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不向党交白卷”(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军[1](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何曙光[2](1977)在《“决不向党交白卷”》文中指出铃声响了,语文考试开始了。我的桌上放着一张考卷——“决不向党交白卷”的作文题,非常醒目。
李德芹[3](1977)在《老师》文中研究指明 一我生下来就是一个瘫儿,十岁了还没有上学。妈妈买一些小画书给我,我只能看看画,对上面的字,一个也不认识。我几次捧起毛主席的着作又放下。有一次,在睡梦中我竟喊出了声:“妈妈,我要读书!……”喊醒了,见妈妈轻轻地坐起来,痛苦地说:“孩子,你妈妈给地主当了四、五年嫚子,没有念过一天书,实指望你……唉!”妈妈哭了,一串泪珠落在我的脸上,流进我的嘴里,好
鲁庸[4](1977)在《一分钟也不向党交白卷》文中研究表明 工人阶级要大干社会主义,“四人帮”就千方百计地进行捣乱和破坏。在“四人帮”看来,对社会主义交“白卷”是“反潮流的英雄”,不消说,大干社会主义自然是一桩罪过了。“四人帮”一伙一不做工,二不种田,三不打仗,他们躺在豪华的安乐窝里,酒足饭饱之后,就放出种种怪论,什么“不为错误路线生产”啦,“干劲越大,贡献越多,资本主义复辟越快”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们听到“四人帮”一伙这些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谬论,还以为他们是一伙“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哩!仔细一查,不对了,他们竟是一小撮
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党支部[5](1978)在《顶妖风 加强领导班子的迠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一定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整顿好、迠设好。”回顾几年来我们学校领导班子迠设的实践,对照华主席的教导,深深感到: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迠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执行毛主席教育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努力把学校办好。我们学校是一所城镇中学,现有教学班二十个,学生一千二百余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县委把我校列为全县教育革命的重点,着重抓了我校领导班子的整顿和迠设。几年来,我们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努力。
任玲玲[6](2013)在《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思想界、文艺界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批判、改造运动。文艺方针背离文学的功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日益扭曲,直至“文革”期间出现“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局面。浩然是建国以来,“左”的文学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所谓“政治化写作”,是指作家迎合或者根据当局的政治需要,为直接配合政治宣传,而以图解政策、图解社会、图解生活为创作手法的应景式的文艺写作。它是中国革命过程中,为适应革命的政治需要而被不断提倡起来的“左”倾文艺传统的产物,也是作家缺乏起码的文艺价值和文艺个性,而自觉不自觉地阿谀政治的结果。以浩然为典型的政治化写作,是建国以来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文艺标签。“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在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浩然的政治化写作进了剖析:首先,结合浩然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分析其如何通过故事结构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等意识形态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浩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及创作经过、浩然创作活动与社会政治形势的对应关系,剖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发展过程。浩然早期的短篇小说可以解读为宣传性型文艺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歌颂新中国农村移风易俗、公而忘私、爱社如家、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人好事,是配合国家大事所做的政策宣传。《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是浩然以图解“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题的政治图解型长篇小说。浩然“文革”期间创作的《西沙儿女》和《三把火》是僵硬的“文革”式写作,是“文革文学”的典型代表。“文革”后,浩然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勉强写了一些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但由于已形成了固定的政治化写作模式,难以有所突破。其次,通过浩然的成长经历,分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思想基因。浩然是一个孤儿,在解放区政府的帮助之下有了家、有了工作。从一个只受过三年多小学教育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党报记者和走进文学殿堂的知名作家,一路革命走来,他有着有表现自己、向上爬的强大动力。对党的感恩戴德和多年从事党报记者的经历,使得浩然在当“文革”假“革命”之名要求文学为其服务时,浩然不但不会觉得别扭,反而会觉得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而顺理成章地沿着这个思路去营构他的作品,去迎合“文革”政治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些社会的、政治的客观的条件以及作家自身主观意愿,促成了浩然在“文革”文坛上的特殊地位。最后,通过分析极“左”的时代氛围清理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浩然作品的走红有他的社会氛围。读者、编辑、出版社、评论界,甚至各种各样的座谈会,都有“左”的要求,都在推动浩然去写“左”。