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机电技术》1991年总目录

《水电站机电技术》1991年总目录

一、《水电站机电技术》199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申亦安[1](2021)在《图像叙事视野下的科普杂志插画设计研究 ——以《Scientific American》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燕超[2](2019)在《基于风电场集控中心的云平台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控中心系统融合风电场的实时监控、预警、风电统计分析、功率预测、保信、WEB发布等诸多功能,减少现场工程师驻扎,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新型管理运维模式。随着规模扩大、采集点位以及频率的提升,风电场群每天生产着庞大的数据量,造成集控中心风电机组多年积累后数据量增大系统性能下降、查询计算慢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集控中心在安全Ⅲ区搭建云平台,满足未来风电场群远程集控需求,最大程度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监测功能,提升数据存储和分析的能力,为运营风电场提供远程技术支持,为未来的智能应用扩展提供基础平台,为未来将云平台技术迁移到安全Ⅰ区打下基础。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对风电场集控中心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安全分区设计、集控中心网络设计、远程通信网络设计、风电场侧网络设计、风电数据采集方式设计,开发实现集控中心侧监控子系统、风功率预测子系统、能量管理子系统、故障专家诊断系统等子系统。(2)针对集控中心风电机组多年积累后数据量增大系统性能下降、查询计算慢等问题,对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分布式计算模型Map Reduce、数据库HBase等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集控中心设计云平台,实现了风电数据的快速存储以及云平台风电监测:升压站监视功能、风机监视功能、生产信息、光字报警、AGC/AVC监视功能、报表功能、报警功能以及数据挖掘功能,及时为运营风电场提供远程技术支持。(3)针对搭建的Hadoop云平台,与传统数据库做了数据导入对比测试,验证了云平台存储的快速性。选取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结合分布式计算模型Map Reduce,对局部加权线性回归并行化设计,利用某实际风电场数据,实现风功率曲线建模。并预测某实际风机半月的风功率值,结果精确度为96.0128%,同时证明了此模型在评判风机性能的有效性。并且与多项式算法和经典算法SVM进行了对比,综合比较,证明了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比较适合在实际风功率曲线的建模工作。通过做大量的实验,对云平台并行性能指标(效率、加速比、可扩展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云平台的优势。

谭渊智[3](2019)在《二滩水电站电能量管理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一个水电站来说,厂用电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大型主机和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均依赖于厂用电,因此,厂用电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电站设备的可靠运行。但是目前,受限于当时电站建设时期的工业技术水平,二滩水电站没有设计电能量管理方面的辅助系统,电能量管理评价领域呈现一片空白。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智能水电站建设,二滩水电站作为大型水电站,很有必要建设一套电能量管理综合评价系统,提升二滩水电站电能量综合管理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本文对二滩水电站电能量管理综合评价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Qt开发技术、C#语言、Oracle数据库以及MVC开发模式等进行设计和开发。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对电能量管理综合评价系统的开发技术进行了简要整体介绍,比如Qt开发技术、C#语言以及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式等。然后通过对电能量管理综合评价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提出系统所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数据自动获取、数据分析、事件查询、状态监测、报表输出四个方面)。然后按照系统需求分析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进行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并利用Qt开发技术、C#语言以及其他设计工具对系统进行功能上的详细设计,比如数据获取软件设计、模块窗口设计、数据库接口设计、核心功能的设计等。最后,根据二滩水电站电能量管理综合评价系统的功能运行定位,以及系统功能设计成果,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功能测试,介绍系统功能测试的具体目标、过程以及结果,阐述系统的开发成果和远景展望。主要工作及贡献为:(1)本论文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模糊数学方法量化电能质量评估指标-,最终输出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结果,解决现有情况下面对众多电能质量指标体系,各体系评估标准不统一,无法对电能质量作出准确评估的实际状况。(2)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平台,采用C#语言,设计一套电能量管理分析软件系统,通过读取二滩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历史数据,分析各电气设备的用电量变化趋势、电能质量、设备特征参数变化情况,输出设备的健康状态评估报告以及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报告,摒弃人工抄表、人工分析的低效率工作方式,提升二滩水电站电能量综合管理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刘虎[4](2016)在《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开展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分析出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的图形编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相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予问题以及时的解决,从而保障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和应用能够更加顺利。

