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外投资新动向

韩国对外投资新动向

一、南朝鲜对外投资的新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清[1](2018)在《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1952-2017)》文中研究指明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日本独立,经济外交在日本外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1950年代起日本就开始了对印度的经济外交,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为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的第一个高潮期,两国关系得到加强。此后两国的经济外交和经济关系缓慢发展,到1980年代日本加强了和印度的关系,经济外交出现第二个高潮。1990年代初中期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关系平稳发展。1998年印度核试验,引发日本制裁,这一阶段成为日印关系的低潮,也是经济外交的低潮。直到21世纪初开始,日本重新审视与印度的关系,对印度展开了全面、密集的经济外交,强度越来越大,从而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日印关系格外显眼。本文通过对“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ODA)”、“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FDI)”、“日印贸易关系”、“日印首脑经济外交”四个变量和“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的考察来分析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强度变化,验证“日本加强了对印度经济外交”的假设。印度从一个不太为日本经济外交重视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本世纪日本经济外交最重视的发展中国家,本文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的大国战略重心转变造成的。本文认为日本的大国战略可以大体分为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安保大国三个阶段。日本把“入常”作为成为政治大国的捷径,依靠经济外交拉紧印度,谋求联合“入常”。日本在其大国战略实现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系列支撑其成立的子战略,包括安保战略、经济发展、“入常”目标、价值观外交、制衡中国考虑以及地缘政治考量等,这些都促成了日本对印度态度的转变,同时也成为日本加强对印度经济外交的动因。本文最后评价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对日印关系进行展望,对中印日关系进行预测。

陈琦[2](2011)在《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新解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角度,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探讨,进而为中国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到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提升本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在研究中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规范分析中,本文在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从国际产业转移主体——跨国公司的角度研究其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提出了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点。对该理论的实现途径——矩阵型分工的形成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以该理论为指导,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在实证分析中,综合运用了案例研究和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历史资料,本文分析了处于不同国际分工地位的国家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借助案例分析,从个案中寻找共性。同时,本文在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现状的研究中也选取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印证本文的理论支点。此外,也强调通过构建模型,对矩阵型分工的决定因素,竞争优势、矩阵型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和逆向国际产业转移的决定因素等进行了数理分析。论文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分别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等。在从产业和跨国公司角度对现有的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解释进行综述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理论存在不足,认为有必要从企业角度,特别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第二章在批判现有国际产业转移定义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角度重新定义了国际产业转移,将其明确为跨国公司的一种有意识的战略行为,认为跨国公司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定位,为下一章的论述做好铺垫。第三章是回答竞争优势最大化“是什么”的问题。首先结合跨国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跨国经营的动机演变,提出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国际产业转移是比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更高级的跨国经营新阶段。进而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两大基石——差异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的来源和外在体现的差异,及其进入壁垒、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两种竞争优势与企业竞争力和附加值的关系。接着研究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指出与一般企业不同,跨国公司能够通过国际化经营在这两种优势中进行协调、平衡和妥协。以这些论述为基础,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支点——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并对该理论的意义作了说明。最后对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进行了经验性的实证分析,选择了四个典型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作为传统发达国家、后起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这些国家制造业跨国公司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策略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四国制造业对外产业转移的共同特征,是将不同目的和层次的研发、制造、营销职能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以达到强化其竞争优势的目的。第四章是回答竞争优势最大化“为什么”的问题。为了探讨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途径,本章以跨国公司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将价值链上的各种活动纳入一个涵盖价值链分工、服务外包、研发转移和竞争优势的矩阵型分工分析框架,来说明跨国公司在研发、制造、营销环节的分工形态、以及矩阵型分工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接着探讨了矩阵型分工的产生过程和决定因素,指出相对要素成本和制度成本是决定矩阵型分工形成的主要因素。最后构建了一个基于垂直一体化基本模型的数学模型,分析竞争优势最大化、矩阵型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第五章是回答竞争优势最大化“怎么样”的问题。首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差异化优势是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制造业强国之间差距的集中体现,然后以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为指导,提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借鉴后起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差异化优势寻求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并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对外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第六章是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国际产业转移不等于对外直接投资。尽管二者之间在主体、表现等方面相似或相同,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彼此独立的概念。对外直接投资只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之一,并且重要性日益下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相对多元化,既可以为了绕开贸易壁垒在当地建厂,也可以是出于利用当地资源的目的,还有消灭竞争对手等。而国际产业转移更多的是企业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竞争的需要采取的战略性行为。从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角度,国际产业转移应定义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通过跨国界的对外直接投资或国际贸易等方式,把企业的某些职能(如生产、销售和研发等)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当某个产业中多个企业参与这种转移时,便表现为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发生迁移。(2)相对于以前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既包含商品(如输入中间产品、输出最终产品)的运动,也往往包含资本的运动,还包含外包等非股权方式。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的跨国经营行为是以市场进入为主要目的,而国际产业转移是跨国公司经过周密计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决策。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寻找和选择最适合的区位,建立国际生产体系来全面发挥其全球性的组合与转移资源的优势。从这个意义来说,这种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跨国公司经营行为是一种比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更加高级的跨国经营阶段。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考察,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机是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和获取竞争优势。(3)差异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两大基石。前者主要来源于创新能力,表现为基于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市场垄断能力;后者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管理和国家间的要素、制度差异等,表现在低价格和高性价比上。差异化优势的进入壁垒高,相应地,附加值也更高,低成本优势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实行差异化往往意味着高成本。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同样包括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但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跨国公司拥有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在这两种优势中进行协调、平衡和妥协,从而取得竞争优势最大化。竞争优势最大化就是跨国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在不同国家产业发展环境存在差异的条件下,根据各国比较优势,将价值链各环节进行细分和区位重新调整,选择在拥有最优区位的国家或地区完成,以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的战略行为。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制造业企业在对外产业转移中,都有意识地遵循了这一规律。(4)企业的竞争优势贯穿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必然要求跨国公司将各种价值创造活动最优布局,以提升整体的经营效率。为此,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仅局限在制造环节,还拓展到研发和营销环节。当今的跨国公司将价值链进一步细分,在研发、制造和营销上划分出若干个层次,形成了一种涵盖价值链分工、服务外包、研发转移和竞争优势的矩阵型分工格局。这一分工格局的每个环节中价值创造活动的层次越高,附加值就越高,与跨国公司差异化优势间的关系就越密切,反之附加值就越低,与跨国公司差异化低成本优势间的关系就越密切。跨国公司通过矩阵型分工来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决定各个国家在矩阵型分工中地位的因素是要素成本和制度成本。国际产业转移就是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的要素成本和制度成本中选择最优区位。(5)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货物出口规模更已是世界第一,但中国制造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仍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矩阵型分工格局表明,尽管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逐年提高,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层次不断上升,并成为发达国家研发活动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研发、制造和营销的低端,获取的利益极其有限。中国企业依赖脆弱的成本优势嵌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完成分工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缺乏差异化优势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集中体现。(6)根据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和对部分后发国家的案例分析说明,企业可以通过跨国经营,整合利用全球的优质要素和优良制度安排,实现矩阵型分工上的跨越式发展,更快提高国际竞争力。按照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中国企业要占领矩阵型分工高端价值创造环节,必须尽快提高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借鉴后起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本企业在高端研发、制造和营销上的劣势,根据企业自身条件有选择地开展逆向国际产业转移,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求差异化优势,以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方式,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范。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突破了通常从中观和宏观角度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现象及其技术溢出、产业升级、利益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的窠臼,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角度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即从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互补的关系出发,对跨国公司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机作出了新的解释。(2)本文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角度,提出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认为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是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途径,本文建立了一个涵盖研发、制造、营销的整体价值链国际分工分析框架——矩阵型分工,改变了通常将这些内容割裂的研究视角,并且在该分析框架中引入竞争优势及其与附加值的关系,从而对跨国公司的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更为完整的研究。(3)本文改变单纯从承接的角度研究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而是从承接和参与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尤其突出中国企业的对外产业转移。同时,突破一般从市场进入、自然资源获取等角度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策略的局限,从更加长远的战略角度,提出中国企业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田野[3](2010)在《战后日本赔偿外交研究(1945-1977)》文中研究指明日本的“赔偿外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争善后处理过程中突显出来的独特的外交现象,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外交、资源外交、文化外交等外交方式,而是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对此,需要我们从战后赔偿的主体、内容、特征、形式等方面进行清晰的梳理、界定和理论阐释。日本的赔偿外交总体上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日本的赔偿外交具有不同的涵义。从赔偿主导权的变化看,由“美国主导下的日本赔偿”转向“日本操作下的战后赔偿”;从赔偿的形式看,由战后初期的惩罚性“拆迁赔偿”转化为冷战时期的协商性“劳务赔偿、资本赔偿”。在这样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日本经过长时段、艰苦的赔偿外交交涉,实现了以善后赔偿为契机,开发东南亚市场,复兴本国经济,并从此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战略目标。赔偿外交的实施,既巩固了日美同盟关系,提高本国外交的自主性,又逃脱了严厉的战争处理和赔偿。这是由于二战后东西方对峙的冷战体制、日美安保体制和日本奉行的经济中心主义取向所使然。本文针对日本赔偿外交的历史演变,从体系、国家(包括美国和东南亚诸国)、个体三个层次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随着日本赔偿外交在东亚范围内的实施,日本在政治、经济、国际影响等方面获得了重大收获,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日本经济崛起的重要因素,客观上也对受偿国家的战后经济重建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实施赔偿的过程中,由于日本没有彻底解决战争赔偿问题,特别是没有深刻地反省战争责任,没有对受害国家和民众诚恳地给予道歉与补偿,反而以善后赔偿为手段,推崇经济利益至上主义,大搞经济扩张,追逐商业利益,忽视了国际道义与正义,从而导致了周边国家反日、厌日情绪长期难以化解,成为相互认知上的主要障碍之一。事实上,日本的赔偿外交并没有从根本上消弭饱受其战争侵害的亚洲各国民众的反日情结,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日本提升国际形象的能量,从而使日本不得不面对“经济巨人”与“政治侏儒”长期并存的现实。

