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重振辽宁辉煌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重振辽宁辉煌

一、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重振辽宁雄风(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雪[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演变研究》文中认为

徐志[2](2021)在《铁西叙事:影像中的工业记忆》文中提出

徐杰[3](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张振[4](2020)在《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出,是应近年来区域经济在金融危机、产业革命等外部因素冲击下不断出现经济运行模式调整的需要而产生的。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遇到的各种冲击或扰动:自然灾害的侵袭、资源能源的耗尽、周期性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等都可能使区域经济陷入困境。区域经济遭受外部冲击后,有的区域能够成功复苏,重新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有的区域却从此锁定于经济下行轨道难以摆脱。一个区域经济如果具有较好的韧性,则不仅可以在外部冲击到来之际足以抵御这些冲击的影响而保持增长态势不变,而且可以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快速调整为适应新环境的经济运行方式,修复被冲击的增长过程并实现更良性的增长。因此,在面对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现阶段,构建具有良好韧性的区域经济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起步较晚,除其定义有所进展外,但也无定论,有的关注经济增长的稳定,有的则强调经济增长的转型。各经济学者之间就区域经济韧性的交流并非基于同一概念和同一指标,从而导致相关研究的混乱,其主要形态、形成机理等理论研究也尚在探讨之中。近年来,东北经济遭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等外部冲击后,长期处于下行态势,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日益凸显,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引起社会关注。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基地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切入点,探讨区域经济韧性的定义、表现形态及其形成机制,对东北地区经济韧性进行研究,以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贡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将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界定为:区域经济系统应对外来冲击以维持或改善原有经济运行模式的能力,并将区域经济韧性分为抵抗力和重构力两种形态,东北经济现阶段所表现的区域经济韧性不足,归根结底是重构力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不完全市场、区域异质性、开放经济、新产业革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将区域经济韧性视为区域经济系统的固有属性,区域经济系统作为区域经济韧性的物质载体,从区域供给系统、社会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韧性的构成要素及其应对外部冲击的机理,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合东北地区的外部冲击的背景,阐述了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历程,并分别从东北地区产业体系、空间结构、技术能力、贸易体系四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构建了区域经济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特征的归纳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序列上看,2009至2012年,各经济韧性等级的城市所占比例变化不大,2013年以来,较低经济韧性和中等经济韧性城市所占比例迅速增长,较强经济韧性城市所占比例骤减;从空间演化上看,较低经济韧性城市和低经济城市呈“集聚化”的分布。沿海地区城市经济韧性高于内陆地区,南部高于北部,东中部高于西部。省际之间经济韧性吉林省最强,其次是辽宁省,黑龙江省最弱;从城市类型上看,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较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高于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型城市内部呈现综合型城市>森工型城市>石油型城市>煤炭型城市>冶金型城市的趋势;从城市规模上看,规模越大的城市经济韧性相对较高,其中超大城市的经济韧性远远领先于其他规模的城市,中小城市区位偏远,经济规模小,经济发展缺乏发达的经济中心的带动,经济韧性普遍较低;从增长速度来看,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慢基本能反映城市经济韧性高低,同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韧性远高于其他城市。第三,基于面板回归方法,通过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总体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区域创新水平、空间品质有助于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反而会降低区域经济韧性;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辽宁省区域创新水平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最强,吉林省次之,黑龙江省最弱;不同规模城市回归结果表明,大城市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水平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幅度远高于中小城市,空间品质对大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对中小城市影响不显着;不同类型城市回归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区域创新水平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韧性均起到促进作用,空间品质、对外开放度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影响不显着。第四,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产业多样化与产业专业化对区域经济韧性影响的视角,对东北地区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韧性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产业多样化对本地的经济韧性起到了提升作用,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不显着。产业专业化对本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韧性都起到了提升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证明,东北地区在产业选择上应因地制宜,追求少而精的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通过区域内相关的配套产业建设带动临近城市的发展。产业选择既不能忽略当前需求的变化、新产业革命、产业政策等具有普遍性的影响要素,更不能忽略当前东北地区产业体系、资源禀赋、企业构成等特殊性的影响要素,各省根据自身源技术、资源禀赋的优势,构建存在技术支撑和产业关联度、符合当前新产业革命范畴内的创新型高附加值产业,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建立具有韧性的区域经济系统。第五,结合东北地区经济特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建设路径和策略。在产业技术层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空间层面,打破行政界限,提高城市群协作水平;在社会系统层面,重视人才作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政府则应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保护企业私有产权,降低企业的营商成本。

