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对大革命期间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陈独秀对大革命期间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一、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姜金林[1](2011)在《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开创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时期所做出的探索性贡献,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肯定。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由于其政治和思想上的跌宕起伏,也是在中共党史上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奔走革命,既有引领时代潮流的历史功绩,也有脱离中国实际、落后于时代的历史悲剧,以他为个案来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和开创时期的曲折历程具有特殊的标本意义。本文试图依据最新研究资料,特别是前苏联解体后解密的一批档案资料,梳理和阐明陈独秀在接受、传播、实践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艰难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做出的探索性贡献和留下的深刻历史教训,并据此较准确地估量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所发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为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提供启示。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把宏观整体分析和微观实证分析结合起来,以陈独秀一生救亡图存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为主线,以他初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重要政治活动和理论成果为重点,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探寻融入到过程研究之中,深入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和陈独秀所留下的思想文本中去。本文同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进程时,把陈独秀和同期的李大钊、李汉俊、李达、瞿秋白等人在这方面的贡献相对比;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上,把陈独秀不同历史时期的观点加以对比,也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加以比较,力求更清晰地考察陈独秀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得失成败。以科学的求真精神和宽广的历史眼界,来挖掘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中的贡献和成就,借鉴和吸取他早期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本文用六章的篇幅力图较全面地展现陈独秀筚路褴褛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历史场景,及其取得的正误交织的理论成果,以此来澄清、还原陈独秀因历史上政治斗争、路线斗争云雾所遮蔽的本来面目,从而为推进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启示和镜鉴。第一章,从历时性维度考察了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主要描述了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陈独秀由封建秀才转向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然后在共产国际、俄共(布)代表的指导下迅速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追溯了他在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及大革命失败后直到晚年复杂的心路历程。较全面地展现了陈独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由热情信仰到探索运用再到怀疑、否定的矛盾心态,展示了幼年时期的共产党、共产国际、俄共(布)和国民党三方力量博弈的复杂关系,以及陈独秀作为共产国际决策的执行者、国民党的合作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所处的独特的历史角色。第二章,对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化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及不足之处予以梳理。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在当时的思想界、文化界、教育界有着极高的声望。他毅然接受并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引领时代潮流的导向作用。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中,旗帜鲜明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投身共产主义运动,成为当时公认的、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但由于民族危亡局势的影响和个人学识结构的限制,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不深,在传播过程中带有选择性、教条性和简单化的不足。第三章,对陈独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中国化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和历史局限进行梳理。陈独秀在共产国际、俄共(布)的直接指导下,按照列宁的建党思想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党的最主要创始人,他开启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先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和领导核心。但由于中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受早期共产主义者缺乏厚实的理论准备等因素影响,陈独秀在建党实践上,出现了轻视理论研究,忽视党内民主,缺乏独立性等问题。党在自身建设上的幼稚性和对共产国际的严重依赖性等历史局限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四章,对陈独秀初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探索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前途和道路等基本问题,所取得的正误交织的理论成果加以考察和总结,力图全面展示他围绕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所做出的开拓性、探索性的贡献和失误。具体表现为:在共产国际、俄共(布)的直接指导下,陈独秀提出了国民革命理论,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结束了共产党的地下活动状态;领导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兴起,使之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有力打击。但由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不深、对中国革命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清,更受共产国际的错误和原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影响,陈独秀在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提出了“二次革命论”、“城市中心论”等错误思想理论,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挫折。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成果被国民党右派所独得,中共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出于对中国革命的反思,陈独秀加入并领导了中国托派组织,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走向歧途,做出了错误的回答;由于党内民主的不健全和个性使然,他分裂了党,分散了革命力量,客观上阻碍了革命的发展。第五章,考察了陈独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考量和历史性偏差。结合特定历史条件的变化,厘清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的变迁。陈独秀依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不可分离的重要观点,抨击了斯大林忽视民主的官僚集权体制;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继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开放性观点。但由于受苏联党内政治斗争不良风气的影响,陈独秀与中共和斯大林的政治积怨不断加深,由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他对中国革命走向社会主义路径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因而反对党在农村武装割据、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他夸大了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适性,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批评,带有情绪化的片面性错误,甚至出现了怀疑、否定列宁主义的重大错误。第六章,对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历程中的地位进行历史的评价。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角度,肯定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的确定所做的艰难探索,把他定位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起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者和早期开拓者,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雏形。本着总结历史、指导未来的科学态度,对陈独秀早期探索中的成就和失误,本文提出必须把它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思想资源,启示着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生产力标准和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二十一世纪取得更大的历史成就,实现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梦寐以求的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愿景。

陆阳[2](2019)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五四时期总司令、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与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领导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成就了陈独秀。整个五四时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触发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觉悟,深刻影响了整个时代,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是他思考和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展开分析,剖析其主要内容、社会影响、价值意义以及历史局限,进而通过陈独秀这一五四核心人物的哲学思想,探寻五四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而又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五四精神。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创新点、重难点以及存在不足。第二章纵论陈独秀辉煌而复杂的一生。清末民初,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内忧外患形势严峻,陈独秀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他的一生经历了几重身份的转变,从秀才到乱党,从报人到五四运动总司令,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到托派领袖,最后回归成为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尽管身份角色不断转换,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如何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危局,是他一直思考的核心问题。他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态度,特别是在五四时期他一直站在时代最前沿,站在中国革命的风口浪尖,提出了一系列变革中国的主张,影响培养了一代青年,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第三章探讨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此阶段陈独秀哲学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范畴,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潮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潮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场境中交汇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进化论色彩,总体上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陈独秀围绕唯物论、发展观、历史观、文化观、人生观等内容阐述了一系列观点。他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根本法则,要在中国实现救亡存续,必须适应社会进化发展的需要,提倡新文化、新文学、新伦理、新道德,抨击守旧复古复辟思潮。陈独秀指出,欲让中国不被世界历史淘汰,必须实现“伦理觉悟”,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他将新旧文化、东西文化看成是决然对立的事物,反对调和论,认为要在中国拥立“民主”与“科学”,必须提倡个人独立自主、思想自由、个性解放,批判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陈独秀认为,自周汉以来中国文化崇尚虚文,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在批判佛教文化时,他阐述了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认为原子种性不灭则世界无尽。