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世纪以来山西地区地震活动及其构造应力场(论文文献综述)
吴逸影[1](2021)在《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文中认为秦岭,由复杂地壳组成,作为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经历了长期、不同构造的演化,为各种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作为中央造山带的主要部分,秦岭西邻青藏高原向东延至大别山,北邻鄂尔多斯地块,南邻扬子地块。探索其壳-幔变形特征、相互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对进一步约束秦岭造山带深部构造变形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SKS波分裂法和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的方法,对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特征进行精细反演,并推断壳-幔耦合型式。SKS波分裂法可以有效计算分析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变形对其构造演化及成因的作用。利用“叠加”分析分别求得最小切向(T)能量法和最小(较小)特征值法计算获取的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φ,δt)。Ps转换波应用接收函数集(JOF)能更有效地估算研究区水平地壳各向异性,进而分析地壳变形特征。该方法包括计算三个单体接收函数和一个联合接收函数,并对估计的各向异性进行可靠性分析。将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方法应用于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多个台站数据,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插值,更精确地计算出地壳各向异性参数、Moho深度和Vp/Vs值结果。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覆盖了 41个地震台站,依据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绘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发现δt的大小不随造山带走势变化,而φ自西向东有南缘呈SW-NE,W-E,NW-SE变化,北缘呈NW-SE,W-E,SW-NE变化,显示出南缘略向北凸、北缘略向南凸的弧形展布,推断造山带两侧刚性较强的扬子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旋转对秦岭造山带南、北缘上地幔变形有约束作用。地壳各向异性在有断裂带的区域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下有较明显的分层,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裂缝及断裂带影响,中-下地壳与上地幔相互作用较多,因此秦岭造山带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地幔的耦合型式有区域性变化。联合Ps转换波接收函数与SKS波分裂的观测结果,对比发现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和上地幔都表现出较强的方位各向异性。两种方法分别观测到秦岭造山带自西向东的壳-幔各向异性特征,壳-幔快波偏振方向的差值Δφ变化反映了秦岭造山带下壳-幔耦合类型的变化:Δφ在秦岭造山带西-中部较小,说明壳-幔变形有较强的一致性,壳-幔垂直连贯变形对上地幔变形影响较大,属壳-幔强耦合型;Δφ在秦岭造山带东部较大,且偏离造山带走势发生弧形旋转,一致性较弱,说明秦岭造山带东部发生壳-幔解耦,软流圈物质流动是影响该区域上地幔变形的主控因素。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同时受到裂缝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上地幔变形也存在垂直连贯变形与地幔流动两种机制,因此推断秦岭造山带壳-幔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并不单一且存在自西向东的区域性转换。
李海君[2](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易立[3](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黎厚富[4](2020)在《四川省金口河地区构造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口河地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眉山市、雅安市和凉山州交界部位,属于四川盆地西南缘与青藏高原东边缘的过渡地带,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褶皱隆升强烈,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活动,因此在该地区开展构造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查明了研究区的地层岩石及断裂构造发育情况。区域地跨羌塘-三江造山系和扬子陆块区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构造运动剧烈,形成了多条活动断裂带,包括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带与荥经-马边-盐津断裂带、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与大凉山断裂带。区域地震活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受区域内断裂的控制作用明显,几乎所有强震及以上等级的地震均分布于活动断裂带沿线,大部分中小地震也集中在区域断裂周围,线状和丛状分布特征明显。研究区也发育有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三组断裂,断裂以逆冲为主,活动性均较弱,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及测年实验表明其最新活动时代集中在早-中更新世。在研究区构造稳定性评价中,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评价因子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GIS软件进行了构造稳定性定量化评价,绘制了构造稳定性单因子分区图和综合分区图。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构造稳定性等级以次稳定(II)(69.1%)为主,其次为稳定(I)(30.9%);评价因子中地壳结构、深部断裂、地震分布以及最大震级对研究区的构造稳定性较敏感。这也证明了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是切实可行的,该方法可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构造稳定性评价,避免了简单套用其他区域的权重确定经验;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也使构造稳定性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其通过隶属度实现定性到定量的转化,与GIS软件相结合,可精细刻画不同构造稳定性评价等级的小区域。
