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5 柴油机润滑系统

4115 柴油机润滑系统

一、4115柴油机润滑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马平阳,王忠巍,郑成杰,韩雨婷[1](2021)在《基于GT-Power的船舶柴油机的故障仿真研究》文中提出故障状态下船舶柴油机运行数据是研究船舶柴油机故障诊断与安全保护的基础。通过柴油机实验台架或实船运行获取故障状态下船舶柴油机运行数据有实验成本高、部分参数无法获取等劣势,因此必须依赖对柴油机故障的仿真数值计算。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柴油机仿真模型,并基于实验台数据,在多种工况下校核与验证其准确性。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台与GT-Power软件相结合对柴油机故障模拟仿真的精确性高,能真实反映柴油机运行情况。所得结果可用于船舶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与安全保护系统等的开发研究工作。

顾磊,杜巍,孙亚东[2](2021)在《机油温度对多缸柴油机润滑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某V型多缸柴油机,搭建了润滑系统压力测试平台,测试了机油温度40~115℃范围内,发动机转速800~2 200 r/min范围内,润滑系统各关键节点的机油压力、发动机阻力矩和机械损失功率,研究了机油温度对发动机润滑系统性能和机械损失的影响规律,并对极限工况下的润滑特性作出预估。结果表明:各转速下,随着机油温度的升高,润滑系统各关键节点的机油压力均降低,各关键节点间的机油压力损失也随机油温度升高而降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关键节点中机油散热器的流阻和其随温度的变化率均最大;右排主油道压降大于左排主油道压降,二者差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和阻力矩均随着机油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温度区间内发动机阻力矩的变化率随发动机转速增大而增大。

张驰[3](2021)在《柴油机耦合故障诊断中监测参数优选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马金凤[4](2021)在《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主轴承润滑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鑫海[5](2021)在《内燃机车柴油机主轴承失效机理及预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产主型内燃机车柴油机的主轴承均采用液体动压滑动式轴承结构,其具有承载能力大、抗冲击能力强和摩擦损耗小、寿命长等特点。但是,随着内燃机车使用年限的增长,柴油机各机械组件逐渐老化,加之维修、运用不当,易导致主轴承工作失效。主轴承失效轻则造成轴瓦损伤影响机车正常使用,重则引发机体、曲轴报废导致严重机破,不仅会给铁路局机务段带来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扰乱正常的运输和生产秩序,造成巨大间接经济损失。本论文通过分析滑动轴承机构和滑动轴承失效形式,结合内燃机车16V240ZJ、12V240ZJ、8240ZJ型柴油机主轴承失效典型故障案例,从影响柴油机主轴承工作状态最直接、重要的曲轴、机体、轴瓦三大部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主轴承检修、组装和运用过程中可能诱发主轴承失效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精细选配主轴瓦、液氮冷却法更换曲轴油堵等技术改进措施,并设计制作了曲轴清洗试压装备,解决了曲轴内油道清洗不彻底和内油道无法做密封性试验的难题,有效地提升了柴油机主轴承组件的检修水平,为遏止柴油机主轴承非正常失效惯性质量故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光谱分析技术和铁谱分析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以光谱分析为主、以铁谱分析为辅的光铁谱油液综合诊断应用方法,即通过运用光谱分析技术确定磨粒的元素类型和浓度,再对光谱分析显示异常磨粒的油液进行铁谱分析,确定出异常磨粒的可能来源,从而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检查提供依据,进而更快捷、准确地查找出异常磨损的部位。光铁谱油液综合诊断应用方法有助于提前预测主轴承的磨损状态,避免因主轴承过度磨损导致工作失效而引发柴油机大部件破损,保障机车运用安全可靠,为运输生产节约成本,达到节支降耗的目的。