陈独秀认为,中国社会发展需要靠新青年创造,必须树立新的人生观,实现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他倡导“治本的爱国主义”,强调不能因为爱国而模糊了对袁世凯统治下北洋军阀政府反动性的认识,真正的爱国是“为国家惜名誉、弭乱源、增实力”。第四章探讨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此一阶段陈独秀完成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国际局势的变动、陈独秀的个人经历、社会思潮的影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标志着他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此后陈独秀通过撰写文章、发表演讲,大力宣扬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劳工专政等学说,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此同时,陈独秀开始在上海领导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中共成立后,他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陈独秀在中共二大前后初步形成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识,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陈独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的讨论、无政府主义论战、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批判戴季陶主义和国家主义观点,就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内容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在论争中传播宣扬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有独到的理解,强调“实际研究的精神”和“实际活动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精神,认识到尊重客观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第五章探讨了陈独秀哲学思想与五四精神。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哲学、科学思潮,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性、革新性,是五四时代精神的重要反映。受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虽然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内容比较简单粗浅,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着强烈的革命性和现实性,其中所包含着的“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则是超越时代的。五四已逝,精神永存。

李爱华[3](2014)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为题,首先基于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其次基于今天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和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实践的推进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这一整体过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辨证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最后基于前期历史学界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研究和探讨。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丰硕成果反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本研究力争一方面探寻这场论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也力争为现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寻求宝贵的历史经验。鉴于此,论文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为切入点,以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以“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形成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探析为线索,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纲,在分析论战各方的见解和观点基础上,挖掘这场论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彰显这场论战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的历史意义,为我们今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历史借鉴。因此,本研究主要采取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文献解析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论文主要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主要阐明本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突破点等。第一章主要对这场论战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背景进行深层解析,还原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从整体上把握这场论战所处的历史地位:中国城乡经济的凋敝是这场论战发生的经济背景;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是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深层动力和政治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论战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第二章到第四章是的主体部分,主要围绕“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形成展开:第二章和第三章是重点,这一部分以代表人物的代表着述为依据,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中国“化”史,“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形成和使用,以及何干之、毛泽东等人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最终确立。从党史和学术史发展的视角剖析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的贡献。第四章是论文的难点,也是论文的创新点和突破点,本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分析这场论战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选择所提供的国情依据、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学术队伍的成长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彰显这场论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关于“谁化”、“如何化”、“化什么”等方面的历史贡献,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化中国”的辩证统一。第五章是这场论战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其当代启示,探析当今我们“如何”和“何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结语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和归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启示我们今天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辩证统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现实与超越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肖贵清[4](2004)在《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陈独秀是中共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其政治思想跨越了新、旧民主革命两个阶段,是中共早期历史上的一份精神遗产。陈独秀政治思想真实地记录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复杂的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纷繁复杂的斗争,也反映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分析和研究陈独秀政治思想,对于分析和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党的早期思想发展史,以及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纵向分析和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研究陈独秀政治思想曲折发展的轨迹;复杂多变的原因;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对陈独秀政治思想进行总体上的评价。第一章对陈独秀政治思想曲折发展的脉络进行学术梳理,把陈独秀政治思想置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联系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联系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中国革命的兴起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陈独秀政治思想经过了一个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以后由激进的民主主义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理论。国民革命时期,在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中国革命的动力、领导和前途方面,既有正确的思想内容,也有不成熟的乃至错误的理论观点。国民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逐步接受了托洛茨基主义的政治主张,其政治思想逐渐走向低落。陈独秀晚年在抗日战争、民主问题以及如何看待苏联经验等方面发表了不少政治主张,这些“最后的见解”不乏真理的成分,也存在着许多偏见,作为“终身的反对派”,其晚年政治思想难以发挥大的作用。第二章分析和研究陈独秀政治思想复杂多变的原因。陈独秀政治思想既复杂多变、充满着矛盾和困惑,也并非首尾一贯,而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有反复、有回升,在曲折中发展,在变化中反复。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复杂多变,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也反映了党在幼年时期探索中国革命理论的艰辛。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既受到中国革命不同时期客观形势的影响和制约,也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指导的正确与错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始终左右着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发展和变化;不但受到党对中国革命理论探索的影响,也受其复杂的政治思想源流以及认识水平等主观因素的制约。第三章着重分析和研究陈独秀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陈独秀政治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凝聚着他对中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思考。陈独秀爱国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思想。陈独秀早期爱国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坚持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帝国主义,为国富民强,开启民智 1<WP=5>而奔走呼号。国民革命后期犯了右倾错误,并在后来转变为一个托洛茨基主义者,但是爱国主义思想未曾改变。九一八事变后,陈独秀的抗日主张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表现。陈独秀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民主和科学是陈独秀政治思想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主与科学思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陈独秀早期政治思想的核心。陈独秀民主思想主要包括: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无产阶级民主思想;晚年对于民主问题的深入思考和重新审视。他在晚年阐述的发扬党内民主的思想、正确处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关系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存在着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偏向。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社会主义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思想;以及晚年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经济条件的思想。陈独秀晚年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存在着绝对化的倾向。国民革命的思想,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民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联合工人、农民和中、小资产阶级进行国民革命;中国社会各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民党应该成为国民革命的领袖,放弃了中共对于国民革命的领导权;认识到国民革命成功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种前途,却错误地认为必须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国共合作问题上,陈独秀经历了由党外联合到党内合作思想的转变,推动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主张独立自主,却又受到共产国际和国民党的双重压力,对国民党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被动地执行了共产国际妥协退让的政策。第四章系统分析了陈独秀政治思想的特点、政治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总结了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的历史启示。陈独秀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始终存在着正确与错误的两个发展趋向;跟随时代步伐,又恪守旧的教条;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和政治思想的不成熟。陈独秀政治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中共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陈独秀对于中国革命理论的探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陈独秀晚年