金同杰[5](2020)在《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中的关键在于“人”。基于此,本研究的思路是,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放在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旧动能转换上,进而又将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放在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上。本研究不仅具有拓展主体性哲学领域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培育新动能、制定科技政策方面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历程,在总结前一轮振兴发展成就的同时,重点从哲学角度总结挖掘制约东北振兴的主体性问题。通过对山东省、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成功开展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主体性实践分析,以及对美国、日本、德国特定领域主体性特点进行剖析,进而总结东北振兴发展中政府、企业所缺乏的改革、创新、市场等主体性精神。在综合主体性哲学、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而揭示东北老工业基地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特质即面向自身的革新性、面向环境的适应性、面向未来的超越性。革新性是指要善于认清自我,主动改革创新,善于突破旧体制、旧思想;适应性是指要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在思想理念、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能够迅速适应新趋势、新环境;超越性是指具有战略眼光、长远眼光,对未来发展规划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新时期,面对国家新一轮政策支持、东北亚开放新局势、区域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等振兴发展优势要素,东北地区政府应进一步主动发挥体制改革意识、产业规划意识、营商服务意识和国际开放意识的主体性,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意识、科技创新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和人才管理意识的主体性。在政府、企业双重主体性发挥下,推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实现新飞跃。

闫丽[6](2020)在《“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建国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中央作出了尽快开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战略决策。苏联大力支持和援助了我国的工业化,“一五”计划就是在苏联帮助下,以工业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一五”计划中,东北地区是建设的重中之重。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东北得天独厚的发展工业的优势和条件。一方面东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等充足,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另一方面,东北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抗战时期形成了一定的工业规模和体系。在此基础上,“一五”计划期间,党和国家大力支持和重点建设了东北地区的钢铁、煤炭、化工和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重化工业体系,不仅改变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畸形落后的面貌,更为支援全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体制机制转型等因素,东北工业进入缓慢发展时期,经济发展遭遇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决策,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促进东北工业更好更快发展,使东北经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下,更要回首过去,汲取东北重工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因此,选取“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一五”计划时期国家重点投资东北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和有利条件,梳理东北重工业建设的一系列准备、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就,概括总结东北重工业建设的主要特点等问题,并系统深刻地总结出东北重工业顺利完成的重要历史意义和主要经验。旨在回顾、再现“一五”计划时期的东北重工业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新时代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示。

王一迪[7](2020)在《东北解放初期工业建设中的“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1)》文中指出“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是东北解放初期由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动员的一场工人群众积极响应的劳动竞赛运动。这场运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东北广大工人群众的劳动热情,为解放初期东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东北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工业基地奠定了基础。在东北大地上兴起的这场“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是东北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这场运动在反浪费斗争中逐渐开展起来,在赵国有等先进劳模的带动下逐渐兴起,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工业部的领导下逐渐形成规模,在马恒昌小组倡导的爱国劳动竞赛中达到高潮。它的兴起是落实经济核算制的实际需要,它的成功推广离不开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有力领导和积极推广,更离不开广大工人群众主动、自觉的响应。在“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的动员和感召下,东北广大工人群众积极投身生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争优创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和经营管理机制的改善。一时间,东北工业战线上捷报频传,先进人物不断涌现,一些优秀劳模代表成为了当时各行业劳动者竞相学习的榜样,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楷模。重温“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这样的历史,回忆东北老工业基地初创时期的辉煌,会给我们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启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党的统一领导和科学统筹,要动员起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要充分发挥好劳模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要激励当下的东北民众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争优创新,在接续奋斗中再创辉煌。

