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腈高聚物中含硫量的测定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周长宇[1](2021)在《纤维链纳米盒多孔碳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电极材料结构优化设计的不断进步,锂硫电池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逐渐提高。但锂硫电池的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商业化应用仍存在很多固有的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硫及硫化锂较差的导电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纤维链纳米盒多孔碳基膜正极材料,本文研究对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性能碳化铁/氮共掺杂纳米盒纤维锂硫电池正极材料(Fe3C/NC)由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精巧的三维中空结构与均匀分布其中的碳化铁和氮原子可提供大量多硫化物吸附结合位点抑制穿梭效应,同时,Fe3C、N协同催化作用保证了锂硫电池良好的充放电性能。膜本身的高导电的碳纤维堆叠结构对多硫化物体积变化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因此,Fe3C/NC材料在结构与化学组成等方面兼具多种优势,可同时改善体系内存在的穿梭效应、导电性和体积膨胀效应,优化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同时,材料内构建的多硫化物捕集吸附网络令其适用于高载硫的应用前景。在1 C下240次循环后表现出645 m Ah g-1的高容量。即使在5 mg cm-2的高硫负载下在0.2 C经过100次循环后,仍达到712 m Ah g-1的高容量。为进一步探究碳化铁/氮共掺杂纳米盒纤维对多硫化物的吸附和催化转化性能,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对材料中存在的碳化铁/氮掺杂对电池内发生的多硫化物复杂多步电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N掺杂位点在可与多硫化物键合,防止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同时显示一定的催化活性。同时,Fe3C(220)表面具有优异的多硫化物吸附和催化转化活性,经过共掺杂的材料可使电池中S8到Li2S的转化成为自发的全放热过程,克服了转化能垒。本文从实验电化学性能和理论电化学反应机理两个方面对材料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为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邹雪[2](2021)在《煤制气废水深度处理超滤膜前预处理及污染控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煤制气产业是煤化工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煤制气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可生化性较差的废水,采用流程较长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煤制气废水后,其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浓度仍然较高,不利于实现煤制气废水的零排放。膜技术设备紧凑、操作简单,可以作为煤化工废水回用的有效途径,然而膜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废水回用的主要障碍。本文围绕煤制气生化出水回用处理中难降解有机物对超滤膜的污染问题,深入研究膜前预处理工艺--超滤膜处理工艺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去除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用煤制气生化出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主要包括酚、醇、饱和烷烃酯、长链烷烃类,典型污染物分别为亲水性有机物2,4-二叔丁基苯酚、2-棕榈酰-RAC-甘油及疏水性有机物2-十八烷酸单甘油酯、正十八烷。该水质对超滤膜的污染显示出滤饼堵塞特征,疏水性有机物及亲水性有机物是导致超滤膜滤饼堵塞的主要原因;亲水性有机物还是超滤膜孔内堵塞的重要因素。2)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混凝-H2O2类芬顿组合工艺处理煤制气生化出水时亲水性有机物降解效果显着优于疏水性有机物。总的COD去除率达到73.5%~77.6%,相比传统Fenton提升幅度在25.2%~29.3%。PSAFS混凝沉淀后的出水残余铁形态随p H而改变,p H为6.5时,出水中残余铁的存在形式主要为Fe2(OH)24+和Fe3(OH)45+等高价铁离子络合物;p H为7.5时,混凝沉淀出水中残余铁主要以铁高聚物的形式存在。实验证实铁高聚物作为类芬顿反应的催化剂其效果好于铁的多核羟基配合物。3)褐煤基半焦吸附剂,其介孔及大孔所形成的孔隙率占其总孔隙率的81.9%,且表面官能团主要为苯环和卤化物。半焦-PSAFS处理煤制气生化出水时,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亲水性有机物。最佳工艺条件下,半焦和PSAFS可以协同去除COD和TSS,去除率最高分别为69.0%和79.0%。在中性p H条件下,半焦和PSAFS共存体系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四种典型有机物发生吸附反应所需克服的能障,且对疏水性有机物展现出物理吸附的性能,对亲水性有机物则显示出化学吸附的特性。亲水性有机物可与PSAFS发生静电中和及氢键作用,使半焦-PSAFS反应体系形成粒度较大的密实絮体,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4)自主开发以半焦为原材料的负载有纳米钛酸锰(Mn Ti O3)的半焦水凝胶(简称水凝胶),孔容显着增加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孔及大孔体系,其表面存在氢键。实验证实光助负载纳米Mn Ti O3半焦水凝胶-H2O2工艺对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到90%以上。该水凝胶对疏水性有机物吸附效果远高于亲水性有机物。约90%左右的疏水性有机物的去除发生在纳米Mn Ti O3半焦水凝胶内部或表面;只有40%左右亲水性有机物的去除源于纳米Mn Ti O3半焦水凝胶表面的吸附作用,其余50%左右亲水性有机物的去除依赖于液相中的羟基自由基。5)研究揭示了光助负载纳米Mn Ti O3半焦水凝胶-H2O2工艺去除亲水/疏水性有机物的机制:水凝胶负载的Mn元素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光生电子在Mn-O-Ti上发生传递,光载流子(光生电子和空穴)生成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种,氧化分解有机物;反应体系中H2O2捕获光生电子,降低光载流子复合,促进产生更多的活性物种。中性p H下,疏水性有机物被水凝胶大量吸附,且被水凝胶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同时还可被Mn3+催化H2O2产生的·HO2氧化分解;亲水性有机物部分吸附于水凝胶,并被水凝胶表面的氧化物种分解,而未被吸附的亲水性有机物被水凝胶表面产生的活性物种游移于液相而氧化分解。6)煤制气生化出水中的亲水性有机物相比疏水性有机物更易于造成不可逆污染和膜通量的衰减。超滤膜前预处理工艺对膜污染的控制效果评价,需要兼顾对滤饼污堵的削减和可逆/不可逆污染的控制;三种预处理工艺中,PSAFS混凝-H2O2类芬顿工艺对膜孔内部阻力削减作用明显,且对不可逆污染的控制效果好于可逆污染;半焦-PSAFS工艺对滤饼阻力有较好的削减作用,且对可逆污染的控制效果优于不可逆污染;光助负载纳米Mn Ti O3半焦水凝胶-H2O2工艺,可以有效削减上述两种膜阻力,并同时减缓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和可逆污染,且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平均孔隙率最低,滤饼质量最小,滤饼层阻力最小,该工艺更适宜作为超滤膜前预处理工艺。
金碧玉[3](2020)在《仿贻贝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自修复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清洁的锂离子电池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缓环境恶化带来了曙光。近年来,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的锂硫电池(1675mAh·g-1)和硅负极锂离子电池(4200 mAh·g-1)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然而,这两种电池在商业化进程中存在一些严重阻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电极结构稳定性差,粘结剂溶胀酯类或醚类电解液以及活性颗粒在反复嵌锂-脱锂过程中发生巨大的体积膨胀-收缩,导致活性颗粒脱落,电极表面产生大量裂纹,电池库伦效率降低;(2)硫和硅导性差,导致活性物质利用率低,高倍率性能不理想;(3)锂硫电池的放电产物聚多硫化锂穿梭效应明显,导致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粘结剂作为连接活性物质和集流体的桥梁,对维持电极结构完整性、提高电化学性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分子结构设计开发高性能的电池粘结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仿生和分子结构设计的思想,以海洋生物贻贝作为仿生对象,制备了纳米粒子复合的仿贻贝弹性体和纳米片复合的仿贻贝粘结剂,分别探索两者受连续物理破坏后的力学性能自修复效果和在溶液环境中对各种基材的粘附效果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对集流体有优异湿粘附能力、对电极结构变化有充分适应能力、对电极结构破坏有快速自修复能力、对聚多硫化锂有良好吸附能力、对锂离子扩散有高效促进能力的粘结剂,应用于锂硫电池和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实现了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的正极和负极材料的有效制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基于对邻苯二酚基团各种化学作用的认识,针对纳米粒子复合后的仿贻贝弹性体是否保有力学性能自修复特性的关键问题,设计了一种共价-非共价双交联的仿贻贝弹性体。通过动态可逆的配位键合的方式将多巴胺接枝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结合原位热交联技术,将其与携带反应性环氧官能团的可交联聚合物P(GMA-r-PDMSPEMA)复合,获得具有光热性能的热固性弹性体。考察弹性体的表面形貌、本体结构、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表面温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与改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含量之间的关系,考察仿贻贝弹性体受多次物理破坏后的自修复效果并揭示其自修复机理,为后续设计制备具有快速力学性能自修复效果的电池粘结剂提供实践指导。针对仿贻贝粘结剂对各种基材粘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影响两个关键问题,设计了一种纳米片复合仿贻贝粘结剂。通过含醛基可交联共聚物P(DMA-r-DMAEMA-r-FMPEG)的分子设计,结合室温原位交联技术,将其与表面富含氨基的改性氮化硼纳米片均匀复合,获得了 一种具有双重pH响应性的纳米片复合仿贻贝粘结剂。考察粘结剂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表面粘附功、力学性能与改性氮化硼纳米片添加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界面粘附力、本体内聚力、被粘附材料的表面能三者对仿贻贝粘结剂粘结效果的影响机制,为后续设计制备拥有溶液环境中强粘附力的电池粘结剂提供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通过同时破坏或重建界面粘附力和本体内聚力,达到反复切换粘附力大小的目的,实现智能抓取和释放被粘附物体的性能。结果显示,在湿环境中DDF-BNNS粘结剂可以通过改变pH为3或9调节粘附力在1.44~0.30MPa之间可逆切换。基于以上研究,针对锂硫电池和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结构稳定性差这一问题,分别设计了侧链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共聚物粘结剂和掺杂少量聚多巴胺的混合物粘结剂,旨在增强醚类和酯类电解液环境中电极颗粒对集流体的粘结效果,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对于锂硫电池,通过溶液聚合法将邻苯二酚侧基和磺酸甜菜碱侧链引入到线性共聚物中,利用各侧链间形成氢键、π-π堆积和静电络合作用获得具有强粘附力和高形变适应性的三维粘结剂网络。