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留管壁”治疗肛瘘46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文[1](2021)在《磁共振3D-SPACE技术与图像融合成像技术对肛瘘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肛管直肠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尽管肛瘘并不危及生命,但由于病程反复、迁延不愈、难以根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发病于身体的隐私部位,甚至引起部分青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手术是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许多病例含有分支、隐匿的次级瘘管或较小的脓肿,这些肉眼辨析度较低的病变往往容易被忽略,导致肛瘘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肛瘘术前的精准诊断是其能否彻底治愈的关键,磁共振技术是公认的最佳的术前检查方法,3D-SPACE序列具有全方位成像且高分辨率的显着优势,以趋于取代传统序列的扫描。为了实现这一技术的有效利用以发挥优势最大化,同时受图像融合技术的启发,笔者团队率先尝试对单一序列的三维图像进行重建,利用多模态的融合图像对肛瘘进行诊断。本研究系回顾性分析,笔者团队基于3D-SPACE序列,首先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对肛瘘进行诊断评估,研究其成像效果、诊断率是否有别于手术标准诊断。进一步研究中,通过融合图像和增强图像的对比,鉴别两者在肛瘘成像的特点,并以手术诊断为标准参照,对诊断一致性进行深入分析。目的:1.对特定序列(3D-SPACE-T2WI和3D-SPACE-STIR)扫描图像的融合,分析融合图像对肛瘘的显像效果和诊断率,探索图像融合技术对肛瘘的诊断价值。2.通过融合图像与T1WI-FS增强序列的对比分析,研究两者对肛瘘的成像质量及诊断一致性,为肾功能不全或造影剂过敏患者提供一种替代性检查方案。方法:1.回顾性分析本院肛肠科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患者并筛选入组。所有入组病例术前1个星期内均接受磁共振3D-SPACE-T2WI和3D-SPACE-STIR序列检查。对扫描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由2名诊断经验丰富的、职称为主治以上的医师分别对3D-SPACE-T2WI、3D-SPACE-STIR序列和融合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量化评分,分别统计瘘管、括约肌的分数并相加为总分,对各组评分使用两两配对的t检验分析。对各组对内口、瘘管-分支的显示率进行计算并比较3者间诊断率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病理确诊的肛瘘患者并筛选入组,所有病例术前1个星期内均接受磁共振3D-SPACE-T2WI、3D-SPACE-STIR和T1WI-FS增强序列扫描。对融合图像和增强序列图像中,计数并诊断各病例中内口数量、位置,瘘管/分支数量、走形,以及肛瘘分型。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参照,影像诊断与之完全一致的才被认为是符合手术诊断。统计融合图像与T1WI-FS增强序列对肛瘘诊断的阳性率,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统计两种序列中Parks各分型的例数,以手术诊断分型为金标准,对比行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1.纳入68例患者,手术确诊内口 73个,瘘管及分支84个。3D-SPACE-T2WI、3D-SPACE-STIR和融合序列的三组图像,对瘘管评分为2.97、4.25、4.32,对括约肌评分为4.38、2.62、4.43,总分为7.35、6.86、8.74。融合图像对括约肌的成像质量较3D-SPACE-T2WI组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评分中,融合图像的质量均优于各单独序列组。三组对肛瘘内口计数(检出率)分别为64(87.7%)、67(91.8%)、70(95.9%);瘘管/分支的计数(检出率)为 76(90.5%)、78(92.9%)、82(97.6%)。对内口诊断率的比较χ2=3.269,P=0.195;对瘘管诊断率的比较χ2=3.737,P=0.154,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入组46例患者,手术确诊肛瘘内口 52个,瘘管-分支61个,Parks分型:括约肌间型26例,经括约肌型15例,括约肌上型3例,括约肌外型2例。融合图像对肛瘘内口诊断敏感度82.6%,T1WI-FS增强为84.8%,两者比较χ2=0.08,P=0.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较好(Kappa=0.761)。融合图像对瘘管诊断敏感度80.4%,T1WI-FS增强为82.6%,两者比较χ2=0.072,P=0.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较好(Kappa=0.784)。融合图像中,Parks各分型例数:括约肌间型:23例,经括约肌型:14例,括约肌上型:2例,括约肌外型:2例,Kappa=0.812。T1WI-FS增强序列中各分型病例数为:括约肌间型:24例,经括约肌型:13例,括约肌上型:2例,括约肌外型:2例,Kappa=0.809。两种方法与手术诊断均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1.融合图像兼具有单一序列的优点,图像质量更好。2.对肛瘘的诊断中,融合图像的诊断率较单一 3D-SPACE-T2WI或3D-SPACE-STIR序列无差异,因而可用于肛瘘的诊断和评估,是一种更高效直接的影像检查手段。3.融合图像与T1WI-FS增强、手术病理诊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增强核磁检查禁忌的患者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方案。
尹锁锁[2](2021)在《改良挂线治疗前方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肛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手术是根治肛瘘的主要手段。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治疗,手术方式选择较多,切开法临床运用广泛,但是由于术中要切开括约肌,对肛门功能仍有一定影响,尤其对于括约肌较为薄弱的前方部位的肛瘘,切开括约肌更需谨慎。挂线法是治疗此类肛瘘常用术式,利用挂线的慢性切割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肛门括约肌,但是目前的橡皮筋挂线法由四周向中心的切割,术后可能会导致肛门功能轻度受损、锁孔样畸形、疤痕面积大等不良情况发生。如何发扬挂线疗法的优势,克服挂线法的不足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改良纽扣挂线疗法对前方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治疗,客观评价改良挂线法在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保护肛门功能方面的效果,为临床不断创新改进定向挂线疗法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前方低位单纯性肛瘘诊断标准的肛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改良纽扣挂线法的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现代橡皮筋挂线的手术方式。