朱文龙[5](2016)在《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预测与状态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非稳定性电源快速发展,水轮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承担调峰调频的任务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水轮发电机组在其整个工况范围内具有充分的可用性,这就对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及状态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水轮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针对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与预测应用中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以机组振动信号处理和运行工况分析为切入点,提取表征机组故障状态的信号时频分布特征和工况特征等多重特征向量,提高故障特征向量的准确度,进一步构建基于多重特征向量相融合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故障预测体系,实现水轮发电机组故障的准确诊断与预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针对水轮发电机组振动信号具有非平稳、低信噪比和多振源激励信号分量相互混叠等特征,提出了一种独立分量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的水轮发电机组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在该算法中,首先采用独立分量分析法提取出主要振源的激励信号分量,即统计独立分量,有效消除或降低模态混叠现象,再对统计独立分量进行自相关分析,消除统计独立分量中非周期噪声的影响;然后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对统计独立分量进行自适应分解,获得多组本征模态函数;最后对同频本征模态函数进行重构,提取出故障特征频段的征兆信号,实现水轮发电机组强背景噪声非平稳早期故障特征信号的有效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水轮发电机组早期故障微弱征兆信号和突变故障特征信号提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更适用于强背景噪声影响下的水轮发电机组非平稳微弱信号特征提取。(2)传统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绝大多数是基于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进行故障识别,忽略的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对振动信号时频特征的影响,降低了诊断的准确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过程控制理论中的统计诊断方法,分别对水轮发电机组每种工况过程中的振动变量和工况参数进行融合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KICA-PCA的多元非线性系统过程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工况过程的统计指标实现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本文所提方法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信息与振动信号的有效融合,提高了故障诊断结果的可信度,打破了传统基于振动信号时频特征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的诊断范式。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PCA和ICA-PCA等线性系统过程诊断方法,本文所提方法的诊断正确率更高,且时效性更好,更适用于水轮发电机组多元非线性系统的过程诊断。(3)基于互信息理论和统计学提出了水轮发电机组工况变量对振动变量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并构建了压力脉动劣化度函数,实现了压力脉动状态预测评估。以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变量和工况参数之间相关关系为切入点,结合互信息理论,深入挖掘水轮发电机组海量的历史监测数据,揭示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变量与工况参数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通过计算水轮发电机组各工况参数对振动变量的贡献度,提取出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变量的主要相关工况参数。进一步融合主要相关工况参数与压力脉动幅值形成融合特征向量,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和极限学习机的水轮发电机组压力脉动状态预测方法,实现了压力脉动状态预测,同时引入数理统计与模糊子集理论,构建了基于历史统计曲线的水轮发电机组压力脉动模糊集,提出压力脉动模糊集的劣化度评价函数,实现水轮发电机组压力脉动的状态评估。(4)融合水轮发电机组振动信号时频特征和工况关联规则特征,构建了多重征兆向量,引入模糊推理系统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扩展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预测方法。在该方法中,以振动信号的频谱能量分布特征和工况关联规则特征作为故障预测的融合故障征兆向量,充分利用模糊规则推理与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动态推求水轮发电机组未来的故障状态,预测潜在故障未来可能发生概率,实现水轮发电机组故障预测。同时探讨了水轮发电机组故障可能发生概率与维修时限、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以故障可能发生概率为自变量的水轮发电机组维修时限函数,搭建了故障预测至维修决策之间的桥梁,以启动维修时限的形式明晰化故障预测结果的含义,对水轮发电机组实施状态检修与预测性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5)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状态评估系统,该方案构建了网络化、服务知识化、资源共享化的开放式的统一知识平台,通过整合异地不同用户的知识资源,不断丰富与补充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状态评估系统的专家知识库,提高水轮发电机组整机设备故障诊断及状态评估的性能水平。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东风发电厂,为现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辅助维修决策建议指导。

郭伊馨,舒丽[6](2016)在《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水电站运行管理作为电力平稳持续供应的主要方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导致水电站的运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相关工作者而言不仅要确保工程的持续运转,还要做好日常监管与维修,定期更新设备。本文就结合我国水电站运行管理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予以完善,确保电力的平稳供应。

靖东阁[7](2016)在《“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作为传统教育的寺院教育与作为现代教育的学校教育之间的互补合作,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也必然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两种教育形态。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催生了现代学校教育,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人们视学校教育为教育的代名词,忽视了传统教育的存在及其价值。