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

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

一、论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毛科杰[1](2019)在《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桥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流动人口的积极贡献,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过程。但同时,在城市“溢出效应”带动下,城市并非流动人口的最终落脚点,他们往往出于生活成本、交通便利等因素考虑,大量涌入城乡结合部,从而引发城乡之间人口流动、价值创造、社会管理等新矛盾。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作为典型城乡结合部,大量外来人口长期在此驻扎,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人口比例倒挂现象,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管理问题日益严峻,城乡结合部政府在落实国家流动人口政策及各类公共普惠政策方面也面临诸多压力和执行难题。本文拟以理论阐述与数据分析方式,结合转型期政府治理职能转变和高桥镇实地调研结果,剖析该地区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及其应对举措,通过问题和原因的探究提出流动人口管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高桥镇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完善有所裨益,也能为宁波市乃至其他地区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是分五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包括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等,限定论文研究范围,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从人口规模、人员层次、来源居留、就业结构这四个方面分析高桥镇流动人口分布情况、带来的影响、管理现状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对一般性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具体研究高桥镇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不足,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是通过管理理念的更新转变、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信息系统的增强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的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及扩大社会参与力度这六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对策建议。

孙善根[2](2005)在《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文中指出地处东南沿海又是近代中国首批通商口岸城市的宁波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颇具典型意义,但至今相关研究极为薄弱。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研究,籍以了解当时宁波的社会状况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一个侧面揭示近代东南沿海一带社会变迁的特点。 本文除导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地域社会与宁波慈善事业的传统。主要叙述民初宁波一地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诸如近代宁波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宁波商帮的崛起,使宁波一地积累了巨额的社会财富,急剧的近代化进程又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同时,外来文化的进入与清末自治运动开始的社会变革又深刻地影响宁波慈善事业的走向。而宁波一地悠久的慈善事业传统与务实的道德思想则是民初宁波慈善事业得以兴盛的思想资源。 第二章,新旧并存的民初宁波慈善公益团体。民初宁波一地慈善公益团体数量众多。本章根据其事业内容与特点,将其分为传统型、外来型、近代型、公益型。 第三章,慈善公益活动:常态救助与灾变应对。本章将民初宁波慈善公益活动根据其救济内容与对象分为常态救助与灾变应对两大类,并以传统善堂(慈溪云华堂)的活动、甬地米荒及其应对与宁波平原的商人治水为个案,考察其常态救助活动状况;同时以1922年秋宁波大水与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的宁波兵灾为例,考察在遭遇“天灾人事”时宁波社会各界的应对举措及其成效。 第四章,慈善公益事业与近代宁波社会的近代化。本章主要通过宁波基督教青年会在二三十年代宁波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以及近代宁波公共卫生事业与市政建设近代化进程,揭示以慈善公益团体为代表的民间社会在推动近代宁波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五章,政治变动与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转型。主要叙述1927年后宁波地方当局加大从行政上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力度,努力建立起以现代救济方式为主的官方社会救济体系,并在公共卫生、市政等公共事业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同时国民党政权对社会领域的全面控制,迫使以市民公会为代表的社会公益团体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使原有宁波慈善公益事业格局为之一变,但民间慈善事业仍延续了民初以来的发展势头,并有力地补充了官方救济事业的不足。 第六章,民初宁波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地域特点。本章根据事业发展状况将民初宁波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然后着重阐述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地域特点及其对民初宁波社会的多重意义。指出以商人为代表的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以及慈善事业的社区化倾向是其主要特点。

黄华[3](2010)在《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1980年沿海中心城市的短期职业大学起步,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后发外生型的高职教育从诞生起就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加速了为产业界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中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加入WTO,教育服务贸易在各国的兴起更为这种交流与合作增加了新的动力;同时,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自觉地意识到国际交流与合作对院校发展、人才培养的作用。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没有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较少系统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程,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准确把握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从而为推动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专门研究,以“历史回顾——国际比较——现状分析——个案研究——对策建议”为研究路径和逻辑线路展开。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视角较为详细地回顾、梳理了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十年来所经历的政府完全主导,政府为主、民间为辅和官民并举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和经验。