鲍子文,洪德全,汪小厉,李玲利[5](2019)在《南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南华北盆地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在构造上有耦合关系,地震活动水平相当。将南华北盆地和秦岭大别造山带组成的南华北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地震活动特征和青藏高原强震对其影响作用。发现南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水平显着低于北华北地区,略低于下扬子地区。并且,通过对比分析青藏块体7.0级以上地震和南华北地区4.0级以上地震的对应关系,发现两个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成组对应现象,并表现2年左右的时间差,表明青藏块体的地震活动对南华北地区有明显的构造应力场传递作用。该结果为南华北地区中长期地震预测提供依据。2017年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根据时间延迟的存在,对南华北地区未来中等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戴荔果[6](2019)在《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文中认为锡铁山-滩间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的西段。柴北缘构造带北接祁连地块,南邻柴达木地块,东西分别以哇洪山-温泉断裂和阿尔金走滑断裂同阿尔金-敦煌地块和秦岭造山带为界。该构造带内自北向南又以鱼卡-乌兰断裂为界,分为两个构造单元,北部为欧龙布鲁克陆块,南部为鱼卡河(沙柳河)超高压带。乌兰-鱼卡断裂两侧夹杂分布着滩间山群岛弧火山-沉积岩及蛇绿岩残片。柴北缘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印支期造山作用,地质构造复杂,是我国西部重要成矿带之一,成矿潜力巨大,已发现有锡铁山超大型铅锌矿床和滩间山大型金矿床等。该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致使全区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前人虽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和主要矿床类型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均未能从成矿系统的角度进行探讨,影响到对该区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文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滩间山-锡铁山地区的金铅锌矿床研究为切入点,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线,系统性分析了锡铁山铅锌矿、青龙沟金矿、滩间山金矿等典型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时代等多方面特征,并开展了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厘定了研究区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步建立了研究区金铅锌成矿系统及亚系统,探讨了金铅锌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矿作用过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滩间山-锡铁山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1)古元古代-新元古代,陆块初步形成;(2)新元古代,大洋演化阶段;(3)早-中加里东期,柴北缘洋持续性扩张、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晚加里东期,柴达木陆块碰撞、深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并闭合最终进入后造山阶段;(4)海西期,宗务隆洋打开、形成有限洋盆,至晚海西期-印支期,西向俯冲于欧龙布鲁克陆块之下,其后,洋盆闭合,陆陆碰撞,进入后造山阶段;(5)晚中生代-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在其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金铅锌成矿系统。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铜)成矿系统中赋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得以约束:滩间山金矿床赋矿闪长玢岩(1768±19Ma、444.8±8.3Ma、255±3Ma)、野骆驼泉金矿床赋矿花岗闪长岩(283.5±3.1Ma)、红柳沟金矿床赋矿花岗岩(441.3±3.5Ma),及锡铁山铅锌矿床侵入滩间山群的花岗岩(445±2.3Ma),与已报道成矿年龄相对应。滩间山金矿床闪长玢岩锆石年龄谱系指示其主要源于欧龙布鲁克地块,且显示欧龙布鲁克地块存在太古宙基底,并分别响应晚新太古代陆块汇聚事件、Rodinia超大陆汇聚裂解事件、加里东造山和晚海西-印支造山事件。锡铁山铅锌矿床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和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限定了赋矿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建造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背景,滩间山群d岩组的成岩构造环境并不相似于a岩组,其可能不具备类似成矿潜力。滩间山-锡铁山地区存在加里东期铅锌金成矿系统(包括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和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和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其分别形成了:与早加里东期盆地演化有关的铅锌(铜)成矿亚系列、与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亚系列、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铅锌(铜)成矿系列,及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系列。典型矿床的研究表明,该区部分地段存在晚期成矿系统对早期成矿系统的叠加改造,形成叠加型矿床,如锡铁山铅锌矿床和双口山铅锌矿床为喷流沉积-热液叠加型矿床。锡铁山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早加里东期的喷流沉积成矿,及其后的变质变形改造期和热液叠加期。喷流沉积成矿期形成了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的铅锌矿体,矿石常具胶状结构和条带状构造。变质变形改造期表现为矿体的边部具有不规则的“边刺”、“边瘤”,矿石变质组构发育,常见变晶结构、碎裂结构、花斑状构造及块状构造。前两期矿体一起产于主含矿层或次含矿层中。热液叠加期矿石多为脉状结构,矿物晶粒加粗,矿脉边侧常见有厚度不大的硅化、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等热液蚀变。锡铁山矿床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为壳幔混合铅,指示深部火山岩与上部正常沉积岩铅的混合;硫同位素组成指示硫主要源于赋矿火山岩。氢氧和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混合部分海水、变质水及浅源水。锡铁山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喷流沉积期网脉状矿石(管道相)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80℃240℃和270℃330℃,盐度126wt%NaCl eqv.(集中于412 wt%和2123 wt%NaCl eqv.);喷流沉积期纹层-似层状矿石(海底喷流沉积相)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峰值250℃260℃,盐度集中于12.514 wt%NaCl eqv.;晚阶段无矿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165℃175℃,盐度集中于68wt%NaCl eqv.。喷流沉积期的流体压力,集中于100bar内,少部分100200bar,成矿深度0.41.4km,多数在1km内,成矿流体密度多为中-低密度流(密度<海水),少数网脉状矿体中流体为高密度流(密度>海水,或接近于海水密度线)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从下部网脉状管道矿体至上部层状矿体,温度下降,盐度趋于集中,密度下降,反映其与海水系统较强的混合均一作用,且发生了沸腾(同一视域见不同类型包裹体,隐爆角砾岩,及盐度呈两端元特征14wt%及1226 wt%NaCl eqv.),为成矿组分沉淀卸载的过程,至最晚阶段无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密度和压力则明显降低。