的数字表示法 |
附录 5 13种可触知性相关参数及其梯度对应特征 |
附录 6 关于“上线”与“下线”的问卷调查 |
术语索引 |
后记 |
(6)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Abstract) |
图式目录 |
表格目录 |
符号目录 |
术语简释 |
本文主要内容及内部逻辑关系一览图 |
前言 |
1 绪论:从认知看时间问题 |
1.1 写在前面的话 |
1.2 寻求更基本的范畴 |
1.3 从源头说起:时间系统的认知历史 |
1.3.1 原始的时间知觉 |
1.3.2 先验的时间范畴 |
1.3.3 直接过去 |
1.3.4 两次质的飞跃与间接过去 |
1.3.5 亲历事件与非亲历事件 |
1.4 对亲历、非亲历两层次存在的证明——现实性 |
1.4.1 什么是现实和非现实? |
1.4.2 标记与事件 |
1.4.3 现实向非现实的转化 |
1.5 人类语言时间模型 |
1.5.1 外部时间世界和内部时间性质 |
1.5.2 时间信息在人类语言中配置的总模板 |
1.5.2.1 事件陈述 |
1.5.2.2 时间认知窗口与地址陈述 |
2 方法论问题:推理运算及其句法依托 |
2.1 "推理主义"语法观 |
2.1.1 语法范畴是怎样的? |
2.1.2 信息编码的两种方式,对应与推理 |
2.1.3 标记主义与推理主义的对立 |
2.2 枢纽语法 |
2.2.1 句法平面与语义平面的关系 |
2.2.2 句法生成与结构的基本单位——枢纽及其原子式 |
2.2.2.1 枢纽、句位、关联 |
2.2.2.2 如何理解句位与关联的关系? |
2.2.3 现代汉语中的各种枢纽 |
2.2.3.1 实词枢纽 |
2.2.3.2 虚词枢纽 |
2.2.3.3 其它枢纽 |
2.2.4 句子生成:实现与转换 |
2.2.4.1 从原子式"实现"为核心句 |
2.2.4.2 从核心句转换为非核心句 |
2.2.5 最小化的句法系统 |
3 时间认知窗口 |
3.1 时间认知窗口的构造方法 |
3.2 时间实体 |
3.2.1 从事件表达式到专用时间标记 |
3.2.2 充当链头的能力 |
3.2.3 时间实体的语法表现 |
3.3 链结方式 |
3.3.1 复指实体 |
3.3.2 部位和区域 |
3.3.2.1 时间方向场 |
3.3.2.2 "前、后"的链结 |
3.3.2.3 "上、下"的链结 |
3.3.3 范围与领属结构 |
3.3.3.1 时间范围 |
3.3.3.2 领属结构 |
3.3.4 特殊链结:"外——内里中" |
3.4 事件陈述与时间认知窗口 |
3.4.1 两种超小句的时间认知窗口 |
3.4.1.1 顺接窗口 |
3.4.1.2 平行窗口 |
3.4.2 小句中的"主次事件" |
3.4.2.1 次要事件的本质与演化 |
3.4.2.2 次要事件打开的时间认知窗口 |
4 从时体的经典定义到时体的认知观 |
4.1 问题的由来 |
4.1.1 时体的经典定义 |
4.1.1.1 第一阶段 |
4.1.1.2 第二阶段 |
4.1.1.3 第三阶段 |
4.1.2 时、体的认知观 |
4.2 统一的(广义)时体系统 |
4.3 狭义的时意义 |
4.3.1 指示点 |
4.3.2 指示窗口和非指示窗口 |
4.3.3 (狭义)时定义及分类 |
4.3.4 过去、未来与现在 |
4.4 狭义的体意义 |
4.5 认知定义的优点 |
4.5.1 非完整事件的时 |
4.5.2 完整问题 |
4.5.3 参照时间在确定时意义时 |
5 事件的层次 |
5.1 已往关于事件层次性的认识 |
5.1.1 早期观点 |
5.1.2 经典定义的多层次观点 |
5.2 事件的时间结构与对事件的时间结构的观察 |
5.2.1 时间认知窗口的分层作用 |
5.2.2 事件的两大基本层级 |
5.2.3 观察的再建构功能 |
5.3 现代汉语事件层次的划分 |
5.3.1 基本层次的划分 |
5.3.2 进一步的划分 |
6 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 |
6.1 怎样确定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 |
6.1.1 以往的研究 |
6.1.2 判断事件时间结构的三个格式 |
6.1.3 说在具体考察之前的话 |
6.2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动词+时/前/后"考察 |
6.2.1 现代汉语形容词所表示的事件的常见时间结构 |
6.2.2 现代汉语动词所表示的事件的常见时间结构 |
6.3 对时间结构的认知解释 |
6.3.1 基本倾向 |
6.3.2 控制XP能否进入"(当/在)XP的时间/时"格式的因素 |
6.3.2.1 暂态性 |
6.3.2.2 突显终结、处所的影响 |
6.3.2.3 词化的影响 |
6.3.3 控制XP能否进入"(在)XP(以/之)前"格式的因素 |
6.3.4 "(在)XP(以/之)后"格式表示的意义 |
6.3.4.1 绝对不能表示终结e阶段的 |
6.3.4.2 性状程度的影响 |
6.3.4.3 语篇因素的影响 |
6.3.4.4 决定活动类事件的因素 |