论文从资源利用、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特色发展、内涵建设、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等维度明确指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中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紧接着,论文就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重点介绍理论界对于院校层面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制订、国际化策略及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为后文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准备和分析框架。论文从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力机制,同时分析了七个影响因素。重点从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技术引进吸引利用外资的需要、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等四个角度指出政府是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主要推动力量。论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新加坡、印度、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当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促进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具体举措。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实践中都得出了若干可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效仿或借鉴的做法及经验。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院校机构设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意义、现状评价、前景展望和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等几个方面全面勾勒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数据显示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因素中,领导观念和政策法规分别是影响最大的内外部因素,访谈结果进一步将领导分成创新型、适应型、跟随型和攀比型四类。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调研出人意料,“新建紧缺专业”、“引进原版教材”、“改进原有专业”、“培养锻炼师资”本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本意,但是实际运行中,却收效甚微。论文通过搜集整理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丰富实践,总结了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概括了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所处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起步、交流、参与、合作、主导阶段,并总结了各阶段的典型行为及目标。论文选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个案,深入剖析了三所地域不同、区域经济结构不同、学校性质不同、专业覆盖不同、自身资源不同的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特色实践和典型经验,运用国际理论界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分析对比了三所高职院校在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策略、具体发展路径的异同。对于三个成功个案的剖析发现,领导作用、国际化项目的持续跟进、寻找双赢的合作基础、资源整合的力度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这些共性和个性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备不同内外部资源条件的高职院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帮助不同院校做出更加的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最后,论文就如何有效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从政府层面、高职院校层面和各方联动机制层面,提出了诸多建议。其中,政府层面重在提供制度支持,重点解决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与国际惯例不接轨的阻碍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的体制障碍,加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费支持、政策扶持和质量监控。院校层面重在确立组织发展战略,明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合校情的发展路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整合各方资源,使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学院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修炼内功,提升合作能力。联动机制层面重在发挥区域、校际、职教集团、民间组织的互动作用,提高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效率和实效性。

黄雪莹[4](2014)在《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区域旅游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旅游几乎同时起步,历经二十余载,却出现分化: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缓慢,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较成熟,其中以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发展最具实效。既然,三大区域同时起步,那么何以出现如此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这些疑问引起了我们对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的重新关注。这也是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要研究区域旅游发展机制,必须理清并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区域旅游?区域旅游的构成、各构成空间的功能及相互关系是什么,功能不同的空间如何进行旅游产业布局?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的基本理论。回到实践中,为什么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更具实效呢?那么就需要从区域旅游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中剖析出区域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找到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迅速的根本动力与原因。在以上问题的梳理中,本文的思路逐渐清晰。在大量的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遵循基本原理到案例研究的逻辑思路,首先对区域旅游基本概念的辨析性认识中,提出了以旅游客源组织为纽带进行区域旅游组织,为区域旅游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线索。本文的区域旅游系统模型建立在旅游系统论基础上,以往的旅游系统论研究成果主要分为旅游地域系统和旅游功能系统,地域系统注重旅游空间关系与空间结构的分析,功能系统注重区域旅游发展要素的整合。本文将地域空间和旅游功能结合起来,构建了区域旅游系统,并对其解构得到了区域旅游系统的两个维度:空间要素和空间承载的发展要素。这一解构是区域旅游发展机制、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研究的关键。