术前向患者交代改良挂线的手术方式以及与现代橡皮筋挂线的差异,并在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手术。术后观察记录两组的挂线脱落时间、肛门疼痛程度(术后及紧线后第1、3、5、7天)、创面愈合天数、术后肛门形态以及肛门功能、术后肛瘘复发率等情况。应用SPSS Statistics 25数据分析软件对二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方面: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具有可比性。2.术后各类观察指标方面: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挂线脱落时间、术后复发、住院天数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各类观察指标方面:术后肛门形态、锁孔样畸形、肛门功能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挂线组在术后肛门形态及肛门功能保护方面优于现代橡皮筋挂线组。4.术后疼痛方面:术后第1天、紧线后第1、3天,两组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纽扣挂线疼痛大于现代橡皮筋挂线组。术后第3、5、7天及紧线后第5、7天,两组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纽扣挂线疗法治疗前方低位单纯性肛瘘与现代橡皮筋挂线相比,可以有效减少肛门畸形的发生,更好的保护肛门功能和形态。手术疗效等方面二者相似,但术后疼痛相对较重,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郭高正[3](2021)在《基于括约肌间感染机制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括约肌间切开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的优越性,为高位肛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技术,进而使这一技术在高位肛瘘的临床诊治中得到推广应用。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收治住院具有手术指征,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高位肛瘘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对照组(切开挂线术),每组各36例。从总体临床疗效、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功能、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总体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疼痛评分方面,在术后首次排便时,术后第7、14天这3个时间点,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大便失禁评分及肛门指诊评分方面,在术后3、6个月这2个时间点,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创面面积方面,在术后当天,术后第7、14天这3个时间点,试验组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术均为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术式,两种术式在总体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面不相上下。但括约肌间切开术在保护肛门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缩小创面面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势明显,尤其在保护肛门功能、减轻手术创伤方面的价值更值得肯定。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4](2020)在《肛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肛瘘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领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为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脓肿破溃或引流后形成。由于其病理变化的复杂多样性,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不乐观,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肛瘘迁延不愈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排粪失禁等,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残疾。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讨论编写本专家共识,建议在治疗前对肛瘘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瘘管造影、超声波检查、CT或MRI,目的在于准确判断肛瘘内口位置、瘘管走行方向及其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腺源性肛瘘确诊后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分为损伤括约肌的手术和保留括约肌功能的手术。前者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和肛瘘挂线术等;后者包括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直肠黏膜肌瓣推进修补术、肛瘘激光闭合术和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等。建议临床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或组合应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包括肛瘘栓和纤维蛋白胶等,由于其具有保留括约肌功能和可重复应用等特点,亦推荐有条件和有经验的医生选择性应用。术后良好的伤口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愈合,降低肛瘘复发率。由于肛瘘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和排粪失禁发生率,对部分病情复杂、反复手术和肛门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在选择再次手术时一定要慎重,要权衡患者获益和排粪失禁风险。