传统与现代的人为隔立,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也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传统社会接受传统教育,现代社会接受现代教育”是人们最普遍的逻辑;“传统教育守旧落后,现代教育开放先进”是人们流行的观念,对学校教育的异常重视与对传统教育的决然抛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藏区的个案研究,证明现代学校教育在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中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定价值,可以弥补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寺院教育是藏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教育形式,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寺院曾经是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艺术中心,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唯一的教育事业,在藏族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尽管学校教育逐渐普及并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但寺院教育仍然活跃在藏族社会并焕发生命力,寺院教育在维护藏族社会内部秩序、完整传承藏族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教育介入藏区后,不断得到普及和提高,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担负起推动藏区社会发展和培养藏族人才的重任,然而学校教育在藏族社会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不能完整的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弱化的倾向、培养的人都远离了藏族社会,这是学校教育不适应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但是,藏区学校教育有局限、寺院教育在当今社会仍有价值,这不能成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由,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现实需求。学校教育在传承藏族文化、道德教育和培养本土人才方面不尽如人意,寺院教育恰恰在这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寺院教育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缺陷;而寺院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有局限性,学校教育在这三个方面也恰恰产生积极影响,学校教育对寺院教育的补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使寺院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二者的互补合作非常必要。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相补充不仅有必要,而且可行。在理论上,教育是一个体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含其他教育形式,人的一生都要接受多种形式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人施加教育影响。而且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的结果,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天然的内在合作与统一。寺院教育作为一种宗教教育,看似与学校教育完全对立,然而宗教具有教育性,尤其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效果最佳,并且宗教知识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形态,不具有价值倾向性,完全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在政策上,国家有三级课程管理、宗教事务条例、国家与地方有关鼓励民办教育的法规等政策文件,支持学校开发民族特色课程,鼓励寺院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并办出特色。在人民意愿上,藏族群众、寺院僧人和学校教师都赞同藏族青少年儿童既要学校现代科学知识又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考察藏区已经存在的互补实践尝试。通过田野考察发现,藏区已经出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的几种类型,分别是学校教育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寺院教育引入现代文化知识、宗教人士创办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福利学校。这三种形式是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初步探索,还很不成熟。通过对现有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类型的深入考察,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即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有限性,还有认识上的误区;寺院在引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上不够积极,即使引入部分现代知识也非常零散,对僧人的影响有限;宗教人士创办的福利学校生存状态堪忧,缺少资金支持,并且在办学上失去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的特色,还有人对宗教人士办学有些许担心和疑虑。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观念上没有辩证的看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寺院教育自身的封闭性,阻碍现代文化知识进入寺院,僧人不从事生产也就没有学习现代知识的动力;宗教思想根深蒂固,深刻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福利学校的办学理念;政府和社会缺乏对这些民办福利学校应有的关注和帮助。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进一步互补的建议,学校方面正确看待藏族传统文化,加强校内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需要与家庭、社区合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宗教上层人士要积极引导僧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政府教育部门和宗教事务部门合作,促进寺院教育的现代转换;地方政府加大对宗教人士办学的政策支持,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企业和个人向民办福利学校提供经济援助。不同部门和机构通力合作,让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形式能够顺利发展,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培养现代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素养兼具的藏族人才。对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研究,并不只是解决藏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互补问题,而是以藏区为案例,解决一般意义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问题。在其他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共存,同样有现代学校教育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依然发挥积极作用的现实,也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合作的类型,只是具体情况各异。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它是一个特殊问题,但其中说明的道理却是一个普遍问题,完全可以适用于其他地区。

