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论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一、论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周菲[1](2021)在《剪纸艺术在昌吉市的传承与发展 ——以徐长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而创造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农耕文明过程中,剪纸艺术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剪纸的产生有多种因素与条件,早在纸未出现前,石器、陶器以至玉石、镂金工艺中都有刻的艺术表现,直到纸的广泛运用,剪纸艺术才逐步成为民间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剪纸艺术在题材、材料、技法中不断发展,但不变的是根植于民间乡土文化的艺术观念。我国新疆剪纸历史悠久,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墓葬群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团花剪纸,印证了新疆剪纸的悠久历史。1980年,陈竟发起成立“新疆民间剪纸研究会”,并在1984年发起成立全国剪纸艺术团体——中国剪纸研究会,也为新疆剪纸的传承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新疆剪纸包含民风民俗、传统图案、壁画纹样、时政、大美风光等题材,题材丰富,极具地域特色,至2021年,昌吉市共有两位州级非遗传承人,昌吉市政府对剪纸艺术传承给予了大力支持。文章通过运用图像学、美学、民俗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内容,对昌吉市和疆内其他地区多次调研走访,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跟随传承人学习剪纸技艺,整理研究其剪纸创作的技艺流程。文章通过对昌吉市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对新疆剪纸的历史起源详细梳理,以昌吉市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徐长琴的剪纸艺术为例,对其剪纸题材特色、艺术特点和文创产品价值进行分析。总结昌吉市剪纸传承发展中的长处,更好地学习借鉴与交流,推动新疆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剪纸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欣[2](2020)在《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剪纸是综合了绘画、雕刻与剪裁为一体的、用剪刀将纸(或类似材料)剪刻成的、具有阴阳纹的纸质工艺美术品。剪纸艺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文化地位,然而自工业革命以后,传统剪纸的发展就呈现出颓势,而新兴的现代剪纸则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随着20世纪初科学技术及人文思想的变革,人们对于社会及生活的认知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众多刺激人们视觉与精神的新鲜事物应运而生,艺术界必然是此次浪潮的中心地带,崭新的艺术形式语言接踵而至,而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剪纸就成了这一现象的牺牲品。自然而然,这些新兴设计理念在中国陆地上与传统的剪纸艺术发生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碰撞,擦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绚丽多彩的火花。众多前辈对于新时代剪纸的探索使我们耳目一新并且也与传统剪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剪纸昔日的荣光已不再,并且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这种现象让人们不禁思索,造成传统剪纸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教训?现在剪纸又与传统剪纸有什么样的差别?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具有怎么样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中国传统剪纸为开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探讨此类问题,探索传统剪纸到现代剪纸的进化历程、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如何更好的把时代精神和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到这一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当中。最后,作者将展示及讲解现代剪纸作品,探讨设计创新思路,发掘剪纸的生命活力、可传承性及其文化魅力,从中也可以放大现代剪纸与传统剪纸的剪法及画面布局的不同,从而对于剪纸艺术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及理解。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传统剪纸的相关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现状了阐述。第二部分是关于传统剪纸的概述。第三部分,分析传统剪纸现状及现代剪纸的发展方向,提取两者优点,互相借鉴。第四部分,对现代剪纸进行深度考察探究,分析着名现代剪纸艺术家作品及特点。第五部分,作者进行现代剪纸实践,其中融入了自身对剪纸文化的思考及创新。第六部分,结语,总结比较结果及表达对于传统剪纸及现代剪纸的未来展望。希望通过本文找到剪纸艺术形式在当代的大背景下最适应潮流的发展路线及主题内容。