刘肃志,杨巍,李悦[5](2020)在《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疾病源流及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挂线疗法是中医外科特色疗法之一。传统挂线具有慢性勒割、异物刺激、引流和标志四大作用,用于治疗高位肛瘘。目前挂线术也用于肛周脓肿、肛管直肠狭窄、慢性肛裂及出口梗阻型便秘、克罗恩病肛瘘等疾病。挂线疗法的诊治范围不断扩大,临床应用逐步规范。改良挂线方法,可衍生出多种形式:挂线的种类有药线、丝线、橡胶线,挂线的力度有实挂、虚挂,挂线深度有高位顶点挂、中位挂线、低位挂线,挂线数量又有单线、双线,还有挂线、拖线、浮线、引线等多种使用方法。
石玉迎[6](2020)在《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是依据Parks分型原则分类,指起源于肛腺感染,瘘管沿内、外括约肌间隙走行,向外穿透皮肤形成外口,向内走行盲端穿过肛提肌的肛瘘。因其位置穿过肛直环,手术时在敞开瘘道治愈肛瘘时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是临床难题,如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保护肛门功能一直是临床瓶颈。对于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国内外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手术标准,因此探索疗效好、痛苦小、并且可以保护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手术方案是肛肠专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本文一方面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与评价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与传统实挂线方法来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等有效性观察指标,评估术后疼痛,肛门功能、肛门直肠压力等安全性评价指标,另一方面通过动物实验构建肛瘘模型,并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干预此动物模型,探讨肛瘘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肛瘘的优势作用机制。临床研究 应用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目的:通过虚实结合挂线与实挂线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一种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新术式,评价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在保证临床疗效、减轻术后并发症、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功能等方面的优势。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单盲、随机、对照、非劣效性临床研究。门诊确诊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并住院安排手术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填写随机分配卡,其中包含序号、随机数字、组别。将随机分配卡装入编有序号的不透光专用牛皮纸信封中并密封。按照病人就诊先后顺序,符合纳入标准后开启信封。A组为试验组,36例,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进行治疗;B组为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实挂线法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包括治愈率、复发率、创面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术后疼痛评分、肛门直肠压力值、WEXNER肛门功能评分、肛门外观形态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完成病例34例。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有效性指标:①治愈率:试验组治愈率91.18%,对照组85.29%,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复发率:试验组随访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平均愈合时间:试验组平均愈合时间41.74±8d,对照组51.27±11.77d(p<0.05);④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d两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14d、20d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⑤肛门Wexner功能评分: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⑥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术后两组肛门静息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肛门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肛管高压带长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在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保护肛门功能、避免肛门不全失禁出现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实挂线法。实验研究1.丝线挂线引流的肛痰模型研究目的:构建大鼠肛瘘模型,探讨丝线挂线造瘘模型可能。方法:将30只SD雄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肛周丝线挂线留置,对照组采用金属丝挂线留置。观察动物一般状态、肛温、肛周分泌物、取材后组织HE染色,ELISA法检测肛瘘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 的含量。结果:①造模后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精神萎靡,活动度降低,对照组大鼠死亡3只(死亡时间术后5d、10d、13d)。正常组、实验组无异常死亡。②大鼠肛门温度:造模前三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第1d实验组与对照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7d实验组平均肛温低于对照组(p<0.05);第14d实验组平均肛温低于对照组(p<0.05);第21d三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0d三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大鼠肛周分泌物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造模后肛周出现有分泌物,造模第1d两组肛周分泌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第7d实验组肛周分泌物少于对照组(p<0.05);第14d实验组肛周分泌物少于对照组(p<0.05);第21d两组肛周分泌物差异不明显(p>0.05);第30d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取材后肛周组织HE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镜下均可见肛瘘样改变,实验组实际成模率高于对照组(p<0.05)。