青龙沟金矿床是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亚系统形成的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代万洞沟群沉积地层和石英闪长玢岩脉中。矿石类型有变砂岩型、大理岩型、蚀变闪长玢岩型、绢云千枚岩型、石英脉型等。矿石矿物主要有(含砷)黄铁矿、毒砂、自然金。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云岩化、硅化、碳酸岩化等。成矿阶段划分为,I少硫化物石英脉阶段;II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II、III为主成矿阶段。青龙沟矿床主成矿阶段铅和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为深部岩浆与浅部万洞沟群混合的产物。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入部分变质水、大气水。成矿流体成分分析表明,包裹体气相主要为H2O、CO2和N2,及少量CO、CH4、H2;液相主要为H2O、SO42-、Cl-、Na+、Ca2+、Mg2+,及少量K+、F-,属H2O-NaCl-CO2-CH4(N2)体系。青龙沟矿床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40℃360℃,盐度415wt%和2122wt%NaCl eqv,密度0.720.99g/cm3。其中,I、II、III阶段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280℃350℃、240270℃和140℃210℃;盐度分别为1115wt%和2122wt%、710wt%,及46wt%NaCl eqv.;以成矿压力算得成矿深度分别为:1.53.6km,1.42.4km和1.21.7km。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同一视域纯液相+富液相+富气相共存,不同充填度气液相包裹体群状分布,表明流体发生了沸腾。滩间山金矿床是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的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万洞沟群炭质千枚岩片岩和蚀变闪长玢岩脉中。矿石矿物主要有含砷黄铁矿、黄铁矿和毒砂。主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和毒砂。围岩蚀变多见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主成矿期岩浆热液期可分为:I少硫化物-石英脉成矿阶段、II黄铁矿-石英脉成矿阶段和III碳酸盐-石英脉成矿阶段。其中I、II为主成矿阶段。滩间山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为岩浆硫源;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为深源和上地壳铅的混合;碳氧同位素组分表明碳主要为岩浆岩源,混和大理岩碳源。成矿流体成分研究表明,包裹体气相主要为H2O和CO2,及少量CO、N2、CH4和H2;液相成分主要为H2O,SO42-、Cl-、Ca2+、Na+、Mg2+,及少量K+、F-、NO3-等。成矿流体属H2O-NaCl-CO2-CH4(N2)体系,富CO2,及Cl->F-,表明其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合部分变质水、大气水。滩间山矿床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其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合变质水、大气水。三个阶段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300℃380℃,140℃200℃和200℃280℃;盐度分别集中于68wt%,810wt%和68wt%NaCl eqv.;流体密度分别为0.660.99/cm3,0.921.04g/cm3和0.780.98g/cm3;以成矿压力算得成矿深度分别为1.194.12km(均值2.46km),1.282.4km(均值2.0km),及1.121.33 km(均值1.23 km),表明压力和深度由早阶段-主成矿阶段-晚阶段依次递减。滩间山金矿床赋矿闪长玢岩的成岩条件和成矿潜力研究表明,三期岩浆(1768±30Ma、445±19Ma和255±3Ma)的氧逸度值均较高(Ce/Ce*N和lgfO2值多在FMQ氧逸度缓冲线之上),具较好的成矿潜力,且均出现了至少一次晚期熔流体的再注入、升温过程,其溶蚀了先存锆石,改变了锆石微量元素的演化趋势(Dy、Th/U、Ce/Dy值上升(或Th/U、Ce/Dy值范围扩大),Hf/Y、Yb/Nd、Yb/Dy值减小(或Yb/Dy值范围缩小)),使氧逸度值发生变化,导致前两期氧逸度值升高而后一期降低。后者的降低可能是晚期熔流体演化为含高挥发分、携巨量金属元素的成矿流体,并最终大规模沉淀成矿的反映,暗示了金矿床的主成矿期为印支期。总结了研究区加里东期金铅锌(铜)成矿系统(包括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和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和印支期金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早加里东期柴北缘洋壳俯冲造成的弧间-弧后盆地内的三级盆地-四级凹陷,控制了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的分布;晚加里东期柴北缘洋壳俯冲形成的火山弧型花岗岩和其后柴达木陆块碰撞、深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形成的后碰撞花岗岩的分布及伴生的断裂、褶皱构造,控制了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柴北缘以北的宗务隆洋盆开始打开,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形成有限洋盆。此阶段柴北缘地区处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普遍发育与造山带去根有关的一期海西期花岗岩浆活动,并形成伴生的断裂和褶皱构造,控制了海西铅锌(铜)成矿系统;印支期,宗务隆有限洋盆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及其后的陆陆碰撞等造山作用过程形成的印支期火山弧型花岗岩和其后后碰撞花岗岩的分布及伴生的断裂、褶皱构造,控制了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并且存在晚期成矿系统对早期成矿系统的叠加改造,形成叠加型矿床。在系统研究典型矿床的基础上,建立了锡铁山式铅锌矿找矿模型和滩间山式金矿找矿模型。指出了区域金铅锌矿床找矿的远景区:滩间山-青龙沟金找矿远景区、绿梁山-双口山铅锌金铜找矿远景区、锡铁山铅锌金找矿远景区、赛什腾山西段金铜找矿远景区等。
许光[7](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潘安[8](2019)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巴山地处我国大陆南北分界带,位于秦巴造山带南麓,扬子地台北缘,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同时是研究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动植物分异、陆内造山运动、南北方过渡地带岩溶喀斯特地质景观的天然场所,大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条件造就了该区域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大巴山中段的弧形构造是中国褶皱山系的典型代表。大巴山中西段属亚热带大陆山地季风气候,受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的控制,呈现多样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地质景观,地质景观资源禀赋异常。