孙俊华[4](2005)在《美日韩安全三角》文中认为日本和韩国两国虽然在地理上只隔一湾浅水,但由于历史上日本对韩国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两国人民在心理上远隔千山万水。但与此同时,似乎又可以说,日韩两国通过他们共同的守护者(patron)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又形成了“远而又近”的关系。日韩分别在1951年和1953年与美国结成联盟,构成了事实上的美日韩安全三角。但是,美日韩三角关系的中的美日、美韩的关系相对来说较为稳固,但日韩关系就严格意义而言并没有形成同盟关系。在国际关系中,三个国家或行为体之间形成作用和反作用关系,一般称为三边关系或三角关系。三边关系之所以得以形成,关键在于三个国家间存在相互制约、平衡互动的关系。美国学者洛厄尔·迪特默(Lowell Dittmer)富有创意地提出了三种形式的三边关系。即“三人共处”式(ménage a trois),“浪漫三角”式(romantic triangle)和“稳定婚姻”式关系(stable marriage)。在研究三边关系的形成问题时,“费尧之桥”(Fayol’s Bridge)的理论也常常被人所提及。本论文将使用上述三角关系和“费尧之桥”的理论概念框架,分析战后韩国、日本和美国三边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并对其未来走向谈一些看法。

楚天骄[5](2004)在《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区位模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末,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快速发展成为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新动向。跨国公司R&D全球化、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不断增加,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和区位理论提出了挑战,因而,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R&D投资的区位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按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母国和发达国家是R&D机构的适宜区位。跨国公司即使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少量的R&D机构,其职能也仅限于支持地方生产。目前的事实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不仅呈快速上升趋势,而且其设立的R&D机构也在从事针对全球市场和区域市场的产品开发乃至研究工作。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有何特点?其投资动机是什么?其区位选择有没有规律和模式可循?本文在深刻理解跨国公司R&D组织变化的基础上,全面考察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发展演化历程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构造指标体系对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R&D区位条件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区位划分为知识利用和知识生产两种类型。以新加坡和台湾为典型案例,分别对跨国公司知识利用型R&D投资和知识生产型R&D投资的区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利用型R&D投资的区位指向是接近地方生产,知识生产型R&D投资的区位指向是楔入知识高地。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构筑了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理论和区位模式,进而,从理论上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区域效应进行了辩证分析。最后,应用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模式考察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并提出了中国吸引和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的综合性政策框架。 论文的整体框架分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三大部分,共十章,每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交代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并提出拟解决的问题。接着,对理论界围绕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两个观点开展的各方面研究予以总结和梳理,对学者们就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对全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做出了安排。 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框架。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不断增加,对区位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根据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引入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初步构筑了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理论。 第三章对跨国公司R&D活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19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的R&D活动经历了一个从逐步内部化,再到不断外部化的发展历程。目前,跨国公司R&D活动具有投入增加较快、R&D强度不断提高、R&D活动的外部化和分散化程度不断加深等特点。 第四章阐述了跨国公司的R&D组织变化,这是形成跨国公司R&D全球化现象的微观基础。跨国公司对其R&D机构进行区位调整和功能重构,促使其全球R&D组织从单中心集中型模式向网络型模式演化。企业的资源观对跨国公司的R&D组织变化提供了全新的阐释。 第五章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趾D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总结了从196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服D投资的发展规律。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先后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上升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在空间演化上经历了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两个过程。其次,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和GIS手段展现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空间格局:亚洲和拉美成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世界R&D投资的两极;电子业R&D投资向亚洲集中,化学和运输设备行业R&D投资则更为分散;以研究为主要职能的R&D机构进一步向少数热点国家的焦点地区集中,以开发为主要职能的R&D机构则更为分散。最后,剖析了这一空间格局的成因。 第六章是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区位类型的划分。跨国公司趾D活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上游的知识生产和下游的知识利用,分别具有不同的区位要求。前者考虑的区位因素包括趾D资源、基础设施条件和政府政策;后者考虑的区位因素包括东道国市场规模、FDI和出口。选择24个指标对24个发展中国家和.24个发达国家的区位条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整体区位条件差于发达国家,但也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是发展中国家最为薄弱的环节。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将适合跨国公司R&D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划分为知识利用和知识生产两种区位类型,其中,新加坡和台湾分别是两种区位类型的典型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以新加坡为例对跨国公司在知识利用型区位毗D投资的区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肤D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数额大,在新加坡R&D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高度集中于外资占主导地位的电子、化学和生命科学行业;所设R&D机构规模较小,主要行使技术支持职能。采用1990一2000年的数据对跨国公司在新加坡R&D投资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跨国公司R&D投资与其FDI和子公司出口额正相关,表明地方生产的规模和性质是影响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肤D投资的主要因子。另外,政府的积极政策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增加了新加坡的吸引