浩然的问题,既是他个人问题,又是时代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文革”结束,中国社会整体是一个极“左”时代。浩然要歌颂这个时代,必然要跟着这时代的要求走。建国后对胡风、丁玲、萧也牧、甚至后来对周扬等人文艺思想的批判,导致中国的文艺政策越来越“左”。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合作化、集体化、地主富农的反革命阴谋、批斗党内走资派等这些政治运动,自然成为浩然的作品主题。紧跟政治指挥棒的浩然,至死都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时代歌者”的“真诚”性,对于自己所受到的质疑感到委屈、苦闷。将浩然放在当代思想史的大背景下,运用文学史、社会史、思想史、心态史等跨学科的方法,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进行深层次的清理,使文学能够重回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对当下社会文化、文艺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凌菁[7](2016)在《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文中研究表明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典型人物。她一生的文学活动折射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转折,丁玲的人生轨迹及其围绕她出现的“丁玲现象”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与文学、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丁玲成为洞察中国知识分子在追寻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丁玲文学活动的复杂性源于丁玲身份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通过探讨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之间的关系,来考察丁玲在复杂的身份谱系中对自我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失落,丁玲一生的文学活动表现出浓厚的作者情怀和强烈的“五四”精神。丁玲一生经历作家、战士、文化官员以及右派等多种身份的转变。她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是自身主动认同与外部社会力量综合而成的结果。在各种社会身份的背后,丁玲内心一直坚守着对作家主体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在不同时期通过她的书写或其他文学活动方式体现出来。20世纪20年代,丁玲作为一个“娜拉式”的新女性离开家庭寻求女性的主体身份。在上海,丁玲选择了作家身份以性别叙事来建构女性的主体性,但女性的现实境遇及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其陷入性别迷茫的叙事焦虑之中,丁玲在这个阶段不断地在寻求新的突破。20世纪30年代,丁玲以战士的身份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力图实现对女性主体的自我救赎。战士身份虽然导致了丁玲创作的转型,但丁玲在书写革命时没有放弃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她的革命叙事呈现出复调话语的特点。她通过民族话语与个体话语的交叉、碰撞来思考个体与民族之间的关系。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丁玲尽管被不断地改造并进行了“自我改造”,但内心对主体身份的追求没有改变,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仍带有鲜明的启蒙色彩,小说关注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对国民性的批判上。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因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学资源,而被体制规训成为一名文化官员。在体制的规约下丁玲实践着文化官员的身份,成为文学新体制的营造者和文艺导向的制定者。但丁玲内心强烈的创作情结和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又使其溢出主流话语之外,提出了诸如“一本主义”、尊重历史、独立思考等观点来体现自己对“五四”文学传统的韧性坚守。丁玲的“五四”情怀使其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首当其冲,被扣上“右派”帽子清理出文学队伍,开始了长达20年的风雪人生。丁玲以隐忍、检讨等方式来寻求政治上的认同与接纳,一度丧失了知识分子独立的个性。但丁玲在与命运抗争的同时,让人看见了一颗倔强的灵魂和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守护以及对写作理想的坚守。20世纪70年代后期丁玲回归体制后,她以迎合主流的姿态跻身文艺界,并为了消弥身上的污名而作出了一些不被常人理解的举动和行为,一度造成人格上的缺失。1984年,丁玲恢复合法身份后开始积极创办《中国》杂志试图承袭“五四”文学衣钵,以续写自己对主体身份的追寻,实现自己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中国》以开放自由的姿态引导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方向,为知识分子建构了一个自由言说的公共领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现代事件”。丁玲一生在各种身份的纠葛中追寻自我主体。革命、战争、政治、人事等因素的影响虽一度使丁玲的主体性丧失,但她内心对“五四”精神的坚守使她没有一味沉沦于时局话语中,从而使得其文学活动呈现复杂的态势。丁玲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关心个体命运,在集体主义话语中坚守理性思考,启蒙色彩始终贯穿其一生的文学活动。从身份认同角度考察丁玲整个一生的文学活动,可以还原一个丰富、真实、立体的丁玲形象,进而可以揭示中国现代化革命进程中政治与文学、个人与群体、传统与现代等之间复杂的关系,求解其中隐含的深邃问题。