禹辉映[5](2019)在《中国共产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在探索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理性自觉。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史,内在地包含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探索史。同历史对话,认识历史,把握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及未来走向。新时代做好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工作,就有必要对党管党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党内政治生态,就是指以党员及党组织为“生命载体”,以党内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运行机制,所形成的一种总体性或普遍性的发展状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是指政党为完成自己历史使命而借助一定力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党员及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建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环境为旨归,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实践过程。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思想和学说。回顾中国共产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探索实践并非一帆风顺,既有辉煌的成就,也遭遇过一些严重挫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探索发端于党创立时期,这一时期面貌一新的党内政治生态初具雏形;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成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新背景,右倾错误对党内政治生态造成了严重危害,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土地革命时期,中国革命新道路形成对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出了新要求,党在总结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理性自觉,党内政治生态逐步向好;全面抗战时期,面对新的政治形势,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工作出现了新局面,优良党内政治生态基本形成;解放战争时期,党面临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新气象,伴随着一系列有效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做法的实施,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清朗。建国初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面临新场域。面对建国后党内政治生态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党采取了一系列建设党内政治生态的新举措,执政党党内政治生态呈现良性发展的新状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受到损害,党内政治生态风险开始显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党内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党内政治生态危机凸显。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塑党内政治生态的果断措施,党内政治生态重塑成效显着。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随着一系列党的建设措施的实施,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得到修复,政治生态建设成就显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过去长期积累的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清除,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针对党内政治生态问题,党采取了一系列从严管党治党新举措,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正在形成。考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七条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经验:一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二是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三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四是落实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主体责任,五是坚持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六是坚决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和反对腐败,七是健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新时代继续做好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工作,就有必要汲取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成功经验,从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工作,在实践中坚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翁有为[6](2018)在《“五四”前后陈独秀对“封建”意涵的探索——中共“反封建”话语的初步形成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翻晚清帝制、民国建立后,政治并未像辛亥革命者所期盼的那样使人民永享太平,反呈政纲失序、军人乱政、国家分裂的危险境地。在此情景下,胸怀拯救民族、改造国家的"新青年"知识分子逐渐积聚到一起,其中一部分进而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核心人物正是陈独秀。他站在五千年文明中国与近代西方文明交汇的"五四"潮头,挟欧风美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新知,提出了关于近代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其中,"五四"前后十余年间关于"封建"意涵的探讨和"反封建"思想理论的构建,主要是由他提出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理论支点的。这些理论在中共早期的理论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值得系统梳理和认真总结。

韩志宏[7](2019)在《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从统一战线的视角详细分析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共产国际时期其他主要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工农联盟思想等基础上,论述工农联盟对在农民占人口优势的国家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始终将其作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加以巩固和发展。在导论中,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是当前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系到统一战线和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与发展,对解决当下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展研究之前,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总体来看,目前研究的内容多为关注某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观,工农联盟思想的形式、内容、形成、发展、意义以及巩固措施等。而关于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继承发展、经验教训等的系统、全面、深入和专门研究则极少;对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工农内部阶层分化后,工农联盟面临的分化、影响的有关研究也不多。这种情况虽然给本研究带来不少困难,但却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一章,基于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与本文主旨密切相关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核心概念作出界定,为后面行文做好了必要铺垫。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工农联盟为何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即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取得胜利的基本力量、是扩大统一战线联合范围的依靠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统一战线性质国体的基础和统一战线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再次,对与工农联盟有关的三个历史与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如工农联盟的发展历程、工农联盟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农民的联盟、建立工农联盟需要无产阶级政党主动争取等,以便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工农联盟的有关误解。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观,工农联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涵,以及工农联盟在19世纪的欧洲未能实现的原因。首先,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了分析,指出经济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工农深受剥削,政治上工人运动蓬勃开展,文化上社会思潮多元迸发。其次,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分别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工人观和农民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他们认为工人阶级具有一个不断发展壮大和逐渐成熟的过程,在革命斗争中逐步认识到联合农民的重要性;而农民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沉重压迫下不断发生分化,从一个传统保守的势力逐步产生革命倾向,是一支可以争取的重要政治力量。再次,从1848年欧洲革命前后、巴黎公社革命前后和恩格斯晚年三个时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提出他们的工农联盟思想在领导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最后,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为何在19世纪的欧洲未能实践的原因进行探讨。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是正确的,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人阶级内部派系较多且始终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保守传统的农民联合意识较差、资产阶级对工农关系的挑拨离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才使这一重要思想在当时未能成功实践。从统一战线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是其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他们尤为注重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第三章,主要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列宁辩证的农民观。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总体而言列宁对农民的认识从“疑虑”到“肯定”;二是从具体的历史时期来看,同一时期列宁对农民充满矛盾认识。其次,立足十月革命时期、国内战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加以分析,指出列宁在十月革命时期间接地实现了工农联盟,国内战争时期削弱了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时期巩固发展了工农联盟。再次,运用比较研究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认识,并根据苏俄具体国情提出了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以及在不同时期联合农民的策略更加灵活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第四章,主要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论述。首先,对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做了分析。