对锂离子扩散有促进作用、对聚多硫化锂有吸附作用的两性离子侧链能同时解决硫导电性差和聚多硫化锂穿梭效应两个问题。考察粘结剂的化学组成、力学性能、电解液浸润性和粘结效果,全面分析粘结剂分子结构对吸附聚多硫化锂和促进锂离子扩散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SM粘结剂装配的高负载扣式电池(9.7mg·cm-2)在0.81 mAcm-2下的初始面积容量高达10.2 mAh·cm-2,经过70圈长循环后容量维持在7.2mAh·cm-2,实现了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锂硫电池的制备。利用邻苯二酚基团官能化的单体共聚技术能有效提高共聚物粘结剂的粘结效果,但单体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排除氧气且涉及到萃取、重结晶、实时监控pH等繁琐步骤,因此这种方法局限性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和多巴胺自聚技术,在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接枝的玉米淀粉乳液中原位生成聚多巴胺,获得具有强粘附力和可逆交联结构的三维粘结剂网络,应用于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考察粘结剂的化学组成、电解液吸液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粘结效果,全面分析了接枝的全氟烷基侧链对抑制硅负极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坍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多巴胺的添加量、粘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电解液吸液率,使纯硅电极和硅-石墨、氧化亚硅-石墨混合电极达到最佳的电化学性能。为了兼顾粘结剂在硫电极和硅电极两方面的应用,实现比容量高、长循环稳定性好的正、负极材料的开发,设计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粘结剂。利用溶液聚合法合成携带叔胺基团的二元线性共聚物,结合多巴胺原位自聚技术和酸致叔胺质子化后原位交联技术,获得具有强粘附力、快速力学性能自修复特性、快速聚多硫化锂吸附效果的三维粘结剂网络。考察粘结剂的化学组成、电解液吸液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自修复效果和粘结效果,全面分析粘结剂的结构组成对吸附聚多硫化锂和维持硫/硅电极结构完整性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考评不同粘结剂装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A6D4-PA粘结剂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室温、自修复效率高(86.13%)、粘结性好,其叔胺侧链受酸诱导后产生的季铵阳离子对聚多硫化锂具有快速吸附效果,其装配的硫电极在1 C下经历300次循环后,容量仅损失9%。A8D2-PA粘结剂杨氏模量高、电解液吸液率低、粘结性好,能有效防止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硅电极结构坍塌,其装配的纯硅电极在2 A·g-1下经过500次充放电,容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1000 mAh·g-1。
黄校萱[4](2020)在《多功能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锂硫电池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二次电池,但锂电池因为本身能量密度(120-180 Wh/kg)的限制使其发展遇到瓶颈。锂硫电池凭借着高能量密度和高比容量走入了大家的视野,其中正极硫的理论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600 Wh/kg,且含量丰富环境友好,该电池的发展成为了热点。但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以及硫和有机电解液易燃造成电池的安全问题都限制着其商用。本文以耐高温聚丙烯腈(PAN)和聚偏氟乙烯-三氯氟乙烯(PVDF-CTFE)两种聚合物为基体,针对聚合物电解质易燃、多硫化物穿梭和锂枝晶等问题,制备出多种性能优良的功能型电解质。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法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磷酸铵(APP)对PAN进行改性,制备得到APP/PAN(APAN)电解质。APAN电解质阻燃性能良好,对多硫化物穿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PP含量为20 wt%时,性能表现最佳。APAN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均达到1 × 10-3 S/cm以上,且电化学窗口相对较高。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APAN电解质的性能,添加碳纳米管(CNTs)功能层,增加物理捕获位点,进一步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使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0.5 C电流密度下,CNTs-20%APAN电解质循环200圈后容量仍保持为初始比容量的50%以上,同时CNTs构建的碳层导电网络,激发锂硫电池的容量释放,使其具备更高的初始比容量。其次,固态电解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较低的室温电导率抑制着其工业化应用。目前很少有工作去定量或定性分析溶剂的残留量对于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影响。在锂硫电池中,长链多硫化物溶解在有机电解液中,使得“穿梭”更加明显。本文制备的PVDF-CTFE(PCF)电解质通过室温挥发电解液,定量研究电解质中电解液的含量对锂硫电池的性能影响,并发现当挥发时间在20 min内,随着挥发时间增加电解液含量逐渐减少,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增强,20 min挥发的PCF电解质应用在锂硫电池中,在0.2 C电流密度下室温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77%。最后,为了维护锂金属负极的稳定性,防止生成的锂枝晶戳破隔膜,引发电池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在PCF电解质上添加氟化锂(LiF),制备A/B层结构的PCF-LiF电解质,A层由纯PCF电解质构成起结构支撑作用,功能层B由LiF改性PCF电解质构成作用于锂金属负极,保护SEI膜促进锂金属的均匀沉积。将该电解质应用到锂硫电池中,发现随着LiF含量的增加,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越好。该结构电解质离子传输能力强,电化学窗口宽。
张学伟[5](2020)在《稻壳基纤维素接枝聚合物制备及吸水吸湿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稻壳是稻谷加工过程的副产品,数量巨大,以稻壳纤维素为骨架,合成稻壳纤维素吸水吸湿材料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途径。本文从非均相和反相悬浮聚合两个方面研究稻壳纤维素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稻壳预处理。通过Na OH溶液对稻壳预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预处理条件对稻壳的影响,得出反应温度、Na OH与稻壳质量比、Na OH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稻壳水份、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影响规律。得出最优制备条件为:Na OH与稻壳质量比=1、20wt.%Na OH、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处理的稻壳水份、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分别为8.00%、2.77%、72.02%和17.21%。(2)稻壳/丙烯酸-丙烯酸钠复合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经过预处理的稻壳与丙烯酸、丙烯酸钠单体接枝聚合。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单因素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用量0.45g/g稻壳、单体用量10 g/g稻壳、交联剂用量0.1g/g稻壳、反应温度70℃。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制备条件为引发剂用量0.3g/g稻壳,单体用量10g/g稻壳,反应时间1h,交联剂用量0.1g/g稻壳,反应温度7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吸去离子水倍率为235g/g。(3)稻壳/丙烯酸钠复合吸湿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实验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反应条件对吸湿树脂吸湿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正交试验确定出因素主次顺序为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最佳制备条件为单体用量12 g/g稻壳、引发剂用量0.3 g/g稻壳、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70℃、交联剂用量0.05g/g稻壳。此条件下制备吸湿树脂在RH=33%、RH=65%、和RH=84%下吸湿5d的吸湿率分别为59.43%、68.46%和73.11%。(4)反相聚合制备稻壳/丙烯酸-丙烯酸钠树脂及其吸水吸湿性能研究。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筛选出最佳悬浮溶液配比,反相聚合的乳化剂比例筛选得到水环比1:2、吐温60为0.01g/g环己烷、司班80为0.035g/g环己烷,此比例的悬浮液稳定性相对其他比例最稳定。以吸水树脂制备最优条件为添加量采用反相聚合法反应生成的样品,吸去离子水、自来水和0.9wt.%盐水倍率分别为182.96g/g、96.25g/g、29.96g/g。采用反相聚合法制备的吸湿材料在RH=33%、RH=65%和RH=84%下5d吸湿率分别为70.12%、66.32%和57.43%。
朱维维[6](2020)在《超临界CO2流体中药物在纤维上的负载及其缓释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超临界流体载药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溶解或分散药物,将其负载到聚合物基质中,从而通过缓释作用于人体。这一技术在制药领域已引起关注,并有相应产品面世。在纺织领域,目前超临界CO2流体主要用于纤维染色,若能参考载药技术,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将具有功能性的物质负载到纺织纤维中,则能形成具有缓释效应的功能性纺织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超临界CO2流体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本文以超临界CO2流体为介质、粘胶长丝织物及二醋酸纤维为基材,选取不同种类的药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进行药物在纤维上的负载及其缓释行为研究。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药物所含极性基团、分子量、空间位置的变化对药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解度、在纤维上载药量、释放介质中药物从纤维中缓释行为的影响;超临界CO2流体中美肤药物在粘胶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研究,并比较了美肤药物烟酰胺、白藜芦醇在粘胶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超临界CO2流体中美肤药物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研究,并比较了美肤药物烟酰胺、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此外对同种药物从不同纤维基质中的的缓释行为进行了比较。