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凤战略打造特色媒体军团——访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锋(论文文献综述)
彭源[1](2014)在《全媒体视域下的新华社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网事》为例》文中提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传媒业朝着信息传播的两端延伸,一是向信息的接收端——受众靠拢,吸纳、汇聚网络场域中分散的网民群体;二是向信息的发布端——媒体供能,提升媒体在网络场域中传播信息的功率和效率。这种发展趋势为主流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提供了可能。随之,国内引发了一波主流媒体关注网络、运用网络、报道网络的热潮。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在2008年就提出了转型升级、进军网络的构想,并始终围绕受众和媒体这两端,通过增加服务、拓展业务、扩充渠道等方式,强化自身在网络世界中的影响力。2010年8月,新华社面向全国网民开办国内首个全媒体综合新闻播报平台——《中国网事》,平台上线以来坚持“聚焦网事,走进网民”,依托通讯社资源优势,在全媒体融合领域进行了诸多尝试与创新,并逐渐获得了网民的认可与称赞。本文从新华社向全媒体机构转型的大背景出发,以《中国网事》栏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归纳各子栏目的内容定位与报道特色。进而从媒介技术、传播渠道、报道内容、报道对象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网事》发展中的创新举措,并在此基础之上剖析其运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新闻调查欠缺深度、互动机制不灵活、热点事件报道失语、栏目间全媒体融合度差。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梳理与分析,以便对《中国网事》栏目建设、新华社转型升级以及其他主流媒体试水网络提供借鉴与思考。
杨银娟[2](2010)在《媒体的增量改革:《广州日报》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试图用增量改革的框架解释近30年的中国新闻改革,基于广州报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增量改革呈现两种模式,一种是《广州日报》的扩版潮,另一种是《南方日报》的报业集团化。增量改革促进了过去数十年中国新闻产业的发展,然而改革带来的收益正在衰减,未来媒体空间的进一步扩展可能会受制于现有体制等多种因素。
陈雪梅[3](2009)在《南方都市报经营战略转型研究》文中认为《南方都市报》从1997年创办日报至今,在短短十年的时间,从一份为生存而奋斗的报纸,发展到到现在年广告收入达二十亿,中国报业广告经营排名第二位的主流大报,创造了中国报业发展的奇迹。从经营单一的平面媒体,到建立起包括网站、周刊、手机报、户外媒体项目在内的全媒体运营企业。在此过程中,应对外部坏境变化及内部发展,南方都市报实施了两次大型的经营战略转型。第一次是基于媒体(单一报媒)经营的报纸定位转型,第二次是从单一媒体经营者向经营媒体(各类形态媒体)者的战略转型。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为研究个案,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战略管理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经典营销理论对《南方都市报》的两次战略转型进行梳理与分析,提炼《南方都市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全媒体时代《南方都市报》的发展路径进行大胆的预测。
杨茵娟[4](2008)在《媒体的增量改革:《广州日报》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用增量改革的框架解释过去近三十年的中国新闻改革,即改革保存了媒介的宣传功能,同时增加了新的新闻类型,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新闻事业喉舌与商品双重属性的冲突。基于广州报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增量改革呈现两种模式,一种是《广州日报》的扩版潮,即在原有版面上保存甚至强化宣传内容,在新增加的版面上刊登读者需求的新闻内容;另一种是《南方日报》的报业集团化,即党报主要承担宣传任务,新出版的子报成为利润中心。然而增量改革带来的收益正在衰减,未来媒体空间的进一步扩展可能会受制于现有体制等多种因素。
李兴平[5](2008)在《媒介融合下的报业集团发展 ——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移动技术等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很大变化。美国未来学家托弗勒在《权力的转移》(托弗勒1990)一书中,论述了当今新闻传播事业呈现的几个发展趋势,其中第一个就是信息传播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以电子计算机、终端显示器、微波以及卫星通信等为代表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世界范围内的媒介融合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趋势越来越呈加速的态势,并日益影响到我国,必然会对传统媒体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中,影响尤为深远的是对各种新闻媒介的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国内外不少新闻媒体借助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等技术条件,推出了手机报、电子报纸、新闻视频公告、综合新闻网站和网络杂志等等,将新闻信息载体演变成多种不同载体的集群,甚至可能形成一种集合了目前所有媒介优势的新媒介。在这种趋势下,国内报业和报业集团态度怎样,有什么发展举措和应对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存在什么突出的问题等等,还没有见到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对以上问题做一简单梳理。