李莉[8](2020)在《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一轮东北振兴为背景,研究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转型的新思路,重点探讨“国企主导型”这一具有东北区域特色的制造业集群的增长与转型问题。研究从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特殊环境入手,着重分析―国企主导‖这一地方特色,即集群围绕着核心国企产生与发展,主导国企发展决定着集群的形态与发展路径。根据产业集群本质是一种产业组织的特性,引入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中关于组织变迁与信息结构的相关理论,将国企主导特征进行制度经济学上的提炼,进而构建了一个包含国企主体的增长模型,提出国企主导这一特征可能对制造业集群增长与转型产生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发挥作用可能的现实机制。在理论模型分析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结合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数据的可得性与代表性,研究选取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和吉林六个主要工业城市1998-2017二十年之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国企主导特征对东北制造业集群集聚水平呈现出显着的促进效应。研究首先假定由于国企在制造业集群发展初期能够获得政策支持大量吸收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所以会对产业的集聚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集群的发展和成熟,可能国企的规模不经济会导致集聚程度的下降。但是东北国企对制造业集群集聚水平呈现出显着的正向影响,系数为负的二次项不显着,结合东北实情我们给出了两个可能的解释:一方面,大多数东北制造业主导国有企业规模较大,并且拥有着许多的子公司和上下游相关企业,随着国企主导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在集群中的核心作用愈发明显,会吸引大量的相关产业以及利益相关企业不断集聚,从而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另一方面,东北地区一直存在着―强政府、弱市场‖现象,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很大程度上通过国有企业来完成,而大部分的政府投资项目也由国有企业来实施,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在地方市场上有着很强的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因此就会有许多企业以主导国企所在位置集聚,使得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不断增大。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使得国企规模不经济区间的影响没能得到显现。第二,国企主导特征对东北制造业集群的产值规模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作用。研究理论分析假设国企在集群发展期有着较强的大型项目投资能力,并且在与政府协商集群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上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国企的发展会带来集群以产值衡量规模的扩大;随后当国企进入规模不经济阶段时,会通过挤占民营企业生存空间、投资效率低下和政企合谋滋生无效率的非市场行为等机制,抑制集群产值的提升。相关的实证方程一次项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较好地说明了东北地区国企对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规律,且目前就制造业总体情况而言,已经处于抑制阶段。第三,国企主导特征对东北制造业集群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转型升级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理论模型推导分析,认为国企主导这一特征是否会推进制造业集群转型,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是否能实现单位产出资源消耗的降低,即国有企业是否能引导制造业集群向着资源节约,环境有好的方向发展。通过东北地区单位工业产出污染与国企工业企业数量相关系数分布地图的定性分析,我们发现国企数量与污染呈现出正向相关,但是正相关程度在减弱。因此我们猜测当前东北国企可能正在发挥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正向作用,但是总效应的正负仍然不能确定。通过更为严密的污染指数核算与实证分析,发现这种影响也是非线性的:当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的国企主导程度在一定范围的时候,确实能够改善制造业集群的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水平,提升绿色生产能力,但当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中的国有企业主导程度不断增加,并超过一定值以后,这种国企主导特征反而会对制造业集群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第四,国企主导特征对东北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通过知识溢出与人力资本培育两个机制产生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企主导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说明东北地区国企相较于其他企业拥有着雄厚的实力,更愿意投入风险较大的、收入周期长的创新项目,发挥促进区域创新的积极作用。在定性分析中发现,围绕着创新密集的制造业中心城市,创新与国企数量的相关系数有提升的趋势,因此猜测东北地区可能存在着国企通过知识溢出促进制造业集群创新的发展;相似的人力资本的定性分析也发现类似现象,但是不如知识溢出明显。实证研究通过中介模型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两种机制的中介效应变量都是显着的,说明这两种机制确实存在,并且知识溢出机制发挥的作用要大于人力资本积累,这与第四章定性分析的发现相一致,实证检验支持了研究的相关猜想。于此同时,研究也提出了东北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存在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和要素错配等负面效应。从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国企主导”这一区域特征。进一步地,基于研究结论与研究中发现的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加强对国企产能可持续性的监督管理、保持国有企业对核心技术控制力、优化国企管理体制增强人才吸引力和注重不同类别的制造业集群发展目标差异的政策启示。研究兼具理论边际创新与现实意义。理论边际创新方面,通过关于―国企主导‖这一特征对东北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丰富了关于所有制结构与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国企市场地位与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实意义方面,国企在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以主导国企为突破口的集群改革,调整产业之间的资源分配,促进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的变化,通过国企改革带动区域产业、企业和科技创新,对新一轮东北振兴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国企主导对于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东北地区国有主导型制造业集群的对策建议,对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周建超[9](2020)在《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从区域形象的媒介呈现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建国后《人民日报》对东北报道的叙述,分析其呈现出的具体形象。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借助不同历史时段重大的经济政治事件,勾勒出东北形象的变迁。对《人民日报》东北报道的具体材料进行框架分析,并结合区域媒介形象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媒介形象呈现的内在动因。本研究的重点有两个,其一是描述东北形象的具体呈现,二是这种形象得以形成的经济政治因素,这同时也是本研究论述的核心内容。在研究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分析东北形象的历史共性及现状,探讨当下东北形象的形成,并对其中呈现的问题做出思考和总结。东北是一片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地理区域,“铁人精神”和“大国重器”都诞生于此,在70年的风雨历程中,东北经历过辉煌的过往也饱受转型的阵痛。在具体的媒介呈现上,东北主要以三种面貌呈现:建国初期斗志昂扬、火热建设的东北(1949—1965),上世纪末积重难返、转型艰难的东北(1978—2002),新世纪以来逐渐边缘、弱势的东北(2003—2019)。