具体内容如下:(1)参考化妆品原料结构,选取了具有不同取代基、不同分子量、不同空间位置的9种药物[对羟基苯甲酸(PHBA)、对氨基苯甲酸(PAB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DB)、对氨基苯甲酸甲酯(MPAB)、对氨基苯甲酸乙酯(EPAB)、对氨基苯甲酸丁酯(BPAB)、邻甲氧基苯甲酸(2-MBA)、间甲氧基苯甲酸(3-MBA)、对甲氧基苯甲酸(4-MBA)],对其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以及粘胶基质上的载药量、缓释行为进行了研究,其中乙醇作为释放介质。实验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疏水性能够显着提高药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且对于含有极性基团的同分异构体药物,随着取代基的位置从邻位到对位,药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性逐渐减小。从药物分子结构整体而言,其疏水性越强,其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性越好。粘胶纤维上的载药量主要依赖于流体中药物溶解度,其溶解度越大,载药量越大;同时,若药物与纤维之间有较好的亲和力,也能进一步提高药物在纤维上的载药量。粘胶基质上药物的绝对释放量及其速率,随其在纤维上的载药量增大而提高;而药物的累计释放行为则主要与其分子极性相关,药物分子极性越强,其从粘胶纤维上的释放速率越慢,累计释放百分比也越小。(2)选取美肤药物烟酰胺、白藜芦醇为模型药物,粘胶长丝织物作为聚合物载体,研究超临界CO2流体中美肤药物在粘胶基质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其中乙醇作为释放介质。首先探讨超临界CO2流体对粘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考察流体条件对烟酰胺在粘胶纤维上载药量的影响及不同超临界CO2流体条件下得到的载有烟酰胺的粘胶纤维的缓释规律。随后探讨超临界CO2流体对美肤药物烟酰胺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比较美肤药物烟酰胺、白藜芦醇在流体中溶解度、在粘胶纤维上载药量及其缓释规律,最后对载药后的粘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后,粘胶纤维的表面形态、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热降解性能并未产生明显变化,只有当处理条件较为剧烈,即当温度高至120℃、压力升至20 MPa、时间延长至120 min此三种条件下,粘胶纤维大分子链中羟基(—OH)、C—O—C基团的红外吸收峰强度有小幅度下降。当达到平衡时间60 min后,烟酰胺在粘胶纤维上的载药量不再增加,载药量随着流体温度一般呈先上升而后下降趋势,随流体压力上升而上升,并随所使用夹带剂含量呈先减小而后上升趋势。烟酰胺从粘胶纤维中的绝对释放行为同样与载药量密切相关,载药量越大,绝对释放量越大,绝对释放速率也越大;随着流体温度的升高,烟酰胺从粘胶纤维中的累计释放百分比、累计释放速率均增大,而随着流体压力的升高,烟酰胺从粘胶纤维中的累计释放百分比减小。经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后,烟酰胺结构、性能并未下降,反而其稳定性有一定上升。烟酰胺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明显高于白藜芦醇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其在粘胶纤维上的载药量也更高;绝对释放行为仍与两种药物在纤维上的载药量正相关,载药量越大,绝对释放量越大,绝对释放速率也越大;且烟酰胺从粘胶纤维中的累计释放百分比及相应的释放速率均高于白藜芦醇从粘胶纤维中的累计释放百分比及相应的释放速率。经超临界CO2流体负载后,粘胶纤维表面分布的烟酰胺、白藜芦醇均为不同大小的颗粒状形态;同时两种药物的载入影响到了粘胶纤维的微观结构,粘胶纤维大分子链中氢键作用增强,聚集态结构发生改变,结晶度呈下降趋势,耐热性也有所降低;但其拉伸断裂性能并未受到影响。(3)选取美肤药物白藜芦醇、烟酰胺为模型药物,二醋酸纤维作为聚合物载体,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条件中美肤药物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其中乙醇作为释放介质。首先探讨超临界CO2流体对二醋酸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考察流体条件对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载药量的影响及不同超临界CO2流体条件下得到的载有白藜芦醇的二醋酸纤维的缓释规律。随后探讨超临界CO2流体对美肤药物白藜芦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比较美肤药物烟酰胺、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载药量及其缓释规律,同时比较相同药物从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中的缓释规律,最后对载药后的二醋酸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超临界CO2流体处理条件较低时,二醋酸纤维结构与性能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但当流体温度高至120℃、压力升至20 MPa、时间长达120 min此三种条件下,二醋酸纤维分子链中部分氢键被破坏,结晶度呈下降趋势,同时纤维的热性能有一定下降。随着超临界CO2流体处理时间的延长,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载药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并随着流体温度先下降而后上升,随着流体压力一直呈上升趋势。绝对释放行为仍与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载药量密切相关,载药量越大,绝对释放量越大,相应的释放速率也更快,而更高温度及压力的超临界CO2流体条件下得到的载有白藜芦醇的二醋酸纤维的累计释放百分比更低,其累计释放速率也更慢。经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后,白藜芦醇的结构与性能并未下降,反而其稳定性有一定上升。烟酰胺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载药量高于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载药量;而绝对释放行为仍与两种药物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载药量正相关,载药量越大,绝对释放量及相应的释放速率也越大;但相较烟酰胺,白藜芦醇从二醋酸纤维中的累计释放百分比更低。对于同一种药物从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中的释放行为,烟酰胺从二醋酸纤维中的释放速率更慢,而白藜芦醇从粘胶纤维中的释放速率更慢,且释放平衡时,仍有近45%的白藜芦醇停留在粘胶基质上。同时负载有白藜芦醇的二醋酸纤维的耐洗性明显高于负载有烟酰胺的二醋酸纤维的耐洗性。经超临界CO2流体负载后,二醋酸纤维表面分布的烟酰胺、白藜芦醇均为不同大小的颗粒状形态;两种药物的载入也影响到了二醋酸纤维的微观结构,二醋酸纤维分子链中部分氢键被破坏,大分子链的有序结构向无序态转变,结晶度呈下降趋势,热降解性能也有所降低;此外二醋酸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力也有一定下降。相较烟酰胺,白藜芦醇对二醋酸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更为显着。最后,通过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作为基于超临界CO2流体的美肤性纤维的适用性比较发现,超临界CO2流体对粘胶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影响不明显;但当流体处理条件较为剧烈时,影响到了二醋酸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及热性能。药物在两种纤维基质上的载药量主要取决于药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极性较强的美肤药物从粘胶纤维中的释放速率会更慢些;由于流体对二醋酸纤维的增塑膨化作用,使得药物更容易随着流体进入二醋酸纤维内部,从而有利于药物在释放介质中以更慢的速率从二醋酸纤维中释放出来。负载药物后,相较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更易受到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药物结构及不同超临界CO2流体条件中药物在纤维基质上的负载及其缓释行为,同时探讨了超临界CO2流体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还考察了药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稳定性,并对负载药物后的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超临界CO2流体在美肤性纤维制备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裴张留[7](2020)在《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文中提出国内多地大型炼化一体项目逐渐投产,给下游产业链提供了大量原料,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石化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将石油裂解碳五馏分用于合成碳五石油树脂,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合成高端碳五石油树脂,要先对碳五馏分分离处理。碳五馏分成份复杂,各组分沸点非常接近,用常规精馏方法很难分离,本文先用加热二聚方法,使碳五馏分中环戊二烯生成高沸点的双环戊二烯,再精馏分离出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然后用二甲基甲酰胺改变异戊二烯与其它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用萃取精馏方法,抽提出异戊二烯。从抽余液中分离提纯异戊烯难度更大,先用醚化方法,使异戊烯与甲醇反应生成甲基叔戊基醚,然后精馏提纯,再高温催化醚解,水洗除去甲醇,最后在异构化催化剂作用下,使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得到较高纯度的异戊烯。在合成研究中,采用催化合成、热聚合成、加氢改性等多种方法,分别探索影响碳五石油树脂质量的因素。在催化合成配方中,双烯烃有利于提高树脂软化点,但颜色加深,其中异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会使树脂颜色和熔融粘度快速恶化,要尽量少用,单烯烃可以改善树脂颜色,但会使软化点降低,要平衡双烯烃和单烯烃的用量;另外,在合成配方中添加苯乙烯改性研究,进一步改善碳五石油树脂的颜色、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在热聚合成中,增加双环戊二烯用量、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都会使树脂分子量增大,软化点上升,而增加间戊二烯或溶剂用量,则使树脂分子量减小,软化点下降,但分子量分布改善。热聚合成的碳五石油树脂颜色较深,因此对其催化加氢改性研究。经过催化加氢,树脂软化点升高,熔融粘度增大,增加镍催化剂用量或增大氢压都有利于提高加氢深度,树脂颜色逐渐趋于水白,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加快,但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树脂黄色指数先降低,然后回升。本文开发两款碳五石油树脂产品,质量对应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浅色碳五石油树脂E-2203LC和水白碳五石油树脂E-5300。成功开发出与国际知名企业产品对抗的牌号,既是研究成果,又是对实验结论的进一步检验,对开发其它种类的石油树脂产品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卢佳豪[8](2020)在《丙烯酸酯橡胶与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丁腈橡胶NBR分别对聚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和聚丙烯酸酯橡胶ACM进行共混改性,探究了AEM和ACM各自与NBR共混胶的硫化体系及其共混比例对硫化胶的性能影响规律;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分子增容剂—带环氧基的丙烯酸酯橡胶接枝端羧基丁腈胶(ACM-EPG)-g-(LX-NBR),用于改善并用胶的相容性,达到性能的优势互补,制备得到耐油、物理机械以及加工性能优于丙烯酸酯弹性体,耐热老化性能优于NBR的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的合金弹性体。(1)采用Hansen法理论估算了NBR、AEM与ACM溶度参数值,结果显示丙烯酸酯弹性体ACM、AEM与NBR间的溶度参数δ相接近,但它们的三维溶度参数的氢键分量值δh相差远大于2,动力学相容性欠佳。