肖建东[8](2018)在《汤化龙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及其演变,历经了从预备仿行立宪、君主立宪到共和宪政的全面展开等重要历史阶段,这个过程波澜曲折,最终归于失败,留下了及其深刻的经验与教训。本文从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及其演变的角度对汤化龙一生的宪政思想与宪政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总结其丰富的宪政经验,尤其是借鉴他失败的深刻教训,为当代中国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服务,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深远。在汤化龙早年时期,正值清末新政和预备仿行立宪时期,家庭、旧学、仕途与国家危难、维新思潮的综合作用促使他留学日本,深受日本君主立宪的影响,撰写了《议会论》,系统阐述了君主立宪思想,成为坚定的君主立宪派骨干。汤化龙在清末预备立宪运动中回国,他利用担任湖北咨议局议长的身份,在湖北乃至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君主立宪运动,并在保路运动和国会请愿运动中冲锋陷阵,非常激进,却在绝望中收场。在清末国会请愿运动中绝望的汤化龙恰逢武昌首义爆发,毅然转向共和革命,积极参与组织武昌首义和推动辛亥革命向全国发展,在制定军政府条例与共同制定《鄂州约法》中成就斐然,为民国初年的共和宪政做了非常重要的铺垫。在民国初年,汤化龙全力投身于全新的共和宪政事业,醉心于政党政治与议会政治,先后担任共和建设讨论会会长与民主党、进步党、研究系的党魁,同时还先后担任北京临时参议院的副议长和民初第一届国会两次常会的众议院议长,全面创建了“国家重心力”理论与“调和论”宪政思想,在创建共和宪政与运行共和宪政方面努力奋斗。在保卫共和宪政方面,汤化龙始终冲在前面,他领导进步党参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并取得胜利,还率领研究系骨干帮助段祺瑞粉碎了张勋复辟,两次参与再造共和宪政。依据“国家重心力”理论,他把创建共和宪政的希望先后寄托在袁世凯和段棋瑞身上,但袁世凯不走共和宪政正轨,段祺瑞政府却抛弃了汤化龙,而他的“调和论”理论与实践也遭到了南北各方势力的反对,最终陷于“四面楚歌”的地步,最后被国民党人暗杀。本文的结论:在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及其演变中,汤化龙适应各时期宪政的需要,先后依据君主立宪思想、“国家重心力”与“调和论”的共和宪政思想,积极促进各时期的宪政建设,是政党政治与议会政治的激进派与骨干力量,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与积累的各种宪政经验都可为后人做借鉴。他始终热衷于西式宪政的形式,对中国的国情虽有一定的认识和关注,但这种关注严重不够,导致西式宪政因不合乎国情而不断流产,他本人也为社会多方面所不容而陷入“四面楚歌”境地,最终惨遭暗杀,教训极其深刻。
王文强[9](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引领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关注文化建设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在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文化对提升综合国力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加强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战略新举措。党引领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党探索文化建设规律,总结文化建设经验,不断创新文化理论的过程。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问题的研究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束语共计九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指出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以及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大背景。从国际背景来看,西方国家十分注重文化战略,文化对其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其国际地位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繁荣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从国内背景来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文化建设领域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迄今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考察西方现代化的文化进程,在比较中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判明现代化的目标与方向、明确文化建设的责任与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二章阐述了文化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绝不是由党独立完成的一项工作,中国共产党是文化理论创新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倡导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品性和独特的文化创新功能是文化理论孕育生发的基础。针砭时弊、百家争鸣的学术理论是广大知识分子辛勤耕耘的结晶,知识分子以其特有的追求真理的品性和主动担当的精神成为文化理论的探索和传播主体。各主体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行为并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一定价值预设基础之上的,这种价值预设往往包括维护民族利益、维护人的权利、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第三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引领文化理论创新的精神和文化资源。文化的创新精神主要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个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核心不断总结开展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阐发了关于文化创新的思想观点,这成为我们创新文化理论的思想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封闭僵化的特点,但是其中也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创新精神,它对于当代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拥有丰富的文化创新资源。党的文化理论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党的文化理论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党的创新发展观,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结果。