这三种面貌在《人民日报》中对应着三种报道框架,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下的“宣扬框架”,转型阵痛下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以及新世纪以来的“边缘框架”。东北形象的面貌和东北报道的框架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决策密不可分,“宣扬框架”下的东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线,是国家工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媒体的报道量甚至能与首都北京持平,塑造的形象也是丰富且正面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下的东北则饱受经济发展落后,文体教育、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报道无法扭转负面经济报道的颓势,“落后”成为当时东北形象的标签。“边缘框架”与国家出台振兴东北的政策相关,国家政策的扶持会提升一个地区的形象,东北地区在媒体关注上确实受益于振兴政策,但是也形成媒体关注与振兴政策关联的窘境。简单来说,国家出台振兴政策,东北获得媒体关注;国家不出台政策,东北就被媒体忽视。即使在不是振兴政策出台的相关年份,《人民日报》的东北报道也大多与振兴相关。东北自身获取媒体资源的能力薄弱,缺乏媒体关注东北日益边缘化的现象即是“边缘框架”。由于东北形象中经济形象占有突出地位,想要扭转东北形象的弱势一是要加强经济建设,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二是树立主动传播意识、主动发声,改进传播观念,将东北各地方形象的有益成分都纳入到东北形象的旗帜下,打出东北传播的组合拳。

姜帅[10](2019)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开启了第一轮东北振兴。在10年时间里,东北振兴通过作规划、上项目,改善发展环境等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增长效果。在第一轮东北振兴期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成为自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增长相对最好的时期。然而,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适应新常态的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出现经济增长整体性的下滑,并跌落到全国的后几名。这促使中央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东北振兴。如此,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摆在东北三省的面前,就是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找到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好环境。”这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东北振兴的关键点。本文就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以法治环境建设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影响为主线,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机理分析和典型考察相印证的梳理和解读。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述评,找到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进一步整理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区域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和法学中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和现实困境、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借鉴,提出了健全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最终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法治环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前提;第二,法治环境是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柱;第三,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制度建设、观念转变、严格执法等环节的努力。

二、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重振辽宁雄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重振辽宁雄风(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2.3.6 文献评述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3.2.2 第一产业
        3.2.3 第二产业
        3.2.4 第三产业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4.1 总体思路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4.2 数据检验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5.4.5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3.2 数据检验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6.3.5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结论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经济韧性的相关研究
        1.2.2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1.2.3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1.2.4 区域经济韧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测度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框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2.1.1 增长极理论
        2.1.2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2.1.3 乘数理论和加速理论
    2.2 区域产业相关理论
        2.2.1 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2.2.2 区域产业成长理论
        2.2.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2.2.4 区域产业空间理论
    2.3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3.1 区域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
        2.3.2 区域空间溢出理论
    2.4 自组织理论
第3章 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探讨
    3.1 研究的前提
    3.2 区域经济韧性的界定及其构成
        3.2.1 区域经济韧性的内涵
        3.2.2 区域经济韧性的构成要素
    3.3 区域经济韧性的类型
        3.3.1 脆弱型区域经济韧性
        3.3.2 复原型区域经济韧性
        3.3.3 创新型区域经济韧性
    3.4 区域经济韧性应对外部冲击的机理分析
        3.4.1 区域经济系统的外部冲击
        3.4.2 区域经济韧性的机理
    3.5 区域经济韧性的强化路径
        3.5.1 产业体系调整与韧性重建
        3.5.2 产业空间优化与韧性溢出
        3.5.3 社会系统调整与韧性支撑
第4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4.1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
        4.1.1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韧性
        4.1.2 “入世”阶段的经济韧性
        4.1.3 现阶段的经济韧性
    4.2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韧性存在的问题
        4.2.1 产业体系问题
        4.2.2 创新能力不足
        4.2.3 城市体系脆弱
        4.2.4 贸易体系问题
第5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评价与特征分析