(2)以丁腈橡胶(N220S)和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为原料,分别采用硫载体DTDM/TMTD/NOBS与过氧化物DCP/HVA-2两种独立的硫化体系,实现了NBR/AEM两者间良好的共硫化。制备了六种不同共混比例AEM/NBR合金弹性体,DMA与TEM测试结果表明,AEM与NBR在90/10比例下具有最佳的相容性,且在此比例下,合金弹性体的扭矩差为16.1dN.m,拉伸强度达到14.3MPa,断裂伸长率达到295.6%,耐热油后的质量与体积变化率分别为29.4%和39.7%。(3)以丁腈橡胶(N220S)和丙烯酸酯橡胶ACM为原料,选择硫载体DTDM/DM/NOBS与胺类1#硫化剂/XL-60两种独立的硫化体系,实现了NBR/ACM共混胶良好共硫化。制备了六种不同共混比例ACM/NBR合金弹性体,采用DMA与TEM对其相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90/10比例下的ACM/NBR合金弹性体相容性较好,其拉伸强度相对较低,为9.7MPa,但耐油性能与AEM/NBR并用胶相比明显提升,耐热油后的质量与体积变化率分别为17.4%和25.4%。(4)通过原位接枝反应设计合成了大分子增容剂(ACM-EPG)-g-(LX-NBR),采用DMA、SEM和TEM对增容前后的AEM/NBR(70/30)共混胶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实增容剂的加入降低了相畴尺寸,两相相容性增加。探究了增容剂添加量对AEM/NBR(70/30)共混胶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与耐油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增容剂用量为5份时,增容效果最佳。与未添加增容剂的体系相比,增容后的AEM/NBR共混胶的拉伸强度由9.7MPa提升到13.1MPa(性能提升34.8%),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由118.1%下降到106.9%,断裂伸长率保持率由58.8%上升到73.0%,压缩永久变形率由51.8%下降到33.7%。
李仁龙[9](2020)在《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各种高强纺织纤维材料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高强纤维材料开发出高附加值、高力学性能的产业用纺织产品,是推动现代纺织业迈向中高端、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快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以服装纺织品生产为主的纺织业加快了向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转化,新一代复合结构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纺织产业的技术升级。层压经编间隔织物作为一种复合织物能极大地提高经编针织物性能,可用于冲浪板、充气垫、游艇蓄水池、水利设施等应用领域,已成为产业用纺织品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国内对用于充气材料的层压经编间隔织物工艺技术研究不足,特别缺乏对该类织物的制备工艺技术与性能研究,因此系统地研究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及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综合研究分析层压经编间隔织物制备工艺与要求,通过对高强纤维原料性能的分析与对比,选择高强涤纶丝作为织物的主要原料;通过对层压经编间隔织物制备工艺的研究,分析计算成圈机件关键工艺点、垫纱关键工艺位置、梳栉摆动过程中纱线需求量和编织过程中送经量的控制,设计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抗冲击、耐老化等性能要求的层压经编间隔织物。通过织物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实验,对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拉伸强力、耐冲击吸能和顶破强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分析法,综合分析了样品的各项力学性能及老化后拉伸强力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高强纤维的综合性能分析,选择高强涤纶为层压经编层压织物原料,使所编织的织物在具有较高强度要求的同时兼具良好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能满足层压经编间隔织物充气材料的要求的使用要求。(2)对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结构与编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纤维原料的优选和组织结构的设计,提高了织物的力学性能;通过对经编间隔织物编织工艺关键技术的研究,计算并分析了主要成圈机件的上机参数:织针的成圈过程动程为18mm;针床最大动程为19.8mm;沉降片最大动程为20mm;导纱梳栉最大动程为8mm;送经量为GB1:4200mm/rack、GB2:2450mm/rack、GB3:21000mm/rack;编织速度为220r/min。(3)分析了 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层压工艺、PVC膜及粘合剂配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通过对PVC膜的热老化、紫外老化及剥离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具有良好的抗剥离、耐老化性能及具有一定的自清洁功能。(4)对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拉伸强力、耐冲击吸能和顶破强力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结果为:PVC膜层压经编层压织物的拉伸强力达到纬向4734.76N,经向2595.38N;撕裂强力达到纬向427.8N,经向515.68N;经过10000次摩擦后质量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5)通过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分析法,综合分析了样品的各项力学性能及老化后拉伸强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老化前后层压织物力学性能具有高度相关性,试样老化后依旧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但各项力学性能之间相关性不大,说明各项力学性能之间的影响程度较小。本文通过对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与分析,改进了经编间隔织物的工艺,提升了 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性能,提高了 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附加值,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对于企业关于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充气材料开发及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参考价值。
蒋丽萍[10](2020)在《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文中提出具有高折射率的功能性光学聚合物材料由于在眼镜片、光学胶粘剂、棱镜、光波导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聚合物折射率越高,越能有效地降低光学器件的厚度与曲率,使得光学元件轻量化和小型化而更有利于光学器件的广泛应用。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本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制备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并对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表征。1.将高折射率的氧化锌(Zn O)纳米粒子超声均匀分散到丙烯酸(AA)单体中,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一步化学合成一种高透明性、高折射率、高吸水性的Zn O-PAA纳米复合水凝胶。该复合水凝胶在可见光区透过率最高达到99%,折射率最高为1.3783。且该水凝胶随着Zn O增加,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均增加。此外,该复合水凝胶对革兰氏阴性菌种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因此设计的水凝胶纳米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人工角膜植入物,并具有其他潜在的生物应用价值。2.通过简单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系列由不同水溶性溶剂和聚丙烯酸(PAA)组成的折射率在1.3415-1.4479范围内可调的Yx/PAA水凝胶(Y表示溶剂类别,x表示不同溶剂与水的体积比)。该水凝胶在可见光区透过率均在93%以上,且表现出较好的机械性能,最大拉伸剪切强度为22.67±3.45 KPa。进一步地,通过将Yx/PAA水凝胶进行交叉组合,可成功制备出透明且具有梯度折射率分布的Yx/Zx/PAA水凝胶(Y、Z代表不同溶剂,同一梯度折射率水凝胶中,Y、Z代表的溶剂不一样,x表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该梯度折射率分布的水凝胶在微创手术人工晶体植入体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硫元素直接引入并均匀分散在聚苯乙烯(PS)中,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高折射率且高阿贝数(Vd)的光学聚合物材料。其中元素硫和苯乙烯(St)的反应产物(St-S)很好的分散到PS聚合物中,获得的含硫聚合物折射率高达1.6220,Vd为27.3。元素硫均匀分散在PS中可以通过含硫聚合物的实物照片、光学透过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X射线能谱分析进行证明,并且利用热重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含硫聚合物材料的热性能进行讨论分析。
二、丙烯腈高聚物中含硫量的测定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腈高聚物中含硫量的测定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链纳米盒多孔碳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锂硫电池简介 |
1.1.1 锂硫电池的发展与工作原理 |
1.1.2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 |
1.2 锂硫电池正极研究现状 |
1.2.1 多孔碳基结构锂硫电池正极的特性及优势 |
1.2.2 新型三维多孔电极的构建方法 |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2 材料表征和性能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所用试剂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 材料表征方法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5 BET比表面积测试(BET) |
2.2.6 热重测试(TGA) |
2.2.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2.3 电化学测试 |
2.3.1 循环伏安法(CV) |
2.3.2 电化学阻抗谱(EIS) |
2.3.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3 Fe_3C/NC共掺杂纳米盒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Fe_3C/NC膜电极的制备 |
3.1.2 Fe_3C/NC膜电极的表征方法 |
3.1.3 Fe_3C/NC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Fe_3C/NC膜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
3.2.2 Fe_3C/NC膜的吸附性能分析 |
3.2.3 Fe_3C/NC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Fe_3C/NC共掺杂纳米盒纤维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模拟 |