7 界与终结 |
7.1 以往对界与终结的认识 |
7.1.1 有界/无界及终结/非终结 |
7.1.2 对终结的进一步讨论及暴露的问题 |
7.2 突显的自然终结和非突显的自然终结 |
7.2.1 格式Ⅲ和P性质 |
7.2.2 伴随、积累与目的 |
7.2.3 进行与完成之间的蕴含关系 |
7.2.4 现代汉语中的特殊情况 |
7.3 性状变化、语用数 |
7.3.1 由谓词枢纽的意义造成的自然终结 |
7.3.2 变化事件、致变事件和共变事件 |
7.3.2.1 变化事件 |
7.3.2.2 致变事件 |
7.3.2.3 共变事件 |
7.3.3 自然终结与语用数 |
7.3.3.1 语用数理论简介 |
7.3.3.2 语用数对事件终结的影响 |
7.4 界的约束对象 |
7.4.1 数量性两面句式 |
7.4.2 界的约束对象的决定性 |
8 "了_1"的完形体功能 |
8.1 完整与完成 |
8.2 "了_1"研究小史 |
8.2.1 关于"了_1"体意义的争论 |
8.2.1.1 第一阶段 |
8.2.1.2 第二阶段 |
8.2.1.3 第三阶段 |
8.2.1.4 对以往研究的反思 |
8.2.2 关于"了_1"时意义及时体关系的争论 |
8.2.2.1 第一阶段 |
8.2.2.2 第二阶段 |
8.2.2.3 第三阶段 |
8.3 "了_1"句的体意义和"了_1"的体功能 |
8.3.1 "了_1"基本意义辨析 |
8.3.2 "了_1"句体意义的来源 |
8.3.2.1 投射规则 |
8.3.2.2 完形规则 |
8.3.2.3 时间长度原则 |
8.3.2.4 "大筐"与"小筐"的辩证法 |
8.3.3 "了_1"与其它几个过去标记的不同 |
8.3.3.1 "已经……(了_2)""就……(了_2)""了_2" |
8.3.3.2 "过_2" |
9 现代汉语句子中时间信息的提取 |
9.1 对理论框架和研究工作的说明 |
9.2 第一方案 |
9.2.1 时间要素的分解 |
9.2.2 事件类型的分类 |
9.2.3 运算系统 |
9.2.4 翻译系统 |
9.2.5 一组有关时段歧义的例子 |
9.3 第二方案 |
9.3.1 时间要素及翻译方法 |
9.3.1.1 认知窗口的形式化 |
9.3.1.2 事件的形式化 |
9.3.1.3 反映事件关系的格式 |
9.3.2 运算 |
9.3.2.1 运算机制 |
9.3.2.2 实例演示 |
10 结语 |
10.1 时间认知模型研究 |
10.1.1 历时问题 |
10.1.2 共时问题 |
10.1.2.1 时间认知窗口构造问题 |
10.1.2.2 事件与窗口关系问题——时体定义 |
10.1.2.3 事件的层次与时间结构问题 |
10.2 "推理主义"语法观的实践 |
10.2.1 理论概述 |
10.2.2 实践应用 |
10.2.2.1 用推理方法说明句子的体意义的来源 |
10.2.2.2 用推理方法说明汉语句子究竟有怎样的时间意义 |
10.2.2.3 分布研究中的推理实践 |
10.3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不足及今后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苏州宅园建筑入口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研究 |
1.4.2 传统建筑入口空间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入口空间 |
2.1.2 宅园建筑 |
2.2 宅园建筑入口空间 |
2.2.1 宅园建筑入口空间范围界定 |
2.2.2 宅园建筑入口空间功能 |
2.2.3 宅园建筑入口空间分类 |
2.3 空间原型理论 |
2.3.1 空间原型概念 |
2.3.2 空间原型提取 |
2.3.3 空间配置分析 |
2.3.4 研究特点 |
2.4 空间句法理论 |
2.4.1 空间句法概念 |
2.4.2 分析方法 |
2.4.3 研究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入口空间的构成特征 |
3.1 基本单位形态类型 |
3.1.1 实空间表现形式 |
3.1.2 虚空间表现形式 |
3.1.3 基本单位形态特征 |
3.2 空间配置类型 |
3.2.1 实空间主导型 |
3.2.2 虚空间中心型 |
3.2.3 虚实空间结合型 |
3.3 空间组织结构 |
3.3.1 曲折结构 |
3.3.2 向心结构 |
3.4 空间组构操作 |
3.4.1 并置操作 |
3.4.2 包裹操作 |
3.4.3 嵌套操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入口空间的布局特征 |
4.1 入口空间在园林环境内布局特点 |
4.1.1 基于空间通过度的园林交通流线分析 |
4.1.2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园林拓扑结构分析 |
4.1.3 基于园林整体布局的入口空间布点规律 |
4.2 入口空间可行层拓扑布局形式 |
4.2.1 简洁明快的浅树型布局 |
4.2.2 曲折幽深的深树型布局 |
