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Y8911双马树脂通过技术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霖[1](2021)在《硅杂化聚芳醚腈改性酞腈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文中提出
高一星[2](2021)在《双马来酰亚胺耐高温敏化交联剂的合成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的分子链在辐照作用下通过形成相互交联的网络结构,可以改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赋予其形状记忆效能以生产高性能的热缩材料。通常,PVDF的交联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受具体辐照条件和聚合物自身性质条件的制约。为了满足使用要求,PVDF往往需要经受较高辐照剂量作用以获得足够高的交联度,进而提高其高温力学性能。然而,高辐照剂量的应用除增加成本外,同时可导致PVDF发生氧化分解,形成不饱和双键以及发生材料变色等现象,严重影响使用。因此,实现低辐照剂量作用下PVDF的有效交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实际应用中,辐照敏化剂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辐照敏化剂,是含有不饱和官能团的小分子,在辐照作用下可以优先与分子主链发生交联反应,实现交联度的有效提高。但是目前市售的敏化剂,例如TAIC和TMPTMA等却不适合敏化交联含氟聚合物,因为含氟聚合物的加工温度较高,市售的敏化剂为液体,在混炼过程中,由于高温挥发和高温自聚而失效,大大降低了敏化交联效率。因此开发适合高温环境下使用的辐照敏化剂是非常重要的。双马来酰亚胺(BMI)因为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用二胺单体在马来酸酐酸化后闭环形成一系列双马来酰亚胺型敏化剂单体,并将这种BMI型敏化剂与PVDF颗粒混合,用溶液法成膜,最后用电子束对膜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不同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型敏化剂,用于PVDF的辐照交联,研究表明,在电子束的辐照作用下,PVDF分子链产生的自由基,与BMI敏化剂中C=C形成的自由基形成共价键,导致敏化剂与PVDF间发生接枝交联反应。与商用的TAIC、TMPTMA敏化剂相比,BMI型敏化剂与PVDF表现出了较高的敏化交联效率和较好的相容性。2.纯PVDF膜中的晶相类型是γ结晶相,加入BMI敏化剂后PVDF/BMI膜中的晶相类型是γ结晶相,辐照后,PVDF/BMI膜的晶相类型仍然是γ结晶相。因此说明PVDF中的晶相类型不受敏化剂的加入和辐照剂量的影响。3.BMI敏化剂的加入,增加了 PVDF的辐照交联度,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混有BMI敏化剂的PVDF热机械性能提高显着。对于单个PVDF/mPDA-150薄膜进行了 DMA的循环测试,测试表明样品在四个周期内获得的Rf平均值超过95%,而相应的Rr平均值超过92%。这表明PVDF与BMI经辐照后交联,整个体系形成了均匀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整体材料体现出了良好的形状记忆功能。4.为了拓展在智能材料领域上的应用,受呋喃和BMI形成DA的可逆共价键的启发,首先合成带有呋喃侧链的聚氨酯,将BMI用作交联剂,制备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氨酯材料,测试发现,用刀在聚氨酯膜表面切出裂口,然后放置于120℃烘箱中加热10 min,再放入60℃烘箱中冷却10 min就可实现机械损伤部位的有效愈合。
崔嘉鑫[3](2020)在《复合材料工字形层合曲梁承载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其结构的轻量性、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秀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国产宽体飞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国产客机的舱门结构中,起承载作用之一的是位于舱门上的工字形截面的纵梁,该纵梁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而成,且具有一定的初始曲率。本文根据实际的舱门纵梁结构,从理论推导到数值计算两个层面对曲梁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来一套对于大型的复合材料工字型截面曲梁的结构强度计算分析流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推导正交各向异性层合直梁和曲梁在纯弯曲载荷下的应力解答,分析曲率半径对曲梁相关参数的影响程度,建立直梁和曲梁在小曲率情况下的联系,验证在小曲率情况下以直代曲的可行性。同时针对工字曲梁的腹板强度给出了校核计算方法。其次根据曲梁的纯弯曲应力解答,基于实际曲梁铺层,设计曲梁结构强度校核计算程序,实现了在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前对工字型截面的复合材料曲梁的翼缘及腹板的快速强度校核及强度预估。最后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曲梁在多种工况下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并针对四点弯曲试验工况进行局部优化,使曲梁的四点弯曲强度校核方法更加适用于大型结构件且结果更加准确。
吴佳奇[4](2019)在《基于界面层和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耐温等级和界面热稳定性一直是限制其作为耐高温承力结构件的短板,同时预浸料用双马树脂的工艺性较差,难以满足复杂构件的成型要求。本文基于碳纤维表面和树脂基体改性,研究了界面层和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的影响,以水性聚酰胺酸上浆剂构建复合材料耐高温界面层,以前原位聚合聚酰亚胺调控耐高温双马树脂的流变特性,以前原位自增强技术制备了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实现了树脂基体和复合材料耐热性和工艺性的统一。1、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制备水性聚酰胺酸上浆剂,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与通用双马树脂BD复合制备T800H-modified/BD复合材料。改性碳纤维表面粗糙度降低,化学活性升高。与未改性复合材料相比,T800H-modified/BD复合材料的横向纤维束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均得到提升,280℃下两者性能保持率分别提升了 40.3%、41.2%,且复合材料破坏方式由界面脱粘转变为基体开裂,实现了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耐高温界面层的构建。2、通过前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扭曲非共平面结构的热塑性聚酰亚胺(pis-PI),并制备了耐高温双马树脂体系BD-PI。与通用双马树脂BD相比,BD-PI树脂体系的最低粘度从0.03Pa·s提升至2.9Pa·s,满足预浸料的工艺要求;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56℃提升至367℃,热分解温度从403℃提升至452℃。以前原位自增强技术制备了耐高温预浸料T800H/BD-PI和复合材料,SEM照片表明双马微粒均匀悬浮于预浸料表面;与未改性复合材料相比,T800H/BD-PI复合材料横向纤维束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均得到提升,280℃下两者性能保持率分别提升了 14.9%、10.5%。3、基于T800H-modified碳纤维和BD-PI树脂,分别研究280℃下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热氧老化后的热稳定性和破坏失效模式。T800H-modified碳纤维能够在280℃/4h热氧条件下保持较为稳定的表面形貌,BD-PI双马树脂体系能够在280℃/8h热氧条件下保持较为稳定的化学结构和耐热性;T800H-modified/BD复合材料热氧老化后的破坏失效模式以基体开裂为主,T800H/BD-PI复合材料热氧老化后的破坏失效模式以界面脱粘为主。