李妍[6](2003)在《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文中研究说明1976-197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诸多历史现象,有很多专家、学者已经予以充分的探讨,但是对于此时期的对外开放问题,却几乎没有人作专门的研究。众所周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而1976-1978年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也为后来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了先决条件。因此,研究此时期的对外开放历程,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论文由导言、七章正文和结束语构成: 导言主要论述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研究的状况以及本论文的基本构架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写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的历史追溯。本章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为基础,阐述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对外交往情况及特征,以及从新中国成立到粉碎“四人帮”之前的对外交往状况,从中分析出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第二章写对外开放起步的背景。文章首先分析了七十年代末国际局势的变化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创造了条件。第二部分写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利于加快与西方的接触。第三部分写中国外交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所有这一切都为1976-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创造了条件。 第三章写对外开放的实践探索。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领导人鉴于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现状,意识到想发展、要富强,必须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为此,中国政府派出了各个领域的许多代表团,对先进国家的工业、农业、财政、基本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考察团一边参观一边学习,感受非常深刻。收获之一:中国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大有希望,但要花大力气。收获之二: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收获之三:外国经济遇到困难,希望与中国进行合作。收获之四:增加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某些规律性问题的了解,纠正了一些错误的看法。 第四章写对外开放的酝酿。这一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对外开放的问题。1978年,中国召开了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国务院务虚会、全国计划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对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资等问题都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国务院务虚会和之后的全国计划会议,集中探讨了对外开放的问题。可以看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已经达成共识:即中国应该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同时注意引进国外的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要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自力更生与闭关自守的关系;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是中国经济建设的起点:向西方学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中共中央工作会<WP=4>议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对外开放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下来。另外,在这一章中把利用外资单独列为一节,主要考虑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1978年中央政府的政策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历了只允许银行贷款到允许政府间贷款的过程,本文对这一变化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写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首先在引进之前提出了引进方案,成立了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完善相关的法规,吸引外国到中国办展览会,成立新产品样本样品介绍中心,订购外国报刊,积累外汇为引进项目提供资金保证,所有这一切都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准备了条件。197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技术引进规模最大、进展最快的一年,成交额相当于前5年(1973-1977)成交总额的两倍,涉及十几个国家几百个厂商。引进较多的行业是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在引进的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般积累经验,当时的专家、学者指出了在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第六章写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继续执行毛泽东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此基础上号召对外贸易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此时期,贸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贸易团体往来频繁,进出口贸易额增加,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贸易关系。 第七章写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事务合作。文章首先对中国对外经济援助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中国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同联合国的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一切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结束语中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开放进行了总体评价,指出1976-1978年的对外开放大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对外开放的决策作了准备。当然也应该看到,它受“左”倾思想影响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规律,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总结,概括出经验和教训,并得出结论,对外开放是中国

袁开洪[7](2003)在《美国新经济及其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经济是网络化、全球化、高风险、能动的知识经济,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但在它诞生的初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由于新经济而飞速发展,出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增长117个月的经济奇迹,并同时伴随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即所谓的“一高两低”),新经济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新千年美国经济的大幅衰退,一些人开始质疑和反对新经济,一些人认为新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因而,深入认识新经济,探讨新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新经济以能力强大的个人电脑、高速远程通讯和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引发了人类社会的转型变化,使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都处在一个变革的阶段,突出地表现为知识要素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及生产组织方式、市场组织方式等产生深刻变化,并逐步形成新的社会生产体系、新的市场结构和新的社会环境。在这种新的环境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必然要受到新经济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必然会出现—些新的特点。 另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确立了改革开放和吸引外资的政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吸引外资方面的成就非常显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主要以港澳台投资为主,且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9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来华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美国跨国公司尤其突出,其投资数量和投资质量都明显提高,并且在这些迅速增加的直接投资中,各种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新经济也伴随着这些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入中国。 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经济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新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异,并通过对美国新经济的具体介绍,得出第一个结论:美国新经济并没有完结,作为—种新的经济形态,新千年美国新经济的低迷只是美国新经济周期变化中的—部分,新经济的触角其实早就已经深深渗入其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强烈地影响着这些经济部门的实际运作。其次,分析了90年代以来,新经济浪潮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而分析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最后,本文针对上述影响和变化提出了我国利用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龚晓莺[8](2003)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及政策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揭示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各国制订的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直接投资政策互相协调。系统讨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有必要首先回顾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进展,然后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已有研究进行述评。国内外学者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已有研究没有区分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诱因;没有将国际贸易置于不同的政策框架下;没有在将国际贸易区分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基础上分别探讨投资国和东道国的进、出口贸易与投资国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没有区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国别方向。这种笼而统之的研究使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现实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实际关系的解释力非常有限,都只能分别揭示个别的、局部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中二者的相互关系。事实上,各个国家以及各国在不同时期开展国际贸易的诱因是不同的,不同诱因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是不同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所安排的政策框架是不同的,在不同政策框架下开展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也是不同的;不同国别方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也是有差别的。本文将开展国际贸易的诱因区分为绝对成本优势、比较成本优势、需求偏好等;将政策框架大体区分为保护贸易的政策框架和自由贸易的政策框架;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细分为四种。在此基础上系统讨论了不同诱因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不同国别方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最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及其相互关系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本文运用近20年的统计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非常巨大,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具有3年的滞后性。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远不及国外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关程度高。中国今后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应根据入世之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赵优珍[9](2003)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兼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体内容涵盖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传统理论一直把国际经营看作资源丰富的大公司的竞技场,然而,近年日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小企业对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欧洲、亚洲(包括澳大利亚)和美国,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加之其它促进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学者们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研究亦较为广泛与深入。时至今日,一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了“走出去”的要求,也具备了“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良好条件,加之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已经到了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新时期,急需不失时机地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那么,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否有“走出去”的可能?“走出去”以后,又该如何推进其国际化进程?对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国内外的研究都显得相当薄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选择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为研究对象。鉴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活跃,而传统理论主要解释的是那些资源丰富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为此,本论文试图开拓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同时,与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才刚刚起步,如何加快、迈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是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研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情况,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并提出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策略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论文由八章组成,其中,第一章首先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接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存在,论述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讨论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界定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所指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国际化的具体含义,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接着,第二章从阐述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着手,分析了传统理论在解释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探讨。论文分别从企业家精神、企业集群和网络能力、信息和知识内化、资源基础论视角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第三章从国际视角一芳察了中小企、}卜国际化的实践,包括发展趋势、中小企业跨卜}经营的总况,还论述了美国、日本、欧洲和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并综合国外的实证研究来验i}自1,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 此后,刘“天生{l{Jf川坏企业”这中小企、!卜的特殊群体和新现象作出专门讨沦。“天生的国际企业”对国际化阶段模型提出了挑.咙,因此,第四章在介绍川际f七阶段模型基木观点、分析‘I.小企业国际化的实践对一其挑战的基祝!l土,闸述丁“尺生的国际企业”的概念和国内外,},小企l!,!勺勺跨越式国际化发展情况,分析丁“天生的国际企业”的成活1{11特征,井就该新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五章是对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的国l你比较和借鉴,币点考察了欧盟、关ll;l和日木推进中小企业川际化的具体政策,以便我国在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纤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推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经营的具体政策。 i仑文最后rl勺立足点为我国中小企业自{]l司际化经营,山六、七、八只章组成。第,‘、行首先分析了我国,},小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简要回)顿、描述r一f蛇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井结合自己对力”浙10家中小企,1眨的训研、访淡,分析了我国,卜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国际化程度、{111!,{.,.牌、国内、危争优势和自主研发能力,离lJ析了我IFl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而临的问题,分训从外部环境和中小企业两个层而加以阐述。 很据第六章的分析和沦述,我们发1见,我}即},小企业国际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么{,,但还而临着诸多问题,其,!,,)已以融资问题、技术创新问题、人力资源问题阳J空制问题最为突出和关键,}){l此,第L」章专门讨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这且场卜要问题,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控制方而的现状不11}11」题,并探i寸了个}·又」卜卜l’1勺策日洛。 第八章从总体卜研究我国,{“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国内、化发展路径选择,少卜针对前文指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企业层而和外部环境层而的对策建议。

