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牵引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陈政[1](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韩才元[2](2008)在《中国铁路内燃机车发展50年》文中研究说明重点回顾了我国内燃机车50年来的发展历程,包括6个发展阶段和4代国产内燃机车更新换代的情况;介绍了50年来国产内燃机车发展的成就;对国产内燃机车的技术水平作了评价;概括说明了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对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韩才元[3](2000)在《展望21世纪的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展望了21 世纪初叶世界铁路牵引动力总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的发展趋势及其在铁路牵引动力中的地位;概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厂家为21 世纪准备的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特别指出了21 世纪中国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的革新和发展方向
王德山,朱桢干,赵炳森[4](1981)在《内燃机车电力传动与液力传动》文中认为 内燃机车采用电力传动还是液力传动,是牵引动力改革发展内燃机车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作出比较,我们收集了几个国家在六十年代铁路现代化时期发展内燃机车的情况和选用电力传动与液力传动的经验,对现有干线内燃机车的功率和能源消耗做了比较,并对调车机车也作了比较等,现分述于后。(一)六十年代大功率内燃机车采用双柴油机与传动方式的变迁
张高锋[5](2018)在《高原钢轨探伤车匹配牵引计算及试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原钢轨探伤车在格拉线高海拔地区运行时,其柴油机必然存在降功现象,那么动力单元的输出特性亦随之改变,将直接影响整车的牵引性能,适用于低海拔地区的钢轨探伤车还能否满足在高海拔线路工况下运行要求,需做具体计算及校核。故本文在在明确柴油机随海拔上升降功参数的前提下,通过匹配牵引计算,对高原钢轨探伤车所搭载的动力单元牵引性能进行了校核和评价,并在高原试车时对整车牵引性能做了验证及修正。本文采用MATLAB编程的计算方法,结合已有相关资料,首先根据柴油机离散的外特性,通过曲线拟合得到柴油机的外特性曲线,在扣除柴油机辅助功率及高原降功折损后,得到了柴油机净外特性的高阶多项式函数;依据液力变矩器所在低海拔工况下的匹配计算资料,提取了液力变矩器在不同传动比下的输入特性,将负载抛物线函组数导入程序,并绘制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时的输入特性曲线;然后通过搜索法编程求解柴油机净外特性曲线与液力变矩器泵轮负荷抛物线的交点,求解输出特性及绘制曲线,并结合输入特性对匹配性能做了评价;最后以高原钢轨探伤车相关参数为基础,根据牵引计算规程,用MATLAB完成牵引性能的转换计算,拟合并绘制了高原钢轨探伤车在海拔4500m和海拔5100m双动力单元牵引特性曲线。高原钢轨探伤车正式上线交付用户时,在青藏铁路格拉线进行高原试车,采集了试验线路的试车数据,并结合线路状况,统计及分析了有效的试验数据,对比和验证了匹配牵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张鸷中[6](1995)在《中国内燃机车的研制与发展》文中提出该文根据大量资料,叙述了中国内燃机车的研制与发展过程:由早期的内燃机研制,发展到批量仿制生产第一代内燃机车;独立研制并大批量生产水平较高的第二代内燃机车;引进并采用大量先进技术,研制成微机控制的高水平第三代内燃机车。
韩才元[7](1989)在《三十二年来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了32年来我国内燃机车和铁路内燃化发展的历程。经过全路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的努力,特别是铁路工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奋力拼搏国产内燃机车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铁路工业从早期进行的内燃机车试制,经过6年试验改进,发展到仿造性的批量生产的第一代内燃机车;又经过10年的独立研制,发展到新型的较高技术水平的第二代内燃机车;特别是经过最近10年的努力,目前已研制成技术水产更高的新型液力换向的以及徵电脑控制的第三代内燃机车。国产内燃机车的生产能力和铁路内燃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国产内燃机车和进口内燃机车的运用可靠性不断提高,并趋于稳定。国产内燃机车的技术经济水平已经进入80年代世界先进行列。由于内燃牵引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我国内燃机车工业和铁路内燃化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此外,在本文附录1和附录2中还介绍了我国台湾省和香港铁路内燃机车的情况。
查福诚[8](1981)在《内燃机车传动方式之展望》文中认为本文回顾了内燃机车传动方式的发展过程,对目前世界铁路上普遍采用的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传动方式作了分析比较,对新的交-直-交电力传动方式也作了对比。根据各种传动方式的优点,列出了适用范围,并指出了发展趋势。
韩才元[9](2004)在《国内外内燃机车技术水平的比较(上)》文中研究表明简要回顾了我国铁路牵引动力改革的成就 ;对国内外内燃机车的技术水平进行了比较。比较的重点是 :国内外机车车辆的运用强度 ;内燃机车的性能参数、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对国内外内燃机车及内燃动车的主要部件和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行了比较。比较的重点是 :柴油机、增压器、电传动系统、液力传动系统、走行部、辅助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通过比较 ,找出国产内燃机车、内燃动车及其主要部件及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张宁[10](2002)在《动力装置与液力传动装置共同工作点匹配计算及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牵引计算程序开发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动力装置与液力传动装置共同工作点匹配计算及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牵引计算程序开发的基本思路和程序段的主要组成