⑤组织炎性细胞因子含量:造模后两组大鼠肛周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5);实验组肛周组织IL-4、TGF-β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丝线挂线留置肛门方法建造大鼠肛瘘模型成功,且实际成功率高于既往文献发表金属丝挂线组。2.虚实结合挂线治疗肛瘘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虚实结合挂线治疗大鼠肛瘘模型的治疗效果,探讨该方法治疗肛瘘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涉及两次分组,第一次将SD雄鼠30只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组24只,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实验组8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采用丝线虚实结合挂线,对照组采用橡皮筋实挂线。观察动物一般状态、肛温、肛周局部分泌物、以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肛周组织中VEGF、FGF-2水平,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与肛周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①第1次分组造模后空白对照组在一般情况、肛周分泌物情况、VEGF与FGF-2水平、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5),肛门平均温度差异不明显(p>0.05)。②大鼠一般情况:干预后大鼠精神萎靡,毛发无光泽,活动度降低,进食、饮水较少,排便、排尿无异常,无异常死亡。③大鼠肛门温度:干预前三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第1d实验组、对照组平均肛温升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d实验组平均肛温低于对照组(p<0.05);第7d实验组平均肛温低于对照组(p<0.05)。④大鼠肛周分泌物:干预前三组肛周分泌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第1d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d实验组分泌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第7d实验组肛周分泌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实验组血清IL-4、TGF-β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⑥组织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肛周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实验组肛周组织中IL-4、TGF-β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⑦肛周组织愈合因子水平:干预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组织中VEGF、FGF-2水平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实验组VEGF、FGF-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VEGF、FGF-2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实验组VEGF、FGF-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治疗肛瘘术后引流及组织愈合作用明显,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与愈合因子水平可能是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肛瘘的作用机制之一。
谢心[7](2020)在《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通过疗效评定,为临床上治疗混合痔,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于更好服务于患者。方法:本课题选取符合本试验研究的80例诊断为混合痔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每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术前的准备工作相同,术前的相关检查已经完善,排除有关手术禁忌症,均在腰腧穴麻醉+静脉强化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组40例病患术中予芍倍注射液(芍倍注射液+生理盐水,配比浓度为1:1)直接注入痔核结扎基底处、结扎线上1cm黏膜下以及为结扎的、较小的内痔内注射,每点约5ml,伴直肠粘膜松弛者同时在松弛粘膜下注射。单纯治疗组40例病患术中不进行芍倍注射液粘膜下注射。两个组上的病人都在术后第一天进行换药操作,且操作方法一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缘水肿、疼痛、出血、坠胀、肛门狭窄、大小便等情况;并对本试验中的病人进行远期电话随访,观察远期复发率情况。所有试验相关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分析,采取卡方检验、t检验或轶和检验等检验方法完成相关数据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诊疗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2)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方面:术后1天、3天,对比两组病人肛缘水肿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于术后1、3、7天,对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相关意义(P<0.05);(3)术后肛门狭窄情况:联合治疗组肛门狭窄情况明显少于单纯治疗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关于术后排尿、排便方面:术后排尿情况,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术后第一次排便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排便情况优于单纯治疗组;(5)疗效评定方面:术后6个月,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相关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医治混合痔的综合性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破坏小,几乎无不良反应,复发概率相对低,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肛管局部解剖结构的损坏,最佳地保护了肛门的功能(主要是保护黏膜,修复肛垫,不破坏或损伤正常组织),提高疗效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临床上医治混合痔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有用、有效的医疗方式。
