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和他们的母亲

羔羊和他们的母亲

一、Lambs And Their Mothers(论文文献综述)

范稳[1](2009)在《大地雅歌》文中认为有位天使给我说,你写下,被召赴羔羊婚筵的人,有福了。——《圣经·新约》(启示录·18:9)跳啊,大家来跳锅庄,迎来西方印度的佛法,迎来东方汉地的文明;迎来北方骑骏马的英雄,迎来南方杜鹃花一样的姑娘。——康巴藏区锅庄

王霞[2](2019)在《目的论指导下的人物传记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Understanding Sam Shepard(节选)为例》文中提出本翻译研究报告是以美国作家詹姆斯·克兰克写的人物传记山姆·谢泼德概述为研究对象,以翻译目的论及其三原则为理论指导,旨在发现人物传记翻译的理论和方法。作者詹姆斯创作这部关于谢泼德传记意图在于让读者更客观的了解谢泼德,诠释谢泼德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该翻译报告以目的论为指导,对Understanding Sam Shepard翻译文本的语言特点和难点作出详细的探讨。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目的论”即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强调译者要尽量协调原文的作者与译文读者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传记文学具有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特征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关注译作的真实性,又要重视传记文学的文学性。译者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及方法。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包含五个部分:文本介绍、翻译过程描述、翻译目的论及其在人物传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和总结。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从词汇、句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翻译中出现的语言特点及难点涉及专有名词、文化词、修饰语及句中(人物)情境、动作、心理、肖像、对话的翻译。由此,译者提出翻译策略,包括:词的音译、意译、词性的转化、词的直译加注释、汉语四字词、句的增译、省译、拆分重组。译者最后指出,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对人物传记翻译有指导意义。同时,译者也总结出传记文本在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几点:词汇的翻译一定要准确,符合约定俗成的说法,符合史实;语句的翻译一定要符合原文的语境,注意语言使用的文学性。

王钰纯[3](2019)在《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2000年以来的香港中短篇小说杂志《字花》和《香港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形象学、区域文学研究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文学文本中的香港人形象及其心理认同问题,挖掘香港城市文学创作中所展示出的独特内涵和时代风貌。香港的城市经验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启示,研究香港文学中的港人形象,有助于深化城市与人文共生同构关系的理解,并顺带关照到当下港人心灵回归及文化回归的问题。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从时间角度关注了怀旧者和遗忘者两类人群,探索香港的城市历史,追寻城市文化中的怀旧轨迹;第二部分从空间理论入手,依照“失去-追寻”模式分析香港人的家园意识,并探讨香港人生存空间拓展与重构的可性能;第三部分从港人群体的现实诉求出发,讨论城与人之间相互形塑和成就的动态关系,以疾病的隐喻分析城市病症并寻求解释之可能性。

时晓博[4](2020)在《新世纪内地青春电影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七亿票房引爆了青春电影的投拍热潮,消费主义浪潮之下青春电影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发酵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青春电影本身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蕴含着丰富的流行通俗文化基因,成为观察当下社会一面直观鲜活的落地镜:一方面折射着现实,一方面指导和规训着现代人建构自己思想和生活。但现实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步入消费主义社会,青春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被过度消费,并不能真正呈现新时代女性真实的精神风貌与生存图景,青春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存在着诸多形象扭曲与认同困境。本论文分为四部分,从以下思路进行论析和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对课题的基础概念做出界定。第一章对新世纪内地青春电影生长的社会表征与文化语境进行探讨。从社会表征来看新导演群体出现、电影工业化的新要求以及网生代经济崛起的新需求使得青春表达更加多元,从文化语境来看脱身于沉重性别刻板印象的女性形象在生消费文化、快感文化、镜像文化等多元并陈的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景观化趋势。第二章将当下青春电影中常见、经典的女性形象根据角色性格、身份属性等进行归纳,得出四种女性形象模式:乖乖女、倔强小妞、蛇蝎美人、贤妻良母,通过对每个类型中典型角色进行分析和细读考察该角色模式的表面意涵和角色迷思;第三章对青春电影镜像折射中认同困境与重塑做出分析和思考。从形象方面提出女性仍是消费中被凝视的他者,应树立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从价值和意识形态方面提出女性仍处在男权的催眠术中接受着“以父之名”的性别殖民,应聚焦女性形象真正的生命困境。本论文把新世纪以来内地青春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当成大众消费文化下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征候进行剖析和反思,以女性形象这一小切口来考察分析新世纪以来爆发的青春电影热潮中并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对青春话语中存在的显性、隐性的霸权男权文化逻辑、女性形象的性别压抑和认同困境等做出分析和解读,以期更加精良、经典的荧屏之作。

