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味精工业第四协作区召开第二届经验交流会(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雷江平[2](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刘洋[3](2020)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进展,这种趋势在中国和日本学界尤其明显。作为一个复杂交叉的研究视域,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殖民统治者面目自居的日本,还是作为遭受日本帝国侵略,深陷苦难的中国,在对这段文学历史的回顾与审视时,都会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及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立场、史观所形成的显着分歧。其中,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作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影响,可以管窥当时的历史原貌,全面客观地展示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思想殖民的罪恶行径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屈不挠,以笔为剑的不朽抗争。本文旨在以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中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呈现出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历史原貌,梳理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发展轨迹和特点,重点关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人群体,从而加深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特点的理性认知,为学界剖析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提供另一个研究视角。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以哈尔滨文坛的历史流变为经,以作家群体的演变、重心的转移、文学杂志、文学社团和流亡关内的活动及文坛多元化构成为纬,深入挖掘了哈尔文坛和这一时代的关联,呈现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哈尔滨的文化殖民统治的研究视角。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作家作品原创意蕴的挖掘,详细地厘清这段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对以往的伪满时期相关文学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整个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体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等。本论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的历史背景入手,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左翼作家群体的生成背景,对代表了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主要成就的左翼爱国作家们,单独列出并加以评述,并概括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侵略与反侵略的文坛较量模式的特点。第二章论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日伪当局对哈尔滨实施的高压文化政策下,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文学存在方式,展现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抗联文艺活动的特色,在本章的后半部分,阐述了形成于1939年秋天的哈尔滨“大北风”作家群的文学活动与影响,并对这一时期依然继续战斗在哈尔滨文坛的关沫南、陈堤两位文学斗士的文学作品和创作生存方式加以论述。最后对伪满洲国初期在哈尔滨地区创办的一家私营地域性报纸《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办报宗旨及历史价值进行综述。第三章论述了伪满洲国后期哈尔滨文坛实景,即从日伪当局公然把沦陷区文学殖民地化的这一政策层面探究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政策的残酷性,以萧红小说创作为主线,对这一时期流亡至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加以概述。这一阶段哈尔滨流亡作家群体有其独特鲜明的文学理念,清晰可辨,但与此同时他们流亡异乡的心态也非常之复杂,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转变。第四章以日系文学和俄侨文学为主概述了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日系文学方面首先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颇具代表性的日文杂志《北窗》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一日文文学杂志的真实面貌及殖民文学倾向,并对杂志《北窗》的主编竹内正一和伪满时期日本女性作家牛岛春子的文学传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俄侨文学也是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探讨了其成因与发展,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家拜阔夫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一时期哈尔滨俄侨杂志中极具人气,最受哈尔滨俄侨欢迎的杂志《边界》做了深入研究。结论部分结合伪满洲国文学的特殊性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进行梳理总结,从现实意义的角度上来看,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还原这一时代的历史真相,全方位地揭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沦为殖民地的全貌,对日本帝国主义美化侵略、否定侵略的种种谬论予以驳斥。