王潇樱[3](2020)在《剪纸在北京街道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中绽放的一朵奇葩,它作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反应了历史变迁中人民的生活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人民对事物的真好褒贬。作为中国剪纸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都是在民族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其具有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哲学思想。剪纸艺术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价值无可替代、不可估量。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剪纸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保留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大胆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不断拓宽发展道路。本文课题是剪纸艺术在北京街道视觉提升中的应用研究。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出现了许多千篇一律的现代主义风格的街道视觉形象设计,一味地追求人们住宿休闲,社交浏览等多功能使用,逐渐降低乃至逐渐消失的街道辨识度。而如何在坚守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又要实现剪纸艺术与世界的接轨,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师们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在本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寻找平衡。本选题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以剪纸艺术的价值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与综合,探讨将剪纸艺术运用到街道视觉提升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次,有目的性的研究剪纸艺术的设计原则与所蕴含的哲学观,提取有价值的可运用视觉元素,并总结归纳剪纸艺术在街道视觉提升中可运用的表达原则与具体设计方法,使得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最后,对北京礼士胡同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并提出详细的视觉提升设计方案,以剪纸艺术作为提升的主要表达元素,并且通过具体设计实践对其进行有意义的实施改进,从而印证本文的应用研究成果。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研究,使得剪纸艺术与街道视觉形象得到完美的提升,使得剪纸艺术呈现出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焕发新的生命力。通过研究不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助于拓宽街道视觉提升设计的新视角。另外,通过剪纸艺术走进新时代新生活这一创新性的研究,也对其它民间艺术的发展与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姜山[5](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吴琼[6](2020)在《蔚县“福”文化剪纸的传统吉祥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丰富寓意,尤其是在艺术领域。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之一,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其中,蔚县剪纸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刻画技艺、点染技巧以及吉祥寓意,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其在“福”文化图像剪纸的应用中也表现出与其他地区剪纸的不同,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蔚县剪纸研究的理论内容,同时还可以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和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蔚县“福”文化剪纸的传统吉祥图像进行研究,结合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等研究方法,对蔚县“福”文化剪纸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对蔚县“福”文化剪纸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前,必须对蔚县“福”文化剪纸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研究,了解蔚县剪纸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同时还要与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相结合,从造型、色彩、构图以及线条等方面进行对比以及具体分析,突出蔚县“福”文化剪纸的独特的形式特征。基于对“福”文化图像的了解,对蔚县“福”文化剪纸所体现出来的主题寓意进行概况,结合具体的剪纸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蔚县“福”文化剪纸在传达祈求托福的寓意、体现长寿财富的渴望以及表明祭祀辟邪的祈盼这三个方面的表现,体现出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第二个层次。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还要对蔚县“福”文化剪纸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蕴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有助于我们思考蔚县“福”文化剪纸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对文化内涵和文化体现分析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蔚县剪纸保护的重要性。蔚县“福”文化剪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非常高的,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对蔚县“福”文化剪纸艺术本身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具有颇丰的意义,也为其他传统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彭江琳[7](2020)在《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湖南省株洲市市级剪纸非遗传承人李映明的“红色文化”题材剪纸艺术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在把握“红色文化”题材剪纸发展的历史脉络基础上,以剪纸非遗传承人的个案研究来深入分析湖湘“红色文化”题材剪纸作品的主题特色、工艺特色、艺术语言特色、传承方式、影响以及其设计应用等多方面内容。文章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笔者曾于2018年12月、2019年3、5月、7、8月、10月、11月,2020年1月先后多次拜访李映明老师、株洲市文化馆获取第一手调研资料。