范稳[5](2003)在《水乳大地》文中研究指明澜沧江大峡谷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不同民族、不同宗数间从争斗到交融的艰难历程:喇嘛、神父和东巴祭司们借助各自的神灵与“魔鬼”的交锋;土司、部落头领和纳西族盐民们的财富和生存引发的掠夺和抗争。然而仇杀难以阻隔爱情,况且纳西人的村庄里和天主教徙的家中竟寻到了活佛的转世灵童……今天,各种信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水乳交融般和平共存。

崔丹[6](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孔瑞[7](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C.E.本特利,冯国忠[8](1984)在《“老虎”和“羔羊”——问题浅显,答案难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英国诗歌在两个时期里最为生机勃勃,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一是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士一世当政时期(大约1590—1620);一是二百年后漫长的乔治三世当政时期(大约1789—1830)。在第一个时期里,出现丁威廉·莎士比亚、爱德蒙·斯宾塞和约翰·堂恩三位最伟大的诗人以及其他许多次要的诗人和剧作家,如马洛、赫伯特、本·琼生和锡德尼。他们的诗作和当时的社会和谐一致,恪守政治和社会传统,形式和技巧不落窠臼,取得了惊人的光辉成就。英国诗歌蓬勃发展的第二个时

晏冰清[9](2017)在《“汉尼拔三部曲”艺术魅力探寻》文中研究指明托马斯·哈里斯作为美国当代悬疑小说大师,其代表作“汉尼尼拔三部曲”(包括《红龙》、《沉默的羔羊》、《汉尼拔》)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赞誉。心理医生、杀人狂魔汉尼拔·莱克特这个亦正亦邪的形象贯穿于三部小说之中,作品因此被称为“汉尼拔三部曲”。在第一部作品《红龙》中,侦探威尔·格雷厄姆因无法解开连环凶杀案的谜题而前往精神病医院向在犯罪心理上有极高造诣的囚犯汉尼拔博士求助,出乎哈里斯的意料,昙花一现的高智商罪犯汉尼拔·莱克特却因此意外获得了读者的关注,也因此成为了后两部小说《沉默的羔羊》和《汉尼拔》的中心人物。“汉尼拔三部曲”不吝笔墨地描绘了一系列犯罪凶杀场景,同时涉及食人、转变等主题和题材,在环境描写和情节设置上渲染哥特风格的恐怖氛围。在人物塑造上,哈里斯打破传统侦探、罪犯和受害者形象三者之间的界限,将看似对立的形象交织、重叠在一起,带领读者深入人物心理,窥探其中的内在矛盾。这种界限的消解同样体现在“三部曲”的核心主题,即人性善恶问题的表达上。汉尼拔虽然是一名残暴成性的罪犯,但在与联邦侦探克拉丽丝·史达琳的交往过程中,却帮助她寻找罪犯,借此成功越狱,在再一次被史达琳所救后,汉尼拔也找回了自己缺失已久的善。在哈里斯看来,人性中的善恶两种因子不是对立隔绝的。不同于《化身博士》结尾杰基尔博士只能通过自杀来避免被恶的人格海德所控制的结局,哈里斯在汉尼拔身上实现了善恶人格的共存。“汉尼拔”小说虽作为通俗侦探小说作品,却有着超越一般通俗文学的关于现实问题和人性问题的深刻思考。三部曲结合了哥特小说的传统特征,讲述了发生在当代美国都市中的犯罪故事,借此揭露社会现实问题、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探讨核心主题——人性的善恶问题,显示出对于“恶”的美学与伦理意义的重新阐释;同时小说在艺术手法上灵活运用奇特的意象,与经典文本之间形成对话,使这一系列作品具有了 特艺术魅力。