范厚明[10](2001)在《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一股强大的力量。国际海运企业由于国际海运市场的全球化竞争,也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跨国经营,以寻求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规模经济利益。本文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 本文论述了海运市场的形成与分化,不定期船市场和班轮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不定期船运输和班轮运输的经营特征。对海运业跨国经营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海运业跨国经营的特征和海运业跨国经营的基本形式。 指出了现有的跨国经营投资的几种代表理论来解释海运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根据适用的理论分析海运企业跨国经营投资能力形成的各种要素,以及国内外生产区位相对禀赋所产生的吸引力等等,分析了海运业产生跨国经营的动力所在。 对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区域选择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及其它影响因素进行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选择最有利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通过对一些实施了跨国经营的海运企业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并进行抽象分析、整理,再征求专家意见,确定投资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依据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价的方法,运用了Delphi/AHP/Fuzzy综合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各个投资区域,并进行了求解,为初步的区域选择提供基础。 对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地区进行评价与排序之后,初步得出了一组可供海运业跨国经营决策者进行选择的投资区域后,决策者面临的后续问题是:设立什么样的公司(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决策问题;设立子公司还存在独资、合资的决策选择问题;股权的参与决策问题;以及收购和创建的决策问题。这样才能最后确定何国何地以何种方式投资的策略。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选择和确定定性指标,然后将定性指标定量化,提出了一种多阶段决策的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标度统一化方法,构造了多阶段决策模型,提出了应用动态规划(DP)方法解决这一多阶段的抉策问题,以确定最优的策略。

二、南朝鲜对外投资的新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朝鲜对外投资的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1952-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结构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和难点
第一章 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概述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概念
        一、日本方面关于经济外交概念的提出和探讨
        二、中国学者的研究
        三、定义“经济外交”
        四、定义“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
    第二节 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概述
        一、日印关系的分期
        二、日印经济外交的分期和分类
        三、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发展概述
    小结
第二章 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有关概念
        一、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概念
        二、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资金的来源
        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实施形式
        四、日本政府开发援助预算组成
        五、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发展历程
        一、起步期——1950年代至1990年
        二、发展期——1991-1998年
        三、低谷期——1998-1999年
        四、2000年以后的政府开发援助
    第三节 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有关机制分析
        一、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计划制定机制分析
        二、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
        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评价体系
    第四节 21世纪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的特点
        一、力度空前加强
        二、与战略伙伴关系息息相关
        三、注重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工程
        四、成果显着
    小结
第三章 日本对印度贸易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贸易概述
        一、日印贸易的“非对称相互依存关系”
        二、日本对印度贸易的整体情况
    第二节 日印经济外交中的贸易外交
        一、《日印和平条约》开启日印贸易
        二、首脑外交增进日印贸易关系
        三、互利互惠的贷款贸易
        四、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贸易的规定和影响
        五、日本对印度的贸易中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评价日本对印度的贸易
        一、受政治关系影响
        二、贸易关系互补性强
        三、贸易总量相对较小
        四、贸易潜力大
    小结
第四章 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第一节 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一、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前的准备
        二、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质性谈判模式
        三、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达成的主要成果
        四、日印推进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动因分析
    第二节 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效果分析
        一、日本企业对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利用
        二、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以后的日印经济关系
    第三节 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商业环境的改进机制
        一、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改进机制的组成部门
        二、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改进机制具体流程
    小结
第五章 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概述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二、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历程
    第二节 日本企业在印度直接投资
        一、日本企业在印度
        二、近年日企在印度投资情况
    第三节 影响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因素
        一、印度外资政策直接影响日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
        二、两国政治关系是影响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的重要基础因素
        三、印度的经济表现及其潜力
    小结
第六章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
    第一节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第一次高潮
        一、独立后日本的外交政策
        二、战后印度对印日关系的处理
        三、1957年至1961年间的日印首脑经济外交
    第二节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的第二次高潮
        一、1980年代的日印首脑外交
        二、1990年代初的日印首脑外交
    第三节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的第三次高潮
        一、森喜朗“破冰之旅”
        二、小泉时期日印关系逐步升温
        三、安倍高度重视日印关系
    第四节 日印首脑经济外交特点
        一、日印首脑经济外交形式多样
        二、首相(总理)互访经济外交频度不断增加
        三、日印首脑经济外交达成的成果显着
        四、日印首脑经济外交通常都会伴随政治关系的提升
    小结
第七章 日本加强对印度经济外交动因分析
    第一节 日本的大国战略及其重心转变
        一、以“经济大国战略”为主线的时期
        二、向“政治大国战略”转变
        三、日本的安全战略
        四、近年来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军事动态
        五、日本的大国战略下日本对印度的认识
    第二节 服务日本国家安全战略
        一、日本周边安全形势
        二、日本《防卫计划大纲》中印度地位不断提升
        三、日本《防卫计划大纲》中对中国的定位
        四、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对印度和中国的认识
        五、对日本安全战略的解读
        六、日本ODA与安全保障政策
        七、日本ODA大纲中印度的地位不断提升
        八、安倍首相在安全上对印度的定位
        九、不断深入的日印安全合作
    第三节 发展经济动因
        一、经济外交担当起了日印关系开路先锋的作用
        二、借力经济外交日本开展对印度的贸易投资关系
        三、印度经济的问题和潜力
        四、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促使日本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的作用
    第四节 “价值观外交”
        一、日本的“价值观外交”
        二、“价值观外交”在日本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三、在和印度的交往中日本注意强调“共同价值”
        四、“价值观外交”实行以来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的加强
        五、评价和总结
    第五节 “入常”的需要
        一、日本“入常”的缘起
        二、日本“入常”之路
        三、日本“入常”与日印双边外交
        四、日本与印度在G4框架下的合作
        五、“入常”合作期间日本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外交
    第六节 制衡中国考虑
        一、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
        二、当前日中间凸显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崛起导致日本对华心态变化
        四、中印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经济政治关系
        五、日本制衡中国采取的措施
    第七节 地缘政治考量
        一、地缘政治相关概念
        二、日本和印度的地缘政治环境
        三、地缘政治与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
    小结
第八章 评价日本对印度的经济外交
    第一节 日本对印度的经济外交特点分析
        一、服务于日本国家战略的宏观特点
        二、经济外交微观方面的特点
    第二节 日印经济外交效果评价
        一、与经济外交相关达成的条约等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
        二、政府开发援助成效显着
        三、贸易投资关系发展较快
    小结
第九章 对日印中关系预测
    第一节 对日印关系的展望
        一、经济外交将继续在日印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日印战略关系将会在经济外交的基础上继续加深
        三、在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上两国将进一步走近
    第二节 对中印、中日关系的预测
        一、对中印关系的预测
        二、对中日关系的预测
    第三节 中国的应对
        一、加强经济外交
        二、加强人文交流
        三、积极管控分析
        四、推进悬案解决
        五、做好最坏的准备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2)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新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从产业角度对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解释
        1.3.2 从跨国公司角度对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解释
        1.3.3 对现有理论的评价
    1.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及不足
2.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
    2.1 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界定
        2.1.1 国际产业转移的现有定义
        2.1.2 跨国公司角度的国际产业转移定义
    2.2 二战后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历程
    2.3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2.3.1 制度条件: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3.2 技术条件: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
    2.4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2.4.1 价值链环节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客体
        2.4.2 被转移产业的整体层次不断提高
        2.4.3 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
        2.4.4 国际产业转移流向多元化
        2.4.5 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化
    2.5 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2.6 小结
3.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
    3.1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
        3.1.1 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3.1.2 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动机演变
    3.2 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及其意义
        3.2.1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及其外在体现
        3.2.2 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分析
    3.3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证分析
        3.3.1 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3.3.2 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3.3.3 韩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3.3.4 印度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3.3.5 美、日、韩、印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3.4 小结
4. 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途径:矩阵型分工
    4.1 矩阵型分工的涵义和形成
        4.1.1 矩阵型分工的涵义
        4.1.2 矩阵型分工与微笑曲线的关系
    4.2 矩阵型分工的决定因素
        4.2.1 要素成本
        4.2.2 制度成本
    4.3 矩阵型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
        4.3.1 国际产业转移、矩阵型分工和竞争优势最大化的互动关系
        4.3.2 矩阵型分工中的价值链治理
    4.4 小结
5. 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应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路径
    5.1 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发展概况与国际竞争力
        5.1.1 中国制造业发展概况
        5.1.2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5.1.3 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整体现状
    5.2 基于差异化优势寻求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路径
        5.2.1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5.2.2 逆向国际产业转移的均衡分析
        5.2.3 中国制造业企业逆向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5.2.4 基于竞争优势最大化的中国制造业升级对策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1980年以来中国各类工业制成品分类出口金额
附录2 1999年以来部分工业制成品的中国和世界出口额
致谢