正因为文化理论创新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赋予了文化理论以可贵的工具价值,这为党在施政过程中,实施大政方针,设定文化价值取向提供了可能。第四章阐述了文化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方法。文化理论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矛盾的变迁、文化建设成就的积累,文化理论需要与时俱进。放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看,我国三十多年的文化建设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既有一脉相承的基本内容,又有开拓创新的崭新成就。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不断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科学的创新方法优化了文化理论内容,增强了文化理论活力,扩大了文化理论影响。第五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的主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开展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文化建设方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建设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共产党注重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中国共产党设定文化理论创新的评价标准,以保证文化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相协调,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和方向相一致,与党的执政要求相统一。第三,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文化理论创新过程中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以此保证文化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性质与方向。第六章分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面临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建设过程中,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面临现有理论不能满足新的实践发展需求的紧迫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文化潜能不断拓展,建立文化强国迫在眉睫,这在客观上向党提出了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要求。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既面临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既有的文化成果与经验、人民的文化消费转型和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等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文化建设错误观念的困扰、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和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第七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和文化理论创新的发展方向。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导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彰显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等重大使命。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能够认清问题,通过不断加强文化理论创新主体建设,加强文化理论创新的机制建设,加强文化理论创新的环境建设,来提高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的整体效应。中国共产党要想充分发挥文化理论创新的效能,还要明确方向,选准路径。结合现有国内外形势来看,文化理论创新离不开对综合国力、文化安全、国际竞争能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结束语总结了文化建设在国际竞争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说明了开展文化理论创新研究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思考了开展文化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研究方向。
权延赤[10](1989)在《他和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文中研究指明他是毛泽东选中和赏识的将才,因此他得天独厚地能时时与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打交道。叶剑公舌战群儒,康生佞翻云覆雨,黄炎培进言军机,高主席色迷心窍,彭老总发火,周恩来打赌,批“诸侯”……中南海领导人的生活、工作、斗争、情操、秉性与爱好、性格与情趣,将在这篇中篇纪实文学中首次曝光……
二、“决不向党交白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决不向党交白卷”(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
第一节 助词 |
一、助词“了” |
二、助词“过” |
三、助词“着” |
四、助词“的”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
一、趋向补语 |
二、数量补语 |
三、结果补语 |
四、表程度义补语 |
五、可能补语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
一、数量定语 |
二、涉指示词语 |
三、性状义定语 |
四、格关系定语 |
五、“什么” |
六、其他定语 |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内容总结 |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老师(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6)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悄然归去的浩然 |
第一节 孤独的落幕 |
第二节 为谁写作 |