并通过广泛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作品图像资料,梳理出“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基本形成脉络,并对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艺术作品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文基本框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与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相关的课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等主要内容。第二章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概述部分简要阐述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相关背景,然后在基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下,对李映明个人的剪纸艺术道路、创作思想来源与艺术特色师承关系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以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主题类型和内涵为论述重点,从“红色文化”人物、事件、精神、遗产等几大题材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工艺特色是在概述梳理剪纸工艺的基础上,分别从“单色刻”、“彩色刻”两类创作手段出发围绕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工艺的创新性展开研究。第五章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艺术语言特色主要针对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艺术语言特色展开论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对其剪纸的构图、造型、色彩、装饰四大艺术语言要素展开分析。第六章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传承与影响及设计启示,在分析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艺术传承方式(包括亲缘、师缘与地缘传承)的基础上,总结李映明“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传承影响以及其剪纸视觉要素对设计的应用启示。最后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是对之前的主要观点的概述,对李映明老师“红色文化”题材剪纸艺术的个人风格和创新之处进行归纳总结,使我们对以李映明老师为典型的湖湘“红色文化”题材剪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综而释之,李映明作为创作“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市级剪纸非遗传承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红色文化”为题材,以现代剪纸工艺和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以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为宗旨。因此,对李映明剪纸的个案研究也是对湖湘“红色文化”题材剪纸传承现状和发展保护思路的整理,对领会现代剪纸中“红色文化”题材剪纸的形式创新和文化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

孙妍[8](2020)在《菏泽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可见,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我国各个地区文化之不同。剪纸艺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在历史的积累中保存下来的民族传统艺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对于美术课程,学生拥有更多的兴趣和热情,其审美意识也随着自身的积累而成长,将剪纸艺术纳入初中美术课程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在菏泽市二十二中学教学实习的基础上,把菏泽剪纸艺术运用于初中美术教育中,针对当前剪纸艺术进入初中美术课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剪纸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后代的发展继承中历久弥新,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并不顺利。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不深,更多的学生对于剪纸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只会做简单的剪与刻,只会临摹简单的剪纸作品,缺少有关剪纸艺术文化层面的认识,更缺少剪纸作品的创作经验和能力。因此,将剪纸艺术带进初中美术课堂,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与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本文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剪纸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剪纸艺术的概况,从剪纸的概念、起源与发展、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菏泽剪纸艺术的艺术价值,从菏泽剪纸艺术概述和菏泽剪纸的主题特征上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菏泽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开展的问题进行探讨;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菏泽市第二十二中学剪纸课堂策略探究,从教学思路和课堂策略探索的角度分析;第五部分为剪纸艺术的教学设计及实施,通过两个教学设计来验证教学效果。

