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利时机车用柴油机(论文文献综述)
乔英忍[1](2007)在《世界铁路动车组的技术进步、水平和展望(续完)》文中指出
陈春阳[2](2007)在《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新一轮大发展时期。通过铁路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铁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技术装备现代化是增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的重要基础,是确保运输安全与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机车车辆的技术跨越是实现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关键和主要环节。我国机车车辆业急需进一步明确定位和解决技术创新的目标、路径等一系列战略问题。以此为背景,本文对中国机车车辆技术创新及其战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梳理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其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系统分析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技术跨越目标、路径及重点突破领域,构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模型体系;围绕技术跨越目标,提出推进中国机车车辆业自主创新的四维模式。研究从现状与问题分析、市场潜力和目标定位研究、技术跨越模型体系阐释、关键环节和基本路径选择、自主创新战略模式设计等角度顺次展开。首先综述相关技术创新理论,结合对中国机车车辆发展历程及其技术创新实践的系统分析,找出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装备发展中的问题、制约因素及原因;其次,沿着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的客观要求、技术跨越的过程模型和能力模型、技术跨越目标和路径的思路有机展开,明确技术跨越点和基本路径,提出推动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多维战略模式:加强技术储备、构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标准和完善政策措施。研究方法方面,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并尽可能做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力图准确把握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精髓。全文研究结论如下。面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推动以及良好的外部技术与经济环境,特别是基于客运专线开行高速列车的需求,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装备水平必须实现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对自主创新进行总体部署和有效安排,以克服总体技术能力不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平台不完善、技术标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制造商和铁道部之间基于技术开发、产业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等的有机融合,其现行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主要体现为政府管理下的市场拉动型创新模式,其次才表现为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铁道部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在机车车辆技术创新战略中作用重大。推动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跨越,必须注重“单项技术突破”、“集成能力提高”及“关键技术引进”三要素的优化与协调,通过三要素的最佳耦合来实现自主创新的最优效果。机车车辆技术跨越点选择在考虑政府、技术、产业、市场、资源五因素共同影响前提下确立为350公里/小时动车组成套技术。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基本路径为,系统规划,确立重点跨越项目;引进先进技术,着力消化吸收,有效组织国内外优势资源,实现单项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再创新;辅之基础研究,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以点带面,推进新一代中国机车车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和信息化,实现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设计并实施集“加强技术储备”、“构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标准”及“完善政策措施”为一体的自主创新四维战略模式,是引领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必然选择。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储备的最基本路径是“内外结合模式”,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只能来自于产品自主创新实践。机车车辆业创新平台旨在通过官、产、学、研联合,建立起强有力的顶层决策组织并注重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创新主体等相关优势资源的高效连接。完善中国机车车辆技术标准体系,应以建立适应高速、重载技术装备发展为目标,建立先进、完善的设计、工艺、制造、质量、试验、维护等综合技术标准体系。在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国际化接轨等方面采取“分段突破、逐步递进”的步骤。推进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形成统一协调的机车车辆业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提供创新平台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扶持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创造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刘廷薇[3](1979)在《国外矿用柴油机单轨吊车的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 一、概况 随着采掘综合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和重型机械的大量使用,解决井下辅助运输问题,日趋迫切。根据有关资料,日产千吨煤炭平均所需的辅助运输量每班约为30人,即占井下总运输量的30—40%。为此,在一些主要产煤国家,自五十年代末起,单轨吊车就成为井下运输人员、设备