4.1 实验部分 |
4.1.1 基于VASP的 DFT模拟方法简介 |
4.1.2 Fe_3C/NC膜电极的模拟模型及参数选择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煤制气废水深度处理超滤膜前预处理及污染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煤制气废水回用 |
1.1.2 煤制气废水水质特点 |
1.2 煤制气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煤制气废水回用的影响 |
1.2.1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物化特性 |
1.2.2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废水回用的影响 |
1.3 超滤膜在工业废水回用中的膜污染 |
1.3.1 超滤膜污染机制及分析方法 |
1.3.2 有机污染物造成的超滤膜污染特点 |
1.4 超滤膜预处理工艺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现状 |
1.4.1 混凝工艺 |
1.4.2 Fenton工艺 |
1.4.3 吸附工艺 |
1.4.4 纳米MnTiO_3 光催化 |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1.5.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平板膜 |
2.1.2 中空纤维膜组件 |
2.1.3 试验水样 |
2.2 试验装置 |
2.2.1 超滤杯过滤系统 |
2.2.2 超滤膜动态小试系统 |
2.3 超滤膜污染控制方法 |
2.3.1 聚硅酸硫酸铝铁的配制方法及混凝过程 |
2.3.2 PSAFS混凝-H_2O_2类芬顿工艺 |
2.3.3 半焦-PSAFS联合工艺 |
2.3.4 负载纳米MnTiO_3半焦水凝胶-H_2O_2吸附、光催化耦合工艺 |
2.4 分析方法 |
2.4.1 煤制气生化出水难降解有机物及膜污染物分析方法 |
2.4.2 PSAFS混凝-H_2O_2类芬顿工艺催化剂的测定 |
2.4.3 吸附剂的理化属性及吸附性能分析方法 |
2.4.4 半焦-PSAFS组合工艺絮体形态分析方法 |
2.4.5 负载纳米MnTiO_3半焦水凝胶-H_2O_2吸附光催化自由基测定 |
2.4.6 超滤膜污染分析方法 |
2.4.7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
3 煤制气生化出水典型性有机物对超滤膜污染特征分析 |
3.1 煤制气生化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组分分析 |
3.1.1 难降解有机物的定性分析 |
3.1.2 难降解有机物的半定量分析 |
3.1.3 典型亲水性/疏水性有机物识别 |
3.2 煤制气生化出水对超滤膜污染机制研究 |
3.2.1 不同进水压力下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 |
3.2.2 超滤膜处理煤制气生化出水膜污染特征分析 |
3.2.3 超滤膜截留污染物组分分析 |
3.3 不同粒度典型有机物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3.3.1 不同粒度典型有机物对超滤膜比通量的影响 |
3.3.2 不同粒度典型有机物对超滤膜阻力分布的影响 |
3.3.3 不同粒度有机物膜内迁移规律分析 |
3.3.4 不同粒度有机物组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PSAFS混凝-H_2O_2类芬顿工艺处理煤制气生化出水典型有机物机制研究 |
4.1 Fenton工艺处理煤制气生化出水效果分析 |
4.1.1 初始p H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2 H_2O_2投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3 Fe~(2+)投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PSAFS混凝-H_2O_2类芬顿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
4.2.1 PSAFS混凝阶段对煤制气生化出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4.2.2 PSAFS混凝沉淀出水中铁形态分布 |
4.2.3 PSAFS混凝-H_2O_2类芬顿工艺去除煤制气生化出水有机污染物效果分析 |
4.3 PSAFS混凝-H_2O_2类芬顿工艺去除典型亲/疏水性有机物机理分析 |
4.3.1 典型有机物降解动力学分析 |
4.3.2 铁高聚物催化剂类芬顿工艺去除典型有机物的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半焦-PSAFS工艺去除煤制气生化出水典型有机物效能研究 |
5.1 半焦的理化特性分析 |
5.1.1 半焦的化学组成 |
5.1.2 半焦表面形貌分析 |
5.1.3 半焦的孔隙结构分析 |
5.1.4 半焦的粒度分布 |
5.1.5 半焦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1.6 半焦的Zeta电位 |
5.2 半焦-PSAFS处理煤制气生化出水影响因素研究 |
5.2.1 半焦投量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5.2.2 PSAFS投量对出水浊度去除的影响 |
5.2.3 半焦-PSAFS 工艺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5.2.4 pH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5.2.5 反应时间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5.3 半焦-PSAFS工艺对煤制气生化出水典型有机物的去除机制 |
5.3.1 半焦-PSAFS工艺对典型有机物的平衡吸附量q_e |
5.3.2 半焦-PSAFS工艺对典型有机物吸附特征分析 |
5.3.3 半焦-PSAFS工艺对典型有机物吸附力分析 |
5.3.4 半焦-PSAFS工艺对典型有机物的吸附动力学 |
5.3.5 半焦-PSAFS工艺处理典型有机物的Zeta电位分析 |
5.3.6 半焦-PSAFS工艺处理典型有机物的絮体形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光助负载纳米MnTiO_3半焦水凝胶-H_2O_2处理煤制气生化出水典型有机物效能研究 |
6.1 水凝胶的理化性质 |
6.1.1 水凝胶形貌及孔隙结构分析 |
6.1.2 水凝胶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6.2 光助负载纳米MnTiO_3半焦水凝胶-H_2O_2处理煤制气生化出水影响因素研究 |
6.2.1 水凝胶投量的影响 |
6.2.2 H_2O_2 投加量的影响 |
6.2.3 初始pH的影响 |
6.2.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6.2.5 各影响因素对煤制气生化出水污染物去除的贡献 |
6.3 光助负载纳米MnTiO_3半焦水凝胶-H_2O_2工艺去除典型有机物机制分析 |
6.3.1 典型有机物反应动力学规律 |
6.3.2 水凝胶和H_2O_2对去除有机物的作用 |
6.3.3 典型亲/疏水性有机物去除机制对比 |
6.3.4 反应前后纳米MnTiO_3半焦水凝胶表面化学元素XPS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研究 |
7.1 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研究 |
7.1.1 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比通量的影响 |
7.1.2 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污染阻力的影响 |
7.1.3 预处理工艺对膜污染指数的影响 |
7.1.4 不同预处理工艺出水的超滤膜滤饼形态 |
7.2 预处理工艺对混合配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7.2.1 预处理工艺对混合配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7.2.2 预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颗粒物去除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仿贻贝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自修复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仿贻贝高分子材料 |
1.2.1 贻贝足丝蛋白和左旋多巴 |
1.2.2 多巴的各种化学作用 |
1.2.3 聚多巴胺的形成 |
1.3 材料的自修复性能 |
1.3.1 自修复材料的构建 |
1.3.2 仿贻贝材料的自修复性能 |
1.4 锂二次电池 |
1.4.1 锂硫电池 |
1.4.2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 |
1.4.3 锂硫电池和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粘结剂进展 |
1.4.4 仿贻贝材料在锂硫电池和硅负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1.4.5 锂二次电池中的自修复现象 |
1.5 课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课题的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2 仿贻贝自修复热固性弹性体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规格及预处理 |
2.2.2 多巴胺改性的四氧化三铁(MNP)纳米粒子的合成 |
2.2.3 共聚物P(GMA-r-PDMSPEMA)的合成 |
2.2.4 纳米复合物PG-MNP的制备 |
2.2.5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学结构表征 |
2.3.2 表面形貌和本体结构表征 |
2.3.3 力学性能 |
2.3.4 可自修复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仿贻贝pH可控湿粘合剂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规格及预处理 |
3.2.2 氨基改性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NH_2)的制备 |
3.2.3 醛基改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FMPEG)的合成 |
3.2.4 N-(3,4-二羟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的合成 |
3.2.5 聚合物P(DMA-r-DMAEMA-r-FMPEG)的合成 |
3.2.6 纳米湿粘结剂P(DMA-r-DMAEMA-r-FMPEG)@BNNS-NH_2(DDF-BNNS)的制备 |
3.2.7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
3.3.2 粘结性能 |
3.3.3 pH诱导可控粘结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仿贻贝两性锂硫电池粘结剂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规格及预处理 |
4.2.2 N-(3,4-二羟苯乙基)丙烯酰胺(DAA)的合成 |
4.2.3 粘结剂P(DAA-r-SBMA-r-PEGMA)(DSM)的合成 |
4.2.4 硫碳复合物的制备 |
4.2.5 硫正极的制备 |
4.2.6 电池性能测试 |
4.2.7 硫化锂(Li_2S)的成核实验 |
4.2.8 聚多硫化锂(LiPSs)的吸附实验 |
4.2.9 计算方法 |
4.2.10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产物化学结构表征 |
4.3.2 粘结剂的力学性能 |
4.3.3 粘结剂与电解液的亲和性 |
4.3.4 粘结剂的电化学稳定性 |
4.3.5 电池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仿贻贝玉米淀粉基硅负极电池粘结剂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规格及预处理 |
5.2.2 氟化玉米淀粉粘结剂乳液(SCXSYA)的制备 |
5.2.3 不同硅电极的制备 |
5.2.4 电池性能测试 |
5.2.5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产物结构与表征 |
5.3.2 粘结剂的粘结性能 |
5.3.3 电极与电解液的亲和性 |
5.3.4 电池性能 |
5.3.5 电极结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仿贻贝自修复型锂硫电池和硅负极电池粘结剂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规格剂及预处理 |
6.2.2 仿贻贝自修复粘结剂AXDY-PA的制备 |
6.2.3 硫碳复合物的制备 |
6.2.4 电极的制备 |
6.2.5 电池性能测试 |