翟冠宇[5](2019)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为研究主题,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框架。以资源依赖理论、后学院科学理论和科学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三种理论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解释力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方法与访谈法,以定性研究方法从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要素的特殊性中发现影响沈阳师范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性,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首先,基于文献的梳理确定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五个要素,并据此设计访谈提纲。其次,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阐述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学科背景;再次,分析出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科技成果转化的转化方式;然后,在这些方式的助力下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最后,发现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还存在着哪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查阅大量资料找到国外的两所高校,分别总结每一所高校的特点,总结经验得到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经验和启示。基于以上的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确定高校成果供给、企业科技吸纳、科技中介服务、制度保障、和经费投入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五大要素。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果高校应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机制,力求构建起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着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与市场化、系统化的科技成果投融资体系。本研究结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启示作用,有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期望能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张朝鹏[6](2019)在《飞行器用耐高温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马树脂(BMI)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耐高温轻质结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F-22、歼-20等先进战机的蒙皮、框梁等耐热型主承力结构。由于受成型工艺性和抗冲击韧性的限制,传统航空级BMI树脂基复合材料长期服役温度低于230℃,已不能满足最新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择耐温等级280℃的X1101型BMI树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X1101固化特性以及T700/X1101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和第四代TC4/T700/X1101层合板的最佳成型工艺。首先,利用非等温DSC(差示量热扫描仪)测定了X1101的固化放热峰,确定了固化温度;等温DMA(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试150℃和180℃对应的凝胶点;根据固化温度和凝胶时间确定X1101固化工艺。然后,在保证X1101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研究了低温成型高温使用的BMI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形工艺,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静态力学性能和热化学稳定性等评价来确定单向层合板的最佳成型工艺,使其使用温度、韧性和成型工艺之间实现平衡。T700/X1101层合板最佳低温成型工艺的层合板Tg(tanδ峰温)=340360℃;与实验室提供工艺相比,虽牺牲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使用温度,但提高了力学性能,层间剪切强度增加28.5%,弯曲强度增加25.5%。在T700/X1101单向层合板的最佳工艺基础上研究了第四代FMLs-TC4/T700/X1101双马树脂基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成型工艺。研究了四种表面处理方案对3/2型铺层顺序为TC4/[0°]4/TC4/[0°]4/TC4层合板成型工艺和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成型工艺为机械矩形阵列划刻和超声辅助碱式双氧水刻蚀结合的表面处理工艺,固化工艺与T700/X1101层合板最佳固化工艺一致。