赖世贤[4](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吴盛杰[5](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余敏[6](2019)在《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是在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压力下,建立现代国防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改造衰弱的民族体质,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需要,把体育事业当做成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扩展,在广大职工、农村、机关中逐渐地开展起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了解湖南群众体育开展的情况,以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群众体育中职工体育、机关体育、农村体育的开展情况、群众体育的保障与推动、历史意义等问题。最后,结合当时群众体育存在的问题,为当今群众体育提供启示,为新时代群众体育事业提供良好的借鉴价值。本文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对有关建国初期群众体育研究的缘起、研究动机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主要是以整个国家的群众体育的工作形势、认知的变化、制度的确定与实施和群众体育运动的初步起步来进行介绍,并仔细分析建国初期国家群众体育的当时情况。第三章对湖南省群众体育三个领域开展情况进行考察。通过收集和分析史料,客观介绍了湖南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主要是以职工体育、农村体育、机关体育来进一步了解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第四章是介绍湖南群众体育得到了快速开展,主要是依靠政府的高度重视、体育经费的周转、宣传教育工作效应、场地器械的使用、体育干部与体育积极分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第五章主要考察了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的历史意义,肯定了当时群众体育对于社会开展的进步。第六章是对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的问题与启示,指出了湖南群众体育运动的不足和对于新时代群众体育的启示。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对湖南群众体育做了客观整体评价,尽管其中群众体育依然存在若干缺陷和不足,但是还是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所做出的贡献和对新时代群众体育所提供的借鉴作用。总之,本文对建国初期群众体育研究采取客观的态度,既不拔高,亦不贬低,以群众体育运动是否对中国社会的开展产生推动作用作为衡量的标准,通过研究表明认为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对中国体育开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刘晓阳[7](2019)在《滨州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向前,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滨州市作为山东省的北大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省内其他地市略显滞后,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企业发展不够有力。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制定等概念、理论,采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首先系统阐述了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然后详细介绍了滨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并深入阐明了对中小企业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后深度剖析了政府在发挥职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结合滨州市实际,提出了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方法路径,主要是加强规划谋发展、为中小企业打造广阔空间、多措并举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滨州市党委、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的分析,探讨政府如何更好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为新形势下地方党委政府如何更好的发展当地优势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式方法,最终推动“富强滨州”目标的实现。
陶心怡[8](2019)在《南方英文网新闻编译实习报告》文中提出面对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新闻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文新闻网站也成为了国家和地方对外“发声”的重要阵地,如新华网英文网站、中国日报等。在外宣工作中,新闻编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然有越来越多翻译界与传媒界的学者对“新闻编译”这个跨学科的活动进行了研究,但事实上,国内的英文新闻网站发展依旧参差不齐,政府和企业的新闻外宣工作质量也没有得到大幅提高。因此,结合具体经历和事例探讨在新闻编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新闻编译的质量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笔者在南方传媒集团的南方英文网(Newsgd.com)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2018年7月9日至10月9日),主要负责新闻编译及采写工作。本报告在对实习情况及其他背景信息介绍的基础上,对编译新闻的工作内容、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从编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具体编译文本,进一步介绍了多种编译技巧在新闻编译中的使用,包括信息补充、信息删减和信息重组等,并结合改写理论,从“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专家”方面探讨影响新闻编译的重要因素和操纵力量。此外,笔者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总结了实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缺陷,如不熟悉新闻词汇体系、缺乏政治敏感度等,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通过本次实习,笔者希望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希望本报告可以为其他新闻编译者和英语笔译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奥[9](2019)在《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群的协同治理是区域问题治理的重要手段。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合作是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本文以1986-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合作数据为基础,使用内容分析法描述和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协调治理的政策现状,借鉴政策网络研究中的组织科学理论、政策科学理论和政治科学理论,主要使用事件序列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京津冀大气协作治理政策网络中的文本关系、具体行动执行关系、参与者互动方式等;下一步将收集到的京津冀大气污染数据进行可视化的操作分析,在收集的数据中生成网络关系,判断京津冀城市群的政策网络类型,通过中心度等指标的计算,分析网络的基本属性和形成方向。