黄岩[8](2014)在《PSS系统参数对江西电网低频振荡抑制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低频振荡是由于系统中存在负阻尼的作用,使系统在受到扰动时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为抑制低频振荡的发生,通常是通过装设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SS)的方法提供更多的正阻尼。一般情况下,PSS按照单机对无穷大系统设置,能够有效抑制本地模态振荡。但是这种方法忽视了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本机组PSS与其它机组PSS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该机组PSS为本机组提供正阻尼之时对其它机组产生负阻尼效应。在某些干扰情况下,通过单机无穷大方法整定的PSS并不能为系统提供足够的阻尼。因此有必要对多机电力系统中PSS的优化配置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近几年,江西电网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以大机组、超高压电网为特点的电网迅速发展,电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正在显着增加,特别是特高压联网方式下,电网运行方式及低频振荡模式更加复杂。传统PSS基于一套试验整定的参数,对于真实系统所发生的多种振荡模式可能存在振荡阻尼效果不理想的局限性,因而结合江西电网实际运行发展状况,开展特高压联网方式下江西电网的PSS参数优化研究成为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程雄[9](2015)在《响应调峰需求的水电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电网普遍面临巨大的调峰压力,特别在火电占绝对支配地位的华东和东北地区,调峰问题更加突出。水电机组因具有启停迅速、运转灵活、跟踪负荷强、近似零污染等优点,一直是电网最优质的调峰电源,因此,开展响应调峰需求的水电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研究对保障我国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分别从流域侧、电网侧及交直流互联大电网三个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水电系统长短期调峰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以运筹学的最优理论为支撑,以调峰问题非常突出的东北电网和华东电网实际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开展了响应调峰需求的跨流域引水梯级水电站群、含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梯级水电站群、区域电网直调抽水蓄能电站群和大规模跨区特高压直流水电优化调度方法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针对跨流域引水梯级水电站群长期调度水力联系复杂且难以考虑调峰的问题,提出了以调峰效益最大为目标的长期优化调度模型及混合搜索算法。利用典型日负荷曲线模拟出调峰利用小时数为横坐标的电价曲线,再以调峰电价为参数构建长期调峰效益最大模型,耦合逐步优化算法、逐次逼近算法和状态逐密离散微分动态规划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东北电网松江河梯级水电站群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长期调峰效益最大模型能够充分发挥跨流域引水水库的调节与补偿作用,显着提高已有梯级水电站群枯期电量,更加适用于火电占绝对支配地位电网的枯期调峰需求。(2)为有效求解含有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梯级水电站群长期调度规则问题,结合调峰电价曲线和填谷电价曲线,提出了以调峰效益最大为目标、以保证出力为约束的长期调峰调度规则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抽水蓄能电站水-能转换和调峰效益模拟为基础,根据各月历史径流相关性强弱分别采用随机一阶相关动态规划和随机独立动态规划方法求解。东北电网第二松花江梯级水电站群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方法能够考虑径流随机性和时段相关性,同时还能体现电网对水电站保证出力和调峰效益的双重要求,可以有效发挥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枯期调峰潜力。(3)针对区域电网直调抽水蓄能电站群难以同时响应多个省级电网调峰填谷需求的问题,提出以多个省级电网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短期多电网调峰方法。该方法分三步进行,首先利用归一化方法将多个电网负荷合并成一条总负荷;其次以这条总负荷曲线的最高、最低点作为启发信息确定电站最优发电、抽水时间及大小;最后采用出力切分和组合优化方法将电站出力合理分配到多个电网,目标函数为多个电网剩余负荷方差最小。华东电网直调抽水蓄能电站群典型日调度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方法能够高效地搜索出满足电力和水力约束的电站出力过程,同时还能将电站出力过程合理地分配到各电网,满足各电网调峰填谷负荷需求。(4)针对我国大规模特高压直流水电跨区跨省输送难题,提出能切实反映实际工程需求的大规模特高压直流水电受端电网多电源短期协调调峰方法。该方法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将原问题根据电源种类分解成多个子问题进行求解,其中针对直流水电提出了两种不同输送控制方式:控制电力和控制电量。前者不改变现有的直流水电送电过程,只优化其在多个省级电网的分配过程;后者不改变直流水电输送电量,优化各条直流联络线的送电过程及其在多个省级电网的分配过程,最后以各省级电网剩余负荷为关联因子,通过循环调用各类电源求解子方法来实现多电源协调调峰的目的。华东电网多层级电能一体优化调度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电源协调调峰方法能够充分发挥直流水电的调峰潜力,显着提高区域电网的调峰率,研究成果为我国现在和将来的水电大规模跨区跨省集中输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法。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贾俊锋[10](2014)在《古尔图河梯级电站五级站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古尔图河位于东经83°40′~83°53′北纬44°10′~44°51′之间。古尔图河源头位于北天山中部的博罗克努山东段,源头山脊海拔高程一般在4000rn左右。是一条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该河流多年平均径流10.9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443亿m3。从海拔1000的出山口至乌伊公路附近高干闸段,河长25.5km,河道落差405m。河道在山前倾斜平原区的洪积扇上部,地面纵坡较缓,流经砾石戈壁地区,河道渗漏损失较大,冲刷切割能力较差,河床变为宽浅式的。古尔图河已建的水利工程有古尔图河新、老渠首和古尔图河引水干渠。古尔图河新、老渠首均建有曲线沉沙池、泄洪闸和引水闸。古尔图河干渠引水流量45m3/s年均输水量3.04亿m3,保证下游灌区50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该干渠由古尔图河新渠首开始,全长25km,经过老渠首至高干闸,然后通过高干闸由柳干渠和高干渠向灌区输水。本次工程拟建的古尔图河五级电站是接古尔图河四级发电后的尾水进行发电,再将尾水投入六级电站发电。引水渠设计流量按20.0m3/s确定,计入损失流量和冲沙流量后,发电流量按19.02m3/s确定。五级电站设计设计净水头52.03rn,经计算其主要动能指标如下:装机容量8.2MW,保证出力1.39MW,多年平均发电量3194万kW·h,装机年利用小时3896h。本文的主要工作:(1)查阅、收集、整理古尔图河水文、工程地质及水能的相关资料;(2)依据相关数据确定电站装机容量、工程选址、工程布置等方案;(3)进行方案对比确定最优方案;(4)经济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

二、《水电站机电技术》199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电站机电技术》199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风电场集控中心的云平台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电场集控中心研究现状
        1.2.2 云平台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风电场集控中心的设计及功能
    2.1 集控中心设计需求分析
    2.2 集控中心整体结构图
    2.3 集控中心系统网络设计
        2.3.1 集控中心网络设计
        2.3.2 远程通信网络设计
        2.3.3 风电场侧网络设计
    2.4 风电数据采集
        2.4.1 前置通讯系统
        2.4.2 升压站实时运行数据采集
        2.4.3 风机实时运行数据采集
        2.4.4 其他设备数据的采集
    2.5 集控中心功能