高德飞[9](2020)在《中国剪纸纹样设计在民间艺术中的应用 ——以张家口蔚县剪纸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素来有“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大都传递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剪纸作为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种,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愈发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它所蕴含的人文艺术价值也越来越受重视,并且作为一门镂空艺术,内容繁复多样,大致有人物、鸟兽、蔬果、山水、文字、器物等生活常见的纹样以及所想象的吉祥动植物纹样。那么由此可以得出,剪纸纹样艺术不仅对我们了解不同的历史背景有帮助,而且在我们对剪纸文化的继承与再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今天,对剪纸艺术进行有效地继承再运用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师的责任,本文就从传统剪纸艺术中挑其代表性的一支——张家口蔚县剪纸出发,重点研究分析传统纹样艺术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影响。经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利用综合比较分析等,从蔚县剪纸题材和剪纸纹样等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从蔚县剪纸题材角度,从蔚县剪纸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分别总结各个年代的造型特征,研究蔚县剪纸构图、造型、色彩的变化,感受蔚县剪纸“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独特的艺术内涵意蕴,结合当代审美趋势,思考包装设计的新想法、新思路。另一方面,从蔚县剪纸纹样的发展,结合当代包装设计剪纸文化的运用实例,探讨进行包装设计中对蔚县剪纸艺术的应用,实现传统纹样与当代包装设计的进一步融合。本文对传统剪纸文化,特别是蔚县剪纸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从它的造型、构图、色彩以及纹样的发展等出发,研究它在当代包装艺术中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马荣[10](2020)在《视觉符号视角下的民俗文化与文化认同研究 ——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文中认为现今社会,信息发展迅速,中国文化与全球文化互相借鉴与学习,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回族的剪纸艺术和刺绣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回族剪纸图案和刺绣图案色彩,不仅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也也体现着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和创作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相互学习的文化内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近些年关于民俗文化视觉传播的相关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分析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如何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更加有意义的传播的建议与意见。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民俗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从视觉传播的角度展开的研究数量很少,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也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运用传播学和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从视觉文化的层面展开对于宁夏西海固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符号分析。通过梳理回族的主要民俗文化和文化内容,将剪纸和刺绣艺术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剪纸图案和刺绣色彩的运用。本文主要收集了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博物馆以及部分回族家庭中的剪纸和刺绣相关作品的照片,从剪纸和刺绣的主题内容以及表现方式进行了视觉符号的分析与鉴赏,进而挖掘出回族这一少数民族在视觉传播过程中,视觉元素的设计以及传播者的观点态度。回族人民在进行剪纸和刺绣的内容创作时,将自己的意愿与情感融入到图像当中进行视觉传播,是对现实生活的呈现与创作者自身意愿的传达。回族的民俗文化,既是具有民族性、宗教性以及地域性的特征,也是具有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特征,回族群众通过民俗文化这样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出的是对其他民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运用,这是一个民族在物质与精神上的综合体现,也是信仰与现实的统一体。这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相互学习和借鉴融合的结果。

二、论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剪纸艺术在昌吉市的传承与发展 ——以徐长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及趋势
    第四节 论文构想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新疆剪纸艺术概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疆剪纸艺人概况
    第一节 新疆代表性剪纸艺人概述
    第二节 昌吉市剪纸艺人概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徐长琴剪纸的技法与题材特色
    第一节 创作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传承与创新
        一、新疆传统图案题材
        二、吉祥寓意剪纸题材
        三、出土器物中的图案题材
        四、红色文化的题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徐长琴剪纸的艺术类型及特征
    第一节 徐长琴剪纸的艺术类型
        一、传统的单色剪纸
        二、传统的套色剪纸
        三、创新的丝绸套色剪纸
        四、艾德莱斯绸套色剪纸
    第二节 徐长琴剪纸审美特征
        一、均衡饱满的构图形式
        二、和谐统一的色彩基调