研究政策网络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通过数据的计算,分析参与者信任程度、合作紧密度等关系。研究发现政策事件从2013年以来在数量上呈现大幅度增长,涉及的领域与类型趋于多元化,但在事件的关系类型、涉及领域方面仍比较集中;京津冀主要集中采用直接手段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其次在产业、经济、科技和能源领域也展开了一定数量的协作;京津冀城市群以三方均参与的多边和三边合作为主,其中以横向省级部门协作较多;京津冀政策过程主要分为三个轮次,每个轮次中产生了不同的僵局,通过国家战略、部位协调等方式推动突破了僵局;在京津冀政策参与者网络中,网络整体呈大面积辐射状态,几地政府、环保部门已经初步形成了协作网络,京津冀城市群的大气污染治理逐步拓展到周边省市,天津、北京、河北三省市环保部门发挥着最关键的组织协调作用;大气污染的治理并不只是依靠单一手段,从经济、产业、科技、能源、金融五个方面进行了协同治理,产生了交叉的政策竞技场,参与者在不同的政策竞技场中展开交叉合作,共同治理。
方正[10](2019)在《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文中研究说明在1958年和“文革”期间,中国掀起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高潮。系统地研究这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对于更全面地了解共和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对这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基本情况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现两次批判运动的背景、动因、过程、内容和影响。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社会背景方面,本文结合当时心理学界的一些典型事例,探讨了共和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和政治运动,如思想改造运动、高校院系调整、“双百方针”、反“右派”运动、大跃进等对心理学界的影响,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在主体内容方面,本文着力论述了 1958年和“文革”时期心理学批判运动从发端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充分展现了当时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杭州大学等心理学重点单位的典型批判事件,分析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形式、内容、性质、特点和造成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为了更清晰地梳理出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展现心理学批判的整体发展脉络,本文还论述了两次批判运动之间,也即从1958年底到“文革”前夕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界开展的学术讨论及批判情况。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向,这一时期的心理学批判整体处于低潮,且不再以政治批判为主,而是一系列符合学术精神的争论和学术批判。这一类型的学术批判不仅没有阻碍,相反还更加促进了这一时期国内心理学科的全面发展。本文认为,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是极左思潮在学术界泛滥的典型事例。批判者把一切学术问题都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错误地将心理学批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将学术批判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其实质是在心理学领域贯彻阶级斗争路线。这种“群众性”、“运动式”的批判,对中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总之,本文对当代中国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作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共和国建立之后心理学批判的整体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二、全国味精工业第四协作区召开第二届经验交流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味精工业第四协作区召开第二届经验交流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
(一)研究逻辑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劳动关系 |
(二)劳动关系冲突 |
(三)和谐劳动关系 |
二、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 先行研究概况 |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1932-1936) |
第一节 哈尔滨文坛的特殊面貌 |
一、 革命文艺的传播者金剑啸 |
二、 三郎萧军的烽火人生 |
三、 命定独行的萧红 |
四、 左翼文学的骁将罗烽 |
五、 松花江畔的文学才女白朗 |
六、 革命文学家舒群 |
第二节 反侵略主题文学阵营的形成 |
一、 反侵略模式的斗争与牺牲 |
二、 反满抗日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章 伪满洲国中期的哈尔滨文坛(1937-1941) |
第一节 白色恐怖下的哈尔滨文坛 |
一、 日伪当局对哈尔滨文坛的全面垄断 |
二、 殖民文化政策下服务时局的附逆与高压下的沉默反抗 |
第二节 黑暗中的星火--抗联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 |
一、 “松柏后凋”的哈尔滨诗歌文艺 |
二、 向往光明的哈尔滨抗联作家李兆麟 |
第三节 文化荒漠中的“大北风作家群” |
一、 “一位斯文的抗日战士”关沫南 |
二、 黑土地上的文学硬汉陈堤 |
第四节 风雨飘摇中的《国际协报》 |
一、 《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 |
二、 特殊时代的印记 |
第三章 伪满洲国后期的哈尔滨文坛(1941-1945) |
第一节 日伪当局高压殖民政策的垂死挣扎 |
一、 《艺文指导要纲》的产生背景 |
二、 日本殖民文化政策的日益残酷 |
第二节 流亡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的文学活动 |
一、 “流亡文学”生命力的张扬及文化属性 |
二、 哈尔滨籍流亡作家萧红小说创作的顶峰 |
第四章 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 |
第一节 伪满时期哈尔滨的日系文学—以杂志《北窗》~①为例 |
一、 《北窗》创刊的时代背景 |
二、 异文化研究的热潮 |
三、 “开拓文学”的兴盛 |
