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言部分二化韵发音调查

北京方言部分二化韵发音调查

一、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读音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琳[1](2017)在《哈尔滨方言七十年语音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一项关于城市方言七十年语音变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显象时间框架下,文章以哈尔滨方言广泛存在的、具有典型性的语音变异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其在共时平面上的分布特点。综合运用社会语言学的变异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主城区及郊区范围内的诸多语言社区进行调查。综合运用社会语言学的变异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主城区及郊区范围内的诸多语言社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语言变项。共考察哈尔滨方言音系的声母、韵母、声调和语流音变四系统中发生变异的24小类语音变异。其二是社会变项。共考察本地出生成长的发音合作人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声望、家庭声望、方言背景、幼年语言环境、民族、居住地、成长地等十种社会变量。通过对调查获取的涉及420个语言变项、2609人次的有效语料所进行的分类描写、定性与定量统计分析,并且根据共时层面所呈现的变异随年龄变化的总体趋势和特点,以实证研究所获得的数据绘制成各类反映语音变化的图表,从而追溯出语音变项及其变式在七十年间的历时演变轨迹、预测出语音变项及其变式未来的发展和演变方向。文章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立足于语言内部因素,拟探求哈尔滨方言中不同类属的语音变异产生和演变的内部规律性;其次,立足于语言外部因素,考察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之间密切的共变关系。注重实证研究、注重语音演变与语言外部因素关系的考察和解释是社会语言学区别于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研究特点和研究范式,同时也是本文的研究特色所在。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前贤对于哈尔滨方言语音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借助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和运算功能,主要实现了以下研究目的:第一,求得具有典型性的各种语音变项及其变式的详尽的频数分布和使用比例;第二,求得24类语音变异之中的各种社会变项对变异发生作用的显着性水平,并且分别对其进行排序;第三,根据所求得的显示社会变项与语音变异之间密切关联的量化数据对语音变异随多种社会变项的变化而变化的总体规律进行归纳和解释。求得文章所考察的各类语音变异发生概率的多元回归方程。第四,追溯方言语音七十年间的历时演变轨迹、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得出哈尔滨方言音系中的语音变异现象尚处于演变的过程之中,属于进行中的变化的结论。

魏宏佳[2](2020)在《《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研究》文中提出《清文启蒙》全名《满汉字清文启蒙》,是最早的一部满汉双语教材,成书于雍正八年(1730),比目前已知的白话文献《红楼梦》成书早约三十年。该书第二卷(又称《兼汉满洲套话》)为满汉双语对话,共51条,具有明显的北京话口语色彩,其中运用了较多的儿化词,对研究清代前期北京话儿化的特点及北京话儿化的形成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绪论部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汉语儿化研究、北京话儿化研究及《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研究的相关成果,介绍了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重点对《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中的儿化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并对儿化词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以探究清代前期北京话儿化的特点。首先对其中儿化词的总体使用情况作了说明;其次从儿化的结构、功能和意义三方面考察了儿化的特点,其中将儿化结构类型分成了整体儿化和部分儿化两大类,单纯语素儿化、复合语素儿化、后置语素儿化和前置语素儿化四小类。第二章从历时角度梳理了元、明及清代前中后几个历史时期北京话文献中儿化的使用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对北京话儿化发展演变情况做了动态考察,重点关注了以《清文启蒙》为代表的清代前期儿化的特点以及对清代北京话形成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第三章从共时角度,对清代前期北京话、清代前期山东方言和清代前期河南方言中的儿化进行了地域对比,全面考察了各自儿化的特点,总结了清代前期北方话儿化的共性和清代前期北京话儿化的地域特点。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清代北京话儿化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清代北京话中的儿化既是遵循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也受到了满汉语言接触的影响。

周晨萌[3](2006)在《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轻声、儿化、清入字是北京话中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以语言变异理论为指导,在综合运用描写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20世纪80年代《当代北京口语语料》46万语料中的轻声、儿化、异读清入字的共时变异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分析。同时将研究结果和时贤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三种语言现象在真实时间上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显象时间上的研究。全文共分七部分。引论。主要介绍了与北京话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北京社会史和文化史,包括北京的地理交通、建置沿革、人口居民以及北京话的发展简史。第一章概说。重点阐述了北京话的特点、前人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文有关轻声、儿化、清入字三种语言现象的显象时间上的研究材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于20世纪80年代调查所得的《当代北京口语语料》;真实时间上的材料来自各学者已发表的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以语言变异理论为指导,兼顾共时和历时,运用描写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全面分析了语料中的轻声、儿化和清入字,全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依据语料描写了三种语言现象的语音、词汇特征;二是运用变异理论探讨了三种语言现象的变异,并对其变异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三是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三种语言现象在近20年内的变化。第二章轻声。本章首先对语料中出现的轻声词、轻声音节的语言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然后分别从共时变异和历时变化两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轻声词和轻声音节的使用情况。首先,我们描述了轻声词在不同音节位置、不同词语结构、不同意义层级以及不同频段中的分布以及轻声音节的音变规律。其次,我们分析了轻声词、弱化音节在各言语社团中的分布。轻声词和弱化音节的使用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年龄的减小而逐渐减少,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和学生,满族、回族多于汉族,女性使用的轻声词高于男性、而弱化音节低于男性。轻声词和弱化音节出现了衰减。最后,我们比较了轻声词从80年代到现在20年间的发展变化。北京话的轻声的确出现了衰减趋势,但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消失。第三章儿化。本章从儿化的一般特征、儿化的共时变异以及儿化的历时变化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北京话儿化词以及儿化韵的社会分布和演变规律。首先,简单介绍了儿化词在不同音节不同词类中的分布以及儿化韵的韵类系统、分合情况。其次,分析了儿化词在各言语社团中的分布以及4组儿化韵的合并情况。儿化词的使用同样也出现了衰减,其衰减规律和轻声词一样: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年龄的减小而逐渐减少,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和学生,满族、回族多于汉族,女性低于男性。4组儿化韵虽然存在归并现象,但总体以分为主,合并现象主要集中在男性、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以及体力劳动者中。最后,我们对4组儿化韵在10年间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清入字。本章首先对语料中清入字的异读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异读清入字的共时变异以及历时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首先考察了清入字的异读情况,对异读清入字的归调、声韵音变以及声调和韵母的关系一一做了介绍。其次对异读清入字的社会分布进行了归纳,发现异读清入字的使用随着年龄的减小而增加、高文化程度者总体上略高于低文化程度者、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和学生、女性略高于男性、满族和回族多于汉族。最后对部分具体清入字如“色”、“黑”等的异读在20年间的变化做了比较分析。第五章三种语言现象的变异机制和原因。本章主要对引起变异的语言机制和外部原因进行了综合探讨。首先从内部机制上说,语音弱化是引起轻声儿化音变的主要原因,而轻声儿化又成为清入字异读的原因。另外从外部因素上来说,说话人的社会特征(主要是年龄、文化、职业以及性别)、整个社会的人文背景以及人们的语言心态在三种语言现象的变异、变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余论。主要阐述了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