刘一东[8](2020)在《疡愈膏对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疡愈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疗效,为疡愈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35例肛瘘术后患者,纳入该项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原发性低位单纯肛瘘的诊断标准并手术治疗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常规换药)、对照组(贝复新换药)、观察组(疡愈膏换药)各45例。三组患者均于术后第二日起每日给予上下午两次创面换药治疗(住院期间),观察组予疡愈膏在术后常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面换药;对照组予临床常用创面修复的贝复新在术后常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面换药;空白组进行术后常规创面换药。观察三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每3、7、14天记录一次创面疼痛程度、分泌物情况;住院期间每周记录一次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愈合率;符合出院指标即办理出院手续,记录住院时间;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或随访直至创面完全愈合,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记录并计算各组第21天的综合疗效。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三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评估疡愈膏的临床疗效。结果:(1)在减轻创面疼痛、分泌物症状上:使用疡愈膏和贝复新对创面进行换药,比常规清洁换药更具有显着优势(P<0.05)。(2)在促进肉芽生长,缩小创面面积方面:疡愈膏组与贝复新组均可促进创面肉芽的生长,且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创面愈合率方面:术后第14天空白组(39.34±4.69)%,贝复新组(52.02±5.78)%,疡愈膏组(51.22±6.33)%。疡愈膏组与贝复新组均能提高创面愈合率,且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方面:空白组(25.62±1.74)天,贝复新组(22.67±3.29)天,疡愈膏组(23.20±2.56)天。贝复新组愈合时间均值最低,但与疡愈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在住院时间方面:空白组(12.27±1.16)天,贝复新组(8.73±1.18)天,疡愈膏组(9.93±1.39)天。贝复新组所需住院时间均值最短,但与疡愈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6)综合疗效比较:三组综合疗效均100%。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疡愈膏在缓解创面疼痛,减轻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加快创面面积缩小,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住院时间上有显着疗效。更适合应用于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赵玉楣[9](2020)在《肛瘘挂线术后肛门功能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将行切割性挂线手术与行非切割性挂线手术的肛瘘患者的术后肛门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观察中医挂线疗法对肛门功能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肛肠科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肛瘘患者的病史资料,选取符合排纳标准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患者行切割性挂线作为暴露因素,以复发作为研究终点。根据患者既往住院期间所行手术进行分组,分为切割性挂线组与非切割性挂线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肛门失禁评分、肛门指诊情况以及是否复发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肛肠动力学指标:通过非劣效性检验,术后3个月,切割性挂线组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门平均收缩压、括约肌功能长度、初始感觉容量、最大耐受容量均不比非切割性挂线组差,术前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卡方检验,术前及术后3个月,切割性挂线组与非切割性挂线组的肛管直肠抑制反射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通过卡方检验,术前及术后3个月,切割性挂线组与非切割性挂线组的肛门失禁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3)通过卡方检验,术前及术后3个月,切割性挂线组与非切割性挂线组的肛门指诊情况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4)复发情况:术后3个月,非切割性挂线组复发3例,其中行旷置引流挂线法2例,行松弛挂线法1例。结论:通过本回顾性队列研究可知,切割性挂线组术后肛肠动力学相关指标不比非切割性挂线组差,其肛门失禁评分、肛门指诊情况与非切割性挂线组相比,差异不显着。且术后切割性挂线组未发现复发。说明使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并保存肛门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尹和宅[10](2020)在《郭氏苦柏方对肛瘘术后创面新血管生成及VEGF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探讨郭氏苦柏方对肛瘘术后创面新血管生成及VEGF表达的影响,为该方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支持。