然而,研究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GDP仅为全国的2/5,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组成部分,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研究区城市化率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湖北省、甘肃省以及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优势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以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统计学、分类学等理论,对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分类、控制因素分析、成因分析以及特征分析,探究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的开发方向和保护策略。本研究是第四纪地质学在地质景观研究方向上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与其所处大巴山中西段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区域的构造条件为研究区地质景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大地构造环境。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特征与其所处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构造总体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运动造成的海相沉积转为内陆湖相沉积,中三叠世末期秦岭造山运动造成的古陆台升—逆冲推覆—构造滑脱变形,侏罗世中期—白垩世早期祁连山—秦岭区域陆内造山隆起,造成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连续的“巴山弧”构造,以及晚始新世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研究区持续掀斜抬升。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最终形成了大巴山中段独特的北西—南东走向平行展布和西段近东西走向的褶皱山、断层、丘陵、谷间盆地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类型。大巴山中段北部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部山体呈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大巴山西段呈现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形迹吻合,显示其具有成因关系。叠加流水、生物、风力、气候等外动力条件作用下,发育形成了丰富的水体景观和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2)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为四个景观体系,即大巴山弧形构造景观体系、米仓山-汉南基底褶皱隆起景观体系、川北前陆丘陵景观体系、汉江流水冲积断陷盆地景观体系。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3级分类,即2个大类,3个亚类和5个地质景观类型,一级大类中,将研究区地质景观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I)、外动力地质作用(Ⅱ)景观大类;二级亚类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主要包括:地壳运动作用景观亚类(Ⅰ-1),外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主要为气候、流水作用景观(Ⅱ-2)、古生物沉积作用景观(Ⅱ-3);三级景观类型中,将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一步细分为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剖面景观、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和古生物景观5个地质景观类型。从研究区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以及作用过程等方面,对研究区5个地质景观类型的典型代表进行详细分析。(3)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评价大巴山中西段101个地质景观点结论为:五级景观区5个,四级景观区13个,三级景观区8个,二级景观区35个,一级景观区40个。地质构造山岳景观是研究区导向性景观资源,其中大巴山地质公园、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诺水河景区、光雾山景区等5个地质景观点具有国际级影响力。(4)以地质景观资源为基础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的科研体验、养生休闲、绿色健康、生态方面的优势,可以采用生态优先、协调开发、“旅游+科技”、立体开发以及多点多极发展的开发模式,助力研究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5)以申报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为策略推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合理划定“大巴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切实推动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向贵府[9](2017)在《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厂房区岩石由晋宁--澄江期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变质形成的构造片麻岩组成,属于典型的“康定杂岩”范畴。研究区经历多期强烈造构运动,岩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变质构造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岩石组合,复杂的岩体结构。特别是其中普遍发育的条带状构造及片麻状构造,前者表现为宏观不均一性,后者表现为微观不均一性,岩石中的这种不均一性对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围岩的变形及稳定性影响程度如何?关系到地下厂房等重要工程的布局和位置确定。结晶岩石的这种不均一性不同于各向异性的沉积岩。基于此,论文针对具有复杂岩石学特征的“康定杂岩”,通过现场调查与室内外物理力学试验,从岩石微观结构入手,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岩石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测试,探讨岩体宏观变形破坏与微观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洞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围岩变形稳定性进行评价,为合理确定厂房位置提供依据。研究中运用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将岩体的宏观变形行为与组成岩体的岩石及岩体结构的演化过程分析相结合,描述性的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演化研究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形破坏模式,实现了岩体变形机制研究的新拓展。获得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厂房区内岩石中矿物组合及其变形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的配套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分布的“康定杂岩”大致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次,第一构造层次为早期岩浆侵入岩,主要为各类闪长岩及花岗岩;第二个层次为中酸性岩浆岩经历中深部变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各类构造片麻岩;第三个构造层次为先期形成的岩石再次经受构造运动及其所伴生的岩浆活动,岩石内矿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蚀变现象,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各类蚀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第四构造层次为对应德妥断裂活动期的脆性破坏产生各类碎斑岩。