乔英忍[4](1977)在《国外内燃机车的发展》文中指出 近年来,国外一些国家铁路的牵引动力现代化进入了新的时期,内燃机车的发展也达到了新的阶段。蒸汽机车从1829年正式运用算起,在做了近150年的重大贡献后,正在纷纷退役。目前,许多国家的铁路已经停止了蒸汽机车的运用,而以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代之。美、英、法等国家内燃机车的数量已经饱和,其发展重点转移到了努力提高内燃机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方面。值此转折时刻,从总的方面回顾一下国外内燃机车的发展,展望将来的趋向,显得很有必要。
方喜峰[5](2004)在《船舶工业数控机床应用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董锡明[6](2003)在《近代机车柴油机的新特点与新进展》文中指出论述了近代机车柴油机的技术现状 ,阐明了当今机车柴油机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并且介绍了现代柴油机产品设计的新理念和新发展。文中简单对比了近代机车柴油机与我国机车柴油机的技术水平 ,从中找出差距
严鹏[7](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认为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李磊[8](2015)在《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船舶对船用柴油机综合性能要求的提高,要求在其设计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耦合,提高船用柴油机的整体设计水平。本文针对船用柴油机关键件设计优化问题,结合复杂系统建模理论,构建了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协同设计总体技术框架,对其涉及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解、多学科优化模型处理、多目标优化决策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CAD/CAE/CAO一体化集成的产品协同设计思想,开发了面向船用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快速设计集成系统平台,从而有效地支持我国船用柴油机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理论,提出了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总体技术框架,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并建立了多层次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策略。分析了船用柴油机结构设计涉及的结构强度、振动和热学等学科设计要求,并从“产品级-系统级-部件级-零件级”四个层次对其结构设计的性能耦合与设计分析手段进行解析。(2)针对复杂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析模型的精度问题,提出了考虑复杂结构结合面特性的多学科性能精细化仿真建模方法,并通过静、动力学实验对组合结构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仿真分析模型的可重用性问题,提出了基于主模型的MDO多视图建模方法,实现了基于多视图模型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3)针对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效率和精度的协调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多学科优化模型约简方法。结合试验设计和代理模型技术,完成了柴油机运动机构多学科优化模型的简化,实现了船用柴油机等复杂产品多学科优化过程的精度和效率的有效协调。(4)针对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目标决策问题,对经典的多目标进化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选取典型测试函数对其Pareto最优化解集的分布性、鲁棒性和运行效率等性能进行综合了评价;提出了基于稳健性设计的多目标组合优化策略,提高了优化算法的搜索效率和优化解的可行性。以船用柴油机凸轮机构的优化设计为对象,验证了多目标优化策略和优化目标决策方法的有效性。(5)针对船用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多学科协同和过程集成问题,提出了面向多学科设计优化过程的CAD/CAE/CAO一体化集成技术,开发了船用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系统平台,实现了复杂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过程的集成和模型重用,优化了国内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的设计开发模式。
王阳[9](2019)在《船用柴油机多体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柴油机向着重载、高速、增压等方向发展,新的发展方向所催生的技术手段进而导致柴油机的零部件所受载荷增大和振动问题严重,过大的振动会引起柴油机零部件损坏和高应力区船体结构出现疲劳破坏,振动所导致的噪声问题也恶化了船员的工作环境。所以对柴油机虚拟样机的搭建、静态性能仿真和机体的动态响应预测也变得愈加重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4L20船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四种工况下曲柄连杆机构的刚柔混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并对比四种工况下的仿真数据得出曲柄连杆机构的动态特性。输出连杆与机体的激励曲线,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柴油机进行仿真分析,旨在预测其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其中静态方面主要对连杆和机体进行静强度分析,动态方面主要对机体进行模态分析和时域激励下的动态响应分析,并选取了机体上主要关注的特征点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柴油机的二维图纸和已生产出来的样机,采取合理的建模原则,利用建模软件Pro/E建立柴油机的三维模型。(2)在Hyperworks中建立柴油机的有限元模型,对曲轴和机体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主要模态振型与频率。通过曲轴的模态分析结果输出MNF文件,为刚柔混合模型的建立做准备,通过机体的模态分析结果为动态响应分析提供模态参数。(3)在ADAMS中利用MNF文件建立刚柔混合模型,输出激励曲线,为静态与动态响应分析提供激励数据。对比四种工况下激励曲线,可知轴承力受爆发时刻影响最大,随着工况增大,最大侧推力位置向做功行程前期移动。(4)通过多体动力学模型输出的动力学参数,对机体和连杆进行主要工况下的静强度分析,得出连杆小头大头与杆身连接处应力易集中,隔板与机体相连处应力较大,对其进行强度校核,求得安全系数,为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5)通过多体动力学模型输出气体力、活塞侧推力和主轴承激励的时域曲线,基于这三种激励对机体进行动态响应分析,得出机体的振动速度矢量云图,分析可知油底壳为主要振动噪声辐射源。并选取机体上主要关注的特征点,通过振动曲线分析主要关注部位的振动规律。