李程坤[6](2021)在《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润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柴油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机械,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工程领域。随着现代柴油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其滑动摩擦副的润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连杆大头轴承作为柴油机的主要滑动摩擦副之一,承受着复杂的交变热机载荷,工作条件较为恶劣。针对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润滑不良和摩擦磨损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型线设计与轴承参数优化,对提升连杆大头轴承的润滑特性与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研究意义。以某型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模型建立和缩减,在AVL EXCITE中搭建连杆组多体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柔性体弹性变形、表面粗糙度效应和油槽结构等影响因素,基于Reynolds方程和多体动力学理论,对连杆大头轴承的润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连杆轴瓦具有哑铃形、树杈形、一字形和A形四种不同的油槽设置方案时,各方案对连杆大头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与峰值油膜压力影响较小,对润滑油流量影响较大。同时,各轴瓦油槽方案对于缸内爆压时刻的油膜厚度与油膜压力影响甚微,但对于一个周期内的平均油膜厚度和平均粗糙接触压力,有一定的改善效果。综合来看,不同轴瓦油槽方案对于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性能影响较小。(2)当连杆大头轴瓦具有指数形、超椭圆形、桶形和梯形四种型线时,随着型线径向变化量的增加,连杆大头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先增大后减小,粗糙接触压力先减小后增大,机油流量增大;当连杆大头轴瓦型线为指数形,超椭圆形和梯形时,对于其综合润滑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型线径向变化量为5μm的方案,改善效果要优于径向变化量为10μm的方案。与原始方案相比较,当连杆大头轴颈具有圆柱度形状公差时,平均油膜厚度减小,平均粗糙接触压力增大,机油流量减小,对于连杆大头轴承的综合润滑性能会有削弱效果,因此,对于润滑性能要求越高的轴承,越需要严格控制其制造加工误差,以保证轴承的润滑效果。(3)在综合润滑性能优化效果最好的超椭圆型线轴瓦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软件ISIGHT与AVL EXCITE进行联合仿真,选定轴承间隙、轴承宽度、轴颈油孔直径和供油压力作为输入变量,对连杆大头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和平均粗糙接触压力进行多目标优化。其中,最小油膜厚度由1.56μm上升到1.97μm,上升幅度为0.41μm,峰值油膜压力由231.09MPa下降到170.29MPa,下降幅度为60.8MPa,平均粗糙接触有效压力由3.97MPa下降到0.25MPa,下降幅度为3.72MPa。最终,经过优化后的连杆大头轴承的综合润滑效果提升,对于平均粗糙接触压力优化效果更为明显。

李佰超[7](2021)在《某柴油机曲轴主轴承润滑性能研究分析》文中认为节能环保是柴油机发展过程中重要研究课题。“国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柴油机节能降耗提出更高要求。曲轴在工作中受力复杂、工况恶劣,若曲轴轴承润滑较差,将直接造成柴油机运行油耗增加。因此,本文研究柴油机曲轴轴承润滑问题,根据机车实际运行情况及仿真分析结果,提出润滑性能优化方案,使柴油机能够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这在柴油机不断优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课题针对某16缸柴油机轴承润滑问题,基于AVL_Excite软件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考虑多个影响润滑因子,结合正交实验法及极差法,输出柴油机曲轴轴承润滑优化方案。首先,完成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1)利用UG软件搭建曲轴轴承模型,为确保网格质量及计算精度,对曲轴强度影响较小的复杂结构进行简化处理;2)将简化后曲轴轴承模型导入Hyper Mesh软件,完成材料添加、网格划分、设置约束、建立主自由度节点等工作步骤;3)将网格模型导入Ansys软件进行曲轴模态分析,确保建立主节点前后曲轴特性一致;4)将曲轴轴承文件导入AVL_Excite软件,进行模态缩减、定义参数、设置边界条件等步骤,完成曲轴轴承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工作。然后,开展数值仿真结果分析。利用厂方提供的油孔、油槽、供油压力、缸压曲线等重要数据,设置多体动力学模型初始参数,验证模型准确性后开展润滑摩擦数值计算。通过观察轴心轨迹、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以及压力云图等仿真结果,确定曲轴轴承的润滑磨损情况。与柴油机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第九主轴承润滑效果最差,仿真结果与曲轴轴承实际工作情况趋势一致。最后,针对第九主轴承展开优化研究。结合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润滑摩擦的因子进行试验设计,利用极差分析确定各因子对曲轴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权重。基于正交试验仿真结果输出优化参数方案,对比参数优化前后多体动力学仿真结果,确定优化方案能够大幅提升曲轴轴承润滑性能。该方案可提供给厂方设计参考使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贾延林[8](2021)在《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文中认为润滑系统在发动机中起着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等功能,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是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良的润滑会极大的缩短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工程机械用柴油机中润滑系统常见的结构类型,对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机油压力偏高或偏低、机油消耗量过大、机油温度过高、机油变质等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常规保养、检查、清洗、免解体维护等方面对如何降低润滑系统故障提出了一些措施。