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完成106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行肛瘘切除术,观察组术后用郭氏苦柏方熏洗坐浴,对照组术后用高锰酸钾外用片稀释后坐浴,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有无肛周瘙痒、湿疹等不良反应,记录术后第7、14及21天换药时创面疼痛情况及肉芽评分,术后第7、14天显微镜下观察创面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检测创面VEGF的表达,并统计临床疗效,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评估患者术后肛门收缩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14天换药时创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78±0.49)和(1.79±0.3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21天疼痛评分相仿(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14天、21天肉芽评分分别为(1.52±0.51)、(0.98±0.44)和(0.57±0.23),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14天的镜下创面毛细血管数量分别为(32.78±8.72)、(97.04±11.5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14天的VEGF阳性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无肛周湿疹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1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愈51例,好转3例,对照组治愈49例,好转3例,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治愈患者中,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4.72±3.89)天,少于对照组(P<0.05),而Wexner评分分别为(1.99±0.38)和(2.13±0.4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郭氏苦柏方能减轻肛瘘患者术后疼痛,提高创面VEGF的表达强度,增加创面毛细血管数量,促进创面新血管生成并有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达到加快术后创面修复,促进快速康复的目的,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二、“保留管壁”治疗肛瘘4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留管壁”治疗肛瘘46例(论文提纲范文)
(1)磁共振3D-SPACE技术与图像融合成像技术对肛瘘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肛管的解剖 |
2.肛瘘的概述 |
3.肛瘘的诊断技术 |
4.磁共振于肛瘘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 |
5.磁共振新技术用于肛瘘诊断的探索 |
第二部分 磁共振三维成像3D-SPACE-STIR、3D-SPACE-T2WI序列及图像融合技术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部分 磁共振3D-SPACE-STIR、3D-SPACE-T2WI序列融合与T1WI-FS增强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
总结 |
创新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改良挂线治疗前方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祖国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及治疗 |
1.1 中医对肛瘘疾病的发展认识 |
1.2 中医对肛屡的病因病机认识 |
1.3 中医对肛瘘疾病的治疗 |
2.现代医学对肛瘘的认识 |
2.1 对肛瘘病因的认识 |
2.2 肛瘘的分类和诊断 |
2.3 对前方肛瘘的认识研究 |
2.4 肛瘘手术的治疗原则 |
2.5 肛瘘的主要术式 |
3.特殊类型的肛瘘 |
3.1 克罗恩病肛瘘 |
3.2 婴幼儿肛瘘 |
3.3 结核性肛瘘 |
3.4 直肠阴道瘘 |
4、肛瘘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一般资料 |
2.1 性别 |
2.2 年龄 |
2.3 病程 |
3.治疗方法 |
3.1 术前准备 |
3.2 麻醉 |
3.3 体位 |
3.4 手术方法 |
3.5 术后用药 |
3.6 术后换药和紧线处理 |
3.7 随访 |
4.疗效判定标准 |
5.观察指标 |
5.1 挂线脱落时间 |
5.2 肛门疼痛情况 |
5.3 创面愈合时间 |
5.4 术后肛门形态评分 |
5.5 术后锁孔样畸形 |
5.6 肛门括约肌功能判断 |
5.7 术后复发情况 |
5.8 住院时间 |
6.统计方法 |
7.研究结果 |
7.1 临床疗效 |
7.2 创面愈合时间 |
7.3 挂线脱落时间 |
7.4 术后肛门形态 |
7.5 锁孔样畸形 |
7.6 疼痛 |
7.7 Wexner肛门功能评分 |
7.8 术后复发 |
7.9 住院天数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关于挂线疗法 |
1.1 紧线及虚挂线拆除的时机 |
1.2 挂线的量化分析 |
1.3 挂线疗法存在的问题 |
1.4 传统挂线与现代橡皮筋挂线的差异 |
2.本课题改良纽扣挂线的理论基础 |
3.本课题改良挂线疗法的操作要点 |
4.本课题两组挂线方法统计结果及分析 |
5.问题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括约肌间感染机制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
1.1 肛瘘病名的历史变迁 |
1.2 肛瘘的中医病因病机 |
1.3 祖国医学对肛瘘症状的描述 |
1.4 祖国医学对瘘管疾病的分类 |
1.5 肛瘘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
2.1 肛瘘的西医学病因病理 |
2.2 现代医学对肛瘘的分类 |
2.3 肛瘘的临床表现 |
2.4 肛瘘的诊断 |
2.5 肛瘘治疗的目标、原则及发展趋势 |
3 高位肛瘘保留括约肌术式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3.1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术) |
3.2 瘘管搔刮术(PERFACT术) |
3.3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 |
3.4 松弛挂线术(LST术) |
3.5 纤维蛋白胶(FG) |
3.6 肛瘘栓(AFP) |
3.7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VAAFT术) |
3.8 皮瓣推移术(AF术) |
3.9 脂肪干细胞移植(ADSCs)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术前准备 |
2.3 治疗方法 |
2.4 术后处理 |
2.5 研究的均衡性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 观察指标评定标准 |
4.1 总体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4.2 术后疼痛评分标准 |
4.3 肛门括约功能评估标准 |
4.4 创面面积评估标准 |
4.5 创面愈合时间判定标准 |
4.6 住院时间判定标准 |
4.7 术后复发情况判定标准 |
4.8 术后并发症情况 |
5 随访方法和时间 |
6 统计学方法 |
7 研究结果 |
7.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7.2 两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