        2.5.1 集控中心侧监控子系统
        2.5.2 风功率预测子系统
        2.5.3 能量综合管理子系统(AGC/AVC)
        2.5.4 故障专家诊断系统
    2.6 集控中心云平台设计需求及目标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控中心云平台的设计
    3.1 Hadoop生态圈
        3.1.1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
        3.1.2 Mapreduce计算框架
        3.1.3 HBase分布式数据库
        3.1.4 YARN资源及数据管理
    3.2 集控中心云平台整体架构
    3.3 云平台体系架构
    3.4 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3.5 集控中心云平台内部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平台风电监测的实现
    4.1 云平台风电数据采集
    4.2 风电监测实现结构图
    4.3 云平台风电监测总体图
    4.4 升压站监测功能
        4.4.1 升压站信号分图
    4.5 风机监测功能
    4.6 生产运行
        4.6.1 生产信息
        4.6.2 光字报警
    4.7 AGC/AVC数据监测
        4.7.1 AGC监测功能
        4.7.2 AVC监测功能
    4.8 风功率监测功能
    4.9 报表功能
    4.10 报警功能
        4.10.1 实时报警
        4.10.2 历史报警
    4.11 数据挖掘功能
    4.1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adoop云平台的搭建及风功率曲线建模
    5.1 Hadoop云平台搭建的配置
        5.1.1 系统环境及基本文件配置
        5.1.2 部署Hadoop云平台
    5.2 验证Hadoop云平台
    5.3 Mysql数据库和HBase数据库的实验对比
    5.4 Hadoop云平台风功率建模的设计与实验
    5.5 风功率曲线建模流程图
    5.6 风功率建模方式
        5.6.1 多项式拟合
        5.6.2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
        5.6.3 支持向量机回归
        5.6.4 多项式拟合并行化设计
        5.6.5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并行化设计
        5.6.6 支持向量机回归并行化设计
    5.7 结果分析
        5.7.1 数据来源
        5.7.2 数据预处理
        5.7.3 风功率模型评价指标
        5.7.4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5.7.5 三种拟合模型对比
        5.7.6 并行性能测试与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二滩水电站电能量管理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业务现状分析
    2.2 存在的问题
    2.3 系统研发目标
    2.4 数据需求分析
        2.4.1 数据的可利用性
        2.4.2 算法的创新
    2.5 功能需求分析
        2.5.1 动态性能指标
        2.5.2 静态性能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
    3.1 厂用电电能质量监测评估分析
        3.1.1 电能质量监测评估因素
        3.1.2 厂用电电能质量评估的正态分布模型
        3.1.3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等级确定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4.1 SCADA系统介绍
    4.2 人机界面
    4.3 逻辑对象编辑器
    4.4 C/S架构
    4.5 Qt技术
    4.6 C#语言
    4.7 MVC开发模式
    4.8 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
    4.9 数据库的选择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设计
    5.1 软件开发
        5.1.1 Windows窗体程序设计
        5.1.2 数据库通讯接口设计
        5.1.3 事件和数据获取设计
        5.1.4 软件安装包生成
        5.1.5 网络配置
    5.2 系统功能模块开发
        5.2.1 电能量管理模块
        5.2.2 电能质量主控模块
        5.2.3 电能量管理系统创新之处
        5.2.4 电能量管理系统的硬件配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功能测试
        6.1.1 实时波形监视功能测试
        6.1.2 电压和电流监视功能测试
        6.1.3 谐波监视功能测试
        6.1.4 功率监视功能测试
        6.1.5 电压闪变、不平衡、波动监视功能测试
        6.1.6 事件查询功能测试
        6.1.7 历史录波查询功能测试
        6.1.8 远端分析软件功能测试
        6.1.9 变压器健康状态监测功能测试
        6.1.10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功能测试
        6.1.11 电能质量报表输出功能测试
        6.1.12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输出页面测试
    6.2 性能测试
        6.2.1 响应速度测试
        6.2.2 负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4)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概念
2 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与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2.1 图形和数据库之间的联系紧密型相对较差
    2.2 图形和模型之间的推理联系相对较弱
3 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与应用方案
    3.1 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核心功能的设计和应用
        3.1.1 图元
        3.1.2 图形平台
        3.1.3 Tracker
    3.2 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工具使用的设计和应用
        3.2.1 图形编辑器工具使用中的平台层
        3.2.2 图形编辑器工具使用中的数据层
        3.2.3 图形编辑器工具使用中的功能层
        3.2.4 图形编辑器工具使用中的应用层
        3.2.5 图形编辑器工具使用中的表示层
4 总结语

(5)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预测与状态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水轮发电机组故障机理及故障特征分析
    1.3 水轮发电机组数据处理的研究综述
    1.4 水轮发电机组维修决策支持的研究综述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水轮发电机组非平稳微弱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独立分量分析与经验模态分解的基本原理
    2.3 ICA-EMD特征提取法
    2.4 工程实例验证
    2.5 本章小结
3、基于KICA-PCA的水轮发电机组工况过程诊断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KICA-PCA的过程性能监控原理
    3.3 基于KICA-PCA的水轮发电机组工况过程诊断方法
    3.4 工程实例验证
    3.5 本章小结
4、水轮发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与压力脉动状态预测评估