(2)片麻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是厂房区岩石中最主要的两种构造类型。它们石是区域中深层变质构造变形作用的产物,随变形强度的增加,岩石中的构造由弱片麻状到片麻状,再到条带状逐渐过度,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岩石的空间分布规律。(3)岩石微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分布区间基本在0.074-1.682mm范围内,少部分达到2.378mm(υ=-1.5)的上限值。大部分颗粒主要粒度范围集中在0.149mm到0.841mm区间,占颗粒累积频数百分率的63%-75%,这区间内的颗粒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颗粒分布维数在2.12-3.28之间,意味着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中65%左右的矿物颗粒具有相似的形成背景,属于同一温压条件的产物。矿物颗粒各向异性率变化在10.42%到42.96%之间,矿物颗粒概率熵结果在0.9以上。(4)岩石在常规三轴加载卸载、直接剪切等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均表现出明显的剪胀效应,即破坏时出现体积膨胀。岩石破裂发生时所对应的体积应变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破裂发生在裂纹恢复期,另一种情况出现在扩容后。坚硬岩石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体积变化过程可概化为5个阶段,即裂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裂纹恢复阶段、裂纹加速扩张阶段(扩容阶段)、破坏阶段。破坏既可以发生在裂纹加速扩张期,也可能发生在裂纹恢复期。(5)通过对岩石微结构表征参数与岩石强度关系的研究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平均形状系数、颗粒排列概率熵、颗粒各向异性率及颗粒组成分维数等结构性参数与岩石剪切试验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c、υ)之间存在比较确定的相关性。(6)研究区内岩石点荷载强度及岩体纵波速值都有随洞深变化呈现明显波动起伏特征,这种变化既是岩体宏观结构及强度的综合体现,也是岩石微观结构的宏观表现。(7)针对RMR、Q系统、水电围岩三种分类方案不能有效刻画这类岩石的微观结构特点,借助国标分类方案中主要利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和完整性系数Kv两个指标,具有指标获取相对客观,可以较好定量的优点,同时借鉴水力发电围岩分类方案中利用强度应力比来考虑应力对围岩级别分类的影响,建立了修正的BQ围岩分类系统。(8)厂房区围岩三维数值模拟成果表明,调压室、主厂房、主变室、尾闸室等各工程部最大位移及最大塑性区均出现在主厂房上下游边墙。厂区岩体在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完成后,无大面积的剪切应力和拉伸应力集中区域,只是在洞室的拐角部位有小部分剪切破坏区域,不影响洞室的整体稳定性。
宋春燕[10](2017)在《断裂亚失稳阶段及失稳部位特征的初步研究 ——以南天山西段和汶川地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失稳阶段是指应力从峰值时刻到产生快速应力降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是断层临近失稳的最后阶段,也是区域应力状态由积累为主转变为释放为主的阶段。识别断层的亚失稳应力状态、探讨强震亚失稳阶段即将面临的失稳部位的特征,寻找确认方法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又很有挑战意义的科学问题。在实验室得到的断层亚失稳阶段的特点为野外识别亚失稳应力状态打下了基础。论文结合实验室已有结果,对处于亚失稳应力状态断层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失稳前发震断裂的演化,分析了断裂协同化过程及应力状态;初步得到野外强震前断层的亚失稳阶段特征,演化过程以及可能的判定指标。地震发生过程中构造应力和应变的变化可以用Benioff应变分析法对其地震活动进行定量描述,分析研究区应变积累释放特征,探讨震前发震断裂是否存在地震加速活动现象或平静现象,以便与实验室应变观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论文首先分析了前人利用Benioff应变研究加速释放方法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作者改进了已有方法。文中结合实验室研究结果给出了亚失稳断裂的研究方法,继而对南天山断裂带西段发生过2008年乌恰6.8级地震的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开展了回溯性研究,并使用该方法在研究区对目前的应力状态进行了预测性研究。其次以汶川Ms8.0级地震为例,研究地震前后由于介质变化引起的远震转换波到时差的变化特征,从而分析震源区介质所处的应力状态。本项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1)把处于亚失稳阶段的断裂简称为亚失稳断裂,参考实验室关于断层亚失稳应力状态的研究结果,以Benioff应变积累达到支持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断裂为研究目标,提出判定亚失稳断裂的四步研究方法:(1)构造区Benioff应变积累足以支持7级以上地震发生;(2)从高应变积累构造区中找出高应变积累且应变开始缓慢释放的断裂;(3)区分断裂的积累段和释放段,根据断裂释放段的协同化程度判定其是否处于亚失稳阶段,寻找失稳部位;(4)判断断裂Benioff应变是否符合加速释放模型,分析亚失稳断裂发震的紧迫性。(2)文中在使用累积Benioff应变的加速释放模型方法时,地震序列的空间范围按断裂选取;在时间尺度选取上,取断裂Benioff应变积累释放曲线上最近的一次积累-缓慢释放时段进行分析。实验室岩石随着应力加载,亚失稳阶段应变积累、释放特征主要出现在断层附近。空间的这种选取方法根据实验室亚失稳阶段研究结果,有一定的构造物理意义。(3)本文以南天山西段为研究区,使用亚失稳断裂判定方法对2008年10月5日乌恰6.8级地震进行回溯性研究,结果显示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在主震前满足亚失稳断裂判定方法的4个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而使用该方法对研究区现今应力状态进行预测性研究,发现目前柯坪断裂符合亚失稳状态条件的前三条:(1)南天山西段研究区的Benioff应变积累支持7级以上地震发生;(2)柯坪断裂累积Benioff应变支持6.8级以上地震发生,并且Benioff应变积累释放曲线出现波动、转平的趋势;(3)柯坪断裂经度77.5°–80°E的段落转为应变积累区,位于经度77.5°E以西的区域应变开始释放;但柯坪断裂目前不符合第4条,地震Benioff应变的释放不符合条件加速模型,表明断裂尚未进入加速协同化阶段。目前仍需密切关注该断裂的地震活动发展情况。(4)利用远震初至波穿越地壳、上地幔等速度界面时产生的一系列PS型透射转换波,测定远震PS转换波与初至P波的到时差Δtps=tps-tp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有可能监测孕震区转换界面以上有限的地层空间内介质物性的变化。选取2001至2012年作为研究时段,利用四川地震台网的YZP和JJS两台站记录到的兴都库什、苏门答腊南部地区两组震中距变化小于3°的远震,得到两个台站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地震前后记录的转换波到时差Δtps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006年以前Δtps有一个缓慢增大的趋势;汶川地震前约2年左右的时间段内Δtps出现明显低值过程,最大降幅达0.20.3s左右,超过测量误差45倍;震前约23个月低值有一定程度的回返。表明本文提出的远震转换波方法在地震监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实验研究。