白惠珍[7](2018)在《基于液相浸渍工艺的SiO2f/PI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远程打击、精确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透波和耐高温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已成为推进技术更新的关键材料。本文基于耐高温天线罩的应用背景,针对耐高温透波复合材料,通过材料体系选择和层间增强,制备了二维石英纤维织物增强聚酰亚胺(2D-SiO2f/PI)复合材料和三维石英纤维织物增强聚酰亚胺(3D-SiO2f/PI)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并较为深入的研究了缝合密度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真空辅助浸渍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2D-SiO2f/PI复合材料。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测试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研究了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与空气中600°C去胶的石英纤维相比,采用丙酮浸泡去胶的石英纤维具有较高的单丝拉伸强度,且其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2D-SiO2f/PI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为0.14%,基体和纤维的原位模量分别为4.7±0.2GPa和64.7±3.0GPa,界面结合强度为93.24±1.97MPa,在8~12GHz波段内的平均介电常数为3.347,平均介电损耗为0.012。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591.9±4.6MPa和18.3±1.5GPa,I型层间断裂韧性为1.18±0.38kJ/m2,抗分层能力差。500°C处理1000s后复合材料失重1.4%,内部出现明显分层,导致8~12GHz波段内的平均介电常数降低至2.984,平均介电损耗为0.011。复合材料500°C实时力学性能显着降低,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78.5±5.6MPa和7.8±1.6GPa,强度保留率为13.26%。针对2D-SiO2f/PI复合材料抗分层能力差的缺点,采用缝合技术制备得到3D-SiO2f/PI材料,并研究了缝合密度与材料性能的关系。不同缝合密度的3D-SiO2f/PI复合材料孔隙率均低于2%,8~12GHz波段内的平均介电常数约为3.4,平均介电损耗为0.01~0.02。缝合后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模量的略有下降(下降率在23%以内),但I型层间断裂韧性得到提升,其中缝合密度为3mm×3mm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为483.64±50.66MPa,弯曲模量为18.21±0.80 GPa,I型层间断裂韧性值为6.08±0.39 kJ/m2,是未缝合复合材料的5倍。500°C处理1000s后,不同缝合密度的3D-SiO2f/PI复合材料分层现象均有所减缓,其平均介电常数约为3.2~3.4,平均介电损耗为0.02~0.03。不同缝合密度的复合材料500°C实时弯曲强度保留率均有所提升,其中缝合密度为3mm×3mm的复合材料强度保留率提升至20.74%。缝合工艺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实时高温力学性能,提升了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可靠性。
马兴华[8](2018)在《新型芳杂环内扩链型双马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是一种高性能的热固性树脂,已经在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BMI树脂仍存在不易加工、抗冲击性能差等缺点,使其应用受限。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论文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在BMI分子链中引入了一些特定结构,制备了一类新型高性能BMI树脂。本论文首先以邻甲酚酞为初始原料,经过醚化缩合、硝基还原、酰胺化-酰亚胺环化三步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芳杂环内扩链型BMI树脂(MPEIBMI-1.25、MPEIBMI-1.5、MPEIBMI-2.0)。生成物的分子结构通过FTIR、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树脂均属于非结晶型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特性粘度随着分子链的增长而增大;固化过程中显示出一个熔融转变和一个固化放热峰;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固化物薄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高温力学性能。将MPEIBMI-2.0与二苯甲烷型双马树脂(BDM)和烯丙基双酚A(DABPA)共聚制备了MPEIBMI/BDM/DABPA树脂体系,并采用溶液湿法预浸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BDM和DABPA的摩尔配比为0.87的基础上,研究了MPEIBMI-2.0的添加量对改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树脂具有较低的软化点,在固化过程中出现两个固化放热峰;MPEIBMI-2.0的加入使低温放热峰的强度变小,高温放热峰向高温方向移动;随着MPEIBMI-2.0含量的增大,共聚体系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大,固化物及其复合材料的耐湿热老化性和力学性能也逐渐增大,尤其是固化物冲击强度得到了显着提高。复合材料随着MPEIBMI-2.0含量的增大抗吸湿性逐渐增强。
唐义号[9](2018)在《核—壳粒子增韧环氧胶黏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合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直升机结构件中,如何在常温下快速修理直升机用复合材料结构件已成为军民各行业的研究重点。环氧树脂胶黏剂作为最常用的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手段,对其的改性工作仍在不断进行,同时为了保障修理用原材料供应链的安全性,研发制备国产高性能常温胶黏剂势在必行。因此本文研制了一种新的核壳粒子增韧剂用于环氧树脂的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后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在复合材料构件上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脲醛树脂预聚物和环氧化天然橡胶乳液为原料,通过原位沉淀法将脲醛树脂包裹于环氧化天然橡胶(ENR)乳胶粒子表面形成了一种新的脲醛树脂/环氧化天然橡胶(E-CSPs)核壳粒子。研究表明核壳比为2:1时核壳粒子为白色粉末,适合工程应用。制备的核壳粒子外观为球形,粒径分布在82-1076nm,壳厚21nm。以核壳粒子为增韧剂制备了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胶粘剂(J-352),研究表明优化后的环氧树脂主体体系组成为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E51、AFG90、694稀释剂的比例为25:10:50:15。同时研究结果揭示端氨基有机硅预聚物的结构影响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和粘接性能,优化的R/Si=1.4,Me/Ph=1.5,预聚物用量为20份时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剪切强度高,耐温性好。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核壳粒子增韧剂的加入使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冲击强度增大。