    4.1 引言
    4.2 基于工况参数的水轮发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
    4.3 考虑运行工况的水轮发电机组压力脉动状态预测评估模型
    4.4 工程实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5、基于CEGD-FNN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预测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模糊系统原理
    5.3 径向基(RBF)神经网络
    5.4 基于CEGD-FNN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预测方法
    5.5 应用验证
    5.6 本章小结
6、面向服务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状态评估系统设计
    6.1 引言
    6.2 面向服务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状态评估系统设计
    6.3 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状态评估系统在东风水电站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7、本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7)“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二)民族地区传统教育被忽视但又发挥重要作用
        (三)藏区学校教育“热”与传统教育“冷”的两种境遇
        (四)对“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刻板化理解的反思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三、研究的基本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藏区学校教育现状与功能局限
    一、藏区学校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的内容
        (二)学校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学校教育的管理制度
        (四)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藏区学校教育的功能局限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
        (二)道德品行教育的弱化
        (三)培养现代化但非本土化的人才
第二章 寺院教育的现状与当代价值
    一、藏区寺院教育的现状
        (一)寺院教育的制度
        (二)寺院教育的管理
        (三)寺院教育的教学方法
        (四)寺院教育的内容解析
    二、寺院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维系藏族内部社会秩序
        (二)保存与传承藏族文化
        (三)塑造个人良好道德品行
第三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需求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
        (一)寺院补充学校可完善学校功能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学校补充寺院可以削弱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民生改善的诉求
        (一)学校教育促进民生改善
        (二)寺院教育不利于改善民生
        (三)学校补充寺院以减小寺院教育在民生改善中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对立统一性
        (三)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功能的有限性
        (四)宗教具有教育性与宗教知识的可教性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政策支持
        (一)设置三级课程有利于民族文化进校园
        (二)国家宗教法规支持僧人学习现代文化知识
        (三)国家法规与地方文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三、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民心所向
        (一)藏族群众认为学校教育和传统教育都不可偏废
        (二)学校教师主张学生应该多了解藏族传统文化
        (三)寺院僧侣认为现代文化知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
第五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有实践尝试
    一、藏民族文化进校园
        (一)藏区学校实施双语教育
        (二)学校教育内容包含藏族文化
        (三)学校开设民族文化特色班
    二、寺院教育引入现代科学知识
        (一)僧人学习政策法规
        (二)僧人学习文化知识
        (三)僧众接触现代传媒
    三、寺院(活佛)办学校教育
        (一)寺院办学
        (二)活佛办学
    四、僧人与俗人共校
        (一)吉美坚赞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吉美坚赞学校的学制与课程
        (三)吉美坚赞学校的教学方式
第六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结合的认识误区
        (二)寺院引入现代知识不积极并且知识体系零碎
        (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民办学校生存现状堪忧
        (四)部分民办福利学校失去民族特色和自身优势
        (五)宗教人士办学尚存在一些异议和担心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没有辩证看待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二)相对封闭的寺院教育将现代文化拒之门外
        (三)寺院僧人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四)公益事业不受关注且扶持政策不完善
        (五)宗教思想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学校的教育理念
第七章 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思考
    一、学校正确看待传统文化进而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一)正确认识藏族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
        (二)学校增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学校寻求合作与转变减小传承文化的有限性
        (一)学校教育合理选择民族传统文化与家庭、社区的补充传承
        (二)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和方式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三)创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的互利共生模式
    三、宗教上层鼓励僧人学习现代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
        (一)活佛和堪布引导僧众学习现代科学知识
        (二)活佛和堪布鼓励僧人积极参与社会生产
    四、教育和宗教事务部门推动寺院教育现代转换
        (一)地方教育局和宗教事务局施加外力支持
        (二)寺院教育自觉从封闭走向开放
    五、政府部门与企业、个人分别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
        (一)地方政府夯实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