第二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歌者 |
一、从孤儿到户主 |
二、记者生涯 |
第二节 作家梦 |
一、一张“作家证” |
二、从《红旗》到北京市文联 |
第三章 早期创作活动 |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短篇小说 |
一、主要作品集 |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创作经验 |
一、无产阶级理想人物的塑造 |
二、创作公式 |
第三节 评论界对浩然短篇小说的评价 |
一、肯定浩然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歌颂 |
二、批评浩然对阶级斗争表现不足 |
第四章 《艳阳天》的创作及其社会影响 |
第一节 创作背景及经过 |
一、《艳阳天》的创作背景 |
二、《艳阳天》的创作经过 |
第二节 《艳阳天》的主要内容与改编 |
一、主要内容 |
二、《艳阳天》的版本差异与不同时期的推介 |
三、小说文本的外溢 |
第三节 阶级斗争的文学描述 |
一、《艳阳天》的创作特色 |
二、《艳阳天》里的阶级阵营与阶级矛盾 |
三、《艳阳天》关于阶级斗争的日常化、生活化的描述 |
第四节 评论界对《艳阳天》的解读与批判 |
一、“文革”时期的评论 |
二、“文革”后的评论 |
第五章 《金光大道》的创作及其影响 |
第一节 《金光大道》的创作经过及主要内容 |
一、《金光大道》创作经过 |
二、《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
一、“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 |
二、“农业合作化”的文学叙述 |
第三节 《金光大道》的政治宣讲 |
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
二、“高大全”的示范性与样板性 |
三、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的入侵 |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外溢 |
一、小说文本的改编 |
二、电影《金光大道》的拍摄与影响 |
第五节 《金光大道》的相关评论 |
一、“文革”期间的评价 |
二、“文革”后的评价 |
第六章 “文革”中的经历及其它创作 |
第一节 “文革”期间经历 |
一、走红的农民作家 |
二、“文革”中两桩公案 |
第二节 《西沙儿女》的创作与影响 |
一、《西沙儿女》的创作 |
二、《西沙儿女》内容与特色 |
第三节 迎合与彷徨:《百花川》创作与修改 |
一、《百花川》的内容 |
二、从《三把火》到《百花川》 |
第四节 对“文革”期间浩然的评价 |
一、浩然作品的评价 |
二、对浩然“文革”表现的评论 |
第七章 “文革”后浩然的境况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遁走“泥土巢” |
一、“文革”后的经历 |
二、“文艺绿化”工程 |
第二节 “文革”后的创作 |
一、“反思”过去寻找新出路 |
二、主要作品 |
三、对浩然“文革”后作品的评价 |
第八章 浩然作品的艺术分析 |
第一节 浩然创作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政策、主题与故事情节 |
第三节 语言特色 |
第九章 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 |
一、浩然晚年受到的批评 |
二、浩然政治化写作的逻辑分析 |
附录1 打倒“四人帮”后浩然在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的检讨 |
附录2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的第一次访谈 |
附录3 浩然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作家:主体追寻与性别叙事 |
第一节 寻求自我身份的娜拉式出走 |
一、周南中学: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场域 |
二、上海:写作寻求女性的主体身份 |
第二节 建构女性主体的性别书写 |
一、身体叙事与自我确认 |
二、男性矮化与父女同盟 |
三、女性声音与主体表达 |
第三节 重陷性别迷茫的叙事焦虑 |
一、感伤姿态与自我镜像的幻灭 |
二、孤独意向与女性存在的无奈 |
第二章 战士:革命想象的复调话语 |
第一节 叙事动机的双重交叉 |
一、“莎菲式”的理性与感性并存 |
二、新启蒙的自我救赎与革命选择 |
第二节 叙事主题的多重变奏 |
一、革命叙事下的欲望表达 |
二、民族国家话语下的女性书写 |
三、大众话语下的精英表述 |
第三节 叙事策略的多频转化 |
一、文本的对话性与自我经验的表达 |
二、叙事视角的转化与意识形态的呈现 |
三、叙事修辞的多变与文本意义的多义 |
第三章 文化官员:体制话语的实践与游离 |
第一节 主动与被动选择下的体制认同 |
一、左翼作家的身份承袭 |
二、新体制“中坚力量”的工作应召 |
三、自我激情的革命皈依 |
第二节 体制规约与文艺导向的制定者 |
一、确立《讲话》的核心地位 |
二、引导文艺刊物的话语导向 |
第三节 游离体制的作家情怀迷恋 |
一、“五四”文学传统的韧性坚守 |
二、“一本书主义”的经典热盼 |
三、政治困境中文学理想的追求 |
第四章 右派:政治迎合与个性坚守的两难 |
第一节 文学清场下的进退维谷 |
一、“红楼”情怀的左右两难 |
二、胡风友情的前后失倨 |
三、对右派名份的跋前疐后 |
四、身陷“严寒”的寸阴若岁 |
第二节 归来者的“不归”言说 |
一、以浪漫淡化苦难记忆 |
二、以“歌德文学”迎合政治 |
三、以“毛氏话语”回归文艺主流 |
第三节 创办文学杂志的重新出发 |
一、开放的姿态反对宗派主义 |
二、自由的批评追求独立品格 |
结语:知识分子的现代化困境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汤化龙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汤化龙君主立宪思想的酝酿与形成 |
第一节 早年维新改良思想的出现 |
一、楚文化对汤化龙的深刻影响 |
二、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的启蒙 |
三、早期维新改良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留学日本与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
一、自请留学日本学习宪政 |
二、力图仿效日本维新宪政思想 |
三、倡导君主立宪制度 |
四、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君主立宪的实践活动 |
第一节 参与筹办湖北咨议局 |
一、湖北咨议局的创设与斗争 |
二、积极参与湖北咨议局的筹办 |
三、湖北咨议局的选举与成立 |
第二节 主导并重组湖北咨议局 |
一、力争湖北咨议局的地位与作用 |
二、湖北咨议局议员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 |
三、递补为湖北咨议局议长 |
四、大力培植君主立宪思想 |
第三节 在咨议局常年会中推动湖北宪政实践 |
一、实际主持湖北咨议局第一次常年会 |
二、正式主持湖北咨议局第二次常年会 |
三、在湖北咨议局议政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