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粘度在1.5h内稳定在4.4Pa·s,可实现环氧树脂胶粘剂对纤维的良好浸润,胶粘剂初始分解温度在342℃左右,800℃对应最终残炭率为11.3%,耐热性较好。2、以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胶黏剂J-352和进口的EA9396胶常温浸润干碳布和干玻璃布,对比研究两种胶黏剂的性能。研究表明干碳布浸J-352胶制备的制件相对于比浸EA9396来说树脂含量高,纤维体积含量低,孔隙率更低,干玻璃布浸两种胶树脂和纤维体积含量以及孔隙率相差不大。DMA研究结果显示干碳布和干玻璃布浸J-352制成的复合材料的Tg均接近80℃,高于浸EA9396的Tg,而且浸EA9396胶的制件存在后固化现象。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浸J-352胶黏剂的制件的拉伸、压缩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全面优于浸EA9396的制件,因此J-352胶黏剂更适合在复合材料修理领域推广使用。3、对J-352胶黏剂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表面划伤和内部分层缺陷修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修理建立了一种新的有限元模拟方法。模拟和实验结果揭示:常温下采用J-352胶黏剂修理的有缺陷的层合板的剩余强度高于80%,修理效果满足要求。与EA9396胶黏剂比J-352胶黏剂的修理效果更好。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这表明建立的修理模型有效。此外还通过SEM对断口进行了观察,判断其失效模式并研究微观断裂机理。4、采用3中的建模方法建立以面单元为主的完好T字梁模型和常温挖补修理T字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温胶黏剂J-352修理后的T字梁的力学性能可以达到使用要求。
张向峰[10](2017)在《动车组碳纤维材料设备舱骨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但在轨道交通承载部件上的应用研究较少,并且我国针对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至今都是半经验半理论状态。设备舱是安装在车体下端,用于保护车下装置以及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关键部件。其中设备舱骨架是设备舱的主要承载部件,由横梁、边梁以及弯梁组成。我国自行研制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中设备舱大多采用复合材料,但我国对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承载部件上的应用研究很少,因此针对复合材料设备舱骨架进行力学性能的评价工作对复合材料在设备舱骨架乃至整个高速列车上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借助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依据IEC61373-2010《铁道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标准》、EN12663-2010《铁道应用——轨道车身的技术要求》以及德国劳氏船级社《Guideline for the Certification of Wind Turbines》给定的载荷工况以及评价方法对碳纤维材料设备舱骨架进行静强度、极限法疲劳强度以及随机振动疲劳损伤评价工作。研究表明,在静强度评价工作中,超常气动载荷工况作用下,设备舱碳纤维材料弯梁压缩安全裕度较低,应在危险部位着重加强。除此之外,其它均满足要求,并且有较高的安全裕度。在疲劳强度评价工作中,按照疲劳极限方法评价可知,气动载荷工况下连接座安全裕度小于1,会发生疲劳破坏;边梁安全裕度较小,同样应在危险部位进行着重加强。除此之外,其它均满足要求,并且有较高安全裕度。在对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损伤分析中可以得出,复合材料设备舱骨架根据给定ASD谱作用下累积疲劳损伤很小,满足设计要求。此外,论文对参考的德国劳氏船级社中经验Goodman曲线进行试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根据德国劳氏船级社给定的Goodman曲线进行碳纤维材料设备舱骨架的疲劳强度分析具有可行性。在考虑安全系数n=1.15、n=1.5以及n=2情况下与经验Goodman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在安全系数n=1.15下仍有可行性,但是在n=1.5和n=2的情况下进行疲劳强度评价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QY8911双马树脂通过技术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Y8911双马树脂通过技术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2)双马来酰亚胺耐高温敏化交联剂的合成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双马来酰亚胺概述 |
1.1.1 双马来酰亚胺的结构与性质 |
1.1.2 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的合成及新型单体 |
1.1.3 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的反应 |
1.1.4 双马来酰亚胺在智能材料上的应用 |
1.2 聚偏氟乙烯(PVDF)的辐照交联 |
1.2.1 辐照对聚偏氟乙烯性能的影响 |
1.2.2 PVDF辐照的影响因素 |
1.2.3 用于含氟聚合物辐照的敏化剂种类 |
1.3 本征型自修复材料 |
1.3.1 基于可逆共价键的自修复材料 |
1.3.2 基于可逆非共价键的自修复材料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mPDA和pPDA敏化剂单体的制备和对PVDF体系的性能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与设备 |
2.2.2 mPDA、pPDA BMI型敏化剂单体合成 |
2.2.3 PVDF薄膜的制备 |
2.2.4 电子束辐照PVDF薄膜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PDA、pPDA单体表征 |
2.3.2 敏化剂对PVDF晶相形成的影响 |
2.3.3 敏化剂与PVDF的相容性 |
2.3.4 辐照前后敏化剂与PVDF的相互作用机理 |
2.3.5 敏化剂对PVDF薄膜凝胶含量的影响 |
2.3.6 敏化剂对辐照PVDF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DM和ODA敏化剂单体的制备和对PVDF体系的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与设备 |
3.2.2 DDM和ODA敏化剂单体的合成 |
3.2.3 PVDF薄膜的制备 |
3.2.4 电子束辐照PVDF薄膜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DM、ODA单体表征 |
3.3.2 敏化剂对PVDF晶相形成的影响 |
3.3.3 敏化剂与PVDF的相容性 |
3.3.4 ODA和DDM单体对PVDF薄膜凝胶含量的影响 |
3.3.5 敏化剂对辐照PVDF薄膜形变性能的影响 |
3.3.6 PVDF薄膜的横截面形貌 |
3.3.7 PVDF/mPDA-150薄膜的形状记忆性能 |
3.4 BMI型敏化剂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MI单体交联制备自修复聚氨酯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与设备 |