    5.1 区域经济韧性测度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
        5.1.1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处理
    5.2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指数及分析
        5.2.1 总体分析
        5.2.2 各省区域经济韧性分析
        5.2.3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特征分析
    5.3 数量分析结论
第6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1 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6.2 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1 模型设定
        6.2.2 变量设计及数据来源
        6.2.3 面板数据检验
        6.2.4 总体回归结果
        6.2.5 分区域回归结果
        6.2.6 不同规模城市回归结果
        6.2.7 不同类型城市回归结果
    6.3 数量分析结论
第7章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韧性溢出效应分析
    7.1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分析
    7.2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7.3 东北地区产业选择与转型升级
    7.4 实证检验
        7.4.1 研究假设
        7.4.2 模型方法
        7.4.3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7.4.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5 数量分析结论
第8章 全面提升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对策
    8.1 转换经济运行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8.2 重视人才作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8.3 突破体制固化,提升市场化水平
    8.4 打破行政界限,提升城市群协作水平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东北老工业基地
        1.2.2 新动能
        1.2.3 主体性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回顾
    2.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简述
        2.1.1 新中国成立前
        2.1.2 改革开放前
        2.1.3 振兴战略提出
        2.1.4 振兴发展历程
    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成效
        2.2.1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2.2 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效
        2.2.3 优势产业竞争力逐步重塑
        2.2.4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难的主体性问题
        2.3.1 文化惰性长期存在
        2.3.2 “官本位”思想浓重
        2.3.3 市场商品意识薄弱
        2.3.4 法治规则意识欠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案例考察
    3.1 新动能的含义和意义
        3.1.1 新动能的概念含义
        3.1.2 新动能的现实意义
        3.1.3 新动能的培育原则
        3.1.4 新动能的主攻方向
    3.2 山东省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实践考察
        3.2.1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2.2 增强经济创新力竞争力
        3.2.3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3.2.4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3.3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实践考察
        3.3.1 面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3.3.2 自主创新完备技术产业链
        3.3.3 特色人才引进培养模式
    3.4 发达国家工业领域软环境主体性考察
        3.4.1 美国科技政策
        3.4.2 日本工匠精神
        3.4.3 德国企业文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认识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的客观优势要素
        4.1.1 新一轮振兴发展政策
        4.1.2 东北亚区域新形势
        4.1.3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4.1.4 自贸区建设
    4.2 政府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内涵
        4.2.1 体制改革意识
        4.2.2 产业规划意识
        4.2.3 营商服务意识
        4.2.4 对外开放意识
    4.3 企业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内涵
        4.3.1 市场导向意识
        4.3.2 科技创新意识
        4.3.3 产品质量意识
        4.3.4 人才管理意识
    4.4 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内涵
        4.4.1 面向自身的革新性
        4.4.2 面向环境的能动性
        4.4.3 面向未来的超越性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二章 “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及有利条件
    一、“一五”计划时期国家重点建设东北重工业的原因
        (一)构建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要求
        (二)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三)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二、“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国家财政状况基本好转是基本前提
        (二)国营经济的建立及发展是坚实基础
        (三)苏联对华援助是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四)东北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是重要前提
第三章 “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概况与特点
    一、“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准备工作
        (一)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二)抽调优秀人才到东北支援
        (三)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二、“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主要布局
        (一)重点建设机械制造工业
        (二)集中力量建造冶金工业
        (三)积极推进化学工业建设
        (四)积极建设能源动力工业
    三、“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特点
        (一)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进行建设
        (二)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三)依托资源特点形成科学分工
第四章 “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意义和经验