列宁逝世后,主政的斯大林认为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抛弃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工农联盟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继而指出工农联盟是一个派生问题,居于次要地位,必须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和国防实力的急剧增强,但它是建立在向农民增收额外税的基础之上,严重削弱和破坏了工农联盟。其次,在对布哈林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对富农作用、对粮食收购危机原因和农业发展道路等认识均不相同,是布哈林继承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再次,对斯大林与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斯大林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纵然有继承的成分,但更多是否定与背离,主要表现在在实现国家工业化中过渡牺牲农民利益、农业集体化操之过急、过早消灭富农等方面。最后,在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形成的背景下,对共产国际中后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各国共产党尤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要重视农民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满足农民的“局部利益”、争取工农联盟领导权和将农民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当中等思想。第五章,主要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做了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如李大钊、陈独秀、澎湃、邓中夏等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指出当时他们就对农民参加工人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具有一定认识,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有力的援军”、工人阶级要争取“工农联合”领导权和实现“耕地农有”是革命的重要问题等思想,对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其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指出毛泽东高度重视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引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等思想,并始终将工农联盟作为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加以巩固和发展,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贡献加以分析,指出其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作了创造性发展,将农民提高到“革命主力军”的历史地位,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以及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等。第六章,主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要改变,由革命联盟转变为经济联盟中的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因此,一方面要以工农互促、城乡结合来推动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来不断巩固工农联盟。其次,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由于改革开放和城乡二元体制等影响,城乡、工农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三农”问题越发凸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其工农联盟思想主要体现在党制定的“三农”方针和政策上,总结起来就是: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发展农业要靠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建立新型乡镇企业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扬经济民主下放生产经营管理权,以及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再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逐步提出要把农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首位,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以及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工农联盟思想。结语部分,进一步对全文作了总结提升,提出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与启示。那就是从统一战线的视角来看,在农民绝对数量仍然庞大的我国,必须坚持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中的基础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工农联盟的领导,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和照顾农民的利益,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我国广大农民的联合与团结,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广泛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孙明增[8](2016)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是党组织吸纳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是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制定入党条件的目的,就是筛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分子。严格按照入党条件将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入党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余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自身地位和任务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严格入党条件,切实提高党员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共入党条件的研究,不能充分展现入党条件变迁的整个过程。所以,本文把中共入党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入党条件变迁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历史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入党条件提供了思想内核。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因而入党条件问题在他们视野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也不相同。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入党条件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入党条件问题的一般原则。列宁则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入党条件的一套理论和策略,这为日后的无产阶级政党处理该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制定、修改入党条件不可或缺的理论因素。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21年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入党条件作了基本规定。1921年7月,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就可入党。1923年6月,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和做官的限制,为非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打开了大门。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对入党资格增加了“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以及“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的内容。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员标准出现“唯成分论”倾向。八七会议把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归咎为“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因而确立了党员成分要工农化的政策。1929年11月,古田会议打破“唯成分论”倾向,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提出入党的五条标准。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之发生改变,党的大门开始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吸收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党。第六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早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已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严格入党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革命,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开始将存在剥削行为的人清除出党,重点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入党条件更加严格。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申请入党的对象不能存在剥削行为,必须是成分好的。1956年9月,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剥削他人劳动”者不得入党。“文化大革命”时期,入党条件“唯成分论”倾向死灰复燃。九大党章把上中农和中农排除在申请入党的对象之外。十大党章沿袭九大的规定,仍然强调“唯成分论”。而且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另立党员标准,搞“突击入党”,使一些投机分子和坏分子混入党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第八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入党条件上逐渐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的入党资格。1982年9月,十二大党章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入党资格,提出了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在党员义务中补充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的内容。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02年11月,十六大党章在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截至201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了8779.3万名。第九章是总结和启示。回顾中共入党条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知,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过程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性的启示。一方面,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国际局势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入党条件应该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入党条件应该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李勇[9](2019)在《《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文中认为《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1926至1929年间所办的机关刊。它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伟大历程。它呈现了在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早期探索的艰辛、曲折与反复。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上的分歧、争论。《中央政治通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所依靠力量、从举国民党旗帜到举红旗、关于土匪会党问题的探索。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手段;暴动队伍是党的宣传队、播种机,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武装起义后保留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保证。这一阶段的武装斗争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农民的暴动,忽略军事力量。土地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对土地问题的纲领。《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八七会议前土地政策的批判和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记录了中共共产党关于土地没收对象、大地主划分标准、土地分配方式等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创造性地开展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存在过早实行“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土地”和“禁止买卖土地”等政策。暴动后武装力量或转向大城市,或转向农村,但最终转入了农村,成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的基础。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中心城市苏维埃的情况,记录了海陆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中共中央过分强调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情况。