4.2.2 Diol单体合成 |
4.2.3 呋喃基改性聚氨酯(PUF)的合成 |
4.2.4 合成含有Diels-Alder结构的聚氨酯(PUDA) |
4.2.5 聚氨酯(PUDA)膜的制备 |
4.2.6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UDA自修复机理 |
4.3.2 BMI交联PUDA膜的性能表征 |
4.3.3 BMI交联PUDA膜的性能表征自修复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5.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附录1 缩略词及释义 |
(3)复合材料工字形层合曲梁承载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复合材料及其在飞机研发中的应用概况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复合材料客机舱门研究现状 |
1.3.2 复合材料层合曲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材料层合曲梁弯曲强度校核理论 |
2.1 引言 |
2.2 基本假设 |
2.3 矩形截面层合曲梁纯弯曲应力解答 |
2.4 矩形截面层合直梁纯弯曲应力解答 |
2.5 工字形截面梁腹板剪切强度校核理论 |
2.6 曲率半径对曲梁应力解答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ATLAB的工字形截面曲梁的结构强度数值计算 |
3.1 引言 |
3.2 模型材料参数及铺层信息 |
3.3 曲梁纯弯曲状态下翼缘弯曲强度校核程序设计 |
3.4 腹板受剪力作用下许用剪力强度校核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NSYS有限元的曲梁结构强度模拟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想纯弯曲载荷工况下曲梁弯曲强度仿真 |
4.3 曲梁的四点弯曲工况下结构的强度分析 |
4.4 曲梁的四点弯曲试验工况下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案 |
4.5 改进后曲梁强度的校核分析 |
4.5.1 第一种改进方案下的强度校核分析 |
4.5.2 第二种改进方案下的强度校核分析 |
4.6 四点弯曲试验工况下腹板的强度校核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界面层和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耐高温复合材料界面层研究进展 |
1.1.1 复合材料界面 |
1.1.2 碳纤维表面改性 |
1.2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进展 |
1.2.1 新型双马单体的合成 |
1.2.2 新型烯丙基化合物共聚改性 |
1.2.3 耐热树脂共混改性 |
1.3 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热氧老化机理 |
1.3.1 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界面热氧老化 |
1.3.2 双马树脂基体热氧老化 |
1.4 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耐高温界面层的构建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水性聚酰胺酸(PAA)上浆剂的制备 |
2.3.2 碳纤维表面处理 |
2.3.3 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水性聚酰胺酸(PAA)表征 |
2.4.2 碳纤维表面特性表征 |
2.4.3 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水性聚酰胺酸(PAA)的结构与性能 |
2.5.2 碳纤维表面特性 |
2.5.3 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性能 |
2.6 小结 |
第三章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及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步骤 |
3.3.1 热塑性聚酰亚胺(pis-PI)的制备 |
3.3.2 耐高温双马树脂体系的制备 |
3.3.3 耐高温碳纤维/双马预浸料的制备 |
3.3.4 耐高温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热塑性聚酰亚胺(pis-PI)表征 |
3.4.2 耐高温双马树脂体系性能表征 |
3.4.3 耐高温碳纤维/双马预浸料性能表征 |
3.4.4 耐高温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热塑性聚酰亚胺(pis-PI)的结构与性能 |
3.5.2 耐高温双马树脂体系的性能 |
3.5.3 耐高温碳纤维/双马预浸料微观形貌 |
3.5.4 耐高温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3.6 小结 |
第四章 耐高温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热氧老化过程探讨 |
4.1 实验原料 |
4.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步骤 |
4.3.1 热氧老化碳纤维的制备 |
4.3.2 热氧老化双马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4.3.3 热氧老化碳纤维/双马单向复合材料的制备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碳纤维表面特性 |
4.4.2 双马树脂固化物表征 |
4.4.3 碳纤维/双马单向复合材料表征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碳纤维表面热氧老化过程 |
4.5.2 耐高温双马树脂基体热氧老化过程 |
4.5.3 碳纤维/双马单向复合材料热氧老化过程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附件 |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需要 |
(二)高校科研改革、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
(三)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发展动向 |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的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构建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科技成果 |
(二)科技成果转化 |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
(一)资源依赖理论 |
(二)后学院科学理论 |
(三)科学经济学理论 |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构建 |
第三章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一、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概况 |
(一)学科定位与目标 |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