张丽[4](2020)在《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河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部偏东边界,本文对唐河县内的古城乡和苍台镇方言进行调查,并对其语音进行对比与分析,探索其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文章还将唐河方言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枣阳方言和郧阳区方言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这些同处于过渡地带的方言之间有何亲疏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从汉语方言分区角度看,唐河方言位于中原官话南鲁片的边缘,适合进行“古-今”与“内-外”相结合的比较法进行研究。通过大量阅读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对唐河方言的语音进行全面调查并研究的成果有待补充,以唐河方言语音情况作为中原官话南鲁片的代表,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方言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目前仍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选择位于唐河县境内中部偏北、同等半径范围内距离县城较近的古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以此获取其音系、基本词汇及其他共时层面的语音信息;同时,文章以《广韵》为中古音参照系,拿古城乡的音系与之对比,借以总结其“古-今”演变规律;此外,本文还将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唐河县古城乡方言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三字组连读变调、叠词、儿化等方面的共时语音特征。过渡地带的方言语音特征不排除因“接触”而具备混合性,因此本文另对县境南部、距离西南官话鄂北小片枣阳最近的苍台镇方言进行了田野调查,借以验证这方面的具体表现。经过调查可以看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在声、韵、调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不排除是枣阳方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不排除普通话的影响,但是深入讨论后可进一步确定: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内部语音不平行演变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系统性,苍台镇方言中的“又音现象”是零散的,表明苍台方言正处于变化之中,具有离散式音变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索包括唐河方言在内的南鲁片中原官话与鄂北小片西南官话相接壤的地区之间有何语音方面的亲疏关系?当前对这一过渡地带的方言分区是否合理?本文又遵循选点均匀的原则,利用文献法将唐河方言与枣阳方言、以及距离唐河县较远、同属于鄂北小片的郧阳方言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唐河方言语音与枣阳、郧阳方言仍各具特色。虽然枣阳方言和郧阳方言相对而言受到中原官话南鲁片方言的影响更明显,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近于中原官话而远于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但是其中与中原官话的“共通性”都是晚起的,不能作为重新划分方言区域的标准,所以唐河方言仍旧属于中原官话南鲁片,枣阳、郧阳方言也应该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

亓文婧[5](2019)在《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地处中原官话区的最东端,与官话两大次方言区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毗邻。不仅方言语音颇具特色,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本文以实地调查的46个点的方言资料为基础,并参照中原官话和山东其他方言的情况,辅以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语音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共时描写和历时研究。本文共分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原官话在山东省内的分布和分区。第二节总结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音韵研究的历史,并指出当前研究中的3点局限。第三节则重点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音韵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以及文中所用材料的来源。关于材料来源,文中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笔者2014年至2017年的所做的多次田野调查。第二章,声母研究。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声母概况,分析了本区声母的共性和差异,并从差异入手讨论声母的读音。第二节首先描述和分析了尖团音的读音情况,指出46点方言中只有8点尚存尖团之别,其余38点尖团音已合并。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本区精组音值的齿间化现象,认为精组齿间化的进程可能与知三章读为舌叶音相关。第三节介绍了今普通话读合口呼韵母前精组声母的演变情况,有14个方言点的精组合口呼读成t(?)y-t(?)y-cy-,13个方言点的精组合口三等咸山摄字(含少数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读tsu-tshu-su-,并讨论了形成这种读音的机制。第四节讨论了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其中有7点知二庄与知三章的读音二分,依据读音差异又可分为3种子类型,并结合近代韵书中分混情况和山东其他地区的方言读音,分析知庄章的历史层次。第五节的讨论重点在知系合口字的唇齿化问题上,依据实际读音将知系合口字分为3类,并结合整个中原官话的读音,从发音机制、文献材料和移民因素3个方面出发,得出东片区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的现象是自发演变的结论。第六节介绍了古日母字的读音情况,这一节的讨论重点主要集中于止摄日母字的读音,有21点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读为(?),6点读为自成音节的(?),并利用语音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二者的语音特征和实际音值。第七节讨论了古影喻疑微的读音及其演变,通过参照近代韵书材料和其他方言读音,认为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读(?)音或γ音是语音逆向发展的结果。第三章,韵母研究。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韵母的概况,分析了本区韵母的共性和差异。第二节介绍了韵母的读音特点,分别讨论了中古见系蟹摄开口二等字的读音、中古见系果摄一等字的韵母今读、非组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知系蟹止摄合口字、韵尾-m、双河集(牡丹区)深臻摄部分字读同曾梗通摄、宕江摄入声韵7个问题,通过总结官话韵书中的发展路径,并将其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读音作比对,得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阴声韵的历史层次。本章还着重在第三节对儿化和儿化韵现象进行了讨论,除了与普通话儿化韵相同的儿化形式外,本区还有9个方言点存在儿化变韵形式,7个方言点有儿化变韵的残留形式,对比整个山东地区的儿化变韵与演变,认为儿化变韵与幼儿型儿化有一定的关系,并分析儿化变韵现象衰退的原因。此外,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儿化还存在增音现象,通过语音实验的手段,确定了增音—齿龈闪音(?)的语音性质。本章还描写了东明焦园乡的子变韵现象,这是山东境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存在子变韵的方言点,根据其语音特点和历史地理特点,讨论了焦园乡子变韵的来源问题。第四章,声调研究。第一节分析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调型及分布特点,依据调型的差异,将本区声调分为北部型和南部型两个类型,北部型含37个方言点,其调型特点可以概况为:阴平-中升、阳平-高降、上声-高平、去声-降升;南部型含9个方言点,其调型特点可以概括为:阴平-降升、阳平-高平、上声-中升、去声-高降。除此之外,本区的部分方言点还存在嘎裂情况,本章以东平为例,结合实验语音的方法,观察了嘎裂声的语音特性。