从区域旅游系统本身出发,通过区域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功能分工、空间关系和不同空间的产业布局等层面的研究,形成了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本文提出了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工的依据,奠定了区域旅游功能分工合作和旅游产业布局研究的基础。对旅游目的地、集散地、过境地三种旅游空间功能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后,形成了判断旅游空间功能的依据,即流量指标(旅游集散能力)和容量指标(旅游接待能力),得出判定旅游目的地、集散地、过境地的方法,提出了旅游飞地的概念,并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对可能发生的空间合作关系作出判断;根据区域旅游系统模型,搭建了区域旅游的产业框架,形成了客源地、目的地、集散地、过境地等各功能空间的产业布局理论。从区域旅游的概念和区域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出发,剖析了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得到核心要素、辅助性要素、环境要素三个层次上市场、资源、交通、技术、资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区域旅游发展的九个驱动因素,为发展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根据不同决定因素的组合,提出了六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资源驱动型、市场驱动型、资源—市场合作驱动型、资源—市场中心驱动型、交通驱动型和政策驱动型。通过对六种模式的区域特征、决定性因素、发展效益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资源—市场合作驱动型模式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中成效最好,并分析了该模式成因,以该模式的代表性区域——长三角区域为案例,对该模式下区域旅游演进、发展机制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研究。案例研究部分分析了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变迁过程与空间极化态势、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工与可能的合作、城市等级体系和旅游空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等问题,探寻了区域内可能存在的旅游空间极化—飞地关系,在空间功能和空间关系的支撑下,建立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的分析框架。本文提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是市场方与资源方合作驱动的结果,即中心城市上海这一市场方的旅游客源地与周边资源方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合作是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推进的动力源泉。对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思路及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旅游过境地等不同空间的旅游产业布局进行详析,为国内其他区域旅游的发展与合作提供了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顾朝林,吴莉娅[5](2008)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根据国外城市化概念与内涵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定义界定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边界,文章系统地收集了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和历史学等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学科群体的研究成果,从国内和海外两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城市化研究过程。文章将国内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分为五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起步时期(1978~1983)、中国城市化理论独创与外国城市化理论借鉴时期(1984~1988)、中国城市化要素与本土化研究时期(1989~1997)、中国城市化政府推动研究时期(1998~2004)和中国城市化科学研究繁荣时期(2005年至今)。海外的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学研究(197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系统研究(1970~1999)和中国城市化的理论框架研究(2000年以来)。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国外学者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国内学者中国城市化研究实用性明确,国内外学者互动国际经验借鉴良好。当然,中国城市化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化概念模糊,基础统计数据缺乏;重现象研究,轻理论归纳;区域城市化研究多,国家和全球背景研究少等。由于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国外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城市化理论难以直接引进并加以应用,国内原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发展理论也难以适应新的发展,所以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科学问题。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西方学者创立的城市化理论,无论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理论,还是第三世界城市化理论,其理论框架均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化研究的现实。中国城市化研究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城市化理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沈威[6](2009)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宁波市得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宁波市大力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具有区域特色的服务型职业教育,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宁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如何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创业能力,适应宁波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宁波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保证,成为宁波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主题。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力图消化、吸收、融合多学科理论中关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梳理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现有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成果,并通过对宁波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总结、提炼优秀经验,旨在客观分析宁波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宁波中等职业教育做出客观评价,为教育管理部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对策思路。第一部分中,本研究介绍了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经营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和校本管理理论。第二部分从宁波市区域经济概况、工业状况、对外贸易、科教人才等方面介绍了宁波的基本情况,并从产业集群趋势、企业块状分布、体制多元混合、区域联动发展等角度阐述了宁波区域经济的基本特点。第三部分进行了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包括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宁波经济总量与教育规模的协调、经济结构与专业结构的协调、产业分布与学校调整、经济成分与学校体制改革、均衡发展与办学方向。同时,还从理念创新、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宏观统筹等方面阐述了宁波中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耦合。