第二节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一、 牛岛春子的创作历程 |
二、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祝廉天》为中心 |
第三节 哈尔滨文坛时期的竹内正一 |
一、 《北窗》的编辑生涯 |
二、 竹内正一的文学宿命 |
三、 竹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
第四节 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的俄侨文学 |
一、 哈尔滨俄侨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作家—拜阔夫 |
三、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报刊杂志—以《边界》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大事记(1931——1945) |
附录 二:伪满洲国时期影响哈尔滨文坛主要人物生平简介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
结语 |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参考资料 |
后记 |
(6)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动机与意义 |
1.2.1 研究动机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建国初期体育指导思想、方针与政策研究 |
1.3.3 建国初期群众体育问题研究 |
1.3.4 建国初期学校体育研究 |
1.3.5 建国初期竞技体育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步骤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南体育事业概况 |
2.1 建国初期国家体育工作形势 |
2.2 群众体育认知的变化 |
2.3 体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2.4 群众体育的初步起步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开展情况 |
3.1 职工体育的初步开展 |
3.1.1 职工体育的活动内容 |
3.1.2 职工体育的锻炼效果 |
3.1.3 株洲机车厂职工的广播操 |
3.1.4 职工体育协会的建立 |
3.1.5 职工体育大会 |
3.1.6 职工体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措施 |
3.2 农村体育的兴起 |
3.2.1 农民对农村体育活动的态度 |
3.2.2 农村体育活动的情况 |
3.2.3 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措施 |
3.3 稳步开展的机关体育 |
3.3.1 机关体育开展的运动项目 |
3.3.2 机关体育的锻炼情况 |
3.3.3 湖南省人民法院劳卫制开展情况 |
3.3.4 机关体育大会 |
3.3.5 机关体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措施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的保障与推动 |
4.1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
4.1.1 政府大力推动群众体育开展 |
4.1.2 政府多次举办群众体育赛事 |
4.2 体育经费的保障 |
4.2.1 国家对于体育事业的投入 |
4.2.2 政府对湖南体育事业经费的支持 |
4.3 宣传教育工作效应 |
4.3.1 国家编印体育资料推动宣传 |
4.3.2 湖南运用大众传媒媒介宣传教育 |
4.4 场地器械的使用 |
4.4.1 修建体育场所 |
4.4.2 体育场地管理 |
4.5 培养体育积极分子与体育干部 |
4.5.1 大力培养体育积极分子 |
4.5.2 训练体育干部 |
第五章 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的历史意义 |
5.1 肩负维护国家尊严与重塑民族形象的历史重任 |
5.2 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目标的实现 |
5.3 促进新体育的开展和提升 |
第六章 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的问题与启示 |
6.1 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的问题 |
6.1.1 贯彻党的方针与政策不够的问题 |
6.1.2 体委机构不健全的问题 |
6.1.3 领导的问题 |
6.1.4 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 |
6.1.5 体育协会建立的问题 |
6.2 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对当今群众体育运动的启示 |
6.2.1 政策要适应实际情况 |
6.2.2 建立健全体育保障机制 |
6.2.3 形成精干的体育工作队伍 |
6.2.4 学习先进的体育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7)滨州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文献综述 |
1.1.4 研究方法 |
1.2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的相关概念 |
1.2.1 中小企业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
1.2.2 中小企业的优势特点 |
1.2.3 中小企业的发展地位 |
1.2.4 中小企业应考虑的发展战略 |
1.2.5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 |
1.3 滨州中小企业概况 |
1.3.1 滨州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1.3.2 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新常态情况 |
第2章 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 |
2.1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 |
2.1.1 以工业企业集聚为基础,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
2.1.2 以科技和金融的融合为支撑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
2.2 我国先进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 |
2.3 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 |
2.3.1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45条 |
2.3.2 关于进一步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的若干意见42条 |
2.3.3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35条 |
2.4 滨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 |
2.4.1 积极制定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政策。 |
2.4.2 制定着力服务中小企业企业成长与创新的政策 |