第四节 积极参与湖北拒债保路运动 |
一、拒债保路风潮的缘起 |
二、积极投身于湖北拒债保路运动 |
三、对拒债保路方案的部分修改 |
第五节 国会请愿运动的激进派 |
一、汤化龙与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
二、汤化龙与反对“皇族内阁”运动 |
三、反皇族内阁的失败与对清廷的绝望 |
第六节 君主立宪宪政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
第三章 转向共和:汤化龙积极参与武昌首义 |
第一节 积极参与武昌首义并扩大革命成果 |
一、积极参与武昌首义 |
二、成为武昌首义骨干人物 |
三、维稳并全面扩大革命成果 |
第二节 倡导并积极向全国推动辛亥革命 |
一、发出麻痹清政府的电报 |
二、发动全国各地响应武昌首义 |
三、发出照会和主张让各国驻汉领事中立 |
四、策反清廷海军 |
第三节 创制《鄂军政府组织条例》和《鄂州约法》 |
一、创制《鄂军政府组织条例》 |
二、革命党人对《鄂军政府组织条例》的修正 |
三、与宋教仁共同草拟《鄂州约法》 |
第四节 为维护辛亥革命的大局面委曲求全 |
一、维护湖北军政府的权威 |
二、秘密出走上海 |
三、回避武汉革命党人的攻击 |
第四章 汤化龙共和宪政实践及其思想的全面展开 |
第一节 组织大政党的努力与效果 |
一、政党之预备:共和建设讨论会 |
二、做民主党的决策者 |
三、进步党的组建 |
四、政党政治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
第二节 汤化龙在民初国会中的表现与斗争 |
一、汤化龙与北京临时参议院 |
二、汤化龙与众议院第一期常会 |
三、在众议院处理善后大借款问题 |
四、制定宪法和选举大总统问题 |
五、熊梁内阁即“第一流人才内阁”的出现 |
六、全力反对“二次革命” |
七、极力阻止解散北京临时参议院 |
第三节 汤化龙与袁世凯在民初宪政道路上的合作与决裂 |
一、权当教育总长,反击读经与复古逆流 |
二、为挽救共和宪政,汤化龙脱离袁世凯阵营 |
三、激烈反袁,积极鼓动与广泛策反 |
第四节 汤化龙共和宪政思想的全面展示 |
一、积极倡导并恢复民初临时约法和民初国会 |
二、不党宣言与研究系的组建 |
三、关于“国家重心力”与“调和论”的宪政思想 |
第五节 恢复民初国会后汤化龙的宪政活动 |
一、国会恢复后排斥汤化龙的风波 |
二、在府院之争中拥护段祺瑞内阁 |
三、在国会竭力维护段祺瑞内阁 |
四、国会制宪问题 |
五、国会有关对德绝交与宣战问题的讨论 |
六、汤化龙对国会的绝望与决裂 |
第五章 汤化龙共和宪政思想与实践的曲折和失败 |
第一节 张勋复辟前后汤化龙宪政活动走向 |
一、与国会决裂后仍然主张共和国体 |
二、反对张勋复辟并协助段祺瑞讨逆 |
三、汤化龙拒绝恢复旧国会,组建临时参议院 |
第二节 汤化龙共和宪政实践的最终失败 |
一、汤梁内阁“贤人政治”的出现 |
二、与段祺瑞皖系的矛盾全面爆发 |
三、组建临时参议院与筹办新国会的失败 |
四、“四面楚歌”与悲惨结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研究综述 |
0.2.1 已有研究成果简介 |
0.2.2 选题研究综述 |
0.2.3 基本结论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0.4.1 研究难点 |
0.4.2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创新文化理论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历程 |
第一节 文化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 |
1.1.1 文化的内涵 |
1.1.2 文化理论的内涵 |
1.1.3 文化理论创新的内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 |
1.2.1 国际背景:西方文化的繁荣与危机 |
1.2.2 国内背景:文化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理论创新的基本历程 |
1.3.1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的文化理论发展 |
1.3.2 从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发展 |
1.3.3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的文化建设理论发展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 |
2.1.1 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理论创新中的使命担当 |
2.1.2 知识分子在文化理论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
2.1.3 人民群众在文化理论创新中的历史地位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 |
2.2.1 坚持增强民族凝聚力 |
2.2.2 坚持构建先进文化 |
2.2.3 坚持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
2.2.4 坚持实现以人为本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引领文化理论创新的精神与文化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及中共领导人的文化创新观 |
3.1.1 马克思主义是党创新文化理论的灵魂 |
3.1.2 邓小平的文化创新思想 |
3.1.3 江泽民的文化创新思想 |
3.1.4 胡锦涛的文化创新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先哲的经验提升 |
3.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思想 |
3.2.2 把握制约当代文化理论创新的中华文化基因 |
3.2.3 创新文化理论要对中华文化基因进行时代转化 |
第三节 西方文化理论的成果 |
3.3.1 可资借鉴的西方文化优秀成果 |
3.3.2 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
3.3.3 西方文化的中国化与维护自身文化安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方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 |
4.1.1 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理论的创新 |
4.1.2 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 |
4.1.3 胡锦涛关于文化发展理论的创新 |
第二节 文化理论创新阶段性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
4.2.1 邓小平领导精神文明创新发展的意义 |
4.2.2 江泽民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意义 |