关福佑[10](1967)在《比利时机车用柴油机》文中指出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比利时的240 CO大功率柴油机的设计结构情况。比利时机车用柴油机系由coCkerill一Ougrée的Seraíng工厂制造的,其功率从1400马力到4000马力之间。
二、比利时机车用柴油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利时机车用柴油机(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铁路动车组的技术进步、水平和展望(续完)(论文提纲范文)
3 目前动车组的技术水平 |
3.1 最大功率 |
3.2 最高速度 |
3.3 比功率和比重量 |
3.4 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 |
3.5 轴重 |
3.6 动车柴油机的最低燃油消耗率 |
3.7 可靠性和耐久性指标 |
4 展望 |
(2)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已列入国家规划 |
1.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
1.1.3 技术装备现代化已成为铁路发展的重要环节 |
1.1.4 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技术环境已经形成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技术创新目标和路径的明确 |
1.2.2 技术集成创新平台的建立 |
1.2.3 技术标准体系的提升 |
1.2.4 政策措施的完善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技术概念 |
1.5.1 机车车辆 |
1.5.2 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 |
1.6 本章小结 |
2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
2.1.1 引言 |
2.1.2 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
2.1.3 技术创新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
2.1.4 理论总结 |
2.2 技术创新与技术跨越的研究进展 |
2.2.1 技术跨越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
2.2.2 实现技术跨越的两种创新方式 |
2.2.3 技术跨越的外部条件 |
2.2.4 企业是技术跨越的实现主体 |
2.3 技术创新模式分析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综述 |
2.3.2 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网络关系 |
2.4 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的经验总结 |
2.4.1 创新型国家的三个基本特征 |
2.4.2 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的经验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战略的实践基础 |
3.1 中国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综述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成就 |
3.1.3 体制变迁 |
3.2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
3.2.1 发展环境 |
3.2.2 国外高速铁路及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
3.2.3 机车车辆国际市场的主要供货商及其在华发展 |
3.3 我国机车车辆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3.3.1 高速列车技术水平与差距 |
3.3.2 重载运输机车车辆技术水平与差距 |
3.4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
3.4.1 主要问题 |
3.4.2 制约因素 |
3.5 自主创新:我国机车车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 |
3.5.1 自主创新的新内涵 |
3.5.2 自主创新的典型特征 |
3.5.3 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得自主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
3.5.4 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环境已经具备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自主创新的机车车辆技术跨越 |
4.1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及特点 |
4.1.1 创新的组织模式 |
4.1.2 特点分析 |
4.2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模型体系 |
4.2.1 技术跨越及其条件和特征 |
4.2.2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能力模型 |
4.2.3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过程模型 |
4.3 技术跨越点的选择 |
4.3.1 影响因素 |
4.3.2 机车车辆技术跨越点的影响要素分析 |
4.3.3 350km/h高速动车组重点技术突破领域 |
4.4 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
4.4.1 以日、法等为代表的原始创新型路径 |
4.4.2 以西、韩等为代表的引进型技术跨越路径 |
4.4.3 经验总结 |
4.4.4 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跨越路径 |
4.5 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四维模式 |
4.5.1 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
4.5.2 四维模式描述 |