这种探索有成就也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但这恰恰反映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早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李茂[10](2017)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研究(1921-1945)》文中认为从建党到大革命时期(1921‐1927.7),中共党内开始滋生教条主义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中国革命性质和阶段问题上先后提出了“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一次革命论”是脱离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理解的结果;“二次革命论”与陈独秀中央教条式执行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性质和阶段的错误认识有关。二是对国民党性质的判断及其内部派别的分析出现公式化、定型化的错误;三是放弃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和独立自主。导致滋生教条主义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外部原因而言:作为中共上级领导机构的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出现错误,凭藉于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将其错误的理论和政策强制在中国革命中推行,较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共独立自主地思考与决策的空间。就其内部原因而言:一方面中共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推崇和对共产国际的迷信是导致教条主义滋生的重要情感和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中共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这是导致教条主义出现的重要理论原因。在滋生教条主义的同时,中共党人也开始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中国国情,试图解答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开始萌芽。土地革命战争初期(1927.7‐1930),中共党内教条主义进一步发展,开始在党内蔓延。中共中央先后出现了“左”倾盲动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它们与斯大林提出的“三阶段”论和共产国际关于“第三时期”理论的错误密切相关。中共在纠正“左”倾错误时没有触及到导致错误出现的内在原因——教条主义式的思维,为教条主义的恶性发展留下来隐患。教条主义在党内蔓延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部分中共党人开始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但是就全党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是薄弱的,党内还严重地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共产国际指示、决议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后期(1931‐1934),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统治中共中央,并通过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全党范围内贯彻和执行,将教条主义错误发展到了极致,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中共党人受到了“左”倾教条主义中央的排斥和打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受到阻碍。在遵义会议到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1935‐1938),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发展受到遏制。一是教条主义宗派瓦解和中共高层出现人事变动,破除了军事教条主义并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二是形成了“洛‐毛”合作领导体制,在政治策略上突破了“左”倾关门主义,推动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红军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三是由于教条主义的思想和错误一直没有得到系统地清算,依然在党内顽固的存在;当曾经的教条主义宗派领袖人物王明回国之后,教条主义一度死灰复燃。不过此时的中共在理论上、政治上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由于毛泽东等主张实事求是的中共党人在党内地位的上升,已有了遏制教条主义发展的力量。教条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较量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运而生,为肃清党内教条主义做了重要的思想与理论准备。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到七大(1939‐1945)之间,中共党内对教条主义进行了清算。该时期中共党内清算教条主义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熟,为清算教条主义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二是共产国际解散,为清算教条主义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三是毛泽东对清算教条主义问题进行了精心的部署,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教条主义清算的成功。通过对教条主义的全面清算,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思想源头上肃清了教条主义的影响;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建立,从组织上肃清了教条主义的影响。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共党内全面清算教条主义的胜利。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条主义在中共党内发展和被清算历程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加深对教条主义危害的认识,更为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更需要坚持不懈地反对教条主义,坚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信念和实践。教条主义问题不仅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加强和深化对它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念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一、1915—1920: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激变时期
        (一) 1879—1914:封建秀才—康梁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二) 1915—1919: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三) 1919—1920: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迅速转变
    二、1920—1927: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时期
        (一) 1920—1922:创建中国共产党
        (二) 1923—1925:推动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 1926—1927:大革命高潮中的右倾错误和失败
    三、1928—1937:反思中国革命的托洛茨基主义时期
        (一) 1928—1929:对中国革命的反思与接受托洛茨基主义
        (二) 1930—1937:组织领导中国托派
    四、1937—1942:偏离马克思主义时期
        (一) "不隶属任何党派"政治心态的形成
        (二) 抗战前期的政治见解:抗战建国
        (三) 晚年的最后政治见解:否定列宁主义
第二章 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贡献与不足
    一、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贡献
        (一)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阐释
        (二) 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阐释
        (三)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阐释
    二、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接受的不彻底性
        (二)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片面性和教条化倾向
        (三) 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局限性的原因
第三章 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与历史局限
    一、列宁和共产国际对陈独秀建党思想的影响
        (一) 列宁的建党思想及其对陈独秀的影响
        (二) 共产国际俄共(布)对陈独秀建党思想的影响
    二、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一) 开天辟地,秘密筹划建党
        (二) 定党章立党纲,完成建党使命
        (三) 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
    三、陈独秀建党实践的历史局限性
        (一) 在党的自身建设上的幼稚性
        (二) 对共产国际的高度依赖性
第四章 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失误
    一、列宁与共产国际、俄共(布)对陈独秀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影响
        (一) 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理论的影响
        (二) 共产国际、俄共(布)的双重影响
    二、陈独秀对中国国情的理论探索
        (一) 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论探索
        (二) 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初步分析
    三、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理论探索
        (一) 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理论探索
        (二) 对中国革命阶段和前途的理论探索
        (三) 对统一战线中革命领导权问题的理论探索
    四、陈独秀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失误
        (一) "二次革命论"与教条主义错误
        (二) 忽视领导权的右倾错误
第五章 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步考量及其偏差
    一、陈独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考量
        (一) 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
        (二) 对落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思考
    二、陈独秀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思考
        (一) 对苏联社会主义民主的反思
        (二) 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设想
    三、陈独秀对社会主义初步考量的偏差
        (一) 对实现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教条性和反复性
        (二) 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批判的片面性和情绪化
第六章 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及启示
    一、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的初步探索者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者和早期开拓者
        (三) 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影响
    二、陈独秀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局限
        (一) 特定历史条件和独特个性的限制
        (二)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维方法上的缺陷
        (三)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认识不成熟
    三、陈独秀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示
        (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民主政治建设使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2)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第二章 陈独秀辉煌而复杂的一生
    一、秀才·乱党·报人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三、领导幼年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
    四、“孤桑好勇独撑风”
第三章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第一节 进化论的唯物论
        一、进化论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
        二、“崇现实”、“薄虚文”的唯物论
        三、科学之信仰,人类获享幸福必由之正轨
    第二节 进化论的发展观
        一、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根本原则
        二、进化与否以抵抗力强弱为标准
        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第三节 进化论的历史观
        一、“人类光明之历史,愈演愈疾”
        二、解放时代: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三、民主主义世界之潮流
        四、革命是“开发文明之利器”
        五、群众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四节 进化论的文化观
        一、“道与世更”