4.2.3 胡锦涛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意义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拓展文化理论成果的创新方法 |
4.3.1 优化文化理论内容 |
4.3.2 增强文化理论活力 |
4.3.3 扩大文化理论影响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的主要经验 |
第一节 把文化理论创新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 |
5.1.1 中国共产党自觉创新文化理论 |
5.1.2 中国共产党勇于批判超越文化理论 |
5.1.3 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
5.1.4 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具有开放气度 |
5.1.5 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具有民族情怀 |
第二节 确立科学的文化理论创新评价标准 |
5.2.1 反映生产力的状况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5.2.2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
5.2.3 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有效性 |
5.2.4 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和方向 |
第三节 创新文化理论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 |
5.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5.3.2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
5.3.3 制定并坚持基本的文化方针 |
5.3.4 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
第六章 当前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面临的新局面 |
第一节 文化理论成果存在的不足迫切要求推进创新 |
6.1.1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1.2 文化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力低 |
6.1.3 文化对塑造我国国际形象的影响力弱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理论创新面临的机遇 |
6.2.1 信息技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6.2.2 全球化为中华民族融会世界文明提供了机遇 |
6.2.3 文化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为文化创新奠定了基础 |
6.2.4 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转型为文化创新增添了动力 |
6.2.5 党对文化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保障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理论创新面临的挑战 |
6.3.1 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给我国主导文化的地位带来冲击 |
6.3.3 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
6.3.4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给解放文化生产力带来挑战 |
6.3.5 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对我国文化安全带来威胁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与文化理论创新的发展方向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开拓文化理论的重大使命 |
7.1.1 中国共产党必须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
7.1.2 中国共产党必须运用文化手段提高执政能力 |
7.1.3 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引导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任务 |
7.1.4 中国共产党需要通过文化建设彰显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理论创新的主要任务 |
7.2.1 不断加强文化理论创新主体建设 |
7.2.2 不断加强文化理论创新的机制建设 |
7.2.3 不断加强文化理论创新的环境建设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的发展方向 |
7.3.1 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
7.3.2 扞卫国家文化安全 |
7.3.3 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
7.3.4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7.3.5 满足人民的需求与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决不向党交白卷”(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2]“决不向党交白卷”[J]. 何曙光. 安徽教育, 1977(02)
- [3]老师[J]. 李德芹. 山东文艺, 1977(11)
- [4]一分钟也不向党交白卷[J]. 鲁庸. 破与立, 1977(02)
- [5]顶妖风 加强领导班子的迠设[J]. 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党支部. 人民教育, 1978(02)
- [6]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D]. 任玲玲. 南京大学, 2013(07)
- [7]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D]. 凌菁.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 [8]汤化龙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肖建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D]. 王文强. 南开大学, 2013(07)
- [10]他和共和国的缔造者们[J]. 权延赤. 时代文学, 19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