6.2.6 表征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产物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
6.3.2 粘结剂的粘结性和自修复性能 |
6.3.3 电池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
学术会议 |
发明专利 |
(4)多功能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锂硫电池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Li-S电池简介 |
1.2.1 锂硫电池工作原理 |
1.2.2 锂硫电池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1.3 锂硫电池电解质的研究与发展 |
1.3.1 有机电解液 |
1.3.1.1 有机溶剂的改性 |
1.3.1.2 锂盐的选择 |
1.3.1.3 功能添加剂 |
1.3.2 固态电解质 |
1.3.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1.3.3.1 聚氧化乙烯(PEO) |
1.3.3.2 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嵌段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 |
1.3.3.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
1.3.3.4 聚丙烯腈(PAN) |
1.3.3.5 功能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1.4 凝胶电解质制备 |
1.4.1 静电纺丝简述 |
1.4.2 静电纺丝工作原理和装置 |
1.4.3 静电纺丝的现阶段应用 |
1.5 课题的意义、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创新点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2.1 材料基础性能表征 |
2.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APP/PAN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功能化后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APP/PAN(APAN)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2.1 APAN电解质的制备 |
3.2.2 APAN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
3.2.2.1 APP和APAN微观形貌 |
3.2.2.2 APAN元素和分子结构(XRD) |
3.2.2.3 APAN聚合物电解质材料阻燃性能 |
3.2.2.4 APAN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在锂硫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
3.2.2.5 APAN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离子电导率 |
3.2.2.6 APAN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电化学窗口稳定性 |
3.3 CNTs-APAN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3.1 CNTs-APAN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3.3.2 CNTs-APAN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
3.3.2.1 CNTs-APAN微观形貌 |
3.3.2.2 CNTs-APAN对多硫化物的抑制作用 |
3.3.2.3 CNTs-APAN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在锂硫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
3.3.2.4 CNTs-APAN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
3.3.2.5 CNTs-APAN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稳定性 |
3.3.2.6 CNTs-APAN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活化能 |
3.3.2.7 CNTs-APAN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DF-CTFE基电解质的制备及准固态改性和功能化后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PVDF-CTFE(PCF)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2.1 PCF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4.2.2 PCF准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
4.2.3 PCF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
4.2.3.1 PCF聚合物电解质微观形貌 |
4.2.3.2 不同挥发时间后电解液在PCF电解质中的占比 |
4.2.3.3 PCF准固态电解质在锂硫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
4.2.3.4 PCF准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
4.2.3.5 PCF准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稳定性 |
4.2.3.6 PCF准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 |
4.3 PCF-LiF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3.1 PCF-LiF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4.3.2 PCF-LiF凝胶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
4.3.2.1 PCF-LiF电解质微观形貌 |
4.3.2.2 PCF-LiF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中PCF骨架浓度的选择 |
4.3.2.3 PCF-LiF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在锂硫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
4.3.2.4 PCF-LiF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
4.3.2.5 PCF-LiF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稳定性 |
4.3.2.6 PCF-LiF功能化复合凝胶电解质对锂的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专利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5)稻壳基纤维素接枝聚合物制备及吸水吸湿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吸水材料与吸水树脂 |
1.1.1 吸水材料 |
1.1.2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2 湿度及吸湿材料 |
1.3 纤维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
1.3.1 纤维素的结构 |
1.3.2 纤维素吸湿吸水树脂的合成原理 |
1.4 稻壳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1.4.1 稻壳性质 |
1.4.2 稻壳应用研究现状 |
1.5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2 稻壳预处理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稻壳预处理流程 |
2.2.3 稻壳预处理方法 |
2.3 样品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3.1 样品水份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测定 |
2.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温度对水份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影响 |
2.4.2 反应时间对水份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影响 |
2.4.3 NaOH/稻壳比例对水份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影响 |
2.4.4 NaOH浓度对水份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影响 |
2.4.5 样品红外图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稻壳/丙烯酸-丙烯酸钠复合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流程 |
3.1.3 稻壳/丙烯酸-丙烯酸钠复合吸水树脂制备方法 |
3.2 样品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3.2.1 稻壳接枝率和单体接枝效率的计算 |
3.2.2 吸水倍率的测定 |
3.2.3 吸水速率的测定 |
3.2.4 重复吸水吸水率测定 |
3.2.5 保水率的测定 |
3.2.6 失水速率的测定 |
3.2.7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
3.3.2 反应条件对吸液倍率的影响 |
3.3.3 反应条件对吸水速率的影响 |
3.3.4 反应条件对重复吸水倍率的影响 |
3.3.5 反应条件对保水率的影响 |
3.3.6 反应条件对失水速率的影响 |
3.3.7 正交试验分析 |
3.3.8 吸水树脂红外谱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稻壳/丙烯酸钠复合吸湿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流程 |
4.1.3 稻壳/丙烯酸钠复合吸湿树脂制备方法 |
4.2 样品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4.2.1 稻壳接枝率和单体接枝效率的计算 |
4.2.2 相对湿度环境 |
4.2.3 吸湿率的测定 |
4.2.4 吸湿速率的测定 |
4.2.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3.2 反应条件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
4.3.3 反应条件对吸湿率的影响 |
4.3.4 反应条件对吸湿速率的影响 |
4.3.5 吸湿树脂红外谱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反相聚合制备稻壳/丙烯酸-丙烯酸钠树脂及其吸湿吸水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流程 |
5.1.3 稻壳纤维素/丙烯酸复合吸水树脂制备方法 |
5.2 样品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5.2.1 稻壳纤维素接枝效率和单体接枝效率的计算 |
5.2.2 吸水样品的性能测试 |
5.2.3 吸湿样品的性能测试 |
5.2.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乳化剂的选择 |
5.3.2 样品吸水吸湿性能测试分析 |
5.3.3 吸水吸湿树脂红外谱图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6)超临界CO2流体中药物在纤维上的负载及其缓释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美肤性纺织品 |
1.2.1 美肤性纺织品概念 |
1.2.2 美肤性纺织品种类 |
1.2.2.1 保湿、滋润类纺织品 |
1.2.2.2 抗皱、延缓衰老类纺织品 |
1.2.2.3 芳香、精油类纺织品 |
1.3 美肤性纺织品制备方法 |
1.3.1 微胶囊法 |
1.3.2 环糊精法 |
1.3.3 溶胶-凝胶技术 |
1.3.4 共混纺丝法 |
1.3.5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 |
1.4 超临界CO_2流体载药技术 |
1.4.1 超临界CO_2流体载药技术简介 |
1.4.2 超临界CO_2流体载药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参数 |