高泉印[7](2009)在《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引起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而海洋经济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关海洋经济发展的专项研究正在国内外兴起。近年来,我国沿海各省区市也纷纷行动起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海洋开发计划。瑞安市作为东南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地带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例如港口航道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沿海滩涂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风能及潮汐能资源等等。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促进瑞安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该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在海洋经济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瑞安市情况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采用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等等先进全面的研究方法,突出研究了发展港口海运业、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临港(滨海)工业、海洋新兴产业等主要产业并提出培育一个滨海特色的中心城市、建设一个现代化沿海工业贸易港口、规划两大独具特色的海岛发展区、构筑四条优势海洋产业带等区域布局。并由此提出了强化涉海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拓展海洋经济外向空间、健全海洋开发机制、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等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该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海洋经济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一个县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优势所在进行分析,具体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区域布局以及对策建议,提供了从微观角度研究海洋经济发展可借鉴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但该研究在研究内容等还不够全面、深入,下步可在发挥市场机制对瑞安市海洋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全面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素质,处理开发与保护、利用与增值的关系,建立完整统一、协调融合的海洋产业等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难解之题、必解之题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邬智雯[8](2020)在《《立法法》修改后原较大的市的立法范围变化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法法》修改后,对于本就享有立法权的原49个较大的市而言,抑制了近七成的立法需求,三大事项的限定,尽管使得全国所有设区的市享有了立法权,但是也变相地束缚了之前就取得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的立法需求。本文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梳理以及实证调研的方式,对《立法法》修改后原较大的市的立法范围进行研究,以期对原较大的市出现的立法范围问题现状进行一个总结和应对,并分析提出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概述,主要包括设区的市立法权的理论基础、法律基础以及历史脉络。第二部分全面剖析设区的市立法范围问题,从《立法法》修改后设区的市立法范围的规范解读、原较大的市在《立法法》修改之前的立法范围及其实践、《立法法》修改后原较大的市面临的立法范围新问题这三个部分展开。第三部分以宁波市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宁波作为“原较大的市”的地方立法范围工作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以及转变为“设区的市”之后开展地方立法在立法范围问题上的具体做法和评价。第四部分,以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为基础,结合实践考评,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法》修改后设区的市立法范围工作的改进对策,主要包括设区的市立法范围的科学界定、原较大的市立法范围特殊问题的解决、统一建构设区的市立法范围制度的发展路径三大方面。

赵丽[9](2015)在《宁波市城市景观体系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空间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城市景观却出现了地域特色模糊、文化内涵缺失、历史遗存破坏、环境生态失衡等问题。与国内大多数城市类似,宁波市的城市景观建设发展同样面临上述困境。城市景观体系是总体城市设计阶段的重点研究内容,其研究目的在于突出城市景观的地域特色,为城市居民创造高品质的景观空间。本文以宁波市城市景观体系为研究对象,突破以往“就景观论景观”的研究局限,通过动态化视角与系统性思维,梳理了宁波市城市景观体系的时空演变历程,分析了不同演变阶段城市景观体系的整体结构、空间构成与演变动因,并通过历时性比较总结出以下演变特征:是一个三江引导的景观空间的形成和生长过程;是一个古代积淀,近代扰动,当代剧变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一个景观要素趋向分化,景观特色逐渐模糊,演变动因日趋复杂的过程。以史为鉴,立足当代。本文从景观完整、文化连续、多元共生三层面探讨了理想型城市景观体系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当今宁波城市景观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景观点、景观轴带、景观区三层面提出了优化建议。本文是从宏观角度和动态角度对宁波市城市景观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对破解当今宁波城市景观建设发展困境,实现城市景观体系的科学建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国内其他城市景观体系的优化提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陆根尧,叶文涛[10](1997)在《论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 一、宁波市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第一,第三产业在宁波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偏低,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很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第三产业尽管有了发展,但水平低、比重小、发展缓慢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八五"期末,宁波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约比全省平均数低2.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数低3.8个百分点。与相关城市比较,1996年宁波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7%,而杭州是37.9%,苏州是34.9%,无锡是36.0%,南京是41.7%,大连是42.3%,存在一定的差距。从1990-1996