二、本世纪以来山西地区地震活动及其构造应力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世纪以来山西地区地震活动及其构造应力场(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研究 |
1.2.2 重磁资料分析 |
1.2.3 大地电磁测深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SKS波分裂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SKS波分裂原理 |
2.2 SKS波分裂的识别与计算 |
第三章 SKS波分裂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及各向异性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地震台站的方位校正 |
3.3 结果验证 |
3.4 综合分析 |
第四章 接收函数原理与计算方法 |
4.1 接收函数原理 |
4.2 计算方法 |
第五章 接收函数研究秦岭造山带地壳各向异性 |
5.1 数据来源 |
5.2 数据处理 |
5.2.1 Ps转换波方位角变换特征 |
5.2.2 单个接收函数横波分裂及其影响因素 |
5.2.3 接收函数集(JOF)横波分裂算法 |
5.3 结果验证 |
5.3.1 信噪比测试 |
5.3.2 谐波分析 |
5.3.3 Moho面倾斜 |
5.4 综合分析 |
第六章 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 |
6.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6.2 壳幔变形及耦合型式 |
6.2.1 地壳变形特征 |
6.2.2 上地幔变形特征 |
6.2.3 壳幔耦合型式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条件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2.2.3 深部地质构造 |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
2.4.2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
2.5.1 地壳运动形变 |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
3.2.1 构造本底条件 |
3.2.2 岩土地质条件 |
3.2.3 人类主要活动 |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概述 |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
6.1.1 灾害风险理论 |
6.1.2 研究方法 |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
2.1.2 青藏高原隆升 |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
2.2 盆地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3 石油地质条件 |
2.2.4 勘探概况 |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
4.1 盆地构造样式 |
4.1.1 构造样式类型 |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
4.2.1 潜山形成条件 |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
4.2.3 潜山成因分类 |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
4.3 小结 |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
5.1 昆北油藏解剖 |
5.1.1 烃源条件 |
5.1.2 储集条件 |
5.1.3 圈闭特征 |
5.1.4 油气来源 |
5.1.5 成藏期次 |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
5.2.1 烃源条件 |
5.2.2 储集条件 |
5.2.3 圈闭特征 |
5.2.4 油气来源 |
5.2.5 成藏期次 |
5.3 东坪气藏解剖 |
5.3.1 烃源条件 |
5.3.2 储集条件 |
5.3.3 圈闭特征 |
5.3.4 油气来源 |
5.3.5 成藏期次 |
5.4 三湖气藏解剖 |
5.4.1 烃源条件 |
5.4.2 储集条件 |
5.4.3 圈闭特征 |
5.4.4 油气来源 |
5.4.5 成藏期次 |
5.5 成藏模式划分 |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
5.6 小结 |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四川省金口河地区构造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 |
2.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区域新构造运动 |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3.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2.3.2 航磁异常特征 |
2.4 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 |
2.5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
2.6 区域地震活动 |
2.6.1 区域地震目录 |
2.6.2 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2.6.3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 |
3.1 研究区构造格局 |
3.2 研究区地层 |
3.3 研究区岩浆岩 |
3.4 研究区主要断裂构造 |
3.5 研究区地震活动 |
第4章 研究区构造稳定性评价 |
4.1 构造稳定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1.2 层次分析法 |
4.2 研究区构造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4.2.1 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
4.2.2 评价因子权重 |
4.2.3 隶属度函数 |
4.2.4 评价模型求解 |
4.2.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南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1.1 南华北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
1.2 南华北历史和现代地震活动特征 |
2 青藏高原对南华北地震影响分析 |
2.1 时序成组性 |
2.2 时间延迟性 |
3 结语 |
(6)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矿产勘查程度及矿床研究现状 |
1.3.2 成矿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单元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下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Pt_1DK) |
2.2.2 中元古界沙柳河岩群(Pt_2SL) |
2.2.3 中元古界万洞沟群(Pt_2WD) |
2.2.4 上元古界全吉群(ZQ) |
2.2.5 下古生界 |
2.2.6 上古生界 |
2.2.7 中生界 |
2.2.8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2 海西期侵入岩 |
2.3.3 印支期侵入岩 |
2.3.4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构造 |
2.4.2 断裂构造 |
2.5 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三章 研究区铅锌金成矿系统的划分 |
3.1 成矿系统划分的原则 |
3.2 研究区成矿系统的划分依据 |
3.2.1 加里东期成岩成矿事件 |
3.2.2 海西期成岩成矿事件 |
3.2.3 印支期成岩成矿事件 |
3.3 加里东期成矿系统 |