另外,文章还梳理了46点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归调情况,有部分清入字和次浊入的声调已经发生了变化,重新派入除阴平以外的三声。次浊入声字读为阴平的比例低于清入字,清入字读阴平的比例介于84.18%至93.75%之间,而次浊入声字中这一比例明显要低,介于35.9%至76.93%之间。第四节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滕州声调的变迁,通过praat测算了8位发音人的单字调读音,发现滕州单字调存在5个特点:三调类与四调类的并存、人际读音差异大、同一发音人的调类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变体、同一发音人前后发音不同、调值的细微差异是区别音位的标志之一。通过对比已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滕州单字调读音复杂的现状是外部扩散和内部演变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总结了影响滕州声调变迁的7点因素。此外,在本章中还讨论了连读变调和轻声前变调的情况,总结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连读变调的3种语音类型和轻声变调的4个特点。第五章,以微山方言的内部差异为例,讨论了行政区划、移民与方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微山方言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中心型、北市型、移民型,其中中心型、北市型的差异是历史上行政区划差异造成的,同一政区内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的一体化自然会促使方言的一体化,移民型是清咸丰年间菏泽黄河水患移民形成的,通过与迁出地方言、迁入地方言作对比,以移民方言特征的保留程度为分类条件,将移民方言分为3类,并总结出影响微山县菏泽移民方言演变的6点因素。文末还附有46点方言音系和46点方言字音对照表供参考和研究之用。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为:第一,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区46个点的比较全面的共时语音资料,其中不少点填补了以往调查的空白,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和整个中原官话区的研究以及山东方言的研究打下了更为扎实的资料基础。第二,运用音系分析、实验分析和历史比较等方法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声韵调及音变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和多角度的分析,揭示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的一些特点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深化了对该地区方音的研究。第三,新发现并分析了一些以往未见披露的方音现象。如东明西南部的“子变韵”、菏泽双河集存在的深臻摄读同曾梗摄,都是以前未见报道、且为山东省内目前仅见的方言现象。又如,对方言岛其内部差异的调查,为研究方言与地理、移民以及政区变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张金发[6](2013)在《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国的拼音运动体现了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时代要求,其探索与革新,为当代汉民族标准语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立足于清末民国时期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王照《官话合声字母》以及赵元任《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等四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国语教材及相关拼音方案的比较研究,着重考察清末民国以来四种国语语音教材所体现的语音特征及变化,探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发展演变规律,同时比较清末民国以来较有代表性的教材及拼音方案的特征、源流以及利弊得失。从纵向的角度看,四种教材在时间上的跨度虽然不算大,但是同样反映了这段时间里北京语音所正在发生的的演变及特征。从横向的角度看,不同的作者所记载的北京语音及其拼音字母方案设计体现了个体的差异。四种教材的声母系统与今普通话系统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具体字母的使用方式上以及少数字母的音值。从《自迩集》到《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的韵母记载,体现了《等韵图经》以来北京语音韵母方面的尚未完成的部分演变,包括果摄io-uo-ue的演变,果摄o-uc、o-e韵母的演变及分化,iai韵母的演变以及来母字撮口呼音节luan、lun的演变。在声调方面,四种国语教材的声调类型相同,均采用北京的四声,区别仅在于标调方式以及具体字例读音上。四种国语教材对连读音变及轻声、儿化的记载有相承之处又有所变化,尤其是对轻声的记载体现了由不统一而逐步统一的变化特点。在方案设计方面,有很多字母使用的“首创”行为。几个方案各具得失,但是这些方案设计对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概括而言,四种教材的语音记载,体现了北京语音异读逐渐减少,语音日趋统一的变化过程。四种教材五套拼音字母方案的字母使用特点,体现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与清末民国诸多拼音字母方案的沿革关系。四种教材的总体风貌,则体现了民族标准语逐步走向统一、规范、科学的发展进程。

张阳[7](2011)在《清东陵北京话方言岛语音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朝入关后,于公元1663年在今河北省遵化市境内开辟了关内第一个陵区——东陵,并在各陵设立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的人员均从京城调遣而来,负责建造皇陵、陵区守护和日常祭祀等事务。他们大多操北京话。清朝灭亡后,最后一批建陵、护陵人员长期定居下来,原来的各机构和八旗驻地也随之演变成一个个村庄。时至今日,当地居民使用的语言与周围冀鲁官话(保唐片蓟遵小片)仍有明显区别,却和北京话十分相近。本研究调查记录了清东陵地区和遵化市的语音系统,并进行了音系比较,对清东陵地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儿化词使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论如下:清东陵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属北京官话,是北京话的一个方言岛。当地相对聚居的居住环境和居民对东陵话的母语忠诚,为方言岛的留存提供了重要条件。但在普通话和周围冀鲁官话的共同影响下,东陵话已逐渐丢失北京话的部分语音特点,如轻声词和儿化词使用量大大减少,轻声对音节声韵的改变范围和程度缩减等。其内部也开始出现新老派语音差异。居民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十分积极,认为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好听、有用,具有社会影响力,对自己和后代都十分重要。积极的语言态度和媒体影响等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使东陵话向普通话标准音靠拢。可以预见,东陵话这个北京话方言岛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其部分北京话的语音特点将逐渐向普通话标准音靠拢。

孙德金[8](1991)在《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读音调查》文中提出 1990年三四月间,我们在北京城区进行了一次部分儿化韵读音的调查。§0 调查目的

张伟静[9](2014)在《山东费县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费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郑曹片(按照钱曾怡先生的分区,费县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鲁片)。由于处在官话三大次方言区(中原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的边缘地带,费县方言的语音颇具特色,县内也存在不小的内部差异。本文以实地调查的费县方言资料为基础,并参考相邻地区方言,辅以语音实验的方法,对费县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本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简单介绍了研究中心费县的地理位置、区划、人口和历史沿革等基本情况。第二节则重点介绍了研究现状和研究主旨,在分析山东方言的整体研究概况和费县方言及其周边方言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费县方言语音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三节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材料来源。关于材料来源,文中使用的材料主要来自对费县辖区内原各乡镇所做的多次田野调查。第二章,费县方言声母研究。本章首先描写了县城方言点费城镇的声母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对比了其它各乡镇声母系统之间的内部差异。然后对费县方言中两个特殊的声母,即舌根浊擦音γ和卷舌边音ι进行了语音实验分析,以确定在费县方言内部这两个声母的语音特征和实际音值,结果显示各乡镇都存在γ的使用情况,但在年轻人中已存在弱化消失的趋势;而通过ι具体的声学参数也确定了其实际音值问题。本章还重点对古知庄章声母、尖团音、古日母字和古疑影母开口洪音字今读的内部差异进行了讨论。其中,费县方言中有些乡镇方言点古知庄章组声母保持二分,具体分合情况是有15个乡镇已经合并,另有3个乡镇还保留有二分的情况。有些点还区分尖团音,具体有10个乡镇的尖团音已经全部合并为一类,但仍有8个乡镇点的尖团还存在二分的情况。日母止摄开口字的读音则有不同类型,本章结合周边方言的情况,分析了这些读音的历史层次。