(三)人才培养目标 |
(四)学科方向设置 |
(五)国内外影响 |
二、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举措 |
(一)强化科研团队核心战斗力 |
(二)创建院企合作交流新机制 |
(三)加强中介机构联系紧密性 |
(四)提高相关政策强制实施力 |
(五)加大科研经费保障激励性 |
三、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四、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
(一)外部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 |
(二)学校内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 |
(三)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 |
(四)中介服务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 |
(五)经费投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 |
第四章 两所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及启示 |
一、美国斯坦福大学 |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 |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
二、英国牛津大学 |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 |
(二)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
第五章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机制 |
二、构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
三、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四、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五、构建市场化、系统化的科技成果投融资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一)着作教材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硕博论文类 |
二、外文类 |
致谢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一、高校管理者访谈提纲 |
(一)被访谈人员基本资料 |
(二)访谈内容 |
二、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
(一)被访谈人员基本资料 |
(二)访谈内容 |
三、院长、副院长、一线教师访谈提纲 |
(一)被访谈人员基本资料 |
(二)访谈内容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访谈记录1 |
访谈记录2 |
访谈记录3 |
访谈记录4 |
附录三 个人简介 |
(6)飞行器用耐高温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在航空航天中发展应用 |
1.2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和发展 |
1.2.1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
1.2.2 国内外BMI的研究现状 |
1.3 树脂基超混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和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2章 X1101 耐高温双马树脂的固化程序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3 性能测试方法 |
2.4 X1101 双马树脂固化程序 |
2.4.1 确定固化温度 |
2.4.2 T700/X1101 单层预浸料和X1101 浇铸体的制备 |
2.4.3 X1101 双马树脂的固化程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T700/X1101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3 性能测试方法 |
3.4 T700/X1101 双马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性能 |
3.4.1 工艺流程和方案设计 |
3.4.2 T700/X1101 双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 |
3.4.3 T700/X1101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性能评价 |
3.5 低温固化成型工艺对单向层合板的性能影响影响 |
3.5.1 低温成型工艺的设计 |
3.5.2 低温成型对T700 碳纤维/X1101 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
3.6 最佳成型工艺 |
3.7 最佳成型工艺下物理和力学性能 |
3.7.1 T700/X1101 复合材料热化学稳定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TC4/T700/X1101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
4.1 引言 |
4.2 试验原料与仪器 |
4.3 性能测试方法 |
4.4 成型工艺流程图 |
4.5 TC4/T700/X1101/TC4 层合板成型工艺 |
4.5.1 表面处理工艺 |
4.5.2 胶膜贴合(熔渗)工艺 |
4.5.3 铺层设计和成型工艺 |
4.6 表面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6.1 单搭接剪切强度 |
4.6.2 落锤冲击及无损检测分析 |
4.6.3 层间断裂韧性测试 |
4.7 最佳成型工艺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液相浸渍工艺的SiO2f/PI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耐高温树脂基体 |
1.1.1 氰酸酯树脂(CE) |
1.1.2 双马来酰亚胺(BMI) |
1.1.3 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 |
1.2 耐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1 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
1.2.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 |
1.2.3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
1.3 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增强方法 |
1.3.1 树脂基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 |
1.3.2 缝合式层间增强方法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与设备 |
2.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分析表征 |