二、论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桥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结合部
        2.1.2 流动人口管理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共治理理论
        2.2.3 社会融合理论
3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以海曙区高桥镇为例
    3.1 高桥镇流动人口的特征及其影响
        3.1.1 高桥镇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3.1.2 高桥镇流动人口对当地的影响
    3.2 高桥镇流动人口管理的实践探索
        3.2.1 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组织机构
        3.2.2 确立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
        3.2.3 创新实施流动人口管理方式
        3.2.4 明确流动人口管理主体与职责
    3.3 高桥镇流动人口管理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流动人口管理理念逐步人本化
        3.3.2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逐步法治化
        3.3.3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逐步精准化
        3.3.4 流动人口权益保障逐步高效化
        3.3.5 流动人口管理手段逐步信息化
4 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管理理念仍以管控式为主
        4.1.2 管理体制机制协调性较差
        4.1.3 管人措施落实还存在欠缺
        4.1.4 社会综合治理等问题突出
        4.1.5 社会保障和服务有待改善
        4.1.6 社会融合参与力度还不高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管理力量和管理能力双重不足
        4.2.2 管理制度设计存在疏漏与真空
        4.2.3 流动人口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4.2.4 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仍较差
5 完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切实优化管理理念
        5.1.1 完善服务站及队伍建设
        5.1.2 落实村(社区)管理责任
        5.1.3 落实企业管理责任
        5.1.4 落实房屋出租人责任
    5.2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5.2.1 深化新型居住证制度
        5.2.2 完善流动人口量化积分
        5.2.3 强化居住调控
    5.3 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5.3.1 推进数据互通共享
        5.3.2 推进防控动态结合
        5.3.3 推进责任无缝监管
    5.4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
        5.4.1 加快优产业调结构择人员步伐
        5.4.2 加强智能化互联网微管理应用
        5.4.3 加大查隐患解矛盾整秩序力度
    5.5 健全权益保障体系
        5.5.1 提升流动人口综合素质
        5.5.2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管理
        5.5.3 畅通流动人口维权渠道
    5.6 扩大社会参与力度
        5.6.1 加强社会融合组织建设
        5.6.2 坚持正确舆论宣传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地域背景与宁波慈善事业的传统
    一、地域社会背景
    二、道德思想与慈善事业传统
第二章 新旧并存的民初宁波慈善公益团体
    一、传统型慈善团体
    二、近代城市型慈善团体
    三、社会公益型慈善团体
    四、外来型慈善团体
第三章 慈善公益活动:常态救助与灾变应对
    一、传统善堂在民初宁波的运作:以慈溪云华堂为例
    二、甬地民食问题及其应对
    三、宁波平原的商人治水活动
    四、1922年的宁波大水及其救助
    五、公共安全与战争状态下的社会救助活动
第四章 慈善公益事业与近代宁波社会的变迁
    一、宁波青年会与民初宁波社会
    二、近代宁波公共卫生事业之滥觞
    三、近代宁波市政建设的起步
第五章 政治变动与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转型
    一、地方当局对慈善事业的整顿与改组
    二、30年代前后宁波地方救济事业的发展
    三、政府主导下的公共事业:以30年代宁波公共卫生事业为例
    四、30年代前后宁波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 代结论: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地域特点
    一、发展的几个阶段
    二、地域特点
    三、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3)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成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与经验
第二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美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中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新加坡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印度理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五节 主要结论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调查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绩、问题及趋势
第五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个案研究
    第一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三所个案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建议
    第二节 高职院校层面的建议
    第三节 联动机制层面的建议
结语
附录一:高职高专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调研问卷
附录二:专家、院校长、国际交流合作部门负责人、教师等访谈提纲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4)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2 研究意义与创新
        1.2.3 技术路线
    1.3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1.3.1 方法论
        1.3.2 研究方法
    1.4 案例区域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1.4.1 选择依据
        1.4.2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区
        1.4.3 长三角区域范围与区位
        1.4.4 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概况
2 相关概念与文献梳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旅游空间结构
        2.1.3 区域旅游合作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外文文献梳理