(3)战后日本赔偿外交研究(1945-197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1 选题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学界对日本赔偿外交问题的研究
        2.2 国内学界对日本赔偿外交问题的研究
        2.3 使用的史料及其特征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文章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1章 赔偿外交的概念与分期
    1.1 赔偿外交相关概念的释义
    1.2 关于日本赔偿外交史的分期
    1.3 日本赔偿外交的类型分析
第2章 日本赔偿外交的缘起
    2.1 战后美国对日本赔偿政策的转变
        2.1.1 战后初期盟国提出的日本战争赔偿原则
        2.1.2 惩罚性拆迁赔偿的出台——鲍莱报告
        2.1.3 拆迁赔偿政策的调整——斯特瑞克报告
        2.1.4 拆迁赔偿计划的终止——凯南及约翰斯顿报告
    2.2 日本投降初期的战争赔偿对策
    2.3 旧金山和会与日本赔偿问题的规定
        2.3.1 美国片面对日媾和方针的确立
        2.3.2 日本片面媾和对策的确定
        2.3.3 旧金山和会上的赔偿问题
        2.3.4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影响
第3章 日本赔偿外交的开展
    3.1 美国勾画的日本复兴路线图
    3.2 日本的赔偿外交策略
    3.3 冈崎外交——日本东南亚赔偿交涉的发轫
    3.4 吉田内阁对缅甸的赔偿交涉
    3.5 鸠山内阁对菲律宾的赔偿交涉
        3.5.1 和约缔结后一波三折的日菲交涉
        3.5.2 赔偿协定的最终达成
    3.6 岸内阁对印度尼西亚的赔偿交涉
    3.7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赔偿交涉
        3.7.1 对越南的赔偿交涉
        3.7.2 对老挝、柬埔寨的“准赔偿”
        3.7.3 对新加坡的“血债”赔偿
        3.7.4 对马来西亚的赔偿交涉
        3.7.5 对韩国的赔偿交涉
        3.7.6 泰国的“特别日元”交涉
        3.7.7 对澳大利亚战俘赔偿的交涉
        3.7.8 对其他相关国家的赔偿或补偿
第4章 日本赔偿外交的成效
    4.1 赔偿方式与内容的转换
    4.2 日本式的“经济合作”
    4.3 赔偿实施过程的特点
    4.4 赔偿对日本与东南亚贸易的影响
    4.5 赔偿与日本经济的增长
    4.6 日本赔偿过程中的美国影响
第5章 日本赔偿外交的评价
    5.1 赔偿外交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5.2 赔偿外交对战后日本政治的影响
    5.3 赔偿外交与日本的战争反省
    5.4 日本赔偿外交的特征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4)美日韩安全三角(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日韩谈判中的美国因素
    第一节 旧金山体制与日韩关系
    第二节 日韩邦交正常化会谈的开始与转折
    第三节 日韩会谈的转折
    第四节 日韩邦交正常化的影响
第二章 “尼克松主义”对日韩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尼克松主义”的背景
    第二节 “举世惶惶”
    第三节 美日韩安全合作的萌芽
第三章 国际形势缓和中的美日韩关系
    第一节 尼克松冲击
    第二节 缓和时期的日本外交
    第三节 韩国对缓和的认知
    第四节 日韩关系:从未这样糟糕过
第四章 “越战后”的美日韩关系
    第一节 缓和的衰落与逆转
    第二节 日韩:复又惶惶
    第三节 日韩:并肩战斗
第五章 里根时代的美日韩关系
    第一节 “里根主义”及其背景
    第二节 日韩“安保贷款”纠纷
第六章 冷战后初期的美日韩关系
    第一节 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
    第二节 “敲打日本”
    第三节 韩国:不再是棱镜中的景象
    第四节 卢泰愚时期的日韩关系
第七章 克林顿时期的日韩关系
    第一节 从“经济总统”到“外交总统”
    第二节 重新定义美日同盟
    第三节 重新主导半岛秩序
    第四节 日韩关系的发展与局限
第八章 美日韩安全三角的未来
    第一节 驻韩美军“矛”还是“盾”
    第二节 美韩同盟“重新定义”
    第三节 美日韩安全三角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致谢