3.3.1 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 |
3.3.2 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 |
3.4 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 |
3.5 印支期金成矿系统 |
第四章 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4.1 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区地质概况 |
4.1.2 矿体特征 |
4.1.3 矿石特征 |
4.1.4 围岩蚀变 |
4.1.5 成矿期次 |
4.2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4.2.1 铅同位素 |
4.2.2 硫同位素 |
4.3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4.3.1 成矿流体来源 |
4.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3.3 成矿流体成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5.1 青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
5.1.1 矿区地质概况 |
5.1.2 矿体特征 |
5.1.3 矿石特征 |
5.1.4 围岩蚀变 |
5.1.5 成矿期次 |
5.2 青龙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5.2.1 铅同位素 |
5.2.2 硫同位素 |
5.3 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5.3.1 成矿流体来源 |
5.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3.3 成矿流体成分 |
5.4 小结 |
第六章 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6.1 滩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 |
6.1.1 矿区地质概况 |
6.1.2 矿体特征 |
6.1.3 矿石特征 |
6.1.4 围岩蚀变 |
6.1.5 成矿期次 |
6.2 滩间山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6.2.1 铅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3 滩间山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6.3.1 成矿流体来源 |
6.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3.3 成矿流体成分 |
6.4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系统中相关岩浆岩与成矿 |
7.1 与铅锌矿床有关的加里东期火山岩特征 |
7.1.1 岩石建造 |
7.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1.3 岩浆岩年代学 |
7.1.4 火山岩源区及成矿构造背景 |
7.1.5 地层层序 |
7.2 与金矿床有关的加里东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 |
7.2.1 岩石建造 |
7.2.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2.3 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 |
7.2.4 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7.2.5 岩石成因 |
7.2.6 成岩成矿条件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及找矿方向 |
8.1 成矿系统的时间演化 |
8.2 成矿系统的空间分布 |
8.3 成矿系统的控矿要素 |
8.3.1 锡铁山铅锌矿床控矿要素 |
8.3.2 滩间山金矿床控矿要素 |
8.4 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 |
8.5 区域找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8.5.1 锡铁山式铅锌矿找矿模式 |
8.5.2 滩间山式金矿找矿模式 |
8.5.3 区域找矿方向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7)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断裂特征 |
2.4 古地理环境 |
2.5 古气候环境 |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
4.5 沉积演化 |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
5.1 碎屑组分特征 |
5.2 砾岩沉积特征 |
5.3 古水流方向 |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
5.5 绿豆岩 |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
6.6 小结 |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
7.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大巴山地区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及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和范围 |
2.2 地质概况 |
2.2.1 构造分区 |
2.2.2 构造演化 |
2.2.3 地层 |
2.2.4 第四纪地质 |
2.2.5 大地构造运动 |
2.3 地理条件 |
2.3.1 地貌特征 |
2.3.2 气候条件 |
2.3.3 水文条件 |
2.3.4 动植物资源概况 |
2.3.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 |
3.1 地质景观分级 |
3.2 地质景观分类原则 |
3.3 地质景观分类 |
3.3.1 地质构造景观类型 |
3.3.2 地质剖面景观类型 |
3.3.3 地貌景观类型 |
3.3.4 水体景观类型 |
3.3.5 古生物景观类型 |
3.4 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
第4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及成因分析 |
4.1 地质景观控制研究意义 |
4.2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分析 |
4.3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作用过程 |
4.3.1 内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
4.3.2 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
4.4 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
4.4.1 构造控制分析 |
4.4.2 空间控制分析 |
4.5 代表性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
4.5.1 代表性地质构造景观成因分析 |
4.5.2 代表性地质剖面景观成因分析 |
4.5.3 代表性地貌景观成因分析 |
4.5.4 代表性水体景观成因分析 |
4.5.5 代表性古生物景观成因分析 |
第5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
5.1 地质景观资源特征 |
5.2 地质景观资源评价 |
5.2.1 定性评价 |
5.2.2 定量评价 |
5.3 地质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
5.3.1 开发现状 |
5.3.2 开发问题 |
5.4 地质景观开发模式及方向 |
5.4.1 开发模式 |
5.4.2 开发方向 |
5.5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
5.5.1 不良地质现象分析 |