        2.2.2 国内文献梳理
        2.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述评
3 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的基本理论
    3.1 理论基础
        3.1.1 旅游系统论
        3.1.2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关系理论
    3.2 区域旅游系统的构建与组成
        3.2.1 区域旅游系统模型构建
        3.2.2 区域旅游系统的解构
    3.3 区域旅游功能分工与合作
        3.3.1 旅游空间功能的基本条件分析
        3.3.2 旅游空间功能的判定依据
        3.3.3 基于功能的区域旅游空间合作关系
    3.4 区域旅游功能空间的产业布局
        3.4.1 区域旅游发展中旅游业的构成
        3.4.2 区域旅游的产业框架
        3.4.3 各功能空间的产业布局
    3.5 小结
4 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比较
    4.1 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4.1.1 区域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
        4.1.2 区域旅游发展的驱动模型
        4.1.3 要素分析
    4.2 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与比较
        4.2.1 六种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4.2.2 六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
    4.3 资源—市场合作驱动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4.3.1 形成原因
        4.3.2 形成发展过程
    4.4 小结
5 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
    5.1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变迁的背景
        5.1.1 我国区域旅游发展历程
        5.1.2 旅游产业正在经历转型
    5.2 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
        5.2.1 散点状旅游空间格局
        5.2.2 单极旅游空间格局
        5.2.3 放射状旅游空间格局
        5.2.4 多极分层旅游空间格局
        5.2.5 多极网络化旅游空间格局
    5.3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进:2001-2012年的数据分析
        5.3.1 衡量维度与研究方法
        5.3.2 旅游空间结构演进的测度
        5.3.3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进趋势
    5.4 小结
6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功能、空间关系与空间组织
    6.1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析
        6.1.1 旅游空间功能的测算结果
        6.1.2 旅游空间功能分工
        6.1.3 可能的旅游空间功能合作
        6.1.4 旅游空间功能可能的变化
    6.2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关系
        6.2.1 测度方法
        6.2.2 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等级判定
        6.2.3 旅游空间经济关系分析
    6.3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组织
        6.3.1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的分析框架
        6.3.2 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组织体系构建
    6.4 小结
7 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思路
    7.1 基于空间合作的区域旅游发展思路
        7.1.1 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
        7.1.2 依据旅游功能开展区域旅游空间分工合作
        7.1.3 形成旅游目的地分工协作的空间格局
    7.2 基于产业空间组织的区域旅游发展思路
        7.2.1 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企业空间组织网络化发展
        7.2.2 联盟与一体化是旅游企业空间网络形成的重要方式
    7.3 不同功能空间的产业发展与布局
        7.3.1 中心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与布局——以上海为例
        7.3.2 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与布局——以杭州为例
        7.3.3 过境地的旅游产业发展与布局——以湖州为例
    7.4 小结
8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8.1 结论
        8.1.1 形成了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8.1.2 析出了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六大模式
        8.1.3 研究了成功模式的典型案例区域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区域职业教育的概念
        1.3.2 关于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1.3.3 关于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4 研究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的思路
    1.6 研究的主要方法
        1.6.1 调查法
        1.6.2 个案研究法
第2章 区域经济发展中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中等职业教育
        2.1.2 区域经济
        2.1.3 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经济理论
        2.2.2 区域经济理论
        2.2.3 经营管理理论
        2.2.4 人力资源理论
第3章 宁波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3.1 宁波市区域经济对中等职教育的影响
        3.1.1 经济总量与教育规模的协调
        3.1.2 经济结构与专业结构的协调
        3.1.3 产业分布与学校调整
        3.1.4 经济成分与学校体制改革
        3.1.5 均衡发展与办学方向
    3.2 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3.2.1 发展历程
        3.2.2 发展现状
        3.2.3 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
    3.3 宁波市中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耦合
        3.3.1 理念创新
        3.3.2 政策支持
        3.3.3 人才培养
        3.3.4 宏观统筹
    3.4 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中等职业教育受外部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
        3.4.2 中等职业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4.1 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的背景
        4.1.1 国际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4.1.2 宁波市区域经济"十一五"发展要求
    4.2 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