1.4.2.1 药物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行为 |
1.4.2.2 药物在聚合物基质上的载药状态 |
1.4.2.3 药物从聚合物基质中的缓释行为 |
1.4.3 超临界CO_2流体载药技术研究现状 |
1.5 超临界CO_2流体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1.5.1 天然纤维 |
1.5.2 化学纤维 |
1.6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选题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装置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药物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度测试 |
2.3.2 药物在纤维上载药量测试 |
2.3.3 药物从纤维中缓释曲线的绘制 |
2.3.4 超临界CO_2流体对纤维的处理 |
2.3.5 超临界CO_2流体对药物的处理 |
2.3.6白藜芦醇抗自由基实验 |
2.3.7 载药二醋酸纤维耐洗性测试 |
2.4 表征方法 |
2.4.1 纤维及药物形貌表征 |
2.4.2 纤维及药物化学结构表征 |
2.4.3 纤维及药物结晶结构表征 |
2.4.4 纤维元素含量表征 |
2.4.5 纤维及药品热降解性分析 |
2.4.6 纤维及药品DSC热分析 |
2.4.7 织物或纤维拉伸断裂强力表征 |
第3章 药物结构对溶解度、载药量及缓释行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物 |
3.3 药物紫外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 |
3.4 实验条件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取代基对溶解度、载药量、缓释行为的影响 |
3.5.2 分子量对溶解度、载药量、缓释行为的影响 |
3.5.3 空间位置对溶解度、载药量、缓释行为的影响 |
3.6 药物缓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药物在粘胶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物 |
4.2.1 烟酰胺 |
4.2.2 白藜芦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临界CO_2流体对粘胶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3.1.1 超临界CO_2流体对粘胶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4.3.1.2 超临界CO_2流体对粘胶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4.3.1.3 超临界CO_2流体对粘胶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 |
4.3.1.4 超临界CO_2流体对粘胶纤维热降解性的影响 |
4.3.2 超临界CO_2流体对烟酰胺在粘胶纤维上载药量的影响 |
4.3.2.1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时间对载药量的影响 |
4.3.2.2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温度对载药量的影响 |
4.3.2.3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压力对载药量的影响 |
4.3.2.4 夹带剂对载药量的影响 |
4.3.3 烟酰胺从粘胶纤维中的缓释行为 |
4.3.3.1 不同流体温度载药粘胶上药物的体外缓释行为 |
4.3.3.2 不同流体压力载药粘胶上药物的体外缓释行为 |
4.3.4 烟酰胺结构对载药量、缓释行为的影响 |
4.3.5 超临界CO_2流体对烟酰胺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3.5.1 超临界CO_2流体对烟酰胺表面形态的影响 |
4.3.5.2 超临界CO_2流体对烟酰胺化学结构的影响 |
4.3.5.3 超临界CO_2流体对烟酰胺结晶结构的影响 |
4.3.5.4 超临界CO_2流体对烟酰胺热降解性的影响 |
4.3.5.5 烟酰胺的DSC热分析 |
4.3.6 烟酰胺、白藜芦醇在粘胶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比较 |
4.3.6.1 烟酰胺、白藜芦醇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行为 |
4.3.6.2 烟酰胺、白藜芦醇在粘胶纤维上的载药量 |
4.3.6.3 烟酰胺、白藜芦醇从粘胶纤维中的缓释行为 |
4.3.7 药物负载对粘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3.7.1 药物在粘胶纤维表面的分布形态 |
4.3.7.2 药物负载对粘胶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4.3.7.3 药物负载对粘胶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 |
4.3.7.4 药物负载对粘胶纤维热降解性的影响 |
4.3.7.5 药物负载对粘胶长丝织物拉伸断裂强力的影响 |
4.3.7.6 载药粘胶基质的元素组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药物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超临界CO_2流体对二醋酸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2.1.1 超临界CO_2流体对二醋酸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5.2.1.2 超临界CO_2流体对二醋酸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5.2.1.3 超临界CO_2流体对二醋酸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 |
5.2.1.4 超临界CO_2流体对二醋酸纤维热降解性的影响 |
5.2.1.5 二醋酸纤维的DSC热分析 |
5.2.2 超临界CO_2流体对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载药量的影响 |
5.2.2.1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时间对载药量的影响 |
5.2.2.2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温度对载药量的影响 |
5.2.2.3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压力对载药量的影响 |
5.2.3 白藜芦醇从二醋酸纤维中的缓释行为 |
5.2.3.1 不同流体温度载药二醋酸纤维上药物的体外缓释行为 |
5.2.3.2 不同流体压力载药二醋酸纤维上药物的体外缓释行为 |
5.2.4 超临界CO_2流体对白藜芦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2.4.1 超临界CO_2流体对白藜芦醇表面形态的影响 |
5.2.4.2 超临界CO_2流体对白藜芦醇化学结构的影响 |
5.2.4.3 超临界CO_2流体对白藜芦醇结晶结构的影响 |
5.2.4.4 超临界CO_2流体对白藜芦醇热降解性的影响 |
5.2.4.5 白藜芦醇的DSC热分析 |
5.2.4.6 超临界CO_2流体对白藜芦醇抗自由基性能的影响 |
5.2.5 烟酰胺、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负载及缓释行为比较 |
5.2.5.1 烟酰胺、白藜芦醇在二醋酸纤维上的载药量 |
5.2.5.2 烟酰胺、白藜芦醇从二醋酸纤维中的缓释行为 |
5.2.6 负载烟酰胺、白藜芦醇的二醋酸纤维耐洗性 |
5.2.7 烟酰胺、白藜芦醇从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中的缓释行为比较 |
5.2.7.1 烟酰胺从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中的缓释行为 |
5.2.7.2 白藜芦醇从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中的缓释行为 |
5.2.8 药物负载对二醋酸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2.8.1 药物在二醋酸纤维表面的分布形态 |
5.2.8.2 药物负载对二醋酸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5.2.8.3 药物负载对二醋酸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 |
5.2.8.4 药物负载对二醋酸纤维热降解性的影响 |
5.2.8.5 药物负载对二醋酸纤维拉伸断裂强力的影响 |
5.2.9 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负载美肤药物适用性比较 |
5.2.9.1 流体对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结构与性能影响比较 |
5.2.9.2 药物在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上的载药量及缓释行为比较 |
5.2.9.3 药物对粘胶纤维、二醋酸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7)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五原料分离技术 |
1.2.1 碳五馏分组成及综合利用介绍 |
1.2.2 碳五馏分分离技术 |
1.3 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 |
1.3.1 碳五石油树脂介绍 |
1.3.1.1 混合C5石油树脂 |
1.3.1.2 脱环C5石油树脂 |
1.3.1.3 间戊二烯石油树脂 |
1.3.1.4 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 |
1.3.1.5 共聚石油树脂 |
1.3.1.6 加氢碳五石油树脂 |
1.3.2 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 |
1.3.2.1 质子酸催化聚合 |
1.3.2.2 Lewis酸催化聚合 |
1.3.2.3 自由基引发聚合 |
1.3.2.4 有机金属催化聚合 |
1.3.2.5 热聚法合成 |
1.4 碳五石油树脂应用 |
1.4.1 用于胶粘剂 |
1.4.1.1 热熔压敏胶粘接性能 |
1.4.1.2 热熔压敏胶对碳五石油树脂质量要求 |
1.4.2 用于油墨 |
1.4.3 用于橡胶加工 |
1.4.4 用于涂料 |
1.4.5 用于造纸 |
1.5 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
1.5.1 配方和反应条件 |
1.5.1.1 催化剂选择 |
1.5.1.2 配方优化 |
1.5.1.3 反应条件 |
1.5.2 共聚改性 |
1.5.2.1 C5/C9共聚改性 |
1.5.2.2 苯乙烯改性 |
1.5.2.3 萜烯改性 |
1.5.2.4 极性基团改性 |
1.5.3 催化加氢改性 |
1.5.3.1 加氢工艺 |
1.5.3.2 加氢催化剂 |
1.5.3.3 加氢溶剂 |
1.6 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6.1 国外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 |
1.6.2 国内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 |
1.6.3 存在问题 |
1.7 研究目的、意义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7.1 研究目的意义 |
1.7.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7.2.1 研究内容 |
1.7.2.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7.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7.3.1 研究方案 |
1.7.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碳五原料分离研究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检测方法 |
2.4 碳五原料分离方法 |
2.5 碳五分离条件优化 |
2.5.1 环戊二烯二聚反应 |
2.5.1.1 二聚反应温度 |
2.5.1.2 二聚反应时间 |
2.5.2 异戊二烯萃取精馏 |
2.5.2.1 萃取剂DMF用量 |
2.5.2.2 萃取精馏温度 |
2.6 异戊烯分离方法 |
2.7 异戊烯分离条件优化 |
2.7.1 加氢反应 |
2.7.1.1 氢气用量优化 |
2.7.1.2 加氢反应温度 |
2.7.2 醚化反应 |
2.7.2.1 甲醇用量 |
2.7.2.2 醚化反应温度 |
2.7.3 醚解反应 |
2.7.3.1 醚解反应温度 |
2.7.3.2 醚解反应压力 |
2.7.4 异构化反应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Lewis酸催化法合成碳五石油树脂研究 |