此外,关于古知庄章组声母逢今合口呼读齿唇音、古疑影母在开口洪音前读舌根浊擦音,结合费县周边地区及山东方言的整体读音情况和地理分布情况,本文对此分别做了对比分析,依此来观察其演变的历史层次,同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来源问题。第三章,费县方言韵母研究。同声母研究部分一样,本章先描写了县城费城镇的韵母系统,然后比较了费县方言的内部差异。本章还以费城镇为代表对单元音韵母进行语音实验分析,并将其与普通话单元音进行对比,以观察此地方言韵母的区别和整体特点,分析结果总体表现为发音舌位相对较为靠前,且舌位整体也偏低;在对特殊的“耳、儿、二、而”类字韵母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验对比分析后,最终确定此类字韵母在当地的实际音值并非卷舌元音(?)或央元音。,记作半高元音(?)更符合当地的语音实际。在历时研究方面,本章对费县方言韵母与中古韵母系统进行了比较,梳理了其对应规律。费县方言内部韵母的差异较小,所以重点讨论了宕江摄入声韵的文白异读,指出其特殊的存古性质。本章还着重对儿化与儿尾进行了讨论。费县方言内部相当于普通话儿化韵的韵母变化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卷舌型儿化,无卷舌、儿尾独立成音节类型,无卷舌、零形式类型。对比费县周边地区的儿化读音情况,透过这些不同的读音类型分别反映了演变过程中不同的历史层次。第四章,声调研究。本章分五节,第一节以费城镇声调系统为代表,用实验语音的方法绘制出LZ归一化声调图并观察其声学特点,费县方言四声(阴平调213、阳平调53、上声调55和去声调312或31)的整体特点突出表现为,调形降幅最大的是阳平调53,降幅差为2度;时长最长的是去声调,达到了270毫秒。与北京话四声分布在中域区比较起来,费县方言声调的音域相对要低一些,整体上凭音感也觉得语流较为低沉平缓。第二节,比较费县方言声调与中古声调系统,其中,以朱田镇为代表的古清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调的比例约占了75%的情况看,它反映出费县方言具有很明显的中原官话的特点;同时,费县内部在古次浊入声字今读调类归类的比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今读阴平调的比例有的乡镇最高达到了75%,有的乡镇低于50%,十八个乡镇今读阴平调的总体比例平均值约为57%,这反映出各乡镇在演变进度和层次上存在着差异,但从整体上看仍表现出明显的中原官话特点。第三节,对重重型连读变调和重轻型连读变调做了细致的描写。第四节,参考平山久雄和张树铮的观点,根据轻声前变调拟定了费县四声的古调值,其对应情况是,费县方言阴平的古调值可以拟为31(今去声调值),阳平的古调值拟为55(今上声调值),上声的古调值拟为213(今阴平调值),去声的古调值拟为53(今阳平调值),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费县方言的调值在山东方言调值演变中的层次。第五节,分析了重重型连读变调中上声在上声前变阳平、阴平在阴平前和去声前读升调13的成因,认为其变调是出于省力原则进行的内部调整。第五章,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对费县方言语音特点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首先,从地理角度观察费县方言语音特点的形成。费县属于中原官话,但与冀鲁官话毗邻,与胶辽官话区也相距不远,费县方言的一些特点说明其具有程度不一的胶辽官话特点的因子,如上文提到的古知庄章组声母的二分和尖团分立的现象,古次浊入声字今读去声的比例在各乡镇间的层次差异等可以显示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胶辽官话的因子,而在与周边方言一些近似的特点则说明附近方言的影响和语音特征的扩散。其次,费县内部的地域差异和新老差异则表现出明显的语音发展的不均衡性。最后,本章还对外部因素与内因对语音发展的作用和相互影响进行了讨论。外部影响主要表现在周边方言的影响以及普通话的影响。特别是普通话的持续深入影响,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力表现得越来越大。不过从方言发展的历时和共时情况看,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方言内部语音规律仍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这保证了方言语音面貌的系统性和独特性。文末还附有费县费城镇方言的同音字表。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提供了一份经过深入描写和分析的中原官话方言点的新资料,对山东方言研究和中原官话研究以及近代语音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二、在方法上将传统的描写方法与实验语音学的研究结合起来,确认或澄清了一些辅音、元音、声调的性质和特点,为山东方言类似语音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三、将本方言点的内部差异与周边方言、语音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比较充分的结合,从而对方言语音特点的历史层次和成因做出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李巧兰[10](2007)在《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X-儿”形式是我们从形式入手,对某音节加“儿”这一现象的概括,它指含有词缀或半词缀化的“儿”的结构,不包括“儿”的实义结构。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无论从读音来看,还是从其表义和语法功能的表现上来看情况都很复杂,加之河北方言的独特地理位置,对其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汉语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语料,为共同语儿化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证据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在语料详细描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些深入的理论探讨,对儿化的性质、成因、音系地位以及“儿”的语素地位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丰富有关理论研究的内容。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我们对河北省156个县市方言进行田野调查所得语料,观察和描写材料是我们研究的基础。在描写材料时我们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有分类型的整体描写,又有方言代表点的个案描写。在语料描写的基础上,以语音渐变理论、词汇扩散理论、非线性音系学有关理论以及语法化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历史比较法、演绎推理和归纳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X-儿”形式的语音、语义和语法方面的特点、成因及其规律性作了深入探讨。全文共分七章,并附方言地图15幅。第一章概述部分,对河北方言的概况、“X-儿”形式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本课题的意义、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和运用的方法、语料来源和方言代表点选取原则以及文中术语、符号和常用概念等情况进行了论述和说明。第二章对河北156个县市方言中“儿”和“X-儿”的读音情况进行了详细描写,并附读音情况分布图7幅。从调查的材料看,“儿”在河北方言中有10种音值,分别为:(?)[ar](?)。“X-儿”的读音类型共有独立音尾型、拼合型和化合型三种大类型,每个大类下面又分出几种不同的小类,主要有:(1)平舌元音独立音尾型。如迁西,迁安等。(2)卷舌元音独立音尾型。如定州、保定等。(3)边音独立音尾型。如井陉。(4)平舌元音拼合型。如迁安等。(5)卷舌元音拼合型。如定兴等。(6)边音拼合型。如柏乡等。(7)平舌元音韵尾型。如蔚县等。(8)边音韵尾型。如柏乡等。(9)单纯元音卷舌型。如石家庄等。(10)混合变化型。如赞皇、曲周等。其中边音独立音尾型、平舌元音韵尾型、边音韵尾型和混合变化型的读音类型是河北方言中未见前人报道过的新读音类型。在语料描写的过程中,我们除分类型的对全省情况的整体描写外,还选取新乐、定州、蔚县、柏乡等11个方言代表点,对其音系及“X-儿”的读音情况进行了比较具体地描写。第三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对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的读音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其读音复杂性的成因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时对其进行了特征几何诠释。我们发现:在河北方言中,我们按韵尾的不同,将基本韵母分成开尾韵母(无尾韵)、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入声韵母(在尚有入声的县市)和“儿”韵母五大类,各类韵母与其“X-儿”的读音类型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应,但有特例存在。从与普通话比较的角度来看,河北方言中儿化韵具体音值和儿化韵的归并情况与普通话并不完全一致。从儿化韵的音值上看,与普通话差异最明显的是后鼻音尾韵母的儿化韵,主要是在河北的很多县市其儿化韵没有鼻化色彩。河北方言中“X-儿”的读音之所以如此复杂,是由于不同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不同方言自身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使它们反映了儿化不同的历时层次。最后我们用特征几何理论对“X-儿”语音的形成进行了简要说明。第四章对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的读音历时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与其相关的“儿”音值的历史演变、“X-儿”独立音尾型读音的性质、“X-儿”中的音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方言语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探讨了河北方言中“X-儿”语音演变的时代问题。在河北方言中,“X-儿”的读音形式,呈现出了:“独立音尾→拼合→化合”这样一个连续的演变过程。河北方言中“X-儿”读音,是不同音值的“儿”与前面音节逐步合音的结果。