        三、精巧细致的作品风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徐长琴剪纸艺术的当代应用
    第一节 徐长琴剪纸在服饰中的运用
    第二节 徐长琴剪纸在装饰画中的运用
    第三节 徐长琴剪纸在人物定制画像中的运用
    第四节 徐长琴剪纸在邮票中的运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剪纸艺术在昌吉市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非遗档案不断更新完善
    第二节 融媒体形式推广非遗项目
    第三节 生产性保护体制正在完善
    第四节 学校及工作室教育性保护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传统剪纸的发展概述
        1.1.2 传统剪纸的存续现状
        1.1.3 现代剪纸的出现
    1.2 研究内容和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传统剪纸概述
    2.1 不同地域传统剪纸概述
        2.1.1 陕西民间剪纸
        2.1.2 浙江民间剪纸
        2.1.3 河北蔚县民间剪纸
        2.1.4 云南地区民间剪纸
        2.1.5 北京地区民间剪纸
    2.2 传统剪纸剪法技艺
        2.2.1 传统剪纸剪法技艺分类
        2.2.2 传统剪纸技艺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剪纸现状原因分析及现代剪纸发展思路分析
    3.1 传统剪纸现状及原因分析
        3.1.1 传统剪纸纹样因素
        3.1.2 传统剪纸主题因素
        3.1.3 现代生活节奏与审美因素
    3.2 现代设计与传统剪纸的契合点
    3.3 现代剪纸发展思路分析
        3.2.1 商业化
        3.2.2 个性化
        3.2.3 国际化
    3.4 现代剪纸介质表现
        3.4.1 文创产品
        3.4.2 建筑外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剪纸艺术现状考察
    4.1 现代剪纸案例分析——以赵希岗新剪纸为例
        4.1.1 新剪纸剪法技艺分析
        4.1.2 新剪纸核心理念
        4.1.3 新剪纸主题表达
    4.2 现代剪纸案例分析——以马蒂斯野兽派剪纸为例
        4.2.1 马蒂斯剪纸艺术产生原因
        4.2.2 马蒂斯剪纸特点
    4.3 其它现代剪纸案例分析
        4.3.1 陈志农剪纸
        4.3.2 宫田雅之剪纸
        4.3.3 李宝仪剪纸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代剪纸艺术创新实践
    5.1 现代剪纸艺术创意开发思路
    5.2 现代剪纸作品展示
        5.2.1 作品主题——贪婪
        5.2.2 作品主题——暴食
        5.2.3 作品主题——傲慢
        5.2.4 作品主题——懒惰
    5.3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剪纸在北京街道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街道视觉形象设计与剪纸相融合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论题框架
第2章 街道视觉形象的特征与发展
    2.1 街道视觉形象的基本理论研究
        2.1.1 街道的概述
        2.1.2 视觉的概述
        2.1.3 街道与视觉形象的关系研究
        2.1.4 文化空间理论下的街道视觉形象关系探讨
    2.2 街道视觉形象的设计要素
        2.2.1 构形方面
        2.2.2 色彩方面
        2.2.3 质感方面
    2.3 街道视觉形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2.3.1 发展现状
        2.3.2 未来发展趋势
    2.4 街道视觉形象提升中的精神文化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剪纸与街道视觉形象提升的关联
    3.1 剪纸的起源与艺术价值
        3.1.1 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3.1.2 剪纸的价值体现
    3.2 剪纸与街道视觉形象提升的关系
        3.2.1 可行性研究
        3.2.2 必要性研究
    3.3 剪纸在北京街道视觉形象提升中的现实意义
        3.3.1 提升个性化与艺术感
        3.3.2 “京味儿”提升文化价值
        3.3.3 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与发展
        3.3.4 提升人与环境的情感交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剪纸在街道视觉形象提升应用中的理论探索
    4.1 剪纸在街道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元素
        4.1.1 外在形式的提炼
        4.1.2 内在精神的传承
    4.2 剪纸在街道视觉形象提升过程中的设计原则
        4.2.1 整体规划为前提
        4.2.2 文化内涵为指导
        4.2.3 空间功能需求为关键
        4.2.4 时尚审美情趣为准则
        4.2.5 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4.3 剪纸在街道视觉形象提升过程中的设计手法
        4.3.1 造型符号的提炼
        4.3.2 构成元素的分解与组合
        4.3.3 表现题材的拓展
        4.3.4 新材料新工艺的介入
        4.3.5 多维空间的运用
    4.4 剪纸在街道视觉形象提升过程中的设计现状分析
        4.4.1 街道景观节点中的设计
        4.4.2 街道服务设施设计
        4.4.3 街道平面设计
    4.5 剪纸在融入街道视觉形象提升中的潜在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剪纸在北京礼士胡同视觉形象提升中的设计应用
    5.1 区位概况
        5.1.1 区位的历史底蕴
        5.1.2 区位现状问题
    5.2 剪纸应用到北京礼士胡同的重要性分析
        5.2.1 剪纸应用的可行性
        5.2.2 应用剪纸的必要性
    5.3 设计定位与策略
    5.4 剪纸在具体街道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
        5.4.1 剪纸艺术在街道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5.4.2 剪纸艺术在街道空间小品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一、鄂伦春族源