    一、“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建立了较完备的东北重化工业体系,改变了我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二)扩大了东北城市规模,推进了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三)支援了全国工业建设,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四)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夯实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党的坚强领导重工业建设的政治保证
        (二)自力更生兼用外援是重工业建设的重要条件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是重工业建设的力量源泉
        (四)集中力量重点推进是重工业建设的基本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研究成果
致谢

(7)东北解放初期工业建设中的“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状况
        2.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价值
        1.理论价值
        2.现实价值
    (四)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数据分析法
        3.文献研究法
    (五)本文创新点
一、“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东北解放前工业发展概况
        1.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中共对解放区工业的经略
    (二)东北解放初期工业发展概况
        1.中共对东北工业建设的重视
        2.苏联对东北工业发展的影响
二、“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兴起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一)“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兴起的原因
        1.落实经济核算制的实际需要
        2.中共中央东北局及东北人民政府的策划和组织
        3.东北广大工人群众主动的、积极的响应
    (二)“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的主要内容
        1.在反浪费斗争中逐渐开展起来
        2.在赵国有等先进劳模的带动下逐渐兴起
        3.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工业部的领导下逐渐形成规模
        4.在马恒昌小组倡导的爱国劳动竞赛中达到高潮
三、“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的历史影响及当代启示
    (一)“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的历史影响
        1.加速了解放后东北工业恢复和发展的进程
        2.调动起了东北广大工人群众建设新中国的劳动热情
        3.促进了东北工矿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改善
        4.造就了一批当时全国竞相学习的劳模典型
    (二)“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对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1.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科学统筹
        2.要动员起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热情
        3.要充分发挥好劳模的引领示范作用
        4.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群
        2.1.2 制造业集群
    2.2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2.2.1 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2.2.2 东北地区制造业影响因素研究
        2.2.3 新一轮东北制造业集群振兴研究的前沿问题
    2.3 国企与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4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
        2.4.1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基础
        2.4.2 使用比较制度分析的优势
    2.5 研究评述
        2.5.1 研究评述
        2.5.2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第3章 国企主导与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发展理论分析
    3.1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特征与分类
        3.1.1 国企主导制造业集群的含义
        3.1.2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的特征
        3.1.3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分类
    3.2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增长的数理模型
    3.3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转型的数理模型
        3.3.1 微观机制:转型中的国企行为
        3.3.2 转型增长路径
    3.4 转型路径选择
        3.4.1 上游国企主导型集群
        3.4.2 中游、下游国企主导型集群
第4章 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4.1 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基础条件评价
    4.2 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增长现状分析
    4.3 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增长转型分析
        4.3.1 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
        4.3.2 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
    4.4 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负面效应分析
        4.4.1 企业内部管理落后
        4.4.2 要素使用效率低下
        4.4.3 抑制其他主体发展
        4.4.4 负面效应之间的关系
第5章 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增长与集聚效应研究
    5.1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集聚程度增长计量分析
        5.1.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1.2 实证结果分析
        5.1.3 稳健性检验
        5.1.4 解决内生性
    5.2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产值规模增长计量分析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2.2 实证结果分析
        5.2.3 稳健性检验
        5.2.4 解决内生性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绿色与创新转型效应实证研究
    6.1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计量分析
        6.1.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2 实证结果分析
        6.1.3 稳健性检验
    6.2 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效率提升计量分析
        6.2.1 中介效应分析
        6.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政策启示
        7.2.1 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
        7.2.2 加强对国企产能可持续性的监督管理
        7.2.3 保持国企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力