王金鑫,王忠巍,马修真,张驰[9](2021)在《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耦合关系分析及解耦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耦合性强、故障定位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关联性分析及解耦方法。该方法采用键合图理论,建立柴油机润滑系统动力学模型,将其转化为时间因果图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柴油机润滑系统热力参数在不同故障下的响应特性,获得多故障在异常征兆上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将集合论的思想引入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解耦研究中,通过分析异常征兆对润滑系统多故障的划分作用,去除多故障间的关联特征信息,降低润滑系统多故障间的耦合度,为实施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的分离与诊断提供依据。利用某柴油机润滑系统的经典GT-Power模型,验证了润滑系统多故障解耦研究的有效性。

姜涛[10](2020)在《合成基础油组分的润滑性能及其分子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摩擦是材料表面和界面上的宏观及微观动态行为,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研究润滑流体的性质和摩擦现象对于减少磨损和节约能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含氧燃料被公认是较有效的石化替代燃料。研究发现,柴油机中使用碳酸二甲酯-柴油混合燃料有助于降低炭烟排放。部分燃料未燃烧,会进入到润滑油中导致燃油稀释。同时,随着柴油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润滑油的性能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润滑油的基础油做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稀释的基础油,在活塞环-缸套之间的摩擦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简述柴油机内部的运动方式,分析了柴油机中活塞环-缸套之间的燃油稀释问题。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根据对润滑油组成的了解以及柴油发动机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合成基础油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简要的阐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的基本原理、分子力场、边界条件、运动方程的求解算法以及模拟计算中参数的统计方法。(2)通过高频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模拟研究了碳酸二甲酯-柴油混合燃料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针对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往复式非稳态运动,分析了在燃油稀释的情况下,不同基础油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偏苯三甲酸酯和烷基萘可以有效抑制混合燃油稀释基础油引起的摩擦磨损性能恶化。(3)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建立了微观分子体系剪切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求解该模型,阐明了不同合成基础油分子的结构和混合燃料稀释对润滑性能的影响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具有苯环结构的基础油分子,能更稳定的吸附在摩擦副表面,保证润滑油膜的稳定性和较低的运动阻力,是理想的基础油组分,与试验结果相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的基础油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为含氧燃料在润滑和摩擦学中提供一个新的潜在应用。

二、4115柴油机润滑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115柴油机润滑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机油温度对多缸柴油机润滑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备
2 试验方案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关键节点机油压力变化规律
    3.2 机油压力损失变化规律
    3.3 机械损失变化规律
    3.4 极限工况性能预估
4 结论