朱其俊[6](2008)在《新时期南方日报报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南方日报》于1949年创刊于广州,是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从创刊到现在,该报一直是广东报业的龙头。1998年,该报组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后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近年来,南方日报以其权威性及品牌运作,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性的主流政经媒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每个历史阶段,《南方日报》都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对报纸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本文通过梳理南方日报新时期不同阶段的报业发展战略来探讨南方日报的成功之路。《南方日报》的发展战略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办一张有广东特色的省委机关报”;20世纪90年代的权威性,指导性与贴近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以及2002年以来的“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和多品牌发展战略。本文尝试从南方日报具体的文章与报社发展的经营管理策略,分析和归纳出其战略的主要发展脉络,试图找出其成功的原因,通过策略发展的归纳,力求将南方日报二十余年的发展战略浓缩于文中,并通过其以前的经营策略的发展情况展望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程莉莉[7](2007)在《我国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创新经营探析》文中指出在报业集团组建之前,中国报业的创新非常有限,而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1996成立后,中国报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随之焕然一新,各种新因素、新形式接踵而来。因此,组建报业集团本身便是一种创新的开始。本论文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都市报为例,介绍、分析报业产品创新的三大基本类型以及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然后,结合这三大创新类型,阐释各自的创新形式。我国报业集团媒介产品经营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同其他产业相比,传媒产业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本文在剖析媒介产品创新类型和媒介产品经营创新手段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中国报业集团媒介产品经营创新的特殊性及现状。最后,结合我国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创新发展现状,针对目前报业集团中存在的问题,借助国外成功的传媒管理经验,提出了中国报业集团进一步实行跨媒介、跨地域经营,全方位资源整合,差异化创新的对策,希望能对报业集团媒介产品经营创新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我国报业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危曙荣[8](2006)在《《南方都市报》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全国的都市报开始出现向主流媒体转型的趋势,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就是在这一阶段突然崛起,连续变脸,最终成功转型为一份“新主流媒体”的。本文便是以《南方都市报》为研究个案,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方都市报》9年来(1997年—2005年)在版面形式和内容上的转变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理念进行分析,探寻出《南方都市报》转型中的某些成功经验。《南方都市报》的转型主要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99年7月至2002年2月,《南方都市报》由小报转型为一份百万大报;第二阶段从2002年3月到现在,《南方都市报》从一份强大的报纸向伟大报纸转型。总的说来,《南方都市报》的转型是成功的,因为它始终将市民阶层作为自己的主流读者群,善于将“守旧”和创新的能力结合起来,并以成功的新闻策划为作为扩大市场影响的手段,把独特的专刊、专叠作为自己的卖点。所有这些,都是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的。
施爱春[9](2004)在《龙凤战略打造特色媒体军团——访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锋》文中提出 广州的三大报业集团,比财力,广州日报财大气粗,一年有十几亿的广告收入;论办报,在全国报纸为同质化伤透脑筋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既计划生育,又多子多福,在这个各具特色的媒体军团里:有一纸风行20年的全国性周报《南方周末》,有密集覆盖珠三角要做中国最好报纸的《南方都市报》,有杀入中国体育类报纸前三强的《南方体育》,有要做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的《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后,《南方周末》迅速推出男性杂志《名牌》,《南方都市报》在与上海文新集团合作办《东方早报》遇挫后,又紧锣密鼓于2003年11月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跨集
二、龙凤战略打造特色媒体军团——访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凤战略打造特色媒体军团——访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锋(论文提纲范文)
(1)全媒体视域下的新华社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网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中国网事》栏目研究 |
0.2.2 关于全媒体的研究 |
0.2.3 本文研究创新 |
0.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融入全媒体的新华社 |