(5)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区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 跨国公司R&D全球化--20世纪重要的经济事件
        二、 跨国公司R&D活动在发展中国家的扩展--新的全球动向
        三、 提高创新能力--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课题
        四、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待开垦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优势利用vs.资产获取:西方国家的两种观点
        二、 对跨国公司R&D全球化现象的认识:国内的研究重点
        三、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东道国的视角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理论:一个理论框架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一、 成本学派
        二、 市场学派
        三、 行为学派和社会学派
        四、 发展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
    第二节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对区位理论的新要求
        一、 对企业目的和企业组织进行重新理解
        二、 对区位因子进行重新评价
        三、 加强对企业生产链区位的研究
    第三节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理论的初步框架
        一、 基本思想
        二、 前提条件
        三、 研究假设
        四、 研究思路
    小结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R&D活动:从内部化到外部化
    第一节 R&D概述
        一、 R&D的定义与分类
        二、 R&D的测量
        三、 R&D与创新的关系
    第二节 企业R&D活动的形成与现状
        一、 企业R&D活动的形成
        二、 企业R&D活动的现状
    第三节 跨国公司R&D活动的特点
        一、 投资数额巨大
        二、 R&D强度普遍高于非跨国公司
        三、 投资额和R&D强度增加较快
        四、 R&D战略合作发展迅速,R&D活动外部化增加
        五、 R&D活动的分散化和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四节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
        一、 发展历程
        二、 产业分布
        三、 空间格局
    小结
第四章 跨国公司的R&D组织:从单中心到网络化
    第一节 跨国公司R&D活动的基本组织结构
        一、 分散型
        二、 集中型
        三、 混合型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海外R&D组织
        一、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影响因素
        二、 海外R&D机构的类型
    第三节 跨国公司R&D空间组织模式
        一、 母国中心集中化R&D模式
        二、 多中心分散化R&D模式
        三、 多中心集中化R&D模式
        四、 网络化R&D模式
    第四节 跨国公司R&D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对跨国公司R&D活动演化趋势的理论解释
        一、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对跨国公司R&D行为的解释
        二、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在解释跨国公司R&D分散化方面的缺陷
        三、 企业的资源观
        四、 组织学习--对跨国公司R&D分散化的全新阐释
    小结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发展历程与空间格局
    第一节 发展过程
        一、 缓慢增长阶段
        二、 波动上升阶段
        三、 快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空间演变
        一、 接触扩散--空间范围由近及远不断扩张
        二、 等级扩散--核心区域从拉美向亚洲转移
    第三节 现状特点
        一、 亚洲和拉美成为发展中世界的两极
        二、 若干热点国家(地区)正在浮现
        三、 R&D机构进一步向少数焦点区域集中
        四、 产业的空间分化明显
        五、 “R”相对集中,“D”趋于分散
        六、 与FDI的分布不尽一致
        七、 资金以单向流动为主
    第四节 成因剖析
        一、 地方生产基地的发展
        二、 发展中国家市场重要性的提高
        三、 发展中世界知识高地的形成
        四、 地方生产网络的完善
        五、 优质廉价科技人员的空间区隔
    小结
第六章 R&D区位的分化:知识利用型与知识生产型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区位影响因素
        一、 相关研究回顾
        二、 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区位条件评价
        一、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分类
        二、 指标体系设计
        三、 对象选择和数据来源
        四、 数据处理方法
        五、 技术流程
        六、 评价结果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 发达国家总体区位条件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
        二、 得分的峰值区集中子北美、西欧和日本;亚峰值区出现在亚洲
        三、 部分发展中经济体排名已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四、 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和东道国政策方面最为薄弱
    第四节 区位类型划分
        一、 综合型区位
        二、 知识生产型区位
        三、 知识利用型区位
        四、 较差区位
    小结
第七章 知识利用型R&D投资的区位选择:新加坡的案例
    第一节 相关经济背景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新加坡的R&D投资
    第三节 R&D投资区位因子的定量分析
        一、 研究假设
        二、 指标选择和研究方法
        三、 结果描述
        四、 结果分析
    第四节 对区位因子的定性分析
        一、 政府的积极作用
        二、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
    第五节 结论
    小结
第八章 知识生产型R&D投资的区位选择:台湾的案例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台湾R&D投资现状与特点
        一、 R&D支出不断增加,R&D机构发展迅速
        二、 母国来源以日、美、欧为主,在行业上主要集中于电子产业
        三、 R&D机构以知识生产型为主,知识利用型机构较少
        四、 地位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台湾R&D投资的影响因子分析
        一、 地方生产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二、 广泛的附属和支撑产业系统
        三、 优质而相对廉价的R&D人才
        四、 不断增强的科技实力
        五、 当局提供的优惠政策和相关服务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台R&D投资的区位
        一、 接近公司管理中心,有利于与运筹管理部分沟通
        二、 临近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有利于获取生产信息和产品信息
        三、 位于台湾IC产业群内,有利于同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分工与合作
        四、 位于北台都会区的核心,有利于行使高等级的服务职能
        五、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利于获取科技知识和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第四节 结论
    小结
第九章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理论总结:区位模式与区域效应
    第一节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理论
        一、 基本思想
        二、 生态位适宜度评价
        三、 最终区位的确定
    第二节 区位模式
        一、 知识利用型R&D投资的区位模式--接近地方生产
        二、 知识生产型R&D投资的区位模式--楔入知识高地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区域效应
        一、 积极效应
        二、 消极效应
    小结
第十章 模式应用与政策框架:中国的视点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中国R&D投资的区位模式
        一、 研究思路
        二、 评价方法
        三、 结果分析
        四、 结果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理念
    第三节 可供选择的政策框架
        一、 政府R&D政策的三足鼎立架构
        二、 直接针对跨国公司R&D投资的政策
        三、 改善R&D支撑环境的政策
        四、 促进跨国公司R&D溢出的政策
    第四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小结
参考文献

(6)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论文提纲范文)