4.2.3 循环往复的环型布局 |
4.3 入口空间的可视层布局形式 |
4.3.1 开合对比式布局 |
4.3.2 内向取景式布局 |
4.3.3 融合环境式布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规律总结 |
5.1 宅园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手法总结 |
5.1.1 环境为先的开放型建筑入口空间 |
5.1.2 中庸可变的半开放型建筑入口空间 |
5.1.3 幽深僻静的私密型建筑入口空间 |
5.2 宅园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原则 |
5.2.1 主从一致性设计 |
5.2.2 园林整体布局优先 |
5.2.3 独立的空间构型 |
5.3 宅园建筑入口空间应用规律 |
5.3.1 基于建筑功能的入口空间类型 |
5.3.2 建筑入口空间形态表现及应用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分宅园建筑入口空间原型配置表 |
附录二 :部分宅园空间句法计算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与思考 |
1.1.1 当代设计的窘迫 |
1.1.2 倡导"中国设计"学 |
1.1.3 概念的辨析 |
1.2 研究与综述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预期研究成果 |
1.2.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
1.2.4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社会历史地位 |
1.3.2 填补一项空白 |
2 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 |
2.1 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形成期——1959 |
2.1.1 社会背景 |
2.1.2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概况 |
2.1.3 值得一提的装修施工 |
2.1.4 本阶段室内设计的特点 |
2.2 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发展期1960——1991 |
2.2.1 社会背景 |
2.2.2 两个阶段 |
2.2.3 本阶段室内设计特点 |
2.3 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繁荣期1991——至今 |
2.3.1 社会背景 |
2.3.2 人民大会堂大规模维修改造工程的实施 |
2.3.3 本阶段室内设计的特点 |
2.4 小结 |
3 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的构成 |
3.1 室内的空间形态 |
3.1.1 空间的分类 |
3.1.2 空间的核心——厅堂 |
3.1.3 空间的尺度 |
3.1.4 空间的时间性 |
3.2 室内的材质与色彩 |
3.2.1 室内的材质 |
3.2.2 室内的色彩 |
3.3 室内光环境 |
3.3.1 室内光环境的组成 |
3.3.2 灯具的造型艺术 |
3.3.3 光的装饰 |
3.4 室内的声环境设计 |
3.4.1 建成时期空间的声学处理 |
3.4.2 维修改造后空间的声环境提高 |
3.5 主要厅堂室内设计作品简介 |
3.5.1 国家投资改造装修项目 |
3.5.2 建堂后新增的厅堂项目 |
3.5.3 少数民族自治区厅堂项目 |
3.5.4 由地方省市投资改造装修项目 |
3.6 小结 |
4 人民大会堂的室内装饰艺术 |
4.1 装饰的含义 |
4.1.1 装饰的起源 |
4.1.2 装饰的动机 |
4.2 装饰的原则 |
4.2.1 当代的建筑装饰的审美嬗变 |
4.2.2 装饰的原则 |
4.3 装饰的分类 |
4.3.1 室内装饰的形式 |
4.3.2 雕刻 |
4.3.3 彩画 |
4.3.4 装饰纹样 |
4.4 小结 |
5 人民大会堂室内的家具与陈设 |
5.1 人民大会堂室内的家具 |
5.1.1 家具的布置形式 |
5.1.2 家具的种类与形式 |
5.1.3 家具的特点 |
5.2 人民大会堂室内的陈设艺术 |
5.2.1 室内陈设布局 |
5.2.2 装饰织物 |
5.2.3 艺术品的陈设 |
5.2.4 室内绿化 |
5.3 小结 |
6 影响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主要因素 |
6.1 经济对设计的推动作用 |
6.2 社会文化因素 |
6.2.1 政治因素 |
6.2.2 社会心理 |
6.2.3 价值观 |
6.3 技术因素 |
6.3.1 施工工艺 |
6.3.2 科学技术 |
6.3.3 材料 |
6.4 设计师 |
6.4.1 设计师的组成 |