        二、“孔子之道不适合现代生活”
        三、倡导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
        四、批判传统但非全盘反传统
    第五节 进化论的人生观
        一、伦理觉悟:“吾人最后觉悟”
        二、新青年: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三、“治本的爱国主义”
    小结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第一节 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一、最初态度:“社会主义,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二、转变的主客观因素
        三、转变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宣传
        一、唯物史观两大要旨
        二、马克思之“实际研究的精神”与“实际活动的精神”
        三、尊重客观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三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一、为幼年中国共产党铸牢思想基础
        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
        三、民族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如车之两轮
    第四节 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一、前奏:“勿再迷信化石的东方文化”
        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发起与陈独秀的介入
        三、坚持唯物史观,驳斥唯心谬误
    小结 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陈独秀哲学思想与五四精神
    一、爱国精神
    二、民主精神
    三、科学精神
    四、创造精神
    五、奋斗精神
参考文献
致谢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
    四、研究现状
        (一) 当前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研究现状
        (三) 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五、研究重点与不足、研究方法、写作思路
        (一) 研究重点与不足
        (二) 研究方法
        (三) 写作思路
第一章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大革命的兴起与失败:论战的政治背景
        1.1.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2 国共合作及大革命的兴起
        1.1.3 大革命失败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凋敝:论战的经济背景
        1.2.1 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1.2.2 中国乡村的贫困化及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运用:论战的文化背景
        1.3.1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契机
        1.3.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二章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的催化剂
    第一节 论战的序曲:“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中国“化”
        2.1.1 “半殖民地”概念的中国“化”
        2.1.2 “半封建”概念的中国“化”
        2.1.3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初步联用
    第二节 论战的发端:苏联党内和共产国际“封建残余说”和“资本主义说”之对垒
        2.2.1 两派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相关着文概况
        2.2.2 “封建残余说”与“资本主义说”之争
        2.2.3 中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还是“国家关税革命”
        2.2.4 中国革命方式和道路:领导权、统一战线、苏维埃之争
    第三节 论战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托陈取消派”关于“半封建”说和“封建是残余势力之残余”之论战
        2.2.1 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托陈取消派”的相关着文概况
        2.2.2 封建是“残余势力之残余”还是“占优势”
    第四节 论战的深入:学术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2.3.1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2.3.2 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追溯历史、剖析中国历史进程及地位
        2.3.3 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深入农村问题,揭示中国社会“半封建”性的普遍性
第三章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升华——“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形成和确立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初步形成
        3.1.1 李达的“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社会”说
        3.1.2 瞿秋白的“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社会之哲学依据
        3.1.3 《中国共产党纲领大纲》:“半殖民地半封建”内涵的初步界定
    第二节 何干之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初步阐述
        3.2.1 何干之在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的活动
        3.2.2 何干之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积极成果的吸收和总结
        3.2.3 从经济基础层面探析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
        3.2.4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涵及特点
    第三节 毛泽东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系统阐述
        3.3.1 毛泽东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识发展略述
        3.3.2 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理解
        3.3.3 毛泽东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系统阐述
第四章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历史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
    第一节 论战方法: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分析中国国情的实践能力
        4.1.1 经济分析法:准确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基本经济问题
        4.1.2 阶级分析法:澄清“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阶级关系
        4.1.3 社会发展形态理论:探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形成之源
        4.1.4 矛盾分析法:全面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特点
        4.1.5 调查研究法:用第一手资料提高“半殖民地半封建”观的说服力
    第二节 论战内容: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国情依据
        4.2.1 推动了中国革命性质认识的发展
        4.2.2 厘清了中国革命对象、动力及领导权问题
        4.2.3 坚持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及方式
        4.2.4 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步骤和道路
    第三节 论战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4.3.1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队伍的成长与发展
        4.3.2 中国共产党理论队伍的成长与发展
第五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对论战不足的认识
        5.1.1 论战的意识形态性
        5.1.2 论战在学术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
    第二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历史经验
        5.2.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重要保障
        5.2.2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有效“武器”
        5.2.3 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是制定正确策略的前提和关键
        5.2.4 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是推动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
结语 现实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相关代表着述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第一章 陈独秀政治思想曲折变化的脉络
    一、 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发端
    二、 向马克思主义方向的转变
    三、 大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反复
    四、 大革命失败后政治思想的跌落
    五、 晚年政治思想的余声
第二章 陈独秀政治思想复杂多变的原因
    一、 复杂的政治思想源流考辨
    二、 客观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与制约
    三、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与错误
    四、 党对中国革命理论探索的影响
    五、 政治思想复杂多变的主观因素
第三章 陈独秀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爱国主义思想
    二、 民主和科学思想
    三、 社会主义思想
    四、 国民革命的思想
    五、 国共合作的思想
第四章 陈独秀政治思想的总体评价
    一、 陈独秀政治思想的特点
    二、 陈独秀政治思想的价值
    三、 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局限
    四、 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的启示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5)中国共产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及其结构特征
        一、政治生态的概念界说
        二、党内政治生态的内涵
        三、党内政治生态的逻辑结构
        四、党内政治生态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内涵及逻辑架构
        一、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内涵
        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主体
        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客体
        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动力
        五、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目标
    第三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二、列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及其净化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及其净化探索
        一、党创立时期的特点及其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影响
        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主要内容
        三、面貌一新的党内政治生态初具雏形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及其净化实践
        一、国共合作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面临的新背景
        二、右倾错误对党内政治生态的严重危害
        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具体行动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及其净化自觉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新要求
        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理性自觉
        三、党内政治生态逐步向好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深入展开
        一、全面抗战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新形势
        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深入展开的主要手段
        三、优良党内政治生态基本形成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持续推进
        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与党内政治生态的新气象
        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持续推进的新做法