        二、鄂伦春族称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一、桦皮镶嵌画
        二、桦皮剪刻画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一、婚丧与祭祀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一、自然美
        二、功利美
        三、形式美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一、比例与尺度
        二、粗犷与细腻
        三、抽象与具象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传承风险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三、窘迫的现状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一、认识与观念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第三节 当代意义
        一、艺术地位
        二、学术价值
        三、“非遗”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6)蔚县“福”文化剪纸的传统吉祥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福”文化吉祥图案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2.1 吉祥图案中“福”文化图像的起源及演变
        2.1.1 “福”文化图像的起源
        2.1.2 “福”文化图像的发展与演变
        2.1.3 “福”文化在传统吉祥文化中的地位、意义
    2.2 蔚县剪纸中“福”文化吉祥图像的起源与发展
        2.2.1 蔚县剪纸中“福”文化图像的起源
        2.2.2 蔚县剪纸中“福”文化图像的发展
第三章 蔚县剪纸中“福”文化图像的形式特征
    3.1 夸张精巧的造型
        3.1.1 夸张的比例刻画
        3.1.2 精巧的细节刻画
    3.2 浓厚明亮的色彩
        3.2.1 明亮的单色表现
        3.2.2 浓厚的彩色表现
    3.3 均衡多样的构图
        3.3.1 不规则式构图
        3.3.2 几何形构图
        3.3.3 对称式构图
    3.4 生动多变的线条
        3.4.1 利用线条塑造形象
        3.4.2 运用线条展现美感
第四章 蔚县“福”文化图像剪纸的主题寓意
    4.1 传达祈求托福的寓意
        4.1.1 以钟馗为载体传达
        4.1.2 以福娃为载体传达
    4.2 体现长寿财富的渴望
        4.2.1 福寿组合的体现
        4.2.2 福禄组合的体现
    4.3 表明祭祀辟邪的祈盼
        4.3.1 辟邪除灾的表现
        4.3.2 巫术习俗的表现
第五章 蔚县“福”文化图像剪纸的文化意蕴
    5.1 蔚县“福”文化剪纸传统吉祥图像的功能流变
        5.1.1 文化功能为主
        5.1.2 生活功能为主
        5.1.3 审美功能为主
    5.2 蔚县“福”文化剪纸传统吉祥图像的文化内涵
        5.2.1 阴阳观念的协调对比性
        5.2.2 儒道思想的自然无序性
        5.2.3 民俗观念的历史传承性
    5.3 蔚县“福”文化剪纸传统吉祥图像的文化体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考察法
    第六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现代剪纸
        二、“红色文化”题材剪纸
    第二节 “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缘起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第三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缘起
        一、艺术道路概述
        二、创作思想的来源
        三、艺术特色的渊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的题材特色
    第一节 “红色文化”人物题材
        一、时代伟人题材
        二、工农兵题材
    第二节 “红色文化”事件题材
    第三节 “红色文化”精神题材
    第四节 “红色文化”遗产题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的工艺特色
    第一节 剪纸工艺概述
    第二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工艺特色
        一、单色刻法
        二、彩色刻法
    第三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艺术语言特色
    第一节 构图语言
        一、红花绿叶式
        二、全景式
        三、对称式
    第二节 造型语言
        一、平视法
        二、简括法
        三、添加法
    第三节 色彩语言
        一、单色
        二、复色
    第四节 装饰语言
        一、花草纹样
        二、几何纹样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传承影响与设计启示
    第一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传承方式
        一、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亲缘和师缘传承
        二、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地缘传承
    第二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的传承影响
    第三节 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的设计启示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菏泽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剪纸艺术的概况
    (一) 剪纸艺术的概念
    (二) 剪纸的起源与发展
    (三) 剪纸的艺术特色
        1.风格特征
        2.主题特征
二、菏泽剪纸艺术的艺术价值
    (一) 菏泽剪纸艺术概述
        1.文化基础
        2.艺术特征
        3.发展现状
    (二) 菏泽剪纸艺术的主题特征
        1.菏泽剪纸的主题类型
        2.剪纸艺术在民间传统生活中的表现