4.5.3 四维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加强技术储备 |
5.1 技术储备的内涵和特点 |
5.1.1 中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储备 |
5.1.2 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储备 |
5.1.3 自主创新与技术储备的关系 |
5.2 储备的基本内容 |
5.2.1 基础储备 |
5.2.2 能力储备 |
5.3 储备的基本路径 |
5.3.1 内部积累 |
5.3.2 外部联合 |
5.3.3 内外结合 |
5.4 战略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构建创新平台 |
6.1 创新平台概念的引入 |
6.1.1 中国航天技术与组织管理的一体化创新 |
6.1.2 集成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6.1.3 应重视集成创新 |
6.1.4 集成创新:创新主体及其技术的有效融合 |
6.2 创新平台的构架 |
6.2.1 概念 |
6.2.2 创新平台的结构要素 |
6.2.3 创新平台的功能要素 |
6.2.4 创新平台的运作机理 |
6.3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创新平台 |
6.3.1 特点 |
6.3.2 70吨级新型货车技术创新平台 |
6.4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平台的构建 |
6.4.1 基本准则 |
6.4.2 构建创新平台的设想 |
6.4.3 创新主体的职能 |
6.4.4 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6.5 依托创新平台的创新团队建设 |
6.5.1 创新型人才 |
6.5.2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型人才队伍现状 |
6.5.3 创新团队的基本构架 |
6.5.4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7 提升技术标准 |
7.1 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战略 |
7.1.1 技术标准 |
7.1.2 技术标准的作用 |
7.1.3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 |
7.1.4 技术标准战略及特征 |
7.1.5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技术标准战略 |
7.2 中国铁路行业技术标准现状与问题 |
7.2.1 历史沿革及现状 |
7.2.2 主要问题 |
7.2.3 原因分析 |
7.3 提升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标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
7.3.1 总体目标 |
7.3.2 技术标准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运用 |
7.3.3 标准的国际化战略 |
7.3.4 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 |
7.4 关于采标 |
7.4.1 国外动车组技术标准现状 |
7.4.2 总体思路 |
7.4.3 采标建议 |
7.5 保障措施 |
7.5.1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标准化体制 |
7.5.2 构建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策略 |
7.5.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8 完善政策措施 |
8.1 政府激励 |
8.1.1 技术创新成果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
8.1.2 市场缺陷 |
8.1.3 政府的作用 |
8.2 激励创新的政策及其手段 |
8.2.1 科技投入政策 |
8.2.2 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财税政策 |
8.2.3 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 |
8.2.4 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
8.2.5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 |
8.2.6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政策 |
8.2.7 科技人才政策 |
8.2.8 促进军民结合的政策 |
8.3 韩国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 |
8.3.1 增加研发投资总量的同时注重研发投资的高效分配 |
8.3.2 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3.3 着力打造优秀中心和改革公共研究机构 |
8.3.4 为企业参与创新活动提供支持措施 |
8.3.5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
8.3.6 利用全球资源 |
8.3.7 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8.4 推进中国机车车辆创新发展的关键政策措施 |
8.4.1 针对机车车辆业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 |
8.4.2 形成统一协调的机车车辆业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
8.4.3 推进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 |
8.4.4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 |
8.4.5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 |
8.4.6 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 |
8.4.7 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
8.4.8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过程和主要结论 |
9.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船舶工业数控机床应用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企业现状分析 |
三、柴油机复杂零件先进制造技术国内外情况及需求 |
1) 国外技术水平及应用情况 |
2) 国内技术水平、主要研究单位情况 |
3) 国内船舶行业发展需求 |
四、船用柴油机加工、测量存在的问题 |
1) 技术水平差距 |
精密数控加工与测量设备方面 |
大型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技术水平方面 |
先进高效切削刀具应用与切削参数优化方面 |