        三、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清朗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及其净化
    第一节 建国初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积极实践
        一、执政党新的历史方位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新场域
        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主要做法
        三、执政党党内政治生态呈现良性发展新局面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遭遇挫折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新征程
        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遭遇挫折的缘由
        三、党内政治生态风险开始显现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内政治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一、极“左”路线与党内特殊的政治环境
        二、党内政治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原因
        三、党内政治生态危机凸显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及其净化
    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步和全面展开时期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塑
        一、改革开放与党内政治生态重塑面临的新任务
        二、党内政治生态重塑的主要举措
        三、党内政治生态重塑成效显着
    第二节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修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与党内政治生态修复的新挑战
        二、党内政治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三、党内政治生态修复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新阶段
        二、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就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新进展
    第一节 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严重侵蚀
        二、“七个有之”问题对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的严重破坏
        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的污染
        四、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恶劣影响
        五、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考验
    第二节 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战略举措
        一、以“严紧硬”替代“宽松软”
        二、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三、打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组合拳”
    第三节 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创新
        一、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
        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修养”
        四、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五、“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六、“抓住建章立制”及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规定”
第六章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二、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
        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四、坚持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
        五、落实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主体责任
        六、坚决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和反对腐败
        七、健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当代启示
        一、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事关党的生死存亡
        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6)“五四”前后陈独秀对“封建”意涵的探索——中共“反封建”话语的初步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所用的中国上古的“封建制度”意涵
二、由法俄大革命中的“封建”到中国近代“反帝反封”中的“封建”“半封建”
三、“封建”“半封建”与从城市军阀“封建”到乡村地主“封建”
四、余论

(7)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有关研究状况
        (二) 国外有关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基本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三) 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马克思主义
        (二) 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
        (三)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二、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一)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取得胜利的基本力量
        (二)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扩大范围的依靠力量
        (三)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基础
        (四)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
    三、工农联盟的有关历史与理论问题
        (一) 工农联盟的发展历程
        (二) 工农联盟的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农民的联盟
        (三) 工农联盟的建立需要工人阶级政党主动争取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工人阶级和农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深受剥削
        (二) 工人运动在此起彼伏中走向壮大
        (三) 多元社会思潮对工人阶级和农民影响深远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观
        (一) “真正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成熟
        (二) 农民由“保守反动”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三、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内涵
        (一) 工人阶级与农民的联合必要而且可能
        (二) 工人阶级要对农民加强教育引导
        (三) 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时期均要巩固工农联盟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工农联盟思想未能实践的原因
        (一) 工人阶级各派别对农民重要性的认识不一
        (二)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关注工人阶级自身团结问题
        (三) 资产阶级长期挑拨工农关系
        (四) 所提工农联合措施较为宏观
第三章 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辩证的农民观:从“动摇的力量”到“可靠的同盟者”
        (一) 历史地看:对农民的认识由“疑虑”到“肯定”
        (二) 具体地看:同一历史时期对农民充满矛盾认识
    二、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内涵
        (一) 工人阶级要对农民加强“鼓动与组织工作”
        (二) 工农“真诚的联合”才能保卫社会革命成果
        (三)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离不开工农经济文化联盟
    三、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继承发展
        (一) 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极为重要
        (二) 提出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
        (三) 联合农民的策略更加灵活
第四章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某些矛盾”
        (二) 工农联盟“是一个派生问题”
        (三) 推动工业化要向农民征收额外税
        (四) 斯大林和布哈林关于工农联盟问题的争论
        (五) 斯大林对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背离
    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重视与农民结成联盟
        (二) 满足农民的“局部性要求”
        (三) 共产党要争取工农联盟的领导权
        (四) 将农民经济逐步吸收到社会主义经济之中
第五章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农民是革命“有力的援军”
        (二) 工人阶级要争取“工农联合”的领导权
        (三) 实现“耕地农有”是革命的重要问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农民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二) 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入农村”
        (三) 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 将农民提高到“革命主力军”的历史地位
        (二)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最核心的问题
        (三)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
第六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以来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表现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关系
        (一) 以工农并举和城乡结合推动工业化
        (二) 开展农业合作化以巩固工农联盟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二) 农业发展要靠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
        (三) 发展新型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四) 下放生产经营管理权发扬经济民主
        (五) 鼓励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把农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首位
        (二)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三)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专门以入党条件为对象的研究
        (二)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研究
        (三)关于党员标准与发展对象的研究
        (四)关于党员条件的研究
        (五)关于党员成分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材料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表现必须符合共产主义
        (二)制定入党条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
        (三)革命视角下各个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
        (四)同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问题
    二、列宁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一)凡入党者必须对党思想上认同、物质上支持、组织上服从
        (二)欢迎真正拥护共产主义的工人和劳动农民入党
        (三)列宁对旧知识分子的政治定性和对策
        (四)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同其他阶层联盟中的领导权
第二章 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一、中共入党条件的影响因素
    二、建党前夕几乎“清一色的知识分子”
    三、中共一大: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四、从广州会议到西湖会议:“不跨党”逐渐取消
    五、党员发展状况与入党条件中党员成分问题
第三章 有阶级觉悟且忠于革命者可以入党
    一、取消不跨党限制,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
    二、吸收工农知识分子等劳动群众中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入党
    三、吸收社会一切革命分子,扩大自己的党为群众的党
    四、国共联合战线的危机和对工农等群众运动的压制
    五、入党条件与党员发展状况
第四章 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
    一、将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因素归为“党的指导机关知识分子化”
    二、八七会议:党的灵魂和躯壳都要换
    三、白区:党员要工农化,排斥、反对知识分子入党