7.3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
7.4 两组肛门括约功能比较 |
7.5 两组创面面积比较 |
7.6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7.7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
7.8 两组复发率比较 |
7.9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两组基线资料分析 |
8.2 两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8.3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分析 |
8.4 两组肛门括约功能结果分析 |
8.5 两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分析 |
8.6 两组住院时间结果分析 |
8.7 两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分析 |
9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传统切开挂线术的现存问题 |
2 括约肌间切开术的理论基础 |
2.1 本术式创出的背景 |
2.2 “括约肌间肛腺感染”机制 |
2.3 祖国医学“拔根”、“护肛温存”的学术思想指导 |
2.4 祖国医学“祛腐生肌”理论指导 |
2.5 导师治漏“疏胜于堵”,以“通”为要的学术思想指导 |
2.6 “微创外科”理念的深入 |
3 括约肌间切开术的作用机制 |
4 括约肌间切开术的操作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
4.1 手术入路的选择 |
4.2 游离括约肌间隙高度的把握 |
4.3 内口的寻找及处理 |
4.4 支管及盲管的处理 |
5 括约肌间切开术的特色与创新点 |
5.1 括约肌间切开术的特色 |
5.2 括约肌间切开术的创新点 |
6 括约肌间切开术的优势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疾病源流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古籍中对挂线疗法的研究 |
2 挂线疗法的机理 |
3 国外对挂线疗法的研究 |
4 挂线术的临床应用 |
4.1 高位肛瘘、肛周脓肿 |
4.2 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 |
4.3 克罗恩病肛瘘 |
4.4 肛管直肠狭窄 |
4.5 出口梗阻型便秘 |
5 挂线疗法之经验 |
(6)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西医关于肛瘘的认识与研究 |
1. 肛瘘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
2. 西医关于肛痰的认识与研究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高位肛瘘手术现状 |
1. 括约肌保留术式 |
2. 部分括约肌损伤术式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肛瘘模型的动物选择与常用造模方法 |
1. 肛瘘模型的动物选择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应用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
前言 |
研究目标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丝线挂线引流的肛瘘模型研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 虚实结合挂线治疗肛瘘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附录 |
附录1 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CRF表 |
附录2 动物实验一照片 |
附录3 动物实验二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必须每条均符合) |
1.4 排除标准(符合其中一条即排除) |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病例中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思路 |
2.3 术前检查 |
2.4 术前准备工作 |
2.5 手术体位 |
2.6 麻醉方法 |
2.7 手术方法 |
2.8 术后常规处理方法 |
3.观察指标 |
3.1 疗效评价标准 |
3.2 观察周期及随访时间 |
3.3 安全性评价 |
4.统计学分析方法 |
5.研究结果及相关分析 |
5.1 病例入组情况分析 |
5.2 一般情况比较 |
5.3 手术时间比较 |
5.4 术后疗效观察 |
6.安全性评价 |
7.讨论 |
7.1 痔的概念 |
7.2 痔的认识 |
7.3 痔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
7.4 痔的手术治疗方法 |
7.5 痔的注射疗法的发展 |
7.6 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的认识 |
7.7 芍倍注射液的药理分析及作用 |
7.8 芍倍注射液注射后组织病理学变化 |
7.9 芍倍注射液的药用特点 |
7.10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的相关分析 |
8.结论 |
9.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1:文献综述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进展 |
1.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1.1 窦状静脉扩张理论 |
1.2 肛垫下移理论 |
1.3 血管增生理论 |
2.痔的手术治疗现状 |
3.痔术后常见症状 |
3.1 术后肛缘水肿 |
3.2 术后疼痛 |
3.3 术后出血 |
3.4 术后肛门坠胀不适 |
3.5 术后肛管狭窄 |
3.6 术后尿潴留 |
4.芍倍注射液的理论基础及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
参考文献 |
附2 临床观察表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
病例报告表 |
知情同意书 |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疡愈膏对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脱落)标准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术前准备 |
2 麻醉及手术方式 |
3 术后常规治疗 |
4 所需药物来源及制备 |
5 术后创面干预及注意事项 |
6 研究所需材料 |
7 疗效观察指标 |
7.1 创面疼痛程度评分标准 |
7.2 创面分泌物评分标准 |
7.3 肉芽形态评分标准 |
7.4 创面面积计算 |
7.5 创面愈合率计算 |
7.6 创面愈合时间 |
7.7 住院时间 |
8 安全性评定标准 |
9 疗效评定标准 |
10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 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
1.1 性别比较 |