(5)内燃机车柴油机主轴承失效机理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动轴承润滑研究现状
        1.2.2 曲轴动力学分析研究
        1.2.3 轴承合金层应力分析研究
        1.2.4 润滑油性能分析研究
        1.2.5 柴油机主轴承故障监测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2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
        2.2.1 液体动压油膜的形成原理
        2.2.2 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
        2.2.3 油楔承载机理
    2.3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基本原理
    2.4 滑动轴承失效形式及产生原因
        2.4.1 磨粒磨损
        2.4.2 疲劳破坏
        2.4.3 咬粘(胶合)
        2.4.4 擦伤
        2.4.5 过度磨损
        2.4.6 腐蚀
        2.4.7 其他失效形式
    2.5 本章小结
3 主轴承失效分析
    3.1 引言
    3.2 制造和装配质量不达标
        3.2.1 曲轴
        3.2.2 机体
        3.2.3 轴瓦
    3.3 使用维护方法不当
        3.3.1 柴油机飞车
        3.3.2 滑油压力异常
        3.3.3 司机操纵不当
        3.3.4 配件检修质量不高
    3.4 本章小结
4 主轴承失效控制措施
    4.1 引言
    4.2 主轴承相关配件清洁度控制
        4.2.1 清洁度标准制定
        4.2.2 曲轴清洗试压设备的设计制作
    4.3 曲轴检测组装质量控制
        4.3.1 曲轴修复
        4.3.2 曲轴油堵更换方法
        4.3.3 曲轴检测
    4.4 机体检测组装质量控制
        4.4.1 机体修复
        4.4.2 机体检测
        4.4.3 机体组装
    4.5 轴瓦质量控制
        4.5.1 轴承游隙值的确定
        4.5.2 轴瓦检验与装配
    4.6 使用维护要求
        4.6.1 滑油压力监测
        4.6.2 日常操作注意事项
    4.7 本章小结
5 主轴承失效预防性研究
    5.1 引言
    5.2 铁谱、光谱分析和油品理化指标分析的原理和特点
        5.2.1 铁谱分析
        5.2.2 光谱分析
        5.2.3 油品理化指标分析
    5.3 光铁谱综合诊断技术研究
        5.3.1 确定分析对象
        5.3.2 光铁谱诊断标准
    5.4 综合检测分析技术的应用
        5.4.1 光谱分析
        5.4.2 铁谱分析
        5.4.3 分析结果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润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体润滑理论研究进展
        1.2.2 连杆轴承润滑研究现状
        1.2.3 轴承润滑油膜的测量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连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2.1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2.1.1 运动学分析
        2.1.2 动力学分析
    2.2 柴油机参数与模型边界条件
    2.3 连杆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2.3.1 有限元模型缩减
        2.3.2 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轴瓦油槽结构对连杆大头轴承润滑的影响
    3.1 轴瓦油槽布置方案
    3.2 不同轴瓦油槽结构润滑特性研究
        3.2.1 哑铃形油槽润滑结果
        3.2.2 树杈形油槽润滑结果
        3.2.3 一字形油槽润滑结果
        3.2.4 A形油槽润滑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杆轴承型线对润滑特性的影响规律
    4.1 轴瓦型线
        4.1.1 轴瓦型线方案选定与控制方程
        4.1.2 轴瓦型线对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4.2 轴颈型线
        4.2.1 轴颈圆柱度误差表现形式与控制方程
        4.2.2 轴颈圆柱度误差型线对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近似模型的连杆大头轴承润滑性能参数优化
    5.1 ISIGHT多目标优化分析软件介绍
    5.2 试验设计
        5.2.1 设计变量与输出响应的选定
        5.2.2 输入样本空间的构建
    5.3 近似模型搭建与评估
        5.3.1 轴承润滑近似模型搭建
        5.3.2 近似模型验证与误差分析
    5.4 基于近似模型的的连杆大头轴承参数优化
        5.4.1 NSGA-Ⅱ遗传算法优化理论
        5.4.2 连杆大头轴承参数优化数学模型
        5.4.3 优化仿真模型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1 参与项目
    附录2 科研成果
    附录3 获得奖项