王鹏飞[10](2017)在《《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学的起点,在打到“孔家店”后,构建“新”文化面临着注入何种新的文化元素问题。以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仁人志士将构建新元素的眼光转向国外众多思潮中,而耶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构建新文学的主要异域文化。生活在新文化构建时代的以鲁迅、老舍和巴金等现代作家也受到耶教思想的影响,或是对耶教及其典籍《圣经》有着独特的阅读和研究,或是基督徒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认知。三大现代文学家在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隐含着耶教及《圣经》的元素。民国时代传统文化根基尚存,马克思主义思潮适应了社会革命的需要,进而凸显在社会显性的层面;耶教的普世价值未得到广大国人的认同,进而在社会层面属于隐性的。这些叙事作品中隐藏着叙述者的基督教认知,这些叙述者都是本土化的基督徒,在将耶教思想(犯罪与堕落、忏悔与悔改、平等与博爱、奉献与拯救等)融入叙事文本中的同时进行了本土化变异,希望在旷野中呐喊,拯救笔下的受苦人物,从而形成一种耶教本土化的写作现象。但是民国时代的读者能够了解三大家在旷野呐喊心声的甚少,而今天的读者了解三大家普世救世心声的更多。尤其在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今日,耶教的普世价值显得更为重要,社会迫切需要一场本土化的文化复兴。耶教及《圣经》视野是一种新的视角,而耶教视野下的文学三大家又有着共性,有共性方是进行本文研究的基础,分析叙事作品中本土化的耶教元素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用耶教及《圣经》的视角,兹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鲁迅、老舍和巴金进行论述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先是对本文的来源、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论文结构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来论述新文化运动社会背景下,《圣经》对鲁迅、老舍和巴金等现代文学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影响,尤其是从耶教的犯罪与堕落、悔改与拯救、宽恕与博爱思想对传统文化革新与新文化塑造的影响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先是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鲁迅与《圣经》的关系、鲁迅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药》《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故乡》与《祝福》《肥皂》等《喊喊》、《彷徨》、《野草》小说文本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鲁迅作品与《圣经》的关系。第四部分,先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老舍与《圣经》的关系、老舍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骆驼祥子》、《黑白李》、《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小说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老舍作品与《圣经》的关系。第五部分,先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巴金与《圣经》的关系、巴金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寒夜》、《第四病室》与《憩园》这三部小说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巴金作品与《圣经》的关系。

二、Lambs And Their Mothe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mbs And Their Mothers(论文提纲范文)

(1)大地雅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大地
    1. 创世纪
    2. 伊甸园
    3. 出谷纪
    4. 教堂村志
    5. 托彼特纪
    6. 列王纪
    7. 格桑多吉前传
    8. 往训万民
    9. 劫梦纪
    1 0. 顿珠活佛一书
    1 1. 官军行
    1 2. 闯入者
    1 3. 补赎
    1 4. 格桑多吉后传
    1 5. 阿墩子志
    16.相遇
    17.杜伯尔神父一书
    18.圣咏
    19.顿珠活佛二书
    20.杜伯尔神父二书
    21.试炼
    22.宗徒大事录
    23.使命
    24.光里的灵魂
    25.奥古斯丁忏悔录 (一)
    26.对话
    27.杜伯尔神父三书
    28.解放
    29.杜伯尔神父的福音
    30.顿珠活佛三书