主要有三个大的相互平行发展的连续系统:卷舌(?)式系统、平舌(?)式系统、边音(?)式系统。不论是哪种类型的“X-儿”语音系统,它的发展演变都是受一个共同的规律在支配,那就是“可共存发音的同时性”原则。“儿”音的语音特征与前面音节韵母的韵尾或韵腹的语音特征是否冲突,是决定其在历时过程中次序先后的决定因素,有冲突的发展得慢,无冲突的发展得快,冲突小的发展得较快。各个系统儿化韵发展的最终的趋势都是由繁趋简,儿化韵不断归并,数量不断减少。对于与“X-儿”演变相关的几个问题,我们在充分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认为:(1)儿音发展的大致轮廓如下:(2)河北方言中独立音尾式读音类型时间层次早于化合型的读音类型。(3)河北方言中的音变现象,为我们研究“儿”尾的轻声年代及其化合形式的产生都是很有意义的。(4)“儿”音的轻声化当发生在明代之前,大致在元明之间。(5)“X-儿”语音化合形式的产生当在金元至明之间。第五章对河北方言中“X-儿”的表义特点及其认知基础进行了研究。一方面我们对河北方言中X涉及的范围及“X-儿”的语义特点进行了描写。另一方面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表义特点的形成进行了解释,并结合历史文献对其进行印证,同时说明了“儿”语义的变化过程。河北方言中“X-儿”中X的分布范围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以及具有这几类词特点的结构形式。“X-儿”的词类各不相同,而其语义却有着相似性。“X-儿”的语义相似表现在两个方面:1指称“小”义:2表达一定感情色彩。“X-儿”类词以“儿”为形式标记形成了“表小称爱”这样一种语义范畴的类聚。“X-儿”类词的产生是以这样的前提为条件的,即是人由自身及它物的结果。具体来说它是以这样的认知为基础的:由人的“小者”称“儿”,进而推及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中的小者,从而出现了“牛儿、狗儿、桃儿、杏儿……”,再进而到无生命的器具、天文、地理类名词,指其形状、体积、面积等较小者,形成了“刀儿、小雨儿、村儿、沟儿、……”等。表达喜爱的感情色彩的用法是与其表“小”义密不可分的,因为小的东西会让人觉得可爱,从而使“儿”具有了表达“喜爱的感情色彩”的意义。我们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查检可以勾勒出“X-儿”类词的形成过程如下:不附于词后→附于人名(小名)/卑微职业名词后→附于表有生命的动物名词→无生命的器具、人体、服饰、抽象名词、称谓、地理建筑、方位、时间名词后→附于数词后→附于量词、动词、形容词后→附于副词后→附于的字结构后→附于拟声词后、固定结构、名词重叠式后。这个过程正好印证了它的认知基础。“儿”语义在“X-儿”类词形成过程中,其语义的磨损是一个渐变过程。“儿”语义由实义到虚化,而成为一个虚语素的过程,是它的“表小”义位的引申和发展的结果,而在它出现了作为合成词语素进而引申出各种用法之后,它的实义仍然存在,而在它的“表小义”弱化和虚化以后,它的“表小义”这个义位仍然在一些词中体现出来。第六章对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的特殊语法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语法功能的地域性、特殊语法功能的“X-儿”形式的来源、“X-儿”反映出的音义关联的演变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河北方言中“X-儿”中的“儿”除了构词、别义等语法功能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地域性的语法功能,这种用法主要分布在唐山、丰润、丰南、遵化、玉田、滦县、滦南、乐亭、昌黎、秦皇岛、青龙等地。它特殊的语法功能主要有:(1)“儿”用在“A儿去咧”结构中,“儿”不能独立成音节,“A儿”的读音是儿化形式,其表现了一种实现的语法意义。不独立成音节的“儿”的语法功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1”。(2)“儿”用在“名词+儿”中,其中“儿”相当于“里”。(3)“V-儿”相当于“V的”结构。(4)用在“V-儿”中,“儿化”相当于时体虚成分或方位介词。在河北方言中,之所以“儿”的构词和表义功能具有地域性特点,反映了“儿”尾与“子”尾词的竞争关系。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的句法多能性不是其语法功能的扩展,而说明了它是一种同形异源的叠置结构,“X-儿”应该有不同的来源,除了像普通话那样来源于“日”“里”的儿化词,还来源于其它与“了、得、着、到、在”语法功能相当的读音弱化的虚成分(?)。“X-儿”的语音形式是历时过程的积淀,是历时音变在共时平面的体现,而它又不是一种单纯的语流音变现象,它的变化和一定的语义和语法相关,它的音变已不是一种简单的纯语音过程,而代表了汉语派生音系统,包括Z变音、D变音和小称变音等所特有的一种音义关联的音变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语义的虚化与语音的轻声化是其变化的一个关键步骤。从独立音尾向拼合型语音的变化是由轻声化引起的,轻声化又是由语义的变化引发的语音变化,此后这个变化过程又受到了语音系统的制约,它是一个音义互动过程,它同时联结着语音和语义两个层面。而从拼合型读音向化合型读音以及化合型读音内部的语音变化,诸如变声、变调、变韵等,则是一种受语音条件制约的过程。所以我们说“X-儿”语音的变化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变化过程,这个音义互动的演变模式不是“X-儿”所独有的,其它的派生音系统的演变与此相同。最后,我们在前文的基础上,对“儿化现象的产生是外来因素,主要是阿尔泰语影响的结果”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前人之所以认为它不是汉语自身的产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儿”已经不限于用在名词中,副词、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加上“儿”字构成的不是名词,这跟“儿尾”的构词规则相矛盾。从前文我们对“X-儿”类词产生的过程及其中“儿”语义的变化来看,不论是读儿尾的还是儿化的词,它们的产生都是名词“儿”语义逐渐虚化,直至在读音上与前一音节发生化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义和语音是两个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因素。“X-儿”类词所共有的特征不是某个词类的特征,而是“表小称爱”这样一个语义特征。所以我们说儿化的产生当是由“儿”语义的虚化导致了语音上的变化这样一个音义互动过程的结果。阿尔泰语对儿化的产生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有可能加快了儿化的步伐或对儿化的结果起到了加固作用。

二、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读音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读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滨方言七十年语音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哈尔滨市概况
        一、地理、历史、人口
        二、行政区划
    第二节 哈尔滨方言语音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东北方言语音研究
        二、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
        三、哈尔滨方言语音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价值
        二、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一章 哈尔滨方言语音变异调查
    第一节 语音变异调查
        一、语言变项的调查
        二、社会变项的调查
    第二节 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
        一、调查的过程
        二、调查的方法
        三、数据的处理
    第三节 理论基础和符号说明
        一、理论基础
        二、符号说明
第二章 哈尔滨方言声母变化
    第一节 零声母合口字的声母变化
    第二节 古日母字的声母变化
    第三节 古知庄章组字的声母变化
    第四节 古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的声母变化
    第五节 古帮系、端系、知系、见系字的声母变化
        一、古帮系帮组、非组字今声母的语音变化
        二、古端系端组、精组、泥组字今声母的语音变化
        三、古知系知、章组字今声母的语音变化
        四、古见系见、晓、影组字今声母的语音变化
第三章 哈尔滨方言韵母变化
    第一节 古泥、来母合口呼一等山摄字介音[u]的再现
    第二节 古帮、泥组合口诸摄字原读开口韵音节的合口化
        一、帮组合口字读为开口韵
        二、泥来组合口字读为开口韵
    第三节 其他韵母的语音分歧
        一、古流、遇、咸、山等摄字韵母的语音变化
        二、古止、蟹、臻、深等摄字韵母的语音变化
    第四节 古宕江曾梗等摄字韵母的文白异读
        一、入声字韵母的文白异读
        二、非入声字韵母的文白异读
    第五节 儿化韵的合并与分化
第四章 哈尔滨方言声调变化
    第一节 哈尔滨方言与普通话声调调类对照
    第二节 哈尔滨方言原读阴平调类例字的声调变化
    第三节 哈尔滨方言原读阳平调类例字的声调变化
    第四节 哈尔滨方言原读上声调类例字的声调变化
        一、古清声母入声字原读上声代表字
        二、非入声字原读上声代表字
    第五节 哈尔滨方言原读去声调类例字的声调变化
第五章 哈尔滨方言中的一些特殊字音的变化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的语音分歧
        一、不含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
        二、含轻声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第二节 特殊儿化音变的语音分歧
    第三节 合音导致的语音分歧
    第四节 脱落导致的语音分歧
第六章 社会因素对语音变化影响的解释
    第一节 声母变异与社会因素
        一、零声母合口字[υ]化变异
        二、古日母字今声母变异
        三、古知庄章组字今声母变异
        四、古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今声母变异