        (二)地方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督导民办学校
        (三)鼓励企业和个人向藏区福利学校捐赠
        (四)藏区福利学校突出办学特色并加强自我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PSS系统参数对江西电网低频振荡抑制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特高压简介
        1.2.1 国外特高压发展状况
        1.2.2 我国的特高压发展及运行情况
        1.2.3 江西电网的现状及规划
第2章 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及方程段粒子群优化算法
    2.1 时滞系统概述
    2.2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的时滞系统分析
        2.2.1 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
        2.2.2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时滞系统分析
    2.3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2.3.1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2.3.2 粒子群算法流程
    2.4 多机系统PSS参数优化的SAPSO算法
        2.4.1 惯性权重的选择
        2.4.2 加速系数的选择
        2.4.3 有条件引入随机变异环节
        2.4.4 算法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及信号方程段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
    3.1 小信号稳定的特征值分析方法
        3.1.1 电力系统状态方程
        3.1.2 特征值分析的基本原理
    3.2 低频振荡负阻尼机理分析
        3.2.1 经典单机无穷大系统阻尼分析
        3.2.2 考虑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
    3.3 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
        3.3.1 基于LMI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增益研究
        3.3.2 基于自适应加速PSO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优化
    3.4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特高压互联江西电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4.1 江西电网2013年网架结构
    4.2 江西电网低频振荡模式与阻尼特性分析
        4.2.1 计算方法
        4.2.2 计算条件
        4.2.3 计算依据的运行方式
    4.3 夏大方式下江西电网低频振荡模式与阻尼特性分析
        4.3.1 特高压北送550万千瓦
        4.3.2 特高压南送580万千瓦
    4.4 夏小方式下江西电网低频振荡模式与阻尼特性分析
        4.4.1 特高压北送550万千瓦
        4.4.2 特高压南送580万千瓦
    4.5 冬大方式下江西电网低频振荡模式与阻尼特性分析
        4.5.1 特高压北送550万千瓦
        4.5.2 特高压南送580万千瓦
    4.6 冬小方式下江西电网低频振荡模式与阻尼特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机电力系统中PSS参数优化
    5.1 IEEE-57节点测试系统
        5.1.1 测试系统简介
        5.1.2 IEEE-57节点测试系统低频振荡模式与阻尼特性分析
        5.1.3 第15号机PSS投退分析
        5.1.4 第15号机PSS参数优化
        5.1.5 第18号机PSS配置及参数优化
        5.1.6 多机系统PSS参数协同优化
        5.1.7 小干扰稳定仿真分析
    5.2 特高压背景下江西电网并网机组PSS参数优化
        5.2.1 江西电网并网机组PSS概述
        5.2.2 柘林电厂#5机PSS参数优化
        5.2.3 瑞金电厂#1机PSS参数优化
        5.2.4 贵溪三期#2机PSS参数优化
    5.3 贵溪三期#1号机PSS参数预整定
        5.3.1 贵溪三期#1号机PSS参数预设计
        5.3.2 贵溪三期#1号机PSS参数优化
        5.3.3 PSS参数优化前后时域仿真分析
        5.3.4 PSS参数优化前后现场实测分析
    5.4 九江新厂#7机PSS参数预整定
        5.4.1 九江新厂#7号机PSS参数预设计
        5.4.2 九江新厂#7号机PSS参数优化
        5.4.3 PSS参数优化前后时域仿真分析
        5.4.4 PSS参数优化前后现场实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经典单机无穷大系统参数
    附录B IEEE-57节点系统接线图
    附录C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软件包(DSAToolsTM)功能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响应调峰需求的水电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图目录
表目录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我国电网普遍面临巨大的调峰压力
        1.1.1 电源结构不合理
        1.1.2 负荷增长过快
        1.1.3 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
    1.2 缓解调峰压力的有效措施
        1.2.1 工程措施
        1.2.2 技术措施
    1.3 关键科学问题
        1.3.1 直调抽水蓄能电站群短期多电网调峰问题
        1.3.2 大规模跨区特高压直流水电短期调峰问题
        1.3.3 梯级水电站群长期调峰问题
    1.4 关键技术问题
        1.4.1 直调抽水蓄能电站群短期调峰问题
        1.4.2 大规模跨区特高压直流水电短期调峰问题
        1.4.3 梯级水电站群长期调峰问题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进展
        1.5.2 国内进展
    1.6 开展研究的意义
    1.7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框架
2 研究的工程背景
    2.1 东北电网
        2.1.1 松江河跨流域引水梯级水电站群
        2.1.2 第二松花江梯级水电站群
    2.2 华东电网
    2.3 小结
3 跨流域引水梯级水电站群长期调峰效益最大方法
    3.1 引言
    3.2 数学模型
        3.2.1 目标函数
        3.2.2 约束条件
    3.3 模型求解
        3.3.1 调峰电价曲线及调峰效益推求
        3.3.2 引水流量推求
        3.3.3 发电计划推求
        3.3.4 模型求解流程
    3.4 应用实例
        3.4.1 工程背景
        3.4.2 算例分析
        3.4.3 应用界面
    3.5 本章小结
4 含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梯级水电站群长期调峰调度规则建模方法
    4.1 引言
    4.2 数学模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3 模型求解
        4.3.1 调峰与填谷电价曲线推求
        4.3.2 抽水流量动态平衡
        4.3.3 混合式电站的以水定电算法
        4.3.4 模型求解
        4.3.5 模型求解流程
    4.4 应用实例
        4.4.1 工程背景
        4.4.2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大电网平台下抽水蓄能电站群短期多电网启发式调峰方法
    5.1 引言