计算机辅助应用技术方面 |
2) 与国内造船业发展需求的差距 |
3) 条件方面的差距 |
4) 体制、机制方面的差距 |
五、船用柴油机加工问题解决方法 |
(6)近代机车柴油机的新特点与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近代机车柴油机技术现状 |
2.1 仍然采用四冲程中速柴油机 |
(1) 气缸直径不再扩大 |
(2) 缸径行程比S/D |
(3) 活塞平均速度Cm和曲轴转速n |
2.2 单机功率继续增加, 强化程度不断提高 |
(1) 平均有效压力Pe提高 |
(2) 强化系数Pe·Cm不断增大 |
2.3 经济性大幅度提高 |
(1) 最高喷油压力 |
(2) 最高燃烧压力Pz和压缩比ε |
(3) 增压器效率改善 |
2.4 寿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 |
3 近代机车柴油机技术新进展 |
3.1 设计、研发的新理念 |
3.1.1 预测设计和虚拟技术 |
3.1.2 并行工程CE |
3.2 维修性和模块化设计 |
3.3 共轨式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
3.4 柴油机电子控制管理系统 |
3.5 机车柴油机的废气排放 |
(7)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
小结 |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
小结 |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
小结 |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多学科设计优化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DO理论及方法研究现状 |
1.2.2 MDO建模及模型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多目标设计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4 MDO技术工程应用现状 |
1.3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1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设计优化技术发展现状 |
1.3.2 船用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需求分析 |
1.4 论文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组织结构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理论的柴油机MDO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理论的船用柴油机MDO理论分析 |
2.2.1 复杂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数学模型 |
2.2.2 复杂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规划与求解策略 |
2.2.3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过程的特点 |
2.2.4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理论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MDO技术体系设计 |
2.2.5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构成 |
2.3 面向多层次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MDO学科关系解析与建模 |
2.3.1 面向多层次的船用柴油机设计的学科关系解析 |
2.3.2 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与求解 |
2.3.3 面向MDO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柴油机MDO的精细化仿真建模及多视图模型设计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仿真误差理论分析 |
3.3 柴油机单一结构精细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
3.3.1 单一结构静动力学的实验设计 |
3.3.2 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 |
3.4 柴油机组合结构动力学精细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
3.4.1 螺栓组合结构的动力学仿真建模方法 |
3.4.2 船用柴油机连杆结构仿真建模方法及分析 |
3.5 组合结构非线性研究及特性分析 |
3.5.1 预紧力对结合面动态特性影响分析 |
3.5.2 外部激励对结合面动态特性影响分析 |
3.5.3 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结合面非线性分析 |
3.6 面向船用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多视图建模及实现 |
3.6.1 船用柴油机多学科主模型 |
3.6.2 面向船用柴油机多学科优化过程的多视图模型 |
3.6.3 基于多视图模型的船用柴油机多学科优化过程实现 |
3.6.4 船用柴油机MDO多视图模型重用及过程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与代理模型的柴油机MDO模型约简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面向柴油机MDO的知识发现与模型约简 |
4.3 面向船用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
4.3.1 基于数据挖掘的多学科知识发现和约简模式 |
4.3.2 船用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知识表达 |
4.3.3 船用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知识约简与数据挖掘 |
4.3.4 柴油机连杆多学科设计优化数据挖掘与知识约简实例 |
4.4 面向柴油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代理模型设计 |
4.4.1 典型代理模型 |
4.4.2 面向MDO的柴油机连杆代理模型设计及其精度分析 |
4.5 基于模型约简的柴油机运动机构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 |
4.5.1 优化对象分析 |
4.5.2 柴油机曲轴-连杆-活塞优化设计学科分解 |
4.5.3 多学科优化问题建模 |
4.5.4 优化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稳健性设计的船用柴油机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研究 |
5.1 引言 |
5.2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目标优化分析与建模 |