导 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历史追溯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思想
        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特征
    第二节 从新中国成立到粉碎"四人帮"前的对外开放
        一、在封锁中寻找突破口——五十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二、以援助为主的对外交往——六十年代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三、对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启动——七十年代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章 对外开放起步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局势的变化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创造了条件
        一、七十年代末世界经济的走向需要国际间相互交流
        二、“缓和”掩饰下的苏攻美守竞争态势使美国急于在政治上寻找同盟
    第二节 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利于加快与西方的接触
        一、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促进了与西方的交流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第三节 中国外交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步伐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领导人纷纷出国访问为中国了解世界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与一些国家关系的变化对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影响
第三章 对外开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代表团的出国考察
        一、中国经济代表团访问日本
        二、中国代表团对西欧五国的考察
        三、1978年5-6月的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日本
        四、中国基本建设代表团访问日本
        五、中国代表团对美国农业的考察
        六、中国财政经济考察团对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考察
        七、日本工业企业管理考察团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的特点和收获
        一、中国代表团的特点
        二、中国代表团考察的收获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酝酿
    第一节 关于对外开放的探讨
        一、对外开放的初步酝酿
        二、1978年7-9月的国务院务虚会和全国计划会议
        三、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四、中央领导层有关对外开放问题达成的共识
    第二节 关于引进外资的探索
        一、列宁关于利用外资的论述及苏联的实践
        二、毛泽东关于利用外资的设想和实践
        三、1976-1978年关于引进外资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1976-1978年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第一节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
        一、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准备条件
        二、1976-1978年中国引进项目的情况
    第二节 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二、专家学者对引进工作的建议
第六章 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 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毛泽东制定的对外贸易基本方针政策的继续执行
        二、“中国对外贸易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二节 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一、中外贸易团体往来频繁
        二、采取措施为发展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四、1976-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贸易关系
        一、中国与“第三世界”的贸易关系
        二、中国同“第二世界"国家的贸易关系
        三、中国同“第一世界”国家的贸易关系
        四、同港澳地区的贸易关系
第七章 1976-1978年的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事务合作
    第一节 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
        一、中国对外经济援助政策的变化
        二、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概况
        三、对此时期中国对外经济援助的评价
    第二节 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事务合作
        一、 中国与一些国家签订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三、中国同联合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结束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开放的经验与教训
    一、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开放的总体评价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开放的经验与教训
论文参考文献和书目
后 记

(7)美国新经济及其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与评论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新经济概述
    2.1 新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2.2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
    2.3 关于新经济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对其跨国公司FDI的影响
    3.1 二战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3.2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对其跨国公司FDI的影响
    3.3 新经济对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利用美国跨国公司FDI的对策和建议
    4.1 确定我国利用美国跨国公司FDI的策略原则
    4.2 拓展中美多个领域内的合作
    4.3 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4.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软、硬环境建设
    4.5 加强吸收RAD直接投资,增强我国的技术力量
    4.6 其他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及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相关理论回顾及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述评
    1.1 国际贸易理论回顾
        1.1.1 从绝对成本理论到比较成本理论
        1.1.2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1.1.3 西方的保护贸易学说
        1.1.4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
        1.1.5 国际贸易新理论
        1.1.6 本节结论
    1.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回顾
        1.2.1 马克思和列宁的国际投资理论
        1.2.2 结构性市场非完美性理论
        1.2.3 自然性市场非完美性理论
        1.2.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2.5 比较优势理论
        1.2.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2.7 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回顾的总体结论
    1.3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述评
        1.3.1 列宁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关系的探讨
        1.3.2 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的决策模型
        1.3.3 芒德尔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
        1.3.4 小岛清的互补模型及李普西等人的实证检验
        1.3.5 帕特瑞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差异理论
        1.3.6 世界贸易组织对东道国的政策差异和行业差异的研究
        1.3.7 国内学者的研究
    1.4 本章结论及本文的任务
2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一般关系的理论界定及理论假设
    2.1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一般关系的理论界定
        2.1.1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
        2.1.2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2.1.3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互相融合的关系
    2.2 本文理论假设
        2.2.1 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诱因
        2.2.2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的细分
        2.2.3 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政策框架
        2.2.4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产品的分类
        2.2.5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国别方向
        2.2.6 市场类型
3 不同诱因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1 绝对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1.1 资源禀赋的绝对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1.2 技术的绝对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1.3 资源禀赋和技术共同作用的绝对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2 比较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2.1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比较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2.2 在保护贸易条件下,比较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3 需求偏好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3.3.1 投资国的出口贸易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3.3.2 投资国的进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3.3.3 东道国的出口贸易与投资国的直接投资的关系
        3.3.4 东道国的进口贸易与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3.4 本章结论
4 不同国别方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4.1 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4.1.1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及其发展趋势
        4.1.2 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4.2 发展中国家之间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4.2.1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及其发展趋势
        4.2.2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4.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4.3.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过程及趋势
        4.3.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4.4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总体演变趋势
        4.4.1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4.4.2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总体演变趋势
        4.4.3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总体演变趋势
    4.5 本章结论
5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5.1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概述
        5.1.1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5.1.2 国际直接投资政策概述
        5.1.3 国际贸易政策与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相互影响
    5.2 不同诱因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5.2.1 绝对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5.2.2 比较成本优势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5.2.3 需求偏好诱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5.3 不同国别方向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政策选择的实证考察
        5.3.1 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5.3.2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5.3.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6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及其政策选择
    6.1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历史回顾
        6.1.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回顾
        6.1.2 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历史回顾
    6.2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6.2.1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6.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6.3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6.3.1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6.3.2 中国对外贸易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6.4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演变趋势
    6.5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6.5.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概述
        6.5.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政策
        6.5.3 中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概述
        6.5.4 中国今后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兼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学分析
        1.2.1 规模经济分析
        1.2.2 交易费用分析
        1.2.3 不完全市场分析
        1.2.4 生存技术分析
        1.2.5 经济进化论分析
    1.3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1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1.3.2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1.3.3 中小企业创造了就业机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1.3.4 中小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1.3.5 中小企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4 中小企业的界定
        1.4.1 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概况
        1.4.2 美国、日本、欧盟及台湾省中小企业最新界定标准
        1.4.3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1.4.4 本文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1.5 企业国际化的界定
        1.5.1 企业国际化概念的提出
        1.5.2 本文对企业国际化的界定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2 论文的基本框架
        1.6.3 论文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
2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
    2.1 企业国际化的传统理论及局限
        2.1.1 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层面理论
        2.1.2 国际直按投资的中观和微观经济层面理论
        2.1.3 企业国际化的过程研究学派
        2.1.4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在解释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的缺陷
    2.2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2.2.1 有关企业国际化的文献回顺
        2.2.2 本文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的界定
        2.2.3 企业家精神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2.3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和网络能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2.3.1 企业集群的含义与特征
        2.3.2 中小企业集群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2.3.3 基于企业集群和网络能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
    2.4 基于信息和知识内化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2.4.1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对信息和知识的分析
        2.4.2 知识在企业国际化研究中的演进和发展
        2.4.3 信息和知识内化在中小企业国际化中的作用
        2.4.4 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知识的视角
        2.4.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5 资源基础论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2.5.1 资源基础论的产生与发展
        2.5.2 资源基础论对国际商务领域的影响
        2.5.3 资源基础论与企业国际化理论
        2.5.4 资源基础论与中小企业国际化
    2.6 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2.6.1 如何理解国际竞争力
        2.6.2 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2.6.3 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3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实践:国际的视角
    3.1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3.2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总况
        3.2.1 中小跨国企业的基本特征
        3.2.2 中小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3.2.3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
        3.3.1 日本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3.3.2 美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3.3.3 欧洲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3.3.4 我国台湾省的中小企业国际化
    3.4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实证分析
4 天生的国际企业-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特殊现象
    4.1 中小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
        4.1.1 国际化阶段模型的主要观点
        4.1.2 对国际化阶段模型的批评
    4.2 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提出和发展情况
        4.2.1 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的提出
        4.2.2 天生的国际企业--中小企业跨越式国际化发展情况
    4.3 天生的国际企业--成因及特征
        4.3.1 天生的国际企业--成因分析
        4.3.2 天生的国际企业--特征分析
    4.4 天生的国际企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5 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5.1 欧盟的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及其启示
        5.1.1 欧盟中小企业政策的演变
        5.1.2 欧盟中小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5.1.3 欧盟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5.2 美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及其启示
        5.2.1 美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内容
        5.2.2 美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5.3 日本的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及其启示
        5.3.1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形成的背景
        5.3.2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5.3.3 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6.1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6.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
        6.1.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6.1.3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可行性
    6.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6.2.1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
        6.2.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6.2.3 对沪浙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个案分析
    6.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6.3.1 外部环境层面的问题
        6.3.2 中小企业层面的问题
7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7.1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融资
        7.1.1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7.1.2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7.1.3 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思考
    7.2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技术创新
        7.2.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7.2.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7.2.3 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际化的对策
    7.3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
        7.3.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7.3.2 加强中小企业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7.3.3 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驻外人员和东道国人员的选拔
    7.4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控制
        7.4.1 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
        7.4.2 中小企业对境外子公司的控制
8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
    8.1 企业层面的对策
        8.1.1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选择
        8.1.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对策思考
    8.2 外部环境层面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企业访谈基本问卷