6.4.2 建筑设计人代表张镈、赵冬日 |
6.4.3 装饰艺术家代表奚小彭、常沙娜 |
6.4.4 维修改造时期建筑师代表王炜钰、赖聚奎 |
6.4.5 维修改造时期中青年设计师代表马怡西 |
7 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 |
7.1 室内环境艺术的国家形象 |
7.1.1 国家文化形象的含义 |
7.1.2 中国设计的典范 |
7.1.3 艺术的国家形象 |
7.2 和而不同的多元设计风格 |
7.2.1 多元化的室内设计 |
7.2.2 细部设计的不懈追求 |
7.3 批评视野中的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 |
7.3.1 室内设计批评学的基点 |
7.3.2 体验式的室内设计批评学 |
7.3.3 典型作品评述 |
7.4 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风格对外的影响 |
结语:人民大会堂室内研究的启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A:人民大会堂工程设计时间表 |
附录B:国庆工程设计审查会议日程 |
附录C: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的施工和材料供应单位 |
附录D:人民大会堂主要厅堂改造装修简况 |
附录E: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红楼梦》中“来”的功能演化与语义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1.“来”的词性研究 |
2.“来”的句法功能研究 |
3.《红楼梦》中语法的相关研究 |
(三)前期研究评价 |
(四)研究方法 |
1.统计分析法 |
2.文献研究法 |
(五)理论基础及语料来源 |
1.理论基础 |
2.语料来源 |
一、“来”的句法结构 |
(一)“来”为唯一动词 |
1.“来”不带宾语 |
2.“来”带宾语 |
(二)“来”与动词连用 |
1.来+动 |
2.动+来 |
3.来_1+动+来_2 |
(三)“来”的短语结构 |
1.V来V去 |
2.V_1来V_2去 |
二、“来”的功能演化 |
(一)“来”作谓语 |
1.“来”表示实际位移 |
2.连动结构表示目的 |
(二)“来”作定语 |
1.“来”表示限制 |
2.“来的”表示限制 |
(三)“来”作补语 |
1.表示动作趋向 |
2.表示完成结果 |
3.表示程度状态 |
(四)“来”作助词 |
1.“一来” |
2.“来着” |
三、“来”的语义分化 |
(一)“来”的空间义 |
1.空间趋向义 |
2.空间引申义 |
(二)“来”的非空间隐喻义 |
1.概数义 |
2.时间义 |
3.性状义 |
4.目的义 |
(三)“来”的时体义 |
四、“来”分化的动因与机制 |
(一)“来”的分化 |
1.“来”的功能演化 |
2.“来”的语义分化 |
(二)“来”分化的动因与机制 |
1.结构辖域 |
2.重新分析 |
3.隐喻 |
4.语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小议独立结构与“With+复合结构”的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V单+NP”语块研究[D]. 李慧. 北京语言大学, 2008(11)
- [2]汉语OV语序手段及其效用研究[D]. 王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3]时间主从句语序分布及其“动因竞争”模式 ——一项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对比研究[D]. 叶爱.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小议独立结构与“With+复合结构”的区别[J]. 刘文彬. 英语知识, 1990(01)
- [5]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 ——基于“上/下”的个案考察[D]. 蔡永强. 北京语言大学, 2008(11)
- [6]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D]. 陈振宇. 复旦大学, 2006(02)
- [7]苏州宅园建筑入口空间特征研究[D]. 尹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 张志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1)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10]《红楼梦》中“来”的功能演化与语义分化[D]. 康芮. 渤海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