        五、古帮系、端系、知系、见系代表字今声母变异
    第二节 韵母变异与社会因素
        一、古泥、来母今合口一等山摄字韵母变异
        二、古帮组果山宕江梗等摄、泥组通摄合口字韵母变异
        三、古流、遇、止、蟹、假、山、咸、臻等摄字韵母变异
        四、古宕江曾梗等摄的文白异读
        五、儿化韵母的合流与分化语音变异
    第三节 声调变异与社会因素
        一、原读阴平调类字的声调变异
        二、原读阳平调类字的声调变异
        三、原读上声调类字的声调变异
        四、原读去声调类字的声调变异
    第四节 语流中的变异现象与社会因素
        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变异
        二、特殊儿化音变的变异
        三、合音的变异
        四、脱落的变异
    第五节 社会因素对语音变化影响的解释
        一、年龄与语音变化
        二、性别与语音变化
        三、教育程度与语音变化
        四、职业声望与语音变化
        五、家庭声望与语音变化
        六、方言背景与语音变化
        七、民族与语音变化
        八、幼年语言环境与语音变化
        九、居住地与语音变化
        十、成长地与语音变化
        十一、语体与场合与语音变化
        十二、发音人的社会因素与语音变化小结
第七章 哈尔滨方言的语音变异机制和动因
    第一节 语音变异的语言内部机制
        一、语音演变的原因及方式
        二、语音演变的类型和特点
        三、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及系统性
    第二节 语音变异的语言外部动因
        一、城市发展历史和移民背景与语音变化
        二、时代背景与语音变化
        三、语言接触与语音变化
        四、语言态度与语音变化
        五、权威方言与语音变化
        六、社会心理与语音变化
第八章 哈尔滨方言语音变化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第一节 声母变异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第二节 韵母变异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第三节 声调变异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第四节 语流音变中特殊字音变异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儿化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关于北京话儿化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关于《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的研究概况
        一、《清文启蒙》版本介绍及语料价值
        二、《清文启蒙》儿化的研究概况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语料及使用符号说明
第一章 《清文启蒙》儿化的使用情况及特点
    第一节 《清文启蒙》儿化的使用情况
    第二节 《清文启蒙》儿化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 《清文启蒙》儿化功能及意义的特点
第二章 《清文启蒙》与其他北京话文献中儿化的历时比较
    第一节 与清以前文献中儿化的比较
    第二节 与清代文献中儿化的比较
        一、清前期文献中的儿化
        二、清中期文献中的儿化
        三、清后期文献中的儿化
    第三节 历时比较的结果
第三章 《清文启蒙》与其他共时文献中儿化的地域对比
    第一节 清代河南方言背景文献中的儿化
    第二节 清代山东方言背景文献中的儿化
    第三节 地域对比的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论
    壹 地理交通
    贰 建置沿革
    叁 人口居民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北京话的特点及研究概况
        壹 北京话的特点
        贰 前人的研究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
        壹 研究目的及意义
        贰 研究方法
        叁 研究材料
    第三节 基本概念
        壹 变异、变素和变体
        贰 显像时间、真实时间和年龄级差
        叁 概率和规则
第二章 轻声
    第一节 轻声的语言特征
        壹 轻声词的分布
        贰 轻声音节的音变
    第二节 轻声的共时变异
        壹 轻声词的共时变异
        贰 弱化音节的共时变异
        叁 小结
    第三节 轻声的历时变化
第三章 儿化
    第一节 儿化的语言特征
        壹 儿化词的分布
        贰 儿化韵的音变
    第二节 儿化的共时变异
        壹 儿化词的共时变异
        贰 儿化韵的共时变异
    第三节 儿化的历时变化
第四章 清入字
    第一节 清入字的异读
        壹 清入字的声调异读
        贰 清入字的声韵异读
    第二节 异读清入字的共时变异
        壹 异读清入字的总体使用
        贰 异读清入字的社会分布
        叁 具体异读清入字的使用
    第三节 清入字的历时变化
第五章 三种语言现象的变异机制和原因
    第一节 变异现象的语言内部机制
    第二节 变异现象的外部因素
        壹 影响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
        贰 社会人文背景
        叁 语言心态
    余论
        壹 三种语言现象的发展趋势
        贰 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语料转写体例
    附录二 被试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 语料中的轻声词总表
    附录四 语料中的儿化词总表
    附录五 语料中的清入字总表
后记

(4)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唐河县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人口概况
    1.2 唐河方言研究综述
    1.3 调查情况及发音人介绍
    1.4 调查材料说明
    1.5 中古音专业术语说明
第2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音系分析
    2.1 声母
    2.2 韵母
    2.3 声调
    2.4 声韵调拼合关系
    小结
第3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同音字汇
第4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历时音变
    4.1 声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4.2 韵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4.3 声调的古今演变规律
    4.4 特字举隅
    4.5 小结
第5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共时音变
    5.1 两字组连读变调
    5.2 三字组连读变调
    5.3 叠字组连读音变
        5.3.1 ABB型词语连读音变
        5.3.2 AAB型叠词连读音变
        5.3.3 AABB型叠词连读音变
        5.3.4 ABAB型叠词连读音变
    5.4 “的”尾词
    5.5 儿化
        5.5.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
        5.5.2 汉语方言的儿化音变与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闪音”
    5.6 合音现象
    5.7 分音现象
第6章 唐河县境内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6.1 苍台镇方言的音系
        6.1.1 声母
        6.1.2 韵母
        6.1.3 声调
    6.2 古城乡与苍台镇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6.2.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6.2.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6.2.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6.3 有关苍台镇方言古生、书、船、禅母今读[f]的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唐河县方言与枣阳、郧阳区方言比较与分析
    7.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7.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7.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附录
    表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声母演变表
    表2.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韵母演变表
    表3.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三字组连读变调表
    表4. 唐河(古城乡)方言词汇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痴及答辩情况表

(5)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原官话在山东省内的分布及其分区
        一、中原官话的分区问题
        二、本文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分区