    四、苏区:吸收革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入党,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
    五、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政策下党员队伍发展状况
第五章 愿为党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入党的主要条件
    一、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都可加入共产党
    二、党内关于民族革命领导权的争论与解决
    三、抗战初期发展和壮大党组织任务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多途径展开
    四、大力发展党组织之后对党的审查和整顿
    五、“团结、教育、改造”政策下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六、党的七大正确处理了社会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有成分但不唯成分论
第六章 入党积极分子要成分好且不能存在剥削行为
    一、将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清除党内,重点吸收工人入党
    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成分好,不能剥削他人劳动
    三、中共八大:剥削他人劳动的人不能入党
    四、反右派斗争扩大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起变化
    五、重新登记党员工作的十大标准
第七章 大量吸收造反派分子
    一、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二、“踢开党委闹革命”并酝酿“整党建党”
    三、整党建党的典型:“六厂二校”的“一学二批三吐四纳”
    四、“批林批孔”运动中的“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第八章 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入党资格
    一、对知识分子进行重新定位和政策调整
    二、大量吸收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入党
    三、向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打开党的大门
    四、十八大以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第九章 总结与启示
    一、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入党条件的认识构成入党条件的思想内核
        (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动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宏观背景
        (三)中国国情是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直接的客观因素
        (四)党的政治路线成入党条件变迁的重要政治因素
    二、中共入党条件的历史演变的启示
        (一)入党条件应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
        (二)入党条件要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
        (三)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一、《中央政治通讯》的创刊背景
        二、《中央政治通讯》的特点
        三、《中央政治通讯》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八七会议至中共六大间的《中央政治通讯》
        一、《中央通讯》的复刊背景
        二、《中央通讯》的复刊目的
        三、《中央通讯》的出版与发行
        四、《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五、《中央通讯》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中共六大后的《中央通讯》概况
        一、第二次复刊的背景
        二、第三阶段《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发展工人运动,建立有着一定武装力量的工人武装组织
        二、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
        三、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军事干部,为独立创建军队,奠定政治基础和储备军事人才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
        二、武装斗争依靠的力量的探索
        三、从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到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四、关于对土匪会党的政策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式
        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三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一、对土地革命前的中共土地政策的批判与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
        二、对于土地没收对象的规定
        三、对大地主拥有土地的标准划分问题的探索
        四、关于土地分配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伟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不足
第四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暴动后武装力量的转移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
        二、暴动后武装力量从向城市进攻转向向农村进军
    第二节 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一、中共中央决定在各地成立苏维埃
        二、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第三节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及不足
        一、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不足
结语
    一、《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贡献
    二、《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相关概念辨析
        1.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反对教条主义的思想
        1.2.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述评
        1.3.1 研究概况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内容
        1.5.2 创新点
第2章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滋生(1921-1927.7)
    2.1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表现
        2.1.1 对革命性质与革命阶段的认识错误
        2.1.2 对国民党性质的误判
        2.1.3 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放弃
    2.2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滋生的因素
        2.2.1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滋生的内部因素
        2.2.2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滋生的外部因素
    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
        2.3.1 邓中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2.3.2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2.3.3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第3章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蔓延(1927.8-1930)
    3.1 教条主义表现之一——“左”倾盲动
        3.1.1 “三阶段”论对中共的影响
        3.1.2 “左”倾盲动主义统治党中央
        3.1.3 “左”倾盲动主义的实施与危害
    3.2 教条主义表现之二——“左”倾冒险
        3.2.1 中共六大的双重效应
        3.2.2 “左”倾冒险主义统治党中央
        3.2.3 “左”倾冒险主义的实施与危害
    3.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初次较量
        3.3.1 中共党内对“左”倾盲动主义的抵制
        3.3.2 留守中央反教条主义的实践
        3.3.3 中共党内对“左”倾冒险主义的抵制
        3.3.4 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较量
        3.3.5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第4章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膨胀(1931-1934)
    4.1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形成
        4.1.1 共产国际彻底否定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4.1.2 共产国际全力扶持王明集团
        4.1.3 《两条路线》出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统治党中央
    4.2 “左”倾教条主义在组织路线中的表现
        4.2.1 以留苏学生为主体的教条主义宗派形成
        4.2.2 教条主义宗派的反“右”倾斗争
        4.2.3 片面追求“工人化”与排斥知识分子
    4.3 “左”倾教条主义在武装斗争中的表现
        4.3.1 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进攻路线”的出台
        4.3.2 “进攻路线”的推行与对毛泽东的批判
        4.3.3 军事战略方针教条化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4.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再次较量
        4.4.1 白区工作中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抵制与失败
        4.4.2 苏区工作中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抵制与失败
        4.4.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第5章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遏制(1935-1938)
    5.1 中共高层组织变动与长征胜利
        5.1.1 长征初期教条主义宗派瓦解
        5.1.2 “洛-毛”领导体制的确立与长征的胜利
    5.2 “左”倾关门主义的抛弃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2.1 共产国际七大新气象
        5.2.2 瓦窑堡会议与“左”倾关门主义政策的抛弃
        5.2.3 中共对蒋方针的转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的第三次较量
        5.3.1 党的十年历史评价之争:路线错误还是策略错误
        5.3.2 独立自主原则之争
        5.3.3 六届六中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第6章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清算(1939-1945)
    6.1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成熟:奠定了清算教条主义的理论基础
    6.2 全面清算党内教条主义
        6.2.1 编辑《六大以来》:厘清路线是非
        6.2.2 1941 年“九月会议”:拉开整风运动帷幕
        6.2.3 中央领导机构重大调整:从组织上肃清教条主义影响
        6.2.4 共产国际解散:教条主义失去最后依托
        6.2.5 1943 年“九月会议”:对教条主义的最后一击
    6.3 中共七大:清算党内教条主义的全面胜利
        6.3.1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6.3.2 七大党章与防范教条主义的规章建设
        6.3.3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产生
结束语 中共党内反对教条主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一、中共党内反对教条主义的历史意义
    二、中共党内反对教条主义的现实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 姜金林. 武汉大学, 2011(05)
  • [2]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D]. 陆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D]. 李爱华. 南开大学, 2014(04)
  • [4]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D]. 肖贵清.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5]中国共产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历史考察[D]. 禹辉映.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五四”前后陈独秀对“封建”意涵的探索——中共“反封建”话语的初步形成与发展[J]. 翁有为.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5)
  • [7]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D]. 韩志宏. 山东大学, 2019(02)
  • [8]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D]. 孙明增.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9]《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 李勇. 湘潭大学, 2019(12)
  •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研究(1921-1945)[D]. 李茂.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陈独秀对大革命期间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