(7)某柴油机曲轴主轴承润滑性能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曲轴轴承润滑摩擦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研究现状
        1.2.2 轴系润滑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曲轴轴承润滑问题研究理论基础
    2.1 润滑模式理论基础
    2.2 曲轴轴承弹流润滑理论基础
        2.2.1 流体动压润滑形成机理
        2.2.2 雷诺方程推导过程
        2.2.3 润滑边界条件
        2.2.4 润滑油粘度
        2.2.5 油膜厚度方程
        2.2.6 表面微凸体粗糙接触模型
    2.3 有限元理论基础
    2.4 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AVL_Excite曲轴轴承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
    3.1 曲轴轴承有限元模型搭建
        3.1.1 柴油机基本参数介绍
        3.1.2 曲轴轴承实体模型搭建
        3.1.3 曲轴轴承网格生成
        3.1.4 曲轴有限元模型自由模态对比分析
        3.1.5 曲轴轴承有限元模型缩减
    3.2 搭建曲轴轴承多体动力学模型
        3.2.1 设置模型体单元
        3.2.2 设置连接单元
        3.2.3 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搭建
    3.3 本章小结
4 曲轴轴承动力学结果分析及模型验证
    4.1 转速波动结果分析
    4.2 曲轴振动分析
    4.3 曲柄销受力分析
    4.4 主轴承受力分析
    4.5 曲轴应力恢复与疲劳强度校核
    4.6 本章小结
5 曲轴轴承润滑性能仿真结果分析
    5.1 最小油膜厚度分析
    5.2 峰值油膜压力分析
    5.3 轴心轨迹分析
    5.4 摩擦功耗与滑油流量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轴承润滑性能优化
    6.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概述
    6.2 润滑性能影响因子选取
    6.3 正交试验设计仿真结果
    6.4 基于极差法润滑性能影响因子分析
        6.4.1 最小油膜厚度影响因子权重
        6.4.2 峰值油膜压力影响因子权重
    6.5 轴承润滑优化方案
    6.6 本章小结
结论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耦合关系分析及解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柴油机润滑系统键合图模型
    1.1 柴油机润滑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机带泵
    1.3 冷却器及过滤器
    1.4 阀门组件
    1.5 机体油道
2 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耦合关系分析
3 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特征的降维与解耦
4 验证
5 结论
    1)本文提出了一种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关联性分析及解耦方法。
    2)利用某柴油机润滑系统经典GT-Power模型对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10)合成基础油组分的润滑性能及其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柴油机的燃油稀释
        1.2.1 工作方式
        1.2.2 摩擦副及其润滑
        1.2.3 燃油稀释
        1.2.4 含氧燃料简介
    1.3 柴油发动机油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动机油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动机油的发展现状
    1.4 润滑油的主要组成
        1.4.1 润滑油中的基础油
        1.4.2 润滑油中的添加剂
    1.5 不同分子结构对润滑油的影响
    1.6 分子动力学在润滑油中的研究进展
    1.7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流程
    2.2 分子动力学计算原理
    2.3 分子动力学求解方法简介
        2.3.1 Verlet算法
        2.3.2 蛙跳Verlet算法
        2.3.3 速度Verlet算法
        2.3.4 Beeman算法
        2.3.5 Gear预测校正算法
    2.4 分子动力学力场
        2.4.1 CHARMM力场
        2.4.2 AMBER力场
        2.4.3 COMPASS力场
    2.5 边界条件和积分步长
    2.6 系综
        2.6.1 微正则系综
        2.6.2 正则系综
        2.6.3 等温等压系综
        2.6.4 等压等焓系综
        2.6.5 巨正则系综
    2.7 Materials Studio软件介绍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成基础油润滑的实验研究
    3.1 主要试验仪器
        3.1.1 高频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
        3.1.2 旋转摩擦磨损试验机
        3.1.3 超景深三维显微镜
    3.2 试验原料及试剂
    3.3 实验方案及过程
        3.3.1 燃料混合物制备
        3.3.2 实验过程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DMC对柴油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4.2 合成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表征
        3.4.3 摩擦学机理解释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础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1 模型构建
    4.2 MD模拟
        4.2.1 不同模拟条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2 不同基础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3 模拟分析
        4.3.1 压力对界面润滑行为的影响
        4.3.2 速度对界面润滑行为的影响
        4.3.3 温度对界面润滑行为的影响
    4.4 不同基础油的剪切模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4115柴油机润滑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T-Power的船舶柴油机的故障仿真研究[A]. 马平阳,王忠巍,郑成杰,韩雨婷. 第三十三届中国仿真大会论文集, 2021
  • [2]机油温度对多缸柴油机润滑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顾磊,杜巍,孙亚东. 车用发动机, 2021(04)
  • [3]柴油机耦合故障诊断中监测参数优选方法研究[D]. 张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4]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主轴承润滑特性研究[D]. 马金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5]内燃机车柴油机主轴承失效机理及预防研究[D]. 孙鑫海.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6]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润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程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某柴油机曲轴主轴承润滑性能研究分析[D]. 李佰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J]. 贾延林. 内燃机, 2021(02)
  • [9]柴油机润滑系统多故障耦合关系分析及解耦技术[J]. 王金鑫,王忠巍,马修真,张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1(06)
  • [10]合成基础油组分的润滑性能及其分子模拟研究[D]. 姜涛. 广西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4115 柴油机润滑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