    第二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研究现状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理论和方法
        三、研究范围与材料来源
第二章 声母研究
    第一节 声母概况
        一、声母的数量
        二、声母的共性和差异
    第二节 尖团音的分混
        一、尖团音的读音类型和分布情况
        二、对尖音和团音音值的描写
        三、精组读音的齿间化
        四、尖团音分混的历史层次
    第三节 今普通话读合口呼韵母前精组声母的演变
        一、今普通话读合口呼前精组声母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二、近代韵书中记录的精组合口字的演变轨迹
        三、精组合口字tcy-读的演变
        四、精组山臻摄合口三等字(含少数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tsu-读的演变
    第四节 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
        一、中古知庄章的今读类型和与精、见组的分混情况
        二、中古知庄章组声母在近代韵书中的分合情况
        三、中古知庄章声母在山东境内中原官话中的演变层次分析
        四、关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知庄章变化的几点说明
    第五节 知系合口字的唇齿化
        一、中古知庄章组合口字的今读类型和分布
        二、已往学者的讨论
        三、关于东西片区关系的再讨论
    第六节 古日母字及其相关问题
        一、日母字的今读类型和分布
        二、关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儿系字记音的不同意见
        三、(?)读型和(?)读型儿系字的声母
        四、(?)读型和(?)读型儿系字的韵母
        五、儿系字的音位归纳
    第七节 古影喻疑微的读音及其演变
        一、影喻疑微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二、影喻疑微四母在近代北方官话中的演变
        三、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影疑母一二等字声母的演变
第三章 韵母研究
    第一节 韵母概况
        一、韵母的数量
        二、韵母的共性和差异
    第二节 韵母特点分析
        一、中古见系蟹摄开口二等字的读音
        二、中古见系果摄一等字的韵母今读
        三、非组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
        四、知系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
        五、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m尾
        六、个案研究:双河集(牡丹区)深、臻二摄韵尾的演变
        七、宕江曾梗通入声韵的读音
    第三节 儿化和儿化韵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儿化的读音特点
        二、儿化变韵
        三、儿化增音——闪音(?)
        四、个案研究:鄄城方言的儿化增音——齿龈颤音r
    第四节 个案研究:东明县焦园方言的子变韵
        一、焦园方言子变韵的规律
        二、焦园子变韵与其他地区子变韵的比较
        三、焦园方言的子变韵、儿化韵和子尾词
        四、焦园方言存在子变韵的历史地理原因
第四章 声调研究
    第一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调型及分布特点
        一、声调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二、个案研究:东平去声的读音及其特征
        三、古入声调的分派
    第二节 重重型连读变调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读音
        二、山东中原官话连读变调的类型
        三、部分连读变调的成因考察
    第三节 轻声前变调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轻声的读音情况
        二、轻声后字的读音分类
    第四节 个案研究:半个世纪以来滕州声调的变迁
        一、滕州方言的单字调与连读变调
        二、滕州单字调读音的复杂性
        三、交界地带声调的演变动因和速度
        四、影响滕州声调变迁的因素
第五章 个案研究:微山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与行政地理和移民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行政地理和方言的关系
        一、微山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
        二、行政沿革影响下的中心型和北市型
    第二节 移民和方言的关系
        一、微山县菏泽方言岛的移民来源和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微山县菏泽方言与迁出地方言、迁入地方言的对比
        三、影响微山县菏泽移民方言演变的因素
结语
附录一 46点方言音系
附录二 46点方言字音对照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清末以来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简介
    第二节 清末以来北京语音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本论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及趋势
    第四节 本论题的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观点
第一章 清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音系研究
    第一节 作者威妥玛及其《语言自迩集》简介
    第二节 《语言自迩集》声母系统研究
    第三节 《语言自迩集》韵母系统研究
    第四节 《语言自迩集》声调系统研究
第二章 清末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音系研究
    第一节 作者卢戆章及其《北京切音教科书》简介
    第二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声母系统研究
    第三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韵母系统研究
    第四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声调系统研究
第三章 清末王照《官话合声字母》音系研究
    第一节 作者王照及其《官话合声字母》简介
    第二节 《官话合声字母》声母系统研究
    第三节 《官话合声字母》韵母系统研究
    第四节 《官话合声字母》声调系统研究
第四章 民国赵元任《新国语留声片课本》音系研究
    第一节 作者赵元任及其《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简介
    第二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声母系统研究
    第三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韵母系统研究
    第四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声调系统研究
第五章 清末民国四种国语教材及拼音方案与现代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四种国语教材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第二节 四种国语教材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第三节 四种国语教材声调系统比较研究
    第四节 四种国语教材拼音方案比较研究
    第五节 四种国语教材语音与《等韵图经》《十三辙》分韵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清东陵北京话方言岛语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东陵北京话方言岛概况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调查词表和问卷的制定
    六、调查阶段及调查内容
    七、发音合作人基本情况
    八、本文使用的音标符号
第一章 东陵话、遵化话语音系统
    第一节 东陵话语音系统
        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四、声韵配合
        五、连读变调
        六、轻声
        七、儿化韵
        八、方言岛内部新老派音系对比
    第二节 遵化话语音系统
        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四、声韵配合
        五、连读变调
        六、轻声
        七、儿化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东陵话与遵化话、北京话音系比较
    第一节 东陵话与遵化话音系比较
        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四、连读变调
        五、轻声
        六、儿化韵
    第二节 东陵话与北京话音系比较
        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四、连读变调
        五、轻声
        六、儿化韵
    第三节 文白异读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儿化词专项调查
    第一节 发音人儿化词调查
        一、确定调查词项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结果
    第二节 儿化词差异调查