1.2 年龄比较 |
1.3 原始创面面积比较 |
2 临床指标数据分析 |
3 综合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估 |
第四章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肛瘘及术后创面的认识 |
2、西医对肛瘘及其术后创面的认识 |
3 关于疡愈膏 |
3.1 疡愈膏的来源及前期临床研究 |
3.2 疡愈膏组方的药理功能及特色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综述 肛瘘的微创诊疗技术及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肛瘘挂线术后肛门功能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
2.5 病例的退出与终止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肛门失禁评分 |
4.2 术前、术后3月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 |
4.3 术后复发情况 |
4.4 肛门括约肌指诊情况 |
5 统计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 |
1.2 年龄 |
2 肛门失禁评分 |
3 术前、术后3月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 |
3.1 肛管静息压 |
3.2 肛管最大收缩压 |
3.3 肛管平均收缩压 |
3.4 括约肌功能长度 |
3.5 肛管直肠抑制反射 |
3.6 初始感觉容量 |
3.7 最大耐受容量 |
4 术后复发情况 |
5 肛门括约肌指诊情况 |
讨论 |
1 中医对肛瘘的认识 |
1.1 肛瘘的病因病机 |
1.2 中医挂线疗法溯源 |
2 现代医学治疗肛瘘的主要术式 |
2.1 肛瘘切除术 |
2.2 肛瘘切开引流术 |
2.3 肛瘘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 |
2.4 肛瘘剔除术 |
2.5 直肠推移瓣术 |
2.6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 |
2.7 松弛挂线术 |
2.8 肛瘘栓、纤维蛋白胶封堵术 |
2.9 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术(PPH) |
3 中医挂线疗法与西医挂线疗法的区别 |
4 高位肛瘘的治疗难点 |
5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优越性 |
5.1 传统中医挂线疗法的原理认识 |
5.2 切割性中医挂线疗法的原理认识及实践成果 |
6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评估肛门功能的价值 |
7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原理及优势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一般资料分析 |
8.2 肛门失禁评分 |
8.3 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分析 |
8.4 术后复发情况 |
8.5 肛门括约肌指诊情况 |
9 思考与体会 |
10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郭氏苦柏方对肛瘘术后创面新血管生成及VEGF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资料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剔除及脱落标准 |
6.脱落病例处理 |
(二) 方法 |
1.手术治疗 |
2.术后常规处理 |
3.分组处理 |
4.所用药物 |
5.注意事项 |
(三) 观察指标 |
1.创面疼痛评分 |
2.肉芽评分 |
3.显微镜下观察创面新生毛细血管数量 |
4.创面VEGF表达结果判定 |
5.肛门功能评分 |
(四) 疗效评定标准 |
(五)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一) 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
(二) 肉芽评分比较 |
(三) 显微镜下创面毛细血管数量比较 |
(四) 创面VEGF表达比较 |
(五)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六) 临床疗效比较 |
(七) 创面愈合时间和Wexner评分比较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肛瘘的认识 |
1.祖国医学对肛瘘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肛瘘的认识 |
(二) 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肛瘘手术后创面治疗的认识 |
1.祖国医学对肛瘘手术后创面治疗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肛瘘手术后创面治疗的认识 |
(三) 郭氏苦柏方的组方及药理研究 |
(四) 研究结果分析 |
1.郭氏苦柏方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
2.郭氏苦柏方对术后肉芽生长的影响 |
3.郭氏苦柏方对创面毛细血管生成及VEGF表达的影响 |
(五)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保留管壁”治疗肛瘘4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共振3D-SPACE技术与图像融合成像技术对肛瘘的诊断价值研究[D]. 张佳文.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2]改良挂线治疗前方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D]. 尹锁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括约肌间感染机制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D]. 郭高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肛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12)
- [5]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疾病源流及进展[J]. 刘肃志,杨巍,李悦. 西部中医药, 2020(12)
- [6]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D]. 石玉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疡愈膏对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研究[D]. 刘一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肛瘘挂线术后肛门功能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赵玉楣.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郭氏苦柏方对肛瘘术后创面新血管生成及VEGF表达的影响[D]. 尹和宅.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