2.3.1 流变性能分析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3 热重分析(TGA) |
2.3.4 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 |
2.3.5 孔隙率表征 |
2.3.6 SEM分析 |
2.4 性能测试 |
2.4.1 纤维的力学性能 |
2.4.2 纤维和基体的模量 |
2.4.3 界面结合强度 |
2.4.4 弯曲性能 |
2.4.5 层间断裂韧性(DCB) |
2.4.6 介电性能 |
第三章 2D-SiO_(2f)/PI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3.1 聚酰亚胺预聚体的基本性能 |
3.1.1 熔体粘度 |
3.1.2 红外测试 |
3.1.3 耐热性 |
3.1.4 力学性能 |
3.2 石英纤维的预处理 |
3.3 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3.3.1 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 |
3.3.2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
3.3.3 复合材料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 |
3.3.4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3.4 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 |
3.5 复合材料的耐温性能 |
3.5.1 高温热处理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
3.5.2 高温热处理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3.5.3 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D-SiO_(2f)/PI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缝合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
4.1.1 缝合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 |
4.1.2 缝合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
4.1.3 缝合复合材料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 |
4.1.4 缝合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4.2 缝合复合材料的耐温性能 |
4.2.1 高温热处理对缝合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
4.2.2 高温热处理对缝合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4.2.3 缝合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新型芳杂环内扩链型双马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
1.3 新型芳杂环内扩链型双马树脂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
1.3.1 含联苯结构的双马树脂 |
1.3.2 含萘环结构的双马树脂 |
1.3.3 含二氮杂萘结构的双马树脂 |
1.3.4 含芴基结构的双马树脂 |
1.3.5 含 1,3,4-恶二唑结构的双马树脂 |
1.3.6 含脂肪环结构的双马树脂 |
1.3.7 含酚酞结构的双马树脂 |
1.3.8 含磷元素的双马树脂 |
1.4 双马来酰亚胺的改性 |
1.4.1 烯丙基化合物改性 |
1.4.2 热塑性弹性体改性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分析测试方法及仪器 |
2.3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EIBMI)的合成 |
2.3.1 二硝基化合物(MPDN)的合成 |
2.3.2 二氨基化合物(MPDA)的合成 |
2.3.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EIBMI)的合成 |
2.4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EIBMI)薄膜的制备 |
2.5 MPEIBMI/BDM/DABPA树脂及其浇铸体的制备 |
2.6 纤维增强MPEIBMI/BDM/DABPA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章 MPEIBMI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MPEIBMI)的合成与表征 |
3.1.1 二硝基化合物(MPDN)的合成与表征 |
3.1.2 二氨基化合物(MPDA)的合成与表征 |
3.1.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EIBMI)的合成与表征 |
3.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EIBMI)及其固化物性能的研究 |
3.2.1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EIBMI)的溶解性能 |
3.2.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EIBMI)的粘度 |
3.2.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PEIBMI)的固化行为 |
3.3 双马来酰亚胺(MPEIBMI)薄膜性能研究 |
3.3.1 双马来酰亚胺(MPEIBMI)薄膜FTIR分析 |
3.3.2 双马来酰亚胺(MPEIBMI)薄膜热稳定性 |
3.3.3 双马来酰亚胺(MPEIBMI)薄膜动态热机械性能 |
3.3.4 双马来酰亚胺(MPEIBMI)薄膜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PEIBMI改性BDM/DABPA树脂体系研究 |
4.1 MPEIBMI/BDM/DABPA体系的固化 |
4.1.1 MPEIBMI/BDM/DABPA体系的固化行为 |
4.1.2 MPEIBMI/BDM/DABPA体系的固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
4.2 MPEIBMI/BDM/DABPA体系固化物性能研究 |
4.2.1 MPEIBMI/BDM/DABPA体系固化物热稳定性 |
4.2.2 MPEIBMI/BDM/DABPA体系固化物动态热机械性能 |
4.2.3 MPEIBMI/BDM/DABPA体系固化物力学性能 |
4.2.4 MPEIBMI/BDM/DABPA体系固化物耐湿热老化性能 |
4.3 碳纤维增强MPEIBMI/BDM/DABPA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4.3.1 MPEIBMI/BDM/DABPA体系复合材料动态热机械性能 |
4.3.2 MPEIBMI/BDM/DABPA体系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3.3 MPEIBMI/BDM/DABPA体系复合材料吸湿性能 |
4.3.4 MPEIBMI/BDM/DABPA体系复合材料耐湿热老化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9)核—壳粒子增韧环氧胶黏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直升机复合材料应用概况 |