        4.2.1 科学定位,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结构
        4.2.2 科学统筹,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和创新机制
        4.2.3 提升内涵,创新职业教育的育才目标和育才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宁波市机械制造业企业职工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海洋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2.1 海洋经济及其特点
    2.2 海洋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3 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背景、现状及优势
    3.1 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背景
    3.2 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3.3 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优势
4 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和区域布局
    4.1 主要产业
    4.2 区域布局
5 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涉海基础设施建设
    5.2 继续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5.3 拓展海洋经济外向空间
    5.4 健全海洋开发机制
    5.5 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立法法》修改后原较大的市的立法范围变化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第一章 设区的市立法权概述
    第一节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理论基础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
        二、科学立法理论
        三、权力分工协调理论
    第二节 我国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历史脉络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准备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渐生与壮大
        三、“较大的市”的演变
    第三节 2015年《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法律基础
        一、设区的市立法范围的宪法基础
        二、设区的市立法范围的《立法法》基础
第二章 设区的市立法范围的研究
    第一节 原较大的市在《立法法》修改之前的立法范围及其实践
        一、立法范围概述
        二、立法范围落实效果良好
        三、立法范围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立法法》修改后设区的市立法范围规范解读
        一、学理解释
        二、解读“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三、修改后的《立法法》对市级立法范围的限缩
    第三节 《立法法》修改后原较大的市面临的立法范围新问题
        一、包括原较大的市在内的所有设区的市的共性问题
        二、原较大的市立法范围面临的特殊问题
第三章 宁波市地方立法范围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宁波市作为原较大的市的立法范围情况
        一、立法状况
        二、立法范围特点
        三、立法范围落实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第二节 宁波作为设区的市开展地方立法
        一、《立法法》修改后对立法范围的回应
        二、宁波市在《立法法》修改后遇到的立法范围问题
    第三节 宁波地方立法范围工作的开展及困扰
        一、立法范围上严格依照法定权限
        二、人大工作创新举措落实立法范围
        三、《立法法》修改对立法范围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宁波立法范围变化“难题”的普遍性
第四章 《立法法》修改后设区的市立法范围问题的改进对策
    第一节 设区的市立法范围的科学界定
        一、合理划分地方立法事项范围
        二、界定设区的市立法主体之间的权限
        三、解决与省级立法主体的立法范围重叠问题
    第二节 原较大的市立法范围特殊问题的解决
        一、规范原较大的市超范围立法的举措
        二、立法范围坚持地方立法特色
        三、依照立法范围提高立法质量
    第三节 统一建构设区的市立法范围制度的发展路径
        一、处理好立法范围与改革的关系
        二、为设区的市立法范围探索留足必要空间
        三、对设区的市立法范围制度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宁波市城市景观体系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城市景观体系理论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4 宁波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与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市城市景观体系的时空演变
    3.1 宁波市概况
    3.2 古代宁波城市景观体系的演变(公元618年—1840年)
    3.3 近代宁波城市景观体系的演变(1840-1949)
    3.4 当代宁波城市景观体系的演变(1949-至今)
    3.5 本章小结
4. 宁波市城市景观体系的演变特征分析
    4.1 城市景观体系的历时比较
    4.2 城市景观体系的演变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当今宁波城市景观体系的问题及优化
    5.1 理想型城市景观体系的发展方向
    5.2 当今宁波城市景观体系存在的问题
    5.3 当今宁波城市景观体系优化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宁波市城市景观要素评价调查问卷(一)
附录二:宁波市城市景观要素评价调查问卷(二)
附录三:宁波市城市景观要素综合评价表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论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桥镇为例[D]. 毛科杰. 宁波大学, 2019(06)
  • [2]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D]. 孙善根. 浙江大学, 2005(07)
  • [3]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 黄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4]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D]. 黄雪莹.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5]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J]. 顾朝林,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2)
  • [6]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沈威. 湘潭大学, 2009(02)
  • [7]瑞安市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 高泉印.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8]《立法法》修改后原较大的市的立法范围变化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邬智雯. 中央民族大学, 2020(11)
  • [9]宁波市城市景观体系时空演变特征研究[D]. 赵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10]论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J]. 陆根尧,叶文涛. 宁波经济, 1997(06)

标签:;  ;  ;  ;  ;  

宁波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