        3.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三、菏泽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开展的问题研究
    (一) 现状调查
        1.初中生有关剪纸艺术问卷结果的分析
        2.民间美术在教学中存在困难
        3.目前剪纸艺术的教学方式不适应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 必要性分析
        1.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2.初中美术教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3.剪纸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
        4.初中生好奇心强,学习热情高,积极性强
四、剪纸教学策略探究
    (一) 剪纸教学思路
        1.打破传统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自我感受
        2.改变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3.改变主题制定转向自主发挥创作
    (二) 剪纸课堂策略探索
        1.激发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
        2.掌握有关技法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4.评价剪纸作品
五、剪纸艺术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一) 剪纸艺术的教学设计
        1.《民间美术-剪纸》教学设计
        2.《剪纸艺术-主题创作》教学设计
    (二) 剪纸艺术的课后总结与反思
        1.课后总结
        2.课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中国剪纸纹样设计在民间艺术中的应用 ——以张家口蔚县剪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蔚县剪纸的艺术特色
    2.1 蔚县剪纸工艺介绍
    2.2 蔚县剪纸题材纹样介绍
        2.2.1 花鸟鱼虫
        2.2.2 戏曲人物
        2.2.3 戏曲脸谱
        2.2.4 现代生活
    2.3 蔚县剪纸的构图发展
    2.4 蔚县剪纸造型特色
        2.4.1 造型夸张多样
        2.4.2 表现手法运用象征形式
    2.5 蔚县剪纸色彩变化
        2.5.1 蔚县剪纸的色彩运用的发展历程
        2.5.2 当代蔚县剪纸的色彩运用
第三章 蔚县剪纸中的纹样设计
    3.1 蔚县剪纸艺术发展现状
        3.1.1 产业规模大范围扩大
        3.1.2 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3.1.3 专业工种大师的涌现
    3.2 蔚县剪纸纹样发展概括
        3.2.1 纹样类型增加
        3.2.2 纹样设计受到当代美术影响
    3.3 蔚县剪纸纹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3.3.1 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3.3.2 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章 蔚县剪纸纹样对当代包装设计的启示
    4.1 当代包装设计发展现状
    4.2 当代包装设计的情感回归
    4.3 当代包装设计的文化回归
    4.4 蔚县剪纸纹样如何应用于包装设计
        4.4.1 纹样的运用
        4.4.2 造型的运用
        4.4.3 颜色的运用
第五章 结论
    5.1 对研究课题的总结
    5.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10)视觉符号视角下的民俗文化与文化认同研究 ——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视觉传播视角
        二、文化认同视角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西海固回族民俗文化概述
    第一节 回族民俗文化概况
        一、建筑文化
        二、饮食文化
        三、节日文化
        四、服饰文化
        五、民间文化
    第二节 西海固地区回族民俗艺术符号构成
        一、回族民间剪纸图案内容
        二、回族民间刺绣色彩运用
第三章 回族民俗文化的视觉传播过程分析
    第一节 审美艺术角度
    第二节 符号学角度
        一、回族民俗文化中的符号类型分类
        二、剪纸和刺绣符号的内涵及无限衍义
第四章 回族民俗文化中的视觉特性
    第一节 西海固回族民俗文化中的视觉认知
    第二节 西海固回族民俗文化中的视觉表征
    第三节 西海固回族民俗文化中的视觉修辞
    第四节 西海固民俗文化中的审美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期刊类
    二、专着类
    三、学位论文
    四、电子文献
附录一
    一、回族剪纸
    二、回族刺绣
附录二
致谢

四、论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剪纸艺术在昌吉市的传承与发展 ——以徐长琴为例[D]. 周菲. 新疆艺术学院, 2021(12)
  • [2]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比较研究[D]. 张欣.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剪纸在北京街道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研究[D]. 王潇樱.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6]蔚县“福”文化剪纸的传统吉祥图像研究[D]. 吴琼. 河北大学, 2020(08)
  • [7]李映明“红色文化”剪纸艺术研究[D]. 彭江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菏泽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D]. 孙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国剪纸纹样设计在民间艺术中的应用 ——以张家口蔚县剪纸为例[D]. 高德飞. 天津美术学院, 2020(12)
  • [10]视觉符号视角下的民俗文化与文化认同研究 ——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D]. 马荣.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论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