1.1 全媒体概念辨析 |
1.2 全媒体新闻的特征 |
1.2.1 私人化与开放性 |
1.2.2 移动性与交互性 |
1.2.3 全景式与全天候 |
1.3 新华社的全媒体发展之路 |
1.3.1 新华社走入荧屏 |
1.3.2 新华社手机在线 |
1.3.3 新华社登陆网络 |
第二章 《中国网事》的议程设置 |
2.1 应时而生的《中国网事》 |
2.1.1 网络空间众声喧哗 |
2.1.2 全媒体转型实验平台 |
2.2 《中国网事》报道内容 |
2.2.1 调查核实与澄清辟谣 |
2.2.2 时事摘要与信息发布 |
2.2.3 设置专题与多角度评论 |
2.2.4 文化娱乐与科教生活 |
2.2.5 典型报道与网络反腐 |
第三章 《中国网事》的上下求索 |
3.1 媒介技术的创新 |
3.2 传播渠道的创新 |
3.3 报道内容的创新 |
3.3.1 创新选题角度 |
3.3.2 语言与文体创新 |
3.4 报道对象的创新 |
第四章 “中国网事”仍任重道远 |
4.1 内容: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
4.2 网民:想走近你不容易 |
4.3 热点事件:雾里看花 |
4.4 栏目:全媒体,各自说 |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本文研究不足及以后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南方都市报经营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南方都市报在中国报业发展中的地位 |
2.1 办报历程 |
2.2 南方都市报经营创新的中国经验 |
3.南方都市报的第一次经营战略转型—报纸定位转型 |
3.1 报纸定位转型第一阶段(1997-2002)-从大众化报纸向主流报纸转型 |
3.2 报纸定位转型的第二阶段:从规模竞争向品牌媒体转型(2003-今) |
4.南方都市报第二次经营战略转型——从媒体经营转向经营媒体 |
4.1 从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转型的原因分析: |
4.2 经营媒体者战略转型的第一步:从跨区域扩张到品牌延伸 |
4.3 经营媒体者战略转型第二步:从平面媒体到全媒体 |
5.南方都市报经营战略转型的总结和建议 |
5.1 南方都市报经营战略转型的总结 |
5.2 《南方都市报》当前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5.3 南方都市报未来发展的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媒介融合下的报业集团发展 ——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写作缘起与研究范围 |
1.1.1 写作缘起 |
1.1.2 研究范围 |
1.2 本论题文献综述 |
1.2.1 媒介融合方面 |
1.2.2 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探索 |
1.2.3 南方报业集团的媒介融合活动及其发展方面 |
1.3 研究观点与写作思路 |
1.3.1 研究观点 |
1.3.2 写作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众传媒的属性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
2.1 大众传媒的属性 |
2.1.1 两重属性说 |
2.1.2 三重属性说 |
2.2 报业集团的简单回顾 |
2.2.1 时代背景 |
2.2.2 简单经过 |
2.2.3 报业集团化的优势 |
2.3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概况 |
2.3.1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产品结构与定位 |
2.3.2 业内专家的评价 |
2.3.3 集团的影响与成就 |
第三章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展举措 |
3.1 成立传媒集团,制定发展战略 |
3.2 改革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实行内部资源整合 |
3.2.1 改革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
3.2.2 理顺内部关系,实行报系管理模式 |
3.2.3 突出主报地位,狠抓发行和改版 |
3.3 着眼未来,抓好媒体布局 |
3.3.1 建立互联网站方阵 |
3.3.2 试水新媒体,创办网络杂志和手机报 |
3.3.3 跨地域办报 |
3.3.4 利用新技术,打造“新闻数码港” |
3.3.5 引进战略投资,进行多元化经营 |
3.4 国内外新闻传媒集团媒介融合活动简介 |
3.4.1 文广传媒 |
3.4.2 凤凰卫视 |
第四章 对国内其他报业集团的启示 |
4.1 瞄准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果断做出决策 |
4.1.1 新闻事业与科技发展相始终 |
4.1.2 根据报业发展方位,创办新报 |
4.2 吃透国家政策精神,敢于先人一步 |
4.3 紧贴市场,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
4.3.1 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刊物转型与转向 |
4.3.2 根据市场竞争态势,创办不同定位的刊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6)新时期南方日报报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导论 |
1.1 报业发展战略以及南方日报报业发展战略 |
1.2 新时期南方日报报业发展概况 |
1.3 研究南方日报报业发展的意义 |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方日报报业发展战略 |
2.1 "办一张有广东特色的省委机关报"口号的提出 |
2.2 "办一张有广东特色的省委机关报"的贯彻执行 |
2.3 南方日报的初步改革及其成效 |
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方日报发展战略 |
3.1 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贴近性的提出 |
3.2 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贴近性的表现 |
3.3 南方日报深化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
4 新世纪南方日报发展战略 |
4.1 中国加入WTO对报业影响 |
4.2 "高度决定影响力"及"多品牌战略"的提出 |
4.3 高度决定影响力的目标的实施 |