1.2 复合材料用胶黏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体用胶黏剂的研究现状 |
1.2.2 复合材料修理用环氧胶黏剂分类及修理效果影响因素 |
1.3 复合材料修理介绍 |
1.3.1 复合材料结构典型缺陷形式 |
1.3.2 复合材料分层缺陷修理方法 |
1.3.3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胶黏剂J-352合成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2.2.3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核壳粒子的表征 |
2.3.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3.3 核壳增韧环氧树脂胶黏剂体系组成及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J-352胶黏剂浸润干碳布/干玻璃布制备的复合材料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胶黏剂浸润干碳布/干玻璃布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密度 |
3.3.2 组分含量及孔隙率 |
3.3.3 玻璃化转变温度 |
3.3.4 补片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修理及仿真分析 |
4.1 前言 |
4.2 损伤修理设计及有限元建模参数 |
4.2.1 几何参数 |
4.2.2 载荷参数 |
4.2.3 材料性能参数 |
4.2.4 铺层及修补参数 |
4.3 试验件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
4.4 拉伸实验结果 |
4.4.1 拉伸模型有限元计算 |
4.4.2 层合板拉伸实验结果与断口分析 |
4.5 压缩实验结果 |
4.5.1 压缩模型有限元计算 |
4.5.2 层合板压缩实验结果与断口分析 |
4.6 剪切强度计算 |
4.6.1 剪切模型有限元计算 |
4.6.2 剪切实验结果与断口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J-352胶黏剂的复合材料T字梁腹板常温修理效果预测 |
5.1 前言 |
5.2 完好T字梁分析 |
5.3 T字梁常温挖补修理结果预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动车组碳纤维材料设备舱骨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设备舱总成及薄板理论概述 |
2.1 设备舱结构组成 |
2.2 ABAQUS软件介绍 |
2.2.1 ABAQUS简介 |
2.2.2 ABAQUS主要模块组成 |
2.2.3 ABAQUS的主要分析功能 |
2.2.4 ABAQUS的主要分析流程 |
2.3 薄板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CFRP设备舱骨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 有限元方法 |
3.1.1 有限元基本思想 |
3.1.2 有限元法计算流程 |
3.2 CFRP设备舱骨架壳模型的建立 |
3.2.1 弯梁壳模型建立 |
3.2.2 横梁壳模型建立 |
3.2.3 边梁壳模型建立 |
3.3 CFRP设备舱骨架材料属性创建 |
3.3.1 材料参数 |
3.3.2 材料赋予及网格划分 |
3.3.3 设备舱骨架总装配体 |
3.4 本章小结 |
4 设备舱骨架静强度分析与模态分析 |
4.1 静力分析理论 |
4.2 载荷工况与约束条件 |
4.2.1 静载荷工况确定 |
4.2.2 约束条件的设定 |
4.3 静强度评价标准 |
4.3.1 金属材料静强度评价 |
4.3.2 碳纤维材料静强度评价 |
4.4 静强度评价结果 |
4.4.1 金属材料静强度评价结果 |
4.4.2 碳纤维材料静强度评价结果 |
4.5 设备舱骨架模态性能研究 |
4.5.1 模态理论基础 |
4.5.2 设备舱骨架模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设备舱骨架疲劳强度分析 |
5.1 疲劳极限法 |
5.1.1 疲劳载荷工况的确定 |
5.1.2 疲劳极限图 |
5.1.3 金属材料疲劳强度评价标准 |
5.1.4 碳纤维材料疲劳强度评价标准 |
5.1.5 金属材料疲劳强度评价结果 |
5.1.6 碳纤维材料疲劳强度评价结果 |
5.2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
5.2.1 随机振动理论 |
5.2.2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 |
5.2.3 应力幅值概率密度计算 |
5.2.4 累积损伤理论 |
5.2.5 复合材料随机振动疲劳强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设备舱骨架碳纤维层合板试验研究 |
6.1 拉伸试验 |
6.1.1 试验设备 |
6.1.2 拉伸试件 |
6.1.3 准静态拉伸试验方案 |
6.1.4 不同加载速率拉伸试验 |
6.2 压缩试验 |
6.2.1 压缩试验设备 |
6.2.2 压缩试件 |
6.2.3 准静态压缩试验方案 |
6.2.4 不同加载速率压缩试验 |
6.3 疲劳试验 |
6.3.1 疲劳试验设备 |
6.3.2 疲劳试验试件 |
6.3.4 Goodman曲线试验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QY8911双马树脂通过技术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硅杂化聚芳醚腈改性酞腈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 张家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双马来酰亚胺耐高温敏化交联剂的合成和应用[D]. 高一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复合材料工字形层合曲梁承载能力研究[D]. 崔嘉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界面层和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D]. 吴佳奇.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D]. 翟冠宇.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9)
- [6]飞行器用耐高温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D]. 张朝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基于液相浸渍工艺的SiO2f/PI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白惠珍.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8]新型芳杂环内扩链型双马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马兴华.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8(05)
- [9]核—壳粒子增韧环氧胶黏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唐义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10]动车组碳纤维材料设备舱骨架力学性能研究[D]. 张向峰.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