    5.2 数学模型
        5.2.1 目标函数
        5.2.2 约束条件
    5.3 模型求解
        5.3.1 重构总负荷
        5.3.2 抽水蓄能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求解
        5.3.3 电站出力网间分配方法
        5.3.4 约束处理策略
        5.3.5 模型求解流程
    5.4 应用实例
        5.4.1 工程背景
        5.4.2 算例分析
        5.4.3 应用界面
    5.5 本章小结
6 大规模跨区特高压直流水电受端电网多电源短期协调调峰方法
    6.1 引言
    6.2 研究背景与建模思路
        6.2.1 华东电网电源结构
        6.2.2 华东电网负荷特性分析
        6.2.3 多源直流水电输送简介
        6.2.4 现在的输送方式
        6.2.5 新的建模思路
    6.3 数学模型
        6.3.1 目标函数
        6.3.2 约束条件
    6.4 模型求解
        6.4.1 重构面临总负荷
        6.4.2 抽水蓄能电站群短期启发式搜索算法
        6.4.3 常规水电站短期调度求解算法
        6.4.4 火电站短期调度求解算法
        6.4.5 基于电量控制的直流水电送电过程求解方法
        6.4.6 网间电力分配方法
        6.4.7 多电源协调优化求解方法
    6.5 应用实例
        6.5.1 工程背景
        6.5.2 算例分析(1)
        6.5.3 算例分析(2)
        6.5.4 应用界面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摘要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古尔图河梯级电站五级站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1 工程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流域自然资源
        1.1.3 流域规划的主要成果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1.5 工程主要特性指标
    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1.2.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2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 水文气象
    2.1 流域概况
    2.2 气象
    2.3 水文测验
    2.4 径流分析
        2.4.1 径流特征
        2.4.2 径流分析
        2.4.3 枯水期径流分析
        2.4.4 设计年径流及年内分配
    2.5 洪水分析
        2.5.1 引水工程沿线洪水分析
        2.5.2 推理公式
        2.5.3 降雨分析
        2.5.4 参数确定
        2.5.5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2.5.6 成果合理性分析
    2.6 泥沙
第三章 工程规模
    3.1 水利动能计算
        3.1.1 基础数据
        3.1.2 水利动能计算
    3.2 电站装机容量的确定
        3.2.1 电站的运行方式
第四章 工程选址、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4.1 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
        4.1.1 永久工程级别及防洪标准
        4.1.2 临时工程防洪标准
        4.1.3 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
    4.2 工程选址
        4.2.1 水能规划结论
        4.2.2 工程规模复核
        4.2.3 站址比选
        4.2.4 引水渠线比较
    4.3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型式
        4.3.1 推荐方案总布置
        4.3.2 节制引水闸
        4.3.3 渠道工程布置
        4.3.4 厂区工程布置
        4.3.5 前池型式
        4.3.6 压力管方案比较
    4.4 主要建筑物设计
        4.4.1 节制引水闸
        4.4.2 引水渠及渠系建筑物
        4.4.3 前池
        4.4.4 压力管道
        4.4.5 泄水陡坡
        4.4.6 主副厂房及开关站
        4.4.7 节制退水闸
        4.4.8 工程安全监测
第五章 机电及金属结构
    5.1 水力机械
        5.1.1 电站基本参数
        5.1.2 水轮机型式
        5.1.3 机组台数和单机容量
        5.1.4 机型比选及机组主要参数选择
        5.1.5 机组安装高程的确定
        5.1.6 水轮机附属设备选择
        5.1.7 调节保证计算
        5.1.8 水力机械主要设备布置
    5.2 金属结构
        5.2.1 节制分水闸
        5.2.2 前池部分
        5.2.3 尾水部分
第六章 经济评价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经济评价依据及参数确定
    6.3 财务评价
        6.3.1 资金筹措方案
        6.3.2 投资计划
        6.3.3 电站基础数据
        6.3.4 总成本费用估算
        6.3.5 发电效益计算
        6.3.6 财务评价指标
        6.3.7 盈利能力分析
        6.3.8 偿债能力分析
        6.3.9 财务敏感性分析
    6.4 评价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环境影响
        7.1.2 评估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水电站机电技术》199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图像叙事视野下的科普杂志插画设计研究 ——以《Scientific American》为例[D]. 申亦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风电场集控中心的云平台设计与应用[D]. 李燕超.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3]二滩水电站电能量管理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谭渊智.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4]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与应用[J]. 刘虎.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20)
  • [5]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及预测与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 朱文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6]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郭伊馨,舒丽. 电子测试, 2016(10)
  • [7]“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D]. 靖东阁. 西南大学, 2016(01)
  • [8]PSS系统参数对江西电网低频振荡抑制效果分析[D]. 黄岩. 南昌大学, 2014(08)
  • [9]响应调峰需求的水电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研究及应用[D]. 程雄.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7)
  • [10]古尔图河梯级电站五级站可行性研究[D]. 贾俊锋. 石河子大学, 2014(03)

标签:;  ;  

《水电站机电技术》1991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