4.4 多品牌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
4.5 "高度决定影响力"和"多品牌发展战略"的成效 |
5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我国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创新经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 文献回顾及基本概念 |
1.1 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
1.2 关于我国报业集团 |
1.3 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及其经营 |
1.4 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创新 |
2 我国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创新的类型分析 |
2.1 率先创新型 |
2.2 模仿创新型 |
2.3 合作创新型 |
3 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创新经营形式 |
3.1 多元化经营:延伸率先创新范围 |
3.2 跨媒介经营:互联网时代的模仿创新 |
3.3 跨区域经营:合作创新的趋势 |
3.4 国外报业传媒集团经营案例 |
4 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创新经营的趋势探讨 |
4.1 深层次跨媒介经营 |
4.2 加强集团资源整合 |
4.3 坚持差异化 |
4.4 人才创新是关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南方都市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转型前《南方都市报》的发展及评析(1997.1—1999.6) |
1.1 《南方都市报》发展综述 |
1.2 《南方都市报》的创办背景与发展历程 |
1.3 艰难的积累时期(1999年6月以前) |
1.4 转型前《南方都市报》的优势、劣势分析 |
1.4.1 优势分析:精英引领,策划开路 |
1.4.2 劣势分析:队伍结构良莠不齐,社会新闻品格不高 |
2 “小报”变大报——《南方都市报》第一阶段转型分析:(1999.7—2002.2) |
2.1 《南方都市报》转型原因分析 |
2.1.1 全国都市报向“新主流媒体”转型的行业背景 |
2.1.2 《南方都市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2.1.3 都市报读者需求层次的提高 |
2.2 关于“新主流媒体”内涵的界定 |
2.2.1 对都市报“新主流媒体”的两种误解 |
2.2.1.1 将“新主流媒体”等同于党报、日报 |
2.2.1.2 将“新主流媒体”等同于财经类报纸 |
2.2.2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理念分析 |
2.3 《南方都市报》第一阶段转型实证分析 |
2.3.1 版面形式上的转型 |
2.3.1.1 48版——开始向主流媒体靠拢 |
2.3.1.2 72版——初具主流媒体风范 |
2.3.2 内容上的转型 |
2.3.2.1 严肃类新闻增加,以主流资讯提升层次 |
2.3.2.2 社会新闻避免煽情,注重人文关怀 |
2.3.2.3 娱乐新闻摒弃低俗,凭深度取胜 |
3 “从强大走向伟大”——《南方都市报》第二阶段转型分析(2002.3-现在) |
3.1 形式上的转型:88版——全息性的主流大报 |
3.2 “从强大走向伟大”的转型理念分析 |
3.3 内容转型分析 |
3.3.1 报道深刻,塑造新闻事件报道的权威形象 |
3.3.2 言论立报,以评论提升都市报的影响力 |
3.3.3 关注发展,做时代进程的记录者 |
4 《南方都市报》转型的总结与未来展望 |
4.1 对《南方都市报》转型的几点总结 |
4.1.1 市民阶层始终是都市报的主流读者群 |
4.1.2 “守旧”与创新的能力是都市报向主流转型的基本保证 |
4.1.3 成功的新闻策划是扩大市场影响的有效手段 |
4.1.4 独特的专刊、专叠是吸引主流读者的主要陈地 |
4.2 《南方都市报》当前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4.2.1 创业激情减退,可读性降低 |
4.2.2 新闻“缩水”,广告泛滥成灾 |
4.2.3 法人主体地位缺失,体制弊端已成发展桎梏 |
4.3 《南方都市报》发展前景展望 |
4.3.1 发展布局完成,主流地位基本确立 |
4.3.2 内容版面结构合理,经济实力日益强大 |
4.3.3 政策环境更加宽松,主流媒体引领潮流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1997年8月头版头条 |
附表2:1999年8月头版头条 |
附表3:2001年12月头版头条(第一头条) |
后记 |
四、龙凤战略打造特色媒体军团——访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锋(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媒体视域下的新华社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网事》为例[D]. 彭源. 兰州大学, 2014(10)
- [2]媒体的增量改革:《广州日报》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证研究[J]. 杨银娟. 国际新闻界, 2010(11)
- [3]南方都市报经营战略转型研究[D]. 陈雪梅. 暨南大学, 2009(10)
- [4]媒体的增量改革:《广州日报》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证研究[A]. 杨茵娟. 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5]媒介融合下的报业集团发展 ——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D]. 李兴平. 广西大学, 2008(04)
- [6]新时期南方日报报业发展战略研究[D]. 朱其俊. 暨南大学, 2008(04)
- [7]我国报业集团媒介产品创新经营探析[D]. 程莉莉. 暨南大学, 2007(02)
- [8]《南方都市报》转型研究[D]. 危曙荣. 暨南大学, 2006(06)
- [9]龙凤战略打造特色媒体军团——访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锋[J]. 施爱春. 传媒观察, 2004(01)
标签:南方日报论文; 南方都市报论文;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论文; 网络新闻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