3.1 催化合成原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检测方法 |
3.4 催化合成方法 |
3.5 配方和反应条件对树脂影响研究 |
3.5.1 配方优化实验 |
3.5.1.1 间戊二烯用量 |
3.5.1.2 异戊二烯用量 |
3.5.1.3 双环戊二烯用量 |
3.5.1.4 异戊烯用量 |
3.5.1.5 苯乙烯用量 |
3.5.1.6 循环溶剂用量 |
3.5.2 反应条件优化 |
3.5.2.1 催化剂用量 |
3.5.2.2 反应温度 |
3.5.2.3 反应时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
4.1 目标产品选择 |
4.2 配方设计 |
4.2.1 苯乙烯用量 |
4.2.2 间戊二烯用量 |
4.2.3 异戊二烯用量 |
4.2.4 双环戊二烯用量 |
4.2.5 异戊烯用量 |
4.2.6 循环溶剂用量 |
4.3 反应条件设计 |
4.3.1 催化剂用量 |
4.3.2 反应温度 |
4.3.3 反应时间 |
4.4 合成结果 |
4.5 结构表征分析 |
4.6 应用性能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聚法合成碳五石油树脂研究 |
5.1 热聚实验原料 |
5.2 热聚实验仪器 |
5.3 热聚实验检测方法 |
5.4 热聚合成方法 |
5.5 配方和反应条件对树脂质量影响研究 |
5.5.1 热聚配方优化实验 |
5.5.1.1 双环戊二烯用量 |
5.5.1.2 间戊二烯用量 |
5.5.1.3 溶剂用量 |
5.5.2 热聚反应条件优化实验 |
5.5.2.1 热聚反应温度 |
5.5.2.2 热聚反应时间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碳五石油树脂加氢改性研究 |
6.1 加氢实验原料 |
6.2 加氢实验仪器 |
6.3 加氢实验检测方法 |
6.4 石油树脂催化加氢方法 |
6.5 反应条件对加氢石油树脂质量影响研究 |
6.5.1 加氢催化剂用量 |
6.5.2 加氢反应温度 |
6.5.3 加氢反应压力 |
6.5.4 加氢反应时间 |
6.5.5 基础树脂溶液浓度 |
6.6 加氢实验小结 |
第7章 加氢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
7.1 加氢石油树脂目标产品选择 |
7.2 热聚基础树脂选择 |
7.3 加氢反应条件设计 |
7.3.1 催化剂用量 |
7.3.2 加氢反应温度 |
7.3.3 加氢反应压力 |
7.3.4 加氢反应时间 |
7.3.5 基础树脂溶液浓度 |
7.4 合成结果 |
7.5 加氢石油树脂应用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丙烯酸酯橡胶与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丁腈橡胶 |
1.1.1 丁腈橡胶的发展简介 |
1.1.2 丁腈橡胶的结构与分类 |
1.1.3 丁腈橡胶的性能特点 |
1.1.4 丁腈橡胶的硫化体系 |
1.2 乙烯-丙烯酸甲酯橡胶 |
1.2.1 乙烯-丙烯酸甲酯橡胶的结构 |
1.2.2 乙烯-丙烯酸甲酯橡胶的性能 |
1.2.3 乙烯-丙烯酸甲酯橡胶的应用 |
1.2.4 乙烯-丙烯酸甲酯橡胶的并用 |
1.3 聚丙烯酸酯橡胶 |
1.3.1 聚丙烯酸酯橡胶的结构 |
1.3.2 聚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与应用 |
1.3.3 聚丙烯酸酯橡胶的硫化体系 |
1.3.4 丁腈橡胶与聚丙烯酸酯橡胶并用 |
1.4 理论依据 |
1.4.1 高聚物弹性体共混改性的目的和方法 |
1.4.2 聚合物共混改性存在的问题 |
1.4.3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本原则 |
1.4.4 提高聚合物相容性的方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基本配方 |
2.2.4 样品制备与工艺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丁腈橡胶与丙烯酸酯橡胶溶度参数δ的理论估算 |
2.3.2 丁腈橡胶的腈基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
2.3.3 硫化体系对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 |
2.3.4 AEM与 NBR共硫化实验探究 |
2.3.5 共混比对AEM/NBR合金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
2.3.6 不同硫化体系对ACM性能的影响 |
2.3.7 ACM与 NBR共硫化实验探究 |
2.3.8 共混比对ACM/NBR合金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EM/NBR合金弹性体的增容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样品制备与工艺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观形貌分析 |
3.3.2 AEM/NBR合金弹性体的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 |
3.3.3 增容剂对AEM/NBR合金弹性体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4 增容剂对AEM/NBR合金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5 增容剂对AEM/NBR合金弹性体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
3.3.6 增容剂对AEM/NBR合金弹性体耐油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强纤维材料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
2.1 高强纤维材料的发展概况 |
2.2 高强纤维的特点与性能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编间隔织物的设计与编织工艺的研究 |
3.1 双针床经编机与编织工艺 |
3.2 经编间隔织物的设计 |
3.3 织物工艺研究及关键工艺点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编间隔织物PVC膜性能研究与层压工艺 |
4.1 PVC薄膜层压工艺 |
4.2 粘合剂的选配 |
4.3 PVC膜性能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5.1 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基本物理参数的测定 |
5.2 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力学性能的测试仪器及方法 |
5.3 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性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 |
1.2.1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 |
1.2.2 高折射率水凝胶 |
1.3 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高折射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1.3.2 含硫高折射率聚合物 |
1.4 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应用 |
1.4.1 光学胶粘剂 |
1.4.2 光学透镜 |
1.4.3 梯度折射率聚合物材料 |
1.4.4 发光二极管(LED)封装材料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折射率抗菌水凝胶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Zn O-PAA水凝胶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3.2 溶胀行为测试 |
2.3.3 折射率和阿贝数测试 |
2.3.4 紫外测试 |
2.3.5 抗菌性能检测 |
2.3.6 力学性能测试 |
2.3.7 热重分析(TGA)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ZnO-PAA水凝胶反应机理 |
2.4.2 XRD分析 |
2.4.3 ZnO-PAA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2.4.4 ZnO-PAA水凝胶的折射率 |
2.4.5 ZnO-PAA水凝胶的光学性能 |
2.4.6 水凝胶抗菌性能分析 |
2.4.7 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2.4.8 水凝胶的热性能 |
2.5 小结 |
第3章 梯度折射率水凝胶的设计与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不同溶剂的PAA水凝胶的制备 |
3.2.4 梯度折射率PAA水凝胶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水凝胶折射率测试 |
3.3.2 紫外测试 |
3.3.3 机械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溶剂的PAA水凝胶的制备 |
3.4.2 Yx/PAA水凝胶的折射率 |
3.4.3 Yx/PAA水凝胶的透过率 |
3.4.4 Yx/PAA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3.4.5 梯度折射率PAA水凝胶的制备 |
3.4.6 梯度折射率PAA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3.5 小结 |
第4章 高折射率含硫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PS-CS_2-S膜的制备 |
4.2.4 St-S聚合物的合成 |
4.2.5 PS-TR-S膜的制备 |
4.2.6 PS-BP-S膜的制备 |
4.2.7 PS-BP-St-S膜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折射率和阿贝数测试 |
4.3.2 红外测试 |
4.3.3 紫外测试 |
4.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测试 |
4.3.5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
4.3.6 热重分析(TGA) |
4.3.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含硫PS膜的折射率和阿贝数 |
4.4.2 PS-TR-S膜的元素分布分析 |
4.4.3 PS-BP-St-S膜的元素分布分析 |
4.4.4 含硫PS膜的光学性能 |
4.4.5 含硫PS聚合物的TGA分析 |
4.4.6 含硫PS聚合物的DSC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四、丙烯腈高聚物中含硫量的测定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链纳米盒多孔碳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长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煤制气废水深度处理超滤膜前预处理及污染控制机制研究[D]. 邹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仿贻贝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自修复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 金碧玉. 浙江大学, 2020(05)
- [4]多功能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锂硫电池中的性能研究[D]. 黄校萱.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稻壳基纤维素接枝聚合物制备及吸水吸湿性能研究[D]. 张学伟.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6]超临界CO2流体中药物在纤维上的负载及其缓释行为研究[D]. 朱维维. 东华大学, 2020(01)
- [7]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D]. 裴张留. 浙江大学, 2020(03)
- [8]丙烯酸酯橡胶与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卢佳豪. 安徽大学, 2020(07)
- [9]PVC膜层压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仁龙.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10]高折射率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D]. 蒋丽萍. 长春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