2.4.3 制定不断改善要素市场环境的政策 |
2.4.4 制定依法营造法治保障的政策 |
2.4.5 制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的制度和措施 |
第3章 滨州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制定与执行 |
3.1 制定程序 |
3.1.1 组织调研 |
3.1.2 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原政策评估 |
3.1.3 制定新政策,做可行性评估 |
3.1.4 建立政策执行情况追踪机制 |
3.2 执行过程 |
3.2.1 执行阶段 |
3.2.2 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第4章 滨州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分析 |
4.1 滨州市企业发展整体情况 |
4.2 政策运用情况 |
4.2.1 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
4.2.2 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
4.3 滨州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境 |
4.3.1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严重 |
4.3.2 降低各类成本方面仍不理想 |
4.3.3 要素保障依然困难重重 |
4.3.4 创新难于上青天 |
4.3.5 知识产权保护难说成效 |
4.3.6 营商环境仍需改善 |
4.4 原因分析 |
4.4.1 融资问题 |
4.4.2 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
4.4.3 营商环境不够优化的原因 |
4.4.4 企业创新不足的原因 |
第5章 滨州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改进建议 |
5.1 保障融资方面 |
5.2 降低税收方面 |
5.3 改善营商环境方面 |
5.3.1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5.3.2 抓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5.3.3 抓市场开拓,促进中小企业对外合作 |
5.4 推荐帮助企业创新方面 |
5.4.1 抓创业创新,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
5.4.2 抓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
5.4.3 抓“互联网+”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
5.4.4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南方英文网新闻编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news) trans-editing |
1.2 Overview of the rewriting theory |
1.3 Overview of publicity activity |
1.4 Overview of Newsgd.com |
1.5 Tasks of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
1.6 Objectives of the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editing preparation |
2.1.1 English news writing |
2.1.2 Standards of trans-editing |
2.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4 Schedule for the project |
2.2 Trans-editing |
2.2.1 Trans-editing process |
2.2.2 Trans-editing techniques |
2.2.3 Technical and resource support |
2.3 Post-trans-editing |
2.3.1 Quality-control process |
2.3.2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fter publication |
2.3.3 Glossary making |
2.3.4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ship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Difficulties in trans-editing practice |
3.2 Analysis and coping methods |
3.2.1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3.2.2 Trans-editing the lead and body |
3.2.3 Wording and style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Reflections |
4.2 Implications |
4.3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9)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关键词释义 |
1.1.4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气污染治理的文献研究 |
1.2.2 政策网络在区域合作治理中的应用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基于政策网络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政策网络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科学理论 |
2.1.2 政策科学理论 |
2.1.3 政治科学理论 |
2.2 政策网络分析框架的元素和基本特征 |
2.2.1 政策制定过程的多轮次与突破 |
2.2.2 参与者及其资源依赖性 |
2.2.3 政策竞技场及其模块化特征 |
2.3 政策网络的管理策略 |
2.3.1 管理政策网络的参与者构成 |
2.3.2 改善网络的制度基础 |
2.3.3 增强网络互动 |
3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质性分析 |
3.1 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
3.1.1 数据来源与筛选方法 |
3.1.2 数据处理及编码表设计 |
3.2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现状分析 |
3.2.1 政策事件数量于2013 年后大幅度增长 |
3.2.2 政策事件涉及的领域与类型趋于多元化 |
3.2.3 政策事件规模以多边和三边事件为主 |
3.3 结论及讨论 |
4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网络分析 |
4.1 政策过程中多轮次及其僵局与突破分析 |
4.1.1 政策过程多轮次的基本情况 |
4.1.2 政策过程的第一个轮次 |
4.1.3 政策过程的第二个轮次 |
4.1.4 政策过程的第三个轮次 |
4.2 政策过程中参与者及组织间关系分析 |
4.2.1 政策网络参与者协作网络指标选择 |
4.2.2 政策网络参与者网络密度及中心性分析 |
4.2.3 政策网络参与者凝聚子群分析 |
4.3 政策网络中政策竞技场及其互动关系分析 |