(10)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研究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3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问题研究的系统分析
        1.3.1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的基本目的
        1.3.2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问题研究的基本特点
        1.3.3 国际海上运输的主要班轮航线
        1.3.4 国际海上运输的主要不定期船航线
        1.3.5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区域选择与投资参与形式决策问题的识别
        1.3.6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研究的复杂性
    1.4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国际海运市场及其经营特征分析
        1.4.2 海运业跨国经营的定义、特征与形式的研究
        1.4.3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的动因理论研究
        1.4.4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区域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
        1.4.5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参与决策研究
    1.5 本论文的创新工作
    1.6 本文的研究特点及基本结构
第2章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国际航运市场的基本理论
    2.1 跨国公司及其发展
        2.1.1 跨国公司的界定标准
        2.1.2 跨国公司的定义
        2.1.3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特征
        2.1.4 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2.1.5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2.2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理论
        2.2.1 目前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2.2 对上述理论的基本评价
    2.3 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及国际海运的关系
        2.3.1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跨国公司的形成
        2.3.2 跨国公司发展密切了各国对外贸易
        2.3.3 跨国公司直接发展对外贸易
        2.3.4 跨国公司发展对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问题
        2.3.5 国际贸易与国际海上运输
    2.4 国际海运市场及相应运输形式的经营特征
        2.4.1 国际海运市场产生与分类
        2.4.2 不定期船市场及不定期船经营
        2.4.3 班轮市场及班轮经营
第3章 海运业跨国经营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海运业跨国经营的特征
        3.2.1 海运企业跨国经营的定义
        3.2.2 海运业跨国经营的特征
    3.3 海运业跨国经营的基本形式
        3.3.1 直接在海外设立海运子公司并组建和参与班轮公司联营体
        3.3.2 控制大量船舶悬挂方便国旗
        3.3.3 在东道国建立物流系统相关的,及其它一体化经营的分、子公司
        3.3.4 在东道国实施多角化经营
    3.4 海运业跨国经营的信息化建设
        3.4.1 海运跨国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3.4.2 海运跨国公司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3.4.3 系统的体系结构
    3.5 海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形成
        3.5.1 现有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海运业的解释
        3.5.2 海运公司跨国经营的“所有权优势”
        3.5.3 海运公司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3.5.4 海运公司跨国经营的“区位优势”
    3.6 海运业产生跨国经营的内在动力
        3.6.1 海运企业实现国际运输生产内部化的动力理论
        3.6.2 组建和参与班轮联营体的内在动力
第4章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区域选择研究
    4.1 引言
    4.2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区域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4.2.1 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影响因素概述
        4.2.2 海运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的宏观环境分析
        4.2.3 海运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4.2.4 海运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
        4.2.5 海运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
    4.3 海运业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研究方法的确定
        4.3.1 海运业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区域选择研究方法的选择
        4.3.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思想
        4.3.3 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过程
第5章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区域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分析
    5.1 引言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确定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
        5.3.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基本步骤
        5.3.2 海运业跨国经营对外投资选择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
        5.3.3 各评价指标隶属度及单因素评判矩阵的确定
    5.4 海运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
        5.4.1 一级评判
        5.4.2 二级评判
        5.4.3 其它区域的评判
        5.4.4 反模糊化处理
第6章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参与形式分析与决策
    6.1 引言
    6.2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参与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分公司与子公司选择的影响因素
        6.2.2 独资与合资选择的影响因素
        6.2.3 股权参与选择的影响因素
        6.2.4 创建与收购选择的影响因素
    6.3 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参与决策研究方法的选择
        6.3.1 海运业跨国经营参与形式决策过程模型
        6.3.2 总体决策过程研究方法的确定
        6.3.3 决策依据指标的量化
    6.4 利用AHP/DP进行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参与形式选择的步骤
        6.4.1 利用AHP方法确定各阶段决策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权重
        6.4.2 构造专家评分表并确定专家评分
        6.4.3 各阶段、各项策略选择专家打分的标度统一化
        6.4.4 建立动态规划模型
        6.4.5 多阶段的DP决策的确定
    6.5 利用AHP/DP进行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参与形式决策的应用分析
        6.5.1 利用AHP方法确定各阶段决策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权重
        6.5.2 确定专家评分
        6.5.3 各阶段、各项策略选择专家打分的标度统一化
        6.5.4 东道国对各阶段的各项策略选择无限制情况下的计算
        6.5.5 东道国对各阶段的各项策略选择有某种限制情况下的计算
第7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南朝鲜对外投资的新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1952-2017)[D]. 赵海清. 外交学院, 2018(11)
  • [2]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新解释[D]. 陈琦. 江西财经大学, 2011(05)
  • [3]战后日本赔偿外交研究(1945-1977)[D]. 田野. 吉林大学, 2010(08)
  • [4]美日韩安全三角[D]. 孙俊华. 外交学院, 2005(04)
  • [5]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区位模式研究[D]. 楚天骄.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D]. 李妍.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2)
  • [7]美国新经济及其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研究[D]. 袁开洪.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1)
  • [8]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及政策选择[D]. 龚晓莺. 复旦大学, 2003(03)
  • [9]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兼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D]. 赵优珍. 复旦大学, 2003(02)
  • [10]海运业跨国经营投资研究[D]. 范厚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韩国对外投资新动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