5.5.2 地质景观资源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
5.5.3 建议规划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 |
5.5.4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康定杂岩研究现状 |
1.2.2 岩石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 |
1.2.4 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研究成果 |
第2章 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与断裂体系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2.1.3 区域地质演化 |
2.2 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厂房区围岩岩石类型 |
2.2.3 厂房区内构造特征概述 |
2.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章 地下厂房洞室围岩岩石学特征研究 |
3.1 洞室围岩岩石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特征 |
3.1.1 岩石矿物共生组合规律概述 |
3.1.2 岩石主要矿物特征 |
3.1.3 岩石中矿物蚀变类型及特征 |
3.2 岩石化学成分及特征 |
3.3 厂房区洞室围岩岩石典型构造特征 |
3.3.1 片麻状构造 |
3.3.2 条带状构造 |
3.4 厂房区洞室围岩岩石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各平洞洞段岩性划分 |
3.4.2 岩石的时空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厂房区岩石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
4.1 概述 |
4.2 岩石微观结构特征 |
4.2.1 矿物颗粒粒组构成及特征 |
4.2.2 矿物定向性指数 |
4.2.3 颗粒形状系数 |
4.3 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岩石空间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洞室围岩岩石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
5.1 岩石常规三轴压缩变形破坏试验 |
5.1.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1.2 试验成果及分析 |
5.2 岩石常规三轴卸荷变形破坏试验 |
5.2.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2.2 三轴卸载试验成果 |
5.3 岩石抗剪切破坏试验 |
5.3.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3.2 试验成果及分析 |
5.4 岩石变形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5.4.1 岩石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5.4.2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
5.4.3 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的微观解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洞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研究 |
6.1 岩体质量分类方法综述 |
6.2 岩体质量分级基本指标 |
6.2.1 岩石强度指标 |
6.2.2 岩体的纵波速特征 |
6.2.3 岩体结构描述及评价 |
6.3 地下洞室围岩现场分类 |
6.4 不同系统的岩体质量分类 |
6.4.1 水力发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结果 |
6.4.2 岩体RMR分类结果 |
6.4.3 岩体质量指标Q系统分类结果 |
6.5 修正后BQ系统分类方案及成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下厂房区围岩稳定性分析 |
7.1 厂房区工程布置概述 |
7.2 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
7.2.1 选取计算软件 |
7.2.2 地质原型的概化 |
7.2.3 模型建立 |
7.2.4 模型计算材料力学参数选取 |
7.2.5 边界条件及计算准则 |
7.2.6 模拟计算方案 |
7.3 厂区岩体初始应力场分析 |
7.3.1 自重应力场的模拟及边界荷载的确定 |
7.3.2 厂区岩体的初始应力场 |
7.4 厂房区洞室围岩开挖及开挖完成后结果分析 |
7.4.1 调压室开挖过程中厂区岩体的应力和位移场特征 |
7.4.2 三大洞室开挖过程中厂区岩体的应力和位移场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断裂亚失稳阶段及失稳部位特征的初步研究 ——以南天山西段和汶川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震形成机理 |
1.2 亚失稳应力状态的提出及研究进展 |
1.3 野外亚失稳阶段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4 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
2.1 研究方法 |
2.1.1 Benioff应变特征 |
2.1.2 利用远震转换波到时差研究震源区介质变化 |
2.2 研究内容 |
2.3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断裂亚失稳阶段及失稳部位的特征研究—以新疆南天山西段为例 |
3.1 南天山西段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地震活动概况 |
3.2 亚失稳断裂判定方法 |
3.3 资料选取及分析处理 |
3.3.1 研究区大震背景 |
3.3.2 亚失稳断裂及失稳部位判定 |
3.3.3 ASR模型应用 |
3.4 南天山西段现今应力状态判断 |
3.5 于田 7.3 级地震前观测到的断层协同化现象 |
3.6 本章小结 |
讨论 |
第四章 亚失稳阶段地壳介质的时变特征—以汶川Ms8.0 级地震为例 |
4.1 资料选取 |
4.2 数据处理 |
4.3 转换波到时差 ΔtPS特征 |
4.3.1 YZP台远震转换波到时差 ΔtPS特征 |
4.3.2 JJS台远震转换波到时差 ΔtPS特征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讨论 |
第七章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7.1 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四、本世纪以来山西地区地震活动及其构造应力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D]. 吴逸影. 西北大学, 2021(10)
- [2]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四川省金口河地区构造稳定性研究[D]. 黎厚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南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鲍子文,洪德全,汪小厉,李玲利. 华南地震, 2019(03)
- [6]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D]. 戴荔果.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7]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D]. 潘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D]. 向贵府.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10]断裂亚失稳阶段及失稳部位特征的初步研究 ——以南天山西段和汶川地震为例[D]. 宋春燕.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