5.2.1 多目标问题的数学模型 |
5.2.2 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基本概念 |
5.2.3 船用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多学科性能分析 |
5.2.4 船用柴油机配气凸轮线型多目标优化建模 |
5.3 基于稳健性设计的多目标算法设计及其组合优化策略 |
5.3.1 多目标遗传算法原理分析 |
5.3.2 算法比较及分析 |
5.3.3 基于稳健性设计的多目标组合优化策略设计 |
5.4 基于稳健性设计的船用柴油机配气凸轮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5.4.1 基于多目标组合优化策略的凸轮线型优化分析 |
5.4.2 凸轮线型优化过程的稳健性设计 |
5.4.3 优化结果分析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优化集成平台设计与开发 |
6.1 引言 |
6.2 平台的开发工具及环境 |
6.3 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 |
6.4 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
6.5 平台相关技术实现 |
6.5.1 多学科设计优化过程的CAD/CAE/CAO一体化集成 |
6.5.2 多学科协同开发过程的规划与管理 |
6.5.3 多学科设计优化知识检索和重用 |
6.6 船用柴油机多学科优化集成平台运行实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船用柴油机多体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软件平台 |
2.1 基本理论基础 |
2.1.1 多体动力学分析理论概述 |
2.1.2 静强度分析理论概述 |
2.1.3 结构动力学分析理论概述 |
2.2 分析软件概述 |
2.2.1 有限元分析软件概述Hyperworks |
2.2.2 虚拟样机技术及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概述ADAMS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柴油机模型的建立与模态分析 |
3.1 柴油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
3.1.1 柴油机的基本参数及建模原则 |
3.1.2 柴油机机体、曲柄连杆机构及其组合体的建立 |
3.2 柴油机机体及曲轴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属性及材料属性 |
3.2.2 位移约束边界条件 |
3.3 曲轴与机体的模态分析 |
3.3.1 曲轴的模态分析 |
3.3.2 曲轴模态中性文件的生成 |
3.3.3 机体的模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种工况下的柴油机动力学仿真分析 |
4.1 曲柄连杆机构刚柔混合模型的建立 |
4.1.1 柔性体概述 |
4.1.2 曲柄连杆机构全刚体模型的建立 |
4.1.3 曲柄连杆机构刚柔混合模型的建立 |
4.2 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
4.2.1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理论分析 |
4.2.2 多体动力学模型理论验证 |
4.2.3 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
4.3 机体相关激励力的确定 |
4.3.1 四种工况下活塞侧推力 |
4.3.2 四种工况下主轴承作用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杆的静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 |
5.1 连杆的受力分析 |
5.1.1 气体压力计算 |
5.1.2 往复惯性力的计算 |
5.1.3 螺栓预紧力计算 |
5.2 连杆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建立 |
5.2.1 连杆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5.2.2 连杆的材料属性 |
5.3 三种工况下边界条件及载荷的处理 |
5.3.1 预紧工况 |
5.3.2 最大拉伸工况 |
5.3.3 最大压缩工况 |
5.4 连杆的静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 |
5.4.1 预紧工况分析 |
5.4.2 最大拉伸工况分析 |
5.4.3 最大压缩工况分析 |
5.4.4 强度校核与结构改进意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体的静强度分析及动态响应分析 |
6.1 机体静强度分析约束及载荷的施加 |
6.1.1 约束的设置 |
6.1.2 侧推力的施加 |
6.1.3 轴承力的施加 |
6.1.4 气体力的施加 |
6.1.5 缸盖螺栓预紧力的施加 |
6.2 爆发工况下机体的静力分析及强度校核 |
6.2.1 机体变形分析 |
6.2.2 机体应力分析 |
6.2.3 机体的强度校核及结构改进意见 |
6.3 机体的动态响应分析边界条件及载荷的施加 |
6.3.1 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 |
6.3.2 瞬态动力学分析边界条件的设置 |
6.3.3 激励的简化与施加方法 |
6.4 机体的动态响应分析 |
6.4.1 机体动态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6.4.2 机体主要特征点的振动响应分析 |
6.4.3 机体动态响应改善探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比利时机车用柴油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铁路动车组的技术进步、水平和展望(续完)[J]. 乔英忍. 国外铁道车辆, 2007(03)
- [2]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D]. 陈春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
- [3]国外矿用柴油机单轨吊车的发展概况[J]. 刘廷薇. 河北煤炭, 1979(01)
- [4]国外内燃机车的发展[J]. 乔英忍. 国外内燃机车, 1977(06)
- [5]船舶工业数控机床应用现状分析[J]. 方喜峰. 数控机床市场, 2004(12)
- [6]近代机车柴油机的新特点与新进展[J]. 董锡明. 铁道机车车辆, 2003(S1)
- [7]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8]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 李磊. 东南大学, 2015(12)
- [9]船用柴油机多体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分析[D]. 王阳.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10]比利时机车用柴油机[J]. 关福佑. 热力机车译丛, 19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