二、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牵引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牵引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产业创新系统 |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
2.2 历史友好模型 |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结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2.7 小结 |
3.3 电力机车时代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3.8 小结 |
3.4 高速铁路时代 |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4.7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知识层面 |
4.1.2 技术层面 |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
4.2.3 组织类型 |
4.2.4 出口活动 |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 |
4.3.2 铁路企业规模 |
4.3.3 企业研发 |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发合作环境 |
4.4.2 服务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
5.5 产业动力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建议 |
6.2.1 技术创新方面 |
6.2.2 技术扩散方面 |
6.2.3 体制改革方面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高原钢轨探伤车匹配牵引计算及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1.1 钢轨探伤车简述 |
1.1.2 钢轨探伤车国内外使用情况 |
1.1.3 高原探伤车的动力选型 |
1.1.4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引出 |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 高原探伤车液传动力系统匹配计算 |
2.1 液力传动简述 |
2.2 进口液力变速箱在轨道工程车上的应用现状 |
2.3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合理匹配 |
2.3.1 作图法 |
2.3.2 解析法 |
2.3.3 计算机辅助计算法 |
2.4 高原探伤车动力系统简介 |
2.5 动力单元匹配计算 |
2.5.1 柴油机高原降功 |
2.5.2 柴油机速度特性 |
2.5.3 柴油机的净外特性 |
2.5.4 柴油机外特性曲线拟合软件简介 |
2.5.5 柴油机外特性曲线拟合 |
2.5.6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 |
2.5.7 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
2.5.8 共同工作点求解 |
2.5.9 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
2.6 动力单元匹配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整车牵引计算 |
3.1 整车参数 |
3.2 牵引计算 |
3.3 牵引计算结果 |
3.3.1 海拔4500牵引曲线 |
3.3.2 海拔5100m牵引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原试车验证 |
4.1 高原试车试验 |
4.2 试车数据采集 |
4.3 试车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柴油机外特性曲线拟合程序 |
附录B 液力变矩器输入扭矩程序 |
附录C 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曲线绘制及匹配求解程序 |
附录D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绘制程序 |
附录E 整车牵引计算程序 |
(9)国内外内燃机车技术水平的比较(上)(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铁路牵引动力发展的成就 |
3 国内外内燃机车技术水平的比较 |
3.1 机车车辆运用强度的比较 |
3.2 内燃机车最大功率的比较 |
3.3 客运内燃机车最高速度的比较 |
3.4 内燃机车牵引性能的比较 |
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牵引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2]中国铁路内燃机车发展50年[J]. 韩才元. 内燃机车, 2008(09)
- [3]展望21世纪的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J]. 韩才元. 内燃机车, 2000(02)
- [4]内燃机车电力传动与液力传动[J]. 王德山,朱桢干,赵炳森. 内燃机车, 1981(05)
- [5]高原钢轨探伤车匹配牵引计算及试验分析[D]. 张高锋.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6]中国内燃机车的研制与发展[J]. 张鸷中. 中国科技史料, 1995(04)
- [7]三十二年来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J]. 韩才元. 内燃机车, 1989(10)
- [8]内燃机车传动方式之展望[J]. 查福诚. 内燃机车, 1981(07)
- [9]国内外内燃机车技术水平的比较(上)[J]. 韩才元. 内燃机车, 2004(01)
- [10]动力装置与液力传动装置共同工作点匹配计算及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牵引计算程序开发探讨[J]. 张宁. 内燃机车,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