        一、确定调查词项
        二、调查方法
        三、抽样及主调查对象
        四、调查结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东陵话演变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语言掌握及掌握程度
        一、居民现在掌握的语言
        二、语言掌握程度
    第二节 语言使用状况
        一、家庭语言使用
        二、社区语言使用
    第三节 母语习得及习得环境
    第四节 语言态度的影响
        一、社会地位评价
        二、实用功能评价
        三、对语言发展前景的期望
        四、情感倾向
        五、行为倾向
    第五节 族际通婚的影响
    第六节 媒体、旅游等因素的影响
        一、媒体影响
        二、旅游经济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东陵话同音字表
附录(二) 东陵话长篇语料
附录(三) 声、韵及单字调调查表
附录(四) 零声母专项调查字表
附录(五) 入声字专项调查表
附录(六) 轻声词专项调查表
附录(七) 儿化专项调查词表
附录(八) 连读变调调查词表
附录(九) 文白异读调查词表
附录(十) 清东陵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读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0调查目的
§1调查范围及对象
    1.1调查范围
    1.2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3调查结果

(9)山东费县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费县地理、历史、文化概述
    1.2 研究现状、研究主旨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资料来源
第二章 声母研究
    2.1 声母系统概况
    2.2 γ和ι声母的语音实验分析
    2.3 古知系声母今读研究
    2.4 尖团音今读研究
    2.5 古日母今读研究
    2.6 古影疑母开口洪音字声母研究
第三章 韵母研究
    3.1 韵母系统概述
    3.2 韵母的语音实验分析
    3.3 韵母系统的历时考察
    3.4 儿化与儿尾
第四章 声调研究
    4.1 声调系统概述
    4.2 与中古声调系统的比较
    4.3 连读变调
    4.4 轻声前变调与单字调值的关系及古调值
    4.5 重重型变调的成因考察
第五章 对费县方言语音的几点思考
    5.1 从地理看费县方言语音特点的形成
    5.2 内部差异与语音发展的不均衡性
    5.3 语音发展的外部影响与内在因素
附录:费县方言(费城镇)同音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一 河北方言的概况
    二 "X-儿"形式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三 本课题的意义、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和运用的方法
    四 语料来源和方言代表点选取原则及情况简介
    五 文中术语、符号和常用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河北方言中的"儿"和"X-儿"的读音
    一 河北省156个县市方言中"儿"的读音
    二 河北方言中"X-儿"语音形式的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一 独立音尾型
        二 拼合型
        三 化合型
    三 河北方言中11个方言代表点的"X-儿"形式的语音情况
        一 新乐方言
        二 定州方言
        三 清苑方言
        四 安国方言
        五 迁安方言
        六 井陉方言
        七 柏乡方言
        八 蔚县方言
        九 盐山方言
        十 邱县方言
        十一 赞皇方言
第三章 河北方言中"X-儿"读音的特点、成因及其特征几何诠释
    一 河北方言中"X-儿"读音的特点
        一 河北方言中基本韵母与"X-儿"形式对应关系的特点
        二 河北卷舌元音化合型方言中的儿化韵与普通话儿化韵的比较
        三 基本韵母与"X-儿"读音对应关系反映出的问题
    二 河北方言中共时平面"X-儿"语音形式类型复杂性成因探讨
        (一) 独立音尾型音值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时间顺序
        (二) 不同化合型读音形成的内在机制
        (三) 关于河北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分析
    三 河北方言中"X-儿"语音形式共时平面类型的特征几何诠释
        (一) 独立音尾型读音的特征几何诠释
        (二) 拼合型读音的特征几何诠释
        (三) 化合型读音的特征几何诠释
第四章 河北方言中"X-儿"读音发展的历时过程及其相关问题
    一 河北方言中与"X-儿"形式的语音演变过程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 关于"儿"音值的历史演变问题
        (二) 关于河北方言中"X-儿"独立音尾型读音的性质问题
        (三) 有关"X-儿"中的音变问题
    二 河北方言中"X-儿"语音形式历时发展的大致过程及时间
        (一) 河北方言中卷舌(?)r式系统"X-儿"的演变分析
        (二) 河北方言中平舌(?)式系统中"X-儿"的演变分析
        (三) 河北方言中边音(?)式系统"X-儿"语音的演变分析
        (四) 河北方言中"X-儿"语音发展的规律性
    三 河北方言中"X-儿"语音演变的时代问题
        (一) "儿"独立音尾轻声化的大致时间
        (二) "X-儿"化合形式产生的大致时间
第五章 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的表义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一 河北方言的"X-儿"中X的范围
        (一) 名词
        (二) 量词
        (三) 动词
        (四) 形容词
        (五) 代词
        (六) 副词
        (七) 数词
        (八) 拟声词
        (九) 一些特殊结构中的"儿"
        (十) 相当于虚成分的"儿"
        (十一) 相当于"里"的"儿"
    二 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表义的多样性
        (一) 共有的表义特点
        (二) 具有地域性的表义特点
    三 河北方言中"X-儿"类词的家族相似性及其认知基础
        (一) "X-儿"类词的家族相似性
        (二) "X-儿"类词语义家族相似性形成的认知基础
        (三) 历史文献对其认知基础的印证
    四 历史文献中"-儿"语义的变化过程
第六章 河北方言中"X-儿"的特殊语法功能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一 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的特殊语法功能
        (一) "儿"用在"A儿去咧"结构中
        (二) "儿"用在"名词+儿"中,其中"儿"相当于"里"
        (三) "V-儿"形式及"儿"的语法功能
    二 与河北方言中"X-儿"语法功能的地域性相关的问题
        (一) 儿尾与子尾的关系
        (二) 河北方言中的"X-儿"是同形异源的叠置结构
    三 河北方言中特殊语法功能的"X-儿"形式的来源探讨
        (一) "儿化"的特殊语法功能不是其语法功能的扩展
        (二) 非"儿"来源的"X-儿"形成的理据
    四 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反映出的汉语音义关联的演变模式
        (一) "X-儿"形式反映出的汉语音义关联的演变模式
        (二) 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的演变模式分析
        (三) 关于儿化音的成因问题
附录1:方言调查人情况
附录2:方言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读音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方言七十年语音变化研究[D]. 王佳琳.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2]《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研究[D]. 魏宏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D]. 周晨萌. 北京语言大学, 2006(11)
  • [4]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D]. 张丽. 山东大学, 2020(11)
  • [5]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D]. 亓文婧. 山东大学, 2019(09)
  • [6]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D]. 张金发.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7]清东陵北京话方言岛语音调查[D]. 张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8]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读音调查[J]. 孙德金.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4)
  • [9]山东费县方言语音研究[D]. 张伟静. 山东大学, 2014(04)
  • [10]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 李巧兰. 山东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北京方言部分二化韵发音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