4.3.1 政策竞技场及其议题划分 |
4.3.2 政策竞技场二模网络构建 |
4.3.3 “事件”-“参与者”二模网络 |
4.3.4 “议题”-“参与者”二模网络 |
5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网络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拓宽参与主体 |
5.2 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实施和监督机制 |
5.3 加强联合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参与者编码表 |
附录B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事件编码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 研究方法及资料 |
参考文献 |
第1章 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历史背景 |
1.1 共和国建立初期心理学机构的建设与调整 |
1.1.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建立与调整 |
1.1.2 中国心理学会的建立 |
1.1.3 高等院校心理学科的调整 |
1.2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
1.3 关于科学有无阶级性的争论 |
1.4 对苏联巴甫洛夫学说的全面引进和学习 |
1.5 “反右派”运动与对心理学家的批判 |
参考文献 |
第2章 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心理学的批判 |
2.1 开展心理学批判的直接原因 |
2.2 心理学批判的过程 |
2.3 心理学批判的内容 |
2.3.1 对《心理学讲义》的批判 |
2.3.2 对本系教师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
2.3.3 对本系教师学术论文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
2.4 心理学批判的特点及造成的影响 |
2.4.1 批判的特点 |
2.4.2 造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1958年其它高校及研究单位对心理学的批判 |
3.1 北京地区其他单位的心理学批判 |
3.1.1 北京大学的心理学批判 |
3.1.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批判 |
3.2 全国其他地区的心理学批判 |
3.3 心理学批判运动造成的影响 |
3.3.1 心理学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遭受严重破坏 |
3.3.2 心理学工作者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 |
3.3.3 造成了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
3.3.4 使普通民众对心理学产生了误解 |
参考文献 |
第4章 1959年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和学界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大讨论 |
4.1 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 |
4.2 心理学界的学术大讨论 |
4.3 心理学学术大讨论的特点和意义 |
4.3.1 学术讨论所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分歧 |
4.3.2 “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了1958年的心理学批判 |
4.3.3 促使心理学的发展回归正轨 |
参考文献 |
第5章 1960年代前期(批判低潮时期)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
5.1 《科研十四条》和《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
5.1.1 《科研十四条》的出台 |
5.1.2 《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
5.2 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
5.2.1 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壮大与研究协作 |
5.2.2 心理学十年规划的制定和贯彻 |
5.2.3 中国心理学会的发展 |
5.3 心理学批判的影响仍然存在 |
5.3.1 中央高层对于知识界纠“左”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
5.3.2 心理学界没有完全摆脱大批判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文革”期间对心理学的批判 |
6.1 “文革”前夕“左”的政治氛围对心理学界的影响 |
6.2 “葛陈辩论”——“文革”心理学批判的前奏 |
6.3 “文革”期间心理学受到的批判 |
6.3.1 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批判 |
6.3.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批判 |
6.4 “文革”期间心理学批判的特点 |
6.4.1 批判者的身份更加复杂 |
6.4.2 批判方式更加无序粗暴 |
6.4.3 批判的起伏性和阶段性更加明显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与心理学科的恢复 |
7.1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 |
7.2 心理学科的恢复 |
7.2.1 心理学科研教学单位的恢复和心理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
7.2.2 中国心理学会活动的恢复 |
7.2.3 心理学学术研究的积极开展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全国味精工业第四协作区召开第二届经验交流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3]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D]. 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5]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6]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研究(1949-1956)[D]. 余敏. 湖南工业大学, 2019(12)
- [7]滨州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D]. 刘晓阳.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8]南方英文网新闻编译实习报告[D]. 陶心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9]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D]. 王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D]. 方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