        7.2.4 优化国企管理体制增强人才吸引力
        7.2.5 注重不同类别的制造业集群发展目标差异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框架理论
        2.媒介形象理论
        3.区域媒介形象理论
        4.关于区域媒介形象的研究范式
    第三节 东北形象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重难点
第二章 历史的回溯:东北形象的媒介呈现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东北形象
        一、东北形象的历史呈现
        二、东北报道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不同报道领域的东北形象
        一、明显“盛衰二分”的经济形象
        二、政策约束下的东北形象
        三、报道分散的社会文化形象
    第三节 东北形象的转变
第三章 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媒介建构
    第一节 恢复与建设(1949—1965):“宣扬框架”下的东北
        一、以“建设者”为特征的工业形象
        二、富饶的农业生产形象
        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样板的外事形象
    第二节 政治风波(1966—1977):东北形象的削弱
    第三节 积重难返(1978—1990):“问题框架”下的东北
        一、负面经济形象出现
        二、负面政府形象显现
        三、以社会文化、农林生态报道充实东北形象
    第四节 艰难转型(1991—2002):“问题”与“策略”框架下的东北形象的塑造
        一、负面经济形象的固化
        二、其他领域塑造正面形象的实践
    第五节 振兴战略提出(2003—2019):“边缘框架”下的东北
        一、东北报道与政策发布高度相关
        二、东北形象传播力弱
第四章 东北形象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70年来东北形象的共性
    第二节 当下东北形象的处境
    第三节 关于东北形象提升的思考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老工业基地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
        三、法治环境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和法学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与现实问题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史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时期的发展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问题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问题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观念问题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律体系现状
        一、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的法律体系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待完善的法律体系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
        一、法治文化薄弱
        二、法治意识淡薄
        三、法律执行困难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三、历史方面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体制建设的影响
        一、法治环境对培养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主体法治观念的影响
        二、法治环境对规范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秩序的影响
        三、法治环境对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效率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影响
        一、法治环境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二、法治环境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
        三、法治环境对资本集聚的影响
        四、法治环境对技术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依法行政的影响
        一、法治环境对政府管理规范化的影响
        二、法治环境对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影响
        三、法治环境对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法治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一、出台的法律
        二、改造的结果
        三、借鉴的经验
    第二节 德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一、出台的法律
        二、改造的结果
        三、借鉴的经验
    第三节 英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一、出台的法律
        二、改造的结果
        三、借鉴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
    第一节 健全经济法律制度形成有效法治环境
        一、配套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二、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营商环境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加强人们的法治观念
        一、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二、普及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第三节 建立完备依法行政及监督体系
        一、完善执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二、完善司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三、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第四节 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法律服务
        二、加强相关法治环境建设
        三、强化法治研究
        四、加强法治建设的多重保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重振辽宁雄风(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演变研究[D]. 王世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铁西叙事:影像中的工业记忆[D]. 徐志. 辽宁大学, 2021
  • [3]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D]. 张振. 吉林大学, 2020(08)
  • [5]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研究[D]. 金同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研究[D]. 闫丽.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东北解放初期工业建设中的“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1)[D]. 王一迪. 渤海大学, 2020(12)
  • [8]东北地区国企主导型制造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D]. 李莉. 辽宁大学, 2020(01)
  • [9]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D]. 周建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D]. 姜帅. 黑龙江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重振辽宁辉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