(2)目的论指导下的人物传记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Understanding Sam Shepard(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Sam Shepard
2.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3.Skopos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ts Three Rules
    3.1 The skopos rule
    3.2.The coherence rule
    3.3 The fidelity rule
4.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translation
        4.1.1 Proper nouns
        4.1.2 Culture-bound words
        4.1.3 Modifiers
    4.2 Syntactic translation
        4.2.1 Scenario-oriented sentences
        4.2.2 Portrait-oriented sentences
        4.2.3 Movement-oriented sentences
        4.2.4 Dialogue-oriented sentences
        4.2.5 Psychology-oriented sentences
5.Summary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3)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今夕何夕:时间的失序与错乱
    第一节 遗忘者:新生代的城市想象
        一、健忘的新生代
        二、早熟的叛逆者
    第二节 怀旧者:无根之城的文学寻根
        一、沉浸旧日的“老灵魂”
        二、追寻过去的新生代
第二章 家在何处:空间的消逝与重建
    第一节 失家者:都市空间的探寻
        一、逼仄的生存空间
        二、失落的情感空间
    第二节 抗争者:未来都市的建构意志
第三章 我系何人:身份的诘问与沉思
    第一节 身体异常与失控
        一、外表异常:伤残者
        二、行为失常:疯女人
    第二节 身份调适与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新世纪内地青春电影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世纪内地青春电影女性形象生长的社会表征和文化语境
    第一节 社会表征
    第二节 文化语境
第二章 新世纪内地青春电影中女性形象多元呈现
    第一节 乖乖女:灰姑娘童话
    第二节 倔强小妞:娜拉的出走
    第三节 蛇蝎美人:妖姬或是迷途羔羊
    第四节 贤妻良母:地母想象
第三章 镜像折射中的女性认同困境
    第一节 形象谜团:虚拟的欲望符码
    第二节 价值困惑:来自男权的催眠术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一、希腊神学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结论
文献目录
附录 《致济慈》献诗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汉尼拔三部曲”艺术魅力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引人入胜的情节与主题
    (一) 血腥游戏——聚焦于连环式谋杀事件
    (二) 对“转变”情节的狂热
    (三) 食人书写的深刻主题内涵
二、突破二元对立模式的形象刻画
    (一) 重叠与倒置的人物形象
    (二) 斯芬克斯因子——善与恶的共存
    (三) 在与邪恶的共处中修复自我
三、恶书写的美学与伦理意义
    (一) 恶书写的传统与超越
    (二) 恶书写的美学意义
    (三) 恶书写的伦理意义
四、“汉尼拔三部曲”作为当代哥特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 奇异动物意象的运用
    (二) 经典文本的回响
    (三) 黑色浪漫——当代哥特传奇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10)《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下《圣经》及其思想的传播与接受
    2.1 社会大变动与大革新下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取舍
    2.2 社会大变动与大革新下“新”文化构建的两大元素
    2.3 《圣经》牺牲、宽恕和博爱等思想的传播
    2.4 《圣经》思想对中国现代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三章 《圣经》视野下的鲁迅小说
    3.1 鲁迅在旷野之地背起十字架的呐喊与彷徨
        3.1.1 鲁迅在基督教堂林立的环境中渡过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3.1.2 鲁迅的杂文集、散文集等与《圣经》的密切关系
        3.1.3 鲁迅以“拯救者耶稣受难”的呐喊之声呼唤民众
        3.1.4 独身于“旷野”呐喊的无力与彷徨
    3.2 《药》——背起十字架受难的耶稣
        3.2.1 夏瑜在“丁字街口”被杀——受苦难受的耶稣形象
        3.2.2 夏瑜背起十字架的负重与孤独
        3.2.3 小栓痨病与罪的拯救
    3.3 身处两栖(耶教文化与儒道文化)之地的“士”
        3.3.1 “士”的革新与守旧——徘徊于西方耶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
        3.3.2 《野草》——彷徨挣扎与迷茫的心声
        3.3.2.1 黑暗而寒冷的叙述色调
        3.3.2.2 在荒芜的旷野中徘徊的“彷徨游鬼”
        3.3.2.3 以“现在的死”获取“死后的新生”
        3.3.3 《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旷野中的脆弱呼喊之声
        3.3.3.1 魏连殳——旷野中嗥叫呼救的受伤之狼
        3.3.3.2 吕纬甫——徘徊于两栖之地的彷徨者
        3.3.4 《故乡》与《祝福》——回乡省亲的隐身两栖士
        3.3.4.1 《故乡》——过去的乐园和现实的荒园
        3.3.4.2 《祝福》——灵魂的孤独和启蒙者的彷徨
第四章 《圣经》视野下的老舍小说
    4.1 老舍皈依耶教与“犯罪堕落—苦难—拯救”信念
        4.1.1 老舍在缸瓦市教堂受洗入教
        4.1.2 老舍的创作自述、文艺主张与《圣经》的关系
        4.1.3 老舍对“罪感与堕落—苦难—拯救”观念的情有独钟
    4.2 《骆驼祥子》——悲情而苦涩的灰色人生
        4.2.1 众人物的堕落与苦难
        4.2.1.1 祥子买车梦想三次破灭的心酸苦难
        4.2.1.2 小福子的苦难与惨死
        4.2.1.3 刘四爷与虎妞、夏先生与阮明的犯罪与受难
        4.2.1.4 老马与小马、二强子及大杂院众人苦难多
        4.2.2 祥子的要强与受难、堕落与拯救
        4.2.2.1 祥子的“耶路撒冷圣殿”——北平城
        4.2.2.2 祥子受难与拯救
        4.2.3 《骆驼祥子》中的堕落与拯救形象
        4.2.3.1 虎妞与夏三太太—堕落的引诱与毁灭
        4.2.3.2 曹先生与小福子——脆弱基督徒的牺牲与拯救
        4.2.3.3 阮明与二强子——诱惑与堕落
        4.2.3.4 六月大雨的洗礼——挪亚大洪水的毁灭与新生
    4.3 悲苦与信望的博弈:《月牙儿》与《我这一辈子》
        4.3.1 被耶稣宽恕的妓女
        4.3.2 为嚼谷而发愁的巡警
    4.4 中西伦理的共鸣:《黑白李》与《四世同堂》
        4.4.1 舍予者:黑李
        4.4.2 忍韧舍身精神:从钱诗人到祁长孙
第五章 《圣经》视野下的巴金小说
    5.1 巴金与《圣经》的博爱、奉献与牺牲思想
        5.1.1 母亲的言传身教与旧家族的生长坏境孕育了巴金爱与憎的思想
        5.1.2 无政府主义理想及信仰的狂热与笃信、怀疑与迷茫、动摇与破灭
        5.1.3 生活中的巴金与耶教《圣经》之关系
        5.1.4 巴金创作自述、文艺作品与耶教《圣经》的关系
    5.2 《寒夜》——夜的寒冷,光的渴望
        5.2.1 黑夜需要从光照者身上摄取温暖
        5.2.2 家的结合、冲突与破裂
        5.2.2.1 家的结合——耶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中“爱”的相遇
        5.2.2.2 家的冲突——“平等与孝悌”张力的凸显
        5.2.2.3 家的破裂——“平等与孝悌”的分离
        5.2.3 在寒夜中孤独行走的曾树生
    5.3 《憩园》——旷野中迷失的羔羊和浪子
    5.4 《第四病室》——人间的堕落犯罪与地狱的受苦死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Lambs And Their Mothers(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地雅歌[J]. 范稳. 中国作家, 2009(09)
  • [2]目的论指导下的人物传记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Understanding Sam Shepard(节选)为例[D]. 王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3]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D]. 王钰纯. 华侨大学, 2019(01)
  • [4]新世纪内地青春电影女性形象研究[D]. 时晓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水乳大地[J]. 范稳. 中国作家, 2003(07)
  • [6]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老虎”和“羔羊”——问题浅显,答案难索[J]. C.E.本特利,冯国忠. 国外文学, 1984(03)
  • [9]“汉尼拔三部曲”艺术魅力探寻[D]. 晏冰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10]《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D]. 王鹏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羔羊和他们的母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